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23:06:47

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1

(一)音乐文化发展环境的挑战。目前,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全球交流日益频繁,加上各国之间交流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与此同时,各个国家的文化也逐渐形成了相互分享、互相容纳、互相参考的趋势。因此,如何在开放和包容新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保护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世界各国音乐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新课题。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普及,世界各国的音乐艺术事业渐渐向多元化靠拢,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在各种渠道中普及。由此所产生的问题是:音乐文化发展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在演化和贴近更多人群审美的同时,开始面临发展环境变更带来的挑战。因此,在这种大的发展环境下,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也呈现出开放性与包容性共存的状态。怎样才能够让其在全球开放化的现状下,依旧保留本土音乐艺术特色,迎接“互联网+”艺术思潮,从而走向世界成为音乐产业,还需要高校音乐教育者把握好“互联网+”时代背景赋予音乐文化的环境挑战,在促进本土音乐文化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之上,迎合好时代对音乐的多样化需求。(二)音乐艺术传播方式的挑战。“互联网+”背景之下,文化在传播和发展的形式和渠道上都发生了改变,也让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在发展与探索的过程里,逐步产生了全新的理念,继而对音乐艺术传播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高等院校音乐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有足够多的创作者、运营者与购买者。但整个“互联网+”环境在传播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盗版严重、传播效率低、传播设施不完备等问题。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音乐艺术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传播方式上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高校在发展音乐教育文化产业的时候,能够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及时制定出有关版权传播的规章制度,改善音乐文化传播的设施,让专业的机构或者公司来维护和运营音乐艺术传播的媒介,进而改进音乐艺术传播的方式。但是,除了传播媒体以外,音乐文化的不同表现方式也与音乐艺术表演一样,都需要足够多的人才与技术。如何面对音乐艺术传播方式所面临的挑战,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之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探索。(三)音乐产业载体媒介的挑战。“互联网+”时代,音乐教育产业化路径的载体媒介不仅需要不同传播渠道和运营手段一起使用,还需要各种互联网技术支持,以达到维护音乐产业载体媒介运行的目的。然而,由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传播媒体平台与渠道的多元化,也让音乐产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日趋多样化。面对载体媒介所存在的挑战,高校音乐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音乐资料及时、有效、广泛地进行传播,以此来为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健康迅速的发展提供机会。所以,如何更好地依托多元化网络传播媒体平台,化载体媒介的挑战为优势,去满足不同地区人们对音乐文化的不同需求,还需要将高校音乐文化资源与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高等院校的音乐文化平台构建起合理的链接渠道。尽管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载体传播的硬件可以很快得到完备,但音乐文化的接收者却又不一定可以有效地利用之,这些都是音乐产业所要面临的长期的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之新途径

(一)互动学习平台的建设。高等音乐教育应该开启更多类型的互动学习平台,参考文献:[1]李艳昆.高校音乐文化产业新语境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契机[J].大舞台,2012(6):248-249.[2]江博.当代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3):63-67.[3]李晓溪.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2014.[4]王轶舫.新时期音乐教育的产业化尝试[J].新课程学习(下),2015(5):13.[5]居其宏.产业化困境中的两难抉择和科学思维———高等音乐教育及专业院团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2):1-13.[6]张宇.高师音乐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1):252-254.[7]甘咏梅.理解、沟通与融合———世界音乐周2015暨东南亚音乐国际研讨会综述[J].音乐时空,2016(9):9-11.用以丰富音乐网络教学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第一,高等音乐院校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元化途径与全新的传播形式,还可以对教学的优秀课程资源展开信息化整合,建立智能化选修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还可以上传名牌讲师视频到网上供学生观看,还可以建设网络精品课程,还可以将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引进国内课堂,进而让我国的音乐课堂的内容与形式都更多姿多彩,这也符合学生们的个性化成长与他们对音乐文化学习的不同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开放网络音乐文化课程,这样就能让学生充分地运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让高等院校的教学形式既有线上还有线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合理科学地使用高校的音乐文化资源。第二,高等音乐院校要充分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优势,还需要彻底地调动高校本身的主动性与交互性,同时也需要充分地运用网络的开放、实时、分享等优点,也需要充分地使用网络大数据、云服务等多种高新技术的影响,进而创立全新的教育和监管的交互平台。比如说,在网络上的教授和学习过程里,如果能够加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块,就能让老师与学生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学术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更加便利与快捷。第三,高等音乐院校在教学监管治理的层面也能够充分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这样简单便捷,也更加被学生接受。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反馈学生们在互联网上学习是否在线、是否主动发言以及学生们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能够反馈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而且,网络信息技术还能处理学生的学分计算,比如说,学校可以给参与互联网学习的学生恰当的奖励性加分,以此来鼓动更多的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互联网学习中来。同时,高校也能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开展各种专题的教师研讨活动,也可以开展各地区教育专家的互动探讨教学活动,还能够充分地运用网络大数据对于互联网的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与研究,从而更好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二)艺术资源平台的共享。高等音乐教育还应该让音乐艺术资源得到有效的传播,让音乐教育产业化发展下的成果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音乐艺术成果资源:第一,高等音乐院校应该大力加强音乐文化学科的建设,开展多样化音乐的创作平台与音乐文化研究活动,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的资源分享,也就是创建各种音乐艺术信息共享窗口,从而提高高等院校的音乐文化优秀作品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同时还能提高社会的收益,甚至还能提升社会效益的转化率。第二,高等音乐院校能够依照本校的特点,建立自身的音乐特色文化作品库、当地音乐优秀资源、音乐学院翻译窗口和不同种类的有针对性的音乐平台,特别是对于音乐学院翻译窗口的创设,与其余共享资料的窗口相比,更加需要高等音乐院校的关注和推广。第三,高等音乐学院可以将音乐教育的资源成果通过视频拍摄的方式,上传至“云课堂”,让国内高校以及人民群众可以免费试用,继而将院校中现有的、优秀的音乐艺术成果推广到市场中去。(三)文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每所大学的音乐学院需要提高自身对于高等院校音乐文化普及的意识,进而让高等院校不但可以传播音乐文化艺术,还能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因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搭建文化服务平台:第一,高等音乐院校需要提高自身对于大众的艺术文化的服务意识。举例来说,可以到社会上的各大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群众小区这些场所宣传音乐艺术,这样不仅仅可以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能够促进音乐文化行业更加繁荣,进而还能让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受到更多群众的青睐。第二,高等音乐院校还应该在互联网上创建免费的音乐艺术文化培训窗口,提供给社会上的音乐文化爱好者对音乐文化知识进行了解的机会,进而这些艺术爱好者就能够观赏或者是参加各种音乐艺术文化的活动。第三,高等音乐院校还应该运用互联网,创建高等院校音乐文化的宣传窗口,还可以使用窗口介绍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也可以介绍各类音乐文化的著作,还能举办网络音乐文化交流会,从而成为高等院校建设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能够巧妙地运用音乐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

三、结论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行业已经飞速发展。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前景,逐渐成为我国音乐文化行业和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2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重从59.85%下降到54.37%,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52.63%。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从59.85%下降到51.92%;初中从56.44%下降到49.44%;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不尽合理的一个方面。

还有,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我国的基础教育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在财政支付方面实际上由县、乡政府负担。但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加县、乡政府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04%,非常之低。县、乡政府往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投入,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还到处被挪用挤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的费用少之又少。

二、实施教育产业化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教育产业化的条件。而且一些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现实的社会运行之中了。

1、实际上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

2、从需求方来看,社会和家庭居民有强烈的教育消费需求愿望,教育产业化呼之欲出。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到2020年将达到16亿,这就决定了教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和拓展空间。而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从居民的消费比例看,教育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0%。中国青年报社几年前做过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表明:85.6%的家庭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教育18-25岁青年毛入学率不足10%,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也导致基础教育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家庭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方百计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以争取高考的胜利。另外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1.2万美元的低限计算,至少每年在教育上以3亿美元的增率在流出。教育的巨大需求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教育产业化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增加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按同龄青少年毛入学率计,研究生教育我国仅为0.4%,本科生为4%,专科教育为7%,高中段教育为34%,初中段为85%,小学净入学率为99%。2020年要达到本科生10%,专科生20%,高中段65—70%,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没有通过教育产业化增加教育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模式单一、办学体制僵化、教育机构冗员严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状况。在这些公办教育机构中沉淀着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若通过教育产业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这部分沉淀着的教育资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场供给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其次,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教育异军突起,至1999年底,全国有民办幼儿园24643所,民办小学1806所,民办普通中学1702所,民办职业中学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1036所,民办高等学校20所,分别占相应学校比例的13.2%、0.28%、2.1%、6.9%、12.6%和1.9%,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另外各类培训机构21309所,年培训量达600万人次。大大地满足了社会的受教育需求。

