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8:28:33

国际经贸

国际经贸范文篇1

关键词:国际经贸,争端解决,WTO

国际经济贸易中会产生争端,解决这些争端的办法也就应运而生。国际经贸争端作为国际争端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48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为解决这些争端提供了一个场所和一系列规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世贸组织,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受者,通过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自动程序、交叉报复,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上诉程序等有效措施,对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完善。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经贸争端的解决难题就此迎刃而解。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中,仅仅依靠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无法圆满解决问题的。因此,探究WTO背景下的国际经贸争端解决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国际经贸争端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国家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其间所发生的磨檫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使国际经贸争端的激烈程度有所提高

从贸易争端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国与他国的联系越多,发生贸易争端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与他国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由于近年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一直不景气,其国内经济增长减缓甚至陷入衰退,出现严重的开工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出于这样的考虑,各国对进口贸易的状况更加关注。贸易争端的激烈程度有加强的趋势。

(二)争端领域有所扩大

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争端主要表现在纺织品、汽车、家电等货物贸易领域;而在信息化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争端主要表现在半导体、电讯、IT等高新技术产业。众所周知,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是能否发生贸易争端的决定因素。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这必将导致国际贸易争端有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

各国就限制服务业开放的冲突将成为今后国际贸易争端的一个新的焦点。

(三)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新型措施的广泛使用

WTO规则中,允许其成员方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进行产业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保障措施则是允许缔约方在达到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可以兼顾各自国家眼前的或急迫的局部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可以暂时放弃规则,进行自我调整。

自1947年起,国际社会各成员以GATT/WTO机制为依托和支柱,力图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各自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实现共同的经济繁荣。这是国际社会各成员协力追求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1]但是,在追求实现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同时,各成员却仍然有自己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这就难免引起种种新的矛盾与冲突。归根结蒂,就是各成员在经济主权上的限制与反限制。[2]理论上,合理运用上述措施,是不会对他国经济造成严重侵害的。但是,某些WTO成员为了自身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不惜背弃自己作出的承诺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利用规则,以公平贸易为借口,频频无端发起反倾销和实施保障措施。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莫过于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间美国依据其本国贸易法“201条款”采取针对外来钢铁进口产品的“保障措施”。

同时,技术壁垒花样不断翻新。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贸易限制措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限制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武器。就我国而言,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约束日趋严重。此外,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计量单位、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设置技术壁垒,也有愈发普遍的趋势。

二、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质疑

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国际经贸争端的解决的确是一个难题。而由于世贸组织在机制构建上的先进性,到WTO争端解决机构去起诉,成为了许多国家解决争端的首选。但是,任何一个法律制度都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条文,而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得以实现。[3]笔者认为,在WTO背景下,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否可以圆满解决国际经贸争端,还值得细细拷问。

(一)争端解决机制概况分析

世贸组织设立的争端解决机构(DSB),隶属于部长会议。DSB有权“设立专家组,采纳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监督裁决和建议的执行,以及授权暂停适用有关协定项下的关税减让和其他义务”。[4]尤为重要的是,DSB彻底改变了GATT实行的“协商一致”程序,代之以“反向协商一致”(negativeconsensus)的决策原则,即“一致反对,才能否决”。

可见,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与GATT原有机制相比,强硬、高效了许多。同时,这种机制倘若能够正常地进行运作,对于国际经贸争端中的当事方,尤其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当事方,将是一种较为有力的约束。以往,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仗势欺人”,实行霸权主义,造成对弱小国家贸易的极大损害;而出现WTO争端机制之后,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贸易大国,在DSB的裁断面前,也难以凭借其经济强势,借助过去的“协商一致”原则,随心所欲地逃避任何制裁。WTO规则的强硬甚至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都感觉到有些吃不消。是否接受WTO体制,尤其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争端解决机制,曾经引发了美国国会内议员的激烈争论,并经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炒作,形成全国性的论战,著名学者杰克逊教授称之为“1994年主权大辩论”(theGreat1994SovereigntyDebate)。[5]

有人势必会说,“既然WTO争端解决机制有如此重要的进步,那么国际经贸争端就大可以从容地提交DSB解决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对WTO规则的崇拜,抑或说是迷信!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交往环境中,坦率的讲,笔者认为:没有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解决途径。不同的客观条件,需要不同的解决途径。两个WTO成员发生了贸易争端,在组织规则框架内进行解决固然不失为一可行之道,但未必就是争端解决的最优选择。

(二)实证分析——“欧美301条款争端案”[6]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我们就“欧美301条款争端案”的现实情况,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作进一步探究吧。

1998年11月25日,作为对美国动用“301条款”单方宣布即将对欧共体采取报复制裁措施的回应,欧共体向DSB提出要求与美国磋商,以解决《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问题。随后,又在1999年1月26日要求正式成立专家组,审理此案。欧共体的这一举动,把“美欧香蕉案”中气势汹汹的原告——美国推上了新案的被告席。

众所周知,“301条款”是美国贸易代表[7]用以威胁和压服外国政府贸易对手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霸权。其核心内容是:如果美国贸易代表单方认为外国的某项立法或政策“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损害或限制了美国的商业利益,则有权径自依照美国贸易法“301条款”规定的职权和程序,采取各种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以迫使对方妥协,消除对美国商业造成的损害或限制,或者提供美国官方认可的赔偿。[8]它的主旨在于保证美国产品能够长驱直入和充分占领其他国家的国内市场。

因此,许多吃过“301条款”苦头的国家,在这一案件中,由欧共体牵头,一呼多应:巴西、加拿大、喀麦隆、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中国香港、印度、以色列、牙买加、日本、韩国、以及泰国,先后纷纷要求以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身份,参与本案的磋商谈判和专家组的审理程序。从双方实力对比上看,几可称为“旗鼓相当”。这种局面,在世界贸易发展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本案专家组在1999年3月31日组建成立,经约九个月的审理,于1999年12月22日签发了审结报告书,并呈交DSB审批。其核心结论是:

专家组基本上赞同和接受了欧共体对美国“301条款”的指控,批驳和拒绝了美国作出的抗辩。但是,专家组又认为,仅凭初步证据,还不足以最终确认美国已经背弃了《WTO协定》的国际义务,还应当综合考察美国国内的“体制因素和行政因素”(institutionalandadministrativeelements),[9]才能作出全面的认定。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专家组完全赞同和接受美国代表根据SAA提出的抗辩,驳回了欧共体代表提出的指控。最终认定欧共体指控的《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各点,并不违反WTO体制中DSU以及GATT1994的有关规定。

从专家组结论中,可以看出:专家组不但没有切实遵照DSU第11条规定的职能和职责,认真审查美国“301条款”;反而把实际上只是一纸空文、内容自相矛盾、毫无法律强制约束力的SAA,美化为美国的“承诺和保证”,并鼓吹“可予以信赖”。这份报告旨在两大集团之间,双方讨好,左右逢源;对美国“301条款”采取“小骂大帮忙”的手法,曲为辩解,加以袒护宽纵。漏洞和疑窦甚多,留下隐患不小。[10]

这份审结报告讨好了双方,至少给双方都保全了面子。报告在政治上是很圆滑的,但其法律根基的某些方面,却是破绽百出。其所具有的政策方针性含义,令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产生了严重的关切和忧虑。试问,以上述报告的形式,来解决存在的争端,除了让各方从心理上得到一点安慰,能够稍稍精神胜利一下外,似乎对问题的实际解决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吗?

