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引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6:54:50

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全镇发展中心任务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机制载体,拓展教育功能,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美好乡村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打造“工业生态新城”、建设“五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配合、群众受益”的思路,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群众教育引导体系,每年镇组织2至3期新型农民示范培训班,村、社区开展群众教育培训班不少于4期,全年参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不少于1万人次,力争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镇村(居)组干部和群众全员轮训,使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大幅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修养、政策法规、科技文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积极支持、配合、参与镇村重点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形成镇村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常态化群众教育引导新格局。

三、教育形式和内容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针对村组干部、种养殖大户、企业能人、自主创业人员、返乡务工人员等不同类型,将理论教学与现场观摩、实际指导等有机融合,重点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实用技术,开展针对性的普及教育引导。

(一)教育形式

1、集中授课。镇以开设新港大讲坛方式,每月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内设二级机构负责人、市委党校教师、农广校专家、创业成功人士等授课讲座,开展分类集中教育引导。村、社区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群众实际需要开设新农民学校,每月开设1次专题辅导或基层夜校,组织群众集中学习思想道德建设、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重点解决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问题。

2、座谈引导。镇村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群众座谈会,围绕中心工作、典型案例、突出问题等方面,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畅通民意渠道,统一思想认识,将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上,充分发挥群众民主决策的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3、观摩学习。推行工学结合和镇企共建的教育模式,以三农中心重点工作为核心,镇、村定期组织安排党员群众骨干代表到先发地区参观考察,推介一批示范户赴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现代企业生产车间等地学习提升,加强交流沟通,增强直观感受,开拓思路视野,积极汲取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4、技术咨询。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讲解演练农业实用技术,传授创业致富经验,接受现场咨询,着力提高群众的生产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5、志愿服务。加强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扩大志愿者群体范围,各村、社区要打造一支人员数量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注重队伍作用发挥,重点围绕镇村重点工作、弱势群众帮扶、应急情况救援、公益事业宣传等方面,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特色鲜明的志愿活动,增强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和良好的文明风尚。

6、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电教远教、先锋网、广播、电视、互联网及VCD课件等现代教育手段在群众教育引导中的应用。利用“一平台两中心”系统平台,各村、社区每周至少编发1篇镇村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等内容的短信,扩大覆盖面,增强时效性,满足群众多元化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7、文艺汇演。注重引导村、社区创作以“五型”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为原型,以经济社会建设、民生工程、美丽家庭、文明创建等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每年举办1至2场高质量的镇级文艺汇演,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群众理解和支持镇村工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形成争创典型、赶超典型的氛围。

(二)教育内容

1、开展工作谋划部署宣传。以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将党委、政府发展思路、战略及中心工作、民生工作等具体举措要求准确及时传达给村(居)民,树立党委、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进一步振奋士气、凝聚人心,提升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使广大群众认同与支持党委、政府的部署决策,自觉形成共同建设的强大合力。(牵头部门:党政办)

2、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和群众思想变化新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更新观念、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逐步形成科学文明、诚实守信、友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水平。(牵头部门:执法局)

3、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加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的宣讲和普及力度,增强村(居)民的法制意识,争做学法知法、尊法畏法、守法护法、用法依法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公平、正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美丽家庭、和谐邻里的氛围,打造法治平安。(牵头部门:综治局)

4、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因时、因人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转化,推进全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协作化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牵头部门:农林水局)

5、开展创业转移就业培训。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根据群众实际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对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具有就业创业意愿的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强化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规范性教育。注重生产资料和实践经验积累,努力将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培养成创业带头人或中高级技工。将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成劳动密集型企业熟练操作工人,加速传统农民向新型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牵头部门:社事局)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镇群众教育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揽全局、牵头抓总的作用,负责全镇群众教育引导工作的重大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工作开展。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群众教育引导工作,党政办、农林水局、执法局、综治局、社事局等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各村、社区要建立相应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年教育总计划和年度计划,保证每年受教育群众不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每月集中授课培训不少于1次。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财政资金投入和补贴机制,镇已将群众教育引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村、社区也要列出群众教育引导工作专项经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和教育项目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群众教育培训,鼓励用工企业和社会各界开展培训辅导,对村、社区贫困人口和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开展培训的,在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充实和改善教育引导设施设备条件,加强群众教育培训场所建设。

