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7:37:38

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范文篇1

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非盈利的政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统称公共部门。政府公共部门承担着全体社会成员的受托责任,掌握和运用公共资源,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筹集、分配、使用、管理等是政府公共部门的主要财务活动。在民主社会中,受托责任意识的增强推动了政府公共部门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管理。本文拟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视角,针对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论证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关于公共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是受托人在委托——受托关系中所负有的责任,它包括民主政府、公司治理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责任。当受托责任关系建立以后,受托人应以最大的善意、最有效的办法严格按照当事人的意志完成委托人所托付的义务。

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般理论,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在全体社会成员的授权下,政府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承担向社会提供企业(或个人)不愿提供、不能提供和无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由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广泛性,政府也就对全体社会成员承担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受托责任。这种由公共权力的委托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可称为“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和程序为其行使公共权力提供资源保障,在民主政治制度里,通常以公共预算的方式,进一步授权政府通过征税等渠道从社会公众那里取得公共资源,并由此形成政府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受托责任这可称为“公共资源受托责任”或“公共财务受托责任”。其中,公共权力受托责任是原生性和终极性的,而公共资源受托责任是派生性的,这两者的有机组合就构成通常所说的“公共受托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共受托责任具有双重性。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实现的过程是,政府把从社会取得的公共资源,按照人民的意志“投入”到社会需要的公共领域,经过“产出”、“成果”、“影响”几个阶段,最终实现政府因公共权力而承担的受托责任。政府的受托责任即公共受托责任,通常被解释为政府从事各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义务,或者是“对资源或活动从公众那里转移给政府当局而应负责任的一种转换”(GASB,2002)。

二、我国政府公共部门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

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对财务活动的控制管理,以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保证资源的有效运用。对于政府公共部门而言,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目标是依法履行筹集和使用公共资金,不断提高公共资金效率,保全公共财产。

对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委托方——社会公众而言,他天然地、强烈地要求政府公共部门加强财务管理。在现代民主社会,社会公众授予政府公共部门行使公共权力,目的是谋取公众利益,任何有违公众利益的举措都是对公共受托责任的背离,财务管理的“合规性、效率性”是对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公众对政府的要求也从“划桨者”发展到“掌舵者”,公众希望政府“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政府公共部门不仅要“办事”,而且要把“事办好”,这些都要求政府公共部门加强财务管理。

对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方——政府公共部门而言,加强财务管理是其兑现政治承诺、履行受托责任的要求。政治家在竞选时发表政见,并许下利于公众利益的承诺,经社会公众选举产生并组阁政府。政治家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兑现对公众的承诺,他有动机建立健全各方面机制,加强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但,另一方面,官僚也是理性的经济人,没有责任、机制约束的情况下,为谋取私人利益,官僚利用公众赋予的权力,极有动机不当筹集、使用、分配公共资金,破坏资源的有效使用,滋生腐败,损坏公众利益,这就更需要加强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2.我国政府公共部门的现实要求

自1999年6月国家审计署首次向立法机关作审计报告以来,一大批中央部门的财务问题一年一度地被公开披露。2004年6月23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做了《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份报告翔实列举了多个部委机关违法使用资金的事实,其数额之大、范围之广令人震惊,一场严查“乱管理、乱投资、违规挪用资金”的“审计风暴”随即席卷全国。随后,审计署每年有计划地对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进行审计并审计报告。以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报告为例,2005年度共审计48个中央部门,同时延伸审计274个二级预算单位。审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55.1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8.65亿元,占15.7%;发现预算编制不细化、批复不及时等预算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658.58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345.39亿元,占52.4%。审计还查出违法案件线索12件(涉案人员25人),已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一步查处。中央部门本级发现的主要问题有:9个部门通过多报本单位人数或以已完工程项目名义重复申报等多报多领财政资金1.76亿元;18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7.02亿元,用于本单位办公楼等基建项目及其他办公开支;7个部门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转移资金,私存私放3.6亿元;12个部门年初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285.31亿元,造成10.37亿元预算资金当年无法使用。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1)预算约束软化,导致大量公共资金游离于预算控制之外,造成预算外、制度外资金泛监,使用效率差,违规违纪现象普遍;(2)财务制度松弛、内部控制不健全、疏于管理,导致政府官员职务犯罪飙升,国有资产严重流失;(3)公共支出管理不严、控制不力,导致行政事业成本居高不下;(4)各级官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争项目”、“争资金”上,忽略资金使用效率;(5)公共部门财务受托责任不明晰,财务行为不理性,公共行为短期化严重;(6)公共部门财务目标错位,化公共利益为部门利益、单位利益甚至个人利益。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利益、背离公共受托责任,这些都迫切要求政府公共部门加强财务管理。

3.国际形势的推动

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自奉行凯恩斯的功能财政、实施干预经济的政策后,各国政府管理受到了严峻挑战,纷纷出现了政府失灵的现象,政府规模不断扩张、公共预算支出不断膨胀,致使公共债务危机重重,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纳税人和社会公众怨声载道,并强烈呼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领域,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用商业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强化公共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从传统的“程序和规则驱动”的绩效型管理转变,从而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NPM)运动。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激进的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的政府改革计划;1980年,美国总统里根尝试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人员、收缩职能、压缩开支,倡导公共部门私有化。我国政府也曾明确提出“降低行政成本”,表明我国政府对行政行为同样也有了“算账”的概念。

三、对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两点建议

1.强化政府公共部门对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意识,依法有效落实责任。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授予权力,政府公共部门承担责任,社会公众还是政府公共部门,无论哪方缺乏受托责任意识,都会造成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失效。社会公众缺乏受托责任意识,就会表现出对政府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漠然,缺失对政府公共部门财务活动的监督效力,给政府公共部门财务活动的违规违纪开启方便之门;政府公共部门缺乏受托责任意识,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抉择时,往往不会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意识影响思维,制度约束行为。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配套的责任机制,以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督促政府公共部门以公众利益为首位,加强财务管理。

2.充分披露公共部门财务信息,加大透明度。责任机制因为透明度不够,无法达到其效果,就会产生腐败问题,RobertKlitgaard曾建立过这样一个等式:腐败=独占+自由裁量权-责任。财务信息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主要资料,财务信息的披露是加大透明度的主要手段。作为委托人,社会公众有权力掌握人——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信息,政府公共部门也有义务披露财务信息,回应受托人的知情权。在我国,政府信息长期以来处于封闭、闲置或半封闭状态,只有小部分信息是公开的。公众评价政府业绩和受托责任所需要的数据中,有大量的报告、统计和分析数据没有公开而仅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出现,由政府机构内部掌握,这大大降低财政透明度,公众无法对公共管理情况做出判断。提高公共部门财务信息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数量,加大透明度,利于社会公众实施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监督权,进一步督促政府公共部门加强财务管理,保障政府公共部门落实受托责任。

