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途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8:14:50

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范文篇1

1.创业教育的认识误区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还缺乏明确深刻的认识,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比例,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认为创业教育仅开展技巧、心理、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即可,且大多数还停留在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赛,简单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校园小店铺,从事营销练摊活动等基础层面上。创业教育只是开展一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一些“创业设计活动”,设置一些“创业中心”就可以了,这种“创业教育”并不是真正的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创业“实务”教育,这种创业“实务”教育因缺少创业理念的指导而只能局限于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是“看客”,这种创业“实务”教育只属于精英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创业教育。与此同时,学生与家长也对创业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创业,或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大公司,开商店、办餐馆是从商,不是创业,觉得自己距离创业太远,根本不能实现创业梦想,对创业敬而远之;家长认为找到一份安逸、收入高的工作才算没白读大学,才够体面,而创业就是失业。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继开展了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加开几门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虽然有些学校将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程,面向各个专业开设,但大多数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还有的学校开设了大量的创业方面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但这些创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编写与选用的教材普遍是将各类创业活动实践资料稍加整理而成的,有些课程只是请专家或成功创业者做报告与讲座。开设的创业课程之间不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显然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不利。

3.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但能够两者兼备的教师较少。目前,我国创业教育教师严重不足,从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就业指导的教师,他们既缺乏创业经验,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创业教育训练,他们的教学只能是以理论传授为主,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有效融合,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效果自然欠佳。还有些高校聘请成功创业人员做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这些人虽有创业经验,但创业理论功底不足,且忙于公司经营,对创业教育难有深入研究的精力,其创业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有待全方位提高。

4.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落后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创业教育的目的应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来实现,说教的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学生只有通过创业实践实训,才能获得经验与教训。创业实践实训需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其中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必备的条件。近几年,我国有些省、市纷纷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也有一些企业成为创业实训基地,还有一些高校也建立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训基地。但这些创业实训基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支持创业教育,创建创业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大量的资金。因各个方面的原因,许多高校不能大力投资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全国除了极少数高校创业实践基地办得较好外,其他地方,尤其是西部落后省份的高校的创业实践基地的底子相当薄弱[3]。

二、培养创业精神的重要性:高校创业教育的本真目的

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他指出未来的人都理应拥有三本“教育护照”,即学术性护照、职业性护照和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护照。198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这也就是后来我国提倡的“创业教育”[4]。这样,创业教育就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不在于创建企业,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生存能力,在于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任何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育人。当然,创业教育也不例外,只不过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再从实际情况来看,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都不到1%,那么剩下失败的99%,如何进行再次就业?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创业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创业教育本身,也不在于以创业解决就业,而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其中包括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合作协同能力等等,以达到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目的,最终实现就业。而在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中,创业精神是核心。创业精神是指创业所需要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因而,创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创业精神的培养,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不只是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创业精神,会像创业家、企业家一样去思考问题与面对问题。就如同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并不是成为教育家,而是要像教育家那样去思考。创业精神是创业教育培养目的的本质追求与理性诉求,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理应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教育理应以培养创业精神为主导。创业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创业精神是当代最重要的时代精神,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本真目的,也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和价值追求。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属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教育。培育创业精神可以在深层上改变大学生的心智结构,创造出大学生所期望的价值,创业精神的培养和追求是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好诠释。创业教育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成长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创业精神已成为维持组织、经济和社会生存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主要动力。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推动我国富民的精神动力[5]。创业是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6],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超越,意味着创新,意味着突破,创业精神的培育是创新型人才培育的主要途径。创业精神不是大学中少数人所拥有的精神,也不是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践的理论,而是可以转化为所有成员的思想与动力、演变成整个高校的文化、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精神。渗透到高校师生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统一认识和共同的理念,这样创业精神就发展成为创业理念,创业精神是创业理念的核心。创业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对创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反过来,创业实践又进一步强化了创业理念,深化了创业精神,生成新的创业理念,进一步推动创业实践的发展。

三、以“创业精神”为主导的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营造创业氛围,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和推广,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这其实需要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形成一种合力,这样才能激励高校在竞争中寻求创新,并为高校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便利的条件和适合的环境。我国创业教育始于创业大赛,自始就刻有精英教育的痕迹。高校设立的创业机构,不管是“创新实验室”与“学生创业俱乐部”,还是“科创中心”与“21世纪人才学校”,它们本质上都属于精英化机构,创业教育一开始就将大多数学生排挤在门外,大多数学生只能是袖手旁观,因而必须改变创业教育的理念。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同时,创业教育不等同于就业教育,不是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塑造精英培养“老板”[7]。将创业教育视为老板成长的摇篮并没有错,错在创业教育将培养老板作为创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老板,更要培养具有老板素养的人才,培养成为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是创业教育的终极追求。