三、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尽管从理论上说教育产业化有充分的依据,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实中某些条件离教育产业化相距甚远,如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1、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化,即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既然政府的作用是为了克服市场的缺陷,那么教育产业化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证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实现。政府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控机制,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只有当政府具备很大的监控能力以后,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现阶段教育产业化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即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和教育条件改善,我们都可以视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公平,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视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产业化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但是,追根究底,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政府有能力为任何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完全平等的优良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实的选择。

2、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自身属性与特点,对各类教育进行组织与管理。

首先,就初等普通教育而言,虽然初等教育的投资可以由社会、私人承担,并由市场来决定其发展;但考虑到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国民教育,其发展往往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提高,并制约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比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证整个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原则上讲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实行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加强政府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初等教育这一国民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而不能由私人和市场来自发地决定。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发挥社会和个人对初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以便扩大社会对整个教育投资的来源。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3

2.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3.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早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就将早期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所谓“节俭”美德视为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他指出,正是人们将没有价值的货币作为观念财富储藏,破坏了“供给自动创造财富”的原理,才使经济循环出现断裂。凯恩斯因此认为,消费同时就自动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只有这种积累才是资本形成的良性源泉。也就是说,居民每一次消费,都自动为社会提供积累,消费越早,积累越早。基恩·哈梦慈说,在激情的消费时代,“很难找到一位‘不赶时髦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多工作、少购物来摆脱潮流的人”。目前,我国正处在两次消费高峰的平缓断代区,推出教育产业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迎合群众的消费心理恰逢其时。

4.教育产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一年中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入学人数仅占同龄人的6%左右。因此,敏锐地抓住我国教育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特性,发展教育产业势在必行。从居民储蓄来看,如果未来教育支出的比重能达到居民消费储蓄的10%,那就是6000个亿。假定有效支出是50%的话,那也是3000亿元的教育支出。以1999年扩招为例,从现在的培养成本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消费大体上接近1万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人,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3万学生实际上消费将近33个亿。同时,扩招还会带来投资的支出。据了解,中央财政从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专门拨出14亿元用于高校扩招补贴。国债安排时还吸引了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配套投入37亿元。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把

范围扩大一些,我国目前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则每年就有1000亿元潜在效益;我国现有高中生及适龄高中学生约20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收费以2000元计,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300亿元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就有200亿。在通过有偿教育的形式将居民手中的货币节余转化为教育消费的同时,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也不可低估。据测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其他许多行业。

5.教育储蓄、教育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超前消费者、贫困生上学提供了经济保障。教育储蓄因“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环境”等的有利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火暴。教育贷款政策指出,“国家助学货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以刺激个人消费信贷为特征的教育助学贷款和以帮助贫困生求学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展,标志着我国教育贷款金制度初具规模,也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鉴于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市场大得惊人,国人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完善,教育的发展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极具拉动作用。因此,教育产业化就势在必行。

2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日益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国外教育机构依赖留学教育资源谋取教育利润、国内公办教育领域部分地实行着有偿服务、民办学校绝大部分完全依靠学费经营、从事教育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利润丰厚……客观存在的教育市场被瓜分、肢解的现实,要求我们调整思路、迎接挑战。

1.在思路上,启动教育消费市场、实现教育的产业化势在必行,但万万不可忽视教育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因此,教育产业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有机网络状态——以主体产业(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工作)为核心,以骨干产业(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教材教具文具供应以及考试、留学、升学、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为基础,以辅助产业(教育基金、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和学生公寓、营养配餐、健康饮水、交通安全等社会服务)为枝干,以边缘产业(体现产学研结合特色的校办产业)为补充。这个网络状况系统通过综合管理与运营,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

2.要切实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问题。按照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装水量的是那块最短的木板,要使木桶多装水,就得把短板接起来。因此,必须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土地、银行给予融资、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宿费还贷”、建立“教育产业园区”“教育产业基地”、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学校联办后勤”的产业运作模式。

3.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近年来已由消费热点向投资热点转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矛盾的根本途径。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教育。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开办是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发展民办教育,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步子要更大一点。民众期待更加宽松的教育政策——放松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以法律手段保证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名副其实的思想文化载体。

4.教育储蓄、教育贷款要进一步放低门槛,为更多的受教育者提供经济保障。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储蓄参储对象的范围,增加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缴款方式和违约处理要更灵活一点,要将教育储蓄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农村市场;要丰富教育贷款的种类,实行多种担保,要延长贷款偿还期限,贷款偿还期至少应为10年,要制定合理的偿还条件,增加免还条款。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储蓄、教育贷款的政策,它们才能成为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助推器。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4

2.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3.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早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就将早期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所谓“节俭”美德视为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他指出,正是人们将没有价值的货币作为观念财富储藏,破坏了“供给自动创造财富”的原理,才使经济循环出现断裂。凯恩斯因此认为,消费同时就自动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只有这种积累才是资本形成的良性源泉。也就是说,居民每一次消费,都自动为社会提供积累,消费越早,积累越早。基恩·哈梦慈说,在激情的消费时代,“很难找到一位‘不赶时髦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多工作、少购物来摆脱潮流的人”。目前,我国正处在两次消费高峰的平缓断代区,推出教育产业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迎合群众的消费心理恰逢其时。

4.教育产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一年中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入学人数仅占同龄人的6%左右。因此,敏锐地抓住我国教育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特性,发展教育产业势在必行。从居民储蓄来看,如果未来教育支出的比重能达到居民消费储蓄的10%,那就是6000个亿。假定有效支出是50%的话,那也是3000亿元的教育支出。以1999年扩招为例,从现在的培养成本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消费大体上接近1万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人,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3万学生实际上消费将近33个亿。同时,扩招还会带来投资的支出。据了解,中央财政从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专门拨出14亿元用于高校扩招补贴。国债安排时还吸引了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配套投入37亿元。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把

范围扩大一些,我国目前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则每年就有1000亿元潜在效益;我国现有高中生及适龄高中学生约20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收费以2000元计,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300亿元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就有200亿。在通过有偿教育的形式将居民手中的货币节余转化为教育消费的同时,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也不可低估。据测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其他许多行业。

5.教育储蓄、教育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超前消费者、贫困生上学提供了经济保障。教育储蓄因“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环境”等的有利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火暴。教育贷款政策指出,“国家助学货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以刺激个人消费信贷为特征的教育助学贷款和以帮助贫困生求学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展,标志着我国教育贷款金制度初具规模,也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鉴于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市场大得惊人,国人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完善,教育的发展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极具拉动作用。因此,教育产业化就势在必行。

2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日益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国外教育机构依赖留学教育资源谋取教育利润、国内公办教育领域部分地实行着有偿服务、民办学校绝大部分完全依靠学费经营、从事教育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利润丰厚……客观存在的教育市场被瓜分、肢解的现实,要求我们调整思路、迎接挑战。

1.在思路上,启动教育消费市场、实现教育的产业化势在必行,但万万不可忽视教育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因此,教育产业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有机网络状态——以主体产业(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工作)为核心,以骨干产业(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教材教具文具供应以及考试、留学、升学、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为基础,以辅助产业(教育基金、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和学生公寓、营养配餐、健康饮水、交通安全等社会服务)为枝干,以边缘产业(体现产学研结合特色的校办产业)为补充。这个网络状况系统通过综合管理与运营,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

2.要切实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问题。按照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装水量的是那块最短的木板,要使木桶多装水,就得把短板接起来。因此,必须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土地、银行给予融资、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宿费还贷”、建立“教育产业园区”“教育产业基地”、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学校联办后勤”的产业运作模式。

3.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近年来已由消费热点向投资热点转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矛盾的根本途径。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教育。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开办是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发展民办教育,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步子要更大一点。民众期待更加宽松的教育政策——放松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以法律手段保证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名副其实的思想文化载体。

