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5:39:54

公民科学素养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1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养;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Abstract:ThegeneralthreedimensionalconceptsofcivicscientificliteracyandrelatedtestitemsfromJonMillerandOECD’sPISAarereviewed.Itispointedoutthattherearestillalot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problemstobeconsidered,thatthebasicframeworkinvolvedshouldcomefromsciencestudies,andthatChinashouldsetupitsownmeasurementandexplanationsystemtocopewiththeseriousasymmetryofitslocalsocialandeducationaldevelopment.Theproblemsfoundinthetestpartlyrevealthelimitsof“deficientmodel”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

KeyWords:civicscientificliteracy,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sciencecommunication

公民科学素养(civicscientificliteracy)是公民文化素养(culturalliteracy)的子集,是指一个社会中成年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常指最低要求。它有4方面的问题:①它指的是什么?即如何定义它?②它是干什么的?即用这个术语要做什么事情?③我们如何测度它?即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实际测量它?④如何解释调查得到的数据?据了解,我国只有中国科普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少数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过科学素养及其测试问题,其中李大光等人做了大量先驱性的工作[1-4]。现在看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当不足(国际上研究得也不充分,只是近些年研究的人员才多起来),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讨论科学素养问题,广义的科技传播是一个良好的框架,《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一书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合适的语境[5]。无疑,科学素养问题只涉及科技传播学中极小的一部分。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含义

乔治??梅森大学物理系的JamesTrefil教授给出的定义为:“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科学背景,以应付其日常生活中所涉事物的科学成份,则他或她就具备科学素养。”[6]由于我国城乡差别极大,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生产和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很不相同,其中关注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有相当的差别。科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一个部分,而后者可以形象地比作一个庞大的知识母体(alargematrixofknowledge)。此知识母体具有马太效应,基础越好就越容易增添新内容,基础越不好就越不容易补充新内容。这里“知识”一词要做广义的理解,包括事实、术语、方法、技能、观念、哲学、历史等等,并且它们彼此紧密交叉、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于是,“科学素养由一系列事实、概念、历史、哲学和观念组成,它们彼此通过逻辑纽带联系在一起。有科学素养的人关于宇宙运行的方式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得到那些知识的。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处理进入他或她视野中的科学和技术事务,就如同他或她应付经济、法律或政府事务一样熟练。注意,在此科学素养定义中,我没有包括做科学(doscience)的能力。当我去听一场音乐会,我不希望在前厅中被拦住并被要求展示对小提琴具有精湛技巧,方能进入音乐大厅。同样我认为不应当要求人们会做科学,方能算作具备科学素养。”[6]

科学素养与科普、科学传播(SC)及科学教育关系甚密,近些年国内许多部门都不断地谈起这个概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入并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到目前为止已于1992,1994,1996,2001,2003共5次开展公众(18~69岁)科学素养的全国性调查。5次调查均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实施,功劳巨大。

1992年米勒在《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第1卷第1期上著文《通向对“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一种科学理解》,较全面地总结了此前10多年的研究进展[7,8],当时他为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的主任,此中心隶属于芝加哥科学院。米勒指出,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经验研究始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作家协会(NASW)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次全美成人调查。此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科学写作的读者规模及需求,样本为1900个美国成人,问卷中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涉及科学技术问题。1972年,美国科学委员会(NationalScienceBoard)决定出版双年度《科学指标》(ScienceIndicators,后来名称略有改变,加上了“工程”,成了科学与工程指标),以反映美国的科技状况,其中有一章是关于公众对科技的态度的,并在全国实施了问卷调查。1972,1974,1976年的《科学指标》所开展的研究属于第一阶段。米勒讲,这一阶段被认为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征集新方案,米勒与普莱维特(KennethPrewitt)拟定的一项建议被选中,于是开启了《科学指标》系列出版物的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1979年的《科学指标》具体反映了新阶段的调查设计。正是在1979年的研究中米勒第一次实施了他所拟定的科学素养问卷调查,他把科学素养定义为一种三维建构物,具体包括:(1)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基本词汇;(2)对科学过程的理解;(3)知道科学和技术对个体和对社会的影响。[6]实际上这一指标骨架依据的是米勒于1983年发表在《代达罗斯》(Daedalus)杂志上的文章《科学素养:概念评论与经验评论》。

1985,1988,1990,2000年上述三维测度方案又有所修订。1988年英国的调查研究采用了米勒的体系,1989年加拿大的研究、1989年欧盟的研究及1990年新西兰的研究,均采用米勒的三维体系。

20世纪90年代后,米勒的体系进一步流传,同时多国的比较研究方兴未艾,针对特殊群体的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也纷纷开展起来,如针对在校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调查研究。

到了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著名的PISA项目(三个一轮:2000年,2003年,2006年。现在2003年的报告已经出版),32个国家(其中28个是OECD成员国)共有25万学生参与了科学素养调查(另有13个国家准备加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教的中国反而不加入),有趣的是年龄一律限定在15岁。为什么选在15岁呢?因为对于多数OECD成员国,15岁的学生马上就要结束义务教育了,选择这个时期进行测试能够对义务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PISA测试范围较广,包括3大类: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其中只有后者与米勒的测试有直接关系。

PISA科学素养测试仍然采用了与米勒类似的三维结构体系,但阐述得更为清楚。PISA报告指出:科学素养是指,在科学技术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条件下,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素养包括理解科学概念并运用科学观念的能力[7]。

第一维:科学概念(scientificconcepts)。指为了理解自然界及其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变化,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

第二维:科学过程(scientificprocesses)。PISA考察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及对科学过程的了解。要求学生有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具体讲,考察5个方面的过程:①辨识科学问题;②识别证据;③得出结论;④交流或传播这些结论;⑤用演示表明自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除了最后一条,其余几条并不直接要求具体的科学知识。当然,其他过程严格说也不是与“科学”内容无关的。

第三维:科学境况(scientificsituations)。科学素养测试想了解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科技问题或科技事务与人们的关系。2000年的测试主要涉及3个方面:生活与健康中的科学;地球与环境中的科学;技术中的科学[7]。

二、公民科学素养的测试

以一种方便有效的办法真正测试这三维,是相当困难的,问卷极难设计,特别是针对后两维。据我们考察,米勒在实际测试的问卷上也没有真正反映他的理论构想,中国历次的测试中针对后两维的试题设计也有明显不足。OECD的实际测试采用的主要是塞麦尔维斯(IgnazSemmelweis,1818~1865)日记中的段落,而采用这个例子大概受到了著名科学哲学家亨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的影响,亨普尔讲述那个例子主要根据的是辛克莱的《塞麦尔维斯:他的生活和学说》(1909)一书。OECD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测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新的评估框架》详细阐述了PISA科学素养评估的潜在概念框架。

现有的测试方案对于科学的社会运作(涉及后两维),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测试题目。这方面的测试应当主要考察人们对“大科学”时代“同行评议”、“科学激励机制”等制度安排的了解,这也是未来科学传播的重点。基于此,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科学素养体系及相关的测试方案,重点加强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更好地反映科学—社会—个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初步的设想仍然是三维:①科学概念维;②科学(内在)过程维(对应科学哲学);③科学(外在)运作维(对应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学等)。这需要一系列经过良好试测的试题作为支持。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涉及许多学科,其中的知识可以说是海量的,终生也学不完。但是,这些知识中有一些是基本的、对每个人差不多都是重要的,或者说应当知道的。

对第一维的测度,应当把握一个基本原则:不是多多益善。大量科学知识是相当专门化的;大量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即现在看来很准确,不久后就会过时甚至成为谬误;拥有更多的知识,在相当程度上不说明问题,还要看这些知识的时空分布状况等。对于测试而言,要求公众掌握的是有一定时效性的、通用的、各学科均有分布的、难度适当的知识(包括事实、原理)。

科学素养包括许多内容,一般来说不容易简单地概括为几个方面。《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互相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9]在这种理解中,采用了科学的广义用法,科学一词包含数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等,而狭义的用法中科学只指自然科学。在OECD的PISA项目中,科学也只指自然科学,在那里分别考虑数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

无论按广义的理解还是狭义的理解,科学都是十分复杂的,科学素养也都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方面。自米勒始,为了测试方便,人们常常将科学素养简化为三个维度。但是这三个维数与数学上的三维是不同的。数学上讲的三维,彼此是独立的,而这里仅仅是借用“维度”的概念,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科学素养的三维之间有着内在的复杂关联。

