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40:56

国际竞争

国际竞争范文篇1

1.1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增长快,占比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根据最新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由2000年的6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7130亿美元,平均增速达17.37%,全球出口额占比至2014年达4.6%,排名第五,进口额占全球比重8.1%,仅此于美国。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今年服务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9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966.7亿美元,年均增速24.7%,高于同期全国年均服务贸易增长率。

1.2上海服务贸易结构日趋合理

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中,进口额增速整体大于出口额增速,且差额有扩大趋势。从行业结构的角度看,上海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传统服务贸易规模扩大,结构趋于合理。根据商务部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统计的数据,上海出口服务贸易中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运输和旅游产业仍然占据上海服务贸易中的主要部分,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如金融、信息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发展仍相对滞后。

1.3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随着上海迈向“四个中心”建设的展开,近年来上海服务贸易结构中新兴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逐渐过渡,集中表现为以咨询,计算机,金融和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其中咨询服务新世纪以来十年间出口所占比已从8.3%上升到20.8%,IT行业出口优势逐渐彰显,十年间比重由2.9%上升到7.63%。金融领域发展最为显著,随着“四个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以绝对的优势逐渐发展为内地城市的金融中心,私募、基金、券商等金融领域日趋活跃,发展迅猛,金融服务进出口增长强势,比重从2000年的0.3%上升到2010年的1.45%,同比增长了630.5%。

2上海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通过引入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来分析上海进入新世纪来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通过相应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可以直观地看出上海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走向。(1)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公式为:T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本文主要测度上海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所代入的数据都是服务贸易的数据,得到的结果为服务贸易专业化指数结果,见表1。通过测算可以发现,上海服务贸易中传统部门如运输部门整体TC指数呈下降趋势,保险和旅游行业TC指数同样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下降,同时,新兴领域如金融行业比较优势由2001年的-0.227上升到2011年的0.53,国际竞争力上升势头显著。通讯和IT领域同样上升明显,专利和特续费仍然呈现弱势,十年间国际竞争力几乎保持不变的状态。说明上海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竞争优势,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仍不具备明显优势。(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也称为出口相对绩效指数,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该国或地区全部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世界所有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的比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式略作改变,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Xij表示上海地区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的出口额,Xi表示上海地区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中国地区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的出口额,Xw表示中国地区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市的货物贸易国际竞争力整体相对稳定,微微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体货物贸易RCA处于0.8~1之间,表明上海市货物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强竞争力,但从趋势线看,呈现下降趋势,且至2015年,RCA为0.884,随着时间推移,上海可能会失去货物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相反,上海地区服务贸易RCA指数呈现上涨趋势,整体区间处于1.25~2.5之间,且最新计算数据表明,2013年上海市服务贸易RCA首次突破2.5,表明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上海货物贸易竞争力不及服务贸易竞争力,服务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显性竞争优势指数(CA),表示一国或地区某产品或服务的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或地区产品或服务进口在总进口的比例之差,来表示其竞争优势,公式为:上式中RCA为上文所计算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Mij为上海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进口额,Mi表示上海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进口总额;Mwj表示全国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进口额,Mw表示全国服务贸易或货物贸易进口总额。计算结果显示,上海服务贸易CA指数整体为正,且大于货物贸易CA指数,表明上海服务贸易的优势地位,然而可以看出服务贸易指数波动较大,特别是2009和2010年首次呈现负数,失去国际竞争力,可能是世博会的举办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产出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整体服务贸易CA值较大的波动,可以看出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综上所述,上海市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得出相对于货物贸易,上海市服务贸易整体呈现出优势,且优势正不断扩大,还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相反,货物贸易近十几年呈现较小的波动,整体相对平稳,随着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货物贸易并没有很大的竞争潜力去挖掘。

3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服务贸易逆差大,结构失衡,竞争力逐年恶化

与货物贸易的持续顺差不同,服务贸易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从加入WTO至现在一直未扭转逆差状态。2007年至2009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贸易、经济、投资等经济活动活跃度大大降低,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复苏缓慢,金融危机三年里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115亿美元,295和219亿美元,上海经济运行状态虽然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服务贸易的发展仍然受到了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上海服务贸易逆差由2000年的6.98亿美元激增至2010年的233.9亿美元、逆差扩大倍数为全国之首。

3.2服务贸易行业人才缺口大,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现代服务业具有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属性,服务贸易企业普遍需要了解国际惯例与规则的、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跨文化、掌握外语、技术和管理背景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也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特别是高级人才和领军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如国际物流、分销贸易、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人才稀缺。大量高端人才上海地区靠的是对外引进,不仅增加企业成本,引进的高端人才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企业难以挽留,增加了人才重置培训等成本。

3.3品牌建设落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中国制造可以看出,世界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制造大国而非创新大国,中国本土企业往往缺乏品牌意识,对企业文化的营造,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相对滞后于国际名牌企业。根据2015年最新榜单上海只有上汽集团、交通银行、宝钢等8家500强企业。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企业尚未转变经营思维,创新精神和品牌意识不强。而一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则由于资金和政策限制,品牌开拓的进程缓慢。

4结语

本文通过对服务贸易TC、RCA和CA指数的测算,对上海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测量,得出近十几年来上海服务贸易发展要快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且货物贸易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相反,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否认,通过CA指数可以看出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波动以及上海自身服务贸易部门的不合理性,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发展上海具有特色的服务贸易,促进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建设。

作者:王尧艺 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査贵勇.上海、香港和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01).

[2]上海金融学院课题组,陈霜华,万超,孔炯炯,杨智峰,黄菁.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学发展,2013(12).

[3]葛丽芳,田纪鹏.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1(01).

国际竞争范文篇2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结构升级;政府作用;战略管理;相关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扩大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从战略意义上看,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逐步构筑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至关重要。

一、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背景及其必要性

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最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ter)先生,1990年,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现代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论坛组织的达沃斯年会,1986年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竞争转移到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来,从而各国对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的关注日益高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竞争优势的构建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以及机遇和政府作用。该理论为我们研究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拓宽了理论视野,能用来合理诠释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预测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

在今天的国际竞争实践中,一些国家顺利胜出,一些国家却一败涂地;一些国家在某些产业独占鳌头,而在另一些产业却处于劣势,濒临出局。这一现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表现更加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6530亿美元,进一步增长到1999年的13400亿美元。国际服务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17%提高到1999年的19.7%。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传统理论已很难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做出较为理想的解释。人们也常常根据“比较优势”来思考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但不能系统把握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生产与消费所固有的兼容性及不可储存性得以强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国服务企业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我们应该在新的理论指导下,重新规划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参与国际服务竞争的过程中,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建立完善的行业协调机制,积极规划和诱导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逐步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尽管我国在高级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尤其政府作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但从中长期而言,居安思危,逐渐考虑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是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

二、影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

1、高等生产要素相对贫乏

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是后天开发的,对计算机、通信、金融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体上,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高等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我国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国际运输以及与农业有关部门的服务具有较好的先天条件;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资金相对不足、高素质人才短缺、教育发展滞后、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1998年我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70条,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7条)的12%;1987-1997年我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454人,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166人)的14%;1995年我国公开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6200篇,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总水平(379,529篇)的1.4%,全世界总水平(436,951篇)的1.6%;1998年我国高技术出口23,308百万美元,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总水平(678,267百万美元)的3.4%,全世界总水平(820,617百万美元)的2.8%。从中长期看,高等要素的贫乏将成为制约我国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2、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取决于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较状况,即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一国国际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及强烈而独特的需求偏好。这主要体现在需求的导向和规模的差异上,如果某种服务的消费能引导世界新潮流,或者国内需求规模巨大,这种服务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随之市场国际化逐步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多数居民在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和部分用的基础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大大提高,消费与储蓄偏好发生变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包括旅游在内的休闲服务,以及与信息、教育、房地产、汽车、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相关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前景十分广阔。这一服务市场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

