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8:18:20

公共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业公共安全对策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型产业,易受经济、政治、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使旅游业应如何面临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超过了汽车、电子、钢铁和农业等传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同时,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交通、建筑、通讯等相关产业及配套环境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2年,全国的旅行社总数已经达到11552个。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5530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4%。各类旅游人数及国际、国内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我国的旅游业处于平稳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的5%,还远远小于世界其它国家的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2010年我国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

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公共安全事件的爆发,使我国旅游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主要通过“非典”(SARS)和禽流感疫情,这两个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来分析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

2003年初,肆虐的非典疫情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了极大冲击。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的多个省市属于重度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区后,相继有100多个国家与中国取消了彼此间的出入境旅游业务。2003年下半年开始,旅游业才慢慢开始恢复,并在恢复中谋求发展,外国人旅华市场也渐渐出现快速恢复的态势。8月以后的各月,中国的入境人数以及外汇收入波动减小并趋于稳定。12月份,入境总人数和外国人入境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4%,旅游业结束了4月份以来持续8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2004年初始,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5个亚洲国家的禽流感影响,我国2004年初期的入境旅游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2月,我国的入境人数已明显减少至753.3万人,达到自上年旅游业恢复发展后的最低点。

旅游消费及外汇收入的减少

两次疫情相继来袭,不仅导致旅游人数的下降,还使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惧心理,人均花费有所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国内游客和入境旅游者在餐饮、购物、娱乐及住宿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别为45%和50%左右,而非典疫情导致人均支出下降了30%。全国旅游外汇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4.61%,仅为174.06亿元。旅游总收入同比减少了2768亿元,使我国旅游业面临1989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的严峻形势。接踵而来的禽流感疫情,在短短一个月内席卷亚洲,造成我国2004年1月至2月的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1562.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30.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1%。

旅行社收入减少,旅游团队取消比例增大

面临突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由于旅游人数的减少,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也相应下降,一些旅游的团队甚至被迫取消。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造成上百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旅游提出限制,使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外的旅行团也纷纷取消了来华的旅游计划,据报道,上海的国际旅行社营业收入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78.62%,北京的海外市场也迅速滑坡,4月份接待海外来京游客11.6万人次,同比下降59.9%。

相关行业的连带影响

旅游业的连带性特点使得它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受到冲击的同时,其它的相关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所确定的行业,与旅游业相关程度较大的有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2003年“非典”疫情使旅游业、餐饮业、水产品加工业、娱乐服务业、运输业等9个产业部门的GDP下降幅度超过10%,特别是旅游、餐饮业和娱乐服务业,其产出下降超过40%。其中,旅游业所受的直接影响为-62.17%,综合影响则达到了-78.45%。

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的扩散使大部分游客“谈鸡色变”,餐饮业遭受重创。许多餐厅纷纷把鸡肉菜肴撤下菜单,或从未暴发禽流感的国家和地区进口鸡肉。以经营炸鸡和鸡肉汉堡为主的肯德基连锁店生意受到了较大影响,由于越南的严重疫情,肯德基于2004年1月27日被迫宣布暂时关闭越南境内所有9家分店。航空业作为运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遭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大冲击,SARS使民航客运自3月开始下降,直到5月份仍在下滑,累计班次同比下降61.1%,客运量同比下降81.2%。除此之外,类似旅游专卖店的零售业也由于旅客人数的减少受到波及。

中国旅游业面临公共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

加强危机意识2003年上半年,SARS的暴发给我们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敲响了警钟。综观中国针对历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采取的措施,不乏是促进旅游客源的多元化、调整旅游市场结构、调整旅游产品的产业结构等,基本上为事件爆发后的应对措施。虽然这些措施能使旅游业在危机事件爆发后得到恢复及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仅仅在危机爆发后采取措施是不够的,不足以抵挡下一次可能到来的危机。我们应当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2003年5月,世界旅游组织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CrisisGuidelinesfortheTourismIndustry),指导成员的危机应对和管理工作。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危机管理体系,通过“9.11”事件,人们认识到,即便是富足、安全的美国也无法免受危机的伤害,加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危机带来的冲击。目前,危机问题成了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旅游业要尽快的引入危机管理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旅游业的危机管理体系。

及时更多的公共安全信息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每年5-9月的旅游旺季更是呈现高发的特点,对旅游交通和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自2003年6月起,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了一项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信息——在每天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随着预报区域划分、等级划分、标准的完善,这项工作的精确度将逐步提高到可对具体地点的居住者、旅游者、生产者等提出安全警示。诸如此类的公共安全信息的,不仅可以减少因地质灾害给旅游交通和安全带来的不便,同时还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参考,及时的公共安全信息将促进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旅游者旅游理念改变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国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休闲为目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休闲度假。据美国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必需,而健康休闲则更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据国内旅行社的盘点情况来看,我国的休闲游也逐渐成为旅游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游将成为旅游者选择出游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已形成观光和度假的两个市场。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距离市区近,近郊地区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业应积极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消费的需求。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目前已开发景区26个(其中部级“4A”级景区3个),宾馆饭店1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53家,直接从业人员9860人。2002年旅游接待705万人次,旅游收入5.08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5.9%。

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尽管国内旅游企业已经看到了市场的前景,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自身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同行,旅游企业专业化水平还亟待提高,这就需要旅游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求得发展。

面对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旅游业应当更新营销观念,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让游客看到为防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做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感。推动旅游企业重组,提升旅游企业素质。但重要的是,不能够一味的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只有提高了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才能够更沉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来临。其中,酒店、宾馆是旅游者出行的重要部分,好的住宿、餐饮条件可使旅游者的出行更加愉悦。提高酒店、宾馆以及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的。旅游者更新的消费观念,向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特别是在公共健康、饮食卫生、交通运输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革旅游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全面落实星级饭店、宾馆的经常性防疫措施,执行公共卫生和健康的行业规范标准,建立旅游企业健康运行的市场秩序。除此之外,旅行社应当向规模化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时,要注重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都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依存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白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虽然在经历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根据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旅游业应当积极的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但是必须在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否则无计划、无控制的开发旅游资源最终会使人类的生活质量遭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朱迎波,葛全胜等.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地理研究[J],2003(5)

2.魏小安,付磊.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分析及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旅游学刊[J],2003(4)

3.李九全,李开宇,张艳芳.旅游危机事件与旅游业危机管理.人文地理[J],2003

4.依绍华.浅析非典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6)

