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3:31:22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范文篇1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有科学根据的向往和追求。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所向往、所追求并为之而奋斗的目标。理想是有阶级性的,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理想也就不一样:有的崇高、有的卑微;有的正确,有的错误。不同的理想,指引人们走不同的道路,对人们的行动起不同的作用。崇高的理想,对一个人来讲,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革命战士和共产党员,能够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和极端困难的环境里坚持斗争,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能在枪林弹雨中,在敌人的刑场上,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崇高的信念:黑暗的旧社会一定要灭亡,光明的新中国一定要诞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伟大意义,要么碰到某些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从而消沉下去;要么只能在生活的大海里随波逐流,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甚至"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随时都有失足落水的危险。我们要教育党员做一个高尚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就必须首先教育他们做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就是为这个伟大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目标。这个伟大理想有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将来的远大奋斗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党的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也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所谓理想教育,对全国人民来说,主要是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是党的远大奋斗目标,即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奋斗的时候,绝不能忘记这个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教育,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主要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现在,有一些共产党员,把自己降低到普通群众的水平,只讲共同理想,不讲共产主义理想,甚至说共产主义理想是空的,看不见,摸不着,做不到。这些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忘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既包括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也包括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那么,在党章上为什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呢?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提高,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从而消除了社会主义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不仅消除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而且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消失了,再也不会产生人剥削人、压迫人的现象。这是多么无限美好的社会制度啊!我们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奔向共产主义开创了新天地,争得了幸福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事业,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为实现共产主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吗?想一想为革命捐躯的先烈,看一看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如果我们胸无大志,碌碌无为,还在那里一味追求个人私欲,只是在个人小天地里兜圈子,难道不感到有愧吗?我们应该树雄心、立壮志,把实现壮丽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终奋斗目标,并且要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一个政党理论上的成熟与否是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全党理论政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领导水平的高低。我们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就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把全党武装起来,并用以分析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才能使党在复杂的形势、新任务面前,经得起考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乎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党几十年来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首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提高全党全国人民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正确反映了人类历史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智慧和正确思想的结晶,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辩护相妥协的世界观。"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完整的世界观作指导,我们才会对世界和我国社会的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才能在极其复杂的斗争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

其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提高全党全国人民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它不但为人们提供了改造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的科学世界观,而且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同志曾说过:"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提高我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最有效的理论武器。我们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培养和造就出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再次,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提供了最直接、最有用的思想指导和工作范例。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仅能够掌握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各种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能够从中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有了邓小平理论,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思想政治优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以十五大为标志,我们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仍然是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认真领会同志所讲的四个"最根本"的深刻含义,真正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的任务落在实处,就能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顺利地发展。

能否精通并熟练运用邓小平理论,是衡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我们党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在当代中国,衡量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首先就要看他是否真正掌握了邓小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

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这里,同志对学习马列主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要系统地理解,把握其要义,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怎样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是一个自觉问题,有没有一个好的自觉性对能否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要学给别人看,也不是要专门讲给别人听,而是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像同志所说,要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别的任何理论所不具有的强大威力。

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威力,并不是仅凭读几本书,背一些条条,再拿到工作中去硬套就能显示出来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但只从书本上的一些条条中去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且还指手画脚地批评别人的人,结果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严重损失,同志称这些人为教条主义者。这些教条主义者虽然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条条,却丢掉了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丢掉了它活的灵魂,特别是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做出一副貌似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架式来吓人,所以危害尤其大。

端正学风,在当前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形式主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很多,要求一般干部群众把这些书都读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要把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贯彻"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要精、要管用,就是要密切联系实际,根据时间可能去选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掌握基本现象和精神实质。邓小平同志还举例说,他的入门老师就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这也给从事党员教育的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好学习,把最精、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党员和群众,而不是不切实际地要党员群众读许多大部头的著作,搞一些形式主义。

(三)教育广大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同志指出:"我们党历来主张,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指我们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基本态度。同志在延安时期针对我们党当时所面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复杂局面和抗日战争的艰巨任务,号召全党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同时,又总结历史的教训,特别指出:不应当把马列主义理论当做教条看待,而应当看做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认识和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就是说它能够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一种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我们明确应该怎样去做,从而保证我们行动的正确和有效性。而不是说它能够给我们每一步行动都提供一种现成的模式,只要我们按图索骥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关键是要学会他们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就使我们掌握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进行党的教育,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对党的基本路线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全面理解和把握基本路线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基本路线最后一句话所说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很清楚,这个奋斗目标,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富强",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必须是富裕的,而不是贫困的;社会主义理应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实力。党的基本路线把"富强"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上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极大的鼓舞。"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领域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高度民主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当然,民主和法制是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法制,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民主。"文明",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而且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只有这两方面都搞好了,才算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述情况说明,党的基本路线包含着三个奋斗目标:一是以现代化建设为标准的物质文明建设;二是以民主法制为内容的政权建设;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只有明确了这个奋斗目标,才能明确前进的大方向,从而自觉地沿着这个大方向前进。

第二,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和基本要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和要求,就必须规定其行动路线,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政治原则和总政策。经济建设是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这个阶段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其他领域进行改革,坚持对外对内实行全面开放,就是这个阶段的总政策。很显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是基本路线的核心部分。正因为这样,我们通常把基本路线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对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以及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理解。"一个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能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重点工作,任何离开这个中心任务而另立其他中心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基本路线精神的。但中心任务的实现,既需要可靠的政治原则作保证,又需要正确的政策作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实现中心的可靠保证。所以,"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坚持"一个中心",绝不是鼓吹"单纯经济观点";坚持"两个基本点",绝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另搞一套",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处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关系上的基本经验。仅仅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之所以能相互依存,是因为两者都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如果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立国之本"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国之路"。它们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才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保证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三,规定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要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任务,不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而且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方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政策,但又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同志在讲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时,就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学习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一切真正好的东西。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不能盲目地学,不能照抄、机械照搬。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强调要"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批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要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他还提出要自力更生,就要艰苦奋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我们党在新时期把同志提出的这一基本方针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强劲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一步扩大,加入世贸组织也即将临近。在这种大气候下,我们贯彻基本路线时切不可忘记和丢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和建设的洪流中去,自觉地为实现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而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规定了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的"全国各族人民"。党的基本路线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阶段的奋斗目标、核心内容、基本方针,而且还规定了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基本力量。这就是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依靠力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的。这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保证,如果不坚持党的领导,或者不依靠全国各族人民,那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成了一句空话。有一个时期,曾经出现了一种淡化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淡化党的领导,必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轻视人民群众作用的错误倾向。如果这种思想和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就不可能真正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同志有段名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这段名言至今仍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牢牢记住这两条真理,并付诸实践,真正做到依靠党和群众来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

