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0:28:34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范文篇1

关键词粮食价格机制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配置市场主体

粮食价格是各种农副产品和工业品比价的基础。协调与粮食价格有关的诸多矛盾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机制。粮食价格机制就是市场经济中在粮食市场上发挥核心作用的机制。本文就构建中国市场主导型的粮食价格机制进行探讨。

1粮食价格机制的内涵与构成

粮食价格机制是指粮食价格与社会再生产运动各环节、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与方式。简言之,粮食价格机制是指影响和约束粮食价格的各种力量的总称。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市场定价机制。即由市场决定粮食价格的过程与方式。二是政府调控机制。即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粮食价格进行调控的过程与方式。根据市场和政府这两种力量在粮食价格机制中的作用强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和政府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是指市场在粮食价格的形成中发挥基础作用,而政府调控则只在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在市场经济内部对市场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对于长期以来具有行政管制偏好的中国粮食经济来说,今后重要的任务就是减少行政干预,运用市场机制保证粮食供给和粮价稳定,构建市场主导型的粮食价格机制。

2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形成的基本标志

2.1粮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供求是决定粮食价格最重要的因素。粮价波动是供求矛盾运动的结果。粮食价格由市场上的粮食资源余缺和供求关系决定。一方面,粮食供不应求时导致粮价上涨,粮食供过于求时导致粮价下跌,从而形成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决定粮食价格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粮价下跌会导致需求增加,粮价上升则导致需求减少,形成粮食价格变化决定供求变化的情况。上述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地运行,构成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价格机制。

2.2粮食价格能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是协调国家、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利益的杠杆。它决定了哪些经济主体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何种利益和获得多少利益,而获得何种和获得多少利益则取决于不同经济主体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提供了哪些生产要素和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在其中的贡献份额。它借助于经济效益的吸引和经济损失的排斥,引导生产者提供高产、优质的粮食供给;引导经营者自主开展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业务活动;保持城镇居民基本口粮和销售价格的相对稳定。必须指出,完善的粮食价格机制还必须兼顾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2.3粮食价格作为经济杠杆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信号能充分显示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粮食价格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市场信息,它能灵敏而准确地反映市场上粮食的余缺和优劣情况。全社会粮食资源配置的调整与变动基本上是根据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来进行的。例如,在生产环节,粮食价格是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的支点。粮食生产所需要的物质投入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合理收益。粮价是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最重要的杠杆之一。因此,粮食价格提高时粮食产量就增加,反之就减少。

2.4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粮食价格必须置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以矫正和弥补市场价格机制的不足,这是粮食价格合理和稳定的保证。然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不能背离粮食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的趋势。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较多地通过市场的手段调节粮食供求关系,促进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来实现粮价的稳定和合理。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只有在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异常变化时政府才采用市场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干预,确保粮食的稳定供给。

3政府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的缺陷分析

3.1政府主导的粮食价格导致粮食经济运行缺乏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

在中国,无论是统购统销、双轨制,还是实行粮食保护价制度,政府定价都发挥着主导作用。起初是完全由政府定价(1979年以前),继而是政府定价与向市场“放价”相结合,但强调以政府定价为主(1984~1985年),形成了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粮价双轨制。此后,又出现了先放后收,明放暗收的局面(1993~1994年),即使是政府价格,也有统购价、合同定购价和被称作“二定购”的政府议价。中国目前实行的粮食收购价格并非是一种符合市场供求状况的保护价,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明显背离市场经济规律的行政性价格。这种价格政策虽然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政府较多地取代了市场,从而使粮食经济运行缺乏一种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根据市场价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有效地配置粮食生产和流通资源。

3.2粮价信号的失真弱化了价格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根据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没有一个高效的市场价格信号系统,“看不见的手”就不能发挥调节作用,中国粮食价格机制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粮食保护价存在价格信号失真、人为放大市场需求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这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农利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保护价政策是以粮食供求严重失衡、粮食价格持续低、粮农利益受到较大损害的买方市场为背景的。政府通过指令性手段,强制市场需求曲线右移,把偏低的市场粮价拉至保护价位,人为放大了市场需求。弱化了价格所固有的引导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自动调节功能,导致粮食供给一度结构性过剩,品种单一、价格矛盾更加突出,客观上也给进口粮食提供了价格空间,削弱了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

3.3多变的粮价政策导致粮食生产产生较大波动

中国的粮食价格波动常常是由于多变的政府政策导致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市场较大范围的波动大体上有四次。第一次波动是从1984~1989年,由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粮食大幅度增产,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亿kg。面对这一好形势,1985年国家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变以往的超购加价为按比例价收购政策,粮价有所降低,给农民的信号是国家要限制粮食生产,导致当年就减少粮食种植面积403万hm2,以后粮食连续5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第二次波动是在1989年,为改变粮食生产不景气的局面,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带来粮食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199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4500亿kg,然而各地都相继出现了“卖粮难”的局面。第三次是1995~1998年,国家实行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特别是1995、1996、1997年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达385kg。然而,1996年下半年又出现“卖粮难”,粮价下跌并在低谷徘徊,一直持续到2002年。第四次是2003年10月以来,粮食价格走出自1998年以来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粮价持强劲攀升势态,其涨幅之大,上升速度之快,为历史罕见,与以往相比,这次粮价上涨主要是粮食连年减产、多年粮食消费持续大于当年产量引起的粮食库存和粮食供给下降导致的,总体上是粮食市场供求规律作用的结果。

4构建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的对策

4.1将分散的粮食市场代之以体系健全的三级粮食批发市场

当前,中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城乡集贸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突破80000个。然而,这些包括调节粮食在内的集贸市场只是市场的初级形式,仅能在小范围内调节粮食的供给,难以左右粮食价格。粮食批发市场经过1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价格形成功能也在逐步增强,但一些自发形成的非政府投资的市场,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有相当一部分批发市场难以体现批发的功能,有的只依赖每年1~2次的粮食展销交易会支撑门面,成为“空壳市场”。批发市场在省际间粮食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自律机制等问题。

要逐步形成粮食批发市场的价格机制。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的价格形成应实行拍卖原则,公开叫价,以保证公平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批发市场的功能要完善。能正常发挥交易、服务、信息、监督等功能,通过公开交易、公开价格和数量,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其次,交易要灵活。要突破单一的交易方式,既可以直接进场,也可以委托;既可以现货交易,又可以预约成交;第三,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要完整统一。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批发市场不能搞区域封锁,各层次的批发市场既有机联系,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

4.2将当前作用十分有限的期货交易发展为功能较为完备的粮食期货市场

当前,期货市场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的条件已经具备,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首先,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应积极借鉴国外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对期市的投资主体不要多加限制,积极培育大机构投资者,并拓宽其融资渠道,允许各种投资基金进入粮食期货市场,要按照规模、资信程度对期货经纪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允许资信良好、规模较大的经纪公司具有代客理财和自营资格;其次,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用户。鼓励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市场手段。一方面可以使粮食期货市场增加重要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使其通过参与粮食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在回避价格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鉴于当前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可大力推广合同采购为主的购销方式(如订单农业)和拍卖方式。合同采购方式类似于期货交易,能稳定粮食的市场供应量,并按计划均衡上市,有利于粮食价格的稳定,可以减少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风险,从而起到稳定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的作用。在期货市场的监管上,应在规范现货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交易所”为架构的三级监管体制,使交易所真正成为会员自我管理的组织,发挥其连接市场和政府的纽带作用。

4.3将发育不健全的市场主体培育成行为规范、自主经营的经营主体

中国粮食流通主体总体上呈现弱质特征。粮食生产者的弱质性表现在经营土地规模小,单家独户分散生产,文化和科技水平低。粮食经营者的弱质性集中体现在从事批发业务的80%和零售业务的50%,国有粮食企业至今仍然存在企业机构臃肿和冗员过多问题。2004年底,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人数仍为104.7万人,企业总数为20522个,且机制不活,效益低下,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近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老账”、“老粮”和“老人”等历史包袱仍未完全消除。私营、个体等其他成分的粮食流通企业总共不到20%的比重,不仅质量上无法取得市场主动权,数量上也显得势单力薄。

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的问题,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政府除以独资或控股的形式保持对国家储备、粮食外贸等少数大型企业的适度控制之外,应放活一般竞争性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环境。使其走向市场化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建立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鼓励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若干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应重视发展非国有粮食流通主体。政府可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扶持农户、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加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应以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引导不同经济成份、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济规模的企业参与粮食批发和零售交易,使之成为粮食市场的竞争主体。粮食流通组织形式也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积极发展粮食商业、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形式。

4.4将低效率运转的粮食储备代之以吞吐自如的储备粮管理体制

粮食专项储备是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的基础。当前,中国粮食储备形成了多级储备、垂直运行、多头管理等特点。这一制度尽管较好地发挥了以丰补歉、调剂余缺等功能,但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专储粮并没有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时还存在逆市场调节、加剧市场波动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储备粮只是作为一种摆设,没有按照市场行情及时吞吐和轮换。储备粮布局、轮换机制和风险保障措施都还不够完善。

应按照灵活高效的要求构建专储粮的吞吐调节机构。在粮食市场平稳时期,按照有利于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做好正常轮换工作,不断优化储备粮品质,最大限度发挥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运作自主权,主管部门应允许其在一定的轮换计划比例内自主决定轮换时机。在粮食市场超常波动时期,政府应及时动用储备粮。粮价过度上涨时大量抛售;粮价低迷时及时补库或增储。在轮换方式上,应引导和督促承储企业无论是收购还是抛售储备粮,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和竞价销售。

4.5将政府的微观价格管理代之以反应灵敏的粮食价格服务机制

政府应按市场经济和WTO规则的要求,跳出以往粮食价格管理的框框,把工作重点从微观管理为主转移到宏观调控、行业指导、执法监督和协调服务上来。应加快建立健全粮食价格信息管理与调控机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做到信息准确及时,调控规范有序。可依托全国性和区域性批发市场建立市场信息报告和调查制度,提高粮食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透明度,使有条件的批发市场成为粮食中介服务组织,成为沟通农民、消费者、粮食流通企业和政府的桥梁,通过开展粮食价格咨询服务活动,引导粮食生产和贸易活动,促进粮食价格合理运动,为政府调控粮价提供服务。应建立健全农村粮食信息服务体系,定期向农户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发现中远期粮食价格信息,帮助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要加快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市场谈判的能力,鼓励建立类似行业协会的粮食购销组织,自我约束粮食购销中的价格行为,促进粮食价格机制不断完善。应重视境外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掌握并国际市场粮价信息,促进国内市场粮价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衔接。

参考文献

1聂振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J].粮食决策咨询,2005(8)

2山东省粮食局粮食价格研究课题组.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J].粮食决策咨询,2004(8)

价格机制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价格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是各方面经济活动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机制,是市场的棱心。本文首先对从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政府在价格管理上的相关建议。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宏观调控

一、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

价格形成于市场,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作用的结果。价格在市场形成的机理及其运行就构成了市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风险四个机制,而价格机制是核心。在通常情况下,形成价格的市场是竞争性市场,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这一市场所应具备的条件为:

一是自利原则。市场是建立在各方面自利原则的基础上的,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是由于受到自身利益的驱动,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二是完全信息。在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都掌握完全的市场信息,双方对于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都完全了解。

三是资源可以流动。各种经济资源可以任意选择,自由流动。而且生产者没有准人限制,可以自由进入或者退出某一行业。具备以上三个基本条件的市场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

在这一市场中,供求变动是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价格波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市场的自我平衡机制使价格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这一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是不需要政府干预管理的。这时的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调节着整个经济活动。然而,现实经济社会的市场是复杂的,充分竞争市场的条件并非完全具备。如信息的不对称、资源的不充分流动性等等因素,使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和意愿,从而背离价格的本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价格存在着缺陷。

二、市场价格机制缺陷的主耍表现

1.垄断问题

主要表现:一是法律禁止竞争者进入产生的垄断。如烟草专卖。二是专利、版权、商标权使其它竞争者无法竞争。三是自然垄断,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如自来水。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破坏了价格机制平衡配置资源的功能,会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

2.信息不完全问题

信息不对称在不同市场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上,一般来说,信息偏在卖方;而在资本市场上,则信息偏在买方。

3.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外部是指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外部效应分正负外部效应。负效应,如工厂施放的污染物,工厂虽获利了,但整个社会却为此而承担外部成本。正效应,如某企业研究发明,产生更大的效益,发明者获得一定的收益,社会则获益更大。无论是正、负外部效应,都会造成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

4.市场不能提供或只能少量提供公共物品问题

公共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和准公共物品(如高速公路)。在这里,市场不再是竞争的,从而市场价格机制就失灵了。

5.农产品(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从客观上来讲,其生产周期长,使得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从主观上来讲,国家的粮食安全、脆弱的农民利益、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弱质特性等观点和主张也使得许多国家都没有把粮食生产完全交给市场。

6.生产要素问题

这里的生产要素是指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及货币的价格(汇率)等,市场价格机制在这些要素市场上的作用是不充分的。如政府采取工资最低保障、市场汇率的制约等。

7.价格总水平问题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自发波动调节资源配置,结果必然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引发资源浪费、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进而造成价格总水平的不稳定。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管理

(一)政府价格管理的目标

价格本质体现为价格本身属于交换的范畴,它实质上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反映着商品交换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从本性上看,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它是一种激励因素,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相互沟通信息的方式而形成于市场。因此可以说,价格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修补,政府价格管理的目标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保证价格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和资源稀缺程度,向社会传递正确的资源导向信号,合理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给企业以优化配置资源的压力和动力;

