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3:25:48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1

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的。美国大学就特别重视核心课程设置,比如康奈尔大学每年都要对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都要进行修改。目前,康奈尔大学经济系的新生入学以后,首先,要求必修三门课程,即“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其后再修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中,包括三门必修课程,即“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另外五门可由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范围选择课程。可见,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案例教学不仅是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说属于课程设置的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就做不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缺乏兴趣。

(四)实践型教师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部分老师中,虽说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导致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授课中,只讲本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略了这门涉外课程要求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实践型的分析问题能力。再得,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许多大学教师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使自己不能与其它高校教师或同行教学进行交流与学习,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易于教学创新。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以致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因此,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重视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经济理论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师生互动,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用人趋势。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的要点,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充分使用辅助教学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穿插一些现实经济中的案例和图片,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涉外经济课程,有着深厚的国际化背景。所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专门技能,而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要求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要高。大多学校都是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体现对英语的重视,但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英语专业术语。这就要求在教学期间,一方面通过开设像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相关专业英语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对英语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汉语教材为主英语为辅”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多使用英语,渐渐实现用英语回答问题及考虑问题,特别是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需求。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2

目前青海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传递———接收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正确掌握教材,但这种模式局限性也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授课难,学亦难。《国际经济学》前沿性和时代感强,课程体系涵盖知识面广,许多内容较抽象,不易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假设前提多,特别是国际金融理论部分,学派众多且观点不一,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新的思路植入。(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脱节。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灌输、封闭、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课后练习习题的方式,学期结束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这种方式,枯燥乏味,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其所学不能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三)对经济学研究工具的应用普遍感到难度大。经济学是一门大量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的课程,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大都需要借助西方经济学和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运用自如,感觉有一定难度,这对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四)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决定考试形式,考试形式过于单一,期末考试过多依赖试卷成绩,学生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二、改革目标

针对上述种种弊端,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兼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环节,通过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共同参与,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手段,总结有借鉴与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一,改善青海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第二,剖析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弊端,探寻《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立足校情、借鉴经验、突出关键,探索适宜可行的《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和考试方法,为提高青海大学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文献、扩展视野;对讨论、测验等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而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诱导学生能全方位思考多种可能。第四,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平时的提问、测验、讨论等表现以及考试分数给出课程成绩,改变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应付考试现象。

三、改革思路

(一)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青海高校,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向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转变跨度过大,采取平衡型的教学模式更合适。即两种方式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既可以激励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采取反转课堂、雨课堂等多种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以便实现教学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如图1所示。在图1中,学生是教与学中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领者。通过课前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此外,在这个整体设计中,课堂以外还需学生课后撰写小论文、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和网络互动,学生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改革具体措施。1.全方位提高教师综合水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求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以问题督促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讨论、积极思考的前提下,使问题的提出要有综合性和一定的深度。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图1教学模式下要高,对整堂课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需要精心准备。为此,应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另外,还要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1]。2.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青海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同时设置“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三门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重复,所以这些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沟通和协调,以求减少内容上的重复。此外,国际经济领域新的现象层出不穷,教材知识的更新明显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理论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3.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有利于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理论运用能力和综合评价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实力。如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以自身理解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案例,或以当前某种国际经济国际政治领域新现象为切入点,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课前思考。课堂中理论部分讲完后,作为对理论理解的考察,将课前布置的案例思考题在课堂上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构建综合考评方式。《国际经济学》作为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从前考试都是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是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70%。这种考试方式虽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综合分析能力的测评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成绩评定模式也要随之改变。比如,平时成绩可以加大占比,占40%,由出勤和平时作业、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等构成;加上期末试卷成绩,最终评定出学生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胡中映,王茂辉.应用性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10,6

[2]刘妍,王哲,赵邦宏,王印华,曹文文,杨江澜.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3]武斐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教学反思;广东科技学院

当前,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国际经济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作为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以国际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等为教学内容,学习掌握本门课程,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专业素养,还能深化学生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的理解与认知[1]。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角度,探讨《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不足,研究针对性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与教学定位