(二)树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思想

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好这条基本路线。这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所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所谓"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是指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长期坚持不动摇。"一百年不变",意思是讲坚持基本路线的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这里就讲明了坚持基本路线是要管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时期。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将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国从党的八大以后已经进行了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看,许多方面仍未摆脱落后状态,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很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也不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很低。因此,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上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第二,我国的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实现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但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上层建筑还不够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还远不充分。比如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必须使广大干部真正成为社会的公仆,真正成为人民的勤务员。而要做到这些,并使其形成制度和习惯,那就需要相当历史过程才能解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要达到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的极大提高,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极大提高;要使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使我国成为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切都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达到。

四、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都给党员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这就是说,党员教育必须对党员进行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党员成为学习的模范。

(一)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基本知识是马列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知识。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原则,党的作风,党的纪律,党员的基本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党的领导,党的干部,党的生活准则等,不懂得这些道理,就不懂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的基本知识是党员提高觉悟,增强党性,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必修课。党纲党章是党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础。党员严格遵守党纲党章,是党在组织上的一致的前提,对党员进行包括党纲党章在内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措施。

党的组织要通过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党员弄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坚信马列主义,并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确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原则和制度;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明确党的干部的作用和条件,使党的每个干部自觉地成为人民的公仆;明确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做合格党员;明确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抵制和纠正一切不正之风,反对各种腐败现象。总之,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切实加强广大党员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

对党员进行基本知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党员在新的形势面前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带头建设市场经济的本领。有的在是非面前不能保持清醒头脑,甚至经不起金钱的腐蚀,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把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会不断充实新内容,对党员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

(二)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党的基本知识是马列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和基本原则,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知识,它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当时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后创造出来的。党的基本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是分不开的,因此,党员教育必须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列宁曾经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朝着知识化、专业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较以前大大增多。但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广大党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因此,党员教育必须拓宽内容,把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共产党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业务技能技术,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改革和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只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党的基本知识,巩固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培养自己洞悉未来事变的能力,信心百倍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只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也只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员要成为经济建设中的内行和骨干,就必须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

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他们做合格党员的自觉性,使之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200年来,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实行市场经济,它们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能够促进国内国外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倡导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改革开放15年后,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提了出来。可见,搞市场经济是我党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提出来的,建设市场经济也将由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去实现。游泳要习水性,领导市场经济的建设必须了解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及发展规律等,这就要求全党都必须学习市场经济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对我们全党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一方面,从根本上说,搞市场经济将有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机制,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如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容易诱使一些人见利忘义,铤而走险;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决策主体相对的分散化,容易产生本位主义,或各个地方各自为政,削弱中央权威,产生地方主义,等等。

(四)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以法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走卡在勤.常重申以法治国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党员做合格党员就必须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第一,党员要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看,我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出来的,是由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也就是说,党的政策是法律的灵魂,而法律是政策的具体化。因此,一方面,只有掌握政策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执行法律;另一方面,只有严格地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政策。这样,党员要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就不但要学习好党的基本知识,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学法知法。

第二,党员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学习法律。共产党及其成员,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国家法律,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员只有学法知法,才能用自己的行动自觉体现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

第三,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必须学法知法,否则,不懂法或对法律知之甚少,那就没法判断自己的活动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还是超越了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制观念,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反对腐败。

第四,党员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就必须学习法律知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时期,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作斗争,是执政党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靠过去那种搞政治运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斗争,实践证明有许多弊端,新时期必须寻求新的方式,那就是"要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党员只有学法知法,才能正确使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执政地位。

第五,党员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是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情况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这就是说,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决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老路,一方面是极少数人暴富,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处于贫困境地,历史也不允许我们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转得更好,就不能靠自我发展,而是靠政府的"培育"和"推动",这就更需要法制的导向和保障。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的有效配置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才能有良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党员带头学好法律,这是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将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五、党的纪律教育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是战胜任何强大敌人的法宝之一。无论是党自身的巩固和发展,还是党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实现,都必须有全党的坚强团结和必要的集中统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基本经验。而要保持党的团结和统一,那就离不开严格地执行党的纪律。没有党的纪律来维护,没有党的纪律来制约,党的团结和统一将成为一句空话。党的纪律是党维护组织上团结统一,向一切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的有力武器。1859年,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也反复证明,没有一支铁的纪律的党员队伍,是完不成革命任务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同,党的纪律的具体内容也随党的事业的发展,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纪律作为这一时期约束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规则,自然也要转到为实现新时期党的工作目标服务的轨道上来,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新时期党的纪律的具体内容可分为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人事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等等。这里着重讲讲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的问题。

党的组织纪律,是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原则和规矩。党章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党章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这既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又是党的组织纪律。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上行动一致的原则和规矩。政治纪律的重要性是由政治问题的重要性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根本政治任务。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政治纪律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为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重申党的政治纪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党的每一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必须在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基础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或党的组织对于关系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全局的重大政治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唱你的调,我吹我的号。

党的宣传纪律,是指党对从事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宣传工作的党组织和党员制定的工作准则和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党的宣传工作必须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政治性理论问题,对外必须统一于党中央的决定和口径,与党中央步调一致。党的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由宣传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宣传工作的特点是它的公开性和广泛性。党的许多决议是通过新闻媒介传达的,党的许多政策是通过新闻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和解释的,党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宣传工作进行指导的。因此宣传工作必须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认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教育内容范文篇2

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之上的新的提法。它指的是指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或者是文化传播。因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课堂的汉语教学,还会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凡是有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它既有别于国内的对外汉语,又不同于简单的汉语国际推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更能加快汉语及汉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2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定位使得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也非粗泛而表象的语言文化推广。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尽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比较认同的是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文化。这样的定位对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任务的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显得狭隘了一些。