二是使价格的作用与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通过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矫正、弥补市场价格的缺陷,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二)政府如何实施价格管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表明了市场经济是通过组织而达到有序的,市场经济有组织得力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然而,这只手却不是万能的,必须在宏观经济领域导入政府的作用,要求政府适当干预以弥补市场缺陷。

1.力口强和改善价格调控,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政府对于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是价格管理的主要内容,要通过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价格走势的研判,正确把握经济形势,才能有效地进行价格总水平的调控,使经济良性运转。目前的价调基金制度、临时干预等措施调控还较单一,要进一步健全价格宏观调控系统,丰富调控措施和加大调控力度。

2.力口强特殊行业产品的价格管理

这里的特殊行业,是指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的领域。如自然垄断行业、公共产品生产领域以及农业等,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行政(权力)垄断等商品也包括在内。政府要通过科学界定特殊产业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一方面,把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从自然垄断业务中剥离出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价格形成市场化。另一方面,对于纯自然垄断业务及行政垄断行业则通过建立成本约束机制,提高企业效率,有效发挥优化配置作用来推动产业发展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3_加强价格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价格管理水平政府定价实际上是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规则,政府制定的价格尤如看不见的另一只手,作用市场的效果更大。因而,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法律规范是必要的,要以程序的规范来保证定价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价格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成本监审、价格听证、专家咨询、集体和定期审价等制度,使政府价格行为向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不断迈进。

4.正确履行在价格管理中的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需要进一步搞活市场,放开价格。但价格放开并不等于价格不需要管理,而放任自流。现代市场经济是有限自由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还存在着“垄断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宏观性失灵”等缺陷。因此,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在现代市场经济领域的定位就是要履行“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的职能。

(1)定规则。政府要为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行定制度框架。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一定的制度框架,政府要通过制定价格政策、宏观调控措施、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立法及相应法规规章和工作制度的制定,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使市场价格机制有效运行。

价格机制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产品定价理论

1公共服务产品的理论概述

1.1公共物品的定义和分类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而所谓私人物品,就是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一类物品或者服务的概括,它们是排他的、具有很强竞争性的物品。经济学家萨谬尔森(Samuelson)认为纯粹的私人物品是指只有获取某种物品的人才能消费这种物品,或者说,私人物品一旦被消费或使用就不可能再被他人所用。而纯公共物品则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其消费的物品,即只要一定数量的纯公共物品被生产出来或被提供,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其消费的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同时公共物品的生产还具有较高甚至无法计量的私人交易成本,使得关于公共物品的定价和收费在现实中存在着技术操作上的不可能性。

关于公共物品的分类,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公共物品是“纯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物品是“纯私人物品”。这只是问题的两个极端,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商品,称作准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将公共物品进行了分类(见附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clubgoods);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或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公共物品的分类以及准公共物品“拥挤性”的特点为我们探讨公共服务产品的多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1.2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

公共服务产品就其整体而言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按照竞争性、非竞争性、排他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属性对公共服务产品进行归类,可以把公共服务产品划分为私有私益、私有公益、公有私益、公有公益产品。显然,私有私益产品是纯粹的私益性物品,如市场上的肉、菜;而公有公益物品则是纯粹的公益性物品,如国防、社会治安。私有公益物品和公有私益物品,则是非纯粹的公益物品或不纯粹的私益物品。按照经济学分析的惯例,分别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可以低成本的排他)和公共池塘资源物品(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总称为准公共物品。

2公共服务产品的定价理论

2.1选择价格的形成机制

2.1.1界定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的范围

鉴于公共服务产品的公共性,由政府提供部分公共产品是必要的。政府提供的优点是,政府可以根据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对公共物品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公共安全、消防等公共服务,由于供给的非排它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能够做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它可以采用免费方式供社会公众无偿消费,服务产品成本的补偿从国家税收收入中提取,也就是通过税收形式由全社会强制分摊生产费用。对于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物品,定价主体是政府,实行政府定价。

2.1.2市场形成,企业定价,政府监管

由于准公共物品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可考虑实行市场提供,适当收取费用,利用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其中“私人性”程度较强的准公共物品。这种方式为准公共物品确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准公共物品的市场提供可以制约个人对准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搭便车”现象,防止对稀缺资源需求导致的无序竞争,从而实现公共消费成本费用的全部或部分补偿。

但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要求其提供方式必须考虑到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因此需要政府履行其促进竞争、解决外部经济效应等职能。这种机制可称为准市场机制或混合提供。与此相对应,在价格形成机制上是企业定价、政府监管。对此,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

对于垄断程度很强的部门,如邮电、供电、城市煤气、自来水等行业,政府仍需保留较多管制与监控,特别是在收费体制和收费标准方面。

对于垄断程度较强,如存在寡头垄断、竞争替代等有限竞争因素的部门,主要有发电、电信、广播、铁路、航空、港口、海运等。对于这些部门,政府的管制程度要有较大程度的放松,在收费体制和收费标准方面,管理要有一定的弹性,比如可实行浮动价格,采取申报、备案而非审批制度等。

对于垄断程度较低,竞争因素较大的领域,如公路运输、城市公交、出租汽车、金融、保险等,政府应给予更多的经营自主权。

2.1.3针对不同的准公共物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

第一,俱乐部服务产品。俱乐部服务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排他性、无竞争性,成员共同承担费用,共同享受利益。但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会出现拥挤现象,即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当拥挤现象产生时,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仍然为零,但由消费者承担的拥挤成本却增加了。此时如果仍然免费供应,就会出现过度消费。避免过度消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收费,可按照边际拥挤成本确定其价格水平,即均衡价格。不过,边际拥挤成本是难以事先测算的,在实际定价实践中一般实行试错法,以保证不出现过度拥挤为准。

俱乐部服务产品中的自然垄断物品或公用事业物品,由于具有一次性投资大、回报期长、物品及服务的地域性强等特点,即使在西方国家,这些行业一直都是由国家垄断直接经营的。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逐步在自然垄断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对民间资本开放的同时,政府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这种模式包括:

模式1:实行特许经营。指政府通过拍卖等方式将某项公用事业的经营权授予特许经营者,由特许经营者对该项公用事业进行建设和运营,承担相应风险,并从消费者的付费中获得报酬。

模式2:进行价格管制,即对那些经过特许而进入市场,并提供垄断性服务的特许经营者的服务收费水准及价格结构进行监管和控制。

第二,共同物品。共同物品由于其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通常由政府来提供,但是政府提供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自由市场环境论。它以产权和市场机制等概念为基础,“简言之,当一种共用资源被转变为个人物品并被拥有时,对它的维护和有效管理就变得可能了。”例如,海洋里的鱼属于共用资源,但是无节制的捕捞,结果会造成枯竭。这样,就可以建立年度捕捞配额,配额内的捕鱼指标能够被拍卖。通过创造可交换的产权——海鱼的私有化——使共用资源变为私人物品,来解决过度捕捞的问题。

2.2公共物品的定价策略

公共物品定价策略的制定,应普遍遵循这样的原则,即政府不谋求利益,尽量减少消费

者在这方面的负担。基本定价策略有:

(1)替代物品定价策略。即通过提高或者相对提高某个物品的价格,把消费需求引到具有替代性的另一个物品上的策略。对鼓励居民消费的公共物品,为使其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可以采取鼓励消费价。如电价,可以随电量的增加分段递减;对稀缺的公共物品,为了促使居民节约消费,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可采取抑制消费价,如用水方面,可以随用量的增加递增价格。

为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相对于其他生产生活燃料,如煤的价格,制定较低的价格,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率,改善空气质量。

为取得最大社会效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公共交通、地铁等行业,政府在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制定比较低的价格。尽管亏损较大,但从社会福利角度出发,可以鼓励市民少开车,改乘公交车,以减少路面交通量,同时减轻环境污染。

(2)分级定价策略。公共物品是劳务物品和服务,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但是,考虑到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质,在定价时,可将公共物品的定价分成几个价格档次,级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例如,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将社区公共服务物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社区公共服务物品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罗山市民会馆将已经开发的41个公共服务项目分为4类:

第一类:全额补贴——求助热线、服务查询、法律咨询、健康咨询、社保咨询、心理咨询、户外健身、体育比赛、、图书阅览、歌咏会、拳操、晚会共13项;

第二类:差额补贴——半自理、非自理老人居家护理,自理老人托老服务、下岗职工社区护理培训、生活用品调剂共4项;

第三类:持平——家政服务、出诊、医疗站、社工培训、评弹、图书租借、有声读物共7项;

第四类:微利——自理老人院舍服务、托儿服务、钟点工服务、餐饮服务、小卖部、家电修理、管道装配、钥匙开锁、钢琴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电脑培训、职业培训、生育咨询、健身房、影视、舞会共17项,并据此分类定价的准则,制定公共服务收费标准。

(3)渗透价格策略。即把产品的价格定得较低,扩大产品销售,以期获得长远的利润,从而能迅速打开产品销路,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且能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控制市场主动权的策略。例如,在公园、高速公路的收费问题上,公园可以实行改墙透绿,象征性收取门票甚至免费向市民开放,这样把公园绿化美景亮出来、透出来,美化了街景,方便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总体形象。另外,如深圳市为了减轻过往车辆负担,减少运输成本,加速物流,促进经济发展,逐步降低高速公路和路桥的收费定价标准,并率先取消了几大主要高速公路和路桥的收费站点,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保证其日常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E·S·萨瓦斯著.周志忍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C·V·布朗,P·M·杰克逊著.张馨主译.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詹姆斯·布坎南著.平新乔,莫扶民译.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4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詹姆斯·布坎南.供给经济学的紧缩理论[M].美国经济评论,1975(5)

6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著.董勤发译.比较财政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价格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油荒;价格机制;石油价格

Abstract:transparentandreasonablepricingmechanismforoilproducts,includingthepriceintolinewith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aswellassubsidies.Canbetransferredtotheinternationaloilpricelevelandatthesametimeincreasethelevyonoilresourcesandbusinesstaxes,subsidiesshouldbeusedtosubsidizetheconsumer,reducinginflationarypressures.

Keywords:GasolineShortages;pricemechanism;oilprices

前言

油价倒挂是“油荒”的根源。石油价格在100美元以上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政府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依法实施价格干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倒挂,使石油国企供给“积极性”降低,民营企业无油可卖,与往年一样,“油荒”又出现了。

事实说明,以目前的价格机制,只要国际油价上涨,国内如果没有提价或补贴来及时调动石油国企的“积极性”,就会不断出现“油荒”。也就是说,如果不改革成品油价格机制,“油荒”很难避免。但是,中石化和中石油是国企,政府可以迫其维持供应,因此“油荒”会是局部和短暂的。

目前,油价管制的另一个问题才是关键的:放大能源需求。在一个物价整体上涨的环境里,能源价格管制造成能源相对便宜,必然促使消费者增加能源消费。其他商品都涨价,而能源价格不涨,消费者的选择就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可以用能源去替代其他价格已经上涨的商品,这就放大了能源需求的增长。

事实上,由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需求增长才是价格上涨的原动力。由于能源有效替代的不确定性,需求的快速增长会提高稀缺预期,稀缺预期再推动价格上涨。所以,并不需要真正出现能源短缺,稀缺预期本身已足够推动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国际市场上没有听说谁买不到石油,但石油价格一路上涨。

国际油价高涨,中国成品油价格上调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石油行业基本上由国企垄断。提价有时是必需的,但这是为了提高能源效率,为了今后能有较低的能源价格。然而,每次提价都会演变为供需“博弈”、引起公众的质疑。

政府明确表示,“十一五”期间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服务。显然,没有人会说改革是为了涨价。但是,目前的低能源价格和能源供需现状,以及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却比较明确地表明能源价格必须上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解决油价倒挂,能源价格与国际接轨是必要的,是抑制需求增长和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的关键手段。

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只是一个原则。国际接轨不是说所有的消费者都必须支付市场(国际)价格。从实际支付能力看,并不是说中国某些消费者(居民或农业)可以负担美国消费者的同等价格。承受能力是相对于收入而言的,此外还有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因此,政府对某个消费群体和某个需要鼓励的行业进行补贴,也是必需的。能源价格是否在百姓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是否影响保证基本用能,都是政府在价格改革中应当考虑的问题。进一步说,能源的特殊性在于,它既影响稳定又影响发展。对于政府来说,社会稳定和发展压倒一切。当稳定受到威胁时(如通货膨胀),以提高竞争和效率为目标的价格改革往往很慎重,甚至实行价格管制。因此,在效率和社会稳定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点。为弥补价格管制“反市场”的弊端,可以用政府补贴来达到平衡。但是,补贴的设计应当是透明合理,并有利于向市场化过渡。

目前的政府定价使得能源价格很容易成为政府宏观政策的一环。国际油价波动很大,当国际油价上涨,调价总是会不到位和滞后;当油价下行,国内油价一般又不能跟着下跌。石油国企从国家能源资源赚钱,为国家承担社会责任而进行社会补贴。尽管从供应成本来看,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应该比现行市场价格高,但是,公众付了低价却还会报怨,因为国有石油企业说赔了却还在赚钱。

问题出在价格机制上。目前这种政企不分的油价机制使得在价格倒挂的情况下,石油国企既亏损又赚钱。业界人士都不太清楚价格如何形成,老百姓更不明其理。所以,公众对每一次价格上调都不理解,都觉得吃亏。因此,成功的成品油价格改革不仅要价格与国际接轨,更为重要的是定价机制应当透明。

所以说,有效解决“油荒”的办法就是解决油价倒挂,形成透明合理的价格机制。透明合理的定价机制包括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及社会补贴。该涨的涨,该补的补,定价的每个环节都应当清楚地让消费者知道。油价可以调到国际价格水平,同时加大对石油企业征收资源税,以此来补贴应该受到补贴的消费者,减少通货膨胀压力。政府还可以明确告诉消费者,在油价形成环节中,哪些环节是由财政补贴的,补贴多少。这样,公众就可以清楚石油国企的利润来源,从而就能够接受油价上涨和下调的事实。

