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8:37:39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范文篇1

关键词集体教育思想引路个体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的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经常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科教兴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与社会、与时代和谐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能够及时充分就业的人才,减少智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充分显示科教兴国的发展潜力,应该是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我认为大学教育是面对发展着的社会,发展着的时代培养合格人才,人才应该是能够走向社会主动积极发挥作用、是行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才算人才。学校开展转变教育思想的讨论,借此机会,我对探索艺术人才思想教育的研究谈点体会,谨供教育教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同行参考。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人才教育的发展,从全国来讲参差不齐,老校老专业教学条件比较好,基础宽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高;新校新专业包括非专业院校的艺术类教育的教学条件比较薄弱,毕业的学生就业率比较低;从生源来讲艺术类生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上扩招工作不断走向饱和,教学设施投入较少,使艺术人才教育的教学条件不足而不断增加教学的难度。同时,随着全国各高校的不同程度不断的地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业的衡量条件却相同,特别是来至边穷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特别是艺术类人才教育费用较高,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绪如学费、学习材料费用,设计类的专业还必须有电脑等学习条件,才能适应学习需求,这些都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开支高得多,为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贷款、勤工助学的事务很多,无型中牵动着教育管理者的很多精力,在落后地区高校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增加太多,导致落后地区的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与发达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相比。此外,长期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养成了比较散漫的习气,在落后地区高校学习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再没有紧迫感,再不尽快使他们成才,面对竞争就更难以就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高校更多的是重视利用特长生开展课外活动,轻视课程建设,轻视全体普通学生主要是通过艺术素质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能力,这样将会影响国家发展长期战略。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普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才效率,通过努力弥补不足。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竞争,而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也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迫切愿望。素质教育模式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学校的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由于素质教育模式的确立与通过艺术教育全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教育的加强特别是艺术文化素质教育的加强,才能有效地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理清思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引领艺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实现落后变先进。

二、从落后走向先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过程,客观现实中,好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好的结果,坏的作用因素必然带来不良的后果,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由不全面到全面、由落后到先进的认识过程。从落后走向先进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规律,对艺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有别于其它专业大学生,特别是艺术实践能力训练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时刻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坚持实践出真知,做好理论上、思想上的引导工作。在这方面的工作,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大一学生全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让每名大学生学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断规划调节自己的艺术人生路;对大二的学生要全面进行跟踪了解,充分让他们学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充分让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校园内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健康活动,让学生逐步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陶冶情操,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学会利用假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归校后提交社会实践报告,班主任特别是教师要全面加以指导;对大三的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着重进行能力训练,凡是有机会都组织他们制作作品参加省级、部级、国际级的比赛活动,在参赛活动中开阔视野,知道自己的不足,增加紧迫感;对大四的学生要全面引导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的规划实施,特别是加强毕业后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让大四的毕业生尽快提前就业,尽而实现先实践先真知。

二是坚持培养好干部,点面结合,先进带后进,后进变先进。选好、培养好、用好各个工作岗位的干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实现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教育思想必须转变,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学校各个工作岗位的领导和教师的问题,大量的工作还要依靠学生来完成,这就需要每年选好、培养好、用好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干部。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干部,分别由党总支、团总支、班主任按工作程序认真进行选配,对大一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考察,工作能力强的首先取用,对大二的学生干部重点让他们发挥工作的作用,对大三的学生干部充分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大四的学生干部重点是让他们带好新任的学生干部,每学年第一学期前一个月全部对学生干部进行大调整,全部达到优化组合,配齐全院学生各年级各班学生干部后,制定和执行学生干部培训计划,规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质量,让各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有自主选择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权利,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他们起好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经常进行总结和讲评,经过教育工作进步不大的、不称职的学生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让在职的学生干部有紧迫感,让想当学生干部的学生及时当上学生干部,党总支要对学生干部特别重视,思想上、政治关心,特别是工作能力指导他们,让他们在综合素质上全面得到提高。

三是坚持培养优秀分子入党,评优、表彰先进,严格把好利益关口,全面树立良好的学风。新生进校,就积极进行引导,对在校生凡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都积极进行培养,经常组织他们上党课,学习党的基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方针政策、历史和基本经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严格教育和要求,充分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通过对入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在各年级各班起好带头作用,对他们中各方面表现突出,学习优秀的及时选送校团校、校党委党校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跟踪教育引导和培养,学习结束获结业证符合条件的按入党程序及时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进一步加强管理,使他们在学生群体中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严格把好利益关口,除新生贷款在贫困中选贫困首先帮助贷款外,其它各年级在校生,在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前提下,在贷款、评优、国家政府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的评定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示、择优程序评选评定表彰,让各年极各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比学赶帮超,全面发展,自强不息,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从知识走向实践

实践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使人的感性的本质得以生成和实现的活动,也就是人的感性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活动。人们每次的成功实践都是来至于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从知识走向实践,培养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艺术人才,必须以艺术文化为核心,这就只有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综合知识的学习教育,我们才能把培养科学家和艺术人才不再对立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优秀素质的艺术人才,通过以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对综合素质的形成将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把握好大学艺术教育充分让学生从掌握丰富的基础文化知识后逐步过度到社会实践,处理好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在学校教学计划就是法,每个人都应认真执行,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律在课外时间进行,保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人生路的探索,坚持引导学生的实践一定要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才去实践,绝大多数同学巩固了文化艺术教育的知识成果。艺术人才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实践:

一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渗透,促进学生行为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艺术形式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生动活泼的,而且能从意识层面进入无意识层面,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级别参展中获奖率较高,让学生在成功面前烙印深刻、终身不忘,增强信心,追求健康,追求先进。

二是坚持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学生的感觉活动也会丰富学生的智力认知素质。在频繁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中,不仅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尤其是情绪记忆力,形象记忆力与动作记忆力,从而有力地推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它本身具有极大的认识功能与创造价值。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形象性感染性,可以促进知识的识记与保持。以不同形式指导学生直接进行创作作品参加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展览,这种通过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与形象记忆,比单纯通过逻辑记忆所获得的知识质量要精确而耐久。

三是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自然性、整体性,促进艺术训练的加强与深入。艺术活动是全身心活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以及全身。就脑的活动来说,它是左右脑的交替运动,因此,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体魄增强,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自然素质的形成,绪如,脑的灵活性、视野的灵活性、手的灵活性。促进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触觉型等的发展。

四是实施艺术文化素质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创造新意识能力的形成。因为,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均有创新特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可以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艺术活动还能在无意识的层次上推动学生的艺术兴趣、审美需要、自我社会实现需要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的广度与深度。

五是坚持科学教育的艺术教育,会促进学生理性素质的形成。在这类重要的素质系统中,不仅包括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逻辑思维力,还包括高层次的需要与情感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与人生观。并通过艺术文化素质的积淀性与意涵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使低层次的感性素质系统与高层次的理性素质系统产生不可分割的互补性。

四、从个体走向社会

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与技巧,而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首先是从个体开始的,这种个体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掌握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影响着群体的发展,不断转变为提高全体国民的审美能力,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国民整体素质是每个国民素质的集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每个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从而提高每个国民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教育目标尽力通才化,素质目标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正是未来教育的特征,艺术教育从个体走向社会,它的发展趋势: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必然由一技单一型结构向一技多能的复合型结构发展。这就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且越现代化,要求也越高。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人的"自由发展"和"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并"依照美的规律塑造",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也为艺术教育的国民素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知识、学科之间互相影响和依存,成为一个整体。四是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互相辅翼,优势互补,发挥着整体育人的功能。

教育思想范文篇2

关键词:丰子恺;儿童;艺术教育;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竹影

众所周知,丰子恺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和书法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尤其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对此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观点。《竹影》主要讲述了年少时的丰子恺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学借着月光在屋后院子的水门汀画竹影,并通过爸爸的教导,领悟到了艺术美的故事。这篇散文虽然不长,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窥探出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

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

丰子恺撰写《竹影》这篇散文,主要是想通过“画竹影”这件趣事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但月光下的竹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景象,随手涂鸦也是儿童生活中很常见的行为,这样的取材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和他认为艺术教育应该和生活相关联的思想密不可分。文中孩子们画竹影这一行为,可以看成是儿童的随手涂鸦,儿童的随手涂鸦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画像,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表现,是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所思所想所悟。丰子恺认为,评判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与生活相关联,如果一幅儿童画与生活相关联,那就是值得称赞的画作。同时,他也告诫人们“不仅儿童画是如此而已,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要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会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儿童画也好,文学音乐也罢,只要是有关艺术的就必须与生活相关联。那么,艺术教育当然也是如此。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图画和音乐学科,因为图画音乐只是“直接的艺术的教科”,艺术教育应该融入一切的学科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只有与生活相关联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教育”。所以,丰子恺取材于“画竹影”这件趣事来实施儿童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因为竹影这一景物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画竹影这一行为也是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必须与生活相关联,儿童的艺术教育当然也必须如此。