什么是“文化”?中外为其下的定义数不甚数。可见其复杂。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豢勒(E,B,Tavlon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化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是非常广泛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们有好处的,就是文化。”从以上中外对文化的阐释可见,文化是复杂而广泛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也可以这样说,凡是民族的,有吸引力的,为异国学习者所需的一切文化内容皆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内容。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为象牙塔里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有接触的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士,甚至是与汉语毫无接触,仅仅是对东方文明古国怀有好奇心的老头老太太们。

3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因素的探讨颇多,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也应重新定位。从以上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来看,简单地说,文化内容包括存在于语言及非语言形式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和相对独立的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主要指存在于语言系统各层次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它主要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系统中。属于语言的文化因素。

3.1.1语音中的文化因素

语音对文化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一定的结构系统,如汉语的声、韵、调系统,这个系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承载了大量独特的文化信息。例如,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近音字,于是人们就从这种谐音关系中引出了吉利话和禁忌语。如与“死”谐音的数字“4”,在电话号码,车牌号码中凡带有“4”这个数字的,人们都不愿意选它,这就是避讳。反之,“8”与“发”谐音,含有发财,发达之意。所以人们都喜欢带有8的数字。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另外,汉语的音节有其独特性,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双声、叠韵、叠音的韵律美;押韵回环的节奏美,声调配合的抑扬顿挫之美;模拟声音的仿真之美等等,在诗歌、民谣、顺口溜、绕口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3.1.2词汇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所使用的词汇中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尤其是那些很少能和外语对译的词汇。比如汉语的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远远多于其他语言,这表明中华文化注重家庭、血缘关系。另外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如姓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姓后名,信封上地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大后小。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家族轻小我的民族心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从词汇的结构形式来看,双音节词最多,存在大量的四宇成语,并且其中不乏两两对称的并列式或联合式词组。

3.1.3语法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句子的生成是以语义为第一要素,以义统形的。不用严格的性、数、格、时态等形式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而是在遵照一定的规则后,只要在前后语境中表达合乎事理,就可以组句组段。汉语中多话题句就是这个缘故。例如,“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常常说成“作业我已经做完了”。只要你细细地体悟,就能悟出各种表达的微妙差别。在造句心理上表现为重意境、主神似;写景状物时要求化景物为情思,赋情思于景物;叙事说理时则贵言简意赅。同时不求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却讲究意境上的回味无穷。汉语句子在生成过程中对于语境、情景以及交际双方背景知识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就不仅对语言符号作表层分析和组合,而且要努力进入对语境的领会,对情景的感受,乃至动用储存在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是汉民族重领悟而不重形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的体现,是汉语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渗透到汉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而集中体现在了语法上。

3.1.4语用中的文化因素

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在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它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所决定的。一般的基本语用包括以下几种:

①称谓语。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对长辈、老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故对老者要在姓前或后加“老”字,表示尊敬:对不熟悉的人也用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相称,以拉近距离:对上级则用姓加职务的方式相称,表示对对方社会地位的尊崇。

②问候语。中国人见面问候并非“你好”二字那么简单。“吃了吗,”“去哪儿,”“上班哪7”这些并不需要认真回答的看似不经意的随便问问,既是对对方的在意和关心,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写照,还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

⑧禁忌语。一般在结婚、寿诞等喜事期间,要说些美好祝福的语言,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或是有不吉祥之嫌的话,若是不小心为之,也要用吉祥的话来转化一下。在外国人看来,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属于隐私禁忌的范畴,而中国人,看关系的远近,也是可以或者是愿意和朋友交流和分享的。

④谦辞与敬语。中国人对自己尽量谦逊,对他人尽量表示尊敬,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而外国人往往把中国人的这一谦逊传统看作是不自信,自卑的表现,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3.2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相对于存在语言形式中的文化因素而言,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存在形态大于语言形式。除了通常所理解的与语言相对的“体态语”以外,还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一文字,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3.2.1文字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就是汉字。它除了具有文字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神奇的文化功能。特别是汉字的书法魅力和它的构造来源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文化极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字的书写非常讲究。虽然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但是一旦融入了人的理解和性情而诠释出的汉字则体式多样,风格各异,或飘逸,或凝重,或雄健,或清秀,因而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书法艺术。

汉字的构造极其来源更是彰显了汉文化的魅力。一部《说文解字》也道不尽它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融入了个人的人生感悟的新“说文解字”也层出不穷。如”人”字,《说文解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腥之形。凡人之届皆从人”。天、地、人为宇宙”三才”,而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可见,我国古代对“人”的重视。现代人对人有新的诠释。认为“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分别取自“男”字中有力的一撤和“女”字中风情万种的一捺,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若肩负社会责任感则为“大”(“一”为责任);人再大大不过“天”(一”为天),人若能立于天地间,则为大丈“夫”(“二”代表天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人”字构造的阐释,都融合了“天人合一”文化思想。

3.2.2体态语

体态语是属于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指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递信息。体态语在交际中最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拱手”是中国人特有的见面或告辞致意的礼貌举止,是有古代文人见面作揖演变而来的。在有师长、领导等前辈在场时,要有一定的距离,坐姿端正,显得谦逊有礼,以表示对前辈的尊敬和敬仰,而不是彰显自我个性的时候。

3.3文化知识

其实,通常所说的文化教学就是指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文化知识指的是有别于以上谈到的所有的文化因素而相对独立的知识性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文明集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3.3.1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科技、风土人情等。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属高山盆地内陆之国,受几千年的儒家哲学思想的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温文尔雅,忠厚通达,博大内敛的文化气息。与西方的热情奔放,冒险不羁的骑士精神全然迥异。

3.3.2基本国情知识:主要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教育、民族等方面知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中国,依然秉承历史之精华,敞开胸怀,广交宾朋,吐故纳新,积极进取,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3.3.3专门文化知识主要指针对汉语言专业或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学习者所开设的专门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它更具专门性、系统性、学术性,更突出文化价值观念,保证学习者受到足够的人文科学教育。

教育内容范文篇3

1小学教育的内容设计

1.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提高类生活水平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悟人类的经验,掌握相应的技术。这方面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比如学习语文可以使学生掌握人类的语言,进而更好的与人交流。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这方面也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的重视。

