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9:08:48

价格管理

价格管理范文篇1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物资价格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监督制约的物资价格管理体系,确保集团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供应价格合理稳定,内部物流有序高效。根据《关于成立××集团公司价格管理委员会的通知》(××〔2004〕144号)及《集团公司价格管理办法》(××〔2004〕177号)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范围包括集团公司所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用于生产经营和专项工程的物资采购与供应价格;内部多经企业采购与供应价格。

第三条集团公司价格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价委会办公室”)是集团公司价格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集团公司物资价格的政策研究和监督考核,定期物资价格信息。

第二章采购价格管理

第四条采购价格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是招标采购的物资,原则上以招标价格作为采购的最高限价;

(二)公开比价采购的物资,以比价结果作为采购的最高限价;

(三)没有招标比价的物资,由采购部门公开询价,以询价结果作为采购价。

第五条建立健全物资价格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积极构建公开透明、监督制衡的物资价格管理体系。

第六条在物资价格信息平台没有开发之前,物资公司每月定期向集团公司价委会办公室上报物资采购计划。价委会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其采购价格。

第七条物资公司必须建立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完善价格内控体系,每季定期把物资采购情况,包括采购物资品种规格、采购形式、采购价格、供应商等,报价委会办公室,接受价委会办公室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未实行集中采购供应的单位,市场自购物资要实行公开比价采购,价委会办公室将定期对其采购物资发票进行检查审核,对发票单价高于当时市场平均价格的,经落实没有特殊原因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实行供应商定期报价制度,集团公司逐步实行供应商准入制。供应商把供应××集团公司的物资,每月定期一次性进行网上报价,作为采购价格的重要参考依据。此项作为对准入商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十条价委会办公室通过对供应厂商走访、市场调研、网络查询、供应商报价等方式搜集市场价格信息,建立健全物资价格信息资源库,不断加强对供应部门采购价格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价委会办公室根据市场行情,定期有关物资价格信息,接受集团公司各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监督。

第三章供应价格管理

第十二条物资公司对集团公司内部供应的物资,包括的内部多经产品,统一实行计划价供应。

第十三条计划价制定的原则

(一)通过招标比价的物资,以定价基准日的招标比价结果作为计划价;

(二)没有通过招标比价采购的物资,以定价基准日前3个月到站的平均采购价格作为计划价;

第十四条物资价格专业组根据计划价制定的原则,每年10月底前把供应物资建议计划价报价委会办公室。

第十五条价委会办公室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参考近一年的采购价格、招标价格、比价结果,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对市场认真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物资专业组提供的供应物资建议计划价进行核实。

第十六条价委会办公室通过集团公司内部网站,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对建议计划价进行公示,并组织企管、财务、内部结算中心、生产、审计部门及供应部门、使用单位,在12月底前召开供应物资计划价格听证会。

第十七条听证后的供应物资建议计划价,经价委会审核批准后,以文件形式下发,于次年1月1日执行。

第十八条计划价一经,原则上一年不做调整。材料成本差异额随对各单位供应价款一并结算,

第十九条因市场波动较大,个别品种规格物资的市场价与计划价相比悬殊较大时,由物资公司提出调整申请,或由价委会办公室直接提出调整建议,在集团公司内部公示听证后,报价委会批准执行。

第四章内部多经产品价格管理

第二十条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集团公司内部多经产品价格逐步与市场接轨。

第二十一条内部多经产品计划价制定的程序

(一)集团公司内部多经产品生产企业,按产品成本构成,实事求是的测算其产品单位成本,报多经主管部门;

内部多经产品有多个厂家生产的,价委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在内部实行公开招标比价,把招标比价结果确定为建议计划价。

(二)多经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对上报的内部多经产品单位成本进行认真分析与核实、分类汇编,提出内部多经产品建议计划价;

(三)多经主管部门将内部多经产品建议计划价,于当年10月底前报价委会办公室,价委会办公室参照市场行情,一同与集中供应物资建议计划价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公示、听证。

第二十二条内部多经产品若因生产能力或质量问题不能满足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需要时,由多经主管部门确认,经价委会办公室批准,物资公司可从市场上比价采购,并以计划价供应使用单位。

第五章监督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价委会办公室利用各种价格信息渠道和手段,了解掌握各类物资的市场行情,每半年对物资公司的物资采购与供应价格和其它单位的物资采购价格进行一次检查。

第二十四条充分发挥使用单位的监督作用,使用单位应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对物资公司采购与供应物资价格有异议的,及时向价委会办公室反映有关情况。

第二十五条价委会办公室对使用单位反映的采购与供应物资价格问题,通过广泛调研,逐项调查核实,拿出处理意见,向价委会汇报后,在十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六条对于采购同质、同规格、同厂家物资,价格高于同期市场平均价格的,对采购人员按价格差异金额全额处罚,对业务科室或供应站领导进行差异金额10%的罚款,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关处理,情节严重者建议调离工作岗位。

第二十七条经价委会办公室确认,采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的物资,由审计、监察部门按违反财经纪律查处,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付款金额1%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对擅自调整计划价,不按集团公司统一计划价进行内部供应的,按差额的2倍对物资公司进行处罚。

价格管理范文篇2

一、存在问题

(一)通信企业普遍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标价未注明时效和文件依据;公布的明码标价没有按照自治区《电信服务明码标价规定》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标价,有的没有公布举报电话“12358”,不利于消费者进行监督和投诉。

(二)部分通信企业在开展业务宣传中存在误导性价格标示。

1、某公司在推广其某项IP长途业务时宣传“国内长途每分钟仅需要4分钱”。事实上,在拨打IP长途时在45分钟之内收取1.99元/次,宣传中是指:1.99元÷45分钟=0.0442元/分钟,但是拨打10分钟也收取1.99元/次,即0.199元/分钟,另加市话接入费,并非所宣传的“国内长途每分钟仅需要4分钱”。

2、某公司在推广其“XXX经典卡”业务时宣传“长话费0.25元/分钟”,事实上,此项业务是必须包月消费318元/月,才能享受0.25元/分钟的长话费。

(三)部分通信企业在办理业务时带有价格附加条件,但未如实标示附加条件。

1、某公司在推广其“新锐卡、经典卡”业务时宣传“新锐卡、经典卡、免月租、免长话、免漫游”。事实上,消费者只有办理98元的最低套餐基础上才可享受免月租、免长话、免漫游的优惠措施。