3、相关产业支持不力

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竞争已不单是企业的个体行为,而是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集体行为,单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单打独斗,是很难形成竞争优势的。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相关产业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相关产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我国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条块分割仍局部存在,相关产业间合作不够紧密,行业内恶性竞争俯拾即是(如旅游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低劣,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其实,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持。像美国的IT行业、新加坡的旅游业,都拥有一流的教育、科研机构和极其发达的信息网络,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及坚实的第一、第二产业基础。在这一方面,我们还十分薄弱,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4、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欠合理

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说到底要落实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施战略管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在国际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柔性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还有待改进和重塑,另外,我国企业尤其是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的倾向。在竞争程度方面,从理论上讲,加入WTO以后,高度的国内、国际竞争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逐渐确立国家竞争优势,但前提是存在公正、公平、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对于我国来说还不真正具备。

5、政府的辅助作用比较弱化

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政府作用不可忽视。政府作用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产业、行业、企业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孵化与激励,以及对竞争规则的完善与监督。我国政府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干预轻孵化的倾向,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7年我国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NP的2.3%,而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4%、4.8%;高等教育占相应年龄组的百分比为6%,而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59%、19%;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GNP的0.66%,而高收入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18%、2.36%。但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剖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九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获得长足进展,贸易总额由1995年的443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51亿美元,增长了24%。但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国际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1990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0.73%,1998年上升到1.8%。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居全球20多位,2000年上升到第14位(世界银行,2001)。尽管如此,这样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与我国国际贸易的整体地位极不相称的。通常认为国际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自1980年以来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际旅游收入由1980年的617百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2,602百万美元,增加了19倍多;国际旅游收入占整个外贸出口的百分比也提高了2.5个百分点。即便这样,直到1998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只有2.8%,而其他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国际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2、贸易专业化水平整体下滑,徘徊不前

人们通常用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来衡量一国国际贸易是否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系数越大越有优势。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专业化系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服务贸易扩展的势头也越发强劲。而我国整个国际服务贸易的TSC系数1996-2000年呈下降态势。相关行业中除了通讯、计算机服务贸易TSC系数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的也都逐步下滑。其中通讯服务贸易TSC系数的上升可能主要是因体制性垄断所致,加入WTO以后,通讯服务贸易竞争将逐渐加剧,TSC系数将随之下滑;计算机服务贸易TSC系数的上升主要依赖与硬件有关的服务贸易的支撑,从长远利益考虑,若没有产业内软件开发服务及相关产业的支持,其贸易系数也会逆向变化。

随着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开放并最终走向自由化,我国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比较优势将被削弱。多年来我国劳动力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太差。一般而言,一国运输贸易与货物贸易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彼此能相互促进。然而,1996年到2000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TSC系数整体下滑,时高时低,徘徊不前,这和货物贸易持续扩展的现状是极不相称的。可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状况在逐步恶化,这是值得高度警觉的。另外,就连我国颇具竞争优势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其TSC系数也由1996年的0.39急剧下滑至2000年的0.11。如果不抓紧进行技术、市场及制度创新,努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原有的比较优势将丧失殆尽,更谈不上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

3、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有待调整、升级

出口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服务出口的主要国家,他们都在致力改善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1980年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商业性服务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15%、82%,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4%、16%、80%。可见收入水平与商业性服务出口呈较强的正相关。1998年我国商业性服务出口占全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的比重仅为1.8%,甚至低于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另外,收入不同的国家整体呈现出运输百分比不断下降,旅游特别是其他类百分比迅速增长的结构调整趋势。而在这一整体趋势下,收入不同国家的出口结构又是大相径庭的,低、中收入国家其他类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而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重较高。我国作为低收入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出口中旅游占了半壁江山,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偏低,这种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出口结构是相当脆弱的,必须抓紧进行调整、升级。

四、关于构筑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1、稳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任何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往往都以合理、高级的国内社会消费需求结构为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是以商品消费为主、服务消费比重过低,或服务消费的层次过低,那么该国的服务贸易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50%以下,但我国居民对商业服务的消费需求还不是十分强劲,服务消费的比重很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强国的服务产业一般是首先在其国内形成竞争优势,然后才逐步走向世界的。因此,入世后我国企业和政府应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努力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引导居民优化消费需求结构,提高服务消费的比重,为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推动力

2、抓住机遇,强化政府的孵化和辅助作用

第一,要切实改善教育状况,加强对高新技术等高等要素的孵化。高等要素的供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我国目前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要素的培育与发展,存在盲目扩张、急于求成的误区,对高等要素质量的检测与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加速健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供给能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长足进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第二,要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予以政策倾斜与扶持。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辅之以积极的产业结构、组织、技术政策,努力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第三,要加快建立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微弱的,特别是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很难与外商抗衡。而我国作为WTO成员已经承诺尽快实现相关服务贸易自由化,这对国内服务企业将造成直接冲击。这种冲击到底有多大,目前是较难预测的,不过,我们应该尽量多考虑困难,加快建立起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做到有备无患。当务之急,我国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服务行业法律,同时要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多方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我国弱势服务行业。

3、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我们已经看到,服务产品和有形产品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有关如何管理制造企业和如何管理服务企业的知识已经逐渐融合。在管理服务企业时,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尽量实现人力资本、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最大化。我国服务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的倾向,对自身业绩的评价过分偏重于短期利润。今后,在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对企业长远发展潜力、内部流程和外部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创新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指标。在新的评价体系中,逐步导入智力投资比率、产品设计水平、员工知识水平、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售后服务质量等指标。另外,目前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低,从中长期来看,应该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度,为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做充分准备。

4、建立健全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

我们正处在协同制胜的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使得各产业只有相互支持才能持续发展。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服务业内部诸于批发、零售、餐饮、运输、旅游、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管理、教育、卫生等各业间的相互支持,又包括农业、工业对服务业的促进。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还不够健全,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全盘调度全国的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在规划服务业内部企业规模和市场秩序,处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推动服务技术进步方面,我们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服务业内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基础还十分薄弱,三次产业间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升级。1997年世界农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分别为4.3、31.6、61.9,而我国1998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8.4、48.7、32.9,显然,服务业比重过低,这样的产业结构与工农业基础对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构建是很不利的。因此,彻底改变重产品轻服务的思路,建立高效的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Porter,Michael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M].NewYork:FreePress,1991.

[2]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史清琪,赵经彻.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R].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国际竞争范文篇3

1.1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GATS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

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鉴于服务产品的非储存性,产销不可分离性,不容易监管等特殊性,各国都在保护着本国的安全,如限制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外商股权参与的比例,限制服务交易数量等。

1.2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从单个国家来看,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贸易盈余国。另外,在WTO公布的2006服务贸易出口排名数据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达到914亿美元,排名第8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3%;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6,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10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8%。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前十位伙伴国家(地区)占有3/4的份额。其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为前三大服务贸易伙伴。

2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开尔.波特在《国家间的竞争优势》一文中对国家竞争优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指出,一国特定产业能否取得成功或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这四项因素正像一颗钻石的四个基本面,通过紧密结合形成核心优势,构出了竞争环境所需的框架前提。此外,政府行为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要素,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着影响。

2.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初级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有人力资本、知识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经营管理等。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劳务输出等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的提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各服务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高级资源要素。

服务消费在生产中完成,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存在某种形式的接触,这就对服务贸易的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的,反而对知识、人才、通信手段等高级要素依赖性却越来越大。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竞争。中国的人力资本状况就不容乐观,尤其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要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紧缺,培养机制不够完善,这使得我国在当今世界服务贸易量大的金融、保险、咨询和专有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处于劣势地位。

2.2需求条件

一国服务贸易的扩张,必须基于充足的国内需求。波特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获取所起的推动作用。本国的需求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改进,服务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市场国际化随之加快,国际竞争力才会不断提高。

在我国,以保险为例,由于保险种类有限,公民的保险意识较差,随着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保险理念和众多的保险产品,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刺激了他们对多功能保险产品和高层次保险服务的需求。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这是其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条件。

2.3相关和辅助产业

相关和辅助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其发达和完善程度关系着主导产业的产品成本、品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影响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行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无疑会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和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为运输和旅游项目,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服务市场结构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对某一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波动就会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形成巨大冲击。在国内地区结构观看,沿海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经济体系,服务贸易规模较大,在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有较明显的优势。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其现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服务贸易所占的份额极小。

