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磨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9:05:05

国际磨擦

国际磨擦范文篇1

首先要承认∶从整体上看,中国政府在处理这次撞机事件之际刚柔兼济、通权达变、采取了伸张道义和尊重国际法的立场,是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同情和支持的。尽管如此,还是不得不指出,中方的有些主张及论证过程其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技术上的瑕疵,导致在谈判中难以变被动为主动,使本来不受综合国力限制而有可能具备的战术性优势无从发挥。现在既然外交上的作业已经结束,即使发表一点逆耳之言也不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妨作一点回顾和反思,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这里,我首先从中方的许多意见当中只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为李秦,以下简称李文)《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1]作为实例,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客观地考察一下中方提出的国际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推理。

李文内容颇丰富,立论的脉络展示得非常明晰,基本观点有二∶一个是强调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不得威胁沿海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个是认为外国军用飞机的紧急降落权无从成立;两者结合起来,意在证明美国的侦察飞行本来就是违反国际法的,在碰撞后降落到陵水机场又接着侵犯了中国领土。显而易见,这种思路与政府对美国提出的停止侦察飞行和进行道歉这两项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以上要求最终却均未得到落实。除了美方的骄横和狡辩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造成了这种骑虎难下的僵局?对于事实细节我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这里只限于讨论处理国际纠纷的法律技术。

让我们来具体推敲李文中一段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美国主张自己在侦察飞行问题上的无辜,其根据是国际习惯法,特别是援引自1996年起对中国也生效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58条第1款和第87条第1款所规定的公海以及排他性经济水域的上空飞越自由的原则。对于这一说辞,李文作了如下反驳∶“此次中美飞机相撞发生在距海南岛东南仅104公里处的中国近海上空,这是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的上覆空域。根据现行的国际法制度,虽然所有国家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都享有飞越自由,但是这项自由绝不是无限制的,各国在行使这项飞越自由时要受到国际法有关规则的约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各国只是在该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才享有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该条第3款明确地规定了这种限制,即各国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行使飞越自由时,‘应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遵守沿海国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订的与本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规章’……按照公约第301条,一国在行使其公约下的权利或者履行其公约下的义务时,‘应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者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者使用武力,或以任何其他与《联合国宪章》所载国际法原则不符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2].这里逻辑推论的立足点是在专属经济区内的飞越自由受到海洋法公约第58条第3款的限制,借助于公约第301条的媒介可以认为上述限制包括载有尖端电子设备的军用飞机的侦察飞行在内。

这些见解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具有较强的宣传效果,但从法律解释方法论的观点来看,李文却并非无懈可击。至少可以指出以下两点有待改进之处。第一、李文中引用的海洋法公约第301条是关于海洋和平利用的一般条款,即使对公海自由的原则也可以同样适用。既然人们不能根据这个一般条款来限制公海自由,当然也就很难根据这个一般条款来直接推导出第58条第3款规定的限制的具体内容。因此,第58条第3款对飞越自由的限制必须依据其他具体的规范,必须在内容上另有界定。何况以收集情报为目的的侦察飞行与“进行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之间在概念内容上还存在着一段距离,根本不能等量齐观;如果硬要抹杀两者之间的区别,就会给中国自己在南海、东海以及其他海域所进行的合法侦察活动也戴上不必要的枷锁,实际上反而有可能起到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的作用。第二、第58条第3款对飞越自由的限制实际上是已有明确涵义的,在同一公约第56条中规定得非常详细(至于其内容是否妥当,现阶段没有讨论的余地)。在具备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还要援引一般条款来作为准据规范,多此一举,毫无意义。而按照第56条的规定,如果要对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进行限制,必须借助于沿海国的其他排他性权利的行使,证明航空器的飞越与沿海国的经济性勘察和开发、科学调查、相对于海洋建筑物的飞行限制等排他性权利的行使相抵触。如果不能满足上述限制条件,那么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与公海上空的飞越自由就是无法区别的。然而,如果真的兜一大圈还得转回到公海自由原则,那么所有的唇枪舌剑岂不都变成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热闹剧情?!其实,从1960年代美苏之间围绕侦察飞行的冲突事件的处理也可以看到,在类似情形下所争执的问题都不是“飞行的目的”而是“飞行的位置”。换言之,侦察飞行在现行国际法上还不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追诉的只是侵犯领空与否[3].可见,按照国际法的原理,李文中立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即对美国军用飞机未经许可侵入中国领土的指责和关于拥有尖端电子设备的侦察机EP-3不得享有紧急降落权的主张――是至关重要的;剩下的问题只是对于迫降原因的追究以及美国军机是否做出了在陵水机场紧急着陆的请求。而该文立论中追究飞行目的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尽管也有些道理,但却很难从现行国际法上获得有力的支持。虽然1913年的德法协定、1919年的巴黎国际航空公约的目的都在于禁止侦察飞行,但是这些条约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点。正如麦柯马洪(J.F.McMahon)继承奥本海(L.Oppenheim)的观点所指出的那样,国家之间的间谍行为即使是不友好的、有害的、挑衅性的,也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国际隐私权是不存在的;对于间谍行为只能由国内法定罪处罚[4].因此不得不承认,关于美军停止侦察飞行的要求在现行国际法上是缺乏充分理由的。当然,国际法也没有承认侦察飞行的合法性,因此,只要有理有据,按照国内法来对军事侦察进行制裁是完全可行的。足见这次撞机事件处理的重心与其说是落在国际法领域里,毋宁说那主要还是一个国内法上的问题。

2制定国内法也需要国际法的视野

如果要按照国内法来追究美国在这次撞机事件中的责任,其根据和理由何在?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参照美国及其他国家设置的防空识别圈(AirDefenseIdentificationZone;ADIZ)的先例,或者中国自己借助专属经济区上覆空域的概念确定的飞行限制区标准(据报导似乎宽度是从领土向公海延伸100-200公里的范围,但如果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宽度相对应的话则应该是212海里或者393公里),证明撞机地点在圈内;第二、根据中国在南海宣布的四个飞行管制区域的范围(尽管东南亚某些国家持有异议),证明撞机地点在区内。只要能证明在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管制区之内,中国战斗机的阻拦行为就是无可非议的,美军侦察机必须对其无视中方意志的后果负责,而绝不仅仅是个纠缠于谁撞谁的事实细节的问题。例如泰国规定在防空识别圈内受到拦截的外国飞机如果不听从沿海国的军机指令将会遭到泰国空军的攻击,泰国空军当局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损失均不承担责任,受到拦截的外国飞机必须承担包括调查在内的各种费用[5].不过,海南岛附近海域的地理位置非常微妙,美国是否事先知道或者承认中国的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管制区也是个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对防空识别圈的概念进行一些说明。自1950年以来,根据国内法在临近本国领海的广阔的公海上空设置了防空识别圈的国家有美国[6]、加拿大、法国、日本等[7]十来个国家。这些防空识别圈的宽幅由各国依据本国的防空能力而自行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和国际法上的效力,一般为领土边沿至公海之间的216-270海里或者400-500公里,例如,在美国关岛附近是半径为250海里或者463公里的圆圈。加拿大等国甚至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擅自入圈的外国航空器实施军机阻拦、迫降等强制措施。当然,按照现行的国际法规范,加拿大等国的这种强制措施既不能满足行使自卫权的法律要件,也没有成为国际习惯法,甚至是违法的[8].但是,也有一些国际法学者提倡设置防空识别圈的权利。例如基德尔(G.Gidel)在1934年出版的《海洋国际公法》一书指出,扩大“接续空间(aircontigu)”是沿海国的权利,其范围应该由沿海国根据其防止危险的需要来自行决定[9].顺便指出,法国在1961年2月9日曾经根据它当时的防空识别圈外延为领海边际至公海70海里或者130公里处的上空,因此对飞越圈内的苏联的非军事性飞机进行了射击,但事后引起多国抗议[10].近来,由于航空器可以携带核武器,奇袭的危胁大大增强,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扩展防空领域至公海上空的必要性[11].因此,设置防空识别圈的国家也日益增多。但在现阶段,国际法尚未正式认可防空识别圈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各国对设置国也不表示抗议,而采取“默认”的态度。

上述情形表明,在现阶段可以成为干预美军侦察飞行的法律上的根据的只有类似防空识别圈规则那样的国内法规范,而缺乏有力的国际法上的根据。因此,中国在撞机谈判中要达到的目的不应该是要求美国停止侦察飞行(但如果只作为谈判筹码则另当别论),而应该是在明确自己的防御范围的基础上,争取美国承认中国设置的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自由限制区域的有效性,从而确立中美互动的制度框架和行为底线。令人遗憾的是,囿于传统的法律分类框架,中国1996年公布的防空法只涉及在国内组织的各种防空措施,而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国际视野,没有对防空识别圈做出相应的规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0年7月24日颁布,2001年8月1日起生效)表示要设置飞行情报区,但也没有就具有军事性意义的防空识别圈做出明确规定。因此,鉴于中国周围空域安全保障的需要,无论对这次中美撞机事件处理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估,亟须建议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尽快通过国内的立法性措施来填补该空白。

3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抵牾及其化解

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实例是关于领海主权的问题,与撞机事件涉及的领空主权问题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据报导,就在撞机事件发生之后不久,中国政府曾对澳大利亚军舰在未进行事先通告的情形下在本国面临台湾岛的领海进行通过性航行一事进行了警告和抗议,要求对方遵守中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这是对我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将台湾海峡问题国际化的严正立场的一次明确宣告,也是对某些西方强国奉行的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原则的一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示威,在国际政治上是有象征意义和实际效果的。由于一些沿海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强国侵犯本国领海以及周围海域的利益和安全,主张维持过去的国际习惯法所承认的国际海峡与一般领海同样的无害通航权(rightofinnocentpassage)制度[12],中国政府的做法也可能会赢得这些国家的同情和共鸣。但是,自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立之后,传统的无害通航原则以及军舰事先通报制度对于国际海峡域内的领海不再有效。对于国际海峡的领海管辖权严加限制的这一例外规定得到了公约成立当时的美苏两大势力圈的认可。由于中国已经加入了海洋法公约,因此中方主张的法理根据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质疑。

所谓“国际海峡(InternationalStraits)”,不是指复数国家之间海峡,而是指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台湾海峡正是国际海峡。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在国际海峡,所有船舶和航空器、包括军舰以及运载核武器的船舶(一般不能断言其航行是无害的)都享有通过性航行权(rightoftransitpassage)。这里所说的通过性航行,指仅以迅速而不间断的通过为目的的航行。这里所说的通过性航行权是指海峡两岸的国家或地区有义务不得妨碍或者阻止通过性航行。可以说,在通过性航行制度成立之后,发达国家提出的关于国际海峡应具有与公海同样的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的主张基本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13].当然,通过性航行制度究竟如何具体地解释、运用还有待各国实践经验以及解决纠纷的先例的积累,在有些方面(例如容许通过性航行的水域宽幅、第39条涉及的进行通过性航行的船舶和飞机的具体义务、第42条涉及的沿海国制定关于通过性航行的法令等)仍然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支持中国主张的国际法上的理由是∶(1)通过性航行中的船舶和航空器必须遵循一定的义务,沿海国家可以就一定事项制定法令。但问题是沿海国家制定法令的权限范围划到哪里为止才不与国际法发生冲突?海洋法公约第42条对国内法就通过性航行权做出规定的范围进行了限制,中国现行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是否与公约第42条相吻合?(2)如果某一海峡由沿海国的本土和岛屿组成,在岛屿的外海一侧存在着航行上同样方便的公海通道等适当的替代性通道(公约第38条第1款),或者海峡处于公海或者专属经济区水域与某一国家的领海之间(公约第45条第1款(b)项),那么1982年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新制度可以不适用。但是,台湾海峡的两端没有一端是领海,台湾岛的外侧也不能具备同样方便的可替代性航线,而且台湾海峡本身又正在用于(whichareusedfor)国际航行,因此按照对中国有效的海洋法公约,在台湾海峡不能适用传统的无害通航制度,而只能适用新的通过性通航的制度――这些正是澳大利亚军舰的本次航行试图向中国传达的信息。由此可见,在这里中国实际上可以援引的法理根据也只存在于国内法当中。因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讨论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关系的原则。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规定“(第1款)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第2款)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第8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和制止对领海的非无害通过”。该法没有涉及国际海峡的航行制度,但可以理解为中国实际上对国际海峡也采取了传统的无害航行制度。因为仍然有不少沿海国家要求外国军舰即使在对本国领海进行通过性航行的场合也必须做出事先通报或者取得事先许可,所以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第2款的规定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可以指责。但是,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不一致就显露出来,必须在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还是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问题上做出抉择。中国对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出明确而统一的规定,条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必须根据具体的实践和立法来逐一确定。按照国际法学权威王铁崖教授的分析,中国存在以下一些可以援引的规范∶第一、从创造主体和程序上看,条约与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第二、法律实践中倾向于把条约直接适用于国内而不必经过把条约转变为国内法的程序;第三、1980年代以后制订的许多法律明文规定当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条约优于法律;第四、由于条约具有不同的种类,核准条约的国家机关也不一样,因此不能笼统地断言条约优于法律,解决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冲突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14].由此可见,在这里,要解决海洋法公约与领海及毗连区法之间的冲突必须对法律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

海洋法公约和领海及毗连区法的批准生效主体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以这两者在法律效力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同等的。关于两者冲突孰优先的问题并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但是1999年底修订之后重新公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7条以及同时通过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3条都规定除声明保留的条款之外国际条约都优先于国内法。另外,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名颁布的飞行基本规则第121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器在本国领海以外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上空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规则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可以推论,当领海及毗连区法与海洋法公约之间发生冲突时,中国的立场倾向于承认公约的优先性。

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以下一些相关的因素∶英美法等发达国家都承认外国军舰的通过性航行权,不要求事先的许可或者通告;在海洋法问题上苏联曾经与美国采取不同的立场,但是为了海洋大国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后来与美国等协调一致;中国否定军舰的通过性航行权有可能因此引起发达国家的众怒以及周边国家对中国扼制国际航线的恐惧,从而联合阻挠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为了维护主权,防止有害航行,完全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命令停船、登舰检查、要求中止航行、责令退出领海的措施,等等。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与其他国际公约不同,海洋法公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定了强制性解决纠纷的程序,原则上因海洋法公约的解释或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须交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审判;在根据海洋法公约进行的审判程序中,诉讼当事人不限于缔约国家,国家以外的主体也可以提诉或者应诉;犹有甚之,尽管不具备高阶规范的根据,海洋法法院规则案规定了对紧急事项的判决方式;因此,在处理领海及毗连区法与海洋法公约的冲突时,必须把国际诉讼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也都纳入视野之中。

总而言之,中国有必要根据加入海洋法公约后的新形势修改或者重新制订领海及毗连区法,在台湾海峡接受通过性航行权的概念,放弃有关军舰事先通报的要求,以免授人以柄。但是与此同时,应该根据国际法中空域管理权必须比海域管理权更严格的惯例,大力加强空中防御系统。

4中国法制在磨擦中前进

对国内法在处理国际法问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上述分析,涉及到行使公共权力的边界何在以及国内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域外适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有人主张现代民族国家的时代的终结和主权效力的消减,但迄今为止世界秩序仍然呈现出主权国家并立的形态,非民事性制约的机制当然还应该服从属地主义(territorialprinciple),如果国内法适用于域外则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或者国际习惯法。然而,美国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和国内法手段而我行我素、时不时对既存的国际关系框架来些零敲碎打,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国际经济方面,自从1945年美国法院在就Alcoa案件做出的判决中采用所谓“效果理论(effecttheory)”之后,各州纷纷制订“伸长手法规(longarmstatute)”,以反垄断、追究产品责任等名义,把外国企业置于美国司法管辖之下。以此为契机,美国在其他方面的公共权力也迅速向国外扩张。例如,在冷战结构解体之前以对共产圈出口限制的名义,在苏联、东欧阵营瓦解之后以防止核扩散的名义,目前则以开发和设置TMD、NMD来防止导弹威胁的名义,美国一直在域外寻求适用和扩大其非民事性制约的国家管辖权。这种做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抵制,为此先后出现了定立“对抗性立法(blockingstatute)”、对美国法的域外适用进行“反执行(counter-enforcement)”或者效仿美国进行国内法的域外适用等现象[15].