(一)课程内容。《国际经济学》最早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根植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学理论,是一般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内的应用于延伸,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不同教材的章节设置存在较大差异性,但基本都包括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克鲁格曼贸易理论、新贸易政策理论、贸易内生性增长理论、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内容[2]。(二)教学定位。《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等多个综合性学科,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金融等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主要选修课程,在学生本科阶段学习过程中,担负着从公共基础到专业知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扎实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国际经济关系分析框架,并能够用课程所讲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剖析当前国际社会的重大经济事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诱因[3]。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综合素质偏弱。《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由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国外,相关的经典著作、教材、论文都是以外语的方式进行体现,即便是许多本土化的教材,也是在翻译国外教材的基础上整合而来。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人数和实力都比较雄厚,但具体针对《国际经济学》教学则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国际视野不够,从海外归来或有机会到海外进行考察见学的教师数量较少,导致教师对国际经济的直观感性认识不足;二是教师外语能力亟待提高,教师对于英语、德语、法语等第二语言的学习运用能力普遍欠缺,即便是常用的英语,也难以达到熟练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程度[4]。(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国际经济学》产生至今已有数十年,主要的内容都是经典的国际经济理论、定理等,课程内容不仅抽象、理论性强,而且涉及领域广、交叉学科多,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章节授课,甚至仅仅针对内容而讲内容,不做引申、释义与应用分析。由于课程内容本就十分宏观抽象,教师不与当前发生的国际经济事件进行联系剖析,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影响今后的专业基础能力。(三)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与其他课程类似,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教师全堂进行理论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学生是否理解、是否有新的见解、是否真正掌握了国际经济学原理等,无法在课堂上直接反馈给教师,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同时,教学方法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黑板板书和多媒体幻灯片,对最新的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运用不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性[5]。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广东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包括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系、管理系、财经系、英语系、艺术系等多个院系。(一)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当前,采用双学教学是国内其他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广东科技学院要瞄准趋势,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一是增强教师的外语,尤其是英语读、写、教能力,可以利用本院已有的英语教学力量,开设专门的师资培训班,也可将优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送至国外相关大学进行专门培训。二是优选《国际经济学》教材,从国内外主流教材中,选择难度适中、易于理解的英文原版教材,为教学开展创造有利条件[6]。(二)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国际经济学》是国内外世界贸易、国际经济、金融学等专业的主修课程,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供引进。除了授课教材外,还包括优秀教师、课程教学视频等。在优秀教师方面,广东科技学院可以利用与国际、国内大学所建立的合作关系,邀请对方《国际经济学》授课教师定期到本院开展交流,也可将本院优秀学生以联合培养方式,到对方院校学习[7]。在课程教学视频方面,学院可以积极加入国际、国内的著名慕课平台,将其中的《国际经济学》授课视频作为本院相关专业的补充学习资料,进行辅助教学。(三)深化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广东科技学院是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院校不同的是,所培养人才主要强调运用能力,对《国际经济学》课程也是同样,教材内的理论、原理、方法等内容,都需要体现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案例式教学是将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桥梁,能够体现出理论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效果,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以往广东科技学院在教学中已经运用了案例式教学,但在存在案例过于简单、分析不够透彻、与当前国际热点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要着力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要突出案例与当前时事的结合性,借助案例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8]。

四、结语

《国际经济学》课程不仅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学生理解认识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媒介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财经系是广东科技学院的重要部系,所开设的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都需要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要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以该课程改革为抓手,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岩辉.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学刊,2015(20):95-97.

[2]郭丽.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9):17-19.

[3]赵秀娟,曹耘心.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6):119-120.

[4]代中强.《国际经济学》课程本土案例教学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9(2):59-63.

[5]王威,朱广华.《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13(3):134-137.

[6]郭惠君,李思霖.关于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21):173+110.

[7]陈亚芹.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8):263-264.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4

关键词:文献;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一、“国际经济学”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

1.国际经济学的性质。“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广域性。“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资本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国际资本运动至目前至少包括三大领域: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所以,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这三大领域,如教材的结构分为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要素流动、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五篇,[1]但各篇之间没有显性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理论性。在目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已分别形成相应的学科,国际贸易领域有“国际贸易”或“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领域有“国际投资”或“跨国公司”,国际金融领域有“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与这三门学科之间有区别,主要体现为前者属于理论经济学,更强调理论教学,后三者属于应用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兼备。三是融合性。由于前述两个性质,国际经济学还具备融合性特征。这体现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融合,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原因的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投资的应用;这也体现为理论变迁的融合,特别是国际贸易基础一篇,实质是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变迁,把理论史与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这也体现为历史背景与理论的融合,如国际金融的汇率理论,必须介绍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学生的特点。“国际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为刚进入大三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点是:首先,已于大二下学期上过“国际贸易”,同时“国际金融”“跨国公司”也于这学期开课,而这三门课的有些内容与国际经济学是交叉的,为了不让授课对象形成“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的误解,必须在授课过程中突出课程的特质。其次,学生在大学入学时的起点不高,学习自觉性与课外知识开拓性都不强烈,经了解,在过去的两年大学生涯中,几乎没有阅读过学术文献,因此在关于学术论文的语言、规范、逻辑、目标等方面的积累极其薄弱。第三,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应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技能和理论写作能力,为此,除了要求学生在大四必须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学校根据本校生源的特点,还形成在大三时写学年论文的制度。但是,由于在前两年,学生几乎没接受过学术论文的熏陶,结果在刚进入学年论文的准备或写作时,很茫然也很曲折。因此,基于国际经济学的性质及授课对象特点或遇到的问题,三年来,为了提升“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笔者探索出以课堂授课为主、以体悟文献为辅的教学方法,即除了课堂授课外,课后仍布置相应文献让学生阅读,并写心得体会。