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

当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画竹影时,爸爸出现了。原文写道:“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从“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和“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他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孩子们当时是很紧张害怕的,主要是由于他们弄脏了水门汀,这反映出儿童随手涂鸦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不被允许的。不仅是在那个时代不被允许,就算是在当下,也是会被制止的。那爸爸看见孩子们在画竹影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也像其他大人一样,马上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并呵斥责骂他们呢?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并没有那样做,或许从一开始爸爸就没有想过要那样做,因为文中还写道了这样一句话“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如果爸爸要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应该早就动手了。从爸爸的这一行为中我们完全可以窥探出丰子恺“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他在《儿童的大人化》里提到:“大人因不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照大人自己一样地做人,这是一般的儿童教育上的病根。”“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是丰子恺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我们必须以儿童为本位,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约束儿童的行为。文中孩子们画的竹影就是一幅幅儿童画,一副“思想感情特殊,而画技未练的人所作的画,是‘重兴味’而‘轻理法’的绘画”。“重兴味”强调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和随意性,“小孩子的生活,全是趣味本位的生活,他们为趣味而游戏,为趣味而废寝忘食”。他们可以将袜子和鞋子脱下来给凳子穿上;吃藕时,用红线在藕片上有规则的孔中穿出一朵花来;他们也可以将两把芭蕉扇当做自行车来骑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成人的眼里,童心就是一种“趣味”。孩子们因为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趣味。“人生无论何事,第一必须有‘趣味’,然后能欢喜地从事。这‘趣味’就是艺术的。”所以儿童画完全是孩子们由“趣味”而生发出来的艺术。“轻理法”强调的是儿童绘画时根本不注意绘画的技法。因为儿童处于身心发展还不健全的时期,他们根本不懂如何细致地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不知道如何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眼前的物体,所671周刊以只能粗略地把物体的轮廓画出来。丰子恺认为“他们本能地将事物去提纯、简化,把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最本质的东西反映出来,在提炼简化这方面,儿童比大人做得好”。因为大人的眼光常常被思虑所迷惑,看不清楚物象本身的姿态,儿童的思虑却非常简单,最容易发现物象的本相。可以说儿童画是忠于主观,故意把客观加以变化而表现的画作,和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一切中国画都是忠于主观,不肯依照实物而描写的,儿童画和中国画都是主观派艺术。

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

后文继续写道:“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从这里可以看出,爸爸不但没有制止孩子们画竹影的行为,还自己参与到绘画中。但前文提到爸爸只是在旁边看,就像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当孩子们在画画时,大人们只是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那为什么后来爸爸还要参与到孩子们的绘画中去呢?因为丰子恺曾在《儿童苦》里说,“试看现在的家庭里,桌子都比小孩子的头高,椅子都是小孩子所坐不着的,门都是小孩子开不着的,谈的话与做的事都是小孩子所听不懂又感不到兴味的”,“一切日常生活诸事,都以大人自己为本位,把小孩子当作附属物,全不参考小孩子的意见,顾到小孩子的方便,或征求小孩子的同意。”他深感世间儿童者的痛苦,所以告诫大人们应该设身处地想想孩子们的生活,应该站在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去看世界,也就是要大人们平等的对待孩子。当孩子们正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应该俯下身去和孩子们一起参与,一起创作,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孩子融入其中,平等的对待孩子。

四、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

虽然丰子恺强调要坚持“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但绝不是任由儿童胡乱地进行艺术创作,在适当的年龄段,大人们就应该对其技法上的错误进行纠正,并补充知识上的不足。所以他认为大人们不仅要参与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还一定要懂得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在《竹影》中,丰子恺虚拟了一个父亲的形象,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强调“儿童本位”的艺术教育思想,尊重儿童的童心、童趣。二是因势利导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眼光、艺术涵养。文中,孩子们正是在爸爸的教导下,知晓了吴昌硕、官夫人、赵子昂等人;了解了“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懂得了“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此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了“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从而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眼光、艺术涵养。所以当面对孩子们的随手涂鸦时,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认为这是脏乱的、不整洁的、不道德的,非得严令禁止不可。然后就要没收他们口袋里私藏着的炭条、黄泥块和粉笔头,边没收的时候还要边狠狠地教育一番,殊不知过了几日,孩子们的口袋里又私藏了炭条、黄泥块和粉笔头,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又会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光亮的地板上,整洁的门窗上,重新开始他们的艺术创作。这样的情况屡禁不止,与其去阻止他们,何不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呢?这就是丰子恺说的:“所谓培养,就是做父母做小学先生的人,应该趁机助长,修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助长其适宜者,修正其过分者。”丰子恺对艺术教育的目的有三重解读。第一,他认为“教育是教人以真善美的理想,使人可以窥见崇高广大的人世。从人的心理上说,真、善、美就是知、情、意。知情意,三面一齐发育,造成崇高的人格,这样的教育就完备了。”如果其中有一面偏废,那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健全的。科学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艺术是美的、情的。这是教育的三大方面,所以艺术教育就是美的教育和情的教育,教人“涵养美感”、“陶冶情操”,学会艺术的生活。第二,人的心灵向来是很广大自由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碰到的钉子越来越多,为了能够顺利的生活下去,我们渐渐压抑了内心自由奔放的感情。但是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却一直在悸动,这就是“人生的苦闷”的根源。“艺术的境地,就是我们大人所开辟以发泄这人生的苦闷的乐园,就是我们大人在无可奈何之中想出来的慰藉,享乐的方法”。艺术教育是为了让人摆脱“人生的苦闷”。第三,他继承了李叔同的艺术教育观点:“先识器而后文艺”,识器是辨识艺术的外在形式,然后在艺术形式的辨识中涵养艺术人格,艺术修养,这是一个涵养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人掌握艺术技法,但这只是艺术教育的目的之一,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进行人格和德行的培养。

综上,《竹影》这篇散文体现了四点丰子恺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第一,艺术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第二,艺术教育要坚持“儿童本位”思想;第三,大人要平等的对待孩子;第四,大人要因势利导设计孩子学习。

作者:郝益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丰子恺著.丰子恺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08.

[2]徐俊西主编,殷国明编.海上文学百家文库48丰子恺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06.

教育思想范文篇3

一?

青年时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存在「君子」、「小人」两分的社会结构观念。就「君子」的社会责任来说,正如他的同乡曾国藩所说的:「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2儒家为维护封建纲常论理而行「仁政」,是基于尊卑差别,也就是贤愚差别,把教育「小人」视为「天」授予「君子」的政治义务。?

1913年春,时年二十岁的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第二年,四师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1918年6月毕业,接受了长达五年半的师范教育,开始了他一生对教育的特别关注。?

1913年10-12月,在笔记《讲堂录》中就说3:?

体有贵贱,有小大。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一个之我,小我也;宇宙之我,大我也。一个之我,肉体之我也;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

1917年8月,给既是老师又是同乡的黎锦熙写信:「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均茫乎未定,如何教书、办事?」信中说他「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以三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

?这封信叙述了他所怀抱的理想和通过教育「救世」的计划。他说:?

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

这是说,因为「小人」同为「吾宇宙之一体」,君子应「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君子」对「小人」有教育的责任。?

他试图通过教育来弥补人的「天禀之不齐,境遇之不同」。他认为4:?

草木鸟兽,同兹生类,尤宜护惜,何况人乎?小人原不小了,他本不是恶人,偶因天禀之不齐,境遇之不同至于失学,正仁人之所宜矜惜,而无可自诿者。?

几个月后,这种设想通过「筹办夜学」获得实现。?

1917年10月,一师的学生组织「学友会」改选,当选为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实际主持会务,并筹办夜学。?

1917年10月30日,用白话文写出适合工人看的〈夜学招学广告〉,列举工人「最不便益」(方便)的几件事:「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广告夜学教学的内容、时间等。同时,以学友会名义致函校友,函称:「敝会发起夜学,原欲灌输常识于社会,经尽师范天职。尊处工人极多,想不乏热心求学之人,……望先生广为劝导,俾早来报名。」通过广告宣传,报名夜校者达百余人5。?

1917年11月,在《夜学日志首卷》中,介绍了欧美的经验6:?

欧美号称教育普及,而夜学与露天学校、半日学校、林间学校等不废;褓姆有院,聋盲有院,残废有院,精神病者有院,于无可教育之中,求其一线之可教育者,而不忍恝置也。?

为佐证通过教育救「小人」的思想,在上述给黎锦熙信中,还引用了儒家经典论据7:?

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钨,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这里所说的从「据乱、升平二世」,进「太平世」,是指汉代儒家的「公羊三世说」和近代改良派理论家康有为的「大同观」。说:「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反映出他对康有为主张的儒学传统大同思想的认同。?

中国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出现了人们对大同的追求。到秦汉之际,《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与《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加以阐释,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的顺序发展的,封建社会是「据乱世」,资本主义是「升平世」、大同社会是「太平世」。他说:「盖自据乱至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无不同风。」8?

康有为「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视中国,远览全地」,他借用西方进化论,提出的中国近代大同论,建立在历史进化论之上。其目标是批判封建制度,推崇「天赋人权」,主张推进民主,发展经济,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现代人才。他的学生梁启超以此作为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吾闻之,春秋三世之义,据乱世以力胜,升平世智力相互胜,太平世以智胜。」他以近百年来,欧洲各国以智取胜为例,得出了「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源,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的结论,作为兴学的依据,这在19世纪末的晚清是十分先进的思想9。?

当然,康有为的大同观,承认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过程,但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不断实现社会变革的过程,有它的局限性。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在40年代末,还曾反复提及,年青时的「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当然不再是「消灭国家权力」,而是要在「工人阶级领导和共产党领导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10?

二?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古代「大同观」,往往是儒家理想与道家乌托邦想象杂置并陈。在研究早期教育思想中,还可明显反映出「大同」与外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并呈的现象。?

空想社会主义在五四时期作为国际社会主义思潮的一种派别传入中国,由于它与当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吸引了一批向往革命的青年人。但空想终究是一种凭借激情随意想象的幻假图景,这种图景只能导向虚无缥缈的境地。中国一些青年知识份子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多个来源,对早期影响较大者,有日本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和十九世纪俄国的民粹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新村主义是将克鲁泡金的互助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北美的工读主义烩于一锅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认为不需要实行暴力革命,也不需要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只要在乡村组织和推广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村并普及教育。?早期的抱着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价值追求,多次进行了「工读互助」和「新村」实验。不过,他所设想的只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与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有质的区别。?

