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2:19:25

教育市场

教育市场范文篇1

一学过西方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油画的产生一直是在“人文主义”的艺术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克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最后发展为现代主义诸多流派。近五百年的油画发展史,可以说“人文主义”的艺术思潮早已深藏在人们审美之中,肯定人的个性与尊严,赞美人类自己、提倡科学、崇尚理性的审美理想,油画艺术的语言,形式是写实具像的,艺术风格追求一种永恒审视性和博大深远的精神界境,这是求实的探索精神,具有客观实在性。那种“史诗、尚美、理性”的油画艺术品格是西方几百年以来总体的艺术典范,这一优秀文化艺术传统还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造型艺术特征,总之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的油画家的审美理想,推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产生大批油画艺术巨匠和大师。同时创造了无数的油画珍品,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油画家靳尚谊先生:“史诗品格”、“尚美品格”及“理性品格”。油画被引人中国,要从20世纪初由李铁夫、李叔同等先驱和第一代油画家徐悲鸿、刘海粟等算起,他们把西方优秀的绘画艺术及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传人中国,给旧中国落后的文化艺术注入新的血液,这种充满生机的绘画艺术历经近百年发展,尤其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形成了油画艺术多元化局面,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与不足。由于现代的油画家们接受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调节制约下,画商操纵的美术评论家包装炒作,使画家们盲目的追求极端个人的艺术风格,甚至流入“行画”之列,对当今油画艺术创作产生不良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油画作品背后精神性的东西不足。

实事求是的讲,中国油画艺术仍处在浅层学习阶段,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风格样式方面均是如此,目前许多油画家已经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现状。

邵大箴先生曾说:“大多数的青年油画家都陶醉在油画的技术层次面,有些人是技术能手,沉潜不下来,不肯花大气力去钻研油画创作,不少人的情绪很浮燥,创作上表面的跳跃很大,搞了古典写实不过瘾,转而搞表现,还不过瘾再转而搞抽象,看到装置时髦,又把目光投向装置”。前几年的确出现过这种现象,近两年有所好转,估计今后需很长时间才能解决。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好油画的语言形式等问题,其次还要解决画家内在精神性的东西,而前者容易后者难!从近十年以来国内各种重要的美术展览会及各种刊物发表的作品中看出,油画家正在逐步的深入研究,探索地运用着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各个流派的技法技巧。

可以说我们全面学习西方,而且学哪一家的都有,这的确对于提高中国油画的总体艺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中央美术学院前几年聘请法国油画材料技法专家宾卡斯传授技艺,鲁迅美术学院把法国著名油画家克劳德.依维尔请来讲学,还邀请俄罗斯画家举办了油画素描短期班等等。实际上,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油画家们一直都在学习西方。从老一辈油画家在二、三十年代留学欧美开始,到五、六十年代学习苏俄、罗马尼亚,尤其是最近这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更是如此。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在基础教学中提出了多样性的探索,并进行多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把古典至现代的绘画艺术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包括对油画材料媒介剂的使用,肌理的研究等,把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引入油画教学,更多的青年油画家积极主动地进行大胆的艺术实践和创新活动,虽然出现一些生硬之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就会好的。美术院校为主体的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更起到骨干作用。如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在成立四个画室和油画助教班工作室的基础上,最近又成立材料技法工作室。报考油画系的学生和报考油画系研究生及助教进修班的越来越多。中国人需要高品位的油画艺术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需要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及各种审美趣味的油画作品。因为油画艺术无论具像还是抽象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色彩、笔触、肌理等来反映现代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都是精神物化的一种反映。目前为止,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主要有这几种流派: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为例,形成了以靳尚谊先生为代表的油画古典写实风格,以杜建先生为代表的苏俄写实风格,詹建俊先生为代表的表现风格,及袁运生先生为代表的抽象表现风格,代表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整体面貌。

二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伴随着审美变化而进行的,而审美变化是融合在道德观念和精神气质当中的。当代社会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巨变发展的世界,在这种形式下会给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带来最佳条件,20世纪的中国是造型艺术发展变化的火爆的年代,每一艺术流派都有一批人在从事艺术创造,无所谓谁高谁下,这是现代油画艺术的多样性,西方现代的油画艺术早已形成多元化的艺术局面,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样式,就能理解杜尚为什么把小便器皿摆在展览会上,同样也能明白为什么有人把世界名车雪铁龙用起重机砸扁再摆在展览会上。如有人把德国某市政府大楼用布包装起来搞行为艺术,总之,现代艺术的概念实在太大了!

油画家首先要对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方油画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还要关注当代的各种文艺思潮,增强人文精神,关注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如环境问题,金融危机,世界局部战争,90年以来,人们的享乐风气极盛,物欲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追逐着金钱,不择手段的获取个人的私欲,人性的扭曲,家庭的危机,感情的淡漠,信仰危机等等,通俗艺术取代精英艺术,各种丑陋的东西夹杂在现代人们的心里,用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话来说:“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充满着恶意”。最近看到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题目为《挣扎与混乱》,他写道:“理性分析、形式主义、神秘主义”的新历史主义、原始主义、表现主义则荒谬的被接受下来。80年代以来在艺术界随着一批同时并存的艺术运动,如:“叙事艺术”、“坏画”、“图案与装饰”、“新意象主义”、“新浪潮”、“新稚拙”,画家们开始探索文化原形这一集体的过去,已渴望或许能回到一种无为的纯真、无知、无意识的状态中去,他们并不是仅仅恢复那些贬值的常规,他们通过一切途径来抓住最初的以原始的东西,初始意象幼儿的冲动、傻气的偶像,青春期崇拜图腾物及粗鲁的肉欲,性隐喻充斥这近期的作品。倒退、回归、放纵这种新的敏感使那些可能会被虔诚的形式主义者们视为垃圾的艺术得以再生,蹩脚而拙劣的动画片的因袭,电视节目的烦琐,大众媒介的陈腐、缺乏创新的商业性的题材,通常是最丰富的因题,老一套的东西、低级简单的东西现在却具有邪恶的诱惑力。

我们不仅要问,中国21世纪的油画创作道路应该怎样走?过去我们在油画创作中把写实风格作为唯一正统的艺术流派,而且把美理解的很肤浅,95年我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每次到油画助教班去看画,尤其到抽表班看画,总是令人不解,也曾向其他同学求教,多数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相同的年龄,受到的艺术教育差不多观念差别这么大,因为我们对现代艺术了解的太少了,几乎是出现断代的现象,而油画助教班的同学们却走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前卫,他们关心现实社会的快节奏,复杂混乱甚至丑陋的各种现象,他们不惜借用欧美曾经流行过的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及各种现代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情绪和艺术观念,他们不管别人是否读懂、看明白有没有意义,难怪有人曾经说,当前造型艺术不是在审美而是在审丑。总之现代艺术的概念很大它包容了所有的传统艺术的内容,那种对现代艺术缺乏正确认识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都需要当代油画家们和油画教育工作者实实在在的去工作,更需一幅画一幅画的去积累。

中国二十年来油画艺术的风云变换,带来了今天多元化艺术的格局,同时,中国的现代艺术现以突破了传统油画艺术的局限,当代的艺术家现在可以自由自在的利用各种表现方式和物质材料来表现现在人的各种观念和感受等,这不仅使我们陷人深深思考,如何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更新旧的创作观念,这一切都显得尤为重要。油画艺术创作如何焕发青春和朝气,表现现代的这种快节奏、复杂的甚至丑陋的社会现象,尽快的让油画家们从当前这种浅层次的学习和模仿阶段走出来,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精神性特征的高品位的油画艺术作品,估计还得需要几代油画家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种现象,在中国美术馆观看油画艺术展览的观众,多数是各个美术院校的学生或外地来京的画家和作者,多数老百姓很少去看展览。怎么形成这种现象呢?我觉得应该从我们每位美术教师身上找答案了。虽然当前我们的艺术事业较发达,产生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但是如何让好的油画这一外来绘画艺术走进中国百姓的家里,恐怕还要从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们抓起。普及美术教育工作不容忽视。这不仅对推动我们的油画艺术事业有利益,更重要在于提高民族整体文化艺术素质问题。

再者,规范当前国内的艺术市场和提高国民的经济购买力,对发展中国油画艺术创作是大有益处的。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规范化艺术市场,就北京地区来看,现有中小画廊上百家之多,画商也应运而生,但他们大多经营不规范,不是按着国际艺术品市场惯用的标准定价的,往往随意性很强。因为中国油画作品没有进入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故在国际上是没有参照价位的,往往买者只花1/10或1/20国际市场价钱就能买到中国油画家的一流的作品,而这些只相当于国外的一般商品画的价位。所以这样就把中国油画的作品当成了“行货”而非艺术品,当然这种交易的不公平性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交易的,而油画家还比较满意呢。因为比起他们的每月工资高多了。所以近十年以来,国外的大小画商在国内包装了许多有才华的油画家。我的一位同学就是被台商包装起来,据说每年交4幅油画,大概每幅人民币合计位16000元,多画多给。当然就这些已把我们羡慕的不得了!其实他们都成了画廊或画商的打工者。