二、以文献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基本环节

1.选择文献。选择文献遵循四个原则:权威性原则。即所选文献的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结构合理,论证深入。如《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自由化理论及其启示》《从传统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论析》《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思想》等都具备这些品质。匹配性原则。即所选文献与刚完成的教学内容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如教了李嘉图的理论,挑选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三点质疑》《中国勿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等文献;教了国际贸易政策,让学生阅读《财富观的演进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及对我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启示》《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与中国政策选择——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分析》等文献;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部分,配套选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轨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路径》等文献。可读性原则。即文献难度适中,让学生能看懂。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尽可能选纯文字阐析的文献,或者如果有数学模型也仅限于初级数学模型的文献。这样学生即使第一遍没看懂,再多看两三遍也基本能领会文章的写作目的与写作精神。目的性原则。即每次布置阅读的文献必须能让学生获得某些收获。一般是结合已教或正在教的内容,每周布置2~3篇文献,让学生更好理解或深化理解所学内容。比如,讲授国际货币体系之后,布置学生阅读《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背景——兼论国际货币体系与资本全球化》等文献。根据这些原则,从CNKI或维普网站,挑选相应的文章,组成文献库,同时也进行动态调整。2.要求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后写体会文献选好之后,每周布置2~3篇让学生阅读,由于学生的自觉性较弱,为了提高文献阅读效果,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基本思考视角是:从文献中知道哪些新的概念、新的观点;对文献中的某一观点是否产生质疑;是否从某一方面丰富了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某一描述或揭示是否反映了现实的实际;文献中的某一观点、某一原理对现实是否有启示;是否从某些方面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3.交流互动。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在每周上课之初,利用几分钟时间,随机挑两三名学生把上周文献的心得说出来,并给予适当点评,甚至有时也谈笔者自己的阅读体会,努力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效果。

三、效果与规划

1.效果。读文献、写心得的举措一开始对大部分学生是一项难题,这方面他们几乎一片空白,但经过两三次的启发和引导,部分认真的学生逐渐悟出了其中的机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认知程度更深化。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学生反映“之前对一些经济学家半知半懂,现在更加了解他们的理论和想法,而且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去想很多问题,不再像之前一样被动地输入”;“第一次接触经济学文献,以前书本中的一些理论虽然知道,但是并不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几周的文献大都与贸易以及经济中的理论概念相关,发现经济学中一些基础性概念是通过不断探索、发展得来的,非常不易”。从学生交来的心得体会看,确实可看到部分同学的认识在深化。二是知识结构更系统化。比如,教材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主要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对自由贸易的倡导及自由贸易的利益,未涉及比较优势理论中的“陷阱”问题,但通过向同学们提供两篇关于“比较利益陷阱”的文献,同学们阅读之后普遍有了全面的认识,如一同学说:之前读了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深受比较优势理论而获益的文章,而今天读的这篇则对“比较优势陷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三是写作能力得到初步培养。通过写心得体会,虽然只要求每篇大约200字左右,但强调必须言之有物,而不是简单介绍文献的内容,这迫使学生至少读两遍以上,使他们学会了思考,逐渐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也“能够有意识地学习他人的论文是怎么写的”(某学生的体会)。比如从最近交来的心得体会,不少同学都能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在一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进与当代多层次格局》的读后心得中,某学生即作了独到点评“一个国家企业、产业间各种分工是有好处的,多层次分工,可以避免单一分工体系一旦面临崩溃带来的不良后果”。2.今后的规划。以文献为辅助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虽尝试了几年,但详细总结,仍觉得有不完美的地方:一是给出文献的同时,没有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导致学生阅读的目的性不强;二是授课过程中文献内容与教材内容的融合度不高,这降低了学生吸取文献营养的效果;三是对文献的利用率单一,只纯粹作为心得体会的工具。因此,通过分析,对此教学手段还应进一步完善与规划,重点是突出四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即在给出文献的同时也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二是共享导向,即对一些更有价值的文献应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再形成讨论报告,真正在学生之间形成思想共享的氛围;三是能力导向,即在半学期或快到期末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已读文献写文献综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写作的能力;四是教学导向,即把文献内容与教材内容深度融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微课制作

