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8:34:51

价格战范文篇1

囚徒困境(Prison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价格战中,企业与竞争者的博弈为非合作博弈。双方的策略为降价和不降价。为分析简单起见,现考虑一个行业只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质的、完全替代的商品,完全占有市场的份额。降价前双方的收益都为R。现甲企业实行降价策略,以期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此时不考虑另一方的策略,即乙企业不降价,则甲企业通过降价增加的利润为a,此时乙企业将损失的利润额为a.如果乙企业也实行降价策略,并且降价幅度与甲企业一样多,则甲乙企业利润将面临相同的损失b,并且此时乙的损失b小于降价前的损失a(见得益矩阵)。

由上表知,在给定甲企业的策略时,乙的占优策略是降价;同样的,在给定乙企业的策略时,甲的占优策略是降价。因此(降价,降价)构成该非合作单次博弈的纳什均衡,相应的收益为(R-b,R-b)。

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企业开始实行降价策略,而其他企业又面临选择时,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任何一个理性经济主体的选择都是降价。而经过上述分析,长久的看来,等该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对价格调整到位的时候,整个行业的利润是会受到削减的。这就是企业在实行价格战时掉入的“囚徒困境”。

二、解决方法的探讨

由以上的博弈分析可见,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将导致双方都陷入“囚徒困境”的艰难处境,双方利益均遭到了损害,让双方取得了与初衷完全相反的结果。那么价格战是否能避免事实上,如果企业能采取一系列替代策略,则完全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以下提出几项措施以供企业参考。

1.差异化竞争策略

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关键是寻求差异的着眼点。差异化可存在于产品、服务、品牌和创造价值的全过程中。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能诱发消费者新的需求,增加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也可避免与竞争对手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从而避免陷入“囚徒困境”的不利局面。企业可以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通过产品创新重整产品价值,摆脱产品同质化引起的价格竞争。或实施服务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策略,提升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避免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

2.建立战略联盟

企业发动价格战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此时,企业希望充分利用闲里的生产能力或要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如果企业能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网络,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同时化解一场恶性的价格战争,于是很多企业相互之间结成联盟。联盟是指一个企业与某方面实力较强的另一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互相取长补短。如有的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但是生产能力不足有的公司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但不能组织有效的营销活动有的公司销售络遍布天下,却没有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些公司往往受短处制约,发展速度很慢。建立战略联盟企业就能相互联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形成强大的整体优势,既能增强竞争力又能抵御风险。战略联盟的方式多种多样。除此之外在管理、技术、物流、供应链等方面也都可以互补建立战略联盟。在商战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3.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

有些消费品,如商住房、汽车等大部分人一生中只会购买一次,就算再购买也不会买跟原来一模一样的产品。因此,这些购买活动几乎等同于一次性消费。而另外一些商品则是顾客经常或阶段性需要的,如食物、电话服务等如果能让一部分顾客长期购买其产品,那商家就算不做广告不开展促销活动也能维持利润。实证研究表明,争取一个新顾客要比保留一个顾客成本高。所以,忠诚、持久而稳定的顾客群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营销的关键是争取和留住顾客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与客户建立一种稳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能超越单纯的价格问题使企业拥有持续的优势。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忠诚度,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牢固的情感纽带,是摆脱价格战的效选择。此外,价格战会使企业行为变得非理性,企业往往会因此过高估计其价格战的积极用。因此在未弄清竞争对手降价目的之前一定不要过度反应,以免做出过激行动。对待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面对竞争对手的降价行为并非都得采用降价方式来反击。如必须反击,利用价格之外的其他手段。如果必须采用降价方式进行反击则限制降价范围。

4.创造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品位

品牌是将产品的独特内涵和定位向消费者的一种意思传达,品牌本身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但却是产品表现的担保物。品牌的定位不同,给消费者感觉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实际上,品牌在营销中表现为对消费者的一种价值承诺,可以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位,这也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品牌既是一种承诺,就应该根据产品的定位和消费群体的特征,找准侧重点,做好承诺细节规划,结合公司实际确定合理的承诺范围和力度,说到做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使其对公司产品产生信任感和归同感,从而使公司产品逐步远离价格战的滚滚硝烟。

三、结论

以上分析可见,价格战并非企业的制胜法宝,要想一味依命价格谋求市场占有率,那只是厂商“损人不利己”的“薄命策略”。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应避免进行对各方均不利的价格战。要想走出“价格战”的困扰,就必须更新市场观念,创新经营策略在品种创新、新品开发上下功夫以技术竞争取代价格竞争。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价格战范文篇2

关键词:超级市场价格战超低价

烤鸡引爆价格战

2002年11月8日,华润万佳百货在广州的天河北店开业。作为优惠促销,万佳打出了烤鸡每只5.9元的“开业特价”,相距200多米的百佳金田店将烤鸡价格由每只6.8元下调到5.8元。此后,双方竞争逐步升级。11月10日,烤鸡、鸡蛋创下价格最低点:一只烤鸡8角钱,500克鸡蛋1角钱。这一超低价引起全城轰动,不少消费者清晨5时多就到店候“鸡”,同时也引爆了广州零售市场上的超低价大战。“天天平价”、“省钱我最叻”、“省钱精明眼”、“平价第一”,都已成为商家的口号并且得到彻底执行,超市价格战硝烟四起。

价格战是原始的竞争,也是最为有效的竞争,商家降价只为占市场。由于近年国内零售业迅猛发展,超市数量急剧膨胀,而且竞争过度集中,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同一区域的超市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只能不断以低价抢占客源。一些新开的分店则是为了宣传开业,扩大品牌知名度,凝聚人气以带旺新店。

到底8毛钱一只烤鸡,1毛钱一斤鸡蛋算不算合理的销售价格、属不属于低价倾销行为?据有关规定,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面对低价倾销的嫌疑指责,有商家表示,降价主要是依靠销售数量的优势,以及来自于厂家的支持。目的只是为了活跃市场,招徕顾客,不是故意想把对手打垮,因此不属于倾销行为。广州某超市总经理说过,商场老板是不会做赔本生意的,1角1斤鸡蛋、8角1只烤鸡是由供货商无偿提供的。从表面上看,供货商是有点亏了,但实际也不会亏多少。因为促销期短,降价商品成本不高,即使在促销期内有所损失,也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重要的是双方得以长期合作,就可把开始的损失补偿回来。

价格战的内幕

商家大打价格战,难道就毫无风险吗?许多人都对商家打价格战之下的生存经营提出疑问。其实,商家早就把风险转移到供货商和消费者身上了。一方面商家的低价进货原则迫使供应商提供次货,挤压了利润空间,不利于生产企业的后续发展;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降价烟幕下忽略了商品质量和消费权益的维护。

超市靠低价争取消费者的前提是要让供货商用最低的价格供货。于是,供货商之间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看人供货。例如,向国有传统大百货商场供货,一般都会提供保质保量的上等货;如向一些超市供货,就会供一些中等或下等货,否则,其价格无法满足商家的要求。例如生产燃气用具的厂家只要在材料上分一下等级,其成本就马上不同了。除了材料的档次不同外,还可以在数量、容量、包装上做文章,目的是保证厂家向商家供货时其产品价格必须低于其他商场。

而且,商业企业还把自身的经营风险都转嫁到厂家身上。有一些超市拼命扩张实际上是为了掩盖资金链上的问题。许多零售企业都定出两个月的还款期,然后拼命扩张分店数量,其资金有大部分就是通过占用生产企业和供货商的资金来建的。当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用供应商的钱新开一家店,开店越多获得资金越多,直到一家新店有业绩。这种情况发生到一定阶段,资金链一旦断裂,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近期流通业已经出现了有商家恶意欠款或携款潜逃的事件。此外,向供货商收取各种名目的“进场费”也是商家维持低价的资金来源之一。难怪不少厂商说:“我们都是在替商场打工。”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战表面上看是好事,实际却把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让消费者自己承担。因为基本上商场中的特价品、促销品都是不能退换的。消费者一旦购买,就算商品有问题也是有苦难言。商业行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只是完成于买卖之间,还应包括承诺、诚信、售后服务等。但是目前,买方还不能完全享受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的欺诈、假冒、坑蒙诈骗等行为时有发生,而打这类官司很费周折,买方在消费的同时承担着一定风险。在降价中一些假冒伪劣商品难免掺杂其中,而消费者为图便宜也往往忽视商品的质量。不仅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也使假冒伪劣商品大行其道,不利于消费环境的净化。对价格战的评价

在自由经济中,价格战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是客观必要的,关键是要注意价格战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的价格战在市场结构蜕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恶性的价格战则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全行业的利益与持续发展,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良性的价格战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从而构筑新的市场结构。持续的价格战使行业内的经营者大规模洗牌,优势企业扩展壮大,劣势企业淘汰出局。同时,企业只有经过价格战的洗礼,才能加快从扩大市场占有率到扩大规模再到占据行业优势地位的进化。由于价格竞争不断挤压利润空间,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经营成本较高的企业难免被淘汰出局,而对降价有承受能力的优势企业就会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并通过购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资本扩张,最终树立自己的强势地位。

再看超级市场所打的价格战,无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超市不断圈地开店,环境舒适、品种丰富、服务优质的卖场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也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前那些个体杂货店或经营落后的商场一批批的倒在优势企业不断扩张前进的路上。但是,零售商业作为社会流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的发展要建立在生产制造业与消费水平的同步提高上。

然而,过早、频繁应用价格战只能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中,只看到低价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忽视了服务质量、商品组合、经营环境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正如上文分析那样,超市进行的价格战是以转嫁风险到供应商和消费者身上为基础的。所以,持续的价格战将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不正常,零售商尽可能的压低进货价格,而且还要收取各种进场费用,甚至要求供应商赠送大量产品。长久下去必然造成工商关系紧张,损害整个产业链条。

企业之间互不信任、拖欠款严重,降低社会信用,不利于整个生产经营环境的发展,导致恶性循环,阻碍社会再生产。

供应商在低价销售的情况下又要保持一定利润,只有通过降低生产标准、降低服务质量等方式,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有害,而且在流通过程中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由于商品的正常利润得不到保障,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损害当地税收。如果一个杯子进价1元,售价1.2元,那么0.2元的差价中,要有17%的利润用来交增值税;如果平价销售,或低于成本价销售,则不用交增值税。同时,低于成本价销售也会减少年终企业所得税的上缴。

价格战范文篇3

关键词:超级市场价格战超低价

烤鸡引爆价格战

2002年11月8日,华润万佳百货在广州的天河北店开业。作为优惠促销,万佳打出了烤鸡每只5.9元的“开业特价”,相距200多米的百佳金田店将烤鸡价格由每只6.8元下调到5.8元。此后,双方竞争逐步升级。11月10日,烤鸡、鸡蛋创下价格最低点:一只烤鸡8角钱,500克鸡蛋1角钱。这一超低价引起全城轰动,不少消费者清晨5时多就到店候“鸡”,同时也引爆了广州零售市场上的超低价大战。“天天平价”、“省钱我最叻”、“省钱精明眼”、“平价第一”,都已成为商家的口号并且得到彻底执行,超市价格战硝烟四起。

