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7:06:13

国际化改革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1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截至2008年底,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先后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和中港两地上市等重大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商业化、制度化和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产权制度基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国际化已经成为各主要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和国内一样本地化的服务,并通过银行与国内的总部建立便利的资金结算和往来;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利用国际化的产品为其实现交易资金的成本锁定;拥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个人客户,希望银行为其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以降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比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他们设置了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经营网络,创造了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了全球统一的计算机交易和管理系统,拥有精通本地语言及英语的国际化人才,深谙不同国家的法律及市场特点,能够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便利服务,因此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首选合作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中,每一步都体现出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方向: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和财务报表公示,收购海外金融机构、加快到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等。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人才培养跟不上机构扩张速度。以工商银行为例,在短短五年时间,该行即实现了香港、澳门、印尼、南非、美国、澳洲、卡塔尔、阿联酋等地区和国家经营网络的拓展和新建,但国际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未同步进行,造成一方面海外分行人员紧缺,另一方面国内提供不出合适人选、只能让业务过关但语言不过关的员工赶鸭子上架的尴尬情形。

其次,管理机制改革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商业银行的政府机关作风依然比较严重,商业化程度和对市场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虽然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和生存的压力,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部分员工自我利益保护,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机制上进步缓慢,尚待进一步的更新和突破。

第三,产品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由于了解国际发达金融市场产品运作的员工十分稀缺,同时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低效导致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出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创新速度难以跟进客户需求的现象。尤其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行政垄断的护佑下,可以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以“客户为中心”长期以来只是一句口号,缺乏实际措施,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第四,国际化意识尚未深入人心。目前,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演讲、文件、讲话的层面,尚未真正深入中层和基层员工,而这些人正是银行进步和改革的根本推动力。如果无法让他们了解国际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方向,来自高层的决策和指令将无法得到正确的实施,从而导致改革结构与预期的方向丧失或偏离。

国际化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的选择,是对旧体制、旧思想的颠覆,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建立,这个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但这个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任何一个在全球金融业排名靠前的金融机构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国有商业银行在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充满智慧和创造性推进这一进程。

三、国际化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国际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将是一个持续改革、全面改革的过程。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发展的启示和警醒,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意识国际化。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首先是经营意识的国际化。国有银行的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化经营对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进行国际化改革就不可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不可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后国内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中资银行就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客户边缘化、利润微薄化、人才低端化、产品陈旧化、能力萎缩化”的境地,这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份额是不相称的。

第二,机构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的前提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相应的经营机构,中国银行以服务奥运会为契机,交通银行以服务世博会为契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通过积极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立经营机构,这使银行服务终端延伸到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城市,为国内及当地客户提供便捷和本地化的金融服务,为业务的国际化奠定基础。但这一过程将是持续和长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银行的海外网点与中资企业的海外经营如何有效对接,需要进行积极探索。

第三,管理国际化。要实现庞大跨国机构的顺利运转,管理机制和制度必须更加具备灵活性和规范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和各国的政策环境。由于国际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为代表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远大于国内经营,各国监管要求也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国际化银行的管理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第四,系统一体化。在机构国际化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交易和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的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产品和管理的国际化。现在多数银行通过外包实现业务的信息化,而且业务系统大多只基于人民币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业务国际的需要。

第五,人才国际化。国际化的管理离不开国际化的人才。在国际化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应重点引进具备多语能力、业务熟练、熟悉国外金融环境和制度、了解外国客户心理和文化特点的专业人才,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并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使其成为银行国际化改革过程中最直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六,产品国际化。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比重在全行业务中占比非常低。面对跨国资金结算、外汇交易、国际投资等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国际化产品,以及提高自身国际业务的创新能力将是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中核心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贺苗.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1).

[2]理查德·杰克逊.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人才引进[J].国际人才交流,2009,(1).

[3]郭颂.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2).

[4]王伟藩.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10).

[5]马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8,(9).

[6]葛兆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08,(8).

[7]郑良芳.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和推进国际化战略[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7,(2).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和国内一样本地化的服务,并通过银行与国内的总部建立便利的资金结算和往来;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利用国际化的产品为其实现交易资金的成本锁定;拥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个人客户,希望银行为其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以降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比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他们设置了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经营网络,创造了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了全球统一的计算机交易和管理系统,拥有精通本地语言及英语的国际化人才,深谙不同国家的法律及市场特点,能够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便利服务,因此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首选合作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中,每一步都体现出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方向: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和财务报表公示,收购海外金融机构、加快到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等。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人才培养跟不上机构扩张速度。以工商银行为例,在短短五年时间,该行即实现了香港、澳门、印尼、南非、美国、澳洲、卡塔尔、阿联酋等地区和国家经营网络的拓展和新建,但国际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未同步进行,造成一方面海外分行人员紧缺,另一方面国内提供不出合适人选、只能让业务过关但语言不过关的员工赶鸭子上架的尴尬情形。

其次,管理机制改革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商业银行的政府机关作风依然比较严重,商业化程度和对市场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虽然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和生存的压力,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部分员工自我利益保护,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机制上进步缓慢,尚待进一步的更新和突破。

第三,产品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由于了解国际发达金融市场产品运作的员工十分稀缺,同时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低效导致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出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创新速度难以跟进客户需求的现象。尤其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行政垄断的护佑下,可以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以“客户为中心”长期以来只是一句口号,缺乏实际措施,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第四,国际化意识尚未深入人心。目前,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演讲、文件、讲话的层面,尚未真正深入中层和基层员工,而这些人正是银行进步和改革的根本推动力。如果无法让他们了解国际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方向,来自高层的决策和指令将无法得到正确的实施,从而导致改革结构与预期的方向丧失或偏离。

国际化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的选择,是对旧体制、旧思想的颠覆,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建立,这个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但这个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任何一个在全球金融业排名靠前的金融机构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国有商业银行在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充满智慧和创造性推进这一进程。

三、国际化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国际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将是一个持续改革、全面改革的过程。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发展的启示和警醒,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意识国际化。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首先是经营意识的国际化。国有银行的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化经营对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进行国际化改革就不可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不可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后国内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中资银行就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客户边缘化、利润微薄化、人才低端化、产品陈旧化、能力萎缩化”的境地,这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份额是不相称的。

第二,机构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的前提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相应的经营机构,中国银行以服务奥运会为契机,交通银行以服务世博会为契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通过积极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立经营机构,这使银行服务终端延伸到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城市,为国内及当地客户提供便捷和本地化的金融服务,为业务的国际化奠定基础。但这一过程将是持续和长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银行的海外网点与中资企业的海外经营如何有效对接,需要进行积极探索。

第三,管理国际化。要实现庞大跨国机构的顺利运转,管理机制和制度必须更加具备灵活性和规范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和各国的政

策环境。由于国际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为代表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远大于国内经营,各国监管要求也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国际化银行的管理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第四,系统一体化。在机构国际化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交易和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的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产品和管理的国际化。现在多数银行通过外包实现业务的信息化,而且业务系统大多只基于人民币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业务国际的需要。

第五,人才国际化。国际化的管理离不开国际化的人才。在国际化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应重点引进具备多语能力、业务熟练、熟悉国外金融环境和制度、了解外国客户心理和文化特点的专业人才,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并配置到适合的岗位,使其成为银行国际化改革过程中最直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六,产品国际化。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比重在全行业务中占比非常低。面对跨国资金结算、外汇交易、国际投资等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国际化产品,以及提高自身国际业务的创新能力将是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中核心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贺苗.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1).