价格机制范文篇5

1林业碳汇市场要素分析

1.1需求分析

在基本假设的前提下,碳汇市场的需求者不仅是国外需求,更主要的是来自国内的需求。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然对国内主要的耗能企业进行减排要求,包括化工、煤炭、石油、电力等一些排放温室气体比较多的企业。企业会选取比较有优势的方式来实现减排171标,或者是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自身的节能减排能力,或者是选择《京都议定书》确定的联合履行(JI)、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3种机制,取得减限排的抵消额。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大幅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改革生产方式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世界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稳定阶段,即使改进,也是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进行改进,通过革新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很大。因此,大部分的耗能企业只能选择这3种机制来实现减排。从目前的碳汇市场交易价格来看,JI的价格(平均11.6美元/t)明显低于CDM的价格(平均24.2美元/Ot,因此要拉动林业碳汇需求,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其价格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CDM要求的苛刻性、程序复杂性、验证标准不统一性、审批复杂性等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其价格远远高于其他2种机制。因此,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以及国际谈判等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影响碳汇需求的关键H。同时,国家为了使碳汇测量技术和国际统一,成立气候交易所、鼓励发展林业碳汇等为碳汇交易提供了基础,从而降低了林业碳汇价格,增加了其需求。此外,为了增加林业碳汇需求,需要合理安排制度和规则;制定简化的交易规模;采取措施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广泛唤醒潜在需求者,包括私人“绿色”公司、“绿色”投资企业、关注环境质量和希望降低环境破坏灾难威胁及成本的公共机构、私人保护组织、慈善家以及一般公众或外国政府1。

1.2供给分析

在基本前提的背景下,同时把碳汇产品作为整个林业产业发展中的1个要素来考察时,碳汇的市场化将展现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是市场化了的碳汇活动。它将成为林业建设投融资改革的重大突破口,并且为真正将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源的保护相协调开辟新途径。在充分界定林业碳汇产权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温室气体排放者对森林碳汇提供者进行有效林成本、碳汇价格、木材价格和采伐成本、土地价格以及相关的政府政策等。中国近年来林业发展速度加快,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宜林荒山荒地面积广阔,具有CDM造林碳汇项目所需要的资源优势。根据CDM碳汇项目的基本实施规则,只有1990年以后的荒山造林和更新造林才有资格作为CDM碳汇项目,而中国符合条件的林业资源广泛。同时,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碳汇价格,使其与木材价格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以及降低采伐成本和国家大力支持是影响碳汇供给的重要因素。

1.3交易对象

在京都协定下,碳汇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是京都减排单位,它是指某一组织为完成京都协议规定的排放限制承诺而使用的单位,包括:核证减排量fCERs)——为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设计的减排单位;气体排放限额fAAus)一一它是国际排污权交易的主要通货单位:减排单位(ERus)——产生于联合履约项目的京都信用;汇增加单位(RMus)——其他碳汇项目产生的信用u”。这些单位都以标准二氧化碳当量来衡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换。因此,笔者为了简化分析,将交易对象都定义为GERs,将其他形式的单位转化为GERs进行分析。

2林业碳汇市场价格机制设计

价格机制是微观市场理论研究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价格机制就是市场机制。按照价值规律的描述,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碳汇商品的价格由碳汇的价值决定。在具体的市场运行中,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同时也受参与者竞价、项目机会的获得、风险大小和信用期长短的影响。但是,由于碳汇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政府单位种植碳汇林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而鼓励林业碳汇产生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其生态效益,以上也分析了碳汇市场存在明显的市场缺陷;同时,碳汇林的生长受地域、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非常明显,同一种碳汇林在不同的地域生长速度相差很大。中国地域广阔,如果完全由市场供需来决定价格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1。因此,笔者设计了1种碳汇的定价机制,就是由政府通过核算全国各个地区发展碳汇林的最高成本,包括土地的机会成本、购买生产资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各种成本,然后将成本最高的区域作为1个基准点,以此基准点为标准,乘以加社会平均利润率得到碳汇林的最低收购价格见公式f1)。最低收购价格JF1=最高成本×(1+社会平均利润率)这样就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进行,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也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在最低收购价格之上,买卖双方供求决定其成交价格。这样所有的需求方都理性地以最低收购价格来买到GERs,但是由于碳汇的供给是有限的,而需求是突然式增长,即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弹性很大,也就是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因此不是所有的购买者都能以最低收购价格购买到相应的GERs,就只有Q的量以最低收购价格成交,见图1。但是,这样企业就会多支付AABC面积的费用,这就增加了成本,给企业带来了负担与不公平性,因此这部分费用政府应该以补贴的形式支付给企业。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成本不公平的增加而导致中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下降1。

3结论与讨论

价格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营销

一、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的价格形成机制,二是政府管制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天然气销售以油气田企业为主,直供大用户,城市用气则实行城市门站交气,再由城市燃气公司分销。这种仍沿用计划经济的定价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价格机制也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照目前体制,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天然气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而用户的产品价格和可替代能源价格已放开,随市场情况而变化。在这种价格体制下,用户的利润随产品价格变化,时高时低,而天然气生产供应者的利润水平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原材料涨价,带来生产成本提高。在供需双方之间没有建立起随市场变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纽带,影响了生产和消费双方的积极性。

(二)价格机制没有体现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天然气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管网不发达的情况下,供需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生死与共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一经建立,就带有长期性。同时,不同的天然气资源条件和不同的用气部门对天然气供应和利用条件的要求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日前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不能体现供求双方的这种差异性。价格机制不能促进天然气供求环节的良性发展。天然气供需双方必须不断增加规模,降低成本,才能不断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天然气价格的“双轨制”曾为筹集天然气勘探开发基金,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气价“双轨制”也确实存在着弊病。在“双轨制”下,供气方希望每年的计划价气量越少越好,用户则不希望减少计划价气量指标,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供需双方都希望将天然气价格“并轨”。

二、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现行天然气价格管制体系,从其特征看,属于既严格管制,又带有垄断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国家强制实行全国各气田统一批发价格。一个合理的天然气价格,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即:第一、对用户来讲,必须有吸引力;第二、对生产和经营者来讲,必须有适当的经济回报。

影响用户价格制定的6个因素:位置(哪个城市、管道距离有多远)、市场分类(用户可支付能力、国家利益优先权)、特征(商务条款、可靠性、数量、服务的附加成本)、指令模式(季节波动、峰谷负荷、年递增模式、可中断性)、按时间调整价格(有竞争力、经济性)、挂钩能源(区别用户常用能源,按比例挂钩)。这些因素要针对以下6类用户:民用、商业、化肥、小工业用户、大工业用户、发电。

三、天然气价格发展战略

既然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自然递增是客观规律,就只能采取以下天然气价格发展战略:(一)不断地发现、动用新的气田和储量,使处于成本下降期的气田总是处于主导地位,使总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这在目前天然气地质区域探明程度尚低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二)将那些处于成本上升期并且成本已经高于售价的气田停产,使处于成本上升期的气田不占主导地位,使总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三)不断研究、采用新的勘探、施工、作业、开发技术和工艺,降低储量成本、施工作业成本、操作成本,使各气田天然气生产成本普遍下降,从而使总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四)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实行专业重组,改制为业务较为单一的组织机构;精减人员,减少消耗,使人均产气量不断提高,从而使总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五)发现高品位、低成本的气田,可以降低平均销售成本。(六)长距离天然气输送费用较大,因此,要尽量选择经济较为发达,价格承受力大的地区为目标市场,着力开拓;在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情况下,优先开发当地和邻近的区域市场;尽快形成管输网络,发挥管网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七)天然气销售价格长期处于偏低的水平,今后一方面要调整现有供气结构,提高天然气的平均销售价格;另一方面作好消费者所在地有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争取调增净化费和管输费。四、油气单位营销策略改善和提升

(一)不同客户增容费的调整

不同客户在安装天然气管道时,油气单位会跟据用户性质加以区别对待,对于稳定性高而且用量较大的用户公司会适当减免增容费,甚至免费安装,例如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还有一些用户虽然不是一年四季都非常稳定,但是能够作为调峰用户这样的用户公司也应该积极争取,比如学校平时用量非常大而当居民进入冬季时用量非常大的时候,学校恰好放假,此时又能够减轻公司的供气压力。对于稳定性差而且用量少的用户公司就跟据制度收取相应费用,通过对不同客户增容费的调整努力争取一些优质客户。

(二)不同用途增容费的调整

对于用户接入天然气的用途公司可以区别对待,首先要考虑那些用途能够用来调峰的用户,例如燃气中央空调,这类用户是在天然气销量最低的季节夏季时使用,而且用量非常大。

(三)营销发展调峰用户

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天然气的营销不是在销售的旺季,而是在销售量低的淡季,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的工艺要求,不能够储存太多的燃气。通过营销活动,有效的缓解了夏季储存量过高的局面,为进一步开发客户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调峰用户是学校食堂和燃气中央空调的用户,还有居民家中的燃气热水器。

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大,用气量大且在过年期间的民用高峰期时又处于放假状态,这样的用户是公司需要主动发展的。由于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气源,且在长期使用中能够比电能节约,现在有许多大型商场和写字楼都采取了这种燃气中央空调,由于在夏季正是居民用气量最低的时候,而燃气空调在夏季里正是用气量最高的时候,这样就形成了互补。家用燃气热水器也有同样的功效。夏季洗澡用气量大,冬季洗澡少用气量相对低。这些调峰用户一来提高公司效益,二来减少公司夏季由于居民用气量不足而导致的管网储存压力过大的压力。

五、结论

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价格水平的高低对天然气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气价水平取决于天然气的定价机制。合理的价格可以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目前天然气生产和销售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于经济和政治双重利益的考虑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重点发展潜力大、效益明显的天然气发电、城市民用和承受能力强的工业用户,不断优化用户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天然气市场,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及改革方向张伟金融经济2008/14

价格机制范文篇7

一、粮食价格机制的内涵与构成

粮食价格机制是指粮食价格与社会再生产运动各环节、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与方式。简言之,粮食价格机制是指影响和约束粮食价格的各种力量的总称。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市场定价机制。即由市场决定粮食价格的过程与方式。二是政府调控机制。即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粮食价格进行调控的过程与方式。根据市场和政府这两种力量在粮食价格机制中的作用强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和政府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是指市场在粮食价格的形成中发挥基础作用,而政府调控则只在粮食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在市场经济内部对市场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对于长期以来具有行政管制偏好的中国粮食经济来说,今后重要的任务就是减少行政干预,运用市场机制保证粮食供给和粮价稳定,构建市场主导型的粮食价格机制.

二、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形成的基本标志

1、粮食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供求是决定粮食价格最重要的因素。粮价波动是供求矛盾运动的结果。粮食价格由市场上的粮食资源余缺和供求关系决定。一方面,粮食供不应求时导致粮价上涨,粮食供过于求时导致粮价下跌,从而形成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决定粮食价格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粮价下跌会导致需求增加,粮价上升则导致需求减少,形成粮食价格变化决定供求变化的情况。上述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周而复始地运行,构成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价格机制.

2.粮食价格能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是协调国家、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利益的杠杆。它决定了哪些经济主体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何种利益和获得多少利益,而获得何种和获得多少利益则取决于不同经济主体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提供了哪些生产要素和所提供的生产要素在其中的贡献份额。它借助于经济效益的吸引和经济损失的排斥,引导生产者提供高产、优质的粮食供给;引导经营者自主开展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业务活动;保持城镇居民基本口粮和销售价格的相对稳定.

3、粮食价格作为经济杠杆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信号能充分显示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粮食价格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市场信息,它能灵敏而准确地反映市场上粮食的余缺和优劣情况。全社会粮食资源配置的调整与变动基本上是根据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来进行的。例如,在生产环节,粮食价格是粮食生产资源配置的支点。粮食生产所需要的物质投入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合理收益。粮价是调动粮农生产积极性最重要的杠杆之一。因此,粮食价格提高时粮食产量就增加,反之就减少.

4、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粮食价格必须置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下,以矫正和弥补市场价格机制的不足,这是粮食价格合理和稳定的保证。然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不能背离粮食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的趋势。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较多地通过市场的手段调节粮食供求关系,促进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来实现粮价的稳定和合理。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只有在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异常变化时政府才采用市场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干预,确保粮食的稳定供给.

三、政府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的缺陷分析

1、政府主导的粮食价格导致粮食经济运行缺乏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

在中国,无论是统购统销、双轨制,还是实行粮食保护价制度,政府定价都发挥着主导作用。起初完全由政府定价(1979年以前),继而是政府定价与向市场“放价”相结合,但强调以政府定价为主(1984年~1985年),形成了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粮价双轨制。此后,又出现了先放后收,明放暗收的局面(1993年~1994年),即使是政府价格,也有统购价、合同定购价和被称作“二定购”的政府议价.

中国目前实行的粮食收购价格并非是一种符合市场供求状况的保护价,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明显背离市场经济规律的行政性价格。这种价格政策虽然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政府较多地取代了市场,从而使粮食经济运行缺乏一种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根据市场价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有效地配置粮食生产和流通资源.

2、粮价信号的失真弱化了价格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根据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没有一个高效的市场价格信号系统,“看不见的手”就不能发挥调节作用,中国粮食价格机制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粮食保护价存在价格信号失真、人为放大市场需求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粮食价格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这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农利益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保护价政策是以粮食供求严重失衡、粮食价格持续低、粮农利益受到较大损害的买方市场为背景的。政府通过指令性手段,把偏低的市场粮价拉至保护价位,人为放大了市场需求。弱化了价格所固有的引导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自动调节功能.