在通常的认识中,三维素养呈现正相关变化,即第一维测试的数值越高,则第二维第三维测试的数值也高,反之亦然。笼统讲,这不算太错,但不准确。细致分析,其中会存在反相关的情况。假定测试结果大致反映了实际的情况,针对不同的人群或者个体,完全有可能对于第一维测试的数值高,而对于第二第三维反而很低,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即第二第三维数值高,而第一维相对较低。这种可能性特别值得指出来。它的含义是,对科学事实的了解,不等于对科学过程、科学本性、科学的社会与境的了解。

随着科学本身的复杂化,科学传播过程日益复杂化。三个维度的科学传播之间可能还存在一种新情况:即相互冲突。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OST)与威尔康信托基金(WT)2001年报告指出,科学传播系统中的不同主体(players)之间,关于向公众传播什么、为什么传播和怎么传播等,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试图传播关于科学的确定的“事实”的欲望,与试图传播科学之运作过程的需求之间,可能相互冲突[10]。前者力图提供相对简化而明确的科学信息,而后者试图让公众明白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接连不断地提问题的过程,即关于科学本身也要不断地问为什么。前者强调信,后者强调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是重要的,如果非科学家试图搞明白被接受的理解如何可能被过高估计,以及新的解释和结果是如何领先的。这样,当新发现被宣布时,可以防止科学和科学家受到冷落,也会防止所谓的新发现产生误导作用[10]。

这就自然引出科学传播的两类不同模型。一类是传统的欠缺模型(deficientmodel,也译作缺失模型),它是自上而下向群众教授科学的模型(这个模型相当有效,但也有一些问题);另一类是介入模型、与境模型、民主模型、对话模型(这个模型听起来十分动听,但操作起来有相当的困难)等。

威尔康信托基金1998年的研究表明,非专家不需要了解一大堆科学的细节才能够讨论科学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0]。因为科学是高度分科的,就某一学科或者专门问题,确实存在专家与非专家之严格分界,但就整个科学而言,很难说谁是专家谁是非专家。比如,院士是科学家,是在某一专门领域有很高成就的科学家。通常人们以为他们对于科学的任何事物都是专家,即不仅仅是在他擅长的那个领域是专家而且也是其他领域的专家。这当然是没有根据的,虽然一些院士知识面很广,但仍然得不出院士比普通人对其他学科了解得更多。比如陈景润是数学中数论领域的专家,他对物理学、对社会科学可能就比较外行,甚至不如普通的文科大学生及普通市民。这也非常正常。

在科学的社会与境一维,更多涉及情感和价值观。公众与科学家更站在几乎相近的平台上。科学家群体可能更倾向于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利益,而公众可能更关心自身的利益,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相差很远,也不能简单地称科学家的判断更客观、更合理。这时需要对“合理性”制定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不同也会有变化。

三、现有测试方案关于第二和第三维的处理及其问题

科学素养定义中包括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也因而给进一步的界定和实际的测度带来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其中包括若干理论问题没有解决。米勒的三维体系谈论起来非常合理,但极难测试,实际上各国在测试中也都做了灵活处理,包括米勒本人所做的测试。第一维涉及的主要是科学事实和原理,基本没有问题,但第二第三维问题很多。

宏观上讲,第一维涉及的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第二维涉及的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第三维涉及的是科学社会学和STS等。对于普通公众,对于第一维可能还算容易掌握,但对于第二和第三维就显得相当困难了。即使对于专门学习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别,一方面属于较难掌握,另一方面这些学科、问题仍然处于广泛讨论、争论之中,很难给出唯一能让大家认可的选择。

米勒对科学素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很大,但是因为他不是专门从事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工作的,他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后两维测试的困难。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1)对第二维的出题,显得过于简单,甚至文不对题,即所出题目并不能实际反映对所声称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测试。

(2)第三维干脆不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不直接计入科学素养综合指标的计算。这相当于说由原来的三维简化为二维,而两维也不够全面,实际上目前世界各国所做的测试只做了一个半维,即第一维加上第二维的一半。

RichardCarrier坦率地道出了公众拥有科学素养的困难性,他于2001年指出:“你可能很吃惊,科学素养很难获取也颇难传播。毕竟,科学是一种极为复杂而且精致的事物,只有博闻察验、深思熟虑才能真正理解科学。人类文明用了数千年才算明白了它的道理,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它。最近的一些著作已经揭示了科学的非同寻常、反直觉和极其麻烦的本性,拒斥了天真的启蒙观点,启蒙观点认为科学不过是学科化了(disciplined)的常识。”[11]

RichardCarrier指出:“在我的研究和随后的测试中,‘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不是指科学的内容(content),而是指科学的本性(nature)。科学内容会铺天盖地地涌向公众。许多科学事实是常识: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也比古代最有学识的人知道更多的科学事实。”[11]

的确,这能说明什么呢?能说明现在的普通人,也比古时的学者更理性、更懂得思考、探索?绝对不是这么回事。另外,如今电视上播出的所谓科学知识“闯关答题竞赛”,测试的只是记忆力和条件反射速度。如果让一位实验室里成熟的科学家与一位初中生同台对阵,按现在的标准,很可能那个初中生获胜,这能说明他更懂科学、更懂科学方法,更具有科学素养吗?一些电视台以科学的名义所做的东西,一定程度上有令观众弱智化的倾向,对一个问题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实际上是对科学问题做了极端的简化,在不列出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鲁莽地下结论。以那种方式传播科学,实际上等于歪曲科学,是提高真正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反向作用,即它甚至能够降低人们本来可能具有的一点点本能的怀疑精神、探索求证精神,即降低原有的科学素养,对科学产生更大的误解。

科学的本性,是科学哲学专门探讨的问题,也很难理解的。根据Carrier,自然科学的本性有许多方面,但至少包括如下7个方面:①科学的结论是暂时性的;②科学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信念(ScienceisanEmpirical“Faith”);③科学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方法;④实验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科学观察形式;⑤科学理论是对科学事实的说明;⑥科学定律是对自然行为的描述;⑦科学是一种创造性事业。[11]

现在许多国家采用的测试中,有两道测试科学方法的试题,实际上它们是推理题。

“208.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的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正确?1.□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2.□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3.□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4.□不清楚。”[3]

这是一个改进后的试题。原来的试题选项中意欲的答案是2,当时没有选项3,也没有选项4。应当说,这一改进是必要的。但是,这类医药检验方面的试题仍然可以找到许多不严格的地方。这类题从正面补充,总是很难自圆其说。但是,公众科学素养测试并非要求只从正面测试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正如,逻辑经验论者从正面证明科学的合理性、寻求科学划界问题的解答通常不成功,但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波普尔不是从证实而是从证伪的角度考虑,模棱两可的情况就好办一些。

“H02某药厂欲测试两种感冒药的疗效,3个患感冒者自愿测试。第1个人只吃A药,第2个人只吃B药,第3个人只吃一种安慰剂C。经过3天的吃药测试,第2个人痊愈,另两个则仍然处于感冒状态。请问下面的陈述哪个结论是较合理的?1.□第2个人身体素质好。(1分)2.□A疗效好。(0分)3.□B疗效好。(3分)4.□无法判断。(10分)5.□不知道。(0分)”

这里,选项4是意欲中的答案,因为样本数太少,如此简单的测试不能说明关于医药疗效方面如此复杂的问题,实际的情况可能是:A可能比B好,B也可能比A好,两者也可能都无效,甚至两者都可能有反作用。这道题当然设置了陷阱,3选项好像是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通常是这样判断的,比如比较两种感冒药的好坏。某次家人吃A,很快就好了,某次吃B,好久也没好。于是得出A比B好。其实很难说,情况可能非常复杂。特别是感冒病毒几乎每次都不同,人们患病程度也可能不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对待药物的态度,可能不够科学,此题恰好可以测试出其间的差别。此题给分也可以模糊处理,比如选择1给1分,选择2和5给0分,选择3给3分,选择4给10分。注意,试题中用语是“哪个结论是较合理的”,没有问“哪个结论是科学的”。回答1或3是不科学的,但现实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可以给一定的分数。选项1虽然无法直接推出,但有相当的合理性,给1分。选项2虽然在科学意义上有成立的可能性,但现实中这种回答是荒唐的,无法从题目中直接推出,因此给0分。选项3,似乎直接可从题目中推出、现实中多数人也会如此推断,但不够科学,给3分。

