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7:51:57

高新区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的重要性

(一)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国内外宏观政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市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存在着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城乡发展三大失衡和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市场发育滞后、劳动力素质低下三大瓶颈制约。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其根本目的是要以高新区为引领,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努力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是我市从整体上加快高新区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新区的转型升级事关能否提升综合竞争力,事关能否走在全国、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前列。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其根本目的是要发挥高新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切实把建设创新型特色科技园区作为各级各类园区的重要发展方向,着力促进各类园区发展路径的战略性、根本性转变,推动各类园区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是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工作发挥支撑作用推进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的决定》,编制了《大科教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经过10—15年的努力,使我市成为具有强大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城市,成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成为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的城市。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其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高新区已形成的科技、产业和人才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人力资源开发、国际国内科技合作等事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作出新的探索,以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如期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二、促进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国家关于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面推动高新区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高新区成为引领全市持续跨越发展的核心引擎。

(五)目标任务。结合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普遍性建设目标要求和高新区在部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肩负的新使命,通过“以升促建”,至2015年,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财政科技拨款占园区全部财政支出比例高于6%;建成5个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高于20件;生产总值实现5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00亿元。推动高新区建立能够长期稳定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建成广泛、高效吸纳创新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高端知识型城市新区,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全面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竞争优势,营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将高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自主创新核心区、现代产业体系先导区、能源化工高端产业成长区、科学发展模式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生态环保模范区,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和高端开放的创新经济体。

三、大力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

(六)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高新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在创新基金申报、科技计划立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型企业创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指导与帮助。要以领军企业为龙头,集中创新资源,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打造5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设立高新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高新区配套1000万元,集中支持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市直相关部门原则上每年应安排科技专项经费的30%用于支持高新区科技创新。

(七)加快构建自主创新平台。通过政府引导投入、院校企业共建、利用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建设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标准联盟、市场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围绕高新区特色产业,加强产品开发与测试、大型仪器共享、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信息共享平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等科技资源,整合形成面向企业的开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八)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市、区财政要加大对企业孵化器的支持力度。充分引导、筹措社会资金,大力支持高新区各类综合(或专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孵化面积,不断改革创新,促进孵化器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提升企业的孵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创业中心的建设扶持力度,完善企业孵化体系,针对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支持科技创业企业由小到大迅速成长的梯次推进机制、多级助推模式和全种孵育体系,培育一批成长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营造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九)加强科技创新环境体系建设。鼓励高新区加速聚集国际性的高层次创新载体和国内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支持高新区深化和扩展国际发展渠道,建立起跨国界的合作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实现高新区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联接和嵌入。鼓励高新区营造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创新制度环境,促进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国际化发展。

(十)加强创新集群环境体系建设。鼓励高新区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创新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型加工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等6大产业集群。支持高新区加大引入和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力度。提倡高新区积极发展企业家协会、专家联谊会、信誉和信用机构等组织网络。鼓励高新区发展集群创新网络,促进正式和非正式网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加强创新型资本发展环境体系建设。支持高新区促进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债券发行担保和购买可转换债等方式,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高新区积极设立专业化产业基金,促进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整合发展。支持高新区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引导科技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促进有利于产业整体发展的参股、收购和兼并,激活区域内企业的股权交易。鼓励高新区加快科技金融的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发展知识产权抵押、科技担保等新兴科技金融服务,建立和发展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评级和技术评级制度,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的生态环境。

(十二)加强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体系建设。支持高新区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招纳和吸引相关技术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团队,加强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全方位利用高端创新人才。鼓励高新区不断改善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创新、创业人才。支持高新区为归国留学人才和外籍人才提供招聘、认定、推荐、落户等的“一站式”服务,加强多层次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高新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高新区配套5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尖子人才。

(十三)加强孕育创新的社区环境体系建设。鼓励高新区打造国际性的知识型社区,以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引入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机制,在能源化工方面引进一批国际高端人才和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发展,促进知识和人才的流动与创造。支持高新区加快科教创新配套设施建设,营造适宜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环境。

五、完善高新区科技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

(十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市财政对高新区科技发展的引导性投入,建设期间地方财政投入达到100亿元以上,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科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中心、专业孵化器建设。市级相关部门在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企业研发投入、科技企业融资、知识产权保护、重大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重点向高新区倾斜,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

(十五)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在地方权限和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制定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科技园区的相关配套政策,主要包括创业投资、人才引进、科技服务平台开放共享、产业联盟发展等内容。积极对接建设创新型特色科技园区的支持政策,争取国家、省上对高新区更大的政策支持。

(十六)完善管理服务机构。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创新型特色科技园区建设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建立专门的管理数据库,对园区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管理,对职能部门政策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效能评估,跟踪评价政策的实施效力,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政策的动态调整,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与专业机构合作,聘请产业专家,建立服务于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投资决策等有效运作的产业信息服务系统。以产业分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引进园区产业链上的缺失环节和具体重要带动力的项目。

六、形成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合力。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加快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高新区管委会、区政府、横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协调会制度,研究建设部级高新区工作总体方案和阶段工作重点,协调解决“以升促建”中的重大问题。

高新区范文篇2

襄阳高新区,是襄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中心区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军工企业的聚集地。目前,共有来自美、日、法、德、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区投资,各类注册企业2992家,先后被国家授予汽车动力及部件产业基地、电机控制与电网优化运行装置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联盟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十三张国牌。

2分析襄阳高新区发展中存在问题

目前,襄阳高新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高新区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的制约,总结起来有以下五大问题。

2.1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低于国家高新区一般水平襄阳只是中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众多省会城市相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都不突出。襄阳高新区和自己比,步子快、势头好;但和发展更好更快的城市比,差距依然明显。盘点“家底”,襄阳市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判断仍是:总量不大、速度不快、质量不优。

2.2区内经济总量比例太低、区外企业享受国家税收政策存在问题襄阳高新区经济总量不足,主导产业不强,骨干企业不多,合理的经济结构还没有真正形成,因此,襄阳高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提,是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只有足够“量”的积累,才能完成“质”的飞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予以相应支持。

2.3主导产业不突出在襄阳高新区,汽车产业绝对是主力产业。2010年,汽车产业实现产值90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1%,占全市汽车产业产值的90%。“一车不大不行,一车独大更不行。”汽车产业“一业独大”的格局令人担忧。首先,襄阳市是一个以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汽车产业是襄阳的特色产业。但是由于襄阳市单独设有专业的汽车产业开发区,且汽车方面的大项目都集中在汽车产业开发区中,高新区很难再形成专门的汽车的产业特色。其次,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这些产业在襄阳市的基础薄弱。