3、多变的粮价政策导致粮食生产产生较大波动

中国的粮食价格波动常常是由于多变的政府政策导致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市场较大范围的波动大体上有四次。第一次波动是1984年~1989年,由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粮食大幅度增产,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亿kg。面对这一好形势,1985年国家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变以往的超购加价为按比例价收购政策,粮价有所降低,给农民的信号是国家要限制粮食生产,导致当年就减少粮食种植面积403万hm2。第二次波动是在1989年,为改变粮食生产不景气的局面,政府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带来粮食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199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4500亿kg,然而各地都相继出现了“卖粮难”的局面。第三次是1995年~1998年,国家实行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达385kg。然而,1996年下半年又出现“卖粮难”,粮价下跌并在低谷徘徊。第四次是2003年10月以来,持续到现在2009年。粮食价格走出自1998年以来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粮价持强劲攀升势态,其涨幅之大,上升速度之快,为历史罕见,与以往相比,这次粮价上涨主要是粮食连年减产、多年粮食消费持续大于当年产量引起的粮食库存和粮食供给下降导致的,同时,也与生物燃料粮食生产的发展及国际粮价的高位运行有密切关系.

四、构建市场主导型粮食价格机制的对策

1、将分散的粮食市场代之以体系健全的三级粮食批发市场

当前,中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城乡集贸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突破80000个。然而,这些包括调节粮食在内的集贸市场只是市场的初级形式,仅能在小范围内调节粮食的供给,难以左右粮食价格.

粮食批发市场经过1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价格形成功能也在逐步增强,但一些自发形成的非政府投资的市场,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有相当一部分批发市场难以体现批发的功能,有的只依赖每年1~2次的粮食展销交易会支撑门面,成为“空壳市场”。批发市场在省际间粮食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自律机制等问题。要逐步形成粮食批发市场的价格机制。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的价格形成应实行拍卖原则,公开叫价,以保证公平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批发市场的功能要完善,能正常发挥交易、服务、信息、监督等功能,通过公开交易、公开价格和数量,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其次,交易要灵活。要突破单一的交易方式,既可以直接进场,也可以委托;既可以现货交易,又可以预约成交;第三,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要完整统一。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批发市场不能搞区域封锁,各层次的批发市场既有机联系,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

2、将当前作用十分有限的期货交易发展为功能较为完备的粮食期货市场

当前,期货市场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的条件已经具备,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首先,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应积极借鉴国外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积极培育大机构投资者,并拓宽其融资渠道,允许各种投资基金进入粮食期货市场,要按照规模、资信程度对期货经纪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允许资信良好、规模较大的经纪公司具有代客理财和自营资格;其次,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用户。鼓励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市场手段。一方面可以使粮食期货市场增加重要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使其通过参与粮食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在回避价格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鉴于当前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可大力推广合同采购为主的购销方式(如订单农业)和拍卖方式。合同采购方式类似于期货交易,能稳定粮食的市场供应量,并按计划均衡上市,有利于粮食价格的稳定,从而起到稳定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的作用。在期货市场的监管上,应在规范现货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交易所”为架构的三级监管体制,使交易所真正成为会员自我管理的组织,发挥其连接市场和政府的纽带作用.

3、将发育不健全的市场主体培育成行为规范、自主经营的经营主体中国粮食流通主体呈现弱质特征。

表现在经营土地规模小,单家独户分散生产,文化和科技水平低。粮食经营者的弱质性集中体现在从事批发业务的80%和零售业务的50%群体上。且机制不活,效益低下,难以抵御市场风险。近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虽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老账”、“老粮”仍未完全消除。私营、个体等其他成分的粮食流通企业,不仅质量上无法取得市场主动权,数量上也显得势单力薄.

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的问题,必须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政府除以独资或控股的形式保持对国家储备、粮食外贸等少数大型企业的适度控制之外,应放活一般竞争性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环境。使其走向市场化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建立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鼓励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若干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应重视发展非国有粮食流通主体。政府可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扶持农户、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加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应以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引导不同经济成份、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济规模的企业参与粮食批发和零售交易,使之成为粮食市场的竞争主体。粮食流通组织形式也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积极发展粮食商业、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流通形式.

4、将低效率运转的粮食储备代之以吞吐自如的储备粮管理体制

粮食专项储备是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的基础。当前,中国粮食储备形成了多级储备、垂直运行、多头管理等特点。这一制度尽管较好地发挥了以丰补歉、调剂余缺等功能,但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专储粮并没有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有时还存在逆市场调节、加剧市场波动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储备粮只是作为一种摆设,没有按照市场行情及时吞吐和轮换。储备粮布局、轮换机制和风险保障措施都还不够完善.

应按照灵活高效的要求构建专储粮的吞吐调节机构。在粮食市场平稳时期,按照有利于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做好正常轮换工作,不断优化储备粮品质,最大限度发挥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运作自主权,主管部门应允许其在一定的轮换计划比例内自主决定轮换时机。在粮食市场超常波动时期,政府应及时动用储备粮。粮价过度上涨时大量抛售;粮价低迷时及时补库或增储。在轮换方式上,应引导和督促承储企业无论是收购还是抛售储备粮,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和竞价销售.

价格机制范文篇8

1994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①(习称医改,以下用此称)开始试点,2006年,国家正式再次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其间,“药价贵”成为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降低药品价格、减轻公民药品消费负担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目标。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习称新医改方案,以下用此称)提出: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②。但其后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出现部分中标药品价格严重低于成本,药价虚低发展为药品价格继虚高之后又一热点问题。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进至此,公立医院③药品价格机制成为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现行公立医院药品价格的制度理念

追溯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制度演变过程,公共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念深渗其中。自2006年新医改启动至今,中国关于公立医院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主要仍出自于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在各新医改课题研究机构对前期看病难、吃药贵的原因分析过程中,关于医药卫生体制的学说观点尽现,有学者认为是缺乏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参与过多;另有学者则认为是市场化过度,忽视了医药卫生领域政府的作用。由此,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制度理念: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导。市场主导是指在中国的医药卫生领域应建立市场机制,市场在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但要建立监督机制。周其仁的医改系列评论《病有所医当问谁》第一部分是:真是“市场化”惹的祸?其中集载了他2006年至2007年间关于医药卫生领域诸多问题的文章,在《“政府主导”恰是问题所在》[1]中,他论证了“政府主导”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最显著的特色,决定性地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系统的资源动员能力。政府主导观点认为市场化是医改未能成功的主要根源,它违背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主张政府干预医药卫生事业,强化政府在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中的责任。李玲著的《健康强国》中有篇题即“中国应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医疗体制”[2],提出从各国的经验看,政府主导机制在兼顾公平和效率方面的效果更好。社会主导的主要倡导者蔡江南认为兼顾筹资公平和医疗服务效率是世界医疗卫生体制的发展趋势。他主张医疗卫生体制中的筹资部分应由政府发挥作用,而要让市场在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学者的“主导”之辩余热未退,2009年3月,被媒体解读为“政府主导色彩相当浓厚”的新医改方案,“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④显列基本原则之一,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但随后2009年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宣示要全面实行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综上可知,目前公共管理和经济学界关于医药卫生制度理念的分歧是行政规则与市场规则的地位,现行的药品价格制度理念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尼尔•K•考默萨认为制度“是指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决策的过程——比如市场、社区、政治过程和法院等等”[3],支撑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运行的是由不同规则组成的制度系统,但因专业背景所致,公共管理和经济学界未能从理论上阐明法律制度在医药卫生制度系统中的作用。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干预的范围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是,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相应的法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启动。法律作为法治社会最稳定、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制度,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安排和作用被忽视了。所以以市场经济环境为基础的法律制度改革会推动已有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是回应新医改现实需求的有价值的探索。

二、现行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价格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55条、第56条规定了三种药品定价方法:政府定价、政府指导和市场调节⑤。2009年的《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在原有的定价方法之外又提出了“政府管理”价格的概念。据此归纳,目前的药品定价方法可分为“两类三种”。两类,即: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其中政府管理类有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两种方法。目前除了政府直接定价的免疫规划和计划生育药具,以及第一、二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外的所有政府指导和市场调节确定价格的药品均适用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近年来对集中招标采购量与医院药品采购量比例的要求和报告初步判断,我国公立医院主要的常用、需求量大的药品均已纳入政府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范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在十几年的演绎中发展成为我国现行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中核心的组成制度。所以,本文下面内容中研究的价格界指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作用范围的药品价格。在药品定价方法和集中招标采购配伍使用的制度环境下,药品价格形成过程是: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按照政府关于价格权限的划分,采用政府指导定价方式的药品分别报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物价管理部门,由其依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力制定价格;生产企业在政府定价以下报价参与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公室组织的招标采购;中标后,价格主管部门按照集中采购价格审核入围药品零售价格,实际需求药品的公立医院向中标企业发出药品订单,按中标价格采购药品;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经营企业签订药品购销协议,按议定价格买卖药品;药品经营企业按中标价格向公立医院销售药品,公立医院按政府确定的加价率将药品销售给消费者。

(二)药品价格问题现状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公布后,《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等旨在规范集中招标采购的部门规章和文件相继出台。但2010年发生了两起集中采购制度下药品价格的典型案例:一是“芦笋片”,出厂价仅为每瓶15.5元的芦笋片,通过政府主办的非盈利性网上采购系统采购后,最终以213元的高价销售给了罹患癌症的消费者⑥;二是“牛黄解毒片”,每瓶12片装的糖衣剂牛黄解毒片,在政府主导的集中招标中中标价仅为0.1元,每片不足0.01元⑦。药品价格从虚高演变为虚高与虚低并存,药价失真的现实反证了价格机制的失灵。制度是机制的基础性载体,机制的失灵必然有其制度的根源。正确地认知现有的制度是研究制订解决问题方案的起点和基点,对现状不同的认知决定着不同的方案选择。所以,我们将以制度理念分析为进路,探寻现行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失灵的原因。

(三)问题的成因——从制度理念角度分析公共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关于引发药品价格问题原因的观点主要有:医院牟利说、医院垄断说、招标制度失灵说、政府管制弱化说等。那么,如果从制度理念的角度考察,政府主导、发挥市场作用指导下的价格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如何?据上文关于现行定价机制的分析可知,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中的主要参与者有:药品生产企业、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药品经营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机构(通常名称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公室)、公立医院、医生、消费者等。而真正的市场主体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消费者。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如何引发药品价格问题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已揭示,“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受支配于这商品的供求比例”[4]。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用货币度量的数字,应由买者和卖者的合意形成,它是市场经济内生的协调者,市场价格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一是每个价格参与主体都有明确的经济利益诉求。在现行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中,集中招标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机构,许多学者将其功能归述为“只招标、不采购”,朱幼棣在《大国医改》中即如此表述。营利性是市场主体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招标采购工作机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药品、监察等政府部门联合组成的办事机构,不是独立的法人,不是独立的财政预算单位,所以,当然也不是市场主体。2009年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明确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使其在保证药品质量、控制虚高药价、整顿购销秩序、治理商业贿赂、纠正不正之风、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⑧,行政机关的目标主要是监管,而不是经济利益。“公共机构较少激励提高效率或服务于‘顾客’,它们所受到的激励力量经常是指向更政治化的目标。”[5],无直接市场利益的监管者没有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市场便无法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以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价格机制特征是:非市场主体主导市场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信息、市场利益脱离。政府确定管理价之后,进行集中招标,之后政府再降价,再进行集中招标,如此循环往复的混乱呈现的是政府主导的药品定价方法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理念与市场经济方向的偏离。市场经济是由市场起基础性资源配置的体制,商品的定价权是私权,理应归属市场主体,药品消费的特殊性是,消费决策依赖的专业医学、药学知识具有独占性和专属性。信息不完全造成消费者无法有效行使消费决策权是药品价格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的本源,但在现行政府主导的制度模式中,公立医院药品价格形成权由公权力机构行使,政府干预不符合市场规则,破坏了市场的协调运作,不仅未能有效解决信息问题,还加重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如果实行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以,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恢复并保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应是解决药品价格问题最重要的制度设计理念。

三、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配置

(一)重构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的制度系统模型

“受人欢迎的管制政策是对信息公开或合同条款设立一般的规则,然后依赖市场力量使私人信息得以公开。”[6],“简言之,要用抽象规则代替共同的具体目标;政府的必要性仅仅在于实施这些抽象规则,以此保护个人的自由领域不受他人的强制或侵犯。”[7],混合经济是当今社会普遍的经济形态,即便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价格等市场的决策主要由市场自由决定,但政府依然会在监督市场规则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与市场不可能是毫无关联的两个独立体系,只是,政府的行政规则不能代替市场规则,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该在市场规则的自有体系基础上进行。依此,本文认为,重构药品价格机制的解决思路是:改变目前政府在价格机制中的定位,明确政府与市场主体的法律关系,并保障市场主体充分获取市场信息的权利,维护市场秩序正常运行。公共管理学界“主导”之争的实质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但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界定中,政府是被界定方,不能成为关系界定规则的制定者,因此,行政规则与市场规则需要第三种制度予以初始规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所谓法治首先就是要处理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这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市场经济中,私权是基础;二是市场主体的自治权应该优于公权;三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利益应该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8],法治社会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应然的确定,需要法律进行规范,作为药品价格机制基础性制度配置的应该是,也只能是法律制度。再者,与依靠有限的政府机构和人员操作的直接干预相比,“法律的执行,除了具备公共商品的性质,也可能存在规模经济性。”[6]。法律制度作为空间效力最大的成文规则,具有批量化解决普遍性社会问题的优势,药品价格问题是全国性的普遍社会问题,于它,法律制度是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因此,本文的观点是:应该改变行政机关自定市场干预规则的情况,建立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行政规则和市场规则协作的药品价格机制的制度系统(图1所示)。法律制度确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市场规则引导市场主体的自由决策;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制度系统的基础性配置——法律制度

