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状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8:47:30

健康状态

健康状态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干预措施

亚健康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我国于1996年5月正式提出。是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3种状态,也称潜病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灰色状态等[1]。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失眠或睡觉障碍、心理疲劳、便秘、性功能障碍、时差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多种心身障碍。除了这些不适外,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往往没有异常发现,这就是亚健康的危险所在,使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体的不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疾病。如果对亚健康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干预处理,身体则可以向健康方向转化,这正是重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所在。

1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有人指出:中国人口中健康人群占15%,非亚健康者占15%,亚健康人群占70%。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不同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率不同,最高达到96%,且与职称成正比,正教授为95%,副教授为89.4%,其中40~50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暨南大学医学院对广东省19所高等学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查结果[3]: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组亚健康发生率为79.17%,小于40岁组发生率为男性为71.3%,女性为82.4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更令人吃惊:近5年中,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为53.5岁。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笔者2007年曾对河池学院226名教师亚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4]:有77.50%的女教师和69.81%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34.96%具有5种以上亚健康症状。

2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分析

2.1身心过度疲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各种任职、科研与职称评定等硬性指标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工作负荷普遍增加,导致教师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身心疲惫,造成健康透支,结果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引起机体各系统产生不良的反应,如睡眠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紧张性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数人期望值较高,过分追求完美,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压力。

2.2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膳食不平衡、吸烟、酗洒、过少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原因。此外,滥用药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2.2.1膳食不平衡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均可引起疾病。一些教师工作和科研任务较多,时间紧,对一日三餐安排得不合理,饥一顿,饱一餐,有时不吃早餐,有时暴饮暴食,一些教师应酬多,高脂肪、高盐、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摄入量过多;也有部份女教师追求苗条,有意节食,这些都是导致肥胖或营养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也是亚健康状态的隐患。从我院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和血脂水平不断上升及脂肪肝、糖尿病、、胆石症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2.2吸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少量的尼古丁虽然可以使大脑兴奋性提高,但同时降低了大脑的抑制过程,使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受到破坏。短暂的兴奋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超限抑制和疲劳。长久吸烟,尼古丁直接损害大脑细胞,使大脑皮质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智能衰退,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工作和学习效力下降。

2.2.3酗酒洒精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为中枢抑制。少量饮酒出现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兴奋等现象,大量饮酒后可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也会降低人们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会损害肝功能。

2.2.4运动不足随着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常常以车代步,用于运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负担沉重,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长期运动不足,使得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迟钝,协调性差,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久而久之会出现新陈代谢减慢,思维迟钝,大脑功能退化,免疫功能降低,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或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水源、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3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引起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为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亚健康是机体在功能状态下降时发出的信号,但亚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它极不稳定,易于转化,随时可以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恢复或由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恶化。究竟向哪一方面转化,就要看人体自身采取的措施和自身的免疫水平。针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普遍性,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亚健康知识。学校应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年龄,亚健康类型分别进行集体与个人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工作,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方向转化。(2)调整个人心态,减轻工作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的社会定位,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寻找最佳的,合理的休闲方式来摆脱压力。(3)加强教师食堂管理,均衡营养,合理膳食。(4)遵循生物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足够的睡眠是预防和消除疲劳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严格作息时间与生物钟同步,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5)合理科学运动,增强免疫功能。(6)定期健康体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高校教师身心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劳动,努力为教师解决生活各方面困难,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降低亚健康状态对高校教师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3.

[2]林顺治.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9-111.

健康状态范文篇2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行为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者(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健康状态范文篇3

关键词:CAN总线高速采集A/D转换数据传输

在某大网架结构的建筑中,由于网架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所处地理位置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带,因此需要设计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对网架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评估。由于需要对网架上受力情况进行多点监测,考虑到硬件集中控制扩展能力差且在现场施工有较大的布线困难,因此本系统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方案,将各个控制单元分布在现场各采集点上。为了实现分布式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功能,需要建立良好的通讯方式,以完成系统主机与各智能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根据本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其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适应性、可扩展性和简单的连接方式,并能满足长距离传输的需要。由于此数据采集系统节点数多(100路)、对信号传输速度要求高且误码率低,利用485总线搭建数据采集系统的传统方式,其最大控制结点只能有32个,在超过lkm的布线结构中传输速度只有lOOkbps,且“数据碰撞”和“死锁”等问题不易解决,因此采用485总线显然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485总线来讲,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AreaNetwork)作为现场总线的一种,以其分时多主、非破坏性总线仲裁和自动检错重发等灵活、可靠的通信技术解决了485总线现场调试困难、开发周期长等问题[1]。尤其在较为艰苦的安装环境中,其高效的现场调试性能显得尤为实用。作为一种分散式、数字化、双向多点、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特点的通信系统,CAN可以构建灵活的多主通讯机制,也可以建立主从式结构,而且这两种方式下的硬件物理联接完全相同。其自动进行数据编码、CRC冗余校验、出错自动重发的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准确率,某一节点严重出错时能自动脱离总线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且其具有极强的带负载能力,可驱动多达110个节点,可满足本系统高速、精确、多负载的要求。

1采集卡硬件电路的设计

1.1CAN总线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由上位监控PC机、CAN总线适配卡和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上位监控PCs机采用IBM-PC兼容机,主要负责对系统数据的接收与管理、控制命令的发送以及各控制单元动态参数和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CAN总线适配卡可以使PC机方便地连接到CAN总线上;控制单元以单片机为核心,主要负责对现场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数字信号通过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送入CAN总线。

1.2控制单元模块设计及关键问题的解决

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将现场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CPU处理后再由CAN总线控制器打包送上CAN总线以便上位机接收处理;接收上位机控制信号,实现现场控制的具体操作。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为:①CAN模块设计;②A/D模块设计。

1.2.1CAN模块设计

控制单元以8位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选用器件SJA1000作为CAN控制器,并选用芯片82C250和6N137作为CAN控制器接口和光耦隔离。硬件电路如图2所示。

系统采用的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一种独立式CAN器件,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它与CAN2.OB相兼容[1],同时支持11位(BasicCAN模式)和29位(PeliCAN模式)识别码。

图2中AT89C51单片机的ALE、WR、RD端分别控制SJA1000的ALE/AS、WR、RD端,地址和数据线ADO~AD7由P0口分时复用实现。SJA1000的中断请求信号INT在中断允许且有中断发生时,由高电来此跳变到低电平,所以INT和AT89C51的INT0直接相连。片选信号CS由GAL译码电路控制,当CS接到低电平时,SJA1000被选中,CPU可对SJA1000进行读/写操作。为了增强控制节点的抗干扰能力,防止线路间串扰,SJA1000通过光耦6N137与82C250相连,从而使总线上各个CAN节点之间实现隔离,以保护CAN控制器正常工作。82C250是CAN总线收发器,是CAN控制器SJA1000正常工作与CAN总线的接口器件,对CAN总线以差分方式发送。其引脚RS用于选择82C250的工作模式(高速、斜率控制或等待)。RS脚接地,82C250工作于高速方式,RS脚串接一个电阻R后再接地,若82C250处于CAN总线的网络终端,总线接口部分必须加一个120Ω的匹配电阻,以保护82C250免受过流的冲击。