1918年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毕业。毕业后与蔡和森等到岳麓山野餐露宿,从事社会改造问题的探讨,计议在此间办「工读同志会」,从事半工半读,来实现建设新社会。对此,蔡和森赞同的意见说:「着手办法,惟有吾兄所设之『乌托邦』为得耳」11。?

1919年12月1日,在《湖南教育月刊》发表〈学生之工作〉,其中说:?

我数年来梦想新社会生活,而没有办法。七年春季,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设立工读同志会,从事半工半读,因他们多不能久在湖南,我有北京之游,事无成议。今春回湘,再发生这种想象,乃有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议,而先从办一实行社会本位说教育说的学校入手。此新村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

他认为「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吾以为岳麓山一带,乃湘城附近最适宜建设新村之地也。」?

他希望新村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实行完全的平均分配,并且通过「新村」的实行,改造中国。他以日本的新村运动为例说12:?

日本之青年,近来盛行所谓『新村运动』。……故吾人而真有志于新生活之创造也,实不患无代表同情于吾人者。?

1920年4月11日,离开北京赴上海。5月间,他应新民学会会员彭璜之约,和同学张文亮等一起在上海试验工读生活。他们在上海民厚南里租了几间房子,进行织袜子的劳动,「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

同年7月4日,离沪返湘,在路过武汉时,同恽代英见了面。早在发表〈学生之工作〉时,恽代英就在武汉成立了具有新村性质的利群书社和利群毛巾厂,他的学生林育南是这些组织的积极成员。林育南的堂兄林育英(即张浩)在家乡湖北黄岗当织布工人,熟悉织布手艺。他受到林育南的影响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一度来武汉参加织布厂工作。在武汉同恽代英这位志同道合者进行了长谈,听取了恽介绍兴办利群书社和利群毛巾厂的经验。回长沙后,即发起成立了文化书社13。?

????三?

五四时期,无论新儒学的学者还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富国的方法的先进知识份子,他们的主题都是以富强来救国,并且提出了许多改革设想和要求。从少青年时代熟读儒家经典,不仅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他出身农家,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平均主义思想──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独特的乌托邦价值观,来源于十九世纪俄国的民粹主义。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把俄国存在的村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认为俄罗斯农民的某种共产主义天性与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理想是-致的,因此俄罗斯可以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且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相比更容易过渡到社会主义。抱有这种思想的人,以为把整个社会经济都改造为划一的「平均的」小农经济,就是实行社会主义,而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学生之工作〉一文中说:他所「梦想新社会生活」,是想邀数朋友在省城对岸岳麓山建设新村,并详细列出「新村」项目,认为「田园树畜各项,皆旧日农圃所为,不为新生活,以新精神经营之,则为新生活矣。旧日读书人不预农圃事,今一边读书,一边工作,以神圣视工作,则为新生活矣。号称士大夫有知识一流,多营逐于市场与官场,而农村新鲜之空气不之吸,优美之景色不之赏,吾人改而吸此新鲜之空气与优美之景色,则为新生活矣」。这种「新精神」,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纵情田园的思想。他还说:?

种园有二,一种花木,为花园,一种蔬菜,为菜园,二者相当于今人所称之学校园。再扩充之,则为植物园。种田以棉与稻为主,大小麦,高梁,(玉)蜀黍等亦可间种。粗工学生所难为者,雇工助之。?

种林须得山地,学生一朝手植,虽出校而仍留所造之材,可增其回念旧游爱重母校之心。?

畜牧如牛,羊,猪等,在可能畜养之范围内,皆可分别养之。?

育蚕须先种桑,桑成饲蚕,男女生皆可为。?

养鸡鱼,亦生产之一项,学生所喜为者也。?

学生认为学校如其家庭,认所作田园林木等如其私物,由学生各个所有私物之联合,为一公共团体,此团体可名之曰「工读同志会」。?

在此文中还主张废弃学校的手工科、体操科,以生产取代之。他说14:?

现时各学校之手工科,为不生产的,所施之能力,掷诸虚牝,所谓「能力不经济」。手工科以外,又有体操科亦然,各种之体操,大抵皆属于「能力不经济」之类。今有各项工作,此两科皆可废弃之。两科之利,各项工作之中,亦可获得。?

的中、后期对农业、农村教育的高度关注。他主张把教育重点放到农村、反对单纯升学模式。到70年代末,国农村高中普及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他要求农林大专院校「一律迁到农村举办,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在全国掀起一场搬迁风,使农业院校受到严惩破坏。?

很明显,他的教劳结合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教劳结合思想是存在区别的。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教劳结合是复杂而非简单的过程。他们主张教育不仅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更要同综合技术教育相结合,而且进行体力劳动也是为了「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15?

四?

早期的教育思想并不只是上述来源,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实用哲学大师杜威本人和介绍杜威教育思想的著作,对青年也有很大的影响。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推崇「综合教育计划」,反对职业训练与文化修养的背离,职业与个人发展的对立,主张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结合,提倡「做中学」等,在早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明显的反映16。?

1919年9月1日,在〈研究会章程〉一文中,提出七十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中,教育问题居第一位。教育问题又有十七个子问题,其中「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是最后一个问题17。?

1919年7月21日,在《湘江评论》临时增刊第一号发表〈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介绍健学会会则规定要「研究及传播最新学术」,列举了该会组织的演讲,如「采用杜威教育主义」,并对此予以肯定,认为「传播之快,得益之大,不可计量」18。?

1920年7月31日,在〈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一文中说:「美博士杜威东来,其新出之教育学说,颇有研究之价值。」19?

1920-1921年间,杜威在中国讲学。1920年10月曾来长沙,同来演讲的还有蔡元培、章太炎、吴稚晖等,被湖南《大公报》特邀为此次讲演的记录员。?

1920年11月10日,〈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一文中,开列的书目有杜威五大演讲、实验主义、杜威新教育的趋势、杜威美国民治的发展等一大批20。?

创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友会夜学时,曾建立由职员轮流记载日志的制度,主要记录教学和管理情况。1917年月11月,在夜学日志首卷中,直指「现时学校大弊,在与社会打成两橛,犹鸿沟之分东西。……学生不能得职业于社会,学生近之,社会远之,学生亲之,社会离之,永无联结契合之日。」他主张「社会之人皆学校毕业之人,学校之局部为一时之小学校,社会之全体实为永久大之大学校」21。这种观点,显然是受了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

1920年3月7日,由陈独秀、彭璜等人连署,执笔的〈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在上海《申报》刊出,这一「启事」对旧教育进行了尖锐批判22:?

现在的中国社会,是受教育的人不能做工,做工的人不能受教育。是受教育不做工,所以教育几成一种造就流氓的东西;做工的不受教育,所以职业几成一种造就奴隶的东西。现在中国的学制,是求学的时代不能谋生活,谋生活的时代不求学,学问就是不永续的──不进步的了。?

「合理的教育」新模式,即「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这一设想,把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与黄炎培所概括的「美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用」,「职业教育把读书与谋生结合在一起,不像中国谋生读书是两回事,学校毕业却不会谋生」的认识和对旧教育的批判是基本一致的。?

在此之前,由王光祈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得到蔡元培、、陈独秀等的支援,目的是「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通过工学结合(职业与教学合一),达到经济自立。这一时期在天津、上海、武汉等地也有类似的工读组织,这些组织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尝试,以解除旧社会旧家庭种种经济上、意志上的束缚,追求「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已经超越了「工」和「读」的范围,包括了分配和交换,则与杜威的主张并不一致。?

?「新村」、「工读」实验均未成功,正如他1920年〈致黎锦熙信〉中说的:「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定发起者停止。」23?

1919年11月下旬,在江西萍乡考察时分别致函向警予等会友,信中总结了湖南自治运动的经验教训,指出「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唯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同一时期,1915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提出教育应是「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他主张教育必须贯穿的「四大主义」:一是现实主义,用科学和现实生活的教育来取代复古迷信的「理想主义教育」;二是唯民主义,用民主主义的教育来取代专制主义的教育;三是职业主义,用职业教育来取代空洞的伦理说教的传统教育;四是兽性主义,重视「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以他为活,顺性率真,不饰自文」等方面的训练。「四大主义」构成新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反映了五四新文化启蒙的主要精神24。?

1920年10月,当收到陈独秀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开始在湖南发展团员。11月,他与何叔衡等在长沙建立共产主义小组25。?

五?

从少青年时代熟读儒家经典,后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出身农家,以小农为基础的田园生活模式是其重要背景,而「民粹主义思想是可能从小农经济中自发产生的」26。这可能是他所具有的独特的乌托邦价值观的重要渊源。?

胡绳的这一评价也许有它的合理性:「曾染上民粹主义色彩」,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会化时期,提出「五七指示」的时候等。「这种思想在实质上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和马克思主义距离很远」27。?

虽然,在延安时期及建国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前,是反对民粹主义的。1948年4月1日,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说28:?

现在农村中流行的一种破坏工商业、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我们必须批判这种思想。???

令人注意的是,引文中用括弧包起来的短语「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在1960年《选集》第4卷初版中已删去,而原来是有的29。?

时间过去了五十一年,到了1958年,随着和高潮的来临,早期的教育理想再一次勃发起来,特别是他感到,已经找到了理想社会与理想教育相融通的最佳组织形式──,他对教育的热情与对的热情一样不可遏止。?