5.南开大学SARS对经济影响研究课题组.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4)

6.崔淑新.SARS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经济工作导刊[J],2003(13)

7.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求实[J],2000(8)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2

传统上城市公共安全的提供是来自国家,而公共安全建设也因缺少市民的参与而减少了其公共性。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以何种方式建立城邦时所提到的人们对公共事物与私人事物的不同态度问题时所说,“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1]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不仅自己和他人有着密切联系,个人和环境也相互影响,单纯在乎“私人事物”是远远不够的,越是公共的,越是私人的。

人们在城市人行道行走或是驻足,总会有是否“安全”的顾虑。因为如果该街区或是人行道是“安全”的,就不会考虑是否安全的问题了。人不是被动的安全受益者,也不是无助危险的受害者。而一个城市街区的基本安全原则是人们在人行道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受潜意识感觉到陌生人的威胁。因此,城市的人行道必须具有而又实际具有城市公共安全的功能。

二、城市人行道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市人行道安全活力不高

维护城市安全是警察的责任,但是城市的公共安全不应该单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而且,目前街道的警力不足这一现实状况,更加凸显出街道安全活力不高的问题。城市的公共安全主要应该是由一个相互联动、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它由人们自行产生,也由其强制执行,这就是城市街区自己的安全活力,它可以依靠街区人行道的安全功能发挥出来。而目前大部分的街区既没有一个自制网络来抑止不安全事故,又没有完全依靠发挥人行道的安全功能,使街区自身在街区公共安全上无所作为,致使安全活力不高。

(二)街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

城市街区管理离不开居民参与,没有居民参与,街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乏居民参与是当前中国城市街区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街道办”和居委会的全面管束下,居民一方面缺少参与街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早已习惯于事先有事直接找政府,寻求政府的帮助,等待政府的安排,因而缺乏参与街区活动的积极性。至于街区的人行道,除了主要发挥其行走功能外,居民们几乎忽略它的公共安全功能。多数人没有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意识,对街区的陌生人或者是异常行为和现象缺乏警惕,行走在人行道时也缺乏交流,哪怕是眼神的交流,这样,人行道没有充分发挥出保障街区的有序和稳定的功能,居民也就不能以人行道为纽带增进居民的归属感。

(三)人行道周边的安全环境急需优化

1982年,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令和詹姆斯·威尔逊在《太平洋月刊》上发表了《警察与社区安全:破窗》一文,他们首次使用“破窗”一词,并系统的阐述了“破窗理论”[2]。“破窗”(brokenwindows)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街区中出现的扰乱公共秩序、轻微犯罪等现象就像未被修理的窗户,给人造成街区治安无人关心的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导致更为严重的犯罪。破窗理论说明街区治安管理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潜在的治安隐患。但是,中国街区治安管理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单从人行道这一点就表现出:(1)亮灯工程不够。不少街区不仅很多人行道两侧没有路灯,而且许多居民楼道也没有感应灯。黑暗不仅会给预谋违法犯罪,破坏公共安全的人提供可趁之机,也给行人、治安巡逻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街区治安隐患。(2)街区环境净化、美化不够。许多人行道旁的街心公园都已经废弃,无人管理;或者成为流浪者和乞讨者的露宿地。这不仅影响街区的美观有序,而且也可能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窝藏地点。

三、解决街区公共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激发街区自治化活力

加强城市街区的公共安全建设关键是依靠街区自身,激发其活力,加强其自治化程度。其途径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推动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来实现。民间社会组织是街区建设的主体之一,也是街区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4]。如何培育和管理民间社会组织,是激发街区自身活力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扶持、引导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但更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自我监督管理制度。

由于街区居民共享着地理位置,穿插交汇的人行道使他们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日常行动和生活,更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街区。因此,城市街区在自治方面还应当具备一个功能,就是当街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必须及时地找到有效途径,将街道的意见反映到上级主管机关,这也能促使将反映民生的意见变成城市的政策。

(二)增强街区居民的归属感

一个成熟的街区,不仅要具有界限明确、相对稳定的地域和并存互动关系的人口群体以及街区成员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设置,而且更要具有一定的街区管理水平和街区居民的认同感[3]。人们相互间即使没有任何关系,但必须存在对彼此的公共责任感,这一责任感源于对街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街区居民对街区有没有亲切感、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等感情,是一个街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对街区公共安全的管理时,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开展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街区违法案件的发生,营造街区良好的治安环境;通过端正街区民警的执法思想,树立为民服务的意思,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关系,培植良好的社会风气。实践证明,实施街区治安管理,不仅可以建立融洽的警民关系,增强街区居民的归属感,而且也可以为街区的发展提供保障作用。这样,居民将把作为公共产品的街道视为自己的家,将街区视为自己的家,无疑将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加强城市公共安全。

(三)树立居民自觉监管意识

激发街区自身活力,增强街区居民的认同感后,必须树立起自觉监管意识,或者说是自觉树立起自我监管意识。一个有活力的街道不仅有行人,也有观看者,人行道上的行人不仅在行走,同时也在对公共安全实行监管,街区的居民更是主要的监管者。这些行人和居民就成为监管街道安全的有效的人力资源,而要成为有效的,则必须有种自觉的监管意识。否则,即使有再多的监管者去监管公共安全,在灯火通明的火车站也会有骇人的犯罪发生。培养自觉监管意识的主体则主要是临街的居民和人行道边的店主。

老城市貌似缺乏秩序,其背后神秘的秩序、安全和自由,其实质就是城市相互关联的人行道的用途,为它带来一个又一个驻足的目光,正式这种驻足的目光构成了城市人行道上的安全监视系统。因此,街区的居民应当起到榜样作用,树立起自觉监管意识,由此来带动街道上的行人,在人行道上发生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由这些行为构成城市街道上的信任,它来源于迎面走过时的眼神停留,排队等号付款,对有伤病的路人表示同情。而这种信任的培养不能依靠机构来进行。在街区范围内平常的公开的接触所有的事都是个人自己去做,并非强迫,其总和是人们对公共身份的一种感知,是公共尊重和信任的一张网络,是在个人或街区需要时能作出贡献的一种资源,这些都是自愿形成。而缺少这样的信任对城市的街道公共安全是相当不利的。如果街区居民树立起自觉的监管意识,那么街道上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关注街道的潜意识,尤其在关键的时刻,那么城市的公共安全程度将大幅提高。

