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意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1:27:53

教育意义

教育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意义

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综合发展,这不仅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们自身对人格塑造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现在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育,其是向人们传播美育知识、美育内涵等方面内容的主要途经。所以,现今许多的学校应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意义,强化美术教育的地位,创新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促进美术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美术教育的主要介绍

当代素质教育将美术教育定义为学校为了能够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能够促使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在应对生活和社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学校等管理机构在与美术教育人士的相互协作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学生开展有关美术教育教学等工作。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的学科项目,能够使学生在面向社会、人生、生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人生态度。所以,美术教育能够从态度、意识、创造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创新发展。

二、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无论是从实际上还是从理论上都不能磨灭其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具体如下

1、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个阶段的学生接受教育放在首位的教育项目,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非常复杂的过程。12至18岁阶段的学生处于社会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除了通过专业的思想道德课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性的贯穿学习。所以,美术教育作为一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学习项目,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道德素质,促进综合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现今,在面向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赏析和美术创作两个方面进行,当然贯穿于这两个项目之中的还有美术交流、美术展览等方面,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这些不同的美术教育项目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美术作品赏析的过程中,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凝聚了作者非常大的心血,能够明显的表达高尚道德素质的作品。如,选用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能够向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一贯所提倡的传统道德的印象,教师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将其所能感受到的或者想要表达的道德品质通过美术作品展现出来,这样一种道德和美术作品之间的互动能够在长期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而言,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色彩形象、视觉冲击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高尚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精髓让学生在感悟美术魅力的过程中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培育和发展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中非常注重的一个工作,这不仅是现在物质化社会急剧变迁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心理健康对于保证学生正常的行为、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人能否为社会所用的表现。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非常内在的事物,在面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力图保证学生正常心理的存在,能够乐观积极的相对学习和生活,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美术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的基础性教育对于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特殊的意义。现代专业美术教师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美术理论知识、美术训练方法、美术素描教育中等融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美术教育能够辅助学生正常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理论融合在一起,在进行结构原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的引导学生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让学生明白在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时不要让事物外表的现象所迷惑,以此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起辅助作用。所以,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美术知识学习及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享受这一过程、愉悦自己的心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需求诉诸于美术创作中,学会正确的发泄自己的阴暗面及不合理的情绪,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个性发展,所以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性化人才是非常必须的。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不是特立独行,而是要求其具有足够创新的精神,对事物能够发表独特的想法,拥有时展所需要的自主意识,并且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发展。那么,美术教育是如何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而言就是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在现代学科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专业性的美术教育,一般所有学生接受的都是与美术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那些进行专业性美术教育的学生是在遵循自己对美术具有兴趣及具有想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所以现在美术学习及美术创作达到一定高度的人属于艺术人才,这与社会所普遍需要的人才是不同的,这同样是个性化人才的一种。总体而言,美术教育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将美术作品进行独家解析,从个人不同的立场出发解析出具有独特性的含义及内容,而且可以通过美术创作将自身所要表达的想法通过美术作品创作出来,独特的、具有创新性的美术创作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主要的美术教育途径。

三、小结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一门基础性的教学课程,其对于促进学生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健全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可以将这三方面的知识贯穿在美术作品学习及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提高美术教育的价值。

作者:王宝华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教育意义范文篇2

关键词:幼童舞蹈教学意义注意事项

舞蹈是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运用身体语言来表现美、创造美,是一种无声的情感语言。舞蹈艺术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提高身体素质、陶冶情操、开启心智、磨练意志,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代替的。孩子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幼童舞蹈是色彩斑斓、天真无邪的,是幼童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的学前教育和幼儿园都把舞蹈教学设为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所认可,具体表现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一、舞蹈教学有助于培养幼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童舞蹈是培养幼童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幼儿舞蹈比较纯真,大多是歌舞式的,一般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教育性。幼儿歌舞《捡到一分钱》,告诉孩子们捡到的东西不可归为己有,要交还他人,这种拾金不昧的道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印记,甚至有些孩子还会监督家长和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幼儿舞蹈《山里娃》,讲述的是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后来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帮助,背上新书包走进课堂的故事。这是引导孩子要乐于助人,懂得关爱他人。类似的幼童歌舞有很多,诸如《奥运加油》《学习雷锋好榜样》《拔萝卜》《黑猫警长》等,这些歌舞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下,相信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受到无形的教育。事实证明,这种教育形式胜过说教性的课堂教学,且孩子们都比较喜欢。

二、舞蹈教学有助于提高幼童的智力

幼童天性喜欢模仿,善于观察,急于了解外界事物,无论地上的小草、树木、动物还是天上的小鸟都能带给孩子很大的乐趣。幼童舞蹈非常符合孩子的这种天性,能提高其注意力、想象力、表现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教习舞蹈时要给孩子充分的表达空间和创作自由,使他们善于表现自己。比如舞蹈《数鸭子》,在学习前,教师可带孩子观察一下真实的鸭子或观看录像光盘,给孩子们讲解鸭子的习性和特点,并让孩子随着音乐节奏学学小鸭子的形象。无论孩子学得怎样,老师都要给予鼓励。舞蹈《小兔子乖乖》,可让孩子们在观察小兔子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节奏自由地蹦跳。

三、舞蹈教学有助于锻炼幼童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活性

1.加快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跳舞能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发育,能够增强食欲,加大肺活量,使孩子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2.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舞蹈可提高孩子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随着音乐节奏训练其协调性,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通过一些伸展、提拉等动作,可增强孩子的身体柔韧性。另外,舞蹈训练还可锻炼孩子的毅力和耐性。

3.有利于良好的气质、风度的培养。舞蹈训练能使一些孩子改掉驼背、端肩等不良习惯。优雅的舞姿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和风度。