1.2.2A/D模块设计

A/D芯片选用12位高速采集芯片AD574。在本设计中,A/D模块的功能是将外部模拟信号通过AD574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并行输入到AT89C51,然后AT89C51将其打包,并行输出至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经总线收发器至CAN总线。其监控电路采用DS1232,它具有电源监控、手动复位和看门狗功能,还能同时输出高低电平的两路复位信号,分别输出至AT89C51和SJA1000的复位端,以满足本次设计的要求。

2软件设计

本健康监测系统要求软件部分具有现场数字信号显示、检测并驱动现场信号设备等功能。在本设计中主要完成两部分任务:第一是PC机部分的上位机显示,主要通过集成开发环境软件设计出上位机监视显示界面,其重点在于PC机与现场节点间的通信;第二是现场节点控制设计,即设备驱动功能的实现,目的是能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号,使现场节点按既定的工作方式工作。

根据系统的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包括CAN总线通信程序、看门狗的初始化、A/D采样控制程序、执行机构控制程序和控制算法等,主要流程如图4所示。限于篇幅,这里着重介绍SJA1000初始化程序设计、发送程序设计、接收程序设计以及A/D转换程序的设计。

2.1SJA1000初始化设计

初始化流程图如图5所示。AT89C51上电或复位后,调用复位程序给SJA1000的复位端(RST)提供复位信号,使SJA1000进入复位模式。SJA1000的初始化只有在复位模式下才可以进行。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以下寄存器的设计:(1)通过对SJA1000的时钟分频寄存器定义,判断是使用BassicCAN模式还是使用PeliCAN模式;是否使能CLOCKOUT及输出时钟频率;是否使用旁路CAN输入比较器;TX1输出是否采用专门的接收中断。(2)通过写验收码寄存器和验收屏蔽寄存器定义接收报文的验收码,以及对报文和验收码进行比较的相关位定义验收屏蔽码。(3)通过写总线定时寄存器定义总线的位速率、位周期内的采样点和一个位周期内的采样数量。(4)通过写输出寄存器定义CAN总线输出管脚TX0、TX1的输出模式和输出配置。(5)清除SJA1000的复位请求标志,进入正常工作模式,这样SJA1000方可进行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2.2发送和接收程序设计

单片机将要发送的报文送到SJA1000的发送缓冲区,然后将SJA1000命令寄存器的发送请求标志位(TR)置位,发送过程由SJA1000独立完成。在新报文写入发送缓冲区之前,必须检查状态寄存器的发送缓冲器的状态标志位(TBS),若为“1”,则发送缓冲器被释放,可将新的报文写入发送缓冲器;否则,发送缓冲器被锁定,新的报文不能被写入,发送程序可以采用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查询方式。

报文的接收也是由SJA1000独立完成的。收到的报文通过接收滤波器存放在FIFO中,第一条报文进入接收缓冲器,由状态寄存器的接收缓冲器状态标志位(RBS)和接收中断标志位(RI)标出。单片机从接收缓冲器取走一条报文后,要通过置位SJA1000的命令寄存器来释放接收缓冲器。在本次设计中,接收程序的设计采用的是中断方式。

2.3A/D转换设计

健康状态范文篇4

关键词:CAN总线高速采集A/D转换数据传输

在某大网架结构的建筑中,由于网架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所处地理位置在沿海台风多发地带,因此需要设计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对网架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评估。由于需要对网架上受力情况进行多点监测,考虑到硬件集中控制扩展能力差且在现场施工有较大的布线困难,因此本系统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方案,将各个控制单元分布在现场各采集点上。为了实现分布式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功能,需要建立良好的通讯方式,以完成系统主机与各智能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根据本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其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适应性、可扩展性和简单的连接方式,并能满足长距离传输的需要。由于此数据采集系统节点数多(100路)、对信号传输速度要求高且误码率低,利用485总线搭建数据采集系统的传统方式,其最大控制结点只能有32个,在超过lkm的布线结构中传输速度只有lOOkbps,且“数据碰撞”和“死锁”等问题不易解决,因此采用485总线显然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485总线来讲,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AreaNetwork)作为现场总线的一种,以其分时多主、非破坏性总线仲裁和自动检错重发等灵活、可靠的通信技术解决了485总线现场调试困难、开发周期长等问题[1]。尤其在较为艰苦的安装环境中,其高效的现场调试性能显得尤为实用。作为一种分散式、数字化、双向多点、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特点的通信系统,CAN可以构建灵活的多主通讯机制,也可以建立主从式结构,而且这两种方式下的硬件物理联接完全相同。其自动进行数据编码、CRC冗余校验、出错自动重发的功能保证了数据的准确率,某一节点严重出错时能自动脱离总线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且其具有极强的带负载能力,可驱动多达110个节点,可满足本系统高速、精确、多负载的要求。

1采集卡硬件电路的设计

1.1CAN总线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由上位监控PC机、CAN总线适配卡和控制单元三部分组成。上位监控PCs机采用IBM-PC兼容机,主要负责对系统数据的接收与管理、控制命令的发送以及各控制单元动态参数和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CAN总线适配卡可以使PC机方便地连接到CAN总线上;控制单元以单片机为核心,主要负责对现场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数字信号通过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送入CAN总线。

1.2控制单元模块设计及关键问题的解决

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将现场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CPU处理后再由CAN总线控制器打包送上CAN总线以便上位机接收处理;接收上位机控制信号,实现现场控制的具体操作。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为:①CAN模块设计;②A/D模块设计。

1.2.1CAN模块设计

控制单元以8位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选用器件SJA1000作为CAN控制器,并选用芯片82C250和6N137作为CAN控制器接口和光耦隔离。硬件电路如图2所示。

系统采用的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一种独立式CAN器件,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它与CAN2.OB相兼容[1],同时支持11位(BasicCAN模式)和29位(PeliCAN模式)识别码。