2、某公司在推广其“大众卡、百姓卡”业务时宣传“大众卡0元接听;百姓卡0元月租”。而对附加条件不做标示,即:大众卡0元接听业务要缴纳15元月租,而且必须在网一年;百姓卡0元月租有最低5元消费,通话费不足5元就要缴纳25元月租。

3、某公司在推广其IP业务时宣传“XXXXX国内IP长途0.09元/分钟”,未标示要收取1.98元/月的月功能使用费。而且此项业务仅限于每晚23时至次日9时(北京时间),其他时间仍按标准资费执行。

(四)个别通信企业存在未经消费者确认,强制服务的现象。

1、某公司对部分用户开通了炫铃业务,通过前期的无偿使用向用户进行推广,但到免费使用期满后,告知用户如不回电话或短信取消此项业务,将对用户进行收费。

2、某公司向用户发出彩铃业务,先免费使用一个月,到期后不取消将视为默认此项业务,并对用户进行收费。

(五)其他价格欺诈行为。某公司在进行“预存话费送话费;预存话费送礼品”的宣传活动中,不如实标示赠品名称和数量,属《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中明确规定的价格欺诈行为。

二、成因分析

(一)现有的通信企业实力对比悬殊。在我区经营通信业务的共有六家,除新疆卫星通信公司经营的是针对特殊用户的全球卫星通信移动电话外,其余的五家通信企业(新疆移动、新疆联通、新疆电信、新疆铁通、新疆网通)分别经营的是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新疆铁通和新疆网通的规模小、用户群少,与新疆电信的用户群相比相距甚远。目前这两家通信企业用户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利润却在不断地下降。规模小的通信企业在明知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但为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抢占市场份额,只有不惜成本的进行价格竞争。新疆移动和新疆联通为了追求企业利益和寻找新的增长点,也进行价格战,存在利用虚假、使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诱导消费者的行为,过于注重“吸引眼球”效应,挣抢用户,而不是用诚信、理性的方式相互竞争。

(二)通信企业均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各企业都十分注意市场占有率和业务收入。上级集团公司的考核指标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致使企业不惜成本抢占市场份额,促使了价格战的形成。价格战从表面上看是让利于民,消费者得到实惠,但深层次的问题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国家税收的降低。企业间应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进行正常、有序地竞争;而不是目前这种无序地竞争。另外企业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价格战,也反映出通信行业的高利润,企业有足够、雄厚地资本积累,进而使价格战得以延续。

(三)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通信企业的监管不到位,缺乏相应的制约手段。行业主管部门所依据的是《电信条例》,对通信企业的违规行为,主管部门则是采取通报和罚款的方式进行处理。但较低的罚款对于年收入上亿的大企业而言,不影响企业的违规行为,低廉的处罚成本不足以使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目前通信企业的资费管理模式是报备制。即各通信企业所开展的每一项优惠业务,只要经所属集团公司同意,在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进行报备,即可执行。在具体的执行操作过程中,当双方对文件的理解存在歧异时,文件的解释权在行业主管部门,只能以其解释为准,给价格执法部门的工作造成了被动,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建议

(一)价格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对电信资费的监管作用。价格主管部门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放的开、管的好”,对实行政府定价的基础资费,价格主管部门应建立成本监审和跟踪制度,制定适合的价格水平;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电信业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程序报备,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执行。

(二)加强通信行业明码标价工作。各通信企业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宣传方式、标价方式和标价内容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各通信企业必须做到明码标价的内容与实际执行的资费相一致,并确保所有的资费标准均能在各自的营业网点内予以公布,不仅基本月租费、通话资费、漫游费要明码标价,其他增值业务、SP运营商资费更应做到明码标价,以保证项目清晰、费用明确,尽可能保护好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另外在做好明码标价的同时,必须公布举报电话“12358”,以利于消费者进行监督和投诉。

(三)对于通信企业来说,技术、网络的服务主要通过投资的多少来改善,而在技术、网络的差异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通话质量和服务质量已成为消费者选择、决定购买通信商品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通信企业应将对消费者的服务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更好地服务质量来争取消费者。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服务不但能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各通信企业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变营销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利用各种欺诈的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只能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价格管理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2011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特别是进入2012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2011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10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2011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价格管理范文篇4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管理、监督机制,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以及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价格包括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

商品价格是指除工资、利率、汇价、证券及期货价格以外的各种价格。

服务价格是指经营性服务收费,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标准。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从事与价格行为有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价格管理实行间接管理为主,直接管理为辅,促进公开、公平、合法、正当的价格竞争,建立在政府调控下的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第四条**市物价局(以下简称市物价局)是本市的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价格平衡工作,统一组织实施本市的价格管理和监督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受市物价局的业务指导,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监督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物价检查所是同级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机构,依法行使价格监督检查和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的职责。

第五条市和区、县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和监督实施价格法律、法规及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价格的行政措施和调控方案;

(二)按照价格管理权限,拟定本级政府定价目录内的价格,制定或者拟定本级政府指导价目录内的定价原则、作价办法、基准价和浮动幅度、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三)组织、指导、协调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四)指导、协调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价格协调组织以及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价格工作;

(五)监测市场价格水平、供求状况、重要商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建立价格信息网络;

(六)组织、指导价格信息咨询机构开展价格信息交流、咨询服务、价格鉴证以及价格评估工作。

第六条工商、公安、财政、税务、技术监督以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做好价格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价格协调组织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或者委托,配合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做好本行业的价格协调和监督。

第八条建立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为主体的,有社会监督、消费者监督、新闻舆论监督、行业监督等共同参与的价格监督体系。

第二章价格的制定

第九条价格的制定形式分别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以及经营者定价。

政府定价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价格管理权限直接规定商品或者服务的统一价格。

政府指导价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和负有价格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按照价格管理权限规定的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的价格。

经营者定价由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经营者),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依法自主制定和调整。

第十条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属于资源稀缺、公用事业以及其他不适宜由经营者自主定价的重要商品或者服务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应当依据国家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年度价格总水平控制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或者行业平均成本,参照市场供求状况制定。

第十一条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应当以法律、法规及相应的规章为依据,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物价局审定。收费标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审定。重要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市人民政府以及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取消不适宜的收费项目或者调整收费标准。