1.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和探究真理的主要动机,在学习知识和探究真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可以积极地投身于学习之中,并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相反当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时,学习积极性低,而且学校效果很差。此外,小学阶段培养起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一定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由此可知,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等。以学习为例,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他就能自觉地按时完成其学业任务,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4形成健全的人格

掌握一定和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要立足于社会,不断地实现自我,还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就是人格结构中各方面都得到平衡协调发展的完整人格。健全的人格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二是能广泛地与人交往,并及时调整和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三是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保持心理平衡;四是能在学业和事业上不断取得进步,有所成就。未来社会需要一大批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也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2小学教育策略

个体的发展受制于其所处的环境。所以,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除了应用各种策略以外,比如小红花奖励,还要有效的控制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因素,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子系统。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班级和社区等等。中间系统是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比如家庭和学校对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会实现最优化。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结果。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比如儿童的医疗保险、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亲戚朋友等等。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其实质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学校和社会不仅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各自力所能及的良好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更要密切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和沟通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作者:张金霖 单位:宁夏隆德县神林乡辛平小学

参考文献:

[1]马川银.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宁夏教育,2015(10):56-58.

[2]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12-118.

教育内容范文篇4

一、中国古代———以生存为本的时期

社区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蓬勃发展,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态。众所周知,我国社区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的,但作为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出现了。在我国上古时期,已有划地分耕,共营生活,守望相助的美德。到周代,已划分地区,五家为比;五比为问;四间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施行教化。我国古代的“乡校”、“乡约”、“社学”等都具有社区教育的色彩。古代虽然出现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但从社区教育的萌芽伊始,就表现出具有较高的生活化气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乡规和民约等自然形式,习得简单的生产技能和初步的文化知识。受封建教化思想的影响,他们封闭在自己天然形成的区域内,在生产生活中习得社会伦理、民族风情,养成行为习惯,代代相传,也使得我国传统的乡土文化保留下来,形成现代社区教育内容的区域特色。可见,以地域为纽带,又具有血缘性社会关系的社区,具有保守性、封闭性,极强的凝聚力,人们接受教育,是以生存为本,淳朴的民情文化和道德约束成为社区教育重要内容。

二、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以振兴中华民族为本的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伴相生,以振兴中华民族为本,社区教育内容主要是围绕通俗教育、平民教育和民众教育展开。

1.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社区教育的内容———通俗教育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各种政治势力交相更迭,而建立国家的政体和发展文化需要以中华民族的国情为基础,国民素质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关键。因此,孙中山开始倡导社会教育,认为教育不仅培养学校人才,还应当在校外设书库、夜校、公共讲堂推广通俗教育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就形成了社区教育的雏形。自1912年开始,教育部颁布了各种通俗教育法令章程,如:《读音统一会章程》、《通俗教育演讲所章程》、《通俗图书馆章程》等,创办通俗教育研究会及开展通俗教育活动。1915-1919年各地通俗教育研究会,在民众中推广通俗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小说、戏曲、演讲,范围涉及国民国事、法律、生产生活知识、体育卫生知识和劝诫等。

2.以后的社区教育内容—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以后,有关我国早期社区教育的活动主要是平民教育与乡村教育。社区教育内容宽泛具有时代性,包括识字、公德、生计、科学、卫生保健、爱国、体育、生产生活教育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改良社会具有积极作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面临内忧外患,一批爱国主义有识之士,开始通过教育,达到改造国民,振兴中华民族的目的,以乡村教育运动为开端的社区教育应运而生,内容以平民识字教育和传统的精神陶冶为主。1927年,陶行知创立了晓庄师范学校,在南京市郊进行了三年多的试验,认为教育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为民众生活服务,内容包括识字、生计、卫生、公民道德、体育教育等。1929年,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初,在定县开始实验研究,他针对农村生活最基本的“愚、贫、弱、私”问题,提出了乡村建设的教育内容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其中,文艺教育包括通用和基本字表及词表内容的读写,民间文艺的欣赏,《千字课》教材、《农民高级文艺课本》等的撰写,农村戏剧、电视广播和音乐欣赏等。生计教育包括植物和动物生产、农村经济和家庭工艺等。卫生教育包括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组织消灭天花流行病、普及治疗沙眼和皮肤病的方法、找到经济而可靠的生命统计方法等。公民教育是为了养成平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以提高其道德生活与团体生活,平教会进行了民族精神、农村自治、公民教育材料、公民活动指导和家庭式的教育研究工作等。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黄炎培于1929年提出了“富教合一”的思想,对农民进行职业、生计和生活教育,开辟了以区域为中心,教育与该区的经济、卫生、交通、治安等相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崭新途径。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展开“乡村建设”实验,他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因此,他借助教育为手段来建设乡村,教育内容分一般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两部分。“”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早期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其教育内容是本着开明智、改良社会、为社会革命服务和补充学校教育不足而展开的,还没有着眼于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的生存价值。

3.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扫盲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逐步建设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此阶段社区教育内容主要以扫盲教育、职工业余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为主。建国以后,我国的文盲占总人口的80%,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从1949年到1979年全国开展扫盲教育运动,初期以教育部统一编撰的《农民扫盲识字课本》和《农民速成识字课本》为主要内容,到了后期又增加了政治思想教育、生活卫生教育和实用技术知识、数学知识和记账方法等基础知识教育内容。针对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扫盲教育内容扩大至妇女、少数民族和地区乡土特色扫盲教育等。1953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速度的加快,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教育重点逐渐由扫盲教育转向职工业余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技术的学习和各种职工业余教育活动。1958年工农业余教育达到高潮,其教育内容包括扫除文盲提高文化水平、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和进行科学技术培训等。由此可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教育,还处于教育的“封闭”状态,重点是扫除文盲,解决最基本的识字问题,以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人的发展为取向的时期

教育内容范文篇5

一、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本文所提到的家庭教育指狭义的家庭教育。

二、中国家庭教育的状况

根据2015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数据,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整体状况趋好,且父母对于自身教育职责的认识趋于理性,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家长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孩子明辨是非、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等。调查数据显示,78.3%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敬老爱幼、有家庭责任感的人,76.1%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身心健康、阳光快乐的人,65.7%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但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倾向性问题,调查表明,很多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有不少父母“陪孩子写作业”,部分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缺乏对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导致很多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很差。家长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学习时力不从心”“太忙、没有时间”“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且农村父母遇到的困难比城市父母更多。2018年11月27日在京举办的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提出,积极推进新时代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工作,要切实把立德树人贯穿家庭教育全过程。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指出,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德育教育,核心内容是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家庭教育全过程、各方面。