2.4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襄阳高新区的重要任务,只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有助于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适应全球经济变革。技术创新对高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创业环境,引进人才至关重要。

2.5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高新区建设已经有十多年了。但工业园区区内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陈旧,建设奖金也很匮乏,同时还存在土地存量缺乏,开发成本过大的问题,难以实现突破“瓶颈”,走向良性循环的目标。科学编制东风新城建设规划,完成对东风汽车大道两侧闲置用地开发整体规划,重点建设部位前期拆迁势在必行,力争早日把东风基地建成具有现代城市形态的科技新城、产业新城、生态新城。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3以产业集群促进襄阳高新区发展的策略

3.1资源重组,创建多元化特色襄阳市高新区在机电产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实质性的合并襄阳的部级高新区与省级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两区合并后,用统一的管理机构来管理,这样开发区就可以享受到部级高新区的政策优惠。机电产业作为襄阳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在发展机电产业为主导的前提下,再在襄阳高新区内设置三个科技产业园:包括汽车科技园,机电(一体化)园,以及航空航天园。这样襄阳高新区就可以逐步形成以机电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进而成为部级汽车研发基地,国内名牌高新区,当然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机电产业的聚集战略。

3.2创建和谐创新体制,达到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互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制度重于技术,体制高于技术。襄阳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建立起来。这也是推进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市场机制对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具有外部性,“市场失灵”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就必然需要政府行为的干预。从世界高新区的发展中吸取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行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创建政策促进体系、保障襄阳高新区协调发展的要素供给政策是加快高新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完善襄阳高新区的发展条件,需要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其更大的倾斜。倾斜的内容包括投资政策的倾斜,提供更多对人才集聚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完善发展环境。政府应对人才资源实施高补贴和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高投入政策,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倾斜性的政策;市政府应当主动让利,提升高新区的实力,在划分税源上向高新区倾斜;在科技经费上应当更多的用在高新区内的企业,同时在税收优惠上,及时弥补税收法规中针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上的漏洞。