第十二条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应当列入价格管理目录。

价格管理目录根据国家颁布的价格分工管理目录和本市实际情况,由市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或者修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三条经营者应当依据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成本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法、合理、规范地制定价格,取得合法利润。

经营者改善管理,实现技术进步和依法以拍卖、竞价、招标等形式取得的收益,是其合法利润。

第三章价格的管理

第十四条根据国家和本市物价控制目标,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价格的调控、管理和监督,确保国家和本市年度价格总水平目标的实现。

第十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农产品及其他对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实行阶段性价格保护;建立主要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等的价格风险和调节基金制度;建立主要食品、日用工业品和防灾救灾物资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

第十六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在市场物价总水平或者某类商品、服务的价格发生异常波动,可能影响经济及社会发展以及年度价格总水平控制目标的实现时,可以依法在规定权限和规定期限内对经营者定价的部分商品或者服务价格采取以下平抑物价的行政措施:

(一)规定在提价前须向价格主管部门申报或者备案;

(二)规定经营的利润率、毛利率或者差价率;

(三)规定最高限价或者最低限价;

(四)其他依法可以采取的行政措施;

以上行政措施的实施和解除,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

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实施以上行政措施,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或者市物价局批准。

第十七条市和区、县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价格监测制度,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分析和预测。有关市场价格信息应当公开。

价格主管部门和价格管理人员应当严守国家价格秘密和为经营者保守技术秘密、商业秘密。

第十八条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价格协调组织应当依法开展行业内的价格管理、协调工作,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本行业有关实施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建议,指导本行业经营者的定价行为,协调本行业的价格争议,引导、鼓励本行业的非会员单位参与行业的价格协商。

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价格协调组织不得利用其所占据的市场优势,实行价格垄断。

第十九条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实行收费许可证、收费票据和年度审验、票据稽核等管理制度。各项收费收入应当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应当亮证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无证收费、超标准收费、扩大范围收费、使用非法票据收费以及从事无服务事实的收费。不得将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或者公务活动,交由他人进行营利性的经营收费。

第二十条各类交易市场的主办者,应当负责市场内的价格管理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纠正价格违法行为,配合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查处价格违法事件。

第二十一条经营者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以及政府的行政措施。定价时应当遵守本条例规定的原则,实行诚实、公平、公正交易和信用服务。

经营者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建立定价调价、削价优惠、价格资料等价格管理的规章制度;设立价格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价格管理人员。

经营者应当服从价格主管部门的管理,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价格的采集、审验等管理工作,接受价格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真实资料;认真听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批评和意见,规范经营行为。

第二十二条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明码标价,做到一货一签,标识醒目。

商品标签上应当准确、清晰地标明品名、产地、规格、计价单位、零售价格以及其他与该商品的价格构成有重要影响的内容。

提供服务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布其收费价目表,准确标明收费项目名称、等级或者规格、服务范围,计价单位、收费标准等主要内容。

经营者不得高于标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第二十三条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陈列样品或者公布质量标准,保证质量与价格相符。不得有以次充好、混充规格、降低质量,或者偷工减料、掺杂使假、虚报用工用料等价格欺诈行为。

经营者不得谎称降价、优惠价、折扣价、处理价、最低价或者极品等,以不真实、无依据或者畸高的标价误导、诱骗、欺诈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以不提供购货发票或者服务票据为条件降低价格。

第二十四条市物价局可以根据国家有关制止牟取暴利的规定,公布本市实施反暴利规定的商品和服务项目。

对本市公布实施反暴利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经营者自行制定价格时,其标价水平、差价率或者利润率不得超过市物价局认定的这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同一档次、同种类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或者收费水平的合理幅度。

第二十五条经营者应当参与正当的市场竞争,不得与其他经营者串通、商定并执行垄断价格或者哄抬市场价格,不得为他人规定商品价格水平。

经营者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商品,销售鲜活、呆滞、季节性商品或者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的除外。

第四章价格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以及经营者执行价格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助、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开展价格监督工作。

第二十七条市和区、县物价检查所根据市物价局规定的职责,执行价格监督检查。

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应当依法办事,文明执法,佩戴识别标志,并出示证件。

第二十八条职工物价监督组织、消费者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可以开展群众性的价格监督活动,监督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并向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提出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理建议。

第二十九条消费者有权获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的真实情况;有权拒绝经营者的价格欺诈或者价格歧视行为以及各类非法收费;有权要求得到损害赔偿;有权向价格检查机构投诉、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对消费者的举报应予受理,并对举报有功者实施奖励,负责为举报者保密。

第三十条新闻舆论单位应当运用舆论工具,宣传价格法律、法规,正确引导生产、经营和消费,揭露价格违法行为,对经营者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价格舆论监督。

第三十一条行业协会或者行业价格协调组织,可以接受价格监督检查机构的委托,对本行业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实行检查,督促经营者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干预措施,监督本行业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三十二条经营者有权获得价格主管部门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价格信息的服务和帮助;有权对价格主管部门和价格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有权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享有的价格权益的行为;有权拒绝各类非法收费;有权对价格检查机构的检查和处罚进行申辩和解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由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依照下列规定实施处罚:

(一)违反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消除影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或者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条规定的,对市场的主办者给予通报批评或者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四)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或者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一千元以上八千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处一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或者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六)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七)违反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或者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处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总额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上款所列,凡情节严重的,应当分别对主管负责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或者损害的,应当给予补偿或者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同一价格违法行为不得作两次以上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本条例第三十三条所称情节严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违法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因价格违法行为受行政处罚未满一年又发生同类价格违法行为的;

(三)伪造、涂改、销毁帐册等价格资料或者阻碍、抗拒价格监督检查的;

(四)给国家、消费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

第三十五条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作出行政处罚时,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开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没收入全部上缴国库。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价格监督检查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七条阻碍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伤害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泄露国家价格机密或者经营者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价格管理范文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业务的各类旅行社。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旅游价格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游览活动等服务所收取的服务费用。

第四条旅行社旅游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旅行社按照经营成本和市场需求状况自主制定。

第五条旅行社制定旅游价格,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价格法律、法规。

第六条旅游价格由旅游服务经营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旅游服务经营成本主要包括用于旅游者的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参观点门票、娱乐、导游、代办证照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七条旅游服务中的交通、游览参观点门票、代办证照等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应当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非统一办理的旅游服务及相关项目,应以旅游者自愿为原则,不得强制服务强制收费。旅行中增加服务项目需要加收费用的,应当事先征得旅游者的同意。