三、中美家庭教育内容的异同及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家庭教育内容。首先,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不少父母注重孩子学习一些中国的优良传统,从小培养孩子懂礼貌、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其次,由于中国的考试升学制度,使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学业从而给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学业压力,很多父母安排好一切学习计划,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知识,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成绩也成为很多家长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过多的课业负担使孩子们远离了自然、远离了社会。(二)美国家庭教育内容。与中国相同的是,美国家长也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以及鼓励孩子多读书。但不相同的是,美国家长注重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生活中敢于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同样面对升学和学习问题,美国家长给予孩子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希望能够增长孩子的生活见识。同时,美国家长还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不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他们鼓励孩子通过家务劳动赚取零花钱。(三)中美家庭教育内容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文化传统差异是中美家庭教育内容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美国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崇尚自由,发展个性。而中国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强调集体主义大于个人利益,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父母视孩子为自我价值的延续,以自我角度替孩子安排未来发展。其次,社会性质是中美家庭教育内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竞争相对激烈,孩子个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美国家长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最后,历史背景是中美家庭教育内容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美国受封建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小,作为移民大国,美国家长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新思想,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创新、探索精神。而中国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比较深远,家庭教育内容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以及文化知识。

四、结语

教育内容范文篇6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情况分析,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和就业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内容体系

1、一年级“择业指导”内容及分析。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职校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职校之路。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专业学系就业负责人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

一年级“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这样才能为今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择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2、二年级“创业指导”内容及分析。“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调查统计,职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创业的占91%。因此,在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形成上。“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教育内容范文篇7

一、当前农村党教内容存在的几个问题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上世纪80年代我县农村党教内容所遵循的原则和重点,到目前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严重阻碍了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

1、政治教育与时代脱节。目前农村党教工作所处的时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旧体制交替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形势,特别是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形势下,我县农村特别是广大西北山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心理出现迷航,信念开始动摇,对农村发展前景产生了悲观情绪。而目前我县农村党教内容除了文件和报纸外,较少有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电子辅导资料,对反映发展要求的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对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党员致富典型、对信念坚定、一心为民的优秀党员事迹等内容设置过少,农村党员干部政治教育教条化、空洞化和抽象化,没有达到增强党性、提高觉悟的目的,党员先进性和示范带头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技能教育与市场脱节。在当前农产品进入卖方市场的情况下,我县农村技能教育没有紧跟市场需求,干部群众接受培训的热情不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三轻”:一是轻特色农业种养培训。我县农村党教所用技术培训资料,为上面统一印制,多系鸡鸭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方法,较少有市场紧俏对路的农产品精细种养技术;二是轻标准农业生产培训。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下简称“三品”)在西方和在我国大中城市深入人心。而目前我县“三品”生产技术应用除在九峰实业等农业企业比较普及外,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还知之甚少。三是轻农业加工培训。特别是缺乏茶叶、柑桔、马头羊等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农产品附加值难以得到提高。

3、素质教育与人本脱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照人本要求,当前我县农民素质教育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权利意识教育缺乏。权利意识是现代公民主体意识觉醒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县农村党教工作对农民权利意识教育没有引起必要重视,培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任重而道远。二是规则意识教育缺乏。特别是在我县农村经济生活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规则意识非常淡薄,缺乏诚信,农产品掺假、或以次充好等交易欺诈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地方形象,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缺乏。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卫生意识十分淡薄,饮用水、厨房、厕所不符合生活卫生的基本要求;部分农民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染上了嗜烟、嗜酒的恶习。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严重损害农民身体健康,而目前这些教育在农村党教内容没有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农村党教内容设置应该贯彻的几个原则

1、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在改革日益深入和社会加速转型的趋势下,我县农村党教内容应着眼于培养与时俱进、思想解放、信仰党的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具有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村党员干部。因此,在确定农村党教内容方面,应针对我县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大、文化低的实际,切实改变以往只重理论教育的弊端。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在落实理论教育基础上,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形象直观的优势,开发具有典型意义的鲜活案例教材,开展案例教育,让事实评判。特别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找准差距,看到危机,切实做到党教与时俱进、农村党员干部思想与时俱进。

2、要以人本,紧扣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反映到党教内容上,一是要着眼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尊重人、解放人、塑造人和为了人。把法律、健康和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新世纪具有现代市场观念、权利意识、独立人格和文明生活方式的新型农民。二是要着眼于提高农民创新能力。既要设置提高农民致富本领的农村实用技术、市场销售信息等方面的内容,更要设置能提高农民运用技术、创新技术、捕捉信息、利用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呐容,把提高农民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

3、要结合实际,紧贴市场。党教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紧贴农民群众的实际愿望。当前,农民最大愿望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反映在党教内容上,就是要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种养加工实际,抓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提供、市场对路的农产品种养加工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销售信息搜集等工作。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互动性、即时性等特征,在提供农民发家致富技术和信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教内容只有在结合市场方面工作做好了,广大农民群众才会得到真正实惠。

三、课程设置应该把握的几个重点

1、突出信念教育,握准“方向盘”。信念教育始终是当前农村党教的核心,绝不能偏离。加强党的信念教育,首先要全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中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其次,要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的能力。第三、加强党的信念教育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能照本宣科,空喊口号。新形势下我县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信念发生动摇,原因十分复杂,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落实不同教学内容和形式,把理论教育、案例教育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育内容范文篇8

一、开阔学生视野,强调开放性与包容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东西方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融入到对方的领域中,而对于我国来说,西方现代艺术的引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现代艺术中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众多,创作形式也多变并且灵活多样,对我国艺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当代艺术本身就具备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它对任何艺术观点都不予排斥,并且可以共存,当代艺术还具备传统方式不具备的表现形式,例如行为方式、装置方式以及观念摄影等。但它也具备传统的绘画和雕塑方式。在绘画上,当代艺术已经开始采用新的方式进行,例如光、电、数字信息等。当代艺术告诉我们,美术正在和其他领域逐步进行融合,而美术本身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多。现在伴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艺术的门类也日新月异,表现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也不断地融合着、创新着,给予了美术更为广阔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细分似的特点将不再是过往艺术学科的代名词了,艺术领域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已经是当下的学习趋势。基于这一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不再如过去一样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而是朝着专业模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领域发展。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必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现当代技术,从而扩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看到以前不曾看到的广阔空间。

