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1:35:36

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范文篇1

当前党员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党员教育的效果,影响了党员素质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这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不利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继承党员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研究探索,采取相应对策。

一、在理论宣传上要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必然给包括党的建设在内的政治生活带来深刻影响,总的来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党的方针路线是完全一致的,但从事物运动的阶段性过程来看,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原则和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市场化进程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等,这些问题是与每个党员密切相关的,党员教育工作要增加说服力,增强有效性,就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解释,为党员教育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在内容、形式上要创新。新时期党员教育的内容,要从党员教育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思想动态,因人制宜,因势利导,体现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既要加强对党员的理想、宗旨教育,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头脑,规范行为,使广大党员能够全面完整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结合形势进行形势教育;既要加强对党员的政治理论的教育,又要强化党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和各种技术业务知识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周围群众共同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党员教育形式上,要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如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载体,也可利用短期培训、自学、个别谈心,选树典型、学习典型活动等,积极利用新的载

体。

三、党虽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明确。党员教育一般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紧密联系实际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多数的原则,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原则,严格要求、热情关怀的原则,立足教育和执行纪律相结合的原则等。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采取正面灌输,说服为主,发扬先进的方法,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正面灌输,就是组织党员有计划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说服的方法,就是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用事实讲清道理,分清是非,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群众能做,党员不能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发扬先进,就是教育党员向先进入物、先进思想学习,向先进人物看齐。

教育创新范文篇2

一、何为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

"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称为创新。他不仅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视为创新,而且强调"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创新过程。这恰好与我国目前教育要解决的两在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该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的实施应包括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作为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创新性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这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师德),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有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性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创新性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创新性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选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便激发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教师要有多元经、科学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又要有科技、文学、文体等知识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作为条件。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要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工具,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

第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教学监控能力是贯穿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要周密和完善;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要活而不散;课堂教学有序和富有创新;教学语言与人体语言的严谨与幽默;对学生的评估要科学化和注重能力的发展.最后对课堂教学要认真小结,扬长避短,以表达最佳

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使学生相信教师不是具有最高创造的人,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表示赞许,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见解,提倡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去寻求新的见解,这样以来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各自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

2.创新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的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的谈究和怀疑,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

更重要的学习探索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是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

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中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

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科学知识的同时,"

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实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主动能够瞥样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展,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展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才表现为"前所未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认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创新教育特点:

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特点,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为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2、师生关系民主化

作为一明教师,不懂得尊重、平等、信任,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护学生。

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一价格目标,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惟上"不"惟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3、课程设置综合化;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旨在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

体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物质前提。

艺术教育能升华人的精神,改变人的行为。特别是它对右脑功能的提升与开发,使人获得了创造的思路与灵气。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

必修的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构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实施创造教育目标,嘴为艰巨的工作就是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

4、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启发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用微机和多媒体手段,统购形象的动态和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科学化

教学评价科学化应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以服务于教学为目的。而现实教学评价系统却严重异化和扭曲。第一,考试本身被当作追求的目标;第二,考试成了教师指责学生、侮辱学生、厚次薄彼的借口;第三,考试学生违背自己的发展愿望,放弃自身的特长、兴趣,在"书山题海"里耗费自己的精力,在"标准答案"中消磨自己的智慧与灵气。

科学评价首先要注重共性转向尊重个性。人的创造力不仅表现科学研究领域,它同时也可以表现在政治、商务、管理、组织、艺术、体育等许多领域。尊重个性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点,也应成为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其次,要从繁杂的知识测验转向一般能力测验,从重结构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教育创新范文篇3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素质教师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就是指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学理论,以创造性思维为桥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素质是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1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要求

1.1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是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1.1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

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学生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1.1.2创新教育观念

所谓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应在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1.1.3终身教育观念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少年,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层出不穷,信息量成倍增加,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扩大了。终身学习在纵向上贯穿于人的一生,在横向上又要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通过学习与实践始终与环境发展相适应。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材内容,掌握新技能,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2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进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作用。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化,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同时,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的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另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因而,教师既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其一般方法论,向多元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1.3具有娴熟的教育素质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育素质的创新应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的创新上。

