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影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8:53:09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范文篇1

俗话说相夫教子,教育孩子似乎只是妈妈的责任,其实,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格和意志上的影响是最特别的,它更多地来自于爸爸,使父性教育具有母性教育代替不了的优势。1.1父性教育对儿童生理正常发育方面的影响。在一个家庭中,那些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大多都是爸爸带孩子玩的,因此,爸爸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而这些游戏对于孩子的体能,智能等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生理健康,全面的发展。1.2父性教育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父亲具有富有进取宽厚等性格特征,这对孩子的影响极大,较母亲而言,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更加严格,因此,父性教育更能够培养孩子自立、自信、坚毅、果断、坚强等方面的性格。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爸爸们采购、捕鱼、挖藕、赚钱等活动也都反映着男性的特质,为孩子们做好了榜样。其中,郭涛在唱歌环节中,对着石头说:“这个节目你还想参加吗?”看儿子犹犹豫豫,郭爸爸又继续说道:“你还是个爷们吗?累是理由吗?如果你不喜欢的话,可以和我讲讲,逃避是不勇敢的行为。”这样的亲子对话,无疑给予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予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与主动更正的机会,孩子勇敢、冒险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坚强人格也是这样被慢慢培养起来的。1.3父性教育对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基本途径是模仿。父亲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从爸爸的身上开始明白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男孩性格明显女性化,通常都是由于缺少父性教育。同时,女孩也能通过父性教育了解异性特征,如果与父亲缺少交流和接触,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的问题将很难被理解,并且常常会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特别是在青春期时,与男性交往时。

2父亲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何与孩子沟通?一旦孩子失控了该怎么办?在《爸爸去哪儿》里,这些明星爸爸遇到的难题和应对策略,应该会让大部分的爸爸产生共鸣,同时,在明星爸爸们身上,也能找到自己与孩子最佳的相处方式。2.1散养型。郭涛认为,对男孩的教育方式,就应该放养,他说:“我崇尚比较自由宽松、任其兴趣发展的教育方式。”石头的性格比较开朗活泼,是因为和爸爸之间的沟通方法比较爷们。郭涛将儿子当做小男子汉来培养,注重养成儿子的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与孩子平等共处的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也要把握好度。2.2放手型。在节目中,王岳伦王爸爸是属于甩手掌柜型爸爸。从他和女儿的沟通中可以看出,每次女儿哭了,王爸爸并不能马上反应过来,而且也不知道女儿哭的原因;面对孩子哭泣也不知道如何去哄。当女儿不想学唱歌,想要去和小羊玩的时候,王爸爸说:“我们不学的话,比赛就会输,如果输了的话,就吃不了饭,这样你会饿的!”于是小诗龄立即就乖乖学起来了,这个时候,爸爸还是很有办法的。

3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应当如何发挥

3.1提高父亲的家庭教育责任感。在现行的家庭教育中,爸爸应当从“孩子的事就应该女人管”的传统观点中摆脱出来,知道自己既是孩子的供养者,也孩子的教育者。爸爸要正确认识到父性教育的作用,并且积极投身到家庭教育中,多花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进行生活实践的经验探索,为孩子提供力量源泉。3.2单亲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策略。对于孩子跟着母亲的单亲家庭而言,因为父亲的缺席,这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这类单亲家庭中,母亲有时就需要扮演父亲的角色,要与孩子进行父亲和他们在一起会做的游戏,同时也可以请舅舅和外祖父,姨父等这些母亲家的男性充当父亲的角色,对孩子进行父性教育。这样,孩子就会得到父爱和父性教育,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3.3提升父亲自身的修养和教育技能父亲自身教养的提高,是教育好孩子的有效准备。作为爸爸,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多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与老师进行交流,有助于掌握教育孩子的恰当方法。爸爸了解孩子是多方面的,如兴趣、习惯、爱好等;爸爸还可以从老师、同学、孩子的社会交往、孩子的日常情绪变化、生理变化,甚至日常生活起居去了解。很多孩子认为,常常委屈或误解爸爸,认为他们不会倾听。孩子的成长中,父性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的教育方式严而有格、爱而有度,与细腻的母性教育相得益彰。我们应当认识到,将“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和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国聪.《爸爸,去哪儿》何以走红荧屏[J].电视研究,2013,(18):92~93.

[2]闫秋菊.让爸爸成为家园共育的参与者[J].中小学教育,2013,(10):271~279.

[3]张洁.父性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84~85.

教育影响范文篇2

怎样更好地培养教育孩子,怎样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现在每一位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孩子家长由于迫切希望孩子成才,同时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只会凭觉自己的传统经验以及直觉帮助孩子选择幼儿园。另外,一些幼儿园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为了满足孩子家长的需求,往往会教授孩子很多不该幼儿学习的知识内容,甚至给孩子留很多的家庭作业、书面作业,这就使得幼儿教育出现的很多误区、问题,导致幼儿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不到体现。就此本文探究了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以及有效、正确开展幼儿教育的方法。

二、幼儿教育的不良影响因素

1.幼儿教师自身水平不高,队伍结构不科学、健康

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不仅有经验老道的幼儿教师,同时也有刚毕业的年轻幼儿教师,但不管是年轻幼儿教师还是“老”教师,均需要提升其总体素质水平。这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幼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使自身的素质水平满足幼儿成长需求,满足幼儿家长需求,比如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范围已非常大,但仍有一部分“老”教师不会应用计算机,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等等。除此之外,现在大部分幼儿园只拥有少数几位男青年教师,甚至是没有男青年教师,而男青年教师的缺乏,不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老师队伍结构存在不科学、不合理情况。

2.幼儿园管理措施落后

现在很多的幼儿园办学只思考怎样赚取更多利润,只有小部分幼儿园会使用有效措施加强教育质量以及提升办学条件,为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通实调查发现,幼儿园落后的措施落后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正常、科学、健康发展,比如说,一些幼儿园管理方法较为粗放,并没有设置具体目标,导致工作方式较为杂乱,同时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只依靠老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工作热情。