正如杰克逊教授于1994年3月23日以美国“对外贸易代表公署”总顾问的身份,出席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公听会时所做的解释所言:“关于WTO体制的销案国及其对美国法律的各种影响作用,存在着某些思想混乱。几乎可以肯定,就象美国国会处理最近几项贸易协定的情况一样,WTO和乌拉圭回合订立的各项条约并不会自行贯彻在美国法律之中,因此,它们不能自动地变成美国法律的一部分。同理,WTO专家小组争端解决程序作出的结论也不能自动地变成美国法律的一部分。相反,通常是经过美国国会正式立法,美国才必须履行各种国际义务或执行专家组报告书作出的结论。一旦美国认为问题十分重要,以致明知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不符合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却仍然有意地违背有关的国际性规范准则,那么,根据美国的宪法体制,美国政府仍然享有如此行事的权力。这种权力能够成为事态发生严重错误时的重要抑制力量。”[11]这种言论体现了美国式主权的信念,即参加WTO这一全球性多边体制之后,美国仍然有权不受多边主义的约束,仍然有权继续推行其单边主义的政策和法律。这是美国参加WTO之后,之所以不断地用美国的单边主义阻挠、冲击和破坏WTO多边主义,其最主要的思想理论根源!在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中,胜利往往属于美国,因为实力强大、滥用规则、推行单边主义的美国不用为之前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WTO争端解决机制在“欧美301争端案”中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它的软弱无能。WTO所倡导的多边体制,在面对强大的美国,如此无奈,实为一重大失败。

三、解决之道

通过对“欧美301条款争端案”的简单回顾,我们对WTO争端解决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在WTO背景下,光依靠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国际经贸争端尚不足以达到机制设想的效果,机制实际运作存在困难。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其作出的巨大成绩。不得不承认,WTO争端解决机制是现有争端解决手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至于国际经贸争端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WTO争端解决机制由于其高效率和公正(在处理极个别案件时有待考量),赢得了广大成员方的信任。有数据显示,自WTO成立的十年以来,已经受理了超过300件贸易争端,涉及好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而GATT在长达48年时间里却只承接了300多件。

客观地说,上述机制在处理大多数贸易争端时,能够凭借机制较GATT争端解决机制强硬的特性,来保证裁决的公正性,并及时得以执行。只有在极少数案件中,专家组才会出于对种种案外因素的考虑,作出不那么令人信服的结论。但是,总体来讲,WTO争端解决机制在争端解决中发挥的正面作用远远大于负面效应。不失为争端解决中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WTO成员,我们在应对争端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一机制,与对手作周旋,利用规则允许的各种条件,为我国国内经济健康、有序、高效发展赢取宝贵的缓冲时间,达到我们加入WTO所期望的目的。

(二)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规则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之初,体现了美国等大国的选择。发达国家作为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必然使规则反映其利益和要求。但是,随着大量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力量对比就会发生相互制衡作用,规则不会再过于偏向某一方,最终使规则趋向合理,能够反映不同主体的要求。目前,许多欠发达成员已经从消极接受规则发展到积极参与规则制定,使新规则尽可能反映自己的利益。国际法发展潮流呈现出由权力导向转为规则导向的趋势。

我们切不可因为前途坎坷,就放弃自己制定规则的权利和信念。“日本酒税案”中上诉机构就明确指出:“《WTO协定》是一个国际条约,其实质相当于一个国际合同。达成这些协定条款本身表明,WTO成员是在行使国家主权,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达成的协定。为获得作为一个WTO成员可以获得的利益,作为交换,各成员同意根据《WTO协定》的承诺来行使其国家主权”。即阐明了条约约定至上的原则,不去考虑条约约定本身以及约定实施结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如果我们不去积极制定规则,只是一味接受,必定会在许多问题上受人摆布,丧失自主权。

同时,我们也要在其他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争取话语权,介入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切实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在WTO背景下,我们提出要重视规则的作用,就意味着任何成员在履行义务时将不会有过去那么多灵活性;在WTO体制下出现的任何争端,其首选的解决方式,是法律而不是政治和外交。

(三)其他手段

毋庸置疑,经济,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经济作为一切利益的根本,决定了它必然与政治、文化等种种问题相互纠缠。历史上,解决经济利益最常用的手段是政治,尤其是武力政治。其结果往往极大地破坏经济,为任何一方所不愿。毕竟,无产者失去的,只能是锁链。GATT乃至WTO的出现,就是期望通过法律体制和平解决国际经济争端。但这不是说,政治、外交等其他手段就可以弃之不用,束之高阁了。

现实争端中,存在着一些用法律手段难以解决的特殊情况。在案件看似简单的法律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政治、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形下,缺乏必要的政治、外交手段,是不可能达到解决争端之目的的。当然,这类手段仅仅作为辅助之用。争端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法律。

现实的问题是:对法律、政治、外交等手段的利用,是否能够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用以解决国际经贸争端呢?这一问题还有待广大学者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参见《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小序;《马拉咯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小序。

[2]陈安。美国单边主义对抗WTO多变主义的第三回合[J].中国法学,2004,(2):156.

[3]彭冰。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实现机制研究[A].吴志攀。金融法路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6.

[4]《谅解书》第2条第1款。

[5]Seesupra,J.Jackson,SovereigntyDebate,p.169-170.

[6]SeeReportofthePanel,UnitedStates–Sections301–310oftheTradeActof1974(hereinafter“ROP”/DS152),WT/DS152/R,22December,1999,

[7]UnitedStatesTradeRepresentative,又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简称USTR,由美国总统任命,参议院确认,具特命全权大使衔,原主司美国对外贸易谈判,1974年以后设公署于华盛顿,成为美国政府的常设机构,职权不断扩大;参与美国政府对外贸易决策;就对外贸易问题向联邦政府其他机构、部门政策指南;代表美国政府主持或参加各种对外贸易谈判;接受美商投诉,保障美商对外贸易权益;执行“301条款”,对外国政府贸易对手发起“侵权”、“违约”调查,决定采取包袱行动或制裁措施等。

[8]杨国华。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6-57.

[9]主要指1994年9月美国总统提交美国国会的《政府行政声明》(StatementofAdministrativeAction,简称SAA)。

国际经贸范文篇2

国际经贸行业历来是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际经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国际经贸行业将会成为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更大领域。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不少外语院校都增加了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项目,但由于投入的力度不够,培养人数较少,难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和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多语种的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而培养多语种的国际经贸人才正是外语院校的突出优势。在此形势下,外语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大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力度。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也是拓宽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渠道的有效措施。为此,笔者选择了《外语院校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紧迫性思考》这一课题进行研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外语院校培养国际会展人才的紧迫性。

二、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有了极大地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更是得到了飞速地发展。据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连续3年居于世界第一位,201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二五”期间,我国吸收外资超过6200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0%以上。对外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急需大批既有较高外语水平,又有全面的业务技能的国际经贸人才。但是,由于存在着高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和学生技能素质难以达到岗位需求的问题,致使国际经贸人才队伍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国际经贸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包括了新亚欧陆桥经济带、中蒙俄经济带、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需要大批精通英语的国际经贸人才,还急需众多精通其他外国语种的国际经贸人才,特别是需要精通俄语、法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泰语和马来亚语等多语种的国际经贸人才。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加快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步伐,国际经贸人才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很可能要出现国际经贸人才的用人危机。为了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外语院校应该加大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力度。

三、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是外语院校深化改革的需要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党和政府制定了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改革和转型的重大方针,提出了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外语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培养既有外语水平,又有业务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国际贸易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必须要有较强的业务技能。现代国际商务活动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外语院校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从而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求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是外语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外语院校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是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其中,外语院校学生就业难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数据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49万,比去年又增加22万,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后十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会更加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推出具体措施,联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际经贸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国际经贸行业将会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更大领域。国际经贸行业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还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众多的机遇和平台。在这种形势下,外语院校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的优势,培养出大批既懂外语,又有较强的业务技能的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就能在国际经贸行业拓宽外语院校学生就业的渠道和创业的平台,从而较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是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也是外语院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需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笔者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多语种的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国际经贸行业将会成为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更大领域。第二,外语院校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大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力度,在国际経贸领域拓宽外语院校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渠道。

作者:钱韧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2015年3月28日

国际经贸范文篇3

(一)良好的综合素质。不同于国内市场,外国市场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涉及到语言、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国际经贸人才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强劲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文化阅历。具体表现为:首先能够掌握外语并能流利地用外语沟通;其次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最后,由于现在是法治社会,对外活动中也经常会遇到法律纠纷,这就要求我们的国际经贸人才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二)较强的实践性。对外商务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不是光靠理论研究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和外国相关部门或者个人实际洽谈才能完成,需要我们国际经贸人才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和谈判技巧才能完成。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能够高效便捷完成相关事务的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员工。(三)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管理人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外向型企业实现了由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向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变,而海外经营需要考虑不同员工的文化背景、相关国家的政策、不同国家的公司运作等方面。因此,目前对于我们国际经贸人才来说,仅局限于传统的进出口相关业务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实现跨国公司的良好管理和运行是新形势下给我们国际经贸人才提出的另一更高要求。