(四)充分利用街心公园提高城市公共安全

充分利用街心公园提高城市人行道的公共安全,是建设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主要问题就是街心公园的规划。无论该街区公园是成为流浪、乞讨者的聚集点,或是废弃品堆放的地点,还是犯罪发生点,也可能是街区居民游憩点、路人交流点、风景点,建立公园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人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建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而将人群聚集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城市公共安全度。一个熟悉的道理:一条经常使用的街道相对安全,一条废弃的街道很可能不安全。不安全问题并不能通过分散人群、降低稠密度、用郊区的特征来取代城市特征。所以,要充分利用街心公园的特点,将聚集起来的人群成为自觉监管城市公共安全的人力资源,以此来保障人行道这一公共产品的公共安全,从而保障整个街区和城市的秩序和安定。

四、结语

城市人行道对街区的公共安全有着较大影响,是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尤其是城市人行道公共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一些传统的街道和街区治安管理模式会逐渐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会逐步解决,那么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尤其是城市交界的“真空带”的公共安全问题会日益凸显,所以必须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解决对策作出适时的调整与完善。总而言之,研究城市人行道对街区公共安全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8.

[2]MutumaRuteere,Marie一EmmanuellePommerolle.DemocratizingSecurityRepressionTheambiguitiesofcommunitypolicingin

Kenya[J].Africanaffairs,2003,(10).

[3]俞雷.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战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4]郁建兴.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3,(4).

[5]金国华.关于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3,(2).

[6]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J].政治学研究,1998.

[7]李秀琴.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何海兵.中国的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社区发展[J].当代中国研究,2006.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街区;城市人行道;公共安全

目前,人们对城市人行道发挥的公共安全功能重视度不够,街区的治安管理也多数依赖传统的模式,而发挥人行道自身的安全自治化活力不够,街区居民参与安全管理程度不高,街道安全管理环境也急需优化。

一、城市人行道的公共安全功能

传统上城市公共安全的提供是来自国家,而公共安全建设也因缺少市民的参与而减少了其公共性。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以何种方式建立城邦时所提到的人们对公共事物与私人事物的不同态度问题时所说,“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1]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不仅自己和他人有着密切联系,个人和环境也相互影响,单纯在乎“私人事物”是远远不够的,越是公共的,越是私人的。

人们在城市人行道行走或是驻足,总会有是否“安全”的顾虑。因为如果该街区或是人行道是“安全”的,就不会考虑是否安全的问题了。人不是被动的安全受益者,也不是无助危险的受害者。而一个城市街区的基本安全原则是人们在人行道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受潜意识感觉到陌生人的威胁。因此,城市的人行道必须具有而又实际具有城市公共安全的功能。

二、城市人行道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市人行道安全活力不高

维护城市安全是警察的责任,但是城市的公共安全不应该单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而且,目前街道的警力不足这一现实状况,更加凸显出街道安全活力不高的问题。城市的公共安全主要应该是由一个相互联动、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它由人们自行产生,也由其强制执行,这就是城市街区自己的安全活力,它可以依靠街区人行道的安全功能发挥出来。而目前大部分的街区既没有一个自制网络来抑止不安全事故,又没有完全依靠发挥人行道的安全功能,使街区自身在街区公共安全上无所作为,致使安全活力不高。

(二)街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

城市街区管理离不开居民参与,没有居民参与,街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乏居民参与是当前中国城市街区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街道办”和居委会的全面管束下,居民一方面缺少参与街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的途径;另一方面他们早已习惯于事先有事直接找政府,寻求政府的帮助,等待政府的安排,因而缺乏参与街区活动的积极性。至于街区的人行道,除了主要发挥其行走功能外,居民们几乎忽略它的公共安全功能。多数人没有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意识,对街区的陌生人或者是异常行为和现象缺乏警惕,行走在人行道时也缺乏交流,哪怕是眼神的交流,这样,人行道没有充分发挥出保障街区的有序和稳定的功能,居民也就不能以人行道为纽带增进居民的归属感。

(三)人行道周边的安全环境急需优化

1982年,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令和詹姆斯·威尔逊在《太平洋月刊》上发表了《警察与社区安全:破窗》一文,他们首次使用“破窗”一词,并系统的阐述了“破窗理论”[2]。“破窗”(brokenwindows)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街区中出现的扰乱公共秩序、轻微犯罪等现象就像未被修理的窗户,给人造成街区治安无人关心的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导致更为严重的犯罪。破窗理论说明街区治安管理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消除潜在的治安隐患。但是,中国街区治安管理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单从人行道这一点就表现出:(1)亮灯工程不够。不少街区不仅很多人行道两侧没有路灯,而且许多居民楼道也没有感应灯。黑暗不仅会给预谋违法犯罪,破坏公共安全的人提供可趁之机,也给行人、治安巡逻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街区治安隐患。(2)街区环境净化、美化不够。许多人行道旁的街心公园都已经废弃,无人管理;或者成为流浪者和乞讨者的露宿地。这不仅影响街区的美观有序,而且也可能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窝藏地点。

三、解决街区公共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激发街区自治化活力

加强城市街区的公共安全建设关键是依靠街区自身,激发其活力,加强其自治化程度。其途径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推动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来实现。民间社会组织是街区建设的主体之一,也是街区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4]。如何培育和管理民间社会组织,是激发街区自身活力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扶持、引导民间社会组织发展,但更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自我监督管理制度。

由于街区居民共享着地理位置,穿插交汇的人行道使他们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日常行动和生活,更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街区。因此,城市街区在自治方面还应当具备一个功能,就是当街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必须及时地找到有效途径,将街道的意见反映到上级主管机关,这也能促使将反映民生的意见变成城市的政策。

(二)增强街区居民的归属感

一个成熟的街区,不仅要具有界限明确、相对稳定的地域和并存互动关系的人口群体以及街区成员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公共设置,而且更要具有一定的街区管理水平和街区居民的认同感[3]。人们相互间即使没有任何关系,但必须存在对彼此的公共责任感,这一责任感源于对街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街区居民对街区有没有亲切感、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等感情,是一个街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对街区公共安全的管理时,可以通过不间断的开展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街区违法案件的发生,营造街区良好的治安环境;通过端正街区民警的执法思想,树立为民服务的意思,建立了良好的警民关系,培植良好的社会风气。实践证明,实施街区治安管理,不仅可以建立融洽的警民关系,增强街区居民的归属感,而且也可以为街区的发展提供保障作用。这样,居民将把作为公共产品的街道视为自己的家,将街区视为自己的家,无疑将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加强城市公共安全。