三、幼儿教育有效开展的手段

1.对幼儿园落后的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改革

可通过以下方法改革幼儿园落后的教学模式:第一,幼教工作应当受到教育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最好是可以委派专员或者是设置机构专门从事于幼教工作,同时制定可行性强的幼儿园管理措施,并在各幼儿园推行实施;第二,由于幼儿教育的群众特点以及地方性特点极为强烈,因此幼儿教育事业的开展一定要充分利用所有能力依靠的社会、群众力量,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拓宽幼儿教育事业的组织形式以及发展渠道;第三,一定要聘请拥有丰富管理组织经验以及政治素质水平高的人为幼儿园的园长,同时明确园长自身的权利以及职责范围,可以试推广实施园长负责制,以有效加强幼儿园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效率。

2.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水平

第一,幼儿园自身应当对本园幼儿老师开展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专业教育培训,以使老师能及时掌握最新教学手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第二,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科学、正确的竞争淘汰机制以及工作考评制度,对幼儿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工作压力,推动幼儿教师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三,幼儿园可以与其他幼儿园或者是幼儿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相结合,轮番组织教师到其他幼儿园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交流合作或者是交流学习,有效提升本园的教学质量;第四,幼儿园应当多招聘一些男性幼儿教师,以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完整发展。

3.教师以及家长应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批评

幼儿由于其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所以老师以及幼儿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一些幼儿老师以及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单方认为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自尊心,所以孩子没有自尊心,这是非常错误的。幼儿其实是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而且幼儿的自尊心只要受到伤害,所需要的平复时间甚至要高于成人,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老师以及家长一定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而不是伤害。就此老师以及幼儿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时,不仅要应用道理、抓住教育重点,同时也要留给孩子充足的余地。另外,老师以及家长万不能因为生气而口出“脏”话,应正确、公正的批评孩子。

4.幼儿教师应重视使用示范教育

幼儿自身并没有很强的辨别以及分析能力,但幼儿普遍喜欢家长、老师的鼓励以及表扬,所以家长以及幼儿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种需求心理,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孩子,特别是可以遵守常规的孩子一定要马上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就愿意去遵守常规规定,孩子的行为以及生活习惯就能够得到及时纠正以及正确养成。比如说,幼儿教师为了帮助幼儿学会穿衣,可以边穿衣服边向幼儿介绍怎样正确穿衣,再组织幼儿进行重复的模仿练习,同时表扬表现良好的幼儿,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模仿练习,很快学会自己穿衣了。

四、结语

教育影响范文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泛渗透到包括政治、伦理、礼仪、习俗,以及哲学、教育等在内的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诸子百家学说众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庸之道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视德育。“德”被看做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核心要素。一个人的才能必须在高尚的德行指导下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果。如果一个人有才而无德,那么才能越高,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的教育首先要从道德层面开始。对孩童发蒙的教育就开始进行了道德教化。三字经,百家姓以及诸多家训故事都说明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下,伦理的教育是首位的。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基础性的、伦理性的。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在我国现今的高职幼师教育中,也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对高职幼师教育的影响

教师在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在促进人的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学龄前的儿童心智发育水平较低,在他们的心里,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就是智慧的象征和高尚人格的化身。尤其是师德面貌,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教师仁爱、温良的品行有利于儿童健康性格的形成,反之,会给孩子一生蒙上心理阴影,造成不可逆的恶劣后果。所以,幼儿教师更应把传统文化中崇高的精神和优秀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付诸行动。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完整。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师教给幼儿的是做人的根本,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感染和引导幼儿建立道德善恶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而在当前的高职幼师教育中,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其道德教化的基础功能受到了严重削弱。对于今天的幼儿教育而言,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中,隐含着潜在的危机。首先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批区域经济中心,这些中心城市往往集中了某一区域内的最优质资源,包括就业、医疗、经济、教育等方面。大量人口向中心城市汇集,在中心城市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在这种环境下,高职幼师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后果明显的就是幼师教育功利化。一方面,目前我国幼儿教育资源紧缺,公立幼儿园数量较少,经过正规教育培养的幼儿教师人数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读的需要。因此,幼儿教师的就业形势非常乐观,高职幼师生往往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形下,高职幼师教育更多地体现了职业化的性质,即将教育的目标侧重为培养更多的具备具体教学能力的高职幼师生,担任幼儿教师。由于职业技能教育的直接性和实用性,对高职幼师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成为了高职幼师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于长期性基础性的道德教育则涉及较少。高职幼师教育目标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职幼师教育不再是德业,而成为了更为功利的职业。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高职幼师教育的内容中,大多数课程是关于如何教育幼儿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高职幼师生接受的教育模式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了道德的教育只是冷冰冰的机器。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职幼师生缺乏对幼儿老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在一些高职幼师生看来,幼儿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仅仅是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职业一样。而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其他职业一样,属于职业技能的一种。这种冷冰冰的职业观正是屡见不鲜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缺乏道德感的教育,使得幼儿教师忘记了自己是幼儿道德引导者的身份,而没有道德感的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有道德感的学生。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幼儿教师,缺乏对幼教工作的重视和敬畏,将会对幼儿教育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二、高职幼师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对策

教育影响范文篇4

诗歌艺术的学习与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能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阔视野,增强想象力,容易产生出创造性成果或独特而新颖的思想火花。想象,是诗歌艺术腾飞的翅膀,我们读诗、写诗,都离不开想象。这与生产土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时的想象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专家认为:科技与艺术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诗歌艺术对语言的表达和锻炼有着独特的要求,即采用形象化语言,讲究意象和意境的创造。诗歌是众多文学艺术中文字最少、语言最精炼、时空跨度最大、触及人们心灵最形象迅速、最自由灵活的文学形式。诗歌语言本身带有艺术性,也就有了生动性。论情感,有抒情性;论力量,有号召性;论节奏与音韵,有音乐感;论结构,有建筑性;论表现,可明朗或朦胧;论传播,有广泛性;论时效,有长期性。人们在口头、书面乃至影视、网络通过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其效果比起干巴巴的说教,模式化乃至假大空的报告与文章,可谓天壤之别。