参考文献:

[1]路军伟李建发:政府会计改革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解析[J].会计研究,2006.12:14~19

[2]徐曙娜:财政受托责任的理论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1期:35~38

公共部门范文篇2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政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供产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又既与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与政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问题:“思考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与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政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如果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第三类组织即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与政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政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与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与行政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上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与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政管理学至少在研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Admin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政”,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政”一词广泛地被“行政管理”所代替。在政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被定义为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则在行政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研究范围而言,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把探讨政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这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5]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公共部门范文篇3

一、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一)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就是很大的数据。但是在不同的领域又有着不同的状况。大数据作为一种数据集合,当我们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包含有三种含义:一是数据很大;二是变化很快;三是构成复杂。但是,大数据里面却蕴藏着大知识、大智慧、大价值和大发展。大数据不光是一大堆数据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新的管理、治理路径。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才管理领域来说,大数据的出现仍是一个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的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大数据是数据的量变积累达到质变的结果。在当今的世界,基本上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达,所以又叫做数字化的世界。身处在这个大数据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第一个提出大数据概念的是麦肯锡公司,他们称2013年为大数据元年。(二)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对于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具有积极目的的咨询。除了大数据的4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大数据还具有重视事物的关联性特点。其特点不讲为什么,不解释因果,只关心相关性。在大数据时代,要让数据发声。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相关关系大放异彩。通过数据融通,建立相关关系,人们可以比以前更容易、更快捷、更清楚地分析事物。在大数据时代,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视野和有用的预测,使人们看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联系,还掌握了以前无法理解的复杂技术和社会动态,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去探求“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相关关系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这个世界。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我们完成了对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而又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是什么”时,我们就会继续向更深层次研究因果关系,找出背后的“为什么”。因果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它将不再被看成是意义来源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推动了相关关系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通常情况下能取代因果关系起作用,即使不可取代的情况下,它也能指导因果关系起作用。(三)大数据的价值。大数据的本质是洞察,洞察工作重点;洞察未来趋势;洞察管理规律;洞察调度奥妙;洞察客户需求;洞察员工表现;洞察客户诚信;洞察合适人选。大数据的价值重在挖掘,对于大数据,不仅要搜集,更重要的是挖掘,并从中找出关系、重点、规律、洞察其发展的趋势。大数据将颠覆诸多传统,以往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抽样调查”曾被认为是社会文明得以建立的牢固基石,其应用范围很广。其实他只是在技术受到限制的特定时期下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种方法,站在当今的视角下也可认为是一种无奈的方法。然而现在,人们已经可以收集到过去无法收集到的信息,所以“样本就等于全部”的做法要比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得出的结论要准确的多。

二、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现状。首先,在谈及公共部门绩效之前要清楚公共部门的特征,公共部门是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或进行公共管理,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它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不偏向于任何集团的私利。其次,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发端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各国政府在全球化的发展和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为摆脱政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分权管理,客户导向,结果导向等理念,积极吸收和借鉴私人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并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当中,以提高公共部门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一系列新方法和新思路。最后,就我国目前公共部门人员绩效管理可归纳以下几项特点:1.政府的产出难以进行量化。上文已提到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由于政府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都是一些“非商品性”的产出,无法产生机会成本的货币价格,使其无法对数量进行准确计量。此外,政府提供的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因此无法取得可比较的成本与收益数据。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目标缺乏准确性。许多公共部门人员对于公共项目的表述过于笼统泛泛,所反映的公共项目目标含糊而不具体,并且,公共项目的目标隐含着众人的价值判断,很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3.绩效管理及评估技术上的问题。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缺少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法律;缺乏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评估内容不全面,具有片面性。评估程序不规范,评估结果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评估方法多为定性,缺乏定量计量。4.绩效评估的维度体系不够健全。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过于单一,特别是缺乏第三方独立评估。第三方独立评估由于多是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且这些人大都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信息面较广,又与被评估者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二)企业中的绩效管理借鉴。“新公共管理主义”作为一种管理主义纲领,与它直接采用当代工商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模式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它有照搬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忽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存在着的基本差别的倾向,但是,作为人类社会管理的两个基本领域,公共管理(政府管理)与私人管理(工商管理)两者有共同之处,都属于一般组织与管理理论研究的范围。因此,某些私人部门管理经验、原则、方法、技术及模式同样适用于公共部门,可以相互借鉴和应用。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或政府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方法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一整套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构筑起新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三)改革创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必要性。首先,要强化公共部门的绩效意识,转变绩效管理观念。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和宣传,让全社会尤其是公共管理部门充分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应通过对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和了解,使人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改变对绩效管理的消极、抵触态度,正确对待绩效管理工作,在各方面对绩效管理工作予以配合和支持,推动绩效管理事业的发展。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估信息系统,政府绩效管理的成功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可见,大数据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中的引用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大数据可以通过巨量资料有效的追踪公共部门里所有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方式。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方法

通过绩效系统的建设,打通各部门的数据以及社会公众数据,形成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大数据体系,成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路径。随着大数据在社会中的不断推进,如何让数据为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服务,成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而在海量的数据中,如何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整理,是大数据为其服务的难点。当前公共部门绩效改革创新的本质是,要让公共部门更高效、透明、节约的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人民对公共组织更加满意。这些都是改革创新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也是推进全面实施改革创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根本路径。(一)分析式。利用分析学提高个人与部门的整体绩效,分析式方法利用数据让绩效与目标更详细地对应展现出来以便评估。例如时间点数据表明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他们表现起伏原因的明确反馈,同时也反映了员工当前的工作状态,而不是一整年的工作总结。这种方法减少了领导者心里偏见的影响,而且还增强了对员工近期工作进行评估的公信力。虽然持续监测员工绩效能够获得准确实时的绩效评估,但如果在大数据技术下加入更多历史数据和岗位结构变化的混合型方法会有更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这种混合型的方法更有助于平衡公共部门在长期和短期绩效评估上的效果显现。员工的绩效对于公共部门是否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至关重要。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能够帮助公共部门更快的解决在平日里存在的问题。(二)计量方式。通常,评估员工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最好的三个计量绩效评估准则是:①客观存在的事物,确切发生的事情。②个人,能够联想到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员工。③联系:可以和其他个体的结果联系(比如通过数据库)。领导者能够更详细地追踪和监测符合这些规则的绩效评估方式(每天或者每月),并且随着员工的发展深入了解员工绩效。这能让领导者更加主动地考察员工绩效。客观指标是透明的,领导者可以每月评估员工绩效来鼓励努力工作的员工。如果有必要,可以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来引导员工工作。(三)质化方式。对于所有的绩效考核结果来说,数据是不能说明一切的,有些东西就是不能被测量的。例如员工的激情和创新的动力,这些对于一个组织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几乎不可能量化。质化评估方式包括360度全方位反馈和自我评估,将质化输入看做绩效评估的缓冲器,它能够缓和成果导向的绩效评分所产生的高分和低分。这种定性方式有利于将绩效测评措施与反馈意见相结合。公共部门会被动地收集大量有关员工的数据,包括每次浏览的网站,发送的即时短信和邮件,打开的文件、登陆的网站,休假日期,完成的打卡记录等。集中的看这些数据,会发现它们清晰地展现了每个员工每天的工作状况。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让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更加完善,依旧需要继续探索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吉恩•保罗•艾森,杰西S•哈里奥特.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M].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05-215.