价格战是原始的竞争,也是最为有效的竞争,商家降价只为占市场。由于近年国内零售业迅猛发展,超市数量急剧膨胀,而且竞争过度集中,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同一区域的超市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只能不断以低价抢占客源。一些新开的分店则是为了宣传开业,扩大品牌知名度,凝聚人气以带旺新店。

到底8毛钱一只烤鸡,1毛钱一斤鸡蛋算不算合理的销售价格、属不属于低价倾销行为?据有关规定,低价倾销,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面对低价倾销的嫌疑指责,有商家表示,降价主要是依靠销售数量的优势,以及来自于厂家的支持。目的只是为了活跃市场,招徕顾客,不是故意想把对手打垮,因此不属于倾销行为。广州某超市总经理说过,商场老板是不会做赔本生意的,1角1斤鸡蛋、8角1只烤鸡是由供货商无偿提供的。从表面上看,供货商是有点亏了,但实际也不会亏多少。因为促销期短,降价商品成本不高,即使在促销期内有所损失,也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重要的是双方得以长期合作,就可把开始的损失补偿回来。

价格战的内幕

商家大打价格战,难道就毫无风险吗?许多人都对商家打价格战之下的生存经营提出疑问。其实,商家早就把风险转移到供货商和消费者身上了。一方面商家的低价进货原则迫使供应商提供次货,挤压了利润空间,不利于生产企业的后续发展;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降价烟幕下忽略了商品质量和消费权益的维护。

超市靠低价争取消费者的前提是要让供货商用最低的价格供货。于是,供货商之间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看人供货。例如,向国有传统大百货商场供货,一般都会提供保质保量的上等货;如向一些超市供货,就会供一些中等或下等货,否则,其价格无法满足商家的要求。例如生产燃气用具的厂家只要在材料上分一下等级,其成本就马上不同了。除了材料的档次不同外,还可以在数量、容量、包装上做文章,目的是保证厂家向商家供货时其产品价格必须低于其他商场。

而且,商业企业还把自身的经营风险都转嫁到厂家身上。有一些超市拼命扩张实际上是为了掩盖资金链上的问题。许多零售企业都定出两个月的还款期,然后拼命扩张分店数量,其资金有大部分就是通过占用生产企业和供货商的资金来建的。当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用供应商的钱新开一家店,开店越多获得资金越多,直到一家新店有业绩。这种情况发生到一定阶段,资金链一旦断裂,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近期流通业已经出现了有商家恶意欠款或携款潜逃的事件。此外,向供货商收取各种名目的“进场费”也是商家维持低价的资金来源之一。难怪不少厂商说:“我们都是在替商场打工。”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战表面上看是好事,实际却把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让消费者自己承担。因为基本上商场中的特价品、促销品都是不能退换的。消费者一旦购买,就算商品有问题也是有苦难言。商业行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只是完成于买卖之间,还应包括承诺、诚信、售后服务等。但是目前,买方还不能完全享受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的欺诈、假冒、坑蒙诈骗等行为时有发生,而打这类官司很费周折,买方在消费的同时承担着一定风险。在降价中一些假冒伪劣商品难免掺杂其中,而消费者为图便宜也往往忽视商品的质量。不仅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也使假冒伪劣商品大行其道,不利于消费环境的净化。对价格战的评价

在自由经济中,价格战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是客观必要的,关键是要注意价格战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的价格战在市场结构蜕变中起着重要作用,恶性的价格战则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全行业的利益与持续发展,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良性的价格战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从而构筑新的市场结构。持续的价格战使行业内的经营者大规模洗牌,优势企业扩展壮大,劣势企业淘汰出局。同时,企业只有经过价格战的洗礼,才能加快从扩大市场占有率到扩大规模再到占据行业优势地位的进化。由于价格竞争不断挤压利润空间,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经营成本较高的企业难免被淘汰出局,而对降价有承受能力的优势企业就会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并通过购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资本扩张,最终树立自己的强势地位。

再看超级市场所打的价格战,无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超市不断圈地开店,环境舒适、品种丰富、服务优质的卖场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也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前那些个体杂货店或经营落后的商场一批批的倒在优势企业不断扩张前进的路上。但是,零售商业作为社会流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的发展要建立在生产制造业与消费水平的同步提高上。

然而,过早、频繁应用价格战只能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中,只看到低价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忽视了服务质量、商品组合、经营环境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正如上文分析那样,超市进行的价格战是以转嫁风险到供应商和消费者身上为基础的。所以,持续的价格战将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不正常,零售商尽可能的压低进货价格,而且还要收取各种进场费用,甚至要求供应商赠送大量产品。长久下去必然造成工商关系紧张,损害整个产业链条。

企业之间互不信任、拖欠款严重,降低社会信用,不利于整个生产经营环境的发展,导致恶性循环,阻碍社会再生产。

供应商在低价销售的情况下又要保持一定利润,只有通过降低生产标准、降低服务质量等方式,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有害,而且在流通过程中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由于商品的正常利润得不到保障,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损害当地税收。如果一个杯子进价1元,售价1.2元,那么0.2元的差价中,要有17%的利润用来交增值税;如果平价销售,或低于成本价销售,则不用交增值税。同时,低于成本价销售也会减少年终企业所得税的上缴。

价格战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从我国旅行社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以国内、出境两项业务为主的公民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行社业务的主体。2000年,全国共增加旅行社1638家,其中国内社的增长数量是1606家,占净增旅行社总数的98%。从经营收入看,入境业务、国内业务和出境业务分别占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收入总数的30%、56%和14%,也就是说,我国旅行社经营收入的70%来自我国公民旅游业务,这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行社业务发展严重依赖国外旅游的格局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既然国内公民旅游业务是旅行社的“衣食父母”,如何拓展这个市场,就是旅行社经营的重要目标。但是,事实却是:虽然我国年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7.44亿人次,而其中由旅行社接待的比例不及6%。面对如此巨大的一块“市场蛋糕”,旅行社却难以切入。一边是蓬勃发展的国内旅游市场,一边却是叫苦连天的旅行社企业。旅行社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全国旅游市场中热销的海南旅游经路为例,产品价格竟已低至一张三至四折的往返航空客票的价格,低价竞争、变相购物和增加自费项目成为经营主流,导致游客对美丽海南的印象大打折扣,本应重游率很高的度假胜地却变成了一次性观光的场所,对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损害极大。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产生的原因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在本文论述过程中,所指旅游产品均是指组合性产品,即旅行社销售的旅游线路。

根据对“五一”黄金周前两个月《中国旅游报》旅游产品广告的不完全统计调查,除了因旅游目的地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旅游线路产品外,同一旅游目的地编排设计的旅游产品就象是“孪生兄弟”,广告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接待计划、接待标准等公开信息都大同小异,使游客在做出购买选择之前难以比较分析,因而价格就成为游客在抉择时影响最大的首要因素,各个旅行社便展开花样百出的价格大战,以非正常低价吸引旅游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但最终损害的却是旅游消费者的利益。

旅行社品牌信誉度低

当前,我国旅行社业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衡量企业信誉的市场品牌,因此也就造成整个行业的市场信誉不高。没有市场信誉的保证,自然难以拓展发展空间,使得游客只能在价格指导下选择低价产品。在国内公民旅游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旅行社作为一个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办法,使得企业能够鲜明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旅游者很容易据此选择信任的购买对象。

旅游产品质量难确保

作为服务产品,旅游产品具有消费和生产同时进行的特点,而且这一消费过程发生的地点并非是以生产商进行位移而完成,而是以消费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进行位移而完成,所以旅游消费者在购买之后才能感知产品质量,而由于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带薪假期的条件限制,一般的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消费和下一次旅游消费之间会存在着较长的时间间隔,依赖于市场自发调节是很困难的,其滞后性特征十分突出。由于这些原因,旅游消费者无法辨别旅游市场中某旅游产品是优质产品还是会令他们困扰的次品;因而,如果价格与质量相对应的话,旅游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所反映的必定是而且只能是旅游市场上全部该类旅游产品的平均质量,它位于次品的低价与优品的高价之间。这个特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当前旅游市场上旅游产品的非正常低价现象。

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的危害性

剖析上述形成原因,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的大量产生,不仅使旅游者的消费满意度大大降低,而其口碑流传更使旅行社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和形象受损,同时也对旅游行业秩序、旅游产业自身健康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等造成不良影响。

旅行社缺乏创新动机

从旅游经营者——旅行社的角度来看,缺乏创新的动力去设计研发新的异质性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旅游市场,这主要是由旅游产品较强的组合性和可模仿性使得其他旅游经营者不用支付成本就可以经营同样的旅游线路产品,造成了旅行社之间的较为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即由于旅游线路开发存在横向外部性,“横向外部性造成了一个公共物品问题”,旅行社可以自己不开发而使用其他旅行社开发的旅游线路(即所谓搭便车),最终结果导致“旅游线路开发”这一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无“便车”可“搭”)。

影响消费效果和满意度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分析,则会发现这种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现象的产生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旅游市场上信息对称与否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即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其作出准确决策,这是旅游市场上非常重要且普遍的一个现象。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而使得旅游产品成为劣质产品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存在着风险较低的交易机会,旅游消费者也会决定不购买,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面对庞大的国内公民旅游市场,旅行社只能在其中占据如此微不足道的市场份额了。

与旅游消费者相比,旅游经营者——旅行社作为旅游产品的主人,应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了解其产品是次是优。如果是次品,经营者自然很乐意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完成交易,因为介于次品与优品之间的价格应该是高于次品价格的;相反,如果是优品,经营者知道若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交易,该旅游产品的价值便被市场低估了,因而经营者自然不愿意销售。

上述分析反映出,这种逆向选择的结果是使得当前旅游市场上很少出现品质优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平均质量偏低,严重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旅游市场上的成交量就无法反映出本市场上的市场潜力,旅游市场的运作效果较差,严重地影响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不仅可以导致逆向选择,同时也会引发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消费的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之后,将面对旅行社经营者可能兑现劣质产品的风险。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风险即是在不同的交易过程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通俗地说,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契约生效以后,其中一方恶意的行为导致另一方不应有的损失。比如,某位游客在购买了某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后,旅行社在具体行程安排上压缩游客的游览时间,而增加购物的时间和次数,使游客虽然也是在合同标准的范围内享受旅游服务,但为此会产生额外的损失,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效果和旅游心情。长此以往,旅游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应对旅游产品非正常低价的建议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表明,市场价格体系并非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甚至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形成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反映的是一种虚假经济信号或市场信息,从而错误地引导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和生产方向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市场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非市场性质的机制也就自然地替代市场机制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分配形式。