第九条旅行社旅游价格应当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制度。

明码标价采用价目表(书、牌或电子显示屏)的标价方式。标价方式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附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标价方式进行监制。

第十条明码标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旅行社名称和类别、游览线路或游览项目、出行天数、住宿酒店、餐饮标准、交通方式、收费标准、自理费用等。

旅行社应当在经营场所或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对旅游价格予以公示。

第十一条旅行社不得在明码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第十二条旅行社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应当标明旅游价格,并严格按合同确定的价格执行。

如遇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旅游行程和旅游价格的,应当经旅行社和旅游者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并在合同中加以书面确认。

第十三条旅行社应当兑现明码标价公示和旅游合同中的各项旅游价格和服务承诺。

第十四条旅行社不得采取不正当的价格行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扰乱正常的旅游市场价格秩序,损害旅游者及其他旅行社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不按规定明码标价;

(二)在明码标价之外加收未予标明的费用;

(三)使用虚假、模糊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和标价内容,误导欺骗旅游者;

(四)未经旅游者协商同意,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或更改合同约定服务项目;

(五)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及其他经营者利益;

(六)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为。

价格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价格管理;采购管理;议价能力;采购计划

本文论述的价格管理专指采购过程中的价格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的一部分。除了招投标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以外,价格管理也应是采购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它能在各职能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应该作为部门的核心职能。本文我将从价格管理的内容以及价格管理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述价格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价格管理的内容,才能理解价格管理的重要性。价格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价格信息的收集、整理

这项工作是价格管理的基础工作,可以从六个维度来思考:历史价格,市场价格、投标报价、中标价格、合同价格、仓储成本。采购部门各职能的实现都会受到价格信息的影响。

二、与价格有关要素的收集、整理

这项工作是价格管理工作的重点。没有任何一个因素能完全主导产品的价格,并且价格的决定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铁矿石贸易,企业哪怕具有超强的购买力,也无法主导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应深入了解与价格有关的要素。

三、与价格有关数据库的建立

以上两项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企业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方法,建立科学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能实现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持数据的独立性,便于企业对数据实现集中控制,集中维护,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为数据的利用提供保障。

四、与价格有关数据的挖掘

给数据注入活力,赋予数据以生命,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科学知识,通过数据挖掘实现数据的价值。

五、价格管理意识的培养

价格管理一直不被企业所重视,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价格管理的意识薄弱。只有具有了价格管理思维,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因此,企业应建立价格管理制度,设立专人负责价格管理工作,普及价格管理知识,培养员工的价格管理意识。内容体现本质,作用体现价值。只有两者都了解,才能深刻认识到价格管理的重要性。价格管理的主要作用有三方面:1、能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决定产品价格的因素是形成产品价格的各种要素。以物资类产品为例,影响产品价格的要素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工艺、供求关系、合同类型等等因素。企业可以通过价格管理,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对价格影响的程度,形成价格判断模型。价格管理成果的应用,能让企业在同供应商的谈判中有的放矢,形成企业的议价能力。2、为企业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对于生产型企业,采购计划能保证合理的仓储水平,从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对于服务型企业,采购计划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企业通过对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形成对产品价格趋势的判断,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了依据。3、能有效的将采购部门各职能。关联到一起,让部门成为有机的整体采购部门在实现物资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以及供应商管理的职能过程中,都会关注价格因素。在获取相同质量的产品的前提下,如何找到最优的供应商,如何获得最低的投标报价,如何签订最有利的合同,如何实现最优库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价格管理来实现。因此,只要抓住价格管理这个主线,就能让采购部门形成有机的整体。

价格管理范文篇7

一、当前农村价格管理现状

近年来,价格部门围绕“清费、治乱、减负”工作目标,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大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被取消,一大批过高的收费标准被降低,一大批乱收费案件被查处,涉农乱收费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农民负担有较大程度的减轻。但是,农村价格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管理力度与农村价格问题、价格矛盾还有诸多不适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力度与涉农乱收费问题不相适应。由于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力度不大,发现问题不及时,查处问题不彻底,处罚当事人不坚决,造成农村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目前,农民反映较多的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乱收费问题。有的中小学校收取资料费、试卷费;有的借举办“奥赛班”、“兴趣小组”、“特长班”、“家长学校”等名义索取家长捐赠和收费;有的强行代收防疫费、体检费、保险费、校服费等;有的违背学生意愿强制订阅一种以上课外读物等。二是医疗收费问题,有的反映药品价格偏高问题,医疗服务收费有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和扩大范围收费问题。三是农民建房收费问题。有的自立项目收取建房配套规划费、建房管理费;有的重复收取土地证工本费;有的扩大范围收取耕地开垦费。四是农村用电收费问题,有的对居民照明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不按比例划分,有的用电类别划分错误,提高了电价水平,有的在安装电表时搭车收取手续费问题。五是农村用水问题。有的不按用水性质划分,提高用水价格,有的对安装一户一表的用户,收取开口费和开口停水补偿费等。

2、农村价格管理队伍薄弱与农民价格诉求不相适应。随着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工作力度加大,农民对国家的税费政策、价格政策越来越了解,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处理违规收费、擅自提价的诉求日益频繁;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活跃,由此产生的价格矛盾也日益增多。日益频繁的价格诉求,需要有人及时处理;日益增多的价格矛盾,需要有人及时调解。但是,目前农村价格管理队伍相对比较薄弱,农村价格管理只靠县物价局唱“独角戏”、跳“独脚舞”搞“单打”;虽然建起了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在乡镇建立了价格监督站,在村聘请了义务价格监督员,但是,存在待遇没落实,积极性难调动;队伍不培训,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导致农民的价格举报找人受理难,价格矛盾找人调解难,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与当前农村价格工作形势不相适应。