高新区范文篇3

本文作者:张冕工作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1、国际高新区的发展历史世界上第一个高新区是1951年诞生在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因而国外的高新区起步早,发展历史长,发展速度快。国外高新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二个阶段:(l)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是从1951年斯坦福研究园的兴建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高新区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缓慢。1951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兴建的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ResearchPark)占地仅有50英亩规模,开创了世界高新区的先河。与斯坦福研究园同时起步的是波士顿地区128号高速公路地区,但当时128号公路地区只是自发集聚了几百家高新技术公司,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新区。1959年,美国又兴建了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高新区还包括:197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圣三学院建立的剑桥科学园;法国于1969年开始筹建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日本于1963年建立的筑波科学城等。应该说,在这一阶段,世界范围的高新区都处于起步阶段,且数量很少,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上仅有20多个高新区,兴建的高新区都位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绝大多数集中在美国。(2)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严重衰退,但是高新区却获得了以技术为导向的经济增长,再加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创建发展高新区的热潮。在美国,斯坦福研究园发展成了居于全美乃至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前沿的“硅谷”,128号公路地区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一。与此同时,美国其他各州又兴建了大量的高新区。到1992年,美国高新区已遍及80个州中的42个州,总数达358个。在欧洲,英国又兴建了苏格兰硅谷;法国建立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布列塔工业园,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图卢兹科学园;德国建立了西柏林科学园区、亚深技术中心、布伦瑞克科学园区。在亚洲,这个时期高新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行动起来,兴建各种类型的高新区,如韩国的大德科学城,大田科学工业园区,光中技术城,新加坡的肯特岗科技园,印度尼西亚的瑟蓬科学城,印度的班加罗尔科学城,古尔风科学城,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的科学工业园。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高新区己经达到1000个,这些形态各异的高新区有力地推动了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目前的世界各地的科技园中,综合其发达程度、发展速度、影响力大小、对我国高新区的借鉴作用等多方面的考虑,本报告将着重分析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台湾新竹科学园的发展状况,并由这三家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状况分析高科技园区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商贸流通规划给出建议。2、美国硅谷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硅谷(SiliConvalley)位于美国加里弗尼亚州,它是一个从旧金LlJ的PaloAlto向南到SaintJose长约48公里,从Cupertino到Fremom宽约14公里的狭长地带,原名叫圣克拉拉谷(TheSantaClaravalley)。1938年williamHewlett和DavidPaCkard用538美元在租来的汽车房里成立惠普公司开始了他们自己的创业,也开始了硅谷历史的书写。此后,在特曼教授的鼓励、支持和推动下,一部分技术性公司随同惠普公司一起发展起来,为硅谷作为新兴电子产业基地打下了基础。二次大战临近结束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要尽快把国防技术转为民用技术,把军事研究中得到的信息、技术和经验用于和平建设。特曼教授再度回到斯坦福大学,并提出把斯坦福周围建成“科技人才区”,强化大学在科技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为了实现特曼计划,斯坦福大学首先建立了斯坦福大学研究所(SRI,StanfordResearCh工nstitute),从事与国防相关的研究并帮助西海岸公司的发展;之后,斯坦福大学实施“名誉合作项目”向当地的公司开放课堂;到了1951年,斯坦福工业园(TheStanford工ndustrialPark)的建立,进一步将大学教育和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系起来。50年代中期,仙童(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在硅谷成立,它发展之快,繁殖和派生出新公司的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具备的。到了70年代,由于不能够继续从美国的国防市场中获得动力,风险投资和风险资本家在硅谷的活动达到了高潮。可以说,是风险投资帮助了硅谷微电子企业实现了技术转移和市场转移,并促成了硅谷形成集成电路的企业集群。但是,由于1969年美国政府制定了税收改革法,连续调高资本增益税,美国的风险投资市场随即萧条下来,硅谷的发展也逐渐缓慢下来。不过,这种发展靠的是新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创新所打开的新市场而取得的,1976年SteveWozniak和SteveJobS在汽车房里创立苹果公司就是这样的例子。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1978年美国政府重新制定了新的税收政策,决定将增益税从49.8%降到28%,基本上回到了60年代的水平,风险资本随即活跃起来,硅谷的发展也进入了超大规模的时代。随着日本打进并控制半导体存储器市场,硅谷于80年代下半期进入了历史上最糟糕的经济衰退,但是,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咨讯网络革命的爆发,硅谷迅速从衰退中走了出来,硅谷不仅成为一个复杂的、专「1生产与计算机有关产品的基地,而且成为计算机网络这一新行业的领头羊,它重新占据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中心。今天,硅谷己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风险投资家的乐园,世界高科技的人才中心,以及新经济和新财富的谷地。ZOn年,硅谷人均GDP达到94000美元,居全美第一。硅谷的GDP占美国总GDP的50/0,而人口不到全国的1%。3、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991年,印度政府信息技术部为了促进计算机软件工业的出口,在各主要城市逐步设立了巧个软件技术园区,其中班加罗尔是投资的热点之一,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技术园区和软件业的代表。早在80年代初,班加罗尔设立了少数几家咨询公司,初露锋芒,1984年,美国得克萨斯州仪器公司率先打入班加罗尔,在那里设立了软件开发公司,开展离岸开发业务。80年代后期,国际卫星通信的普及,使得西方公司普遍青睐印度庞大而廉价的人才‘市场,纷纷采用异地雇用印度人才开发应用软件的生产模式,因特网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1991年,印度政府在班加罗尔和美国之间架设了印度第一座卫星通讯设备。90年代中期以来,涓涓细流变成了汹涌大潮,一些重要的高科技公司和跨国公司由孟买移至班加罗尔,HP、Digital、工MB、Motorola等大跨国公司入驻班加罗尔,班加罗尔由此而确立了亚洲软件业都城的地位。1999年印度《IT行动计划》,提出成为世界IT超级大国的目标,从各项政策与制度上保障软件产业的优先发展,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度鼓励合作,尤其是与全球知名企业或软件强国合作,如班加罗尔分别与美、中、日、以色列等国签署大量合作开发计划,班加罗尔最著名的软件企业工nfosyS则与微软、IBM、工ntel等企业建立多个合作项目,共图发展。班加罗尔还汇集了一批大型科研机构,拥有印度工学院等7所知名大学,几百所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如今,在印度班加罗尔创立的高科技企业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目前全世界大约有75家资质为五等(即最高资质)的软件研发企业,其中有45个在印度,而这其中又有将近30个在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拥有近H万IT外包员工,还有约n万人在为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的企业编写程序、进行计算机维护、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重要的地区或国际性工作。班加罗尔地区已发展成为印度软件之都,被称为印度硅谷。ZOn年,班加罗尔地区IT业创造的产值已达280亿美元,并预计今年还将有300k左右的增长。4、台湾新竹科学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在八十年代前,台湾经济经历了30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由农业到工业,由轻工业到重化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的道路,特别是通过进口林代工业和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阶段,台湾以其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先期发展了轻工、纺织和家用电器等轻型工业,其后则推行以石化、钢铁两大系列产业为主的重化工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一些日用产品如雨伞、鞋类、箱包、自行车等夺得世界销售量第一位的辉煌业绩,使台湾在国际经济上争得一席之地,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进入八十年代后,经济发展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世界发生能源危机、台湾资源短缺、岛内市场基本饱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等,尤其是主要外贸国美国宣布取消对台优惠政策,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台湾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台湾经济发展面临了新的挑战。因此寻找少用能源、少用原料、少用劳动力而向世界推销相比之下还算廉价的脑力产品成为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选择。加强研究开发以及吸引海外学人回岛发展高科技产业,着手加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换,己成为台湾经济保持繁荣之路。为使台湾经济向现代化迈进,经过各方面因素权衡,将新竹建设为“台湾硅谷”,集中发展电子、资讯等高科技产业,以推动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当局颁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并于1980年12月正式决定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以引进高科技产业,生产高科技产品为目标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其产业都是国外先进的高新技术的延伸,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仪器及生物工程等六大产业,构成园区的“明星产业”,不但成为带动全台湾整体高科技产业的主力,也成为台湾产业打入国际市场的主力。集成电路产业是园区的主导产业,其产值和从业人员都占一半左右。其发展速度也极快,年增产率多年保持在50%以上。新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在全球占有相当份额,仅次于美、日、韩等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基地。目前已投入“深次微米”开发计划,国际上最先进的0.18微米的微影、蚀刻等技术正在研发中,计划完成后,台湾半导体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电脑及周边产业是园区另一主导产业,其产品在台湾占有极大比重,终端机、桌上型电脑、影像扫描器、可携式电脑及网络卡等均占40%至50%以上。在世界排名上位居前列,终端机、影像扫描器和网络卡占有率分别达70%、64%和38%。在大陆闻名遐尔的宏基电脑公司,是园区一重要企业,其品牌在美国占有率排名前10位,成为全球第六大个人电脑公司。台湾电子计算机产值能跻居世界第七位,是与科学工业园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光电和通讯等产业也以极快的速度发展,预计将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下一波的主力产业。

