加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途径

时间:2022-10-11 15:26:39

加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途径

摘要: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成本管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取预期效益、能否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指导思想更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另一方还要与自身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等相结合,以此方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总的成本分配、盈余情况、经营业绩以及发展愿景等能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了解,能从战略高度进行审视和统领,从而实现现代市场环境下成本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正是由于这种成本管理指导思想比传统成本管理观念更先进、更前沿、更具竞争力,所以很多企业都在成本管理中导入了战略思想,使得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权重被不断抬升。本文阐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比较了战略成本管理相较于传统成本管理的优势,探讨了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内涵与特点;传统成本管理;优势比较;途径探讨

在现代市场环境中,尤其是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生产模式、运作模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与传统经济时代相比,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当然也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例如,要求企业成本管理策略要更具体、更精细,要求企业成本管理途径要更高效、更快捷,要求企业成本管理指导思想要更全面、更前瞻。这些新要求凸显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性发展趋势,这表明能否开辟现代化的战略成本管理途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重要标准。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在信息经济时代市场环境中,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经济至关重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通过对自身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与调整过程中的相关战略要素进行综合运用所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策略。将战略管理导入成本管理之中,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既是市场经济进化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全面发展、实现持久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战略成本管理概念,学术领域给出的解读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是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生存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帮助企业确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进而帮助企业开发和实施导向目标的企业战略的全过程”。从学术领域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描述不难看出,所谓战略成本管理,简单说就是,企业将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后得来的产物。战略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表明传统成本管理为了应对竞争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已经对自身进行了适应性的改良。相较于传统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表现出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它的全局性,即战略成本管理在实施中把满足企业的全局性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外部市场环境特点来为企业制定总体的成本管理规划,来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的全员性、全覆盖性和全过程性;二是它对延展性,即战略成本管理以做好内部成本管理作为实施成本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将成本管理的触角向采购环节、市场销售环节等外部环境延展,让成本管理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能够得到更多地扩展;三是它的双重性,所谓双重性,即战略成本管理在管理目标上所具有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相结合的属性,战略成本管理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将目标分成了长期与短期两种属性,其中,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序列,是对长期目标的具象化分解,长期目标是短期目标的纲领,对短期目标的执行具有控制作用;四是它的决策性,决策性在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企业成本管理的趋势走向、竞争策略以及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协同性、配合度和利润率等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能够对企业的未来生存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等产生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它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二、战略成本管理相较于传统成本管理的优势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成熟发展,助推了经济全球一体化局面的形成。在全球一体化经济格局影响下,传统的侧重于战术应用的成本管理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长期性、整体性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站在全局性高度、从全局性利益出发的侧重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成本管理指导思想。战略成本管理指导思想在成本管理中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把对得失掌控的重点放在了全局性和持久性上面,因而在日趋激烈的商业博弈中,战略成本管理对企业利益获取能力的提升和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具有强烈的全局性和持久性特征。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较,战略成本管理表现出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其指导思想立足于“正确地做事”,而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其指导思想则是立足于“做正确的事”。对比分析这两种成本管理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前者做事的行为准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后者做事的行为准则则是“不拘一格,志在建功”。前者的思维模式拘泥而保守,后者的思维模式则灵活而进取,后者比前者更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第二,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企业是以成本来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例如,传统成本管理在给产品进行市场定价前,采用的做法是通过将成本、利润、税金叠加在一起来给出产品的市场价格,而在战略成本管理中,企业则是采取了反向思维的方式以价格来确定产品的成本,例如,战略成本管理在给产品进行市场定价前,先要调查清楚同类产品中哪种价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强,然后再融合企业实现预期利润目标的要求,最后倒推出产品成本的控制上限。对比这两种产品的市场定价方式可以发现,前者定价的思维方式是基于卖方市场,而后者定价的思维方式则是基于买方市场。在信息经济时代,卖方市场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战略成本管理定价方式比传统成本管理定价方式更能客观地反映出市场的真实需求。第三,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企业将加强内部控制作为降低成本的重点,重在勤俭节约,节省经费,比如,裁员、减人、合并机构、压缩经费、减少预算、紧缩开支等等,而在战略成本管理中,企业则将加强与外部关系的合作作为了降低成本的重点,比如,战略成本管理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从挖掘内部资源降本转向寻求与外部资源的广泛合作,扩大对所有权属性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利用范围,冲破自身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束缚,与外部资源所有者联手共享资源优势,共同降本增效。对比这两种降低成本方法的重点可以知道,传统成本管理重点向内的做法既封闭,又容易限制企业的发展活力,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成本控制手段,而战略成本管理的做法则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包容性,从外部资源那里获取利润的更高层次的成本控制手段。显然,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利用外部资源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借力发展手法,在反向促进企业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连带拓展了企业的外向发展空间。