3、农村价格服务工作缺位与农民增收心情迫切不相适应。“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广大农民在党和国家有关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粮食价格政策的激活下,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作为涉农价格管理的物价部门,顺应农村形势,适应农民需要,帮助农民增收,责无旁贷。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价格部门在工作指导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尽管在全面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大力推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加大涉农收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搞好价格服务、帮助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缺位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原来工作中坚持比较好的农产品成本调查时做时停,农业生产价格信息时断时续,重要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制度时有时无,尤其在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搞好价格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增收,搞好农本调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增收上,创新不够,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加强农村价格管理提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甚至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乡镇领导认为,价格管理是计划经济的手段,现在是市场经济,一切价格由市场形成,市场调节,管理都是多此一举,何须加强;有的乡镇领导对价格管理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价格管理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因而在行动上对乡镇价格监督站建设重视不够,致使人员难配备、经费难保障、时间难保证、工作难开展的问题在一些乡镇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我县农村地域广阔,点多面广,人少事多,情况复杂,对农村价格管理只能满足于有举报就受理,有案件就检查,有价格违规行为就处理,一旦真正把价格管理工作延伸到农村,只怕人手应付不过来,工作开展不起来;加之农村价格管理,花钱多,花精力多,花时间多,收益少,见效难,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因而在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放松对农村的价格管理。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上级物价部门对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索,出台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文件,推出了一些很有新意的工作,如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布置任务、轻督促落实的现象,对基层指导较少,督查不够,致使一些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

二、农村价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利农村建设的问题,现行涉农价费管理目录少,管理权限有限,95℅以上实行市场调节,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不到5℅,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管理弊端,虽然涉农收费减少了,但农民收入少,负担重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生产力还较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促进和引导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农业、农村生产力合理布局的价格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农产品价格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仍比较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制约水利设施改造,导致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价格补偿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和完善。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仍然较重。由于以粮为主的种植习惯形成已久,再加上偏低整体消费水平,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步缩小的现实条件下,在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比较收益依然偏低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名目繁多的收费、集资、摊派,是导致农民实际收入下降和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乱收费和合理负担外收费现象突出表现在农民建房、就医、入学以及农业用水、用电和农机耕作等方面;乱摊派主要表现在违背农民意愿,在农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强行摊派义务工和强行搞有偿服务。此外,其它各种隐性支出也加重农民负担,如农产品收购中压级压价,拒收限收,代扣各种款项;个别惠农政策在落实中走样,如农机具购置补贴让个别人受益、粮食直补落实不到位等。

(三)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日渐增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问题有了很大缓解。但是,由于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的差距不可能消失,从许多单项工农产品比价看,农产品收购价格偏低、工业品销售价格偏高现象明显,问题突出。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如果把个人劳动成本计算在内,实际上种地都是在亏本经营。除了城乡市场差别、工农价格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外,抑制农村市场消费的原因还有:农村公共设施不完善,缺乏消费硬件,使得很多耐用消费品难以打开农村市场。农村市场价格秩序不规范,价格管理力量薄弱,致使农村市场价格欺诈行为和各种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此外,农民预期收入下降,即期消费不足,消费观念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也是制约农村消费市场拓展的重要因素。

(四)农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近几年,我国建立了以粮食储备、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保护制度,比较有效地稳定了粮食价格,保障了农民的种粮收益。但是农产品保护范围偏小,农村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农民普遍对化肥涨价不理解,意见很大,认为化肥经营者既得了政府的各种补贴又涨了价,获得了双重利益;以前虽然粮价不高,但农资价格也低,现在粮价较以前上涨了,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农民反映强烈。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在农村土地资源和产能有限情况下,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落后,城市容量相对有限,加之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效益不佳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等矛盾,使得许多城市仍然对农民进城务工实行种种歧视性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困难增加,阻力增强。

三、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农村价格管理,既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要解决工作机制上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其次,在管理手段上,要坚持以价格公示、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价格举报受理、价格违法案件查处、价格服务为抓手,五措并举,真正把涉农价格管住管好。具体建议是:

——注重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会议、宣传栏和价格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价格法》,宣传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宣传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重要意义,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真正把加强农村价格管理摆上工作日程,纳入党政部门、乡镇工作年度目标管理中,与三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帮助各级物价部门认识到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不仅是物价部门的职责所在,而且是坚持以“以人为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从而不断增强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加深对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的了解,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支持农村价格管理工作。

——注重巩固提高,大力推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是把涉农收费政策交给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涉农收费办事公开的实际步骤,是物价部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一个创新之举,深受农民朋友欢迎,誉之为“连心牌”、“民心工程”。各级物价部门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突出公示重点,重点公示农村中小学收费、医疗收费.农民建房收费、计划生育收费、婚姻登记收费、农民生活用电.用水收费、畜禽防疫检疫收费。要统一公示内容,对涉农收费均要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收单位、缴费对象、收费依据、监督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要规范公示程序,公示前,要对涉农收费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认真清理,对公示内容严格把关,防止把不合理的项目、降低的标准通过公示合法化现象的出现;公示中,公示牌要按照统一内容、统一样式、统一制作、统一要求的原则在乡政府、村委会所在地、公路沿线、集镇进行公示,确保各乡村都有公示牌,方便群众了解涉农收费政策。要完善配套措施,把建立公示牌与向农民发放涉农收费政策公开信、涉农收费和农民负担登记卡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涉农收费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结合起来,多形式公示;要把乡村建立公示牌与涉农收费窗口设立公示牌、公开办事程序结合起来,全方位公示;把建立公示牌与建立农户联系制度、农民举报热线结合起来,方便农民反映问题和对价格违规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要注重巩固提高,防止对公示工作一劳永逸的思想和虎头蛇尾的现象,对取消的收费项目,调整的收费标准要及时变更,确保公示内容的准确性;对损坏、丢失的公示牌要及时更换和补充,确保公示工作的连续性。通过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让“农民明明白白交费、使部门清清楚楚收费”,真正起到“给农民一个公正,还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

——注重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要着力在积极争取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上下功夫。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范围广、工作量大,需要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实际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当地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关键是作好汇报,搞好宣传,要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规定讲清,把加强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透,把结合实际开展这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措施讲明,从而争取领导对这一工作的支持。要在建好队伍上下功夫。要选好配齐人员,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把那些政治思想好、文化水平高、政策观念强、能坚持原则、热心价格监督工作的人员聘请为乡村义务价格监督员;要搞好学习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以会代训、实践学习等途径,组织农村义务价格监督员学习《价格法》,学习举报受理、案件查处、《收费许可证》年审、价格宣传等业务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要落实政治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要明确农村义务价格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是: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登记农民群众的价格举报,并及时向上级反映;注意发现和举报价格违法行为;协助价格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维护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牌。要注重向义务价格监督员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宣传价格政策、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调解价格矛盾中有职、有权、有为,成为县市物价局在农村价格管理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从而使农村价格监督网络成为农民朋友的“连心桥、服务窗”,成为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道有力屏障。