图2中AT89C51单片机的ALE、WR、RD端分别控制SJA1000的ALE/AS、WR、RD端,地址和数据线ADO~AD7由P0口分时复用实现。SJA1000的中断请求信号INT在中断允许且有中断发生时,由高电来此跳变到低电平,所以INT和AT89C51的INT0直接相连。片选信号CS由GAL译码电路控制,当CS接到低电平时,SJA1000被选中,CPU可对SJA1000进行读/写操作。为了增强控制节点的抗干扰能力,防止线路间串扰,SJA1000通过光耦6N137与82C250相连,从而使总线上各个CAN节点之间实现隔离,以保护CAN控制器正常工作。82C250是CAN总线收发器,是CAN控制器SJA1000正常工作与CAN总线的接口器件,对CAN总线以差分方式发送。其引脚RS用于选择82C250的工作模式(高速、斜率控制或等待)。RS脚接地,82C250工作于高速方式,RS脚串接一个电阻R后再接地,若82C250处于CAN总线的网络终端,总线接口部分必须加一个120Ω的匹配电阻,以保护82C250免受过流的冲击。

1.2.2A/D模块设计

A/D芯片选用12位高速采集芯片AD574。在本设计中,A/D模块的功能是将外部模拟信号通过AD574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并行输入到AT89C51,然后AT89C51将其打包,并行输出至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A1000,经总线收发器至CAN总线。其监控电路采用DS1232,它具有电源监控、手动复位和看门狗功能,还能同时输出高低电平的两路复位信号,分别输出至AT89C51和SJA1000的复位端,以满足本次设计的要求。

2软件设计

本健康监测系统要求软件部分具有现场数字信号显示、检测并驱动现场信号设备等功能。在本设计中主要完成两部分任务:第一是PC机部分的上位机显示,主要通过集成开发环境软件设计出上位机监视显示界面,其重点在于PC机与现场节点间的通信;第二是现场节点控制设计,即设备驱动功能的实现,目的是能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号,使现场节点按既定的工作方式工作。

根据系统的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包括CAN总线通信程序、看门狗的初始化、A/D采样控制程序、执行机构控制程序和控制算法等,主要流程如图4所示。限于篇幅,这里着重介绍SJA1000初始化程序设计、发送程序设计、接收程序设计以及A/D转换程序的设计。

2.1SJA1000初始化设计

初始化流程图如图5所示。AT89C51上电或复位后,调用复位程序给SJA1000的复位端(RST)提供复位信号,使SJA1000进入复位模式。SJA1000的初始化只有在复位模式下才可以进行。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以下寄存器的设计:(1)通过对SJA1000的时钟分频寄存器定义,判断是使用BassicCAN模式还是使用PeliCAN模式;是否使能CLOCKOUT及输出时钟频率;是否使用旁路CAN输入比较器;TX1输出是否采用专门的接收中断。(2)通过写验收码寄存器和验收屏蔽寄存器定义接收报文的验收码,以及对报文和验收码进行比较的相关位定义验收屏蔽码。(3)通过写总线定时寄存器定义总线的位速率、位周期内的采样点和一个位周期内的采样数量。(4)通过写输出寄存器定义CAN总线输出管脚TX0、TX1的输出模式和输出配置。(5)清除SJA1000的复位请求标志,进入正常工作模式,这样SJA1000方可进行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2.2发送和接收程序设计

单片机将要发送的报文送到SJA1000的发送缓冲区,然后将SJA1000命令寄存器的发送请求标志位(TR)置位,发送过程由SJA1000独立完成。在新报文写入发送缓冲区之前,必须检查状态寄存器的发送缓冲器的状态标志位(TBS),若为“1”,则发送缓冲器被释放,可将新的报文写入发送缓冲器;否则,发送缓冲器被锁定,新的报文不能被写入,发送程序可以采用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查询方式。

报文的接收也是由SJA1000独立完成的。收到的报文通过接收滤波器存放在FIFO中,第一条报文进入接收缓冲器,由状态寄存器的接收缓冲器状态标志位(RBS)和接收中断标志位(RI)标出。单片机从接收缓冲器取走一条报文后,要通过置位SJA1000的命令寄存器来释放接收缓冲器。在本次设计中,接收程序的设计采用的是中断方式。

2.3A/D转换设计

健康状态范文篇5

目前,我市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呈现骆峰形,青少年和老年人数量高,中年人数量低,机关干部尤其低。据初步了解,我市现有科级干部1192人,其中51岁以上438人,占36.7%;40-50岁489人,占41%;40岁以下265人,占23.3%。全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665人,50岁以上338人,占20.3%;40-50岁477人,占28.6%;40岁以下850人,占51.1%。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6497人(含833名管理人员),50岁以上1084人,占16.7%;40-50岁1906人,占29.3%;40岁以下3307人,占54%。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干部大部分是中年人,然而经常活动锻炼的机关干部比较少,繁忙的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应酬,很难让其按时作息,经常违反生物钟的运转规律,普遍存在透支睡眠、饮食不调、缺少健康知识,有的还过量饮酒和吸烟。据调查,2007年我市部分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其中在市医院体检的有6942人,亚健康人数达5560人,占总数的80%,其中大多数为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肥胖症、颈腰椎病等“富贵病”患者。

二、存在的问题

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但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能摆脱亚健康的困扰。而我市机关干部参与并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相对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健身意识不强。目前,在一些机关干部的意识中,对体育健身的看法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35-50岁这一个层面,由于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要他们坚持运动锻炼比较困难。有些机关干部对体育兴趣不浓,不懂锻炼方法,生活习惯不良,工作之余就是喝酒、打牌、摸麻将、钓鱼等;有的认为年富力强,身体事业如日中天,容易把运动健身同工作对立起来,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要他们参加运动,他们会说:“运动健身固然好,可惜现在工作太忙”。二是对体育健身组织不够。有些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体育锻炼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甚至在认识上还有偏差,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完全是自己的事;单位组织管理工作不力,在组织与管理上缺少规划和措施,只注重短期行为,日常健身活动处于无人组织和无人管理的状态,健身群体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三是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目前我市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器材、设备不全,是典型的“四无”县市,即无专门的锻炼场地、无专职的健身辅导员、无专门的体育组织、无形成制度的各类赛事。除了学校、四特集团有运动场所,部分企事业单位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等设施外,其他公共场所、住宅区运动设施比较少,居民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参与体育锻炼不是很方便。到收费的体育场馆锻炼收费高,影响了其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三是社区体育发展滞后。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且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三、几点思考

生命在于运动,幸福源于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从30岁开始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从而导致机体各种能力的减退,且这种身体的衰老现象到40岁时将愈加明显。因此,体育健身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或者是老年人的延年益寿,它对中年人,尤其是机关干部中占绝大多数的这一特定的人群,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1、强化健康教育,经常性开展大众文体活动。要让广大干部懂得身心健康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和前题,重视自身的健康既是一项权力也是一项义务,不断增强机关干部体育锻炼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制度。要帮助机关干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调节生活方式,养成良好习惯,坚持长期锻炼。提倡高雅文明的接待方式,推广健康食谱和节约用餐方式。将机关干部健康教育有关内容列入机关干部培训内容,按机关干部培训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根据机关工作的特点,大力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大众参与的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如各种球类、游泳、跳绳、长跑、和书法、绘画等活动,举办太极拳、声乐讲座培训班、舞蹈等文体骨干培训班,陶冶机关干部情操。