“管制机构的行为受到成文法和宪法的控制。”,[6]政府干预需要法律制度确定范围和方式。耶林曾说权利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权益[9]。消费者关于药品选择和交易价格的权益也需要法律确认和保护,所以,在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的制度系统中,法律制度应是基础性配置。法律制度设计的重点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界定以及市场规则有效运行的实现方式。1.政府干预的法律界定即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代表F•A•哈耶克反对任何的市场干预,他亦认为维持社会文明的扩展秩序是“建立在由政府加以保障的安全上”,但是“强制力仅限于贯彻决定物品各有所属的抽象规则。”[7]。“干预”的原意主要是指干涉和参与别人的事,据此,在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内,将政府干预定义为:政府对与自身运行规则不同的市场施加的影响力。根据施加影响力的强度由强到弱和对价格结果的作用方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可分为两类: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伴随制度变迁逐渐演化的历程,与市场规则逐步完善相适应的是政府干预强度的渐弱和范围与方式的改变。与市场经济进程相伴,药品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消费者个体的市场化主体都已得到确认,所以,与之相匹配的政府干预应该是用保障消费者获取完全信息的规则代替参与式的直接干预,“市场会失灵,但是政府一样也会出现失灵。自然而然地,更正政府的失灵要比更正市场失灵困难得多。”[10],法律需要对政府干预市场进行规范,限定政府干预的范围和方式,以此降低政府失灵造成的社会成本。基于上述关于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机制的制度分析得出的结论:现行政府主导的定价方法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重了药品消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价格机制失灵导致药品价格失真。本文认为,法律应该禁止政府采用参与式的方式干预市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确定主要的法律渊源。现行药品价格制度的特征是法律数量少、部门规章和行政机关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多。目前与药品价格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且在新医改后都未作修订。而部门规章和行政机关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数量较多,除了新医改方案及其配套的实施方案,还有:《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等。本文认为,涉及政府法律地位的确认以及政府的权力边界、干预程序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应由政府机构制定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而宜以法律或基本法律为法律渊源,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关于药品价格定价权的规定。(2)确定政府与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法律地位可以标示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主体法律地位的确定是其相互间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中关于药品价格管理方法的内容,将政府在价格管理中的地位确定为价格行为的监管者,规定其不应为非公共产品类和不具有自然垄断性药品价格的制定者。(3)确定政府价格管理的具体方式。改变目前政府采用集中招标采购方式代行市场定价权的制度,除政府提供的属公共产品属性的免疫规划和计划生育药具,及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特殊药品以外,所有商品属性的药品价格实行市场自由调节。2.市场规则的法律保障约瑟夫•E•斯蒂格列茨以一个“拥挤的房间”为例,形象地演绎了产权是市场规则得以自动运行的基础。“房间的空气是公共物品:房间里的所有人基本上呼吸同样的空气。任何人吸烟,都会给其他人带来外部性。”,他认为产权分配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把空气作为“权利”分配给特定的人,“接着他会进行一场拍卖:他会问吸烟者愿意为吸烟付多少钱,同时问不吸烟者愿意为禁止吸烟付多少钱。最后,他会将空气销售给出价最高的人。这会实现效率。”[5]。罗纳德•科斯认为,如果允许排他的产权确立,许多公共物品和外部性问题会得到解决[5]。产权是法权,是经法律确认的财产关系,有产权则有利益,有利益的产权人必会受“无形的手”控制,成为逐利者。从市场规则的运作角度看,产权是规则控制参与者的媒介,所以,现行药品价格机制中屡遭诟病的医院和医生为利益而扭曲药品的消费信息,导致药价失真,根源也在产权。药品的产权归属医院,医院便拥有了利用产权谋利的动因,不合理地将产权配置于不应拥有产权者,会和未确认应该保护的产权一样导致市场规则的崩溃。在药品价格机制运行中,我们需要建立保护消费者药品选择权实现的法律制度,重点应从以下两方面构建:(1)确认公立医院和消费者的法律关系。根据公立医院、医生在消费者药品消费中代其进行选择药品的实际情形,用法律描述的方式确定法律关系,籍助法律关系包含的人权利和义务及其可诉性约束药品消费决策行为,以此阻遏公立医院和医生扭曲真实的市场需求,解决药品价格市场机制面临的根本问题:消费者拥有的决策信息不完全。(2)改变现行的公立医院药品所有权制度。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增加关于公立医院药品所有权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公立医院药品所有权的剥离:其一,用公立医院药品事务管理和服务招标制度替代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将公立医院药品事务管理和服务纳入政府招标范围,通过招标将管理和服务委托给市场主体,明确公立医院不得拥有药品所有权。其二,确定药品交易法律关系主体是药品企业与患者,公立医院为药事服务的提供方,而非药品拥有者和提供方。对于市场规则,法律制度是赋权,消费者的药品消费决策权得到保障,药品价格会在市场的选择中回归理性的秩序之内。

价格机制范文篇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工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投资的日益增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建筑工程造价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有效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苛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识别;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规模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长、内含专业知识比较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风险问题。为此,一定要提前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及时的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水平,而且还能够真正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得风险识别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风险因素解析

1.1建筑工程管理及其风险解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指的是综合经济、技术、管理等因素于一体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因此风险类型也有很多,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等。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管理措施一般为事前对工程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率,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1.2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因素。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因素大体可分为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下面进行分开讨论。(1)技术因素。作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会给社会带来很多益处,对于建筑行业亦是如此。因此可以看出,科技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风险影响非常大。在施工单位中并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但是某些技术人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技术水平不达标,又容易受到经验主义的禁锢,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实际施工中很可能出现技术失误,导致事故。(2)人为因素。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人的决策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决策人员、造价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责任意识对建筑工程造价风险影响大。

2建筑工程造价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分为很多阶段,文章对此进行分阶段讨论。2.1决策阶段。采用不同的投资方案,其工程造价存在很大差别,而投资方案的选择是建筑工程决策层决定的,因此决策是决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在决策阶段,需要确定项目规模及成本高低,这两点显然会直接影响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造价。2.2设计阶段。建筑项目不是做慈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这两种效益的高低与设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建筑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评定方案的技术条件以及经济投入,两者兼顾,力求达成经济与技术双赢的局面。设计之前,设计单位要实地调查,结合项目规模制作大体对我规划方案,选中方案后还要对方案进行探析,把握细节,系统优化。当然,造价咨询以及造价监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都是降低造价的重要环节。2.3施工阶段。施工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影响施工的因素又多,很容易出现脱离规划的情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极为不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预算,进行造价控制。此外,还要监察施工的全过程,一有变动,立即控制,不留后患。2.4竣工结算阶段。虽然竣工结算阶段是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其在控制工程整体造价方面起很大作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重视。

3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策略

3.1提高承包商的索赔管理意识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我国有很多高薪低能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足,缺乏经验,因此有必要提高承包商的索赔管理意识。在工程索赔中,要尤其重视施工阶段的监察,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严格把关,要求实际施工和图纸严格吻合,利用索赔技巧降低风险。

3.2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风险评估

为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风险,在施工之前,管理层要尽力找出影响造价的因素,并且制定风险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评估一定要保证其完整性,最大程度上降低造价风险。

4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只要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都能很好地做好工程造价风险控制工作,就可以很有效的规避各种风险,达成目标。

作者:陈嘉伦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

参考文献:

[1]徐丽娇.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6):90.

[2]郭二刚.论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6,(8):178+250.

第二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创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创建优秀管理团队。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近年来,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之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

越来越受重视,使得建筑企业遇到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形下,为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则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来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有利于减少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一、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对专业要求比较高,技术性强的一项工作。为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则应当实施动态化管理,这尤为重要。此工作的开展应深入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材料、设备,或是施工工艺、工程设计等,都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项目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仍然遵循着陈旧的工程造价理念,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需求,未能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另外,在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忽视了工程造价评估这一环节,未意识到评估工作的关键性,相对落后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目前由于缺少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以至于在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缺乏依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未能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其次,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建筑工程实施全面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未根据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来进行相对应的调整,整个工程造价工作过于静止,缺乏动态化管理。最后,缺乏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以至于其未能掌握管理过程中的要点,责任感不强,在工作中存在懈怠状态,需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三、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一)创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难以有效控制建筑项目中的造价成本。为此,则必须创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模式,实施科学的动态化管理。建筑工程本身就比较复杂,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进行管理,紧急处理出现的问题,并作出适当的工程造价调整,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造价并不会一成不变,其管理也不可过于死板,应当更灵活。除此之外,还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的、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细化,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二)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全面性,要实施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有着重要影响,仅仅对某一个施工阶段进行管理远远不够。为此,则应当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施工阶段,以实现全过程性的造价管理工作。例如,在招投标阶段的时候,则应当严格把控工程量清单,并根据清单来进行编制,检查合同中的报价是否符合实际的市场情况,从而保障招投标工作公平有序地开展;在设计阶段的时候,则需要对设计方案中所涉及的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工艺等进行深入调查,并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所需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则需要贯彻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意识的培训,制定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以对整个施工进行动态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的竣工阶段,则应当做好工程核对,审查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状况,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检查,以做好收尾工作。(三)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创建优秀管理团队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则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专业管理技能,提升其职业素养,使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责任意识,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以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减少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优秀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团队,是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有利条件。

在建筑项目建设中,实施科学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指根据市场经济对造价的影响来调整和把控建筑工程造价。实施有效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决策人员提供真实的依据,可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

作者:郭艳玲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奎北房地产管理所

参考文献:

[1]龚英杰.基于不确定线性回归的建筑工程造价预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

[2]刘永德.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6(01)

[3]李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1)

第三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方式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视度。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希望通过全文的论述,能够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制定出最完善的管理与控制方案,以降低建筑工程整体成本。

关键词:房屋建筑;造价;动态管理

一直以来,控制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工作都隶属于企业或者政府调控层面,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成本得以控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其动态管理与控制方式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更高效,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节省资源的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下文详细论述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动态管理措施,希望可以从根本上得出改善方案,以至于能够提升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效率。

1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未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效率有所提升,首先应该了解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基本原则,下文首先论述的就是各个基本原则的详细内容:1.1权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建筑工程之所以受到众多人的关注,是由于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因此,首先应该遵守的原则就是保证权责任相结合,使得相关部门在对造价实施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时候,能够对相应项目负责,并且贯彻落实相应的责任,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出现资金浪费不可控制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可以有相应的人员能够对其负责。1.2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从施工技术来看,可以在进行工程的设计的时候加强方案的优化和选择,提升技术水平,方案的优选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省费用,从经济角度看,动态控制,能够全方位控制成本的计划,控制计划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严格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1.3全面控制原则。无论是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还是施工中或者是后期都要进行费用的控制,要全面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把握。一般在前期工程决策或者设计阶段忽视了对成本的控制,导致后期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一些变更的状况,因此,一定要坚持被动变主动的创新控制原则。1.4动态控制原则。在成本的控制过程当中,如果都能够定期的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能够及时的对工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处理,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造价和成本管理水平。1.5目标管理原则。通过制定一些目标来进行工程的造价管理,通过前期的目标和计划对工程中的一些费用进行合理运用,用最少的成本来保证工程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提升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

2.1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应该如何实行归根结底是由管理层决定的。因此在最初的管理层决策阶段就要有意识的树立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意识,确定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在最初的工程决策阶段,企业就应该对建筑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对工程施工的可行性与施工必要性进行了解论证,这样既能保证工程实施的准确性又能够提前估算工程投资以及效益,使工程施工方案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帮助企业在决策阶段选出最佳施工方案,实现科学管理同时节约不必要的资源成本浪费。2.2工程施工与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首先在采购原材料时,应该随时掌握最新的建材市场价格变化,并及时按照所有的市场资料对控制方案进行调整:其次,市场部随时变化可能会导致出现更多的建材品牌,这时候建筑企业应该快速与建材供销商进行联系,掌握最新价格资料,降低企业的采购经营成本。2.3在工程竣工环节往往会因为结算对工程建设的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工程施工阶段重点做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控制。首先需要在充分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基础上,确保工程成本控制,其次是注重合同管理的强化,选择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监理公司及房地产开发公司,从而有效减免施工过程中的浪费问题。

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动态管理措施探讨

3.1决策阶段。该阶段直接影响后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做好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至关重要。①收集基础资料。做好投资估算需要大量详实、准确的资料。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需要认真分析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以确保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的准确性。这些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路、水、电、地质状况;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地和价格资料;已建类似建筑工程的市场状况和经济指标:项目设立地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环境及同行业经营情况;国家与地方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②编制投资估算。经过认真分析基础资料,从多个方案进行筛选并充分论证后,最终确定最佳投资估算方案。务必确保工程造价一开始就能定位在较科学合理的水平上。该投资估算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反映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案既要具备技术可行性,又应具备经济合理性3.2设计阶段。国外专家指出,设计费用虽然仅占工程总投资1%,却足以影响工程造价的7%。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是非常关键的。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时,务必利用各指标对总平面图设计、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采取优化设计方案和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即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再按照初步设计的总概算来控制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在保证各专业达到使用功能的大前提下,按投资限额严格控制设计,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3.3招标阶段。标底是拟建工程的投资底数,编制时吻合市场变化实际,保证编制质量,控制合理的造价下限。再根据工程规模、性质及特点等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引进竞争机制,保证各施工方最低利润的情况下报出优惠价格。坚决杜绝任何变相议标现象。在招投标过程中,要确保招标文件严密,提高公平竞争的透明度,保证公平合理。3.4施工阶段。督促建设、设计与施工各单位在开工前就认真审核图纸,严守设计规范,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提前解决掉,以防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工程签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标明必要施工要求和数据,杜绝不实或虚假签证。