(二)完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要处理好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须将创业课程建立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处理好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关系,使它们有效地衔接,以专业为基础,将创业教育的精神融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之中。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从而使创业课程有一定的专业课程作为基础与平台。将创业课程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创业课程经验,编写适用的、体现本土特色的高质量创业教材,杜绝简单采用国外创业课程的拿来主义,避免创业课程教材水土不服。一方面通过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创业学、创业文化之类和有关经营管理、成本核算、工商、税务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在创业学科课程中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有关创业的知识与理论;另一方面开设大量的创业实践活动课程,在创业实践活动课程中丰富学生的创业生活,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

(三)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提高创业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创业教育教学,从严把好创业教育的师资关,坚决杜绝一切不具备资格的人进入创业教育队伍中来,建立创业教育准入制度。二是对于已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定期培训;丰富其创业实践经验,强化其创业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研发经典的创业案例,不断提高教师的创业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要为教师到企业中学习锻炼提供各种机会,出台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的各种优惠政策。三是高校还要对聘请的兼职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理论知识培训,使其丰富的创业经验有一定的理论厚度支撑。四是逐渐建立创业教育教师团队,促进创业教育的成长,进一步解决创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还涉及到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国家要鼓励多方融资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国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具有示范性的部级创业实训基地。地方政府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学生实习孵化基地,建立地方创业实训基地。同时,企业也要参与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建设的主体之一。高校提高自身努力建设,多方筹资,建立校内创业实训基地,保障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

(五)提高创业政策支持力度由于经验不足,我国的创业政策操作性不强。应该逐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制定出的政策能够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不断落实与完善现有的创业教育政策。中央政府要出台一些促进创业的财税和信贷政策,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大学生创业的专项资金。此外还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筹建“大学生创业启动基金”,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银行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等有关国家政策规定。同时,高校要设立创业平台,提供初始创业资金支持和创业导师的智力帮扶,促进大学生创业。

结语

教育途径范文篇2

一、唤醒幼儿的感恩意识

对于儿童来说,教师是除父母之外的最亲近的人,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无所不能,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圣人,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都将在无形中影响孩子。想要唤起幼儿的感恩意识,那么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所以,教师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身边的一切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受恩时言谢,而幼儿又是天生的模仿者,在老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幼儿的感恩意识就能得到唤醒和培养。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不仅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还要有父母的助力。感恩父母是我们一生都在践行的事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会忘记父母的恩情,而对于一个不具备社会认知能力的孩子来说,感恩父母就需要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而父母是最好的榜样,所以在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道路上,还需要父母的耐心指点和督促。比如,吃饭时,有没有谢谢妈妈精心准备的晚餐;节假日时,有没有给亲朋好友送上祝福;收到他人赠送的礼物时,是否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喜爱和感激。在平时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并知恩图报。

二、开展感恩活动

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感恩励志的活动,外聘幼儿专家给幼儿以心理引导。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羚羊跪乳》《乌鸦反哺》《一饭千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在讲故事时或其他活动中对幼儿教育启迪,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之心,促进幼儿感恩心里的发展。还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如学雷锋日、感恩节等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在亲朋好友的生日时亲自为这些人制作生日礼物,表达自己对她的祝福和感谢她对自己的照顾关爱。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孩子留一些有特殊意义的作业,比如为为妈妈洗脚,给爷爷捶背等。

三、让感恩成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不仅能为幼儿的感恩教育带来巨大的便利,还能为其一生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么会想去帮助他人,感恩他人?这明显是不符合人类的需求理论。因此,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虽然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幼儿加以关心和引导,但这并意味着教师是孩子的保姆。教师要发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如让幼儿参与到捡垃圾、扫地、檫黑板等事项中,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帮助他人、回报他人的能力。但由于幼儿缺少生活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不可避免的突发状况,如不小心打翻杯子,弄脏桌面地面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给予帮助和鼓励,以防削弱幼儿做事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活动,让幼儿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艰辛,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的生活教育中逐步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