由于旅游产品这一无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要实现旅行社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完全对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途径和渠道来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发挥行业协会功能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旅行社行业协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独立于旅游市场之外的身份使它有可能在旅游市场交易中担负起向交易双方提供真实信息披露的职责。因此行业协会应考虑建立定期信息制度,对违规经营、销售非正常低价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予以曝光,防范可能发生的旅游经营者“道德风险”问题;并可以年度为单位将上述信息制作成免费宣传手册发放,向旅游者公布正常价格信息和优劣旅行社的相关信息,提供参考意见和咨询渠道,并在行业内开展常规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旅行社企业自律约束,从而使非正常低价现象得到抑制,并使旅游消费者在进行购买之前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消费选择,尽早做好旅游活动计划。

利用网络资源开辟信息互动窗口

一般而言,任何单位、个人只要登陆因特网进入行业协会、国家旅游局或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查询网站,即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询或即时互动咨询等等,并可直接在网上进行投诉以及得到回复,加快此类事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真正满意放心的旅游服务产品,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旅行社的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构建良好的顾客关系群,形成旅游市场中的良性循环。

完善相应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交易合同制度,使旅游者做到公平消费,明白消费。原有的旅游产品交易合同是由旅行社单方面统一提供,而消费者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无法参与该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在一定范围内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合理而且可能的范畴内,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个性化条款和要求,真正实现“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使旅游消费者发生“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确保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完善对旅行社以及从业人员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导游人员的管理制度,建立其薪酬体系,明确规范佣金制度,对违规者予以惩治。这就要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质监部门等,要加大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尽早改变目前旅游市场上非正常低价旅游产品大行其道的混乱局面,走上规范、有序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资料:

1.田喜洲、王渤,《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2.张维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价格战范文篇5

【摘要】本文分析了价格竞争策略之所以在我国成为最为常见的竞争手段的原因,认为要将价格策略的运用纳入营销战略的系统里去考虑,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系统地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来和价格策略搭配,通过营销战略组合来发挥价格竞争的显著作用。

我国价格竞争的概况

本文讨论的价格竞争指企业在对实际成本、自身实力和对营销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的正当的低价竞争策略,与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有本质的区别。价格竞争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市场竞争中最为常见而又非常强有力的竞争手段,“大降价”现象数见不鲜,“价格战”频频爆发。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上世纪年代末激烈的价格竞争时有发生。进入上世纪年代以后,随着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各行业中价格竞争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激烈,在、、彩电、热水器、微波炉、空调等许多行业发生激烈的价格战如今,卷入价格战的还有产品、通讯产品、钢铁、旅游、电信服务、百货、报业等众多行业。总的来说,价格竞争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我国的营销环境使价格竞争成为重要竞争手段

供求关系变化,买方市场形成

近年来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买方市场,我国市场上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迫使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而运用降低价格的策略进行竞争。在年我国明显地进入买方市场阶段,⒍年间,供过于求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买方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快,年以后,我国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年下半年,据国内贸易局对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生产的多种主要产品供求总量排队分析,供求基本平衡和供略大于求的产品占,供不应求的商品只占;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中国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约;据有关方面统计,到年底,全国各种产品的库存累计已达万多亿元,相当于全国的,表明当时的市场已具备了买方市场的主要特征。入世以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市场上供方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企业与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相比,在品牌、技术、资本等方面都明显地落后,因而运用价格策略来争夺“中、低端市场”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这样也使得价格竞争的作用更为突出。

行业中“同质化”竞争者迅速增加

我国许多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行业内的重复建设使许多行业存在数目众多的“同质化”竞争者,产业的发展达到了规模的瓶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大的规模和更大的市场份额,从产业发展来看,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势必要淘汰掉_部分竞争者。同时,“同质化”竞争也使得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因此,价格竞争有强烈作用,能在产品差异不大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扩大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淘汰小竞争者;同时,在成长型行业中价格竞争常常能够大幅降低价格和扩大市场规模。因此在许多行业内爆发价格战,重新划分市场资源、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淘汰竞争力弱的小企业,这种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价格竞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由于技术和资本的原因,我国企业无法在核心技术上竞争,只好通过成本领先战略来竞争,而成本领先战略的运用需要以规模效应作基础,以价格策略为主要竞争手段。﹁方面,低价竞争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以足够大的市场份额来维持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生产规模足够大才能降低成本,从而维持低价格。我国许多制造产业中有数量众多而规模较小的竞争者,要成功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就要求在价格和规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例如波导手机就是通过在“中、低端”市场上的低价战,在年实现销售量万台,在××年实现年产万台的生产能力,生产总量突破万台,远远超过手机行业发展的规模瓶颈——年产万台。波导以价格战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支持生产规模,又以规模生产支持成本优势来进行价格战,最终得以从数量众多的国产手机企业中突围而出,这种价格取胜模式在很多行业都可以看到。由此可见行业结构特点也是我国价格竞争盛行重要原因。

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对于我国当前的营销环境来说,种种原因使价格竞争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价格策略的正确运用能迅速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价格竞争一直都是作用显著的竞争手段,但是价格竞争也会给我国企业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同时价格竞争策略要发挥作用,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成本领先”是价格竞争的基础,格兰仕、波导等在价格战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企业无一不是以成本优势为基础。但是要通过价格战来取胜,只注重成本优势是不够的,因此,要运用多种营销策略的组合来配合价格竞争策略的运用,例如要调配企业资源支持价格竞争,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在价格竞争全过程中要配以有效的宣传推广,同时还要采取各种策略来弥补降价带来的负面效应。总的来说,就是要将价格策略的运用纳入营销战略的系统中去考虑,系统地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来与价格策略搭配,通过营销战略组合来增强价格策略的作用和弥补价格策略的不足。

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与价格竞争策略互补

由于在消费的思维定势中总是将“低价格”和“质量不高”联系在一起,在价格竞争中大幅降低产品价格容易影响产品的品牌形象,给消费者造成“价低质次”的感觉。弥补价格竞争带来的这种负面影响,需要在营销战略框架内运用多种营销策略,通过营销策略的组合和互补,来弥补价格策略的不足。

例如可以通过多品牌相互配合的方法在价格战中维护品牌形象。在我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嘉里集团的“金龙鱼”一直是第一品牌,以高档、现代和健康的定位一直占有最多的市场份额。在小包装食用油行业近年来爆发价格战以后,为了应对“中粮”等企业的有力挑战,嘉里集团采用价格竞争策略,全面调低价格;但是拥有多个品牌的嘉里集团在不同层次的品牌上采用不同的策略,二线的“元宝”、“胡姬花”等品牌用低价策略扩大市场份额,而“金龙鱼”品牌则不作大的价格调整,维持品牌形象。这种营销策略组合使“金龙鱼”一直能维持第一品牌,又能使嘉里集团在价格战中保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

再如:也可以通过产品策略来维护品牌形象。等知名电脑品牌在我国产品行业的价格战中也采用过降价的策略,但是在降低产品价格的同时推出高价的新产品,从而能维护品牌的形象。

结合竞争对手的反应来运用价格竞争策略

价格竞争容易引起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和大量的竞争者跟进,这样容易使价格战演变成长期的“亏本竞争”,导致全行业的亏损,例如:年羊绒业的价格战使全行业亏损,生产企业面临严重危机;年彩电价格战导致全行业亏损,难以形成技术研发投入。克服价格竞争的这种负面影响需要制定营销战略,通过多种营销策略与价格竞争策略的组合来迅速扩大规模和形成进入壁垒,在短期内取得成绩并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因此,可以通过价格竞争来拓展市场份额,以市场份额为基础通过“学习曲线”效应、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再以低成本筑起市场竞争壁垒,巩固低价竞争所取得的成果。

例如“格兰仕”每次降价都是大幅调低,经过几次价格大幅下调,使微波炉的价格从原来的高档商品价位下降到普通消费者都可以接受的低价位,而每次大幅降价都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利用取得的市场份额支持生产规模扩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最终用极低的单位成本筑起进入壁垒、淘汰小生产者,形成一个有效的策略组合:大幅降价——迅速扩大市场规模——生产上一个更大的规模——以更低的成本形成进入壁垒,淘汰小生产规模的竞争对手。从而避免长期进行“两败俱伤”的价格竞争。

结合产品生命周期来运用价格竞争策略

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对价格竞争的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如果产品处于成熟期,市场规模难有大的拓展,利润空间小,同时现有品牌产品的服务、品质、特色等方面已基本完善,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只能打价格牌,缩小利润空间,难以在其它方面形成差异化。相比之下,在产品的成长期时发动价格战,可以把市场做大,不至于对其它企业尤其是市场上的主导企业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同时成长期的产品利润空间大。因此价格战不至于演变为全行业亏损,而是通过价格战共同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可以在扩大市场的基础上实现多赢。例如“长虹”在年进行的价格战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彩电业通过激烈的价格战也扩大了销售额,把市场做大;但是年以后普通彩电在我国大、中城市市场上明显进入成熟期,此后的价格战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再如“波导”手机年拿到生产许可牌照后进入市场。当时手机在农村、乡镇和小城市市场上明显处于成长期,就全国范围来看,手机普及率还是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波导就是重点在中小城市等“低端”市场实施“低路品牌”战略,在规模生产和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在需求增长旺盛的手机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避免了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在高端市场上的直接冲突,最终迅速发展成为国产手机的“大哥”。因此企业要将价格竞争策略与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相结合,抓住市场快速成长的机遇来增强价格竞争的作用。

充分利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体系,发挥价格竞争的作用

我国的经济结构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其中一大特点就是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城乡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消费水平、媒体宣传渠道、销售渠道、消费者偏好、价格弹性和敏感度等方面截然不同,甚至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产业内部的竞争根植于其基础经济结构,因此我国这种市场结构特点对很多行业的价格竞争有很大的影响,要求企业制定我国当前营销环境的这种特点的营销战略,运用营销战略来指导价格竞争,在最有利的目标市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价格竞争的强大威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上世纪年代“宝洁”、“联合利华”、“汉高”和“花王”等国际品牌在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上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城市的高端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而且他们实力雄厚,国内企业难以在研究开发、市场调查、广告宣传等方面正面挑战宝洁等跨国公司,如国内企业曾直接针对“宝洁”的“海飞丝”推出“风影”洗发水,结果收效甚微。然而中国市场非常广阔,城乡市场差异非常大,宝洁的营销战略能很好地适用于我国城市,但农村洗涤用品市场对价格敏感,依赖多层分销渠道,使宝洁在我国农村市场上优势不大。“雕牌”、“奇强”、“立白”等品牌就是实施针对农村市场的战略,通过价格战和分销渠道建设,先占领农村市场扩大销量,再树立品牌争夺城市市场。这种“集中战略”指导下的价格战使“雕牌”、“奇强”、“立白”从“宝洁”等国际品牌手中夺走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价格竞争的越演越烈源于多种客观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价格战可以归结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要将价格策略的运用纳入营销战略的系统里去考虑,系统地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来和价格策略搭配,在营销战略的指导下运用价格竞争策略,才能发挥价格竞争的强烈作用,弥补价格竞争手段的不足。