[2]湛琼.浅析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J].时代金融,2017(03).

[3]杨永峰.浅谈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运用[J].新西部,2016(33).

[4]毛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探讨文献综述[J].人力资源,2017(11).

[5]曹思洁,彭文龙.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

[6]胡师,刘运嘉,赵岩.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

公共部门范文篇4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政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供产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第三部门即公共企业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既不同于竞争性工商企业,也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又既与竞争性工商企业相联系,也与政府组织相联系。在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有这样一道供讨论的问题:“思考一下一种从纯粹公共物品到纯粹私人物品序列是有用的。在一张纸上画出这种序列并用下面这些例子填上:纯粹私人、大部分私人、一半私人一半公共、大部分公共、纯粹公共。”[2](第1211页)这个问题表明,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之间存在一个链条,并且这个链条又存在着由细(私)到粗(公)的变化。同样,在竞争性工商企业与政府组织之间也存在着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也是变化的,即第三部门由这样一个链条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第一类组织即公益性企业,如城市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城市公共工程公司等。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物品,生产由政府垄断,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必要时由政府补贴。如果套用萨缪尔森等人的话来说,这类组织所生产的是大部分私人或一半私人一半公共的物品,其性质属于(竞争性)企业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准公共部门。第二类组织即公共事业,如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公立高等院校;政府投资兴办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如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福利院等。这类机构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由政府投资,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部分资金由其为社会服务所得收入予以补充;其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准公共产品,其服务或产品价格由政府定价;但一般不实行企业化管理,政府对这些组织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要求这些组织的活动优先体现政府的意图,甚至直接用来为实现政府的目标服务。这类组织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按萨缪尔森的说法,是大部分公共的。第三类组织即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中国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活动所需的经费一般可能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妇女联合会等组织便是如此;也不一定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便是如此。但无论其经费是否由政府或财政提供,它的职能在很大意义上与政府相似,承担着很多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或公共服务工作。这类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纯粹公共的,至少也是大部分公共的。以上三类组织除了分别具有上述特征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非营利性。当然由于这三类组织所具有的“公共性”程度的不同,它们所具有的“非营利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说来,第一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赢利”,即“非营利性”程度较低;第二类组织基本无“赢利”或只有少量“微利”,“非营利性”程度较高;第三类组织就其实质而言属于完全无“赢利”组织,因而是真正“非营利性”的。可见,从“营利性”这一特征来看,第三部门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应该既包括“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之所以被归入公共部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这与政府组织即“纯粹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因此它与政府组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被当做政府组织用来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第三,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这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是一致的,至少基本是一致的。第四,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第三部门也应向私人资本开放,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某些第三部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甚至是一种趋势。但私人资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它必须受政府的高度控制,其产品或服务价格必须接受政府的行政管制。第五,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即都是以一种“公益人”而非“经济人”的面貌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部门很难被归入私人企业部门或竞争性工商部门,尽管它不属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将它称之为“准”公共部门是合理的。

三、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与行政管理学之同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科学。既然公共部门既包括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又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因此,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上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观点看,公共管理学与目前我国学界所公认的行政管理学至少在研究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语中的PublicAdministration一词就被译为“公共行政”,至80年代这一学科在我国恢复时,“公共行政”一词广泛地被“行政管理”所代替。在政府和学界的共同推动下,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被很快地发展起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国的行政管理学就被定义为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也就是说,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至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则在行政管理学的视野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仅就研究范围而言,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在以下方面是共同的:无论是行政管理学还是公共管理学都必须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把探讨政府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或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政府部门的组织问题、领导问题、决策问题、执行问题、监督问题及其管理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既是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公共管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行政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的共性问题,也就是二者之间的相同点。

但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这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任务。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2.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庆云.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5]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8).

公共部门范文篇5

关键词:战略管理;政府采购;采购模式;采购门槛

政府采购因其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规模庞大,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向来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视角来对我国政府采购的模式及其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将政府采购公共财政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模式。

一、政府采购与战略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中叶,以美国1761年颁布的《联邦采购法》为标志,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政府采购的起源,根据财政部的说法,“其制度建设和试点推进的工作,应该论文是从1995年上海市对财政专项安排的设备购置,采用政府采购员的办法时开始的。”[1]24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定义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2]由于政府采购本身所具有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采购范围的广泛性,采购规模巨大,采购的政策性、非营利性和采购管理的公开性等特征,其操作效果如何,会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加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已向亚太经合组织承诺于2020年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一国在市场经济中最大买主的政府,其行为就不仅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走向。因此非常有必要从一个动态的、全局的、长远的、持续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政府采购,而战略管理恰恰符合了这样的要求。战略管理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私营企业部门,美国学者安索夫(AlfredChandler)1962年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3]12。此后,许多学者积极参与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国内著名学者周敬伟教授认为:“战略管理是组织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4]75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允许对环境进行考察,以选择通过一定的付出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目标。波齐曼和斯特劳斯曼在《公共管理战略》一书中认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关注长期;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层级;认识到战略管·65·理和计划并不是自行贯彻的;采取一种外部观点,强调不是去适应环境,而是期待和塑造组织的变迁。公共部门由于环境因素、交易因素、组织内部运作方式的不同,战略管理的作用与私营部门相比,更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因此就更有必要分析和指导政府采购这种涉及范围广、牵扯利益多、持续时间长的政府行为。