健康状态范文篇6

[关键词]:中产阶层;亚健康;认同危机;城市生活;互动障碍;相对剥夺感

前言

随着市场转型的发生,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迁,由过去非竞争型计划配置方式变为竞争型的市场配置方式(李强,2002)。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巨大变迁,“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层结构被打破,“类中间阶层”①日益衰落,新中间阶层尚在形成之中。许多学者寄希望于这个新兴阶层,希望他们会最终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完成社会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在审视这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中产阶层在现有地位上感到竞争所致的紧张、压力,普遍存在“地位焦虑”现象(张宛丽,2004)。出入商务大楼的白领们常常会为疲劳、头痛、嗜睡、脱发、食欲不振,视力模糊所折磨(新周刊,2004)。互联网狂躁症、精神病症、自闭症、偏执狂等心理疾病同样困扰着他们,这些生理和心理不适正是“心理亚健康”反映。中国中产阶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亚健康”症状呢?本文认为要从社会层面寻找原因。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们较早意识到,经济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带来了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弗罗姆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不同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对各阶级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孤立和不安全感(郭永玉,1999)。现代人忙于追求金钱、权力、荣誉,自以为在追求幸福,一旦真的得到这些东西,又感到茫然和空虚,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转引自郭永玉,1999)。现代文化基于个体竞争原则之上,孤独的个体不得不与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不得不凌驾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同事之间的相互竞争与潜在的敌视、恐惧、日益消减的自尊结合在一起,在心理上导致了个体这样的情感:他是孤独的(卡伦·荷妮,2001)。

个人的问题并非总是由自己造成的(VincentN.Parrillov、JohnStimson、ArdgthStimson,2002)。社会力量即使对最私人的和看似心理的决定也会产生作用(涂尔干,1897)。我们受到自身无法控制的、广阔的、宏观的社会运动支配。社会造成了在许多个人相互关系中的日常问题,也带来了我们如何界定和感受自身的混乱(VincentN.Parrillov、JohnStimson、ArdgthStimson,2002)。

菲利普·辛巴多发现,即使专家也会错误地认为孤独和羞怯是个人问题,我们只是对个人作出评判,而没有对社会情形作出评判(PhilipG.Zimbardon,1997)。对汤尼斯来说,社会意味着全部非个人的、抽象的和无个性的关系复合体(RobertNisbet,1997)。许多人都忙于赞美自由与财富即将来临的时代唾手可得时,人类将为之付出社会和心理的代价(菲迪南•汤尼斯,1887)。受汤尼斯影响最大的芝加哥学派认为,现代城市生活天生就是令人生厌而致病的(RobetMaclver,1962)。由于大量人口结集于城市,人的背景多元化,而有类似背景的人在城市不同地域分隔而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化、无名化、过渡性、世故及理性的(韦思,1938)。尽管人们居住、工作在一起,但却缺乏情感维系,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竞争、互相剥削、扩充权势和财富的气氛便易于形成,人也变得异常寂寞和精神紧张(韦思,1938)。闲暇变得一片空虚,由于接踵而来的不安,人们只能在虚幻的兴奋和幻想中寻找逃避(RobetMaclver,1962).

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个体日益异化与软弱。卡尔·马克思认为,为了解放自身和发挥自己内在潜能,人们必须对自然环境和其生活有意识地采取合理控制。然而,由于大规模公共和私人官僚机构需求,大众社会的非人性化,工作场所和复杂的、相互依存世界的支配,个人根本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加以控制,其后果就是造成一种异化感,即个人感觉是自身生活环境中的陌生人,和人类失去了对其生活至关重要的某种东西的感觉(AndrewJ.Weigert,1981)。米尔斯运用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来描绘白领阶层的生活,他们厌恶工作,无休止地贪图玩乐,这种骇人听闻的活动交替方式耗尽了他们的精力。可能正是由于他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将向何处去,他的行为才表现得狂乱而匆忙;可能正是由于他不知道威胁的东西是什么,他对恐惧的反应才是麻木的(米尔斯,1951)。越来越多白领的工作只是一些缺少挑战、毫无意义和平淡乏味的案头工作,仅有有限创造性的表现机会或升迁机会。当周围的人与你干同样的事,每个人都在互相看着的时候,很难得到个人认同感和成就感(VincentN.Parrillov、JohnStimson、ArdgthStimson,2002)。认同感和成就感对于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行为与某些应当做的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消极的自我评价就会出现(SusanShott,1979)。当个体对他人的姿态进行解读,如果对自身想象是消极的、自责性的,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他们表现得语言温吞、支离破碎、视线游离,面红心跳、言辞无力(ThomasSchelf,1988)。特纳认为人们有这样一些需要:(1)确正他们的自我概念……这五种需要都创建何者将会发生的预期,这些预期并未实现,就会发出恐惧和愤怒等破坏性情感,然后开始负罪、羞耻、压抑、痛苦,并形成恶性循环(JonathanH.Trner,1994;1996)。

默顿认为,社会价值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离和文化所规定的目标同欲达到这些目标所采用的制度化的合法手段之间的分离,是人类不幸的原因(转引自李强、王进,2005)。失范状态往往是社会急剧变迁的一种后果,并导致越轨行为在数量上、规模上和强度上的大规模增加,给社会成员带来程度不同心理适应上的困难(李强、王进,2005)。

群体内和群体外的比较导致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群体内成员的比较产生相对剥夺感或和相对满足感,取决于个人的所得与参照的人是更好还是更糟,而不是取决于和群体外成员比较时产生的相对从属感还是相对优越感(Davis.J.A.1959)。古尔相对剥夺的定义同样涉及群体间的比较,但由于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两个概念的提出,古尔的比较扩大为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之间的比较,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自身利益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实际上增加时,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没有把自身利益与其他任何群体相比较时,依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现象(李俊,2004)。

二、中产阶层的认同危机导致心理亚健康

“认同”包括同一性和独特性两个方面,每个社会阶层都是同一性和独特性的统一。人从自然和动物世界分离出来,具备了理性和想象力,也具备了把自己与世界、与他人区分开来的能力,由此形成的主观感受叫做“同一感”。社会阶层需要获得这种感受,认识、接受并认同自己(郭永玉,1999)。民族、宗教、阶级、职业等等,都可以为某个社会阶层提供自我同一感。缺乏同一感,人们就不能在社会阶梯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导致认同危机。