教育引导范文篇2

我校团委共有:团委书记1人,委员5人,团支部30个,支部书记30人,支委会成员60人,团员1006人。另有团委播音室、团委活动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青年志愿者环卫服务队等。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思想建团、服务立团、努力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1、坚持青年团员的理想信念,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统揽团的工作全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政治工作。组织学研会学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举行演讲讨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开办广播团报宣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举办竞赛考察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开展团日活动贯彻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对广大青年进行广泛的思想教育,教育青年牢固树立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无产阶级的“三观”,切实抓好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同学”的原则,提出“为您服务”的口号,组织“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锻炼劳动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团结精神。设计开展“迈好青春第一步”主题教育活动和“加入共青团,先做志愿者”活动,深化中国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积极开展青少年文明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组织开展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等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养成文明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

讴歌党团的光辉历史,颂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增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的信念,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4、走进社会大课堂,实施素质教育训练计划,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引导范文篇3

(一)人民群众呼声很高但参加热情较低。人民群众是腐败现象的首要受益者,他们憎恨腐败现象,支持反对反腐败。但当前,在我国人民群众不足参加反腐败奋斗的积极性与自动性,普遍而自动地参加反腐败奋斗的场面远远没有构成。一是不敢监督,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民不与官斗”的消极思想。怕打击报复,怕影响上、下级关系,怕“穿小鞋”、砸饭碗。二是不肯监督。群众不足对本身效果的清醒认识与精确估价。有激烈的自保认识,对除本人以外的事物漠然置之。采取“不议政事”的立场,只要当亲身好处遭到进犯时,才会揭发、揭露腐败分子。

(二)县政府对群众的期望值很高但参加条理较低。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的线索起原、证据搜集等首要依托群众参加;另一方面,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期望很高,但愿他们告发的贪官都能获得严惩。但也存在着有的当地和部分对反腐败工作避实就虚,流于方式,仅注重进程而不注重后果。还有的群众在反腐败进程中带有个人爱好,惹是生非,举证可查性不强,结果欠安等。

(三)告发渠道增多但仍存在欠亨畅的现象。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都开通了告发电话,创办了行风评断等,收集反腐当前也获得快速发展,群众参加反腐败的渠道逐渐增多。但这些渠道还不能完全到达有序、高效、便捷。有的告发信息、函件被转来转去,压制放置,不予反应;廉政告发收集、廉政告发电子信箱、媒体等告发前提遭到很大限制,有的施行中遭到搅扰甚至阻遏,群众参加反腐败路子并不疏通。

二、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反腐败工作的主要意义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奋斗中,我们必需坚持依托群众、发起群众,让群众参加。因而,切实发扬群众在构建惩防系统中的效果显得尤为主要的紧迫。要充分发扬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有用效果,首先要准确认识群众参加构建惩防系统的严重意义。

(一)群众是社会言论的主导者,是社会的主体,群众的廉政观念会直接影响着社会习尚。应该说,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局部群众对腐败问题是疾恶如仇的,但也有很少数人存在利欲熏心等错误观念。这不只是单个群众的本身问题,并且影响到整个社会情况的转变。这就要求我党要不断深化群众、依托群众,经过采取有力办法,实时发现、揭露宽和决,加强全社会反腐倡廉认识,构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营建指导干部廉政从政的优越品德情况和社会气氛。

(二)群众是监督告发的主体者,具有反腐倡廉的能动性。群众具稀有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当前,群众已成为腐败案件线索的首要起原和反腐败的首要力量。因而,在反腐败奋斗中,必需把发扬纪检部分的效果与置信依托群众有机结合起来。

(三)群众是腐败现象的受益者,具有反腐倡廉的自动性。腐败现象老是围绕金钱好处而呈现的,广大群众是腐败的最后受益者。人民群众反腐败的愿望最强列,储藏着与腐败作奋斗的热情和积极性。因而,要不断拓宽群众参加反腐倡廉的路子,维护和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益,充分发扬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积极效果。