从国际高新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台湾新竹科学园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对高新区内商贸流通规划的启示,包括:(l)对居民与员工的共同关注;(2)为创业青年提供良好的商贸辅助设施;(3)国际化的视角。1、对居民与员工的共同关注从国际各主要高新区的发展和现状中都可以看到,高新区内的人员构成会随着高新区的成熟而出现原有居民的数量比例不断降低,高新区内企业员工的数量比例不断增加的现象,因此,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在高新区内进行的商贸流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应把关注重点和受益对象从区内原有居民慢慢转变为居民与员工的共同关注。对于在高新区内的企业员工,也会出现与传统工业区内的员工不同的特征,即工作与家庭界限的模糊性。工作与家庭生活在表面上的二分和内在的互斥一直都是传统工业社会尤其是工业区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国际各高新区的发展现状表明,过去那种把工作和家庭区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文化领域的观点不总是正确的。实际上,在高科技工业园内,工作和家庭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以致于想证明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家庭都很困难。例如,硅谷文化研究小组发现很多硅谷内高技术公司中的工作人员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公司里的电脑,在网上为朋友购买礼物或者购买家庭用品;另外也发现有不少员工在工作时间通过自己的私人便携电脑通过进人到学校图书馆完成学位或技能进修。这样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家庭文化和工作文化之间界限的模糊不清,更使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每天在把工作和家庭结合在一起时所显现出的创造力。按照这样的思路,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在高新区内得到了协调和综合。一方面,高新区内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对于其家庭的影响慢慢从消极转为积极。在传统工业社会,人们从工作中获得报酬以维持家庭开销,但同时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异化也必然导致家庭的异化,因此可视工作为家庭生活所不可避免的威胁。在传统工业社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如果夫妻双方都就职的话,他们每天的生活可以典型地描述为在工作和家庭的需要之间“走平衡木”。走平衡木的比喻认为工作上遇到的障碍和家庭障碍处于跷跷板相互对立的两端这个比喻的实践含义是它使我们认为家庭是对遭到破坏的情况进行修复的努力,特别是由于工作的侵扰而造成的破坏。当我们联想到走平衡木的人突然失去平衡状态时的情境,这个比喻就显得很恰当。毫无疑问,这个比喻所隐含的是工作对家庭的影响是以消极为主的预设,以及封闭的静态平衡最优化观念,而非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应该是激发创造力的开放关系。然而,硅谷文化小组的研究成果表明,随着高新区内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无论在企业内还是家庭内都越来越高,MZM(MachinetoMachine,机器到机器)的出现更使得员工可以在企业内控制家庭中的各种设施,高科技园区内的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界限变的越来越模糊,高科技园区中工作对家庭的影响正从消极转向积极。而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园区内,家庭已经不仅仅是工作压力和紧张的庇护所,还可以被视为一个多种用途的发动机。很多工作完全可以在工作场所之外进行,即使工作本身被锁在公文包或者便携电脑里,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充满关于工作中的困难解决以及社交关系的讨论。按照上述分析,既然高新区内工作与家庭的界限会朝着不断模糊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为工作服务的产业规划和主要为家庭服务的流通规划也应该不断融合。一方面,在进行商贸流通规划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把高新区看做一个工作的场所,而要同时关注员工的工作需求和家庭中方方面面的流通相关的需求,在二者的同时满足下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家庭舒适程度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高新区内的员工主要由青年的知识型员工组成,这类人群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消费习惯等会与高新区内原有居住人员有较大的差异,按照国际各高新区内原有居住人也有比例不断下降、企业员工数量比例不断上升的经验,就应该在高新区的商贸流通规划中同时考虑员工和原有居民的不同需求特征,争取实现二者的共同满足,甚至更偏向于满足区内企业员工的商贸流通需求。2、为创业青年提供良好的商贸辅助设施从国际各个成功的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在其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功不可没的。美国《商业周刊》曾经指出:“今日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聚集学术精英、科技天才一、无限想象力及资金四射的科技殿堂,造就它的温床—斯坦福大学功不可灭。”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培养了大批一流的创业人才,如工程师、律师、银行家、风险资本家和资产上亿美元的企业家。而且斯坦福大学不断派生出新公司,如太阳、英特尔、惠普、苹果、硅图、思科、雅虎……等等,恐怕没有人能清楚地知道,斯坦福大学究竟派生出了多少公司。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创办的高技术公司成百上千,创造了硅谷65%的产值和约25万个工作岗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为硅谷的成功起到了巨大作用,其科学精英们造就了许多科技新趋势,其中包括关键性资料库的发明、目前广为人知的Unix系统以及微处理器运算效能提升的精简运算指令集架构等,也培育出了包括英特尔的创始人GordonMoore在内的一大批硅谷精英。与硅谷中高校的推动作用相仿,印度工学院对于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国立清华大学对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剑桥大学对于英国剑桥科技园都产生了类似的推动作用。各大高新区在与高新区内高校相互促进的同时,大多数还形成了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在《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一书中指出,尽管128公路与硅谷开发相似的技术,又在同一市场上活动,但结果却是前者蒸蒸日上,后者逐渐走向衰落,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硅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其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鼓励冒险、善待失败、紧密合作。不管是新入区的创业者,还是区域内的老员工,都努力地创办新公司,甘冒创业失败之风险,而不满足于在大公司一步一步地发展;在世界许多地方,技术或决策上的失误是一种耻辱,会断送人的前程,而在硅谷,对于失败却极为宽容,许多公司奖赏那些甘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因冒险而遭失败的人,从而推动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大胆地尝试创新;区域内的人们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竞争力的获得依赖于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于是,硅谷的发展真理是:竞争要求持续创新,持续创新则需要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相对而言更重视通过相互的合作与信息传承来鼓励和帮助实现青年人的创业过程。软件园内崇尚共享知识的集体主义文化,班加罗尔的软件工程师也很乐于向他人传递知识,做新手的“导师”。在集群组织内部,显性知识通过正式培训、企业内部互联网和知识仓库来转移和流动;而隐性知识本身难于识别和转移,于是班加罗尔的大多数组织采取非正式程序来转移知识,例如“导师”制就是非常有效的程序之一,通过“导师”制,高手向初学者直接传输经验法则,甚至关于客户的信息和经验也可以共享,专门技能和知识在班加罗尔软件集群内得以顺利流动。台湾新竹科学园内同样有着浓厚的推行创新的文化,在园内激烈的竞争中,也许只有10%的人能获得成功,但失败者也因进行了尝试而受到称赞。新竹科学园内的创业者在失败时,没有丝毫的羞辱感,他们认为其创业的动机更多来源于挑战新技术。因此,他们勇于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坦然面对失败与挫折。新竹的文化认为,失败并不是一个污点,而是未来成功的识别证,这样的文化不仅证明了个人的自由创造欲望是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推动力,而且把尝试和失败视作自由创造所必须的成本。按照上面的论述,在国际发展较好的主要高新区内,随着大学与高新区的互相配合,伴随着高新区内激励、创新、宽容、学习、合作的文化氛围,会有越来越多的的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内工作和生活,这些青年人才不仅仅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慢慢成为高新区内的主要人群。因此高新区的商贸流通规划要既能够满足其方便、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又要满足其合作、展示、创新的工作需求,让他们乐于长期留在高新区内,成为高新区效率提升的主要贡献者。3、国际化的视角随着交通、通讯等技术的不断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正在不断缩小,“地球村”己经可以形成,各大高新区内特别需要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和精英人才,也会最明显的体现出高新区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人员的共存性和国际性。在硅谷,新的移民浪潮使得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从世界不同国家过来的移民把他们自己关于家庭、工作和社会的观念也带进了高新区这个微型社会。硅谷文化小组研究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爱好、文化有很大差异,他们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聚集,某种相同的技术设备也可能在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条件下产生绝然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的普及使用可以使中国、印度、越南等家庭聚集在一起,因为一个成年的儿子为了教自己的妈妈新的电脑技术而不断与家庭成员沟通;但是也可以使一些来自欧洲的家庭成员相隔越来越远,因为这些新技术可能使家里的成年孩子紧紧地同企业界连在一起而疏远家庭。在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内,己经有近一半的员工来自美国、中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印度以外的国家,其他世界主要高新区内也都显示出比附近地区高得多的国际化的倾向。针对高新区内出现的国际化的现象,在进行高新区内商贸流通规划的时候就必需要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多考虑各国,特别是高新区内人员众多的他国文化,一方面尽可能使得各种不同文化来源的人员的通用和特定的商贸流通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在商贸流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出现会导致不同文化来源的人员产生理解分歧的情况,从而避免不同类型人员的矛盾和冲突。