的确,作为“超强”的美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常常会表现出“己所不欲、竟施于人”的蛮横作风,甚至还会玩法律技术于股掌之间;既存的国际秩序以及各种规则也未必都是公平合理的。尽管如此,中国还是不能摆脱现有的国际规范体系而自行其事。以目前的综合国力,我们不仅无从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恰恰相反,非常需要借助法理根据来避免强权的侵犯。何况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仍然还很落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需要通过虚心学习来改变这种状况。因此,现在的主要任务还谈不上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而首先应该力争尽快成为一个懂得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并且善于运用游戏规则的国家,应该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即使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上以及价值观上的冲突也愿意尽量在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只有当中国的正当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后,才能理直气壮地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构或者重构。这就是我在分析最近发生的中美磨擦事件之际所得出的基本判断。

应该承认,在法制方面采取严格的属地主义立场、坚持那种主要存续于自1576年博丹(JeanBodin)出版《国家论》至1919年凡尔赛和约建立国际联盟这343年之间的绝对主权概念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了。然而,要从根本上否定民族国家的主权效力、完全照搬别国的某一种制度模式,这在可见的将来也是办不到的。日本曾经在经济制度方面根据“外压”彻底推行了美国化,其结果却导致了被称为来自美国的“多样化骚扰(multipleharassment)”的缠讼局面[16],这种经验证明∶想以完全同化的方式来回避磨擦不仅不能如愿,反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擦。既然是这样,坚决采取“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式的对抗性措施又如何?答曰也难。且不说怨怨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是否值得接受,即使打算这么做也不得不受到综合国力以及外交资源的极大限制。关于这一点,在1980年代前期发生的对雷克航空公司(LakerAirways)案件适用反托拉斯法和三倍赔偿制度的国际纠纷以及英美两国法院之间的法令对抗导致僵局的教训足以为证[17].那么,中国究竟应该何以自处?

当然中国不必害怕磨擦乃至对抗,更不必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但却必须根据“和而不同”以及“其命维新”的理念,在对付经济磨擦以及文化磨擦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建立妥当的互动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性框架,通过理论和实践来逐步改革和发展本国法律体系的结构。换言之,是否具备充分的法律手段、是否善于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将日益成为有效处理国际磨擦的一个关键。其实,在这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的法制与社会正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国际磨擦当中发展起来的,克服磨擦的过程也就是规范秩序得以新陈代谢的过程。可以预计,在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这种制度变迁机制仍然会继续运作下去,并会扩张其规模。所不同的只是∶过去的法制建设主要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今后则更需要精确的航行路线图以及指南针。

参考文献:

[1]李秦“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人民日报》2001年4月16日第4版。

[2]引自上文(见注1)。

[3]城户正彦《领空侵犯的国际法》(东京∶风间书房,1990年)70-71页。

[4]Cf.J.F.McMahon,“LegalAspectsofOuterSpace”,BritishYearbookofInternationalLaw,1962,Vol.38(1964)pp.365-371.

国际磨擦范文篇2

2001年7月3日,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的美国EP-3侦察机被拆运出境,历时三个月的外交上的风波终于平息。现在,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来对这次事件的意义进行更为冷静的思考和学术研究。首先要指出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媒介作用,新闻报导等事实资料已经突破国界的限制而周流全球,但赋予经验素材以实质性涵义或者解释依据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却大都仍然没有逾越国界乃至专业分野的藩篱;这种情形在政治、法律等方面表现得尤其显著。因此,我们不敢肯定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的一系列问题都必定能确认相应的普遍性法则及其前提条件。这里所谓“冷静的思考”、所谓“学术研究”,只不过是要强调复数的认识主体在错综复杂的涵义网络当中进行思想沟通活动时所不可或缺的反思理性,试图从更加超然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性的行为和现象――即并不迷信某种特定的价值,却要透彻地理解这一价值的实现机制。

有人曾把这次撞机事件作为二十一世纪“文明冲突”或者“鹫与龙决斗”的前兆,未免过于牵强附会,甚至有那么点儿居心叵测的嫌疑。但不可否认,与之相关的国际磨擦和法律抵触的确具有某种时代象征性意义。受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影响,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以及功能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然而新的国家范式和新的国际秩序却尚未成型,这种混沌状态使一国之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而许多问题的解决却又不得不委诸一国之力。可以说,美国EP-3侦察机之类飞来又飞去的航线轨迹已经把现行国际法体制的灰色地带乃至规范空白标示得彰明较著,处理撞机事件的曲折变化实际上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在建构新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世界体制方面寻找新的均衡点的试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冷战结束之后幸存的唯一“超强”,美国颇有些口衔天宪飘飘然的感觉,动辄把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本国利益需求作为普遍真理和国际准则强加于人。而以撞机事件为契机,中国又半推半就地站到了抗衡美国霸权的第一线。所以在今后可以预见的期间内,中国与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磨擦势必会日益增多,并且大都会伴随着复杂的法律问题,不得不诉诸法律手段。这既是由美国奉行法治主义的现实所决定的,也是由建构世界新秩序的趋势所决定的。其结果,无论好恶如何,中国都难以回避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之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从此中国面临的国际磨擦大多表现为法律磨擦。这对还不太熟悉国际通行的现代法治方式的中国而言不啻是一个严峻挑战。鉴于上述情形,我们不能在拆运那架飞机的同时也拆运我们自己对那段历史的集体记忆,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探讨撞机事件所牵涉到的时代背景、法律争端及其背后的学理奥义。当然,在4、5两个月的期间,有关的议论并不少见,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国际法方面,人们一直在大声追问究竟是谁违背了国际法准则。然而,综观中美谈判的来龙去脉,似乎我们还需要反躬自问,究竟是谁更善于运用国际法准则以立于不败之地。另外,似乎我们特别有理由重视在撞机事件的处理当中暴露出来的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关系的问题。目前的许多争端从表面上看属于国际法范畴,其实是起源于国内法以及主权的概念转换。可以说,这次撞机事件恰恰发生在国内法域与国际法域的交界处,并且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变迁的悖论――国家疆界的淡化与国家职能的强化的相反相成。因而本文拟主要从这个角度来做一点拾遗补阙的工作,致力于分析国际法内容的变化以及国内的制度性条件对解决国际纠纷的影响,顺便指出中国现阶段运用法律手段的某些不足,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二在国际法适用方面的技术瑕疵

首先要承认∶从整体上看,中国政府在处理这次撞机事件之际刚柔兼济、通权达变、采取了伸张道义和尊重国际法的立场,是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同情和支持的。尽管如此,还是不得不指出,中方的有些主张及论证过程其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技术上的瑕疵,导致在谈判中难以变被动为主动,使本来不受综合国力限制而有可能具备的战术性优势无从发挥。现在既然外交上的作业已经结束,即使发表一点逆耳之言也不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妨作一点回顾和反思,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这里,我首先从中方的许多意见当中只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为李秦,以下简称李文)《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1]作为实例,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客观地考察一下中方提出的国际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推理。

李文内容颇丰富,立论的脉络展示得非常明晰,基本观点有二∶一个是强调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不得威胁沿海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个是认为外国军用飞机的紧急降落权无从成立;两者结合起来,意在证明美国的侦察飞行本来就是违反国际法的,在碰撞后降落到陵水机场又接着侵犯了中国领土。显而易见,这种思路与政府对美国提出的停止侦察飞行和进行道歉这两项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以上要求最终却均未得到落实。除了美方的骄横和狡辩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造成了这种骑虎难下的僵局?对于事实细节我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这里只限于讨论处理国际纠纷的法律技术。

让我们来具体推敲李文中一段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美国主张自己在侦察飞行问题上的无辜,其根据是国际习惯法,特别是援引自1996年起对中国也生效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58条第1款和第87条第1款所规定的公海以及排他性经济水域的上空飞越自由的原则。对于这一说辞,李文作了如下反驳∶“此次中美飞机相撞发生在距海南岛东南仅104公里处的中国近海上空,这是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的上覆空域。根据现行的国际法制度,虽然所有国家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都享有飞越自由,但是这项自由绝不是无限制的,各国在行使这项飞越自由时要受到国际法有关规则的约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各国只是在该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才享有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该条第3款明确地规定了这种限制,即各国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行使飞越自由时,‘应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遵守沿海国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订的与本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规章’……按照公约第301条,一国在行使其公约下的权利或者履行其公约下的义务时,‘应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者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者使用武力,或以任何其他与《联合国宪章》所载国际法原则不符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2].这里逻辑推论的立足点是在专属经济区内的飞越自由受到海洋法公约第58条第3款的限制,借助于公约第301条的媒介可以认为上述限制包括载有尖端电子设备的军用飞机的侦察飞行在内。

这些见解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具有较强的宣传效果,但从法律解释方法论的观点来看,李文却并非无懈可击。至少可以指出以下两点有待改进之处。第一、李文中引用的海洋法公约第301条是关于海洋和平利用的一般条款,即使对公海自由的原则也可以同样适用。既然人们不能根据这个一般条款来限制公海自由,当然也就很难根据这个一般条款来直接推导出第58条第3款规定的限制的具体内容。因此,第58条第3款对飞越自由的限制必须依据其他具体的规范,必须在内容上另有界定。何况以收集情报为目的的侦察飞行与“进行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之间在概念内容上还存在着一段距离,根本不能等量齐观;如果硬要抹杀两者之间的区别,就会给中国自己在南海、东海以及其他海域所进行的合法侦察活动也戴上不必要的枷锁,实际上反而有可能起到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的作用。第二、第58条第3款对飞越自由的限制实际上是已有明确涵义的,在同一公约第56条中规定得非常详细(至于其内容是否妥当,现阶段没有讨论的余地)。在具备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还要援引一般条款来作为准据规范,多此一举,毫无意义。而按照第56条的规定,如果要对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进行限制,必须借助于沿海国的其他排他性权利的行使,证明航空器的飞越与沿海国的经济性勘察和开发、科学调查、相对于海洋建筑物的飞行限制等排他性权利的行使相抵触。如果不能满足上述限制条件,那么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与公海上空的飞越自由就是无法区别的。然而,如果真的兜一大圈还得转回到公海自由原则,那么所有的唇枪舌剑岂不都变成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热闹剧情?!其实,从1960年代美苏之间围绕侦察飞行的冲突事件的处理也可以看到,在类似情形下所争执的问题都不是“飞行的目的”而是“飞行的位置”。换言之,侦察飞行在现行国际法上还不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追诉的只是侵犯领空与否[3].可见,按照国际法的原理,李文中立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即对美国军用飞机未经许可侵入中国领土的指责和关于拥有尖端电子设备的侦察机EP-3不得享有紧急降落权的主张――是至关重要的;剩下的问题只是对于迫降原因的追究以及美国军机是否做出了在陵水机场紧急着陆的请求。而该文立论中追究飞行目的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尽管也有些道理,但却很难从现行国际法上获得有力的支持。虽然1913年的德法协定、1919年的巴黎国际航空公约的目的都在于禁止侦察飞行,但是这些条约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点。正如麦柯马洪(J.F.McMahon)继承奥本海(L.Oppenheim)的观点所指出的那样,国家之间的间谍行为即使是不友好的、有害的、挑衅性的,也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国际隐私权是不存在的;对于间谍行为只能由国内法定罪处罚[4].因此不得不承认,关于美军停止侦察飞行的要求在现行国际法上是缺乏充分理由的。当然,国际法也没有承认侦察飞行的合法性,因此,只要有理有据,按照国内法来对军事侦察进行制裁是完全可行的。足见这次撞机事件处理的重心与其说是落在国际法领域里,毋宁说那主要还是一个国内法上的问题。

三制定国内法也需要国际法的视野

如果要按照国内法来追究美国在这次撞机事件中的责任,其根据和理由何在?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参照美国及其他国家设置的防空识别圈(AirDefenseIdentificationZone;ADIZ)的先例,或者中国自己借助专属经济区上覆空域的概念确定的飞行限制区标准(据报导似乎宽度是从领土向公海延伸100-200公里的范围,但如果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宽度相对应的话则应该是212海里或者393公里),证明撞机地点在圈内;第二、根据中国在南海宣布的四个飞行管制区域的范围(尽管东南亚某些国家持有异议),证明撞机地点在区内。只要能证明在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管制区之内,中国战斗机的阻拦行为就是无可非议的,美军侦察机必须对其无视中方意志的后果负责,而绝不仅仅是个纠缠于谁撞谁的事实细节的问题。例如泰国规定在防空识别圈内受到拦截的外国飞机如果不听从沿海国的军机指令将会遭到泰国空军的攻击,泰国空军当局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损失均不承担责任,受到拦截的外国飞机必须承担包括调查在内的各种费用[5].不过,海南岛附近海域的地理位置非常微妙,美国是否事先知道或者承认中国的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管制区也是个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对防空识别圈的概念进行一些说明。自1950年以来,根据国内法在临近本国领海的广阔的公海上空设置了防空识别圈的国家有美国[6]、加拿大、法国、日本等[7]十来个国家。这些防空识别圈的宽幅由各国依据本国的防空能力而自行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和国际法上的效力,一般为领土边沿至公海之间的216-270海里或者400-500公里,例如,在美国关岛附近是半径为250海里或者463公里的圆圈。加拿大等国甚至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擅自入圈的外国航空器实施军机阻拦、迫降等强制措施。当然,按照现行的国际法规范,加拿大等国的这种强制措施既不能满足行使自卫权的法律要件,也没有成为国际习惯法,甚至是违法的[8].但是,也有一些国际法学者提倡设置防空识别圈的权利。例如基德尔(G.Gidel)在1934年出版的《海洋国际公法》一书指出,扩大“接续空间(aircontigu)”是沿海国的权利,其范围应该由沿海国根据其防止危险的需要来自行决定[9].顺便指出,法国在1961年2月9日曾经根据它当时的防空识别圈外延为领海边际至公海70海里或者130公里处的上空,因此对飞越圈内的苏联的非军事性飞机进行了射击,但事后引起多国抗议[10].近来,由于航空器可以携带核武器,奇袭的危胁大大增强,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扩展防空领域至公海上空的必要性[11].因此,设置防空识别圈的国家也日益增多。但在现阶段,国际法尚未正式认可防空识别圈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各国对设置国也不表示抗议,而采取“默认”的态度。

上述情形表明,在现阶段可以成为干预美军侦察飞行的法律上的根据的只有类似防空识别圈规则那样的国内法规范,而缺乏有力的国际法上的根据。因此,中国在撞机谈判中要达到的目的不应该是要求美国停止侦察飞行(但如果只作为谈判筹码则另当别论),而应该是在明确自己的防御范围的基础上,争取美国承认中国设置的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自由限制区域的有效性,从而确立中美互动的制度框架和行为底线。令人遗憾的是,囿于传统的法律分类框架,中国1996年公布的防空法只涉及在国内组织的各种防空措施,而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国际视野,没有对防空识别圈做出相应的规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0年7月24日颁布,2001年8月1日起生效)表示要设置飞行情报区,但也没有就具有军事性意义的防空识别圈做出明确规定。因此,鉴于中国周围空域安全保障的需要,无论对这次中美撞机事件处理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估,亟须建议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尽快通过国内的立法性措施来填补该空白。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抵牾及其化解