2.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程度

国内竞争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所受压力大,技术改进与服务创新的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纵观我国国内各服务企业,意识较为封闭与落后,甚至一些大型企业眼光仍然停留在国内,尚未实施跨国经营企业。另外,我国服务业长期处于一种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垄断经营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市场竞争。如邮电部长期以来对我国基础电信业的垄断;即使有外资银行的加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业的垄断等。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以及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另外,政府拟定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而往往许多自然垄断的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其管制表现在对某行业的人为进入壁垒,过多的行业准入限制,遏制了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因此,大部分主要以国有成分为主的中国服务领域,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降低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尽管一些服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要真正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样会受到较严重的冲击。

2.5政府行为和机遇

当今社会,政府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引入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等优点,为我国服务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加入WTO是发展中国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中国应积极支持国内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而不断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不完善,缺乏一些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或法律,这样会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健康发展。再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外贸易管理上责任不明确,交叉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问题。此外,服务业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现状。

3增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应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有利于同国际服务贸易惯例接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3.1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

应客观地根据我国国情、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服务贸易法律原则,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国作为GATS的成员国,应当以GATS为原则制度,国内有关服务方面的条文应该与国际法规相接轨,减少我国现行服务贸易法律与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的冲突。以规范和约束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政府应及时对外公开立法法规、法律政策,并增加法规的可操作性,确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上。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或建立国家统一的服务贸易综合的管理机构,确立其管理的范畴,平衡各服务业主管部门的利益;明确服务贸易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职责,按照国际国内服务业行业的法规条文进行管理,统计和掌握本行业的情况。

3.2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劳动就业的增加,为国内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综合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服务部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应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对于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服务业要扶持其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目前比较劣势明显,而且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产业,要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促进中国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3内外并重,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国家垄断。通过竞争鼓励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国家竞争力。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及管理、资金,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鼓励国内服务型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办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高国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结合,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将会得到一个新的发展。但就服务业部门之间而言,不可能没有一点保护的开放,要采取适度的隐性保护措施,循序渐进。服务离不开国家的管理,实现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的管制,在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应保持适度的原则,保护本国企业和国民的利益,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我国服务市场。

3.4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服务素质

目前,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熟练掌握国际规范的人才较缺乏,这无疑是影响经济长足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品格素质,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5以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出口的突破点

中国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设施以及入世之后在服务领域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使其成为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目标国之一。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为299.93亿美元,比05年增长了37.8%。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要素重组中,我国可以通过承包软件开发等远程服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派劳务等途径,获得外包服务,进一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优势,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我国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庆林.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赵放,冯晓玲.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兼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3]曹亮,马瑞婧.国际商务与服务贸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国际竞争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国际竞争借鉴发展策略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的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等优势促使传统旅游业迅速融入网络旅游的浪潮。美国著名的CRG-Research公司称,2005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增至620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40%,其中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650亿美元,全球约有30多万家旅游网络企业在网上开展旅游服务,全球享受过旅游网站服务的人数超过2亿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计,5年之内旅游电子商务将占全球所有旅游交易的25%。在未来4至5年内,旅游电子商务占电子商务中的比重将达到2O%~25%。

一、旅游电子商务在欧美和日本的发展

早在2003年欧洲旅游者在线消费额已达到290亿美元。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旅游专业网站数量惊人,而且已经形成了类型功能比较齐全、涵盖旅游业各个方面的网上旅游产业体系。2004年,美国有2900万个家庭在网上进行旅行预订。欧美国家对于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不断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在线旅游与电子商务

在欧洲、北美,在线旅游和电子商务的历史较长,酒店、机票和租车的销售形成了很多模式。主要包括:OTA模式,即在线旅游服务商,其代表为Expedia和Travelocity;在线销售公司模式,像Orbitz和Travelweb就是由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团联合组建的公司。

根据美国CRG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2002年全球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630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总额的20%以上。目前,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1/4的旅游产品订购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相对而言,我国的在线旅游行业则刚刚起步。因此,借鉴欧美成功企业,并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特色的在线旅游与电子商务模式,对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都十分重要。

2.GDS全球分销系统

GDS(GlobalDistributionSystem)全球分销系统供货商主要是提供一个网络平台,由旅游产品供应者透过后台设定产品销售,让全球的旅游商或散客(旅游网站等)可以直接利用此平台进行交易。

国际竞争范文篇5

一、备用信用证的法律性质及其运作原理

备用信用证起源于美国。由于美国法律曾经禁止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担保业务,作为应对之举,一些商业银行即以商业信用证的派生形式——备用信用证,变相提供担保服务。其后,备用信用证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迅速演化为一种国际性的金融工具。

备用信用证的确切释义是什么?1977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管理委员会首次对其做出了界定:不论其名称描述如何,备用信用证是一种信用证或类似安排,构成开证人对受益人的下列担保:

(a)偿还债务人的借款或预支给债务人款项;

(b)支付由债务人所承担的负债;

(c)对债务人不履行契约而付款。

1983年和1993年,尽管国际商会分别将备用信用证纳入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83年修订本(《UCP400》)和1993年修订本(《UCP500》),但其只是将备用信用证作为“信用证”的类别之一,且“只在适应范围内”予以适用。随着备用信用证的推而广之,其与商业信用证在功能上的差异日趋凸显,误解及纠纷日渐增多,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专门规范。199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起草的《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公约;1999年1月1日,国际商会的第590号出版物《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简称《ISP98》)作为专门适用于备用信用证的权威国际惯例,正式生效实施。

根据《ISP98》所界定的“备用信用证在开立后即是一项不可撤销的、独立的、要求单据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备用信用证具有如下法律性质:

一是,不可撤销性(Irrevocable)。

备用信用证一经开立,除非有关当事人同意或备用信用证内另有规定,开证人不得撤销或修改其在该备用信用证项下的义务。

二是,独立性(Independent)。

备用信用证一经开立,即作为一种自足文件而独立存在。其既独立于赖以开立的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基础交易合约,又独立于申请人和开证人之间的开证契约关系;基础交易合约对备用信用证无任何法律约束力,开证人完全不介入基础交易的履约状况,其义务完全取决于备用信用证条款和受益人提交的单据是否表面上符合这些条款的规定。

三是,单据性(Documentary)。

备用信用证亦有单据要求,并且开证人付款义务的履行与否取决于受益人提交的单据是否符合备用信用证的要求。备用信用证的跟单性质和商业信用证并无二致,但后者主要用于国际贸易货款结算,其项下的单据以汇票和货运单据为主;而备用信用证则更普遍地用于国际商务担保,通常只要求受益人提交汇票以及声明申请人违约的证明文件等非货运单据。

四是,强制性(Enforceable)。

不论备用信用证的开立是否由申请人授权,开证人是否收取了费用,受益人是否收到、相信该备用信用证,只要其一经开立,即对开证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备用信用证的四个法律性质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这一金融产品的优异特质:“不可撤销性”锁定了开证人的责任义务,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了受益人的权益:“独立性”传承了信用证和独立性担保的“独立”品格,赋予了其既定的法律属性:“单据性”则将开证人的义务限定于“凭单”原则的基准之上,有益于“独立性”的实施:“强制性”则是对开证人义务履行的严格规范,它与“不可撤销性”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开证人责任义务的约束性和严肃性,有助于杜绝非正常因素的干扰。基于这些关键的法律性质,备用信用证融合了商业信用证和独立性担保之特长,在实践中体现出独特的功能优势。

由于备用信用证“出身”于信用证家族,其业务流程基本符合信用证运作原理。

首先,开证申请人(基础交易合同的债务人)向开证人(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开出备用信用证。

继而,开证人严格审核开证申请人的资信能力、财务状况、交易项目的可行性与效益等重要事项,若同意受理,即开出备用信用证,并通过通知行将该备用信用证通知受益人(基础交易合同的债权人)。

再者,若开证申请人按基础交易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开证人不必因开出备用信用证而必须履行付款义务,其担保责任于信用证有效期满而解除;若开证申请人未能履约,备用信用证将发挥其支付担保功能。在后一种情形下,受益人可按照备用信用证的规定提交汇票、申请人违约证明和索赔文件等,向开证人索赔。