四、舞蹈教学有助于提升幼童审美能力

幼童舞蹈大多是表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舞蹈都会透过伴奏音乐的歌词、旋律还有舞姿变化等来展现它的美,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会用他们的眼睛来观察、审视大自然,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幼儿舞蹈通过不同的人体动作、表情、姿态,展示了不同的事物美、生活美。儿歌舞蹈《娃哈哈》中唱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孩子们从歌词和舞蹈中能感受到祖国像花园一样美丽,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它、保护它。儿歌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孩子们能通过歌词和舞蹈联想到小船、波浪、白塔、绿树、红墙、红领巾、阳光和凉爽的风构成的美丽画面,能使孩子们的心灵得以美化和净化,培养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育意义范文篇3

一、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

(一)从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来看,研究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使得客体反映到人的观念中时已经融入了人的已有观念。在研究操作过程中,研究主体不论在研究行为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遵循着伦理性原则,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教育研究涉及到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协调人与外界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教育研究的过程不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并不像普罗泰戈那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点必须明晰,否则,教育研究在认识论上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研究结论也会带有个人主观意志的成分。(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建立在近代哲学基础上的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等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近代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强加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我国的教育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教育研究在本体论上认为,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是完全客观存在的,可以将其视为空气、树木等客观事实以做抽离式的研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教育问题完全独立于研究主体之外,主张主体与客体截然分开,研究客体完全客观化。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主张研究主体能够完全客观地感知对象,对对象的认识不能掺杂任何价值观念,事实与价值相互独立,从而导致教育研究主体的“缺场”,教育研究最后的结论是获得教育的一般规律,建构规律性的教育学知识。在这种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主导下,教育研究方法论难逃唯科学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思维方式为旨向的哲学流派,将教育研究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我们彻底改变“主客二分”的主客体关系这一观点提供了哲学基础。在教育研究中倡导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要体现为强调教育研究主体的“在场”与研究客体的非客观性。以往的教育研究一般只关注教育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忽视了研究主体的存在。从本体论上来说,当研究主体开始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该客体就已经打上了研究主体的烙印,教育问题不再是完全客观化的存在;从认识论上来讲,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赋予的过程,研究主体所认识的研究客体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而是一个客观事实与主体价值互相渗透的客体。纵观教育研究的历程,教育问题的呈现总是带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教育问题不仅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影响,还与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知识体系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有关。国内外教育家在他们的论著中都体现了自己的风格。我们强调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主要是为了体现研究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辩证关系,主体在对客体进行改造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实现了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三)文化境脉上的价值有涉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背景。L.A.怀特通过对文化进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了文化对个体意识的决定作用。因此,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自身的文化观念。例如,在比较教育领域,国内外同一时期的教育研究就带有不同的文化烙印,这是各国文化特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体现。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EdmundKing)在谈到比较教育研究的性质问题时指出,有三个现象应该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第一,我们在某些外国的(或者甚至是本国的)教育制度的现象中所‘看到’或‘了解’的东西,可能不为使用相同述评的其他观察者或本国人所承认。第二,这种认识的可靠性和效力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所观察的教育活动或决策中所牵涉的那些人的价值判断。第三,当人们在和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在外国或本国的一个陌生的亚文化群)内部制定教育规划时,他们在观察甚至在推理的过程中,正像我们一样,受到文化偏见的影响,这不仅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而且还因为他们对于在他们的制度和资源以内什么是可行的或正常的,所看到的是一幅不同的图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我们在进行民族教育研究时更不可能绕开各民族的文化来谈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显然是唯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国内有学者曾提出,要确立“文化—教育—人”的研究框架,这种新的研究框架的认识论前提是:无论是社会还是人,在本质上都为文化所规定,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教育、人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而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的;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是一种文化价值,是通过文化来体现的。因此,我国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其文化特性,与其说研究主体提出少数民族中的教育问题,还不如说“是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在提出教育问题”。人是作为文化的存在,教育研究实践也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所以,切不可脱离研究客体的文化进行研究,否则,就会陷入唯理性主义的泥潭。当然,文化境脉上的价值有涉并不仅仅强调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卷入,还涉及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所在文化场域的理解、认识,尤其是当研究主体的文化传统与研究客体的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时,还会产生文化与文化的碰撞,这都是教育研究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教育研究是一种主体性的表达首先,教育研究是在一定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但是教育经验和教育研究经验作为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有时候在具体的教育研究工作中,经验的作用并不低于理论。研究主体在对作为研究客体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主体的自身经验可能会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客体,而各个主体的自身经历使得他们对研究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读,这样就使得同一个教育问题变成了不同主体研究的不同对象,即实现了个别的、多样的“客体主体化”。其次,从主体对既有理论的解读来看,作为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既有理论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对理论的解读取决于教育研究主体所持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所代表的社会主体、看问题的角度、所运用的话语体系等。主体对既有理论的创造性解读是基于其“自己理解的教育问题”,而不是任意的主观改造。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教育研究过程处处体现了“人为”的特性,体现了主体与教育问题的统一,所以,教育研究的实质是研究主体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这样说并不是怀疑研究过程的合理性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而是为了说明教育研究所产生理论的丰富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在整体、同一中寻找差异、多样。对于同一个教育问题,可能会由于主体的认识差异、个体经历的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以及不同主体的文化境脉而产生多样化的教育理论。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教育研究本体论特征的现实意义探讨