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实例是关于领海主权的问题,与撞机事件涉及的领空主权问题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据报导,就在撞机事件发生之后不久,中国政府曾对澳大利亚军舰在未进行事先通告的情形下在本国面临台湾岛的领海进行通过性航行一事进行了警告和抗议,要求对方遵守中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这是对我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将台湾海峡问题国际化的严正立场的一次明确宣告,也是对某些西方强国奉行的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原则的一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示威,在国际政治上是有象征意义和实际效果的。由于一些沿海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强国侵犯本国领海以及周围海域的利益和安全,主张维持过去的国际习惯法所承认的国际海峡与一般领海同样的无害通航权(rightofinnocentpassage)制度[12],中国政府的做法也可能会赢得这些国家的同情和共鸣。但是,自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立之后,传统的无害通航原则以及军舰事先通报制度对于国际海峡域内的领海不再有效。对于国际海峡的领海管辖权严加限制的这一例外规定得到了公约成立当时的美苏两大势力圈的认可。由于中国已经加入了海洋法公约,因此中方主张的法理根据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质疑。

所谓“国际海峡(InternationalStraits)”,不是指复数国家之间海峡,而是指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台湾海峡正是国际海峡。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在国际海峡,所有船舶和航空器、包括军舰以及运载核武器的船舶(一般不能断言其航行是无害的)都享有通过性航行权(rightoftransitpassage)。这里所说的通过性航行,指仅以迅速而不间断的通过为目的的航行。这里所说的通过性航行权是指海峡两岸的国家或地区有义务不得妨碍或者阻止通过性航行。可以说,在通过性航行制度成立之后,发达国家提出的关于国际海峡应具有与公海同样的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的主张基本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13].当然,通过性航行制度究竟如何具体地解释、运用还有待各国实践经验以及解决纠纷的先例的积累,在有些方面(例如容许通过性航行的水域宽幅、第39条涉及的进行通过性航行的船舶和飞机的具体义务、第42条涉及的沿海国制定关于通过性航行的法令等)仍然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支持中国主张的国际法上的理由是∶(1)通过性航行中的船舶和航空器必须遵循一定的义务,沿海国家可以就一定事项制定法令。但问题是沿海国家制定法令的权限范围划到哪里为止才不与国际法发生冲突?海洋法公约第42条对国内法就通过性航行权做出规定的范围进行了限制,中国现行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是否与公约第42条相吻合?(2)如果某一海峡由沿海国的本土和岛屿组成,在岛屿的外海一侧存在着航行上同样方便的公海通道等适当的替代性通道(公约第38条第1款),或者海峡处于公海或者专属经济区水域与某一国家的领海之间(公约第45条第1款(b)项),那么1982年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新制度可以不适用。但是,台湾海峡的两端没有一端是领海,台湾岛的外侧也不能具备同样方便的可替代性航线,而且台湾海峡本身又正在用于(whichareusedfor)国际航行,因此按照对中国有效的海洋法公约,在台湾海峡不能适用传统的无害通航制度,而只能适用新的通过性通航的制度――这些正是澳大利亚军舰的本次航行试图向中国传达的信息。由此可见,在这里中国实际上可以援引的法理根据也只存在于国内法当中。因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讨论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关系的原则。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规定“(第1款)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第2款)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第8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和制止对领海的非无害通过”。该法没有涉及国际海峡的航行制度,但可以理解为中国实际上对国际海峡也采取了传统的无害航行制度。因为仍然有不少沿海国家要求外国军舰即使在对本国领海进行通过性航行的场合也必须做出事先通报或者取得事先许可,所以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第2款的规定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可以指责。但是,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不一致就显露出来,必须在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还是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问题上做出抉择。中国对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出明确而统一的规定,条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必须根据具体的实践和立法来逐一确定。按照国际法学权威王铁崖教授的分析,中国存在以下一些可以援引的规范∶第一、从创造主体和程序上看,条约与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第二、法律实践中倾向于把条约直接适用于国内而不必经过把条约转变为国内法的程序;第三、1980年代以后制订的许多法律明文规定当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条约优于法律;第四、由于条约具有不同的种类,核准条约的国家机关也不一样,因此不能笼统地断言条约优于法律,解决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冲突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14].由此可见,在这里,要解决海洋法公约与领海及毗连区法之间的冲突必须对法律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

海洋法公约和领海及毗连区法的批准生效主体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以这两者在法律效力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同等的。关于两者冲突孰优先的问题并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但是1999年底修订之后重新公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7条以及同时通过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3条都规定除声明保留的条款之外国际条约都优先于国内法。另外,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名颁布的飞行基本规则第121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器在本国领海以外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上空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规则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可以推论,当领海及毗连区法与海洋法公约之间发生冲突时,中国的立场倾向于承认公约的优先性。

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以下一些相关的因素∶英美法等发达国家都承认外国军舰的通过性航行权,不要求事先的许可或者通告;在海洋法问题上苏联曾经与美国采取不同的立场,但是为了海洋大国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后来与美国等协调一致;中国否定军舰的通过性航行权有可能因此引起发达国家的众怒以及周边国家对中国扼制国际航线的恐惧,从而联合阻挠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为了维护主权,防止有害航行,完全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命令停船、登舰检查、要求中止航行、责令退出领海的措施,等等。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与其他国际公约不同,海洋法公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定了强制性解决纠纷的程序,原则上因海洋法公约的解释或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须交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审判;在根据海洋法公约进行的审判程序中,诉讼当事人不限于缔约国家,国家以外的主体也可以提诉或者应诉;犹有甚之,尽管不具备高阶规范的根据,海洋法法院规则案规定了对紧急事项的判决方式;因此,在处理领海及毗连区法与海洋法公约的冲突时,必须把国际诉讼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也都纳入视野之中。

总而言之,中国有必要根据加入海洋法公约后的新形势修改或者重新制订领海及毗连区法,在台湾海峡接受通过性航行权的概念,放弃有关军舰事先通报的要求,以免授人以柄。但是与此同时,应该根据国际法中空域管理权必须比海域管理权更严格的惯例,大力加强空中防御系统。

五中国法制在磨擦中前进

对国内法在处理国际法问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上述分析,涉及到行使公共权力的边界何在以及国内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域外适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有人主张现代民族国家的时代的终结和主权效力的消减,但迄今为止世界秩序仍然呈现出主权国家并立的形态,非民事性制约的机制当然还应该服从属地主义(territorialprinciple),如果国内法适用于域外则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或者国际习惯法。然而,美国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和国内法手段而我行我素、时不时对既存的国际关系框架来些零敲碎打,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国际经济方面,自从1945年美国法院在就Alcoa案件做出的判决中采用所谓“效果理论(effecttheory)”之后,各州纷纷制订“伸长手法规(longarmstatute)”,以反垄断、追究产品责任等名义,把外国企业置于美国司法管辖之下。以此为契机,美国在其他方面的公共权力也迅速向国外扩张。例如,在冷战结构解体之前以对共产圈出口限制的名义,在苏联、东欧阵营瓦解之后以防止核扩散的名义,目前则以开发和设置TMD、NMD来防止导弹威胁的名义,美国一直在域外寻求适用和扩大其非民事性制约的国家管辖权。这种做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抵制,为此先后出现了定立“对抗性立法(blockingstatute)”、对美国法的域外适用进行“反执行(counter-enforcement)”或者效仿美国进行国内法的域外适用等现象[15].

的确,作为“超强”的美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常常会表现出“己所不欲、竟施于人”的蛮横作风,甚至还会玩法律技术于股掌之间;既存的国际秩序以及各种规则也未必都是公平合理的。尽管如此,中国还是不能摆脱现有的国际规范体系而自行其事。以目前的综合国力,我们不仅无从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恰恰相反,非常需要借助法理根据来避免强权的侵犯。何况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仍然还很落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需要通过虚心学习来改变这种状况。因此,现在的主要任务还谈不上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而首先应该力争尽快成为一个懂得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并且善于运用游戏规则的国家,应该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即使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上以及价值观上的冲突也愿意尽量在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只有当中国的正当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后,才能理直气壮地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构或者重构。这就是我在分析最近发生的中美磨擦事件之际所得出的基本判断。

应该承认,在法制方面采取严格的属地主义立场、坚持那种主要存续于自1576年博丹(JeanBodin)出版《国家论》至1919年凡尔赛和约建立国际联盟这343年之间的绝对主权概念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了。然而,要从根本上否定民族国家的主权效力、完全照搬别国的某一种制度模式,这在可见的将来也是办不到的。日本曾经在经济制度方面根据“外压”彻底推行了美国化,其结果却导致了被称为来自美国的“多样化骚扰(multipleharassment)”的缠讼局面[16],这种经验证明∶想以完全同化的方式来回避磨擦不仅不能如愿,反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擦。既然是这样,坚决采取“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式的对抗性措施又如何?答曰也难。且不说怨怨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是否值得接受,即使打算这么做也不得不受到综合国力以及外交资源的极大限制。关于这一点,在1980年代前期发生的对雷克航空公司(LakerAirways)案件适用反托拉斯法和三倍赔偿制度的国际纠纷以及英美两国法院之间的法令对抗导致僵局的教训足以为证[17].那么,中国究竟应该何以自处?

当然中国不必害怕磨擦乃至对抗,更不必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但却必须根据“和而不同”以及“其命维新”的理念,在对付经济磨擦以及文化磨擦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建立妥当的互动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性框架,通过理论和实践来逐步改革和发展本国法律体系的结构。换言之,是否具备充分的法律手段、是否善于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将日益成为有效处理国际磨擦的一个关键。其实,在这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的法制与社会正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国际磨擦当中发展起来的,克服磨擦的过程也就是规范秩序得以新陈代谢的过程。可以预计,在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这种制度变迁机制仍然会继续运作下去,并会扩张其规模。所不同的只是∶过去的法制建设主要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今后则更需要精确的航行路线图以及指南针。

参考文献:

[1]李秦“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人民日报》2001年4月16日第4版。

[2]引自上文(见注1)。

[3]城户正彦《领空侵犯的国际法》(东京∶风间书房,1990年)70-71页。

[4]Cf.J.F.McMahon,“LegalAspectsofOuterSpace”,BritishYearbookofInternationalLaw,1962,Vol.38(1964)pp.365-371.

[5]Seelibl.nippon-foundation.or.jp/1996/0763/contents/073.htm.

[6]Seewww.faa.gov/ats/aat/ifim/IFIM0140.HTM.

[7]Seewww.jal.co.jp/jiten/dict/g_page/g311.html.

[8]LuoisHenkin,etal.InternationalLaw:CasesandMaterials,2ed.,St.Paul,Minn.:WestPub.Co.,1987,p.295.

[9]SeeG.Gidel,Droitinternationalpublicdelamer,vol.3,1934,rep.1981,pp.461-462.据城户《领空侵犯的国际法》(注3前引)21页。

[10]据城户前引书22-23页。

[11]详见城户正彦《空域主权的研究》(东京∶风间书房,1981年)240-242页。

[12]例如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海峡沿海各国曾经提出的欧曼议案(A/CONF.62/C.2/L.16)。关于发达国家与沿海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海洋法公约过程中的对立,参阅高林秀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果和课题》(东京∶东信堂,1996年)第三章。

[13]详见高林。上引书54-57页。参阅日本海洋基本法研究会(监修)《海洋基本法的解说――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有关基本法》(东京∶国政信息中心,1998年)31页、114-117页。[14]根据王铁崖“条约在中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1卷第1期(1995年)19-29页归纳。

[15]有关文献不胜枚举,比较集中的论述参阅石黑一宪《国际相克中的国家与企业》(东京∶木铎社,1988年)第1章第1节。

国际磨擦范文篇3

2001年7月3日,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的美国EP-3侦察机被拆运出境,历时三个月的外交上的风波终于平息。现在,我们有可能、也有必要来对这次事件的意义进行更为冷静的思考和学术研究。首先要指出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媒介作用,新闻报导等事实资料已经突破国界的限制而周流全球,但赋予经验素材以实质性涵义或者解释依据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却大都仍然没有逾越国界乃至专业分野的藩篱;这种情形在政治、法律等方面表现得尤其显著。因此,我们不敢肯定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的一系列问题都必定能确认相应的普遍性法则及其前提条件。这里所谓“冷静的思考”、所谓“学术研究”,只不过是要强调复数的认识主体在错综复杂的涵义网络当中进行思想沟通活动时所不可或缺的反思理性,试图从更加超然的视角来理解社会性的行为和现象――即并不迷信某种特定的价值,却要透彻地理解这一价值的实现机制。

有人曾把这次撞机事件作为二十一世纪“文明冲突”或者“鹫与龙决斗”的前兆,未免过于牵强附会,甚至有那么点儿居心叵测的嫌疑。但不可否认,与之相关的国际磨擦和法律抵触的确具有某种时代象征性意义。受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影响,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以及功能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然而新的国家范式和新的国际秩序却尚未成型,这种混沌状态使一国之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而许多问题的解决却又不得不委诸一国之力。可以说,美国EP-3侦察机之类飞来又飞去的航线轨迹已经把现行国际法体制的灰色地带乃至规范空白标示得彰明较著,处理撞机事件的曲折变化实际上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在建构新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世界体制方面寻找新的均衡点的试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冷战结束之后幸存的唯一“超强”,美国颇有些口衔天宪飘飘然的感觉,动辄把自己的价值观甚至本国利益需求作为普遍真理和国际准则强加于人。而以撞机事件为契机,中国又半推半就地站到了抗衡美国霸权的第一线。所以在今后可以预见的期间内,中国与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磨擦势必会日益增多,并且大都会伴随着复杂的法律问题,不得不诉诸法律手段。这既是由美国奉行法治主义的现实所决定的,也是由建构世界新秩序的趋势所决定的。其结果,无论好恶如何,中国都难以回避越来越多的国际法律之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从此中国面临的国际磨擦大多表现为法律磨擦。这对还不太熟悉国际通行的现代法治方式的中国而言不啻是一个严峻挑战。鉴于上述情形,我们不能在拆运那架飞机的同时也拆运我们自己对那段历史的集体记忆,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探讨撞机事件所牵涉到的时代背景、法律争端及其背后的学理奥义。当然,在4、5两个月的期间,有关的议论并不少见,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国际法方面,人们一直在大声追问究竟是谁违背了国际法准则。然而,综观中美谈判的来龙去脉,似乎我们还需要反躬自问,究竟是谁更善于运用国际法准则以立于不败之地。另外,似乎我们特别有理由重视在撞机事件的处理当中暴露出来的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关系的问题。目前的许多争端从表面上看属于国际法范畴,其实是起源于国内法以及主权的概念转换。可以说,这次撞机事件恰恰发生在国内法域与国际法域的交界处,并且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变迁的悖论――国家疆界的淡化与国家职能的强化的相反相成。因而本文拟主要从这个角度来做一点拾遗补阙的工作,致力于分析国际法内容的变化以及国内的制度性条件对解决国际纠纷的影响,顺便指出中国现阶段运用法律手段的某些不足,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二在国际法适用方面的技术瑕疵

首先要承认∶从整体上看,中国政府在处理这次撞机事件之际刚柔兼济、通权达变、采取了伸张道义和尊重国际法的立场,是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同情和支持的。尽管如此,还是不得不指出,中方的有些主张及论证过程其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技术上的瑕疵,导致在谈判中难以变被动为主动,使本来不受综合国力限制而有可能具备的战术性优势无从发挥。现在既然外交上的作业已经结束,即使发表一点逆耳之言也不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妨作一点回顾和反思,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这里,我首先从中方的许多意见当中只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为李秦,以下简称李文)《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1]作为实例,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客观地考察一下中方提出的国际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推理。