之所以给错误的“回答3”以还算高的分数3,有这样的考虑:①它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虽然是科学上错误的;②它比其它回答毕竟有相当大的差别;③这是一个陷阱题,有的人细心考虑可能会选择4,但由于不小心或者不了解命题者的动机,可能误选了3,为避免与选择4所得分数相差太多,故给3一定的分值;④减少因为用纯逻辑推断手法而选择4所造成的不真实所带来的分值差。有的人可能善于分析命题者的动机,从分析5个选项角度,有可能故意选择4。

但是值得说明一下的是,经常采用的两个测试题本身并不真正涉及“经验科学”的内容,即不直接属于经验科学。所谓的经验科学就是指人们平时所讲的狭义的自然科学。“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合起来共同构成我们平时讲的广义的“科学”。如果要测试科学方法的话,更重要的是测试经验科学的方法。现有的测试中的不足之处也在这个地方。OECD的测试采用了塞麦尔维斯的案例,同时设计了一组问题[12]。这样做确实反映了实际的科学发现过程、对科学数据的理解等。应当说OECD关于科学方法的测试要明显优于米勒的做法。OECD此测试题的缺点是,叙述较复杂,答题者需要耐心和判断力。OECD测试的对象是在校的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的学生,他们的素质平均起来应当是较好的。这也提出一个问题:对于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如何测试其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维测试的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看法。这方面的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是未来此类调查中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此类调查一方面想了解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想知道公众对当前的科技有什么样的看法。后者更显得关键,这些看法对于制定公共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也是从事科普、科学传播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于第三维,中国科协的测试中设计了一个大题,大题下面包括许多有趣的小题,题目尚好。但据说,在中国的实际计算中,这道题的得分并不计入实际的平均科学素养值的计算。因为历次调查均没有详细说明平均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与每道小题的关系如何,人们也就无法作进一步的评论。其实,具体的算法应当是透明的,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核对其计算的准确性,其他人才能够也做类似的调查并作对比研究。特别是由国家公共资金资助的调研项目,应当以某种形式公开、部分公开或者通过内部报告发表其调研的具体方法、计算方法和程序。

此道题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不必再专门讲述。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在宏观层面上大致反映出当代大科学的社会运行。公民理解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它们日常是如何运作的,科学成果是如何发表和确认的,科学家是如何申请和运用研究基金的。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同行评议”是十分关键的。中国大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出现,就与此有关。据我们了解,社会公众普遍不了解科学是如何运作的。对此方面的不了解程度要甚于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甚至也不如对科学方法的了解。

四、细致分析大科学时代科学的本性是做好公民科学素养测试的前提

科学早已不是二战前或19世纪以前的那种小科学。当代科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制,是与国家行为、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庞大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渗透了社会的各个因素。在当前时代,仅仅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科学,是显然不够的。对国家、对每一个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但是依据传统的科学观,人们习惯于只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科学,这种想法也在公民科学素养测试过程中有所表现。一项反映时代状况的有水准的测试,应当反映学术研究在半个多世纪内的重大进展,把其中的一部分吸收过来,因此科学史的一些新结果和新理论、科学哲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进展(关于观察与理论、科学事实的建构性,科学说明、科学还原与统合等)、科学社会学(经典学派与SSK)的新探索等,都应当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即使不直接体现出来,也要对此有所关注,正视这些学术的进展。但可惜的,无论我国的工作还是米勒的工作,都显得对这些进展比较麻木,这也许与当事人的背景有关。作为初始尝试,这些都没有太大关系,事情总得启动起来,再一步一步改进。问题是,多年过去了,研究工作没有跟上去。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题要反映当代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进展,充分利用它们的成果,通过专项研究,提供一套或多套合格的测试题。此工作是相当复杂的,其复杂性在于:①摘取知识中的核心知识涉及一定的价值判断和随意性;②学术界关于许多重要论题长期以来就在争论,如何从争论中提取大家共同认可的观念?③如何把学术性的内容通俗化,变成可用于测试的具体题目,同时还保持了叙述的准确性?这三个环节在目前的测试实践中均没有认真考虑,国际上也如此。

中国的科学素养测试要坚定地吸收米勒开创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化的测试方案。具体讲有如下基本设想:

(1)公民科学素养测试是想通过一系列试题,了解中国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2)这种了解包括3个大的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过程;科学的社会运作及影响。上述3个方面同等重要,在测试题的分值安排上基本上做到1﹕1﹕1。(3)测试题总量不宜过大或者过小,而且要方便被测者答题。题目应当均为正误判断题,共计60小题,每题基本上是一句话的篇幅。(4)此难度需要反复试验,要与中国国情联系在一起,在各地做一些试验性测试。试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要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科学的整体趋势相一致。至少10年不要做根本性的改变。试题应当有良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中国公众各个层次之间有差异。

有几点附带的说明:①测试的难点在于,对于后两维,很难出题。②试题的形式要整齐,不必与国际的做法完全一样。国际对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内自身对比。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不妨同时做两套调查,一套严格按国际规范,一套按中国国情做,两者可以不直接相关(总的趋势相关,但侧重点、区分度肯定不同)。③为便于统计,为使算法简明,各地方各部门可自行进行局部调查,试题形式统一,分值统一。④试题需要反复做试验性的测试,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经费。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的理论基础是科学传播第二阶段“公众理解科学”框架下的“缺失模型”,许多测试困难也与此模型的局限有关[13-16]。从广义的科学传播角度看以及从当代科学日益分化的局势看,不但存在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也广泛存在科学家理解科学甚至院士理解科学的问题。著名学者哈丁甚至提出第二种“科盲”(scientificilliteracy)的概念[17]。许多科学家固然不是第一意义上的科盲,却是第二种意义上的科盲。于是,谁最了解科学成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简明的答案。专家通常只对科学的某一个局部细节非常了解,而对横向上的其他学科非常陌生,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及社会运作也可能不甚了解。这也透露了科学传播的一种发展思路,通向“对话模型”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是民主的要求,也是客观现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大光.科学素养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见“无用”的科学[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29-144.

[2]张晓芳.PUS研究的两种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7):55-60,93.

[3]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培训资料[Z].中国科普研究所,2003.

[4]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5]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TrefilJ.Scientificliteracy,annalsof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inflightfromscienceandreason[C],editedbyPaulR.Gross,N.Levitt&M.W.Lewis,1996(775):543-550.

[7]MillerJD.Towardascientificunderstandingof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ndtechnology[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2(1):22-26.

[8]MillerJD.ThemeasurementofcivicscientificLiteracy[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8,7:203-223.

[9]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10]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WellcomeTrust.Scienceandthepublic:areviewofsciencecommunicationandpublicattitudestowardscienceinBritain[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2001,10:315-330.

[11]CarrierR.Testyourscientificliteracy[EB/OL].(2001)[2005-11].

[12]OECD.Knowledgeandskillsforlife:firstresultsformtheOECD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2000[R].PrintedinFrance,2001.

[13]BodmerW,WilkinsJ.Researchtoimprovepublicunderstandingprogrammes[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2,1:07-10.

[14]LewensteinBV.Editorial:adecadeofpublicunderstanding[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2002,11:1-4.