诗歌艺术的魅力并不亚于其它形式的艺术,且与众多艺术和非艺术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与同属文学范畴的小说、散文、杂文,与影视、戏剧、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建筑、广告、时装、哲学、宗教都有姻缘,都可融汇贯通。只要注人诗的成份,或取其诗的营养,都可能使手中的作品熠熠生辉。有一定形象思维能力的人,随时都可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捕捉到诗意,从而起到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诗歌艺术教育在现行教育教学中的淡化是显而易见的。窥一斑见个豹地反映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长期冷峻的对峙。诗歌多年来在教材选用卜所占比例很小,学生大考小考都难考诗歌,即或试题中出现一点基本常识,也仅仅是点缀。诗歌艺术教育很难在教学中有立足之地。是诗歌艺术的难度使教师望而生畏,还是教材编写者本来就不当一回事呢?是人们只用”平常人”眼光对待诗歌,还是用偏执而猜隘的政治标尺来衡量诗人及其作品呢?

教育影响范文篇5

教师和家长对美术的轻视会导致学生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忽视自身的素质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选择学习美术的特长生只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上,忽略了美术学习的本质。这样的学习行为致使他们虽然拥有较强的美术功底,却没有获得审美素养的进步。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了解了我国现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高中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应该得到完美的整合,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正视美术课程的实践作用。因为各种原因,我国高中美术教育中很少有实践课程,学生大多通过课本以及教师的讲解学习美术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得到的只是美术理论知识,不能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往往只能呆板地完成作业,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美术教育应该积极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中真正了解美术的含义,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二,教师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教师也是影响高中美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长时间与学生相处的人,教师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中这样一个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建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增强美术教学能力,以此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知识传授影响、指导学生的生活。美术教学更是这样,教师要想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在教学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时候,可以先介绍作者创作这幅画的背景,然后讲解这幅画所包含的特殊意义,以及这幅画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赏析这幅画,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素质教育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影响范文篇6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教育问题应该首先从农村教育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国家建设和国民素质建设,能为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农村教育的成败也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然也直接关乎到中国教育的成败。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首先表现在硬件上,由于投入的资金和设备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向城市聚集,形成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此外农村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导致农村集体性空巢现象的发生,社会生存压力大,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农村孩子出生数量也逐渐减少,因此现在农村学校大量合并和倒闭,可供农村孩子选择的学校更少了。加上大多数农村学校处于信息比较闭塞的边远地区,导致信息化手段及技术的缺乏,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农村教师的实际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对优秀人才不具有吸引力,很难留住人才,更别说引进人才了。经常出现一个老师担任几门课程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另一方面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性是有影响的。

第三,农村教育层级结构有断层,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这方面。广大农村是没有幼儿园或者托儿所的,城乡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开发程度不同,无形当中拉开了城乡教育的距离,尤其城市里有早期教育、智力开发,有多门类、多学科的规范、科学的早教模式,而农村孩子也许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早已经在起跑线上就拉开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了。

第四,农村家庭教育缺失,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余下的老年人根本没有能力辅导甚至管束孩子,孩子基本靠自己或者说靠天分。另一方面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缺失,对于孩子成长极为不利。第五,更重要的是农村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滞后。在现今中国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的时期,研究中国农村教育的相关问题是教育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尤其是近几年来农村教育的一些常态化现象应引起教育相关部门和教育界的重视,将农村教育的理念和运作模式作具体化的探讨,寻找有可操作性的途径来进行实践,切实改善农村教育的意识和教育质量。其中理念的转变尤其重要,近两年云南省教育厅推广的“三生教育”对此具有指导意义和很强的示范性,引入到农村教育领域,可以改变农村教育单一化的现状,首先解决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三生教育”的内涵

云南省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遵循教育规律,云南省教育部门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资源共同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说,“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2]。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广义的“三生教育”里,生命教育可以视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实践领域一直所忽视,或者说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的教育内容。这样的忽视,使教育实践脱离了人的生命成长,脱离了“尊重生命”这一永恒的教育精神追求。如果我们只是从知识的角度让学生受到教育,一旦他们轻视生命,所有过去的努力都是枉然。因此,通过生命教育可以使教育回归生命,同时也是对教育精神和教育实践的重新塑造,这对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伦理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三个组成部分。生命认知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其中包括自然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生命的有关知识;生命伦理教育则主要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掌握基本的生命伦理规范;而生命发展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身体、心理、意志情感等方面发展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层次,从而在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解答生命的知识和意义,消除学生的困惑,进而确立更加清晰和坚定的目标,懂得生命的宝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绝不轻易退缩和放弃。生存教育的基本内容[3]:生存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生存是人类生命的主要活动形式,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人类的大部分时间、精力和活动,都是以生存为主题展开的,所以,人为了生存下去以及为了更好地生存,必然要通过教育,开发生存智力,掌握科学完善的生存技能和生存知识。从而,人类的整个教育活动,主要就是帮助人类学会如何生存而开展的,当然这是“学会生存”为何被确定为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的原因。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以“应试教育”“应试知识学习”为中心,严重地背离了人的生存需要,使教育过程和人的成长过程相分离,不利于学生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生存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有智力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三个部分。智力教育指智力开发或者是学生的潜能开发,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核心,构建智力开发系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而技能教育包括的内容较广,主要指各种生存、生活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等各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必须的技能;知识教育则主要指人的知识素质的培养,非当前“应试教育”中考试知识的培养,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基础性、结构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为基础,挖掘并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经验,从而通过知识学习形成学生的知识素质。

这些内容能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生命存在和生存发展的基础上,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它构成了人生的重要目标和现实意义,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人的生活过程,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基本愿望。因此,如何帮助人适应社会生活,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形成人们的生活观念,追求高质量、高尚的生活方式,便成为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所忽视而又必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活着是一种状态,而“怎样活着”是一种态度,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是人们的目标,而除去它的物质外壳,更加需要却难以达成的是幸福感、成就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世人所认同,其中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行为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和生活情感教育三个组成部份。生活行为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生活规范教育主要从道德及社会规范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调节能力;生活情感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追求高尚生活的美好情感。