四、感恩从小事开始

人们之间一句普通的问候,不一定带来财富,解决问题,但它却能是我们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感知到亲近与温暖,给人增添力量与勇气。从1973年为促进埃及和以色列两国和平,而提出“世界问候日”至今,“世界问候日”一直秉承着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的原则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人都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我们就更应该重视这种问候,因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听到来自朋友甚至是陌路人的问候,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的美满幸福,而那些因为人情冷漠而酿成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因此从小教育幼儿问候他人,关心身边他人,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五、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途径范文篇3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途径

目前,在社会的发展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也经历过融合、再到分裂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需要,实现高等人才的培养,就要加强这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和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需求

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来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设置和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和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因此,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就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变革。目前,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资源和社会道德等方面,而且开始广泛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给社会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当前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只有在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审视社会的价值取向,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高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虽然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分离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要加快转型,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才的培养。

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一)人文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价值导向

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科学教育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社会的进程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科学教育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利用科学知识也难以进行处理和解决。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类自身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需要的,但是还需要和社会文明相结合,要实现的最终目的还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价值[2]。如果科学偏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人文精神的指引,才能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教育可以促进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统一

科学讲求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人文主要追求的是精神品质的养成,这两方面的都有一些相似的价值属性,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也就是说,科学和人文是可以进行有效融合的。同时,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既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一个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因此,科学的、求真的价值观统一于具体科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科学反对宗教迷信,体现出了求善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取向。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人类社会发生很大的改进,同时,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也会有很大的更新,因此,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当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将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结合。这种结合形式是全方位的,而且是对教育价值观、功能观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来说,这种融合就是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两方面内容相结合,将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进行人文化的指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强制度创新,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教育观念

价值观念是行动的指导,要实现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有效结合,就要积极的转变当前教育中的价值观念,转变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论是科学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都是人,都注重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就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统一。

(二)创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在目前的教育中,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实行“2+2”、“3+1”等一些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更新,主要是在一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改变,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基础进行拓展,让学生接触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价值观念影响,能够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4]。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

(三)构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教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纳入专业的培养方向,就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和专业方向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发展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新课程、新专业,改进教学方法,让科学和人文实现更好的融合。另外,由于目前的教学中,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素质的培养问题,因此,要改变人才的培养方式,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教师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往往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培养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5]。另外,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面以及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既能够实现科学的思考,又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不断进步。

(五)营造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熏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科学和人文理念融合的宣传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要定期的开展一些人文讲座,学术交流会以及专题报告会等,对一些热门的话题和活动进行讨论,充分的培养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四结束语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的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发展观念。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人才的培养。另外,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文化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者:陈放 朱莉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林根.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9-102.

[2]肖燕飞,王丽.试析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78-79.

[3]王前军.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审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3):65-67.

教育途径范文篇4

关键词:创新;小学教育;教师技能;内涵;训练途径

从上世纪末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开办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已经历20年的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和储备了大批高学历的教育人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主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小学教师,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1创新背景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诉求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目的是培养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教师,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性鲜明特色。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背景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应然诉求[1~2]:1.1具有扎实的综合知识。小学教师应具有小学各阶段、各学科教学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体系,主要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和实践类等知识。扎实的综合知识是小学教师创新的基础,小学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越容易观察和发现新问题,以便更好的满足当前教育创新的需要。小学教师不仅要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不断构建自身的多元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代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1.2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中小学教师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将良好的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在创新背景下,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启疑,要将小学课堂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激励小学生去思考和探索科学知识。1.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小学教师除了承担小学课程教学任务外,还需承担校本课程研发、个性化教育实施、社团活动组织等多项工作,因此要加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这是提升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形成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体验,有利于在职业生涯中带领小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小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小学生将创新性的意识转化为实践性的现实行动。1.4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小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途径愈发广泛,知识也日益丰富,小学教师需建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现有知识体系,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创新背景下,小学教师需要完成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型,要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深入研究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逐渐提升小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能力。

2“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内涵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教育工作最基本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具有示范性特点,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伴随着教师职业发展生涯不断提高和发展[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要遵循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提高教学能力,不仅包括与教学过程本身相关的教学能力,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价值理念,主要涵盖以下方面:2.1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是小学教师从事教师工作最基础的专业技能,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要讲好普通话,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节奏感。2.2文字与书写技能。文字与书写技能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具体体现在“三字一画”,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2.3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技能的核心部分,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主要是小学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实施教学和调控教学过程。2.4教育管理技能。教育管理是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包括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管理两方面。小学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有效地利用教材内容和教学环节开展育人工作,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体问题。2.5教学研究技能。小学教师应针对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小学教师能根据小学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的特点,对部分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2.6其他特长技能。小学教育专业教师除了需要常规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唱歌、舞蹈等特长技能,有利于小学教育顺利开展。