价格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三明医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三明医改”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为全国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1〕20号),文件要求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国务院办公厅,2021)。在医保监管越来越严格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凸显在公立医院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三明医改”中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作用

2013年1月30日,三明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县级以上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的通知》(明政文〔2013〕22号),逐步拉开了“三明医改”大幕。经过先后9次动态调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形成了通用型医疗服务、复杂型医疗服务、特需服务和新增服务的动态价格调整机制的良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局面。“三明医改”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以“成本原则”为重要抓手,实现医务性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从2013年至2020年9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结果来看,检查化验和药品耗材加成为主的项目价格普遍下降,而诊查治疗费、手术费和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普遍上调,平均整体上调幅度在20%~30%。同时,三明市公立医院的医务性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32%提升至2020年的42%(祝嘉琦、孙宇瑶,2021)。同时,“三明医改”在支付方式上也进行了改革,探索推行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政策、常见病按单病种付费和按次均费用为主的综合付费机制。从以上措施的实行效果来看,不仅控制住了医保费用,还控制住了整个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明市医保局创新举措,选择了打包支付的方法,即“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在每年年初将一定数额的医保基金打包给各个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自主管理,年底结余部分可作为医院的医务性收入,一举盘活了医保基金,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和政府的各方共赢局面(余红星、陈晶晶,2016)。“三明医改”通过人、财、物和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保障措施,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优化收入结构,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让医生回归了看病角色,也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建立合理补偿机制,更好地体现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劳动价值,使其在“三明医改”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问题分析

1.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僵化、落后长期以来,政府对医疗服务费用的定价偏低,特别是基本医疗服务,使得技术劳务含量高、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收费定价机制不合理,处于非等价交换状态,导致医院因此产生的政策性亏损增加,财政负担加重,没有形成合理的补偿机制(郑大喜,2004)。一是部分诊疗费用定价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区与医生治疗相关的收费项目价格经过调整,已趋向合理,但仍有一些项目定价未能充分体现出医生的技术劳动价值,如:儿科、中医理疗等历史价格不高、医疗供给偏少、功能疗效明显的医疗服务。医生容易受相关绩效评价影响而选择过度提供或使用药品、材料、设备等方式治疗,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和快速增长。二是部分护理费用定价不合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疗护理服务作为一项专业性强、持续时间久、责任要求高的医疗服务活动,在医疗服务价格定价阶段,与诊疗费用相比,常常低到容易被忽略的程度,绝大多数医疗服务项目中,都未能找到相关护理服务的价格标准,无法有效彰显护理服务价值。相比于很多市场提供的外聘、外请却不一定具备专业知识的护理员,在薪酬体系和获得感上,公立医院专业、全天候服务的护士群体并没有得到有效尊重。据了解,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外请护理员,每天收费可达200元至300元的护理费,公立医院的部分护理费用却无法在相关诊疗项目中有所体现。2.精细化的医疗计费管理易产生反作用政府发改部门在逐年医改工作中,对医院医疗服务、药品和设备服务费等各个计费项目越来越精细化。基于长期的陈旧认知,部分患者认为医疗价值体现在药品,而忽略医疗服务价值,觉得医院存在过度收费和分解收费的做法,造成医疗收费解释工作量增加(刘惠娟、劳幼华,2011)。部分患者还会以此为借口,以个人意愿强迫医生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以求降低收费,既造成了医务人员疲于应对,又对医院价格管理和收退费工作造成了一些困扰。3.医院价格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医院涉及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业务的相关人员,如财务会计、行政管理、医保管理或物价管理等相关工作人员,因专业水平不够高、涉医知识水平不够丰富、对一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范围界定不能正确理解,无法正确判断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医用材料、医疗服务和临床适应证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目前,按政策规定,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在政府统一定价的基础上,医院可以自主申请浮动调整。如某项中医医疗服务,可以通过医院相关临床科室提出申请,由医院价格管理人员汇总后提交医院进行多部门联合审核,然后申报主管卫健部门和医保局进行论证审批。但缺乏专业性强的价格相关管理人员,往往在自主定价项目价格调整工作上做得不够科学、不够灵活,开展得比较慢,对医保报销的相关申报工作做得不够及时,既容易损害患者的利益,又无法保障医院收入的合理增加。4.价格管理工作在医院业务拓展全流程中容易缺位受各医疗单位管理制度影响,涉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相关业务人员,大多数没有全程参与新诊疗技术引进、新医疗设备采购、新医疗服务开展的前期论证、中期实践和后期监管的全流程中,往往只参与其中一项流程,在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工作中出现缺位的情况。容易出现特殊技术、设备和服务在价格管理工作中信息不够透明,成本分析不够明确,定价不够合理,耗材无法使用或收费的情况。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应将价格管理全流程渗透进临床、化验、医技、康复等科室业务管理过程中,有效承接好医疗业务开拓及医院绩效管理等节点,使其成为医院高效管理的利器。