李文内容颇丰富,立论的脉络展示得非常明晰,基本观点有二∶一个是强调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不得威胁沿海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另一个是认为外国军用飞机的紧急降落权无从成立;两者结合起来,意在证明美国的侦察飞行本来就是违反国际法的,在碰撞后降落到陵水机场又接着侵犯了中国领土。显而易见,这种思路与政府对美国提出的停止侦察飞行和进行道歉这两项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以上要求最终却均未得到落实。除了美方的骄横和狡辩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造成了这种骑虎难下的僵局?对于事实细节我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这里只限于讨论处理国际纠纷的法律技术。

让我们来具体推敲李文中一段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美国主张自己在侦察飞行问题上的无辜,其根据是国际习惯法,特别是援引自1996年起对中国也生效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58条第1款和第87条第1款所规定的公海以及排他性经济水域的上空飞越自由的原则。对于这一说辞,李文作了如下反驳∶“此次中美飞机相撞发生在距海南岛东南仅104公里处的中国近海上空,这是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的上覆空域。根据现行的国际法制度,虽然所有国家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都享有飞越自由,但是这项自由绝不是无限制的,各国在行使这项飞越自由时要受到国际法有关规则的约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8条规定,各国只是在该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才享有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该条第3款明确地规定了这种限制,即各国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上空行使飞越自由时,‘应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遵守沿海国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订的与本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规章’……按照公约第301条,一国在行使其公约下的权利或者履行其公约下的义务时,‘应不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者政治独立进行任何武力威胁或者使用武力,或以任何其他与《联合国宪章》所载国际法原则不符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2].这里逻辑推论的立足点是在专属经济区内的飞越自由受到海洋法公约第58条第3款的限制,借助于公约第301条的媒介可以认为上述限制包括载有尖端电子设备的军用飞机的侦察飞行在内。

这些见解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具有较强的宣传效果,但从法律解释方法论的观点来看,李文却并非无懈可击。至少可以指出以下两点有待改进之处。第一、李文中引用的海洋法公约第301条是关于海洋和平利用的一般条款,即使对公海自由的原则也可以同样适用。既然人们不能根据这个一般条款来限制公海自由,当然也就很难根据这个一般条款来直接推导出第58条第3款规定的限制的具体内容。因此,第58条第3款对飞越自由的限制必须依据其他具体的规范,必须在内容上另有界定。何况以收集情报为目的的侦察飞行与“进行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之间在概念内容上还存在着一段距离,根本不能等量齐观;如果硬要抹杀两者之间的区别,就会给中国自己在南海、东海以及其他海域所进行的合法侦察活动也戴上不必要的枷锁,实际上反而有可能起到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的作用。第二、第58条第3款对飞越自由的限制实际上是已有明确涵义的,在同一公约第56条中规定得非常详细(至于其内容是否妥当,现阶段没有讨论的余地)。在具备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还要援引一般条款来作为准据规范,多此一举,毫无意义。而按照第56条的规定,如果要对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进行限制,必须借助于沿海国的其他排他性权利的行使,证明航空器的飞越与沿海国的经济性勘察和开发、科学调查、相对于海洋建筑物的飞行限制等排他性权利的行使相抵触。如果不能满足上述限制条件,那么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飞越自由与公海上空的飞越自由就是无法区别的。然而,如果真的兜一大圈还得转回到公海自由原则,那么所有的唇枪舌剑岂不都变成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热闹剧情?!其实,从1960年代美苏之间围绕侦察飞行的冲突事件的处理也可以看到,在类似情形下所争执的问题都不是“飞行的目的”而是“飞行的位置”。换言之,侦察飞行在现行国际法上还不属于违法行为,可以追诉的只是侵犯领空与否[3].可见,按照国际法的原理,李文中立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即对美国军用飞机未经许可侵入中国领土的指责和关于拥有尖端电子设备的侦察机EP-3不得享有紧急降落权的主张――是至关重要的;剩下的问题只是对于迫降原因的追究以及美国军机是否做出了在陵水机场紧急着陆的请求。而该文立论中追究飞行目的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尽管也有些道理,但却很难从现行国际法上获得有力的支持。虽然1913年的德法协定、1919年的巴黎国际航空公约的目的都在于禁止侦察飞行,但是这些条约并没有明文规定这一点。正如麦柯马洪(J.F.McMahon)继承奥本海(L.Oppenheim)的观点所指出的那样,国家之间的间谍行为即使是不友好的、有害的、挑衅性的,也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违法行为;国际隐私权是不存在的;对于间谍行为只能由国内法定罪处罚[4].因此不得不承认,关于美军停止侦察飞行的要求在现行国际法上是缺乏充分理由的。当然,国际法也没有承认侦察飞行的合法性,因此,只要有理有据,按照国内法来对军事侦察进行制裁是完全可行的。足见这次撞机事件处理的重心与其说是落在国际法领域里,毋宁说那主要还是一个国内法上的问题。

三制定国内法也需要国际法的视野

如果要按照国内法来追究美国在这次撞机事件中的责任,其根据和理由何在?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参照美国及其他国家设置的防空识别圈(AirDefenseIdentificationZone;ADIZ)的先例,或者中国自己借助专属经济区上覆空域的概念确定的飞行限制区标准(据报导似乎宽度是从领土向公海延伸100-200公里的范围,但如果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宽度相对应的话则应该是212海里或者393公里),证明撞机地点在圈内;第二、根据中国在南海宣布的四个飞行管制区域的范围(尽管东南亚某些国家持有异议),证明撞机地点在区内。只要能证明在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管制区之内,中国战斗机的阻拦行为就是无可非议的,美军侦察机必须对其无视中方意志的后果负责,而绝不仅仅是个纠缠于谁撞谁的事实细节的问题。例如泰国规定在防空识别圈内受到拦截的外国飞机如果不听从沿海国的军机指令将会遭到泰国空军的攻击,泰国空军当局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损失均不承担责任,受到拦截的外国飞机必须承担包括调查在内的各种费用[5].不过,海南岛附近海域的地理位置非常微妙,美国是否事先知道或者承认中国的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管制区也是个问题。

在这里有必要对防空识别圈的概念进行一些说明。自1950年以来,根据国内法在临近本国领海的广阔的公海上空设置了防空识别圈的国家有美国[6]、加拿大、法国、日本等[7]十来个国家。这些防空识别圈的宽幅由各国依据本国的防空能力而自行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和国际法上的效力,一般为领土边沿至公海之间的216-270海里或者400-500公里,例如,在美国关岛附近是半径为250海里或者463公里的圆圈。加拿大等国甚至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擅自入圈的外国航空器实施军机阻拦、迫降等强制措施。当然,按照现行的国际法规范,加拿大等国的这种强制措施既不能满足行使自卫权的法律要件,也没有成为国际习惯法,甚至是违法的[8].但是,也有一些国际法学者提倡设置防空识别圈的权利。例如基德尔(G.Gidel)在1934年出版的《海洋国际公法》一书指出,扩大“接续空间(aircontigu)”是沿海国的权利,其范围应该由沿海国根据其防止危险的需要来自行决定[9].顺便指出,法国在1961年2月9日曾经根据它当时的防空识别圈外延为领海边际至公海70海里或者130公里处的上空,因此对飞越圈内的苏联的非军事性飞机进行了射击,但事后引起多国抗议[10].近来,由于航空器可以携带核武器,奇袭的危胁大大增强,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扩展防空领域至公海上空的必要性[11].因此,设置防空识别圈的国家也日益增多。但在现阶段,国际法尚未正式认可防空识别圈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各国对设置国也不表示抗议,而采取“默认”的态度。

上述情形表明,在现阶段可以成为干预美军侦察飞行的法律上的根据的只有类似防空识别圈规则那样的国内法规范,而缺乏有力的国际法上的根据。因此,中国在撞机谈判中要达到的目的不应该是要求美国停止侦察飞行(但如果只作为谈判筹码则另当别论),而应该是在明确自己的防御范围的基础上,争取美国承认中国设置的防空识别圈或者飞行自由限制区域的有效性,从而确立中美互动的制度框架和行为底线。令人遗憾的是,囿于传统的法律分类框架,中国1996年公布的防空法只涉及在国内组织的各种防空措施,而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国际视野,没有对防空识别圈做出相应的规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0年7月24日颁布,2001年8月1日起生效)表示要设置飞行情报区,但也没有就具有军事性意义的防空识别圈做出明确规定。因此,鉴于中国周围空域安全保障的需要,无论对这次中美撞机事件处理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估,亟须建议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尽快通过国内的立法性措施来填补该空白。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抵牾及其化解

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实例是关于领海主权的问题,与撞机事件涉及的领空主权问题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据报导,就在撞机事件发生之后不久,中国政府曾对澳大利亚军舰在未进行事先通告的情形下在本国面临台湾岛的领海进行通过性航行一事进行了警告和抗议,要求对方遵守中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这是对我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将台湾海峡问题国际化的严正立场的一次明确宣告,也是对某些西方强国奉行的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原则的一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示威,在国际政治上是有象征意义和实际效果的。由于一些沿海发展中国家反对海洋强国侵犯本国领海以及周围海域的利益和安全,主张维持过去的国际习惯法所承认的国际海峡与一般领海同样的无害通航权(rightofinnocentpassage)制度[12],中国政府的做法也可能会赢得这些国家的同情和共鸣。但是,自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立之后,传统的无害通航原则以及军舰事先通报制度对于国际海峡域内的领海不再有效。对于国际海峡的领海管辖权严加限制的这一例外规定得到了公约成立当时的美苏两大势力圈的认可。由于中国已经加入了海洋法公约,因此中方主张的法理根据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质疑。

所谓“国际海峡(InternationalStraits)”,不是指复数国家之间海峡,而是指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台湾海峡正是国际海峡。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在国际海峡,所有船舶和航空器、包括军舰以及运载核武器的船舶(一般不能断言其航行是无害的)都享有通过性航行权(rightoftransitpassage)。这里所说的通过性航行,指仅以迅速而不间断的通过为目的的航行。这里所说的通过性航行权是指海峡两岸的国家或地区有义务不得妨碍或者阻止通过性航行。可以说,在通过性航行制度成立之后,发达国家提出的关于国际海峡应具有与公海同样的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的主张基本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13].当然,通过性航行制度究竟如何具体地解释、运用还有待各国实践经验以及解决纠纷的先例的积累,在有些方面(例如容许通过性航行的水域宽幅、第39条涉及的进行通过性航行的船舶和飞机的具体义务、第42条涉及的沿海国制定关于通过性航行的法令等)仍然是不确定的。有可能支持中国主张的国际法上的理由是∶(1)通过性航行中的船舶和航空器必须遵循一定的义务,沿海国家可以就一定事项制定法令。但问题是沿海国家制定法令的权限范围划到哪里为止才不与国际法发生冲突?海洋法公约第42条对国内法就通过性航行权做出规定的范围进行了限制,中国现行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是否与公约第42条相吻合?(2)如果某一海峡由沿海国的本土和岛屿组成,在岛屿的外海一侧存在着航行上同样方便的公海通道等适当的替代性通道(公约第38条第1款),或者海峡处于公海或者专属经济区水域与某一国家的领海之间(公约第45条第1款(b)项),那么1982年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新制度可以不适用。但是,台湾海峡的两端没有一端是领海,台湾岛的外侧也不能具备同样方便的可替代性航线,而且台湾海峡本身又正在用于(whichareusedfor)国际航行,因此按照对中国有效的海洋法公约,在台湾海峡不能适用传统的无害通航制度,而只能适用新的通过性通航的制度――这些正是澳大利亚军舰的本次航行试图向中国传达的信息。由此可见,在这里中国实际上可以援引的法理根据也只存在于国内法当中。因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讨论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关系的原则。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规定“(第1款)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权利。(第2款)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第8条第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和制止对领海的非无害通过”。该法没有涉及国际海峡的航行制度,但可以理解为中国实际上对国际海峡也采取了传统的无害航行制度。因为仍然有不少沿海国家要求外国军舰即使在对本国领海进行通过性航行的场合也必须做出事先通报或者取得事先许可,所以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6条第2款的规定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可以指责。但是,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不一致就显露出来,必须在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还是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问题上做出抉择。中国对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出明确而统一的规定,条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必须根据具体的实践和立法来逐一确定。按照国际法学权威王铁崖教授的分析,中国存在以下一些可以援引的规范∶第一、从创造主体和程序上看,条约与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第二、法律实践中倾向于把条约直接适用于国内而不必经过把条约转变为国内法的程序;第三、1980年代以后制订的许多法律明文规定当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条约优于法律;第四、由于条约具有不同的种类,核准条约的国家机关也不一样,因此不能笼统地断言条约优于法律,解决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冲突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14].由此可见,在这里,要解决海洋法公约与领海及毗连区法之间的冲突必须对法律实践进行具体的分析。

海洋法公约和领海及毗连区法的批准生效主体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以这两者在法律效力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同等的。关于两者冲突孰优先的问题并没有直接的明文规定。但是1999年底修订之后重新公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7条以及同时通过的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3条都规定除声明保留的条款之外国际条约都优先于国内法。另外,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名颁布的飞行基本规则第121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器在本国领海以外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上空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规则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可以推论,当领海及毗连区法与海洋法公约之间发生冲突时,中国的立场倾向于承认公约的优先性。

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以下一些相关的因素∶英美法等发达国家都承认外国军舰的通过性航行权,不要求事先的许可或者通告;在海洋法问题上苏联曾经与美国采取不同的立场,但是为了海洋大国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后来与美国等协调一致;中国否定军舰的通过性航行权有可能因此引起发达国家的众怒以及周边国家对中国扼制国际航线的恐惧,从而联合阻挠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为了维护主权,防止有害航行,完全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命令停船、登舰检查、要求中止航行、责令退出领海的措施,等等。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与其他国际公约不同,海洋法公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定了强制性解决纠纷的程序,原则上因海洋法公约的解释或适用而产生的纠纷必须交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审判;在根据海洋法公约进行的审判程序中,诉讼当事人不限于缔约国家,国家以外的主体也可以提诉或者应诉;犹有甚之,尽管不具备高阶规范的根据,海洋法法院规则案规定了对紧急事项的判决方式;因此,在处理领海及毗连区法与海洋法公约的冲突时,必须把国际诉讼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也都纳入视野之中。

总而言之,中国有必要根据加入海洋法公约后的新形势修改或者重新制订领海及毗连区法,在台湾海峡接受通过性航行权的概念,放弃有关军舰事先通报的要求,以免授人以柄。但是与此同时,应该根据国际法中空域管理权必须比海域管理权更严格的惯例,大力加强空中防御系统。

五中国法制在磨擦中前进

对国内法在处理国际法问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上述分析,涉及到行使公共权力的边界何在以及国内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域外适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有人主张现代民族国家的时代的终结和主权效力的消减,但迄今为止世界秩序仍然呈现出主权国家并立的形态,非民事性制约的机制当然还应该服从属地主义(territorialprinciple),如果国内法适用于域外则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或者国际习惯法。然而,美国凭借其“超强”的实力和国内法手段而我行我素、时不时对既存的国际关系框架来些零敲碎打,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国际经济方面,自从1945年美国法院在就Alcoa案件做出的判决中采用所谓“效果理论(effecttheory)”之后,各州纷纷制订“伸长手法规(longarmstatute)”,以反垄断、追究产品责任等名义,把外国企业置于美国司法管辖之下。以此为契机,美国在其他方面的公共权力也迅速向国外扩张。例如,在冷战结构解体之前以对共产圈出口限制的名义,在苏联、东欧阵营瓦解之后以防止核扩散的名义,目前则以开发和设置TMD、NMD来防止导弹威胁的名义,美国一直在域外寻求适用和扩大其非民事性制约的国家管辖权。这种做法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抵制,为此先后出现了定立“对抗性立法(blockingstatute)”、对美国法的域外适用进行“反执行(counter-enforcement)”或者效仿美国进行国内法的域外适用等现象[15].