二、新媒材和新形式的运用可以促进创新和创造

任何艺术都需要创新和创造,只有人超越了俗世思想的羁绊,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而我国传统高校美术教育中,都会以素描、色彩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每天接触的媒材只是笔、纸、颜料等常见的材料。学生长期只接触这些单一的材料和工具,就会产生一种失去兴趣和信心的情况,学生的情感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会产生极大的阻碍。而现当代艺术就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表现手段,现当代艺术针对材料会做到无所不用,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先进科技融入艺术当中,例如激光幻影技术、摄影技术、多媒体、虚拟技术等都被现当代艺术充分地利用。现当代艺术这种利用新媒材的观念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影响,新媒材超越了传统的材料,将学生从点、线、面的传统元素中拉出来,让学生感受另一种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积极的影响。当学生的思想不再禁锢在小小的画板上的时候,学生的思想就如脱缰的野马,可以自由驰骋。

三、从艺术的角度理解认识社会

当代艺术产生于人们时刻发展的生活中,其中包含了很多当下人群的不同理念和思想,针对不同人的生活、精神状态以及人们对社会的理解都进行了表达。由于当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含义都容易理解,所以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当代艺术中可以看到很多当下社会人的思想和理念、人的精神,以及人们的生活,并且当代艺术也让我们针对中国的艺术进行重新的思考。当下我们的生活已经和当代艺术紧紧地相关联,当代艺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早已经不再只是局限在教育教学方面,美术已经变得通俗易懂,社会中人人都能被美术作品所演绎和涵盖,能够通过视觉语言给人以警示和美的享受,能够揭发社会中人们的困惑和种种压力来源。我国现当代艺术在和不同外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上能够对中国艺术和当下种种的困惑给予新的提示和解释。

四、美术史论和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因为赋予了多元性、评判性和自身复杂性于一身的现当代艺术是现今艺术界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这一点尤其是受到我们教育界的重视和探究。对于我们高校的大学生而言,美术知识相对匮乏,认知度低下,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在实践中缺乏锻炼,可以通过如让学生完成学院举办的一些会议的宣传设计等来帮助学生增强对现当代多元艺术的理解和运用。现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设计,所以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来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运用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美学精神。这几年我们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个大学、师范学院都纷纷开办美术系和美术学院,也使得学生们的受教程度在逐年上升,美术教育教学也由专业教学走向非专业教学,许多高校通过开设美术欣赏课来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基于现状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将现当代艺术内容作为教育教学的资源,这绝对是能够充实我们高校美术教学的。

五、现当代艺术的引入可以推动艺术和教育的发展

教育内容范文篇9

本文以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非、中非、西非、南非、北非,以及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名为关键词,搜索了中国知网从最早收录时间起(1979年,但非洲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章最早刊登于1981年)到2012年期间所刊登的文章,从中筛选出与教育相关的文章,摒除编译信息之后,共搜到382篇关于非洲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其中,最早的非洲教育研究于1981年《西亚非洲》第三期,篇名为《南非教育制度中的种族歧视》。分析这些文章可发现,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的非洲教育研究文章内容多为在翻译基础上的简单概括性介绍,这部分文章总数为20篇,占总数的5.2%;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有40篇,占总数的10.5%,文章内容多为介绍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这部分文章主要由《比较教育研究》(时为《外国教育动态》)刊发;其余的314篇论文都发表于2000年以后,占总数的82.2%。由此可见,非洲教育研究的兴盛是在2000年以后。在样本的分析上,本文将搜集的382篇论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分解为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研究者所属的单位、研究者的合作形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论文所刊发期刊五个大类,并进一步依据其内部维度进行细分。然后,本文计算了上述各个分析单位出现的频次及其在总量中的比例。在进行资料统计时,笔者对预定的分析类别做了适当的修正,如研究方法的类别,预定的类别中有定量分析一项,但是笔者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中还没有真正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论文,因而取消了这一分类。最后,依据上述的统计资料和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其内部变化的特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后续发展的启示。

二、主要研究结果

(一)非洲教育研究核心作者群体

1.研究人员所属单位

本文统计了382篇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作者(以第一作者为准)的所在单位(详见表1),发现非洲教育研究核心作者最为集中的单位是浙江师范大学,该校人员发表的文章数为104篇,占文章总数的27.2%,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研究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首家专门研究非洲教育问题的学术机构。2007年,该中心发展成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成为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家综合性的非洲研究院。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等单位也有若干学者进行非洲教育研究,其所发表成果数量虽远少于浙江师范大学,但也是非洲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类型以及所获资助类型

非洲教育研究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研究领域,涉及跨国、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比较形式。克服这些“跨越”困难的一个有效方式或许是通过学科内外合作以及国内外的合作,[4]因此研究主体间的合作程度也直接关涉研究的质量。本文统计了非洲教育相关研究的作者合作类型(详见下页表2),发现其中大部分论文皆为研究人员独著,较少涉及跨国、跨单位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很少发现我国研究人员与非洲国家的教育研究人员合作发表的文章。不言而喻,中非研究人员的合作是沟通两国教育研究的较好方式,这样更能在准确把握非洲教育事实及规律的同时,通过中国研究人员的准确表达将研究成果引介到国内。从表2可以看到,72.5%的非洲教育研究皆为某一单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在各种合作形式中同单位合作这种类型为合作主体。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基金组织、各大院校等对教育研究的经费资助能直接体现社会对这类型研究的需求。本文统计了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的基金类型,发现只有35篇文章受到基金的赞助,占总数的9.2%。其中14篇文章受到教育部委托课题“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项目的基金赞助,余外文章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对非援助研究”的研究成果。从中可以发现,非洲博茨瓦纳133.4%6坦桑尼亚123.1%7赞比亚61.6%8教育研究接受赞助的比例很低,但是级别很高。目前我国非洲教育研究尚未能接受到省级基金、市、厅级基金和院校基金的支持,可见非洲教育研究的普及面还较窄,其主要依赖的是国家对非援助的政策扶持,省市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各大院校对非洲教育研究的关注还较少。此外,浙江师范大学在教育部基金的支持下几乎成了一枝独秀。