二、战略管理下的政府采购模式的探讨(一)政府采购的一般模式政府采购的模式作为实施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形式,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的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原则,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项目确定。[2]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采购模式有集中采购、分散采购与两者相结合这三种。集中采购模式是指本级政府的采购均由一个专门从事采购的部门负责,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其采购的过程为:使用单位向财政主管部门上报采购计划,待采购计划被批准后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安排采购,采购项目结束后由使用单位进行验收,采购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应商、承包商支付[1]24。实行集中采购有助于形成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利用效率,便于政府采购政策的实施和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目前国际上采用集中采购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等。分散采购模式是指各使用单位自行进行的政府采购的模式。其过程是由使用单位向财政部门上报采购预算计划,获得批准后由使用单位按政府采购的原则自行采购。分散采购最大的优点是灵活,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确定采购的物品,尤其是适用于紧急状态下的政府采购,但是它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国际上只有英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模式。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模式,是指一部分采购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一部分采购由各个需求单位自行负责的采购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这种模式,在大的方向上具有集中的趋势,是以公共投资为主,便于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而一般的小规模政府消费品的采购则是以分散采购的方式,便于发挥其灵活性。这种模式不是对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简单折衷,而是集它们的优势于一身,但其本质还是集中采购。(二)战略管理思维下的政府采购模式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公共部门必须以战略眼光思考自己的职能、角色、地位、组织结构和与社会的关系,确定组织面临的环境和组织发展的长远目标,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政府采购作为公共组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公共部门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政府采购要求将政府采购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层级,认识到关于政府采购的战略计划不是自行贯彻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有一种外部观点;对于政府采购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要积极地塑造组织的变迁,在变化的环境中拥有主动权,同时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政治权威的影响。战略管理有一个基本性的要求即给组织正确的定位,以面对未来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具体到政府采购上,既要给政府采购一个战略定位,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财政的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又要增强公共组织抵御社会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用战略的思维来考察政府采购的内外部环境,用系统的方法审视环境变化与组织的长期情况。综上所述,分散采购模式达不到政府采购战略思维的要求,因其没有统一的规划,采购单位分散,不能从战略上进行统一,但是完全集中的政府采购又不适合我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巨大的现实国情。因此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采购模式,既能够从战略管理思维下进行操作,又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这种模式,采购门槛的设定十分重要。所谓采购门槛,是指政府采购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由政府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的最低限额。在国际上,采用结合采购模式的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设定采购门槛,门槛高的分散采购的成分多一些,门槛低的集中采购的成分多一些。由于我国各地之间的财政状况及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我国的政府采购还处在起步阶段,现行的政府采购法没有对采购门槛作统一的要求。但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对采购门槛的设定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通过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程度。采购门槛的恰当设定,能使得国家通过对政府采购·66·肖伟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视角下政府采购模式的探讨这一公共资金的支出,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还能够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调控,增强国家在经济领域抵御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另外,也应该从各个行业长期的发展状况来对采购门槛进行划分,对于国民经济中新兴的、具有远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行业,在设置采购门槛时应该区别对待,有所偏差。同样地在采购过程中,高价值、高风险的采购项目由采购部门专业化、技术精湛的采购人员进行操作会更加经济有效;低价值、低风险的常规采购,通常可以由采购单位自行操作,这样既保证了高价值、高风险商品的质量,又能够保证其他商品的采购速度和灵活性。其实,“采购门槛”的设定,在本质上是对政府采购权力的划分。不同采购门槛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各级采购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绝对的集中采购和绝对的分散采购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恰当的采购门槛的设定,对于预防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腐败和实现各级采购部门权力的划分,从而调动各个采购部门的积极性,实现公共财政的最大效益都有积极意义。

三、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模式的优点一般情况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通常可以获得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双重效益,集中采购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采购政策,培养更多技能精湛、知识全面的采购人员;分散采购则灵活性更高,采购速度更快。以战略管理的思维分析这两种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其意义更为长远,具体表现如下:1.相结合采购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完善当前的财政政策,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中,对建设性支出和对资金消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尚无明确规定,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采购门槛的科学设定,对财政中建设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能够在不同模式下进行操作,使之各自得益。通过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部门从资金的分配到消费,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增加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保证质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建立恰当的政府采购制度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能够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实现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并且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保护民族工业,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不仅作用于微观的经济领域,调节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而且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领域,进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针对近年来许多单位部门分散采购时的短期行为造成我国许多商品盲目进口,从而对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冲击的现实问题,以集中为主的结合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局面,促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3.建立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进一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和国际接轨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国际市场。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快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贸易的迫切需要。政府在以集中采购为主的模式下,在采购的过程中能够协调统一,在以买方为主的对外经济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同时还能够激发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其竞争力,使之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亚星.中国政府采购的市场化运作[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N].人民日报,,2002-07-10(11).

[3]周敬伟.战略管理学前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2):12-13.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部门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制定历程

一、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的3个阶段

李红霞(2005)将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自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成立起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共部门国际委员会重点研究公共部门会计与财务报告关键性的基础问题,是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构架的构建阶段;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为了促进世界范围内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主体会计和财务报告标准的协调,国际公共部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全面启动。本文将研究国际公共部门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3个阶段。截止到2007年1月1日,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共了24项准则,根据其制定依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IPSAS1至IPSAS20的制定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s)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设的公共部门委员会(PSC)制定。公共部门委员会在这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国际会计准则(IASs)及其后续修订版本为基础,制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截止到2003年底,公共部门委员会共了20项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通过比较这一时期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与其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发现,这一时期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基本依据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只对公共部门的某些会计问题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完全阐述的地方进行了少许修正。两者的细微差别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IPSAS包括了对IAS的补充说明,以明确该准则对于公共部门主体会计准则的适用性;二是在某些情况下,IPSAS使用的术语与IAS不同。比如:IPSAS使用“主体”、“收入”、“财务业绩表”、“净资产/权益”、“控制主体”、“受控主体”、“治理机构成员”等术语。IAS中对应的术语是“企业”、“收益”、“收益表”、“资产负债表”、“权益”、“母公司”、“子公司”、“董事”;三是IPSAS包括不同于IAS的一组专业术语的定义;四是IPSAS包括一些过渡性规定;五是在制定这些准则时,未考虑IAS41(农业)对公共部门主体的适用性。

(二)第二阶段:IPSAS21的制定

在完成了主要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核心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之后,自2002年开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涉及的公共部门特有的会计问题的研究,成为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的工作重点。

2004年12月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21号——非现金产出资产减值》,既体现了IASB2004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又与其有重大区别。比如:(1)IPSAS21处理公共部门实体的非现金产出资产减值,而IAS36处理营利性实体的现金产出资产的减值。但IPSAS21要求公共部门实体的现金产出资产的减值按照IAS36处理。(2)IPSAS21不运用于由IPSAS17(不动产、房舍和设备)规定的在报告日持有重估金额的非现金产出资产,IAS36没有做这项排除。(3)两者计量非现金产出资产价值的方法不同。(4)IPSAS21不包括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它用黑体字表示减值;IAS36将重要的非预期的资产市值下降用黑体字表示,作为最低减值标志的一部分,IPSAS21则在注释中提到。(5)IPSAS21包含一个暂停资产建造的决定等。