3“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训练途径

师范院校根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和学生教育培养规律,采用文化熏陶和艺术陶冶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实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综合素质高、教育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1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重视教师技能基本功训练。师范院校应遵循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紧密联系教育新思想、新理念,重视教师技能训练,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技能训练落实到实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基本功是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职业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都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教人必先强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在今后工作中得心应手,成为学生成长的楷模。3.2融合文化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构建科学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是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解决的问题。师范院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体现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符合小学教育专业实际的教师技能训练方案,将文化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深度融合,通过相应的文化课程实现相应的教师技能培养。文化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相互融合,使得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好的掌握专业课知识,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统一。3.3丰富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师范院校应营造良好的教师技能培养氛围,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的指导下成立文学社、演讲社、书画社等社团,并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能比赛,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无论举行何种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总的原则是重在参与,要最大限度地吸纳学生,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能够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中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教师技能。3.4加强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技能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师范院校与教学基地能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一方面基地学校为培养小教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是教学基地的智力成果服务于社会的深刻体现,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师范院校更好的了解实践基地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师范院校人才的培养。3.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评价体系,是提高和改进教师技能训练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技能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对各项技能训练指标做出判断和分析,促进小学教育本科生教师技能的提高。强调评价多元化,既关注定性评价也关注定量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的改进。同时,师范院校应根据评价体系由专门技能指导教师予以具体落实,保证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调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4~5]。

4小结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高等师范院校应积极创造技能训练条件,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从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18(03):150~154.

[2]陈国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6,1(11):102~105.

[3]何瑛.当代高师生教师技能的困境与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1):139~141.

[4]杜富裕.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提升实践能力途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5(10):130~132.

教育途径范文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德育教育;途径

一、前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是小学开展教育关键工作,德育教育也是开展素质教育核心内容。从目前来看,小学德育教育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就使得小学德育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小学德育教育对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相结合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若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那么很难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学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原则,肩负德育教育责任,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思路,开创中国特色小学德育教育发展局面。

二、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小学德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由于小学德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是不够的,无法将德育内容有效渗透于其他学科。传统德育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德育教育需求,无法有效开展德育实践可能,这就使得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从目前来看,小学生大多是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德育活动,若是小学德育教师一味采取单一化教学方式,那么就使得学生德育知识与具体行动之间存在着脱节,教育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小学德育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2.小学德育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从目前来看,小学教学中并没有设置专门德育课程,也并没有专门德育教师。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开设德育课程是浪费时间与浪费资源,这就使得开展德育工作遭遇非常大的阻碍,形式主义问题较为严重。3.缺乏完善德育教育环境。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使得校园中充斥了色情信息与暴力信息,对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过分溺爱使得小学生养成不良习惯,诸如,没礼貌、自私等等,学生家长也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重要作用,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

三、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途径

1.利用故事来传递德育思想,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对优化德育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故事内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道德情操。利用精彩的、生活化故事来进行优秀德育思想传播,创新德育传播新形势,演绎丰富的故事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思想,创新小学生德育教育途径。例如,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在每周备课时准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故事,选择小学生较为喜爱方式来演绎故事,进而将德育理念融入到故事中,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哲理说明,通过分享故事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精神,鼓励学生能够自动评议故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小学德育教师在选择故事过程中,需要从以小观大角度进行考量,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年龄特点来选取适当故事内容,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启迪作用,德育教育效果更加理想。通过故事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对德育教师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能力要求比较高,课堂故事也不会对教学进度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能够利用故事给予小学生思想启迪,有利于优化小学生德育教育效果。2.鼓励教师进修,提升教师思想素养。小学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德育教师努力与支持的重要作用,德育教师思想素质对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重视德育教师的素质建设工作,从德育教师道德品质、思想政治以及学识教风等角度构建更加完善激励机制,同时还可以定期的开展教师师德研讨活动、提升活动以及评选活动,同时,学校还需要提升德育教师德育工作方面考核工作,将教师的师德纳入到考核机制中,这样能够促使德育教师教学能力,有效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学校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来构建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制度,构建教师思想政治交流平台与素质学习平台,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有关总结性会议。充分发挥师德在其中的先锋带头作用,构建师表风范,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层次与水平,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3.加强外部沟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从目前来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着格式化问题较为严重,这就使得学生天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转变传统单一化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同社会之间的沟通,同家庭之间联系,整合校园之外德育资源,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综合性德育教育空间,充分发挥家庭德育教育优势与社会德育教育优势,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有效性。