二、对接自贸区战略人才需求,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一)对接自贸区战略人才需求,吸收国际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生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是吸收国际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主要专业之一。随着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国际留学生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习的越来越多,这既为我国及这些国家(地区)培养了符合自贸区战略需求的人才,也加强了与这些国家(地区)学生的学习交流与文化交流。(二)依据自贸区战略人才需求,调整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坚持依托现代产业、服务地区经济,瞄准上海自贸区战略的人才需求,以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主动融入自贸区战略。专业定位为: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兼备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面向自贸区战略,培养能在服务业、制造业、涉外经贸部门及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三)为实现自贸区战略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严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实现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计并实施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实践能力”的基本培养模式,通过建设两大课群(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群、国贸实务操作课程群),突出两个特色(区域性、应用型),夯实两个基础(学科+英语),搭建三个平台(一课堂、二课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六大能力(专业技能、英语、计算机、语言沟通、组织协调、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就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四)建设自贸区研究和“双师型”为特色的教学团队。高等院校应前瞻性地认识社会的人才需求,客观清醒地认识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发掘自身办学优势,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合作,围绕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培养青年教师,挑选与自贸区内或有自贸区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邀请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专家到校开办讲座。同时,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参与工作,使其具备一线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学院教师申报自贸区相关课题,集中形成一批自贸区研究的教学、科研成果,建设自贸区研究和“双师型”为特色的教学团队,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五)因材施教,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培养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英语教学,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方法,转向实用能力的培养。以中教和外教协作教学、反思教学的方式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形成了听说结合、读写结合、生存英语与学术英语结合、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的特色英语课程体系。每年聘请国内外优秀老师和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多元化的师资构成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视野并促使学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改以“小班授课”、“分组教学”与“合作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Seminar)、观点陈述(Presentation)等教学方法,将学术规范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同步进行,让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实行全程导师制度,导师个别辅导每周一次,以便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从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转移到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上来,即尊重个人见解,重视个性和差异,鼓励在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

三、不断改革创新,形成鲜明的自贸区人才培养特色

(一)强化国际服务贸易专业方向。主动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新规则的重大变化,积极对接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强化以国际服务贸易为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定位于复合型、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工科背景下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优势。近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针对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新发展和上海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新要求,围绕国际服务贸易专业方向,新开设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外包等专业课程,新增实践教学课程服务外包业务实习,编写出版了《国际服务外包》等系列教材。(二)加强双向交流的国际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多门专业外语和双语课程。2012~2016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30多位学生赴美国、瑞典、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国际交流或攻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境外学生显著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来自港澳台、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2015年、2016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招收境外学生61人,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5级本科生总数的20%以上。(三)坚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校企互动的教育特色。坚持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发挥工科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优势,坚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和校企互动的创新教育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专业平台”加“实习模块”的教学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突出学科基础与专业特色课程的构架,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人文素质,培养学生走“宽、专、交”的成才道路。

参考文献:

[1]郑磊.新形势下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变化和新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王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何袅吟.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4.5.

[4]刘铁明,方超.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趋势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J].人力资源,2014.5.

国际经贸范文篇4

关键词:国际经贸,争端解决,WTO

国际经济贸易中会产生争端,解决这些争端的办法也就应运而生。国际经贸争端作为国际争端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48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为解决这些争端提供了一个场所和一系列规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世贸组织,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受者,通过引进“否定协商一致”原则、自动程序、交叉报复,建立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设立上诉程序等有效措施,对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完善。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经贸争端的解决难题就此迎刃而解。在复杂的现实情况中,仅仅依靠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无法圆满解决问题的。因此,探究WTO背景下的国际经贸争端解决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国际经贸争端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国家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其间所发生的磨檫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使国际经贸争端的激烈程度有所提高

从贸易争端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国与他国的联系越多,发生贸易争端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与他国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由于近年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一直不景气,其国内经济增长减缓甚至陷入衰退,出现严重的开工不足,失业率不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出于这样的考虑,各国对进口贸易的状况更加关注。贸易争端的激烈程度有加强的趋势。

(二)争端领域有所扩大

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争端主要表现在纺织品、汽车、家电等货物贸易领域;而在信息化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争端主要表现在半导体、电讯、IT等高新技术产业。众所周知,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是能否发生贸易争端的决定因素。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这必将导致国际贸易争端有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

各国就限制服务业开放的冲突将成为今后国际贸易争端的一个新的焦点。

(三)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新型措施的广泛使用

WTO规则中,允许其成员方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进行产业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而保障措施则是允许缔约方在达到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可以兼顾各自国家眼前的或急迫的局部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可以暂时放弃规则,进行自我调整。

自1947年起,国际社会各成员以GATT/WTO机制为依托和支柱,力图通过互惠互利的安排,各自大幅度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实现共同的经济繁荣。这是国际社会各成员协力追求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1]但是,在追求实现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同时,各成员却仍然有自己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这就难免引起种种新的矛盾与冲突。归根结蒂,就是各成员在经济主权上的限制与反限制。[2]理论上,合理运用上述措施,是不会对他国经济造成严重侵害的。但是,某些WTO成员为了自身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不惜背弃自己作出的承诺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利用规则,以公平贸易为借口,频频无端发起反倾销和实施保障措施。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莫过于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间美国依据其本国贸易法“201条款”采取针对外来钢铁进口产品的“保障措施”。

同时,技术壁垒花样不断翻新。技术壁垒作为一种外源性的贸易限制措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限制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武器。就我国而言,以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繁琐通关程序为手段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约束日趋严重。此外,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计量单位、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设置技术壁垒,也有愈发普遍的趋势。

二、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质疑

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国际经贸争端的解决的确是一个难题。而由于世贸组织在机制构建上的先进性,到WTO争端解决机构去起诉,成为了许多国家解决争端的首选。但是,任何一个法律制度都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条文,而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得以实现。[3]笔者认为,在WTO背景下,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否可以圆满解决国际经贸争端,还值得细细拷问。

(一)争端解决机制概况分析

世贸组织设立的争端解决机构(DSB),隶属于部长会议。DSB有权“设立专家组,采纳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报告,监督裁决和建议的执行,以及授权暂停适用有关协定项下的关税减让和其他义务”。[4]尤为重要的是,DSB彻底改变了GATT实行的“协商一致”程序,代之以“反向协商一致”(negativeconsensus)的决策原则,即“一致反对,才能否决”。

可见,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与GATT原有机制相比,qy、高效了许多。同时,这种机制倘若能够正常地进行运作,对于国际经贸争端中的当事方,尤其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当事方,将是一种较为有力的约束。以往,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仗势欺人”,实行霸权主义,造成对弱小国家贸易的极大损害;而出现WTO争端机制之后,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贸易大国,在DSB的裁断面前,也难以凭借其经济强势,借助过去的“协商一致”原则,随心所欲地逃避任何制裁。WTO规则的qy甚至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都感觉到有些吃不消。是否接受WTO体制,尤其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争端解决机制,曾经引发了美国国会内议员的激烈争论,并经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炒作,形成全国性的论战,著名学者杰克逊教授称之为“1994年主权大辩论”(theGreat1994SovereigntyDebate)。[5]

有人势必会说,“既然WTO争端解决机制有如此重要的进步,那么国际经贸争端就大可以从容地提交DSB解决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对WTO规则的崇拜,抑或说是迷信!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交往环境中,坦率的讲,笔者认为:没有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解决途径。不同的客观条件,需要不同的解决途径。两个WTO成员发生了贸易争端,在组织规则框架内进行解决固然不失为一可行之道,但未必就是争端解决的最优选择。

(二)实证分析——“欧美301条款争端案”[6]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我们就“欧美301条款争端案”的现实情况,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作进一步探究吧。

1998年11月25日,作为对美国动用“301条款”单方宣布即将对欧共体采取报复制裁措施的回应,欧共体向DSB提出要求与美国磋商,以解决《美国贸易法》中的“301条款”问题。随后,又在1999年1月26日要求正式成立专家组,审理此案。欧共体的这一举动,把“美欧香蕉案”中气势汹汹的原告——美国推上了新案的被告席。