的确,作为“超强”的美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常常会表现出“己所不欲、竟施于人”的蛮横作风,甚至还会玩法律技术于股掌之间;既存的国际秩序以及各种规则也未必都是公平合理的。尽管如此,中国还是不能摆脱现有的国际规范体系而自行其事。以目前的综合国力,我们不仅无从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恰恰相反,非常需要借助法理根据来避免强权的侵犯。何况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仍然还很落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需要通过虚心学习来改变这种状况。因此,现在的主要任务还谈不上致力于改变游戏规则,而首先应该力争尽快成为一个懂得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并且善于运用游戏规则的国家,应该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即使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上以及价值观上的冲突也愿意尽量在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只有当中国的正当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后,才能理直气壮地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构或者重构。这就是我在分析最近发生的中美磨擦事件之际所得出的基本判断。

应该承认,在法制方面采取严格的属地主义立场、坚持那种主要存续于自1576年博丹(JeanBodin)出版《国家论》至1919年凡尔赛和约建立国际联盟这343年之间的绝对主权概念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目前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了。然而,要从根本上否定民族国家的主权效力、完全照搬别国的某一种制度模式,这在可见的将来也是办不到的。日本曾经在经济制度方面根据“外压”彻底推行了美国化,其结果却导致了被称为来自美国的“多样化骚扰(multipleharassment)”的缠讼局面[16],这种经验证明∶想以完全同化的方式来回避磨擦不仅不能如愿,反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磨擦。既然是这样,坚决采取“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式的对抗性措施又如何?答曰也难。且不说怨怨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是否值得接受,即使打算这么做也不得不受到综合国力以及外交资源的极大限制。关于这一点,在1980年代前期发生的对雷克航空公司(LakerAirways)案件适用反托拉斯法和三倍赔偿制度的国际纠纷以及英美两国法院之间的法令对抗导致僵局的教训足以为证[17].那么,中国究竟应该何以自处?

当然中国不必害怕磨擦乃至对抗,更不必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但却必须根据“和而不同”以及“其命维新”的理念,在对付经济磨擦以及文化磨擦的过程中逐步与世界建立妥当的互动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性框架,通过理论和实践来逐步改革和发展本国法律体系的结构。换言之,是否具备充分的法律手段、是否善于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将日益成为有效处理国际磨擦的一个关键。其实,在这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的法制与社会正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国际磨擦当中发展起来的,克服磨擦的过程也就是规范秩序得以新陈代谢的过程。可以预计,在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这种制度变迁机制仍然会继续运作下去,并会扩张其规模。所不同的只是∶过去的法制建设主要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今后则更需要精确的航行路线图以及指南针。

参考文献:

[1]李秦“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人民日报》2001年4月16日第4版。

[2]引自上文(见注1)。

[3]城户正彦《领空侵犯的国际法》(东京∶风间书房,1990年)70-71页。

[4]Cf.J.F.McMahon,“LegalAspectsofOuterSpace”,BritishYearbookofInternationalLaw,1962,Vol.38(1964)pp.365-371.

[5]Seelibl.nippon-foundation.or.jp/1996/0763/contents/073.htm.

[6]Seewww.faa.gov/ats/aat/ifim/IFIM0140.HTM.

[7]Seewww.jal.co.jp/jiten/dict/g_page/g311.html.

[8]LuoisHenkin,etal.InternationalLaw:CasesandMaterials,2ed.,St.Paul,Minn.:WestPub.Co.,1987,p.295.

[9]SeeG.Gidel,Droitinternationalpublicdelamer,vol.3,1934,rep.1981,pp.461-462.据城户《领空侵犯的国际法》(注3前引)21页。

[10]据城户前引书22-23页。

[11]详见城户正彦《空域主权的研究》(东京∶风间书房,1981年)240-242页。

[12]例如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海峡沿海各国曾经提出的欧曼议案(A/CONF.62/C.2/L.16)。关于发达国家与沿海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海洋法公约过程中的对立,参阅高林秀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果和课题》(东京∶东信堂,1996年)第三章。

[13]详见高林。上引书54-57页。参阅日本海洋基本法研究会(监修)《海洋基本法的解说――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有关基本法》(东京∶国政信息中心,1998年)31页、114-117页。[14]根据王铁崖“条约在中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1卷第1期(1995年)19-29页归纳。

[15]有关文献不胜枚举,比较集中的论述参阅石黑一宪《国际相克中的国家与企业》(东京∶木铎社,1988年)第1章第1节。

国际磨擦范文篇4

关键词:政治经营;中国企业;企业政治联盟

1企业政治经营的内涵

(1)实施政治经营,可以为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无论是个人还是部门都有一定的政治利益的和政治愿望,大多数企业内部的组织冲突都是由于政治摩擦引起的。因此,成员和组织之间的政治协调是必要的。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仍然模仿行政管理的框架,有等级、职位、权利、责任等政治性需求层次,经营者必须利用经济手段之外的政治手段制定用来约束成员行为的规范,传统的集权与分权、职责明确化以及命令统一等都是常用的政治协调手段。政治并非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权力的拥有,企业内部的政治协调的重要意义是在相互自愿的前提下创造、共享、分配政治权力,营造一种对等的、均衡的政治氛围。

(2)实施政治经营,要求企业更加关注其外部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2企业政治经营产生的背景

2.1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格局要求企业实施政治经营

当今的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左右,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非经济因素(如政治、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的干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格局出现两种趋势:一是政治经济化与经济政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二是国际问题国内化与国内问题国际化的趋势日益突出。

2.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回潮,民族中心主义高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各国政府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抛出“生态倾销论”、实施绿色技术壁垒),国家间贸易摩擦渗透着政府因素;同时,民族中心主义高涨,政府利用国人对国货的偏好,及对外国货的偏见,大肆宣扬“外国威胁论”,暗地诱导国人抵制。

2.3安全成本日益受到关注

一是金融危机引起全球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反思,维护金融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二是国际恐怖主义使得世界经济的安全成本大大提高,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日显突出。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全球恐怖主义的安全风险产生的后果远比最初想象的要大并且持续的时间更长。新的成本——特别是安全成本——大幅提高,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

2.4非经济因素来源广泛

企业经营中的非经济性因素由多种渠道产生:一是市场交易对象的需求目标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了。他们在要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附加上其它非经济性要求,如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仅要考虑价格、质量等经济因素,还要关心环保和社会进步等非经济因素。二是大量的非经济主体(如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地区性社团、民族主义团体等社会组织)介入市场活动,与企业之间的磨擦日益加剧,威胁企业生存。三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加深。

3中国企业实施政治经营的策略选择

3.1企业政治经营的方式与企业经营战略有直接关系

借鉴西方企业政治经营的经验,企业政治经营的方式与企业经营战略有直接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规模经济效应发挥作用,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利用自身的供应能力,市场占有能力以及在技术、开发、宣传等方面的实力,将经济规模扩展为政治规模,他们的政治风险已高于经济风险,集团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政治力量;70年代以后在范围经济战略下,企业普遍发展多角化业务,这就使很多企业超越了个别产业和局部市场的范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的经济磨擦日益加剧,相互之间争夺市场的利益冲突单靠经济手段难以解决。在跨行业经营中,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加强,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企业的生存主张只有与其他企业的生存主张相互协调才能求得共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从经济共存发展到政治共存;80年代以后国际化经营成为西方企业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化引发的经济磨擦很容易演变成政治磨擦,这些贸易磨擦的核心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经济行为伴生着政治行为,政治解决是开辟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企业对政治手段的依赖日益加深。美国营销学家科特勒在进行国际营销研究时补充了公共关系和权力这两个新的2P因素,政治力量已正式介入微观营销活动;90年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很多企业致力于联盟经济战略,该战略强调企业不能孤立地经营,通过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之间的垂直联盟,同行业之间的水平联盟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联盟经济战略虽然克服了企业彼此孤立的问题,微观经济系统得以优化,但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大量增加企业结盟的动机也不能单纯用经济因素说明,企业家更需要政治家的眼光与手段。

3.2企业政治经营的关系营销视角

(1)员工政治经营策略。

经济利益激励。薪酬制度应体现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和尊重。包括岗位工资、年终奖、职务消费、福利补贴、产权激励(股权、期权),将员工收入与企业长期绩效有机结合,使员工命运与企业兴衰紧密相连,有效避免了“内部人控制”、“机会主义行为”。

精神利益激励。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表明,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企业必须:①承认和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实行人本管理,让员工能在企业中享受到“家”的关怀和温暖。②通过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开辟晋升渠道、职位轮换、培训、合理授权、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等方式来满足员工的政治利益和政治愿望,相互自愿的前提下创造、共享、分配政治权力,营造一种对等的、均衡的政治氛围。

文化激励。企业文化是员工长期积累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员工行为起规范、激励、约束、凝聚作用。企业要树立“共同愿景”,建立血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人、解放人、塑造人、为了人、发展人,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

(2)顾客政治经营策略。

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顾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企业首先要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企业的一切政策和行为都必须以顾客的利益和要求为导向,并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3)合作者政治经营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国际化劳动分工协作扩大,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长久地维持竞争优势已非易事。在构筑顾客价值让渡系统中,新的竞争也不再是单个竞争者之间的竞争,而是这些竞争者所组成的价值让渡系统相对效率的竞争。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树立和谐共生的竞和观。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经常地向关联企业沟通自己的生存主张,形成“政治共生,经济共赢”的局面。

(4)影响者政治经营策略。

企业政治经营的影响者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NGO)、国际组织、各地方社团等。企业应通过收集信息、熟悉政策、互动沟通、扩大影响、参与政治、主动合作、专业咨询等手段和方式,建立和发展与影响者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①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即变环境的不可控行为可控性,通过运用权力施加影响来转变市场守门人的态度,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②取得认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企业通过取得ISO9000、SA8000、ISO14000等国际通行证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求、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主动合作、解决政府难题来取得政府和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③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加强信息收集、沟通交流,以建立互信、互惠的合作关系。企业应了解政府、熟悉政策,研究其适用范围、注意其变通性和灵活性;主动热情参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活动,听取政府官员对企业的评价和建议,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以互动沟通;设立专人或聘请专业咨询顾问与政府打交道。

④建立企业危机公关机制,以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将对企业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5)企业联盟。

企业联盟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构筑政治上的协作关系,它不是重视企业单独的努力和能力,而是灵活利用各个企业的能力、价值、资源,构建政治同盟,通过联盟不仅产生了经济价值,而且产生了政治价值。企业联盟大多数发生在关联企业和竞争企业之间,因此,联盟的首要条件是相关行业的政压力较大,外在的压力超过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其次,企业之间的联盟必须具有共同的的和理念,各方都认识到即使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地方,并且可以实现协、互惠、平等和共存。

企业联盟的政治效果集中体现在:①有利于扩大企业政治规模、增强政治谈判能力、扩大企业联盟的规模效应和企业的政治生存环境、创造企业之间的政治网络。结盟的企业越多,政治网络就越广、越深,层次越多,也更加重叠,从而形成了企业生存的有效保护网。②有利于扩充企业的环境透视能力。结盟可以使企业看到单眼看不到的地方,透视过去透视不到的方面,从而在更广、更深的层次上提高企业对环境的认知水平,增强生存能力。③有利于分散风险。企业结盟以后,不仅能提高对风险的辨识,而且可以共担风险,使风险分散。④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介入力和支配力。结盟以后,通过资源共享可以加快介入市场的速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对市场的支配力随之增强。⑤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结盟以后,企业加入了企业网络,受到层层保护,改变了单独企业实力不足容易受攻击的形象,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实力形象。

参考文献

国际磨擦范文篇5

一、反自由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

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为了防止国际组织和外国势力掺活进国家内政,马来西亚一开始就拒绝了有附加条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企图凭自己的力量应付危机。然而,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实在太强大了,岂是区区一小国能够独立招架?2马元和股市无法遏制地持续下滑,迫使总理马哈蒂尔最终选择了外汇管制。管制内容包括非居民的货币兑换、离岸户口转帐、沽售股票所得的转出、海外投资、进出口结算以及现金的出入境。简而言之,退出游戏,关门不玩了。公布外汇管制措施的当天,马元汇价上升了7.2%。3

香港的庄家下场和增加磨擦的“七招三十式”:面对国际炒家“按提款机”式的新一轮摧毁性攻击,香港当局忍无可忍,直接入市,大笔作多,买港元,买股票,买期货。8月28日一天,香港股市成交790亿港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特区政府照单全收大量抛售的恒生指数股,抛多少收多少,大有不惜“国有化”恒生指数股企业的架式。

紧接着,政府推出“七招三十式”。其中“七招”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七项新措施,旨在强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减少港元利率被人为操纵的机会。“三十式”则分别针对香港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中央结算公司、政府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提出新纪律或重申一些交易规则,加强对股票抛空的监管。这些技术性措施,归根结底是给国际炒家的“提款”程序设置障碍、增加摩擦,让炒家没那么容易赚到钱,知难而退。虽然联系汇率发行局制度不变,这些限制性措施不仅在特殊意义上绊住国际炒家的脚,同时也在一般意义上为国际资本在香港进出的流动增加了摩擦。

各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出手,干预市场:早在1998年1月初,新台币兑美元在三天内大跌之后,台湾就立即关闭了NDF(无本金远期外汇交易)。49月初,为了防止索罗斯旗下基金“空袭”,台湾金融当局指名道姓地宣布,不准台湾投资人将资金汇出境外投资索罗斯基金,严禁台湾证券商为索罗斯旗下基金下单买卖。5新加坡则修改了股市指数,将原来以价格加权的计算改为市值加权计算,使炒家通过操纵指数成份股获利的难度增加。6俄罗斯为了捍卫卢布,曾经在8月宣布限制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其实就是外汇管制。7后来又放弃了,结果,卢布汇价一路下滑,从8月17日到9月9日,卢布贬值超过60%,8外汇交易几度被暂停,银行也一再停止卢布的兑换。最近又有消息说,总统叶利钦正在考虑限制美元在国内的流通。9

二、“资本神话”幻灭

自由派经济学贸易理论的权威巴格瓦提(JagdishBhagwati)说,资本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理念延伸,可是,鼓吹资本自由化的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象自由贸易经济学家那样拿出足够的实证分析。大量事实证明,不规则和难以控制的短期资本流动,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渊薮。越来越多的证据和逻辑推理都支持限制货币自由流动。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自由化是完全不同的是两回事,云云。10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说,亚洲的“病因”是资本市场过早开放。11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署名文章说,全球资本流动使穷国的经济越发不稳定,同时反过来损害了富国投资者的利益。12投资银行WarburgPincus&Co.的执行总裁RajivLall说:“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本来就是“双刃剑”,人们原来以为好处会大于坏处,现在看来不对了。对国际资本流动作某些方面的限制,也许不是一件坏事。13有迹象表明,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七国的政策制定者们都有可能改变反对管制资本流动的一贯态度。因为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可能需要某些特定的资本管制措施,应付特殊情况。14