从这些差异可以看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制定比以前迈进了一步。它虽然参照一个相关但范围并不一致的国际会计准则,但它更多地考虑了公共部门特有的性质。所以该阶段是一个从依赖IAS到自主制定的过渡阶段。

(三)第三阶段:IPSAS22至IPSAS24的制定

经过IPSAS21的跳跃,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不再参照IAS制定准则,而是根据公共部门的需要自行研究设计。2006年12月,公共部门委员会颁布了3个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22(一般政府部门财务信息的披露)、IPSAS23(非交换性交易收入)和IPSAS24(在财务报表中陈述预算信息)。

IPSAS和英语系的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倾向于采用应计制会计且提供整个政府层面的财务报告。政府层面财务报告可以减少使用者对信息分析和评价的成本,并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范围,但它无法反映财务诚信和财务管理目标。所以恰当的做法是既提供政府层面的财务报告,又提供一般政府的财务信息。IPSAS22就满足了这个需要。

公共部门不同于私人部门,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非交换交易收入(税收和转移支付),故制定非交换性交易收入准则更能适应公共部门的需要。所以,IPSAS23应该比IPSAS9(交换交易收入)更能体现公共部门的特性。

陈立齐、李建发(2003)认为,IFAC应当纠正它对预算的忽略,并将“预算”与“实际”的比较包含在财务报表中。的确,预算在公共部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反映预算信息的财务报告应该说是不全面的。IPSAS24的制定弥补了这一缺陷。

二、对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分3个阶段制定会计准则的简要评述

通过分析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与趋势(由依赖国际会计准则到独立制定),我们发现公共部门委员会采用这种准则制定模式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在经验不足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能较快地制定出公共部门相应的准则,这也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其次,在相同或相似的事项上,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采用类似的会计处理方法,能促进会计准则的比较和相互借鉴。第三,在公共部门特有的事项上,采用不同于私人部门的会计处理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公共部门的公共性。这是因为在IPSAS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在推广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过程中,积极寻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支持与合作,既有利于提高IPSAS的质量,又有利于提高IPSAS的声望,可谓一举两得。另一方面,又必须防止过分依赖IAS。一个过分依赖另一个国际组织的国际组织,其代表全球各国利益的能力必然受到人们质疑。吸收IAS的优点和几乎完全反映IAS的内容,那是两回事。我们认为,完全由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自己制定概念框架以寻求各国的接受、或者由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制定概念框架,似乎比依赖IAS更为恰当。这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共性后个性的准则制定过程,对制定一套良好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是必要的。

当然,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还不是很完善,它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准则以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同时,需增强各国公共部门采用该准则的适用性,使更多的国家和组织能够自愿采用它。因为IPSAS的代表性如何,能否综合权衡以考虑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将影响到IPSAS未来的代表性问题。未来的准则是主要反映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需要,还是综合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与IPSAS的后续制定框架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是我们对IPSAS制定历程的简要介绍和初步评价。更为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必须等到全部准则制定以后。

三、对我国制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启示

(一)我国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现状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中的公共部门是指国家政府、地区性政府、地方性政府和相关的政府主体(例如,政府机构、理事会、委员会和政府企业)。该准则的显著特点是对除政府企业以外的所有公共部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按照公共部门的这个定义,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准则、行政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构成。这3套准则的一个重大缺陷是不统一,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彼此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记录交易时,你记录的我不记录,我记录的你不记录,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也导致财政部门和其他核心部门无法实时获得机构层面交易信息,无法实现有效的财政监督。

(二)关于制定我国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一些思考

通过简要回顾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对我国制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借鉴IPSAS初期模仿IAS的做法,在构建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时,一是出于对法规形式一致性和我国具体国情考虑,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可以比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进行构建,建立以基本准则为统领,下设多个具体准则的框架形式;二是借鉴IPSAS后期独立制定准则,我国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应当以经济业务为指向进行设计;三是具体准则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三类。

2.我国制定统一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可能性分析。一是国际公共部门委员会和美国各州地方政府及其他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统一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说明统一的会计准则具有可行性;二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准则,但后来合并为统一的会计准则,并逐步与国际会计会计准则趋同,说明我国政府的3套会计准则也有合并的可能性。

3.我国制定公共部门统一的会计准则需要重新界定公共部门的范围。可以按照经济活动的实质而非形式,将整个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分别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公共部门会计准则适用于广义的政府部门和以政府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事业单位。

4.制定统一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要将现行预算会计整合并改为政府会计;二是以支出周期为核心,打破组织界限(按组织机构制定预算会计制度和分支),建立能够全程跟踪财政资金流动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体系;三是总预算会计和单位使用相同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规范记录交易;四是将总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扩展到机构层交易;五是由权威性机构(比如财政部)制定和政府会计的准则规范;六是为逐步转向应计基础政府会计创造条件;七是以政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运作的技术平台。

由于真正采用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国家和地区还很少,现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对我国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影响不是很大,不可能改变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当前,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努力执行财政部的各项政府会计规范,并使之不断完善。至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制定趋势问题,只有等将来其正式修订公布以后,我们才需要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考虑如何与之趋同,显然这是一个比较遥远的将来的事情。

主要参考文献

[1]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文告手册(2003)[G].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立齐,李建发.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03(9).

公共部门范文篇7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

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赋予公共权力,在活动中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组织。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共部门管理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对提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实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要求

第一,公务人员需要重视大数据。部分公务人员认为进入公共部门,就相当于进入了“保险箱”行业,只需要满足基本工作要求即可,对自身工作岗位的标准认知度较差。相较于私人部门,公务人员的绩效意识较低,加上绩效衡量标准模糊,使公务人员丧失了以绩效为目标的工作动力。要求公务人员扭转认识,正确看待大数据价值。第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公共部门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相较于私人部门,部门的竞争性较低,公共资源分配方式处在特殊性,导致公共部门考核缺少具体的参考标准,无法对公务人员绩效进行科学性评估。以大数据为支持,所获结果客观准确,可作为绩效评估的有效依托。第三,明确绩效管理理念。正常情况下,绩效管理属于完整的管理流程,包括目标确定、目标执行、考核统计、考核分析、考核改进等。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公共部门对绩效管理理念定位模糊,着重点在于绩效评价方面,导致名不副实社会公益项目的推行,造成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大数据时代,应于实际工作中将绩效管理的理念、流程,使具体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第四,更新绩效信息沟通模式。对公务人员绩效进行客观评价离不开绩效信息的支持,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数据较少,无法为绩效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直接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效率。大数据模式下,沟通工作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有效开展,更具针对性。