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理论抽象性。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数理分析方法的使用比较多,图表与推理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倍感抽象深奥。即使在传统教学中,利用黑板演示画图,学生还是觉得不容易理解。2、一定的实践性。国际经济学理论同时又是对国际经济实践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例如,国际微观经济学是对微观个体的经济决策的考察与总结,而国际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国际经济理论对宏观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因此国际经济学教学者需要根据经济现实的国际经济活动,紧密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事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际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这门课程本身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于国际经济学敬而远之。如果采用微课教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和flash等素材相结合应用到微课中,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微案例表现抽象的理论知识,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再结合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则更能实现上佳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的主要分类

(一)“国际经济学”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结合生动的案例)正如上所述,国际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觉该课程的原理和概念都非常抽象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可以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可以采用微课来集中讲解。比如“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这一节,要把“比较优势理论”讲透,几分钟是很难说通的,但是,对这一节所涉及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案例等的分析,则可以以微课表现。因此,这部分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集中、详尽和便于结合案例、便于反复学习消化、(二)“国际经济学”的扩展知识和前沿知识所谓扩展知识是指“国际经济学”课本和课堂讲解不详尽而又有价值的扩展知识,如“大国模型与小国模型理论”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内容。所谓“前沿知识”是指当前仍在丰富发展的经济理论,比如每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的简要介绍等,这类知识通过微课加以体现,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学习理想。因此,这部分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基于国际经济学的实践性和时事性,理论难度不是太大,但有助于开拓学习者的理论视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激情,甚至可以引导部分学生建立终身的学习及学术方向。

三、国际经济学微课的制作注意点

1、微课制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国际经济学课程,拥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深入钻研各章节联系,首先在整体上把握各章节的联系,选择微课的题目,建立整体性的微课课程。且具备较熟练的微课制作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好承担过比如“网店经营实践”、“电子商务概论实训”等类似的实训课。2、微课制作者必须全面了解授课对象,通过进一步调研、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学生的接受特点与偏好,由此精心筛选选题,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充分结合学习者的需求特点。国际经济学课程,知识结构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先讲好国际贸易理论,再论述国际金融理论,讲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而对于国际贸易政策分析部分,宜系统讲解,并且其中的概念可以实现片断化和情景化的微课教学。3、考虑到国际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国际经济学微课制作要特别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所使用的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微课制作不仅包含微课视频,还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例如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动画、视频、图片、答案、总结等,辅助扩展资料以单个文件夹形式上传提供。教学手段要多样化、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辅助效果才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新媒体下“慕课”对高校教学的影响[J].史迪.西部素质教育.2016.

[2]应用新媒体辅助信息技术专业实施课堂教学的探索[J].芮文艳.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3]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创新研究[J].许其高.价值工程.2017.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6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7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高潮,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主权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8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金融一体化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也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包括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法律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概念是以格拉斯为首的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霸权会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失衡加剧。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的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像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国际汇率问题

所谓汇率即外汇买卖的价格,它等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国际汇率问题在国际经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从历史上看,关于汇率的理论有汇率决定的贸易论或弹性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理论、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最近十几年来,对汇率的模型与动态分析、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关系、资本帐户研究分析等较为吸引经济学界的关注。

1汇率的模型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外汇汇率理论的核心,70年代以来,由于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汇率的变动幅度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方面,出现了固定汇率制下从未出现的异常现象,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学者构建了许多模型,主要包括:(1)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弗兰克尔模型;(2)粘性价格的货币模型——多恩布什模型;(3)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的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4)布兰森的资产组合模型

2保罗·克鲁格曼的汇率动态研究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流量对汇率变化反应迟缓,为进入一国市场,进口商和出口商必须承担一定的沉没成本,他们的未来收益采取一种货币形式,而成本则采取另一种货币形式,当汇率的未来变化不确定时,未来赢利也不确定。在短期内汇率对贸易流量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不确定性诱使贸易商继续等待,但此后为回应基本冲击,汇率必须发生大幅变动才能使市场出清,这样,最初的波动就会对汇率变动产生放大的影响。