四、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小学教育属于初级教育,学生并没有形成是非明辨能力,小学阶段积极引导对培养小学生良好德育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教师可以采取更加有效手段来有效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教学需要贯穿于小学教育中,创新小学德育教育方式,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思想素质,全面提升小学生德育理念,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思想支持。

作者:黄镇基 单位:增城区新塘镇大敦小学

教育途径范文篇6

关键词:善良;善良教育;小学教育

一、善良教育的概况

(一)德国的善良教育。德国的善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善的理念”。他认为善是积善于世、造福于世的根本动因。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从性善论的角度提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人“回归自然,恢复天性,摒弃恶发扬善”,提出道德教育的三个任务:培养善良的情感、善良的判断和善良的意志。[1]后来德国哲学家康德继承了卢梭的观点,指出教育的任务在于将潜藏于人性中的善性激发出来。[2]二战后德国的善良教育内容上包含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以待人、反对暴力;教育方式上采用道德渗透与惩罚相结合。这种建立在对历史深刻反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实质上是对人性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的。(二)我国古代的善良教育。中国的善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荀子的“积善成德”也倡导宽容与善良。儒家核心思想“仁爱”充分的体现了善良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要求。孟子旗帜鲜明地用性善进行了概括,还指出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四个善端,但是仅有善端不够,还需要通过教育扩充善性。“四书”之首《大学》开篇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要求发扬光大人的善性到治民爱民再到各司其职、尽善尽美,这是对善良教育的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教育对象由个人到群体社会的过程,最终体现儒家封建道德的至善境界。另外,我国古代的一些童蒙教材也涉及了善良教育,如王应麟的《三字经》,开篇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见,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义士都很重视对人的善良教育,并将善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相融合,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上。

二、小学生善良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大多数的小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践行善良,道德水平正在逐步改善和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深层次的原因,也存在和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道德问题:(一)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市场经济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扭曲,诸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及消费主义思想的泛滥。出现如:“善良在这个社会是无用的”、“金钱至上”、等价值观。在学校教育系统里,教育机构、教育者们更关注的也是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高低。这些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人生境界、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3]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暴力色情文化及冷漠思想也无孔不入,好奇心强且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受到各种负面思想的侵蚀是无法避免的。(二)家庭教育的失衡与不当。小学生主要是指7到12岁的儿童,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并在小学三年级左右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内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家庭是学生接受善良教育的启蒙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是造成小学生难以开启善良心性和践行善良行为的重要原因。(三)学校关于善良教育缺乏力度。“九层之塔,始于垒土”,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加以善良情感的直接教学与渗透教育,对学生未来善良品性的发展将起着奠基性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对善良教育重视的力度严重欠缺,教育的方式欠妥,并没有发挥善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启蒙作用。这种缺失性表现在过分注重智育轻视德育,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忽视善良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的形式化严重,以及部分教师师德缺乏,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着善良教育的前行。

三、小学生善良教育养成的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是在童年时期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4]。抓住关键期,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亟待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善良教育合力。(一)重视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首先,在接触社会之前,小学生的心性单纯,尚未形成善恶邪正的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对家长的言行进行效仿。因此,家长首先要确保自身拥有并保持一颗善心,且为人处事心存善念,让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善良是一个人理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引导他们学会用善良、爱心、友好去对待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麻烦。其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习俗水平(9-15岁)的儿童会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家长在与周围的人群相处时要保持和善之心,要遵守公共秩序、严守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家长要善于借鉴德国善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让小学生在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的过程中关爱生命、践行善良。同时,家长还要注重向善的家风建设。创造健康友善的生活环境,让小学生和家长在相处的过程中共同营造温暖和善的家庭氛围。(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促进和改善小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主阵地,对小学生善良品质的形成和改善有着导向、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针对上述学校教育中善良教育的缺失性表现,现提出如下建议:1.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小学教师要遵从“以善立身、以善育人”的教育理念,切实重视自身对善良品质的认识与反思。学校可以将教师的善良素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的行列,完善师德评价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善教师的先进典范,使广大小学教师能充分体会善良品质的神圣价值,通过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使小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快乐的接受善良教育的熏陶。2.通过德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善良意识。首先,思想品德课和道德课无疑是对儿童进行善良教育的最直接和最佳途径,是培养小学生善良品性的基本阵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课内外崇尚善良美德的事例对小学生进行善良教育。其次,间接的道德渗透也是激发小学生善良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内外和各种校园活动都是渗透善良教育的良好途径。同时,教育者应对学生的各种善良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善良情感的进一步追求。最后,全校共同优化校园环境。和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善良品质起到一种提示和暗示的作用。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小学生会自觉地做到与人为善、和谐共处。3.通过美育挖掘学生的向善之心。美育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教育,但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施。美育可以提高小学生辨别美丑与善恶的能力,有利于克服不正之风,端正社会风气。美的本身反映着善的内容,特别在社会美中,善的因素占据着极大的成分。因此,对小学生的善良教育应当运行在美育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美、创造美来提高小学生发现善良、感受善良和践行善良的能力,从而挖掘小学生的向善之心,更好的进行善良教育。