(一)社会认同危机导致中产阶层心理彷徨

1、衡量中产阶层客观标准模糊导致社会认同危机

当前中国社会是否形成或存在中产阶层,以及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口可以被归类为中产阶层,学术界有不同的估计和判断,对“中产阶层”概念的界定和归类指标分歧较大(李春玲,2003)。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家是基于阶级关系来定位“中产阶级”;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理论家是依据职业来划分“中产阶级”;后现代主义和文化主义取向的阶级理论家则以文化消费特征和主观认同来分类“中产阶级”(转引自李春玲,2003)。结合中国国情,陆学艺认为,“中产”是对职业、收入、消费、受教育程度的综合考量。(陆学艺,2002)。李春玲认为,要从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和主观意识四个方面划分中国中产阶层(李春玲,2003)。胡俊认为,中产阶级远非总是表现为严格确定的、一望可知的集团,他们散落在各种职业、部门、文化和其他共同体的复杂结合之中,甚至在经济、意识形态上都不是统一的整体(胡俊,2004)。李强也认为,中国现阶段还不存在明确的中产阶层(李强,2002)。

2、指标测量困难导致中产阶层社会认同危机

虽然有关中国中产阶层衡量标准的争论颇多,但对中产阶层这一概念,还是存在某些一致性的看法(李春玲,2003)。确定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层,理论上可以从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主观认同几个方面衡量。但在操作化过程中,至少出现两个方面的困难。第一,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和隐匿性。尤其在对收入的测量上,“灰色收入”、“黑色收入”、“隐性非货币收入”的存在,使中产阶层实际收入状况难以准确测量。第二,李春玲等人在2003年做的全国12省调查中,发现以单一指标确定的各类中产阶层比例都不算太低,但用综合指标衡量时,中产阶层的比例大大下降(李春玲,2003)②。当前中国社会各个维度的分化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因而不能造就一大批人在各个维度上都处于中间位置的群体,并产生社会认同。

(二)自我认同偏下导致中产阶层心理上的压力

李春玲曾经对中产阶级自我认同状况进行分析③。在该分析中,自认为属於社会中上层与中中层的比例合计为46.8%,认为属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的人们在城市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3.2%和20.8%(李春玲,2003)。从这个资料来看,中国中产阶层自我认同偏下,这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造成。改革以来,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分化,近年来的一些收入调查证明,中国高收入曾在总收入中占有的比例过大,它不仅侵占了低收入层的份额,而且侵占了中等收入层的份额④。如果将中国居民收入做成人口金字塔的话,那么中国总的收入结构是中层比较小,但中下层比较大,中间阶层实际上已被推到了中下层的地位上(李培林、李强、孙立平,2004)。

此外,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市公众的总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部分人进入中产阶层(沈晖,2004)。但大多数中产阶层既没有拿现在生活与过去生活相比,也没有拿自己生活与农民生活相比,而是选择了拥有大部分社会财富的豪富阶层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作为参照群体。仰望那些身居金字塔顶端的豪富,中产阶层只能自惭形秽,将自己归入社会“中下层”。错误参照群体的选择,导致了中产阶层自我认同的非理性。

三、城市生活特性导致中产阶层心理亚健康状态

城市生活对不同阶层心理状态有不同影响,对中产阶层影响尤其巨大。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结构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中产阶层崛起于现代大工业,集中于对第三产业有较高需求的城市社区(张宛丽,2004),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延伸,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展。中产阶层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城市生活特性在中产阶层心理留下极其深刻的烙印。现阶段中国中产阶层被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所分割,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张宛丽,2004),而这恰恰是“城市病”最严重的地方。

(一)城市生活“非人格性”导致中产阶层心理孤独与寂寞

1、科层组织“非人格性”将人异化成工具

现代组织普遍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根据合法程序制定,靠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规范成员行为。在组织内,按照地位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马克斯·韦伯,1911)。生活在组织中的个体日益丧失自我个性,只是作为组织运做的一个零件而存在。越来越多白领的工作只是一些缺少挑战、毫无意义和平淡乏味的案头工作,仅有有限创造性的表现机会或升迁机会。当周围人与你干同样的事,每个人都在互相看着的时候,很难得到个人的认同感和成就感(VincentN.Parrillov、JohnStimson、ArdgthStimson,2002)。认同感和成就感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至关重要,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某些应当做的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消极的自我评价就会出现(SusanShott,1979)。

2、城市生活“非人格性”使人孤立与隔离

城市生活是一种强刺激环境,给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产阶层,带来过度的心理负荷。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保持自己社会地位和工作优势,中产阶层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心理与人格,不得不理智地对待纷至沓来的各种人和各种事,不得不工于心计以区别那些重要与不重要的刺激,对不重要或不涉及个人利害关系的刺激不予以关注,而集中精力对付那些重要或对个人利益有关的刺激。这使他们渐渐形成老于世故或“奸诈冷淡”的人格(齐美尔,1903)。城市中的白领通常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他们之间的接触多是肤浅、短暂、支离破碎、非人格的。这使人们易产生厌烦心理,促使他们丧失了对别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人与人之间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冷漠无情(夏建中,2005)。

(二)城市生活“四高”导致人口中产阶层心理紧张与不安

城市中“高人口数量、高密度、高异质性、高流动性”给生活在其中的中产阶层带来心理压力。由于大量人口结集于城市,人的背景变的多元化,而有类似背景的人在城市不同地域分隔而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化、无名化、过渡性、世故及理性的(沃思,1938)。其次,当大量人口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其分工化程度便会加大,而社会构成也变得非常复杂。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接近了,但人际关系却变得疏离。这也就是说,尽管人们居住、工作在一起,但却缺乏情感维系。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竞争、互相剥削、扩充权势和财富的气氛便易于形成,人也变的异常寂寞和精神紧张(转引自顾朝林,2002)。再次,城市人口自由流动及其社会位置可以不断转变,导致城市社会分层网络化和多样化(转引自顾朝林,2002),人的需要不会再被个别地满足,人被分类,为了保持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优势,中产阶层不得不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而这些支出常常使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以维持这种阶层“壁垒”。最后,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中产阶层虽然在社会分工中暂时处于有利地位,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永远占据这个位置。新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增加了很多高素质的劳动者)不断涌入市场,对他们的社会地位构成威胁,这种威胁会对中产阶层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就是对现存处境的紧张与不安,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与迷茫。