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建构,更是为了体现其在现实研究中的意义。只有认清了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才能确立正确的研究方法论;同时,也只有在活的教育研究中,才能反观并修正教育研究的本体论。(一)克服“主客二分”与理性独断思维从前面的探讨可以看出,不论是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上,主体与客体都是统一的,不是互相孤立的存在,同时,主客体关系中还存在价值问题与文化有涉。1.价值问题“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方式把主体与客体当作二元对立的存在,主体可以站在完全客观的角度认识客体,抛开主观意志的干扰,倡导唯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这种“二元论”导致的结果就是把客体当作客观事实,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赋予。事实上,教育研究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过程也是价值赋予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现象是由价值和事实组成的。而在理性主义思维的主导下,研究主体只关注了教育现象中的事实问题,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事实当作教育研究的对象,没有认识到价值的存在。进一步讲,认识到了教育现象由事实和价值构成,却不能把握好主客体关系中的“价值中立”。价值是指主客体辩证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价值中立”不等于价值无涉,是指“这种认识本身一旦被实践框定出来,其结论的正确性不受认识主体层次、类型和需要所左右”。那么,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提到的教育研究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达是否与“价值中立”矛盾?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描述一个事实的存在,主体所认识到的客体是主体理解的客体,即客体主体化了,主体用于教育研究的教育理论也是主体诠释后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研究就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达。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主观主义,恰恰是“价值中立”的最好体现。2.文化有涉教育研究不仅存在价值问题,还涉及主客体的文化背景。对于同一个教育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相反,同一个研究主体对于发生在不同民族里的相似教育问题,研究结果也会有差异,这就是文化因素对教育研究的影响。但在“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模式下,教育与现实的世界隔离开来,不利于开展活生生的教育研究。“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思维模式把教育“封闭”起来,无视它与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使教育研究缺乏“开放的精神”,从而失去了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滋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民族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当前的教育问题,还可以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在开展民族教育研究时,需要注意研究的立场问题,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就是对待客体文化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主位研究”就是研究主体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情境,“从客体内部看文化”的研究;“客位研究”就是研究主体在课题的文化场域之外,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客体的研究。“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各有利弊,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要恰当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得我们的研究既能关涉到课题的文化背景,又不至于太主观。“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模式不仅会影响研究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还会把教育和社会文化隔离开来。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它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摒弃这种思维模式,达到主客统一。(二)研究过程注重发挥主体能动性教育研究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研究主体的活动是教育研究的唯一表达方式,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并形成理论,无一不是教育研究主体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教育研究要注重研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客二元对立”思维弱化或遮蔽了人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能动性,把客体当作客观事实的存在,研究主体只是对它加以描述并根据已有理论作出解释,这个过程只是一个机械、僵化的理论套用。既然是研究活动,那么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以上的研究过程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研究,而更像是理论的验证。教育研究主体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在“主客二分”思维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为主体没有在实践中认识教育问题,没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来诠释问题。其次,主体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既有理论的创造性理解上。由于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主体看待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论诠释用于教育问题也可能带来研究结果的多样化。因此,基于以上两点,教育研究是一个形成主体自己理论的过程,这是研究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最有力表现,即前面提到的教育研究是主体主观意志的表达。(三)研究范式多元化总体看来,教育研究领域存在两大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强调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价值无涉,倡导教育研究就是归纳出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片面强调非理性,注重人存在的意义,带有反科学的意味。这两大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的应用中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也可以称为唯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它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教育研究中的价值问题和文化问题,这在自然科学领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教育,采取此种研究范式却是行不通的。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后来发展成为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主张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不免使得教育研究的主观性太强,缺乏一种研究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了两大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继承了各自的优点,认为当今的教育研究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实现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研究范式,如复杂系统研究范式、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以及“超越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及其规约的研究范式等,这些都是学者们在清晰把握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后提出的适合教育这一特殊社会活动的研究范式。(四)在现实研究中不断认清教育研究的本体在现实的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研究主体研究的教育问题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中的行为主体有不同的文化观念、世界观和信仰,导致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存在着万千差异。当面对特殊的教育问题时,从一般教育研究中抽离出来的理论可能不再适应此时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灵活的应对方式。这些研究既能丰富我们的研究经历,也能让我们不断认清教育研究的本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从中抽离出教育研究的一般本体特征,构建出一套标准化的理论体系,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明白,不能以一种固化的思维来看待本体,这样才能繁荣教育理论。

作者:靖东阁单位:西南大学

教育意义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赏识教育;主动性

小学语文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母语的运用,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因此,在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时候,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其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侧重于挖掘学生的语文才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主动性与创造性,这也是时代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所提出来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当中善于运用赏识教育,将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1小学赏识教育的核心与内涵

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欣赏或者认识,而小学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认知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被欣赏,从而让小学生增强自信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赏识教育已经很早就运用在日常的教学里,例如孔子就经常对学生采取赞美的方式,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更精进地去学习儒家的学说和思想。赏识教育,其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发现自身的优点,而这种优点的发现,不仅仅是学生自我觉醒的过程,更是教师通过日常观察的方式,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实际状况,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小学的赏识教育,其具备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对于学生优点的发掘与认知。任何小学生都有其优点,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鼓励这些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所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母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于母语的认知和理解会有所差别,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不好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对于可以鼓励和引导的优点,要及时的进行发掘。只有以优点作为前提,赏识教育的教学才能够到位,从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喜欢上小学语文课堂,并且积极的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中。第二方面,赏识与鼓励技巧的合理运用。因为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的进行鼓励和引导,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手法,引导并鼓励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赏识与引导的方式,需要教师审慎的观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并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让赏识教育更具备针对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鼓励与赏识技巧,将是在小学语文开展赏识教育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师在选择合适手段开展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并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中。

2赏识教育能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

学生的自信心不仅仅来自于自身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特点,更来源于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功感,所以教师在采取赏识教育模式时,还应该关注到学生的成功感来源,激发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采取在小学语文中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的一个模式。比如在小学语文高阶段所开展的文言文教学,由于很多小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文言文,所以往往对文言文的理解会出现偏差,比如《两小儿辩日》这一篇课文中,出现一些文言虚词以及实词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够马上理解。但是,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在学习传统现代文的时候,所体现出来对母语的理解与感觉,不提前把答案贡献出来,而是让学生在阅读这篇文言文作品时,运用自己已经积累的语文知识,对当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进一步推导。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在备课阶段就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与解答,在遇到相对比较难的文言文知识内容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将这一问题进行协同解决。