4结论

通过全文的详细论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我国相关部门在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已经开始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未来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调控能够更加科学。上文通过论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详情,希望能够给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这样一来就能够利用现代化方式对工程建设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提升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作者:祁莹 单位:哈尔滨嘉利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对工程的影响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因此针对工程造价制定了计价方法,建立了价格机制,但不同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导致工程造价的预算也不尽相同,因而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与价格机制对工程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对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进行简单的分析,重点阐述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对工程造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与价格机制;工程影响分析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工程规模扩大,建筑市场间的竞争加剧,采用竞标的方法选择能够满足要求的施工企业。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制定合理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能够保持协调,正常运营。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对工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建筑市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1]。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造价中计价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主要是针对工程量的清单进行计价,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计价原理,优点以及步骤进行以下几点分析:第一,工程量清单计价原理。工程量计价方法是根据传统计价方法加以改善的,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中是根据定额计算,由于其方法本身存在诸多漏洞,不适应时展的趋势,被工程量计价方法所代替。工程量计价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工程的招投标规定,根据施工方案提供的施工图纸,将工程建设的计划项目内容进行记录,并将其列为详细的清单,作为工程招投标文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具体内容如直接费用、全部费用及部分费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二,工程量清单计价优势。工程量清单计价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当建筑工程中拨款及施工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对其价格进行结算,主要依据是建筑工程的完成进度占总工程量的百分比来计算,计价方法简单快捷,能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其次,在审核方招标中,投标人根据招标人的具体要求提出报价方案,并采用分布分量的计算方法对总工程量进行计算与分析,有效提高审核的效率与准确性;最后,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能有效减少投标人计算出现误差,减少投标人的工作量与重复计算率,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投标的周期,加快工程建设的时间进度,有利于投标人掌控和了解工程造价。这种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能有效提高投标人的计价效率,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第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步骤。工程量清单计价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首先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基本的了解,并将工程造价的参考资料作为依据,对工程项目及工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避免漏算、错算及重复计算等失误;其二,根据招标文件中对施工方法、设备采购、工程材料、施工期限、施工范围、施工内容的明确规定,对照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计算,以及对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多次核对,确保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其三,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对施工环节及工序进行明确,并对工程图纸中模糊的标注进行严格的核查,以及对施工中需要安装的部位及尺寸进行详细的监测;其四,对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规则应全面掌握,能熟练运用,加强计算的精确性;其五,应明确施工中的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措施、施工机械配置,并在施工造价体现其施工要求;其六,工程造价中应明确施工所需的设备、零件及其原材料和加工的价格,包括材料及设备的厂家、品牌与价格等都需要进行明确的体现;其七,应对工程量进行严密的核算,包括附属的工程量及项目;其八,工程量清单中还需重视施工的技术、安全、生活等非建筑实体部分,对工程的措施项目进行计价;其九,对工程造价中的综合单价进行计算,包括项目所需缴税金额,措施项目费用、规费等相关费用,对综合单价进行填写。

二、建筑工程造价中价格机制分析

第一,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控制管理。建筑工程造价中价格机制主要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在建筑市场的造价预算的控制中存在严重的超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众多,例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与建筑设计规划不符,建筑施工材料成本与机械成本、人力成本与建筑设计计划成本不符,对工程造价管理上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建筑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强烈的经济意识,对工程造价缺乏正确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与造价管理人员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而造价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设计缺乏辨识能力,对施工设计图纸在相关价格上缺乏准确的估算,从而造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频频出现[2]。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合理的价格机制,能有效减少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工程成本为核心,企业进行自主报价的价格管理机制,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工程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出满足企业的经营特点、适应市场价格走向的价格机制。第二,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基本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价格体制的发展,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政府部门应对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价格体系的管制,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对市场中的建筑材料及工程设备等物价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市场价格产生不合理的变动而导致市场发展形成冲击力;其次,根据市场价格的基本信号,建立健全比价体系,合理配置优秀资源;最后,以市场供求为主要依据,对建筑材料及劳务费用进行定价。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需要适应现代建筑市场的竞争需求,对社会优秀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第三,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改革建议。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改革,需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市场建筑价格为依据进行改革:首先,在现有的价格机制基础上,推行统一的计量标准,使全国的计价标准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并且在价格机制中,需要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遵循建筑经济的价值规律进行量化分离;其次,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应对市场价格进行统筹管理,定额建筑商品单价,对建筑招投标工程进行监督和有效落实,对招投标的工程建设进行合理的管理,对施工质量、工程造价与施工周期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防止企业及建筑市场不规范行为发生,杜绝建筑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对价格机制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造价中价格机制的作用,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价格机制的均衡发展;最后,企业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对投标报价进行准确合理的计算,防止招标人收取不合理的调控取费率。

三、建筑工程造价中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对工程的影响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中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中的招投标价格、标价及工程结算价格这三个方面,导致建筑产品的价格波动,从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施工质量及工程管理产生影响。采用合理的计价方式及价格机制,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首先,建筑工程造价中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在市场调节下进行工程的计价,采用量化分离的计价管理机制。在施工实际操作中,根据招标人提出的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避免投标施工单位的重复计算工作及计算误差。根据建筑市场的产品价格,企业进行自主报价,有效缩短工程招标时间,增加了施工时间。在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下,施工企业单位在工程中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对施工的价格预算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工程造价预算出现超出的现象[3]。其次,工程造价是以市场计价为模式,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标底的评定工作是以合理的低标价且不低于施工造价成本为最优标准,改变了传统的接近标底价格,防止企业盲目地压低报价。对招投标工作及建筑市场价格进行规范的管理,避免企业为中标而发生的不规范行为,招投标中企业的中标应不低于企业的成本价,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主要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这种计价方法反映了工程的总造价及实体价格,对工程施工中的措施费、分部分项的工程费、规费、税费以及其他项目费用列出详细的计价清单,根据招标文件中及相关施工合同中的约定,对工程的综合单价、工程项目清单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分部分项工程费用进行严格管理,统一执行。除特殊项目外,其他工程结算的工程造价不得进行调整,对工程投标的审核工作提供便利,大大缩短了工程审核的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中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主要采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法,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的价格机制,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及工程施工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列举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优点,说明了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在政府宏观调控及市场价格监督下的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规律,有效落实工程造价成本控制,防止工程造价中预算超出的现象,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对建筑商品价格进行定额,进行量化分离,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工程的施工周期与施工质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做出贡献,值得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彩玲 刘 杰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迪军.谈如何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控制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J].广东科技,2006,(3):150-152.

[2]王文香.实施2013版清单计价规范对工程造价计价体系的影响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4,(9):21-23.

[3]刘向程,王恩茂,米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5-28.

第五篇: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最主流的项目之一,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单位最应该的就是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上的控制,不光是单纯方面的价格控制,还应该从工程进展以及工程的安全系数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整体造价的有效管理。本文就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方便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仅为个人观点。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施工

在社会高速发展进程中,建筑单位要想立足于社会舞台,长足发展下去,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有效地控制,这直接关系到建筑单位能否获得最大的利益,能否得到项目中标。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是最至关重要的,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监督,能让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会出现超出预期成本以及工程不达标等情况,建筑企业应该认真去对待工程造价这一项工作。

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1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制定。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通常都是由施工单位进行编制的,并将其用做施工准备以及施工组织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同时也是现场施工时施工企业用于管理的内部法规。所谓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认真去审查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从多个方案中精选、比较、分析出最佳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排除掉不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避免工程造价成本的增加。施工组织的中心就是施工进度计划,是在施工的时候将所有施工工作都有机结合起来,让施工任务能最快的完成。所以说施工进度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期,施工进度的合理化同样由3个指标来衡量,即施工均衡、施工工期和竣工率,同样施工期又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工期合理的标准界定是在工程计划满足预先设定的最低费用,依据工程造价的构成,可以将工程成本分为直接费与间接费两个部分。其中,直接费只要是在合理组合还有正常施工条件下降工程完成时,费用是最低的,要是在这个标准下加快工程的施工速度、或者延长工时,那么直接费则要相应的增加;间接费则是跟着工程工期的缩短而相应的减少,这两部分费用主要依据工期的长短来定。1.2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与工程工期的关系。所有的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施工的时候,都会力求工程工期短、工程造价低、工程质量好。在工程施工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工程工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整个工程建设和施工组织设计要特别重视的问题。这三个整体是整个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之间也起到了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只要有一个目标发生变化,那么另外两个目标将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且会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工程工期短、工程质量达标,且工程造价又低,但是这种情况几乎很少出现,如果工程造价低且工程质量好,那么工程工期就不会要求的太严格;如果工程质量好且工程工期短,那么工程造价就不会太低,所以说在一项建筑工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客观因素都进行严格分析,避免出现影响工程的情况出现。

2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措施

2.1控制好工程施工程序变更。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对工程程序的变更做好严格的控制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建构出一个完整的变更、支付以及控制系统,在施工前要准备好相关物料,以便增大施工控制的可能,从而能对施工控制进行不断地改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常都是指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工程施工的时候要依据施工程序严格进行,尽量避免变更,预算也要施工单位及时上报。要是没有意外发生,工程程序是没有必要变更的,如果想要变更,那么就要先通过审核,即施工单位要先将项目报告提交上来,先由工程的监理工程师审核,然后再由业主批准,最后才可以进行程序变更。工程变更也和工程造价有直接关系,因此在上交变更报告的时候还要将处理方案给提交上来,并且对所需的资金予以说明,这样能让工程造价更加明确,能更好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2.2加强工程造价时的控制。由于工程建筑的工期长的特点,工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或是市场波动都是影响工程造价,想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以保证符合合同的要求,造价控制的工作人员首先要清楚了解施工现场的状况,同时也要对市场的波动进行考察,要综合分析影响因素,评估已经花费的资金和预计产生的成本,对相关价格进行及时调整,成本控制工作中决策者应起到主要的作用,使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2.3重视工程造价资料管理。对工程造价资料管理要高度重视起来,首先构建一个造价资料系统,提供计价依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造价资料。如工程费用支出资料或是经济参数资料等,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参考。而且要对资料进行有效地整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是指工程费用、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和安装费用等。这些内容一定会有相应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整理,也是为了为工程造价提供资料参考。2.4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信息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信息化,利用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建立一个有效地工程造价的信息系统,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信息系统要对工程施工劳动力、设备和材料、收支详细信息等资料进行收集,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以促进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为企业创造利益。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工程造价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工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多数的建筑工程来看,合理的造价控制能让建筑工程达到预期的施工设计方案,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注重对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把控,分析不同施工环节的特点,做好相关的造价管理和控制。

作者:林旭清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戴荻茜.谈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2]钟远东.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及有效控制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4(23).

[3]韩加勇.浅析如何有效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4]贾纪伟,刘文辉,车忠仕等.土建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

[5]柯雪明.刍议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第六篇: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现状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要求也日益提升。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而言,价格机制的影响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现状却不容乐观。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价格机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革新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机制;现状分析;革新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以及优势分析

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定额计算法,定额计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因而逐渐被淘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此种计价方法主要是根据招投标的相关规定以及设计图纸的样式来对工程建筑的项目内容进行记录。与传统的计价方式相比,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很大的优势,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工程计量中的误差,同时还在工程审核的过程中提高了工程建筑的质量与水平,使得建筑的效率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价格机制现状分析

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价格机制的发展现状来看,“三超”现象比较严重,即“工程概算超工程估算”“工程预算超工程概算”以及“工程决算超工程预算”。不仅仅是近些年,可以说“三超”现象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对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的管制必然会对我国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1]。我国工程项目的“三超”现象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有建筑工程的人力、材料以及机械等成本变动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工程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的脱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之所以会出现工程设计与工程实际脱轨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比较保守,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经济意识。在具体的设计中,工程人员往往只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工程建设的投入欠缺考虑,甚至在思想上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工程造价的高低与否完全属于概预算人员的责任。但是,概预算人员一般对设计的图纸是缺乏足够了解的,其责任往往是在工程设计完之后计算工程的投入量。设计与概预算的脱轨,在本质上就是技术与经济的脱轨。正是因为技术与经济无法实现有效的融合,导致无法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因而必须在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以及概预算上实现限额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针对招投标报价来讲,报价制度的形成要立足于建筑工程的成本,同时,科学有效的报价制度的形成还要立足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经营与发展水平,在综合考虑市场的情况下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基于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条件下,建筑工程的价格机制形成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首先,市场供求决定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以及劳务费用;其次,加强对差价体系以及比价体系的完善,利用市场价格来优化资源配置;最后,加强对价格管制体系的完善,在坚持市场定价的前提下,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避免因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导致建筑工程价格机制出现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现象。

三、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改革的建议

上文已经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得知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在管控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超问题”。为了实现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科学合理发展,必须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但是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与原则,下面就具体的改革建议进行仔细的阐述:第一,立足于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价格体制以及价格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科学有效统一。这样不仅可以统一标准,同时还能对各个地方的不统一现象进行合理的规范[2]。第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形成主要还是以是市场调价为主,要充分尊重商品自身的经济价值。虽然以市场主导为主,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能忽略,尽量做到市场为主,政府调节。在必要的时候,政府还要引导市场中的商品定价。第三,加强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建筑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因而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监管,比如建筑工程的造价、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质量等。通过对这些环节的监管,让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价格机制环境中成长。第四,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需要谨慎,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进行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另外,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管理,要保证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招投标工作科学和合理化的进行。