众所周知,“301条款”是美国贸易代表[7]用以威胁和压服外国政府贸易对手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霸权。其核心内容是:如果美国贸易代表单方认为外国的某项立法或政策“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损害或限制了美国的商业利益,则有权径自依照美国贸易法“301条款”规定的职权和程序,采取各种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以迫使对方妥协,消除对美国商业造成的损害或限制,或者提供美国官方认可的赔偿。[8]它的主旨在于保证美国产品能够长驱直入和充分占领其他国家的国内市场。

因此,许多吃过“301条款”苦头的国家,在这一案件中,由欧共体牵头,一呼多应:巴西、加拿大、喀麦隆、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中国香港、印度、以色列、牙买加、日本、韩国、以及泰国,先后纷纷要求以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身份,参与本案的磋商谈判和专家组的审理程序。从双方实力对比上看,几可称为“旗鼓相当”。这种局面,在世界贸易发展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本案专家组在1999年3月31日组建成立,经约九个月的审理,于1999年12月22日签发了审结报告书,并呈交DSB审批。其核心结论是:

国际经贸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经贸专业;本科教育

为什么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大都屈就他业?甚至毕业之后一片茫然?让我们看看当今这类大学的教育模式便一目了然。几乎所有的国际经贸专业本科课堂至今还在津津乐道于时过境迁的老三篇,“出口,海运加信用证”。出口章节充满了初放外贸时期的题材———大豆、玩具加小五金;海运也不过是散杂货的运费计算;至于信用证业务,不是坚持保兑,就是杯弓蛇影的拒付风险。这令人想起李白的诗句:“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简直就像垂暮老人的训导一般。再就是专注于应试型的竞赛,而与主流产业之前沿外贸毫无联系。这就向我们很好地解释了该专业毕业生出路艰难的原因,也预示着一个势在必然的专业教育体系急需改革。

1国际经贸专业师资队伍的窘迫

一位对外经贸学院的书记说得好,“老师没做过生意,怎么去教学生做生意呢?”这一语可谓撕破了某些经贸类大学的最后一层面纱。国际经贸专业的培养初衷,是要让学生学会做国际生意,而非“开国际玩笑”。那么,没有做过国际贸易的师资队伍,肯定只能是照本宣科,最多也就是传导一些道听途说,加上应试教育的案例题材。多数学院的这类师资都没有实践记录。或者属于学院毕业就到学院的师资,或者是为了追逐高学历的学院,招请的经贸类博士。可以想见,就其教学效果肯定都不理想,再加上他们不一定有过对外贸易经验,这类师资无法带徒。对于某些学院聘请的“外贸退役人员”,倒是有实践记录,然而大都也在传授“过去时”,因为他们只记得计划经济时期的那些个范例,也就是“大呼隆外贸战”之体验。一开口便是,“外贸公司”,再就是“出口创汇”。已经完全隔离与当代外贸形势。一是因为大经贸时代的单一化初放经营模式,导致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有限,经贸实施环节的操作经验也不完备;二是这些人员大部分没有再学习和更新知识与技能,甚至学历也没达标。只能是说说“城南旧事”,有的甚至还在忽悠学生。因为他们缺乏当今主流产业外贸运作知识与技能。

2国际经贸专业主干教材的滞后性

当代国际经贸专业的主干教材应该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招投标》、《国际商务谈判》以及《国际商务英语》(含书面语和口语)等。作为国际经贸类的主干教材,至少前四本书必为双语版,而且其内容也应与当代外经贸形势吻合。而市面上的现行版本,就不尽人意了。2.1《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缺陷。这类教材,最大的缺陷在于,选取的题材都与当今外贸主流相去甚远。我国目前的外贸主流是“中高端出,高低端进”。查看一下中国商务部或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量值中,机电产品特别是在出口方面,总是占据半壁江山有余。这是因为中国的出口力举三大巨头,科技出口、工程出口与装备出口。而这类举例在教材中几乎罕见。多为大豆和小麦,或者是鞋帽、布匹和工艺(以扇子为代表)。这既暴露出作者的理念落后和知识技能之贫乏,也揭示出出版机构的失误。其次是坚持滞后的惯例说教。首先是信用证出口业务,无论买家是谁,都一律要求别人开立“ConfirmedL/C-保兑信用证”。殊不知发达国家的信用证从来就“不保兑-Unconfirmed/WithoutConfirmation”。接着是对付拒付事情的发生,好像一个不符点就会遭致拒付。不知道商人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玩弄文字游戏?其实,大多数单证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符点,但绝大多数信用证都被兑付了;再则,开信用证必须存有保证金(总额之30%左右)于开证行,就是拒付撤证,也得等到该证有效期后的2个月,才能撤回保证金。这对申请人和开证行又有何益呢?银行还损失一桩业绩,它巴不得要做成此笔业务。哪来那么多的拒付?这种训诫至少从70年代开始。对于发达国家的信用证大可不必保兑,而只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证才需要保兑。与发展中国家做生意,可以要求其在当地的中资或发达国家的银行分支机构开证,便万无一失。另外是国际运输方面,也只有散杂货班轮海运之主题。新型的渝新欧、郑新欧、汉新欧和义新欧铁路运输的操作,没有写进课本。附带的是如前所述的,我国当今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由于突出中央经济方针导向之科技、工程和装备出口,机电产品肯定是主流;进口方面主要是能源产品,像矿砂、木材和原油等,同样也有机电产品的进口。而教材中少有介绍这种贸易如何进行,更有甚者,是对进口业务或保税贸易(加工贸易)的忽略,给学生留下几大空白。2.2《国际招投标》的缺失与《国际商务谈判》的脱轨。国际招投标这类课本主要介绍一些概念,招标书和投标书的区别,还有标书的结构等。但是,没法指导学生看懂一本招标书(tenderdocuments),更不能指导学生如何制作投标书(biddingdocuments)以及如何投标。这一严重的缺失,致使学生毕业后,根本不能应对国际投标业务。不但说明教材的失败,也说明教学的多余。国际招投标课程的关键点应该在于投标。国际投标,当然先要阅读英文版的招标书,然后再针对招标要求,列出清单,收集资料,走访生产第一线,计算成本和利润,最后,撰写投标书。投标书实际上就是三部分:①投标者的资质介绍;②价目清单(标的);③生产、财务与物流保障措施。但是,这些都必须用英文书就。学完此课,应该能够完成投标书的制作。除此之外,还必须了解当地招标委员会的运作特征,也就是渠道的掌握。至于什么开保函之类的简单技能都容易执行。所以,教科书要有英文样板招投标书,让学生模仿去做,举一反三。达到这一目标,才算是到位。《国际商务谈判》这类教材应该是英文版的,至少也应该是双语版的,并设置成对话性。而国内教材绝大多数为中文版,这样就谈不上什么国际化了,也就不会具有实用性。再则,谈判的习题也应该涉及当前外贸主流态势,体现“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的特征。要对照工程图纸谈判,可以先设计零件加工贸易的谈判,再深入到成套设备的洽商,否则,只不过落俗于低劣游戏的说明书。商务谈判教材的考核设计应该是由老师担任外商角色,与学生用英语谈判,从流畅度、主题性、亲和力以及语言技能的发挥等方面判分。而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学院来说,都是天方夜谭,更没有这样的教材问世。2.3《国际商务英语》之软肋。这类教材,最大的弊端在于商务性不突出和不到位。由于作者大部分来自英语教学领域,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英语的特点,同时还有落俗的弱点。首先是题材方面,有的与国际贸易关系不大。比如,浓墨重彩于国际股票交易,国际金融,成功人士的介绍,旅游或者餐饮行业的典范等。当然,有的教材还是以国际贸易为中心的。但是,只能是教条地翻译陈旧的国贸实务的内容,信用证的解读没能介绍,或者没能透彻介绍。单证的初识往往也缺失,除了什么询盘-inquiry,报盘-offer,还盘-counter-offer就是接受-acceptance,再还有古老的“电报-cable通讯”等。其次是题例落俗。类似于出口,海运加信用证之老三篇。体现不出当今国际贸易的特征,一是没有太多的进口-import内容,二是少有加工贸易-tolling之介绍,三是对招标书和投标书的解读与编写望洋兴叹。而且还缺乏口语的训练题例,显得十分无力。