[2]理查德·杰克逊.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人才引进[J].国际人才交流,2009,(1).

[3]郭颂.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2).

[4]王伟藩.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10).

[5]马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08,(9).

[6]葛兆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08,(8).

[7]郑良芳.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和推进国际化战略[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7,(2).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3

关键词:税制改革国际化本土化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适应国际经济与税制改革发展趋势,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到底中国税制应向何处去?笔者认为,要从本国经济、社会实情出发,冷静思考加入WTO后如何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WTO的原则要求,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新一轮改革中对税收制度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一、中国税制应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所谓中国税制的国际化是指中国税收制度的制定、施行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领域中税收制度的联系、运行规律和共同特征;要符合世界税制改革与发展趋势,有效地借鉴和运用各国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服务。税制国际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WTO原则框架下设置税制;二是充分借鉴国外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虽然一些大国和富国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机遇,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的。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开始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程,税收作为政府试图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和减少其消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才能确保中国入世后获得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税制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借鉴各国税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历程,是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过程。我国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从税制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是一次具有初步接轨意义的改革。目前世界各国推行减税,尤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实施减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因此,认真研究世界减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运行现状及其税制和税负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遵循税收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选择。

所谓中国税制的本土化是指中国税制在遵循国际化的前提下,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的现实改革与发展需要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中国税制不仅要适应加入WTO要求走国际化道路,而且要适应国内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走本土化发展的道路。税收从来都是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重要工具,税制的设置是基于本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状况,离开这些考虑片面追求税制国际化和趋同化是不现实的。我国的现实是:(1)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均GDP水平低下;发达的东部与落后的西部并存;先进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与落后的传统企业并存;大型企业集团与众多中小企业并存;生产力先进的城市与生产力低下的广大农村并存,小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等等。税制改革必须从这一现实出发,要有利于经济结构及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管理能力等多种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维持这种格局,不可能马上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或所得税与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这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税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发挥的有限性,而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3)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温和和紧缩的发展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定人口背景下的失业问题及其他相关矛盾进一步突出。经济改革必须有利于扩大内需、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税收负担合理,税收制度改革只能表现为渐进式、阶段性改革的特征。

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发达国家总是期望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置于可控制的水平。国际规则制定的不平等,各市场主体的原始起点不同,最终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及税收主权,不能因为对国际社会全面开放而自动放弃国家主权和税收权益,中国税制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立足于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必须实现内外税制的统一,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内外资地方税制,将现行只针对内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的税收的征收范围扩展到包括外资企业和外籍居民在内的所有纳税人。应统一城乡税收制度,按照对商品和所得征税的原则,改革现行与自然经济相伴生、歧视农业和农业生产者的税收制度,从税收制度上消除对城乡市场的分割。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建立统一的公司法人所得税制,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区域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根据产权重组的实际需要,对企业并购的所得税问题参照国际惯例作出科学规定。要进一步强化增值税、营业税的中性特征,减少税收对价格信号的扭曲。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消除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设置而对经济运行和税收征管产生的负面影响;适当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减少税率档次;在暂时不能取消营业税的情况下,应统一营业税税目、税率。要进一步统一税政、统一税权,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使不同层次的政府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税权,把区域间的税收竞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二)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

税制改革要消除税收政策障碍,促进全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加。要进行增值税转型、消除股息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取消土地增值税、优化营业税等。要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对汽车、商品房、旅游、保险、教育等消费热点,制定和完善有关消费税、营业税以及相关地方税的税收政策。要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适度加大直接税在整个税收中的比重,优化税制结构,减轻出口退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通过综合调整税收政策,如增值税转型和扩大征收范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税收政策环境。

(三)以促进科技进步、保持生态环境为重点

要统一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的界限,进一步调整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将科技优惠政策的重点放到补偿和降低高新技术投资风险上来。改变目前以流转税优惠为主的格局为更多的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要制定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征收环境污染税。完善现行资源税制度,扩大征收范围。

(四)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革税制、调整税收政策

进一步消除现行税制中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对采掘业实行增值税转型、减轻水电业税负,将森林资源、水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逐步取消东部沿海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进一步完善促进再就业、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有关税收政策

首先在税收政策上对资本含量不高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应开征社会保障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应对中小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门路。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六)优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与政策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发挥个人所得税在再分配环节调节收入分配的主力作用。在税制上要完善立法,改变现行单一分类所得税制的模式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模式;调整课税范围、税率结构、税前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的归集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产税制,在个人财产积累和转让环节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发挥财产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通过流转税的政策设计,充分体现对低收入者的优惠、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充分发挥流转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七)加强国际税收协调

遵循WTO涉税规则尤其是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原则,调整现行税收政策中不符合这些原则的内容。积极利用WTO规则,调整和优化中国的税收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政策、西部开发的税收政策、对技术改造的扶持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等。应认真清理现行税收政策,规范管理程序,增强我国税收制度的透明度和统一性,为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税收环境。

(八)进行税费同步改革

进一步确立税收在政府收入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税费改革,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和机制,重新审视目前各类收费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留部分有偿服务的事业性收费项目,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项目改为收税,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

参考文献

(1)锡德里克*桑福德《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刘军等《世界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4

1.政治方面:大国崛起的政治诉求。“二战”后,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渐密切。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借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东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重新回归世界大国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在经济上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明确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之后,德国政府从1968年开始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教育促进法、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规范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两德统一,更加密切了与东欧各国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德国在东欧地区的话语权。鉴于此,1991年,德国科学审议委员会在向德国政府提供的政策咨询中表示,统一的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东西欧融合发展中,教育与文化需要承担特殊的政治使命。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国际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共识,作为德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文化手段,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大提升了德国的政治竞争力。2.经济方面:重塑德国经济的需求。“二战”后,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德的统一,知识经济日渐成为德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德国对高科技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及外来国际化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1975~2000年,德国对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是高科技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电子、精密机械制造及信息产业等领域尤为明显。这些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意识,能够与外国进行交流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必然会促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德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已然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技术及新产业的出现使得德国技术技能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上近些年来德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明显,就业人口体量不断减少,客观上要求德国职业教育加快国际化改革步伐,从国外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来解决国内人才供应不足问题。3.社会文化方面: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需要。欧洲各国在文化及教育领域交往极为密切,当下,欧盟理事会开展的“伊拉斯谟文化项目”“欧洲年轻人发展计划”等均是欧洲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德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出了诸多国际顶尖成果,其职业教育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据统计,世界各国进入德国留学的学生,在2000—2015年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其中半数进入了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只有坚持国际化道路,加强国际化体系改革,在现有模式下不断创新,加快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才能够继续提升影响力。4.学术方面:全球教育强国的地位诉求。事实上,德国的学位制度与国际通行的学位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国际通行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与博士,对应的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而德国的学位只有硕士与博士两个层次,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存在学士学位的普通本科教育,这与全球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无法兼容,使得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果无法与其他国家的学位制度相互转化。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就是确立应用技术大学享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以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学位制度接轨。自近代以来,德国高等学术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现在德国高等教育从整体实力上落后于美国、日本,甚至落后于英国、法国。德国要想恢复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必须改革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本科教育及学位制度的兼容性,更好地推进德国教育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重塑德国教育强国的地位。