三、如何充分发扬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主要效果

(一)增强宣布道育,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参加力。要充分发扬人民群众在反腐败奋斗中的效果,要做好宣布道育工作,营建全民参加的廉政文明气氛,以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和参加反腐倡廉的身手。一是增强政策宣传,加强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认识;二是鼓吹反腐典型,加强群众参加反腐倡廉的勇气;三是增强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参加反腐倡廉的身手。

(二)严厉执纪办案,注重加强群众参加反腐倡廉的决心。一是要坚持把维护好、完成好、发展大好人民群众的基本好处作为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二是要着力处理好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实际的热点问题,加强群众参加反腐败的决心。三是要坚持司法、规律面前大家对等的准则,任何党员和指导干部违背了党的规律,都必需遭到党纪的追查。

教育引导范文篇4

在我国文化教育中,英语被作为外语科目,其重要性在小考、中考乃至高考、考研分值中约占20%,英语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成绩,例:例如高考所有科目总分750分,其中英语成绩总分150分,经调查山东省参加2016年6月高考的170万高考生中英语平均成绩在90.5分,最高分150分,最低分10分,利用正态分布法分析可知,约50%的高中毕业生成绩集中在75分到90分之间,对部分考入一本及以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调研,其英语成绩平均约126分,对调研结果对比分析可知:英语考试成绩的好坏与考入的大学直接关联。在我国,从高考兴起到二十世纪末,应试教育的推动下英语被作为一门主科的时代,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都是“哑巴英语”,俗称:为了考试成绩的需要,重点被放在纸上做题,对于开口讲英语就很难,即使能听得懂也难以与别人交流。当今,虽然我国提倡并执行了素质教育,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教育学者学以致用,但是学生从哇哇坠地到步入社会,以试卷成绩论能力的思维方式仍影响着学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对其学习、掌握及运用,并非通过一类考试就可以融会贯通。对于考入大学的高材生来讲,英语学习并不乐观;大学时光有更多的时间是自由支配的,但是真正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的学生(除英语专业的学生)寥寥无几。美国英语教育学教授RobertJ.S[1],在2015年带领团队对1000名在校大学生(中国留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就其学生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英语阅读情况的调查,数据总结得出:接受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所读图书(包括专业书籍和非专业书籍)平均只有6.4本,最低4本(约占30%),最多为13本。中国科学院张楚廷教授及团队也做过类似的调研,在大学校园内随机调研的600名大学生中,平均只有1.8本,最低的0本,最多的10本。总之,从大学生本身来讲,存在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没有自发性学习英语的意识。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一些弊端,“费时低效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学生教师费劲了心思和精力进行课堂传授,但是听者对英语的收获并不乐观;加之当今大学英语教育正处在英语研究的“瓶颈阶段”,英语的新颖性、独创性令人质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大打折扣必然要失去了动力,老师重复的工作也变得枯燥。海内外学者对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颇多,真正推动英语教育新时代的境况是关注的重点。对于如何高效率的学习、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如何更好的运用到交际中,这是当今学者研究的热点。