3国际经贸专业教学导向的偏离

国际经贸专业教学偏离实际,总体属于起点导向低质化,与滞后教材的理念如影随形。中国的外贸早已进入产业外贸时代,“创汇”二字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主打产品也是机电类,贸易模式和结算方式也不只是出口和信用证。可是,经贸类学院在当今外贸经营主流的主体和客体上的认识,尚停留在千禧年之前。不但课堂上,就是所谓讲座也是大谈特谈“外贸公司”。在大经贸时代,确实外贸公司被人顶礼膜拜,因为它们独有对外经营权。而今天的外贸公司是什么样子呢?不是夫妻店就是小规模捉襟见肘的私营小微企业,完全不是主流。千禧年以来,产业外贸已经成熟,它们以外向型机电产品撑起了中国外贸的这片蓝天,代替了过去独家垄断式的经贸与工贸公司,成为中国外贸新时期的主流。前已述及,我国明确提出的出口导向是科技出口、工程出口和装备出口。这也得到了国家进出口银行的鼎力相助,只要是100万美元以上的机电产品出口合同,就可以享受专项低息贷款。进口产品也以机电产品占据近50%。所以,其外贸经营之对象,十分明确地归属于机电类产品,包括配件,总成和成套设备。当然,进口产品中工业原料也居多。但不管如何,总是具有突出的工业性。而课堂里连篇累牍的还是那些农产品,甚至是我国非比较优势的老产品。这种外贸经营主体和客体的认识误区,带给学生低起点的导向,使学生的就业难以适应市场需要,不会做高端产品的外贸,也说明了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屈就他业的原因。

4国际经贸专业教学手法与能力的疲软

施教者的国际经贸专业教学手法与能力,直接示范给学生一种商业风范或气度。尽管有的学院备有一流的设施和设备,如仿真教学、模拟谈判实验室、听力语音实验室、商检通关系统模拟实验室、外贸单证上机实验室,甚至外贸仓储实验室等。如果教学不到位,不深入到前沿化,也达不到教学效果。手法与能力往往结合在一块,共同体现出教学的水平与绩效。以案例切入,已不是什么新手法。但是,案例均有时效性。新型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必定效果明显。传统的手法,如,选择填空、判断等方式用在这种课上就不适用了。即使概论课,也得要讲到位,深刻地揭示出字里行间的寓意。而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达不到这个标准。另外,双语教学手法与能力权重极大。国际经贸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水平的发挥,也决定了效果的优劣。但是,绝大多数教师无法使用英语教学。严格来讲,这类专业师资应该能够扮演外商,以学生为供货方或买方,与其展开进出口洽商,信函往来,开证审证,催交货物,制单审单(特别是结算单证)。甚至还应该能够扮演商检人员、海关官员,审单查货;更进一步者,应该带领学生试制样品,比如,一个机械配件的轴或齿轮等。提出改进要求,最后签约接受样品,订货,而且必须全程使用英语。所以,达不到这个程度的教学水平,也就是不到位。这样的教学状态显而易见,属于疲软型。

5国际经贸专业培养的颠覆性改革之策

针对传统的国际经贸专业培养体系,必须探讨出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教学与实践积淀,作者初探出与时俱进、紧贴实际的并吻合“中国梦”以及“一带一路”的新型教育模式;建议告别应试型国际经贸专业本科教育的方式。5.1国际经贸专业培养导向。专业导向。引导本专业学生认识未来的专业工作领域和行业大气候。很明显,当前,必须与“中国梦”以及“一带一路”的经济方针导向相一致。外贸运行离不开产业,装备制造就是我们的产业优势,也是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我们的装备通过“一带一路”,实现产能互换。也就是高端出,高低端进。这应该在《国际贸易概论中》作开篇论述,由此引出具体的经营产品主流导向,以机电装备及其配件为主导。这一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和常规装备产业。而这一主流经营产品之产业得到了国家进出口银行的极大支持。转而在《国际金融》课程中,应该引导这一认知,由此讲透“向政策要效益”的原理。特别应该加强进口业务的专业导向。进口产品主要是工业原料、高尖端装备和农林产品,但主流产品应该是工业品,其量值巨大,必为主导。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接触一些普及性的工业知识,比如,矿冶和机电常识,按权重排列为:机械制图、机械加工、金属材料学、锻冶加工、电工学等。因为当代的国际商务者,是对照图纸来谈生意的。看不懂图纸,坐到谈判桌边,形同虚设。学习方法与内容的导向方面,应该说明,我国需要的是高级工匠大军与建造师队伍,理论学习,以够用为原则。这种导向可以使学生与时俱进地明确学习目标与目的,其导向起点也高,未来工作层次也高。5.2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革新。课程设置应该以“实用,现实和事本位”为原则。传统课程可以大大减量,比如,“概论”一类课程,各门课只需24学时足矣。将更多的学时用于“实务”、“单证”和“投标书制作”以及模拟性实训课。还须尽可能多地增加矿、冶、机、电生产类常识性课程,以应对外贸主流客体的运作。除此之外,教材必须跟进。教材也就是打造专业之才的本源,如果它失败了,其后的专业培养工程肯定也失败。当然,优材也尚须施教大师的调理。课程和教材都要遵从一个中心内容,那就是围绕图纸谈生意。5.3师资队伍的彻底改造。为毕业生未来能够挑起当代国际商务的大梁,教师首先要修炼自我,成为高级工匠大师,方可在新的机制下展现风范,打造出新时代的工程化国际商务之良才,以吻合“中国梦”与“一带一路”之战略主题。其实,在80年代中期就提倡过的外贸人员“三懂化”,即懂国际商务、懂外语、懂工业技术,今天一样可以用作三大原则来考量这类师资。首先,这种主干课的师资,除了国家规定的学历和资质以外,还必须来自前沿,并具有完备的各环节运作经验,且能与时俱进,而非灌输旧经贸时代老经验的“老先生”。其次,主干课程必须双语化,甚至英语化,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师资不得上讲台。所以,要求其外语能力至少上乘,特别是英语。而且,口语完全能够应用自如,不但能和外教无障碍地沟通,同时也能撩拨学生的英语思维与英语表述的积极性。这也是衡量国际经贸专业师资综合水平的基本标准。最后,施教者的国际商务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工业生产,授课中的“谈判环节”和“跟单运作”再也不是单纯的国际商务,而是技术交流谈判,商务与工程的混合式谈判,加上机电生产运作的监管和参与活动;至少能够识读工程零件图、部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知晓机加工和电气常识。

作者:戴正翔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慧萍,徐雅琴.国际贸易英语谈判(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2]陈淑梅,陈敏.国际商务函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国际经贸范文篇6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形成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格局,而且对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是国际化人才?虽然对国际化人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和固定的标准,但人们普遍认为,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

国际视野包括对本行业、本领域国际上的整体格局、最近成果、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入的了解;对国外主要的社会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有相当认知;对世界发展的规律和潮流能够准确把握。同时,在迅速变化的时代,国际化人才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灵活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通晓国际规则和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办事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这就迫切要求国际化人才能够熟悉国际法、国际条约等国际规则。缺乏这些知识,要想在国际交往中做到平等互利、捍卫民族利益,只能是一句空话。

3.熟悉并热爱本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实践能力。

国际化人才首先应该本土化。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并与之融合,认同本土文化的核心信念,才会形成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增强自身使命感和服务意识。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还应对世界主要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决定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要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技巧和沟通能力,不仅需要掌握对方语言工具,还需要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因此从这点上说,国际化人才不是简单的“语言化”也不是“洋化”,而在于其应具有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且能兼容并包,具备跨文化沟通合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今,信息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有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只有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工作和社会变化的需要,因此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

二、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现状

国际化人才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表征是必须熟悉国情,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WTO及国际经贸活动的基本规则,了解国际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经贸基本技能,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国际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实战练习,熟练掌握实际操作业务和流程。