1966年,寄给军委总后勤部的〈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在阅后,于5月7日给写了一封信--著名的「五七指示」。这一指示勾勒了心目中的分配大体平均、自给自足、限制商品生产,逐步消灭社会分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这同他1958年设想的差不多,只是增加了「批判资产阶级」的内容。这说明晚年仍未能忘记当时的「新村」实验30。?

的「五七道路」、「七二一道路」等有合理的成分,它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联系实际以矫正学校教育的弊端,作为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补充,有现实的针对性。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设计,没有将教育改革建立在符合教育规律的理性基础上,而是基于一种理想主义,企图培养一批「亦工亦农、亦军亦学」的新人,以实现「知识份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这固然是「乡土」的,却远离了「现代化」的目标。?

历史在按照自己的脚步前进,早期的既没有选择「杜威主义」,也没有选择「新村主义」。?

但正如上文所说,「农业社会主义」、「新村主义」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和理想世界,超越发展阶段,消灭分工、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在中、后期的教育思想中仍保留有很深的影响。?

????注释:?

1?:〈致向警予信〉(1920年11月25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页548。以下未标明书名者均略。?

2?曾国藩:〈答刘蓉(孟容)书〉,载《曾国藩全集·书信(一)》(武汉:岳麓书社,1990),页21页。???

3?:〈讲堂录〉(1913年10月至11月),页590。????

4?:〈致黎锦熙信〉,页88-89。?

5?:〈夜学招学广告〉,页94。?

6?:〈夜学日志首卷〉,页97。???

7?同注4。???

8?康有为:《论语注》,卷二。???

9?梁启超:〈论学校〉,载《时务报》第5册,1896年9月17日。?

10?载《选集》第四卷,页1476页。?

11?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页16。???

12?著:〈学生之工作〉(1919年12月1日),页454、455。?

13?黄瑶:〈为甚么把「五七指示」写给〉,《炎夏春秋》2003年第9期。?

14?同注12,页455、456。???

1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页218。?

16?:〈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1920年11月10日),页541。??

17?:〈问题研究会章程〉(1919年9月1日),页396。??

18?同注17,页369。?

19?:〈湘潭教育促进会宣言〉(1920年7月31日),页495、496。???

20?:〈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1920年11月10日),页541。??

21?同注6,页97。?

22?:〈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1920年3月7日),页676。?

23?:〈致黎锦熙信〉(1920年6月7日),页478。???

2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载《陈独秀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5?《生平大事简表》,页713。?

26?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7?同注26。???

28?《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页1314。???

教育思想范文篇4

家庭教育思想

杜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染,始终抱有中兴济世的雄心壮志,殷切期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重新强盛起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3]故他所标榜的圣君贤臣并不是要回归到上古社会中去,而是希望他的时代的君王能继承唐太宗的伟业,重新回到盛世。他以天下为己任,素有规劝帝王、教化风俗的志愿。与此同时,杜甫也非常重视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期望他们能成才济世。(一)和谐教育杜甫重视子女身心各方面的协调与健康发展。正因为他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信仰的是儒家之道,对于德行的要求不言而喻。他在《春夜喜雨》一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关于子女的知识学习及道德陶冶方面的设计。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适时教育启发,犹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4]以多样的方法及灵活的措施对子女进行合理地规范引导与教育培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5]从而达到耳濡目染、陶冶感化、深入子女内心的教育功效。这种教育恰恰最能适应建立在父母子女间亲情基础上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特点,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与富有审美性的教学艺术,是一种爱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杜甫主张打破儒学书本道德的束缚,儿童教育除选用蒙学教材、经史文学资料之外,还应拓宽选材领域,丰富多方面知识,他有计划地教导子女琴棋书画乃至于游泳、钓鱼等多方面才艺,并未依循唯知识论,或恪守“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条。杜甫的和谐思想是一种推己及人、关注生活和亲情的精神。当身陷长安时,杜甫怀念远在夔州的妻子,作诗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6]当在成都草堂生活稍有安定时,又作诗云:“昼引老妻承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7]杜甫对子女也十分慈爱,当他与家人分离时,分外惦念幼小的孩子:“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8]不难看出,人本主义的教育精神洋溢于字里行间。当然,杜甫的和谐思想在他对于人民和国家的情感上也能找到映射。他深深渴望国家和平,人民安居乐业,正因为受此强烈的国富民安思想的驱使,他对于执政者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进行了无情的控诉与鞭挞。这是强烈爱国思想与忧国忧民情愫的集中体现。杜甫的文化人格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创新具有启示意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必须以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平安幸福为旨归。(二)寓教于乐寓教于乐强调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通过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来达到。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就是寓教于乐思想的体现。杜甫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手段,善于通过诗歌艺术及活动发展子女的能力。“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诗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和妻子同看孩子在清亮的锦江游泳,[9]在轻松畅快的情境中教会孩子游泳这种必备的生存技能。这首诗作于761年杜甫客居成都之际。此时的杜甫虽然客居远离故乡河南中部巩义数千里之遥的川西锦城郊区,漂泊西南,但是仰仗故人高适、严武的接济和柏茂琳的照顾,他在成都和夔州还是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安闲、稳定的生活,也迎来了创作上的又一个高峰。小儿嬉戏时的欢乐给诗人带来了家庭的快乐与宁静。此时的安史之乱也接近尾声,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放松与缓解。当然,杜甫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不仅仅采用慈爱的、轻松的教育手段,也伴有严厉的措施。严慈并重,刚柔相济,才更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教学融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杜甫在教导孩子琴棋书画乃至于游泳、钓鱼等方面才艺时,手段是很灵活的,不仅在家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同时培养其道德礼仪或行为规范,而且在室外或是大自然中对子女适时适量地实施教育。“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把大自然和社会看成是活的教材,寓教育于生活,符合儿童内在天性要求,从而使在生活的场景中活动的儿童天真质朴,洋溢着欢乐。杜甫还主张将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如让孩子以他们所学代回简信给他人,以此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及社交才能。(三)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仅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方法。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中孔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对于弟子“问仁”的回答不尽相同。对于“闻一知十”的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对于“闻一知二”的子贡,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0]这样的实例在《论语》中有很多,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基础上的,关键是对学生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对于子路的品性这样概括:“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孔子深知子路好勇冒进,故在行动方面采用退的思路,让其问父兄后再行动。冉有生退让,故采取进而取之的激进的回答。杜甫对于子女的教育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他为两个儿子宗文、宗武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就天分资质讲,宗文在读书作诗方面逊于宗武,但就处理家庭庶务方面胜于宗武。宗武从3岁学语之时起,就表现出超人的诗学才能。“骥子(宗武小名)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12]故杜甫对于宗武在家学方面寄予厚望。如《宗武生日》中“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13]再如《又示宗武》中“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14]这些诗文中杜甫专言训子之意,既有对其发扬家学的殷切希望,又有对其达官致仕的深切期许,有慈爱的表达,也有耳提面命的父严之训。从“课奴杀青竹……可以树高栅”《催宗文树鸡栅》[15]诗中则可以看出诗人对宗文继绍诗学家风,达官致仕不期以厚望,而着重“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并嘱咐他念念在心。杜甫对宗文和宗武所施及的教育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认识能力。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论文《学记》里就阐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16]就是说在施教时不能凌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要遵循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合乎顺序地进行教育。杜甫在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中,始终遵循他们的接受能力,“不凌节”,即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教授不同的内容。当然,在教授不同的内容时,也会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秦陇时期,宗文8岁,宗武5岁,对于他们的教育,杜甫并未制订培养目标和计划,只是遵循自然主义教育的原则,让他们随其天性,自由发展,反对把孩子的发展拘囿于框架里。从杜甫的教子诗《宗武生日》、《元日示宗武》和《又示宗武》等来看,内容以赏识孩子为主要的出发点与归宿,注重励志成材教育,年幼以诵诗为主。寓居成都之初,宗文11岁,宗武8岁,移居阆州(今四川广汉)时,宗文15岁,宗武12岁。4年时光,两人学问大有增进。移居夔州后,杜甫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就大异其法了。此时的宗文,年龄已是16岁至18岁,宗武则是13岁至15岁。在教材的使用上杜甫精心选择了《文选》,为宗武的科举进仕作下一步准备。到大历二年(767)所作的《宗武生日》,杜甫则在“诵”的基础上对之提出了更高的理解性的要求———“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17]他教导宗武要课习文选及诗学,并且趁此机会进行立志成材教育。杜甫深谙教育之道,从对其二子秦陇孩提时期的随天性,到成都少年时期的书卷教育,再到夔州后的“熟精文选理”而“爱文章”,循序渐进,合乎顺序,“不陵节而施之”,体现了杜甫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总之,杜甫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他们的资质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并且按照他们的接受能力“不陵节而施之”。在寓教于乐思想与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杜甫疼爱儿女,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子女施以教育,寓教育于生活当中。上述思想主张丰富了古代的家庭教育理论,并作为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当代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有所启迪。