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今大学教育中,接触英语学习的方面主要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也是国家英语教育学习规定的要求。对于四六级的考试,也是凭借硬性的记忆,有些同学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借住培训机构,不得不说这是填鸭式的一种方式。其实,英语的学习目的是能为生活所用,有朝一日踏出国门能运用自如,摆脱英语界的“文盲”称号。当前英语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和内容存在缺陷,学生仅仅能对零散的英语语言在考试中受益,却缺乏灵活运用交际的能力。为了更好的研究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探索现今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在我校王春华教授的带领下,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就在校大学生中抽取200人调研,研究分析如下:由图1英语教育认知调查统计表可知,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其中30%产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心态,其中21%的学生感觉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用处。现今大学的英语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学生自身对英语的认知不够,英语语言交流环境影响,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淡薄;学生不会主动抽出时间去学习英语,更不必说让他们自主去外文阅读了;在校学生为了英语考试也许会接触外文期刊杂志,但是这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发展的需要是完全不够的。英语学习与年龄是没有决定性关系的,也没有绝对的关键期之说;对于英语学习“关键期”的说法,有很多学者对其研究过;1967年勒纳伯格提出了支持“关键期”说法的证据;直到1978年,Snow等人带领团队对英语学习的关键期假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其实是不存在英语学习关键期的说法,又进一步提出了Non-CriticalPeriodHypothesis(非关键期假说)。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到25岁之间,如果考虑智力影响英语水平的话,在我国经历了层层考试筛选后步入大学的学生智力不会低,认知能力不会太差,至于英语学习水平可是多方面因素[2]。为了多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英语教育因素,在导师的带领下,对我校130名在职教师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发现:由图2大学英语教师教育调查统计可知,对抽选的在职英语教师中,其中约25%的教师教育价值观迷茫,出现怀疑自身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也不能明确大学英语教育的意义,在问卷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们普遍存在教育低迷、索然无味,没有了新的课题研究,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成了大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变得被动,想跳出教育的固定模式——即原有的程序化和潜念性,都很艰难。教师为自己工作的意义画了一个问号,没有了坚定的教育意念,这是英语教育界最可怕的警钟,这直接影响到英语教与学的质量。首先,大学英语开设的课程更没体现语言学习章程,不仅无法确保学生与英语真正的接触并融入到英语氛围中,而且还会造成从小培养的英语语感慢慢退化,这就得不偿失了,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大学生英语水平在大学阶段没有提高反而退步了的原因;其次,大学期间,学生对英语学习投入的时间有关系,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面临的是繁重的专业教育,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而且要进行专业实践,而英语学习恰恰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造成了矛盾;致使现在大学英语学者掀起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大学英语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小中阶段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方面,更应该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三智慧英语的探讨

对于大学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及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智慧英语”的启发式学习方法,这种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英语素养,引导学生英语语感的提高,双语教育理念的融入培养学生英语学术技能,英语教育启发性语言指引的重要性。对于大学英语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自身的英语素养,首先抓住大学生的兴趣,把英语教育融入到兴趣爱好中,歌德曾经讲过,怀疑会促使人们不断的探索,只有在探索中问题才会不断解开并有新的发现,随之知识和求知欲也会不断增加。带着质疑和兴趣投入到英语海洋里,为了解答困惑才会不断的求索和学习,这样与英语的接触自然也就不间断,不仅增强了提高了语言感觉,而且还成为生活习惯,语言的学习规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外语学习若间断,不经常运用,仅有的外语沟通能力也会逐渐降低,学习动力和兴趣会大打折扣,时间久了也就产生了厌倦。教师教育的智慧就在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式引导和鼓励,达到英语学习的目的,摆脱英语应试教育的魔杖,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现今大学教育中,双语教育也成为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和师资力量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力提倡双语教育或多语言教育,使英语学习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3]。

四总结

对于英语教育的提高和不断革新,促使大学英语发展进入了转型阶段。对于呼吁取消大学英语课程讨论中,给英语教育者带来了恐慌,大学英语教育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科目,大学还并未达到不需要学习英语的地步。大学英语能力课程重点是学习外文课程和专业双语课程,培养语言能力和学术素养的桥梁;“智慧英语”启发式英语学习方法,旨在为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利用双语教育或多语言教育模式有利于对专业知识的扩展和积累[4-6]。大学英语教育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设大学英语学习课程,可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力,这也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RobertJ.S.WhySchoolsShouldTeachforWisdom:TheBalanceTheoryofWisdominEducationalSettings[J].EDUCATIONALPSYCHOLOGIST,2001,36(4).

[2]陈建平.中国英语学习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

[4]沈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10):98-99.

[5]徐瑾.关于中国深层次文化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5,(10):165-167.