中国加入WTO为进出口贸易带来绝好的机会,这已从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快速攀升和世界位次不断跃升得到了充分证明。但我国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进一步发展的掣肘短板。根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目前,中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7000多万人,其中中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2300多万人,占1/3。数据显示,外贸专业人才缺口在2010年内将达百万。保守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2010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也将达到40万家,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80万人,此为需求方面的情况。再看供给方面,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主要还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现在全国高校经济类毕业生每年有13万人左右,即使他们全部从事外贸工作,2010年内也只有26万人左右。即使加上社会力量培养和其他行业人才转岗,估计外贸人才的缺口仍有100—200万人。更何况我国只有370多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去甚远。这类优秀的经贸高级专才在人才市场上往往是有市无价,需求缺口亟待弥合。这种供需失衡的状况为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高度挑战。

三、关于高等院校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思考

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作为培养我国外经贸国际化人才的主力战线,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的迅猛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扩张的时期,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人才素质表现单一、实践应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通病。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尽快适应市场对外经贸国际化人才的切实要求。

1.高等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困境。

(1)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近些年来,国际贸易专业已成为我国大专院校的热门专业之一。2004年全国有37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并且是28个财经、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中招生学校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但这370多所高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存在“趋同”现象,缺乏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层次性,严重缺乏针对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和主导进出口产品特点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只有极个别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特定行业的国际贸易人才,如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了纺织商品学课程等,有针对性地培养纺织出口行业的国际贸易人才。

(2)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力。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毕业实习,但大多数高校无稳定的实习基地,无足够的实习经费安排,无严格规范的毕业实习考核办法,从而使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实习流于形式。部分高校虽然建立了国际贸易的模拟实训实验室,但因缺乏既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教师,模拟实训的效果不佳,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要求。

(3)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跨语言文化交流能力偏弱,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除了少数综合型重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外,许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外语交流能力还停留在简单阅读阶段,“聋子外语”、“哑巴外语”的情况仍十分普遍。

2.对策思考。

(1)丰富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层次,着力解决“趋同化”问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变化,对不同层次高校(综合性重点高校、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综合型重点高校要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性和复合型高级人才,诸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法规,WTO规则等方面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维护公平贸易、实施贸易救济、跨国投资经营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针对不同进出口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适应新时期主流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2)强化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重点,以基本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切实改善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状况。高校要把课堂的基本知识传授、实验室仿真实训和企业全真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仿真和全真实训的实践教学功能和效率。同时国家要在政策上引导、在财力上扶植高校和企业共建全真实训基地。

(3)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教学应营造全外语授课环境或积极引入双语教学,帮助学生跨越听力关、开口关、交流关,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与国外高校互派交流教师和聘请外籍专业课教师,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外文演讲、外文辩论、外文阅读与随笔等系列外语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进入一个外语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在专业外语提高方面,可以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实验室模拟与企业实训,使学生在外语交流的环境下完成国际贸易的实际业务和操作流程,从而具备较高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贺菁.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路径与收益分配[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2]贺政国.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供需失衡的成因与对策[J].社科纵横,2007.6.

[3]李庆领等.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4]孟秀勤等.国际化人才战略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张颖.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J].考试周刊,2007:35.

[6]朱文伟.国际贸易人才之现状与培养.国际人才交流[J].2007.8.

国际经贸范文篇7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经贸商务发展迅速,并且面临不少挑战。作为法律文件的外贸合同也将在规范国际经贸运作,促进国际经贸发展,防范国际支付风险,巩固国际经贸成果等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外贸合同订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外贸合同概述

外贸合同是买卖双方通过磋商就某项或某些商品在国际间的买卖问题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外贸文件中最常见的形式。国际货物买卖正是以这种合同为中心进行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都应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倘若发生不属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免责范围内的不符合同规定的行为或不行为,就构成违约,违约方就应赔偿对方因此而造成的失。如违约方不赔偿或不按对方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对方就有权视不同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取得法律保护。

一般而言,构成一项有效的外贸合同的必备条件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是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其二是国际贸易合同是买卖双方的法律行为,不是单方面的行为,所以,必须双方当事人表示意思一致,这种合同才能成立;其三是国际贸易合同是商务合同,是有偿的交换;其四是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其五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审批手续。

二、外贸订立中存在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争取合同文本的起草

当买卖双方就交易的条款经过频繁的磋商与函电、电邮往来,达成一致意见后,就进入合同签约阶段,于是有了合同由谁起草的问题。一般来说,合同文本由谁起草,谁就容易掌握主动。因为口头洽商的内容要形成文字有一个过程,有时仅仅是一字之差,意思则有很大区别。合同起草的一方在合同拟写过程中,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的内容,认真考虑写入合同中的每一条款,斟酌选用对自己有利的措辞,安排条款的顺序或解释有关条款。而对方即使认真审议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对词意的理解也会不同,很难避免不出漏洞。所以应重视合同文本的起草,尽量争取起草合同文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要与对方共同起草合同文本。起草合同的文本,需要做许多工作,这可以同谈判的准备工作结合起来。

2.注重外贸合同的中英文翻译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业务中,合同一般都采用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写成,而且两种文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在实际业务中,经常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翻译。一般认为,涉外合同的翻译需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忠于原文。即译文要忠实再现原文的涵义,不能有任何的违反和疏漏,尤其对合同的前文(Premble),及本文(body)中的具体条款(specificconditions)和有效期限(duration)的翻译要特别慎重。具体来讲,对于价格条款、数量、单价等重要数据万万不可以译错,否则很可能会因小的疏错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二,符合国际贸易惯例。一个合同的当事人对于对方国家的习惯解释,往往不甚了解,常会引起当事人之间的误解、争议和诉讼。为此,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规则,形成了一般的国际贸易惯例,最典型的就是贸易术语。而英语合同的格式、条款、用词和符号等也都应该按照该行业的国际贸易惯例翻译,力争做到对合同的翻译符合国际贸易惯例。其三尽量使用规范的法律用语。由于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起草合同的业务人士习惯使用法律术语,以显示其准确、规范、威严的特色。因此,翻译过程中,尽量使用确切的法律名词、术语和用词,使译文准确而不含糊,严谨而无漏洞。

3.各种贸易术语慎重使用

在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是FOB,CFR和CIF。这三种贸易术语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风险都是货物在装运港有效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交货地点都在装运港船上;三者都属干象征性交货,即卖方凭单履行文货,买方凭单履行付欺,只要卖方提供正确、齐全的符合合同规定的单据,买方就要服行付款义务而不管货物。但在实际业务中,三种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又有所不同。