当小学生在回答相关问题出现错误时,不一定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鼓励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解答,当小学生把补充解答完成的时候,可以同时进行表扬,让这两个学生同样都体验到成功。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这种成功感的体验与实现,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认为自身无法调整好学习的状态,从而影响他们学习小学语文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赏识教育的时机性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鼓励与赞赏,比在错误的时机进行鼓励,要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学生何时最需要人的鼓励与肯定,不是他们在回答正确问题的时候,而是在其出现回答错误的时候,所以在这个阶段,如何不动声色的进行赏识教育就非常重要。因此,在文言文教学里面,学生出现错误不要紧,而是教师要耐心的劝说和引导这些学生学习,并掌握好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他们重建起对小学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潜能的激发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的科目,并不一定是需要教师大量的进行知识灌输,由于小学生实际上是有运用母语的环境,所以在这一背景之下,鼓励小学生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正确的应对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将有助于小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应对小学语文中所出现的困难,以挑战困难的心态去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潜能进行激发。比如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当中,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里面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可是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就要善于让这些小学生意识到自己本身所具备的潜能,所以可以让他们成为诸葛孔明,让他们阐述一下自己,如果作为一个军师,可以贡献出什么样的谋略,这样就是作为一种赏识教育的引导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欣赏他们所提出的观点,让他们的观点在课堂当中,与其他的学生互相交流与碰撞,有助于这些学生启发思维,对课文v的内容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种理解式的阅读和教学,其实就是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种体现,给予小学生一种展现的平台,将有助于小学生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意识,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的节奏,将这种互相欣赏以及理解的模式植入到每一节课程中,让小学生体验成功感,真正意义上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4运用赏识教育,打造兴趣浓厚的语文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打造过程里,运用好赏识教育,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综合效果。在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里,首先需要教师表达对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学生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表达上,更是需要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布置教育空间,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学生之间保持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同时在课堂的教室布置方面植入一些语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用一些语文的名人格言,或者是小学生的当堂习作等,不需要十分优秀,但是要质朴的反映出这些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这些习作上面的评语以及关注度,也将会极大程度上提升这些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本身的乐趣。而且在赏识教育的运用过程里,还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利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去进行赏识教育,也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通讯软件和小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和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也让这种教学更加顺利的进行开展。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与答疑解惑,适时的鼓励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5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更是需要与学生的及时配合,所以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信赖程度与情感认同,将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适当的运用赏识教育的模式,打造更具备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课堂空间,能够让小学生语文之间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而且小学语文教学也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未来,只有以兴趣作为引导,鼓励小学生进一步的发现语文学习的美感,才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更进一步的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小学语文的魅力,打造具备魅力的课堂,让小学生具备更加成熟和全面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婷.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教师,2015(35):16-16.

[2]潘招娣.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173-173.

教育意义范文篇5

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创始人是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使人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协发展。

1.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蒸汽机和电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电气化和机械化的时代,使人类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这种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使人类的经济、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第一次最为重大的飞跃。至20世纪40年代,原子弹的成功制造与爆炸、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50年代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60年代前后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和应用,更使人类开始进入原子能、计算机、电子集成电路和空间科学技术的时代。此一时期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空前繁荣,不断地从旧有的学科体系中派生和分化出新的学科或边缘学科,如从物理学中派生出“核物理”、“电子学”、“电机学”、“空间动力学”等。学科的分化与演绎,使学科越分越细,边缘学科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综合,需要不同学科的人员参与才能完成,科研的设备越来越复杂,制造技术也越来越精细。如原子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几乎集中了人类当时已知的各个学科的科学技术和各路精英参与。据统计,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近20年间,人类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文献总量比在此之前200年间的总和还要多。据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至少可用30~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只能使用15~20年;到60年代中期,只能使用8~10年,个别领域则缩短到5年左右,而其它知识都老化、陈旧或无用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快,知识的积累、老化和陈旧更为快速,特别是进入90年代至今,新知识、新技术每年都在大量地产生和积累,并在积累中大量地除旧出新,如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及通信技术等信息科学领域,更是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新的知识每年都在大量地产生、大量地陈旧无用,其变化之快使人目不暇接。据对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s)每年摘录的化学文献量的统计,从二战后到60年代初,大约每10年文献量就翻一番,而现在则只需要2年左右。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信息和情报爆炸。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即使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也很难利用原有的知识把握和了解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及动态,一般的科技工作者、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等,也难以利用原有所学的知识去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变化,因而出现了知识老化和知识短缺的危机,这无疑对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障碍。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新知识的产生和迅速更新,无论任何一个层次的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老化和知识短缺问题。而终身教育恰恰就可以实现人的知识积累与更新同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2.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特点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二次大战后的一个显著特点。特别是欧美等国及日本、德国、意大利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除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外,还有就是二战以后除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60年代的越南战争,整个世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即使是朝鲜和越南战争,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和南联盟的战争,也发生于上述经济发达国家本土以外的地方,本国的生产力和经济积累没受到任何破坏,相反通过这些战争加快了与军事有关的科学技术和军工军需工业的发展,也同时拖动了其它经济行业的发展,使有关国家发了战争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集团的军事对抗与军力竞赛,更是把与军事有关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以核威协力量为目标的核武竞赛,以制空权和航天技术为目标的航空航天领域的竞赛,以电子技术对抗为目标的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以及与军需品有关的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技术发展快,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迅速,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此一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普遍在50%左右或以上,这就使生产力与经济出现了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在这种背景下,生产力提高而使经济的增长加快,随即的问题是把人的技术技能素质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提到了紧迫的位置。因此,实施终身教育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目前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甚至出乎人们的预料。这种以知识、技术为核心与支撑的经济,往往需要人们掌握更复杂的知识与技术,反之则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及其日益国际化的需要。这样,实施终身教育是解决知识老化和知识短缺这种与经济社会不和谐发展的最好办法。

3.适应了人口剧增和失业人口增多等的社会发展需要

二战后到60年代的相对和平环境里,欧美及其它许多国家,随着对战争因素造成的死亡人口的补偿性增长,自然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如1950年全球的人口为25.2亿人,到1960年增加到30.21亿人,10年间净增了约5亿人。到197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了36.97亿人,比1950年增加了11.72亿人,25年间增加了46.4%,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了60多亿的规模,这种人口增加速度是空前的,使人类面临着人口爆炸的巨大压力。