(三)城市生活“匿名性”导致中产阶层心理空虚与放纵

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会逐渐产生各种不同的类型格局,这些类型会随着生活中与他们相处经验和接触程度等不同,渐渐地由面对面的情境逐渐远离到匿名的情境,也就是指互动的双方对彼此并不是有很深了解,所以产生了匿名性⑤。城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化、无名化、过渡性、世故及理性的(沃思,1938),中产阶层尤其强调尊重个人隐私,在社会生活中已形成一套私生活领域的行为及交往准则(张宛丽,200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匿名性是中产阶层行为最显著特征。个性被淹没在复杂的角色扮演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人的真实面貌,个体行为处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他们会做出许多原本不敢的事情,导致行为和心理放纵。此外,真实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心理空虚、焦躁。

四、人际间互动障碍导致中产阶层心理亚健康状态

(一)亚文化零乱导致中产阶层心理孤立和混乱

亚文化是维系一个阶层的重要软力量,生活在共同文化中的个体往往拥有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群体归属感。我国中产阶层产生于社会“双重转型”过程中,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重叠在一个时空,中产阶层价值观念受社会结构多重分割的影响,呈现出三种不同社会属性(张宛丽,2004)。传统性价值观(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现代性价值观(开拓进取,注重个人价值)和“后现代性”价值观(个性体验,不受社会规范约束)同时并存(张宛丽,2004),多种相左或相反的亚文化共存于同一时空中。塞林认为,当某种文化与其异质的文化相遇时,往往容易产生与异质规范相抵触的行为。现代社会为了维持其体制,发展其社会机能,在所有领域加深了专门化。尤其是中产阶层的职业分布,较其他阶层更具多样性和异质性。结果就是,相互重叠的各种不同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斗争,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分裂和混乱。

(二)社会失范导致中产阶层心理茫然和混乱

社会失范是指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普遍否定或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或未被普遍接受,不具有对社会成员有效的约束力,使社会成员处于混乱的、相互冲突的社会规范之中(李强、王进,2005)。失范状态往往是社会集聚变迁的一种后果,会给社会成员带来心理适应上的困难。

1、权威失范使中产阶层产生不安全感

中产阶层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转型而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旧权威日益衰弱,丧失了原有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新权威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结果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权威真空”(李强、王进,200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个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即避免外界危险或任何可能危害个体事件的需要(李强、王进,2005)。中产阶层衣食无忧,是市场转型过程中的相对受益群体,他们在政治及意识形态中秉持稳健、保守的立场,权威失范使他们对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巨大,精神紧张的中产阶层来说,则容易出现适应上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亚健康症状。

2、角色失范使中产阶层产生角色紧张

角色,是指人们与自己所处特定社会地位和特定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具有特定社会身份人的行为期待(郑杭生,2000)。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扮演旧体制中的角色(李强、王进,2005),社会也已经形成对不同阶层的行为期待。中产阶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兴阶层,公众对他们的角色期待分歧较大,而他们对本阶层的角色理解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中产者按照美国同类阶层的方式生活,而有些中产者的参照群体却是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同类阶层,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不同,中产阶层的角色扮演方式差异较大,以至中国中产阶层对所要扮演的新角色缺乏真正理解,造成角色混乱。此外,公众和中产阶层对角色行为期待不一致,可能会使有些人仍然按照旧的角色模式(如旧的“类中间阶层”的角色模式)来衡量新兴中产阶层的行为,认为他们某些行为不可理解(如“月贫族”、“丁克族”现象)。角色失范给中产阶层带来角色行为的“两难困境”,如果不能摆脱这种困境,会导致强烈的不安和焦虑。

五、“相对剥夺感”对中产阶层心理状态的负面影响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横向攀比后产生的不满、怨恨、愤怒等主观反应,对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声望、教育水平都处于社会的中间,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相对受益者,为什么会有“相对剥夺感”?从已有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相对剥夺的界定主要集中于参照群体上,认为相对剥夺是在与另一个群体的比较中产生。但这却无法解释当自身利益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实际增加时,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更无法解释在没有把自身利益与其他任何群体相比较时,依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现象(李俊,2004)。

(一)价值期待带来的“相对剥夺感”

价值期待⑥是人们认为他们应当获得的一般价值地位,价值地位既指现在又指将来的地位。一般而言,人们期待保持他们现有的价值地位,而对将来应该获得的条件有许多期待和要求(李俊,2004)。参照群体是价值期待的主要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或群体之所以会有价值期待,是因为其所参照另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对其产生了刺激(转引自李俊,2004)。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和其他民众普遍处于一种“失范”状态,出于不断分化和整合之中的各个群体不仅与自己地位相近的群体相比较,而且也把距自己较远的群体作为参照物。中产阶层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尤其深刻,在生活方式上讲究独特品位,惟西方文化格调马首是瞻(张宛丽,2004)。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中产阶层在国内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和国内上层阶层相比,他们依然距离较远。正是因为转型时期参照群体的泛化,中产阶层难以实现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之间的一致,因此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二)价值能力带来的“相对剥夺感”

价值能力是人们认为他们能够获得或保有的一般价值地位,它有两方面含义。在现在,价值能力由价值地位来体现,即人们实际能够获得或由他们环境所能提供的地位。在将来,价值能力是他们的价值潜能,又可以区分为观念中的价值潜能和实际中的价值潜能。决定人们目前行为的,是观念中的价值潜能而不是实际中的价值潜能(转引自李俊,2004)。中产阶层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有良好的人力资本,他们对自己期望往往较高。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较高成就感的人,往往不会满足于现存地位,努力会寻求机会向上流动的机会。但这种上行流动却并不容易。首先,随着大学扩招,每年都有大量新、高素质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威胁中产阶层现存地位。此外,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改革早期“精英循环”阶段很快被另一个“精英再生的阶段取代(宋时歌,2004)。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组织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相结合的趋势,出现了总体精英,他们掌握了大多数的资源,其他阶层的人很难进入精英阶层。当中产阶层感觉现有地位受到威胁,向上流动又困难重重时,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

(三)效率与公平间失衡带类的“相对剥夺感”

中产阶层大多数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虽然在身份上实现了跨越,但是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中产阶层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可能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他们心理状态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情绪的影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着时代的前进日益表现出其“不成熟”的一面(吴忠民,2004)。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各个行业、部门为增强经济效益而不断地精简人员,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事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由于缺乏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分配体制不完善,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吴忠民,2004)。收入差距不合理,教育机会不平等,政治地位悬殊等社会不公正现象必然导致民众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中产阶层亦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对社会公正产生怀疑,感觉自己被剥夺了。

结论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认为(C.W.Mills),许多个人遭遇的困扰,只有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一级水平上,将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转引自李强,王进,2005)。既然中产阶层的心理问题由社会原因造成,那么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