国际经贸范文篇8

一、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知识平台的复杂性:非母语教学存在欠缺国际经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多个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运用。如何用纯英语对其进行正确、生动和传神的讲解和描述,是中国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8.6%的被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英语口语表示满意;65.7%的学生能够完全听懂并理解英文教学的内容;62.9%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需要加以引申和扩展。在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做到像用中文讲课那样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从而导致授课效果大打折扣。一般而言,留学生任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和专业基础,而缺乏对讲课内容或专业知识进行像母语一样的扩展、驾驭和引领的能力,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二)语言文化存在差异性:师生、中外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留学生是一个多元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和社会经历。尽管大多数留学生都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其英语交流有着各自的地域语音特色,与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不尽相同,这使得留学生与中国教师之间、中外学生之间仍面临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经历也对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沟通习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来自南非、欧洲国家的学生有着直接而丰富的表现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中会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讨论时,经常会因为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争论不休。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在西方课堂中比较普遍,但却让许多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学生感到尴尬。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62.9%的被调查者喜欢自己的异国同学;54.3%的被调查者能够与异域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91.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授课中的语言文化沟通交流。因此,如何克服因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理解困难,是师生各方需要共同应对的课题。(三)中外学生学习风格异质化: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凸显由于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中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如中国学生关注知识本身,重视对规则与惯例等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留学生则更关注知识铺陈,重视形象知识的理解,喜欢通过具体实例来揭示或论证相关原理;中国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只在具备必要知识或观察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会进行实践,而留学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会通过个人的反复实践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获得结论;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倾向于与他人合作或向教师求教,以人际交流为基础进行学习活动,而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生则喜欢进行个人研究式的学习,倾向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类型的个体差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然而,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同堂教学仍主要沿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模式,教师习惯于从概念、结论出发,按课本的知识体系循序教学,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4.2%的中国学生和56.3%的留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示“满意”或“十分满意”,84.2%的中国学生和63.7%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9%的中国学生和43.8%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留学生。可见,现行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但不能满足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积极推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国际经贸专业推行中外学生同堂合作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推行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中外学生组成各种学习或讨论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角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与竞争;其次,精心设计各种合作学习任务,如问题讨论、计算练习、个案剖析、情景模拟等,这些任务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但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可以顺利完成,从而督促每位成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紧密合作;第三,出于协助教学的目的,授课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将课堂讨论或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分别推选一名中国学生与一名留学生进行阐述,授课教师现场点评,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要点进一步分析和讲解;第四,教师应注意监控和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与组内其他文化背景的成员有效沟通和合作、对团队任务完成的贡献等,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二)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外学生学习类型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情境模拟、对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于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及货运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等基本知识,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或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于报价核算、合同草拟、单证制作等操作技能,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或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和完成,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有关技能;对于贸易合同的履行、贸易风险的防范等综合性技能和技巧,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的案例进行专题研讨,帮助学生将各业务环节的关键点及操作规范联系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对于交易磋商、争议解决等实战技巧及规则,可以设计相关的情节和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演练,并由教师进行现场评议和总结。此外,基于教学相长的出发点,可以安排不同国家的学生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和习惯做法进行介绍,将其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师生共同开拓视野,更好地认识各国对外贸易具体实践的差异性。(三)加强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沟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和研究课题,尤其是涉及到对外教育,一定要谨慎对待。首先,应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学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习俗,在留学生面前展现中国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友爱相助的热情等,通过自身努力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其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强其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中外学生结交朋友,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和熟悉英语词汇与实际语境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用双语学习国贸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与练习用中英文双语进行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相关知识。(四)进一步增强教学服务理念和完善服务措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从纯中文到中英双语的转变,更要涉及教学服务理念和各个环节的转变,如教务安排、学生课外辅导、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文件归档、全英语氛围的营造、教学软件和图书资料的准备等。留学生一般都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中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差异较大。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学习经验也比较丰富,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为关注。因此,针对留学生的各种教学服务措施,如学分制和双语选课系统的完善、各种行政管理文件的双语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课程配套实验实习软件的更新、课外专题讲座和专家指导、图书馆相关英文资料的馆藏量等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才能有效契合专业课程中外同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丽丽陶忠元单位:江苏大学

国际经贸范文篇9

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都加大了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力度,但由于培养的技能标准不完整和不具体,培养的学生在素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多语种的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而互联网时代又对国际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技能标准。在此形势下,高等院校要制定和完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技能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笔者认为:所谓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也就是拥有“外语+CIIET”技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互联网时代,“外语+CIIET”就是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的技能标准。

二、“外语+CIIET”的具体内涵

培养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要有具体的技能标准,根椐这个标准,高等院校才能调整自己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外语+CI-IET”就是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标准。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技术和信息传递方式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对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不仅要有它的思想和道德标准,还需要有全新的、具体的技能标准。而“外语+CIIET”基本包括了互联网时代国际经贸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素质,它包括了从事国际经贸活动所需要的外语语言能力、国际交际能力、国际经贸知识、国际营销方法、电子商务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说这是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标准。所谓“外语+CIIET”,就是“外语语言基础﹢国际经贸的五种技能”,其中“CIIET”是五种技能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每一个字母代表着一种技能。即:外语语言基础+国际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ability)+国际经贸知识(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国际营销方法(InternationalMarketing)+电子商务技能(E-com-merce)+团队合作能力(TeamworkandElaborateability)。

三、“外语+CIIET”是“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标准

随着国际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在这种形态下,国际经贸的经营和营销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营和营销模式已经被淘汰,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成为了国际经贸活动的主要平台。随着国际经贸的经营和营销模式的变化,国际经贸人才的技能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外语语言﹢国际经贸知识”的技能标准已经过时,而“外语+CIIET”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国际经贸人才全新的技能标准,这也是高等院校培养“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具体标准。按照这个技能标准的要求,国际经贸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而且还应该具有五种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即:较强的国际交际能力、扎实的国际经贸知识、精通的国际营销方法、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和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第一,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国际经贸是跨国进行的国际性的经营和营销活动,也是一个需要用多种国家的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这就要求国际经贸人才首先要会说外语。所以,具有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应该是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首要标准。要成为国际经贸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起码应该掌握两门外语,其中要精通一门外语,这样才能具有较高的外语“听、说、写”水平,才能从容地与外商们交流对话和冾谈业务,也才能适应国际经贸活动的需求。除了会说外语之外,还要对国外主要的经济状况、社会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和消费习惯等进行认真地学习和研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外语语言基础。可以这样说,较高的外语语言水平是国际经贸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第二,较强的国际交际能力(C)。我们所说的国际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外语运用能力。大家都知道,国际经贸主要是和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国际经贸的全部业务活动都需要用外语来交流和交易。因此,是否有较强的国际交际能力是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贸人才,在国际交际能力方面,至少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的能力。一是要具有用外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二是要具有用外语进行合同签订和处理商务文书的能力,三是要具有用外语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能力,四是要具有用外语解决贸易纠纷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备上述四种基本的能力,就说明你的国际交际能力较弱,你就难以达到国际经贸行业的用人标准,你也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贸人才。第三,扎实的国际经贸知识(I)。国际经贸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这样三个特点,即:涉及范围广、业务种类多、专业知识细。它的这些特点就要求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人员必须要学习和掌握扎实的国际经贸知识。因此,是否掌握扎实的国际经贸知识也是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贸人才,必须要系统地学习国际经贸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会话和商务写作等方面的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扎实的掌握国际经贸三个方面的主要知识,一是要掌握国际经贸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国际经贸的重要理论、国际经贸的组织状况和国际经贸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掌握国际经贸的实务知识,主要包括国际经贸的贸易方式、贸易术语、商品知识、关税知识、结算知识和外汇知识等。三是要掌握国际经贸的运作知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谈判和合同签订知识、商品的运输和保险知识、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程序、索赔和纠纷解决办法等。只有扎实的学习和掌握了这些方面的主要知识,才能够很好地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第四,精通的国际营销方法(I)。国际市场营销是国际经贸的主要载体和主要业务,国际经贸的大多数活动都是融汇在国际市场营销中进行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贸人才,必须要精通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方法。因此,是否精通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方法也是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做到精通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方法,必须要系统学习市场营销和国际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好四种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方法,一是要掌握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的方法,二是要掌握进入和拓展国际市场的方法,三是要掌握经营和管理销售网点的方法,四是要掌握商品促销的各种方法。上述四种方法是国际市场营销中经常会使用的业务技能,也是检验国际经贸人才能力高低的实踐标准。你只有精通和掌握了上述四种国际市场的营销方法,你才能胜任国际经贸行业中不同岗位的要求,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贸人才。第五,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E)。随着国际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国际经贸的交易活动已经成为国际的主流,这是国际经贸活动最大的变革,也是现代国际经贸活动和传统国际经贸活动的最大区别。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因此,是否具有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笔者认为: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主要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技能,一是能够熟练的使用外语在计算机上进行商务谈判和签订各种贸易合同的技能,二是能够熟练的使用外语在计算机上处理各种商务文书和商务函电的技能,三是能够熟练的使用外语在计算机上处理各种具体的交易业务的技能。可以说,在现代社会里,你没有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就难以进入国际经贸行业;你没有熟练的电子商务技能,就不能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第六,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T)。国际经贸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了市场调研、市场拓展、产品生产、交易谈判、商品物流、国际营销和国际结算等等诸多方面的工作,绝大多数业务都不可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而是需要若干团队进行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人员必须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是否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创新型国际经贸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经贸人才,首先必须要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经营团队,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具有三种团队合作的能力。一是融入团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表现是:能够适应团队的环境,能够适应团队的管理,能够出色完成在团队中所担负的业务工作。二是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表现是: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在业务活动中善于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三是乐于助人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乐于帮助团队成员解决业务工作中的困难,乐于关心团队成员生活上的疾苦。如果你具有上述三种能力,那就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笔者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和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求,高等院校应该着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第二,创新型的国际经贸人才不仅要有它的思想和道德标准,还需要有具体的技能标准。而“外语+CIIET”正是互联网时代国际经贸人才的技能标准,它包括了从事国际经贸活动所需要的外语语言能力和五种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将成为高等院校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具体标准。如果我们的高等院校都能够按照“外语+CIIET”的技能标准来进行教学,那就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