进入90年代,中国有少数油画家多次走出国门,进行学术研究、考察、游学,在国内逐渐确定了相当的学术地位,被一些中介机构、国内外拍卖行收藏家、画廊看中,并有了相当不错的人。如陈逸飞等,其油画作品得以进入国际艺术市场,卖价是一串“天文”数字的奇迹价位。95、96年我在北京进修学习期间与同学们参观北京的各种高级宾馆的画廊,也参观“加德和索斯比”两家艺术品拍卖会,我是在这两次拍卖会上真正看到陈逸飞的油画原作,当时陈的油画价位在国内是最高的,约合人民币150万元左右。另一例是95届油画助教班的同学忻东旺的油画《诚城》等,因他班有几位同学参加了中国第三届油画年展,在拍卖会上的价位约合人民币是5000~8000元左右。应该说他们在北京油画界是混的不错的呢。其实真正受益的不是油画家,而是经纪人、画商。由于这种拍卖会受制于国内购买力的实际制约,主要依靠海外买家机构,这就造成急功近利效果,往往是“一锤子买卖”。

教育市场范文篇2

关键词:知识共创;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市场营销专业

一、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目的

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乃深化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这一体系致力于实现科学技巧与实践能力并举,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育优质管理人才的必要举措。《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强调,促进普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坚持示范引领,促进核心办学理念转型升级,加快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教学建设进程,并将重心放于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共赢,专业产业与教育密切结合,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引导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市场营销学作为商科学科之一,兼备理论与实用性,需要进行现场与教学实践,确保专业知识的吸收到位。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面临着单一重复性人才需求量低和综合实践性人才需求量高“一低一高”的窘境。为此,在消费升级、互联互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催生出的“新商科”时代背景,以及突出强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双创”目标下,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加强培养既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现代管理、市场经济、财务运作、商务统计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并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本土的人文情怀、灵活的营销思维、协作的团队能力、高效的沟通技能、创新创业精神的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其任务紧迫而艰巨。

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改革的难题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类课程及课程的实训环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存在如下难题:1.引导难。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考核任务多,很容易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和社会服务上,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2.组织难。参观活动,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的情况常有发生;高端讲座,单向零星的沟通无法触动深入思考;软件模拟,只计较结果值却不知所以然;案例讨论,搭便车行为。3.结合难。教学实践环节与实际市场应用之间存在明显鸿沟。课程教学实训设计单一项目多,综合性项目少,满足不了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4.持续难。案例讨论缺少细心打磨、持之以恒、不断求索的科研精神。市场瞬息万变,很多针对当下企业面临问题的营销策划方案,在开课阶段,尚吻合企业情境。但是,课程结束,市场环境发生转变时,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持续关注企业问题,不断调整策划方案的学生,少之又少。5.评价难。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知识共创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文献综述

知识共创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能力培育为目标,改变传统填鸭式讲授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间蕴含着一种“共生关系”。通过“教师-学生互动交流”来整合双方知识和潜能,并实现知识共创,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创新结合的能力[1]。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老师提出,教师角色从教学1.0时代的知识传递者,逐步向2.0时代的知识创造者,3.0时代的共同学习者,进化为4.0时代的知识共创者[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认为当下市场营销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存在三种类型的“创新”,分别是新补丁的味精式新营销(即主体内容不变、教学方式不变,只是增加一些“新营销”),新外衣的油漆式新营销(即主体内容不变、教学方式不变,增加各种“新术语”、“新案例”)和新架构的全方位新营销(即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全面更新)。任课教师们有必要主动向第三类创新靠拢,比如通过课程微信群和热点互动达到“与学生共生”,通过行动学习与知识创造达到“与学生共创”[3,4]。四、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改革内容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以知识共创为主线,构建“生涯共创实践目标、导师共创实践师资、产业共创实践基地、课群共创实践选题、能力共创实践评价”五大板块,打造共引、共导、共建、共学、共享的平台型教育教学实践新体系。(1)生涯共创实践目标,全员育人破解单一力量教育实践引导难。首先,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整合各方资源,全员育人,构建起以“营销职业经理人”为中心的实践目标,避免单一授课教师推力不足,部分研究型教师重心难以倾斜。(2)导师共创实践师资,抱团指导破解单一师资教育实践组织难。首创“综合导师工作室”双创培辅模式,工作室由五名及以上专业导师为核心,以职业经理人社会导师、朋辈导师、思政导师为辅助,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实习实践、读书研讨、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教育实践组织上,发挥导师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避免单一导师时间精力有限、专业认知有限、管理组织跟不上。(3)产业共创实践基地,企业联盟破解单一企业教育实践结合难。作为办学者的个体高校,其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包括过高的合作成本,缺乏完整性的信息,较高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与相关企业协调性欠缺等。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实践基地都具有辐射性、发散性特点,对应的企业或子公司少则数十家,多则上百家,它们共同汇聚的实践问题或情境不胜枚举,既是“问题库”,又是“实践场”,既避免了单一企业合作引发的实训岗位周期性波动,又扩大了学生、企业、行业的受益范围。(4)课群共创实践选题,长期孵化破解单一课程教育实践持续难。单一课程的实训时间是有限的,许多研究问题尚未深入,就戛然而止。同时,大量实践活动冒进、求快;研究报告缺少逻辑、深度和质感;学生态度毛糙,专注力与细节度不够。相反,现实商业社会中,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社会呼唤“工匠精神”。由此,项目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核心课程群、暑期短学期、竞赛实习全周期生涯式孵化,引导学生持续、贯彻地围绕一个主题在不同实践活动中不断打磨,完成课程作业,收获竞赛奖项,孵化创意策划,避免频繁更换研究主题,流于形式而不深入的窘境。(5)能力共创实践评价,八项能力破解单一分数教育实践评价难。围绕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商科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八项能力:从团队协作、道德伦理、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分析技巧、逻辑思维、沟通能力、技术能力八个维度综合考量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考核方式多种多样,构建起22项支撑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方法列表。

五、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经理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三大方向:智能营销、金融营销、地产营销,从实践目标、实践师资、实践基地、实践选题、实践评价五维对教育教学实践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一)结合“营销职业经理人”的实践目标优化方案。一条主线:培育营销职业经理人,成就未来企业家;两个引领:以文体技艺与视野拓展引领学生丰富生活,以综合学习与素质拓展引领学生体验生涯;三项坚持:坚持思想文化育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科研竞赛育人,打造专业学术氛围;坚持创新创业育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二)结合综合导师工作室的实践师资优化方案。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担任校外实践导师。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长期担任实践基地的校外实践导师,同时在校内担任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具体工作包括进行相关专业性讲座,提供营销人才培养的意见,推动实践教学的完善,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等,有助于培养高素质营销人才。聘请市营校友担任朋辈课堂讲师。从1999届-2018届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中,选取就业典范,形成朋辈课堂讲师团,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组合校内师资,利用项目开发提升水平。将现有教师进行三大方向分组,同时,滚动利用学习、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三)结合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参与的实践。基地优化方案这三种类型的实践基地,非传统式的一对一,而是平台型的一对多。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单一企业合作引发的实训岗位周期性波动,又扩大了学生、企业、行业的受益范围。行业协会参与。行业协会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通过自身运营集聚了一批行业内的核心企业形成联盟共同体。产业园区参与。产业园区将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及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间集聚。龙头企业参与。龙头企业即能够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通过强大的影响力引领同行业发展的企业。其本身规模庞大,拥有众多分公司和配套型子公司。(四)结合课群共创实践选题的优化方案。以《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整合营销》、《营销策划》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为主体,组成核心课程群,配合每一学年暑期短学期实践课程,充分利用竞赛实习加强实践结果市场化评判,如图1。(五)结合《商科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践评价优化方案结合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对专业必修课设立八项能力评价体系,侧重对实训环节的22种评价方法采用记录、报告、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估如表1。

参考文献:

[1]刘濯源.教育4.0时代,教育技术的新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2):143-144.

[2]周涛.基于知识共创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模式改革[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5):100-105.

[3]刘兰娟,朱红军,林芳,等.财经类高校学术型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09):26-31.

教育市场范文篇3

[关键词]新经济;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协同发展

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国民经济正在由高速度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而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活动就不仅要满足市场需求,还要能够引领市场需求,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盲目地迎合市场。市场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要懂技术、会管理,另一方面更要善于发现、抓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遇。这就对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应该着力加强双创教育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以下简称“协同发展”),以使其在校生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新经济环境。