二、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主要行动

1.推进学位制度国际化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的可转移性。鉴于教育发展的国际化与大众化要求,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其学位制度体系与国际学位制度体系不兼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认可力,无法实现与其他国家本科教育之间的接轨,无法实现学习成果迁移。为此,2009年以来,德国加大了学位制度改革,实现了职业教育学位化,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规范职业高校的名称与英译。德国于2009年11月修改了高等学校纲领法,将应用技术大学(FH,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一律改为高等学校(HS)、高等技术学校(TH)、应用科学高等学校(HAW),英语统一翻译为“应用科学大学”(UAS)。名称规范之后,大大提升了职业高校的国际识别度,突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术性与实用性特色,为职业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扫清了障碍。第二,改革学位与学制。德国在传统上是没有学士学位的,修改后的“高等学校纲领法”规定,职业高校可以授予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而且在学历文凭证书上不再标注“FH”字样。其中学士学位是职业教育的专门学位,硕士学位可以对应普通高等学校的硕士学位。在学制方面,职业高校的学制原来为4年,现在改为3~4年;硕士学位学制还是维持1~2年不变,但在同一职业高校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学位不能超过5年。学位与学制的改革,从制度体系上扫清了与国际学位不对等的问题,也提升了德国职业高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第三,拓宽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通道。在德国,博士学位是学术学位,以前只有普通高校才能授予。如果职业高校的毕业生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必须接受普通高校的入学考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才能获得。2009年,学位制度改革之后,德国政府逐渐放开了对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限制,授权部分职业高校可以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如2011年德国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博士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让德国职业高校单独授予博士学位尚需时日。2.推进学分体系的国际互认,提升职业教育的可兼容性。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范围的学分互认体系已经形成。欧盟学分互认体系由欧洲学分互认系统(ECTS)和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互认系统(ECVET)两大部分组成,ECTS系统是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ECVET是欧盟职业教育领域的学分互认,包括职业教育的学分积累与学分转换两个方面。欧盟学分互认体系建立以来,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对欧盟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也影响到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学分互认机制主要是学时互认,这种学时制度在欧盟范围内缺乏兼容性,与欧盟之外的国家更是缺乏联系与兼容,导致德国职业教育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为此,德国从2010年开始构建了一套职业学分互认体系(DECVET),力求与欧盟学分互认系统接轨,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经过几年的发展,该体系在学分成果互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DECVET系统作为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桥梁,在加强职业教育跨境合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其内部兼容性上看,该系统与德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分体系互通,并获得了普通高校的认可。从外部兼容性上看,该系统与欧盟的教育政策、ECTS、ECVET之间也实现了互通。为了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促进德国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该系统的学分体系不仅包括理论学习获得学分,还包括企业培训课程、学生技能展示、实验室工作成果、实践研讨会成果等学分。这些学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积累,能够作为其在欧盟其他国家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由此可见,DECVET不仅实现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互通,也实现了与欧盟学分系统的互认,更弥补了德国职业教育学分转化的空白。从这个意义上看,DECVET的成功构建提升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打通了与世界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成果互认的壁垒。3.构建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提升职业教育的可通用性。2002年欧盟“哥本哈根宣言”的颁布,推进了欧盟范围内各成员国职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的构建,消除了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资格认证体系的障碍。2008年,在“哥本哈根宣言”的基础上,欧盟理事会出台了欧洲职业资格框架(EQF),日渐成为欧盟范围职业资格认证及等级确认的平台,为欧盟各国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资格标准。EQF以职业能力为根本划分了8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学习的历程及相应成果在这些等级资格之间实现认证与转换。然而,在欧盟确立EQF的时候,德国繁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却导致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复杂,没有固定的等级标准,无法与欧盟进行对接,进而阻碍了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鉴于此,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同各州比较教育文化教育部长在2010年达成了职业资格框架认证协议(KMK)。按照这个协议,要在德国建立统一的终身学习资格框架(DQR),DQR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框架体系,将德国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全部纳入其中。经过几年的研究与讨论,2013年6月,德国正式出台了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具体细则。DQR是以欧盟EQF为基本模板构建而成的,也分为8个不同的等级,并以逐级提升的方式来促进学习者从新手到熟练的过程转变,如此既能够充分反映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还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学习的终身性、连续性等特征。DQR以学习成果为主要导向,将各类资格框架纳入社会个体的职业资格及综合学习能力之中,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转换提供通道,也为不同类型职业教育资格之间的转换提供通道。整体看,DQR与EQF在结构、框架体系及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均将资格框架作为不同职业能力之间转换的工具,进而加速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欧盟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接轨,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在欧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使得德国职业教育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强化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的透明度和可通用性。

三、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启示

1.以政府主导为基础转变职业教育国际视野。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发达,源于其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当传统体制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束缚的时候,当职业教育无法更多地为德国经济社会提供人才供给的时候,德国政府适时做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并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勇敢地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德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进程中,通过改革学位、学分、职业资格框架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资源互通、成果互认,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出台了部分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出台以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路径。但是,这些政策主要着眼于宏观层面,在微观上没有具体配套措施。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需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国际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保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教育视野,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坚持职业教育国际化方向以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整体转型,需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需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加速国际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出台,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是世界最大。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社会认可度较低,与其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不相匹配。因此,我国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一个较好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德国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发展尽管立足于本国,但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中,一方面要坚持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国情,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战略步骤,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之间的互认;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循国际标准,按照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学位、学分体系模式,配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参与到国际职业教育体系竞争中,探索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进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内教育体系及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3.坚持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一项长期的、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国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方式、特征、步骤,以及实践层面的构建策略与模式等。但是,毕竟教育国际化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课题,世界各国对其研究时间均较短。我国改革开放也仅仅40年,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就更少了。因此,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既要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坚持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体系建构,注重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定性分析,进而从理论上厘清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因、方式、内涵等,同时还要加强定量分析,建立相关的数据系统,随时了解国外职业教育国际化动态,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在招生、课程、专业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办学过程与模式的国际化。同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种策略相结合,在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成果过程中做好全球职业人才及资源的为我所用。4.以第三方非政府组织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整合。德国职业教育对外资源交流与整合大部分是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承担的。比如“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就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在推动德国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实际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国际交往中能够较好地避免政府间的冲突与误解,承担着对外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的重任,如美国50%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是由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完成的,美国学者沃尔科特戏称美国第三方机构是“影子国家”。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第三方机构主要是各个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机构及社会上的留学中介组织,职业教育领域几乎无第三方机构存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均没有设立对外交流的学术组织,社会留学中介机构也几乎不从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业务。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积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在中美、中欧、中非等合作上成果斐然。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应大力培育第三方机构,打破对外交流的障碍与壁垒,构建能够服务于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需求的第三方力量,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与网络,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廖圆圆,俞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J].上海教育,2015(26).