二、大数据时代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

(一)加强公务人员培训。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加强公务人员培训,一方面,能够提升公务人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例如,某公共管理部门定期对公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责任意识、绩效管理理念和操作能力。责任意识是开展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该公共部门可借助大数据了解其他部门工作态势,在每次培训开始前都会宣导责任意识内容,使所有公务人员能够清楚认知自身责任,在工作中可以约束自身行为,降低人为事故的发生概率。绩效管理理念和操作能力是培训的核心内容。同时,部门借助大数据也可以获取绩效管理的先进模式,如公务人员能够绩效奖励的标准等,加以推行,可调动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操作能力是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凭证[1]。通过加强操作能力培训,可以提升公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加快社会群众问题的解决速度。(二)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不仅可以加快绩效管理理念的落实速度,而且能够提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水平[2]。例如,某公共部门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在原有绩效基础上,借助大数据发现同类部门普遍重视综合考核机制,可在后续工作中增加公共绩效考核和日常绩效考核。公共绩效是考量公共服务有效性的项目,包括公众满意度、公众回应率、委托责任执行情况、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等内容,对公务人员进行评价时,该公共部门采用“评分制”,考核总分设置为一百分,根据考核项目所占权重分配不同的分数,在单独项目中设置减分项,分值在1到5分。将所有分数进行统计,将分数折合比例计入月底考核当中,提升考核结果的有效性。日常考核主要考量公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与公共考核一致,采用“评分制”对公务人员进行评价,不同的是,日常评价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能够有效督促员工规范日常行为。(三)明确绩效管理理念。公共部门作为公众服务的委托方,如何高效执行委托责任是提升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关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明确绩效管理理念,对提升绩效管理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现阶段绩效评价等同绩效管理的理念盛行,对此,在确定绩效管理理念时,可以增加绩效评价所占权重,实现绩效考核指标化的目标。例如,某公共部门将绩效评价作为绩效管理核心,可借助大数据,使绩效管理理念不断趋于完善,了解各地工作的积极经验,以此为基础,增加外部责任的评判标准。外部责任是公务人员履行公众委托任务时所具备的责任意识,在考察外部责任时,根据事件大小、事件报备日期、事件解决反馈、事件解决日期等内容进行综合评判,借此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四)构建绩效管理数据库。公共部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运营数据,因为公共部门的非营利性,所以运营数据也将成为评判公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构建绩效管理数据库,一方面,能够提升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为绩效考核公正性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例如,某公共部门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库,为了便于信息筛选,该部门以时间和相互关系为分类标准,构建数据模块和子模块,进行数据提取时,管理人员可以在检索栏中输入时间节点或关键字进行数据检索,有效提升了数据检索效率。另外,该部门引进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数据潜能进行深入挖掘,最大限度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为公共部门科学利用数据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公务人员培训能够提升公务人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可以加快绩效管理理念的落实速度,明确绩效管理理念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构建绩效管理数据库能够提升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对提高公共部门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五星,王海凤.大数据时代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模式创新——基于KPI与OKR比较的启示与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18(03):17-23.

公共部门范文篇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公共部门信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日益凸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特别是信息产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欧盟等。目前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尚无权威、明确的概念。相比之下,一般比较认同欧盟的定义,“再利用是指个人或者法人以商业或者非商业目的(不以公共任务为目的)而对公共部门机构持有的文档的利用。公共部门机构之间文档交换如果纯粹是履行公共任务的不构成再利用。”[]目前国内对于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问题的研究文献不多,而专门论述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文献则更加少了。

相对较早的大部分研究文献与政府信息资源的再利用有关,如:谭必勇研究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的现状、推进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的对策|2]:《每周电脑报》的一则报道认为,我国政府信息再利用缺乏商业模式_3];丁光勋探讨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的尴尬及对策问题_4];刘婧则以图书馆为具体事例,指出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服务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图书馆可在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中谋求自身的发展策略Ⅲ5]。随后有学者对美国、欧盟(以英国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秦丽红研究了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l6]。另外,国内研究此问题较有名气的当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冉从敬,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分别研究了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基本概念、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制度的合理性、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机制等]。

随后,冉从敬组织调查小组,针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中的企业定位及认知、用户定位及认知展开调查,分别调查了我国企业如何使用公共部门信息以及企业和公共部门在使用或提供公共部门信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8]、我国终端用户使用公共部门信息产品的基本现状,分析了信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g]。他还专门论述了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制度体系问题,认为美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制度体系,值得我们借鉴[1。他还组织调查了我国公共部门对其信息资源被私营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关知识产权、市场竞争、成本费用和实现程序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有关对策[1。

冉从敬等人还研究了欧盟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制度_】。马玉红在论述欧盟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对我国的启示;赵芳、樊江宏在最近的研究中,针对英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_1。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问题进行了零散的探讨和论述,如曾湘琼l1、傅秀兰_1]0上述理论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来看,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1)研究视角单一。

目前主要是从电子政务或图书情报视角来展开研究,未拓展到其他领域。(2)研究范围和主题较狭窄。目前大多围绕政府信息再利用这个领域,而事实上公共部门的范围远大于政府部门的范围。主要围绕信息公开而言,而且大多谈论的是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话题,而讨论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问题的文献较少,专门探讨图书馆推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文献则寥寥无几。(3)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不够。目前有关探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原则性建议领域,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展开研究的为数极少,这和我国推进信息资源的建设进程不太适应。因此,我国有关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研究前景不容乐观。笔者查阅了国内外较多的资料,经过认真的比较和思考,认为:采用新的研究视角(如新公共管理视角),先从研究国外的成功经验入手(如美国的经验),挖掘、总结出其对我国的有益启示,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的研究方式。

2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实践经验

2.1制定严密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法律

美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较严密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法律保障体系。例如,美国通过的《版权法》明确规定版权保护不适用于联邦政府所拥有的任何文件,这使得政府部门信息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限制。美国通过制定一系列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来保障公众获取和利用公共部门信息,主要有《信息自由法》及修正案、《咨询委员会法》、《隐私法》、《阳光下的政府法》、《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电子信息自由法》等。美国的信息公开制度从《信息自由法》制定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为保障公共部门信息的公共获取、再利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这一系列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与政策,美国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共部门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体系。正是在这套体系的保障下,美国公众才可以相对自由地获取公共部门信息,从而促进公共部门信息的再利用。美国法律针对不同的公共部门信息采取不同的再利用策略。例如,对于联邦政府信息采取“完全与公开”的政策;对于联邦政府资助的非营利部门信息,承认这些非营利部门可以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申请专利和版权,但政府对有关数据和信息保留使用权,或允许他人使用数据的权利:对于地方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利用和产权归属由地方政府自主确定,但保证不与国家的强行立法相冲突。