(三)树立居民自觉监管意识

激发街区自身活力,增强街区居民的认同感后,必须树立起自觉监管意识,或者说是自觉树立起自我监管意识。一个有活力的街道不仅有行人,也有观看者,人行道上的行人不仅在行走,同时也在对公共安全实行监管,街区的居民更是主要的监管者。这些行人和居民就成为监管街道安全的有效的人力资源,而要成为有效的,则必须有种自觉的监管意识。否则,即使有再多的监管者去监管公共安全,在灯火通明的火车站也会有骇人的犯罪发生。培养自觉监管意识的主体则主要是临街的居民和人行道边的店主。

老城市貌似缺乏秩序,其背后神秘的秩序、安全和自由,其实质就是城市相互关联的人行道的用途,为它带来一个又一个驻足的目光,正式这种驻足的目光构成了城市人行道上的安全监视系统。因此,街区的居民应当起到榜样作用,树立起自觉监管意识,由此来带动街道上的行人,在人行道上发生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由这些行为构成城市街道上的信任,它来源于迎面走过时的眼神停留,排队等号付款,对有伤病的路人表示同情。而这种信任的培养不能依靠机构来进行。在街区范围内平常的公开的接触所有的事都是个人自己去做,并非强迫,其总和是人们对公共身份的一种感知,是公共尊重和信任的一张网络,是在个人或街区需要时能作出贡献的一种资源,这些都是自愿形成。而缺少这样的信任对城市的街道公共安全是相当不利的。如果街区居民树立起自觉的监管意识,那么街道上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关注街道的潜意识,尤其在关键的时刻,那么城市的公共安全程度将大幅提高。

(四)充分利用街心公园提高城市公共安全

充分利用街心公园提高城市人行道的公共安全,是建设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主要问题就是街心公园的规划。无论该街区公园是成为流浪、乞讨者的聚集点,或是废弃品堆放的地点,还是犯罪发生点,也可能是街区居民游憩点、路人交流点、风景点,建立公园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人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建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而将人群聚集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城市公共安全度。一个熟悉的道理:一条经常使用的街道相对安全,一条废弃的街道很可能不安全。不安全问题并不能通过分散人群、降低稠密度、用郊区的特征来取代城市特征。所以,要充分利用街心公园的特点,将聚集起来的人群成为自觉监管城市公共安全的人力资源,以此来保障人行道这一公共产品的公共安全,从而保障整个街区和城市的秩序和安定。

四、结语

城市人行道对街区的公共安全有着较大影响,是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尤其是城市人行道公共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一些传统的街道和街区治安管理模式会逐渐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会逐步解决,那么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尤其是城市交界的“真空带”的公共安全问题会日益凸显,所以必须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解决对策作出适时的调整与完善。总而言之,研究城市人行道对街区公共安全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8.

[2]MutumaRuteere,Marie一EmmanuellePommerolle.DemocratizingSecurityRepressionTheambiguitiesofcommunitypolicingin

Kenya[J].Africanaffairs,2003,(10).

[3]俞雷.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战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4]郁建兴.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3,(4).

[5]金国华.关于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3,(2).

[6]浦兴祖.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J].政治学研究,1998.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业公共安全对策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型产业,易受经济、政治、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使旅游业应如何面临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超过了汽车、电子、钢铁和农业等传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同时,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交通、建筑、通讯等相关产业及配套环境的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2年,全国的旅行社总数已经达到11552个。据国家旅游局的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0年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451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200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5530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4%。各类旅游人数及国际、国内旅游收入逐年上升,我国的旅游业处于平稳的发展阶段。然而,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的5%,还远远小于世界其它国家的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2010年我国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

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公共安全事件的爆发,使我国旅游业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主要通过“非典”(SARS)和禽流感疫情,这两个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来分析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

2003年初,肆虐的非典疫情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了极大冲击。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的多个省市属于重度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区后,相继有100多个国家与中国取消了彼此间的出入境旅游业务。2003年下半年开始,旅游业才慢慢开始恢复,并在恢复中谋求发展,外国人旅华市场也渐渐出现快速恢复的态势。8月以后的各月,中国的入境人数以及外汇收入波动减小并趋于稳定。12月份,入境总人数和外国人入境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4%,旅游业结束了4月份以来持续8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2004年初始,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5个亚洲国家的禽流感影响,我国2004年初期的入境旅游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2月,我国的入境人数已明显减少至753.3万人,达到自上年旅游业恢复发展后的最低点。

旅游消费及外汇收入的减少

两次疫情相继来袭,不仅导致旅游人数的下降,还使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惧心理,人均花费有所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国内游客和入境旅游者在餐饮、购物、娱乐及住宿方面的支出比重分别为45%和50%左右,而非典疫情导致人均支出下降了30%。全国旅游外汇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4.61%,仅为174.06亿元。旅游总收入同比减少了2768亿元,使我国旅游业面临1989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的严峻形势。接踵而来的禽流感疫情,在短短一个月内席卷亚洲,造成我国2004年1月至2月的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1562.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1.82%,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30.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1%。

旅行社收入减少,旅游团队取消比例增大

面临突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由于旅游人数的减少,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也相应下降,一些旅游的团队甚至被迫取消。2003年肆虐的非典疫情,造成上百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旅游提出限制,使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外的旅行团也纷纷取消了来华的旅游计划,据报道,上海的国际旅行社营业收入比2002年同期下降了78.62%,北京的海外市场也迅速滑坡,4月份接待海外来京游客11.6万人次,同比下降59.9%。

相关行业的连带影响

旅游业的连带性特点使得它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受到冲击的同时,其它的相关产业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所确定的行业,与旅游业相关程度较大的有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2003年“非典”疫情使旅游业、餐饮业、水产品加工业、娱乐服务业、运输业等9个产业部门的GDP下降幅度超过10%,特别是旅游、餐饮业和娱乐服务业,其产出下降超过40%。其中,旅游业所受的直接影响为-62.17%,综合影响则达到了-78.45%。

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的扩散使大部分游客“谈鸡色变”,餐饮业遭受重创。许多餐厅纷纷把鸡肉菜肴撤下菜单,或从未暴发禽流感的国家和地区进口鸡肉。以经营炸鸡和鸡肉汉堡为主的肯德基连锁店生意受到了较大影响,由于越南的严重疫情,肯德基于2004年1月27日被迫宣布暂时关闭越南境内所有9家分店。航空业作为运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03年遭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大冲击,SARS使民航客运自3月开始下降,直到5月份仍在下滑,累计班次同比下降61.1%,客运量同比下降81.2%。除此之外,类似旅游专卖店的零售业也由于旅客人数的减少受到波及。