1.3.1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1.3.2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教师首先要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要讲好一门课程,需要教师研究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综合、引证,形成自己的思想,通过对前人创新知识的理解和目前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学科重要原理和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论证和讲解其发展过程和应用价值,以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原始创新的能力;其次,注重实践环节,不仅培养大学生验证理论、设计实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进行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模拟科学研究,以提高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互动中,教师的创新性、稳定的教育素质也得以提高和完善。

1.3.3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废止填鸭式;提倡民主讨论式教学,废止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大思路教学,废止细嚼慢咽;提倡引导式教育,废止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此外,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1.3.4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1.4具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构成教师的科学素质,两者均不可偏废。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高校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和“创新型”转变,就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提高其创新素质。通过科学研究,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教学研究,使自己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综合素质是好的,但由于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较淡漠,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种缺憾直接表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如开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就知识讲知识多,教学法研究少;照本宣科多,因材施教少;主动参加和指导各类创新性比赛少;部级的各类科研立项少;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少等方面。因此,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2.1建立终身学习制度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教师既要适应教育的今天,又要面对发展的未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博采众长,接受新知,更新观念,保持敏锐的认知力,为创新提供知识的来源和动力。

师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采取经费保障、政策优惠、工作量减免等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本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2搭建教学和科研平台

教学和科研平台是引发教师新思想,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基地。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在项目审批、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宽广的舞台。

2.3建设创新性科研学术团队

在现代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必须由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转变,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日渐依赖于学术团队高效的工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校应在多学科交叉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并引导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特别对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各类大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等,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制定措施,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课题组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组合教师个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能量放大效应。

2.4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竞争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促使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竞争压力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激发教师的综合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亚东.“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J].江苏高教,2004(3)

教育创新范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给出答案,即“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简短的一句话已经涵盖了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应用技能素质。由此对应到高校的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为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促成三者之间的融合,并通过新型的课程体系得以付诸实践,对于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极为必要的。

1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1.1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先成人,后成才。”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学生要用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装备自己,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去引领学习生活和实践。高校应当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自觉地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二者结合起来,把“治学”与“为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1]专业教育的初衷是通过系统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2],高校一般都是以此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将人才培养过程的重心放在专业教育上。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结合师生联系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有力补充,也是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不过这个意识形态目的在专业教育中具备一定的隐在性和融入性。

1.2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当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了时代主题。近年来,高校从多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薄弱、模式匮乏、课程设置有待改善的问题[3]。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更主要的是素质培养和道德培养,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其实质就是以创业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体验创新的感受、激发创新的热情、提高创新的能力[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创新创业教育中既是必要也是必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包括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内容,无不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方向指引与信念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开发时代价值,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新型载体,最大限度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既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目标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其自身的教育实践性和主体性特征,使其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能够发挥重要功效。

1.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广义的“专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同义的,狭义的“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5]专业教育,顾名思义,它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专”字上,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其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性的,因此,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区别其他普通教育的最大特征,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的部分,可以说,一切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大学教育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具备创新素质(如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等)和创业素质(如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策划能力等)[6]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必要准备,创新创业教育要想摆脱“华而不实”,就必须依赖于专业教育;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本就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教育形式,它的出现改善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单一模式,应当作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动向的一个切入点。从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尤其是要穿插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新内容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构建融合的全新体系。

1.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毫无疑问地应摆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涉及方向问题和原则问题,必须毫不动摇地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其次,专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定位是培养高精尖人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以培养实用人才的专业教育开始,直至今日,即使我们所说的“通才”,实质上也还有自己特定的学习与研究领域,大学分学科或专业培养人才仍是一种必然选择[7],因此,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最后,专业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专业教育真正付诸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谈实践的阶段[8]。因此,与时代结合的新产物——创新创业教育,其作为专业教育实践转换的更高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新载体,应当成为一个完善专业教育的新切入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2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交集的集中点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专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实效性的新切入点。这种融合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体现如下。