教育引导范文篇5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

艺术类专业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从教育引导方面入手,通过完善教育引导的内容,更新就业创业的理念,才能帮助学生分析出目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一、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

艺术类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将学习的重点一直放在专业内容上,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时,就业方向过窄,只能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又由于我国艺术院校强调个性化发展,使得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意识过于开放,过于追求个性化,使得在就业的过程中,未能与当前社会形势紧密联系,常常出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仅会极大程度的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同时,也会造成艺术类专业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出现,不利于我国艺术类专业的良好发展[1]。另外,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认为艺术类的就业创业环境必须要在发展良好的行业和地区,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部门和乡镇地区工作,在艺术思想和就业理念上还有所欠缺,导致我国艺术类学生就业发展不均衡,抑制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总体来看,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的降低,学校对于学生的就业现象不够重视,在指导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踏入社会没有良好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就业空间,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如今,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用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但是,落实到具体部门时,却未能将大学生创业内容纳入到就业指导体系中,导致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服务时,内容过于陈旧,不仅无法分析当前社会的形势,同时也未能贯彻我国的就业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使得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影响了我国艺术专业的良好发展[2]。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信心不足

艺术类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常常是被迫选择,随着人才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为了能够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而盲目的投入到就业浪潮中,使得自身的真才实学不能得到发挥,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岗位中,心理压力过大,难以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另外,尽管我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性过强,通常在多年的学习中,只是针对于某一方面进行深造,而创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同时还要求了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然而,目前艺术类大学生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在能力培养上面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信息不足,抑制了个人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在艺术类人才方面,竞争压力巨大,因此,为了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要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通过就业创业理念的更新,提高个人的行为素质,强化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学校提供多渠道的实践平台,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社会的融合力度有所加强,在艺术思想上不断提高学生,使得学生愿意在基层岗位上寻求艺术能力上的突破,而不被虚荣所迷惑,了解艺术的本质,促进自身的能力发展[3]。

(二)完善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

只有完善了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才能帮助艺术类大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力度,通过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开设内容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创业信心。在实际的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重视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针对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在鼓励学生就业创业时,应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支持,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资金上的支持,政府及学校应当开设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技术上的支持,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应通过开设社会就业创业指导会议,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要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完善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同时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才能有效提高教育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张书恒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东升.艺术类大学生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地区艺术类大学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05(01):75-79.

教育引导范文篇6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抖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其实,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威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圆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威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敬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借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被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奇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个人行为的产生变化规律,用一筒单公式示之:B=f〈p、E〉,其中B代表行为(Behaviour)f是变量,p是个人〈Person〉,E是环镜〈Environmeat〉,P和E的交互作用形成心理场,即情境。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这个情境中,关键在于“场中人”的主观感觉,即心理气氛。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学校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4、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即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的实际,否则家庭教育的功效就会消弱。

首先,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严励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

其次,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教育引导范文篇7

关键词:学困生;教育;管理;因材施教

“学困生”一词,对于我们边远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的学校来说,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小学都不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了,在校园生活中他们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断的“较劲”,很多老师因为他们而感到自己不适合站在讲台上,对他们束手无策,甚者鄙视、虐待他们。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善于去摸索、探讨和交流,就会找出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

我认为有学困生和我们“较劲”,才使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不断的进步。从教十二年来,当过六年的班主任,我所遇到的学困生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个性不尽相同,我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每一个学困生的教育,反而促使我花费精力去研究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真切体会到对学困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即遵循“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学困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要尊重和关爱学困生,消除他们的各种不良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学困生都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通常是引发其他不良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班主任只有用尊重、关心、爱护的态度去教育引导他们,在他们心中树立“学困生可转化”的坚定教育观,帮助他们克服各种不良心理。

二、要深入了解,找出每个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每个学困生形成的背景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对于“顽皮型”的学困生,大多是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别的方面却精力旺盛,机灵、敏捷、好奇,有贪玩、爱出风头的特点,教育这类学生的关键在于疏导,用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对于“智碍型”的学困生,大多是由于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对他们要重点开发智力,以启智为主,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三、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抓住闪光点去表扬