三、结合“三明医改”经验探索破解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难题

1.发挥政策效应主动担当作为2021年8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粤办函〔2021〕243号),文件要求由广东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联合推进,积极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而在更早前的2016年7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工作要点》,就已授权市级政府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20年5月,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从规范基本路径、综合设置启动条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合理测算调价空间、优化选择调价项目和科学制订调价方案等措施着手,辅之以改革优化调价规则和程序、做好跟踪监测和绩效评价等配套措施,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价格优化。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有利政策,结合各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学科优势、实际工作、医务人员呼声和患者需求,积极将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往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方面调整,主动推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与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联动,实现医疗价格管理事业向前大步迈进。2.结合“三明”经验,创新付费机制“三明医改”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充分创新了付费机制,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保障了参保人员权益,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政府医保管理机构应广泛分析工作实际和医保结余情况,充分借鉴三明市在支付方式方面的改革经验。一是探索实施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政策。通过实施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政策,从而妥善化解公立医院因门诊费用不能报销而转为住院的难题,有效降低住院率。二是常见病按单病种付费,特殊病种报销付费。根据不同病种设置补偿比例和总费用报销封顶线,依据当地医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三是按次均费用为主的综合付费机制。通过对门诊、住院次均费用的管控,较好地控制医保补偿费用和患者自付费用,有效防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3.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制度引领政府主管部门层面,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疗价格管理工作指导,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动态调整机制。公立医院层面,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是首要任务,可由分管领导、医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价格管理部门、内审部门和临床科室、医用物资采购部门、医用设备管理部门等职能、业务、监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组成。二是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牵头制定医院价格管理制度,以总量控制、可上可下、协同推进、强化监管、控制费用为原则,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完善合理补偿机制,保障患者、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如价格管理制度、公示制度、投诉制度等。三是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价格管理由医院主要领导负责,配备2~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余各业务部门设立固定联络员,推动医院内部多部门、多科室在价格管理工作的联动配合,实现科学管理、成本可控、价格合理的良好效果,保障医疗服务质量逐步上升,医院收入稳步上涨。如定期组织价格管理人员、医保办、审计科对已出院及在院病人进行自查,发现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问题,对在院病人责令科室立即整改;对已出院病人涉及金额较大的通知其返院退费,涉及金额不大的统一登记退回各社保局;经医保局检查违规超范围使用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等问题,核销违规收入部分扣科室绩效核算收入以作警示;将医疗服务、药品、耗材价格上墙及电子屏进行公示、及时更新;对患者投诉及时调查、处理,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四是加强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既要做好价格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又要指导好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相关能力提升,确保工作一环扣一环,不会掉链子。五是做好相关宣传。对业务科室、对就医患者做好价格政策调整的宣传和解释工作,避免价格管理工作在业务层面出现资源损耗、陷入恶性循环。4.完善信息系统,实现科技助力公立医院应广泛借助HIS(医院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处理系统等电子平台,建立医疗价格管理智能系统,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电子化管理,对价格库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审核监控和医疗服务价格基本规则的智能审核。通过医疗价格管理系统,对医疗服务价格实现数字化管理,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新模式。如对门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审核时,运用系统中事先录入的审核规则,及时提醒不规范、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避免异常收费发生。医疗价格管理系统的使用,便于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有效监督,也有利于医院管理层针对具体行为进行具体分析,设立相应激励机制提升医疗价格管理的质量水平。

四、结语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事关现代化医院高效管理,事关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与国家推动医改工作息息相关。我们既要充分借鉴“三明医改”的成功经验,也要避免生搬硬套;既要跳出“三明医改”的“创新圈”看医改,也要避免走入盲目追求经济收益的“地雷区”。只有政府部门和公立医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扮演好各自角色——政府部门当好“裁判员、教练员”,公立医院当好“运动员、服务员”,才能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真正减轻就医群众的经济负担,保证国家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1〕20号).

2.祝嘉琦,孙宇瑶.关于《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政策解读:从三明医改看医疗服务调价空间几何.新浪财经,2021-9-1.

3.余红星,陈晶晶.对三明医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16(5).

4.郑大喜.加强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现实思考.现代医院管理,2004(48).

5.刘惠娟,劳幼华.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面临的矛盾及对策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1(7).

6.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粤办函〔2021〕243号).

价格管理范文篇9

一、高度重视农村物价工作,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1、继续全面清理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努力实现价格管理透明、收费行为规范、监督检查有力、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重点抓好粮食价格检查和农电价格、农网改造收费复查,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民建房、计划生育、婚姻登记等方面的价格和收费检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2、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试行一费制,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减轻学生负担。

3、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群众社会监督作用。

二、积极运用价格和收费政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贯彻落实对粮食收购保护价和优质优价政策,在收购期间,设立质量价格明白榜,让农民明明白白交,企业明明白白收,真正做到收购工作公开、公正,农民对产品的等级、标准、价格一目了然,保证农民公平进入流通领域。将过去事后检查改为及时跟踪检查,提前防范压等压价等违价现象的发生。

2、加强房地产价格管理,继续清理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各项收费,规范房地产交易环节收费,激活交易市场,促进住房消费。

3、继续清理旅游服务价格及收费,打击旅游景区餐饮、服务行业暴利宰客问题,刺激旅游消费。

4、尽快落实城乡居民用活用电同网同价工作,整顿和规范农村电力市场,促进农民消费增长。

三、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的价格规则,进一步完善政府定价机制,改进政府定价和收费管理。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清理现行行政审批项目,除对具有垄断性、强制性、保护性、公用福利性的商品及服务价格仍由政府管理外,其他所有形成竞争的,要创造条件引入竞争,实行市场调节。

2、积极研究制定政府定价行为规范,建立政府定价集体审议制度,抓紧研究制定成本约束、定期审价、专家审价等具体规则。

3、适时调整城镇供水价格。在对自来水成本进行测算时,要严格把关,召开价格听证会,对自来水价格进行认证,及时上报省局。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改进政府定价和收费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搞好定价项目的审核、调整工作,切实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增强区域调节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应对入世要求,加快价格法制建设,加速转变职能。

1、要按照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加快价格法制建设,抓紧调查研究关于制止价格欺诈、低价倾销等方面的实施细则,积极配合国家和省研究制定关于制止价格垄断、价格歧视等方面的规定,以加强对放开价格的有效监管。

2、制定和完善规范政府定价行为和监督检查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严格依法行政和依法治价提供制度保证。

3、成立稽查机构,对物价系统内部执收、执罚行为进行检查,坚决纠正越权定价、擅自批费和执法不规范等问题。

4、强化价格法律培训,增强物价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

5、加强价格信息网络建设,抓紧建立价格信息系统和实行政府定价和服务价格数据库。

6、进一步健全价格鉴证机构各项制度,规范价格认证、评估服务行为,做好涉案物品和旧机动车价格认证等事务性工作的同时,继续拓宽价格鉴证服务领域,将交通肇事车损评估真正开展起来。

7、成本调查工作要在做好常规调查、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调查的同时,逐步把调查范围扩展到重要的政府定价商品和服务项目,为完善政府定价机制,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提供服务,还要围绕绿色食品发展战略这个中心,开展绿色食品成本调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8、加强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适当调整价调基金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减轻征收户负担。同时积极探索价调基金的使用,积极利用价调基金扶持重要副食品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开发,使价调基金逐步参与生产领域的调节和引导,实行流通与生产领域结合,发挥价调基金的最大效益,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五、深化对“价格民心工程”的认识,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1、要继续以教育、药品和涉农价格和收费为重点,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收费问题的集中治理和监督检查。