广义的“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教育内容结构,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过程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人生教育理论,符合人的成长需要,也符合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和教育规律,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人本教育理论”。

三、在农村教育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

育人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生存、生活能力,创造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这些在农村教育中仍然很缺乏,对农村学生来说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有政府资助,但精神贫困却是资助不了的。通过“三生教育”,使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这对于农村教育有很现实的意义,因此:首先,是改变农村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点教育的问题,让教育的多层次性和丰富的内涵展现出来。

从“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是大体一致的,其中“三生教育”知识涵盖面大,内容丰富,贴近学校、贴近家庭、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老师、贴近家长。而且它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一致,务实性强,特别是和现在农村学生所需要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知识及所要塑造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高度统一,农村教育实施“三生教育”使孩子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孩子就会很好地为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幸福,甚至人类的幸福奋斗,给农村孩子灌输这方面的知识,让他形成这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样会给孩子人生目标的确立、未来的家庭幸福生活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改变农村教育的问题,除了硬件设施投入等问题以外,在观念及方法上更应引起重视,知识容易灌输,但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却很难确立。具体地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承担起他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有着积极意义。富士康的“十连跳”事件给我们以思索,很多人都在制度上、管理上去找原因,但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人们不能发现来自于自身的问题,即使不在富士康,仍然可能会选择轻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远比某些知识更重要,而农村学生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受到真正深入的引导和教育,“三生教育”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教育影响范文篇7

关键词:偏好教育偏好个人资本社会资本

偏好是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传统理论的偏好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如吃、穿、住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偏好也会发生变化。人们的偏好不仅仅基于基本的生理需要,还要取决于其他非生理因素比如心理、文化等。

在偏好的研究上,诺贝尔经济学家GrayS·Becker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偏好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在《口味中的经济学分析》中,GrayS·Becker将偏好分析扩展到与经历和社会力量效应有关的方面,将个人的习惯和迷恋(沉溺)、同辈的压力、父母的影响、广告、爱与同情和其他常被忽略的行为纳入到个人偏好的范畴中。GrayS·Becker的这一扩展建立在文化的、生物的心理的基础上,对于解释一系列的行为包括习惯性、社会性的和政治的行为十分有效。

教育偏好就是对教育的需求。影响教育偏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收入、价格、习惯、社会传统、广告等等。本文基于GrayS·Becker扩展的偏好概念分析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如何对教育偏好产生影响。

一、个人资本对教育偏好的影响

个人资本(P)包括有关影响当前和将来效用的过去消费和其他个人经历。当前的行为可能会增加未来的个人资本,也可能由于过去的行为影响在心理和生理造成的阴影而使得未来的个人资本随时间变化而下降。下期的资本存量(Pt+1)等于当期形成的个人资本加上当期未贬值部分的资本。用公式表示为:

Pt+1=Xt+(1-dp)Pt(1)

其中,dp为固定的贬值率,x为投资于个人资本的数量,t为当期,t+1表示下期。Xt表示当期投资于个人资本的数量,Pt表示当期的个人资本,Pt+1表示下期的资本存量,(1-dp)Pt表示当期未贬值部分的资本。

这个公式可以灵活的解释不同类型的行为。比如上学、抽烟等等。因为这些行为增加了习惯资本的存量。少年时期的经历可能会通过影响从少年时代开始的资本积累,从而影响一个年轻人和其成年后的选择。因而我们假设,作为一个理性人,他具有远见,认识到他现在的选择和经历会影响到将来的个人资本,将来的个人资本又会直接影响将来的效用,因此,当前的选择不仅会取决于对当前效用的影响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它们对将来效用的影响程度。

一个人的过去消费和经历会影响其个人资本,个人资本的变化影响着偏好。如果个人资本能够增加效用,那么对能增加效用的商品和经验的需求就会受到激励;相反,若个人资本会减少效用时,这种需求会受到抑制。许多人之所以接受教育,就是相信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对教育的需求也会受到刺激。对教育进行投资会增加个人资本的积累,但个人资本方面的变化会对教育需求产生影响。因为教育是增加个人资本的补足品,个人资本的增加会提高教育的边际效用。

个人可以通过对决定未来效用和偏好的个人资本存量施加控制,来引导其自身命运的方向。一个讨厌受教育的人,可能是由于在少年时代学习成绩差而被人讥笑造成的,他可能会试图采取行动来改变他对受教育的态度;或者可能决定继续这种厌恶态度而远离教育。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是以早期所遭受的歧视和其他少年时代的经历为条件,决定他将来对教育的态度的。

人并不是万能的,尽管我们在前面的假设中人是理性的并具有远见,但是人们有时会犯错误。行为的理性假设并不是对将来完全的预见,也不是对未来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准确计算,它只是意味着人们尽最大可能来预测他们现在的选择对将来产生的影响。所以,人们要改变现在的教育偏好不仅包括人们无法控制的少年时代和其他不愉快的经历,而且还包括在现在的口味选择上犯错误所产生的后果。一个人之所以厌学,部分原因是他没有预见到不上学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低估了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如果事实证明他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那么他会对早前的选择感到后悔。他下一步的行为可能是下定决心改变厌学偏好,参加教育或者培训,当然也不排除继续他的厌学偏好;因而就产生了选择结果的不确定性。选择结果的不确定性也是人们只能部分控制自己命运的一个原因。