1新经济环境下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新经济即新的经济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名词有着不同内涵。当今时代,人们所讲的“新经济”,通常指的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注重发挥知识与技术价值的全新经济形态。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技术创新、产品创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市场竞争中的胜者不再仅仅是好产品的生产者,还应该是好商品的营销者。换个角度讲,新经济环境下的市场主体不必是资本(货币和生产资料)的实际拥有者,只要他们能洞悉市场需求、创造不同以往的新商业模式,就可以调动资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的门槛大为降低。为此,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提出并大力实施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希望借此推动中国经济逐步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双创”计划是在全社会普遍推进的一项国家战略。对于以人才培养为主业的高校来讲,由于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大学生,必须积极响应、全面贯彻这一国家战略。教育部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到了2015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双创教育不断迎来新的利好政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设了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累计开设2.8万余门课程,各示范高校开设2800余门线上线下课程,选课人数近630万人次,双创教育已经蔚为大观。然而,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滞后,在快速上规模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与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发展的协同性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协同发展的理念比较薄弱、载体不够丰富、师资能力结构不匹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等方面。在新经济特征越来越明显的市场环境下,为了提高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双创教育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2新经济环境下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2.1协同发展的理念比较薄弱。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我国众多高校普遍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营销专业人才。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很多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双创教育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尚未建立“亲缘关系”,两者之间常常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学校管理者往往没有看到市场营销专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独特价值,即其可以激发不同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愿、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和发挥营销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究其原因,这与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分立严重、整合不足的大环境分不开,也与学校管理者、营销教育者缺乏将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进行协同有关。在很多高校的双创教育中,课程设置往往偏重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政策敏锐性,认为学生只要有了“金刚钻”和灵敏的“政策嗅觉”就会增大创新创业的成功率。这两方面固然需要,但是如果在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市场的研究、淡化了对于营销意识和能力的训练,就会造成学生在真正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时遇到困难和瓶颈。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市场才是经济活动的场所,政府制定和调整政策也要依据市场形势,双创学生不了解市场、不懂得营销是不行的。在新经济环境下,高校必须改革不适应双创教育内在规律的办学理念,把市场营销技能作为双创学生的一种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推动市场营销知识与其它专业知识的融合共进。2.2协同发展的载体不够丰富。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点,横跨经管、法律、礼仪等学科,对语言表达、文化素养、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专业优势。要用好这种优势,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受到简洁而必要的营销专业训练。然而,在目前的双创教育实践中,很多高校只是简单将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团队引入到双创教学过程,认为这样就能够满足双创学生对于市场营销知识能力的培养需求。在没有学校政策引导的情况下,这些教师往往只为双创学生讲授一些市场营销原理,满足于让双创学生学习掌握营销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少将营销学思想与双创学生自身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分析和教学。这造成了双创学生在学了一些基础营销知识之后,很难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当中,没有将营销知识转化为促进其创新创业的能力。市场营销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实习实训环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却很少针对双创学生进行设置,或者即便设置了,也是简单沿用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只围绕商品流通和销售做文章,不善于引导双创学生学会发现市场的新需求,导致创业完成度明显不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中,每个行业企业都有市场营销部门,双创教育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该把与行业企业对口专业的学生安排到这些企业去,让学生到企业营销管理一线去学习经验、发现问题。而这方面的协同发展举措,在高校现有的双创教育中非常少见。2.3协同发展的师资能力结构不匹配。当前,高校的双创教育师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二是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三是校外聘请的企业双创导师。在人员组织上,三类师资由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或学校就业服务部门牵头管理,但内部关系较为松散,相互交流不充分。在这样的工作机制下,双创教师对于双创教育没有专业归属感,针对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融合的集体教研活动几乎不会开展,课堂教学仍然是根据各自专业各说各话,不能满足学生通过双创教育提升市场认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期待。双创学生来自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几乎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这样的话就更需要双创教师团队加强沟通和协作。无论是市场营销教师还是其他专业教师,只要从事双创教育,都应该有意识地将两者协同起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思想和市场营销思想融合到一起,而不能沿用老的教学方法。2.4协同发展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绩效管理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考核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这句话对于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来讲非常贴切。由于学校管理者缺少对于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协同发展重要性的清晰认识,在对双创教育进行评价考核时,没有就协同发展研究提出专门的考核办法,只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而不对协同发展的组织者即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考核。这样的结果,一方面造成了双创教师在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方面的创新意愿不强、用力不多、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造成有关职能部门不认为促进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是自身的重要责任,没有采取措施的自觉性。在很多高校的双创教育中,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在对协同发展成效进行评价考核时,往往只从量的方面入手,比如市场营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课时量比例、学生的市场营销考试成绩等等,而很少从学生营销思想的建立和市场观念的增强等质的方面着眼。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而且使得双创教育不能给双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关于尊重市场规律的指导和帮助,造成了不少创新创业学生忽视对市场的深入调查研究,很容易陷进“唯技术论”和“唯政策论”的泥淖。

3新经济环境下深化协同发展的可能路径

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在新经济环境下,由于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越来越多的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这种内在联系得到了显著加强。创新创业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展开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双创教育必须深化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来改进。3.1开眼看市场,提升协同发展的自觉性。学校管理者作为双创教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应该深化对于市场规律的认识和尊重,要认识到双创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师生为学校赢得了多少创新创业类的奖项,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能真正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去。同时,直接从事双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应该打破固有的专业思维,把市场营销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对于学生双创需求的回应。3.2俯身听需求,激发双创师生的积极性。大学生作为高校双创教育的主体,其中的大多数都期待通过学习训练能够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将来能够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并且有朝一日取得成功。只要校方能够通过制定执行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就能够让学生少受一些眼前利益的诱惑,更加专心于创新创业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就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不利于双创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直接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在认识到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之后,也能够提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思路和方法。学校及时听取双创师生的这些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并做出相应改进,就能够进一步激发双创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双创教育的效能,形成有利于双创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3.3静心研机制,提高各方资源的参与度。双创教育目前在国内整体上处在探索阶段,较少成熟的工作机制。从利于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应该加强对于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多从机制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尽早建立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双创教育相关方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各方资源参与双创教育的广度、深度和效度。首先,要提高校内办学资源的参与度,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加强对于双创教育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对双创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支持不够有力的职能部门改变观念,认真贯彻学校有关决策部署。其次是提高校外社会资源的参与度,这主要指的是相关行业企业的双创资源,即要协调企业为双创学生提供可以在技术研发岗位、营销管理岗位进行多岗位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接触和理解,增强其创新创业的实际动手能力。

4结语

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面对这样的形势,高等学校需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国家双创战略的引领和推动下,进一步加大对于双创教育的关注、研究和投入,从实践经验出发积极改进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重技术轻管理、重政策轻市场的突出问题,避免出现场面热闹、效果不彰的结果。根据本文的分析探讨,高校管理者和双创教育教师队伍当前应当把深化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作为做好工作的切入点,在提升协同发展的自觉性、激发双创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各方资源的参与度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做到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双管齐下,把双创教育办成利国利校、利师利生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孟莉.“新经济”基本特征与企业管理变革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9(04):50-51.

[2]李欣.教育部召开新闻会介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关情况[EB/OL].2019-10-10.

[3]连翠芬.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0):115.

[4]乔辉,李俊琴.双创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8(8):79-81.

教育市场范文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调研;教学;对策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近两年笔者参与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企业(行业)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陕西省人才中心、国美集团西安分公司、陕西华圣果业集团、陕西五环胜道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零售大中型企业和人才中心,在企业的所见所闻令人获益匪浅,也引起了对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些反思,行业企业的需要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南。

一、专业岗位需求情况分析

(一)连锁经营企业的岗位构成与需求情况。1.人才需求量大。随着连锁企业的不断增长和发展壮大,近几年,许多成长型的连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企业普遍表示在发展过程中人才招聘难,需求量大,储备量大。按层级分,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最为缺乏,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障碍,也是企业进行人才招聘和储备的主要方向。2.店长、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是最稀缺、最抢手的资源。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培养周期长,培育成本高但又不可或缺,随着零售连锁企业的不断扩张,企业首选从内部进行培养,企业对员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例如,五环胜道体育用品公司储备干部的管理通道就是导购(实习期3个月)—品牌店长(培养期4~6个月)—品牌业务(培养期7~12个月)—品牌业务主管(成长期13~24个月)—店面副经理(成长期25~36个月)—店面经理(发展期37个月以上)(图1)。由此可见,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建立稳定的团队,在人才培养上有着一定的规划,这也给新入职的毕业生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空间。3.基层管理人员学历要求不高。从学历结构来看,连锁型企业对一线员工的学历要求不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约为28%。但是从基层管理岗位开始,在考核个人业绩的同时,对员工的学历就有一定的要求,如店长、主管等岗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40%;再高一级的管理岗位,储备干部大专及以上人员占比为75%,中层管理大专以上学历占89%,其中硕士研究生占30%(图2)。连锁型企业对一线服务类员工招聘时大部分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但是在管理岗位和管理干部的培养上要求学历。4.企业对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企业需要的员工具有哪些素质?企业选择新入职员工时,哪些素质是公司需要的?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主动性、吃苦耐劳、实干精神、热情、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共6个项目,供调查公司进行选择和排序。调查结果显示:吃苦耐劳(100%)成为第一梯度;主动性(83.2%)、热情(80.5%)成为第二梯度;实干精神(60.6%)、服务意识(59.8%)、职业道德(57%)成为第三梯度(表1)。从企业反馈的意见来看,对学生从事连锁企业素质要求提的最多的是“良好的心态、吃苦耐劳和主动性”等。(二)市场营销专业岗位与需求情况。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分布很广。主要为营销策划、物流管理、销售主管、部门经理、公共关系等岗位,其中推销员、营销员(导购员)、客服等就业容量最大。2.岗位人员能力要求梯度分析。企业在所需的营销人才中,综合能力成为首要条件,诚信力、进取精神、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也是新入职人员的基本要求。(三)人员素质要求。1.思想素质。要求从业人员品德好、诚信守纪、爱岗敬业;学会做人、易与人相处、协调能力强;安心在一线工作、不断进取。2.专业素质。能掌握现代营销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懂网络营销和电商商务的基本知识。3.熟悉市场发展态势。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4.身心素质。有健康的体魄,能承受一定的劳动强度;心理素质良好,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强,意志坚定,充满自信心。