参考资料

杨启先,尽快扭转通货紧缩局面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经济界,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价格战范文篇6

2003年,中国家电业是在动荡和变革中度过的。在这一年里,中国家电业经历了反倾销、非典、数字电视崛起、企业出嫁、资本外逃……2003年,中国家电业对世界家电业格局也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在回顾了2003年中国家电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大胆勾勒出2004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十大趋势。不仅仅由于2004年家电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与精彩,同时更因为它的现在昭示着其他行业的未来。

反倾销危机将波及全行业

2004年4月底,美国商务部将对我国彩电出口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中国企业在经历了针对欧盟对我国彩电反倾销诉讼的15年应诉“马拉松”后,美国的反倾销大棒又砸向国内彩电企业。

尽管结果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我国彩电企业的出口面临着重大考验。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美国在对中国彩电企业征收高倾销税后,其反倾销大棒下一次会砸到中国哪一个行业头上?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空调会否遭遇反倾销危机?种种可能性摆在众多空调企业面前。

2004年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彩电反倾销只是海外家电贸易壁垒的缩影,业界预言,中国家电在国外市场遭到全面封杀后如何突围将是关键。

在彩电“中招”后,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的中国,空调企业会否面临同样的命运成为业界最关心的问题。据了解,去年我国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87.5%,其中海尔空调的出口量占到其总销售量的1/3。据美国著名杂志((APPLIANCE(家电)》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空调市场前三强中,就有中国海尔的名字,市场占有率达12%,比2001年前进了两位,成为美国空调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牌。

观点:由于内销市场价格战混乱,各空调企业尽力向外拓展市场,海外市场成为2003年空调业的一个亮点。在2004年冷冻年度开始之际,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已开始加大对欧美等主要市场的出口。有了彩电行业的前车之鉴,空调企业应吸取经验教训,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保护自己不再遭受打击。

火爆价格战加剧

2004年年初,春节旺季,家电行业毫无意外地迎来一轮价格战的高潮。高端彩电降价、淡季空调跳水、商家高喊“全市最低价”……一如既往,2004年家电行业的对抗还是从价格开始。

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行业已经通过价格战定了江山之后,今年空调业将会出现全行业的价格大战。另一个亮点是,外资品牌贴近市场下调价格的做法,将给国内家电企业带来巨大威胁。

经过多年激战,在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企业基本上已经决出胜负,依靠价格进行行业洗牌的竞争手法在这些领域已经不多见,现在这些领域的一些降价行为,无非是想通过其拉动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今年最受行业关注的价格战,是空调领域全行业大规模的价格对抗。实际上,刚进入2004年冷冻年度,以格力为首的一线品牌就发起价格战。自美的空调改变思路、2003年大幅调低价格进攻市场以后,格力成为一线品牌不再坚守价格阵地的又一例子。国内空调行业三大一线品牌中,仅有海尔依旧坚守价格阵地。

按照价格战的惯例,只有行业老大加入了,才算是真正具有洗牌意义的价格战。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认为,格力作为上市公司,一直强调规模创造效益,规模上去后,把多余的利润让给消费者是正常的。而这种让利,也意味着把二、三线品牌的利润进一步压缩。美的制冷事业本部总经理方洪波预测,空调行业将在2004年或者2005年价格探底,具体表现为市场价格走到谷底,众多中小品牌退出,在之后的几年内,空调行业寡头竞争的垄断格局将逐步显现。

观点:2004年价格战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价格战看似是价格上的对抗.其实拼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价格背后的技术成本、规模成本以及整个企业运营的系统成本.这些支撑一个企业打好价格战的要素,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有来自市场压力的。这对于国内家电企业而言,大浪淘沙是必经的历程。

流通渠道进入寡头竞争

2004年伊始,渠道硝烟就已经开始弥漫。与往年不同的是,2004年家电行业的渠道竞争将进�步集中在几大寡头身上,并抢夺百货家电、小卖场的市场份额。

随着苏宁、国美的扩张步伐一再加大,永乐、灿坤等后来者的搅局,全国家电流通连锁业态出现了空前的扩张高潮。日前,苏宁、国美、永乐等企业有关人士认为,2004年,家电连锁渠道将迎来历史上最激烈的价格战,随着家电销售巨头扩张步伐的加大,流通渠道混战将在全国上演。

最近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苏宁在全国的分店数日已经达到102家,国美是150家,永乐有70家左右,大中有33家。其中,苏宁和永乐的分店数比2002年同期出现了翻倍的增长。2004年,这些企业依旧大力跑马圈地,尤其在华南的扩张将出现新一轮高潮。

继超市、家居、便利店等领域外资巨头开始纷纷抢滩以后,有关人士预测,外来资本将在今年对家电流通领域形成冲击。从2003年5月开始,来自台湾的家电巨头灿坤开始进入内地家电流通市场,从无到有,短短半年时间就发展到46家分店。

观点:在这轮开店狂潮下,小卖场将退出中心城市,而百货家电与连锁渠道的对峙也将打破,百货家电进一步萎缩,连锁业态在2004年将获得长足发展。以广州市场为例.有关人士预计,今年广州的家电流通市场容量将达到80亿�90亿元,其中60%的市场份额将被三大连锁巨头瓜分,而到2005年,80%的市场将被掌控在连锁业态手上。

原材料涨价威胁全行业

连续一年来钢材、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给一向以低价拼抢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带来一个大大的难题。随着钢价的上涨,作为钢材消耗入户的家电、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使家电企业们叫苦不迭。尤其以“价格战”见长的国内空调企业,在压缩机价格暴涨近70%的压力下,低成本策略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业内人士预测,根据目前国际期货巾场的价格走势,今年国内家电制品原材料大幅上涨已成定局,中国家电企业将在高成本、低利润的困境中走过2004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克新表示,原材料价格涨势过猛,甚至出现价格泡沫无助于解决通缩问题。也就是说,在下游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压缩利润空间,而难以通过相幅度提价的方式化解原材料涨价的压力。

同时,日前投机资金也在推波助澜。期货和现货市场上一些投机商筹集大量资金,乘机做多或者囤积,泡沫因素凸显。这也更加助长了“头涨不买落”的市场心理,加剧了现货紧张局面。

据美的家用空调总经理王金亮透露,从2003年1月开始,国内的空凋压缩机已经进行了三次大幅度的调价,总涨幅接近70%,随着目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的继续走高,2004年春节后空调器厂商成本下降的空间将极为有限。同时,在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下,上挤下压中的空调行业可能将重新洗牌。

但由国美、苏宁等大型经销商反馈的信息表示,日前还没有见到有哪家企业有涨价迹象。有经销商坦言,空调业今年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下降还来不及,更不要提涨价了。在冰箱、洗衣机行业也不太可能,因为涨价必须建立在行业价格普遍上涨的基础上,哪一家先涨价,哪一家就丧失市场份额。而要想达成涨价联盟的默契的话,在家电业内更不可能,因为在竞争过于激烈的背景下,必定会有人做联盟的背叛者。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相对来说,众多空调厂家在压缩机宣布涨价后纷纷言称不涨价就显得有点“咬牙”了。

观点:尽管目前家电一再强调进口和国内钢材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按生产计划采购到足量的钢材,影响了生产,但截止到目前,除还没有任何一家空调企业勇于宣布涨价。奥克斯空调市场总监郑晓龙反而表示.原材料涨价有利于行业洗牌,因为目前大企业实施的都是集团化采购模式.而弱小企业资金有限.他们的临时性采购确实提高了很多生产成本。

专利纠纷困扰家电企业

入世后的中国家电企业屡遭专利索赔,专家预测,这种尴尬在2004年还将继续。

其实,自2002年“中国DVD被欧盟封杀”事件起,中国电广音响工业协会(CAIA)就因为专利费问题被搅得鸡犬不宁,成了最为忙碌的协会。在3C、6C等联盟一次次加价之后,中国的DVD产业差点因为专利索赔走向崩溃。

然而,从2003年开始,不光电子音响协会,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也忙于应对来自法国汤姆逊公司提出的彩电专利费要求。

有专家认为,欧盟起诉中国彩电侵权;6C联盟跑到广交会上驱逐不交专利费的企业;松下把侵权警告送给海尔……2003年末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家电企业的专利纠纷只是个开始,来自国内外的证据证明,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受困于跨国公司撒开的专利大网。其中,中国在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后,专利纠纷增长4倍,近一半与日本企业有关。

价格战范文篇7

格兰仕也可以称得上是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之一,这种特色充分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它成功地战胜了洋品牌,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拥有行业控制能力的企业之一;第二是它通过将国外生产线搬来,通过成本优势做“世界制造中心”的OEM模式,这对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

所以,对“格兰仕模式”的讨论对中国大部分企业非常有启发意义,这种意义我觉得甚至超过“海尔模式”。在海尔的成功模式下大家更多是在讨论管理,讨论张端敏的“企业文化”;而在格兰仕的成功模式下大家自然更多是讨论战略实际上是战术,讨论格兰仕如何获得“竞争优势”。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战略的指引下获得持续发展格兰仕以大规模和低成本(这是中国企业普遍偏爱的两个“成功要素”)为支撑的“价格战”,能够支撑它的长期持续吗?

战略真的无用吗?

格兰仕的价格与沃尔玛的价格战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过去的成功可能还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阻碍?因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支撑企业持续的“制度化经营”或“核心竞争力”,可能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为什么沃尔玛的“低价格”只是一种表象?因为低价格背后是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这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当战略一词成了某些咨询公司从企业套“钱”,或者某些企业为老总做包装的代名词时,战略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含义:回答企业凭什么在未来存在,企业如何真正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持续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竞争优势,为什么?因为比较竞争优势指的是与其他企业相比的优势,而持续竞争优势指的是企业自己内在的支撑能力。

格兰仕的发展过程对这两个词的不同是一个很好的注释,而格兰仕的胜利也是典型的“只有战术没有战略”的胜利。在我看来,格兰仕到目前为止,获得的不过是比较竞争优势,无论是它在生产上获得成本优势的胜利,还是它在市场上获得领导者地位的胜利,都是相比竞争对手而言的,这一切并不是战略也就是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胜利,而是企业家创新的胜利。

明确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那些所谓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懂得,过去的成功可能对企业持续的增长,也就是我们说的百年老店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帮助,相反可能还会成为阻碍。道理很简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支撑企业持续的“制度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可能并不在一个层面上,前者是对资源、对机会与变化的把握,而后者是精心的战略安排与集约化的精耕细作,两者之间的结合并不是天然的,往往是冲突与交融并存,而这才是真正富于挑战性的关键点。

但格兰仕的管理层似乎不这样看。就在最近,其营销总裁就以全球500强第一的沃尔玛集团为榜样,声称沃尔玛就是凭价格或低价获得了全球第一。言下之意就是,格兰仕为什么不可以凭“价格战”成为家电老大?