[15]LockeS.Sociologyand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fromrationalizationtothetoric[J].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2001,52(1):1-18.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2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养;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Abstract:ThegeneralthreedimensionalconceptsofcivicscientificliteracyandrelatedtestitemsfromJonMillerandOECD’sPISAarereviewed.Itispointedoutthattherearestillalot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problemstobeconsidered,thatthebasicframeworkinvolvedshouldcomefromsciencestudies,andthatChinashouldsetupitsownmeasurementandexplanationsystemtocopewiththeseriousasymmetryofitslocalsocialandeducationaldevelopment.Theproblemsfoundinthetestpartlyrevealthelimitsof“deficientmodel”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

KeyWords:civicscientificliteracy,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sciencecommunication

公民科学素养(civicscientificliteracy)是公民文化素养(culturalliteracy)的子集,是指一个社会中成年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常指最低要求。它有4方面的问题:①它指的是什么?即如何定义它?②它是干什么的?即用这个术语要做什么事情?③我们如何测度它?即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实际测量它?④如何解释调查得到的数据?据了解,我国只有中国科普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少数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过科学素养及其测试问题,其中李大光等人做了大量先驱性的工作[1-4]。现在看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当不足(国际上研究得也不充分,只是近些年研究的人员才多起来),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讨论科学素养问题,广义的科技传播是一个良好的框架,《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一书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合适的语境[5]。无疑,科学素养问题只涉及科技传播学中极小的一部分。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含义

乔治??梅森大学物理系的JamesTrefil教授给出的定义为:“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科学背景,以应付其日常生活中所涉事物的科学成份,则他或她就具备科学素养。”[6]由于我国城乡差别极大,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生产和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很不相同,其中关注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有相当的差别。科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一个部分,而后者可以形象地比作一个庞大的知识母体(alargematrixofknowledge)。此知识母体具有马太效应,基础越好就越容易增添新内容,基础越不好就越不容易补充新内容。这里“知识”一词要做广义的理解,包括事实、术语、方法、技能、观念、哲学、历史等等,并且它们彼此紧密交叉、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于是,“科学素养由一系列事实、概念、历史、哲学和观念组成,它们彼此通过逻辑纽带联系在一起。有科学素养的人关于宇宙运行的方式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得到那些知识的。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处理进入他或她视野中的科学和技术事务,就如同他或她应付经济、法律或政府事务一样熟练。注意,在此科学素养定义中,我没有包括做科学(doscience)的能力。当我去听一场音乐会,我不希望在前厅中被拦住并被要求展示对小提琴具有精湛技巧,方能进入音乐大厅。同样我认为不应当要求人们会做科学,方能算作具备科学素养。”[6]

科学素养与科普、科学传播(SC)及科学教育关系甚密,近些年国内许多部门都不断地谈起这个概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入并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到目前为止已于1992,1994,1996,2001,2003共5次开展公众(18~69岁)科学素养的全国性调查。5次调查均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实施,功劳巨大。

1992年米勒在《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第1卷第1期上著文《通向对“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一种科学理解》,较全面地总结了此前10多年的研究进展[7,8],当时他为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的主任,此中心隶属于芝加哥科学院。米勒指出,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经验研究始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作家协会(NASW)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一次全美成人调查。此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科学写作的读者规模及需求,样本为1900个美国成人,问卷中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涉及科学技术问题。1972年,美国科学委员会(NationalScienceBoard)决定出版双年度《科学指标》(ScienceIndicators,后来名称略有改变,加上了“工程”,成了科学与工程指标),以反映美国的科技状况,其中有一章是关于公众对科技的态度的,并在全国实施了问卷调查。1972,1974,1976年的《科学指标》所开展的研究属于第一阶段。米勒讲,这一阶段被认为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征集新方案,米勒与普莱维特(KennethPrewitt)拟定的一项建议被选中,于是开启了《科学指标》系列出版物的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1979年的《科学指标》具体反映了新阶段的调查设计。正是在1979年的研究中米勒第一次实施了他所拟定的科学素养问卷调查,他把科学素养定义为一种三维建构物,具体包括:(1)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基本词汇;(2)对科学过程的理解;(3)知道科学和技术对个体和对社会的影响。[6]实际上这一指标骨架依据的是米勒于1983年发表在《代达罗斯》(Daedalus)杂志上的文章《科学素养:概念评论与经验评论》。

1985,1988,1990,2000年上述三维测度方案又有所修订。1988年英国的调查研究采用了米勒的体系,1989年加拿大的研究、1989年欧盟的研究及1990年新西兰的研究,均采用米勒的三维体系。

20世纪90年代后,米勒的体系进一步流传,同时多国的比较研究方兴未艾,针对特殊群体的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也纷纷开展起来,如针对在校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调查研究。

到了2000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著名的PISA项目(三个一轮:2000年,2003年,2006年。现在2003年的报告已经出版),32个国家(其中28个是OECD成员国)共有25万学生参与了科学素养调查(另有13个国家准备加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教的中国反而不加入),有趣的是年龄一律限定在15岁。为什么选在15岁呢?因为对于多数OECD成员国,15岁的学生马上就要结束义务教育了,选择这个时期进行测试能够对义务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PISA测试范围较广,包括3大类: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其中只有后者与米勒的测试有直接关系。

PISA科学素养测试仍然采用了与米勒类似的三维结构体系,但阐述得更为清楚。PISA报告指出:科学素养是指,在科学技术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条件下,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素养包括理解科学概念并运用科学观念的能力[7]。

第一维:科学概念(scientificconcepts)。指为了理解自然界及其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变化,学生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学科。

第二维:科学过程(scientificprocesses)。PISA考察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及对科学过程的了解。要求学生有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具体讲,考察5个方面的过程:①辨识科学问题;②识别证据;③得出结论;④交流或传播这些结论;⑤用演示表明自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除了最后一条,其余几条并不直接要求具体的科学知识。当然,其他过程严格说也不是与“科学”内容无关的。

第三维:科学境况(scientificsituations)。科学素养测试想了解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涉及的科技问题或科技事务与人们的关系。2000年的测试主要涉及3个方面:生活与健康中的科学;地球与环境中的科学;技术中的科学[7]。

二、公民科学素养的测试

以一种方便有效的办法真正测试这三维,是相当困难的,问卷极难设计,特别是针对后两维。据我们考察,米勒在实际测试的问卷上也没有真正反映他的理论构想,中国历次的测试中针对后两维的试题设计也有明显不足。OECD的实际测试采用的主要是塞麦尔维斯(IgnazSemmelweis,1818~1865)日记中的段落,而采用这个例子大概受到了著名科学哲学家亨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一书的影响,亨普尔讲述那个例子主要根据的是辛克莱的《塞麦尔维斯:他的生活和学说》(1909)一书。OECD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测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新的评估框架》详细阐述了PISA科学素养评估的潜在概念框架。

现有的测试方案对于科学的社会运作(涉及后两维),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测试题目。这方面的测试应当主要考察人们对“大科学”时代“同行评议”、“科学激励机制”等制度安排的了解,这也是未来科学传播的重点。基于此,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科学素养体系及相关的测试方案,重点加强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更好地反映科学—社会—个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初步的设想仍然是三维:①科学概念维;②科学(内在)过程维(对应科学哲学);③科学(外在)运作维(对应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学等)。这需要一系列经过良好试测的试题作为支持。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涉及许多学科,其中的知识可以说是海量的,终生也学不完。但是,这些知识中有一些是基本的、对每个人差不多都是重要的,或者说应当知道的。

对第一维的测度,应当把握一个基本原则:不是多多益善。大量科学知识是相当专门化的;大量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即现在看来很准确,不久后就会过时甚至成为谬误;拥有更多的知识,在相当程度上不说明问题,还要看这些知识的时空分布状况等。对于测试而言,要求公众掌握的是有一定时效性的、通用的、各学科均有分布的、难度适当的知识(包括事实、原理)。

科学素养包括许多内容,一般来说不容易简单地概括为几个方面。《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互相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9]在这种理解中,采用了科学的广义用法,科学一词包含数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等,而狭义的用法中科学只指自然科学。在OECD的PISA项目中,科学也只指自然科学,在那里分别考虑数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

无论按广义的理解还是狭义的理解,科学都是十分复杂的,科学素养也都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方面。自米勒始,为了测试方便,人们常常将科学素养简化为三个维度。但是这三个维数与数学上的三维是不同的。数学上讲的三维,彼此是独立的,而这里仅仅是借用“维度”的概念,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科学素养的三维之间有着内在的复杂关联。

在通常的认识中,三维素养呈现正相关变化,即第一维测试的数值越高,则第二维第三维测试的数值也高,反之亦然。笼统讲,这不算太错,但不准确。细致分析,其中会存在反相关的情况。假定测试结果大致反映了实际的情况,针对不同的人群或者个体,完全有可能对于第一维测试的数值高,而对于第二第三维反而很低,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即第二第三维数值高,而第一维相对较低。这种可能性特别值得指出来。它的含义是,对科学事实的了解,不等于对科学过程、科学本性、科学的社会与境的了解。