在人口剧增的同时,教育却相对滞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的平均接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西方各国,科学技术发展促使了生产力的普遍提高,随之而来的,一是缩减就业人员,使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二是人们也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而出现了反对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应用的倾向等等,人们就业需求与科技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由此也衍生和激化出了其它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此外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与文化落后等原因,许多人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人们的就业和国家的发展与生存空间都产生了潜在的危机。终身教育可以使失去学习机会以及知识和文化层次渴望提高的人提供了机会与条件,也为改变经济、文化、科技落后状况储备了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增加就业机会及国家发展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终身教育已成为解决人与生产力、人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有效途径,因而把终身教育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受到各国的重视。同时,提出和实施终身教育,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无论对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化解与缓和都是适时的,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现实贡献

实施终身教育,无论对任何一个层次的人来说都是有益的,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思想的贡献更为突出。

1.可以按社会需求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

婴幼儿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均属正规学校的教育,且有较强的年龄限制和其它条件限制。就全球而言,到1994年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仅为15.3%,也就是说,全球有84.6%的适龄人口在高中毕业之前或之后就已步入社会,与高等教育无缘。到1993年,全球成人识字率为76.3%,初中、中等和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为60%,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不少在80%以上,也就是说全世界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很高,这对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约在60%左右,即使如此,也与其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样,终身教育的实施,就为不同国家根据自身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和社会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如职业技术教育、技能教育、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学历及专业课程教育、大学后的继续教育、或老年人的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为不同国家实现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服务与保障。

2.使人和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人的受教育程度往往是受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个体条件等因素决定的,但这些条件也因时空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在全世界,多数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步入社会时的学力偏低;对接受过高等教育或其它专业层次教育的阶层而言,也存在着知识陈旧、老化等问题,这与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不和谐的。终身教育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根据自身职业的要求或爱好,选择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模式,边工作边学习,实现人生发展方向上的自我完善与塑造。对国家而言,也可以用各种形式的大众化教育取代英才教育,实现教育的整体社会价值,使人的素质能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和协发展。

3.实现教育形式与教育投入多元化

终身教育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形成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存的教育体系,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实施不同要求与特点的教育,以实现公民的个性化特色的塑造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社会化综合目标。正规教育为学校办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可以学校办,其它所有非教育机构或个人也可以办,这样就使教育形成一个由政府、私人、公司企业、各类团体机构多元共同投入办学的局面,减轻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压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终身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们面对的21世纪,科学技术往往以人们难以预测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往往越来越难以适应由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社会及经济上飞速变化的状况,终身教育可以成为调适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终身教育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社会中,无论何种教育层次的人,其在接受最后学历教育中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迷茫,学历层次低的人更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除了极少数人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完善、提高并适应所变化的环境外,绝大多数人必须依靠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等形式完善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以适应科技与社会的变化。这就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2.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和协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主要依赖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更是如此。而人力资源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生产力的水平,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个性化目标的培养和社会整体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这样便可以使人的个体和社会整体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人与经济、科技的和协发展。

3.适应个性化和整体化发展的要求

人们在最后学历教育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中是难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的。不少人一生中会按照自己的特点多次自我调整社会工作角色,即使是一生都在同一岗位工作的人,也同样存在知识更新的问题,这样终身教育便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通过终身教育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而社会全体则通过终身教育,调整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差距,实现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整体进步,逐步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会发展层次。

4.有利于实现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利用的市场调节机制

中学以前的教育在绝大多数国家是实行义务教育制,大学教育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国家投入为主、学生交学费上学为辅的投入机制,国家对教育经费的负担不轻。如我国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支出的比例近几年仍保持在20%~22%之间。如果对实施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非义务、非学历教育都要由政府负担的话,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难以支撑的。对终身教育中非学历、非义务性教育的部分,任何人要实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或重构,则教育经费支出基本上是由个人或由有关机构支付的,这种投入无疑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终身教育既可以由教育机构办,也可以由非教育机构办,且教育模式由社会需求机制自动调节,这就引入了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机制,使各种教育机构的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这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十分合适和有利的。

四、终身教育实施对我国的影响与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平均学历层次偏低,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继续教育发展,将会对我国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1.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使国力贫弱,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经济落后,国民的教育程度不高,国民中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较高。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和多种层次的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我国原有的底子薄、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有限,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仍不高。据1998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在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仍占总人口的13.7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9.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3.0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6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79%。到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为413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为306万人,总量达到719万人,比1952年的普通高校在校生的19.1万人增加了21.6倍,高教在校生的增加总数为37.6倍,发展速度是骄人的。但以每10万人口在校生计算,到1999年我国的普通高校生为328人,若加上成教生,则每10万人口高校生数为571人,适龄人口入学率约为10.8%。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1995年全球成人识字率为77.6%,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综合入学率为62%,其中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16.2%。显然,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与世界的平均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整体提高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科学素质,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地开展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倡导终身教育,可使得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按自己的发展要求不断地自我提高完善,上一个层次,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换言之,终身教育可以使国民在失去某种层次的教育后能有机会予以回补,或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不断地调整和修正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国民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前途。在广大农村地区,文盲与半文盲占了国民中的大多数,更有必要发展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教育,提高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此外是城镇地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工人和部分技术人员下岗失业并形成了一个45~50岁的正值旺盛工作年龄的人员大批退休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国家也是一个不该提前发生的沉重负担。从我国的国情看,今后仍然会有大批人力资源的素质不能适应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需下岗待业或失业的状况发生,若能有更多的不同层次的公办或民办教育机构展开不同形式的终身教育,就能满足国民素质的改善与提高的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教育意义范文篇6

【关键词】礼仪教育;儿童教育活动;实践意义

一、儿童礼仪教育的内涵

所谓儿童礼仪教育,主要是对儿童仪表、课堂纪律礼仪、家庭礼仪、待人接物礼仪等教育指导,其是对儿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它是儿童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通过将国学礼仪带入儿童礼仪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儿童礼仪的教育。