但沃尔玛真的是凭“低价”战略成为全球老大的吗?从表面上看,情况的确如此,但事实上低价和商品多样化策略只不过是沃尔玛成功的表象,因为在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沃尔玛从70年代开始煞费苦心建立的中心辐射式商品流通体系,以及80年代初期对其进行的自动化改造。1983年,沃尔玛花全年资金预算的1/4购买了一套卫星系统,1988年,沃尔玛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私有卫星通讯网络,到1989年,沃尔玛甚至在卡车上也安置了卫星发射机这样高效率的物流系统。

而在经营策略上,沃尔玛的定位很清楚,就是那批中低收入的本地居民。针对这批居民,沃尔玛提供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低价”,而且还有归宿感和忠诚感:1983年沃尔玛创立了“山姆会员店”,这个会员店是一种会员制的商店,没有柜台,所有商品以更低价格的批发形式出售,这种方式使沃尔玛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却将大批消费者牢牢地吸引在它的周围,令对手无可奈何,“山姆会员店”光是营业额就超过了100多亿。

我曾经研究过近百年来是哪些因素使当时的500强获得竞争优势我发现基本的演化过程大致是:1910~1920年间强调规模效益获得竞争优势;1920~1930年间强调科学管理;1930~1940年间是所谓的人际关系管理;1940~1950年间强调组织功能结构;1950~1960年间强调战略规划;1960~1970年间强调经济预测;1970~1980年间强调市场战略和组织设计。而进入90年代,强调的是全球化、信息技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等。

所以,你不大可能想象沃尔玛还在凭上个世纪初的“规模”来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深入去看今天的沃尔玛,它的全球化、它的信息技术、它的战略人力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沃尔玛就实行了雇员持股计划、它的知识管理一定都是国际水准。所以我说沃尔玛的“低成本”只是一种结果或表象,它的背后是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这是它的内在能力——核心竞争力。沃尔玛之所以能够持续增长并成为500强的老大根本原因在于它所有的竞争战略都是基于核心竞争能力而建立的而这恰恰是格兰仕所缺乏的。

格兰仕有没有战略:

从核心竞争力出发的质疑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在资源的强大,是人的能力不是物或可以继承的资产,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比对手的优势。

·“降价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善意”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因为这种判断不仅不是什么对消费者的善意,反而真正是对消费者的恶意。

大部分将企业竞争看作战争和政治谋略的企业家,打骨子里看不起理论,但格兰仕的成功似乎就是在一种理论下指导获得的,这就是格兰仕的“全球制造中心”过去叫全球生产车间模式。

这种理论也被格兰仕自己叫“拿来主义”——将对方的生产线搬过来,OEM的同时做自己的产品。比如A品牌的生产线搬过来,就生产A;B生产线搬过来,就生产B;多余出来的生产时间就属于格兰仕,因为格兰仕还有另外一招叫“拼工时”。在法国,一周生产时间可能只有24小时,而在格兰仕这里可以根据需要三班倒,可以24小时连续生产。也就是说,同样一条生产线,在格兰仕做一天相当于在法国做一个星期。据说格兰仕现在和200多家跨国公司全方位合作,就是依靠这种“拿来主义”。

靠这种成本优势,格兰仕连续几次大降价,获得了微波炉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加速了微波炉这一产业的价格下降趋势。通过降价,格兰仕成功地为这个行业竖起了一道价格门槛:如果想介入,就必须投巨资去获得规模,但如果投巨资做不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就要承担巨额亏损,即使做过格兰仕的盈利水平,产业的微利和饱和也使对手无利可图。凭此,格兰仕成功地使微波炉变成了鸡肋产业,并成功地使不少竞争对手退出了竞争,使很多想进入的企业望而却步。

这就是格兰仕的核心竞争力吗?我认为目前国内对格兰仕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着诸多误解,包括格兰仕自己也是在不求甚解地曲意迎合外界的歌颂。不错,格兰仕在微波炉的竞争优势是靠“低价格”与“低成本规模制造”获得的,但“低价格”与“低成本规模制造”显然不是格兰仕的核心竞争力,格兰仕也不可能通过“低价格”与“低成本规模制造”获得持续的增长与繁荣。

当我们谈到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必须明确三点: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在资源的强大。

2.核心竞争力是人的能力不是物或可以继承的资产。

3.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比对手的优势。

所以,“拿来主义”如果单单是指格兰仕所说的将生产线拿来,或单纯是“加班”,那么这显然是一种对外在资源的借用,不是内在的能力。既然不是内在能力,那对手就很容易仿效,仿效的结果是你只可能在短期内维持比较优势,但是当你不具备这项优势时,你就落后了。

日本公司在这方面是最好的例子。80年代日本产品利用低成本行销到全球,日本产品高品质低价格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慌,但大部分日本公司十多年后又落后了,为什么?因为低成本并非长久之计,消费者对产品付费的规律仍然是:对创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愿意付高价,而对优质但是雷同的产品付低价。当一个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没有太多的差异,消费者被迫从价格上做选择,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满盘皆输。日本公司在近年来的全面衰退不可能从效率也就是低成本上获得解释,根本的原因正如战略家波特说的那样:日本公司没有战略。

格兰仕也像日本公司一样没有战略?从对日本公司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格兰仕能够依靠低成本大规模的“效率”在某一行业获得成功,但这种成功会将消费者逼到只从价格选择产品的地步,结果是大家都输(我很怀疑中央电视台“对话“上有人对格兰仕降价的道德评价:“降价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善意。”不错,电子表基本上没价了,消费者又获得了什么?而当卡西欧的G系列运动电子表又将价格抬到100多美金,反而风行全球的时候,难道这是“恶意”?);如果再沿着低成本大规模的“效率路子”走下去,那么,最后的结果将是自己一步一步地丧失持续增长能力。不是吗?格兰仕的市场占有率按它自己的说法是超过60%,绝对的老大,可它如果再扩大生产,就将出现“规模不经济”(格兰仕进军制冷行业的理由,这种有垄断反而无利的格局说明了什么?)消费者真会从中获利?从电子表的例子我有理由不相信。

什么是战略?

没有战略就没有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沃尔玛与格兰仕表面上都是用“价格战”在竞争,但在“价格战”背后是运营机制的差别:格兰仕走的是外在资源优势的道路,而沃尔玛走的是内在能力强大之路。

·沃尔玛能够成功运用“价格”获得比较优势,关键在于沃尔玛建立拥有内在的持续优势:基于顾客价值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政策与战略性的业务决策。

就持续的意义而言,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只有基于核心竞争能力之上的竞争优势才是战略性的优势。同样也只有基于核心竞争能力基础上扩张才是战略性的增长才能够支持或支撑持续性的增长。由此,我们才能懂得,为什么沃尔玛的“价格战”能够持续下去?原因在于“价格战”本来就不是沃尔玛持续的原因,沃尔玛持续的原因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并将这一能力作为公司竞争战略的核心。

正是基于这一核心,沃尔玛在各个方面培育起自己独特而让对手难于模仿的优势。比如在后勤方面的“连续装卸”,通过配送中心对货物的一系列安排,使沃尔玛得以在48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装卸码头运抵另一个码头,最终使沃尔玛的销售成本比行业平均标准低了近三个百分点。也许有人会问,格兰仕的“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不也使它的利润比行业平均利润低吗?

不错,单从价格上比的确如此,但沃尔玛的低成本是从环环相扣的支持系统进行投资和管理完成的。为什么沃尔玛的库房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补充商店85%的存货?为什么沃尔玛商店从发出订单到它的商品补充完毕,这个过程平均只需两天﹖原因就在于沃尔玛为了实现商店、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的动态配合,做了三个方面的投资与管理:第一,投资建立了一个信息系统,建立了一套专用卫星系统直接向4000家供应商传递销售点数据,公司还安装了电视会议系统,帮助分店经理之间交流市场信息;第二,要求它的高级管理人员去创造一种环境,以使各分店的经理主动了解市场、把握市场;第三,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损耗奖励计划与利润共享计划,激励员工对顾客的要求作出回应。

所以,沃尔玛与格兰仕表面上都是用“价格战”在竞争,但在“价格战”背后是运营机制的差别:格兰仕走的是以产品或“自我”为中心的外在资源优势的道路,而沃尔玛走的是以顾客为中心的内在能力强大之路。正如沃尔玛的CEO戴维·格拉斯(DavidGlass)所说的那样:我们始终坚持从内部挖潜,稳扎稳打,从不去做那种跳跃式前进然后再回头补漏的事。而格兰仕呢?我在《中国企业家》今年第七期对格兰仕有没有核心竞争能力提出了质疑,它的两位老总在第九期上对我的回应是:做出绝对的比较竞争优势!

所谓比较竞争优势是与别人比较的优势,是一种外在的优势,外在的优势怎么可能绝对?

所以,我认为格兰仕在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世界加工中心”模式获得成功后,目前的致命问题却是“没有战略”。当我听到松下与TCL在家电领域合作的时候,当我在报上读到一批又一批家电厂商安于做“OEM”工厂的时候,我特别想问格兰仕一个问题:如果你把所有的制造连同设备那是格兰仕最自豪的优势外包给其他厂家,为你做OEM,那么你怎么设计你的发展战略?

我觉得这个问题才是格兰仕目前所有问题的核心,我认为格兰仕未来之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前的“战略缺位”因为我看不到格兰仕在思考一旦失去“规模优势”后,它这场“战斗”如何打下去甚至我在它的战略目标上,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含糊的回答:“在涉足的领域中,迅猛做大、做强、做精、做透,构筑世界一流企业。”将自己的经营范围定义为模糊的“涉足的领域”几乎大部分中国公司都存在这种偏好,是不是学GE我不知道,但我想送格兰仕领导层一句话,这是战略大师波特的话:“典型的失败例子皆源于公司认为,成长就必须放宽限制。”

而在这一点上,格兰仕仍然可以向沃尔玛学习很多“做强、做长的道理”。要说价格战,沃尔玛是真正的赢家,在1962年的前10位廉价零售商中(沃尔玛在这一年开设廉价零售业务)没有一家在20年后。几家大型的廉价连锁店,如King's、Korvette's、MammothMart、W.T.Grant、TwoGuys、Woolco和Zayre,都在这期间失败或者被幸存下来的商家收购。沃尔玛凭什么在这样一个没有多大吸引力,并且激烈竞争的行业中成为全球首富?为什么只有沃尔玛能够做到天天低价?为什么沃尔玛能够超越它的创始人山姆·沃顿的人格凝聚力而获得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这几十年沃尔玛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关键在于沃尔玛建立了一套基于顾客价值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政策与战略性的业务决策。沃尔玛的经营理念是通过向合伙人放权、保持技术优势和在合伙人、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忠诚来战胜竞争对手。沃尔玛人力资源政策的基点是:“如果你想让店里的员工照顾好顾客,你就必须确保你要照顾好店里的员工。”活尔玛的业务战略决策要求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比如在沃尔玛的早期阶段,实力强大的供应商如宝洁(P&G)公司是很强硬的,当沃尔玛强大之后,并没有反过来对宝洁强硬,而是与宝洁结成伙伴关系,它告诉宝洁,我们可以共享沃尔玛的电子信息来改善双方的业绩,结果宝洁公司成为通过计算机与沃尔玛连网的第一批厂商之一,宝洁在本顿维尔设了一个70人的小组来管理其出售给沃尔玛的产品,到1993年,沃尔玛已经成为宝洁公司最大的客户,每年经营大约30亿美元的业务,约为宝洁公司总收入的10%。

没有战略的竞争:

中国公司为什么迷恋价格战?