2.1“大思政”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特色,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地位的标志是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石,统领整个教育[9]。必须将思政基础课程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大思政”课程体系。高校的思政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等内容。当然,仅有这些课程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一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需要将其新动向、新要求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践性要求其必须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最大化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在这个“大思政”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拓展课程,诸如以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业精神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生态教育等内容为填充的诸多课程。将通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课程的范围极广,涵盖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诸多知识领域,将通识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既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知识性,又能体现价值导向性,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结合自然学科的科技发展史,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以及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结合社会学科的历史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结合艺术学科的赏析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等。具体还是要借鉴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来挖掘。在与通识课程结合的基础之上,把选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有力践行。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领域覆盖面广,学生选择的机会多,每个学生都能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不必再按照传统的课程模式塑造自己,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特长。当然,这里我们强调的必须是作为通识课程的思政课程,一方面,必须牢牢守住高等学校“两课”的红线,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来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只有结合了通识课程后,才能扩展出多种课程类型以供学生自由选择。通识课程体系的打造还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作为中心任务,同时也要兼顾专业界限,即专业课程的相近性。要想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就必须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一切教学的全过程,真正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当然,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也不能“事不关己”,要想真正做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专业教育要强调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在专业授课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的培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2“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游离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些公选课、讲座或是一些竞赛的第二课堂上,应当纳入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构建一套整体的、系统的“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这个课程体系之下,课程内容涵盖了专业课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等所有课程,课程设计融合了创新创业的内涵及专业的特色,真正实现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要增加创新创业类的通识课程,并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主要包括三类:即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主要传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以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旨在挖掘学生的兴趣特征、性格特点,来帮助学生确立个人发展目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正确规划学习生涯、明确未来职业选择;就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科学定位个人发展方向,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本就是专业教育的一种扩展与深化,事实上,我们也不愿看到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全是与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职业,因此,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不可能完全分开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还必须依托专业学科来开发,才能不至于偏离中心。例如,工程类专业开设“工程与创业”“建筑与创新”类课程;农业类专业开设“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类课程;医学类专业开设“医疗行业创业市场营销”类课程;法学类专业开设“企业法律咨询”类课程等。此外,在学校自身专业特色、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之上开设以“X+创新”“X+创业”为主要框架内容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这类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旨在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立足于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专业本身,即在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增设有关创新创业类的课程。

2.3“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除了课堂教学这样的“第一课堂”之外,“第二课堂”也是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和主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互为补充。“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高校教育实践中,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应用技能素质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样应视为“课程”,都是高等学校完整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将“第二课堂”内容真正做到课程化,并按照内容性质划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同时明确学分制,不再仅仅是做表面文章。“第二课堂”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为出发点。我们不否认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理论说教的教育方式反而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二课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学生身边实例的分析,采用学生互动、情景模拟、榜样进课堂、邀请知名人士讲座等多种方式,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发挥课外活动、经验分享、团体咨询的作用,创设一系列旗帜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要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实践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第二课堂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载体[10]。当然,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还要充分利用好专业教育的实践资源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应当与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充分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利用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不断构建融合学科专业、学生特质、办学特色、市场需求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实体企业经营体验、创业基金项目等实训课程,真正地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进行技能上的实践演练,在实践中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同时注重加深校企之间的合作,安排创业创新骨干学生去企业实习,由企业提供项目、校方提供团队进行项目实施,对于优秀的项目,高校可以直接与企业合作进行孵化和项目对接,使之得以产业化。

参考文献

[1]白翠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功能耦合的审视[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100-104.

[2]谭小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0-172

[3]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5(4):99-103.

[4]陈妮,袁建辉,等.探讨基于哲学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4):74-76.

[5]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86-90.

[7]文辅相.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及其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2):5-10

[8]王凤红.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8):5.

[9]王占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J].教育研究,2017(8):25-31.