首先,要对中产阶层有清晰认识,形成合适的角色期待,使他们的社会行为有章可循,不会因为认同危机和角色失范而导致他们心理紧张和迷茫。其次,要协调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分配,调整利益格局,调控各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正原则,降低中产阶层和其他利益受损阶层的“相对剥夺感”。再次,在提高城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生活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最后,中产阶层和其他各阶层要对心理问题重新认识,遇到心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找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扬雅彬:《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郭永玉:《孤立无援的现代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5]《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文森特·帕里罗、约翰·史汀森、阿黛思·史汀森:《当代社会问题》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新周刊杂志社编:《向中产看齐—一个阶层和它引领的生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李强、王进:《社会失范与心理障碍》,《医学与哲学》2005年4月第26卷第4期(来源“万方数据库”);

[11]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来源“万方数据库”);

[12]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2005年05月10日,/1470436.html

[13]焦文峰:《马克斯.韦伯专题:韦伯科层制理论分析》,2003年5月24日/gb/paper54/1/class005400006/hwz6317.htm

--------------------------------------------------------------------------------

①直到80年代以前,无论收入而言还是福利而言,国有企业职工都是当时城市中分享较多资源的阶层,处于分曾体系的中间。但由于中产阶层通常是由白领层组成,是管理者、技术人员、办公室人员等脑力劳动者,而我国的国企职工很多是体力劳动者。在此意义上,可以将当时的国企职工称为“类中间阶层”。

②以单一指标界定的中产阶层比例,近1/6的人是职业中产,接近1/4的人是收入中产,超过1/3的人是消费中间层,接近1/2的人是主观认同中产。如果以4个指标共同界定中产阶层,那么中产阶层的比例大大下降,仅为4.1%.也就是说,在当前中国适龄社会人口中,只有4.1%的人符合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中产阶层的标准。

③她所用的资料来源于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1年11~12月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河北、河南、江西、四川、贵州、内蒙古)73个区县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16~70岁人口,获取的有效样本为6193例。

④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按照“五等分法”测量一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中国的数据是:最低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5%,次低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9.8%,中间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14.9%,最高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47.5%。

健康状态范文篇7

目前,我市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呈现骆峰形,青少年和老年人数量高,中年人数量低,机关干部尤其低。据初步了解,我市现有科级干部1192人,其中51岁以上438人,占36.7%;40-50岁489人,占41%;40岁以下265人,占23.3%。全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665人,50岁以上338人,占20.3%;40-50岁477人,占28.6%;40岁以下850人,占51.1%。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6497人(含833名管理人员),50岁以上1084人,占16.7%;40-50岁1906人,占29.3%;40岁以下3307人,占54%。从年龄结构上看,机关干部大部分是中年人,然而经常活动锻炼的机关干部比较少,繁忙的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应酬,很难让其按时作息,经常违反生物钟的运转规律,普遍存在透支睡眠、饮食不调、缺少健康知识,有的还过量饮酒和吸烟。据调查,2007年我市部分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其中在市医院体检的有6942人,亚健康人数达5560人,占总数的80%,其中大多数为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肥胖症、颈腰椎病等“富贵病”患者。

二、存在的问题

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但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能摆脱亚健康的困扰。而我市机关干部参与并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相对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健身意识不强。目前,在一些机关干部的意识中,对体育健身的看法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在35-50岁这一个层面,由于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要他们坚持运动锻炼比较困难。有些机关干部对体育兴趣不浓,不懂锻炼方法,生活习惯不良,工作之余就是喝酒、打牌、摸麻将、钓鱼等;有的认为年富力强,身体事业如日中天,容易把运动健身同工作对立起来,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要他们参加运动,他们会说:“运动健身固然好,可惜现在工作太忙”。二是对体育健身组织不够。有些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体育锻炼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甚至在认识上还有偏差,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完全是自己的事;单位组织管理工作不力,在组织与管理上缺少规划和措施,只注重短期行为,日常健身活动处于无人组织和无人管理的状态,健身群体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三是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目前我市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器材、设备不全,是典型的“四无”县市,即无专门的锻炼场地、无专职的健身辅导员、无专门的体育组织、无形成制度的各类赛事。除了学校、四特集团有运动场所,部分企事业单位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等设施外,其他公共场所、住宅区运动设施比较少,居民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参与体育锻炼不是很方便。到收费的体育场馆锻炼收费高,影响了其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三是社区体育发展滞后。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社区体育的组织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且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三、几点思考

生命在于运动,幸福源于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从30岁开始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从而导致机体各种能力的减退,且这种身体的衰老现象到40岁时将愈加明显。因此,体育健身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或者是老年人的延年益寿,它对中年人,尤其是机关干部中占绝大多数的这一特定的人群,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1、强化健康教育,经常性开展大众文体活动。要让广大干部懂得身心健康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和前题,重视自身的健康既是一项权力也是一项义务,不断增强机关干部体育锻炼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制度。要帮助机关干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调节生活方式,养成良好习惯,坚持长期锻炼。提倡高雅文明的接待方式,推广健康食谱和节约用餐方式。将机关干部健康教育有关内容列入机关干部培训内容,按机关干部培训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根据机关工作的特点,大力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大众参与的活动。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如各种球类、游泳、跳绳、长跑、和书法、绘画等活动,举办太极拳、声乐讲座培训班、舞蹈等文体骨干培训班,陶冶机关干部情操。

健康状态范文篇8

关键词: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心理健康

1引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是国家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因此,高中体育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更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苗侗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教育、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等影响,高中生体育心理状态有异于其它地区。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和经验,可能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许多困难。因此针对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苗侗地区的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2概念的界定

2.1体育课心理状态

是指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的心理预期、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待体育课的认知反应、体育课堂上展现出的的自信自尊等各项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

2.2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①

3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心理状态情况分析

只有充分认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1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课过程中心理预期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通过对黔东南州600名高中生对体育课过程中的心理预期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从动机、目标、兴趣三个方面入手,其调查结果如下:(表1)通过对体育课过程中的心理预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苗侗地区高中生在体育课过程中,上课动机的影响因素中,学校要求和考试成绩占总调查人数百分比的41.67%和40.62%。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的仅有17.71%。女生中有47.62%的同学是因为学校要求,才上体育课的。就上体育课的目标来说,58.68%的同学上体育课,首要目的是完成学校要求,其中女生高达63.95%的同学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有36.18%的男生希望自己可以获得优秀的成绩,这从心理追求目标上来看,男生体育课上的活跃率也就要高于女生。教学内容兴趣进行了调查比较,男生对教学内容上,希望自由活动或是在教师组织下集体活动的各占一半,而76.52%的女生希望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特别是在女生生理期时,她们更不愿意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3.2苗侗地区高中生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速度及质量有着很大影响。笔者通过对黔东南州高中生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的意志力体现、情绪调控、比赛状态及应激评价通过结果可以看出,苗侗地区高中生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意志力方面优秀率达21.19%,约有一半的同学可以达到良好水平。情绪调控方面,男生的优秀率可以达到47.16%,而女生的比率远远落后这个值,从总体上看,苗侗地区高中生情绪调控能力在基本上处于一般以上。而比赛时的状态,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可以达到良好或是优秀,这与苗侗地区体育活动氛围有关,他们从小都参与或是经常观看比赛,对比赛不陌生,也就导致他们的比赛状态较好,同时对比赛和学习的应激反应状态也在良好以上。