·价格战只是企业竞争的一种很表层化的方式,价格本身说明不了多少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赢。

·恶性价格战的根本源头在于大家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而大家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的原因是大家都没有战略,中国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基本上是只有战术而无战略。

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可以用“价格战”来描述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当有人似懂非懂地说“降价”是对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善意,接下来甚至就有人在报纸上公开对厂商们呼吁:欢迎价格战。

为什么中国大部分公司迷恋价格战?基本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的产业结构严重轻型化,大部分企业在低层次上竞争;第二,中国的相当一部分企业老板大部分习惯了粗犷的打法,除了价格战这类粗犷的扩张型打法之外,对别的精细化正规战法大多不熟悉。

中国人的生活在这20年间的变化称得上是翻天覆地有专业数据显示在与人民生活相关的500多种产品中供求平衡的20%供大于求的80%几乎没有什么是供不应求的,这种状况无疑形成了价格战的基础。在供大于求的时候怎么竞争?价格就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好比是菜场上卖的多而买的少,只好你我比着法降价来吸引顾客。是不是供过于求就一定发生价格战呢?饮料市场早就供大于求,娃哈哈与乐百氏之间的价格战一路下来,水从三四元也降到了块把钱,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之间却不见这种价格战。

其实从格兰仕与沃尔玛之间的比较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价格战只是企业竞争的一种很表层化的方式,价格本身说明不了多少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赢:当我们在产品(比如沃尔玛根据市场选择商品)、客户(比如沃尔玛定位在中低收入群)、地域(比如沃尔玛从小镇开始建店)、渠道(比如沃尔玛通过车队与配送中心保证及时补货)等作出选择时,事实上等于在说,因为有选择,你就可以把你的精力集中在某些点上,从而做得比别人强。

全球商业应用软件的领导者、SAP的副主席哈索·普拉特纳这样指出:“我对我们是否超过竞争对手不感兴趣。真正的考验是,即使我们并未推销我们的产品,仍会有许多买主找上门来吗?”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清楚了,你既可以像沃尔玛一样选择价格战,也可以像SAP一样选择顾客价值,因为你选择的是你自己的目标,你是和自己满足特定消费市场的能力在竞争,而别人选择他们自己的目标,是在与他自己满足它特定消费市场的能力在竞争。

一旦每家公司的价格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当然也就没有了恶性的价格竞争,恶性价格战的根本源头在于大家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如果我们对此还有疑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海尔和联想的成功与困境。当年海尔从家电异军突起凭的是“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服务竞争”的战略选择,以及“以服务支撑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样,联想将IBM、HP等计算机大佬挤下舞台,凭的是“将产品竞争转化为使用竞争”的战略选择,以及分销增值系统的管理能力。战略和能力的匹配,获得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目前海尔和联想面临的困境,也主要是战略性的:海尔的服务战略在对手纷纷的仿效下近于失效,而联想的“计算机消费化”战略与分销能力也在DELL的入侵下难以为继。这个时候海尔和联想选择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真正懂得了价格战会导致什么,也会懂得如何避免价格战。

应当记住一个基本的道理,当你和其它企业竞争时,其实是企业围绕客户在“价值创造能力”上的竞争,而不是整个公司在某一点上(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的竞争,在这个时候,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战略而不是战术。所以,打不打价格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家要真正进入战略性的思考。

价格战范文篇8

2003年,中国家电业是在动荡和变革中度过的。在这一年里,中国家电业经历了反倾销、非典、数字电视崛起、企业出嫁、资本外逃……2003年,中国家电业对世界家电业格局也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在回顾了2003年中国家电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大胆勾勒出2004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十大趋势。不仅仅由于2004年家电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与精彩,同时更因为它的现在昭示着其他行业的未来。

反倾销危机将波及全行业

2004年4月底,美国商务部将对我国彩电出口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中国企业在经历了针对欧盟对我国彩电反倾销诉讼的15年应诉“马拉松”后,美国的反倾销大棒又砸向国内彩电企业。

尽管结果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我国彩电企业的出口面临着重大考验。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美国在对中国彩电企业征收高倾销税后,其反倾销大棒下一次会砸到中国哪一个行业头上?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空调会否遭遇反倾销危机?种种可能性摆在众多空调企业面前。

2004年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彩电反倾销只是海外家电贸易壁垒的缩影,业界预言,中国家电在国外市场遭到全面封杀后如何突围将是关键。

在彩电“中招”后,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的中国,空调企业会否面临同样的命运成为业界最关心的问题。据了解,去年我国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87.5%,其中海尔空调的出口量占到其总销售量的1/3。据美国著名杂志((APPLIANCE(家电)》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空调市场前三强中,就有中国海尔的名字,市场占有率达12%,比2001年前进了两位,成为美国空调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牌。

观点:由于内销市场价格战混乱,各空调企业尽力向外拓展市场,海外市场成为2003年空调业的一个亮点。在2004年冷冻年度开始之际,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已开始加大对欧美等主要市场的出口。有了彩电行业的前车之鉴,空调企业应吸取经验教训,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保护自己不再遭受打击。

火爆价格战加剧

2004年年初,春节旺季,家电行业毫无意外地迎来一轮价格战的高潮。高端彩电降价、淡季空调跳水、商家高喊“全市最低价”……一如既往,2004年家电行业的对抗还是从价格开始。

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行业已经通过价格战定了江山之后,今年空调业将会出现全行业的价格大战。另一个亮点是,外资品牌贴近市场下调价格的做法,将给国内家电企业带来巨大威胁。

经过多年激战,在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企业基本上已经决出胜负,依靠价格进行行业洗牌的竞争手法在这些领域已经不多见,现在这些领域的一些降价行为,无非是想通过其拉动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今年最受行业关注的价格战,是空调领域全行业大规模的价格对抗。实际上,刚进入2004年冷冻年度,以格力为首的一线品牌就发起价格战。自美的空调改变思路、2003年大幅调低价格进攻市场以后,格力成为一线品牌不再坚守价格阵地的又一例子。国内空调行业三大一线品牌中,仅有海尔依旧坚守价格阵地。

按照价格战的惯例,只有行业老大加入了,才算是真正具有洗牌意义的价格战。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认为,格力作为上市公司,一直强调规模创造效益,规模上去后,把多余的利润让给消费者是正常的。而这种让利,也意味着把二、三线品牌的利润进一步压缩。美的制冷事业本部总经理方洪波预测,空调行业将在2004年或者2005年价格探底,具体表现为市场价格走到谷底,众多中小品牌退出,在之后的几年内,空调行业寡头竞争的垄断格局将逐步显现。

观点:2004年价格战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价格战看似是价格上的对抗.其实拼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价格背后的技术成本、规模成本以及整个企业运营的系统成本.这些支撑一个企业打好价格战的要素,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有来自市场压力的。这对于国内家电企业而言,大浪淘沙是必经的历程。

流通渠道进入寡头竞争

2004年伊始,渠道硝烟就已经开始弥漫。与往年不同的是,2004年家电行业的渠道竞争将进�步集中在几大寡头身上,并抢夺百货家电、小卖场的市场份额。

随着苏宁、国美的扩张步伐一再加大,永乐、灿坤等后来者的搅局,全国家电流通连锁业态出现了空前的扩张高潮。日前,苏宁、国美、永乐等企业有关人士认为,2004年,家电连锁渠道将迎来历史上最激烈的价格战,随着家电销售巨头扩张步伐的加大,流通渠道混战将在全国上演。

最近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苏宁在全国的分店数日已经达到102家,国美是150家,永乐有70家左右,大中有33家。其中,苏宁和永乐的分店数比2002年同期出现了翻倍的增长。2004年,这些企业依旧大力跑马圈地,尤其在华南的扩张将出现新一轮高潮。

继超市、家居、便利店等领域外资巨头开始纷纷抢滩以后,有关人士预测,外来资本将在今年对家电流通领域形成冲击。从2003年5月开始,来自台湾的家电巨头灿坤开始进入内地家电流通市场,从无到有,短短半年时间就发展到46家分店。

观点:在这轮开店狂潮下,小卖场将退出中心城市,而百货家电与连锁渠道的对峙也将打破,百货家电进一步萎缩,连锁业态在2004年将获得长足发展。以广州市场为例.有关人士预计,今年广州的家电流通市场容量将达到80亿�90亿元,其中60%的市场份额将被三大连锁巨头瓜分,而到2005年,80%的市场将被掌控在连锁业态手上。

原材料涨价威胁全行业

连续一年来钢材、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给一向以低价拼抢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带来一个大大的难题。随着钢价的上涨,作为钢材消耗入户的家电、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使家电企业们叫苦不迭。尤其以“价格战”见长的国内空调企业,在压缩机价格暴涨近70%的压力下,低成本策略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业内人士预测,根据目前国际期货巾场的价格走势,今年国内家电制品原材料大幅上涨已成定局,中国家电企业将在高成本、低利润的困境中走过2004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克新表示,原材料价格涨势过猛,甚至出现价格泡沫无助于解决通缩问题。也就是说,在下游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压缩利润空间,而难以通过相幅度提价的方式化解原材料涨价的压力。

同时,日前投机资金也在推波助澜。期货和现货市场上一些投机商筹集大量资金,乘机做多或者囤积,泡沫因素凸显。这也更加助长了“头涨不买落”的市场心理,加剧了现货紧张局面。

据美的家用空调总经理王金亮透露,从2003年1月开始,国内的空凋压缩机已经进行了三次大幅度的调价,总涨幅接近70%,随着目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的继续走高,2004年春节后空调器厂商成本下降的空间将极为有限。同时,在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下,上挤下压中的空调行业可能将重新洗牌。

但由国美、苏宁等大型经销商反馈的信息表示,日前还没有见到有哪家企业有涨价迹象。有经销商坦言,空调业今年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下降还来不及,更不要提涨价了。在冰箱、洗衣机行业也不太可能,因为涨价必须建立在行业价格普遍上涨的基础上,哪一家先涨价,哪一家就丧失市场份额。而要想达成涨价联盟的默契的话,在家电业内更不可能,因为在竞争过于激烈的背景下,必定会有人做联盟的背叛者。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相对来说,众多空调厂家在压缩机宣布涨价后纷纷言称不涨价就显得有点“咬牙”了。