三、加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途径的探讨

降低成本并不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而是手段,企业降低成本的目的是借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借此来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换言之就是,企业降低成本不能以牺牲竞争力为代价,不能用牺牲在市场上的战略地位来换取,如果企业因为降低成本而使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战略地位被弱化,那么企业由此而获得的利益必定是短暂的,并且如果从企业的长效发展角度来看,还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举例来说,比如企业在某项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付出超出了预算设定值,但是企业凭借此项活动却稳固了自己在市场上的战略地位,增强了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的这种成本不降反增现象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这就好比是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而增加了成本投入,虽然这种做法会让企业出现暂时的预算超支,但是企业却完全可以凭此做到通过工程再造来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因此企业这样做当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明智之举。纵观当下市场环境,企业要加强战略成本管理,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现代化成本管理意识。战略成本管理有别于传统成本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它在管理观念、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指导思想上与传统成本管理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战略成本管理摒弃了传统成本管理的立足点,将成本管理工作从产品的生产阶段向前移动到了从产品的策划和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为成本管理做准备,将成本管理工作从供应链的下游向前移动到了供应链上游的源头。所以,企业要加强战略成本管理,首先就必须要变革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树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意识,增强成本管理的全局性、整体性,提高成本管理的前瞻性、前卫性,完善成本管理的规划性、预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个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的成本管理氛围。第二,完善财务成本控制机制。完善成本控制机制的作用在于可以为战略成本管理措施的落实、实施建立制度性保障。要求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管理特点、组织体系等的不同来确定成本控制对象,比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制定生产资料采购成本控制制度、原材料运输成本控制制度、产品仓储成本和保管成本控制制度、市场销售成本控制制度、售后服务成本控制制度、广告宣传成本控制制度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控制制度等等,通过建立这些成本控制制度,来有效保障战略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当中的有章可循。第三,强化财务预算约束制度。预算约束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事项中因资金来源和运用条件所受到的限制。抛开制度性因素导致的预算约束不说(比如拨款制度、税收制度、信贷制度等),单从战略成本管理角度来讲,企业预算管理中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利润目标预算等也能给财务成本预算带来明显的约束作用。或者说,一项合理的财务成本预算的形成,是对经济活动事项中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利润目标预算等进行综合平衡后而形成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要强化预算约束,就必须要从战略角度对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和利润目标预算等预算约束因素在预先进行认真分析,这种战略分析不并单纯是强化了财务成本预算的需要,更是强化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需要。第四,合理定位成本控制目标。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经济事项行为中的成本支付能够被限定在预算估计的范围之内。为此,企业需要根据预算估计来对经济事项中的实际成本支付情况进行检测、标记实际或潜在偏差,进而据此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并将保持目标成本与实际支付成本相一致的措施确定下来。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站在全局高度的前瞻性管理工作,根据预算估计来合理定位成本控制目标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需要,在搭建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中发挥着支撑作用。第五,健全质量成本管理方法。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付出的成本支出,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性的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反映、控制、分析和考核行为。按照质量成本管理要求,企业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必须是一项全员的、全过程的、全要素的和全维度的系统工程,企业不仅要为此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配合工作,而且还要对外部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消费偏好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总结出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最佳方案。质量成本管理跳出了传统成本管理单纯地为了降低成本支付和片面地追求暂时利益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将质量管理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和保持长期市场竞争优势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为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六,加强定额成本控制手段。定额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控制额定目标(比如生产资料消耗定额目标、劳动量定额目标、人力资源定额目标、费用支出定额目标等)来对实际成本发生情况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定额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需要岗位员工的全面配合和全力支持,需要企业为此建立“责、权、利”经济管理责任制,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在企业全体员工之中、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之中都能得到贯彻执行。为了保证定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需要树立全面的经济核算观点,正确处理好“产量、质量、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也恰好满足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需要。第七,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当今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企业要快速有效地实现从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的转变,要保证战略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高效、快捷、便利和不受时空限制,来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的宽度和深度。为此,企业需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流程进行升级改革,一方面建立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全方位、多渠道、人性化、高效率、高质量的成本管理系统,为成本管理提供一站式信息共享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构建“互联网+”的成本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云服务”“互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将内部成本管理与外部所属资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促进成本管理向着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四、结语

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市场环境越复杂、市场经济活动越频繁,成本管理影响因素也就越多,成本管理系统也就越复杂。所以,在信息经济时代,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实现成本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就必然要尽快摆脱传统成本管理保守思想的限制,加强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覆盖性以及与外部资源的广泛联系性,增强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方略的粘合度,将成本管理提升至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上来对待。

作者:李静 单位: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