再次,开证人审核并确认相关索赔文件符合备用信用证规定后,必须无条件地向受益人付款,履行其担保义务。最后,开证人对外付款后,向开证申请人索偿垫付的款项,后者有义务予以偿还。

二、备用信用证的适用领域

根据备用信用证的应用实践,《ISP98》将其划分为履约备用信用证、预付款备用信用证、招标/投标备用信用证、对开备用信用证、融资备用信用证、直接付款备用信用证、保险备用信用证、商业备用信用证等8种类型,总结了备用信用证的基本功能和适用领域。

1.国际担保

资信担保(或“人”的担保)之所以在国际商务中广为应用,是因为当事人不仅可将其用作商务支付的保证手段,还可将其作为制裁违约方、保护违约受害方,进而最终促成合约履行的法律手段。作为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金融工具,备用信用证在国际工程承包、BOT项目、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信贷、融资租赁、保险与再保险等国际经济活动中广泛应用,只要基础交易中的债权人认为商业合约对债务人的约束尚不够安全,即可要求债务人向一家银行申请开出以其(债权人)为受益人的备用信用证,用以规避风险,确保债权实现。

较之银行保函和商业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的担保功能具有独到优势。

其一,担保责任的确定性。

银行保函有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之分。从属性保函以基础交易合同(主合同)的存在与执行状况为生效依据,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其依附性决定了担保人不能独立地承担保证责任,而只能依据主合同条款及其主合同的执行状况来确定担保责任的范围与程度;如果主合同的债务人以各种理由对抗债权人,担保人同样可以依据该抗辩理由对抗债权人。所以对债权人而言,从属性保函担保人的付款责任是不确定的。独立性保函开出后即完全不依附于基础交易合同而独立存在,其法律效力并不受制于基础交易合同的变更、灭失以及债务人的行为,只要债权人的索赔符合保函规定的索赔条件,不论该债务人是否同意,担保人必须履行第一付款责任。所以,不同法律属性保函担保人的付款责任确定与否,对当事人的实质性影响截然不同,实践中,围绕保函法律性质及其担保人付款责任的争议事例屡见不鲜。而备用信用证以鲜明的独立性确定了其与基础交易合约之间完全独立的法律关系,其付款依据是开证人不可撤销的义务以及备用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合格性,开证人的付款责任始终是肯定和明确的,这一点极有助于减少误解和争议,提高担保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其二,应用的灵活性。

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一经开立,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汇票)表面合格,开证行必须履行第一性付款责任。而备用信用证的受益人多是在对债务人履约具有基本信任的基础上,将备用信用证作为风险规避的补充手段。若基础交易合约得以顺利履行,备用信用证通常“备而未用”,所以备用信用证的开证人尽管在形式上承担了独立的、不可撤销的、强制性的责任义务,但其并不一定必然地对外赔偿,事实上担负着“第二性”的付款责任。“备用(Standby)性”使备用信用证的开证人遭遇受益人无理或恶意索赔的几率相对较低;相应地,开证人对申请人的信用额度、开证抵押或反担保要求较之保函或商业信用证略显宽松,开证成本较低。备用信用证的“备用性”既使开证人承担的独立担保责任具有了一定弹性,又通过灵活的运作满足了国际经济交易对银行信用补充性支持的需求。实务中,“备而未用”者在备用信用证业务中占据多数。

2.国际融资

备用信用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融资工具。合理利用其融资支持功能,对于已经和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拓展国际融资途径、扭转融资艰难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1)融资备用信用证的应用融资备用信用证(FinancialStandby)主要支持包括偿还借款在内的付款义务的履行,广泛用于国际信贷融资安排。境外投资企业可根据所有权安排及其项目运营需要,通过融资备用信用证获得东道国的信贷资金支持。实践中,账户透支即是一种较好的筹资选择。其优势在于:借贷手续简捷,运作方便、灵活;企业可根据实际资金需求和现金流量把握筹资的规模与期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资金,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利率与市场风险,减少信用额度占用,改善负债结构。

银行提供账户透支便利的基本前提是第三方担保的有效性,融资备用信用证是满足这一前提的最佳选择之一。境外投资企业可要求本国银行或东道国银行开立一张以融资银行为受益人的融资备用信用证,并凭以作为不可撤销的、独立性的偿还借款的支持承诺,向该银行申请提供账户透支便利。根据融资协议,企业应在规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循环使用、归还银行信贷资金;如果其正常履约,融资备用信用证则“备而不用”;如果其违约,融资银行作为融资备用信用证的受益人有权凭规定单据向开证人索偿,后者有义务偿付申请人所欠透支信贷资金。由于融资备用信用证的受益人为东道国商业银行,其信用度较商业受益人为高,风险相对较小,加之规范备用信用证运作的国际规则已相当完备,所以,银行通常乐于提供账户透支融资支持。在其他形式的商业信贷以及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融资中,融资备用信用证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2)直接付款备用信用证的应用

直接付款备用信用证(DirectStandby)主要支持与融资备用信用证有关的基础付款义务的履行。实践中,普遍地用于商业票据融资支持。商业票据融资是国际短期资金市场最通行的直接融资方式,跨国企业因兼并、收购或其他经营活动而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现金需求时,多以此解决。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商业票据市场,投资者通常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以及一些非盈利组织。

商业票据融资的主要特征为:

(a)票据期限短则1天,最长不超过270天,平均为20-45天,采取到期滚动

发行方式;

(b)利率一般低于LIBOR,信用风险相对较小;

(c)票据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出售,到期以面值兑现,差价即为投资者所获收益。

企业利用这一融资手段的益处在于:由于利率水平低于一般商业贷款利率,发行主体信用度高,加之发行手续较简便,中间费用少,故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在约定期限内,发行人可根据资金需求状况,灵活选择发行金额与发行时间,用款比较便利;成功的票据发行具有良好的广告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为中、长期筹资奠定基础。

在美国短期资金及资本市场上,外国公司利用直接付款备用信用证筹资的做法颇为流行,其既可免受评估结果的限制,还避免了信用评估所必须付出的时日、费用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的披露,值得借鉴。

具体做法是:当企业以发行商业票据等方式筹资时,由一家当地银行开立直接付款备用信用证,为企业提供资信担保,并承担付款责任。当债务到期时,由开证银行直接以该备用信用证项下的资金进行支付,投资者主要依据开证银行的资信等级即可对该项投资的信用风险做出判断,而无需过多考虑实际借款人的信用级别。我国企业大都对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及运作规则不甚熟悉,其中很多企业又系财务报表尚未公开的非上市公司,在融资市场暂无完整的财务与资信纪录,其信用评估级别往往达不到规定要求,利用直接付款备用信用证融入资金,乃一合理尝试。

3.国际贸易结算

长期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结算格局少有变化,信用证等传统支付方式仍居重要位置。而在国际范围内,信用证的应用率已降至不足20%,0/A(OpenAccount,赊销/记账交易)、D/A(DocumentsagainstAcceptance,承兑交单)、Factoring(保付)等支付技术则大行其道,这一变化在发达国家尤为显著。可以说,信用证的问世和“独领风骚”满足了相对封闭的特定条件下,远距离国际贸易对银行信用保障的迫切渴求,其固有弊端则在银行信用的突出优势面前被掩盖和弱化了。然而,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放、国际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国际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国际贸易法律规范的完善,现代国际贸易运作的理念及实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交易者间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地域因素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债务清偿的安全性也不再是交易者选择支付条件的首要或唯一考虑,效率、成本、便捷等因素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信用证的固有缺陷因此而日益凸显,所以发生在国际支付领域中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其中,备用信用证的应用颇具代表性。

实践中,备用信用证通常不直接用于贸易货款和相关费用的支付,而是与O/A、D/A等商业性支付方式共同构成支付组合机制(下同)。O/A是一种简便的支付安排,出口商以记账方式允许进口商在收到货物以后的一定时期内偿付货款,其既向进口商提供了赊销便利,又承担了进口商有可能拒付货款的风险。D/A则是跟单托收中的一种交单方式,其给予了进口商未付货款即可取得单据并凭以提货的融资便利,而出口商则失去了对货权的控制,若进口商到期拒付货款,出口商也将遭受钱货两空的损失。显然,0/A与D/A的利益天平明显倾斜于进口商。但在瞬息万变、买方市场趋势明显的竞争环境中,支付条件的优惠程度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有经验的贸易商在利用O/A、D/A的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备用信用证(或出口信用保险)获得来自金融机构的风险保障,以防不测。