二、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表现

(一)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经过深度访谈与调查报告,分班教学后上经过儿童礼仪教育的学生,其具有良好的利益行为,能够正确熟练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谢谢”“没关系”“你好”等。其次,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规范,经过礼仪教育时间比较长的儿童,能够做到保护环境卫生,主动将垃圾放入到垃圾箱内,特别是在上下楼梯时,能够互相谦让,在外出的时间活动中,可以自觉进行排队,井然有序地进行集体活动。总之,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在学校养成了互相团结、关心的好品德,能够和其他学生和谐共处,做错时能主动承认错误。在家里做到了不撒娇、不任性,主动帮助父母进行家务活的劳动,能够与邻居和谐共处,并得到老师与父母的在赞扬与认可。(二)未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经过深度访谈与调查报告,分班教学后上未经过儿童礼仪教育的学生,其行为习惯没有得到正确的约束,通常在教育活动中,难以控制自身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骂人的现象。其次,由于儿童的自制力比较若,未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课堂表现虽然活跃,但是难以服从老师的安排。在课后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影响班级的和平共处与团结。总之,未经过礼仪教育的儿童,在学校实践活动中难以管理,当出现问题时,会隐瞒或推卸自己的错误,甚至还会造成撒谎的现象。在家里表现的比较任性,时不时发生调皮捣蛋的现象,不能与邻居和谐共处。儿童的种种表现,会让老师进行批评与教育,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其未来的成长[1]。

三、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传统文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开始重视学生的礼仪培养。儿童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其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继承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的礼仪教育,一是把传统美德内化成学生内在的素质,二是促进美德的广泛传播。因此,对儿童的礼仪教育,要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进而满足弘扬传统文明的需要。(二)推进了素质教育。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对于我国儿童的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儿童与家庭、社区进行有效的联系,推进儿童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让学生正确处理好家庭与社区之间存在的关系,使每个儿童能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这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远离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重视儿童礼仪的教育,是现代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做的事。(三)维护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儿童作为家庭成员,其行为习惯的教育,通过老师与父母的教育,可以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而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有利于其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相反则不会形成。另一方面,儿童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儿童能够与邻居和谐共处,有利于孩子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而监督和纠正了孩子不好的行为习惯,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满足了儿童的发展需要,对维护家庭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2]。现代社会好多家庭都会出国旅游,每个人的个人形象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因此礼仪教育应从小抓起。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意义,需要我们了解儿童礼仪的教育内涵,根据儿童礼仪在家长、老师、邻居等方面的表现,知道儿童是否经过礼仪教育,将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

作者:李丽琴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参考文献:

教育意义范文篇7

作为艺术门类,音乐在教学中首先肩负着美育的功能。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一宗旨说明音乐教育实施的是一项审美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在美的熏陶中塑造完美的人格和个性。

音乐的审美特点表现在他对欣赏者生理、心理的效应上。从音乐的物质构成来看,则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物质运动,是在单位时间里音波的运动形成频率、振幅、波形等千变万化的形态,这种物理运动作用于人,使人在生理刺激的基础上产生情绪波动。而音乐又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是创作者情感和客观世界的艺术反映。因此,音乐欣赏就是基于生理刺激的反应结合主体的主观意念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感受,为欣赏者提供丰富的音乐审美信息,最终达到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品格、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的效果。反映人类与自然顽强拼搏,与命运斗争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进取精神;热情、乐观的音乐作品可以使人心胸开阔,奋发向上。受音乐甘露滋润的心灵会更好,在音乐沐浴下成长起来的人性更丰美。

音乐是美的艺术,而音乐的审美之门并不是自然敞开的,而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知识。这就需要音乐教学活动以欣赏美为旨归,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审美智慧的大门。音乐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审美的领路人,是美的传播者,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美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审美教育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并非说教,而应是美的欣赏与熏陶过程,使音乐教学由单纯的“听”转化为美的欣赏过程,春风化雨般地感染学生。

二、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在欣赏者与创作者的情感共鸣中实现,情感与审美密不可分的特殊亲缘关系,使得音乐首先以情感人。《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足以说明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高尚、乐于助人的情感。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里姆斯基曾经说过:“借助于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

“乐由情起”,音乐是由情引起的,情感便是音乐的灵魂。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不管是古典的还是流行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将试图通过各种音乐特有的创作手法,着力表现一副生动而富于情感的画面,并将这种画面诉诸人们的听觉,进而作用于人们的理智和情感,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使人们精神上得到满足、思想上受到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各种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音乐的情感性是音乐审美的基础,这也是音乐欣赏入门的重要课题。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是客观现实生活、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反映,然而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表现社会生活和情感的方式不同。造型艺术以色彩、线条、形象表现作者的情感世界,语言艺术主要是以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状况,而音乐主要是通过声音来完成同样的艺术功能,运用特殊的语言:节奏、旋律、和声……来表现内心情感和刻画形象。相比较其他艺术门类,音乐的情感表现显得很抽象,它是一种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接受乐音的同时引起人的各种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音乐需要通过对声音的辨别进而产生情感的体验来理解作品。音乐的形象表现为一种情绪状态或情感氛围,或一种情景、场面,或称意境。音乐作品蕴含了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欣赏音乐就是欣赏者与创作者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而这种沟通需要借助欣赏者的情感联想、想象实现,音乐教师就是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启发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实现联想,进入形象再创造,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情感愉悦的高级阶段。

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活动的旨归,而要真正实现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就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想象联想的前提是人的感知觉。所谓感觉指的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传入神经的传导作用,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反映。”知觉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传导作用,在人脑中所产生对这些事物的整体反应。”可以说感知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形式。而实现对音乐的感知,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的途径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而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音乐唱歌、奏乐等实践环节。在聆听、歌唱、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对音高、节奏、速度、和声、音色等的听辨能力,对音乐形象会有更综合、全面、深入的感受与理解。

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审美想象力。不要完全按照教师事先设定的计划进行教学,教师的讲解过多,学生尚未进入音乐欣赏状态,就被教师喋喋不休的解释语打断。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出想象的火花,却被教师定出的“标准答案”所扑灭。音乐语言是多义性的,由于听者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不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音乐所激发出的审美想象也一定是多姿多彩的。学生每一次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每一次情感共鸣,都是走向音乐欣赏殿堂的一个阶梯,这些审美想象可能并不符合成年人的审美标准,甚至有点天马行空,但都是可贵的、有价值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把自己的想象强加于学生。