民本教育思想

杜甫在长安10年求仕的生活中,开始走向亲近人民的道路,真切感受到了民生疾苦,迫使他开始对社会和人生进行反思。后来的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动荡更是给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他亲眼目睹百姓深受战争之苦,对于人民的深重灾难表示深深的同情。由于身在百姓之中,自己也处于漂泊流离的状态,所以忧国忧民始终是贯穿其思想的主线与核心。杜甫的诗作集中反映了人民深受战乱和剥削的痛苦处境。这集中体现在杜甫于759年写的著名组诗“三吏”、“三别”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8]勾勒出吏役抓丁时的暴怒狰狞面目;更有“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9]这写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写出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的同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杜甫忧国忧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有着强烈的人本情怀。人民是国家的细胞,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与平安幸福,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国运昌盛就失去本质的核心意义。在当今社会中,“人”是最重要的元素,失去了“人”,一切就被物化了,失去了人性的关怀与人情味,社会矛盾迟早要被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今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杜甫生活的年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由于战争和当权者的政策影响,当时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杜甫的诗句中可以窥见当时最高统治集团荒淫腐败和贫富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21]真实地反映了天宝年间(742-755)社会动荡,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再如《北征》:“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22]此诗通过对战争、天灾等方面的描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生活。“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23]“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24]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借写“丽人”的生活情形,揭露并且嘲讽杨国忠兄妹荒淫奢侈、骄奢跋扈的丑态,从侧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政治的昏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5]这样强烈的对比反差,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残酷社会现实。教育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必然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水平与性质。中唐以后社会的矛盾及困境致使学校教育萧条,办学秩序混乱以及整体教育质量下降。首先,社会的动荡使教育制度得不到构建与发展,教育物质设施得不到正常的供应,官学教育废弛,私学教育也受到破坏,许多教师隐退山林,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其次,人才选拔制度受到一些大臣的左右,不能发挥其选拔的真正功能,使真正的人才无用武之地,被拒之于权力的边缘。再次,战争和天灾使人民处于颠沛流离、飘泊失所的生活境况,就等于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当人们整日笼罩在战争和饥饿的阴影里时,就不会产生接受教育的需求与愿望。这恰恰是导致唐代教育偏向规章条文制定,缺乏实施成效的社会原因。尤其是中唐以后,教育内容僵化,师道沦丧,佛道盛行,办学效果更为不景气,并由此导致韩愈、柳宗元等文化教育名家对师道中衰、学风不振的忧虑并发出捍卫儒学道统、攘斥佛老、抗颜为师的呐喊。杜甫的民本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折射到教育中来,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情感交流与渗透。杜甫多年的漂泊流寓生活,为他走入百姓生活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从杜甫的“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诗文笔触中触摸到“人”的气息,他是真正的“草根”文学家。既然是“草根”出身,就有为平民代言和立言的时代使命,他时刻心怀百姓,为百姓请命。《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6]的仁民爱物的情愫不断在杜甫诗中得以反映。这在教育上体现为教师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的孺子牛精神。身为教师,心怀学生,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终极目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道出了教育的爱的真谛,这是教师内心最原始、最朴素,也是最真诚的情感。杜甫的一生,身处动荡时局,对政治与教育的复杂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而身为父亲,他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更是倾注了心血。杜甫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闪烁着持久的光辉,而他的民本教育思想更是现实主义情怀的真切反映,力图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借以改善民生境况以及社会地位。所有这些,对于当今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克服“过度教育”带来的偏差以及推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都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本文作者:吴洪成王晓峰工作单位:河北大学

教育思想范文篇5

2思想教育渗透在具体章节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大,在有关各章节教学中,都要根据国情,讲授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法令,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志向。

3思想教育渗透在每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很清楚的。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理时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还要多读、多看、多动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扩大地理知识信息来源。

例如1“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老师问学生:“地球气温为什么逐渐变暖?”学生推断,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危害: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如何防止气温变暖?激发学生兴趣。例2“自然资源一节”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可再生资源?

学生:森林、水、鱼、土地。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石油、铁矿、煤。

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答案后,再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资源使用不合理,森林、水、鱼会不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很快说出盲目砍伐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区土壤渐渐变薄以致变成石山,树木不能长,森林消失,淡水、湖泊水遭受污染,不能饮用。鱼如无休止地捕捞,不让繁殖或不放养可使鱼灭绝。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3“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节,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画,指出全球人口己超过60亿,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这有多么难啊!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的需求。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本身的问题。

人口如何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教育学生对人口问题能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4“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老师问学生有哪三种?

学生:1.科技移民

2.劳动力输出

3.国际难民迁移

教育思想范文篇6

[关键词]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形成

在《九十自述》一书中,晏阳初自己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比较具体地说,“三C”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儒家民本思想、西方传教士的榜样和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与智能。他经常自承:孔子的道理给予他做中国人的基本性格;耶稣的积极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指引他为国为民服务的正确道路;而全世界人民的疾苦使他终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在深入了解农村后,晏阳初认为农村存在的问题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主要是愚、穷、弱、私的问题,因而提出了“四大教育,三大教育方式”的乡村教育思想体系。也就是,对受教育者施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公民教育,通过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来付诸实施。总的来说,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晏阳初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从小就熟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他说:“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他们却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我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是民本思想的实践,而以天下一家为最高宗旨。”

(一)“民本”思想。晏阳初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民本”一词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及《春秋谷梁传》:“民者君之本也”等语。二战期间,他在法国从事为中国劳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那些所谓的苦力具有伟大的力量,只是没被开发而已,因此,他决心回国从事开发人民“脑矿”的事业。他在《乡村改造运动十大信条》中指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国势强而人民衰弱与人民贫困”的。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屡遭受外国列强的入侵,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晏阳初不得不思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何在?在《农民运动与民族自救》一文中,晏阳初分析到:“现在国家所以弄到如此地步,主要的原因就是‘忘本’,整个的国家,人口有四万万之众,可是一点力量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侵入中国如入无人之境,妥协屈服,不知伊于胡底。我们要救亡图存,必须认清症结所在。‘民为邦本’,而这虽是一句老生常谈,可是我们不能因时间的变迁而抹煞其含有的真理。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设施没有着眼于民众;民众伟大的力量,非但从来没有运用过,而且根本没有发现过。现在我们就要抓着这伟大的潜势力,教育他们,训练他们,组织他们,发挥其应有的力量。”他认为:“‘本’即不固,‘邦’又何能宁呢?欲从根本上拯救和建设中国,只有从‘民本’上求一个解决方法。”

(二)“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爱护,真诚地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爱护、同情、帮助他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包括爱自己,爱由亲始,然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至推及“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大范围。“仁”也指个人或整个人类充分仁化而达成的高尚理想境界,如“大同”世界,天下一家,这正是儒家所要达到的理想蓝图。晏阳初不仅深受儒家爱人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把这种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他认为:不只是中国的人民处于疾苦之中,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民也处于疾苦之中,因此,他要不分种族地负起天下一家的使命。不仅在中国做工作,还要跑到外国,到菲律宾、南美和非洲去工作,因时、因人、因地去做适合各国国情的四大教育工作,去开发世界的民力,共享治国的甘苦。

(三)“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著名的教育主张,意思是说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愚智、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国籍都可给予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论语》说:“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因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中国旧时的教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而是少数人所专有。中国号称是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但是却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文盲。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广大农民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劳苦大众所需要的,不是脑筋,而是机会,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更应该接受教育,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于是他亲自跑到农村和农民一起居住,在自己先农民化的基础上,去改造农民,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有教养的“新民”。“新民”是晏阳初推行乡村教育的目标,什么是新民呢?他说:凡是四力兼备的,即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健康力、有团结力,这四力兼备的人就是新民。所以,他在中国的口号是一方面除文盲,一方面做新民。二、基督教的影响

基督教是提倡爱的宗教,爱是整个基督教教义的灵魂。其基本内涵就是要爱所有的人,爱上帝,包括爱你的友人甚至是你的仇人,要爱人如己。正如《马太福音》中讲到的:无论任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们不愿意人们恨你们,愿意人们爱你们,那么你自己首先要做到爱人,而不是恨人。不管朋友也好,敌人也好,都是上帝的儿子,对仇敌也不能恨,也要爱他们。由此可见,基督教的爱是一种博爱,不要求任何回报的爱。晏阳初对人民的爱就是这种爱,是不计任何回报的。他从小就受到了基督教文明的洗礼,1903年他父亲就送他到中国内地会创立的西学堂求学,跟随姚牧师(Rev.w.H.Aldis)学习了四年,在姚牧师的言传身教下,晏阳初决定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1907年,十四岁的晏阳初到成都美国以美会设立的中学读书,在这里他结识了传教士史梯瓦特(J8Xlle$Stewart),并给史梯瓦特取了一个中文名“史文轩”,作为对史梯瓦特诚挚友谊的报答和纪念。事实上,史文轩的言行对晏阳初的一生极有影响。正是由于这些传教士献身于宗教事业的精神激励了晏阳初,使他一生都执著于平民教育事业。

教育思想范文篇7

田汉先生任中国戏曲学院首任校长始末

作为戏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京剧艺术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已经有了京剧科班和戏校。但是,旧中国并没有把戏曲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的序列,公共教育政策并不涉及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多数科班、戏校都是个人出资、民间自办,并不纳入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处于自发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戏曲改革运动的同时,就关注到戏曲人才的培育。1949年6月26日,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会议开幕前夕约见从事旧剧(指京剧)改革工作的部分人员汇报工作、交流经验,大家一致建议中央成立戏曲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和研究、实验机构,并开展全国规模的戏曲改革运动。6月29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在中南海召见了周扬、田汉和马少波,亲自听取了汇报。田汉同志将应当建立新中国的戏曲艺术教育机构的建议,面陈毛主席和周总理。不久,这些建议一一得到实施。[1]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于1950年1月28日,最初称“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由当时担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的田汉同志兼任校长。有关田汉先生任首任校长的这一段历程,钮骠先生回忆到:“学校从无到有,从弱至强,一步一个脚印地茁壮成长起来。两年间,规模初具……由于戏剧界还有诸多重要的大事等待着他(田汉)去主持,实在繁忙,于是他举荐在戏曲界素有威望的老教育家王瑶卿先生继任校长,于1951年4月慰然交任。”[2]