4.教育储蓄、教育贷款要进一步放低门槛,为更多的受教育者提供经济保障。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储蓄参储对象的范围,增加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缴款方式和违约处理要更灵活一点,要将教育储蓄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农村市场;要丰富教育贷款的种类,实行多种担保,要延长贷款偿还期限,贷款偿还期至少应为10年,要制定合理的偿还条件,增加免还条款。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储蓄、教育贷款的政策,它们才能成为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助推器。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5

【关键词】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体制学校经营

一、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概念界定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教育属于第三产业,教育是对国民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建议把教育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教育产业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顺应社会经济改革的潮流,引入西方教育经济学理念,在整个社会产业不断演变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发展并最终确立下来的。

(一)教育产业

教育产业思想的由来是基于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两个理念:(1)教育是稀缺资源;(2)通过教育产业运作,使教育资源优化合理配置,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教育产业是指专门提供教育劳务这一特殊服务的机构集合体,以教育资源为资本或对象所进行的生产和劳务的综合行业。确定教育产业最重要的依据是教育是否从事生产性活动。我们都知道,人类对生产性活动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劳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在生产要素中,人的要素始终占主导地位。教育活动是提高人这个要素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它应该算是生产性活动。如果人员提高物品的性能的活动是一种生产性劳动,那么教师这种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活动同样是一种生产性劳动。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是一项产业。在,我们把它归入第三产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教育产业也有可能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

教育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产业体系,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教育产业的内涵:(1)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产业;(2)教育并不仅仅是收取学费;(3)教育并不仅仅是教育服务业;(4)教育并不仅仅是指义务教育阶段。

教育产业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产业,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所进行的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以及终生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2)科技产业,包括校办科技产业和科技成果的开放、转让等。(3)校办产业,包括一般校办产业。(4)教育服务业,包括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餐饮、接送、公寓建筑、物业管理和图书发行等服务业。

(二)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按照教育产业的理念,对教育产业进行运作。教育产业化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把教育当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第三产业,而不是单纯的消费性公益事业。二是在办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计划与市场的双重调节机制。一方面,教育具有公共性,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人人都有资格享受,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保证每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实施免费教育或义务教育是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教育又具有私人性,教育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一个人享有了某种服务后,就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服务的享用,甚至排除了其他人对这种服务的享用)。应该适应市场,按产品单位付费,谁享用谁付费。例如,高等教育传播的知识具有探索性和性的特点,不是人人都可以来分享的。而且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大量的投资,在中国能够享受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教育是事业性和产业化的统一,因此,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公益性和盈利性,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明确教育的哪些部分不能产业化,而哪些部分可以产业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非产业运作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通过政府计划直接分配资源。在这种体制下,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唯一配置者,通过政府统一的计划和行政指令,按教育行政区划或层次具体分配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政府必须充分掌握可靠的经济信息和教育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条件,但实践证明这在工作中是难以把握的。虽然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集中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但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很难做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高等教育看成是一项事业性活动,是依靠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捐赠来维持的,没有把高等教育当作产业来运作,没有引入市场机制,因而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投入产出机制和教育效益理念

高等教育部门产出的教育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得到价值实现。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偏重于强调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有人甚至认为教育部门就应该只有投入而不求相应的经济回报,致使投入教育的资本不能增值。教育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就必然入不敷出,就不能优化经营。相反只有建立起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树立效益观念,使教育投入在市场中实现合理回报,才能形成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摆脱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依靠外界投入,非生产性的尴尬局面。

2.高等教育部门培养的人力资源常常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而导致高等教育的盲目和失衡发展

在人才市场上,我们随处可见无数拿着精美包装的的毕业生在抱怨许多用人单位不合理的招聘要求,而后众多收了一大堆简历的用人单位却在抱怨找不到符合他们要求的人才。高等教育的产出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国家也没有为高等教育部门培养的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社会工作机会。这就形成了长期以来教育资源的巨大内耗,产出的没被很好的利用,社会需求又得不到产出的满足。

3.高等教育主要靠政府过问和财政拨款的方式,严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在这种投资和办学体制之下,教育行为仍作为政府行为,政府投资是教育发展的主要财力源泉,政府投资越大,负担就越大;负担越大,导致再教育再投资的能力越是相对萎缩,高等教育单靠政府投资的路必然越走越窄。

4.高等教育产权不明,教育化,导致教育决策欠不及时

国有高等教育资产虽是全民所有的公有资产,但是不可能让每个公民都参与管理,而只能委托给政府对公有资产进行管理。也不可能由抽象的国家去承担,只能委托给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是责任制,这种制度使教育政治化,这种教育制度下的学校领导更倾向于为自己捞足政治资本,大搞基础建设,重复建设,而不愿把精力花在短期内见不到成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上。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日益增大的高等教育需求要求高等教育产业化

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十分旺盛,物质需求的满足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服务。高校连年扩招,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高等教育供给尚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我们在刺激消费中就应该考虑到刺激教育这个产品的需求。我们应该加强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2.高等教育产业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之间有互动的关系。人们预计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教育将不再局限于一个部门或一部分人,也不再局限于一个人的某个阶段,教育已是“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大教育概念,所有产业都必须以先期教育为前提,也必须以同步培训为支撑。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的高新技术于生产,人类利用极小的资源即可创造出极大的社会财富。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再生资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可能。资源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逐步为知识所取代,知识可以增值,知识可以直接成为财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家、和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时代要求我们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

3.教育产业化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了高等教育经营活动的出现,这是高等教育成为产业的前提之一。高等教育活动在其产生之初只是非常简单的言传身教,没有更多的辅助设施和人员,也不存在为高等教育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而进行的组织和经营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学校和班级教学,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多层级的学校教育系统。这使得高等教育活动从人员的管理到资源的配置变得越来越复杂,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经营成为必需。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经营活动演化为不同的概念:前者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人,在于使人转变为期望的形态,所以可以不考虑成本;后者的目的在于育人活动的有效性在于怎样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关注资产和人员的有效经营,是产业活动的特征。正是教育自身发展孕育了教育的产业形态。

4.高等教育产业化是中国加入WTO的必然趋势

当前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财政越来越难以负担庞大的教育经费,加之事业形态的教育表现出低效和无能,许多国家都在探索把教育推向市场,通过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来实现教育的改造和提高。中国加入WTO必然引来西方国家资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面对专业化、规范化的国际资本运作,中国高等教育部门如何与之竞争是摆在教育界人士面前越来越现实的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改革,进行产业化运作,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才能更好的与狼共舞。

(三)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现实意义

1.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育人力资本创立者舒尔茨于1961年在研究美国1929-1957年的经济增长时提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的贡献率是通过教育投资来获得的。教育已成为个人经济收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世界银行专家萨哈罗普勒斯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做了大量的跨国研究,结果发现1994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的个人收益率为19%,个人投资收益率也达19%。高等教育产业对社会经济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

(1)直接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积极大量兴办学校,将是解决教育供应不足的根本。无论是政府或者是民间投资建校,都可以拉动或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生产的内需,并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量学校的兴办、扩办,一个接一个的“教育城”、“大学城”或“教育产业开发区”的崛起,带动着全国内需的萌生和拓展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高等教育产业开发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2)完善我国经济结构

社会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后者包括教育产品的生产,是经济结构生产的重要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产品生产相对来说落后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毕竟国家培养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长期以来,我国通过高考分数线来限制高等教育的受教育人数。但是国家培养不起,为什么不让社会去培养呢?据统计,我国每年去海外留学的人员人均支付人民币在6—20万元之间,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发展高等教育产业,高等教育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量高中毕业生只能到海外去求学。

(3)推动全社会重视投资办学

一方面,由于社会总体消费乏力,国民手中积淀了大量的闲置资金,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足——学校不足、学位不足、高层次教育不足、高质量教育保证不足……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可以吸引人们投资教育。

(4)推动国民文化消费

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个人或家庭,已不满足于被行政分派或地区划定,而不惜重金去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教师。教育市场在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中产生。反过来也就是,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资源与教育供给相对短缺的条件下,始终是教育市场的一个“热卖点”,也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消费内容。

2.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

(1)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知识经济社会意味着造就出广阔的高等教育市场。长期以来,人们寻找教育资源的视线,都只是盯着国家财政这一块蛋糕,面对着仅有的这一点点可怜的资源,也就只能是“计划的”办法。但是,事实上,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教育资源不仅仅存在于国家财政中,它还可以存在于家庭的消费之中,存在于社会各个机构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中,存在于对一定的教育资源的科学管理之中,存在于教育产权的分割、调整和使用之中,存在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经营配置之中。