随着科学本身的复杂化,科学传播过程日益复杂化。三个维度的科学传播之间可能还存在一种新情况:即相互冲突。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OST)与威尔康信托基金(WT)2001年报告指出,科学传播系统中的不同主体(players)之间,关于向公众传播什么、为什么传播和怎么传播等,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试图传播关于科学的确定的“事实”的欲望,与试图传播科学之运作过程的需求之间,可能相互冲突[10]。前者力图提供相对简化而明确的科学信息,而后者试图让公众明白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接连不断地提问题的过程,即关于科学本身也要不断地问为什么。前者强调信,后者强调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是重要的,如果非科学家试图搞明白被接受的理解如何可能被过高估计,以及新的解释和结果是如何领先的。这样,当新发现被宣布时,可以防止科学和科学家受到冷落,也会防止所谓的新发现产生误导作用[10]。

这就自然引出科学传播的两类不同模型。一类是传统的欠缺模型(deficientmodel,也译作缺失模型),它是自上而下向群众教授科学的模型(这个模型相当有效,但也有一些问题);另一类是介入模型、与境模型、民主模型、对话模型(这个模型听起来十分动听,但操作起来有相当的困难)等。

威尔康信托基金1998年的研究表明,非专家不需要了解一大堆科学的细节才能够讨论科学的社会与伦理问题[10]。因为科学是高度分科的,就某一学科或者专门问题,确实存在专家与非专家之严格分界,但就整个科学而言,很难说谁是专家谁是非专家。比如,院士是科学家,是在某一专门领域有很高成就的科学家。通常人们以为他们对于科学的任何事物都是专家,即不仅仅是在他擅长的那个领域是专家而且也是其他领域的专家。这当然是没有根据的,虽然一些院士知识面很广,但仍然得不出院士比普通人对其他学科了解得更多。比如陈景润是数学中数论领域的专家,他对物理学、对社会科学可能就比较外行,甚至不如普通的文科大学生及普通市民。这也非常正常。

在科学的社会与境一维,更多涉及情感和价值观。公众与科学家更站在几乎相近的平台上。科学家群体可能更倾向于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利益,而公众可能更关心自身的利益,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可能相差很远,也不能简单地称科学家的判断更客观、更合理。这时需要对“合理性”制定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不同也会有变化。

三、现有测试方案关于第二和第三维的处理及其问题

科学素养定义中包括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也因而给进一步的界定和实际的测度带来了一系列复杂问题,其中包括若干理论问题没有解决。米勒的三维体系谈论起来非常合理,但极难测试,实际上各国在测试中也都做了灵活处理,包括米勒本人所做的测试。第一维涉及的主要是科学事实和原理,基本没有问题,但第二第三维问题很多。

宏观上讲,第一维涉及的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第二维涉及的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第三维涉及的是科学社会学和STS等。对于普通公众,对于第一维可能还算容易掌握,但对于第二和第三维就显得相当困难了。即使对于专门学习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别,一方面属于较难掌握,另一方面这些学科、问题仍然处于广泛讨论、争论之中,很难给出唯一能让大家认可的选择。

米勒对科学素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很大,但是因为他不是专门从事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工作的,他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后两维测试的困难。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1)对第二维的出题,显得过于简单,甚至文不对题,即所出题目并不能实际反映对所声称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测试。

(2)第三维干脆不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不直接计入科学素养综合指标的计算。这相当于说由原来的三维简化为二维,而两维也不够全面,实际上目前世界各国所做的测试只做了一个半维,即第一维加上第二维的一半。

RichardCarrier坦率地道出了公众拥有科学素养的困难性,他于2001年指出:“你可能很吃惊,科学素养很难获取也颇难传播。毕竟,科学是一种极为复杂而且精致的事物,只有博闻察验、深思熟虑才能真正理解科学。人类文明用了数千年才算明白了它的道理,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它。最近的一些著作已经揭示了科学的非同寻常、反直觉和极其麻烦的本性,拒斥了天真的启蒙观点,启蒙观点认为科学不过是学科化了(disciplined)的常识。”[11]

RichardCarrier指出:“在我的研究和随后的测试中,‘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不是指科学的内容(content),而是指科学的本性(nature)。科学内容会铺天盖地地涌向公众。许多科学事实是常识: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也比古代最有学识的人知道更多的科学事实。”[11]

的确,这能说明什么呢?能说明现在的普通人,也比古时的学者更理性、更懂得思考、探索?绝对不是这么回事。另外,如今电视上播出的所谓科学知识“闯关答题竞赛”,测试的只是记忆力和条件反射速度。如果让一位实验室里成熟的科学家与一位初中生同台对阵,按现在的标准,很可能那个初中生获胜,这能说明他更懂科学、更懂科学方法,更具有科学素养吗?一些电视台以科学的名义所做的东西,一定程度上有令观众弱智化的倾向,对一个问题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实际上是对科学问题做了极端的简化,在不列出前提条件的情况下鲁莽地下结论。以那种方式传播科学,实际上等于歪曲科学,是提高真正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反向作用,即它甚至能够降低人们本来可能具有的一点点本能的怀疑精神、探索求证精神,即降低原有的科学素养,对科学产生更大的误解。

科学的本性,是科学哲学专门探讨的问题,也很难理解的。根据Carrier,自然科学的本性有许多方面,但至少包括如下7个方面:①科学的结论是暂时性的;②科学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信念(ScienceisanEmpirical“Faith”);③科学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方法;④实验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科学观察形式;⑤科学理论是对科学事实的说明;⑥科学定律是对自然行为的描述;⑦科学是一种创造性事业。[11]

现在许多国家采用的测试中,有两道测试科学方法的试题,实际上它们是推理题。

“208.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的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正确?1.□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2.□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3.□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4.□不清楚。”[3]

这是一个改进后的试题。原来的试题选项中意欲的答案是2,当时没有选项3,也没有选项4。应当说,这一改进是必要的。但是,这类医药检验方面的试题仍然可以找到许多不严格的地方。这类题从正面补充,总是很难自圆其说。但是,公众科学素养测试并非要求只从正面测试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正如,逻辑经验论者从正面证明科学的合理性、寻求科学划界问题的解答通常不成功,但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波普尔不是从证实而是从证伪的角度考虑,模棱两可的情况就好办一些。

“H02某药厂欲测试两种感冒药的疗效,3个患感冒者自愿测试。第1个人只吃A药,第2个人只吃B药,第3个人只吃一种安慰剂C。经过3天的吃药测试,第2个人痊愈,另两个则仍然处于感冒状态。请问下面的陈述哪个结论是较合理的?1.□第2个人身体素质好。(1分)2.□A疗效好。(0分)3.□B疗效好。(3分)4.□无法判断。(10分)5.□不知道。(0分)”

这里,选项4是意欲中的答案,因为样本数太少,如此简单的测试不能说明关于医药疗效方面如此复杂的问题,实际的情况可能是:A可能比B好,B也可能比A好,两者也可能都无效,甚至两者都可能有反作用。这道题当然设置了陷阱,3选项好像是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通常是这样判断的,比如比较两种感冒药的好坏。某次家人吃A,很快就好了,某次吃B,好久也没好。于是得出A比B好。其实很难说,情况可能非常复杂。特别是感冒病毒几乎每次都不同,人们患病程度也可能不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对待药物的态度,可能不够科学,此题恰好可以测试出其间的差别。此题给分也可以模糊处理,比如选择1给1分,选择2和5给0分,选择3给3分,选择4给10分。注意,试题中用语是“哪个结论是较合理的”,没有问“哪个结论是科学的”。回答1或3是不科学的,但现实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可以给一定的分数。选项1虽然无法直接推出,但有相当的合理性,给1分。选项2虽然在科学意义上有成立的可能性,但现实中这种回答是荒唐的,无法从题目中直接推出,因此给0分。选项3,似乎直接可从题目中推出、现实中多数人也会如此推断,但不够科学,给3分。

之所以给错误的“回答3”以还算高的分数3,有这样的考虑:①它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虽然是科学上错误的;②它比其它回答毕竟有相当大的差别;③这是一个陷阱题,有的人细心考虑可能会选择4,但由于不小心或者不了解命题者的动机,可能误选了3,为避免与选择4所得分数相差太多,故给3一定的分值;④减少因为用纯逻辑推断手法而选择4所造成的不真实所带来的分值差。有的人可能善于分析命题者的动机,从分析5个选项角度,有可能故意选择4。