2.2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实施开放的商业化运作

美国对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采取完全放开的政策,可概括为:强效的信息自由法保障;政府著作权无严格限制;信息收费仅限于复制成本;信息渠道透明通畅:对再利用不加限制。这种宽松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促进了美国公众对公共部门信息广泛而深入的利用与开发,使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市场发展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一度保持着较为高涨的发展态势。美国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利用思路明确而有效,允许和鼓励任何个人或私营组织对原始政府信息进行复制、加工、出售等再利用活动,但这些信息服务组织并不能因此获得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独占权,从而吸引了大量私营机构从事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工作,提高了美国公共部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公共部门信息开发利用商业化运作模式的蓬勃发展。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实施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开发模式,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企业的合理经营,确保良好的信息市场环境。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从政府等公共部门信息处理到技术应用都实行外包,购买企业的信息服务。这种商业化运作模式不仅保证了政府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繁荣了公共部门信息开发和再利用市场。

2.3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

技术实现提供保障美国政府积极将网格技术、移动泛在网络、3G技术等信息技术融入到公共部门信息的公开中,通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来推动公共部门信息的再利用。《电子政府法》要求联邦政府通过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增强公民获取政府公共信息的能力。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保证下,美国政府网站发展迅速,不但联邦一级和州一级的政府机构已全部上网,而且几乎所有县市一级政府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站点,向公众提供了获取政府信息的新途径。网站通过合理的设计,能使用户浏览不计其数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利用信息。同时,为保证政府信息获取的快速、全面,美国政府采用了政府信息指引服务(GIS)的技术,用来识别整个联邦政府的公共信息资源,描述这些资源中的可用信息,提供获取该信息的方式。该项技术的采用,帮助公众最大限度地跨越政府机关多层障碍,搜寻、判断、获取符合要求的政府信息,提高检索政府信息的查准率和查全率n。不仅联邦一级的政府网站功能强大,美国地方政府网站也建设得有声有色。美国正是通过这纵横交错、层级分明的政府网站,为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而又丰富的网上信息服务,使得美国民众能更为充分地获取和利用政府信息。

2.4大力倡导开放存取,推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

美国处于开放存取的前列,美国各界通过大力倡导和积极鼓励学术资源的开放存取来推动学术信息(公共信息)的再利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合机构(SPAR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积极推进开放存取的组织与机构。PLoS是~个由科学家和医师组成的非赢利组织,致力于使世界上的科学和医学文献成为公共资源,以给予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科学家、医师、病人或学生对最新科学研究不受限制的获取。SPARC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由研究图书馆协会(ARL)于1998年发起的一个非赢利性组织。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对同行评审学术资源的广泛而富有成效的获取。NIH是全球最大的医学研究资助机构,同时也是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非秘密研究资助机构,每年投资270多亿美元用于医学研究。它通过制定促进开放存取的政策来推动公众对科研成果的获取。2005年5月,在美国国会的授意下,它制定的“促进NIH研究信息公共获取”政策正式生效_1。在美国,一些政治家试图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开放存取运动推向前进,其中2003年议员提交的《公共获取科学法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虽然最终该法案未获通过,但该法案作为开放存取运动在立法上的一次大胆努力和实践,意义重大,它使得科学信息公共获取的观念深入到人们的脑海中,促使人们去探讨和寻求推动科学信息等公共获取的正确模式。

3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3.1新公共管理概述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西方各国进入了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新时代。在这场改革当中,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日益突显出来,“新公共管理”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影响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所谓新公共管理,是以现代经济学委托理论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范围内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进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新范式,为公共部门管理与改革提供了新视野。新公共管理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鼓励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193。

3.2对我国的有益启示——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

3.2.1总括

从新公共管理的定义和典型特征可以看出,新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对于新信息化环境下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进程就必须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把握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髓。首先要树立市场竞争观念,积极参与竞争。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和竞争原则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它一方面通过弓I进私人组织来实现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市场化供给,另一方面同时通过签订合同、公开招标等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贯彻的也就是这种理念,政府鼓励私营部门对公共部门信息进行开发和再利用。其次,要树立公共服务理念,为社会公众提供主动服务。新公共管理强调建设企业家政府,把公民当做顾客,建立顾客至上、服务公众的理念。我国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要树立“以用户为本,主动服务”的理念,开放管理,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最后,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注重服务绩效。我国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应该树立新公共管理中注重公共服务效益、注重服务质量和结果的观念,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高效、有序地推进全国的信息化建设。

3.2.2主要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美国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宝贵经验,美国大力推动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政策正是使美国成为世界上信息产业最为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美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有如下一些主要启示:

(1)应构建并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保障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顺利开展。

(2)应构建并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市场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我国的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

(3)应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应整合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这是成功保障公共部门信息获取和再利用的重要手段。

公共部门范文篇9

关键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部门;管理能力;提升;作用

从目前情况分析,工商管理本身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是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对于经济方面的管理。伴随社会利益的逐步分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而随着多元化发展方向也促使社会运行呈现出新的特点:市场化、流动化等。基于这种新的形势下,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则显得十分重要,因而强化工商管理质量显得迫在眉睫,借以推进公共管理能力得以显著提升,提升公共管理效能。

一、工商管理对公共管理能力提高的意义

社会发展离不开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这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从当前情况来看,社会利益出现多级分化的形势,而不同群体之间,其相应的社会差距正在逐步加深,从而导致人们单一化的思想模式逐步转变,以多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运行也呈现出极好的发展态势。基于上述形势,必须要合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相应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实现,所以,强化工商管理质量,优化公共管理部门管理效能,则成为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元素。工商管理部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门,属于政府系统的关键组成,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使命,即参与公共管理,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商部门参与公共部门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有所创新,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二、工商管理对公共管理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一)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行政职能。从广义角度来说,政府职能构成属于比较复杂的体系,而针对政府的活动而言,则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从上述层面分析,政府自身存在诸多的职能,比如统治、社会管理等,从范围层面分析,则包含对内与对外。在具体领域中,可以细分为以下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于工商管理部门来说,其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在发生变迁,相应的作用、定位以及角色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传统角度分析,工商管理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之一,通过不断的变迁发展而逐步成为社会的干预者和调节器,这可以说工商管理也在发生变革,并且这种变革正是公共部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演变的过程。(二)管理职能转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促使政府职能及机构改革也在发生变化,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有所处的发展阶段,这样能够吸收公共管理理论的精华部分。特别是与国家强调改革强化社会活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充分彰显市场资源配置功效,由此能够促使大众参与民主政治,并且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效能。从上述分析可知,其在某种层面上顺应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势必会强化公共部门的管理。工商部门是政府职能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良好市场监督作用,并且能够更好地行政执法,实现向社会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因而基于公共管理角度考虑,工商管理部门能够更好促进政府的改革,同时使其职能转变具有极为强大的动力。