观点:尽管目前家电一再强调进口和国内钢材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按生产计划采购到足量的钢材,影响了生产,但截止到目前,除还没有任何一家空调企业勇于宣布涨价。奥克斯空调市场总监郑晓龙反而表示.原材料涨价有利于行业洗牌,因为目前大企业实施的都是集团化采购模式.而弱小企业资金有限.他们的临时性采购确实提高了很多生产成本。

专利纠纷困扰家电企业

入世后的中国家电企业屡遭专利索赔,专家预测,这种尴尬在2004年还将继续。

其实,自2002年“中国DVD被欧盟封杀”事件起,中国电广音响工业协会(CAIA)就因为专利费问题被搅得鸡犬不宁,成了最为忙碌的协会。在3C、6C等联盟一次次加价之后,中国的DVD产业差点因为专利索赔走向崩溃。

然而,从2003年开始,不光电子音响协会,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也忙于应对来自法国汤姆逊公司提出的彩电专利费要求。

有专家认为,欧盟起诉中国彩电侵权;6C联盟跑到广交会上驱逐不交专利费的企业;松下把侵权警告送给海尔……2003年末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家电企业的专利纠纷只是个开始,来自国内外的证据证明,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受困于跨国公司撒开的专利大网。其中,中国在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后,专利纠纷增长4倍,近一半与日本企业有关。

价格战范文篇9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报纸发行、电视广告、报纸广告

报纸发行的需求价格弹性

美国学者克拉克曾以10年为期,研究价格变动对239家报纸的流通效果的影响,并认为价格不具有弹性,甚至发现在订阅费和零售价均上扬的情况下,报纸发行量仍然增加。[1]同样,在1982年到1991年的近10年间,英国全国性大报采取了持续涨价的手段,但发行量依然上升了14%。[2]

根据美国一个“短期和长期需求价格”的统计表,报刊杂志的短期弹性为0.10,长期弹性为0.52,是缺乏弹性的。[3]这就表示,对于报刊发行来说,如果降低价格,那么不但不会“薄利多销”,反而会造成“谷贱伤农”。但是事实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报刊发行的价格战频发,而且还有很多取得了成功。

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最有名的报纸发行价格战发生在1872年,刚刚推出的《申报》采用中国土造的毛太纸印刷,每份零售价压低到铜钱8文,两个月后,《上海新报》无奈应战,也把定价由原来的30文降至8文,但终因洋纸印刷、成本过高而无法支撑,宣布停刊。击败竞争对手后,《申报》又把价格提高到铜钱10文,以增加收入。[4]从这段历史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两个信息:

第一,

在《上海新报》与《申报》进行竞争时,《申报》需求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甚至很有可能是大于1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功地以低价争取到大量读者,迫使《上海新报》明知将大量亏损也要无奈背水一战。

第二,

《上海新报》停刊后,《申报》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小于1的,而且一定小于《上海新报》存在时的需求价格弹性,所以《申报》才敢放心提高发行价格,而不担心需求下降影响总收入。

可见,同样一份报纸,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会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这是因为在《上海新报》停刊后,《申报》的可替代性降低,重要程度提高,所以它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就相应地降低了。

另外,在同质化竞争的市场中,即使是通常缺乏弹性的报刊也可能获得非常高的需求价格弹性,从而使价格战能成为某些报刊的制敌利器。《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一书中对1999年的南京报业大战进行了分析,经过数据调查和计算,得出了以下结论:南京整个早报市场的受众需求价格弹性约为0.56,是缺乏弹性的,对整个早报市场来说,价格战的结果只能是“谷贱伤农”。但南京早报中的《现代快报》和《江苏商报》等个别报纸的情况却不同,它们受众需求价格弹性分别达到了2.8和1.5,是富于弹性的。[5]也就是说,通过价格战,虽然南京早报市场的整体蛋糕没有做大多少,但少数的参与者却通过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使发行量大幅增长,从而改变了市场格局。可见,不但不同时期报纸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而且报刊市场整体与个别的需求价格弹性亦应相区别。

1993年,伦敦两大严肃报纸《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之间也爆发了一场价格战。这是一场奇异的价格大战。一般来说,价格战是都市报等经常采用的竞争手段,而严肃性大报则都非常注重维持可靠、良好的形象,很少采用这种相对初级的竞争手法。但《泰晤士报》是世界知名的严肃报纸,却在默多克的带领下主动挑起了这场价格战,不但获益颇多,更绝的是还能及时把报价提升到价格战之前的水平,全身而退。

这场“战争”的经过是这样的:1993年9月,《泰晤士报》首先开始降价,把报纸价格从45便士降到30便士,35万份的销量增长了24%。1994年6月,《每日电讯报》的销量跌落到100万份以下,于是也把报纸价格从48便士降到30便士。第二天,《泰晤士报》继续降价到20便士。到了1995年1月,双方价格都下降到5便士,大概相当于原来报价的1/10。这时,《每日电讯报》的发行量是102万份,而《泰晤士报》达到了57万份。[6]现在可以看出,《泰晤士报》的降价虽然带来了销售量的剧增,但销售量的增加比率远不及价格的下降比率,因此,它的需求对价格是缺乏弹性的,大幅降价减少了它的发行收入,会给报社经营带来很大压力。不过《泰晤士报》凭借雄厚的资本撑了下来,直到1995年7月,《泰晤士报》成功地把报价提到25便士,到1996年底的时候,价格又回到了大战之前的水平,但发行量却没有受太大的影响。1997年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达到79.2万份。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在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情况下,《泰晤士报》的巨幅降价使它的发行量大幅增加,四年时间中,它不但从竞争对手《每日电讯报》手中争得了大批读者,而且成功地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1995年1月,《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总发行量达到159万份,比1993年9月开始价格战时的总和增加了10多万份。[7]),使一些不看严肃性报纸的受众养成了看《泰晤士报》的习惯。而神奇的是,默多克不但用压低价格提升了《泰晤士报》的发行量,而且还成功地抬高了价格而没有损失多少读者。可见,《泰晤士报》具有极强的读者忠诚度和黏着度,究其原因在于它作为一份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严肃报纸,能够为自己的读者创造独特而无法取代的阅读价值。而且,报纸的质量易于感知,阅读一份报纸后,就可以迅速地判断其内容是否丰富、可靠、贴近、有趣,从而决定是否继续购买。

现在看来,《泰晤士报》的降价以低价格让潜在读者有了一个接近、了解自己的机会,以高质量让现实读者有了一个喜爱、忠于自己的理由,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发行、成功地提高了读者忠诚度。从这个案例可见,对于报纸来说,发行价格战的成功,不仅仅是由报纸的需求价格弹性决定,更重要的还在于市场的竞争态势和报纸的实际质量。毕竟,报纸提供的是信息和资讯,满足的是消费者较高层次的需求,只有以可靠的质量做后盾,才可能成为价格战中的不败者。

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

电视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是一般的产品,甚至也不是一般的服务,而是介于产品与服务之间的观众注意力。[8]从需求价格弹性的角度来分析,电视广告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首先,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来看,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因为:

第一,广告投放是企业主和(或)广告公司的科学计划行为,一般不会因为广告价格的变化而大幅调整投放。很多企业的广告投放计划是公司的年度预算中编制的,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一经制定,除非有极大的客观情况变化,一般不会大量地追加或缩减广告投放。因此,广告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不大。

第二,广告的可替代性不高。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的是借助电视的观众注意力进行宣传,而观众注意力不仅是用收视率衡量的,观众的组成结构、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观众观看节目时的卷入度等等都是衡量观众注意力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准。从这一角度来说,不同节目的使用价值都各不相同,可替代性不高,因此,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也不会太高。

第三,广告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比较高,这决定了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应不高。“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大力宣传自己,而广告是现在最为常用而且相当有效的一种宣传手段。科学的广告活动对一个企业的成功运作和顺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难仅以广告价格的变动使企业相应地调整广告投放。

第四,广告自身具有特殊的聚合现象。王府井和西单是寸土寸金的宝地,地价和租金非常昂贵,但是还有相当多的店铺梦想能够入驻这里,即使一掷千金仍然趋之若鹜,这正是因为那里聚集了旺盛的人气,从而能带来可观的销售业绩。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聚合”。在广告投放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例如,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精心的服务,广东卫视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地聚集了一大批日化用品的广告,以至于当新的日化用品要投放广告时,也必然会考虑广东卫视,即使它开出的广告价码并不低,但因为人气已经聚集起来了,所以并不妨碍它在这一领域继续“魅力四射”。广告聚合现象的另一集中体现就是《中国青年报》对房地产广告的聚集。

[page_break]

第五,高价位的广告能够表明企业的实力,增加员工和分销商的信心,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更好地达到宣传目的。在我国很多观众的印象中,在县级电视台播广告的,就是县级名牌,省级电视台播广告的,就是省级名牌,而中央电视台播的就是中国名牌。[9]因此,即使有时候同时在几家省级卫视投放广告的效果并不比央视差,投入也要小很多,还是有大量企业心甘情愿地被央视宰,因为在中国特殊的电视格局中,能够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本身就代表着企业实力和品牌形象。

第六,借用高价位的广告还可以顺势进行全方位的炒作,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一年一度的央视招标,“标王”花落谁家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每次都会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夺得标王的胜利者能够享受到众多的免费宣传,还可借此推进促销和宣传。即使是“标二”、“标三”等甚至是竞标失利者,往往也能顺带被提高一下知名度,真是好处多多,又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来看,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另外,从电视台的角度来看,利用价格杠杆撬动广告收入也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因为:

首先,价格对广告投放的影响不大。关于这一点,上面已经论述过。

其次,广告时间是一种稀缺资源,通过精耕细作完全可以获得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满意的交换价值,而无须用降价把珍贵的资源廉价处理掉。对于每个电视台来说,不管它有多少频道,能够生产的广告产品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受频道、节目和相关法律的限制,同时更多的是受观众容忍程度的限制。这些广告资源非常宝贵,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可以说,电视广告没有能不能卖得出去的问题,只有怎么卖的问题。例如,商务通的广告投放就选在了收视率不高的时段,但通过打包购买、循环播放的方式成功地提高了商务通在一般大众中的知名度、有效地捕获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使得“一个都不能少”的商务通广告大获全胜。

再次,从电视台经营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用低价格来留住广告客户,而是靠完善科学的服务来赢得客户。一般来说,广告客户关心的不是怎样少花钱,而是怎样花钱。如果电视台能够为他们量身打造广告时间和空间,提供全套的广告咨询和评估服务,那么即使价钱高一些,客户也愿意花钱买放心、花钱多办事。