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就业前景好。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大型连锁企业应运而生,电子商务突飞猛进,这就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二)就业面广,适合的工作较多。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中高职、五年制连读和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笔者所在学校的财经商贸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技能,如会计基础知识、点钞与假币识别、翻打百张传票、熟练的文字录入、熟练的办公软件的应用,等等。这些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在企业尤其可以在零售型的连锁经营企业中的多个岗位就业,可从事收银、导购、店面管理等岗位。除了营销岗位外,近年来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网络营销、网络推广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增加,也为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三)人才需求量大,入职学历门槛要求不高。人才需要量大,入职门槛的学历要求不高,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连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有着旺盛的行业需求。同时零售行业入职门槛较低,一线服务人员岗位没有过高和严格的学历要求。

三、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涉及到多种学科,临界性比较强,需要多种知识给予支持。因此,应加强销售技巧、商务礼仪、商务沟通与谈判、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课程。今后学校应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针对现代服务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专业人才,淘汰陈旧落伍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例如,陕西是果业大省,也是苹果、猕猴桃、石榴等水果的优产区,年销售和出口量比较大,在专业方向中可以培养服务于“三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二)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衔接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审视,参考行业企业工作过程,选取集中实践(实训)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适应社会的需要,保持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能力培养;以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打破传统的知识性结构,确定模块化的实训(实践)设计思路。打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条块状结构,确定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总体设计思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安排一定课时的企业(行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企业进行2~4周的参观、实践,认识工作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返回学校学习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也可以增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引进企业文化。近年来职业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则比较零散,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职业技能尚可,但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则比较薄弱。要么觉得工作压力大,要么不能吃苦,要么团队协作能力比较欠缺。有些中职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劳动纪律观念不强,迟到早退或者不能按照企业的要求着工装,这些往往成为被辞退的原因之一,就业稳定性比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引进企业文化的内容,加强学生劳动纪律观念。在体育教育和第二课堂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使学生能应对紧张的工作,并能承受一定强度的体力工作;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制度,养成良好的保守客户信息和商业秘密的习惯等,使学生在校就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四)眼光长远,注重企业和自我发展空间。我校是一所财经类学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生就业时,总是希望进入金融行业,殊不知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改革,行业对人才的学历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在营销专业的就业中,岗位需求量大,这就要求学生进入营销一线岗位时,能调整个人心态,做好本职工作,并在一个企业中坚持下来。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能坚持的毕业生,在8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里都会做到班组长、主管、店长等基层管理岗位,3~5年发展到中层管理岗位的不在少数。(五)挫折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对毕业生回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生稳定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得天独厚,不能正确认识必要的挫折是职业成长和成才的必要途径,有助于个人的成熟。有些中职毕业生年龄较小,毕业时走上工作岗位时刚满18岁,不能主动面对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会丧失自信心,或者干脆离职回避困难。有些高职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对工作环境等条件要求比较高,或者在人际交往、上下级关系等方面一旦遇到矛盾不能有效解决时,往往离职或者频繁的更换工作单位。所以,在教学上,针对学生的特点,应开展相应的挫折承受能力的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也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恰当的解决问题。(六)良好的沟通能力为职业发展插上翅膀。市场营销工作岗位中,沟通能力特别重要。主要体现为:表达能力,说清楚你要表达的含义,让他人一听就明白你要做什么;倾听能力,明白顾客要表达什么和表象下面的真正需求;设计能力,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你的设计能力去体现和表现。项目策划、团队建设等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而且为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实现整体内涵建设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好的希望和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不断深入企业,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行业企业变化调整教育教学,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只有不断探讨和革新,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对接、学生素质与社会需要对接,才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水利.沟通的捷径是弯的[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2]刘一凡.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困惑[J].陕西职业教育研究,2017,(1).

[3]曹恒山.销售这样说才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教育市场范文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对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岗位创新与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充分深化校企合作,利用校企合作基本模式,加强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围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与目标,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为未来阶段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弹性化运用创新创业知识夯实基础。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优势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

市场营销涵盖对市场营销观念、4P/4C理论、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及目标顾客等多种不同课程内容,通过对各类基础理论概念及学术观念接触,能更好培养学生实际创新意识,使其能突破传统市场营销规则的束缚,更好满足不同环境下市场营销需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学生良好创新意识的基本特点,在更深层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简化早期阶段繁琐创新创业流程,在充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供切实保障。另外,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有较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将创新创业知识转化为实用性较强理论概念,从根本上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教育工作双向融合,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充分将创新创业知识应用于未来岗位工作。

(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备优秀的创业大局观

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因素包括市场环境、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及市场导向等多项内容,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必须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制定科学市场营销策略,保证市场营销行为的实施能取得良好成果。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致力于优秀的专业大局观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各方面市场信息资源的提取能力,根据实际市场营销工作需求制作及调整营销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同样要求学生具备良好市场观察能力及岗位工作的实践探索能力。所以,从教育概念上来看,市场营销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在逻辑高度重叠,面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有助于从培养学生创业大局观的角度,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更深层次理解,使学生能基于自身专业素养,科学的对创新创业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充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二、校企合作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紧密性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基于校企合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为载体,结合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未能与企业形成长期性合作关系,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清晰、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基于统一要求稳步推进,严重拖慢创新创业教育进度,降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因此,未来阶段高校、高职院校应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进一步深化与企业之间有效合作,共同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实践能力,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质量,为未来阶段更好强化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岗位创新与创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在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及专业学科课程学习能力方面做好充分提升,有效掌控创新创业教育及专业学科教学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双向互补。但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未能基于当前教学需求做好规划,仅单方面运用校企合作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忽视维持教育平衡的重要性,使高职院校内部产生教育失衡问题,不利于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长效化推进。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落实多位一体教育协作机制,在推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稳步推进的同时,做好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延伸,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填充剂,以此有效平衡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之间关系,充分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质量地开展。

三、基于校企合作发展背景下的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一)构建多元化的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基于教育实践需求建立完善教育体系。为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应积极做好教育管理协调,平衡对各类教育资源的运用,重点做好教育实践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在这其中,教师应明确自身教育定位,加强实际教育引导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平台的教学实践作用,在基础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延伸,将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融入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满足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求。通过环境耳濡目染与教师的教育熏陶,帮助学生将市场营销理论充分应用于创新创业知识学习,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能力不足及学习理解能力缺失问题,为后续阶段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高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意义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是以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单方面融入基础学科及专业学科。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应采用双向融合教育机制推进教育工作。因此,提升各个学科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至关重要,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际有效性是核心关键。对此,高职院校与企业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利用教师赴企业挂职或企业职工赴校指导两种方式,加强教师对创新创业教学技巧的应用能力,帮助教师掌握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使教师能针对各类问题有的放矢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提升教师的实际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使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充分实现协同推进。

(三)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之间存在一定内容共通性。高职院校应利用校企合作将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及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整合,使其形成完善的教育整体,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体系。为更好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方面需要对现有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的进行优化,根据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将部分创新创业基础概念融入市场营销专业评价、考核机制。一方面,运用学习考核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不足,另一方面,亦可帮助学生有效将创新创业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解决学生面临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难题,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之间能产生一定内在联系。以此提高市场营销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质量。

(四)推动市场营销专业自主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自主化培养的意义在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积极性,从强化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的视角进行教育布局,进一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基于自身知识积累,自主化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探索,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环境。针对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从业兴趣、个人喜欢及学习优势等多个维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渗透,由企业联合高职院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自主化学习空间和平台,继而利用更专业化的教育视角开辟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视野,丰富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摆脱当前阶段创新创业学习困境。久而久之,随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创新创业知识学习势必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结语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新时期我国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重要方式,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岗位实践能力具有良好帮助。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涵,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重大推动作用。基于校企合作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基础学科的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能力,为未来阶段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更好融入就业发展环境及创业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汪丽霞.如何打造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创新创业体系[J].中国市场,2021(19):109-110.

[2]叶菁婧.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11):84-85.

[3]李丽阳,李虎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3):43-46.

教育市场范文篇6

一、建立培训市场的理论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培训定义为:为达到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熟练程度,而计划传授所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训练。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的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是一种运行机制或调节手段,市场的本质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培训活动中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培训活动是否具有产业性质是能否形成培训市场的关键所在。

(一)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

一个市场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为是否存在着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之间是否存在着交换关系。

从培训活动的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交换存在于这个活动当中。

首先,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培训领域交换的利益实体,是培训需求的一方,即买方。培训机构是办学实体,是提供培训的一方,即卖方。在培训活动中,受训者必须交纳一定数目的培训费,从而使资金流向培训机构,同时也使受训者获取了参加培训的权力。经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加了在社会竞争的能力,这是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交换关系。

其次,培训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通过自己智能和体能的消耗,向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服务,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交换。

再次,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通过设立培训机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及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推行或举办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培训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所开展的培训。国家通过教育投资,开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综合国力。国家既是培训活动的投资者,也是培训利益的获得者。

可见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其中国家、社会、个人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供需交换和价值交换,为完成这种交换必然存在一个市场,通过市场,使社会、教育部门和个人之间实现价值交换和供需交换。

此外,教育交换与物质交换相比,教育交换更为复杂,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首先,教育培训活动与一般商品活动的目的不同,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还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为目的。第二,教育培训交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交换。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人才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人才并不是教育的独立产品,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训者不属于培训机构所有,培训部门也不能把受训者作为自己的产品拿到劳务市场去出卖。