四、共建社会形成尚善之风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社会里的所有机构、全体成员都要重视善良教育,并能意识到对儿童进行善良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努力营造浓厚的善良文化氛围,让小学生积极向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东方的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引起西方发达国家关注的时候,在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尚善价值取向的追求是符合当今中国国情和实际的。中国的善良教育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克服太多的问题与矛盾,但是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的教育任务是刻不容缓的,我相信随着国家的不断前进与发展,随着全体公民善良意识的挖掘与觉醒,我们的善良教育也会出现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邓玉函.论卢梭教育思想中的道德自由原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34).

[2]杨秀香.论康德幸福观的嬗变[J].哲学研究,2011(02).

[3]华敏.当代大学生善良品性的缺失与回归[J].教育探索,2009(11).

教育途径范文篇7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以人文本

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出发,英语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就目前看,这一整体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具体相同之处,教育生态环境由于人为原因遭到破坏,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社会整体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提高,但是学生自身的概念模糊,学习方向存在偏差,很多学生背诵大量的单词但是缺乏表达能力,导致教育生态中人才需求明显失去平衡。语言与环境之间存在莫大的关系,校园语言环境的缺失是英语教育失衡的又一大原因。可见,维持教育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的改革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是从生态讯教学研究教育的规律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一门学科,这一全新的视研究表明生态学与教育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作为活动主导因素的人与教育环境之间可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只有保持生态系统内各个要素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才能存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实现教育生态结构与教育生态功能的最优化特征,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培养语言综合性人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翻译能力,适应我国的商务发展方向。教师和学生是这一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内部和教师内部同样形成一个生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影响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而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则决定了生态发展方向和发展效果。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应重视教学生态环境中的所有因素,保证学习结果。文章探讨了教育生态平衡问题,并提出了现代英语课堂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问题,阐述了教育生态学下的英语教育改革。

二、英语课堂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从英语教学的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不强,语言学习并没有为其工作和生活和带来积极意义,使语言教学失去了意义。调查显示,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失衡现象十分明显,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前人的观念总结,将英语课堂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一)失去以人为本的特色,高中阶段的教育等级划分过于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大学阶段,虽然弱化了这一问题,但是从座位排列上,依然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则被忽视,这样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教育的长久发展来说不利。(二)听说课和阅读课的实际班级规模均大于学生希望的班级规模。(三)校校园英语角的作用弱化,专业的语言环境并未建立,失去了语言培养的价值,以课堂教育环境来看,同样有待于改进,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课堂的心理环境有待于优化,师生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沟通等。