3南方国家的汇率风险

目前发展中国家汇率所面临的风险极为巨大,这是因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对于发达国家的利率变化极为敏感,而后者完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之外。研究揭示,从1975年到1992年,10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及的触发,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利率(简称“北方利率”)变化密切相关。“北方利率”每增长1%,“南方”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就增长3%。这是因为国际资本(尤其是证券资本)流入主要是在“北方利率”降落之时,一旦“北方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就有可能掉头回转。“北方利率”的上升,不仅提高资本回转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对“南方”银行的“逆选择”:高利率只吸引过度乐观的“南方”借款者,从而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9

全球采购(GlobalSourcing)起源于西方跨国企业将标准化的中间品生产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国家的供应商或者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管理学界率先开始了针对全球采购的学术研究,国际经济学界随后也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国内学术界针对全球采购问题的专题研究还比较薄弱,甚至在“GlobalSourcing”一词的翻译上尚未达成共识,针对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采购方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郑重承诺扩大进口,中国不仅是世界的采购来源地,同时也面向全球采购。从宏观层面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攀升为全球贸易网络核心节点,主要就在于采购方面的贡献[1]。制造业领域已经从“中国制造”(MadeinChina)发展为“中国创造”(MadebyChina)[2]。从企业层面看,北汽福田、青岛海尔、深圳华为等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布局生产能力,从单纯在海外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发展到在当地进行组装与产能合作,实现了境外采购和设计。“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吹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的号角。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企业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寻源的重点依然是中国,不过已经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3]。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势头加剧,学术界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的研究也将不断开展。

二、全球采购术语翻译及概念辨析

“GlobalSourcing”一词应翻译为“全球采购”。有人将之翻译为“全球外包”,而“外包”一词对应的应是“Outsourcing”,只是采购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的内包方式实施全球采购也是可以的。2017年,海尔在供应商大会上就是用“全球采购”一词来对应“GlobalSourcing”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17年召开的第八届全球采购大会(武汉)上也是用“全球采购”来对应“GlobalSourcing”的。汉德菲尔德(HandfieldRB)等[4]编写的教材《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中译本也将“WorldwideSourcing”和“GlobalSourcing”译为了“全球采购”。“Sourcing”一词单独在企业采购部门使用时,译为“寻源”,即寻找供应商的意思。但“Global”和“Sourcing”组合在一起,就被翻译为“全球采购”。李新家[5]将“InternationalSourcing”翻译为“国际筹供”,但这种翻译一方面在企业中并不使用,另一方面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从新的战略性功能角度看,“采购”或“Purchasing”这个词的确有其局限性[6],传统意义上的采购仅仅掌管开支与花销,这与建立并管理企业内部战略毫无关系。也许未来采购经理可考虑使用“外部资源经理”这个头衔。美国等英语国家定义了“GlobalSourcing”一词,用“Sourcing”代替了“Pur⁃chasing”,但国内企业实践中仍在使用“全球采购”一词。企业采购职能已经转向战略采购,且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形成了全球采购。全球采购这一实践最初由采购部门推动,并继续由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使用“全球采购”这一表述既约定俗成,在逻辑上也是恰当的。不同学术领域基于不同视角对全球采购进行了定义。一般认为全球采购(GlobalSourcing)这个概念最早由黑夫勒(HeflerDF)[7]引入,他对全球采购的定义为有效利用世界范围的人力、原材料、能源和资本资源。戴维森(DavidsonWH)[8]、科塔贝(KotabeM)[9]将全球采购归纳为,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购买、组装零部件及产成品,对如何提供零部件以用于生产进行决策,并对选择哪些生产单位服务于某些特定市场进行决策。李新家等[10]有关国际筹供的定义其实可作为全球采购的定义,即跨国企业通过市场化采购、转包生产和国外子公司生产等方式取得物质供应的活动。还有些定义对全球采购与国际采购进行区分,赋予“全球”两字特殊的战略内涵,即整合与协调的意义[4,11-13]。其中,特伦特(TrentRJ)等[11]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认为,全球采购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全球化,即采购活动的国际化以及采购策略的战略性。全球采购一词更多体现战略意义,并不等同于国际采购。国际采购强调买卖双方处在不同的国家,而全球采购的含义更为广泛和复杂,包括对共同的项目、过程、设计、技术,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工程和运作地点进行前瞻性整合与协调。