田汉校长戏曲教育思想的特点

第一,爱才聚才的人才观。田汉校长深知戏曲教育历来讲究口传心授,人才至关重要。他千方百计广揽贤才,亲自登门拜访梨园界的耆宿名家,诚邀他们到校任教。例如:聘请王瑶卿、萧长华、尚和玉等九人为名誉教授,郝寿臣、李桂春、姜妙香、杨韵谱、白云鹏、刘喜奎、李春恒、华慧麟等也纷纷来校授课。至于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校等班社的教师更是不胜枚举。当时,文化教师的师资队伍也颇为可观,如黄芝岗讲历史,周贻白讲戏剧史,史若虚讲文艺理论,刘乃崇教语文,屠楚材教音乐等,诸位老前辈陆续到来,为学生倾囊相授[3]。尤其是田汉校长和马少波先生一道,寻访隐姓埋名的刘喜奎先生,请她出任艺术委员会委员,更是一段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佳话。田汉校长不但广揽人才,还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据贯涌先生回忆,建校后田汉校长讲:“学校的领导人是我,教学的事情靠老师,而且办学的事情我听他们的。”贯先生还强调,对这些老人家,田汉校长并不是仅给予荣誉,而是邀请他们为教学出力。田汉先生在建校初期,聘请九大教授这一措施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艺术家在政治上、生活上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们发挥出聪明才智,同时又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培育戏曲下一代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了培养。正如田老所说:“这样自然有见识、有才力的人都肯来帮忙,不仅剧校会壮大起来,国剧改革也将更有基础。”[4]第二,科学现代的教学观。在人才标准方面,田汉校长要求大家“不要做俗伶,要做新中国新社会的新人才”,要培养有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思想、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新人,而不仅是唱戏挣钱、养家糊口的艺人;在教学组织上,建立了传统戏曲教育中历来没有过的班级教学制;在课程设置上,明确了以专业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原则,除传统专业课程外,学校也很注重文化理论修养与思想品德教育,田汉校长力求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还能学习到文艺理论,提高艺术修养;在教学内容上,田汉校长坚持传统戏和新编戏“两条腿”走路,他以传统戏作为基础,采用改编本为高年级的学生排演新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学校重视舞台创作与实践,建立内部的试演制度,并争取对外演出,以加强师生对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认识,教学相长,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据金桐老师回忆:“记得当时在练功学戏的同时,经常排演新戏……并且经常对外演出,师生同台,师兄弟、师姐妹同台。”[5]田汉校长将自己十年磨一剑的作品《白蛇传》交给学校的学生排演,并获巨大成功。这出“行当齐全、允文允武、昆乱兼收”的艺术精品,也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校戏传承至今,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戏曲人才,至今依然常演不衰。第三,开放融通的戏曲观。当时,田汉先生还提出来“要一手伸向西洋,借鉴国外好的艺术手段;一手伸向民间,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金桐老师写到:“田汉先生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教育牢牢植根于大文化的范畴,始终将戏曲学校的教学与国内外的戏剧、文化活动紧密联系,潜移默化地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族戏曲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戏剧的前进发展,离不开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融汇和相互学习借鉴。这种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而且扩大和提升了中国京剧的国内外影响,同时也使我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6]王诗英老师也回忆到:“那个时候,田汉先生是校长,又是艺术局局长,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观摩的机会。田汉校长就是要把戏校办成一个新型的学校,让我们多接触一些别的艺术样式,开阔眼界,不能只会唱戏,只知道唱戏。田汉先生的这种思想,我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是深有体会的。”贯涌先生和钮骠先生在接受专题采访时均回忆到:“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何为新人才,开阔眼界,多参观多观摩,许多的演出团体只要来北京,我们就是第一批观众。田汉校长将当时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世界名人请到学校来,互相表演,做交流听意见,如舞蹈专家乌兰诺娃、电影家尤特凯维奇等,还有其他当时民主国家的演出团体和歌舞团体。田汉先生将外国专家接来学校,并陪着看课堂、做交流。”王诗英老师在2021年12月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到,“当时(指20世纪50年代初),这个学校办学的宗旨不一样……他(指田汉)在国外待那么多年,思想比较开放,所以这些课,一手伸到西洋、一手伸到民间,学习芭蕾、武术等,把我们本身的东西(指京剧)向前推”。她在回忆文章中指出,“通过这些经历(指学校送她至舞蹈家崔承喜主持的舞蹈研究班学习,后经多年积累出版《戏曲旦行身段功》),我深深地理解田汉先生的思想,我们不能只会唱戏,只知道唱戏,只有不断地拓宽视野,才能推动我们的戏曲事业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田汉校长戏曲教育思想特点的渊源

第一,尊重、关怀和团结戏曲人才的一贯作风。田汉校长在建校时能做到广揽人才,与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兼容并包的气魄、众望所归的威信密切相关。周总理对此的评价是“田汉同志在社会上是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无不交往。他关心老艺人,善于团结老艺人,使他们接近党,为党工作,这是他的一个长处。”[7]阳翰笙同志也提到:“田汉同志团结戏曲界群众的功绩是不能埋没的”。长期在田汉先生身边工作的黎之彦先生提到:“田汉同志和戏曲界的关系尤其有必要讲一讲。早在二十年代,他和周信芳、高百岁就有密切的交往……他尊重戏曲艺人,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疾苦,成为艺人的知己,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走上进步的道路。”[8]第二,深切地感受着时代脉搏,亲身实践戏曲改革和戏曲教育。田汉先生不是仅提出戏曲改革方向或方案的专家领导,而是深切地感受着时代脉搏,亲身实践、“慕道”苦干、不计名利。“他是新中国戏剧文化建设工程的一个主要设计者。作为剧协主席、戏曲改进局局长,《人民戏剧》《剧本》和《戏剧报》的主编或社长,在对戏曲改革工作的路径、措施的制定上,田汉先生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他从对古代戏曲遗产的批判性继承、对地方剧种剧目的鉴别、对人民新戏曲的建设、对演员艺术青春的关怀与剧本建设等方面来主持中国的戏曲改革工作。”[9]建校初期在“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政策背景下,田汉校长对戏曲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也具体表现在安置戏曲老艺术家、改编戏曲作品、建立学校培养戏曲艺术新接班人等方面,而这些亦是他深切地感受着时代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自救意识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感的又一体现。

参考文献:

[1][2]钮骠.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开创者我所知道的田汉校长[J].中国戏剧,2005(5):54-56.

[3]陈培仲.回望戏曲最高学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76-79.

[4]董德光.中国戏曲学院校史访谈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9.

[5][6]金桐.追昔抚今继往开来田汉、王瑶卿、萧长华、史若虚戏曲教育思想摭谈[J].中国戏剧,2009(3):45-47.

[7][8]黎之彦.田汉与戏曲演员[J].戏剧报,1983(4):37-38,68-69.

教育思想范文篇8

职业教育的兴衰起落从来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始终伴随着新旧教育思想的更替,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陈腐与顽固。

现代职业教育是在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为适应工业大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类型,源于较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是促使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从平均每年新注册的工厂数量来说,1903-1908年是211家,1913-1915年是413家,1916-1919年为1246家。

清朝末年对各种力量为农、工、商、矿等实业所举办的实业学堂,通称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首见于1904年时任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所写的《添聘普通练习文》。(注: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第13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早期实业教育,多数学者认为就其基本功能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这两者仅仅看成是“正式改名”(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因此一般都把实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从而普遍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轫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年1月开学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注: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第23-24页)

我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实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晚清政府主要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于1902年和1903年(壬寅、癸卯)首次制订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学制体系,实业教育被列入其中,尤其在1903年学制中,实业教育不仅有初、中、高不同层次,而且与普通教育完全并列。然而实业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从1898年至1910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所;到1909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也只建立了254所,学生16649人。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和1913年(壬子、癸丑)制订新的学制体系,把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但与实业学堂并无本质区别,发展仍然十分缓慢。1912年至1916年,两种实业学校总数从425所增加到525所,而学生数却从31736人减少到30029人。在此期间,教育界部分人士考察欧美各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教育制度。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标志,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同时,职业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思想及乡村教育思想汇合,形成了一股推进教育改革的思想洪流。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与陶行知为首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及晏阳初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分工合作,大力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使有关当局于1922年修订出包括职业教育的新学制。该学制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部分地吸纳欧洲的做法,规定在小学设职业预科,在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设职业科,同时允许在高中阶段独立地分设职业学校。至1925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增加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到1929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所。为此,职业教育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黄炎培先生认为“我们所希望,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431页)从而率先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主张,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决不能仅从职业学校,仅从教育界,甚至不能仅从农工商几个产业下功夫,而必须参与整个社会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教育、农林等部门相继制订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遂后,抗日战争爆发,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新的困难,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就全国而言,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唯当时的解放区,围绕抗日战争需要所举办的职业教育,有较扎实有效的实施,其特点是面向工农大众,短期为主,灵活多样,力求实用,以应战时急需。

半个世纪过去,黄炎培、张謇、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杨卫玉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且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社会环境过于恶劣,难有大的建树。截止1949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564所,学生77095人。

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950-1965年间,虽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总趋势是迅速发展的,其中技工学校从3所增加到400所,学生从3600人猛增到18.3万人;中等技术学校从500所增加到871所,学生从9.8万人上升到39.2万人。