综合上述有关国际高新区发展的现状和观点,我们认为,在我国高新区发展商贸流通业过程中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借鉴:1、既然我国高新区是一个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下的新技术开发区,就应该吸取如台湾新竹科学园的经验,无论是在各高科技产业方面,还是在商贸流通方面,都要注重政府在宏观上的规划性和微观上的服务性这两大职能。所谓宏观上的规划性,指的是在高新区建设过程中进行有关商贸流通方面的统一规划,制定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从而能为入驻园区的企业营造良好的商贸流通环境和发展环境;所谓微观上的服务性,指的是各地高新区管委会应该将自己作为一个服务机构,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一揽子的高品质服务,这其中包括购物、餐饮、休闲、物流、会议、会展、娱乐、文化、教育、创业等各个方面在内的商贸流通是高品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委会需要时时跟踪园区内企业和员工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并在商贸流通规划的指导下尽可能满足这些需求,并不断促进高新区内商贸流通效果和效率的不断提升。2、明确高新区商贸流通针对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当前居住在各地高新区内的居民,而应该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看待本次规划所针对的对象。按照国际各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高新区内原有居民的数量比例会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高新区内各企业的员工在高新区内安家落户,导致其数量比例不断上升。我国各地的高新区也不会违背这样的历史经验,因此,其商贸流通规划应该考虑,甚至是应该侧重于考虑区内高新企业的员工的商贸流通需求。而如前文所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各主要高新区的发展历程,高新区与区内高校的配合互动、高新区内浓厚的创新与创业氛围都造成了高新区内的企业员工中大部分是由年轻的知识型员工构成,因此,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对于商贸流通方面的需求也必将成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商贸流通规划制定时所必须考虑的要素。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在创业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智慧的展示场所、需要与他人知识的沟通与协作、需要能够鼓励其不断尝试创新的氛围。因此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商贸流通规划应该针对这些需求特征,注重进行各级各类会展场所的布点,为青年人才的创新成果的展示提供平台;注重多功能会议厅、可以进行工作交流的餐饮和休闲场所的规划,使得青年人才可以方便地找到交流、合作的空间;尝试在商贸流通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鼓励进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商贸流通企业为青年人才的创新成果进行风险投资。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青年知识型员工技术水平高、生活节奏快、需求个性化强,因此高新区的商贸流通应该充分考虑这些需求特征,传统的百货商场等流通业态对这部份个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吸引力,而应该一方面多打造集购物、休闲、餐饮、会展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使得区内员工可以方便地在一个地点满足多种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大型商业中心中给予个体的商品体验功能,再通过进一步完善的物流和快递配送的布局,以“实体店体验十电子商务+快递配送”的方式快速便捷的满足区内青年员工的个性化需求。3、从国际高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高新区内人员组成的国际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因此,各地高新区区商贸流通规划的制定应从长远考虑,在规划中考虑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体商贸需求的满足。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教堂、其他主要国家的风味饮食、双语学校等其他国家的员工的商贸需求,也要尽可能避免在商贸流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出现会导致不同文化来源的人员产生理解分歧的情况,从而避免不同类型人员的矛盾和冲突。尽管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对国际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做了比较充分的信息搜集和细致的分析,但一定还有一些尚未收集到的资料和尚未考虑到的问题无法吸收进我们的报告,也还存在一定的缺憾,因此也希望有关专家对本调查报告提出宝贵意见。

高新区范文篇4

关键词:用工难;强化服务;用工环境;就业平台;共享用工

各类开发区、高新区是我国中西部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安庆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庆高新区)就是安庆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目前,该区内的主导产业是化工新材料和医药,并已形成一定程度聚集。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像国内诸多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一样,遇到“用工难”“融资贵”等共性问题。

一、安庆高新区劳动力就业概况

安庆高新区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化工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安徽省三大化工产业集聚基地之一、安徽省政府与中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园区。园区现有企业117家,园区劳动力资源总人数约4,5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有14人,均为理工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52人,本科学历450人,大专学历754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约3,230人。本文深入安庆高新区,对代表性化工企业就业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重点选取了区内海康药业公司、鑫祥瑞环保科技公司和德士加化工公司三家企业作为分析对象(以下分别简称海康药业、鑫祥瑞、德士加),这三家企业是高新区医工医药和化工新材料两大首位产业的典型代表,其中海康药业是投产八年、生产经营稳定且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鑫祥瑞一期已经投产,二期即将试生产,属改扩建企业;德士加是即将投产的初创期企业。这些入园企业在用工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等用工难题。据统计,园区共有14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0%,鑫祥瑞、海康药业、德士加三家用工缺口较大。从专业来看,较紧缺的专业是化工专业毕业生;从学历来看,较紧缺的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技术研发人员;从工种来看,较紧缺的工种是生产一线的普通操作工及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招工难”的现状,让企业正常生产受到直接影响,部分有意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的企业家也因此犹豫不决甚至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招工难”的现状也更深层次影响到安庆高新区新招商引资项目的洽谈、落地,影响到其可持续发展。