学困生并非天生下来就落后,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长处和闪光点,因此,班主任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学习上的“成功点”,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也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加倍爱护和扶植,使之不断茁壮成长。实践证明,真诚的表扬和激励,对学困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从而得到尊重、信任与支持的喜悦,进而迸发出改过向上、奋发努力的决心。

四、要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要求,齐抓共管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只有班主任一人之力是不够的,必须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构成转化教育学困生的良好环境,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应担任联系的职责,联系各方面的力量,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班级里教育全体同学,特别是班干部,要尊重、关心、帮助学困生,并为学困生树立良好形象,使他们有集体的归属感;要和其他科任教师多联系,交换学困生情况,提出一致的要求;还应与家庭、校内外教育机构、派出所等联系,形成立体教育网络,使学困生时时能得到合适的疏导,处处都感到关心和温暖,得到帮助。

五、要注意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反复性和长期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与管理

教育引导范文篇8

一.思政教育与团委工作结合,深化学生思政教育环节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核心位置,全方位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效果,科学革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委工作有机结合,在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充分发挥高校团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在此过程中,团委要随时关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要和院校学工处、系部辅导员紧密合作,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科学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深化教育实践环节。高校团委可以结合自身团建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引导活动,如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团日活动(学雷锋、向烈士致敬、五一义务劳动等)、团课教育、共青团的民主生活会等,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深层次引导,使其在实践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内涵。

二.借助新媒体手段,从思想上引导和激励学生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应运而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引导和激励学生过程中,高校团委要正确看待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刻理解新媒体内涵、特征、优势,将新媒体手段巧妙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环节,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作用。从思想上引导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在此过程中,团委应该抓住网络新媒体契机,将新媒体作为重要的宣传手段,在新媒体、传统媒介二者相互作用下,科学设置微信公众号,结合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要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活动,比如,有奖征集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院校人文精神设计作品。同时,团委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巧借微信公众号,实时增强师生、生生二者互动,拓展微信功能,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激励。团委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科学设置多样化特色栏目,比如,电台之声、热门活动投票、微电影等。还可以和各社团合作,在新媒体平台中推出适合大学生又极具思想引导作用的实践活动,如联合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爱心募捐活动。最后可以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活动,如文学院联合诗文社开展品读经典活动,通过评论点赞赢取奖品,增加平台阅读量,为学生营造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使其主动参与到新媒体互动中。从多方面入手,科学引导并激励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三.科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首要前提,而结合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关键所在。在引导大学生过程中,高校要重视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的有序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团委通过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社会的事业中,让团员青年在服务中成长,在服务中升华,在服务中谱写青春乐章,实现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追寻红色足迹、教育关爱、文艺下乡、禁毒防艾宣传、环保宣传、推广普通话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坚持常规的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中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队伍中来,积极投身日常的志愿服务,如城市交通劝导、美丽城乡清洁、爱心募捐、探望孤寡以及公共活动的志愿服务等。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教育引导范文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工;工会;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及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有效迎击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锐利思想武器,对进一步促进我们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共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党中央交给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基层工会的重要工作职责,也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以教育职能为突破口,注重思想引领

企业工会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一要建立企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企业内部管理、建设相融合,在严格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的同时又针对职工的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对一些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制定相应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同时按照会员不同身份,通过参加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分工会及工会小组政治学习等活动,强化思想先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以培养堪当时代重任、引领时代风尚的新人为出发点,努力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全体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二是建立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参与机制。通过建立参与机制,注重将技术技能融入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优势,以各类文化体育、技术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自身岗位实践,让每个职工自觉参与到思想道德建设中来,在工作实践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自觉转为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做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者。用自己的良好品格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过程中真正发挥领航定向作用,从而形成企业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以维护职能为突破口,注重阵地建设与价值传播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就是维护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了国家和谐稳定大局,维护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职工群众对合法权益希望与追求的真实写照,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企业工会要注重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约束机制,形成宣传教育、实施推动、监督考核一整套有效管理办法,通过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利用新闻融媒体、电子屏目、通讯报导、宣传专栏等载体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制度,选树在生产过程中爱岗敬业、诚实劳动、技术创新的先进典型,增强企业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促进职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二是通过建立党员干部班组建设联系点制度,强化实践调研。督促全处党员干部深入所在联系点班组,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愁心事、烦心事、难心事。认真倾听、受理职工的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关系职工切实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职工在权益得到维护、利益受到保障的过程中感知领悟、认同接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不断完善职工自我约束机制。积极教育引导职工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自己,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三、以参与职能为突破口,注重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