个人资本影响教育偏好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贴现未来。所谓贴现未来就是个人在决定当前选择的过程中,对未来效用所放置的权重。经济学上通常有这样的假设:尽管不同的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但未来效用的贴现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变的和固定的。这样的假设对于研究问题是一个极大的简化,但却不能解释贴现率会随着年龄、收入、教育和其他个人特征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也不能解释同一个个体的贴现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很明显的事实是:一个博士和一个文盲的贴现率显然是不同的,而一个人在踌躇满志的中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年的贴现率也是大不相同的。因而对于未来的贴现也是影响个人资本的重要因素,对教育偏好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个人对未来效用所放置的权重取决于他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即想象力资本。这种能力或资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商品,人们可以生产出想象力资本,更好的预计未来,使现在和将来的折现价值达到最大。人们选择接受更多的教育,部分是教育能够提高他们对未来的评价,能够降低对未来的贴现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会增加人们对未来的权重,尤其是这种层次的教育意味着一个诱人的未来。不仅如此,想象力资本还通过影响当前和未来的选择来改变人们对商品的偏好。如果个人把更大的权重放在当前选择的未来效用上,他可能会从事提高未来效用的活动,甚至部分的牺牲当前的效用。这样个人给以教育的未来效用以更大的权重,他就会产生对教育的偏好。如果一个人想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他现在会会对教育偏好十分强烈,全力以赴接受教育,甚至牺牲现在的闲暇和其他活动。这似乎可以解释当前很多人为考取研究生而放弃工作这种行为。

二、社会资本影响个人教育偏好

人具有社会性。具有社会性的人都想从家人、朋友、同辈或者其他人那里获得尊重、认可、名誉、权力等等。任何个人都生活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社会体系中,因而社会体系中的其他人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里引入社会资本存量(S)分析社会资本对教育偏好的作用。社会资本就是描述个人社交体系和控制体系中的同辈人和其他人的活动的影响。社会资本存量主要不是他自身的选择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相关社交网络中同辈的选择。

社会资本的形成可以表示为:St+1i=Xi+(1-ds)Sti(2)

其中,ds为社会资本的贬值率,t为当期,t+1表示下;i表示某个体,Xi为i的社交网络中其他成员的选择对i所产生的影响。St+1i表示下期社会资本;Sti表示当前所拥有的社会资本。(1-ds)Sti表示当前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中为未贬值而剩下的部分。所以个体i的的下期社会资本等于i的社交网络中所有人对社会商品的消费量加上i当前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中为未贬值而剩下的部分。社会资本的增加能够提高或者降低效用。如果一个个体在同辈的压力下接受更高的教育,那么他的效用将会提高。个人的社会资本对他人行为的依赖性可以产生重要的外部性。如果个体周围的人都没接受教育,那么同辈们的这种行为将成为这个人的一项成本,相反,如果同辈们都是积极向上的学习,那么同辈的这种积极向上的行为会给个体带来好处。个人的社交体系一旦确立,人们基本上失去了对社会资本的控制,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同辈和其他相关的个人行为决定的。尽管个人对社会资本的控制要比个人资本弱的多,但是这并不表明个人对社会资本毫无作为。个人可以通过施加间接影响,使其成为社交网络中受益的一员。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使社会资本具有提高而不是降低效用的趋势。

教育影响范文篇8

中日邻邦,一衣带水。作为在文化上与古代中国有着渊源关系的日本,其女子教育形态在封建社会中表现出与中国高度的相似性:教育形式均为足不出户的闺阁式教育;教育内容也均以儒家“三从四德”的品德驯育为主,可以说,在封建社会,日本的女子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模仿中国而成的,因而,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两国的女子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为接近。然而,到了19世纪末,由于推行不同的文化教育政策,两国的女子教育出现了不同的态势,形成了客观上的势差。这种势差成为后来中日两国女子教育模式输入与输出的客观基础。在甲午战争后中国掀起的学习日本的热潮中,通过教育交流的渠道,处于高势中的日本女子教育思想理念、体系制度通过大批东渡游学的学生、一些前往日本进行学务考察的政府官员以及为数不少的日本教员等传播至中国,奠定了中国现代女子教育的模式基础。本文着重探讨近代中日教育交流给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一、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势差

日本由于明治维新后在教育上实行文明开化政策,于1872年颁布了第一部《学制》,规定不论阶级、性别与出身,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上学,所谓“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从而使得日本女子学校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1878年(明治10年),全日本有1866名女教师,575112名女学生。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女子教育却仍然停滞在“足不出户”的闺阁教育的水平上,只有男孩才可以进入学堂接受教育。在整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中日女子教育的许多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发展水平上的势差。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将这一时期内两国女子教育的一些主要事件发生的年代进行对照列表(见表1)。由表1,我们不难发现,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主要的九项事件中,除了教会在中国开办女子学校比在日本要早约26年外,其余八项事件日本均先于中国发生。中日相同事件间年差最大的为43年,最少为7年,平均年差为26.5年。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从女子教育发展的实际层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女子教育的确已经不再同日而语、等量齐观。昔日从中国引进女子教育思想与内容的日本,到了19世纪末,其女子教育发展已远远地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二、中日教育交流与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

在几千年自我封闭式社会中,中国女子教育一直是被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的“闺阁式”教育。直到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轰开以后,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才开始发生无可抗拒的变化,女子教育也开始了其漫长的近代化过程。如果我们把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22年不分性别的学制之确立作为整个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的主要阶段的话,那么应该说在此期间的中西教育交流都对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有着相当的作用,而其中影响最为强烈当属甲午战争之后的中日教育交流。以下着重从女子教育思想、女子教育制度以及女子教育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中日教育交流促进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将日本的女子教育发展情形及女子教育思想介绍到中国的主要有两类人员:东游日本的留学生和早先受政府派遣到日本进行学务考察的官员。

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从日本带回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变革。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留日学生对日本女子教育状况和女子教育思想的宣传和传播。

留学生通过自己在日本的亲身经历,自己的所见所思,从日本的教育中得到启示:国家是由一个个国民个体组成的,国民“人人当受教育”。许多留日学生迫切感到中国应重视国民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他们通过报刊等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国民教育,视人才教育尤重,无一人不为国民,即无人不当受国民之教育”。大胆提出要重视女子教育,解放妇女,使妇女成为国家的主人。《女子世界》发刊词说:“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欲新中国,必新女子;欲强中国,必强女子;欲文明中国,必先文明我女子;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无可疑也。”它提出解放妇女的重要途径是普及女子教育,认为:“中国女子不受教育,责在男子;农工商而不受教育,责在士林;士林而不备普通教育,责在乡先生;乡先生殷殷于教育,而不得教育之目的及方针,责在留学界。”一些女留学生更是现身说法,呼吁中国也应提倡女学。曾于1904年留学日本的秋瑾,通过组织女子革命团体、创办女报、发表演说等形式积极宣传女子教育。她主张女子应该受教育,号召二万万女同胞进学堂求学,以增进知识、掌握技术,自己养活自己,从“奴隶”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她还把女子受教育作为国家富强的手段。她说:“东洋女学之兴,日见其盛,人人皆执一艺以谋身,上可以扶助父母,下可以助夫教子,使男女无坐食之人,其国焉能不强也?”她把女子教育作为国家富强的手段,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如果说留日学生对日本女子教育情况的宣传对当时的思想界起到了启蒙作用的话,那么,受政府派遣到日本进行学务考察的官员们的记述则印证了女子教育在日本的发达程度,促进了教育官员们对女子教育问题的思考。