中国旅游业面临公共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

加强危机意识2003年上半年,SARS的暴发给我们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敲响了警钟。综观中国针对历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采取的措施,不乏是促进旅游客源的多元化、调整旅游市场结构、调整旅游产品的产业结构等,基本上为事件爆发后的应对措施。虽然这些措施能使旅游业在危机事件爆发后得到恢复及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仅仅在危机爆发后采取措施是不够的,不足以抵挡下一次可能到来的危机。我们应当强化企业和个人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冲击。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2003年5月,世界旅游组织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CrisisGuidelinesfortheTourismIndustry),指导成员的危机应对和管理工作。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危机管理体系,通过“9.11”事件,人们认识到,即便是富足、安全的美国也无法免受危机的伤害,加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危机带来的冲击。目前,危机问题成了当代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旅游业要尽快的引入危机管理概念,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旅游业的危机管理体系。

及时更多的公共安全信息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区,每年5-9月的旅游旺季更是呈现高发的特点,对旅游交通和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自2003年6月起,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了一项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公共安全信息——在每天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随着预报区域划分、等级划分、标准的完善,这项工作的精确度将逐步提高到可对具体地点的居住者、旅游者、生产者等提出安全警示。诸如此类的公共安全信息的,不仅可以减少因地质灾害给旅游交通和安全带来的不便,同时还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参考,及时的公共安全信息将促进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信心,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旅游者旅游理念改变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国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休闲为目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休闲度假。据美国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必需,而健康休闲则更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据国内旅行社的盘点情况来看,我国的休闲游也逐渐成为旅游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游将成为旅游者选择出游的主要方式。特别是“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已形成观光和度假的两个市场。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距离市区近,近郊地区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业应积极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消费的需求。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目前已开发景区26个(其中部级“4A”级景区3个),宾馆饭店1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53家,直接从业人员9860人。2002年旅游接待705万人次,旅游收入5.08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15.9%。

增强服务意识和质量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尽管国内旅游企业已经看到了市场的前景,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自身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同行,旅游企业专业化水平还亟待提高,这就需要旅游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求得发展。

面对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旅游业应当更新营销观念,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让游客看到为防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所做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消费者的认同感。推动旅游企业重组,提升旅游企业素质。但重要的是,不能够一味的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只有提高了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才能够更沉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来临。其中,酒店、宾馆是旅游者出行的重要部分,好的住宿、餐饮条件可使旅游者的出行更加愉悦。提高酒店、宾馆以及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是势在必行的。旅游者更新的消费观念,向旅游行业及相关产业,特别是在公共健康、饮食卫生、交通运输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革旅游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全面落实星级饭店、宾馆的经常性防疫措施,执行公共卫生和健康的行业规范标准,建立旅游企业健康运行的市场秩序。除此之外,旅行社应当向规模化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时,要注重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都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依存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白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虽然在经历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根据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旅游业应当积极的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但是必须在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否则无计划、无控制的开发旅游资源最终会使人类的生活质量遭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朱迎波,葛全胜等.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地理研究[J],2003(5)

2.魏小安,付磊.旅游业受“非典”影响情况分析及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旅游学刊[J],2003(4)

3.李九全,李开宇,张艳芳.旅游危机事件与旅游业危机管理.人文地理[J],2003

4.依绍华.浅析非典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6)

5.南开大学SARS对经济影响研究课题组.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4)

6.崔淑新.SARS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经济工作导刊[J],2003(13)

7.刘群红.发展我国休闲旅游产业问题的若干思考.求实[J],2000(8)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城市建设;公共安全;规划;问题核心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在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作用下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加之城市当中聚集了大量人口、财富,一旦出现公共安全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公共安全规划工作,了解规划问题的核心内容,研究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体系,落实有效的公共安全规划方案,开展相应活动势在必行。

2公共安全规划工作问题分析

2.1公共安全规划工作的理论基础。城市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是何种事故问题都是由人、物、环境、管理4方面要素所构成。因此,公共安全事故出现的理论基础包括能量转换理论、人为失误理论、综合模型理论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教育措施、管理措施来进行预防及控制,并且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庞杂,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应对城市安全规划的理论需求[1]。2.2公共安全规划工作所涉及的主要项目。2.2.1重大危险源。城市重大危险源包括长期生产、加工、使用、贮存危险物质,并且危险物质总量等于或超出临界数量。由于我国不少城市规划科学性不足,对于城市发展规模及模式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管理,造成部分重大危险源分散于城市中心商业区或居民区,若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必然十分严重。2.2.2公众聚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中的人群密度大、流动性高,如影院、车站、商务中心、超市、公园、学校等区域,由于人员生理、心理及自身素质各不相同,非常容易出现混乱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的恶性事件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2]。2.2.3公共基础设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各类基础设施,如水、电、气、通信、网络、交通设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军用、警用和政府有关部门专用的设备设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各类系统的普及应用及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整体结构、系统也越来越复杂,非常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后续的维保管理难度也很高,若不能保证这些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则会影响城市的日常运营。2.3公共安全所面临的主要灾害问题。2.3.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内涝始终在威胁城市整体的公共安全,我国超过多半的大型城市位于地震高危区域,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都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能够抵消当年的国民经济增长总量,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2.3.2社会灾害。社会灾害主要是由骚乱、恐怖袭击等问题造成的,当前全球反恐形势严峻,恐怖主义已经成为最敏感的城市社会灾害。国际上的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出重拳针对各种形势的国际恐怖组织、暴力主义者进行打击,政府城市专业机构积极研究、应对相关的反恐问题[3]。2.3.3技术灾害。技术灾害主要是由人们对于技术的掌握不熟练或日常管理工作存在问题造成的,一般表现为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问题,随着我国交通系统规模的不断增长,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而火灾、爆炸的影响则更深远。2.3.4公共卫生事件。生活品质的提升促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而公共卫生事件当中包含了药品安全、食品安全、突发疫情等问题,这些都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由于城市当中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体系脆弱,容易出现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若不能在初期进行有效遏制,就容易出现大面积爆发,严重时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2.4公共安全规划的问题核心及可行性研究。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公共安全规划并拨付相应的规划资金,严格依照相应的公共安全计划要求标准,落实好公共安全目标管理。同时,做好城市公共安全法制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灾害防控保险机制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城市建设中公共安全规划的核心问题,并针对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2.4.1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研发。明确城市公共安全技术总体规划、目标,建立与城市发展建设相适应的公共安全技术辅助体系和创新体系。在这些内容的指导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安全保障方案,实现应急预测、预警、管理等技术内容的创新,资金、人员及法律政策方面是支持公共安全技术发展创新的保证,相关公共安全机构在各种基础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对相关公共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的决策、预警、监测、应急管理、风险评估、组织等多个方面的技术体系,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确保城市建设中公共安全规划问题得以顺利解决。2.4.2完善公共安全法规立法体系。在现有城市立法工作和权限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法规体系,对城市公共安全立法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将城市公共安全纳入更为细致、完善的法律管理轨道。在我国现有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处理城市实际状况的各类危机事件,确保城市公共安全法规体系为公共安全管理规划工作支撑起充足的发展空间。2.4.3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数据库。通过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数据库,为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提供良好的管理经验和决策参考,形成能够满足城市区域发展需求的综合性公共安全规划数据库,将地理信息、安全信息、基础信息都纳入其中,为城市发展、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和数据支持,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工作能够有序开展。2.4.4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遭遇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如灾情、疫情等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时准确地对其发展进行预测和预报,以便对事件进行有力管控,进一步减少损失。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必须采取坚决、恰当的手段对人员、资金、物资的安排做出迅速反应,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摆脱各种危机,尽力恢复城市日常秩序,共同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系统。2.4.5设计制定城市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以上各项核心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更为细致、有效的应急救援计划,编制满足公共安全规划的综合性预案,用以指导各类应急措施的有序落实,避免现场工作过程中出现混乱,延误最佳时机。同时,可以借助应急预案开展日常演练,确保各个体系始终处于能够应对事故问题的良好状态,降低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概率。