(二)非洲教育研究主要对象国及地区

本文对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的研究对象国及其地区进行了统计(详见表3和表4),发现非洲教育研究对象国相对集中。就研究对象国而言,最多数量论文关注的是南非,涉及南非的高等教育变革及创新、中等教育改革、基础教育重建以及教师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体制等方面内容。其次是埃及,研究内容涉及埃及大学改革、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小学课程改革、孔子学院汉语教育等诸多方面内容。接下来受到关注的是尼日利亚,涉及大学财政困境、私立大学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等内容。再次为肯尼亚,谈及肯尼亚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高校产学研相结合、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体制、中小学教育等。此外,埃塞俄比亚、博茨瓦纳、乌干达、坦桑尼亚、喀麦隆、塞内加尔、赞比亚、苏丹、布隆迪、莫桑比克、卢旺达等国家也都受到了研究人员一定程度的关注,也有若干篇研究论文产生。除了上述国家之外,笔者没有发现关于其他非洲国家教育研究的论文。就研究区域而言,与研究对象国相对应,数量最多的论文研究南非,其次为东非,接下来关注的是非洲整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研究中非教育的论文数量仅有4篇,即这一区域除喀麦隆之外的6个国家都尚是非洲教育研究的盲点,未有学者对此有所涉猎。

(三)非洲教育研究所涉及的研究主题

“教育中对研究主题的分类常常是从纵向的各级各类教育和横向的具体主题两个维度来划分。但是从更能准确地表明研究对象的性质的角度看,横向维度的描述性更具有本质性”。[5]本文采用横纵向维度相结合的方式对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了简单归纳。高等教育一直是非洲教育研究的热点,各类期刊和学报上刊发的关于非洲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有111篇。这些文章主要关注的是非洲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非洲某大学或地区的质量保障体系、非洲高等教育的财政来源、困境和出路以及高校合并、大学私有化、国际化和本土化等非洲高等教育改革等内容。其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世界范围内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非洲高等教育也置身于这样的发展趋势中。与非洲高等教育领域其他主题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在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一主题上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①。中小学教育也是非洲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我国学者关注非洲基础教育体制的特点与发展、中等教育发展滞后原因与复兴策略、中小学语言政策的调整与影响以及中小学以结果为本的课程改革等内容②。据笔者统计,目前国内非洲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文章篇数为39篇。职业技术教育是非洲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非洲出台了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6]我国学者关注非洲职业技术教育的体制改革、经费投入、问题特点、发展趋势等内容③,笔者统计到了24篇关于非洲职业技术教育的论文。教师教育也在非洲教育研究中颇受关注。学者们介绍了埃及、尼日利亚、博茨瓦纳等非洲国家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在职教育以及师资培养体制问题,教师教育政策等问题。④关于非洲教师教育研究的论文共有22篇。中非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面,也是中非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国与5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关系,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和多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因此这一主题自然就引发了我国非洲教育研究学者的重视。我国学者主要从学理的角度总结分析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方式、特点以及成效⑤。当前,我国与非洲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施行中非两国“20+20”等项目,有效地实现了两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取长补短。[7]我国关于中非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论文篇数有17篇。另外,教育公平、性别平等、艾滋病教育、华人教育和幼儿教育等主题也在非洲教育研究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这类主题亦有一定数量的。

(四)非洲教育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

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分析了所有的论文后发现,研究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五种方法(详见表5)。其中,文献法占据了绝对优势。文献是指记录有关知识的一切载体,教育文献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探索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8]据统计,我国非洲教育研究论文中使用文献法的论文篇数为318篇,占总数的83.2%。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尼古拉斯•汉斯(NicholasHans)认为,惟有历史研究才能解释种种教育政策的差别。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深深根植于其民族历史之中,深受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我国学者张笑霞将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历史研究定义为借助于对历史事件、运动、人物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史料的破译、整理和分析,认识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过程,从而找出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及预测未来的一种模式。[9]美国学者梅雷迪斯•马克•高尔(MeredithMarkEore)等认为,教育历史研究与其他类型教育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要求研究人员通过搜寻如日记、官方文献、遗迹这些历史史料来发现数据,而其他类型的教育研究则要求研究者建立数据。[10]我国学者在非洲教育研究中也常用历史研究法去追溯非洲教育发展历程,以此有效揭示非洲教育的特点规律。据统计,这类型文章有24篇,占总数的6.2%。调查研究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运用,教育调查是指研究人员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手段,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研究对象的有关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教育对象,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认识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11]非洲教育研究中教育调查多指教育考察团前往非洲各国进行实地考察以此获取具体生动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除了教育考察团外,目前我国非洲教育研究还没有以其他诸如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的调查研究。这类型文章篇数有24篇,占总数的6.2%。自从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将比较研究法介绍为“阐述社会学证据的(最优)准则,并将之作为自然科学实验在社会科学中的对等原则来进行讨论”,[12]比较研究法就慢慢发展成了社会研究中具有独特贡献的方法。学者认为,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些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把握研究对象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比较研究是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13]根据涂尔干的论证,比较的意义在于为因果解释论证提供依据。比较研究法在国内非洲教育研究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在涉及不同国别研究时,学者们则常用比较研究法进行分析,以此解释特殊性和普遍性。据统计,使用了比较研究法的文章篇数有12篇,占总数的3.1%。关于个案研究,国内学者通常认为个案研究是指研究人员对一个有界限的系统如一个个体、一个方案、一个团体、一个地区等,运用诸如观察、访谈、调查和实验等多样的研究方法,协助搜集完整的资料,以作深入翔实的描述、诠释与分析。[14]我国非洲教育研究中也有学者使用个案研究法,直接以某地区或是某国家、某大学为案例来分析问题,这样使得相关问题的分析获得了更为具体生动的个案支持,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和个案之间的互动也促使个案就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做出改进,目前这类型文章有12篇,占总数的3.1%。