1902年,为制定《学制》,清政府派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赴日考察教育。吴与日本前山阳女学校长望月与三郎讨论过女子教育问题。望月与三郎力陈兴女学的重要性:“固国础之道,在于育英。育英之方法不一,大设学堂,虽谓良法,抑亦末也。欲获人才,须造良家庭。欲得良家庭,须造贤母。贤母养成之道,在教育女子而已。故曰:国家百年之大计,在女子教育。无他,是教育之根本,而实巩固国础之法……贤若孟母,而后有亚圣。世之顽冥者,以之为迂远,徒盛男学堂,以欲养成人才。而入学堂者,其心不纯,其知不明,屈干朽木,何以得为栋梁也。先生明敏,既看破此理,尽贵国百年之长策,可不以女子之教育为急务也哉。”吴汝纶回国后,将日本女子教育发达的情况写入了《东游丛录》,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06年,中国派提学使张骞、李宗棠及各省提学使赴日考察学务,为此日本帝国教育学会专门召开了一个由中日双方共同参加的讨论会,会议深入讨论了中国提学使们提出的有关中国教育问题,中心议题是中国教育的普及,日本学者们的意见集中于四个方面:第一是强制推行;第二是培养师资;第三是提倡女学;第四是统一国语。会议的纪要刊登在1906年3月11日的日本教育公报上,这些文字记录反映出,这一时期女子教育问题是中日教育交流中常常涉及到的话题。

总之,无论是留日学生还是东渡日本进行学务考察的政府官员,他们在对中日两国教育的直观比较中,都显露出对日本女子教育发达程度的惊讶与赞赏。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对日本女子教育的情况进行宣传,推动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2.中日教育交流影响了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家通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等来规范和指导教育的实施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学制在本质上是统治者教育意志的集中反映。

我国近代学制始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及两年后颁布的《癸卯学制》,但是,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尽管此时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女子学校教育的最早形式——教会女子学校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堂已分别于1844年和1897年出现,并且在20世纪初,有相当的女子学堂遍布大部分省,然而,清政府在制定《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这两个学制时,仍然因陈袭旧地将女子教育排除在外。到了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女子学校的建立才得到了政府的正式认可。虽然在这两个章程中女子教育只是被限定在小学和师范这两个有限的范围内,但是,它却使得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有章可循,也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其后,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提升了女子教育的层次,开始将女子普通中等教育纳入学制,从此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便纳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最后,1922年的《壬戌学制》不再以性别划分,从而使女子教育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可以说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制度基本形成于1907年至1913年期间。这一阶段也正是清政府全面学习和模仿日本教育的主要阶段。这一时期国内一些教育书刊对日本女子教育的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不仅使人们了解到日本女子教育的情况,也使人们对日本女子教育制度有了初步认识,为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1901年由罗振玉、王国维在上海发起创办的《教育世界》杂志,是近代中国最早创刊的教育杂志。此杂志在1901~1903年刊登了大量有关日本学制的译文,成为中国制定近代学制的重要参考资料。其间也刊登有关日本女子教育制度的译文,如《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明治30年)、《高等女学校令》(明治32年2月)、《高等女学校学科及程度规则》(明治32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生徒卒业生服务规则》(明治30年)等。驻日参赞黄遵宪从1879年开始撰写的《日本国志》,1893年访日的黄庆澄所记述的《东游日记》,都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的近代学制和女子教育学制。学制的颁行使日本教育迅速走向普及,当时日本的寻常师范、师范学校等均已男女同校。日本还专门建立了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女学校。这使中国人认识到建立女子教育学制的必要,使沉迷于封建传统观念中的中国各界人士大开眼界。

此外,留日学生回国后,对民国初年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起了极大的主导作用。由于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因此在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很多留日学生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代领导人物。在教育界,许多留日学生身居要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留日学生中曾经担任过民国教育部长的有:范源濂、黄炎培、汤化龙、汪大燮、汤尔和、黄郛、章士钊等等。此外,各省教育司官员也多为留日学生,如沈钧如(浙江教育司司长)、计宗型(浙江省视学、浙江教育厅长),胡家祺(山东教育司司长、教育部秘书)、李元鼎(陕西教育司司长)等。在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司(厅)任职的留日学生有权参加全国教育会议,各抒己见,对民国初年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产生影响。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中,留日学生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实践。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除大学不设女校不招女生外,普通中学、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均可设立女校。比起1907年的学制,女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壬子癸丑学制》充分体现了留日学生提倡的教育思想,说明留日学生对制定该学制起了一定的作用,使该学制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教育性质。《壬子癸丑学制》一直沿用至1922年,推动了民国初年教育的发展。

3.中日教育交流对女子教育实践的影响

清末的中日教育交流通过以下三种主要形式对女子教育实践产生影响:女子留学日本,留日学生回国后创办女学,日本教习亲自来中国指导女子教育或任教。

(1)留学日本成为女子求学的一条途径。在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妇女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封建礼教、道德的严重束缚,没有任何自由权利。少数大家闺秀能受到教育,也不过是在闺中涉猎文史,玩习诗词,在狭小的闺房里度过人生。在20世纪初年的庞大留日学生队伍中,数以千计的女性冲破封建阻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涌现出像秋瑾、何香凝那样的女中豪杰。据统计,从1901年到1939年,陆续从日本32所学校毕业的中国留日学生人数达11966人,其中从14所女子学校毕业的女留学生共222人。这还不包括大批的速成留日学生和学习普通学科的留日生。