3.3苗侗地区高中生对待体育课的认知反应分析

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笔者从锻炼态度、训练满意感、主观体验、课堂注意力、心理品质及创新能力几个方面,对苗侗地区高中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苗侗地区高中生锻炼态度良好和一般的学生人数各占到了调查人数的42.36%和44.44%;60.76%的学生对课堂训练很满意;对体育课的主观体验半数以上的同学感到优秀或是良好;心理品质优秀率非常高,但创新能力一般。

3.4苗侗地区高中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信自尊调查分析

高中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自信自尊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教学效果等息息相关,笔者针对运动自信心来源、身心自尊、自我描述、胜利及失败时的应激反应等几个方面,对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课上的自信自尊进行评价分析。75.89%的男同学运动自信心来源于对运动技能的把握,而且半数以上的男生很看重运动成绩,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很有影响,与此同时,对运动技能的把握同样也深深的影响着女生的自信心,但就运动成绩来说67.35%的女生更希望可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身心自尊方面,男女生比例持衡,女生相对差一点。从自我描述上来看,男生更多的趋于自我感觉良好,对待胜利和失败的应激反应,良好以上达到半数以上,这与黔东南州学生参加和参观比赛较多有关。

4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4.1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在高考的压力下,体育课是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时间,高中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调控好情绪,带来喜悦感和愉快感,改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良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体育课上的活动,同时懂得运用体育锻炼来调控学习生活中的情绪状况。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课上心理状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正相关。在体育课上,越是能对体育活动呈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也就越健康,在学习的高压下,越能经得挫折和失败,调控情绪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差。

4.2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适应,人与人之间关系适应就是人的心理适应的主旨,人际关系是判断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研究发现苗侗地区的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越积极的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越好。因为体育活动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特别是团体比赛活动,更是能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在苗侗地区,篮球比赛开展的特别普遍,经过调查发现经常参加篮球比赛的同学与周围的同学关系多数比较融洽。同时,参加不同的团体竞赛能增强人们团体合作能力和意识,同时可以体验互帮互助,享受胜利的快乐。所以,良好的体育心理状态可以摆脱孤独、寂寞,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4.3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在后天经过刻苦练习,不断进取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它是一个人能自觉、果断、坚韧、自制、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地完成某件事情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①通过研究发现,体育心理状态越良好的学生,多认为体育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克服各种心理变化和困难,不断进取,取得胜利。而自我意识也是使人克服种种困难,达到预期目标。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他们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自己勇敢顽强、努力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之充满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一切做出正确的选择。

4.4与人生观的关系

人生观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②人生观和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之间不光有着独自的存在意义,还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要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终身受益于体育锻炼,就得一生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称之为“终身体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终身体育被视为全新的体育思想,也将是学校体育在永久性话题中既充满活力,又有不少“困惑”的课题。高中生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意识开始形成的完成阶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发展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十一世纪对人才要求可归纳为高超的智能、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协作精神与职业道德。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就应该从中学生开始培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理念,最终成为德、智、体俱全的全能人才。

4.5与安全感的关系

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外界的各种表征给个人带来的一种感觉,也是个人的各种表现给外界的一种感觉。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缺乏安全感的学生有以下表现,睡觉习惯抱东西或蜷缩着睡,开灯睡觉,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喜欢坐在角落和窗户等,这些是缺乏自信心、焦虑的表现,但有以上表征的同学都不爱参加体育锻炼,上体育课不积极,心理状态评价低,这并不是巧合,经过调查数据分析,体育课心理状态良好的同学精力充沛,做事信心十足,对生活很少产生焦虑感。因此,良好的体育心理状态和安全感虽然独立存在,但现象证明良好的体育课心理状态可以有效的减少缺乏安全感的体现表征,从而提高中学生对外界的安全感。

4.6与知选择性的关系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每一种属性、每一个部分及其互相关系的整体反映。知觉选择性指人受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体育课心理状态差的学生兴趣和需要表现得不明显,因而家长和老师不容易发现,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课心理状态好的学生开朗大方,通常都比较善解人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是家长布置的事务都有始有终,对面对大小选择果断并且不会有后悔感。体育课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知觉品质相当较好,而体育课心理状态差的学生知觉品质表现就不容乐观。因此,完善和提高苗侗地区高中生体育课心理状态和利于增强高中生的知觉品质。

5结束语

通过研究表明,面对全新的体育改革,苗侗地区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应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紧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高中生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建立健康辅导站的同时,可以运用体育锻炼为辅助手段,为高中生进行缓解高考压力,调控学生情绪。使苗侗地区的高中学生不仅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还有强健的全校体魄和良好的心态。由于苗侗个别地区,留守学生相对较多,这也就要求学校应和家长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家长也应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帮助这些高中生。

作者:关文涛 程纪香 单位:凯里一中

参考文献:

[1]张晓虹,沈丽琴,李梅.体育运动习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邹黎,郑樊慧.我国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3,(5).

健康状态范文篇9

【关键词】亚健康;未病学;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转变,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痠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80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不健康的问题,有可能向疾病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低下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低下,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的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健康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多方面不良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亚健康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医疗过程中显示了肯定的疗效优势。

2中医学的“未病”学说

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天人相应”和“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及外界社会之间及其体内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受时代所限中医学的术语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内经》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和“治未病”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产生疾病前之状态或征兆,是质变成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亚健康则应属“未病”、“欲病”层次。中医“未病学”的医学思想,其主要体现于治病之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可见中医学是极其重视养生的。

3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观的异同

“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机理与中医“三因”学说密切相关,其成因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正气耗伤。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和自然衰老等,并指出人类疾病的50%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健康状态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1.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平反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治疗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1.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1.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1.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教育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2.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公务员之家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2.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医院、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教育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限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的限制主要指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川.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经济条件和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公务员之家

2.2.1经济条件的限制经济能力对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贫困,有人因饥饿而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等待死亡;因为贫困,有人因无钱医治而在病痛煎熬中挣扎;因为贫困,有些地区不计后果地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因为贫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因此,贫困不仅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其实也是最大的健康问题!经济条件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构成的限制主要在三个方面:<1>对公众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人居环境(如住房条件、卫生条件、生态条件)的限制;(2)对公众满足健康需求(如营养物质、药物资源、保健资源、卫生资源)的限制;(3>对与改善公众健康状况有关的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的限制,因为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