较之单一的商业信用证,支付组合机制体现出如下特点:

其一,兼顾了交易双方的利益。

国际贸易交易者通常根据其利益取向选择利己的国际结算方式,而结算方式的功能特性又决定了其难以同时满足交易各方的愿望,尤其是在使用单一结算方式的情况下,更难兼顾双方利益。商业信用证以其安全性而惠泽出口商时,其繁琐的程序、高昂的费用以及严格的开证条件,又往往令进口商苦不堪言。0/A+备用信用证、D/A+备用信用证的支付组合机制有效地融合了支付方式和风险保障的功能特长,在辅之以开证人独立的、不可撤销的付款保证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实用、简捷、低成本的支付运作实现货币所有权的跨国转移,双方利益得以兼顾。

其二,提高了效率。

支付条件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不仅关系到债权债务清偿的方式、时间及结果,还对交易效率产生决定性影响。在愈发注重效率的国际商务中,商业信用证的“刻板”在某些场合已不合时宜,进而影响了交易运作效率。例如,“单据性”是信用证业务的基石,“单据表面合格”及“凭单付款”的基本准则虽然保障了银行地位的独立性和付款依据的单一性,却又注定了信用证运作程序的复杂化和欠缺变通。因为,单据质量、单据流转速度、单据争议甚或单据欺诈均对其项下的货权让渡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中短距离的国际贸易中,货物往往先于单据到达进口地,进口商不得不承担等待单据或者借助提货担保提前提货的费用与风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支付组合机制弱化了单据(尤其是货运单据)的决定性作用(如O/A项下的单据与货物由出口商一并直接转移至进口商,而不通过银行寄交;备用信用证通常不要求受益人提交货运单据),改进了单据主宰货权让渡的“凭单”模式,进而大大简化了支付程序,缩短了结算时间,提高了整体效率。此外,在国际商务纠纷中,信用证纠纷不仅占有相当比重,且大多错综复杂,解决起来颇费时日,时常延误履约,当事人利益受损。而支付组合机制运作简便,导致纷争的原由则相对单一,加之国际惯例(如《托收统一规则》、《ISP98》)的有效约束,不仅有助于减少纠纷,并且使得纠纷的处理相对简单化。

其三,降低了交易成本。

由于商业信用证业务程序复杂,多家当事银行提供了性质不一的服务,所以结算费用不菲。而支付组合机制基于简捷的支付程序,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因而广受采纳。

其四,实现了风险控制的组合化。

风险控制是进出口企业选择支付方式的重要因素。现实中,一些企业更多地以支付方式固有的风险倾向作为择用与否的主要依据,认为风险规避与高风险支付方式的应用是一个两难选择。如0/A、D/A广受进口商青睐,但其高风险特征又使出口商顾虑重重,在成交与风险规避的抉择中,出口商可能更倾向于

后者。事实上,即便是比较安全的支付方式(如跟单信用证),其风险保障也绝对是有限的,而且过于追求支付安全的代价很可能是效率的低下甚或商机的丧失。国际商务信用管理实践启示我们,多元化的风险控制策略较之单一支付方式更富实际效果,如出口商在借助备用信用证、出口信用保险等风险保障手段的前提下使用O/A或D/A,既有助于促销,又转嫁和规避了多重风险,且符合国际潮流。

其五,有助于诚信意识的培育。

国际竞争范文篇6

目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相关文献日渐增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引起不少经济学者的兴趣。本文试图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对象和内容、经济分析范式、经济发展阶段等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和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人们对国际贸易问题的探索,但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这一概念。从绝对成本论(AdamSmith,1776)和比较优势论(DavidRicardo,1817)到要素禀赋论(HeckscheandOhlin,1919),再到此后的人力资本论(T.W.Schultz,1975)、技术差距论(M.Posner,1961)和产品生命周期论(R.Vernon,1966)等,本质上都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对其展开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美国,并由此带动了学术界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关注,从而促成了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和讨论。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在1986年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体系(赵彦云和李静萍,1998)。

随着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相关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包括结构学派(MichaelPorter,1990)、能力学派(Prahalad,GaryHamel,1990)、资源学派(Barney,1991)和竞争战略管理理论(BrownS.L.andEisenhardtK.M,1997)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MichaelE.Porter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分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论述了国际竞争力问题。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也十分关注。1983年,英国政府委托“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对本国20多个项目进行了国际竞争力研究,并于1992年起由贸易与产业部每年提交不同主题的竞争力研究报告(潘佳,2006)。法国计划部、德国经济部等也分别就本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日本通产省也对日本与美国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政府作用、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深入研究。

在对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很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它们形成各自了独立而成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组织不断调整评价理论、方法和指标,实现了与时俱进,从而对国际竞争力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采用。

2、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1989年,当时的国家体改委与WEF和IMD合作,对中国若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展开了研究。此外,狄照昂、吴明录等人(1991)承担的国家科委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此外,金碚(1995-1997)对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作出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论述。

近年来,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献极大地丰富起来,限于篇幅,下面仅举几例。何育静和张光明(2007)探讨了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并对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估与跟踪,提出了调整长三角船舶工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建议。朱永华(2007)分析比较了湖北省与全国各省市在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指标维度(规模竞争力、经营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上的指标均值。彭宇文和吴林海(2007)综述了国内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对策。汤承超(2007)通过两种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论证并分析了我国大豆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王秀清(2007)本文通过对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笔者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各国各产业的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比较。但是,竞争优势有别于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后者涉及的主要是各国间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的关系,而前者涉及的则主要是各国间的同一产业的关系,或者是各国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间的关系。另外,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中,可以不考虑产业分支(IndustrySegments),但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研究中,产业分支的划分往往具有重要的经济分析意义。

在整个产业系谱(IndustrialSpectrum)中,有些产业与外国同一产业没有竞争关系,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多国内产业”(MultidomesticIndustries);而另一些产业则与外国同一产业有很强的竞争关系,被称为“全球产业”(GlobalIndustries)。从产品的角度看,前一种产业的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很少,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国际贸易,被称为“非贸易品产业”(NontradedGoodsIndustry);后一种产业的产品的国际贸易量较大,通常被称为“可贸易品产业”(TradeableGoodsIndustry)。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对各不同产业集群(ClustersofIndustries)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主要关注的是属于“全球产业”而且国际竞争性较强的产品和产业。

另外,认定产品和企业的“国籍”也是很重要的。各国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产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而研究者观察的具体对象则是各个产业的产品(服务)和企业。简言之,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实体,产品(服务)是产业竞争的最终比较物。所以,认定什么产品是国货,什么产品是洋货;哪些产业属民族产业,哪些产业属外国产业,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前提之一。而产品的国籍应主要取决于其生产企业的“国籍”,而不是其产地。那么,企业的“国籍”如何确定呢?与产品的生产地原则不适于确定产品的国籍一样,以企业的注册地来确定企业的国籍也不适合于国际竞争力研究。

确定一家企业是属于民族产业还是外国产业的原则有两条:第一,看企业所有权的归属,由本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属于民族产业,由外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属于外国产业;第二,看技术控制权的归属,无论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怎样,如果(核心)技术是由本国控制,该企业就属于本国的民族产业,反之,就属于外国产业。所以,由中国个人、法人或政府所有或者控股的企业,以中国技术人员可以掌握的设备和技术所生产的、零部件达到一定的国产化率、通常标有中国的品牌商标进行销售的工业产品,是严格意义上的国产工业品;基本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则属于非国产工业品(外国工业品)。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

有学者认为,国家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一国利用资源(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Productivity)。换言之,在国家层次上,惟一有意义的竞争力概念只能是指国家的生产力。所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会成为特定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母国基地(HomeBase)?”(Porter,1990)。在Porter看来,只有在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层次上研究国际竞争力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怎样定义,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概念实际上仍然必须以工业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