三、全球采购的战略类型和发展阶段

(一)全球采购的战略类型。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全球采购战略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科塔贝等[14]认为,全球采购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识别,即识别哪个生产单位服务于哪个市场,零部件如何供应于生产;二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研发、生产、营销进行整合。纳杰菲(NajafiN)等[15]总结了在新兴国家采购的三种方法:一是聚焦于单独采购的交易方式;二是聚焦于建立一套供应商关系的供应基地方式;三是同时发展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网络定位方式。纳西姆比尼(NassimbeniG)等[16]总结了跨国企业在中国采购的三种类型:一是东道国政策强加的采购;二是通过中介进行的采购;三是直接采购。莫尔(MolMJ)等[17]从全球采购的深度和范围两个方面总结出了包含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的战略类型,即幼年型、有限的参与者、机会获取者、成熟的全球采购者。科塔贝等[18]根据东道国占采购额的份额和东道国占产成品销售额的份额将采购战略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市场进入型、离岸采购型、离岸生产型、当地采购型、综合采购型。安德森(Ander⁃ssonS)等[19]利用组合模型将采购方和供应商两方的采购与营销战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把采购方战略按照某项采购所感知到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象限,即供应商管理、寻源管理、购买管理、物料管理,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绩效标准、决策层级、寻源方式及供应商关系。奎恩斯(QuintensL)等[20]将国际商务核心观点,即集中化、整合与协调及标准化观点运用到采购情境中,定义了比较狭义的全球采购战略,将全球采购战略局限于企业内部结构与流程的协调,把全球采购战略分为四个维度,即集中化/协调程度、采购流程四个阶段的标准化程度、采购产品标准化程度、采购人事组织标准化程度。(二)全球采购的发展阶段。全球采购是面向国际供应市场的战略,企业首先需要系统性地将采购活动延伸到国外市场或世界范围,然后在强度方面有所提高,如建立采购设施,包括国际采购办公室、贸易公司、物流设施、信息系统等[21]。在企业向全球采购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13,21-23]。特伦特等[11]对企业采购战略发展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一个阶段是国内采购,企业既没有国际采购的需求,也缺乏国际采购的技能;第二个阶段是根据需要开展国际采购,企业可能会发现国内没有合适的供应商,或者竞争对手通过国际采购获得了比自己更多的优势,或者国内供应市场发生了变化;第三个阶段是将国际采购作为外包战略的一部分,放眼全世界来接触供应市场,此时的企业已经具备全球化的眼光,意识到正确执行国际采购战略可以改进运营绩效,但这一阶段的采购战略还不能很好地协调世界范围内的采购基地、运营中心、商业单元,采购中心是各自为政的;第四个阶段是比较复杂的战略发展阶段,整合并协调全球范围内各采购地点的全球采购战略,协调世界各地及各商业单元的物料和服务需求;第五个阶段是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整合并协调全球采购战略,企业不仅跨地区整合采购活动,而且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与企业各职能组织整合一般项目、流程、设计、技术和供应商。

四、全球采购的整合与协调

全球采购的整合与协调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与供应商在供应链不同活动中的纵向整合与协调[24-25];二是企业边界内的横向整合与协调[11,20,26]。所涉及内容包括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等有形要素以及协调和控制等无形要素[27-28]。整合与协调研究是供应链管理难以回避的课题,全球采购整合与协调研究需要关注全球性特征,否则就与一般的供应链研究没有任何区别了。(一)全球采购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企业与供应商的整合与协调应从整合供应网络的角度着眼进行理解。企业全球采购战略可能会显著影响供应商采购战略,进而促进或阻碍供应商供应活动的全球化[29]。供应商管理中一般有四种战略,即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多重寻源/招标、正式合同关系、非正式伙伴关系。在全球采购的不同阶段,供应商管理战略存在差异,具有阶段性特征[24]。(二)全球采购中企业内部整合与协调。企业边界内的横向整合与协调指的是企业内部与全球采购有关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等。例如,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全球不同地区采购机构的整合与协调、采购职能与企业其他职能的整合与协调[11,20,26]。不同品类具有不同的战略重要性和协同潜力,其整合与协调策略也不相同,有些品类需要进行整合,有些品类需要由当地采购单位保留自主权。采购的战略重要性取决于采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或采购对企业利润的影响。采购的协同潜力取决于三个方面,即规模经济、信息和学习经济、流程经济[30]。在分析不同品类全球采购整合方法时,可以信息处理框架(IPF)为依据[12]。信息处理要求高时,需要很多复杂的水平机制;信息处理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垂直机制,如集中化采购。追求规模经济时,导致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是采购单位的相互依存性。企业在相互依存的采购单位中可采取垂直整合机制来减少不确定性,表现为正式的采购流程和全球化系统;对于规模经济潜力大的品类,企业可采取水平整合机制来降低不确定性,表现为采用跨地区团队、品类经理和负责整合的人员。追求信息和学习经济时,导致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品类特征、供应环境和采购单位的相互依存性,企业主要采取水平整合机制,表现为品类经理的权威地位。追求流程经济时,产品特征、供应环境、采购单位之间相互依存的不确定性都很低,企业主要采取垂直整合机制,即采购流程的正规化。对全球化采购人员和本地化采购人员也需要进行整合,才能有效地与供应商沟通,实现相互协调的密切合作关系,推动供应链的全球化响应[25]。(三)国际采购办公室研究。国际采购办公室是跨国企业进行全球采购的专门机构。萨尔托(SARTORM)等[31]对国际采购办公室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贾甫(JIAF)等[32]对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国际采购办公室组织进行了研究。在方法上,多数研究采用了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所采用的支持性理论主要涉及交易成本理论、网络理论、跨文化理论、平衡计分理论、国际扩张理论;在研究地域上,东道国主要分布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在母公司所在地方面,主要是日本和西方国家,采购来源地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总部在发展中国家的全球采购现象被学术研究忽视了;在国际采购办公室研究议题上,主要涉及国际采购办公室的定义、主要活动、区位选择、优势、劣势、人力资源管理等[31]。