但是值得说明一下的是,经常采用的两个测试题本身并不真正涉及“经验科学”的内容,即不直接属于经验科学。所谓的经验科学就是指人们平时所讲的狭义的自然科学。“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合起来共同构成我们平时讲的广义的“科学”。如果要测试科学方法的话,更重要的是测试经验科学的方法。现有的测试中的不足之处也在这个地方。OECD的测试采用了塞麦尔维斯的案例,同时设计了一组问题[12]。这样做确实反映了实际的科学发现过程、对科学数据的理解等。应当说OECD关于科学方法的测试要明显优于米勒的做法。OECD此测试题的缺点是,叙述较复杂,答题者需要耐心和判断力。OECD测试的对象是在校的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的学生,他们的素质平均起来应当是较好的。这也提出一个问题:对于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如何测试其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维测试的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看法。这方面的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是未来此类调查中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此类调查一方面想了解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想知道公众对当前的科技有什么样的看法。后者更显得关键,这些看法对于制定公共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也是从事科普、科学传播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于第三维,中国科协的测试中设计了一个大题,大题下面包括许多有趣的小题,题目尚好。但据说,在中国的实际计算中,这道题的得分并不计入实际的平均科学素养值的计算。因为历次调查均没有详细说明平均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与每道小题的关系如何,人们也就无法作进一步的评论。其实,具体的算法应当是透明的,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核对其计算的准确性,其他人才能够也做类似的调查并作对比研究。特别是由国家公共资金资助的调研项目,应当以某种形式公开、部分公开或者通过内部报告发表其调研的具体方法、计算方法和程序。

此道题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不必再专门讲述。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在宏观层面上大致反映出当代大科学的社会运行。公民理解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它们日常是如何运作的,科学成果是如何发表和确认的,科学家是如何申请和运用研究基金的。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同行评议”是十分关键的。中国大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出现,就与此有关。据我们了解,社会公众普遍不了解科学是如何运作的。对此方面的不了解程度要甚于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甚至也不如对科学方法的了解。

四、细致分析大科学时代科学的本性是做好公民科学素养测试的前提

科学早已不是二战前或19世纪以前的那种小科学。当代科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制,是与国家行为、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庞大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渗透了社会的各个因素。在当前时代,仅仅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科学,是显然不够的。对国家、对每一个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但是依据传统的科学观,人们习惯于只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科学,这种想法也在公民科学素养测试过程中有所表现。一项反映时代状况的有水准的测试,应当反映学术研究在半个多世纪内的重大进展,把其中的一部分吸收过来,因此科学史的一些新结果和新理论、科学哲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进展(关于观察与理论、科学事实的建构性,科学说明、科学还原与统合等)、科学社会学(经典学派与SSK)的新探索等,都应当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即使不直接体现出来,也要对此有所关注,正视这些学术的进展。但可惜的,无论我国的工作还是米勒的工作,都显得对这些进展比较麻木,这也许与当事人的背景有关。作为初始尝试,这些都没有太大关系,事情总得启动起来,再一步一步改进。问题是,多年过去了,研究工作没有跟上去。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题要反映当代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进展,充分利用它们的成果,通过专项研究,提供一套或多套合格的测试题。此工作是相当复杂的,其复杂性在于:①摘取知识中的核心知识涉及一定的价值判断和随意性;②学术界关于许多重要论题长期以来就在争论,如何从争论中提取大家共同认可的观念?③如何把学术性的内容通俗化,变成可用于测试的具体题目,同时还保持了叙述的准确性?这三个环节在目前的测试实践中均没有认真考虑,国际上也如此。

中国的科学素养测试要坚定地吸收米勒开创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化的测试方案。具体讲有如下基本设想:

(1)公民科学素养测试是想通过一系列试题,了解中国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2)这种了解包括3个大的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过程;科学的社会运作及影响。上述3个方面同等重要,在测试题的分值安排上基本上做到1﹕1﹕1。(3)测试题总量不宜过大或者过小,而且要方便被测者答题。题目应当均为正误判断题,共计60小题,每题基本上是一句话的篇幅。(4)此难度需要反复试验,要与中国国情联系在一起,在各地做一些试验性测试。试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要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科学的整体趋势相一致。至少10年不要做根本性的改变。试题应当有良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中国公众各个层次之间有差异。

有几点附带的说明:①测试的难点在于,对于后两维,很难出题。②试题的形式要整齐,不必与国际的做法完全一样。国际对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内自身对比。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不妨同时做两套调查,一套严格按国际规范,一套按中国国情做,两者可以不直接相关(总的趋势相关,但侧重点、区分度肯定不同)。③为便于统计,为使算法简明,各地方各部门可自行进行局部调查,试题形式统一,分值统一。④试题需要反复做试验性的测试,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经费。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的理论基础是科学传播第二阶段“公众理解科学”框架下的“缺失模型”,许多测试困难也与此模型的局限有关[13-16]。从广义的科学传播角度看以及从当代科学日益分化的局势看,不但存在公众理解科学的问题,也广泛存在科学家理解科学甚至院士理解科学的问题。著名学者哈丁甚至提出第二种“科盲”(scientificilliteracy)的概念[17]。许多科学家固然不是第一意义上的科盲,却是第二种意义上的科盲。于是,谁最了解科学成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简明的答案。专家通常只对科学的某一个局部细节非常了解,而对横向上的其他学科非常陌生,对科学的历史进程及社会运作也可能不甚了解。这也透露了科学传播的一种发展思路,通向“对话模型”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是民主的要求,也是客观现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大光.科学素养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见“无用”的科学[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29-144.

[2]张晓芳.PUS研究的两种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7):55-60,93.

[3]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培训资料[Z].中国科普研究所,2003.

[4]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5]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TrefilJ.Scientificliteracy,annalsof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inflightfromscienceandreason[C],editedbyPaulR.Gross,N.Levitt&M.W.Lewis,1996(775):543-550.

[7]MillerJD.Towardascientificunderstandingof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ndtechnology[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2(1):22-26.

[8]MillerJD.ThemeasurementofcivicscientificLiteracy[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8,7:203-223.

[9]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10]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WellcomeTrust.Scienceandthepublic:areviewofsciencecommunicationandpublicattitudestowardscienceinBritain[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2001,10:315-330.

[11]CarrierR.Testyourscientificliteracy[EB/OL].(2001)[2005-11]./library/modern/richard_carrier/SciLit.html.

[12]OECD.Knowledgeandskillsforlife:firstresultsformtheOECDprogramme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2000[R].PrintedinFrance,2001.

[13]BodmerW,WilkinsJ.Researchtoimprovepublicunderstandingprogrammes[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2,1:07-10.

[14]LewensteinBV.Editorial:adecadeofpublicunderstanding[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2002,11:1-4.

[15]LockeS.Sociologyand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fromrationalizationtothetoric[J].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2001,52(1):1-18.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3

1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

1•1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指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才能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了解本国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并且提出有效的途径提高本国公民的科技素质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解本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不定期的开展调查。中国科协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分别于1992年至2010年间进行了8次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外)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为止,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3]与2007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基本科学术语的掌握、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的认识到达一定高度。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显著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公民对科技的理性支持态度和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保持较高水平。

1•2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的问题尽管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透过这些调查数据,仍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一是不同性别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差异且有扩大化的趋势。根据2003年的数据,男性的科技文化素质为2•3%,女性的为1•7%。到2007年,男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9%,女性具备的比例为1•6%,男女性公民科技文化素质间的差距拉大了0•7个百分点[4]。二是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跟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受过高等教育及身份为教师、公务员、外企人员和学生的群体,具备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比个体户和农民等其他群体高出2-6倍。三是城乡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差距在扩大。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2010年的1•51%[3]。两者之间的差距从2005年的1•65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10年的3•28个百分点。受经济因素和教育水平影响,农村居民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这是制约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四是邪教、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仍有市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取得不断进步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求神拜庙、巫婆神汉、神怪洞府、丧葬挥霍、宣传迷信等愚昧行为仍频繁发生。假冒科学之名的伪科学、反科学的诈骗行为又有所抬头。这些丑恶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上不和谐现象的集中表现[5]。