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定义名目繁多,尽管存在差异,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所谓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对国际竞争力的这种理解,充分体现了当代世界处于市场经济占主体和经济发展处于工业社会阶段这样的时代特征。基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上述理解,它研究的客观观测资料就是相关国家特定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的实现指标,反映了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因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最具显示性的检验标准《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1996)。笔者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国际竞争实际结果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

进一步地,给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的范式(Paradigm),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Porter教授的研究结论是,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要素创造”(FactorCreation)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行为;机遇。这六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NationalDiamond,另译作“国家钻石”)。波特的这一分析范式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当然,波特教授的范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未必一成不变。所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模型的研究,至今仍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鉴于我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因果关系比较清晰的领域,首先可以从对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是必须能生产出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所以,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具体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范式,是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条可行之路。

例如,林云华和张德进(2005)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MS(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RCA(“显示”比较优势)指数、TC(贸易专业化)指数和MI(Michaely)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范式。汤承超(2007)通过MS指数和RCA指数的实证分析,论证并分析了我国大豆出口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及措施。隋福受(2007)运用TC指数,定量地分析了小麦、大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入世前后贸易竞争力的变化及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在分析各个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还可以综合研究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取决于一国产业结构是否体现其国际比较优势。换句话说,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是其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因此,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只是其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简单相加,它不仅涉及各国同类产业之间的比较生产力关系,而且涉及各国产业结构之间的比较关系。因此,虽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和一国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两者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是有很大差别的。

四、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国际竞争阶段

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国际竞争会经历具有不同特征的发展阶段。波特教授研究了许多国家特定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认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驱动(Factor-driven),第二阶段是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第三阶段是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Wealth-driven)。前三个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时期,第四个阶段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期。

在产业国际竞争的不同阶段,一国不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国际竞争的阶段演进,不仅会在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中表现出来,也会反映在一国各产业群以至产业总体的国际竞争态势中。全球产业竞争的历史演进,也会对参与国际竞争的各国产业竞争态势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上世纪60到70年代,全球产业竞争处于比较宽松的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四小龙,当时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较小。而我国真正参与国际产业竞争是从80年代开始,此时的全球产业竞争形势已经变得空前激烈,因此,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非常大,产品生命周期大为缩短,历史留给我国产业发展的时间十分有限,因而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发展,表现出具有阶段演变较快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的另一个突出现象是:外国资本大举进入,形成与我国民族工业之间的资本竞争态势。外国资本以收购、兼并、在与我国企业合资中获取控股地位等方式,将一些民族工业企业转变为外资(或外商控股的)企业。在过去完全由我国民族工业占据国内市场的某些行业中,外国资本已形成很大的竞争优势,有的甚至已居主导地位。以资本实力上的竞争优势对我国民族工业展开攻势,争夺市场份额,以至形成使其产品(包括由其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大范围占领我国市场的态势,已成为一些外国大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竞争战略。我国民族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劣势正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但也有一些企业或企业集团意识到运用资本市场(或产权市场),进行规模竞争,并开始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这是我国一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已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即资本实力竞争时期的显著标志之一。

国际竞争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化妆品中国

一、研究综述

国际竞争力研究包括国家、企业、产业或产品等不同范畴,生产要素观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与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此观点自亚当·斯密创立绝对优势理论以来源远流长,大卫·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一俄林都继承了这一观点。

迈克尔·波特通过分析决定和影响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构造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菱形理论”,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商务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产业或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各种商务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从而研究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

金碚等在研究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时,构造了分析国际竞争力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虽然研究过程中探讨了对外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安全及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但整个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和直接及间接影响因素指标分析上,而且没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

已有的对化妆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某种品牌的化妆品和外国品牌的化妆品的市场营销分析,成本、价格和非价格因素等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等,专门关于中国化妆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没有。

二、化妆品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公式为:i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产品的出口值/全世界i产品的出口值。总体上看,近十年来,中国化妆品的出口占世界化妆品的总出口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仅仅在1%左右,说明中国的化妆品出口量还比较小,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微小的。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化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的(1999年和2004年除外)。1999年我国化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0.5007%,2003年为1.231%,而到2006年增长到了1.297%,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表明中国化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逐步提高。

2.出口竞争力指数

出口竞争力指数,也有人称做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国某产品的净出口与此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值,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公式为:。

其中代表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代表产品出口值,代表产品进口值。一般认为,如果>0,则是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0则表示缺乏竞争力或处于比较劣势;=0,则称之为中性竞争力或中性比较优势。更进一步讲,如>0.8,可认为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等等。本文通过中国化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2,计算结果如下图1所示。

总体上看,除了香水在2000年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小于0以外,其他年份的化妆品国际竞争力指数都大于0(小于0.8),说明我国化妆品具有竞争力,但是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其中香水在1997年和1999年的国际竞争力指数等于0,说明处于中性比较优势。

纵向来看,香水的出口竞争力指数曲线处于坐标最底部,说明较护肤和发用品来说其出口竞争力最弱,但是有不断提高的趋势,1997年竞争力指数为0,2007年增加到0.2。护发用品的出口竞争指数曲线基本上是高于护肤、美容类产品,说明我国发用品的出口竞争力较高,已基本接近0.8。

3.显示性比较优势(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指数,简称RCA指数。该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值份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代表国家j在商品i的贸易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代表国家j在商品i上的出口额,代表国家j的总出口额,代表全世界在商品i上的出口额,代表全世界的总出口额。一般认为,若RCA指数大于2.5,表示化妆品出口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介于1.25-2.5之间,表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介于0.8-1.25之间,表示具有中等国际竞争力;若指RCA数小于0.8,则表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RCA(1998-2007年)<0.8,表明我国化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但是,2003年RCA指数(0.169)比1999年增长了近50%,RCA指数大体有所增长,说明我国化妆品出口竞争力呈现日益增强的态势。

四、对策建议

1.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中国化妆品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我国化妆品一定要从简单的原料配方转变为科学配伍,这是很关键的。因此要加大科研力度和技术投入,此外,保证严格的质量要求,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建立现代营销理念等都是中国化妆品“蝶变”为国际著名品牌而为之不懈努力的内容。

2.改变经营观念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

我国很多化妆品企业是从“夫妻店”成长起来的,在经营机制上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不能为聚集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面对今后严酷的市场环境,我们的中小企业必须摆脱家庭式经营观念的束缚,学会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经营企业,包括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股份制改革为核心把企业做强做大等等。

3.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

由于护肤品市场需求量将稳定增长并逐渐扩大,国内企业应在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找准目标市场,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性护肤品,像男性护肤品市场、儿童及中老年护肤品市场、运动护肤品市场,天然护肤品市场,以及有针对性的根据老年人心理和实际需要研制和销售护肤品,也是启动这一庞大市场时值得考虑的。

4.塑造独特的产品文化和企业形象打造国际化品牌

面对这种国际化竞争的环境,本土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品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品牌经营虽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包括创立品牌、维护品牌和发展品牌等一系列活动。企业要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品牌目标及构想,使本土品牌沿着当地名牌、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国际名牌、世界名牌的轨迹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Cho,DSandMoon,HC.FromAdamSmithtoMichaelPorter:EvolutiontoCompetitivenessTheory[J].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Pte.Ltd,2000.