(2)拓宽教育经费渠道

今天,一部分人已先富裕起来,一部分贫困者也同时产生。让一个首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在付出一定的高等教育选择代价后,让自己的子女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然后又能由此使教育经费得到大量的增加,用以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完成学业。

(3)高等教育产业化是高教的改革的突破口

高等教育不产业化,高教改革就推不动。现在我们国家办的大学,可以说是人浮于事,多多。仅仅依靠其自身改革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尤其是民办教育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触动它。所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非常重要,它既与宏观经济有联系,也与微观经济有联系。

3.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1)培养大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高等教育产业化有利于教育行为更好的反映社会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投入产出机制,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人才。

(2)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高等教育产业观念将以教育服务的新理念,真正撼动封建的“师道尊严”,还学生以“上帝”的地位,为学生身心的创造性发展,也为教师的高智力服务劳动的价值得以真正的兑现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将在教育本质的问题上冲击并重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

三、如何进行教育产业化运作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推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对“高等教育产业化”有一定的认识,在思想上形成必要的势能,另外政府必须下定决心对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从而为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则要树立学校经营的观念,合理优化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扫除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已有的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如“教育不该营利”、“精神文明事业不该产业化”、“捍卫教育公正”等造成了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排斥,因此,必须解放思想,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进行认识。

1.高等教育应该允许赢利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由国家单一投资经营,办学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而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了高等教育不能赢利的观念。我国教育法也规定了教育不可以赢利。理由是如果学校可以赢利,就会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降低了教育质量就损害了教育的社会效益。该观点明显的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但是,即使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质量竞争也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企业因为贪一时之利而降低质量,必定会失去市场,进而损害自身的经济效益。况且还有国家监督,低质量的产品不允许进入市场。如果高等教育是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学校获得高额利润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其办学质量,可见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与学校的经济效益是一致的。问题主要是国家如何规范高等教育市场,制定出合理的高等教育服务标准。只要符合国家的标准,一个高等学校由于办学好而得到高额利润,非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2.并不是所有的精神文明事业都不可以产业化

一些人以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高等教育是否可以产业化的标准,认为凡涉及精神文明事业都不能产业化。事实上哪些东西有利于精神文明与教育的内容有关,与用什么组织机制来运行无关。不能因为某些领域的活动不能市场化就判断它是高尚的,能导入市场机制的领域就判定它是庸俗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一种组织方式,与通过某种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3.高等教育产业化不妨碍教育公正,恰恰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教育公正

有人从捍卫教育公正的立场出发,认为教育产业的必然后果,就是学校将以利润原则作为其运行的唯一法则;认为教育产业的必然后果,就是学校将以利润原则作为其运行的唯一法则,使社会成员因其经济背景不同而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中处于不平等地位,从而危及教育公正。事实上,公正或公平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实现教育公正或公平途径也从来都不是唯一的。教育公平也并不是教育资源的完全分配。真正的公平应该体现在个人享有教育资源的多寡建立在以个人对社会贡献多少基础之上。高等教育资源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总是稀缺的。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或预期贡献为依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就是公平的,否则违背了获得与贡献相对称的原则就是不公平的。实现教育产业化能够确保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这一稀缺资源按照获得与贡献相对称的原则来分配,这其实就是最大的公正。

4.高等教育产业化不会导致教育制度危机

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必将导致高等教育机构企业化、高等教育活动市场化、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投资化。这样,政府承担高等教育事业的职责就会淡化,政府会把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责推入市场,减少本该由政府承担的投资,并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危机。事实上,高等教育产业化与政府担负的高等教育发展职责并不矛盾,高等教育产业化并不意味着所有教育机构都完全按市场化运作,高等教育产品也并不完全成为绝对意义上的商品。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有条件的产业化,是有别于一般性产业运行的产业化,高等教育产业化和政府承担高等教育发展的职责可以并行不悖。只要我们正确认识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双重性质,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就可以在实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同时,保证政府承担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因此,是否能够保证政府承担高等教育的职责,不在于是否产业化,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二)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要使中国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产业化,必须要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必须变政府直接管理高等教育为加强宏观调控间接管理,使高等学校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在招生、培养、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政府则通过制定、制度、标准等方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高等教育市场成为一个公平竞争的场所。

1.改革高考制度

目前的高考制度从客观上造成基础教育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转,使基础教育成为应试教育,高考的升学率成为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影响了高等学校的生源。另外,这种简单划一的定额招生方式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多样性人才的培养。尽快实现学校自主招生是当务之急。目前的招生制度实行的是“严进宽出”而不是“宽进严出”。“宽进严出”应是改革的方向,因为一方面可以使想进高校的合格学生都能进高校深造,同时又可以要求学生达到相当的标准才能毕业,从而使高等教育的质量有所提高。

2.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确定培养人才方案

政府如果需要某一个专业加快发展的话,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而不可以采用强制的方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对人才市场及其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使人才供给从数量上和结构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避免市场调节的缺陷,政府应为高校提供各类人才总体需要的信息,并通过资助教育来引导学校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3.政府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度放权,更多发挥监督作用

政府把属于高校的权利归还给高校,因为市场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市场,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对国民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规范市场,打击不正当竞争尤为重要,必须坚决取缔一些不具有高等教育资格的学校,以维护正常的高等教育秩序。

(三)树立学校经营思想

在良好的环境前提下,实现教育产业化的关键是在教育产业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学校经营。“考虑到学校组织为非组织的实际,结合学校经营所具有的特殊性,依据对经营概念的定义,我们把学校经营界定为:学校经营(schooloperating),就是学校组织从自身行为特征实际出发,以提高学校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整合为基本途径所实施的学校经营环境、学校经营思想的确立、学校经营目标确定、学校经营策略的选择以及学校经营操作方式等一系列的筹划、营谋活动。”[1]

学校经营是经营理念在学校资源配置中的具体表现,学校经营包括学校产品经营、学校资产经营、学校资本经营。

1.学校产品经营

“学校产品经营,是指学校按照教育市场的需求,以其拥有的或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为基础,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教育市场需求的教育产品为基本手段,以教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获取效率和效益的经营活动。”[2]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校产品经营的基础是学校资产,学校中用于培养教育产品的高水平教师专家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现有的学校资产在学校经营中一般是非交换对象。三是学校产品经营的核心是根据教育市场需求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决定培训什么、培训多少、如何培训。四是教育投入活动主要围绕强化教育产品的开发对学校资产的需求来进行。

学校产品经营的主要途径是靠教育产品,教育服务的成本核算和培养手段、服务质量的提高。学校产品的经营的基本形式有教育产品经营、教育市场经营、学校品牌经营等。

(1)教育产品经营

现代社会,消费者对教育消费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在需求层次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需求类型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这既为学校的教育产品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复杂多样的需求空间,又要求学校必须适应社会教育需求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向社会提供质量优异、价格合理的教育产品。随着买方市场条件的到来,学校产品之间的产品竞争、服务竞争更趋激烈,消费者则拥有充分选择的权利。因此,学校所提供的教育产品的质量、服务,甚至是价格都决定了其在教育市场上能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营成功的学校,都把教育产品质量视同学校的生命,并在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质量监督的规范体系。同时这些学校也十分重视教育产品特性的开发,善于根据社会教育消费的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的决策,从而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产品占领教育市场。

(2)教育市场经营

经营型的学校无不对教育市场开发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教育市场调研、媒体宣传、公共关系等方面全力以赴。首先,教育市场开发必须充分重视对教育消费需求的调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如不能准确把握教育市场需求的特点,就必然因教育产品开发的盲目性而导致失败。其次,学校必须通过别出心裁的宣传,使消费大众了解自己的教育产品,认同自己的教育产品,接受自己的教育产品,进而使自己的教育产品能够成为教育市场上的强势产品。第三,学校还需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展开积极有效的公关活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在实践中,北京南洋教育发展集团和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的市场开发运作就是教育市场开发经营理念的极好运用。

(3)学校品牌经营

学校品牌是教育产品质量的集中体现。消费者一般都是通过学校教育产品的质量来认识学校的,因此,学校品牌也是学校经营能力、经营水平、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所以,现代教育的市场竞争表现之一就是品牌竞争,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把品牌开发视同学校的生命,制定与实施各具特色的“品牌战略”。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在实践中河南洛阳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的“冲破旧制,品牌扩张模式”就是学校品牌经营的成功典范。