可以这样说,音乐欣赏需要欣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深化对音乐情感的感受与体验,反过来音乐欣赏教学为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三、音乐教育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爱因斯坦坚信“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些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音乐的神韵,启迪了他的智慧,激发了他的想象和灵感,从而对他追求真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音乐的情感性使得音乐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被世界公认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音乐的熏陶影响着人的外在行为和心灵的和谐,能使人的个性达到完美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首先是德育教育”。美好的音乐善于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

其次,音乐教育能促使大脑发育,全面开发学生智能。实验表明,人的左半脑逻辑思维活跃,右半脑形象思维活跃,而右脑的潜能高于左脑100万倍。音乐教育是打开右脑思维、记忆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伟人都是音乐爱好者。这或许与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有关,他们长期得到音乐的滋养,才使得他们傲视群雄,成为历史的巨人。

最后,音乐教育还能调节学生的生理机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玄妙、最淋漓尽致的一种方式,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舒展宽广的旋律使人心胸开阔;活泼欢快的旋律使人兴奋愉悦;舒缓优美的旋律使人消除疲劳。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这种生理、心理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的情绪在音乐的各种氛围中起伏变化,身心得到了良好的补充、移情和净化,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育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教育公平;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

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长久以来,特殊教育积极关注弱势群体、努力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要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必须依赖于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特殊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布局。此外,由于特殊教育的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受教育问题本就是推进教育公平工作关注的重点,因此,特殊教育的发展成为衡量教育公平与否的内部标准。若没有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公平便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二、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起点公平,即尊重和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过程公平,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旨在让每个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合适且恰当的教育;结果公平,体现在个人发展的公平,旨在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1]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不可分割一部分,不论是在教育的起点、过程还是结果中,都体现出教育公平的思想并推动着教育公平的发展。

(一)特殊教育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促进了教育的起点公平

受教育权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特殊儿童也不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殊儿童由于环境、经济或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而被排除在普通教育体系之外,无法兑现法律赋予他们的受教育权,阻碍了教育的公平发展。而特殊教育的存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安置方式和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仅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便接近52万人。[2]正是由于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才能让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特殊教育对象有机会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的深入发展。

(二)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推进了教育的过程公平

特殊儿童发展过程中显著的身心差异,使得普通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每一位儿童的独特需求,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有效教学。这为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带来阻碍。然而,特殊教育中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使得特殊儿童的差异性不再成为其难以公平获得教育的理由。首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承认并尊重特殊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认为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儿童的不同需要。它以该儿童内在的能力水平为依据设计最适当的教学计划,通过在教材、教法、课程及评价方式等各方面做出权衡和调整,使特殊儿童能够接受适合其发展的教育,以此保障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享有平等且合适的教育资源的权利。[3]其次,个别化教育计划通过对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等多领域资源的统筹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向特殊儿童的主动倾斜,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他们由于处境不利或是身心发展障碍而造成的弱势影响,实现了在教育过程中公平地享有合适且恰当的资源,以此推动教育的公平发展。

(三)特殊教育社会学模式的教育观推动了教育的结果平等

特殊儿童往往是处境不利或身心发展存在障碍,传统的“心理—医学模式”教育观,着眼于他们的生理缺陷或特殊需要,关注如何通过补偿教育来弥补他们的缺陷和不足,以便尽可能地缩小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但由于先天遗传或其它不可逆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特殊儿童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达到普通儿童的一般受教育水平。因此,这种忽略教育对象特质的教育模式,非但没有缩小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还因为其不恰当的教育追求(如片面追求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学业成绩的平等)而严重地拉大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发展的不平等。但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在融合教育思潮的引导下,特殊教育的教育观由关注特殊儿童缺陷与不足的“心理———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强调特殊儿童发展潜能的社会学模式。社会学模式的教育观着眼于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发展的共同点,关注他们潜能的发展和个性的发挥,并期望通过教育来使他们的潜能和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自我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本身的不断发展也会对教育结果公平的进一步实现起推动作用。[4]

三、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典范

特殊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它与教育公平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公平不能忽略特殊教育对象的存在而发展,且要以特殊儿童的教育机会均等为实现基础;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本身在不断发展和推进的过程中产生很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这些理论和实践模式推动着教育公平的发展并为其实现提供启示和经验。

(一)特殊教育的融合教育思想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

融合教育最早是作为特殊教育领域内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并逐渐成为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合教育强调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承认儿童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认为教育要主动适应并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因此,它反对歧视和排斥,主张教育要容纳所有学生,让其获得适合的教育。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融合教育理念追求的是所有儿童的教育公平,融合教育思想实质上是教育公平本质的体现。因此,融合教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因为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本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公平发展到关注所有儿童的教育公平,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改善公平现状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毫无疑问,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发展。

(二)特殊教育的个别化教育模式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参考

教育意义范文篇9

一、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和选择的功能。教育能够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之中所积累下来的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通过各种媒介有选择性地流传于后世。然而,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通常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保存与传递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当时主流的社会文化的精髓。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这是由不同时期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和人民大众的意愿的合力最终造就的。

社会主流文化经由特殊阶层和人民大众的特殊的教育形式进行有选择性的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保存。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思想道德理念、礼仪规范等等,都被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了下一代。正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与教育的相互磨合,最终才能够使得人类的文化,或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二、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

教育意义范文篇10

【关键词】爱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意义

古往今来,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就如同人类把幸福作为人生终极目标一样,任凭时光的洗礼,它们依旧闪烁着光芒,指引着人们前进。光是谈“爱”既能作诗又能著书,理解爱是爱育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长远的目标是具有爱的教育,是为了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爱育能调动人的情感,将爱育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能够使理论如沐春风,沁入人心。