总之,培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必然与社会其它系统发生交换关系,这种供需和价值交换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培训市场就是完成这种交换的场所。

(二)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

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是由它的资源消耗性,生产性和可经营性所决定的。

1资源的消耗性。

开展培训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经费、时间与空间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培训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2生产性和服务性。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受训者的素质。经过培训的人,会导致个人价值的增长,一旦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便会创造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培训的人比未受训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3可经营性。

培训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绝大部分办学机构自负盈亏,自主办学。培训机构的生产和经营就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发展壮大自己。

承认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并不是把学校当企业办,并不是只强调经济规律,而不顾教育规律。它的实质在于明确教育部门与社会其它部门的交换关系,社会上的任何部门要想得到教育服务,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培训机构要想在社会上发展壮大,就必须接受社会的选择,培训机构要有经营意识,要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与教育培训市场紧密联系,既然教育培训是产业,就得进入市场。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培训市场的概念界定

市场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专门市场组成的,培训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和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市场的特征。只是由于我们没从本质上去认识它,因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一种运行机制,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对培训市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窄。目前很多问题正在争议之中,给培训市场下一个定义确实比较困难。从一般的表面概念上界定它,培训市场是以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提供和需要为交换内容的市场。从深层次界定它,是指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或运作形式,是围绕着培训所发生的交换关系的总合。

培训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小系统,它是由培训信息市场、培训教材市场、培训生源市场、培训师资市场等构成。

培训市场既可以作为单独存在的市场,又可以作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三、培训市场的本质

揭示目前业已形成的培训市场的本质,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具体地说,现阶段培训市场本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品--市场"层面

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凝固着人们的一般劳动,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使用价值来看,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从交换方式来看,知识与技能进入市场后,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是以"货币"为手段进行交换。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得交费参加某一培训机构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表明了知识与技能等教育产品已具有"商品货币"性质了。

(二)"不完全"--"不成熟"层面

在一般市场中,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在培训市场,有时却不能执行,有些类型培训的学费并不反映教育成本,也不反映教育价值和效用大小,学费并不完全成为调节教育供需均衡的杠杆。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市场的最基本特征。然而在培训活动中,国家为了全社会共同利益对某些培训项目进行某种程度必要的垄断和干预;某些行业本身就具有垄断性,使培训市场中的竞争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内。

培训市场从萌芽、发育到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培训市场的认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事实证明,现阶段的培训市场不论从性质作用意义上,还是从程度范围上看,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培训市场的界定不明确,发育不平衡、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得力,一些培训机构收费不合理,个别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甚至还有以学经商的现象存在。上述种种原因表明,目前培训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虽已初步形成,但是不成熟、不完善。

四、建立培训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的变革,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现实背景,是培训市场得以启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教育体制总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旦经济体制发生变化,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深化。这一重大变化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也对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理所应当地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成人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联系最紧的一种教育类型,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基本运作方式,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成人教育科技市场、成人教育生源市场、成人教育人才市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等一批成人教育市场,是成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才能使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同时也使社会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校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得以增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这是培训市场得以形成的动力与源泉。

其二,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为培训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变化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往那种国家包分配,用工终身制等劳动用工制度必将被聘任制、合同制所代替。企业有权选择职工,职工也有权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需要学习,要求培训已成为职工获取新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职务晋升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这种培训是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在经济学上称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当个人经过投资,而获得了收益成为可能,个人才会到培训市场寻找培训信息,参加培训。所以说,只有职工真正拥有了选择职业、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自主权时,职工培训市场才能形成。

其三,建立培训市场是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奉命办学、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来规划和设计成人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下放权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建立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优化结果为目的的运行机制(市场体制),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必然,它的出现可以使成人教育按市场的需求办学,使市场调节成为管理成人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北京市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主客体

据统计,北京市目前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84所,成人中专校142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136所,此外还有近3000所乡镇成人学校、村办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培训体系。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各类成人培训机构中接受培训。可见北京市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卖方市场和一个潜力很大的买方市场。对于这个客观现实,我们只有正视它,承认存在,研究规律,因势利导,促使其不断发育和完善。

(二)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专业设置

目前北京市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所开设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即文化补习类、外语类、艺术类、职业技术类。

文化补习类的主要对象是准备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如高考补习班,成人高考补习班,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外语类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艺术类主要包括书法美术绘画、器乐声乐、舞蹈体操健美;职业技术类主要以美容美发、烹饪、服装剪裁、装璜设计、计算机操作、家政、家电维修、财会和汽车驾驶等。

当前,北京市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明显加强,除文化补习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外,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培训方向明显呈现以下特征:

(1)职业培训的专业多为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

(2)办班方式灵活多样、讲究速成,见效快。

六、关于促进北京市培训市场成熟与完善的几点设想

(一)做好建立培训市场的基础工作

1认真搞好办学体制改革,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前提。必须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政府对教育事业包揽过多的状况,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在政府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或由社会各方面和公民个人联合举办"的精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外友好人士来华合作办学或单独办学。

2落实培训机构的法人地位,保证培训机构的办学自主权,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内在基础。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外部环境,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办学实体,使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自主办学。就目前而言,培训机构应享有招生自主权、设置专业自主权、制定收费标准的自主权、用人自主权和对外交流权。

(二)建立和完善培训市场体系

1加快筹建我市培训信息市场。目前北京市培训市场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其中培训信息市场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应加紧筹办,发挥其培训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为中介,建立全市成人教育培训信息网,把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普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咨询服务,使之逐步完善。

2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培训市场开放的范围,目前首先应开放政府计划调节之外的培训领域--即社会培训领域。其次是系统内、企业内部培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逐步使中小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3在培训市场的组织方式上。组织与筹建培训市场时,要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以无形市场为主的原则。在交换过程中应由目前的相互依附关系转向契约关系,使在培训市场中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三)加强对培训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应当转变职能,由传统的行政指令性管理转为制定政策,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行的调控体制,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教育市场范文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筹资证券市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力发展担负培养人才与知识创新双重任务的高等教育就成为了时代的选择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生均教育成本的增长,受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是融资的主要途径,具有效率高、透明度高、监管规范的特点。高等教育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可以在多方面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市场是一个相对垄断、风险较小、回报率较高、规模巨大的市场。据统计,上世纪90年达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为12.3%,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20%,远高于同时期长期储蓄率。因此发展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必须扩大投资渠道,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强大的筹资功能募集大量资金并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为证券市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国高等教育证券市场筹资现状

(一)直接筹资

1993年,复华实业(现名复旦复华)、南洋实业(现名交大南洋)两所高校企业在国内交易所挂牌上市,拉开了高校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序幕。随后清华紫光、清华同方、方正科技、华工科技等先后加入了这个行列。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的高校上市公司已达20余家,其中清华大学5家,北京大学4家,南开大学2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各1家。这些校办产业类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价格定位较高,业绩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和追捧,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募集了大量资金,同时也给证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概念股之所以在股市中有优异的表现,其深层原因在于:高校类上市公司主营优势极其突出,在专业领域内拥有部级科研成果和强大的技术储备,行业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稳定,如清华紫光的扫描仪、华工科技的数控机床和大功率激光切割器、东软股份的软件和系统集成等;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提出引发了市场对高校概念股的想像力,高校类上市公司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资本的输入,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由传统的技术与有限的自然资源结合所创造的物质财富;高校类上市公司造就了一批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科技企业家。过去这批人是高校的教职工,通过实践,他们现在已成为既懂科研又具有较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科技企业家,如清华紫光的张本正、东软股份的刘积仁、北大方正的张兆东等。

(二)间接筹资

当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限制,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大量上市直接融资并不现实,更为灵活有效的是让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的投资计划涵盖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诸方面。拟上市公司存在一个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问题,已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等募集的资金也存在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问题。投资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正好可以兼顾这些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上市公司介入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途径:

1.上市公司与高校在高科技项目上的合作。如新黄浦与复旦大学合作基因工程、大众出租与上海交大合作昂立一号生物工程、厦门国贸向北大未名集团投资生物工程、南京中北向南京大学投资制药产业等。据统计,1999年度学校或学校控股上市公司为学校和社会创造可供分配的净利润3.8029亿元,这些资金可用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弥补高等教育经费的不足。

2.直接投资办教育。如英豪科教通过其下属子公司英豪发展投入2亿元参与英豪学校,按学杂费收入总额的20%提取资金回报及拥有的固定资产折旧,其学杂费收入由幼儿园的3.8万元到高中的5.5万元不等,收益稳定而可靠。在投资4亿元创建英豪外国语学院后,英豪学校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应俱全的完整办学体系。类似的还有银广夏投资300万元参股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闽福发在第一大股东牛津—剑桥国际集团配合下参与创办津桥工商专修学院等。

3.投资教育软件。如远东股份与香港汇杰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远东科技公司,从事教育软件的开发和销售;又如江苏吴中与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及江苏共创教育发展公司合作创立江苏南大苏富特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教学软件的开发与销售。

4.投资教育信息化。如部分上市公司抓住契机,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积极参与开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的远程网络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对接的主要障碍

(一)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

我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投资的盈余只能用于学校的再投资,而不能给投资者分红。”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使得投资者难以获得必要的经济回报,而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避开法规的限制,如英豪科教采用合作办学,通过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来获取回报,但这种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利于对企业投资的保护,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渠道筹资。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高度集权和高度垄断的两大计划经济特征没有根本改变,教育体制改革大大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化程度远远低于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市场化程度。在高等教育内部非公立学校的办学在融资、税收、征地等方面享受着不平等竞争的待遇。此外校园板块在整个股市中的比重还很小,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高校的科技产业部分,其他领域如民办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等未能涉及。因此品种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今后直接上市融资的一个发展方向。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