二、安庆高新区“用工难”问题探讨

(一)企业方面因素1、薪酬待遇不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用工荒”现象的出现是资方的用工成本与劳方的收益之间彼此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安庆高新区的工资标准低、实际工资低。安庆高新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1,28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3,000~4,500元。最低工资标准与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均为上海市的一半左右,也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3,000~4,500元。另一方面工资涨幅小、增速慢。安庆高新区内企业一般员工近3年来的工资平均每年上涨约2,000元,涨幅仅为4%,较低的薪酬增长幅度直接影响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引发了人才流失。另外,受内外各种压力影响,部分企业工作用工时间较长,白加黑、996工作时长并不鲜见;某些企业员工工作时长超过26~28天,每天工作时长达到10~12小时。但这些企业却没有严格遵守《劳动法》,给予员工应有的2倍至3倍的加班费,引发员工不满情绪甚至是消极怠工,极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益,也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进度。2、用工条件门槛设置较高。企业从安全生产、员工长期培养、员工工作质量等角度出发,对用工对象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甚至性别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从安庆高新区周边乡镇实际情况来看,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就业人员大部分在沿海发达地区或部分大城市务工,符合企业期望的就业人员不多。这反映出部分企业用工条件较刚性,未将自身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密切结合。3、权益保障不到位。一是用工不规范。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约为82%,部分员工无劳动合同保障;“五险一金”购买比例低,约为75%,这里面还包括只购买部分险种的现象。二是工作环境较差。安庆高新区化工、医药类企业居多,部分企业车间温度较高、声音嘈杂,个别企业内还有一些明显的异味。同时,部分企业员工宿舍生活、居住条件较为简陋。三是工会机构不健全。工会员工的诉求包括子女上学、家人就医等渠道不畅通,员工合法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上述这些情况导致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不足,更难说扎根工厂、以厂为家了。(二)劳动者自身因素1、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安庆位于东部,距离沿海发达城市距离近、交通便利,安庆高新区周边县区、乡镇就业人口有多年在外群体打工的传统。如,江镇、洪铺镇、海口镇就有大量的劳动力在京、沪等城市打工,“江镇馒头”品牌等给务工人员带来大量收益,也带动了更多的适龄就业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留在家乡就业的,不仅数量少,而且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不优。另外,从周边县区、乡镇近些年毕业的本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来看,沿海发达地区仍然是他们的首选,沿海发达地区的活力、机遇、理念让他们向往,他们的父母也愿意让子女到大城市去闯一闯,见见世面。在工业化中后期,剩余农村劳动力吸收已经基本完成,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由富余的供给转变为有限的供给。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大的一线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大现象。如,鑫祥瑞公司计划招工15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10人。2、劳动技能相对较低。如前所说,部分本地就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不优,有的人员写不了工作日志,有的人员操作不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有的人员安全生产观念淡薄,这也给区内企业的管理及整个园区的管理带来挑战。3、对化工行业认识不足。有一部分应聘者及其家属,有一种谈“化”色变的感觉,没有认识到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之一。实际上,各级政府及企业自身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等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多,员工的工作条件显著改善。(三)从政府服务来看1、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高新区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均在2亿元左右,用于强化园区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由于基础设施底子薄弱,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房屋租赁等第三产业没有同步充分发展起来,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2、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区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仅有高新区管委会官网一家统一劳动力供求信息,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用工供求信息方式原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就业人员通过托人找岗位,与此同时,有的企业甚至把招工海报贴到了区内其他企业的大门口。这样的招聘、应聘方式,双方很难高度契合,甚至导致部分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三、对策建议

面对企业招工、用工困难,应坚持政府积极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庆这样欠发达地区,在现阶段,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服务尤其必要。(一)强化就业服务1、加大就业宣传。高新区人社部门、所属乡镇要根据企业需求、市场需要,重点宣传安庆高新区的良好发展前景、就近就业的益处,促进周边山口、海口等乡镇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2、优化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区就业服务机构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要搭建好平台,这个平台既要有线上的,也要有线下的,以满足各类求职者、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招聘会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场。同时,平台的功能要向市外乃至省外延伸,特别是在部分劳动力大省、大市,要扎实布局并开展相关招聘、推介工作。3、强化用工保障。以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为目标导向,运用社会对话机制协调劳雇利益,将“灵活”与“安全”的联结作为改革的进路。安庆高新区人社局等主管部门在加强对企业就业服务的同时,也要综合运用监管手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这从根本上也是给企业服务。一方面要对未签劳动合同、欠薪、不按规定购买“五险一金”等行为进行详细摸底、全面掌握,并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紧贴高新区实际,兼顾刚性和柔性,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就业优惠政策,引导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流,甚至吸引外地人员来安庆高新区就业。(二)改善用工环境1、优化薪酬结构,切实提高薪酬待遇。针对员工面临的高房价、高物价、自我投资等时代压力,对于其物质激励的实施要更有针对性。要突破传统的薪酬结构模式,提高薪酬水平,提升绩效薪酬的比重,加大住房补贴、奖励性福利、员工大病保险等方面的投入。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经营阶段设置动态的薪酬激励战略。如,新生代员工较为集中,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企业就应该以岗定薪、以能力定薪、以业绩定薪、参照市场数据定薪;还可以实施宽带薪酬战略、全面薪酬战略。一些大型的企业可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最大限度地将员工激励薪酬与组织效益相结合。2、建立合适的培训机制。一要解决培训经费。安庆高新区要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列支劳动力培训预算。二要实施精准培训。人社部门要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三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安庆师大、安职院等本地高校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四要选准培训内容。要结合园区的主导产业,加强对培训对象化工、医药基础知识的培训,也要着重提升受训人员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对于在职员工,要以企业的长远战略和员工的持续成长为基础,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符合员工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长久培训机制。努力造就和培养一批适合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三)完善园区配套。尽快建成幼儿园、小学、医院、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让他们不为子女上学、家人就医发愁,这同时也是促进园区服务业发展、提升园区整体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要进一步规划园区内公交线路,增加山口乡到环城西路的公交线路、增加海口镇到环城西路的公交线路,增加现有从城区开往高新区的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和快捷。所有这些工作,目的就是要让安庆高新区及其企业更有吸引力,让区内所有就业人员更有自豪感,让企业更能留住员工。(四)政府搭建平台做好服务。人社部门要不断搭建园区优势企业和安庆高等院校的合作,尤其要在加强企业与北京化工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的合作力度上下功夫。通过协调毕业生到园区实习、园区企业家进大学课堂、组织多场次的校园招聘会、开设特色班级订单式定向培养专业性人才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加安庆高校毕业生对高新区及高新区企业的了解程度,不断增强安庆高校毕业生在高新区就业的意愿。(五)积极探索共享用工等新模式。政府部门与企业加强合作,在准确掌握区内企业用工基础信息的基础上,用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参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行业、企业之间“共享用工”的成功模式,积极指导企业互助合作、资源共享,合理利用人才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1]肖香龙,石俊华.“用工荒”背景下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12(05).

[2]武康平,田欣.信息不对称与供求失衡下的“用工荒”[J].经济学报,2020(06).