三、教育生态学下的英语教育改革途径

重视教育生态的构建,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并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而言是有利的,对于英语教育改革而言,主要应从师生关系优化、英语学习环境的构建以及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发展方向。具体分析如下:(一)优化师生生态位,丰富教学方法与策略。所谓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个不同因子之间的关系。在英语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就是两大重要因素,因此优化师生生态位,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并且提供丰富的教学方法,是生态教育学对于英语教学改革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在座位的编排上,体现大众化,弱化重点生的座位特殊化,使学生之间更加和谐,激发其学习热情。从教师的位置上看,应要求教师时常走入学生之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防止学生对于教师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变化作为编排,采用圆形、马蹄形座位形状均可,只要便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就可以实施。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学上的位置应打散,在保证教学纪律的同时,弱化学生位置上的规律性,总之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应保证教学的灵活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二)构建自然平衡的英语学习环境。与生物的群居性具有相同特征,教育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聚群度对于教育的本质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谓聚群度就是在教育环境中,教育群体都能够找到最是个自己的教育群体,在群体中发挥自身作用。要保证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才能促进教学的生态平衡,因此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多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满足学生的需求,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思考学生的需求。并且致力于极大学生的兴趣,最好的教师就是保证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事实上,大班课对于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要语言学习中,必须采用适当地小班课形式才能增加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发挥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三)构建开放的英语课堂在。生态环境中,空间的局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相同,教育环境过于局限和狭窄也将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生态环境的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受重视程度不同,每个学生在成长环境中得到的重视不同,能力不同,经历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差距就体现出来,此时如果按照优胜劣汰的教学方法,一些学生就会被忽视和淘汰。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应强调整体发展,因此教室内不应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是应该注重公共发展。要实现这一过程中,最适合的方式就是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仅要整体发展,还要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发展的学习方法。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更容易看到自身的优势,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并且开放的环境使英语的学习内容更加广阔,学生能够主动进入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的魅力,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四)贯彻竞争与协同进化机制,促进英语教学的动态可持续发展。竞争模式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模式,在生态环境中,面临资源的减少,导致相互牵制的作用,在教育生态学中,协同进化是保证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这一点上,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必然,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的顺利发展。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而言,还应致力于构建和优化教育环境,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共同受益。同时营造良性竞争环境,使学生在共同的竞争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促进教育生态平衡。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改革上不断的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良好,但是从生态学教育进行英语教育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表明这一理念对于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可在高职院校中普遍推广实施。

总之,从生态学角度看待英语教育,进行英语教育改革具有必要性。在教育生态领域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要和谐,教学环境要和谐,学生之间要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模式。创造和谐开放的环境是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教育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教育生态学是新时期英语教育的新起点,要正确理解并且充分利用这一方法。与生态环境相同,要实现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统一,才能促进知识的内化,实现英语英语的实践意义,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天保.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0(7).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6).

[3]王玉霞.构建生态课堂环境绽放学生生命姿态[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9).

教育途径范文篇8

【关键词】家园合作;礼仪教育;途径;研究

在展开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时,家园合作很有必要。这不仅在于幼儿园和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这也在于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共同推进,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才能够真正发挥好的功效。在家园合作的礼仪教学中,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的选择非常重要,并且两方面的良好合作与配合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只有确立正确的家园合作的方法与途径,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收获好的功效。

一、确立合理的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理念

首先,很有必要确立合理的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基本理念,这将会让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也是保障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的根基。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幼儿时期的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以及基本观念的形成也直接受到这两个环境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只有以家庭和幼儿园为共同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够让礼仪教育更好的得以渗透。一方面,幼儿园应当成为礼仪教育的主要阵地,孩子们在园内教师要充分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并且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庭应当对于幼儿园内的教育内容加以巩固与强化,要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很好的将从幼儿园内学到的内容加以实践。只有明确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够让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礼仪,应以幼儿园为主导,而幼儿教师是本课题实施的关键因素。想要让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更好的得到落实,这首先需要教师主动学礼、守礼“、正人先正己”,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孩子的技能方面,还应该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受到更好的影响与熏陶,这也会促使孩子们形成更多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够进一步将这些好的行为习惯带入家庭环境中,这才是礼仪教育有良好落实的一种体现。

二、提升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

提升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也很重要,只有为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找到好的方法与途径,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教育功效。幼师应当有更多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要想办法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够带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规范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而让礼仪教育真正得到渗透。此外,教师要保障家长能够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有充分配合,这也是家园合作背景的一种实现。教师可以给家长们留下一些具体的家庭教育的任务,无论是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在家庭环境内对于幼儿园内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这些都是促进家园合作可以有的方式与途径。想要深化礼仪教育的家园合作,一方面,应当以系统的礼仪课程为蓝本,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入园、离园、盥洗、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各个环节中,随人、随时、随地、随事地进行随机教育。并在小、中、大班分年龄使用幼儿指导用书,在集体活动中融入礼仪歌谣、礼仪故事、礼仪表演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向家长发放家庭指导用书,让家长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指导并巩固幼儿在幼儿园之外的言语与行为,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这也是让礼仪教育发挥更好的教育功效的途径所在。