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克鲁格曼(PaulKrugman)说得更直接,亚洲各国经济苦苦挣扎,丝毫没有起色,随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资本流出浪潮和更严重的危机。对此,唯一的方法是外汇管制,尽管这是很多人所忌讳提到的。他认为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却能成为亚洲金融风暴中的“安全岛”,靠的就是有效的外汇管制。15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能为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年度财政报告,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财政年度,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最多的是南韩、印尼和阿根廷。16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己已经出现财政危机,希望美国国会尽快批准180亿美元的拨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执行总裁Fischer估计,现在可用于援助的款项只剩下50至90亿美元。17姐妹机构世界银行也发出警告,向遭殃国家提供大量援助贷款,已经影响了世界银行资产的稳定性,除非股东再注入资金,世界银行将无法继续向有问题的国家施以援手。到目前为止,世界银行已经向亚洲国家和俄罗斯提供了84亿美元贷款,占可提供贷款额度的77.7%。1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钱又出力,为受援国提出一大套进一步自由化的改革开放方案,要求那些急需刺激经济景气的国家紧缩银根、提高利率、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而且不能实施货币局制度。19结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国家,至今没有一个可以摆脱困境。克鲁格曼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不但没有将亚洲从危机中挽救出来,反而使情况越来越糟。20虽然有种种资本自由流动和开放金融市场的理论,作为各国“最后贷款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在国际游资巨大的破坏力面前无能为力。

四、欧元面对严峻挑战

1999年1月1日,欧盟11国正式启动欧元。但是,要到2002年7月,创始国货币才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三年过渡期,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等货币与欧元并存,同时发行和流通。这样“双轨制”的过渡期,为国际炒家利用欧元中央银行与各国中央银行之间政策取向的偏差,选择薄弱环节各个击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典型的前车之鉴是1992年的英镑“阻击战”。当时欧洲汇率稳定体制(ERM)中,弱势货币英镑兑马克币值明显偏高。英国既要维持货币币值(维持高息),又要摆脱经济衰退,唯一的出路是要求德国减息。可是,德国刚刚统一,西德马克与东德马克按一比一的汇率合二而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率飙升的强大压力,非但不能减息,反而要加息。于是,弱势英镑成为投机者大笔沽空的攻击目标。一场恶战下来,英镑被国际游资打出欧洲汇率稳定体制。索罗斯志得意满,大赚10亿英镑,英国财相灰头土脸,被迫辞职。21

如今,参与欧元的11个欧洲联盟国家中,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政策取向也不一致。这些民主国家的民选政府,政治必须服从选票,关键时刻制定政策,只能从本国选民的利益出发,很容易在货币政策上不能共同进退。欧元挑战美元,是一伙钩心斗角的联盟与一个统一强大的巨人搏斗,前景令人担忧。22如果说1992年,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可以被相继打出欧洲汇率稳定体制(ERM),不能说1999年以后,欧元区的其它货币,譬如德国马克,没有可能成为国际游资投机的目标。如今,德国对俄罗斯的巨额问题贷款已经可能冲击德国的银行体系。23与原东德和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的东欧国家,受俄罗斯危机的直接拖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的货币已处风雨飘摇之中。24德国建议用欧元救援俄罗斯,希望由此把自己在东欧和俄国的利益卷成欧盟的集体行动。25如果俄罗斯和东欧情况恶化,影响到德国的货币和经济政策,造成德国与欧盟其它国家不一致的政策取向,逻辑上,不能排除马克面临1992年英镑处境的可能性。倘若马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甚至被打出欧元体系,欧元、乃至整个欧盟的前景都将面临空前未有的严峻考验。

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国时代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进入改革开放的浪潮,主题是经济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关税、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流动、开放电讯市场、跨国直接投资和企业兼并、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各种经济同盟的建立、欧盟从关税同盟到贸易自由化到货币一体化等等,所有这些的本质,都是各个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控制的强度和干预范围越来越小。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向南美、俄罗斯的蔓延,自由化改革开放的潮流开始了明显的逆转趋势。

曾几何时,“亚洲模式”成为众矢之的。学术界异口同声: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政府过份干预经济,造成泡沫经济。如今,危机蔓延到“亚洲模式”以外的俄罗斯和南美各国。前者实行的是西方大为推崇的“休克疗法”,后者经过债务危机以后几乎成为美国的加工基地。这使人们对危机的理解逐渐加深,并且开始发生逆转。所谓“逆转”,面对的实践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都大大加强了。香港始终以政府最少干预经济活动而著称于世。结果,当局不得不庄家下场,亲自和国际游资“埋身肉搏”,紧接着颁布实行“七招三十式”,成为从自由化逆转到大干预而特干预的典型案例。亚洲金融危机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受援国家推行进一步自由化的改革,结果不仅无效,而且雪上加霜,遭到普遍批评,是另一个方向的典型案例。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改革,几乎退出进一步改革的逻辑选择空间,是又一个典型案例。马来西亚实行外汇管制的成功,看上去是应付危机诸多手段之中的一种选择,实际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逻辑上,与人民币不自由兑换的道理一样,只要短缺资本不能自由流动,本国中央银行的景气调节,就能在本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换言之,过去马来西亚经济的景气,是马哈蒂尔和索罗斯一起说了算,因为中央银行的任何景气政策都可能被国际游资的流入流出抵消或者放大。实行外汇管制以后,马来西亚的经济景气就成了马哈蒂尔一个人说了算。在马来西亚国家范围以内,中央银行可以在没有或很少国际游资“对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代价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外商长期直接投资的负作用不容忽视。26

直截了当地实行外汇管制也好,香港的“七招三十式”也好,台湾指名道姓地禁止索罗斯进场也好,性质上都是为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增加磨擦。倘若不让索罗斯来,罗索斯、斯索罗或者索罗斯自己改个名字还要来,台湾当局还可以继续增加禁止下场的名单,一直增加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强度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倘若有了“七招三十式”的磨擦,国际游资还来冲击取钱,香港当局还可以继续增加“八招四十式”,一直增加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强度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所以这些政策规定,目的都是要为国际资本流动制造磨擦,直到磨擦大于资本流动的动能,使可能造成伤害的资本不能自由流动为止。所以,政治上宣布不宣布外汇管制是一回事,实际上实行的都是外汇管制,区别只在于管制的程度。因为就算是宣布实行外汇管制,具体到如何管制和管制到什么程度,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之中,本身就有诸多条款,诸多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区别对待的放松。既然各种政策规定的目的都是使资本流动的磨擦大于资本流动的动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不同形式(宣布的和不宣布的)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标志着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对全球范围自由化改革开放潮流的逆转。

资本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神话,在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各种形式的外汇管制中逐渐破灭。贸易自由化随之受到威胁。最近,巴格瓦提等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本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分而论之,值得商榷。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企业跨国化、跨国直接投资突飞猛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冷战结束的和平环境里,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体系内部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例越来越大,27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进出口关税成为多此一举,而且强烈要求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各国的外汇管制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巨大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全球范围的跨国直接投资减缓下来,进出口贸易必然重新成为各国政策争执的新焦点。

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始终有一个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和世界市场以民族国家为单元分散管理的矛盾。殖民地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以后的冷战,在经济层面,本质上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试想,各国都关起门来,在国界内部按照百万、千万的人口规模生产自己的汽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年生产近千万辆汽车,只能卖在美国,怎么可能呢?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思曾经血淋淋地详细描述过英国机织纺织品对印度和中国小农经济的摧残。在这个意义上,说瓦特蒸汽机演化出资本主义全球殖民的历史,并不牵强附会。同理,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把世界市场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跨国要求,集中成为可以跨国分工和相对自由贸易的两大板块,才奠定了50多年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秩序基础。

如今,第三世界生产力的供给能力发展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发生了又一次空前巨大的飞跃。为了适应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早在80年代,以洲为单位以致跨州的地区经济贸易结盟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冷战一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就在贸易,直接投资,开放电讯、媒体、商业、金融市场等所有方面排山倒海而来。如果说生产力的发展与殖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世界秩序演进,存在某种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那么今天,技术进步推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是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人口规模为单元的国家所无法容纳的了。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四个强国联手,才能作成空中客车,与美国航空工业一搏,是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在供给方面的典型案例。南韩以几千万人口的国力和市场规模,独立发展各种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在需求方面的很好说明。

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丝毫不意味着正义和公平。象以往的历史一样,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融合了少数生产力发达国家自私的国家利益。譬如,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军工重组直接威胁欧洲以国家为单位的军工产业的生存。28譬如,酝酿许久的欧元,说到底,也是欧盟列强团结起来,既抗衡美国,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尽量攫取最大份额的工具。譬如,就象当年英国的机织纺织品是用炮舰送来的一样,今天,专玩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游资四处横行作孽,绝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几家金融机构。29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迫使各地受灾政府进一步自由化改革开放。雪上加霜的结果,迫使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和地区不得奋起保护自己。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台湾禁止索罗斯进场,香港当局与国际炒家“埋身肉搏”,我国人民币不贬值和暂不考虑人民币可兑换的改革等等,都是国家民族利益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掺合在一起的矛盾反映。如今,从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开始,金融危机迫使所有政府干预和控制本国经济的行为大大加强。相对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而言,世界正在步入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国时代”。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然而,从瓦特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就是这样矛盾地走过来的。这里没有一个纯粹经济学的帕雷托最优模型可以解释的道理。倘若彻底按照帕雷托最优模型办事,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当然是推动历史前进,争取民族解放就成了反动;今天要防范金融危机,全世界都用美元一种货币,不就万事大吉了,何必还要各国不同货币兑来换去的麻烦?

“战国时代”核心是一个“战”字。斗争和团结(为斗争需要的结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1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英淘提出世界进入“战国时代”的概念。作者在与邓英淘的多次讨论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作者对本文的观点和错误负责。

2据估计,全球对冲基金的资产总额达三万亿美元,再加上借贷能力(以十倍计算),可动用资金达30万亿美元(230万亿港元)(见《苹果日报》:“炒家弹药230万亿,财司怎招架”,1998年9月14日)。另据估计,全球每天的资金流动,在几年前就达到了1.2万亿美元,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只占1%左右。与此同时,各国的外汇储备一般只是以百亿美元计算,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3见《信报》:“马来西亚实施严厉外汇管制”,1998年9月2日,第8页。

4见《信报》:“台央行总裁解释关闭NDF原因”,1998年9月1日,第7页。

5见《信报》:“台湾全面封杀索罗斯基金活动,台股急跌创22个月以来新低”,1998年9月1日,第7页。

6见《明报》:“星采新股市指数减少受操控”,1998年8月31日,第B-4页。

7见JohnThornhill:“FearsoverdevaluationsendRussianmarketsintodive”,FinancialTimes,1998年8月14日,第1页。

8见《信报》:“浅析俄国金融风暴”,1998年9月9日,第16页。9据香港无线电视新闻报道,1998年10月3日。

10见崔之元编译:“资本神话─商品和服务贸易与美元贸易的差异”,《参阅文稿》,No.98-14。

11见《香港经济日报》:“为亚洲把脉─病因:资本市场过早开放”,1998年9月15日,第A-2页。

12见RobertJ.Samuelson:“GlobalCapitalism,R.I.P”,Newsweek,1998年9月14日,第28页。

13见RajivLall:“TamingCapitalFlows”,FarEasternEconomicReview,1998年9月17日,第47页。

14见StephenFidler:“Capitalcurbsseeninmorefavourablelight”,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12页。

15见PaulKrugman:“SavingAsia:it''''stimetogetradical”,Fortune,1998年9月7日。

16对俄罗斯的援助在6月以后,尚未计入。

17见BobDavis:“IMFpledgesitsreadinesstoassistBrazil”,TheAsianWallStreetJournal,1998年9月8日,第8页。

18见RobertChote:“WorldBanksoundsalarmoverriskyemergencyloan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25日,第7页。只要这个比例达到80%,按规定就要自动增加世界银行的资本金了。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强烈反对为稳定货币而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20见PaulKrugman:“SavingAsia:it''''stimetogetradical”,Fortune,1998年9月7日。

21参见俞岱曦等1998:《金钱与梦想》,中国文史出版社,第149-173页。

22参见刘冰:“欧元能挑战美元吗?”见下期《香港传真》。

23德国是向俄罗斯贷款最多的国家。为了这些连利息偿付都有困难的问题贷款,德国银行的财务评级会被调低(见GrahamBowley:“RussiancrisishitsGermanbank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26页)。

24见StefanWagstyl:“EasternEuropefeelsfalloutfromthecrisi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1日,第2页。

25德国作为被前苏联和“华约国”战胜的战犯,在冷战结束后,为了自身安全和巩固东、西德重新合并,在北约“东扩”中最卖力气,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投资最多。

26参见SheilaMcNulty:“Malaysia''''scapitalcontrolscreateinvestmentchallenge”,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22页。

27不说经济国际化程度在殖民时代就很高的英美列强,后来者日本,早在1983年,跨国公司内部产品调度就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3.7%,进口总额的27.7%;90年代更分别发展到30%以上(参见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磨擦范文篇6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由下表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

金额增速%金额增速%金额增速%

服务贸易总额1345.6731.88624.3433.60721.3330.42-96.99

1.运输366.1140.06120.6752.63245.4434.61-124.76

2.旅游448.8837.72257.3947.87191.4926.0965.90

3.通讯服务9.13-14.374.40-31.014.7210.49-0.32

4.建筑服务65.0433.373.8121.7461.2434.16-57.43

5.保险服务28.9035.173.8121.7461.2434.16-57.43

6.金融服务2.32-39.650.94-38.181.38-40.61-0.44

7.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28.9035.1716.3748.5412.5320.943.84

8.专有权利使用

费和特许费47.3329.492.36120.9444.9726.73-42.60

9.咨询78.8747.8531.5367.2547.3437.24-15.82

10.广告、宣传15.4763.858.4974.626.9852.511.50

11.电影、音像2.17110.550.4122.571.76152.87-1.35

12.其它商业服务244.2913.52159.515.9484.7831.1674.73

13.别处未提及的

政府服务9.0911.893.785.505.3116.94-1.52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平衡,首先,应注意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全方位、多层面地积极应对和优化解决贸易磨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利用外资,并适时的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增长高耗能的情况下,增加能源、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国际磨擦范文篇7

一、反自由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

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为了防止国际组织和外国势力掺活进国家内政,马来西亚一开始就拒绝了有附加条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企图凭自己的力量应付危机。然而,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实在太强大了,岂是区区一小国能够独立招架?2马元和股市无法遏制地持续下滑,迫使总理马哈蒂尔最终选择了外汇管制。管制内容包括非居民的货币兑换、离岸户口转帐、沽售股票所得的转出、海外投资、进出口结算以及现金的出入境。简而言之,退出游戏,关门不玩了。公布外汇管制措施的当天,马元汇价上升了7.2%。3

香港的庄家下场和增加磨擦的“七招三十式”:面对国际炒家“按提款机”式的新一轮摧毁性攻击,香港当局忍无可忍,直接入市,大笔作多,买港元,买股票,买期货。8月28日一天,香港股市成交790亿港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特区政府照单全收大量抛售的恒生指数股,抛多少收多少,大有不惜“国有化”恒生指数股企业的架式。

紧接着,政府推出“七招三十式”。其中“七招”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七项新措施,旨在强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减少港元利率被人为操纵的机会。“三十式”则分别针对香港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中央结算公司、政府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提出新纪律或重申一些交易规则,加强对股票抛空的监管。这些技术性措施,归根结底是给国际炒家的“提款”程序设置障碍、增加摩擦,让炒家没那么容易赚到钱,知难而退。虽然联系汇率发行局制度不变,这些限制性措施不仅在特殊意义上绊住国际炒家的脚,同时也在一般意义上为国际资本在香港进出的流动增加了摩擦。

各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出手,干预市场:早在1998年1月初,新台币兑美元在三天内大跌之后,台湾就立即关闭了NDF(无本金远期外汇交易)。49月初,为了防止索罗斯旗下基金“空袭”,台湾金融当局指名道姓地宣布,不准台湾投资人将资金汇出境外投资索罗斯基金,严禁台湾证券商为索罗斯旗下基金下单买卖。5新加坡则修改了股市指数,将原来以价格加权的计算改为市值加权计算,使炒家通过操纵指数成份股获利的难度增加。6俄罗斯为了捍卫卢布,曾经在8月宣布限制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其实就是外汇管制。7后来又放弃了,结果,卢布汇价一路下滑,从8月17日到9月9日,卢布贬值超过60%,8外汇交易几度被暂停,银行也一再停止卢布的兑换。最近又有消息说,总统叶利钦正在考虑限制美元在国内的流通。9