作者:钱韧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新华社2015年5月13日

[2]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年2月20日

国际经贸范文篇10

部分学者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已经过时,应紧跟国际潮流,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应该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本文将从分析两个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入手,研究两个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要探索传统贸易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或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现阶段的适用性问题,首先必须从一般理论意义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实践历程分析这两种理论的适用性。

(一)两种国际贸易理论前提假定

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质是自由贸易论,其基本理论立足点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思想,考虑的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最优配置经济资源的问题。比较优势论最根本的前提假定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新古典分析方法。尽管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理论史上遭到了众多的批评,但其理论大厦历经100多年的风雨却从来没有被摧毁过。比较优势理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国际范围的延伸,它所倡导的是基于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贸易互利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说,这种国际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可以达到整体世界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具有坚实的理论根基。从理论的应用来看,传统贸易理论较客观地解释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但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作用空前加强、产业的规模经济明显等现象。

新贸易理论正是抓住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对其进行否定,认为国际商品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两个基本特征,从而合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现象。以古鲁格曼、赫尔普曼、迪克西特等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其精髓和要义集中体现在规模经济理论中。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厂商存在内部规模经济,也即大厂商比小厂商有成本优势,从而可形成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在这种前提下,同行业厂商数目少,各厂商生产有差异产品,从而每个厂商一定程度上都是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这就是说,假定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是异质的,那么即使在资源禀赋相似的情况下,各国出于规模经济考虑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也必然产生国际贸易。即除比较优势外,规模经济成为国际贸易又一独立动因,通常用来解释行业内贸易现象。由新贸易理论必然逻辑推演出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借助研发补贴、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等政策手段,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实现规模经济,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或者通过进口征税攫取外国垄断利润。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有限保护政策。

单纯就理论本身的适用性而言,两种理论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对国际商品市场结构的把握和判断上。如果国际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那么,比较优势理论就是绝对成立的;反之,如果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那么,攫取垄断租金必然成为各国或各经济主体追求的目标,因而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其合理性。为此,我们需要从国际贸易历程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效果来进一步分析。

(二)从国际贸易历程看两种理论的适用性

反对比较优势论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比较优势论的完全竞争假定不能成立,因而,比较优势论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长期内却导致各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具体来说,由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技术进步慢,需求弹性低,且规模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特征明显;而发达国家主要出口技术产品,需求弹性高,且规模收益递增,这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就是一种“不平等贸易”,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日趋恶化,如果发展中国家一味奉行比较优势论,将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落入“贫困陷阱”(普雷维什,1950)。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情况看,确实出现了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大的特征,因此,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行有限的贸易保护政策存在合理性。问题是,实行有限保护政策是否就意味着完全否定比较优势论的适用性?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可以完全替代比较优势论,并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基础?我们认为不可。

第一,尽管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论”早在50年代就已提出,但并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实质性影响。相反,国际贸易规模变得更大了,各国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更强了。以1996年为例,低、中、高收入国家外贸依存度分别达到了43%、52%和40%(世界银行,1999)。研究表明,自50年代以来,在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关的各经济指标中,要数出口活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最高;而且,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长期使其经济增长率保持在高于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瑟尔瓦尔,1983,第351~360页)。这说明,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表明,尽管各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程度不同,但均从中获益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第二,尽管国际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因素,但商品的竞争程度一般大于国内市场。一方面,世界经济的自由贸易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各国间贸易壁垒的解除,自由竞争的程度更大;另一方面,面对众多国际竞争对手的反应,某一经济主体要想在一个广泛的国际市场上长期控制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变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相反,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上更具有适用性。

第三,尽管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理论上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条件,但实施的难度很大。从理论上看,这一政策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特性,至少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规模经济,但发展中国家往往既面对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又面临条块分割的国内市场结构;而且,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还取决于单方面采取战略性行动,即假定外国没有采取相应报复措施。显然,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达到,日本在钢材业实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招致了美国的报复。相反,比较优势理论不存在招致报复性的问题,它是一种“双赢”政策。

显然,无论从两种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还是世界贸易实践来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前景并不乐观。更具体地说,探讨一种理论政策在某个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就是要研究这个国家是否具备这种理论或政策所要求的前提假设与实施条件。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尚不具备战略性贸易政策赖以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原因在于:

其一,行业及企业规模经济不明显。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实施的行业要求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这就首先要求这些行业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规模经济。据发达国家经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象包括商业航空部门、半导体、电信设备部门、汽车部门等。而在我国,这些行业地理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达不到最小有效规模,不足以与国外同类部门相抗衡;另一方面,企业“遍地开花”,重复生产,过度竞争严重。国内市场的行政性分割造成了这些行业的规模不经济。

其二,容易导致新的市场扭曲。战略性贸易政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对自由贸易的干预,它可能带来两种市场扭曲。第一,扭曲微观经济主体。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许多重要产业多属于国有企业,尚未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转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带有行政色彩,企业现有的垄断地位是一种行政性垄断,而不是由市场竞争中自然产生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无法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因而不能胜任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微观主体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强制性推行反而可能使行业或企业产生更多的政策依赖性,甚至引发大量的非生产性寻租行为,造成效率流失。第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全面实施必然需要政府的大量补贴或经济支持,这往往过多用稀缺经济资源,导致过高的机会成本,从而削弱我国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同时,对战略性贸易产业或企业进行垄断性保护,让其在“温室”中成长,也牺牲了市场竞争的效率,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了以上制约条件及招致外国报复的可能性大等因素外,战略性贸易政策还需其他一系列苛刻的必要条件及应用领域限制。比如,鉴别战略部门需要大量、及时、充分、可靠的信息,而且政策制定稍有失误都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不宜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不但是经济理论逻辑推演的必然,更是中国现实经济利益保护所必需。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现阶段对外贸易地位相适应

第一,中国贸易的伙伴国多为发达国家。克鲁格曼(1998)认为,“行业内贸易、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而国家之间的相似性可以用资本劳动比率这一指标来衡量。他的基本观点是:国家之间若资本劳动比率非常相似,则行业内贸易占据统治地位;相反,若国家之间资本劳动比率截然不同,则所有的贸易都会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有资料显示,与我国贸易的伙伴国多为与我国资本劳动比率差别大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欧盟是我国的四大贸易伙伴。以1998年出口为例,当年我国出口额为1837亿美元,对上面四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就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而对其他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及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出口所占比重还不到27%。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贸易理应并且必然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第二,中国出口商品更多地是面临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控价能力差。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判断市场结构是否属于完全竞争类型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进入市场的生产厂商数目;二是厂商是否为价格接受者。一般而言,生产者甚众且产品之间差异不大的属于完全竞争市场,最典型的例子是农产品市场;反之,生产者较少且产品之间差异大的归于非完全竞争市场,比较典型的如汽车业、飞机制造业等。虽然我国在“八五”期间已基本完成出口商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我国目前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部分是粗加工的轻纺产品和一般机电产品,而精加工和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很少(徐复,1999),这意味着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仍属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不具备生产资料的独占性、规模收益和专利技术等形成垄断的因素,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控价能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的主要出口行业如纺织、服装、制鞋、加工装订业务等诸多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雷同、产业相似、竞争角逐日趋激烈,但还是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而这些产品都属于比较优势产品。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站稳和拓展国际市场。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仍具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比较优势理论伴随着这种转型而得以在外贸领域贯彻和适用。可以说,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外贸成就就是立足于比较优势而取得的。具体现现在:第一,外贸结构逐步反映了要素禀赋。从进口品的结构变化看,农业密集型产品大幅度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增长最快;在出口结构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在1986年后较快增长,虽然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在提高,但它的大部分生产是对进口原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其中进口零部件占到出口值的4/5,因而这类出口实质上仍属劳动密集型(张军,1998)。第二,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我国劳动力同外商的资金、技术、市场相结合,贯彻和体现了比较利益思想。近些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由是观之,我国已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初步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模式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