“”期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办,校舍被占,队伍失散,思想大乱。1969年,技工学校几乎被摧残殆尽,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数只剩3.2万人。“”后期,特别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职业教育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长。1976年,技工学校达1267所,学生21.1万人;中等技术学校1461所,学生为38.6万人。但普通高中畸形发展,在校生多达1483.6万人。职业学校学生数仅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1543.4万人的3.87%。(注:根据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统计资料》转录或计算)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带动职业教育在恢复中有发展,在调整中有提高。邓小平早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都、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特别提到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系统地做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示。1986、1991、199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1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也属罕见,职业教育事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1980年至2000年间,全国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含成人学校)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分别增长2.79倍、5.43倍和2.7倍。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注: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资料计算所得):

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

(所)(万人)(万人)(万人)

中等技术学校1980年205225.2976.139.10

2000年2963111.57412.5420.38

职业高中1980年缺24.0631.921.65

2000年7655150.39414.5628.18

技工学校1980年330533.1370.046.14

2000年379250.38140.1014.00

合计1980年82.48178.0916.89

2000年14410312.34967.2062.56

增减(%)+279%+543%+270%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特点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1980年,首批地方性的短期职业大学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具体数据如下表(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28日第1版):

类型学校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招生数

(所)(万人)(万人)(万人)

普通高专31336.53112.73

专科高职1614.1423.4247.84

成人高等教育87178.23261.9199.85

合计1345118.90398.06147.69

占整个高等

教育的比例69.26%68.50%55.37%53.62%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注:顾明远为彭世华著《职业教育发展学》写的《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纵观我国这百多年的教育历史,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相比较而言,顾明远先生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史实。甚至进入21世纪的今天,职业教育虽然在法律上和一般的理论观点中已经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然而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

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考察,不难发现它在这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举步惟艰,却在缓慢的前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说明它的存在确实是社会的客观需要而非主观愿望使然。

为什么经历百余年的努力,职业教育仍然没有被教育的正规系统所完全接纳?这有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前半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列强入侵,战乱不止,虽有一批仁人志士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而历尽艰难,奋斗不止,最终却成果有限。“”期间,一时的政治失误也曾给职业教育带来惨痛的损失。

经济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原来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遂后又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这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从而逐步地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的机器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差不多再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才达到12.5%,城市化率只有10.64%。新中国建立后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高达50.9%,第一产业的同类比重降至15.9%。从1978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了4.59倍。这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高达5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只有33.2%和27.5%,城市化率也仅有36.2%,而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这又不能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订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达到了大众型水平,可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是我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主流思潮。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持续时间特别久远,传统教育思想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精华被束之高阁,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却影响犹深,这也许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的历史原因。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少数精英的培养,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评价所有的学习者,选拔出少数,淘汰掉多数。而职业教育思想则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注: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也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他不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恰恰与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相悖,于是常常被认为是不正规的、低水平的教育而不容易受到公平对待,使职业教育不能不在不懈的抗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然而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实务性的增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就自然地反映了新旧教育思想的消长和更替,尽管新旧教育思想的碰撞、消长与更替并不局限于某级某类教育,而是从教育整体上体现的,但职业教育发展所引起的教育思想更替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侧面,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二是教学的原则是崇“虚”还是崇“实”。

首先是面向多数人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同时,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然而并不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就必定能够面向大众,关键之一是思想观念问题。而确立面向大众的教育观念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完全自觉。例如现在人们都知道女性“半片天”,忽视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就根本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可是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是特别困难的,当年张之洞力主实业教育,但反对女学;张謇专为女子举办蚕桑讲习所,但响应者寥寥,无法成班;张謇竭力倡导女学,却不屑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允许男女同校。真正解决男女平等问题还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说明新旧思想和价值观的更替是一个十分艰巨而长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关乎民主、平等和惠及大众的事业,往往会倍受旧势力的阻碍。

其次是祟尚实用的问题。

“实”的对立面是“虚”。如果“虚”的含义是指某种“道理”或“理论”,那么“实”是指道理或理论的实际应用,“实”离不开“虚”,应该强调的是“虚实结合”。然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沿袭着重虚轻实、重理轻用,重道轻器,重学轻术,以虚为高,以玄为深,以实为低,以用为浅等陋习,热中于坐而论道。这种认识和习惯在教育领域的长期渗透,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痼疾,很不容易改变。黄炎培先生在自传式专著《八十年来》中说:“我和六员省视学、各师范学校校长相互地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校学生很大的弱点:尽管学习过算术,但是权度在前不会用。尽管学习过理科,略知植物科名,但是庭有草不识它是什么草,家县的木材,不识它是什么木。……于是,实用语文呀,算学呀,纷纷出版。不久具体化为职业教育”。“我们一群人觉悟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是充满了社会毒素的话,因此,想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上面做些工作,提出了教育与生活、生活与劳动不应脱节的主张”。说明我国当年的职业教育先驱们在倡导职业教育之初,首先觉悟到的是普通教育脱离实际,他们首先致力于普通教育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自然更加强调实用。黄炎培先生甚至直言:“盖职业教育犹是实用教育也”(注:黄炎培《实用主义产生之第三年》,《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张謇要求他所举办的各级职业学校都要注重实用,他说:“顾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注: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第13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然而提倡实用十分不易,职业教育注重技艺,崇尚实用,反而成为它屡受传统思想鄙薄的原因之一。我国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来重道轻技,视技术为“奇技淫巧”。在实业教育兴起之初,清皇朝一名为官山东的官员张盛藻为此专门上奏朝廷,认为朝廷命官应学孔孟之道,“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注: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2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甚至直到今天,职业教育仍然因为它侧重技艺、崇尚实用而常被视为浅薄的低水平教育。

就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言,最大的困难也在贯彻实用的教学原则,它既要职业教育内部牢固的思想基础,又要有充裕的经费和设备支持。辛亥革命后,学界批判实业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说实业教育脱离实际;而到20世纪30年代初,学界总结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事业之所以很快衰落的内部原因,主要也在学非所用,分析失败的客观条件时,主要是缺乏实习和实训场所。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以致时而走向极端,时而走回老路,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的现象至今还严重地存在着。小学的劳作课和中学的生产劳动课程在多数学校已经名存实亡,劳动和技术至今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各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重视实用、注重能力的教学原则常常被批评为违背全面素质教育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殊不知强调实用与能力,与全面素质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无非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强调了某个侧面。何况离开实际生产和生活,良好的素质又如何能够养成?普通教育一当脱离实际势必误人子弟、殃及大众,不讲实用的职业教育将不仅导致职业教育的衰败,而且将使整个教育脱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决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事,它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同时有待于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使“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注: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7页)。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的接纳、兼容程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和这个社会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4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2]黄炎培《八十年来》,中国文史出版社,1982年

[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5]李蔺田主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6]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

[7]历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8]周邦任费旭主编《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育思想范文篇9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其最基础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它和认知教育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要想把小学教育实行好,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情感因素积极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情感交流,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教师再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此把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激发出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另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情感教育打造快乐学习思想品德

小学生的思想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这一点,比如作为教师,作为校领导,要传输给小学生一种正能量,要以一个积极饱满,阳光开朗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坏的情绪可以感染人,好的情绪更是可以带动人,要把情感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感觉到快乐,学生快乐了,自然对学习好思想品德就更愿意。而且这种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说全是在课堂上进行,日常生活与人相处,课堂下师生交流,课间同学交谈,这期间都是会反应出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的去指导学生,让学生寓乐于学。

三、寄情于理,循循诱导

第一,小学生毕竟年龄小,阅历少,对事情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有时候难免会受到外界错误的影响,所以说让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加强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和看法,这显然不合适,对小学生来说也极为不公平,他们还不懂。小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明事理,辨是非,把大道理讲通后可以给他们讲故事,或者是看一些激励人心的榜样的事例,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陶冶,为以后做个高尚的人打下基础。第二,情感教育离不开学生的看法。任何教育都不要脱离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情感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看法,不应只是单纯的把思想品德大面上的知识教授出来,关键还是应该看看学生是否理解了,明白了,否则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就失去了其意义。另外,在学生对所遇问题产生质疑时候,不要打断或者压制学生,应当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要勇敢提问的精神,这也是正确的思想品德所倡导的,然后,要耐心与学生分析其理论的正确与否,并找出原因,从而让学生获得认可的同时切实提高其思想品德的水平。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验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质

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让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一。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讲抽象理论的时候也会听不懂,如果换成是通过事例讲解就会好很多,小学生对故事性讲课的方式还是易于接受的,因为这样的方式符合他们的个性,能带入个人情感的渲染,会让学生跟着思路走。同时,加上现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生动的动画,动人的音频,都会让学生很容易就进入所创设的情景里,也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会理解的更深刻。

五、利用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育思想范文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融合;机制

一、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教育实践的新要求

党的报告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同时,在报告中给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点明了目标,围绕这个新要求开展教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这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内养的慢活,内隐于心,要从教育入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理论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这一论述,明确每门课程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引导价值内化也是应有之意。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是政治教育关键期,而思政工作攸关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首推文艺。高校的艺术教育同样有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言论。《乐记》所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外在“礼”的规范下,内在“仁”的养成,通过“乐”导人心志,逐渐向理想完美的人格发展。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了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主体人格的发展,有清晰的道德导向和审美要求。艺术和人内心情感的连接是直接而又内敛的。每一艺术都有其社会基础,都存在一种文化之中。把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符合全国思政课上有关思政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