[2]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

[3]张朝然,夏俊锁.新世纪的德国职业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14).

[4]段玮玮.德、澳职业教育国际化及其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5]肖凤翔,张荣.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动因、改革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7(4).

[6]胡茂波,王运转,朱梦玫.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策略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6(10).

[7]许冰冰.德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5

一、国际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合现状分析,目前高校推进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有工作量系数的增加或其他激励措施,教师争相开设双语教学课,但往往名不符实,课件中出现几个英文单词,用中文讲解。2.为了评职称,教师争相写双语教材,但使用的却是中文式的英语,甚至还有很多错误。3.学生听不懂,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学。4.培养体系不完整,只有零星几门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普遍没有接收留学生的能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化交流合作中作为媒介,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化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听说能力及用英文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原版教材方便教师学习借鉴国外完善的课程体系,原版教材中还包含大量实例数据材料,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知识原理,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国际视野并掌握分析方法[7]。为解决以上问题,推进重庆大学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教学计划,并采用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创新措施

我们可以从国外直接把最先进的教学体系、教材、多媒体课件、作业、实验、考试全盘复制,再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培训,这样肯定可以快速实现国际接轨。但为什么不能直接照搬英美的本科教学呢?因为中国学生经过多年的传统应试教育,理解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不适合英美教学模式;并且与英美国家文化上有差别,语言上也有障碍。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华人文化,制图也大都与中国一样是第一角画法(英美大都使用第三角画法),本科教育源于英国并根据华人的特点进行改良,更适合华人学生并已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办成了国际一流大学(英国TIMES排名36)。更为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同行可以无私提供帮助(教师培养、教材等全部无私支持)。作为回报,我们可以提供优秀毕业生,教师可以在科学研究上相互合作。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主要完成如下计划:1.10%毕业生推荐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际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50%推免重庆大学的研究生,30%推免国内其他高水平学校研究生,10%进入国际公司或高水平研究机构;2.有条件的学生去新加坡实习;3.改革毕业设计(采用导师制、模块化);4.实现全员奖学金(企业提供的奖学金面向实验班全体60名学生,并实行淘汰制);5.完成传统培养体系与国际化培养体系的融合和匹配。

三、与现有的培养方案融合及匹配

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必须与现有传统培养方案匹配和衔接。培养方案既满足教育部对政治理论课、文化素质选修课、军事训练课等的要求,又结合学分收费改革试点总学分不超过170及总学时不超过2100、实践性环节40学分左右(40周左右)的现状,还兼顾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课程,并参照国外著名大学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成建制、成体系引入国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实验、多媒体课件、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因为实验班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从事研究性工作,如10%左右的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研究生,80%左右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其余10%左右的学生到国际公司或研究所、设计院从事研发工作,因此必须掌握扎实、深厚的机械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基础、机械基础及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并具有创新能力。与现有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数学课程,如“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加强了力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了“固体力学”、“应用力学”、“振动理论及应用”等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增加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强化了材料知识基础,如增加了“材料工程基础”和“工程材料”两门课程;扩充热力学知识,开设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引入了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如增加了“微系统设计与应用”。同时,在培养计划中,有22门课程体系引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机械系的课程设置,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协商,每年派4名教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进行了相关课程进修学习。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派这些课程中的部分教师来我校讲授示范课程。作为补充,对22门之外引入的其余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结合学校的教师出国培训计划,到欧美著名大学机械系进修培养。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将原来的“毕业设计”改为“综合论文训练”,从而注重了创新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实验班采用配备导师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下图中字体为加粗斜体的课程是与现行传统培养方案相比所增加的课程。其中,26门课程引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原版教材,采用英文教学。总之,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突出特色是:具有扎实的机械学科基础,按专业大类培养(口径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学生选拔

根据机械类本科生公共课、基础课的开课时间要求,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为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物理、英语、军事训练等。因此,实验班培养计划中第一年所修的课程与其他平行班的课程设置完全一致。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工作将在第二学期考试结束后进行。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该专业每年招生370多名),并欢迎学院其他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的同学参加。主要参考一年级所学的主要课程成绩,并加试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最后通过专家综合考评选择6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实验班(需要学校教务处给予支持和配合,因为可能涉及少部分学生转专业、学生行政班调整、组建新的实验班等问题)。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化趋势;工商管理;教育改革

当前工商管理教育被列为重点课程,正因如此很多教育机构都会通过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方式了占据了我国的教育市场,让教育产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很多学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即通过书本内容讲解,教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难以提高对工商管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习质量不高。面对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通过对工商管理教育进行优化和改革,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工商管理教学理念,提高工商管理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培养出的的工商管理人才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占据主导,并可以驾驭国际市场,成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一、国际化形势下工商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经济国际化趋势日益严峻,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会随之扩大,覆盖面变宽,不仅可以发展实体经济,还可以融入虚拟经济,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融资渠道和融资领域的拓展,使得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手段也变得复杂,不仅会涉及到国内的业务范围,还会涉及到很多国外的业务,工商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备受挑战。只有摒弃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采用创新管理理念才能适应当前国际化快速的经济发展。对于工商管理行业来说无非是一个发展机遇,可以让工商管理企业快速发展,并且会拓展其业务范围,业务的渠道和方向也在转变。而在开展和管理业务的同时,对于工商管理企业也是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管理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单一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很难适应于当前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来打造管理体系。

二、国际化形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影响

国际化形式下科技发展迅速,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故工商管理教育中必须要改革教育模式,提高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以适应于当前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经济国际化趋势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逐渐成为主导,不仅可以提高工商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管理错误的出现,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工商管理教育需要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采用当前创新理念和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师资团队,优化教学课程从而为工商挂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三、国际化形势下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措施

1.树立国际化工商管理理念,注重对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首先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当前国际化的经济形势,必须要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2.改革课程设置摒弃传统的课程设置,为工商管理教育设定专门的目标,努力打造全球化、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具有超前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课程设置中避免沿用传统套路中的模式,要融入全球化经济理论、管理理论,熟悉经济活动的规律,深入管理理论课程的内容,并且要在课程设置中融入统计和信息技术,通过当前的统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等来提高分析和统计数据信息的能力,在管理中会常用到很多冗杂而繁多的数据信息,通过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可以快速的处理和编辑。

3.课程内容中融入更多的国际性案例,将国际前沿性问题添加到课程设置中,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局限于眼前和国内的焦点,还是将眼光放长远,明确国际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等。