教育创新范文篇5

小学阶段,人的思维比较灵活,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教育创新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属高层次的积极思维,思维过程不仅有单纯的抽象思维,而且与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及梦境交织在一起,与习惯性思维、线性思维和正向常规思维不同。思维者的头脑即是精神过滤器、精神恒温器、质量监控仪,轻易不会热就热得发狂、冷就冷得冰凉。有区别于一般的本质特征:(1)幼稚性,(2)积极性,(3)独创性,(4)明确的创造目的,(5)综合中选择。

在小学阶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辐射和求异;要求思维探索的多样性。小学各学科的知识面广,但理性认识很少,因此,小学教学尤其适宜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教学应是多样化、生活化和充满创造力的。

2在小学教学中,应实施主体教学,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勇于探索,多动口、动脑、动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激烈讨论,爱刨根问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争议,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教学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3开展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并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创新提供了动力。小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但也要走进生活,使学生在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健康乐观的精神生活。

4营造一个创新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将创新活动渗透到教学计划中,要求教职工树立创新育人的事业心,逐步养成严谨的治学、治教的风气。使学生置身于创新的风气中,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5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首先要办好各种黑板报、墙报和学习专栏。通过这些学校特色的宣传,及时报道学校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的事迹。其次,要丰富创新文化的内容,通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特别对于一些创新问题,可通过开展座谈会等形式,邀请学校领导和其他班级的班干部参加,引发师生大讨论,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扩大教育面。

教育创新范文篇6

1目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维观念陈旧

我国教育受传统理念影响较深,“继承教育”是主流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通常都喜欢用统一的一种模式去“改造”学生,结果是学生接受先人知识经验的能力普遍较强,但由于这种“继承教育”本身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使得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创新的能力。

1.2机制不健全,政策导向缺失

虽然部分高校对创新教育开展过一系列的讨论和推广,但在创新教育的组织形式、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创新教育目前仍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鸡肋。政府主流引导的缺失、创新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评价激励机制的不到位等种种因素,使得教师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业绩并未能在提职、加薪等方面得到相应的体现。

1.3教师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创新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完全是由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来决定的,而现实状况是我国目前很多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主观意识薄弱、职业理想缺失,把工资、奖金、福利等显性收益是否得到增加和职称评定是否得到落实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唯一动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致使创新教育的实施陷于困境。

1.4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单一

在科技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长则四五年、短则一两年,要求我们的书本知识必须及时适时地更新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节奏,而现实状况是高校的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有的甚至十几年不更新,更严重的是学校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验课和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实践动手时间少、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创新教育与实际教学脱节,弱化了创新教育的作用。

2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2.1转变思想观念

传统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冲突,正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弊端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沿承的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是创新教育发展的精神、思想障碍。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学会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学会摒弃消极部分,让我们的环境更加适合创新思维的涌现,而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转变思想。

2.2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经费的保障投入和支持力度,是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证。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实施创新教育的专项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第一,高校要落实好学生科研项目的各项经费,学生主要负责项目计划书和申报事项,而项目教师则负责选题和项目的指导工作,一旦项目的立项通过审批,相应的课题经费必须适时划拨到位。第二,高校要落实好实习经费的计划和安排,学校在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阶段,都要给予学生相应的经费支持。第三,高校要建立与创新教相匹配的硬件设施保障机制,确保活动场所、图书资料、创新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到位,保证图书室和实验室的有序开放。第四,高校要建构有利于提高教师创新质的职称评审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对教师创新工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使实施创新教育并取得成果的教师,在奖金、福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都能获得相应回报。

2.3以人为本,创新制度环境

在创新教育中,不仅要在理念上而且要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把教师和学生关系定位于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第一,教师们在掌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特别是提高创新方面的综合素质;第二,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思想和方法的束缚,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努力营造师生交流互动的氛围;第三,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尝试创新,着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第四,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制度环境,鉴于我国众多高校教师治学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要积极创新制度建设,将教师年薪与教师完成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脱钩,引导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好奇心和内在动力。

2.4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校要加强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采用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一是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高校在教学中要强化基础、注重实践,课程设置要注重创造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激活学生创造的心理。二是要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点,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适时增加课堂讨论时间和学习经验交流时间,通过提倡学生进行独立思维,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和要求,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势必要求自己努力转变思维观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育方法,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柯赟洁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

参考文献:

[1]李卫祥,赵慧忻.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版),2004,3.