五、全球采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全球采购的利益与挑战。全球采购有两个方面的利益:一是降低成本[33-34];二是实现差异化,包括提高产品质量[35-36]、改善服务与交付[34]、开拓研发能力[14,37]。全球采购是一个阶段性的进程,不同阶段所追求的利益是存在区别的。在全球采购发展的初期,全球采购追求的利益有限,或者是因为国内的生产技术达不到要求,缺乏某些资源性产品,生产设施不足,供应能力不足,或者是因为国内无法保证持续供应[34]。在全球采购发展的高级阶段,企业更倾向于追求战略利益而非成本因素[38-39],如总成本的削减、更多的质量改进、更短的循环周期、更多的交付改进[34],接触更新的技术、更优秀的服务、更多的创新与改造、更快的上市速度[40]。相比于国内采购,全球采购面临的挑战更多也更复杂[35,41-44]。阿尔盖尔(AlguireMS)等[39]将全球采购面临的障碍分为内部障碍和外部障碍两类。巴特(ButterFAGD)等[45]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按照三个维度,即客观(硬)因素与主观(软)因素、企业内部控制因素与企业外部控制因素以及交易的不同阶段,对全球采购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实施战略性全球采购的企业所面临的障碍与那些不实施战略性全球采购的企业是有很大区别的[46-47]。随着交易双方距离的增加,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体制均汇集于全球化市场,采购的战略性被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软性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45]。不实施战略性采购的企业更不容易克服所面临的障碍。实施战略性采购的企业面临更多微观管理方面的障碍,不实施战略性采购的企业缺乏对全球采购的基本经验,将面临更多宏观方面的障碍[37]。(二)全球采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洛克斯特罗姆(LockstromM)等[48]将全球采购绩效的测量指标划分为两类,即效力(Effective⁃ness)指标和效率(Efficiency)指标。效力指预先设定的目标被完成的程度,可采用的指标是产出与名义产出的比率[49]或者其他无形的方面,如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提供供应商服务、获得预期质量的货物[27];效率指为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所需投入的程度,可采用的指标为名义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49]或成本缩减、订单处理时间等[27]。通过对实施全球采购取得成功的企业和未能成功的企业进行对比,学者们总结出了影响全球采购绩效的一些因素[11,34,44]。彼德森(PetersenKJ)等[50]基于问卷调查和路径分析指出,全球采购的组织结构和程序、国际语言能力、高层管理人员对全球采购的承诺对全球采购效益至关重要。施泰因勒(SteinleC)等[51]在对低成本全球采购和技术采购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指出,对于技术采购,成为供应商的重要客户非常有必要,企业和供应商处于同一集群有助于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奎恩斯[20]根据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影响全球采购决策和绩效的两个先决条件,即与采购有关的资源和与采购有关的能力。洛克斯特罗姆等[48]将影响全球采购绩效的资源划分为五个方面,即有形资源、无形资源、能力、基础外部资源、复杂外部资源。(三)全球采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部分文献认为,全球外包对技术创新具有负面影响。科塔贝等[52]认为,企业只有在国内丧失竞争力时,才会选择海外建厂直至海外外包,尽管这可以在短期内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但长期来看会恶化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最终使企业不得不退出该行业或重新内部化生产。丹卡巴(Dank⁃baarB)[53]对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生产的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区位距离的拉大,企业不同职能组织也会远离,而某些类型的知识存在对生产制造环节的黏性,这些均会对实施海外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负面影响。还有文献肯定了全球采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科塔贝[54]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企业的全球采购是效率导向型的,而日本企业的全球采购是效力导向型的,能够有效地协调研发、制造和营销活动,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莫尔[55]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必须建设快速投放新产品的创新能力,且应在网络化环境中与供应商建设一种更为灵活、广泛、庞大的联合研发能力。特劳特曼(Traut⁃mannG)等[30]阐述了全球采购提高竞争力(包括创新能力)的机制,即规模经济、信息和学习经济、流程经济,其中后面两个机制可能更有利于实现创新。施泰因勒等[51]对通过集聚作用实现创新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从关系的角度来看,那些技术型的全球采购应争取与关键供应商聚集在同一区位,通过成为它们的优质客户来获取关系租金。