3结语

城市公共安全的关注度日渐提升,而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定位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明确具体规划要求、原则、内容,确保其能够为城市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皇凤,王锐.韧性城市建设: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的优选之路[J/OL].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1):1-8[2019-03-29].https://doi.org/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9.01.008.

【2】董幼鸿.新时代公共安全风险源头治理的路径选择与策略探讨———基于系统脆弱性理论框架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8(3):49-51.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6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3]EmergencyManagementInstitute,IndependentStudyIS230,PrinciplesofEmergencyManagement,2003:(2):22

[4]张涛:透过sARs事件看现代政府危机管理[J].宏观管理,2003,(4):12~16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7

总理对制定规划的要求

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这是我们制定规划的基础;

第二,要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规划最终要落实到重点项目、重点课题上,这是我们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作规划的最终结果;

第三,要实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制定规划应成为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集思广益的过程。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第一,要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要有突破。要提出未来15-20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第二,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要有所突破。要根据国家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要能凝练出类似过去“两弹一星”那样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第三,要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研究。重点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公共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科技发展之间的互相影响,研究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对于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我国的科技实力、存在问题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同时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薄弱环节及组织特点,包括军民创新体系的融合等。设置两个专题:

专题1: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专题2: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第二部分: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研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筛选出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各有关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提出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与重大科技任务;依据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世界众多科技发展前沿中,准确把握和提出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设置13个专题:分别是

专题3: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4:农业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5: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6:交通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7: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8: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9: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0: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1: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2:国防科技问题研究

专题13: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专题14: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专题15: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研究。重点研究与科技发展相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如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科技普及,科技知识产权的管理,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研究区域科技发展问题等,为科技发展和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和政策环境。设置5个专题:

专题1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专题17: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专题18: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

专题19: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

专题20:区域科技发展研究

(三)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战略选择

1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3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

4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

(四)科技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1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

2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3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

4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促进科技创新成为基本战略

1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2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

3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

后发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六)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8位

2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3发明专利数量少;科学研究质量不高

4尖子人才匿乏;科技投入不足

(七)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战略选择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

2解决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的需要

3保障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需要

4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定基础和能力

(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思想

2加强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3实现重点跨越?有效途径

4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根本任务。

(九)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思路

1发展路径?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

2创新方式?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向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转变

3创新体制?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

4发展部署?以研究开发为主向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转变

5国际合作?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动利于全球科技资源转变

(十)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从目前的世界第28位提高到前1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重点领域和重大技术

1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2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4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5加快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6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

(十二)重点任务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创造科技产业化良好环境,为全面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3强化国家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4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三)重大措施与政策建议

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3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4增加国家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5造就良好环境,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

6改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7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整合国家创新资源

8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9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10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和全社会创新精神

二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有力保障国民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现状

(1)涉及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火灾爆炸、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与反恐防恐、出入境检验检疫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场所安全保障等重大问题。

(2)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

(3)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超过GDP总量的5%。

(二)总体考虑

未来国家公共安全的保障体系:

1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如,公共安全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等)

2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方面的保障

3管理与科技专用人才培养体系与全民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保障

4强大的公共安全科技支撑方面的保障

公共安全科技支撑:

(1)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按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公共安全技术的自主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2)建立强大的公共安全研究开发与测试基地;

(3)研究促进公共安全自身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协调互动、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举例:保险与公共安全结合的机制

(4)自我发展态势。??举例:美国国土安全部与企业结合的机制

(三)公共安全总体框架

1安全类型

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与爆炸国境检验检疫

2体系

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与标准研究与测试基地学科与人才培训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产业链

(四)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公共安全有效防控、科学预测与高效应急,是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基于对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机理和规律的科学预测,发展以现代高技术集成创新为主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预防监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决策技术,是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重点。

(五)总体目标

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六)未来15年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研究建立实时和精确识别、定位的国家公共安全立体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研究及测试基地、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整体水平,使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七)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

初步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保障、预警和应急技术平台,实施阶段性示范工程;

初步构建公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建立公共安全检测、风险辨识评价、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反应与决策等关键技术体系;

建立一批公共安全综合性和专业化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初步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建立公共安全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

基本扭转公共安全的被动局面,犯罪率明显上升趋势得以遏止,特大事故次数明显下降,自然灾害影响大幅度降低,食品污染比例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控制外来生物入侵、有毒有害物质及化学危险品入侵上升势头;全社会公共安全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八)国家公共安全科技研究体系

1重点针对公共安全领域的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爆炸安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2形成公共安全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3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公共安全科技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

4在公共安全领域需要政府引导和重点安排的重大任务,重点反映公共安全急需解决的突破性和紧迫性课题,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