2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广大公民具备基本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有效克服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瓶颈制约[6]。因此,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又以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低下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必然会制约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障碍。公众科技文化素质水平高的社会能够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成为高科技诞生的土壤。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才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仍然落后,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因为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所以劳动生产率很低,辛苦劳作,却难以摆脱贫困,重大人为灾害、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构建和谐社会,使之真正称之为“和谐”,就必须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2•2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要求科技文化素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正反馈机制,会导致公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准之间的“两极分化”。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2009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不到1%的家庭掌握着全国41%的财富,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收入的两极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知识差距互为因果的,知识差距是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最重要的可控因素。据2009年统计,我国约有1200万贫困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农村、革命老区。他们是物质上最穷,经济上最落后,又是科技文化素质最低的一部分。在这些贫困地区,人口低下的科技文化素质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不仅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农村稳定。只有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知识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才能得到遏制。

2•3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因素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经不同程度地品尝到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只有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使人们意识到,人们的实践活动既要符合社会经济规律,又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正如罗尔斯顿说过:“当我们要知道我们怎么样归属于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才会从那种资源关系的原型中得出自然界不归属我们的方式。我们是想要把自己限定在自然界的关系中,而决不是把自然界限定在我们的关系中”[7]。人与自然之间只有从过去异己、敌对的关系,变成和谐、互惠的关系,才能获得恒久和持续的发展。我国由于技术低下的原因,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2009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仅为65%,城市垃圾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不到69•1%,大量没有得到处理和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在城市郊区或流入江河湖海,成为二次污染源。对我国来说,要改变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的困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从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开始。

2•4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科学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对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来说,科学精神应该成为公民自身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既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宝贵财富,又是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灵魂所在,它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科学,鼓舞人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前进,而且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表明:不少依靠科技和改革开放而富裕起来的人们却热衷于愚昧迷信的活动,甚至个别政府官员也在大兴土木建各种庙宇。这说明我国社会当前科学精神缺失已经相当严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成为我们在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道路上应该遵守的原则,成为我们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勇于修正错误的强大动力。

3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于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已经形成共识,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城乡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凸显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绝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科协的科学普及这两种传统渠道就可以达到目的,而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和参与,整合社会上一切的力量和途径才能实现。美国学者雅诺斯基(ThomasYanoski)关于公民社会的认识,现代文明社会是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公众领域以及私人领域这四大互相重叠又相对独立的领域构成的[8]。根据雅诺斯基划分现代文明社会的思路,结合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立足我国国情,面向全社会成员,发挥从政府、科普组织到公民自身的作用,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设。

3•1政府的全力支持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保障政府对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最强有力的支持就是进行有效投入,包括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两个方面。政府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宜政策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经费投入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并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投入,建立促进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事业发展的奖励制度,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财政拨款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主要保障,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重视对科学普及的投入。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3]。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4

在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这对于做好今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为实现我市科学跨越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同志代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总结了我市2012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提出了今年工作的具体意见;市教育局和市人劳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提升认识,增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2012年,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协调配合推进开展主题活动、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等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得到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调研组的高度评价。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纲要》实施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市的公民科学素养测试排名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各种事物的能力。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从根本上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能为自主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就好比鱼与水,树木与土壤的关系。离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自主创新就没有扎实根基,就成为无水之鱼、无土之木。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理作了《科学技术的使命》,强调指出:“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和民生事业的提升期,我市将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坚持走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实现“三大目标”,打造“五个”,力争“六个翻番”。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科技创新及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不论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还是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都更加需要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群体,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这些目标和要求既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协八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新形势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赋予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扎实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努力把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加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实施力度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和全市人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新期待,务必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为“十二五”《纲要》的实施开好头、起好步。

一要突出主要工作任务。要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疾病预防、合理消费、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理念,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要突出工作重点人群。要突出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城镇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以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五进”方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以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为目标,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和“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等,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培训活动,为农民送思想、送文化、送技术、送信息。要以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进社区活动。要以提高广大劳动人口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动能力为目标,广泛组织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工作。要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为目标,组织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报告会、科普展和各类教育培训等。

三要突出资源整合工作。贯彻落实《纲要》要坚持“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打破行业、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大工作合作交流力度,加强全社会各类科普资源的开发、整合、集成和利用,支持和鼓励各类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在科普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等科普设施的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努力形成一个大团结、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局面。

三、强化领导、服务基层,动员全民广泛参与到科学素质工作实施中来

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自发的群众行为,而是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都来参加和推动的一场广泛的社会行为。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形成社会化的大科普格局。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要求高,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通力协作,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真正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实施《纲要》的整体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协调、联络、督导、调研和服务,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大协作、大联合、大科普机制的形成,保证《纲要》的顺利实施。在继续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重点,分解任务,制定措施,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实际,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切实承担起《纲要》赋予的职责,对照各自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进行自查,重点查找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研究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要将《纲要》实施工作任务纳入相应的工作规划和计划,纳入单位目标管理的内容进行考核,切实推进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二要强化基层服务。不同人群存在着不同的信仰和价值取向,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只有与人们最为关心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围绕公众最关心的科学需求等问题,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主题科普活动,将工作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和农村,努力使科普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不同群体的需求,使科普活动与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以及休闲娱乐相结合,融入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5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

台属各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县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我县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新闻中心、广告中心、总编室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态文明、食品安全、医学保健等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技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要配合做好本年度“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送科技法律文化下乡”等重点活动的宣传报道。

2.社教中心和总编室,要新开辟两个以上广播电视专栏,增加科学素质宣传内容的播出时间及频率。

3.广告中心要精心组织,播出一批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增强科普工作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性打造全民科学素质宣传平台

1.运维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办公室完成年度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任务,实现县内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全覆盖。积极实施数字化无线覆盖工程,继续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范围。

运维中心在本年度完成新老城区和现代产业园区18块户外大屏接入工程,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力实施广播电视网站和手机媒体平台建设。台运维中心要积极开展相关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工作,保证在年底前完成网站运行和手机APP平台建设。

三、积极开展各类科学技术培训,提升我台干部职工科学水平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柯南特,随着人们对科学及科学素养涵义的深入探究,美国学者米勒后又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规范与方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现阶段对公民科学水平方面的描述多用“科学素质”一词,其含义与科学素养略不同,但是从国家对科学教育日趋重视的程度来看,科学素质的提升最终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归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教育能力,又能帮助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教育内容的整合。

一、拓展课外阅读

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整体规划,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进程来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入手,逐步培养提升科学素养的自主意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文理科之分,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而对于多数文科学生来说,科学领域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学生往往会生畏惧之心,甚至有排斥和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技巧的引导方式,同时为学生推荐适合其知识水平的学习方式。例如,大一新生在经历了高强度的备考之后,出于自我保护机制,会有一段时间的“放松”状态,这段时间恰好是大学入学的第一学年或第一学期,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推荐一些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增加科学知识、调动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纪录片、影视作品等,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科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减少学生的能量消耗,减少疲惫感的产生,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已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逐步增加科学类书目的阅读,并将学习范围扩展到科学史、科学精神的学习,在了解了感性的科学现象之后,学生在这一阶段能逐渐意识到科学素养对自身的要求,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在兴趣基础上融入一定的意志努力和学业要求。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至一定水平后,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参加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等更多的途径,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学习科学,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会遵循自身的需求,教师应看到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只停留在某一阶段”。

二、强化教材研析

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承担小学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小学科学师资的短缺,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从这个角度讲,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了解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内容体系,这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学各科教学的整合趋势,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科学无处不在,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也不只在于科学一门课程,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于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既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又有助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了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科学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借助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逐步达到“一缸水”的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可以采用“点—线—面”,即以某个科学知识点为核心的相关知识的拓展方法,由点成面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中学的科学知识相连,实现知识领域的融会贯通。同时,大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坚定意志,努力弥补自身学习过程中“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缺失,有意识地挖掘和探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史背后蕴藏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克服原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以提升自身科学素养。

三、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学生视野的宽窄往往与教师的水平成正比,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前提也是关键。由于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相似,“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是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共同的缺陷,这对于需要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大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是与大学生相比,教师能够更有意识地学习,并且教师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文献的搜集整理与阅读,深入小学听课学习,参与小学科学教育与教学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从各方面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逐步完成科学教师的“华丽转身”。总之,“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整体过程,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脱离其他学科单独存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体现其双重价值的同时,更需要课程与教学的连贯性与延展性,以此实现素养而非单纯的素质的提升。