六、全球采购的区位选择和组织形式:国际经济学范式

区位选择和组织形式是全球采购战略决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56]。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关研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框架过于宽泛,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IL范式)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入手为决策提供了框架,但该范式过于宽泛,以致无法构建能够做出鲜明预测的理论,在解释单个企业行为方面甚至更加没有效果[57]。二是只重视区位选择或组织形式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管理学界往往认为组织形式决策更加重要[14],OIL范式存在重组织形式轻区位选择的倾向,国际经济学理论中的新古典模型出现了只重视区位决策而忽视代表控制权的组织形式问题[56]。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国际经济学家安特拉斯(AntràsP)等[58]的数理模型中得到了解决,他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单个企业,足够聚焦并且能够做出鲜明的预测,在以往重视区位决策的贸易模型基础上,将组织形式的决策也囊括了进来。该模型建立在垄断竞争、差异化产品、异质性企业、不完全契约假设的基础之上,强调区位特征与行业特征交互作用对企业全球采购区位选择和垂直一体化决策的影响。(一)全球采购的区位选择。不同的东道国具有不同的采购潜力,这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和贸易成本。在供应商生产率非常分散的中间品购买过程中,一国技术水平越高,劳动力和贸易成本就越低,该国就越具有采购潜力[58]。在计量实证研究中,对全球采购东道国的观测往往具体化为观测企业中间品进口的二元边际:一是广度边际,即在某个国家进行采购的企业数量或企业选择的东道国数量;二是集约边际,即从某个国家采购的中间品所占的份额[58]。影响全球采购集约边际的机制具有与出口集约边际[59]基本一致的逻辑,但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重要区别:一是全球采购涉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受不完全契约影响更大。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采购的产品特征(总部要素密集度、产品个性化程度、中间品替代弹性、平均买方需求弹性等)与东道国的国家特征(融资约束、东道国契约制度质量)交互作用,对全球采购的集约边际产生影响[56]。二是与出口决策不同,全球采购东道国的选择存在相依性[58]。(二)全球采购中企业与供应商的组织形式。全球采购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内部采购和外部采购[10],即是否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子公司或外包给企业之外的生产商或承包商[45],用国际经济学家的术语来说就是垂直一体化或市场化交易[60]。早期研究主要依据交易成本理论,侧重于市场化交易下的契约摩擦和事前的非效率扭曲。安特拉斯等[60-61]则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中的产权方法进一步关注一体化组织的契约摩擦,引入不完全契约情况下的资产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机制,更为合理地构建了组织形式的决策模型,刻画了区位特征与行业特征交互作用对企业采购离岸决策与垂直一体化决策的影响机制。安特拉斯等[60]的数理模型表明,零部件要素密集型行业倾向于外包,生产率低的企业倾向于在本国外包,生产率高的企业倾向于在低成本国家外包;总部服务要素密集型行业倾向于垂直一体化,随着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企业会依次选择本国外包、本国垂直一体化、低成本国家外包、低成本国家垂直一体化。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安特拉斯[62]认为,在本国,采购企业与供应商的合约是完全的,企业无论选择外包还是垂直一体化都是没有区别的。企业产品开发阶段的低成本生产并不重要,企业不会选择海外生产或海外外包。而随着产品越来越标准化,海外低成本生产变得更有吸引力,企业开始寻求海外采购。在海外,采购企业与供应商的合约存在不完全性,供应商生产质量无法受到充分监督,企业首先选择海外垂直一体化,其后才会选择海外外包。

七、现有研究评论及展望

国际经济学范文篇10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