4.构建国际化师资团队招聘具有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人才,并要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培训和教育,丰富其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等。而招聘的师资团队不仅是理论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最好是在某工商管理企业任职过的教授等,可以将自身经验和接触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并可以培养国际化师资团队,选聘具有国外工作经验的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学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引进国际师资力量,并融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经验等。若学校条件有限,可以选择部分教师到国外进修,参入到国外知名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中,在实践工作中掌握工商管理经验和技巧,并可以将具体的教学案例和管理经验分享给学生。

5.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主要是根据课本的思路走,然后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和分析,教师仍旧占据主导位置。而当前国际化形势下,改革了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也必须要发生转变,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课堂上将具体的案例设置为某个情境,让学生们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如果问题出现自身上,如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能动性,积极的去分析、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等,主动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可以应用微信、qq群等进行经验和学习技巧的分享,让学生通过远程可以获得经验和技巧,提升自身的工商管理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对工商管理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理念,树立争取的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意识,摒弃传统的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提高自身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更好的为工商管理行业服务,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程志刚 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雷怀英.从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谈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113-116.

[2]马璐.从高等管理教育改革的趋势看我院工商管理教育的教学改革[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S1:8-11.

[3]胡鞍钢,赵黎.中国城镇非正规经济发展轨迹(1949—2004年)[A]..国情报告(第九卷2006年(下))[C].:,2012:68.

[4]钟鸣.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国际化办学运营方案研究[A].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国际化;专业胜任能力;课程体系建设

一、会计教育国际化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

(一)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实施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深入,会计职业也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及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这给我国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与发展方向。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近年来在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上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与创新。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常见路径有三种:使用国外教材或借鉴国外课程体系;中外合作办学;在学历教育中融合国外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如ACCA,CIMA,ACA,CGA,AICPA,CMA等。其中融合了国外职业资格考试课程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有助于将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理念导入我国的会计教育体系,提高大学会计教育与实务需求之间的关联度,成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首选方式。虽然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至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以应试为目标的会计国际合作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与抵消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融入。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尚处于初始阶段,会计教育国际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陈春华,2013)。本文以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为基础,以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改革思路与实施框架,并对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项目的教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二)国际会计教育准则

会计教育国际化是伴随会计审计准则趋同、会计职业国际化应运而生的,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与形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统一的标准Karreman(2007)指出,会计教育国际化应当关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会计教育全球协调、准则与规制、全球化与趋同、课程开发、专业会计能力教育。会计教育全球协调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在会计教育国际协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AESB通过一系列的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IES,下文简称会计国际教育准则),为会计教育以及专业会计师培训提供了国际标准。迄今为止,IAESB共了8个IES,分别是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准入条件(IES1)、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IES2)、职业技能(IES3)、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IES4)、实务经验要求(IES5)、专业能力和胜任能力的评估(IES6)、职业后续发展(IES7)以及审计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IES8)。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系列自以来一直不断更新与改进,以体现职业界对会计职业及会计师能力的最新需求。值得提出的是,会计国际教育准则虽然是针对职业会计师的教育准则,但该准则系列对大学会计专业教育,尤其是会计国际化项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实施框架

(一)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会计教育国际化作为深化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有效手段,是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如何推进会计教育国际化建设上,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杨政等(2012)认为会计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在国际会计教育合作中需要消除应试教育的短视目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会计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体系。魏亚平和高雪敏提出在课程体系中应强化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的设置,着力于培养具有战略思维、较高专业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的国际会计管理人才(2011)。Needles(2005)认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会计教育中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会计课程中过于强调簿记技巧与内容;第二,会计教育者对国际准则与实务了解较少;第三,会计高等教育缺少充足的资源;第四,会计职业道德并未作为独立的学科或者课程进行教学。上述研究虽提出了众多中肯且有建设性的意见,但这些建议相对具体或微观,并没有在全局与整体上对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在构建会计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时,IFAC的会计教育国际准则无疑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国际标准。本文依据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结合会计国际化培养目标,设计出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框架。

(二)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框架

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围绕“专业胜任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从国际化视角明确了职业会计师的知识体系、技能要求、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在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公告框架中,专业胜任能力被定义为具有在工作场所胜任工作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价值、道德与态度三个方面。根据胜任能力界定的三个领域,国际会计教育具体准则对职业会计师培养提出了全球化的标准与指南,涵盖了基本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工作经历要求、能力评估方法等多个内容。国际会计教育准则涵盖的这些内容也正是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如培养目标设定、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教学评价方法选择等。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与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在目标与内容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在会计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中的适用性,因此可以将会计国际化项目课程改革具体内容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具体准则相关联,构建出基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会计国际化项目课程改革实施框架。在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体系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国际教育公告框架》明确了会计国际化项目专业胜任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IES2-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指出职业会计师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可作为会计国际化项目的课程设置的一个参考基准;《IE3-职业会计师专业技能》对会计职业能力做了详细分解,为会计国际化项目专业能力培养描绘了具体目标;《IES4-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为会计国际化项目的伦理教育模块设计了完整的实施方案;《IES5-实务经验要求》可指导会计国际化项目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IES6-专业能力和胜任能力的评估》对会计国际化项目的教学效果测评方法的选择也提供了具体方案;《IES8-审计专业人员的胜任要求》专门对审计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做出了说明。值得强调的是,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与会计学历教育的连接点是具有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确保了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对会计学历教育的指导作用。

三、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设计

(一)基于IES2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专业课程设置

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另一关键要素是专业课程的设置,Karreman等(2007)指出发展中国家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亟需改进的领域有:第一,在高等院校会计课程设置上,应当涵盖一般的商业课程,如公司治理、国际贸易、战略规划、组织发展、市场、信息与沟通技术等;第二,会计、审计等核心课程内容过时,没有提供关于最新国际准则发展的内容;第三,缺乏现代教学工具以及技术。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究竟包括哪些课程、如何设计教学计划,是我国当前会计国际化项目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IAESB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第二号—职业会计教育计划的内容》(IES2)为包括我国会计教育国际项目的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国际化标准。IES2将职业会计师基本知识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组织与企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每个模块下又提出了具体的课程设置建议,如图2所示。我国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与IES2设计的标准模块仍有差距。比如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职业判断等课程的安排上尚存在空缺甚至空白;而组织和企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课程在会计学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仍需加强。因此在会计国际化项目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当将IES2作为基准比较的一个标杆,通过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将IES2确定的基本知识结构包括在培养方案中。

(二)基于IES3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技能培养目标

《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第三号———职业会计师专业技能》(IES3)将会计国际教育准则提出的胜任能力又分解为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交流和交际技能及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五个技能领域。每个技能领域需要掌握的具体技能如图3所示,其中“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属于专业硬技能培养,而“个人技能”、“交流和交际技能”、“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侧重的是软能力培养。这些硬技能与软能力体现了市场对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核心要求,也当然是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人才培养目标。