2.学校资产经营

“学校资产经营,是指以学校充分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利用资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等方式和手段,对学校各类资产进行综合运营的学校经营活动。”[3]学校资产经营是学校努力使自身已经形成的资产充分发挥作用,将自身拥有的教育产品优势,学校品牌优势和学校规模经营优势,与其他学校已经形成但是并未有效发挥作用的学校资产或社会资产有机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开发社会资源,使学校得到进一步发展。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校资产经营所经营的资产是所有者投入经营的所有物,学校资产经营的本质是物权经营。二是所经营的学校资产是具有整体性的法人资产。三是学校经营的主体是学校法人,或者是经营人。

现代学校的资产经营,分为有形资产经营,无形资产经营,人力资产经营三种主要形式。

(1)学校有形资产经营

学校有形资产是学校进行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扩大,都需要学校有形资产相应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经营优势的学校的发展,可以不单纯依靠自我投资来扩大学校经营规模,而通过学校资产经营的渠道,以产权关系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吸引、组合其他学校的资产或社会资产,壮大自己的实力,形成规模经营。应采取兼并、参股控股、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进行资产经营,使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都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学校资产的利用效率。

(2)学校无形资产经营

学校无形资产包括学校的品牌、校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学校经营策略、学校文化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是逐渐成为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产的。利用学校无形资产经营获得成功,国内外许多学校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一些名校通过长期奋斗,在无形资产方面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学校在资产经营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法宝。这些学校在学校经营中,往往凭借其无形资产优势与其他学校联合,不需花费实际的投资或仅以少量的投资即可获得巨大的收益。学校无形资产经营是最有潜力的,这里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清华大学经济管院综合运用无形资产经营中的品牌经营与学校合作经营模式组合,与哈佛大学合作,用清华与哈佛的联合品牌,把目光瞄准高层经理人进行学校经营,开设高层经理研修课程,收到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学校人才资产经营

学校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建立适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是现代学校经营成功之本。因此,成功的学校无不为吸引人才、挖掘人才而殚精竭虑、狠下功夫。许多学校为了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为他们创造优越的工作条件,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并支付优厚的报酬。学校人才资产经营也是学校经营的重要形式,可以从资产形态和资本形态两方面着手。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学校人才资产经营也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因此,学校人才资产经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

3.学校资本经营

“学校资本经营是指以提高学校资本使用效益为目标,主要利用市场机制这一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在学校资本所有权被分解为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出资者及其人从学校自身发展战略出发,从不同层次上对学校资本进行运营和有效控制的一种经营活动。”[4]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学校资本所有者及其人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育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价值形态对学校资本运营的有效监督;二是以学校资本为纽带,通过教育市场形成较强竞争能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学校集团;三是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增强学校经营活力。

学校资本经营的本质是学校产权经营,实现高等教育产权多元化。基本途径是通过学校产权的流动,组合和交易进行有效的运营。主要有:兼并收购经营、联合经营、托管经营、租赁经营等。

(1)兼并收购经营

兼并收购是学校资本经营中最为活跃的模式。兼并是指一个或几个学校被另一个学校吸收合并成一个学校,所有财产和债务债权,均由其负责处理。收购是指某一公司制学校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公司制学校的股权,以获得对该公司制学校的实际控制权。这两种运作有着共同的目的,因此合称兼并收购。

(2)联合经营

联合又称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通过合并同时消失,而在新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学校,这个学校称为新设学校。新设学校接管原来的几个学校的全部资产和业务,新组董事机构和管理机构。学校之所以走联合重组模式,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取长补短,走出困境或获得更大幅度增长。这种经验方式的典型代表是广东英豪学校,1999年四川欧亚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开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办教育之先河,以五亿元人民币收购英豪学校部分固定资产,从而走上联合办学之路。

(3)托管经营

托管,是指学校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即作为委托方的学校财产权法人主体,通过契约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期限内,将本学校法人财产的部分或全部让渡给受托方,从而实现财产权经营和处理权的有条件转移。托管这一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或暂不改变原有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直接开展学校资产的重组和流动。深圳市碧波中学是这一模式的代表,碧波中学由深圳市教育局提供校舍、设备、经费,委托广东省教促会承办。

(4)租赁经营

是在学校资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出租一方以有偿的方式将学校全部或部分资产的使用权出租给租赁者,租赁者使用资产交纳租金,由租赁双方根据企业资产情况、经营条件、市场动态等因素具体商定租金标准。某些国有薄弱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私有学校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和经营优势,将学校的部分和全部资产出租,“嫁女出门”,实现国有资产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从而盘活学校国有不良资产。北师大在国内建实验中学的模式,主要是租赁经营思想的体现。

注释:

[1]靳希斌,《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37-138页。

[2]同上,第139页。

[3]同上,第141页。

[4]同上,第143页。

1.靳希斌,《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

2.张铁明,《教育产业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吴怡兴,《教育产业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刘存绪,丁明鲜,邝先慧,《教育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版。

6.唐克,赵曦,刘家强,唐朝纪,《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探索》,经济学家1999年第5期。

7.缪榕楠,《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初探》,教育与经济1999年第4期。

8.杨自文,曾明,胡志刚,《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对策》,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9期。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6

一、“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之争

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并不“邪恶”。在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进而认为教育只能由政府投资举办,形成国家垄断、包办教育的困窘局面。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认识教育既具有公共性,也具有私人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部分由政府购买,私人性部分作为个人的自我投资,由受益者个人购买。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也具有提供教育服务的交易性质。对国家而言,教育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还是具有很高经济回报率的战略产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破封闭,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建立经费多样化的渠道。

1980年达国家以及最近日本被称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政府干预过多的治理模式,增强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其主要包括: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比例,增加非国家的(包括市场、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强化高等教育与私营经济部门和工商界的联系;加强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等。

在许多国际组织的统计分类中,教育均被列为“服务产业”、“第三产业”。在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决定》提出要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对包括教育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它被主张教育产业化的意见引为最重要的论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态度,是承认教育具有产业属性,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留学教育等。但从维护教育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反对提“教育产业化”,认为所谓“化”,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意。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教育具有某种产业性质,教育需要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个人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等概念应当说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教育产业化”,在这些方面是具有共识的,争论主要在教育产业“化”与不“化”的认识上。我认为这种词语之争其实并没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反而削弱了我们对这一进程的实际关注。

虽然我们的官方政策没有提“教育产业化”,但事实上“产业化”的之严重,是那些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国家所没有的。一种理论的现实命运,并不是由讨论或表态决定的,而取决现实的社会需求、价值导向和利益博弈。

、“教育产业化”的现实表现

在事实的层面上,究竟哪些行为、内容属“教育产业化”,同样众说纷纭。大家在使用这一词语时的所指其实是各不相同的。

狭义的理解,它主要指在学校举办、类和服务类的校办产业。中小学的校企在1980年

代红过一阵后,大多衰落不振。在1990年代全民经商的气氛中,高校掀起大办校企的热潮,一时公司林立,教师下海,蔚为大观。至2000年底,全国近400所高校共有科技企业近2100家。至2001年底,全国高校已有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33家,其中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29家,总市值约占深、沪两市市值总额的3%左右。

这一成就背后的事实是北大方正、清华同方那样的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校办企业都是不赚钱的,高校深感风险巨大,无利可图。由于企业运作不规范,校企不分、产权不明晰,造成校企“小的亏了,大的跑了”的骑虎难下之势。尤其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商业化价值对大学精神的侵蚀和对教育行为的扭曲十分明显,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2001年8月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校企改制试点,明晰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并最终使校、企完全分离。宣告了这一政策的终结。

发展教育产业也指发展民办教育、发育教育培训、留学教育等教育市场。的确,民办教育本来应当是教育产业化最重要、最主要的力量。尽管近十年来民办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非常弱小。2002年,民办小学在校生仅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数的1.83%;民办普通中学在校生占0.9%,职业中学在校生占1.25%。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在校生32万人,仅占高校本专科生在校生总数的2.2%;即便将各类民办高教机构的学生都算上(包括大量高考落榜补习者),也只占9.6%。无论与1950年时的规模、水平还是与其他发展家、发达国家相比,几乎都不具有可比性。民办教育缺乏与公办学校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产权不明晰和难以保障等等,成为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广义的理解,教育产业化泛指利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的各种举措。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和缴费上大学。中国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主要通过集资办学,所谓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自己为自己埋单而支撑的。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实行“一费制”,许多地方义务教育陷入难以为继、前所未有的困境。1997年全国高校实现“公费生”和“自费生”并轨收费,高校学费标准从1998年的1000余元快速攀升,多为4000-5000元以上,加上其他各种费用和生活费,大学生实际支出的费用要高得多,大约相当于一个城市职工一年的收入或两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收入。由此,导致大学出现约占学生总数20%左右的“贫困生”阶层,每年都有家长因缴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悲剧发生。虽然国家有“奖、贷、勤、减、补”等五种方式帮助贫困生,但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因种种原因难以大面积推进。