当时在东京的一些女校,因中国女留学生迅速增多,还分别成立了中国女子留学生速成科和速成师范学堂,专门接受中国女子留学生。如创办于1899年的实践女学校从1901年起开始接收女留学生,次年,又有10余名中国女子就读于该校,随后,创办者下田歌子便开设了清国女生部。其他如东亚女子学校、成女学校、东京女医学校等也都接收了很多女子留学生。

一些日本教育家还亲自来中国考察中国的教育情况,回国后积极促进日本改进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如实践女学校的创办者下田歌子亲自来到中国,与奉天、湖南、江西等省约定每年接受一定数量的女留学生,进入实践女子学校师范科学习。

虽然女留学生们接受的主要还是封建教育,但毕竟女子留学为她们开辟了一条求学的途径。如东亚女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速成师范学堂,教授普通学科,培养女子师资。该学堂设有本科,修业年限为2年。另外,还设有两个别科:音乐专修科和游戏体操专修科,修业年限为6个月,所学课程主要有修身、日语、教育、英语、数学、地理、历史、家事、图书、音乐、体操游戏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西方近代先进思想不可阻挡地冲击着中国女留学生们,使她们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认识到女学的重要性和振兴女子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推动她们创办报刊杂志,撰写文章,极力呼吁女学的重要意义。

(2)留日学生积极兴办女学。清末一些留日学生回国后,因不愿委身于清政府办的新式学堂,纷纷创办学校,其中有女子学校。1905年,杨白民在上海创办了城东女学,该校始设小学,继设幼稚园,师范专修科国文、算术专修科和音乐图书专修科。留日学生周剑南回国后,变卖自己家的田产,于1905年在长沙创办了周南女校,是为湖南第一所女子学校。就读于实践女学校的黄宪诂回国后创立了私立隐珠妇校。另外,1910年王季鲁创办了中国女子体操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女子体育师资的学校。

留日学生兴办学校对清政府兴办学堂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对后来创办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化学校积累了办学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照。在客观上也就给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趋势及具体图景等作了一定的示范。

(3)女学的兴起和日本女教习。自1907年《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后,女子学校的建立得到了政府的正式认可,并渐有女学校设立。但是,由于中国一向不提倡女子教育,清政府又规定男教师不能在女学校中任教,因此,女学开办之初师资十分匮乏,一般是采取聘用外国女教习的办法解决问题,其中主要以聘用日本女教习为主。据记载1909年前后,聘请日本女教习的学堂有:务本女学堂(上海)、四川女学堂(北京)、慧仙女学堂(北京)、内城女学传习所(北京)、淑慎女学堂(北京)、南京女学堂、南京高等女学校、辨敏女学堂(南京)、安徽女师范学堂(安庆)、惠与女学校(杭州)、湖北女子师范学堂附属小学堂(武昌)、成都女子师范学堂、广学官立女子师范学堂(广州)、奉天女子师范学堂、吉林女子师范学堂、福州女子职业学校、毓正女学堂(蒙古喀喇沁)等。可见当时日本女教习在中国分布相当广泛。

根据日本外务省《清国聘本邦人名表》所载,1908年~1910年三年间,日本在华女教习为60人次。较为有名的如河原操子(她原在日本横滨大同中学当教师,后经下田歌子推荐,先转到上海务本女学堂,后任教于蒙古喀喇沁王府的毓正女学堂)、服部宇之吉夫人繁子、岛居龙藏夫人君子等。她们所开课程不仅有日本语,还包括算术、体操、音乐、美术、手工、保姆养成等。日本女教习来华任教,对改变旧中国轻视女子教育的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她们开风气之先,走进例属中国男人占据的教育世界,为中国妇女做出了榜样。

教育影响范文篇9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第一章写到:正义即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是一种程序性而无固定内容的概念,其内容是政治价值赋予的。比如,高考所赋予的教育公平,也是反映高考本身的价值。这种本身的价值是无法去定义的,但是价值却是无法估计的。罗尔斯提出两个原则,第一是自由优先原则,第二是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对于哲学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自由优先原则是针对个体的,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权利享有尽可能广泛的基本自由,只要他们的自由不跟其他人的自由冲突。差别原则指不平等只能建立在给社会最底层人民最大利益的基础上。所以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的存在,应该优先改善处境最困难的群体的条件。在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教育公平在我国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会导致很多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高考的公平在很大程度上检验着我国教育公平的实施结果。

二、分配与分数线的差异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一)分省定额制所导致的省间院校名额分配不同。我国优秀大学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211”“985”大学有26所,上海有9所,而新疆只有2所,西藏有1所。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由区域发展所导致的,是个体无法改变之事。但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讲,“211”“985”大学应该给全国各省市的考生以平等的机会,不能因为省市的不同而使得学生进入优质大学的机会变得不同。因为进入更好的大学能够提升个人的横向学历,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来看,高校在分省定额分配时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样不合理的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2016年清华,北大各省招生人数,其中选取了中国的29个省市做对比。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出名次靠前的省市有北京,浙江,湖北等。由此图我们也可以看出,清华北大在北京的录取率达到了约0.9%,而甘肃、云南的录取率只达到了约0.03%。这样的数字差距告诉我们分省定额所造成的高考不公平现象是非常严峻的,而地方保护主义更加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差距,也使得优质大学入学机会不均等,加大了高考的不公平从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二)分省定额制所导致的省间的录取分数线不同。由图1我们还可以看到河南,湖北,山东等因为人口多,基数大,一直是我国俗称的高考大省。河南省2016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82万,这个数字是北京市参加高考总人数的13倍。这样庞大的数字差额因为分省定额制的实施,省间招生数量的限制,录取分数线自然也会与其他省市不同,因此2016年,本科一批次,河南的分数线是517分,而青海只有457分。分数线接近70分差异不仅让学生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也会感慨自己“生不逢地”。而由此催生的高考移民现象更是使教育不公平走向了最大化,2016年内蒙古查处高考移民1500多人,其中1300多名持外省身份证考生的父母是河北省公职人员。这样的数字都在告诉我们,虽然每年相关部门都在严查严打高考移民现象,但是行险侥幸的人还是存在的。