四、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革新措施

(一)加大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改革力度1.加强对中介服务行业的规范。在我国建筑市场行业中,中介机构是不可缺少的服务主体,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法制化建设以及提高社会的服务水平。造价咨询以及标底编制等都是社会有偿的服务。就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必须建立一个专业化程度高、功能设备完全的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而为工程的承包方与发包方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如何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首先,需要对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的清理,清除一些不合格的机构组织;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实行回避制度,严格打击利用权势承揽标底的行为;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通过法制教育的宣传来实现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2.培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基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虽然建筑工程行业的建设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工程造价的咨询机构也在日益增多,但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却是极度缺乏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人才,知识面普遍较窄,且日益老年化。按照国家的要求,建筑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有着良好职业操守的技术与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来看,高技能的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在技术层次的掌握上不精,法制观念严重缺乏。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想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必须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对人才的录用上需要加大录用的标准,同时对于已经就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大技术技能的培训,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来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3]。(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信息服务系统1.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同时还能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相对便捷的平台。建筑工程行业的承包方与发包方在开展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建筑信息的支撑,因而必须要发挥计算机的资源管理与通信技术。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网络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就是最明显的体现,比如招投标信息的披露等。可以说,信息网络技术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2.加强工程造价数据库的建设。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为了实现科学报价,必须对建筑工程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评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对已经竣工的工程资料进行搜集,从而建立一个历史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对工程进行分类与编码,不同的建筑工程在技术参数以及工程造价的组织方面是不同的,因而必须做好分类工作,将同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放在相同的数据库文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为了更好地管理信息,需要建立系统、科学的编码体系。在对工程进行分类以及编码之后,各部门才能根据整理的信息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4]。(三)创新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管理方法1.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商榷,通过技术部门与工程部门定期开会商讨进而寻求相对科学的技术方案。另外,为了增强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经济意识,需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进而让每名工作人员都养成成本控制的良好习惯。2.加大对工程造价价格竞争机制的创新力度。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要加强各级政府的素质教育,只有提升其业务素质以及政治素质,才能保障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另外还要建立信息网络的交流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建筑工程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机制管理,不管是对于建筑工程的规划还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本身而言,其作用都是巨大的。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价格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知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在管控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并且针对管理过程中的不足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革新措施与建议,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袁辰雨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婧,周密,任轶蕾,等.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5,(14):28-29.

[2]王绍光,黄万盛,单世联,等.20世纪70年代中国[J].开放时代,2013,(1):5.

[3]陶桦铭,墙新,曾仁书,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13.

[4]施琴,茅丹婷,姚宇,潘妍丽.在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加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1,(10):76.

第七篇:建筑工程造价管控阐述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BIM的运用,则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效率,通过构建信息模型,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改善建筑工程造价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准确性以及效率。文中对BIM在工程造价实践中的应用优越性,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BIM技术;优越性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量较大,而且涉及的内容较多,工程造价对数据信息共享性要求较高,而BIM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需求,能够确保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决策,提供各类数据信息,以实现节约成本与实时核查等目标。

1BIM理念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其即使管理理念,同时也是管理技术,通过构建建筑模型,来表达建筑项目的物理性能与功能。在BIM模型平台上,能够实现数据资源信息共享,为建筑工程建设周期内各项问题,提供决策数据支持。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模型数据库的建立,具有三维图纸输出功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提高工程施工决策质量、控制工程施工成本与监督等,发挥着极大的作用。BIM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造价工程管理软件的发展,使得工程量计算的更加精准。

2BIM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优越性分析

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问题:1)造价模式与建筑行业市场发展情况不相符,实行的动静态结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需求。2)工程造价管控模式缺乏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撑,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模式与建筑市场脱节。3)传统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所运用的确定方法与管理方式,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要求。而BIM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个建筑环节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分散问题,实现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与实时性管理,还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的精准度与效率。BIM技术的运用,运用3D布尔运算法以及实体扣减法等,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各施工专业之间的融合,使得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同时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得以提升,将三维模型转化为5D模型,进而能够及时获取建筑项目施工信息,进行工程造价核算工作,除此之外还改善了传统工程设计滞后问题。

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的实践应用优势阐述

3.1BIM应用标准

我国国家建设部于2007年,了中国IFC标准-JG/T198-2007《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此标准规定: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的资源层与交互层等,适用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以及各阶段内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随着国家标准的发展,进而带动着地方标准的发展,上海市于2015年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在该标准中提出了采取分类统计的方法,在进行量化统计时,不采取直接采取与计价有关的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而且量化统计使用的数据,可以直接从BIM模型中提取。除此之外该标准还明确提出数据信息提取的规则,即直接从BIM模型中提取,以此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极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3.2BIM在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实践应用

3.2.1应用于决策环节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决策环节,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项目方案以及财务数据信息搜集工作,将各类资料整合为规范的信息文件,能够对项目方案中的差错数据进行分析,以此确保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方案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极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决策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效率,提高工作效率。BIM模型的运用,利用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数据信息,来估算项目投资的合理性,结合以往项目的数据模型与模拟方案等,利用系统形成估资总量。除此之外BIM模型的应用,还能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项目方案,减少不必要的项目建设费用支出。

3.2.2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环节

在工程设计环节,运用BIM技术,将已经完成设计的工程方案,输入到BIM软件系统中,通过与项目投资概算书中的工程估算投资数值相比,能够得出准确的项目工程量文件。同时BIM技术应用的优势性还体现在其能够检查设计方案的质量,能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测量设计进行改正,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BIM软件的分布式模块,其能够与传统工程施工的CAD做对比分析,构建项目成本模型,依据相关的价格清单,实现自动扣减以及分类汇总,进而获取大致的价格文件,完成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最后将价格文化再次导入,则能够获取最后的建筑工程造价方案[3]。

3.2.3应用于项目招标环节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控实践应用优越性,还体现在工程项目招标环节。运用BIM技术,能够对不同的投标文件进行检查,确保投标文件的合理性。运用BIM软件,还能够选取出与市场价格较为接近的价格,实现标底编写,将其分解为不同的招标文件。同时BIM技术,还能够对招标文件的各细节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招标文件编写,再通过BIM模型将招标文件发送给各投标单位,而符合资质的投标单位,则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填写工程建设单价,再将单价报送给BIM模型。BIM技术在此环节中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工程造价管控的缺陷,不仅能够做好投标文件的核实工作,还能够检测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写的合法性与标准性。

3.2.4应用于施工建设环节

工程造价管控的主要环节是建设施工环节,若将BIM技术应用于此,则能够便于后期结算工作的开展,在进行结算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需要利用BIM模型,将文件导入系统中,便能够获得出价图,进而能够完成结算内容的选取,以及各部工程量数据信息,以及工程前期的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进度信息,来控制施工材料的发放与库存控制工作,同时还能够编制出资金运用方案,以及材料采购方案等,进而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若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施工问题,则可以运用BIM技术,技术调整工程量信息,将项目工程量调整到最适合的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只需要将建筑施工材料的价格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等,输入到BIM模型中,则能够获取工程造价信息,不仅能够确保工程造价核算的准确性,还能够减少人员的工作量[4]。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用,其能够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环节中。与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型相比,BIM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传统工程造价模式应用的缺陷,还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进而确保工程造价管控的质量。

作者:周文瑞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韩学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4(18):97-99.

[2]徐雅芳.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对比及实践研究[J].建筑施工,2016(11):1631-1634.

[3]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24):68-70.

[4]隋振国,马锦明,陈东,徐伟.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进展[J].施工技术,2013(S2):161-165.

第八篇: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合理性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建筑投资成本的关键,而很多建筑工程中对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尤其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更是存在忽视的态度,进而导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如:实际施工项目使用资金与工程造价设计不符,严重超出的情况,最后导致建筑工程资金投入过高,浪费情况普遍,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变量问题;控制措施

从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方面来分析,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结构设计的影响已超出总工程造价的50%以上;而从建筑结构设计周期来分析,其阶段的设计周期仅占总工程建设周期的20%,可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对总工程造价的影响有多大。就现阶段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来看,值得建筑企业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合理。

1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

1.1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基本概念。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程规划以及结构设计环节非常重要,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围绕核心,从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够充分显示出施工技术与工程造价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予以有效的施工方案实现施工顺利、成本合理的目的,这样对工程造价来说也能够提高控制能力。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满足建筑方案要求,确保建筑项目整体设计合理,以达到建筑工程竣工后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目标,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是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决策、设计等各环节投入成本的总额度。1.2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存在的影响关系。工程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建筑工程中技术与经济两个元素从对立的走向转变成统一走向的过程,目的是以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能力的同时,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在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成本投入环节非常多,在经过合理规划后,并取得决策确认,就可以作为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非常重要。经过多年对工程造价的了解与分析,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影响关系非常明显,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影响率。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好坏的影响非常大。

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变量问题

2.1工程造价机构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变量问题。就当前建筑项目设计中,结构设计环节至关重要,相应的工程造价结构配置也需要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而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结构造价控制机构配置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总工程造价的直接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处于平等关系,甚至还有很多建筑工程中对工程造价部门的存在不够重视,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与执行部门,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由于权限与独立性问题、部门地位问题、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导致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居多,就拿独立性问题来说,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极容易发生后续工程造价的问题与误差,导致资金投入过大,浪费情况居多,不合理利用成本现象普遍,最后导致工程资金投入加大的问题。2.2控制造价环节缺乏执行力所引起的变量问题。执行力是一个任务是否能够有效完成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其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也一样重要,而现阶段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执行力严重缺乏,部分建筑企业对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够了解,也没有意识到造价控制的执行力会直接影响到总工程造价的结果。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上仍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不具备科学性,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也不够认真,造价控制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待审核与验证,进而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2.3缺乏准确的目标所引起的变量问题。在建筑项目结构设计环节中工程造价过程缺少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控制重要因素,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意味着工程造价控制处于盲目的状态中,这是一种级不负责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是施工企业在确定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目标时,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目标,不能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对工程造价目标的一致性十分不利,降低后期施工工作的完成效率。

3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制定一个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一般是采用制定方案的初步估算来制定所谓工程造价控制阶段的初步目标,对于包含具体技术设计的建筑工程将使用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对于没有具体技术应用的建筑则可以不经过修改直接将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3.2完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是有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要建立完善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制度需要保障已经制定的工程造价控制制度要完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整的执行下去,其次要建立一套合理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奖惩分明,最后是要明确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各阶段的目标和具体责任人,明确的目标和职责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控制的最有力的保障。3.3合理选择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保障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控制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是采用价值工程的数据信息来对工程价值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并使用限额设计的方式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规范化。尽管限额设计的方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在设计阶段的方案的制定和施工管理以及设计概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或者运算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合理性。3.4实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数字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十分适用于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数字化的发展,当今社会先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了无限的上升空间,要合理使用现在互联网中庞大的信息资源,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工程造价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研究专门的工程造价控制的计算机软件仍是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方式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法。数字化条件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必然会提高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质量和控制效率。

尽管各大施工企业都具备比较完善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一定的问题,要加强行业交流和技术水平的探讨,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科学性,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聂鸿魁 单位:秦皇岛维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秦兴勇.基于工程造价控制的钢筋砼建筑结构优化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李晶波.基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5(47).

第九篇:施工方案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摘要:为了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单位通过科学的方式优化工程的施工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设单位了解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通过将施工方案编定和工程报价编定有机的联系到一起、优化工程进度计划、提升现有施工机械的利用率等方式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文章就施工方案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施工方案;优化;工程造价

施工方案是工程建筑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方案内容覆盖了施工建筑的方方面面并且贯穿整个建设过程。通过施工方案的设定能够有效控制好建筑成本、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良好的施工方案能够提前计划好工程所需要的施工材料、施工机械,通过统筹规划使工程造价有所下降。

1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与其工程造价有着密切关系。施工方案基本的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的分析、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还有经济分析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其中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确定更为重要,如施工机械的选择、水平运输方法的选择、土方的施工方法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选择等等,均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业主使用要求及工期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施工方案从确定之日,就对整个施工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并且施工方案涵盖了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方案的确定者能够全面考量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关键要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好影响工程造价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但是在现阶段的施工方案确定过程中,大多数施工单位往往只注重施工建设的某一方面,这种情况下虽然在某一方面降低了成本,但是从整体工程造价的控制上来看,其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使施工方案能够切实有效的促进工程造价的降低,施工单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2.1将施工方案编定和工程报价编定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施工方案和工程报价这两方面因素对于工程造价都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工程报价的设定需要考虑整个工程建筑施工中所需要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因素,最终才能够进行相应的工程报价。而施工方案决定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决定了工程施工所使用到具体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旦施工方案的施工技术或者施工材料有所改变,就会导致工程报价对应部分的价格也就出现变动。并且大型工程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的数量往往极其巨大,在进行批量采购的时候其材料报价相对于零散购买会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影响。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的变动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比如土方施工中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那么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使用水泵等设施进行排水操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工程报价部门及时统计出相应的工程施工量以及器材的单价。可无论施工建设中的任何细小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发生改变,都会使得整体工程造价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是施工材料改动数量较为巨大的时候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更为巨大。因此人们进行施工方案设定的时候,应该将施工方案以及工程报价两方面因素有机的协调在一切,使得这两方面能够实现同步,也只有在这种情况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建设资金。2.2具体施工方案的优化。一个良好的施工方案应该在最大程度上简化施工工序、提升施工的现代化程度,实现工程建设成本的降低。而现代社会在科技方面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筑施工在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施工方案的优化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优良的施工技术,将这些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应用到是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提升工程施工中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来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代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建筑业的方方面面,比如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通过大模板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施工中框架结构的使用,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墙面、柱体等建筑结构抹灰操作的工作量。在简化施工工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材料,更为重要的这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有助于工期的缩短。在建设周期要求严格的今天,能够缩短建设周期无异于节省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工程的整体造价。现阶段在进行工程造价优化的过程中,要着重的考虑到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好工程的整体造价。2.3工程进度计划方面的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表示,也可用网络图表示。横道图简便、直观,流水作业排列整齐有序、一目了然,但难以表现大型、复杂工程的全貌,不能指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和机动时间,无法进行优化;网络计划最大优点是时间参数表达丰富,可通过时间参数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最早完成时间,找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明确紧前、紧后工作的重点。通过计算各项工作的自由时差、总时差,向非关键工作要时间、要资源,将时间和资源转移到关键工作中去,从而找出可优化的时空间隙,使施工进度计划最优化。2.4提升现有施工机械的利用率。由于现代施工建设的建设面积较为庞大,并且在施工现场参与施工建设的人数众多,在这种情况往往也会出现施工机械闲置的情况。最为常见的是一个施工部门在使用完相关施工机械的时候将其放置一边,而其他施工部门因为不知道有闲置的施工设备而采用人力施工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提升施工现场机械使用率也就成了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的必要方式。