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健全,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股市进行调整,众多高校概念股的股价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下滑,前几年聚集的光环开始消退,高等教育利用股市融资的前景不容乐观。可以说,高校概念股正面临新的挑战,或者说高校通过校办企业(上市公司)介入证券市场这条路将面临新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对接的建议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1.完善法律法规。从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看,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投资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与投资其他产业并无区别,资本都要实现营利性和增值性。根据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投资高等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得不到必要的经济回报,投资者也不能撤资分红,这就无法吸引投资者的办学热情,势必会影响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完善《高等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高等教育投资基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教育,在具体操作上要明确高等教育投资开放的领域,充许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营的适当营利,让投资者获得必要的回报,从而为两者的对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2.健全配套制度。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健全和完善,主要包括:不断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使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券商、上市公司各司其责,为高等教育从证券市场融资建立起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的平台;培育和规范各种中介机构,更好地连接和沟通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的对接离不开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牵引和沟通,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和扶植各种中介机构并加强监管,确保其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切实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权。从表现形式上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是一个独立法人,但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实际的办学自主权很少,这与市场经济的自主原则明显不符。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并不具备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条件,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仍然在制约着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作用的发挥,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资格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2.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性。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把市场机制和理念引入办学体制,要学会经营大学。我们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对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避免教育投资的盲目性和竞争过度,同时正确处理好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关系。

(三)强化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就我国而言,高等教育与证券市场的结合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发展很快。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同时有利于证券市场本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加大公立高等学校优质资产部分上市的力度,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允许一些发展成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民办高等学校及相关教育产业集团(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通过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等方式进入证券市场募集更多资金。政府还应制定一些能够吸引拟上市公司或已上市公司向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征地、贷款、税收等的减免,从而鼓励投资向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倾斜。

(四)积极拓展筹资新途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及相关产业与证券市场结合形式较为单一,债券、基金几乎为空白,因此必须积极拓展新的途径,理顺股票、债券、基金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之保持恰当的比例。我们在加强股票筹资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发行高等教育债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0多年发行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的经验,在债券的发行方式、品种构成、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精通债券发行和流通的中介机构和专业人才,这些都为专项教育债券的发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证。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出于风险的考虑对债券具有较强的购买需求,客观上要求证券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选择。因此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趋于成熟,已经具备发行专项教育债券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03

2.上海教育科学院.教育应成为经济新增长点[N].中国青年报,1999-6-9(教育导刊)

教育市场范文篇8

【关键词】教育培训;市场研究;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这就使得教育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持续增加。从客观角度来说,教育培训市场能够切实消除校内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分析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可知,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制约因素较多,尤其是市场监管不到位,这就使得教育培训市场难以保持稳定发展。从当下国内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培训机构呈现持续增加的状况,培训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机制也更为成熟,可以说,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活力较强,然而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教育培训市场的规模正在逐渐加大,发展脚步也逐渐加快,并能带来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整个教育行业能够保持长足发展。对教育培训行业予以分析可知,培训学员是不可忽视的,从教育培训机构的角度来说,服务对象就是学员,确保其内在需求得到满足,培训机构方可真正获得发展空间。和学校教育比较发现,教育培训机构面对的学员在年龄层次分布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学员年龄通常较小,其中占比较大的是学生群体,此外就是学习新知的社会人员。教育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潜在对象,培训内容呈现多元特征,而且学员并非零基础,其只是想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因而会依据个人的实际需要来合理选择教育培训机构。众所周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导致大家面对的压力大幅增加,这就要求在校学生、社会青年必须要保持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确保能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如此才能使升学、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另外,我国的教育资源较为紧张,而且分配也不够均衡,若想保证教育需求得到真正满足的话,教育培训机构则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这也是其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教育培训市场监管机制从教育培训机构的角度来说,工商、劳动、教育等职能部门均拥有管理权,其若想顺利进入市场,必须要拥有办学资格,相关教师也一定要获取专业资质。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培训机构的规模较小,其在注册时,只是通过公司名义来完成工商注册,因而工商部门成了管理者,但这会导致师资、培训、课程等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监管。2.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无序国内的教育培训市场并未得到规范化管理,但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而且进入市场的条件也不是十分严格,这就使得培训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较多,最为关键的是市场监管体制并不完善,若只是通过职业道德来约束培训机构的话,良性市场竞争必然无法形成。在部分培训机构看来,若想保证学员数量大幅增加,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但是其采用的宣传方式多为张贴小广告,或者是分发传单,而这对城市面貌产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会采用虚假宣传方式来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学员享有的权益受到伤害,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侵害。3.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存疑我国教育培训市场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是规范性不强,培训机构中的教师拥有的知识能力也较为低下,教学素养明显不足。而且培训机构对运行成本的管控力度较大,因而对教师的专业资质审查并不严格,有切实资质审核采用的标准并未统一起来,这就使得相关人员无法胜任教学工作。

三、规范教育培训市场应采取的措施

1.推行培训机构准入资质若想保证教育培训行业能够稳定发展,必须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国家标准,而各地教育部门则要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来对资格标准予以细化,确保教师、教室等方面均能达到既定要求,如此可以保证培训机构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民办培训机构来说,必须达到市场准入要求,如果不符合的话则要直接取缔,如此才能使市场环境得到切实改善,接受教育的相关人员可以享受更为理想的服务。2.教育培训机构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要完成好宏观监管,行业协会则要强化指导协调工作,这样能够对风险予以有效防范,进而使得教育培训市场保持稳健发展。从教育培训机构的角度来说,要对教学质量予以提升,并保证师资条件满足需要,如此才能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教育培训机构要有长远眼光,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构建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实施流程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要保证管理体制能够更为明确。教育培训机构想要在市场中生存,一定要提高培训课程的整体质量,如此可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课程定位必须要精准,设置也应更为合理,确保课程效果能够更加理想。此外,还要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可大力推进专家型团队的组建工作,同时要将职业化培训做到位,寻找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并从经济角度来客观评价培训效果,确保管理、服务体系能够更加完善。现阶段,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必须要强化监控、管理,并保证售后服务能够做到位。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必须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完善现行管理体系,保持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长远发展目标。3.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教育培训行业和餐饮、服装等行业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区别也较为明显。教育培训行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是无法用统一的标准衡量的,任课教师对服务质量起到决定作用,而这就使得监控、评估无法达到预期。在衡量培训服务的实际质量时,学习效果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因而要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起更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将公共平台的功能发挥出来,由学生来对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展开评价。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建立起信用银行,如果培训机构、培训教师达不到要求的话,必须要清理出市场,如此才能使整个行业的发展更为稳健。4.分类管理,明确监管责任允许和鼓励营利性教育培训机构登记为法人。培训机构需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明确法人;培训机构有了企业身份,工商登记部门应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一旦出现纠纷,就由工商部门查处。由于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培训机构还需接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和监督,获得办学许可。每年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对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教师队伍、课程进行年终审查,确保其是否还有办学资格,对于合格的颁发许可证书,不合格的要依法整顿。

四、结语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繁荣,以教育带动国家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在物质文化得到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更多的关注。随着教育发展起来的教育培训市场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教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梦莹.关于儿童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营销界,(3):-.

教育市场范文篇9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党员教育工作带来的双重影响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后来又写进了党章和宪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所谓市场经济,指的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一切商品发达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客观必须的资源分配方法。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有资源配置较为合理,经济效益较高,竞争性强,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等诸多优点。但是,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商品经济的本质,所以它也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这首先表现在企业行为和经济秩序上。拥有自主权的企业在竞争机制的引导下,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如果缺乏必要的规范约束,很可能出现欺诈、违约等现象,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市场经济的运作成本,甚至可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其次表现在社会风气上。市场经济由于利益分配机制的转变,以及商品交换原则的通行,一方面大大刺激了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极易诱发人们的私欲和拜金主义泛滥,从而导致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滋长,损害社会风气。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给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以下双重影响:

一是具有积极作用。首先,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社会协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整个社会围绕着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被联结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就客观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强化党员的群体意识、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从而给党员和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消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助于人们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奋力开拓进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为端正党风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带来新的活力。第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和严密的监督体制,从而为党员干部防腐倡廉提供有效的制约机制。