三、平衡分配数额,逐渐改善

虽然讨论了很多关于分省定额制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但是如果直接取消分省定额制,高考只会变得更加混乱与不公平。因为,分区定额录取政策本就有照顾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落后地区的目的。在我国,各省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水平上,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编排,偏远的地区还是相对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仍有很大差距。而在师资力量方面,偏远地区教师普遍学历水平没有经济发达地区高,也缺少系统正规性的培训,使得落后地区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不及经济发达地区。从自由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是与考试公平原则有些矛盾之处,但从调动落后地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当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等角度看,则有其合理之处,所以政策越向后发展越成为了从考试公平趋向于区域公平。所以,对于高考公平与区域发展公平的矛盾,是没有肯定的完美的解决办法,只有在努力照顾天平两端的形势下求得中间的平衡.发达地区有好的教育水平,吸引更多的人才,那么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这就变成了一个教育的循环。为了打破这样的教育循环,只有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关注度,可以分别从教育经费和优惠政策两方面进行。从教育经费方面,加大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从政策方面来讲,可以用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的教师资源。从这两方面的实施,可以尽量缩小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育的公平。同时,分省定额录取政策也应该确定一个分省定额的规则,这个规则可以根据各省的人口基数、考生数、国家重点大学数以及上年的招生数来确定每年在各省的招生定额数,逐步改变国家重点大家对各省招生名额投放极不均衡的做法。这样对维护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不仅纠正了重点院校在北京、上海等地招生比例过高的现象,照顾到了偏远和区域落后地区,同时充分考虑了区域人口和报考人数较多的省区的利益。依据历年高考录取情况,制定每年各大高校的录取人数等录取条件,在高考前公布录取的要求,使信息公开化,让考生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文俊,祝贺.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教育公平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5,(06).

[2]戴家干.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公正[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3]冯建民.高考分省划线定额录取:历史参照,问题及对策[J].湖北招生考试,2007,(12).

教育影响范文篇10

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前景不够乐观。尤其是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较为单一,缺乏硬件设施,社区教育的发展与社区教育所处的地位不符,无法满足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求。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借鉴国外社区的成功教育经验,使高等教育机构介入到社区教育之中。随着高等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为大众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社会服务也应发生转变。尽管教育界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职能在认知上仍存有异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做好高等教育机构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发挥其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更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主要指两个方面的介入:一方面是在广大的城镇地区,高等教育机构介入社区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接受区域内各单位所发送的请求,协助其共同开办社区大学或帮助其开办社区大学,并运用学历教学或非学历教学等手段,促进社区教育向着文化性、专业性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接受各县(区)、乡镇发送的请求,帮助其开办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社区学院,并促使社区学院成为整个地区的龙头教育基地,促进整个地域社区教育的良好发展。对其进行详细的剖析,可以看到其根本特点在于以社区学院作为主导,借鉴西方国家社区学校的经验,在我国社区内开展具有地方特性的、多层次,集教育、培训、扫盲为一体的全新大众化教育模式。在美国,社区教育已成为社区学院的重要依托,也是最具特色的综合教育机构,其以自身灵活的学习机制、丰富的课堂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提高了大学教育的效益,充分体现出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与适应性。我国的部分城市也尝试开办社区学院,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辅以公德教育和科普教育,进一步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开展。

2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更充分的整合了社区教育资源。目前,社区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整合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分析,目前仍有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认识不够全面,使部分社区在施行社区教育时其功能出现偏差。甚至有部分居民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全面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以至于在社区教育上相互推诿。近些年,在社会体系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已对社会下放了部分职权,致使城市基层社区中的权利博弈频频出现,由谁支配社区资源,由谁整合社区资源,已经成为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社区内的各个利益群体在权利边界的划分上仍然不够明确,使社区教育资源在整合与调度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归纳到社区建设中,同其他的社区建设项目一样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在社区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由政府出面委托高等教育机构,帮助社区开办大学,开展区域性社区教育工作,发展社区教育工作,解决社会教育资源整合难这一问题。第二,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能够有效缓解社区人力资源匮乏的巨大压力。无论是社区的发展建设,还是社区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目前社区恰恰缺乏的就是大量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高等教育机构的介入,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因为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就拥有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个优势是任何单位都无可比拟的。将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中,能有效缓解社区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第三,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能够改变社区教育过于单一的问题。过于单一化的社区教育内容,无法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严重地限制了社区教育的良好发展。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分析,清楚的看到由居委会和社区问题中心组织的各类活动是社区最为常见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大学、社区网站则利用频率较低。社区居民更希望看到内容丰富、且具有实用性的社区教育。必须让高等教育机构介入到社区教育中,以弥补社区教育内容、载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将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后,将高等教育的诸多教学手段一并融入到了社区教育活动中,大大丰富了社区的教育工作,使社区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利用高等教育机构发达的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地方资源,结合区域特色组织的有效培训,为社区的发展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是高等教育社会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第四,高等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介入,能够拓展高等教育的功能。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最大作用,就是对文化遗产的保留与培育。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因此,将高等教育机构介入到社区教育之中,不仅充分的发挥了高等教育的职能作用,也促进了社会职能的有效转换,使高等教育更加社区化,社区教育更加高等化。高等教育机构在保持社区居民现有状态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结语

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教育早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点,所承载的社会活动也更加的复杂多样。为了更好的应对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如今,社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地位极不相称,让高等教育介入到社区教育中,不仅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教育质量,还能够极大的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研究,使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二者之间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连进军.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社区教育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9,(03):150.

[2]李焰.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联动发展新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1,(06):36-38.

[3]宰波,张光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3):9-11.

[4]龚晓林.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管理全面推进我国社区教育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157-159.

[5]张光辉.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08):22-24.

[6]严月萍.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9-22.

[7]吴柏安.我国社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9,(0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