[2]胡淑芳,孟辉.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如把握角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2005,5.

[3]杨海生.浅谈创新教育[J].和田师范科学校学报,2005,1.

教育创新范文篇7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应该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从两者的关系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的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起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二、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

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三、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因此,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四、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五、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教师要提高自学能力必须要做到:①能有目的学习;②能有选择的学习;③能够独立的学习;④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最终走上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以学导学,以学导教。同时,教师知识结构必须合理,现代社会的教师不能仅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当好先生而去教好学生。

教育创新范文篇8

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统治及其长期深厚的影响,造成我国尚未形成创新性人才生成的良好的观念氛围,尤其是明朝闭关锁国以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进取创新意识偃旗息鼓,很多消极的处世哲学、处世观念充斥社会。到了近代,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观念被忽略,这就导致了人的主观意识被淡漠,更何谈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这些观念严重束缚了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因此,扭转整个社会陈腐的观念,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因此就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观念。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时代潜能的拓展,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极奇重要的作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能充分发展自身,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

2.提供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教育创新制度

这些年来,我国教育一直处在“传授——接受”这一传统的教与模式下,这种教育制度环境,严重束缚了教育活动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要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就必须实现教育制度创新,使学校成为自治约束、自我发展的创新主体,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首先,可以向发达国家看齐,改变对学校管得过宽、过死的状况,在招生、课程安排、教育评价、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其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充分调动学校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自主创新活力。再次,学校要开设各种类型的科目,尤其是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目。总之,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发展创造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制度保证。

3.教师应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与实践者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能否拥有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如何造就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呢?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第一,应使教师处在一种学无止境的状态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让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就应不断的参加学习与进修,必须使他们处在一种永不休止的学习状态中。因为知识的更新是很迅速的,身为创新教育的主导者的教师,如果不经常的学习与探索,有什麽资格身为人师呢?更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培养教师运用新兴学科及综合性学科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能力。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时代要求,教师应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知识的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创新的人才。

4.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创新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教育的格局已被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所打破。电子技术和国际互连网络的迅速发展,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更为广阔的前景。(1)计算机的使用对于人脑的创新思维具有开发作用。知识具有易老化性的特点,而人的记忆又具有易遗忘性的特点,因此,可以用计算机记忆很多东西,计算机的使用还是一个新的领域能进一步的开发人脑(2)高级教育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为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每个人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舞台。(3)国际互联网络的开通使人们可以更直接、及时的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的知识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扩展自己的视野,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会计教育;创新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互联网+”,其宗旨是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推进传统产业的发展,实现老行业的升级转型。现阶段,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趋势。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推动我国数字时展。“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能够推动各行各领域的创新与变革。针对高校会计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模式,进一步明确高校会计教育的创新方向。

一、“互联网+大数据”含义

“互联网+”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正以其独有的方式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大数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无法使用常规软件工具获得,这就需要大数据与其他工具相结合,促使其更具有决策力和优化能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并不是将互联网和大数据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数据化知识和信息作为重要生产性要素,以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有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一系列活动发展。

二、“互联网+大数据”对会计教育影响分析

(一)改变传统会计教育学习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规则,数据信息又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传统会计教育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高校会计教育方式主要是在教室内完成,完全由会计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并且会计内容很难得到及时更新,加上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毕业后上岗会计工作岗位必须获得一定专业资格证书,这些都要求会计教育学习方式必须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学生除了课堂所学内容,打开电脑,连接网络,方可在网络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并及时更新会计知识。(二)对会计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互联网+大数据”模式要求会计教育工作者,改变教育理念,提升自身教师素质。会计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展要求,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不断进行自身学习,培养符合现阶段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的学生。作为当代会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不断更新会计教育方式。高校会计教育管理者也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提高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利用意识,积极建设会计数据网络化,更好地培养高校教师应有的数据处理和运用能力。(三)推动会计教育迅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会计教育正逐步进行变革,会计教育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会计教育需要数据。会计教育要想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实现技术突破,对教学实验软件等方面进行及时更新,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开展“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教学活动的开展。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必须关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利用,构建符合我国会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三、高校会计教育创新方向