(三)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职业道德教育设计

我国传统的大学会计课程体系中职业道德教育严重缺失,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而仅仅通过审计学课程予以简单介绍(李宗彦,2014)。《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第四号—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IES4)强调教育机构和职业组织应当对学员进行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教育,以培养其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能力并改进伦理行为。IES4还建议职业道德应当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教学,并且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除了对教学内容做出要求,IES4还对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建议。IES4倡议采用参与式的职业道德教学模式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具体包括: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针对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料的讨论、道德困境分析与辩论等。我国会计国际化项目应当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嵌入与课程设计,可遵循IES4的建议,在会计课程体系中设置独立的职业道德课程,并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对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运用。

四、结论

会计教育国际化是我国会计教育当前主要发展趋势与创新模式,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也正面临从“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的压力。在深化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改革的进程中,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发挥着重要的标杆与指南作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会计教育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框架,并对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课程改革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应当依据国际会计教育公告框架对职业会计师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以“专业胜任能力”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二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借鉴IES2指南,涵盖并突出“会计与财务”、“组织与企业管理”、“信息技术”等三个领域的专业课程;三是在技能培养上,应当以IES3为蓝本,除了重视传统的智力教育,还应当关注交流沟通、职业判断、领导力等软能力的培养;四是在职业道德教育上,应当遵循IES4的建议,设置独立的职业道德课程,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会计学各个专业课程中。当然,在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中运用国际会计教育准则时,还需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经济及会计实践发展情况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与修改。

作者:李宗彦 于永生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8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双动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早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以贸易结算业务和货币结算业务为主。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仅限于国家之间的货币交换和互助支援等项目,人民币国家化推进的层次水平很低。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及供给侧改革的助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局限于跨境贸易结算,更作为一种投资在离岸金融市场进行资本交易,其投资产品更加丰富,包括债券、基金、离岸人民币交易等等。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珠三角、上海等设立人民币结算试点,允许境外央行、金融公司、清算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地投资银行债券。

(二)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与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互通

有无2013年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面开启,中国离岸市场快速发展,加速了人民币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离岸人民币存款达1.5万亿。目前,在内地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情况下,香港成为最大规模离岸人民币业务的资金运作中心,人民币存款规模达8604.72亿。2010-2015年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三个月利率为0.52%,六个月市场利率为0.56%,一年市场利率为0.58%,且每年的利率水平基本稳定。内地人民币三个月市场利率在1.91%-3.1%间波动,六个月市场利率在2.2%-3.3%间波动,一年市场利率在2.5%-3.5%间波动,内地市场利率相比离岸金融市场利率更高且稳定性更差。因此,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中,减少人民币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差距,为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及建设上海全球金融中心做前提准备,为今后开放资本账户限制,减少来自国际资本的冲击打下坚强基础。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和离岸金融市场发展互通有无,共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三)“一带一路”战略及供给侧改革优化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结构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进出口贸易结构趋于优化;第二,人民币投资,回流途径增多;第三,银行从跨境人民币业务中获利丰厚;第四,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更加稳定清晰。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在2013-2015年的出口额分别为22100.2亿美元、23425.2亿美元、22765.74亿美元。2015年出口额多年来第一次下滑,但是2013-2015年出口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分别为57.8%、61%、68.4%,2015年出口对外汇储备的贡献率比2014年高7.4%,这反映了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及供给侧改革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趋于优化,出口产品的贸易附加值更高。从人民币投资、回流途径来看,2013-2015年中国资本账户差额分别为95亿美元、-283亿美元、-506亿美元,这反映中国企业及银行积极进行海外投资及重组并购,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适用范围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银行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授权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并对其提供流动性支持,截至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已与东南亚、西欧、南美、北美、中东等1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清算安排,因此“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伴随着银行国际投资业务的蓬勃发展而加快实现。“一带一路”新机遇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一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较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大差距,对外依存度较高,自主创新不足,缺乏经济独立性。二是金融体制不够开放,金融机构自由度受限。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需要进一步深化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资本账户仍未开放,资本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三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政治挑战。尽管目前各国普遍质疑美元的全球角色,但人民币不太可能挑战美元的地位,甚至取代美元。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实施路径

(一)充分利用现有及中国倡导建立的国际平台

积极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金砖银行等中国倡导并积极参与的国际平台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增强世界人民对人民币的信心和认同感。2015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累计发生额为6.39万亿元,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88.34%。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累计发生额8432亿元,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11.66%。更值得期待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将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保障,方便人民币“出海”,因此积极利用现有及中国倡导建立的国际平台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

(二)中国经济“外修内补”以减少对外经济的依存度

中国2013-2015年外汇储备分别为38212.15亿美元、38430.18亿美元、33303.62亿美元,高额的外汇储备及高达70%的外贸依存度,严重阻碍了中国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不足、缺乏经济独立性将不利于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拖延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要减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中国要“外修内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内改革。一是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大型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决策能力和效能,给予其更多自主权,全方位调整优化资产、负债、收益结构。二是有效的市场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进出口贸易行政审批程序。包括试点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汇核销管理,跨地区以人民币申报出口货物可以在其他地区的境内结算银行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三是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优化产业结构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多元化,大力拉动内需,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其次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培育中国国际知名企业。四是恰当的利率制度安排和利率水平。采取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对外开放。一是以基础设施融资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人民币清算支付机制。中国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要有足够规模的资金沉淀,还要有一个海外发展成熟的人民币金融市场,更要有资金运用的渠道。建立国际人民币清算支付机制就是要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保证人民币的支付结算,维护人民币的信誉,增强外国投资者及持有人的信心。二是大宗商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攻方向,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在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增长趋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已经使得人民币在白俄罗斯、泰国、缅甸、越南、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发挥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经济合作等措施,尤其在与东盟、欧盟、日本、韩国的贸易中,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范围。

(三)增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一是提升宏观调控能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海外大量的离岸人民币,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巨大挑战,中国政策自主性的下降客观上要求中国提升宏观调控能力,这就要改变以往通过准备金率调整等行政性货币操作方式,转向在货币市场及票据市场上的操作实现货币政策效果。二是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目前“一带一路”下已初步形成的经济合作走廊包括中巴经济合作走廊、孟中印缅经济合作走廊、中蒙俄经济合作走廊、中国-新加坡经济合作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等。合作走廊产业园区建设法律制度不健全,并且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强监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2013年中国正式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结构优化升级将给中国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等施加重大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当积极与其他国家或金融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应当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采取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实体经济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形成良性循环,不断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鹿梦瑞 王容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晓东.论人民币国际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2.陈雨露.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张晓慧.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9