二是具有消极作用。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要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就容易使一些党员产生对货币的神秘感,以为“金钱万能”,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从而诱发拜金主义思想。其二,等价交换原则又容易使一些党员的人生价值观念出现功利化倾向,从而导致党员价值观念的扭曲,造成党内政治生活的商品化。随之,拿原则作交易,向党讨价还价,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庸俗作风就会滋长蔓延。其三,市场经济的求利性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诱惑着一些意志不坚定、党性观念淡薄的党员和干部,把理想和信念转变为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使自己的党性、人格和灵魂统统商品化,只讲钱财实惠,不讲党性原则;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甚至违法乱纪,严重败坏党的声誉。其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客观上把我们党的建设置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由于国门的打开和国际间来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作风必然会乘隙而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党员和干部,导致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生活作风发生变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抓紧抓好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工作,必须把握市场经济特征,正确认识双重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自觉抵制其消极影响。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是要加强基本教育。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问题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会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当前,尤其是要着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从根本上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运作义理和基本特点,从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加强信念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而产生的新旧观念的冲撞,以及某些社会不良现象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得一些党员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感到社会主义道路艰难,共产主义理想遥远。认为讲理想、信念不如讲眼前实惠。也有的党员片面地认为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特别是看到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越来越少,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甚至对党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讲明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并不是某些人的善良愿望,而是一个科学的结论,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尽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坚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做到在顺利时能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遇到挫折甚至出现低潮时,同样能够坚定不移,并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为着既定的目标顽强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三是要加强宗旨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做个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而且更是党员应尽的义务。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充分反映体现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脱离了现阶段的政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去倡导和推行为人民服务精神,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坚持引导、教育党员讲理想、讲奉献,又要肯定人们正当、合理的物质利益要求;既要教育引导党员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多作贡献,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承认并鼓励党员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来获取相应报酬;既要教育人们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个人利益,引导党员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四是要加强党性教育。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它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上,而且还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共产党员必须讲党性,立身行事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尤其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使得我们有些党员在坚持党性原则这个基本问题上产生了认识的混乱,有的甚至把党性原则等同于商品交换原则,致使一些党员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上产生了偏差,只讲个人要求,不愿履行义务,只要组织照顾,不愿接受约束,甚至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由此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五是要加强法纪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拥有较充分的自主权,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明显减少,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大大加强。这种自主性,对于增强党员的自强、自主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种自主性也会出现一些负效应,主要表现为组织纪律涣散,甚至会否定党的纪律和必要的集中,导致无政府主义、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十分重视对党员进行党纪国法教育,强化依法治国的意识。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对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规定的方针、政策、制度能够严格遵守,对伴随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纪律、法律行为能够坚决反对和抵制,进而促使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健康运行,保证它的功能和效益正常发挥。六是要加强廉洁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必然会侵蚀到党内来,使得我们一些意志薄弱,思想品位不高的党员在物欲横流的浊浪中发生迷误,理想和道德观念出现严重倾斜,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日渐淡化,有的甚至违法乱纪,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上述问题与市场经济负效应有关,如不及时制止和纠正,就会败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损害政府机关的声誉,动摇党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导地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党员进行廉洁教育。通过教育,解决好党员价值观、义利观、竞争观、道德观、法纪观、功名观等问题。做到参加竞争而不狡诈,讲求金钱而不贪婪,追求价值而不越轨。引导党员以党章为准则,以共产主义思想信仰为精神主干,把共产党员的行为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奋斗实践统一起来。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教育的基本方法

教育市场范文篇10

一、教育市场改革的由来背景在本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样市场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社会活动极具商业色彩的社会里,谈论教育的市场化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市场的,引不起太多人的响应和赞同。从实践上看,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将教育当作一项公共的事业,把办教育作为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来看待。然后,近十几年来情况却发生很大的变化,各国政府虽未放弃自身对教育的职责,但教育的市场化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或敏感的话题,它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如果加以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一)主要的依据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自由主义学家霍斯和洛克的思想以及19世纪亚当.斯密关于市场和政府作用的论述。但近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的直接依据主要是来自战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有关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芝级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因其地位和,被看作是教育市场化的代言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作为教育市场化的积极倡导者,早在1955年,他便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该论文后收入其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弗里德曼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第一,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垄断。由于对其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的约束,无论从经济从社会还是从教育上看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学校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均不负责。要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以往的改革措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走市场化的条件。他分析说,使教育向市场化过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或条件:一是要在"消费者"(consumers)和"生产者"(producers)中形成市场观念;二是要形成取代免费集体服务的市场交换关系;三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生产者机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机构(无论私立还是公立的)均是独立的和竞争的,社会无论是对私立的还是公共的机构都应一视同仁。在他看来,只要通过适当的措施,这几个条件便可具备。第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在基础教育方面,他主张废除义务教育的立法。他虽不反对国家将公共资金用于教育事业,但认为形式加以改变,应从的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改为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凭券(voucher)的办法。其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家长取得政府发放的教育凭券,其子女可借此进入经政府认可的学校就读,政府可借此来维护对教育的最低限度的资助。家长在为其子女作决定时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只要进入政府认可的学校即可,而不必考虑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政府的作用是确保学校维护最低的办学水准。在市场条件下,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处在相同的竞争位置,二者都只有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生存与。在高等教育领域,他同样主张进行市场化的改革。认为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高等院校均应向学生全额收取学费。政府对公立院校的资助也必须采取教育凭券或贷款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地选择就读的院校,学生将来就业后归还所欠款项。

弗里德曼观点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校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被各国政府所接受。直到80年代末期,他的理论才开始广为流行,并对西方国家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

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另一积极鼓动者是著名经济学家海耶克(F.A.Hayek)。他从60年代起便将经济学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市场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应将市场的竞争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对学生进行选择的唯一途径是竞争和市场过程。正如西方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他所赞同的唯一的平等形式是市场公平(marketequity),即在教育市场中进行竞争的权利。而不平等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社会现象,它是促进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片面强调社会正义(SocialJustice)会促使人们对市场秩序发生怀疑并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如果没有了竞争,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会受到威胁。他认为,不存在用以决定谁该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所谓"公平"的教育依据。不必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选拔,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不可能被充分认识。他反对社会上流行的观点,即应尽量使每个学生在教育上获得成功。他认为,政府绝不可以为所有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资助。多少人需接受高等教育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他还认为,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规模不应受非经济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完全应由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来决定。所以,他不赞同那种认为应尽可能促使所有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最大限度成功的观点。他指出,一个社会如果要从有限的教育投资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就应该将投资集中于少数尖子的高等教育。

在英国,教育市场化理论也十分活跃。早在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AlanPeacock)和怀斯曼(JackWiseman)也提出了不必由国家投资教育,而应通过给家长凭券、资助或贷款的方式在自由市场状态下进行自由选择的主张,这在60年代热衷于教育的民主化和机会均等的英国并未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在此后若干年间,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虽大有人在,但只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市场化才开始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人们开始将此当作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主要西方国家中的社会思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现象是以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和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为主要体系所组成的"新右派"(NweRight)在社会政治思潮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在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尤以后者强调鼓励开展竞争,允许个人进行自由选择,减少政府对社会部门的干预,加大市场化的力度,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弗里德曼、海耶克等人所极力倡导的教育市场化的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近年来却风行开来,不能不说与这种社会政治思潮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建设福利国家理念和对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的全新认识,在许多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均把公共资金用于教育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教育常常与医疗和生活保证等基本社会福利相提并论。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无论是从教育投资的总规模上看,还是从教育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开支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均达到了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各国公共教育获得了大量的资金。遗憾的是,这一黄金景象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进入70年代后不久,在西方各国经济不景气的重击之下,西方各国的财政负担日趋沉重,各国政府对支付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庞大的公共开支感到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于是,教育领域便呈一派萧条景象中。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除少数几个外,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均多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从1975年至1986年,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挪威、瑞典和奥地利等少数几国外,大多数国家均呈下降趋势。丹麦从7.8%下降至7.5%,荷兰从8.1%下降至7.0%,加拿大从7.1%下降至6.5%,美国从5.4%下降至4.8%,日本从5.4%下降至5.0%,联邦德国从5.4%下降至4.2%,英国政府的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也由1980年的5.6%下降到1986年的5.2%。各国教育经费减少的直接后果是造成教育投入不足,进而影响到教育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各国政府开始寻求对策,以求得在不增加公共开支的情况下来维持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正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教育市场成为一种选择。

(三)教育因素的影响从公私立学校的比较来看,公立学校处在较为不利的地位。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办学效率来看,显然各国公立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如生均经费、教师工资、班级规模和教学设备等诸多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但效率普遍不高。例如,美国公立学校年生均经费由1960年的2035美元上升到1990年到5247美元(以1992年至1993年不变价格)。相比之下,私立学校的生均培养经费只有公立学校学生的50%-75%。据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的机制,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第二,从办学的质量来看,近年来大量公私立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比较的表明,公立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从1961年至1991年一直呈下降趋势。1990年,约33%的公立学校学生参加了SAT测验,平均分为896;同年,私立学校67%学生参加此测试,平均分为932。反映社会公众对教育态度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连续多年一直表明,大多数人对公立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开始使人们感到,在各种改革措施均难奏效的情况下,应该从体制上寻找原因。这使得不仅市场改革的鼓动者加大了声调,甚至连一些原先对市场改革持消极态度的人也改变看法,转而支持市场的改革措施。第三,公立学校逃学、暴力、吸毒等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士气低落,相比之下,大多数私立学校在教育质量上具备较高的水平,校园中也较少出现各种不良行为。例如,澳大利亚私立学校12年教育中的在学率平均为80%,而公立学校仅为30%。

因此,从教育体制内部两种类型学校的横向比较来看,对私立学校较为有利。一些人指出,私立学校之所以成功。关键之处在它是以市场化的公平竞争为发展动力的。而公立学校正是缺少这个。他们提出,保持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竞争,这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竞争最为实际的意义在于,假如你对卖方--某所学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你可以选择为手段,选择另一所你所满意的学校。要竞争,就要形成开放的市场,这就要求不仅要打破公立学校对教育市场的垄断,在政策上将两种学校公平对待,而且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进行改革。