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民主”为工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此,企业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注重民主意识的培育和民主监督建设,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职工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体验到社会主义民主给职工带来的优越条件,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一是认真落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要建立健全厂务公开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责,做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全覆盖;通过定期召开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将阶段性成果转化成管理效能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健全和完善“1+4”制度,即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基础上,注入监督、考核、评议、奖励机制,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工聚力负责、部门协作配合、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总格局;三是不断丰富创新厂务公开内容与公开方式。坚持深化公开内容,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安全生产经营、招标采购、党风廉政建设、人事调整任免、薪酬奖金分配、评先选优等内容,通过“上会、上网、上墙、上心”进行多类别、分层次的公开,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是通过各种公开载体和渠道,全力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认真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并对之进行认真充分研究和讨论,在职工诉求得以解决、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与理解,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大局;四是坚持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厂务公开质量。采用“双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基层厂务公开的条块化、全覆盖监管,同时增加监督检查频次,使工作相互之间形成的约束力更加严谨科学。坚持深化民主评议,培养员工主动参与意识。组织员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评议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广开言路,听取员工对厂务公开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整改或解决。通过民主评议工作的开展,提高员工参政议政和关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建设职能为突破口,注重文明和谐与素质提升

工会组织需从职工长远利益出发,引导职工在参与企业改革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职工当家做主的能力和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发挥工会建设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要注重加强精神文明软硬件建设,针对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在组织文明系列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引导职工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要加强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窗口”评选等活动,引导全体员工立足岗位、诚信服务、友善待人,倡导文眀和谐新风,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员工是一个企业的主体,他们不仅是企业生产的生力军,更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市场多元化、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领域扩大化的演变进程中,企业文化成为了引领企业发展、进步和壮大的关键要素,而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正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发挥企业文化的核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提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也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企业职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毋容置疑,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通过各级政府、各级部门不间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才能更加充分发挥职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企业工会要不断创新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工会工作四大职能之中、融入到职工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引导广大职工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发展目标,认同“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参考文献:

[1]姜怀忠.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133-135.

[2]余茜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知识经济,2020(6):78-79.

教育引导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一、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存在的误区

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存在误区可以分为浅层次的外因和深层次的内因,浅层次的外因包括对工作单位具体情况的误区还有就是对今后发展方向的误区。而深层次的误区主要是学生内在的,对自我认知方面上的误区和对社会环境的误区。

(一)浅层次的外因

1.对工作单位具体情况的误区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生从就业去向来说可以主要分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从传统观念来说,设计单位相对比较稳定,工作环境较为优越,是女生比较适合的地方;施工单位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似乎就业等级低于设计院;监理单位也是在工地工作,所做实质性工作比较少。在传统观念的驱使下,该专业部分同学追求设计院的工作,而施工单位相对得到冷落。其实这正是就业方向上的误区。

2.对今后发展的误区

关于就业发展上的误区主要就是设计单位会比施工单位好,选择施工单位的同学积累工作经验以后可以晋级到设计单位。

(二)深层次的内因

1.自我认知不够准确

自我认知主要是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认知。学生在就业之前,一定要全方位正确了解自己,找寻自己动力和快乐的源泉—兴趣,探讨一下自己的兴趣归属,实用性、研究性、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务型。找寻自己的性格维度,外向或是内向,感觉或是直觉、思考或是情感、判断或是知觉。找寻自己能力在哪些方面更优越,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还是自我管理技能。找寻自己真正需求什么,想要追求的生活又是什么,这就是价值观的内容。