最后,电视台的自身形象非常重要,盲目降低广告价格容易影响自身形象,从而影响广告收入的长远增长。正因为如此,四川电视台才痛下狠心,停播了以之发家的大量的养猪广告。虽然这影响了当年的广告收入,但很快就有新的高品质广告商补充进来,使四川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成功迈上新台阶。

综上,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因此,电视台不应该靠价格战来争夺广告客户,而应该通过精耕细作、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来提高广告收入。

报纸广告的需求弹性

以上论述的是报纸发行的需求价格弹性和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而报纸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既与电视广告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相似,又与报纸发行的需求价格弹性有一定的相互关联。

因为,报纸是实行“二次销售”的特殊产品,它的成本补偿和盈利实现是由发行和广告两部分共同完成的,在发行价格降低的情况下,影响的不仅是发行收入,还包括广告收入。也就是说,即使报纸的发行价格弹性是小于1的,大幅降价带来了发行总收入的减少,但是只要发行量能够持续放大,报纸的广告收入就会有相应的提升,尽管这种提升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却经常是非常可观的——不仅能够弥补发行的损失,而且可以带来报社收入的大幅增长。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报纸的经济实力足够它成功撑过发行价格下降至广告价格上升这一“黑暗时期”,价格战对它来说就是有利的。上文提到的伦敦《泰晤士报》能够在需求价格弹性不大的情况下大幅降价,其原因就在于发行量的上升为它带来了3倍的广告收入,广告的支撑弥补了降价的缺口。这也正是众多报纸明知需求价格弹性不大,却价格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组编: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主编:郭庆光、孟建,赵曙光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赵曙光、史宇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传媒经济学数字信息经济学与知识产权》,布莱恩·卡欣、哈尔·瓦里安编著,中信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定价》,肯特·B·门罗著,孙忠译,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新编社会主义价格学》,李慧中、朱强、蔡增信编,蒋家俊审定,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王慧农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唐绪军著;

《广告学教程》,倪宁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RobertG.Picard:《媒介经济学》,台湾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

理查德·希克洛什:《报业大兼并》,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新闻周刊》:《央视广告招标一场垄断盛宴》,中国新闻网,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06期;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经济学讲义,

“钢笔之王”的兴衰之道,

张潇潇郑一卉《2002年初武汉地区报纸价格大战的夭折》,

《学子论文:近代民营大报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传媒业发达国家报业同城大战态势》,

注释:

[1]RobertG.Picard:《媒介经济学》第83页,台湾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

[2]理查德·希克洛什:《报业大兼并》第368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3]张潇潇郑一卉《2002年初武汉地区报纸价格大战的夭折》,

价格战范文篇10

2003年,中国家电业是在动荡和变革中度过的。在这一年里,中国家电业经历了反倾销、非典、数字电视崛起、企业出嫁、资本外逃……2003年,中国家电业对世界家电业格局也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在回顾了2003年中国家电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大胆勾勒出2004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十大趋势。不仅仅由于2004年家电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与精彩,同时更因为它的现在昭示着其他行业的未来。

反倾销危机将波及全行业

2004年4月底,美国商务部将对我国彩电出口反倾销案作出最终裁决。中国企业在经历了针对欧盟对我国彩电反倾销诉讼的15年应诉“马拉松”后,美国的反倾销大棒又砸向国内彩电企业。

尽管结果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我国彩电企业的出口面临着重大考验。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美国在对中国彩电企业征收高倾销税后,其反倾销大棒下一次会砸到中国哪一个行业头上?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空调会否遭遇反倾销危机?种种可能性摆在众多空调企业面前。

2004年对于家电企业而言,彩电反倾销只是海外家电贸易壁垒的缩影,业界预言,中国家电在国外市场遭到全面封杀后如何突围将是关键。

在彩电“中招”后,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的中国,空调企业会否面临同样的命运成为业界最关心的问题。据了解,去年我国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87.5%,其中海尔空调的出口量占到其总销售量的1/3。据美国著名杂志((APPLIANCE(家电)》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空调市场前三强中,就有中国海尔的名字,市场占有率达12%,比2001年前进了两位,成为美国空调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牌。

观点:由于内销市场价格战混乱,各空调企业尽力向外拓展市场,海外市场成为2003年空调业的一个亮点。在2004年冷冻年度开始之际,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已开始加大对欧美等主要市场的出口。有了彩电行业的前车之鉴,空调企业应吸取经验教训,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保护自己不再遭受打击。

火爆价格战加剧

2004年年初,春节旺季,家电行业毫无意外地迎来一轮价格战的高潮。高端彩电降价、淡季空调跳水、商家高喊“全市最低价”……一如既往,2004年家电行业的对抗还是从价格开始。

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行业已经通过价格战定了江山之后,今年空调业将会出现全行业的价格大战。另一个亮点是,外资品牌贴近市场下调价格的做法,将给国内家电企业带来巨大威胁。

经过多年激战,在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企业基本上已经决出胜负,依靠价格进行行业洗牌的竞争手法在这些领域已经不多见,现在这些领域的一些降价行为,无非是想通过其拉动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今年最受行业关注的价格战,是空调领域全行业大规模的价格对抗。实际上,刚进入2004年冷冻年度,以格力为首的一线品牌就发起价格战。自美的空调改变思路、2003年大幅调低价格进攻市场以后,格力成为一线品牌不再坚守价格阵地的又一例子。国内空调行业三大一线品牌中,仅有海尔依旧坚守价格阵地。

按照价格战的惯例,只有行业老大加入了,才算是真正具有洗牌意义的价格战。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认为,格力作为上市公司,一直强调规模创造效益,规模上去后,把多余的利润让给消费者是正常的。而这种让利,也意味着把二、三线品牌的利润进一步压缩。美的制冷事业本部总经理方洪波预测,空调行业将在2004年或者2005年价格探底,具体表现为市场价格走到谷底,众多中小品牌退出,在之后的几年内,空调行业寡头竞争的垄断格局将逐步显现。

观点:2004年价格战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价格战看似是价格上的对抗.其实拼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价格背后的技术成本、规模成本以及整个企业运营的系统成本.这些支撑一个企业打好价格战的要素,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有来自市场压力的。这对于国内家电企业而言,大浪淘沙是必经的历程。流通渠道进入寡头竞争

2004年伊始,渠道硝烟就已经开始弥漫。与往年不同的是,2004年家电行业的渠道竞争将进�步集中在几大寡头身上,并抢夺百货家电、小卖场的市场份额。

随着苏宁、国美的扩张步伐一再加大,永乐、灿坤等后来者的搅局,全国家电流通连锁业态出现了空前的扩张高潮。日前,苏宁、国美、永乐等企业有关人士认为,2004年,家电连锁渠道将迎来历史上最激烈的价格战,随着家电销售巨头扩张步伐的加大,流通渠道混战将在全国上演。

最近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苏宁在全国的分店数日已经达到102家,国美是150家,永乐有70家左右,大中有33家。其中,苏宁和永乐的分店数比2002年同期出现了翻倍的增长。2004年,这些企业依旧大力跑马圈地,尤其在华南的扩张将出现新一轮高潮。

继超市、家居、便利店等领域外资巨头开始纷纷抢滩以后,有关人士预测,外来资本将在今年对家电流通领域形成冲击。从2003年5月开始,来自台湾的家电巨头灿坤开始进入内地家电流通市场,从无到有,短短半年时间就发展到46家分店。

观点:在这轮开店狂潮下,小卖场将退出中心城市,而百货家电与连锁渠道的对峙也将打破,百货家电进一步萎缩,连锁业态在2004年将获得长足发展。以广州市场为例.有关人士预计,今年广州的家电流通市场容量将达到80亿�90亿元,其中60%的市场份额将被三大连锁巨头瓜分,而到2005年,80%的市场将被掌控在连锁业态手上。

原材料涨价威胁全行业

连续一年来钢材、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给一向以低价拼抢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带来一个大大的难题。随着钢价的上涨,作为钢材消耗入户的家电、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使家电企业们叫苦不迭。尤其以“价格战”见长的国内空调企业,在压缩机价格暴涨近70%的压力下,低成本策略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业内人士预测,根据目前国际期货巾场的价格走势,今年国内家电制品原材料大幅上涨已成定局,中国家电企业将在高成本、低利润的困境中走过2004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克新表示,原材料价格涨势过猛,甚至出现价格泡沫无助于解决通缩问题。也就是说,在下游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压缩利润空间,而难以通过相幅度提价的方式化解原材料涨价的压力。

同时,日前投机资金也在推波助澜。期货和现货市场上一些投机商筹集大量资金,乘机做多或者囤积,泡沫因素凸显。这也更加助长了“头涨不买落”的市场心理,加剧了现货紧张局面。

据美的家用空调总经理王金亮透露,从2003年1月开始,国内的空凋压缩机已经进行了三次大幅度的调价,总涨幅接近70%,随着目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的继续走高,2004年春节后空调器厂商成本下降的空间将极为有限。同时,在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下,上挤下压中的空调行业可能将重新洗牌。

但由国美、苏宁等大型经销商反馈的信息表示,日前还没有见到有哪家企业有涨价迹象。有经销商坦言,空调业今年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下降还来不及,更不要提涨价了。在冰箱、洗衣机行业也不太可能,因为涨价必须建立在行业价格普遍上涨的基础上,哪一家先涨价,哪一家就丧失市场份额。而要想达成涨价联盟的默契的话,在家电业内更不可能,因为在竞争过于激烈的背景下,必定会有人做联盟的背叛者。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相对来说,众多空调厂家在压缩机宣布涨价后纷纷言称不涨价就显得有点“咬牙”了。

观点:尽管目前家电一再强调进口和国内钢材供应严重不足、无法按生产计划采购到足量的钢材,影响了生产,但截止到目前,除还没有任何一家空调企业勇于宣布涨价。奥克斯空调市场总监郑晓龙反而表示.原材料涨价有利于行业洗牌,因为目前大企业实施的都是集团化采购模式.而弱小企业资金有限.他们的临时性采购确实提高了很多生产成本。专利纠纷困扰家电企业

入世后的中国家电企业屡遭专利索赔,专家预测,这种尴尬在2004年还将继续。

其实,自2002年“中国DVD被欧盟封杀”事件起,中国电广音响工业协会(CAIA)就因为专利费问题被搅得鸡犬不宁,成了最为忙碌的协会。在3C、6C等联盟一次次加价之后,中国的DVD产业差点因为专利索赔走向崩溃。

然而,从2003年开始,不光电子音响协会,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也忙于应对来自法国汤姆逊公司提出的彩电专利费要求。

有专家认为,欧盟起诉中国彩电侵权;6C联盟跑到广交会上驱逐不交专利费的企业;松下把侵权警告送给海尔……2003年末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家电企业的专利纠纷只是个开始,来自国内外的证据证明,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受困于跨国公司撒开的专利大网。其中,中国在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后,专利纠纷增长4倍,近一半与日本企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