[2]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8-47

[4]潘福斌:我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和发展战略[D].厦门:厦门大学,2002

[5]李向阳:国内外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J].中国化妆品工业,2007:16-24

[6]刘畅唱黄凯: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的竞争力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8:45-46

[7]张殿义:中国化妆品2006年生产和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化妆品(行业),2007,(9):26-31

国际竞争范文篇8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以新的发展观做好维护产业安全工作的战略举措,这关系到我国能否处理好外贸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应对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复杂形势,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贸易摩擦和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因素十分复杂,因此,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基本对策思路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有利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际因素,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国内因素,主动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和国际市场要求,积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为基本路径,同时积极运用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各项权利,依法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充分认识国际贸易形势对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新要求

尽管我国是贸易大国,但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从近几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排名远不及印度,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况。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过分集中,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和中国香港占近70%;另一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及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比重很低,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应当有忧患意识,看到我国一些产业确实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对我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特别是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等非贸易壁垒为武器,加大了保护国内市场的力度。由于我国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水平相对不高,受环保因素影响较大,国外对我国实施的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都已经或即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我国产业应当充分认识到产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绝不能因为当前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而失去正确判断,必须从根本上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深化体制改革,突出科技创新

经济体制对产业竞争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产业经济活动的决策主体、信息传递方式、动力机制、调节方式也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从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中,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产业分散,市场分割的现象比较普遍,新旧两种体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要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影响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国内外经验表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经济的安全和繁荣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大多还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化,技术创新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要形成产业持续的竞争力,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把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定位在高科技含量上。

当前,我国的各类产业,无论是成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面临着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能力,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强化竞争力发展主体意识;优化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竞争力总体水平提高;加速科研、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技术创新的发展基础;增加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技术创新人员数量,以提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重视观念、体制和经营战略上的创新,鼓励创造和创新,并通过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等措施来增强创新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化总体偏低,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整体来看,一国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更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目前,我们应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加快这些产业的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尽快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的升级,进而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更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较高的附加价值。所以,要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同时,引导出口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采用国际标准生产,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政府通过对产业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干预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的配置,使资源配置方向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从而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今后,我国政府应以提升产业竞争能力为基点,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注重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尤其是要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加强分类指导,制定扶持、鼓励或限制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我国应通过产业政策,优先发展和扶持电子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制造业、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自身的集成度高,各自具有一整套严密的产业链,在发展这些产业的同时,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又如,对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但经过努力可望在较短时间内具备竞争力的冶金、石化、化肥、造纸、医药等产业,应积极鼓励、引导其发展,要以国内短缺和需要大量进口的产品作为调整结构的切入点,把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作为化解贸易摩擦,降低贸易风险,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性工作来抓。

加大行业重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是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加大行业重组力度。通过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可以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对那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老国有企业要坚决实行破产。国有企业应尽量退出竞争性行业,避免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里的不公平竞争,将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入到公用事业。对于在行业内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他们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形式,对劣势企业实行改组、改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集中度,最终打造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国际化大公司成功的经验证明,只有通过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对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我国企业应积极引进国际化的专业管理人才,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制定名牌产品策略,打造名牌产品,培养国际化品牌,提高企业国际形象。

创造企业核心技术。政府应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鼓励并扶持企业加大科技上的投入,重点抓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精密机械制造、新材料、光电子、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的科技化进程;引导企业将自身优势和市场空间组合起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资本经营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应当积极进行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投资、国际间资本合作,发展跨国资本经营。通过并购国外企业,可以快速占领国际市场,提高我国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国际战略联盟、海外投资,并在政策上积极加以扶持。

主动运用WTO贸易规则,提高产业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维护我国产业安全,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WTO有关规则的研究和利用,要积极借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发达国家的某些做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充分采用差别化保护方式。通过对国际差距大的产业或产品实施倾斜保护,或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产品实施重点促进,可以达到同等开放条件下提高总体保护水平(或有效保护水平)、减弱整体冲击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在降低某个产业(大类产品)关税平均水平的过程中对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下调幅度,在取消非关税措施的过程中对某些产业或产品保留较长的过渡期,在开放工业品市场的过程中对某些产业或产品实行关税配额、指定经营或国营贸易,还应在实施或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对具有竞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施重点促进和倾斜政策。

合理运用一些非关税保护措施。很多发达国家在被迫放弃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之后,又从各种角度制定或形成了很多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环境性保护壁垒。随着我国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证、配额、特定招标要求等基本非关税措施以及一般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根据行业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售后服务标准、进出口产品检验标准,并对某些产业或产品的进口保留申报要求和登记制度,还可以对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质量标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进口产品的限制作用和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

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组织的作用。在WTO规则下,民间协会组织可以继续对国内产品和内资企业受到的冲击或影响发挥一定的保护和协调作用,同时可以对进口产品和外资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调查。近年来,我国的各种协会组织在发展规模和制度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面对加入WTO之后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新环境、新情况和新问题,协会组织在职能定位和功能完善方面还要继续推进,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培育、发挥和改善协会组织的作用,并协调好各种协会组织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国际竞争范文篇9

关键词:农产品竞争力国际贸易财政支持政策

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世界农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实现国际分工。农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世界农业多边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农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农业技术合作日益增强,农业外国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市场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由于生产销售国际化的发展,任何农产品都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不断取长补短,趋于融合。

中国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农业投入明显不足的同时,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又较落后,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采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反映了一国资源禀赋与贸易结构关系,反映出国家之间由于一国资源禀赋的差异所导致的产业以及对外贸易结构模式的差异。决定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国内生产成本、边境价格、汇率最为显著。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生产成本由于国内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最小化,边境价格由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汇率将更为真实地反映本币的换汇成本。根据Pearson提出的国内资源成本理论(DomesticResourceCosts,简称DRC),测算出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如下:

粮食产品中,大米具有比较优势,小麦和玉米处于比较劣势,缺乏国际竞争力。从比较优势度(1-DRC)来看,小麦在1993年已缺乏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度降为-0.20。2001年小麦比较优势度为-0.11。玉米从1996年起缺乏国际竞争力,2001年为-0.07。只有大米仍具有比较优势,2001年为0.35。

油菜籽、大豆处于比较劣势,缺乏国际竞争力。从比较优势度和农产品社会净收益两种评价方法看,大豆在1990年-1994年均具有比较优势,但从1995年开始,大豆的比较优势度和农产品社会净收益均持续下降,1995年比较优势度为-0.03,社会净收益为-0.04元/公斤;2001年比较优势度为-0.04,社会净收益为-0.09元/公斤,已缺乏国际竞争力。油菜籽在1990年-1995年具有比较优势,但从1996年起油菜籽已缺乏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下降很明显;社会净收益2001年为每公斤-0.06元,资源配置效率明显下降。

棉花比较优势下降很快,已缺乏竞争力。1996年起棉花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度1996年为-0.05,2001年降为-0.46;社会净收益1996年为-0.51,2001年为-0.37。

生猪具有稳定的比较优势。生猪是中国少有的一直保持比较优势的农产品。1990以来生猪的比较优势度一直在0.37-0.59之间,最好优势度在1993年为0.61,2001年为0.42。从社会净收益来看,生猪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1993年-1995年维持在高收益水平上,社会净收益分别为每公斤1.17元、2.44元和1.83元,即使在农产品收益普遍下调的1999年,生猪的社会净收益也有1.30元,2001年达到1.6元。

苹果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度和社会净收益看,苹果的比较优势很显著。苹果在1990年-2001年的比较优势度一直在0.74以上。苹果的社会净收益NSP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收益水平,1990年-2001年期间有8年超过每公斤2元的收益水平。苹果是目前中国较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分地区来看,农产品比较优势表现为:

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小麦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最具比较优势的是黑龙江省,其次为山东省,其后比较优势度依次为河北、天津、河南、安徽,说明这些地区更适宜发展小麦生产。而西北、西南地区的小麦生产则明显处于比较劣势,这些地区小麦生产不具有竞争力,不适合发展小麦生产。

稻谷生产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稻谷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一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2%-30%。稻谷生产主要集中于华南双季稻作区、华中双季稻作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作区、华北单季稻作区、东北早熟单季稻作区和西北干燥区单季稻作区等6个大区。大米生产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地区是整个东北地区及华南和西北部分地区,而华北地区大米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稻谷和小麦,其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北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等6个主产区。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大豆生产主产区有比较优势。大豆原产地在中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蛋白来源,全国各地均有大豆生产,但以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为主。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豆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黄淮地区大豆生产除河南、陕西和山东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外,其他省区均缺乏比较优势;福建和云南则缺乏比较优势。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财政政策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需顺应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依靠科技引进、研究和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实现农业发展增长方式的根据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传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主要围绕农产品数量增加为主要内容,投入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上,对改善农产品质、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收入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不够,投入力度也不足。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政府需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并按照WTO农业协议,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逐渐压缩竞争性项目的投入,扩大公益性、服务性项目的投入。