5在公共安全领域重点任务中,目标明确、对国民经济带动性强、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战略产品和系统工程。要明确表述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等。

(九)攻关项目形成依据

公共安全各领域共性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要根据

1优先主题中涉及的重点任务

2支撑重大专项实施的重点关键技术

3各部门根据实际提出的紧迫性重大课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4按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出的公共安全领域前瞻性的重大课题

(十)研究重点

1针对矿山、重点石油与化学工程、重点基础设施等,重点研究生产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技术、标准及装备,为扭转生产事故高发的态势提供技术支撑。

2针对食物中毒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重点研究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危险性分析与溯源、标准、监测等贮备性技术和装备,保障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

3针对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与恐怖事件和火灾等,重点研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刑侦技术、恐怖有效打击技术和火灾高效防控技术及相关标准与装备,提高社会安全的综合防御能力。

4针对地震、台风、洪水、森林火灾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重点研究灾害立体监测、危险性评估、预警和应急救助技术及标准,提高灾害预测水平和综合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十一)优先任务

1生产安全监控、预警与应急救援

2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关键技术

3社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4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关键技术

5城市重大灾害事故耦合派生防御技术

三构建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

(一)总体原则

1以构建国家应急体系技术平台为主线;

2以充分利用现有部门和地方公共安全资源为基础;

3以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科学预测为支撑;

4以应急技术标准化为前提条件;

5以立足自主创新和强化科学管理为原则;

6以某些行业、系统和城市为重点。

(二)总体目标

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备、先进可靠、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技术平台。

(三)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应对

1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放射源、SARS、禽流感、食物中毒、刑事案件、恐怖袭击……

面对纷芜繁杂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有效获取和分析所关心的信息?

2事故地点、风速、风向、降雨量、泄漏物质、存储压力、存储总量、物质毒性、周边环境、居民数量、建筑结构、避难场所……

面对不同条件下的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预测其趋势、后果、危险性并快速预警?

3现场情况、疏散人群、组织救援、调集资源、调集设备、提供补给、最短路径、最佳方案、防化灭火、水电气供应……面对跨部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

(四)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关键功能

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获取与分析;

2灾害事故的发展预测和影响分析;

(五)预警分级与;

1人群疏散与避难的评估;

2应急方案的优化确定与启动;

3现场与应急的信息实时获取;

4动态的应急决策指挥和资源配置;

5应急总体功效评估;

6应急行动的结束、记录与总结。

(六)公共安全重大任务: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保障工程

三大核心技术功能

1.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与精确定位技术

全面监控自动处置

2.多尺度动态准确预测与快速预警技术

科学预测快速预警

3.基于危险性分析的优化决策与救援处置技术

优化决策高效救援

将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并结合一体化应急技术标准体系和决策指挥平台安全保障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共同作用于公共安全决策指挥平台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8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

根据联合国的界定,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1)自然灾害,又可分为地质方面,水文气象方面,生物学方面;(2)技术灾难,来自技术或工业事故;(3)环境恶化,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和生物圈的破坏;(4)社会安全,包括战争和社会动乱等。其级别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公共危机指的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务与目的就在于解决公共危机问题,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就客观存在着的。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自身的完

善和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公共危机的特征

1.发生的范围广,国际化程度增强,高频次、多领域地发生。不少公共安全事件涉及范围广,这些事件会突然发生,在何时何地或何种情况下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2.危害的灾难性和非传统性。在当前社会,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破坏性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难以弥补,而且这种损害是刚性的、不可逆转的。

3.影响的关联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影响和波及社会各领域,并造成连锁反应。如洪灾不仅影响农业,而且影响教育、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商业流通等;洪水退后还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流行病疫情爆发,房屋和基础设施损毁等。

4.原因的复杂性。公共安全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原因;也有经济的、生产的、经营的原因;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又有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同时还有大自然对人类掠夺性破坏的报复。这些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5.演变的隐蔽性。公共安全潜在的危机常常不易被察觉,常常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当人类取得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辉煌成就的时候,这些成就可能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人类却不能察觉或预测。三、当前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有待健全。由于我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我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我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和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缺陷与完善;法治;茶文化

在当前食品市场上,“茶叶食品”(TeaFood)在广义上泛指任何添入茶叶或某些茶叶成分、茶叶提取物等进而使食品具有特定的茶叶风味或茶叶功效的食品,比如茶饮料食品、茶糕点食品、茶糖果食品、茶保健品等等。当然,“茶叶”本身也是一种食品。作为茶叶的一种衍生食品,茶叶食品因为延长了加工链条、丰富的加工工艺等使得相比较于纯粹的茶叶产品具有了更多的食品安全隐患。我国传统茶文化素来主张“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注重发掘和推广茶叶的养生保健功能,这也是茶文化物质化功能的最基础内涵。而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因为市场主体行为失范而导致的茶叶食品安全问题、违法问题甚至是犯罪问题等层出不穷。基于市场精神和法治精神,对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只有从刑法角度进行规制,才能从根本上对矫正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充分的制度约束。

1加强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主要背景

广义上看,茶叶食品在当前国民经济和市场需求上具有极广的应用范围。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中,“茶叶食品”安全问题当前还不是一个重点关注领域,但是,鉴于当前茶叶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范围之广,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的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加强研究。具体来讲,当前针对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加强规制的背景主要如下:1.1茶叶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产业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业以及与茶叶产业有关的茶叶食品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茶叶产业单纯追求产量提升、规模提升,没有将茶叶品质、茶叶质量、茶叶品牌、茶叶生态价值等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看到近些年来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茶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互联网购物平台的产生更是为推动这种质量安全问题的蔓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具体来看,茶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有害微生物超标、包装环节污染等等,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一个公敌。因此,我国茶叶产业及其相关的茶叶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从摒弃这种粗放型发展观念入手,寻找结构调整的新方向。1.2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尚未达到均衡状态。茶叶食品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必备性、基础性、保健性的商品。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当中,刑法作为一种具有极强约束力和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捍卫市场秩序、塑造市场规范、推动形成市场理性的重要市场要素,这正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在我国现有的刑法框架当中,针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粗线条特点,在面向包括茶叶食品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过程中,只有借助于刑法本身具有的“自由保障功能”、“法益保护功能”和“行为规制功能”等才能为保护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一个坚实的制度基础。因此,以刑法为代表的制度体系应当围绕着当前茶叶食品安全犯罪所呈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新特点等进行均衡性的配置。