2、加强价格举报工作,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网络作用,建立健全价格举报及处理制度,认真接待群众举报和来访,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3、继续全面推行价格公示制,做到重要的商品价格和收费建立明白榜,收费单位都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公示板,并与财政局、收费主管理部门和纠风办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在《虎林报》上进行公示,提高价格、收费透明度,促进社会监督,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4、加大市场价格监测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价格信息,加强对市场物价水平的分析预测,防止出现暴涨暴落,为政府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服务。

六、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着力做好创建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1、围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采取联合办案和独立办案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同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对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自立项目、超标准收费、扩大范围等乱收费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减轻群众负担。

2、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教育收费、药品价格、涉农、涉企收费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药品价格偏高问题,一定要下大力气重点解决好。

3、把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新的突破口,要以反价格欺诈为重点,严厉查处虚假标价、价格误导、质价不符等欺骗、诱导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行为。

4、继续深入开展以诚实标价为主题的“五个一工程”活动和“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建立企业价格信用档案,完善企业价格信用等级制度。

价格管理范文篇10

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几乎没有多少壁垒门槛,因此,其对外开放程度相对其他行业要高。我国旅游业在经过20多年发展后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一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笔者以为,入世虽对我国旅游价格管理的整体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同时又将挑战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一方面,它将加剧我国旅游管理的复杂性。入世虽然能够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但是国际旅游资本和国外大型旅游公司的进入,将会加快国内旅游行业的大调整和大洗牌,国内多数中小型旅游公司将面临着重组和倒闭的危险。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旅行社行业将逐步放开合资旅行社中外商出资比例限制,在2003年底以前允许外商在合资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底以前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旅行社。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旅游业的经营主体将日益多元化,这将加大我国旅游管理的难度,从而给旅游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我国是一个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体制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旅游业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至今实行的仍是根据198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建立并实行政企分开的两级管理体制。正是这种典型的部门管理体制,造成旅游行业内部矛盾重重,旅游市场混乱。当前旅游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难以对旅游业实行全方位的行业管理,使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国内原有的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旅游法规不健全,入世后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旅游业发展的超前性与旅游管理体制特别是旅游价格管理体制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已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完善我国旅游价格管理的政策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市场的价格行为需要规范、统一、公开、有序。因此,旅游价格管理要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必须放松政府管制,坚持做到规范旅游价格行为,发挥旅游价格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作用,引导经营者运用价格手段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以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价值规律的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旅游价格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行政命令不能再成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具体到旅游价格管理方面,就是要求物价职能部门通过深入的旅游市场调查,发现当前旅游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且制定出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规章制度,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与环境支持。第一,应实行旅游标准化工程,通过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旅游合同文本来取代目前各旅行社自制的旅游合同,以保护旅游活动中的弱势群体--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旅游价格纠纷提供处理依据。第二,应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多方面协调机制,即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物价局等有关部、委、局,协调国内有关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整幅度和出台时间;各省旅游局和物价局协商本地区有关旅游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价幅度和出台时间;同时还应主动联合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交通、市政、文化、园林、林业、水利、文物等部门,通过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以形成综合旅游价格管理能力。第三,应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价格法规框架。

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大胆探索并制定出与旅游价格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另一方面,也要以法制性规制来取代经济性规制,对旅游不正当竞争应进行法制化管理,加强联合执法,依法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第四,应增强旅游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引导旅游者合理流向。中央和各省级物价部门应当时刻关注旅游市场价格动态,做好旅游价格与收费标准的预报工作,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和现行价格水平,对下一年度市场价格行情作出适当预测。同时,还应加强与旅游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围绕突出的旅游价格矛盾开展协商对话,引导和规范旅游市场竞争,调节其供求关系。

(二)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

对于入世后如何进行旅游价格管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主张大部分旅游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另一个观点则主张全面放开旅游价格。笔者以为,持前者观点者明显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工作中的反映,它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持后者观点者表面看起来似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其实违背了《价格法》,也不符合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实际。可以想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走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将是必然趋势,政府将逐渐从旅游市场退出,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上起基础作用。但是这种政府退出只能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调控市场方式的转变,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政府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的适当介入,旅游市场竞争同样无法实现高效率。特别是在当前旅游市场化发展的初期,旅游价格基本放开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不规范的价格行为,价格欺诈严重,价格秩序混乱,各种乱涨价、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旅游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局面。因此,旅游价格的管理部门必须提高旅游价格管理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切实加强和改进旅游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宏观价格调控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和引导旅游市场价格竞争行为,实现旅游产业的高效、平稳运行。

(三)大力加强旅游价格执法监督检查

对于旅游市场上出现的价格违法、欺客宰客现象,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当好价格监督检查的“裁判员”,还要当好调定价与仲裁价格的“裁判员”,共同做好旅游价格执法监督的检查工作以及对政府价格政策、法规、政府定价行为的评估等。第一,要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继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领导,加强与公安、交通、工商、监察、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对旅游市场价格秩序进行定期清理整顿,从而解决旅游行业有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制止牟取暴利暂行规定》、《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第二,要建立旅游价格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旅游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管理,保证严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维护国家的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必须制定旅游价格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第三,要解决好“裁判”相对人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问题。即通过聘请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加强价格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行政执法检查,形成强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网络,从而将行业管理行为和旅游执法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在行政执法检查中,不仅要检查价格主管部门、价格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治价情况,而且还要检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经营者等价格管理人的知法、守法情况,以提高社会的价格法制水平。

(四)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组织的价格自律职能

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价格管理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协会的价格自律职能。因此,作为沟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的桥梁和政府宏观管理与企业微观运营管理的中介工具,旅游行业协会一旦发现企业存在低价倾销或者价格垄断行为,应从维护本行业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其进行劝阻,并报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查处;对过度的价格竞争引致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现象,旅游行业协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品的经济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性能标准规范,并组织和监督企业严格执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政法部门,对通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降低技术、质量、性能标准方式达到降价销售目的的恶劣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在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组织价格自律职能的同时,还应在地方性旅游立法中规定旅游企业必须加入行业协会,把质量保证金管理从政府转向协会,减少保证金交纳额度以增加激励;以保证金利息代替会费、运作费,由政府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成为旅游行业管理主体之一。这样,由于大部分的政府管制内容(如旅行业经营许可证、饭店餐饮企业的评星定级等)变为由行业协会承担,无疑将大力推动旅游行业协会在自律、协调和监督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