作者:董晶晶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7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民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才能告别愚昧,才能挺起胸膛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中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分文理科,文科学生除数学学科外,几乎不再接受其他自然科学教育,从而导致进入高校之后,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我国高校文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领军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同时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那么在高等院校文史、管理、财会、语言、艺体等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课程,是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2011年8月,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刘延东强调,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高等院校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在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文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思想文化错综复杂的高度融合,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为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作为文科大学生,应具备如下基本科学素养。1.必备的科学知识在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却被看作没有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宽广和深刻。现代高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和应用领域,如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很多都囊括在基础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中。因此,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知识,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特别是对引领21世纪发展的高新科技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2.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同感,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向导师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导师如何工作、如何思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等,这种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如模型方法、类比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理想实验、科学假说、数学建模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并努力让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去正确分析、理性判断和初步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3.执着的科学精神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仅包含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闪耀着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古今中外的著名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因此,在文科物理教育中,应注重树立学生现代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成败观和探索科学疑难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品质。4.较强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文科物理教学中,通过了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成长成才的经历,让学生们体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持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理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向旧观念挑战,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变革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8

【关键词】课程思政;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

近年来,以课程思政为主旨的教学改革通过挖掘其他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彰显了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更好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立足新时代,科学传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晓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也要侧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前,科学传播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与课程思政脱节的情况,在理论教学中对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在实践方面也缺乏将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贯穿教学过程的具体策略,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激活科学传播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与科学传播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在科学传播课程设计中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

一在科学传播理论教学中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价值引领功能

随着社会对科技的依存度加深,科技成为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科学传播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全面、理性的态度来认识科学,形成更加完善的科学素养。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传播中的“为谁传播”“传播什么”等关键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及公众科学理念的形成机制背后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探索和优化科学传播策略。[1]1.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对科学传播发展进行反思在科学传播理论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解释力和适用性,进而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传播有效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例如,一般认为科学传播先后经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三个阶段。科学普及是科学传播的早期范式,这种观点认为,公众对科学的质疑源于科学素养缺乏,因此要给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随着公众对科学活动的参与和反思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方式,科学传播转向了科学家与公众双向互动,也从单纯的知识维度转向了多维度的文化建设,从关注科学事实转向了关注科学的价值维度,逐渐呈现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理念和反思性的特征。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把握必须根植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科学传播所承载的有关科技伦理、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文化等维度都需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探索来理解。2.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视域下理解科学传播途径科学传播相关理论是基于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与社会文化背景构建的,面对不同国情与不同发展阶段,科学传播的目标和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中应结合身边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变革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结合中国的科学传播现状来思考如何选取适合的科学传播策略,进而在工作中扎根中国本土科学传播的具体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基于当前中国在应急科普上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主体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深化对科学传播模式与机制创新的认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境下,面临着时间紧、问题新并且缺少研究基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科学普及权威可靠、时效性强的优势脱颖而出。因此选择哪种具体传播形式和策略要取决于现实情境的需要,要因地制宜探究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实际的科学传播路径和策略。[2]

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科学传播实务课程教学

科学传播人才承担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责任与使命,是公众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活动的领路人。科学传播实务课程的设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养成教育为主线,围绕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将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的理论原则落实到科技舆情应对的具体实际中,[3]促进专家与公众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模式。1.培育学生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站稳科学传播立场科学技术本身不涉及意识形态,但科学传播是对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对社会影响的传播和诠释,是社会上对相关科学议题的各种态度、情感、观点和意见的再次加工和传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中,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在科技传播实务课程中,要以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科学传播创作是以对党和人民负责为前提的“负责任的创新”。新闻工作者的创作必须建立在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用作品激浊扬清,引导公众客观理性认识科学。要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超越个人或者特定人群的狭隘立场、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考量,站在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科技热点背后的深层意义维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诠释。2.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科学传播的作用科学传播包含着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回应公众科技诉求的责任,其“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新闻观中“人民性”的核心内涵高度契合。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需要在理解科学的同时更加理解公众,精准服务于公众的关注点。科学传播是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科学传播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可进一步激发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职业使命感。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向,在科学传播实务课程教学中融入国情教育,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查,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型科学传播人才。[4]3.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呈现科学形象,推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准确阐释科学理念应以客观全面地呈现科学形象为基础。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记者明辨真伪,提高对事件的判断力,科学新闻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科技传播工作者还需要挖掘科学的更多方面呈现给公众,促进全社会形成全面、理性的科学文化氛围。要培养学生深刻认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工作。在科学传播实务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关注科学上的成功和突破,也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把握和审视当今的科学发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5]

三总结

加强科学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要从内容和方法上深入发掘思政的切入点。一方面,应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视域融入科学传播的理论教学,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实践的本土案例,以科学传播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基础辩证地审视科技信息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及公众科学理念的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要将党和国家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贯穿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的理念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内涵,实现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Ziman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J].Science,Technology&HumanValues,1991(16)

[3]〔美〕希拉·贾撒诺夫,杰拉尔德·马克尔,詹姆斯·彼得森等编.科学技术论手册[M].盛晓明,孟强,胡娟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MertonRK.TheSociologyofScience[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9

一、重点推进“科普惠农”,构建新型服务体系

进一步深入认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展思路,创新工作,做好大协作、大联系、大服务,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村的德政工程做好、做实。要在总结多年来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在全市重点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较强的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推荐、评比过程中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榜样示范,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意识,把学习科技知识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力争在全市农村建立一个由农技协为龙头,农民科普带头人为骨干,农村科普基地为基础,切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使全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规范管理科普项目,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充分发挥科普项目的资源优势,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心下移、深入基层”的工作要求,在积极争取上级科普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筹措经费,建立健全我市科普项目管理机制和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科普项目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培育、发展管理办法,促进示范项目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加大科普项目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力度,及时发展各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培育力度,积极引导项目工程的前期规范管理;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普项目,加强平时的规范管理,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对已获有关奖励的项目,加强其资金的使用管理,用好、用活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科普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促进科普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公民科学素养范文篇10

弘扬科学,反对迷信

科学与迷信,本来是相距十分遥远的两极,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精神,就很容易坠入迷信。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深入认清迷信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政治本质及严重危害,对于顺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科学,有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因而也有自己传统的科学精神。然而中国人用“科学”这个概念指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迄今大约只有百年的历史。

西方科学的传入,始于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华。鸦片战争中一系列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人深刻认识到先进学问的重要性。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学问,作为中国学问的补充。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人们又对中学与西学的搭配失去了信心。严复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西学的指示,而且要学习西学的求知方法和态度,这就是科学精神。

此后,孙中山明确地把科学和孔孟之学对立起来,在多次演讲中赞扬科学。在孙中山的推动下,科学极大的提高了它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

对科学的呼唤到“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达到了高潮,人们当时更加痛切的感到,没有科学和民主精神,中国就永远无法摆脱受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正是依赖这种精神,当时先进的人物都竟相寻找真正能够救国的道路,才使中国获得了新生。从严复开始,到五四结束,他们呼唤的科学精神,给中国人的求知态度和方式开了一个新纪元。

提倡科学精神,还有一个重要的对立面,就是所谓的封建迷信。

“迷信”这个概念不是近代才有的,迷信的本意就是相信不该信的东西。人们把宗教从一般迷信中区分出来,就把信土地,信龙王,信风水,信算命,信各种鬼神,信祖先保佑等叫做封建迷信。

破除这种迷信的工作,不是中国共产党才开始的。早在封建时代,儒者官吏们就不断地清除国家规定之外的祭祀。在辛亥革命之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废除了上帝崇拜和祭天礼仪,儒教的其它设施也随之被废除,因为新的共和国在法律上是不信神的。

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动员群众参加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都必须破除封建迷信。而中国共产党对封建迷信的破除,也更加彻底,更加广泛和深入。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说,保护正常的宗教信仰,而不把佛寺、道观统统列为迷信。从总体说来,破除封建迷信的工作极大地振奋了群众的精神,促进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可以说,没有破除封建迷信的行动,就没有中国的新生。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如今,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孕育了杂交水稻,使我们的泱泱大国人人温饱;是科学带领我们战胜SARS,走出非典的阴影;是科学将龙的传人送上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

中国的科技创新虽然不能说在全球领先,但其成就令人瞩目,然而,科技普及状况却令人担忧。世界公认的最能测验公民科学素质的是科学素养调查。我国每千人里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一比例仅为美国的1/23和欧盟的1/15。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两个方面,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科技发展必须做到创新与普及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