2当前阶段我国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几个突出缺陷

就茶叶食品安全法治环境而言,《刑法》(1997)、《刑法修正案(八)》涉及到食品安全的规定、《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构成了基本的制度框架。综合来看,针对茶叶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存在这样几个突出的缺陷:2.1茶叶食品安全规制刑法立法模式的缺陷。在立法史和法理学上,一个犯罪领域的犯罪问题越突出,立法者们往往越倾向于去追求一种“大一统”的立法模式,即希望借助于立一部统一的刑法典可以治理、规制同一领域所有的犯罪问题。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的立法思想就属于这种模式。而进入20世纪中后期之后,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现代社会,人类市场经济、社会分工、产品分类、领域细分、市场细分等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时期,刑法作为一种规制犯罪最重要的法律,开始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分散性立法模式”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倾向于大陆法系的“统一式立法模式”而言,在越来越精细化的茶叶食品安全犯罪背景下,应当积极学习英美法系分散性立法模式,可以用附属性立法模式进行规制。2.2茶叶食品安全规制客观行为上的缺陷。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位阶最高、最富效率的监管法规,2015年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尽管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客观环节和客观行为上涵盖了诸如“茶叶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环节”、“茶叶食品包装环节”、“茶叶食品运输环节”、“茶叶食品销售环节”等,但是,却没有从客观的茶叶食品价值链上建构起一个整体的刑法规制格局,从而导致茶叶以及茶叶食品在根源上的种植环节、采购环节、加工环节等较为关键的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严格刑法规制。这就导致在茶叶食品相关的安全质量犯罪问题上,从现有的食品安全法罪名中不能准确给其定罪,不能有效地形成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有效震慑。2.3茶叶食品安全规制惩罚方式上的缺陷。在刑法领域,规制惩罚方式主要分为“主刑”(如判处有期徒刑)和“附加刑”(如金钱罚)两种。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之前,针对包括茶叶食品质量安全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犯罪而进行的“金钱罚”一般数额都较低,主要是按照销售额进行一定百分比或倍数意义上的罚款,而由于一般的食品质量安全犯罪主体都是小微企业或个体户等,根据销售额进行计算罚款数量往往都难以量化或达不到惩罚标准,降低了这些市场主体进行茶叶食品质量犯罪的成本。当然,尽管《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是,对于如何量化计算处罚额也没有规定得很清楚。

3我国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几个针对性策略

从刑法角度来讲,茶叶食品安全犯罪未来的刑法规制应当从准确归类其所从属的犯罪类型、提高立法规制的可操作性、增强罚金的处罚力度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具体可以尝试这样几个策略:3.1将茶叶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公共安全犯罪”范畴立法。从茶叶食品安全犯罪侵害的客体来看,“不确定、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是其最主要的侵害对象,在这一点上与公共安全犯罪刑法等所规制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茶叶食品安全犯罪”不仅仅侵害了茶叶食品产品市场秩序,尤为重要的是侵害了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的人权,已经在公共安全的意义上造成了实质性的侵害。因此,在对待未来的立法模式选择时,可将其纳入“公共安全领域”的专项分散式立法进程,提高打击茶叶食品质量犯罪的效率。同时,除了主刑处罚之外,也应当在《食品安全法》范畴中专门增加“食品安全犯罪”方面的规定,从而借助于专业化的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实现对分散性的茶叶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强烈震慑。3.2扩展茶叶食品价值链环节的客观规制范围。对于食品安全规制来讲,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并不是单一环节、单一节点的犯罪,而是潜在地、现实地存在于整个价值链、产业链上。鉴于本文选择倾向于采用“分散式立法模式”对其进行规制,因此在客观上的规制范围上需要加强专项的《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之间围绕着“茶叶食品价值链”各环节的规制,明确从茶叶种植、茶叶深加工、茶叶食品添加剂制作、茶叶食品制作、运输、包装、销售等各环节市场经营主体在食品安全上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要将“符合刑事构成要件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立法精神添入其中。3.3进一步优化茶叶食品安全犯罪处罚的类型体系。从法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主体之所以会采取犯罪行为,一个基本的动机是基于经济理性的“投入———产出”分析,因此,在立法处罚时只有打破这种成本收益比才能有效杜绝茶叶食品的安全犯罪。在处罚对象方面,针对单位犯罪比个体犯罪对社会危害性更大的现状,未来的处罚要加大对单位犯罪处罚的缴款比例。针对将“茶叶食品质量犯罪”纳入“公共安全犯罪”的情况,在处罚上可以增设“没收财产刑”,从而从根本上震慑市场主体在任何环节、任何价值链节点的犯罪冲动。

4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对茶叶食品从刑法上进行规制只是一种兜底性的、最坏意义上的规制尝试,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神话,在行政法、民法等领域也应当加强对相关监管主体的责任界定,明确多元主体、不同部门等在开展茶叶食品安全质量犯罪治理等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例如,以现有的B2C电子商务中涉及到的茶叶食品质量安全犯罪为例,只有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纳入到这种“公共安全犯罪”的监管体系当中才能建构起一个有机的规制体系。又如,在行政法领域,通过与茶叶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问责条例、执法条例等的细化,才能为食品与药品监管部门提供一个法治的执法轨道。

参考文献

[1]王维新.茶叶食品企业的法律规范和社会监督研究[J].福建茶叶,2018(5):7.

[2]刘宗梅.当前茶叶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完善管理措施[EB].参考网,www.fx361.com/page/2017/0317/1194152.shtml

[3]俞树毅.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治理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为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128-129.

[4]李居彩.发掘比较优势做大茶叶产业————对推进上犹茶叶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214-218.

公共安全问题范文篇10

【例】节日期间,公共场所人口流动较大,安全隐患高,对此你有什么对策?

【解析】该题为社会热点类的综合分析面试题,考核的核心是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其答题主线是破题+对策+总结。

【参考答案】节日期间,像一些大型商场,剧院、博物馆、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人口流动性大。如果不重视这些地方的安全问题,那么安全隐患就可能发生,造成重大财产人身损失。我想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提高公共安全隐患认识。各有关单位要把公共场所安全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要采取得力措施。

二是明确公共安全责任、强化应对措施。各单位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好各自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三是加强对公共安全工作领导、确保安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确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安全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

四是开展公共场所安全隐患大清查行动。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认真细致地安全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立即整改,并保持各项公共设施完好无损,将各项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五是建立并健全相应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使得公共安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六是加强公共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防范公共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