不难认识,近年来教育产业的发展是有其正面价值的,如教育培养能力扩大、效率得以提高,教育经费的来源更为多样化,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概念已经形成,教育市场和教育的选择性开始出现,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学生之间的新关系开始建立等等。

但这一进程的弊病和代价同样巨大。教育资源短缺形成的巨大市场与陈旧落后的体制相接,出现了种种“寻租”活动,致使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丛生。各种价值模糊、产权暧昧的“改制学校”,如“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的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校中校”、“二级学院”等等,利用国有资源和名校品牌大赚其钱。社会腐败风气对学校、教育的侵蚀,连年发生的高考舞弊案、学术剽窃案、“注水文凭”、逐渐制度化的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人为制造的“择校热”和巨额的“择校费”,以及严重的教育乱收费等等,导致学校的功能、面貌变异,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社会舆论对“教育产业化”的强烈批判和否定,正是基于这种最宽泛的认识,即把学校围绕经营、创收等产生的种种怪事乱相都归于“教育产业化”名下。由于教育产业、高等教育市场化在理论上毕竟具有特定内涵,因此我更倾向于将上述弊端归因于“单一财政视角”的改革所导致的后果,这是我们当前特别需要认识和辨析的。

三、对“单一财政视角”教育改革的反思

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多年来教育界推行的是一种被称为“财政视角”的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改革,其主要动机为弥补教育经费短缺,兴奋点围绕着创收、经营、转制、上市、产权、市场化

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而缺乏对教育公平、教育品质的关注,经济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育话语。因此,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教育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多;与此同时,教育越来越昂贵,越来越“豪华”,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一方面,各级教育的发展达到上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出现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以及教育品质的恶化,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

“单一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的局限性和后果已经彰显。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反思,重新认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基本价值,认识在市场环境中政府的教育职能和行为定位。

1.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维护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警惕和防止市场价值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异化,保持教育的人文性、公正性、纯洁性已经成为对现行教育的一个基本挑战。不能不看到,一些学校被迫的创收压力正在变成主动牟利的动力,并形成某种利益集团(最近北航招生丑闻即是一例———编者注)。在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活动中,有的地方将重点学校作为地方财政的财源;许多地方通过政府干预,用借贷等方式创办完全脱离中国国情的昂贵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一所高中动辄花费几千万元、一亿元、两亿元甚至更多),用高收费的将债务转嫁给学生家长。类似地,如果私立教育以营利为目的是不合理的,那么用政府经费举办、拥有优质资源的公立学校,大规模公开牟利的行为难道是可以允许的吗?

我们需要重温渐被淡忘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认识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道德基础,认识义务教育和公立学校的本质功能,需要重申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教育价值,尤其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价值,从而避免教育改革蹈入目中无人、惟利是图的价值真空。

2.明确政府的教育功能定位。

政府最主要的教育责任,是依法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义务;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环境中的教育秩序,以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措施保证教育公平。多年来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是迫使学校自谋生路、教育走“产业化”道路的根本原因。解决教育经费危机的根本之举是政府承担自己的教育义务。邓小平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是至今仍未真正实现的小平同志的遗愿之一。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甚至不惜降低一些经济增长速度,把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搞好,是当前落实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现代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这几乎是没有例外的。教育不能“劫贫济富”,没有一个政府是以扶持强者、制造和拉大差距作为教育政策的。用倾斜政策人为制造和扩大学校差距制造“重点学校”,以及移植泡沫式房地产开发思路,将制造豪华、昂贵的“优质教育”作为政绩工程和既得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反教育行为。需要真正贯彻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方针,而不是只当作一句时髦的口号。

3.提高教育效率的根本之举是改革宏观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旨在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资源的“教育产业化”,由于在高端和宏观上教育资源没有放开、政府垄断没有打破的情况下,将危机下放到终端,让学校、教师在微观上去“搞活”,因而必然是畸形的和不健康的。提高教育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打破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吸引社会资金向教育的流动,把教育办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建立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使民办教育的良性发展。

此外,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垄断、包办高等教育。正如不少学者建议的,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政府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优秀高校,让一部分高校转制,将节余的政府教育经费用于支持义务教育。

4.提高教育效率、改善教育品质需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包揽过多,教育管理、教育决策中行政化、长官意志主导的弊病严重,它与扭曲的教育市场的结合,极易成为教育腐败的温床。因而,有必要使教育改革走出单纯的财政视角,进入更为实质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在现行制度环境下,促进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冗员冗政,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参与的民主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效益;也是在市场环境下改善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产业的理念大致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长达十多年,反对者主要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在价值层面质疑产业化、市场化的主张;支持者强调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认为在市场环境下教育产业的是无可争辩的基本现实。最近,教育部负责人严词否定“教育产业化”的提法;由于现实教育中的种种乱相,饱受其苦的家长和舆论几乎一边倒,强烈声讨“教育产业化”。显然,教育产业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是混乱而面目不清的,有必要作一番疏理。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育产业化;市场经济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事业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迈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由统一分配体制和管理行政方法自由流动而必然走到了尽头,新旧体制的更替必然要求其内部的体制相应调整,如何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行图书馆教育产业化,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化必将改变图书馆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轨道,本文着重探讨教育产业化如何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定位问题。

一、高校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逐渐代替计划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模式,以前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很多产业都逐渐转向市场,高等教育作为特定的教育领域,比起其他教育领域来,具有更强烈和更显著的“产业色彩”,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1)社会职能的广泛性。现代高校除了人才培养的职能外,还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如此,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社会,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兴办和培植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许多高等学校办学中的重要活动,从高等学校社会职能和知识经济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提供各种知识服务包括哺育知识企业的知识产业。(2)教育的义务性。相对基础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其非义务性,即政府并不承诺以公共教育经费为学生支付全部教育直接成本。一般来说,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社会大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成本中有受教育者个人负担的比例往往也有不断上升趋势,高等教育的这种非义务性,使高等院校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会有某种直接的价值交换关系。(3)服务对象和范围的拓展性。高等教育服务对象和范围在这些反面的不断拓展,使高等教育的规模急剧增长,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结构弹性和发展余地,即使在高等教育已经达到普及化程度时,由于人们在高等学校学习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它的规模仍然会有无法低估的扩张空间。这种情况,使得体现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体制中越来越占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循环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4)社会就业结构的调节性。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处于就业年龄阶段的社会成员,这使高等教育对社会就业人口可以起到一种“蓄水池”的作用。特别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换也会不断加快;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换,必然要求一批劳动者工作岗位的转换和知识技能的更新;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岗位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且,高等教育为这些劳动者提供的培训机会,对结构性过剩的就业人口还有一定程度的储存缓冲作用。

二、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教育产业化

(一)市场经济迫使图书馆知识服务产业化

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以来,图书馆的职能开始由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图书馆的职能向知识服务转变。作为“生态圈”中的一员,图书馆的上游企业——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数据库服务商、零售商、技术运作商、服务提供商等,都在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与图书馆处于同一环节中的信息内容服务商、集成化信息提供商也在以市场化的服务与我们竞争。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图书馆在与社会信息服务链和其它环节的交互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采集更为贴近市场的经营和运作方式,来提高经营效率,实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管理、服务、经营和运作图书馆教育产业化的实现。

(二)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图书馆知识服务产业化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以电子媒介为重点,以网络为中心,以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知识服务为特点的新型信息服务转化。信息用户需要图书馆提供针对性的、具体问题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提示我们应将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识服务上,能够提供有效的知识应用、知识更新的服务,这是图书馆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图书馆既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能够适应的经济负担,又要从知识市场的角度去了解知识消费及其附带消费,提供相关资源的特色服务;通过产业化经营,建立投入与收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增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增强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使图书馆教育产业化走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图书馆教育产业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用户知识消费的需求