二、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基于高校艺术教育困境的反思。报告指出文艺要给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艺术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要强化教育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精神本源,两者的内在有着必然的同一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道德性与审美性关系到美和善的两个方面的定义,它标明了生命美学的发展方向;从审美的角度来诠释,把生命中善和美、自由和德性的特质提炼出来,让审美的人充分享受生命的幸福和自由,同时充分拓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上曾有以斯温伯恩、王尔德为主要代表的,宣扬艺术与道德无涉、“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理论。雷默在国际音乐教育界有很重要的学术地位,他提出艺术追求审美价值,是自足的本体,不应受道德或其他事物的约束。其实,人不单单是生物层面的人,也是社会层面的人,与生活脱节的唯美作品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深层了解的渴求。人们的审美是建立在联想、认知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之上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也牵涉到道德范畴。艺术活动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正确的价值理念。艺术教育的根本是正确审美。审美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审美的目的,将道德与审美合二为一,这样既未背离本质,又遵循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当前艺术教育实践的技艺化与功利化倾向互相倾轧,导致艺术教育实践与“美善相谐”教育理念有所背离。另外,受时下社会环境的娱乐化的倾向,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泛滥。极端功利化的行为,会使艺术全然失去了审美的功能,艺术教育就丧失了它的教育的特性,更难实现从艺术的滋养中得到人格层面、道德层面的升华。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首推文艺。人类智慧最高形式的体现就是艺术创造,艺术教育的要实现真正的目要促使人们对知识技能进行转化,转化成促进个体成长的生存智慧和艺术能力。(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反思。首先是社会困境。伴随全球化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所引发的社会性道德危机与个体信仰的失落极易使大学生生成“两面人”。近代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渐回归,受西方思潮影响,个人主义的膨胀使其社会根基弱化,走上了利已主义的道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虚无、相对主义的基础。否定伦理道德的观念来自于社会与理性,使善恶美丑的标准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误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最终发展成为道德的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其次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主流的价值体系与道德标准尚未巩固,各种思想价值观剧烈撞击,金钱至上的原则成了部分人应对事物的价值标准,过度依赖和追求物质,空虚精神,信仰缺失。大学生主体审美人格的丢失,也是重要原因。教育内容没有经过受教者审美性、艺术性的内心体验、道德的感受以及心灵层面的洗礼,缺乏理想精神空,有回避崇高意志低沉等现象。(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是摆脱教育困境、提升文化原创力的有效途径。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达成审美与理念、道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吸引力与感染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抽象化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和艺术教育中形象的美感整合起来,让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具体而形象,有利于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切意远、形真理蕴的审美特点,借着艺术的形象创造出美的蕴意,美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摆脱了知性与功利主义的约束,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轻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艺术道德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目的。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美的追求和美的人格,构建人生之美。第三,将道德与审美的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切实发挥价值引领。知识导向需要价值的支撑。用思政理论的视角来阐释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丰富内涵,在艺术创作、赏析中反思历史和哲学理论,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互相交融,促使学生在情感的丰富方面、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方面得到均衡与协调性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端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理路梳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的理论基石。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通过全面的方式存在,成为一名完整的人,并使自己全部本质得到解释,实现所有人和谐、完整、平等的发展[2]。他提出,人类发展依次为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人类本质全部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的、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依据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全面的教育,并与人的生产实践相联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实践,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这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实现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为载体的,将两者融合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使人类本质属性得到更好地表达,为人类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2.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最早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展开研究的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这一思想对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历程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是一种由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相互融合交叉后形成的理论产物。它为人类内在的审美需求得到充分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融合与统一的达成提供了良方,为文化领域、教育哲学以及思想政治哲学的立场建立并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提供了基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艺术教育两者间的融合铺垫了十分坚固的理论基地,它把审美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观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艺术教育是美育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个各种审美活动的善性作用,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美学观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两者的融合融合创造了一种十分合理的阐述方式,同时也为其打下了坚固的理论基地。3.融合内化论。融合内化论起源于实教育心理学中的“无意识理论”以及“暗示理论”。融合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教育方式,不仅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的融合,同时也包括由载体中隐藏的教育内容向人的思想的融合。内化则是一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特别是哲学理论本身具有极高的思辨性与抽象性。短时间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2017年11月上海大学进行了一场“时代音画”公开课。教师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九首国歌如何一路走来,让学生感受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段血与火的难忘历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树立信念。特色的思政课程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通过多元艺术手段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累积知识,内化价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创新的形式,赋予理论性较强的思政理论更鲜活的生命力。(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研究基础檀传宝教授以审美活动在道德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为出发点,将审美活动概括为储善性、导善性和立善性”。“通过艺术手段的应用、日常德育活动开展和形式的创新、师生关系的审美化重构,引导人类朝着道德最高点发展。”[3]杨波婷教师创建了在正确认知基础上基于情感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要重视教育精神,在思政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生活情境涵蕴人类情感和美感,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孔湘明教授提出,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都是必然趋势。将培养完善人格的人才作为教育立足点,创建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的模式。艺术无形地融入到教学资源、课程内容、授课过程、教学互动中,使大学生能够更系统地总结出学科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陈联俊提出“在现代教育中,智育是指好奇心以及理想思考力的发展,而不是指纯粹的知识被动接受;德育是指精神追求的发展,而并不是死板地灌输道德规范;美育是指灵魂与生命力的灌溉,而不是指艺术技巧的灌输所。”“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了德智美,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教育类型,而它最不平凡之处就在于突破了传统教育中被动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新时代的优势,使艺术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学习进行融合,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艺。”[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它同时关系到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充分发挥艺术这一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不仅融合两者的核心内容,而是通过艺术美、规则美建立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将艺术中的审美精神注入思政教育中,使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手段等多方位融合。(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实践探索。1987年5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近年上海市为了发挥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作用,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课程思政”可以理解为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和工作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在知识讲授的同时要注重德性的内化,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实现在价值引领中凝聚知识,在知识传播中引领价值内化。比如上海大学的近期开展的“国歌如何一路走来”“时代音画”通识课,就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用文艺作品来讲述时代进程中的中国主题,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思政课堂更具艺术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打破了学科、课程之间的功能壁垒,通过创新的内容和、有效的平台和机制的构建,加强育人合力,协同合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策略思考

(一)教学原则。内容融合是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形式,同时也是艺术教育创新后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十分复杂,其中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而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同样也是一种系统的学科,内容可谓是浩瀚无边,因此将两者组合在一起能够形成多种新形态,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这需要思政教师和艺术教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教研进行内容融合和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手段创新是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创新,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综合新媒体、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比如可以充分利用通识课程等公共课程机制的建设,与思政课形成互补。借助微网络这一载体的优势,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隐寓在这些微活动当中,促进微网络载体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整合。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QQ、微信等平台为学生解答并指导,最后学生通过编辑微博日志、发朋友圈等方式来总结自己的活动感想,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实践创新是关键。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融合艺术资源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弥合思政课浓厚的思想性、思辨性课程特点,增加课程人文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在艺术博物馆、革命根据地进行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进行教学实践成果作品化。开通微博直播功能,借助微网络平台创新理论、正能量音频视频、美文美图等动态信息,讲课程内容和价值观教育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还可以组织艺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到山区支教,关心弱势群体,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提升青年大学是的社会责任感[5]。(二)机制构建。1.课程机制:加强公共艺术课程、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政课形成教学互补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当中,艺术教育具备独一无二的教育特征和教育使命。艺术教育融合在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过程中,成为沟通、传播、引领真、善、美的情感桥梁。西方国家大多数高校都非常关注公共艺术教育和通识课程。教育部办公厅就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我国高校实现美育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核心内容。”深挖教学价值,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将公共艺术课程升级改造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课程之一,实现充分、有机的相互融合。2.融合机制:挖掘艺术资源的德育功能,进行多方面融合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不是短期工作,而需要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可以实现,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关系到德育与艺术教育两块截然不同教育领域的相互交融,它的融合对象不是单一化的,而应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艺术审美精神是德育的核心灵魂,通过艺术灵魂以及美感规律来建立个体德育体系的活动,“使德育实践活动过程转化成为一个追求美与创新的过程。”[6]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将艺术资源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资源相融合,弥合思政课浓厚的思想性、思辨性课程特点。3.实践机制:开展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课内外文化实践活动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需要注意形式和思想的统一,在形式上的创新和主导思想的坚持之间寻找结合点,必须深入发掘活动素材的内涵,避免千人一面的活动。在具体形式上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活动品质的重视度,完善活动的开展形式,形成经典文化活动品牌。可邀请著名的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讲学、邀请高水平的艺术团体到校演出,用艺术作品背景解析,优秀经典的高雅艺术形式,增长知识、增强认同、提高审美、陶冶情操。还可以利用好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7]。4.载体机制:建设美善和谐的德育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蕴含着丰厚内涵的隐性德育资源,校园公共艺术文化不仅是确保校园文化品位得到不断提升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高校实施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前沿阵地。这里所说到的校园公共艺术指由人文、自然等静态景观以及师生在学校范围内所构建的一系生活图景。校园公共艺术中那些蕴含美感与创新的自然景观以及精巧实用的建筑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充分彰显着每个高校不同的艺术文化,可以帮助学校师生更好地形成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受到艺术的启发,灵魂得到净化,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8]。5.保障机制:加强配套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是支柱。必须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将校内教师资源的优势以及特色充分展现并发挥出来,实现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合力育人模式,形成育人的集成以全方位构建一个结构科学、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教学师资队伍。6.评价机制:推进多元多层次评价指标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判断并推测载体、活动运行过程、要素配合、步骤关联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在此基础上推动教育工作朝着更有效、更高的目标迈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评价指标应由目标转化而来。就是否有利于受教者的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是否提高受教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否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否坚定受教者的理想信念四个方面为梯级目标,并将各目标分解成为若干子目标,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指标。借助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关方法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具有价值的推断和评价判断[9]。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胡飒.论对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4]陈联俊.“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5]王棋.以活动为载体“活化”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6]赵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1.

[7]裴晓霞,张美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5,(4).

[8]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