三、家园同步,提升礼仪教育实效性

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的渗透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都应当做出努力,并且两方应当有充分配合。只有让家园同步,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幼儿园可以加强和家长间的联系,并且可以将幼儿园内礼仪教育的进展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予以配合。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增加和家长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让家长间交流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的心得。这样才能够促进礼仪教育的不断渗透,并且能够更好的体现家园合作的背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切实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让家园教育能够得以同步的方法有很多,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的各种环境与条件选取一些适宜的家园教育渗透策略:①建立家园联系本,每周把幼儿在园内的教育成长情况告诉家长,并请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记录下来告诉老师。家园联系本有利于家长和老师更详细地掌握幼儿的点滴进步。②建立家园栏我们就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③经常展示幼儿在一些幼儿园开展相关活动的照片,同时向家长征集幼儿在园以外的文明礼仪行为照片,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家园合作步入良性循环。④在“家长学校”中开展专项的礼仪知识讲座,让家长代表交流文明礼仪教育的经验与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例。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策略,并且能够让家庭和园内的教育有更为紧密的联系。想要深化家园合作背景下的幼儿礼仪教育,这需要选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首先,应当确立正确的教育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的基本理念,这是保障教育过程有更好的收获的基础。同时,要提升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并且要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够促进礼仪教育的不断渗透,并且能够更好的体现家园合作的背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切实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庆敏.浅议小班幼儿进餐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

[2]吴结籽.浅谈小班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

[3]郭美娥,朱蓉.浅谈我园幼儿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

[4]李平.如何走出家园合作的误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07)

教育途径范文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

文章从目前幼儿教育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入手,分析了“机构教育”与“家庭教育”,旨在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的教育对策。

1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1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有些幼儿教育机构过度重视学业和各种特长的培养,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单方面的认知技能训练。

1.2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培养孩子坚强、自信、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

1.3在智力的开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智力的开发就是让孩子掌握一两种的乐器、会加减法、会识字、会背几首古诗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智力开发是让孩子多参加活动,多接触自然,开阔眼界,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启发孩子独立思考。

2幼儿教育中的“机构教育”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以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挖掘孩子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意识、情感和身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还涉及与同伴之间的共同努力与协作。由于游戏代替了学习抽象技能的环境,更容易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生活和道德面貌,领会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自我形象的建立。所谓自然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而实施的教育。对幼儿而言,首先就是要使教育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教育者更应该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为孩子构建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孩子更多地接触各色生活创造条件。另外,幼儿教师要“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统一的整体,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就一般人来说,智力差别并不明显,人们之间成就大小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幼儿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是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人的一生很重要的教育内容,乐观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3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3.1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有责任让幼儿了解和学习智育之外的更多东西,使其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对孩子要适度关心但不溺爱,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的言行敢于承担责任,还包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只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增强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小就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并让他们适当经受一些磨炼,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3.2营造和谐氛围,统一教养观念。幼儿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体谅,如此幼儿也会学着关心、体谅、尊敬和感激别人,而不是自私、刁蛮、不懂感恩。在教养观念上,要保持父辈和祖辈之间在教养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儿不会因长辈之间观点的不一致而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

3.3强化良好行为。当人们受到外在的表扬或奖励后,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自我奖励倾向,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如果能从外在强化过渡到内在强化,良好行为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巩固。

4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

教育途径范文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与初中和高中不同,学生进入大学,就相当于进入了小型社会,大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以及在互联网上接触的各种信息都会对他们的思想意识造成冲击。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引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文化,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迷茫的心理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缺乏动力。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带领学生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不断进取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积极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参与世界文化融合与碰撞的前提。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够为今后伟大民族复兴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思政工作水平

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各大高校虽然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但是仍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思政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而是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没有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进行题材的深入挖掘和创新,也没有将思政教育工作与当前社会中的主流元素巧妙地融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在根基的精神标志,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其今后步入社会判断事物、认知事物以及三观塑成都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本质上是让学生明白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何正确地实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大高校逐渐认识到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却没有清醒的认识。从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近些年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养分,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是采用单向输出的模式开展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无法突出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要想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必须要加强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以此来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如,高校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构建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除此之外,还可在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增加传统文化讨论分享会、传统文化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夯实后续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借助和运用新媒体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如今,新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新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同样如此,借助新媒体技术,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和灵活性。除此之外,相比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大学生更喜欢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新兴思政教学模式,以新媒体为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更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比方说,高校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形式来对传统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更加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政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在思政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率。

(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人文教育中

与思政教育工作一样,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熏陶,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的品质,学习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人文教育之中,以整个校园为阵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借助校园活动,例如张贴宣传海报、举办文化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来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思政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的来讲,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想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核心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时代特征,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水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以及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家宁2021《“劳模”精神融入职业思政教育的创新方案——评<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第3期。

黄冰心20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几点思考》,《老字号品牌营销》第3期。

方春兰、龙玉婷2021《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策略探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第3期。

马超202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