信息流速的加快、知识应用的直接生产化、持续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必然性等各种社会因素,均直接冲击着个人与团体的知识需求与知识消费。知识需求意识与知识消费行为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知识市场,包括书刊阅读、数据库检索、网站搜寻以及参考咨询等。在这个新兴的知识消费市场中,有传统图书馆熟悉的一般性阅读需求、资料查询需求以及相关的知识信息需求,更有相当专门化、高价值和高成本的知识消费需求,这种需求为图书馆的开展教育产业化的运作项目提供了市场。

(二)用户知识信息个性化的需求

图书馆作为文献情报服务机构,是人们有效获取知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对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对具(下转第45页)(上接第31页)体的图书馆来说,由于经费的有限性、读者知识需求的广泛性和个性化,图书馆难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传统服务为读者提供现有文献资源的检索借阅服务,无法按用户的目的或目标组织的知识信息服务,要进行类似这种个性化的服务,需要图书馆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资金,是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针对个性化知识需求,开展产业化的经营管理知识服务,根据完成用户的知识信息个性化需求所耗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对个性化服务的合理收入,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短缺的压力,而且完全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是图书馆对公益性服务内容的深入和拓展。

(三)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社会需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观,其宗旨是确保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发展能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为达到与社会协调,保证与社会同步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要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先,以现在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促进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信息时代要求图书馆个性化、数字化、远程化、互动性强的服务,但由于图书馆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多数图书馆的馆藏更新缓慢,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要使图书馆少数经费的羁绊,增加经费来源,除争取国家政策的重视支持外,在开发产业化的有偿服务项目作为经费的补充,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需求

投入与产出是衡量经济效益的一个标准。传统观点认为,国家投资图书馆纯粹是国家行使文化职能,体现公益性。在新形势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探索非营利性公益单位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途径,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也是图书馆事业在今后发展的一个基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坚持图书馆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只有实现市场化。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公益性与产业化之间产生最大的边际效应,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正确面对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也是高校图书馆教育产业化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产业化探讨[J].图书馆,2006,(3).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8

教育消费正在成为跨世纪的“住房、信息产品、旅游和文化消费”之外的第四大消费热点。1999年5月末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我国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消费,高于准备用于购房的7%,成为储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2.教育可以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扩大国内需求较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或服务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将社会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凡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公共产品;反之,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是私人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和消费不影响他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在该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充分消费时,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的消费。不能排除的原因,或者是因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整体性,无法在技术上进行分割,或者是随在技术上易于分割从而可以排除,但因排除成本过高使排除成为不必要。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一般指正规的三级学校教育,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提供的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教育服务。教育属于产业,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领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把教育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有巨大正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和“非义务教育的准公共性”原则要求,各级教育完全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者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供求和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调节,都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满足居民和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不同部分,产品属性不完全相同,提供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义务教育基本上应有政府提供,以使适龄人口都能受到教育。高等教育则应有政府和市场双边提供,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有更大的调节作用。如果教育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教育供给能力的扩大,缓解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从而使教育成本趋于合理,使社会教育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则必然会促进教育公共性水平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的思想。

3.我国适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1980年的1%上升到1998年的6%。但是,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韩国(48%)、香港(21%)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相去甚远,甚至与经济发展程度与我们相近或还不如我们的印度尼西亚(10%)、泰国(19%)、印度(8%)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上大学成了实现温饱和小康之后的中国人最难得到的“商品”。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化、产业化的学校敏税地察觉到中国教育的市场需求,纷纷抢滩我国市场。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主办的“99国际高等教育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巡回举行,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百余所学校应邀参加(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留学,仅以每人每年10万-15万元的底限计算,至少有25亿元人民币流往海外)。老外抢夺中国生源,尽管导致大批财富外流,但客观上也刺激了国内教育的觉醒、发展。

表2欧美六国留学费用(以元为单位)一览表

国名保证金(人民币)学费(人民币)生活费(人民币)学年(学士学位)签证所需时间

英国200,000/年100,000/年80,000-100,000年3年8周

澳大利亚600,00080,000/年60,000/年3-4年6个月

新西兰最低100,00050,000-60,000/年40,000-50,000/年3-4年6-8周

加拿大400,00060,000/年40,000/年3-4年6个月

德国60,000免50,000/年4-6年(硕士)

法国50,000-60,00050,00035,0003年2周

资料来源:《生活周刊》,2000年8月4日

4.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受到比较好的、花钱多的教育正在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作为卖方市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的高等教育,正在成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大额、超前消费的领域。对教育消费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正试图仿效美国带头实行的消费经济模式。早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就将早期资本主义发家致富的所谓“节俭”美德视为30年代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他指出,正是人们将没有价值的货币作为观念财富储藏,破坏了“供给自动创造财富”的原理,才使经济循环出现断裂。凯恩斯因此认为,消费同时就自动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只有这种积累才是资本形成的良性源泉。也就是说,居民每一次消费,都自动为社会提供积累,消费越早,积累越早。基恩·哈梦慈说,在激情的消费时代,“很难找到一位‘不赶时髦的人’也就是那些用多工作、少购物来摆脱潮流的人”。目前,我国正处在两次消费高峰的平缓断代区,推出教育产业化、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迎合群众的消费心理恰逢其时。

5.教育产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宏观分析。目前,我国一年中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入学人数仅占同龄人的6%左右。因此,敏锐地抓住我国教育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特性,发展教育产业势在必行。从居民储蓄来看,如果未来教育支出的比重能达到居民消费储蓄的10%,那就是6000个亿。假定有效支出是50%的话,那也是3000亿元的教育支出。以1999年扩招为例,从现在的培养成本看,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每年的正常消费大体上接近1万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33万人,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3万学生实际上消费将近33个亿。同时,扩招还会带来投资的支出。据了解,中央财政从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专门拨出14亿元用于高校扩招补贴。国债安排时还吸引了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配套投入37亿元。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我国目前现有普通中小学生2亿人,如果其中有10%以教育消费形式择校就读,则每年就有1000亿元潜在效益;我国现有高中生及适龄高中学生约20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收费以2000元计,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300亿元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学生约500万人,如果有80%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教育消费,则潜在收益每年就有200亿。在通过有偿教育的形式将居民手中的货币节余转化为教育消费的同时,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一般和特殊需求对相关产业的推动也不可低估。据测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为4%-7%,高于其他许多行业。

6.教育储蓄、教育贷款政策的推出,为超前消费者、贫困生上学提供了经济保障。教育储蓄因“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市场环境”等的有利因素影响而变得异常火暴。教育贷款政策指出,“国家助学货款是以帮助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以刺激个人消费信贷为特征的教育助学贷款和以帮助贫困生求学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展,标志着我国教育贷款金制度初具规模,也为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鉴于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市场大得惊人,国人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完善,教育的发展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极具拉动作用。因此,教育产业化就势在必行。

2世纪之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日益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国外教育机构依赖留学教育资源谋取教育利润、国内公办教育领域部分地实行着有偿服务、民办学校绝大部分完全依靠学费经营、从事教育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利润丰厚……客观存在的教育市场被瓜分、肢解的现实,要求我们调整思路、迎接挑战。

1.在思路上,启动教育消费市场、实现教育的产业化势在必行,但万万不可忽视教育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要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因此,教育产业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有机网络状态——以主体产业(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工作)为核心,以骨干产业(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教材教具文具供应以及考试、留学、升学、就业指导等相关服务)为基础,以辅助产业(教育基金、贷款、保险等金融支持和学生公寓、营养配餐、健康饮水、交通安全等社会服务)为枝干,以边缘产业(体现产学研结合特色的校办产业)为补充。这个网络状况系统通过综合管理与运营,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

2.要切实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问题。按照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决定木桶装水量的是那块最短的木板,要使木桶多装水,就得把短板接起来。因此,必须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土地、银行给予融资、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宿费还贷”、建立“教育产业园区”“教育产业基地”、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措施,形成“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学校联办后勤”的产业运作模式。

3.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近年来已由消费热点向投资热点转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矛盾的根本途径。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教育。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开办是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发展民办教育,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步子要更大一点。民众期待更加宽松的教育政策——放松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以法律手段保证民办教育的发展,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名副其实的思想文化载体。

4.教育储蓄、教育贷款要进一步放低门槛,为更多的受教育者提供经济保障。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储蓄参储对象的范围,增加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缴款方式和违约处理要更灵活一点,要将教育储蓄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农村市场;要丰富教育贷款的种类,实行多种担保,要延长贷款偿还期限,贷款偿还期至少应为10年,要制定合理的偿还条件,增加免还条款。只有不断完善教育储蓄、教育贷款的政策,它们才能成为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助推器。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业化;高校管理;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教育与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可谓是正朝着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也逐渐成为未来高校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内涵