(一)改变传统会计教育组织方式。“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会计教育的组织方式可以不再有年级的概念,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转入和跳出,学生完全可以按时学习。每个学生按照培养计划和需要取得的学分,自主学习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未来,高校教与学一系列活动均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中心,教师在互联网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知识,信息在互联网上非面对面进行流动,以大数据方式留存起来,网络化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例如,可以将英语等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借助网络课程来完成,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安排至与考各种专业资格证书的时间一致。(二)建设数字化平台的会计教育。构建新的会计教育数字化平台,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教学素养,变革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模式,可以突破课堂上的时空限制,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教学手段得以真正成为现实,如“微课”。在数字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交流,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最高限度,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能够及时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同时,教师不再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思维。(三)“因材施教”进行会计教育。教育的内涵和规律要求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对于会计教育,正是体现了会计教育的真谛,明确了会计教育的本质。由于高校有限的师资力量,传统会计教育模式下的因材施教并不能惠及每一位学生。基于连接网络和数字化特征的“互联网+大数据”模式,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检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水平和状态,针对性的推送学习方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实时掌握个体学习整个过程,逐个分析个体的学习特征及学习效果,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能够匹配自身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场景等,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目标。(四)提升会计教育学位价值。现阶段,高校仍以大学生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宣告毕业,并没有真正改变高校教育的实质。未来“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大学,从技术到组织形式,都会有不断演化的以获取各种资格证书等形式的大学出现。高校应转向能力导向的资格证书教育,这样的学位或许根本不再要求传统的课堂学习,但却更注重能力的表现。大学真正根本性的转折点只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大学可以不再颁发学位,而是以一种能力表现的方式来认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层次。用人单位确定出的各类能力要求的岗位,大学可以基于此制定出各类能力的标准,以此为据进行认证考核并颁发证书。

四、结语

“互联网+大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数据化知识和信息作为重要生产性要素,以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有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一系列活动发展。高校会计教育在“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应当转变传统会计教育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培养高校教师数据处理和运用能力,推动会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高校会计教育需要改变传统会计教育组织方式,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融合教学;构建数字化网络平台,体现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会计教育方式;基于连接网络和数据,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高校会计教育以学生能力为标准,培养符合用人单位各类岗位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侯贺,李克宝,郑伟,马林.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8(1).

[2]李伟,李艳鹤.“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会计理论创新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7(18).

[3]龚玲.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6(4).

[4]陈娟英.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5(14).

[5]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大学教学,2014(9).

[6]李艳琴.浅谈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J].商业经济,2014(10).

[7]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

教育创新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培养策略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们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一种保障。目前在教育行业中,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把创新培养作为了一项基本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本人获得巨大的益处,还能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创新性人才。因此,广大小学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高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进而以创新驱动小学教育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一、小学教育创新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仍然有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保守,他们的教学理念仍处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还没有转换到如今的“素质教育”中来。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使得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的课业压力过大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学生课业压力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教育问题,在小学阶段便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小学生既要学好课堂知识,还要参加许多兴趣培训班,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压力过大。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小学生们无暇顾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会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受到影响,创新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单一在现阶段,许多小学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使得学生们对学习缺乏兴趣,积极主动性不高。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死板机械,他们只是自顾自地进行教学,而不与学生沟通交流,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沿用固定的教学套路,不懂得优化课程设计,严重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作用,最终导致教学缺乏新意,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在思维变化时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二、小学教育中创新培养的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去积极自主地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想象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们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举一反三,进而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创新,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可以使用一些图片、音频、视频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让他们由此产生联想,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有利手段。为了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小学教师要积极在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创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广林.论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