高新区范文篇5

一、市高新区引进项目的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园区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上下努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和推进招商安商“百日行动”为契机,以招大引强、推进大项目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园区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现在的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从原先的黄土山坡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公路四通八达、路灯通明;从原先的山间小村变成了现在排列整齐、规划有序的大工业园区;从原来的人口稀少变成了现在的人声沸腾,车水马龙。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呈现出蓬勃生机。今年1-5月,市高新区基础设施投入3600万元,占年初目标的36%;实现工业总产值34.59亿元,占年初目标的35%;主营业务收入35.15亿元,占年初目标的35%;实现财政总收入5281万元,占年初目标的40%;引进亿元项目5个,合同投资65亿元,实际引进内资7.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97亿元,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影响园区项目落户成功率的一些主要原因:

园区项目落户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向更快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制约项目落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建设配套不足,配套功能不强

园区虽已编制完成了12.7平方公里的分区规划,开发面积近7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但因高新区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连续几个翻番,绝对数呈几何增长,但自身可用财力仍然尚显不足,项目进区任务还十分繁重。而随着市高新区进区项目的大幅增加,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落户,迫切需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跟进,矛盾显得十分突出。高新园区离市区虽只有10公里之多,但因隔了一条禾埠河,市区的一些市场和资源又不能及时有效利用。因高新区座落在县城,招工、子女入学、通信、有线电视、娱乐设施等都和县共享,县从自身招商引资的角度考虑,必然首先考虑自身的需要,再考虑高新园区的需求,增加了中间协调环节和成本,降低了项目落户的可能。

(二)相关资金扶持有困难,资金出现瓶颈

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银行银根紧缩,高新园区区内一些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好、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一直难以做大做强。省、市有关部门及金融单位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未取得实质性效果。据统计,目前全市金融单位已向高新区新办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3亿元,但园区企业的资金远远超过3亿元。另一方面园区上级扶持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建设资金的不足,影响了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影响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们想通过相邻几个园区资金投入进行比对(见下表)。

据测算,完成二期开发建设资金缺口2.5亿元,在高新区起步阶段,自身可用财力杯水车薪,造血功能不强,上级财政扶持资金锐减,银行贷款未到位,企业土地出让金回收滞后,建设资金筹措十分艰难。而随着市高新区进区项目的大幅增加,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落户,迫切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项目落户才会有更大的突破。

(三)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相关成本增加

市高新园区内现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两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国际市场价格不稳,美元走低,通膨压力加大,资金成本增加等因素。增加了企业配套产品的运输成本等其他管理成本,同时也影响了一些大项目落户的信心和决心。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尤其是人才技术市场、物流市场化等和产业配套乏力,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三、发挥地税职能,提高园区项目落户成功率的措施

地税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做什么,怎么做,应大有作为,通过实现发挥地税的职能作用,为园区项目落户作出地税部门应有的贡献:

(一)发挥地税聚财的财政职能,提供项目落户财力。一个园区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尤其是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地税部门作为财政收入的主力军,理应发挥聚财职能,为项目落户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一是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理念领先一步,就是领先一个时代。秉承高起点、高标准的理念,市高新区在项目引进和发展方面才有新突破。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一个地方税收收入规模的扩张,归根结底取决于项目的发展,而一个地方项目的发展又主要看当地的高新园区和工业园区,市高新区的经济定位为全市的经济增长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区,在全市的经济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健,抓住了项目就是抓住了发展,抓住了项目就是抓住了机遇;二是实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地方税收政策。切实调动县(市、区)引项目进市高新区的积极性。采取政府引领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继续执行“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税收政策,鼓励县(市、区)引项目进高新区,再次形成“举全市之力加快高新区建设”的浓厚氛围。以做大高新园区这个大蛋糕;三是做到依法收税,应收尽收。园区在兑现对项目的承诺时,也应对项目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对该收的税收,一分不少地收上来,公平了项目竞争的环境,又维护了税法的尊严,还为园区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从长远来说,只有高新区这个“经济蛋糕”做大做强了,项目才会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项目落户了,经济发展了,地方税源才会更加丰裕,高新区的财政收入才能有大的提高,基础配套设施才能有更多的财政收入投入,才能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扶持园区和项目的发展,兑现项目落户的优惠政策。也只有高新区做大做强了,园区才能提供更多的融资资产给金融部门担保,金融部门才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扶持高新园区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良性循环,项目才能更好地下定落户的决心。

(二)发挥地税优惠的调节职能,承接园区支柱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园区受到各界的关注,单纯依靠减税让利吸引项目落户,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公平法治原则。在国家税收政策宏观调控下,税务部门尤其是地税部门的减免税空间有限。但是项目落户又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因此,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大前提下,税务部门应重视发挥好税收优惠的调节职能,承接高新区的产业对接。一是减少支柱产业项目的费用性税金。在管理权限范围内,依法落实有关地方税费优惠政策,尤其是土地使用税等费用性税金的减免。用活《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部份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加强后续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4〕939号),园区内大都是新成立的企业,费用性税金的负担比较重,土管部门应加快对高新园区内企业的未使用的荒山荒坡的认定,地税部门依照此规定可减轻企业的费用性税金的负担。针对园区的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这两大支柱产业,建议园区还可实行费用性税金的奖励政策,按产业贡献大小和产业带动效率,对园区支柱产业的费用性税金的地方可用财力,给予返还。既规范了园区的税收秩序,又带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二是鼓励园区高科技项目发展。园区的支柱产业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企业,有多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费,在按照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对园区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如:亚洲最大的破伤风抗毒素生产企业-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国内唯一定点生产生物源农药的天人集团,加快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更快更好地扶优天生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使其能成为生物制药的骨干企业,尽早上市。使园区生物制药这一支柱产业因地税政策的调节得到长效发展;三是落实支柱产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园区的支柱产业生物制药固定资产属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属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四是积极落实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在项目新增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定额每人每年优惠4800元税额。园区的招商项目大部分已招聘下岗再就业人员,但很少有项目对招用的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认定而享受这一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园区内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服装鞋帽行业属劳动密集性行业,对这一政策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加大宣传这一政策的现时,加快对园区项目下岗再就业人员的认定,落实好这一优惠政策,增加对此类支柱产业项目的吸引度;五是认真落实营业税起征点调高政策。对纯营业税户,城镇居民个人自主创业项目,在高新区经营营业额低于5000元的,免征营业税。对起征点1000元以下的小项目,不予征收,在税收征管上放水养鱼,涵养税源。按园区现如今个体小项目经营只是温饱的状况,更应用足用活用好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小项目,达到补充大项目和配套支柱产业的功能。