一、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蕴

传统意义上的“爱育”指的是关于爱的教育,也是字面的意思。具体而言,爱育是既有爱的科学理论又富有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格,使人懂得如何付出爱,获取爱、创造爱和享受爱,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物质生活质量,使人得到全面发展。[1]爱育就是培育表达和实践爱的过程,只是它在不同场域下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所赋予的价值也是不同的。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内涵,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具有阶级性、辩证性、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爱是全人类的爱,仅限于人这一存在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决定了爱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与西方的寓言故事里爱的起源是不同的。西方关于爱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说法,一是《圣经•旧约》里的爱源于亚当和夏娃的寂寞,二是源于《会饮篇》里对自我完整性的追求。尽管在今天看来,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爱是社会意识,因此什么样的社会存在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爱和爱育思想。这个理论就明显地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爱”与宗教的爱、浪漫主义的爱和理性主义的爱等区分开来。正如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视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停留在感性的理论层面。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此,爱不是感官的抽象物,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纷繁而复杂,不仅仅是停留在费尔巴哈抽象的理论领域中的关系。因此研究爱,还是要回归到社会存在中去,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一)具有阶级性的爱。思想政治教育的爱是具有阶级性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这个问题讲得言简意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说什么一切应该从“爱”出发。就说爱吧,在阶级社会里,也只有阶级的爱,但是这些同志却要追求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等。”[3]在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我们的爱只能是代表无产阶级的,还不能超越阶级,我们思想工作所做的一切还是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因为爱的说教在阶级社会里并不能使人们摆脱剥削和不受奴役。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无阶级的爱,而是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之前仍旧需要保持阶级性的爱。(二)具有辩证性的爱。思想政治教育里的爱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辩证性。爱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一定的能动作用,影响是正向还是负面取决于社会的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爱亦是如此。付出爱和感受爱都对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要求,就如同你要享受艺术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马克思指出,你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4]正因为如此,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人也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发生着变化。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爱,不能盲目地爱,而是具有科学方法地去传播爱和创造爱。就如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不管不顾毫无关爱,同样也不能过度宠爱溺爱。(三)具有实践性的爱。思想政治教育里的爱具有实践性,产生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社会意识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存在。爱和爱育的思想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诉求。脱离了社会实践,一切关于爱的思想都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爱和付出爱。马克思在中学论文中就深刻地将职业的选择同人类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生活的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我们的幸福属于千千万万人。[5]马克思正是有着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爱,才促使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爱不是挂在嘴上的甜言蜜语,而是在实践中创造爱,在奋斗中实现幸福。

二、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参加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实践活动。而爱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理论,它贯穿教育学始终,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爱育贯穿整个教育始终并在一定程度上爱育凌驾于教育其他各个方面之上,但它又无时无刻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爱育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教育对象到目标都体现了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爱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心和对象都是人,想要实现教育目标和政治影响就离不开有说服力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最初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份工作,今天依旧如此。而爱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力量。就如同同志一样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群众,才能团结群众。只有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思考,去了解他,这才是爱的起点。爱育能让教育者去了解受教育者,能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能够亲近人,了解人,才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而爱能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全身心地去研究人的思想状态,受什么因素影响,在社会关键时期应该避免哪些问题,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爱育里体现为爱世界、爱生活、爱社会、爱自我和他人。爱育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快地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在情感和理论的教育下更快地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爱育让理论传播得更彻底。从目标和任务来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除此之外,还有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因为人的思想观念是随着社会存在而发生变化的,而爱是永恒的,用爱将科学的理论传授,才能真正进学生的头脑,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都或多或少地被学生评论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不少学生认为理论传播太枯燥,上课几乎很难听进去。爱育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爱会使人调动自己的情感力量,这种内在的力量会使人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以个人的方式对其内容加以吸收理解和掌握。爱育让理论的传播更接地气,更彻底。(三)爱育让课程效果更生动。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能够调节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加深两者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当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行为来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时,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就确立了,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会将自己的行为同教育者的行为进行对比,会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会在因受教育者的改变受到激励,在教学中会投入更多的激情和精力,从而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以爱为原动力的教学,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太差。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会因为爱而变得亲近,变得能彼此信任。爱育在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下得到升华,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伴随着爱育,将理论真正内化为人的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准则、一种责任和一种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不那么冷漠,社会就多了一些创造温暖的人。

三、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

爱育主要包括了爱人、爱自然、爱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三个内容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爱育不仅仅情感的培养,更是对人行为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培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一)爱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中的选择。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前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者的素质良莠不齐等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不重视爱育,对爱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爱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正是因为如此,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较少,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育目的的迷失,人际关系的淡漠,甚至产生一些导致社会不稳定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特殊的,它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是具体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政策话语,思想的传达。将一个数学公式或化学原理讲明白只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的,但思想政治教育不行,许多方法和道理都是需要历史实践去验证,教学过程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在表达这些理论思想的时候,如何避免陷入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就要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二)爱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助力器。爱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当着助力器的作用,能给人以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人奋发前进。爱育就像起跑线上的助跑器,撑跳高时的支撑点,能让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以更好的成绩越过障碍,抵达终点。爱育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爱育是一种学习方法和体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三观的路径,是实现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能力。爱是人在人生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认识爱,理解爱,表达爱,实践爱等能力,而这些都会使我们的社会和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当然,爱育也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更多的是一种使教育目标和内容能更好实现的方法。爱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凸显,能够培养更多为社会做出贡献,找到自己人生价值所在的人才。(三)爱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素质。爱既是每位教育者理应具有的素质,更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爱育的重要意义。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前提条件离不开教育者本身的素质,首先教育者得具备爱的能力,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爱,表达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自己充满爱的能力时才能将科学的理论与爱育相结合,才能使理论传播得更彻底,使课堂效果更生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得更好。只有让思想政治教育者散发着爱的光芒,爱育才能温暖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实施爱育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作为爱的付出者,同样也可以是爱的享受者,这份爱来源于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和肯定。

四、结语

爱育在任何教育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义更是值得肯定。当然爱育并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方法,但在情感上却是独一无二的。两者都不能互相替代,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能离开爱,爱在教育工作中是最有效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发挥爱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要使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感受和享受爱,并且学会付出爱和创造爱。在爱的氛围中塑造人高尚的品格。教育方法是多样的,但必须要保持其本质必须是爱。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但却是最有效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崔德华.爱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