二、“资本神话”幻灭

自由派经济学贸易理论的权威巴格瓦提(JagdishBhagwati)说,资本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理念延伸,可是,鼓吹资本自由化的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象自由贸易经济学家那样拿出足够的实证分析。大量事实证明,不规则和难以控制的短期资本流动,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渊薮。越来越多的证据和逻辑推理都支持限制货币自由流动。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自由化是完全不同的是两回事,云云。10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说,亚洲的“病因”是资本市场过早开放。11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署名文章说,全球资本流动使穷国的经济越发不稳定,同时反过来损害了富国投资者的利益。12投资银行WarburgPincus&Co.的执行总裁RajivLall说:“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本来就是“双刃剑”,人们原来以为好处会大于坏处,现在看来不对了。对国际资本流动作某些方面的限制,也许不是一件坏事。13有迹象表明,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七国的政策制定者们都有可能改变反对管制资本流动的一贯态度。因为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可能需要某些特定的资本管制措施,应付特殊情况。14

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克鲁格曼(PaulKrugman)说得更直接,亚洲各国经济苦苦挣扎,丝毫没有起色,随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资本流出浪潮和更严重的危机。对此,唯一的方法是外汇管制,尽管这是很多人所忌讳提到的。他认为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却能成为亚洲金融风暴中的“安全岛”,靠的就是有效的外汇管制。15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能为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年度财政报告,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财政年度,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最多的是南韩、印尼和阿根廷。16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己已经出现财政危机,希望美国国会尽快批准180亿美元的拨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执行总裁Fischer估计,现在可用于援助的款项只剩下50至90亿美元。17姐妹机构世界银行也发出警告,向遭殃国家提供大量援助贷款,已经影响了世界银行资产的稳定性,除非股东再注入资金,世界银行将无法继续向有问题的国家施以援手。到目前为止,世界银行已经向亚洲国家和俄罗斯提供了84亿美元贷款,占可提供贷款额度的77.7%。1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钱又出力,为受援国提出一大套进一步自由化的改革开放方案,要求那些急需刺激经济景气的国家紧缩银根、提高利率、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而且不能实施货币局制度。19结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国家,至今没有一个可以摆脱困境。克鲁格曼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不但没有将亚洲从危机中挽救出来,反而使情况越来越糟。20虽然有种种资本自由流动和开放金融市场的理论,作为各国“最后贷款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在国际游资巨大的破坏力面前无能为力。

四、欧元面对严峻挑战

1999年1月1日,欧盟11国正式启动欧元。但是,要到2002年7月,创始国货币才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三年过渡期,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等货币与欧元并存,同时发行和流通。这样“双轨制”的过渡期,为国际炒家利用欧元中央银行与各国中央银行之间政策取向的偏差,选择薄弱环节各个击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典型的前车之鉴是1992年的英镑“阻击战”。当时欧洲汇率稳定体制(ERM)中,弱势货币英镑兑马克币值明显偏高。英国既要维持货币币值(维持高息),又要摆脱经济衰退,唯一的出路是要求德国减息。可是,德国刚刚统一,西德马克与东德马克按一比一的汇率合二而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率飙升的强大压力,非但不能减息,反而要加息。于是,弱势英镑成为投机者大笔沽空的攻击目标。一场恶战下来,英镑被国际游资打出欧洲汇率稳定体制。索罗斯志得意满,大赚10亿英镑,英国财相灰头土脸,被迫辞职。21

如今,参与欧元的11个欧洲联盟国家中,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政策取向也不一致。这些民主国家的民选政府,政治必须服从选票,关键时刻制定政策,只能从本国选民的利益出发,很容易在货币政策上不能共同进退。欧元挑战美元,是一伙钩心斗角的联盟与一个统一强大的巨人搏斗,前景令人担忧。22如果说1992年,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可以被相继打出欧洲汇率稳定体制(ERM),不能说1999年以后,欧元区的其它货币,譬如德国马克,没有可能成为国际游资投机的目标。如今,德国对俄罗斯的巨额问题贷款已经可能冲击德国的银行体系。23与原东德和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的东欧国家,受俄罗斯危机的直接拖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的货币已处风雨飘摇之中。24德国建议用欧元救援俄罗斯,希望由此把自己在东欧和俄国的利益卷成欧盟的集体行动。25如果俄罗斯和东欧情况恶化,影响到德国的货币和经济政策,造成德国与欧盟其它国家不一致的政策取向,逻辑上,不能排除马克面临1992年英镑处境的可能性。倘若马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甚至被打出欧元体系,欧元、乃至整个欧盟的前景都将面临空前未有的严峻考验。

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国时代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进入改革开放的浪潮,主题是经济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关税、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流动、开放电讯市场、跨国直接投资和企业兼并、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各种经济同盟的建立、欧盟从关税同盟到贸易自由化到货币一体化等等,所有这些的本质,都是各个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控制的强度和干预范围越来越小。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向南美、俄罗斯的蔓延,自由化改革开放的潮流开始了明显的逆转趋势。

曾几何时,“亚洲模式”成为众矢之的。学术界异口同声: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政府过份干预经济,造成泡沫经济。如今,危机蔓延到“亚洲模式”以外的俄罗斯和南美各国。前者实行的是西方大为推崇的“休克疗法”,后者经过债务危机以后几乎成为美国的加工基地。这使人们对危机的理解逐渐加深,并且开始发生逆转。所谓“逆转”,面对的实践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都大大加强了。香港始终以政府最少干预经济活动而著称于世。结果,当局不得不庄家下场,亲自和国际游资“埋身肉搏”,紧接着颁布实行“七招三十式”,成为从自由化逆转到大干预而特干预的典型案例。亚洲金融危机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受援国家推行进一步自由化的改革,结果不仅无效,而且雪上加霜,遭到普遍批评,是另一个方向的典型案例。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改革,几乎退出进一步改革的逻辑选择空间,是又一个典型案例。马来西亚实行外汇管制的成功,看上去是应付危机诸多手段之中的一种选择,实际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逻辑上,与人民币不自由兑换的道理一样,只要短缺资本不能自由流动,本国中央银行的景气调节,就能在本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换言之,过去马来西亚经济的景气,是马哈蒂尔和索罗斯一起说了算,因为中央银行的任何景气政策都可能被国际游资的流入流出抵消或者放大。实行外汇管制以后,马来西亚的经济景气就成了马哈蒂尔一个人说了算。在马来西亚国家范围以内,中央银行可以在没有或很少国际游资“对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代价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外商长期直接投资的负作用不容忽视。26

直截了当地实行外汇管制也好,香港的“七招三十式”也好,台湾指名道姓地禁止索罗斯进场也好,性质上都是为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增加磨擦。倘若不让索罗斯来,罗索斯、斯索罗或者索罗斯自己改个名字还要来,台湾当局还可以继续增加禁止下场的名单,一直增加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强度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倘若有了“七招三十式”的磨擦,国际游资还来冲击取钱,香港当局还可以继续增加“八招四十式”,一直增加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强度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所以这些政策规定,目的都是要为国际资本流动制造磨擦,直到磨擦大于资本流动的动能,使可能造成伤害的资本不能自由流动为止。所以,政治上宣布不宣布外汇管制是一回事,实际上实行的都是外汇管制,区别只在于管制的程度。因为就算是宣布实行外汇管制,具体到如何管制和管制到什么程度,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之中,本身就有诸多条款,诸多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区别对待的放松。既然各种政策规定的目的都是使资本流动的磨擦大于资本流动的动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不同形式(宣布的和不宣布的)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标志着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对全球范围自由化改革开放潮流的逆转。

资本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神话,在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各种形式的外汇管制中逐渐破灭。贸易自由化随之受到威胁。最近,巴格瓦提等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本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分而论之,值得商榷。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企业跨国化、跨国直接投资突飞猛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冷战结束的和平环境里,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体系内部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例越来越大,27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进出口关税成为多此一举,而且强烈要求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各国的外汇管制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巨大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全球范围的跨国直接投资减缓下来,进出口贸易必然重新成为各国政策争执的新焦点。

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始终有一个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和世界市场以民族国家为单元分散管理的矛盾。殖民地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以后的冷战,在经济层面,本质上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试想,各国都关起门来,在国界内部按照百万、千万的人口规模生产自己的汽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年生产近千万辆汽车,只能卖在美国,怎么可能呢?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思曾经血淋淋地详细描述过英国机织纺织品对印度和中国小农经济的摧残。在这个意义上,说瓦特蒸汽机演化出资本主义全球殖民的历史,并不牵强附会。同理,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把世界市场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跨国要求,集中成为可以跨国分工和相对自由贸易的两大板块,才奠定了50多年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秩序基础。

如今,第三世界生产力的供给能力发展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发生了又一次空前巨大的飞跃。为了适应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早在80年代,以洲为单位以致跨州的地区经济贸易结盟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冷战一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就在贸易,直接投资,开放电讯、媒体、商业、金融市场等所有方面排山倒海而来。如果说生产力的发展与殖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世界秩序演进,存在某种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那么今天,技术进步推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是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人口规模为单元的国家所无法容纳的了。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四个强国联手,才能作成空中客车,与美国航空工业一搏,是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在供给方面的典型案例。南韩以几千万人口的国力和市场规模,独立发展各种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在需求方面的很好说明。

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丝毫不意味着正义和公平。象以往的历史一样,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融合了少数生产力发达国家自私的国家利益。譬如,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军工重组直接威胁欧洲以国家为单位的军工产业的生存。28譬如,酝酿许久的欧元,说到底,也是欧盟列强团结起来,既抗衡美国,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尽量攫取最大份额的工具。譬如,就象当年英国的机织纺织品是用炮舰送来的一样,今天,专玩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游资四处横行作孽,绝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几家金融机构。29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迫使各地受灾政府进一步自由化改革开放。雪上加霜的结果,迫使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和地区不得奋起保护自己。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台湾禁止索罗斯进场,香港当局与国际炒家“埋身肉搏”,我国人民币不贬值和暂不考虑人民币可兑换的改革等等,都是国家民族利益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掺合在一起的矛盾反映。如今,从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开始,金融危机迫使所有政府干预和控制本国经济的行为大大加强。相对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而言,世界正在步入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国时代”。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然而,从瓦特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就是这样矛盾地走过来的。这里没有一个纯粹经济学的帕雷托最优模型可以解释的道理。倘若彻底按照帕雷托最优模型办事,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当然是推动历史前进,争取民族解放就成了反动;今天要防范金融危机,全世界都用美元一种货币,不就万事大吉了,何必还要各国不同货币兑来换去的麻烦?

“战国时代”核心是一个“战”字。斗争和团结(为斗争需要的结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1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英淘提出世界进入“战国时代”的概念。作者在与邓英淘的多次讨论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作者对本文的观点和错误负责。

2据估计,全球对冲基金的资产总额达三万亿美元,再加上借贷能力(以十倍计算),可动用资金达30万亿美元(230万亿港元)(见《苹果日报》:“炒家弹药230万亿,财司怎招架”,1998年9月14日)。另据估计,全球每天的资金流动,在几年前就达到了1.2万亿美元,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只占1%左右。与此同时,各国的外汇储备一般只是以百亿美元计算,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3见《信报》:“马来西亚实施严厉外汇管制”,1998年9月2日,第8页。

4见《信报》:“台央行总裁解释关闭NDF原因”,1998年9月1日,第7页。

5见《信报》:“台湾全面封杀索罗斯基金活动,台股急跌创22个月以来新低”,1998年9月1日,第7页。

6见《明报》:“星采新股市指数减少受操控”,1998年8月31日,第B-4页。

7见JohnThornhill:“FearsoverdevaluationsendRussianmarketsintodive”,FinancialTimes,1998年8月14日,第1页。

8见《信报》:“浅析俄国金融风暴”,1998年9月9日,第16页。9据香港无线电视新闻报道,1998年10月3日。

10见崔之元编译:“资本神话─商品和服务贸易与美元贸易的差异”,《参阅文稿》,No.98-14。

11见《香港经济日报》:“为亚洲把脉─病因:资本市场过早开放”,1998年9月15日,第A-2页。

12见RobertJ.Samuelson:“GlobalCapitalism,R.I.P”,Newsweek,1998年9月14日,第28页。

13见RajivLall:“TamingCapitalFlows”,FarEasternEconomicReview,1998年9月17日,第47页。

14见StephenFidler:“Capitalcurbsseeninmorefavourablelight”,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12页。

15见PaulKrugman:“SavingAsia:it''''stimetogetradical”,Fortune,1998年9月7日。

16对俄罗斯的援助在6月以后,尚未计入。

17见BobDavis:“IMFpledgesitsreadinesstoassistBrazil”,TheAsianWallStreetJournal,1998年9月8日,第8页。

18见RobertChote:“WorldBanksoundsalarmoverriskyemergencyloan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25日,第7页。只要这个比例达到80%,按规定就要自动增加世界银行的资本金了。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强烈反对为稳定货币而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20见PaulKrugman:“SavingAsia:it''''stimetogetradical”,Fortune,1998年9月7日。

21参见俞岱曦等1998:《金钱与梦想》,中国文史出版社,第149-173页。

22参见刘冰:“欧元能挑战美元吗?”见下期《香港传真》。

23德国是向俄罗斯贷款最多的国家。为了这些连利息偿付都有困难的问题贷款,德国银行的财务评级会被调低(见GrahamBowley:“RussiancrisishitsGermanbank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26页)。

24见StefanWagstyl:“EasternEuropefeelsfalloutfromthecrisi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1日,第2页。

25德国作为被前苏联和“华约国”战胜的战犯,在冷战结束后,为了自身安全和巩固东、西德重新合并,在北约“东扩”中最卖力气,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投资最多。

26参见SheilaMcNulty:“Malaysia''''scapitalcontrolscreateinvestmentchallenge”,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22页。

27不说经济国际化程度在殖民时代就很高的英美列强,后来者日本,早在1983年,跨国公司内部产品调度就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3.7%,进口总额的27.7%;90年代更分别发展到30%以上(参见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磨擦范文篇8

一、反自由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

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为了防止国际组织和外国势力掺活进国家内政,马来西亚一开始就拒绝了有附加条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企图凭自己的力量应付危机。然而,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实在太强大了,岂是区区一小国能够独立招架?2马元和股市无法遏制地持续下滑,迫使总理马哈蒂尔最终选择了外汇管制。管制内容包括非居民的货币兑换、离岸户口转帐、沽售股票所得的转出、海外投资、进出口结算以及现金的出入境。简而言之,退出游戏,关门不玩了。公布外汇管制措施的当天,马元汇价上升了7.2%。3

香港的庄家下场和增加磨擦的“七招三十式”:面对国际炒家“按提款机”式的新一轮摧毁性攻击,香港当局忍无可忍,直接入市,大笔作多,买港元,买股票,买期货。8月28日一天,香港股市成交790亿港元,创历史最高记录。特区政府照单全收大量抛售的恒生指数股,抛多少收多少,大有不惜“国有化”恒生指数股企业的架式。

紧接着,政府推出“七招三十式”。其中“七招”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七项新措施,旨在强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减少港元利率被人为操纵的机会。“三十式”则分别针对香港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中央结算公司、政府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提出新纪律或重申一些交易规则,加强对股票抛空的监管。这些技术性措施,归根结底是给国际炒家的“提款”程序设置障碍、增加摩擦,让炒家没那么容易赚到钱,知难而退。虽然联系汇率发行局制度不变,这些限制性措施不仅在特殊意义上绊住国际炒家的脚,同时也在一般意义上为国际资本在香港进出的流动增加了摩擦。