扩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规模,提高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世界农业发展经验证明,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对农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农业是高度依赖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产业,维系农业的稳定发展,首要条件是农业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内部环境就是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广泛应用的农业科技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价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税收制度的完善等。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力度仍显不够。在财政经济明显转好的情况下,每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农业生产量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4%左右水平,这一比例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算是很低的;财政对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8%之间,如果扣除具有广泛外部性的水利基础设施等投入,则这一比例更低,仅4%-5%之间,这种投入力度对于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WTO农业协议及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双边协议不仅未限制政府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而且还为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即不仅可以争取没有上限的“绿箱”政策,而且可以在农业生产总值的8.5%或某一个产品产值的8.5%以内对农业或某一特定农产品进行“黄箱”政策范围内的支持。因此,国家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需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在未来5年内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需达到5%以上,10年内需达到10%的水平(含“绿箱”投入);财政对农业投入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应逐年有所提高,近5年需达到10%以上的规模,10年内需达到15%以上的规模。

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结构集中反映出财政资金在农业支出中的分配构成,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重点和投入方向,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组成部分。不断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是财政投入政策追求农业投入效率的主要路径。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未来几年内,财政需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改善重点流域的水利设施。注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和维修保护,重点支持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支持小流域治理和雨水集蓄利用,以及土地的整治,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注重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引进和推广的投入。中国目前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较多,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和推广具有典型外溢性特征,属于公共财政职能范围。在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中,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明显不足。1950年-1962年13年间,以及1968年-1970年3年间,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基本上没有投入,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列入到财政预算中。1950年-200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和推广的支出为85.08亿元,仅占这期间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0.78%,剔除未列入当年预算的年份16年,财政对农业科技年均投入仅2.43亿元,这一比例比世界上最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数还要低。《农业法》规定国家对农业科技投资增长率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但实际上,从《农业法》颁布实施至今,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一直维持在每年10亿元以下,1997年以前还只在5.5亿元以下,1985年-1995年每年仅2-3亿元,根本就没有增加,有些年份还有所减少;1998年开始才有所增加,但也只有9.14亿元,1999年还有所减少,为9.13亿元,2000年有所增加,为9.78亿元。按照《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每年应高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是,由于基数很低,即使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出经常性财政收入较多,其总额也很少。因此,根据中国现有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及财政经济实力,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首先应在总额上有大幅度增加,基数至少不低于3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确定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就财政农业投入结构而言,目前需将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由现在占财政农业投入总额的0.8%左右提高到2%以上,适当减少对具有竞争性项目,如农业综合开发方面的一些生产性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世贸组织农产品国内支持政策原则,逐步扩大对农业事业性投入的比重,压缩对农业生产性投入的比重,注重对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农业病虫疫情防治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

注重财政资金的投入重点,加大对一些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的投入

稻谷、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生产在东北具有比较优势;水果、蔬菜、生猪的生产在华中、华北、华南均具有优势,国家财政宜选择在这些地区建立比较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财政资金进行投入。2001年由农业部在东北组织实施的“大豆振兴工程计划”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值得推广。

用好WTO农业规则,优化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

财政对农业补贴是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最主要手段。中国现有的农业国内支持(AMS)水平很低,1996年-2001年间的国内支持水平还是负值,平均为-79.36亿元。这种支持水平固然说明了中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以及加入WTO以后不需要承诺减让农业国内支持,但是,如此低水平的农业国内支持,无论与国外相比,还是出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考虑,明显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因此,政府除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外,还需不断优化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和完善政府的农业补贴机制。在补贴对象和补贴重点的选择上,目前除重点补贴粮食生产者外,还需注重对农业保险业的补贴,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促进农业保险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国际竞争范文篇10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体现为产业层次与结构的竞争。与国际先进水平比,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低层次,要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努力,最终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基于现有基础,下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文化创意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其次是积极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再次是做大做强石化、钢铁、汽车、船舶及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核心技术和提升规模水平;最后是积极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与陈旧落后的生产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努力,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和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聚区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要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建立健全自主创新和自觉提升产业结构的微观制度基础;要进一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要强化创新力量的培育,加强长三角地区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等重要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研发力量,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加大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风险投资等政策的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环境。通过努力,把长三角地区率先打造成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型区域。

着力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发展

弱势区域是制约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与“短板”。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较大范围的农村仍然是弱势区域,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实行城乡统筹。长三角地区总体经济实力雄厚,城镇化水平高,实现城乡统筹具有特殊的优势。城乡统筹的重点应放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要积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单位、企业对口帮扶等途径和资金、项目支持等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应按照机会公平、权利平等的原则,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改革分割城乡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改革,使农村劳动者与城市居民在居住、就业、转移等方面享受同等的机会,在维护土地、房产等财产权益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投资优惠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着力核心带动,积极培育城市群

城市特别是城市群不仅是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主要区域,也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而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载体。要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大城市为依托,建立具有强大辐射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要推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要求,合理摆布城市格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并从不同城市特点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形成和打造各自的功能特色,使大小城市间和城市群各城市间各具特色又协调一体;在长三角地区要进一步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以上海为核心,以沿江、沿海、沿湾、沿路等发展带为主轴,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二是要提升城镇和城市群的管理水平。要根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规模;要破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部门分割,实行供排水、供电、通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统一建设与管理;要统筹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与建设,不断改善城市生态和人民生活环境;要加强交通设施等“硬件”建设和规制统一等“软件”改革,在城市群间形成和发挥同城与连带效应。

着力重点突破,推进改革开放

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当前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许多问题,究其根源也在于体制机制未能理顺。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气力推进改革开放,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从而率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下一步的重点,一是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直接管理的职能严格限定在政府性质允许的范围之内;要进一步缩小行政审批范围,并使必要的审批尽可能核准和登记备案的形式;要减少行政层级,提高政府运行效率。通过改革,率先建立起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率政府。二是要立足于增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动力与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产权制度改革。要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和国有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继续推进公平准入、平等服务,破除体制障碍,消除政策歧视,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要运用要素、股权置换及其他有效方式,推动公有资本、非公有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三是要着眼形成以人为本、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制度环境,强化法制建设与规制改革。在国家法制建设的基础上,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逐步使法律法规成为处理所有经济社会活动的唯一依据;调整立法定规的角度,使之更加符合现阶段发展实际和体现人性化要求,鼓励推动企业和个人大胆创新。

着力集约节约,实现人和自然和谐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对于资源相对紧缺、环境承载压力较重而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长三角地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与紧迫。能否有效节约资源和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直接决定着长三角地区国际竞争力程度。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于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整个过程,把节约与集约落实到建设、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长三角地区应当实行两项最严格的政策措施:一是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推进土地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切实提高利用强度。二是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严厉推进节能降耗,对涉及新增能力的建设项目实施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水耗和物耗标准,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统筹江河湖海、陆地与大气、城市与农村,采取综合措施,运用价格、补偿、惩治等各种有效手段,实施污染防治,抓紧解决突出的行业性、区域性污染问题。

着力理顺关系,优化社会环境

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先进区域,长三角地区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不同人群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不同地位、不同分工、不同所得形成的不对称的利益关系格局,导致了一些新的矛盾,如员工和企业的矛盾、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老居民和新移民的矛盾、比较富裕和相对贫穷人群的矛盾等,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应当在健全公共服务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着力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矛盾调处机制的建设,应当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立足于维护而不是损害或剥夺社会成员合法的基本的权益,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的、基本的利益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第二,立足于疏导、协调而不是堵塞、压抑,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利益诉求、观点表达通道和协商机制,并尽可能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长三角地区在行政区划上涉及到沪苏浙一市两省及其所属的若干个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是这些行政区整体形成的竞争力,因此,所有这些行政区域间的协调互动是形成和提升长三角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各行政区之间的协作、合作、联系与互动。合则共赢,达到收益倍增的效果。完善长三角地区区域协商机构和合作交流机制是必要的,但是根本上是打造协调互动的坚实基础。主要是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

其一,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体化,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坚决打破行政垄断与地区封锁,推进市场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要清理废止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规则与政策,协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区域联动的、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区域间的政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