(五)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主要刊载期刊

本文对非洲教育研究论文所刊发的期刊类型进行了统计(详见表6)。研究发现,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比较教育研究》是非洲教育研究成果最主要的发表平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比较教育研究》上刊发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数为69篇,占总数的18.1%。同时,该杂志也是最早集中刊载非洲教育研究成果的刊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其前身《外国教育动态》上就刊登了若干篇关于非洲教育研究的论文。《外国教育研究》亦是刊发非洲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刊物,30多年来共有47篇非洲教育研究论文在《外国教育研究》上发表,占论文总数的12.3%。《西亚非洲》作为主要刊载西亚非洲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社会问题相关学术论文的权威性刊物,也刊发了相当一部分高质量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这部分文章数为32篇,占总数的8.4%。此外,《外国中小学教育》、《世界教育信息》、《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也刊载了一定数量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大约半数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都是由我国教育界权威性的核心期刊刊登,这也就很好地保证了我国非洲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三、我国非洲教育研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000年以来,我国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数量呈倍数增长,论文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根据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我国非洲教育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研究主体来看,在非洲教育研究专门性学术机构的支撑下,我国非洲教育研究队伍日渐壮大,逐步形成了精干集中但同时也在向外扩张的专业研究团队。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队伍相比,非洲教育研究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力量不足。目前,国内非洲教育研究力量仍显薄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承担了大部分研究任务,近三成研究成果都源自该研究机构,其他研究机构的非洲教育研究成果较少。这也体现了目前我国国别教育研究的常见问题,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研究较多,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研究有所不足。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别研究多以借鉴为目的,希望借鉴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相应的教育问题提供借鉴,因而对非洲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关注有所不足。语言是限制非洲教育研究的另一重要因素,掌握非洲国家和地区语言的教育研究人员非常稀少,目前对非洲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多通过英语等语言获得材料,研究人员很难获得一手的研究资料。

其次,从研究对象国来看,近年来国内非洲教育研究的辐射范围已经从南非、埃及和肯尼亚等非洲相对发达国家扩展到了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非洲相对落后国家,研究对象国日渐丰富,使得国内对非洲整体有了更多元全面的认识。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是非洲教育的热点国家,我国学者对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幼儿教育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所涉足。从研究区域来看,总的说来国内非洲教育研究区域基本集中在南非、东非、西非和北非等地区,中非地区很少涉及。由于南非等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相对中非地区更加发达,社会也更加安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成果也比较明显,对这些国家的研究资料也相对丰富。中非地区的教育整体比较落后,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且文化差异和交流困境也为对该地区的教育研究带来不便。利比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尼日尔、乍得、刚果、安哥拉、纳米比亚等国家则是我国非洲教育研究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在非洲教育研究中,这些国家的缺失也影响了我国对非洲教育的整体认识。

再次,从研究主题上看,我国非洲教育研究主要更多从宏观角度进行概括,注重对整体的把握,分析单位较大,对微观教育问题的研究比较少。国内非洲教育研究主要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管理体制、质量保障、财政状况;非洲教育改革问题、中小学教育体制、语言政策、课程改革等问题,教师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中非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问题。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来看,这表明非洲教育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深化研究问题、关注微观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正如顾建新教授所言,“非洲教育各个环节的特征、内在各要素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需要研究某类教育在非洲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具体组织形式、实现途径和教育效果,更需要对不同国家的学校从办学目标、办学思想、管理过程到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材类型、考试制度、学习时间、师生关系、社会联系等展开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其内在的运行机制”。[15]我国非洲教育研究尚需要深入到非洲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基本要素中,开展全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此才能充分把握非洲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

第四,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非洲教育研究的方法也日渐多样,在传统的文献法之余,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等具体方法都在非洲教育研究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运用,更难为可贵的是国内非洲教育研究中也逐渐出现了在获取一手资料上占有独特优势的调查研究。尽管如此,我国的非洲教育研究从方法层面上看还是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资料的获取渠道也非常有限。具体表现为大多数研究依赖于文献资料,而且鲜活的一手研究资料较少,缺乏实际考察和调研获得的研究资料,这也影响了非洲教育问题研究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另外,定量研究特别是调查研究非常少,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匹配方面重视有所不足。这一问题与我国的学术研究资助体系有很大关系。我国对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的资助主要依靠政府,社会资助和私人资助非常缺乏。在有限的政府资助中,非洲教育研究基金支持的数量和种类也非常有限,主要依靠国家层面的基金支持。研究资金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实地研究和考察等成本较高的研究方法,也限制了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获得,进而影响了研究人员的投入。由此可见,研究资金的不足成了制约非洲教育研究的重要瓶颈。

教育内容范文篇10

1.初中田径教材单元内容拓展方法程序

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的初中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初中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拓展与开发中应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提高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拓展、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田径运动项目的基础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是改革和拓展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设计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下面是以娱乐、游戏为主题的单元内容拓展与开发设计的方法程序。

步骤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跑、跳、投项目,选择、收集学生喜欢的游戏、娱乐素材。如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

步骤2:对娱乐、游戏素材进行整理、分类与相关的田径运动技术相结合,拓展开发出新运动项目。如“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等。

步骤3:确立单元主题,并对上述“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的练习进行方法的改进与充实,形成主题,将多种运动及相关方法、方式融于其中。

步骤4:设计多种游戏、娱乐形式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上述“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练习方法、动作变化等的方法指导,创设多种变化的形式。

2.初中田径教材单元方案设计方法程序

初中田径教材拓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为依据,以课堂实践为阵地,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使得拓展的教材内容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适应,并符合本校实际。因此在教材拓展与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性的重组与拓展的途径与方法,使其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设计合理的拓展与开发的方法程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构建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身体锻炼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验,根据相关拓展要素,改变原来单纯的按项目构建的田径单元,构建出“力量类、速度类、灵巧类、耐力类”等新型的“发展”单元。

3.初中田径教材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论中,教学结构包括理论结构和实践结构。理论意义上的结构指教师、学生及教材三要素的组合关系,实践意义上的教学结构指教学过程中有关各阶段、环节、步骤之间相互联系的纵向结构和构成现实教学活动各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之间相互联系的横向结构。本着教学实践过程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能力出发,设计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结构(亦为中学体育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新构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