[关键词]酒店管理;酒店接待;人才培养;世界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化经济和人口流动变化以及交通运输的方便快捷,极大地推动了商业旅行、休闲旅行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繁荣发展。因此,旅行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境外商务客人和度假游客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涉外星级酒店也随之加速增长,遍布全国。以往为数不多的涉外星级酒店管理人才,尤其是酒店高管主要来自海外。而当下,涉外星级酒店对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并且对受过国际化酒店专业训练的本地酒店人才逐渐接纳且器重。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具体是指国际化培养理念、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实施、与国际酒店和国际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如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教师团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创新评价体系,培养出能适应目前涉外星级酒店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新一轮挑战。世界技能大赛是国际化的职业技能赛项。其中酒店接待赛项是以酒店前台接待岗位为载体,综合考察接待人员多种业务知识和技能。它反映全球范围对本行业和岗位的理解,并规定了酒店接待技术和职业最高国际水平所需的知识、理解力和具体技能。因此,文章以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以及世赛标准为标杆,探讨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且思考如何改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涉外酒店提供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早前,许多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尝试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革,期待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一般多以聘请酒店管理专业外教,引进部分国际教材,采取部分课程双语教学等形式。甚至采用交换学生的方式,选取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这些改革对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国际化服务水平的确有所帮助。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融入不够,导致了一些共性问题:课程目标国际化不明确,课程体系层次不高且更新不够,学生技能训练不到位且力度不够、训练内容与行业脱轨,欠缺国际化师资团队,等等。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是全球学术专家和行业专家根据酒店真实工作内容,共同打造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符合现在以及将来的岗位需求,极具实用性和先进性。因此,为了突破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困境,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为引领,学习世赛先进的观念、技术和规范。探索校企合作的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建课程体系,促进双师团队建设,推进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

三、实施的策略

(一)世赛理念助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院校为了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运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其中包括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度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师团队国际化,以及评价标准国际化等基本因素。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源于酒店真实岗位和工作场景。其比赛形式是要求参赛学生在模拟酒店前厅工作环境下接待真实客人,比如为顶级VIP客人进行团队预订,为残疾客人办理入住和处理因多元文化理解障碍导致的投诉等服务。世赛重视的是实际操作技能,没有理论上的测试,完全还原真实工作情境。因此,与国际化星级酒店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素。按照“理念与世界同步,标准与行业接轨”的思想,与星级涉外酒店共同建立岗位用人要求和教学培养目标、国际行业规范与课程标准、实际工作流程与教学流程、酒店各岗位技能能手与专业教师、行业真实工作情境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五个校企共同协商建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世赛内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以赛促导,明确国际化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参照教育理念而制定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被三方面原因所制约:当地社会和经济对国际化酒店专业人才的需求,院校自身发展的实力,以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质量。这也直接说明了高职院校就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能力的要求。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全程使用英文,是对酒店前台接待服务技能的展示和评估,测试技能操作方面的表现能力和水平。参赛选手需要按照酒店接待服务标准展示酒店接待服务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包括:预订程序、接待问询服务、入住退房程序、当地和相关旅游文化信息知识、解决突发事件能力、沟通表达技巧、计算机互联网应用技能等。因此,基于世赛的比赛形式和技能标准,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可以规划为:培养具备国际化意识,具备流利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交流能力,掌握涉外酒店服务、管理和运营知识的技能型、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从而构筑以酒店专业教学为基础,以世赛酒店接待赛项为引领,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评,确保学生接触到行业最新技术,及时掌握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以及人才需求的趋势,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同心同向,协同发展。2.以赛促改,重构国际化课程体系。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为实际操作比赛,分为前台与后台两个部分。前台模块具体为:TOPVIP接待、家庭娱乐接待、残疾人接待和多元文化接待。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接待真实客人,并且操作OPERA前台接待系统为客人办理客房预订、办理入住、增值销售、处理投诉、问讯、特殊情况处理、办理退房。后台模块具体为:回复邮件、订房确认信、核算相关数据、主题活动安排、节日贺信、VIP城市游、回复客房预订平台的投诉。考核选手语言沟通能力、前台接待技能、对客服务水平,以及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职业素养。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和国际化服务能力。因此,为了培养能胜任国际型酒店各个岗位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构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国际化视野为方向,课程设置与技能大赛对接”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在课程中,除了酒店管理专业常规的前厅、客房、餐饮等核心课程外,还可以增设酒店信息管理技术(OPERA系统)、国际酒店市场营销、国际酒店人力资源等旨在培养学生市场营销和酒店管理能力的课程,为学生更新行业最先进的酒店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的国际接轨,这样才能符合酒店接待的世界技能标准规范,应对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国际化高素质的酒店专业人才。3.以赛促教,培养国际化教师团队。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对选手综合能力的高要求和高规范,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只有先培养出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教学水平、高超的实践能力的集科研、教学、竞赛、训练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国际标准,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在以往高职院校国际化团队建设方面,本地教师的双语课堂教学水平欠佳,而外教的自身专业水平不够,这二者制约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选择的本土专业教师大多数是进行完专业学习和理论研究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工作前没有在海外工作、实习的经历,工作后又因为缺少合适平台进行国际化的专业深造,这使高职院校聘用的专业教师缺乏对行业国际化的了解,没有对酒店管理专业和整过行业的最新认知。而那些高职院校的外籍老师,他们并没有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或者就业背景,仅凭一纸学历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就能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甚至承担双语酒店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培养优质国际化教师团队的首要条件是选拔教师团队成员时就要严格筛选。聘用的教师除了要具备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在涉外酒店工作的经历。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恰恰为打造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平台。教师团队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世赛技术文件、比赛模块和具体内容、评分标准来开拓教师团队的国际化视野,转变团队的教学理念,并且掌握酒店行业相关技术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围绕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安排教师到星级涉外酒店顶岗实训,积累一线岗位工作经验,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此推动整个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大赛服务、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4.以赛促学,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校内创建情境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是指在校内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中,教师把学生按照酒店岗位设置来分组,创设工作情境,指导学生依据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的各个模块中开展学习和情景演练。学校建设的情境化实训室和相关设施设备应该符合真实工作场景的需要:前台、礼宾、总机、餐厅、客房、酒吧等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教学软件都应该与国际化涉外酒店一致。这样,通过创设工作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学习。项目化教学是指学生以顾客、接待员、管理者的身份借助实训场地进行体验学习,完成各个酒店工作项目。学生是项目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指导和评价。比如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中,要求选手接待顶级VIP团队客人就可以作为项目嵌入到实践活动中。从为顶级VIP团队客人预订房间、迎接客人和办理入住、入住期间活动安排、离店手续办理、送别客人到最后完善客史档案,整个项目都是由学生亲力亲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校外开展校企合作,在国际化模块教学基础上开展工学交替。将传统的三年制“2.5+0.5”教学模式,改为“1+0.5+1+0.5”教学模式: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一个0.5年到涉外酒店开展认知性实践,然后回学校继续学习1年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一个0.5年到涉外酒店顶岗实习。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三年工学交替的过程中,校企合作酒店要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实习全程参与,实现深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5.以赛促评,创新国际化评价体系。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评分标准细致、定量,讲究精准性和综合性。评分分为两个部分:judgement和Measurement。Judgement评测及使用评价评分,评价评分实行0-3级制。比如英语语言能力0至3级:0级表现英语口语沟通水平低于行业标准,1级英语口语沟通水平达到行业标准,2级英语口语沟通水平达到并在某些方面超过行业标准,3级英语口语沟通水平完全超过行业标准并视为完美。Measurement评测及使用测量评分,每个评分项都需要3名专家进行评判,除非另有说明,只能给予满分或0零分。基于此,可以将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的标准和规范拆分融入专业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全世界酒店行业通用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提升他们对涉外酒店工作的认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借鉴世界技能大赛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教学评价方式需多元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融、教学内容和工作项目相融,理论和实践相融,行业操作规范和服务流程相结合。其次,教学评价体系里包含的指标需多元化。着重学生的服务态度、细节意识、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的评价,以及解决突发状况问题、客户投诉、多任务处理等能力的评价。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主体,可以是自评、互评,以及企业导师评价。总而言之,对学生语言基础、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酒店管理专业越来越国际化,这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酒店行业对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改革,促使高职教育必须要更新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世界技能大赛具有最新的行业技术,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更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人培建设指明了改革方向。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认真钻研、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积极进行国际化改革,从人才培养的层次、质量和影响着手,以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为目标,搭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提升酒店行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宜冉.发挥世赛引领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职业,2018(34).