二、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在近年来西方国家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特征日趋明显。从市场化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在宏观上涉及到国家的体制,在微观上涉及到学校的运行机制。就这二者而言,各国均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中小学领域而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一)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模式在战后历次教育改革中,各国对公立中小学的办学体制少有触及。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一些国家开始探讨在不改变公立学校性质的情况下对其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如近年来英国许多公立中小学相继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接受中央政府直接拨款的学校。这些学校获得了办学经费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人事权,比以往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并要在办学质量上达到规定的要求。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正在英国形成。

在美国,各州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改革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80年代以来出现的学校有:"选择性学校"(AlternativeSchool)、"有吸收力学校"(Magnerschool)和"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School),其主要做法是对现有的公立中小学进行改造,学校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订立招生、课程、办学质量和财务等方面的标准,来换取政府的办学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中小学形成维持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和机制。据统计,到1997年上半年,美国已有约30个州出现了特许学校,总数超出700所。这一新型学校的出现表明美国传统的公立学校的办学体制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扩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利从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实际来看,教育选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公立学校本身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允许人们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亦即不同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方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不利状况,赋予他们主动的选择权利。在这方面,典型的有英国所实施的"入学开放"的入学新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来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学校就读,而不必受过去按片就近入学的限制。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学校为了吸引学生而相互开展竞争,优胜劣汰,以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州也已相继采取了与此类似的允许家长在居住的地学区内或跨学区学校间为其子女自由选择学校就读的措施,前者叫做"区内选择方案"(Intradistr-ctpians),后者叫做"跨区选择方案"(Inter-districtplans)。这一做法目前有逐步推广的趋势。

另一种是更大范围的既可在不同的公立学校之间也可在公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做法。如英国在多年前就已经实施了"公助学额计划",对选择私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予以补助。在丹麦和荷兰等国,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允许学生在公立与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的做法。美国一些地区在改革中也采取了为学生家庭发放教育券的方式,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学校。1991年,美国出版了由查布(J.E.Chubb)和莫(T.M.Moe)撰写的《、市场与美国学校》一书,引起美国教育界很大的反响。在这本书中,作者明确提出,在所有吸引人们注意的改革措施中,唯有符合市场规则的选择才能够解决美国的教育。

(三)完善中小学内部的管理机制8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国家,还是采取地方分权制的国家,都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当作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将许多原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给予学校更大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推行的所谓"学校管理的地方化"(LocalManagementofSchools)的改革,就是一个例证。

在学校内部的管理方面,各国纷纷从改革学校运行机制入手,使之更为规范化和民主化。突出的措施是实行和完善学校董事会机制,并在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成员组织中规定了校长、教师、家长和人士组成比例,特别是扩大了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的比例,以使学校在办学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社会的要求。例如,在新西兰,不久前颁布的《教育法》所制定的教育改革的具体步骤中,就包括制定学校宪章,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扩大学校董事会在人财物各方面的权力,赋予家长更大的教育参与权与选择权。丹麦颁布了新的国民学校行政管理条例,强调发挥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和家长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限,赋予学校董事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瑞典政府也提出了加强义务教育的议案,其中的一项重要除了赋予学生及家长更大的责任和权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校外,特别强调鼓励他们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

与此同时,公立学校也出现了所谓的私有化或私营化的改革措施。这包括采用私立学校的管理手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与工商的合作,等等。

(四)推动私立学校的教育的私有化(privatization)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私有化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将私有化的概念运用到教育时尤为如此。对教育领域的私有化有着深入的普宁(RichardPring)教授提出了私有化的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由私人出钱购买私立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从实际情况看,这两种形式的私有化近年来已大量存在。

在教育领域私有化的下,西方许多国家私立中小学的比重均有所加大。80年代,美国私立中小学的数量增加了30%,达26800所,而同期公立学校数量却下降了3%,为83800所。1991年,美国出现了被媒体誉为上最为大胆的教育私有化计划,即以发明家爱迪生的名字命名的爱迪生计划(EdisonProject)。该计划原打算在1996年秋季前创办200所赢利性私立学校,到2010年招收200万名学生,但由于在经费的筹措等方面遇到困难而受挫。尽管这样,这反映出公立教育体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澳大利亚,1981年至1991年,私立中小学学生数由占全部学生数的23.04%增至27.9%,而公立学校的学生数却由76.96%下降72.1%。这同样反映出学生由公立学校向私立学校的流动。俄罗斯在私有化运动的带动下也打破了原苏联国有化的单一办学模式,出现了大量的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兴办的中小学,正在形成公私立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机制。

(五)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学校教育近年来,西方国家企业介入学校教育的程度和方式都有所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开始广泛关注并直接介入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运作。至1990年,美国企业界已发表了约300份关于美国教育的报告。美国政府同年发表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也明确提出要发挥企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布什政府的最高教育助理不是教育专家,而是施乐公司前总裁大卫.卡恩斯(DavidDearns)。一些地区也改变惯例,任命了企业经理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在英国,不仅规定新设立的城市技术学校的董事会必须要有工商企业界的代表,而且许多原有的公立中小学都在董事会中安排了企业界的成员。这种参与有利于学校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介入教育还表现在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资助。据统计,美国公立中小学从工商企业获得的资助每年多达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各种奖学金、辅导等其他形式的资助。而高校所接受的资助更是中小学的5倍之多。

三、简略的

由上可见,在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倾向已变得越来越明显。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国外一些教育学者已就此展开讨论,从、和各个角度进行探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国家的教育职能从教育的进程来看,国家承担起教育职能大致始于19世纪中后期。在这之前,国家的教育职能是极其有限的。从欧洲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由宗教化向世俗化过渡以及各国公共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国家教育职能的重大变化。在这之后,国民教育的义务性和中小学校教育的公立性便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国家承担教育的职能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国家教育职能的变化是与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改变相联系的。虽然教育不能与福利国家相提并论,但二者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推行福利国家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普遍特征。所谓"福利国家"就是国家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别,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福利国家的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它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当社会中每个人的个人收入的效用总和达到最大值时,社会的经济福利也就达到最大值。由于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国民收入的总量越多,分配越平均,则社会福利也就越大。因此,福利国家的主要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自英国工党政府于1948年首次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70年代,所有西方发达国家被认为均已成为福利国家。

在西方福利国家的体制下,免费教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其范围甚至从小学延伸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不仅免交学杂费,甚至连午餐和服装等也由国家提供。这就导致如上所述的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的现象。教育经费在绝大多数国家均成为严重困扰政府的一个问题。从现实来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一种必然。

随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争论。争论的重点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国家是否继续要维持其教育职能,一是国家如何来维持其教育职能。

强调国家必需具备教育职能的观点仍占居主导地位。赞同者指出,早在200多年前,古典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为自由制度中的政府规定的三种职责中的第三种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对于这于职能,他特意做出解释:"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来说,若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所得利润决不可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维持。"亚当.斯密的国家职能观在西方国家曾获得普遍的接受,将教育纳入了国家的第三种职能。贝特兰.罗素把政府的职能划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个方面,前者包括防止个人的暴力行为,保护生命和财产,制定并实施刑法;后者主要指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英国学者约翰斯顿(R.J.Johnston)了当代对国家职能的各种讨论,在他所列的六种国家职能中,就包括了"国家是经济文化教育上的投资"这一项。其实,在教育的作用不断被人们所认识的今天,要求一个国家的政府放弃其教育职能是不可思议的。主要的问题在于,国家应如何来行使其教育职能。与过去强调不断扩大教育职能不同的是,目前西方国家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应对国家的教育职能加以限制,不能无所不包,而应是最低限度的,属于非教育性的社会福利性补助应予以严格限制。

在如何维持教育职能的问题上,开始认识到国家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要保证其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上,国家行使教育职能并不等于国家要介入学校的运作,这样才可避免由国家干预形成的各种福利性的教育措施所造成的巨大浪费。

如果说在普通教育阶段国家的教育职能还十分明确的话,在高等教育领域情况下则大不相同了,将高等教育看作完全是个人投资的观点已经十分流行,并开始反映在一些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中。根据英国著名教育学者斯科特(PeterScott)的分析,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国家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英国、瑞典、荷兰和法国等国家已不再将高等教育看作是政府的完全职责,而是更多地看作是代表纳税人购买由高校所提供的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而对于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进行必要的投资。

(二)关于平等与效率问题回顾战后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平等与效率一直是贯穿于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时而潜伏,时而爆发,时而缓和,时而加剧。但总的来看,这一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与各国社会政治环境相联系的。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民主化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便是将教育机会均等看作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社会平等,弥合阶级鸿沟的工具,还是个人的消费手段问题上,明显倾向于前者,这就导致欧洲国家在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大范围波及众多国家的中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各国纷纷改革导致学生过早分流的中等教育体质,推行中等教育的综合化,使中等教育面向大众,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私立学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被看作是保守的,阻碍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平等。所以,私立学校政策一直是各国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不断引发党派和社会公众的争论。

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末期起,西方社会对教育平等和效率的看法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表现在:一是就社会的整体而言,虽还关注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但更注重自由选择、竞争和多样化,特别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不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换取平等;二是受上面所提到的各种因素的,人们对社会公正和平等概念的认识有所变化,市场论的鼓动者强调说,他们并不反对社会公正和平等,但公立学校限制选择的做法恰恰违反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基本原则,真正的社会公正是公平的选择以及竞争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