对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定义就是指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发展方向,通过建立高等教育的内在投入与产出的体制,规划理清教育投资者、经办者以及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自我目标,而创立新的高等教育机制体系。其实,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本质是实现高等教育市场化,也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目前,社会市场资源配置有两种最基本的配置方法,一是计划配置,二是市场配置。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机制规定了教育的全部资源均由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给各高校,所以造成了国家的教育资金十分紧缺的结果。同时,这也让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变得非常不合理,致使教育资源出现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严重消耗了本来短缺的教育资源。在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需要让市场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而打破教育资源一直被政府部门全部支配的局面。让市场机制体系进入教育领域,可以促使教育资源能够在某种程度和单位上采取市场配置手段,进而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资教育事业,增加教育资金力量和教育供给,促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商业化运作有着明显的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后,学生将会变为市场供需关系中的一种商品,而学校在不断地增加学费来提高教育环节的投入,就是一种将学生作为商品,实现其商品价值最大化。但是这却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它完全没有考虑到高等教育的本质内容。事实上,高等教育一直的发展走向都是朝着教育、科研、产业一体化的方向,想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产业性。就像美国著名高校斯坦福大学创造学校工业园,让学校的工业园与教育活动、科研成果等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所以,这所学校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开发区,也成为无数人的心之所向。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必须意识到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商业化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方向。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对学校内部管理的影响

(一)学校职能进一步扩大。高校在开始创办建立时都是以教学为核心内容,但是随着多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社会赋予高校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伴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要做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打造精英,而且还要开展社会活动等,将新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学校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加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可以让高校成为既能够培养人才,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型高校。(二)学生的权力对高校内部的影响。无论是曾经的高校还是现在的高校,学校都是在以自身的价值观进行知识传播,实施教育。但是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学生要缴纳学费,教育就成为了一种投资与消费。而学生成为消费者和投资者,他们就会以投资者的角色对高校的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审核,以消费者的角色要求学校为自己提供消费应有的条件。真正的现实一直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学校没有任何收益也是会被淘汰的,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学生既然已经成为消费者,那么如果高校并没有被选择,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被淘汰。所以,与从前不同,学生和家长的权力在不断地增强,并且对现代高校的内部管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三)学校办学自主性增强。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育经费和教育的所有资金都是来源于政府拨款,所以,教育部门对高校有着严格的控制权。而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了,高校成为法人单位。政府对高校内部管理的介入只能通过提供教育经费、制定规范、组织评价等手段控制高校行为,调节控制高校的办学层次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高校在不断地扩大自主权,缩小政府对于学校的干预。但是有利就有弊,一旦脱离了政府的控制,如果办学质量好,那么就可以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和投资,可以进一步发展;而如果办学质量不好,学校的呼声不高,那么对于高校来说可能是严重的打击。

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间竞争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高校间更为激烈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中国将会形成投资体系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教育资源有限不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所以,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打通资金通道,争取更多的个人、团体、政府甚至是国家的支持,就一定会出现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办学层次与同一种办学形式、办学层次的不同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其二,西方国家已经创造出了更好的教育模式,他们将高校作为文化型企业运作,通过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方式吸引和留住很多国外的留学生,为教育的发展引进了大批人才,提高了在全球教育市场的领先地位。留学生的增加,代表着中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相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的各个高校也有实力参与世界高校竞争,并且立于不败之地。

四、适应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一)发展目标的需求性意识。教育产业化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认清“发展需求”比认清“现实需求”更加难,这需要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以及对需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有着更为清晰的了解和洞察能力。除此以外,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对象是人才,所以对于人才市场的延时性需求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人才结构层次、专业结构、素质能力结构等都包含在内。要了解这些,就要对自己的高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知道自身所处的地位以及环境,作出近期、中期甚至是变为长期的简单预测,进而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作为一个产业,能够生存与发展是必须要做到的,而有了发展目标合理的需求性意识,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发展目标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之上。(二)参与竞争的品牌意识。高等教育产业化实际上就是市场化,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竞争中的自然发展规律。想要在世界的市场内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而一所高校要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人才品牌比一个企业想要打造自己独创品牌更具有难度。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打造自己的人才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一所高校要想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是需要很多年培养的,这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一方面包括培养高端人才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就是设计不同的特色专业或是高校特有品牌,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品牌。如果一所高校形成了学科品牌,知道了自己哪里才是最好的,就说明高校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在创造品牌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而定,绝对不能盲从,要顺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将自己的品牌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做大做强。(三)长期发展的风险意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虽然是历史必然趋势,但也是十分残酷的。一家企业只要你没有把握住机遇,失去了市场地位,资不抵债,那么公司倒闭也是不可避免的。高校现在已然成为了产业性的机构,那么市场竞争的自然规律同样也会出现在高校当中。而教育产业具有特殊性,它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如果因为不被学生和家长所接受,而没有认可度,则最终一样会消失。我国也有一些处于危机边缘的高校,虽然有政府的扶持,但是形势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这种风险意识还没有扩大,但是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容量在明显扩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校被淘汰的情况也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所以,在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高校一定要有危机意识、风险意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严峻情况下,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仍是一个难题。所以,我们现在应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在困难面前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冷静面对,明确发展目标的需求性,参与品牌竞争,增强长远发展的危机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翠.高等教育产业化管理模式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2):101-103.

[2]姚海娟.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管理的影响[J].学理论,2011(12):270-271.

[3]孟凡瀛,杨志勇.教育产业化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98-99.

教育产业化范文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产业化”由此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社会各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但教育产业已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去了。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重从59.85%下降到54.37%,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52.63%。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从59.85%下降到51.92%;初中从56.44%下降到49.44%;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不尽合理的一个方面。

还有,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我国的基础教育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在财政支付方面实际上由县、乡政府负担。但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加县、乡政府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04%,非常之低。县、乡政府往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投入,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还到处被挪用挤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的费用少之又少。

二、实施教育产业化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教育产业化的条件。而且一些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现实的社会运行之中了。

1、实际上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

2、从需求方来看,社会和家庭居民有强烈的教育消费需求愿望,教育产业化呼之欲出。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到2020年将达到16亿,这就决定了教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和拓展空间。而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从居民的消费比例看,教育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0%。中国青年报社几年前做过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表明:85.6%的家庭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教育18-25岁青年毛入学率不足10%,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也导致基础教育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家庭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方百计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以争取高考的胜利。另外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1.2万美元的低限计算,至少每年在教育上以3亿美元的增率在流出。教育的巨大需求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教育产业化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增加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按同龄青少年毛入学率计,研究生教育我国仅为0.4%,本科生为4%,专科教育为7%,高中段教育为34%,初中段为85%,小学净入学率为99%。2020年要达到本科生10%,专科生20%,高中段65—70%,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没有通过教育产业化增加教育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模式单一、办学体制僵化、教育机构冗员严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状况。在这些公办教育机构中沉淀着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若通过教育产业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这部分沉淀着的教育资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场供给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其次,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教育异军突起,至1999年底,全国有民办幼儿园24643所,民办小学1806所,民办普通中学1702所,民办职业中学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1036所,民办高等学校20所,分别占相应学校比例的13.2%、0.28%、2.1%、6.9%、12.6%和1.9%,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另外各类培训机构21309所,年培训量达600万人次。大大地满足了社会的受教育需求。

三、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尽管从理论上说教育产业化有充分的依据,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实中某些条件离教育产业化相距甚远,如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1、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化,即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既然政府的作用是为了克服市场的缺陷,那么教育产业化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证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实现。政府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控机制,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只有当政府具备很大的监控能力以后,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现阶段教育产业化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即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和教育条件改善,我们都可以视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公平,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视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产业化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但是,追根究底,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政府有能力为任何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完全平等的优良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实的选择。

2、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自身属性与特点,对各类教育进行组织与管理。

首先,就初等普通教育而言,虽然初等教育的投资可以由社会、私人承担,并由市场来决定其发展;但考虑到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国民教育,其发展往往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提高,并制约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比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证整个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原则上讲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实行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加强政府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初等教育这一国民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而不能由私人和市场来自发地决定。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发挥社会和个人对初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以便扩大社会对整个教育投资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