[2]李杰,郭达.以世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文件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28):22-27

[3]曹艳芬.探讨世界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9(15):140+142.

[4]臧其林,周玲,周蔚,等.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6):96-100.

国际化改革范文篇10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企业及非经济组织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能胜任国际经济交往的人才。作为培养营销人才的市场营销专业,其国际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身自带“国际”的课程,进行国际化改革探索既是该课程的内在需求,也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外部环境发展的趋势所在。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改革的意义

各国学者对课程国际化的研究既有相似处,又各具特色,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 (Jane Knight)提出的,她认为课程国际化应该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和全球的维度融入课程的目的、功能和实施的过程[1]。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本身就具有国际性和复杂性,如何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是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探索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有利于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促使高等教育在发展上要适应外部环境,以培养适合的人才。国际化是近年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会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做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更益于接触全球性问题,展开国际研究,使用国际通用教材等。本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二)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课程国际化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跟踪并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带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广泛的、开放性的变革与提升。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满足课程国际化、142时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对国际市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要持续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要不断搜集最新的案例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虽然有很多已出版的经典案例,但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可以将经典案例与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使教学的实践性更强。另外,如果条件适合,也可以适当的选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也需要授课教师不断的提升英语水平。(三)利用新技术,通过全球网络课程拓宽国际视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利的接触到全球教育资源。通过慕课等方式了解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网络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资源,能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此外,各种教学软件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可以更便利的将教学资源随时推送给学生,教学不再拘泥于教室中,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利用新技术也是国际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交往中能够顺利的进行沟通与解决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目标是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课程国际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总之,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既有利于促进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改革的探索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本身具有国际性的特点,从国际化的角度可以从多个层面对其加以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引入新问题、新视角、新案例等,在国际视域下进行改革探索;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和双语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国外高校的教学资源,主动学习,同时加强其英语的学习与运用;在教学方法上,利用讨论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国际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方面,可以引入多种考核模式,尤其是注重过程考核,这样既能客观评价学生,也能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督促作用。(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需要将国际的、跨文化的思维融入到教学目标和内容中,国际化也是兼容并蓄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全球范围角度思维、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人才,在尝试国际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要注重国际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3]。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教材、具有国际视野的案例以及国际前沿问题几方面来实现。在教材的选用上,有原版教材、双语教材和中文教材等可供选择。原版教材最具国际视野,语言也最地道;双语教材能够两种语言兼顾;中文教材内容上学生最容易接受,案例也往往也比较偏重国内企业。可以说这些不同种类的教材各有千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但无论怎样选择,国际视野的培养和本土文化的保留都是必不可少的。案例的选择上,具有时效性且能够突出反映国际营销复杂性的性案例是首选。在分析这类案例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分析能力的过程。国际前沿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类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二)教学形式的改革。在课程朝国际化方向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在课堂知识和学生认知能力中寻求平衡,优化课程模式,以实现更好的课堂效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网络上有非常多的优秀课程资源,学生能够接触到这些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课程,课下学习更具国际视野的课程,课上吸收本土课程的精华,同时课上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翻转课堂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可谓一举两得。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将其适度的引入到教学中,也是课程国际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常见的英文授课形式包括渗入型国际化教学(全英文授课)、保持性国际化教学(中文教学和简单外文穿插在专业术语中)和过渡性国际化教学(中外文交叉渗透)等[5]。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模式,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可以逐步的增加英语在教学中的运用,实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双提升。(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强,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局限性,互动式和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对话式和参与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启发与互动,将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存疑的地方与老师交流,共同探讨,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6]。此外,课堂上还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热点问题和案例让分析和讨论,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既相互学习也有观点的碰撞,这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探寻知识,积极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国际化思维,也有助于培养更适合于全球化时代社会所需的人才。(四)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方式对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它对于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与否以及对过程的监控存在一定的弊端。增加过程考核既能客观评价学生,也能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监督作用,国际上很多高校都把过程考核作为主要考核方式,这一点值得借鉴。另外,除了笔试之外,增加实践性考核内容也是可尝试的改革方向。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实践性考核可以通过国际营销战略的模拟设计或是针对企业实际的营销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等来实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考核内容的设计对学生学习的方向是一个有利的引导。

三、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面临的困境及建议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境,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国际化视野有待提高。课程国际化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过程。国际视野恰恰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短板,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去解决。从教师的角度看,只有教师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融合本土和国际文化构建课程体系和内容,提升课程质量,才能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带来更丰富和更有代表性的知识和案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要有意识的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视野,多了解不同的文化,才能在课堂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7]。 (二)努力提升英语水平。国际市场营销因其内容涉及大量国外企业,所涉及的文献、教材、案例和新闻等有相当比例是英文的。为了能够更及时和有效的获取相关信息,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外语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双语教学中,更为重要。提升学生英语水平,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着手,让他们了解到学好英语有助于日后对于专业的深入学习,在公共英语学习时多投入精力,做好积累,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扫清障碍。教师的英语也同样需要提高,除了教学中多积累之外,学校如果有条件,也应多为教师创造培训和出国访学的机会。(三)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国际市场营销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比国内营销更为复杂,各国间多样的文化、不同的政治体系、所面临的复杂的法律环境等都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实践带来了挑战。在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时,为避免学生对更为复杂的国际营销问题束手无策,可以从几方面着手。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适当的增加案例分析的内容,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在复杂情况下企业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其次,增加软件模拟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尝试解决复杂的国际营销情况;在课外,组织学生到企业,尤其是涉及国际业务的企业去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和学习国际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四、结语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是其内在特质与外在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既是专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又适应了全球化时代人才国际化的培养方向,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才。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的改革,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创新、开放与兼容都是其始终要秉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殷小琴.高校课程国际化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7(5):32-35.

[2]韩云霞.国际化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1):32-37.

[3]王璐.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本土追求与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15(7):14-18.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5]单胜江,付达院.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创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7(4):207-210.

[6]毕素梅,盖玉洁.“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