三、改善工商管理作用及价值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职能转变起点及要点。基于发展角度分析,行政职能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需求角度来说,属于动态的发展态势,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工商管理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体现出自身的职能作用,促使社会经济秩序得以有效维护,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如果在形式上有所变化,相应的行政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某种角度来说属于职能转变起点。从当前我国发展形势分析,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矛盾还未消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单位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单位相关负责人,其主要负责两个层面,即单位、业务。对于行政单位的发展及建设,则必须要全员参与。然而从目前情况分析,很多行政单位对于这一方面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偏差,没有意识到对于工商部门于自身职能转化方面的显著作用。事实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必须是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发展新形势,并且能够与之相互协调,理清自身职能,明确实践点,是工商管理职能转变的前提要素。工商管理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升则需要发挥政府部门职能,这样才能促使工商管理部门更好体现自身的价值。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强化工商管理质量,优化公共管理部门管理效能,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二)遵循科学理论。伴随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初步确立与完善,这就使得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不得不转变,是目前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工商职能如何转变则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其中还涉及到理论内容,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部分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依据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继而得以有效运行,必须要市场发挥更多的作用,但是政府并不需要参与管理。但是,在公共物品生产环节,还有供应上,市场机制的作用性则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所有资源配置难以有效分配,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上述情况,则需要政府参与其中,由此能够促使社会资源分配更为合理。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相对较好,且法治健全,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法律体系的健全,还有市场体制重点区域,这些都需要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只有具备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推进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极好的推动作用,促使社会资源配置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提升人员基本素养。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针对人的管理及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必须要放在首位,而针对工商管理部门来说,要想最大限度提升其在公共部门的执行力度,就必须对人进行有效的管控,构建具有高素质行政队伍,同时还需兼具专业化及廉洁化。从当下情况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组成相对比较完整,但是在综合素质方面呈现出有待提升的现状,这对于新时期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行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无法满足改革发展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假设工作人员的素质得以显著提升,个人技能呈现专业化的趋势,势必能够最大限度缩减用人数量,由此能够促使人员管理成本有所递减。可以说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改革的执行力度,体现公平与公正,这也同时影响到机关单位的形象及地位。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相对较差的,且能力较弱的现状,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更好的改革效果,这就需要对工作人员采取专业化的培训。认真贯彻相关理论指导内容,真正落实企业管理理念,从而能够让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其今后的执法过程中,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兼具良好的人生观,并且能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改革工作风险的信念。从而促使多层次及多形式的学习得以有效实现,这不仅是要在业务方面不断努力,更重要的是熟悉不同法律法规,由此能够促使他们真正懂法,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执法,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执法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功效,因而必须要重视工商管理职能的转变与优化,从而提升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文章简要分析了工商管理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且阐述了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阐述了优化的对策,从而促进公共部门管理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若莹.工商管理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探讨[J].经贸实践,2017(14).

[2]汪基强.倡导“民生工商”理念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01).

[3]刘良伟.大数据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和监管能力[J].现代商业,2017(05).

[4]王由俊,赵娟.工商管理对公共部门管理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6(04).

公共部门范文篇10

关键词:公共部门;养老保险 ;作用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公共部门的养老保险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社会民生,对其的监管也就更为重要,保险监管机构的作用也就越明显,本文从保险机构的优点出发,并从中对公共部门的一些启发。

一、保险监管机构存在的问题

作为养老宝保险的监管部门保监会,在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中起核心和主导作用,其监管的模式可以是多元的模式也可为统一的模式,各国的监管模式各有不同,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美国使用两级多元模式,英国则采用监管权相对于集中政府、中央,并与相应的机构相互结合的统一模式。但在保险监管的运行和实际实践当中,各保险行业之间协作能力受限,将无力承担的风险、保险公司国际竞争力的薄弱,容易造成监管效果不佳,监管质量与效率较低,监管真空;自律性弱;保监会任务过重、压力过大、难以统筹兼顾等问题。同时,养老保险风险评估机制的缺乏,养老保险的运营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无法科学评估,统一的核算标准难以形成等问题。

二、保险监管机构的优点

(一)是保险监管机构的偏向性,这种特性在裁决保险公司与当事人的各类纠纷中,法院会均衡的保护保险公司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但是保险机构则是对保险消费的主体的利益捍卫和保护,甚至会对其他利益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抗性。

(二)保险监管机构主动、灵活性。监管是侧重于对危害行为的事前控制和预防,对违法性行为以较低的处罚成本,带有一定的易受性,因此较为容易地主动介入,防止保险公司以及相关主体较大的损失,提高效益。而且,拥有相应的权限,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处理方式灵活多样。

(三)保险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有专门独立的办公室、机构、保险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处理保险公司的相关问题上更专业化。

三、保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对保险业、保险市场、被保险人各主体的利益,相关秩序的维护与构建需要通过创新、精心规划,使保险监管规范标准化、公开透明化。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真实完备的信息,提高保险行业的透明程度,建立财务评估机制,对保险、资产管理运营、财务状况进行动态的追踪,保障投保人的合法知情权以及合法利益。对资金的去向进行监管,因地制宜的选择科学合理有效地指标,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的方式,完善风险评估的模型,建立健康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行业的预警机制,以利于保险监管机构实现动态的风险监控。通过分级分类、行业规划、提供高偿付能力,降低监管监督的成本,利用非现场监管等手段和方法,提高自身不的业务能力,使监管机构保持独立性。

四、对公共部门养老监管的作用启示

公共部门养老保险的监管涉及行政和基金两个方面,公务员养老保险机制健康有序的运行离不开保险机构的监督,保险监管机构的监督应集中分散有度,定期与日常有机分配,以中央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全国统筹,实行内外部共同的监督体系,包括新闻媒体,社会大众,以及相关的司法行政部门、人事财务、监察设计等多方主体部门对公共部门养老保险的运行和各个环节监管。在行政方面,公共部门的养老制度具备一定的层次性,中央和地方统筹管理,基本的养老保险实行中央统筹,补充、自愿储蓄、商业类等养老保险实行省级地方职能机构管理。在基金方面,基金的投资运营需公开透明化,培育投资养老保险专业的机构,实施多样化投资战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作者:杨旭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秉文等.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1).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袁恩泽.西方保险监管模式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J]保险研究.2006(6):61-67.

[4]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J]公共管理学报,2009(1):1-10.

[5]邹亚南.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讨[J].企业导报.2011(9).

[6]张倩.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7]胡海春.刘丽霞.黄婷统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8).

[8]李娜.健全完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