3结束语

施工方案是对建设工程施工活动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它编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业主使用要求及工期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是控制投资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优化,确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保证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朱旭升 单位:浙江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价格机制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市场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政府的价格干预成为必要,但政府介入价格运行具有层次性和局限性。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我国应重点加强价格形成和价格调控两个层面价格干预制度的修正与完善。

【论文关键词】政府价格干预价格法法律制度

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我国价格体制已历经30年风雨。1998年5月113《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的生效实施,是我国价格法制建设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标志着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价格调控监督体制和价格法律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干预市场价格行为和调控价格总水平的唯一主体,新生的社会中间层主体正在渗入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价格机制之中。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政府在价格形成和运行中的角色与定位,探索确立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一、政府在价格运行中的角色厦定

(一)政府介入价格运行的正当性

价格是维系市场主体问进行价值交换的最重要媒介,其表现形式是围绕着商品价值的上下波动。“价格作为路标,指示出哪里最需要资源,此外,价格还激励人们沿着这些路标前进。”Ⅲ市场主体通过价格表达出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愿望,于是价格提供了市场交易中的标准。当价格标准确定以后,各经济主体通过价格体系将社会资源的价值和人们的选择转化为生产、交易等活动,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见.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交易的中介平台。发挥着传递信息、给资源使用者提供激励使其接受信息的引导、给资源所有者提供激励使其遵循这些信息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天然具有滞后性、自发性和盲目性等缺陷而诱发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低效益与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开始考量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唯一调控方式的合理性,政府介入市场、干预价格成为必要和必需。从此,“立法者不再满足于从公平调停经济参与人纠纷的角度考虑和处理经济关系,而侧重于从经济的共同利益、经济生产率。即从经济方面的观察角度调整经济关系”。

(二)政府介入价格运行的层次、内容和方式

基于价格机制作用领域的层次性.政府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介入价格运行系统的,即对微观市场的价格行为规制和对宏观经济的价格水平调控。前者是指以市场价格机制为基础,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矫正或改善市场运行中的价格失灵行为,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后者是指政府通过价格杠杆,调控市场供求关系,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两者相互衔接、有效配合,共同维护价格秩序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立足政府介入价格机制的层次性,政府价格干预将具体化为以下内容:(1)价格形成的干预。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在竞争中依据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但是,实际的价格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商品的价值,当价格背离价值的偏差过大时,政府的干预或矫正就成为必要。另外,某些重要的社会资源价格很难依靠市场自发形成,也需要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在市场之外进行补充性的政府定价或制定指导价。(2)价格运行的干预。各经济主体的价格行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规则和程序,在价格制度框架内运行。但在市场竞争中,利益的驱动常常使得经济主体将价格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边界乃至超出边界。因此,政府需要依据价格法律制度对价格运行中的主体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以维护竞争秩序。(3)价格调控行为。为了矫正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达到稳定价格水平的目的,政府可以运用法律创设的价格干预方法调控供求关系,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政府价格干预的实现途径,基本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1)强制性干预,即政府对于某些商品和社会公共物品实施的强制性干预,主要包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资源稀缺的商品、重要公共物品的价格干预和非常时期的物资价格干预。(2)指导性干预,即政府在尊重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价格。(3)防范性调控,即政府根据价格总水平的态势,对于价格实施的适时调控,以维护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4)否定性干预,即政府对于市场运行中价格违法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和处理。

(三)政府干预价格运行的边界

适应当今社会结构的发展与变迁,政府与市场、公法与私法关系的整合与调适,政府的价格干预呈现明显的社会化、多元化、民主化趋势。因为“有必要让民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乃至直接行使某些权力,来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使国家权力中增加人民性的含金量,并从人民委托出去的权力中.又收回一部分归社会主体自己行使。”价格听证制度的确立和运行。就是这种政府价格干预变动趋势的典型例证。

其间,政府只是价格机制中的一方主体,政府干预应以市场价格机制为基础,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在赋予政府价格干预权力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政府权力的边界和尺度。由于“政府规制可能会阻碍市场向均衡价格变动,导致短缺或过剩”,因此,基于政府在价格干预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限定价格干预的边界:一方面。政府干预需要针对市场机制的自身缺陷。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与市场运行状况相结合,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实行合理的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另一方面,政府干预需要针对政府机制的自身弊端,根据国家法律的明确授权。对价格运行施以必要和适度的干预,防止价格干预中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应强化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在价格机制中的地位和功能。以有效制衡和监督政府价格干预权力。

二、政府价格干预的历史变迁与中国法考察

(一)政府价格干预的历史变迁

1.重商主义时期的价格干预。在资本主义形成的早期,重商主义者们主张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必须进行价格干预,利用价格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防止本国金银的流出,在商品交换中实现贸易顺差,换回更多的金银货币。当时西欧的一些国家采纳了这些建议,颁布了防止金银输出的法令,实施了吸收金银货币到本国的政策和鼓励措施。因此,在那一时期“我们看到,每天都有外国商品运进我国,使外国人大获其利,我们自己深受其害。”国家干预下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英国在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其目的在于利用关税限制或禁止谷物的进出口,用以控制谷物价格的上涨.以保护本国的谷物生产者。正是有了与重商主义相适应的国家干预下的经济政策,才使得西方国家顺利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所需要的大量原始资本积累。这一时期政府在价格干预方面实行的是全面的、非市场化的干预手段。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价格干预。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思想符合英国等国家向大工业生产过渡时期工业资产阶级自由发展意愿,“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于是各国政府纷纷以“守夜人”的姿态和“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态度,作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维护者仅给予市场价格最小的干预。但是,仍然在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卫生、关税、价格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体现国家干预的法律,例如英国的工厂法、法国的粮食限价法等等。“为了使这种分配更为合理,分配均衡,我们几乎始终呼吁亚当·斯密所摒弃的政府干预。我们把政府看成应该保护弱者不受强者欺负的保护者,应该成为没有自卫能力的人的保护者,应该代表公众的长远利益,应该使长远而稳定的集体利益不受暂时而又强烈的个人利欲所侵犯。”可见,在政府作为市场“守夜人”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的价格干预依然发挥着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作用。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价格干预。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市场机制的缺陷进一步放大,其破坏作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更加证明了市场经济对于国家干预的迫切需求。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对经济力量或因素的自由运行有必要加以制止,或加以引导”阎的“国家干预”思潮推动下,美国推行了一系列由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的经济改革纲领。价格干预作为重要的经济干预手段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法律就是《产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前者授权联邦政府制定各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规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和价格水平。意图消除行业卡特尔,消灭生产过剩;后者运用价格干预的手段,限制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数量,提高相关产品价格,使得农业渡过生产过剩的危机。

(二)政府干预价格的法律考察

1.形成调整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颁行的《价格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和《价格管理条例》(1987年)是政府价格管理领域最主要的行政法规,对于贯彻执行国家的价格方针、政策,加强价格管理,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安定人民生活,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家还颁行了《关于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的通知》、《关于制止乱涨生产资料价格的若干规定》等法令和政策性文件。但是,伴随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价格管理条例》确立的政府价格管理体制越来越表现出鲜明的不适应性。“政府主导价格运行”的角色定位亟需调整与改革。

2.发展成熟阶段。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价格运行法制化的新形势,1998年《价格法》的生效实施,开创了我国“依法治价”的新纪元为了全面落实《价格法》确立的政府价格管理体制,国务院出台《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并经先后两次修改,不断加大对经营者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价格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明确了行业协会因价格违法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国家还颁布《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价格监督检查管辖规定》、《价格行政处罚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政府价格决策听政暂行办法》、《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分别对规制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规范价格干预的政府行为、提高价格干预透明度等做出具体规定,以加强政府干预价格运行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再加之《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倾销条例》和《反补贴条例》、《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一个以《价格法》为中心,涵盖宏观价格调控、微观市场规制、反价格垄断、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等为主要内容的价格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正式确立了“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价格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政府价格干预的制度缺陷及其修改完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自由、自治、独立的市场精神也更加得以彰显,对政府权力的需求在量上越来越少,只需要政府在市场运行中扮演协调、监督和服务的角色。”一方面,社会公众参与价格管理的要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政府价格干预的职能亦在发生重大转变。适应“经济民主”、“权力制约”和“社会本位”等理念的要求,正视政府价格干预的制度缺陷,加快政府干预价格的制度改进与完善,已是形势所需,势在必行。

(一)价格形成干预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价格听证制度。它是“经济民主”原则在政府价格干预中的具体体现。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如果不强调经济民主,那么价格法就可能以自己的规定妨害乃至窒息经济民主在我国市场经济土壤中的生长。因此,《价格法》及时引入听证会制度,确立价格形成机制中决策程序的民主、公开和透明原则。2002年《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的出台,使得这一制度得以真正发挥作用。

但是。依然面临着听证会的事前程序、听证会代表的选拔与构成、听证会的公正性、听证权益的法律救济等诸多方面制度缺陷.承受着“逢听必涨”的社会现实。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改进价格听证制度:首先,根据价格法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价格听证的实施细则,颁布听证目录,将重要商品价格和公益、公用事业服务价格的制定或调整纳入听证范围。其次,建立选举价格听证代表的机制,听证代表应具有广泛性,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济管理部门代表、经营者外.应更多地让消费者参与听证;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经济、技术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听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政府价格决策中的作用。再次,对经营者提供的听证材料特别是成本材料进行审核,保证其真实性,提高政府听证决策的科学性。再次,通过听证形成多方制约格局。强化社会公众对经营者和政府的监督,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减少盲目性、片面性,使政府定价更为科学合理。最后,丰富价格听证的组织形式。听证会只是听证制度的一种形式而已,可以考虑创设问卷调查、网上信息进行投票等形式,使公众可以通过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会议等多种形式参与价格听证。

2.政府定价、指导价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定价实行的是以成本为基础加上合理利润的成本加成定价法。而政府对价格的审定基本上是以被审企业自己上报的成本、定价和其主管部门提出的调价方案为依据。由于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政府在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制定中处于尴尬局面,一方面是企业在价格干预中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规避政府干预而谋求不法利益;另一方面是政府价格干预违背正常的市场价格空间,使得企业的盈利空间收到非市场因素的破坏.

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为此,应当强调消费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的相关程序,赋予除经营者外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政府定价的制定过程。㈣同时还应当发挥行业协会、工会等社会团体在行业价格信息方面的优势,使其能够为政府定价提供充分、有效的商品价格信息。此外,还可借鉴德国的政府定价、指导价制度的总揽性原则规定,“在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通过市场竞争自由形成的同时,国家采取适合市场要求的手段,对极少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进行程度不等、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形成所谓‘行政价格’,以明确政府定价、指导价的原则性界限

3.临时价格干预制度。《价格法》实施以来,我国在非常状态下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确实取得显著实效,但也存在非常时期价格于预权的配置不尽合理、程序复杂等问题。为此,应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其一,合理配置非常时期的价格干预权限,有条件地赋予县级人民政府I临时价格干预权,以防范和控制因局部范围的突发事件所引起或者可能引起的价格异常波动。其二,明确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有效期限,在增加干预的可预期性同时,督促政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突发事件的影响。其三,创设责任追究制度。对怠于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其四,增加临时价格干预的诱导方式,如日本的“标准价格制”可为我们提供一种强制性较弱的模式,即“在物价异常变动之际,为谋求物价稳定而设置的制度。但是一般说来。它并不像公定价格制那样的权利性的规制,而是体现了非权力性标明价格的标准所采取的一种诱导方式。不过在特定的情况下,其部分价格往往也转向于权利性的规制。”这将缓和临时价格干预制度中较为强制性的干预模式,使得临时价格干预可以更容易为市场主体所接受。

(二)价格调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在加强市场重要商品供给管理方面,储备制度的建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价格的跌涨与市场的供求具有直接联系,国家要想合理干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就必须保障和扩大商品的供给。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政府可以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设立价格调节基金,调控价格,稳定市场”,但是对于储备品种、储备资金、储备规模等问题并未详细规定。这就直接导致目前我国国家商品储备体系存在不健全、储备种类偏少、储备规模偏小、储备决策速度慢等问题。尤其是面对全国价格结构性上涨危机时。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储备品种的确定必须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相一致,与商品储备的目的相符合,与国家经济实力和财政承受能力相匹配。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国家商品储备体系应包括的主要品种为:粮食、棉花、糖、石油、橡胶、进口依存度高的稀有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金属矿产品等。在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内,必须有选择地储备商品,并在各种储备品种之间统筹安排储备资金,确定适当的储备规模。而储备规模与储备品种密切相关,在选择储备品种时应当考虑储备商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生产的周期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供求弹性、可替代性、进出口可靠性等多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