2.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不够准确

学生在社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认知不够准确,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来说,对口方向是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等,而设计院对人才的要求是踏实稳定,现在更重视的还有再学习能力,设计院现在不乏名校学生,城建大学的学生踏实稳重性够用,而且实践能力较强,颇受设计院欢迎,甚至在设计院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受重视程度还会比名校高很多,但是再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师现在实行注册制度,这个考试难度可以说是比较大,而我校该专业毕业生通过此考试比例也是相当低(事实上,全天津市通过比例也很低,考试含金量较大)。所以说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以后发展的方向,学生需要稳重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再学习能力。

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无论哪种就业途径,都会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先说设计院,工作环境确实优越而且给人心里稳定的感觉,但是据现在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设计院的工作强度其实是很大的,而且加班是常事,还有就是现在设计院门槛较高,一般小型的私人设计院招人的定位都开始面向研究生。所以说,对于现在的本科生来说,去设计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天津市唯一一家,所以此专业同学去设计院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关键要重视今后的发展,应该下定决心继续再学习,拿下注册电气工程师。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还是会得到一些男生的喜欢,做施工的同学会根据工程的需要经常性地出差,他们常驻扎在工地,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心里稳定性较差,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场所进行工作对于个人成长尤其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在施工单位工作的同学前期较为辛苦,但是成长较快,对于男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肯拼搏,将来的发展也许会超过刚开始条件优越的设计院。而监理单位虽然也在工地工作,但是多是从事监督层面,工作较为轻松,这也就决定了其成长速度会比施工人员较慢。

三、对学生就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

外层次的原因会解决一定问题,但是内因问题的解决就要学生工作教师下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关于就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本科生随着扩招越来越多,其本身的竞争力已经相对弱化,但是若是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下几点是笔者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加大力量对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更正

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较为根深蒂固,所以我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这里必须指出,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等于就业,但是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使学生正确理解自我、正确理解环境,从而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分析,结合内因与外因,分析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并不是所有学生最后的工作方向都是与自己专业相关,只要正确地探索自身,就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不一定要是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对口单位,寻找自己正确的就业方向然后从事之,必定会事半功倍。在这里,就要求我们带领学生正确探索自我,从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入手,探索之后就要行动,根据自己行动的情况对比自己对自己的剖析,然后再思考再执行,最后总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就业方向,这就像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电路所学习的反馈电路一样,在电路中出现反馈后,根据输入和反馈信号不断调整自己的输出,从而正确的探索自我。

(二)迎合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

学生在进行自我探索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以及价值观去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不一定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是一定要找到属于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如何迎合市场的需求,就以毕业后从事设计院工作为例,设计院工作需要踏实稳定,需要再学习能力。其实所有工作都是相通的,如果在自我探索之后不能做到“爱一行干一行”,那么就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这就是所谓的爱岗敬业;在工作中还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踏实稳重;提高自己的再学习能力,充实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从思想上鼓励学生全面提高自己

1.多读书,多吃苦

读书使人明智,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要全方面充实自己,重视基础,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还是自我管理技能,用在校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做好自我积累,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准备。要培养吃苦精神,大学生活是自由的,学生的自由时间多,但是多些时间进行知识累积,学会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非常重要,以后的工作不会像大学生活那样自由,若是说有些苦一点也不为过,所以提早体味吃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也是对生活充实感的追求。

2.有目标,有梦想

要提早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所谓目标是要明确的、具体的,可以量化的、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要有意义、有价值还要制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时间表。每一个比较大的目标都可以细化成小的目标去分步完成、实现。为目标努力拼搏的过程是幸福的,这也是所谓追求梦想的过程。

3.多锻炼,要乐观

强壮的体魄是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参加工作后锻炼身体有时候可能是奢侈的,良好的习惯对于以后的生活非常重要。每一天要有充实感,做好每一天的小规划,积少成多,积跬步以至千里,因为充实所以快乐,保持乐观的心情,也是有力量追求梦想的条件。我们要鼓励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乐观向上,事情没有发展到最后一步就不要轻易放弃,遇到困难时只不过是事情还没有发展到最后。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就业、提高就业能力也是我们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当学生存在误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或是说先做好大学规划,将是我们长期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沙翠霞 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