各国家和地区政府纷纷出手,干预市场:早在1998年1月初,新台币兑美元在三天内大跌之后,台湾就立即关闭了NDF(无本金远期外汇交易)。49月初,为了防止索罗斯旗下基金“空袭”,台湾金融当局指名道姓地宣布,不准台湾投资人将资金汇出境外投资索罗斯基金,严禁台湾证券商为索罗斯旗下基金下单买卖。5新加坡则修改了股市指数,将原来以价格加权的计算改为市值加权计算,使炒家通过操纵指数成份股获利的难度增加。6俄罗斯为了捍卫卢布,曾经在8月宣布限制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其实就是外汇管制。7后来又放弃了,结果,卢布汇价一路下滑,从8月17日到9月9日,卢布贬值超过60%,8外汇交易几度被暂停,银行也一再停止卢布的兑换。最近又有消息说,总统叶利钦正在考虑限制美元在国内的流通。9

二、“资本神话”幻灭

自由派经济学贸易理论的权威巴格瓦提(JagdishBhagwati)说,资本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理念延伸,可是,鼓吹资本自由化的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象自由贸易经济学家那样拿出足够的实证分析。大量事实证明,不规则和难以控制的短期资本流动,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渊薮。越来越多的证据和逻辑推理都支持限制货币自由流动。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自由化是完全不同的是两回事,云云。10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说,亚洲的“病因”是资本市场过早开放。11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署名文章说,全球资本流动使穷国的经济越发不稳定,同时反过来损害了富国投资者的利益。12投资银行WarburgPincus&Co.的执行总裁RajivLall说:“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本来就是“双刃剑”,人们原来以为好处会大于坏处,现在看来不对了。对国际资本流动作某些方面的限制,也许不是一件坏事。13有迹象表明,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七国的政策制定者们都有可能改变反对管制资本流动的一贯态度。因为在“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可能需要某些特定的资本管制措施,应付特殊情况。14

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克鲁格曼(PaulKrugman)说得更直接,亚洲各国经济苦苦挣扎,丝毫没有起色,随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资本流出浪潮和更严重的危机。对此,唯一的方法是外汇管制,尽管这是很多人所忌讳提到的。他认为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却能成为亚洲金融风暴中的“安全岛”,靠的就是有效的外汇管制。15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能为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年度财政报告,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财政年度,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最多的是南韩、印尼和阿根廷。16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己已经出现财政危机,希望美国国会尽快批准180亿美元的拨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执行总裁Fischer估计,现在可用于援助的款项只剩下50至90亿美元。17姐妹机构世界银行也发出警告,向遭殃国家提供大量援助贷款,已经影响了世界银行资产的稳定性,除非股东再注入资金,世界银行将无法继续向有问题的国家施以援手。到目前为止,世界银行已经向亚洲国家和俄罗斯提供了84亿美元贷款,占可提供贷款额度的77.7%。1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钱又出力,为受援国提出一大套进一步自由化的改革开放方案,要求那些急需刺激经济景气的国家紧缩银根、提高利率、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而且不能实施货币局制度。19结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国家,至今没有一个可以摆脱困境。克鲁格曼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不但没有将亚洲从危机中挽救出来,反而使情况越来越糟。20虽然有种种资本自由流动和开放金融市场的理论,作为各国“最后贷款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在国际游资巨大的破坏力面前无能为力。

四、欧元面对严峻挑战

1999年1月1日,欧盟11国正式启动欧元。但是,要到2002年7月,创始国货币才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三年过渡期,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等货币与欧元并存,同时发行和流通。这样“双轨制”的过渡期,为国际炒家利用欧元中央银行与各国中央银行之间政策取向的偏差,选择薄弱环节各个击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典型的前车之鉴是1992年的英镑“阻击战”。当时欧洲汇率稳定体制(ERM)中,弱势货币英镑兑马克币值明显偏高。英国既要维持货币币值(维持高息),又要摆脱经济衰退,唯一的出路是要求德国减息。可是,德国刚刚统一,西德马克与东德马克按一比一的汇率合二而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率飙升的强大压力,非但不能减息,反而要加息。于是,弱势英镑成为投机者大笔沽空的攻击目标。一场恶战下来,英镑被国际游资打出欧洲汇率稳定体制。索罗斯志得意满,大赚10亿英镑,英国财相灰头土脸,被迫辞职。21

如今,参与欧元的11个欧洲联盟国家中,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政策取向也不一致。这些民主国家的民选政府,政治必须服从选票,关键时刻制定政策,只能从本国选民的利益出发,很容易在货币政策上不能共同进退。欧元挑战美元,是一伙钩心斗角的联盟与一个统一强大的巨人搏斗,前景令人担忧。22如果说1992年,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可以被相继打出欧洲汇率稳定体制(ERM),不能说1999年以后,欧元区的其它货币,譬如德国马克,没有可能成为国际游资投机的目标。如今,德国对俄罗斯的巨额问题贷款已经可能冲击德国的银行体系。23与原东德和俄罗斯经济关系密切的东欧国家,受俄罗斯危机的直接拖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的货币已处风雨飘摇之中。24德国建议用欧元救援俄罗斯,希望由此把自己在东欧和俄国的利益卷成欧盟的集体行动。25如果俄罗斯和东欧情况恶化,影响到德国的货币和经济政策,造成德国与欧盟其它国家不一致的政策取向,逻辑上,不能排除马克面临1992年英镑处境的可能性。倘若马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甚至被打出欧元体系,欧元、乃至整个欧盟的前景都将面临空前未有的严峻考验。

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国时代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进入改革开放的浪潮,主题是经济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关税、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流动、开放电讯市场、跨国直接投资和企业兼并、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各种经济同盟的建立、欧盟从关税同盟到贸易自由化到货币一体化等等,所有这些的本质,都是各个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控制的强度和干预范围越来越小。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向南美、俄罗斯的蔓延,自由化改革开放的潮流开始了明显的逆转趋势。

曾几何时,“亚洲模式”成为众矢之的。学术界异口同声: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政府过份干预经济,造成泡沫经济。如今,危机蔓延到“亚洲模式”以外的俄罗斯和南美各国。前者实行的是西方大为推崇的“休克疗法”,后者经过债务危机以后几乎成为美国的加工基地。这使人们对危机的理解逐渐加深,并且开始发生逆转。所谓“逆转”,面对的实践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都大大加强了。香港始终以政府最少干预经济活动而著称于世。结果,当局不得不庄家下场,亲自和国际游资“埋身肉搏”,紧接着颁布实行“七招三十式”,成为从自由化逆转到大干预而特干预的典型案例。亚洲金融危机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受援国家推行进一步自由化的改革,结果不仅无效,而且雪上加霜,遭到普遍批评,是另一个方向的典型案例。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的改革,几乎退出进一步改革的逻辑选择空间,是又一个典型案例。马来西亚实行外汇管制的成功,看上去是应付危机诸多手段之中的一种选择,实际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逻辑上,与人民币不自由兑换的道理一样,只要短缺资本不能自由流动,本国中央银行的景气调节,就能在本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换言之,过去马来西亚经济的景气,是马哈蒂尔和索罗斯一起说了算,因为中央银行的任何景气政策都可能被国际游资的流入流出抵消或者放大。实行外汇管制以后,马来西亚的经济景气就成了马哈蒂尔一个人说了算。在马来西亚国家范围以内,中央银行可以在没有或很少国际游资“对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当然,代价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外商长期直接投资的负作用不容忽视。26

直截了当地实行外汇管制也好,香港的“七招三十式”也好,台湾指名道姓地禁止索罗斯进场也好,性质上都是为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增加磨擦。倘若不让索罗斯来,罗索斯、斯索罗或者索罗斯自己改个名字还要来,台湾当局还可以继续增加禁止下场的名单,一直增加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强度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倘若有了“七招三十式”的磨擦,国际游资还来冲击取钱,香港当局还可以继续增加“八招四十式”,一直增加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强度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所以这些政策规定,目的都是要为国际资本流动制造磨擦,直到磨擦大于资本流动的动能,使可能造成伤害的资本不能自由流动为止。所以,政治上宣布不宣布外汇管制是一回事,实际上实行的都是外汇管制,区别只在于管制的程度。因为就算是宣布实行外汇管制,具体到如何管制和管制到什么程度,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之中,本身就有诸多条款,诸多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区别对待的放松。既然各种政策规定的目的都是使资本流动的磨擦大于资本流动的动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不同形式(宣布的和不宣布的)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标志着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对全球范围自由化改革开放潮流的逆转。

资本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神话,在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各种形式的外汇管制中逐渐破灭。贸易自由化随之受到威胁。最近,巴格瓦提等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本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分而论之,值得商榷。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企业跨国化、跨国直接投资突飞猛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冷战结束的和平环境里,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体系内部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例越来越大,27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使进出口关税成为多此一举,而且强烈要求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各国的外汇管制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巨大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全球范围的跨国直接投资减缓下来,进出口贸易必然重新成为各国政策争执的新焦点。

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始终有一个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和世界市场以民族国家为单元分散管理的矛盾。殖民地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以后的冷战,在经济层面,本质上都是这个矛盾的反映。试想,各国都关起门来,在国界内部按照百万、千万的人口规模生产自己的汽车,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年生产近千万辆汽车,只能卖在美国,怎么可能呢?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思曾经血淋淋地详细描述过英国机织纺织品对印度和中国小农经济的摧残。在这个意义上,说瓦特蒸汽机演化出资本主义全球殖民的历史,并不牵强附会。同理,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把世界市场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跨国要求,集中成为可以跨国分工和相对自由贸易的两大板块,才奠定了50多年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秩序基础。

如今,第三世界生产力的供给能力发展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发生了又一次空前巨大的飞跃。为了适应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早在80年代,以洲为单位以致跨州的地区经济贸易结盟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冷战一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就在贸易,直接投资,开放电讯、媒体、商业、金融市场等所有方面排山倒海而来。如果说生产力的发展与殖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世界秩序演进,存在某种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那么今天,技术进步推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更是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人口规模为单元的国家所无法容纳的了。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四个强国联手,才能作成空中客车,与美国航空工业一搏,是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在供给方面的典型案例。南韩以几千万人口的国力和市场规模,独立发展各种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生产力发展超越国界在需求方面的很好说明。

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丝毫不意味着正义和公平。象以往的历史一样,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融合了少数生产力发达国家自私的国家利益。譬如,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军工重组直接威胁欧洲以国家为单位的军工产业的生存。28譬如,酝酿许久的欧元,说到底,也是欧盟列强团结起来,既抗衡美国,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尽量攫取最大份额的工具。譬如,就象当年英国的机织纺织品是用炮舰送来的一样,今天,专玩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游资四处横行作孽,绝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几家金融机构。29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迫使各地受灾政府进一步自由化改革开放。雪上加霜的结果,迫使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和地区不得奋起保护自己。马来西亚的外汇管制,台湾禁止索罗斯进场,香港当局与国际炒家“埋身肉搏”,我国人民币不贬值和暂不考虑人民币可兑换的改革等等,都是国家民族利益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掺合在一起的矛盾反映。如今,从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开始,金融危机迫使所有政府干预和控制本国经济的行为大大加强。相对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而言,世界正在步入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国时代”。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然而,从瓦特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以来,历史就是这样矛盾地走过来的。这里没有一个纯粹经济学的帕雷托最优模型可以解释的道理。倘若彻底按照帕雷托最优模型办事,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当然是推动历史前进,争取民族解放就成了反动;今天要防范金融危机,全世界都用美元一种货币,不就万事大吉了,何必还要各国不同货币兑来换去的麻烦?

“战国时代”核心是一个“战”字。斗争和团结(为斗争需要的结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1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英淘提出世界进入“战国时代”的概念。作者在与邓英淘的多次讨论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作者对本文的观点和错误负责。

2据估计,全球对冲基金的资产总额达三万亿美元,再加上借贷能力(以十倍计算),可动用资金达30万亿美元(230万亿港元)(见《苹果日报》:“炒家弹药230万亿,财司怎招架”,1998年9月14日)。另据估计,全球每天的资金流动,在几年前就达到了1.2万亿美元,其中用于国际贸易的只占1%左右。与此同时,各国的外汇储备一般只是以百亿美元计算,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3见《信报》:“马来西亚实施严厉外汇管制”,1998年9月2日,第8页。

4见《信报》:“台央行总裁解释关闭NDF原因”,1998年9月1日,第7页。

5见《信报》:“台湾全面封杀索罗斯基金活动,台股急跌创22个月以来新低”,1998年9月1日,第7页。

6见《明报》:“星采新股市指数减少受操控”,1998年8月31日,第B-4页。

7见JohnThornhill:“FearsoverdevaluationsendRussianmarketsintodive”,FinancialTimes,1998年8月14日,第1页。

8见《信报》:“浅析俄国金融风暴”,1998年9月9日,第16页。9据香港无线电视新闻报道,1998年10月3日。

10见崔之元编译:“资本神话─商品和服务贸易与美元贸易的差异”,《参阅文稿》,No.98-14。

11见《香港经济日报》:“为亚洲把脉─病因:资本市场过早开放”,1998年9月15日,第A-2页。

12见RobertJ.Samuelson:“GlobalCapitalism,R.I.P”,Newsweek,1998年9月14日,第28页。

13见RajivLall:“TamingCapitalFlows”,FarEasternEconomicReview,1998年9月17日,第47页。

14见StephenFidler:“Capitalcurbsseeninmorefavourablelight”,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12页。

15见PaulKrugman:“SavingAsia:it''''stimetogetradical”,Fortune,1998年9月7日。

16对俄罗斯的援助在6月以后,尚未计入。

17见BobDavis:“IMFpledgesitsreadinesstoassistBrazil”,TheAsianWallStreetJournal,1998年9月8日,第8页。

18见RobertChote:“WorldBanksoundsalarmoverriskyemergencyloan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25日,第7页。只要这个比例达到80%,按规定就要自动增加世界银行的资本金了。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强烈反对为稳定货币而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20见PaulKrugman:“SavingAsia:it''''stimetogetradical”,Fortune,1998年9月7日。

21参见俞岱曦等1998:《金钱与梦想》,中国文史出版社,第149-173页。

22参见刘冰:“欧元能挑战美元吗?”见下期《香港传真》。

23德国是向俄罗斯贷款最多的国家。为了这些连利息偿付都有困难的问题贷款,德国银行的财务评级会被调低(见GrahamBowley:“RussiancrisishitsGermanbank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26页)。

24见StefanWagstyl:“EasternEuropefeelsfalloutfromthecrisis”,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1日,第2页。

25德国作为被前苏联和“华约国”战胜的战犯,在冷战结束后,为了自身安全和巩固东、西德重新合并,在北约“东扩”中最卖力气,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投资最多。

26参见SheilaMcNulty:“Malaysia''''scapitalcontrolscreateinvestmentchallenge”,FinancialTimes,1998年9月15日,第22页。

27不说经济国际化程度在殖民时代就很高的英美列强,后来者日本,早在1983年,跨国公司内部产品调度就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3.7%,进口总额的27.7%;90年代更分别发展到30%以上(参见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磨擦范文篇9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一、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平衡,首先,应注意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全方位、多层面地积极应对和优化解决贸易磨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利用外资,并适时的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增长高耗能的情况下,增加能源、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国际磨擦范文篇10

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包括其自身的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与其相关主体在贸易中产生的不平衡,也包括对外贸易与对外贸易发展也即外贸依存度大小的不平衡。

一、贸易依存度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

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平衡,首先,应注意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全方位、多层面地积极应对和优化解决贸易磨擦,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利用外资,并适时的发展对外投资,,特别是在我国贸易增长高耗能的情况下,增加能源、资源导向型对外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