高新区范文篇6

2*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平顶山高新区工委、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八次党代会、市七次党代会、市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工作,从抓自律、抓制度、抓源头入手,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高新区的各项工作之中,从而为全区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根据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下面我代表高新区领导班子作述职述廉报告,请予评议。

一、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统揽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此,我们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部、室、中心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并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落实“一岗双责”,实行分级负责制

要求班子成员既要管好自己,又要对分管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既要抓业务工作,又要抓分管单位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廉政建设,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

2、坚持目标长效机制

2*年年初,召开了全区职工大会,分别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安排,下发了《高新区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解到各有关责任单位,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狠抓工作落实,工委第一责任人先后与19个部、室、中心等有关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主管领导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3、加强督导检查,实行责任追究

工委领导班子坚持每半年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加强督促指导。纪工委、监察室每季度到各单位、各部门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并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进入12月份,工委要求纪工委、监察室对各单位全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对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测评,完善了中层党员干部个人廉政档案。

二、强化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强化监督,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我们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2*年高新区领导班子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到关口前移,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

1、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

为进一步加强高新区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工委、管委要求对大宗办公机具的购置实行统一采购和监管。2*年全区办公机具及车辆购置资金131万多元,相关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采取招标、议标等形式,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节约资金22万多元。

2、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督

为建立完善的高新区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高新区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并组织纪检、财政、规划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外地学习工程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一年来,高新区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依法依纪办事的原则,凡达到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及招标采购限额标准的采购项目,必须实行公开招标,采购部门不得将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纪工委、监察室对公告、招标、投标到开标、评标及中标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督。一年来,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未发现违法违纪行为。

3、加强和改进政风行风工作

2*年,我区在深入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基础上,结合高新区实际,从创新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制订了《平顶山高新区行政效能告诫暂行办法》,在全区推行廉能问责制。廉能问责的“廉”指的是干部的廉洁自律,“能”是指行政效能。廉能问责制就是纪工委、监察室根据对工作监察、明察暗访、群众投诉等渠道获得的线索,对反映存在的工作作风差、效能低下、不遵守廉洁自律要求、影响投资环境、违纪政纪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发出“问廉问责书”,要求被问责单位或个人限期作出解释、表态和进行整改,并接受纪工委、监察室检查的制度。廉能问责制将重点解决工作人员各种违纪行为和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得过且过,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习惯于“吃、拿、卡、要”,对群众“冷、硬、横、推”,造成效能低下等问题。纪工委、监察室结合全区“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多次对各单位考勤、午间饮酒等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和纠正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4、狠刹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等歪风

铺张浪费、公款吃喝是当前腐败的一大根源,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它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干部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为进一步制止铺张浪费用公款吃喝行为,促进高新区党风廉政建设,使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改进接待工作制止奢侈浪费的通知》和《关于实行招待费等费用公示制度的通知》精神落到实处,高新区领导班子带头执行各项规定,自八月份开始在全区各部门实行了招待费、会议费、车辆维修费等费用逐月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并逐步规范了公示时间、内容、地点、方式。每月初纪工委对各部门落实招待费、会议费、车辆维修费等费用公示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了公示制度的全面落实。据统计,截止2*年12月底,管委会招待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各部、室、中心招待费开支也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三、加强教育,提高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一年来,高新区领导班子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任务和基本经验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践中自觉做到:一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始终坚持把本职工作放到全区工作大局中来把握,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二是执行党的决议和决定不走样,凡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决策,都能够结合实际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并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三是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不松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认真把握政策,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做到令行禁止,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2、开展警示教育,营造勤廉氛围

长期以来,高新区工委、管委坚持用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作为思想上的一面镜子,工作上的一把尺子。一是以“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引向深入,注重抓好正反典型教育,增强教育效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长征纪实》等专题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前辈永做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怀。教育班子及班子成员从我做起,忠于职守,忘我奉献。二是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天网难逃》、《沉重的代价》等警示教育片,在平声剧院聆听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防微杜渐。同时,工委继续利用廉政短信平台,营造廉政氛围,不定期向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格言,号召并引领干部职工认真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思想观念,在思想上构筑牢固的反腐败防线。三是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在全区开展了“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学习、深化认识、广开言路、征求意见、认真查摆、深刻剖析、制定方案、集中整改等环节工作,工委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将查摆出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按照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机关作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6个方面13个具体问题确定了整改方案,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在督导组指导下一项一项加以落实,一条一条付诸实施,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整改提高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5月24日上午,在市委督导组的指导下,机关全体、中心班子成员、离退休干部代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代表62人,参加了主题教育活动查摆问题情况群众满意度测评大会,工委及班子成员将查摆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向全区党员群众进行了公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会上发出满意度测评表62份,收回62份,群众对工委及班子成员查摆出的问题很满意。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牢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取得了显著效果。

3、严格要求,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2*年以来,高新区领导班子认真执行中纪委《关于严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按照同志“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经常对照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滥用权利,不以权谋私,不违法违纪。另一方面,时刻牢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普通党员,自觉参加支部生活会,虚心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纠偏改错,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集体议事时,坚持严格执行议事规则,自觉做到民主时畅所欲言,集中后维护决定。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组织,不计个人得失,服从统一安排,注重摆正各自的位置,妥善处理与工委、管委和各部、室的关系,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较好的树立了求真务实,勤勉从政,廉洁奉公的形象。

2*年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70.55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7.35亿元,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47%和133%;新批进区工商企业20家,占目标任务的133%;实际利用外资417万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39%;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1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24%;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500%。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全部目标任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是工委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团结干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是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践证明,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高新区的和谐稳定;三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自觉把勤政为民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赢得群众,凝聚民心,带领群众去开拓进取。

高新区范文篇7

要按照“龙头为重、量质并举、特色集聚”的原则,抓住当前国内外资本、技术加快流动的难得机遇,积极推动高端项目向高新区集中,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一是提升主导产业。围绕高新区现有主导产业,紧盯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主导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发挥丰田研发中心的产业高端优势和项目集聚优势,不断强化“丰田吸附效应”,继续紧盯优质关联项目、配套项目,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产业技术高端持有,生产价值的核心附加,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地。同时,利用高新区现有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结合先进的光电技术、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重点打造物联网应用技术园区,引导物联网产业向高新区集聚。要积极筹划建区十周年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签约仪式活动,强化项目储备,确保总投资再超百亿。二是集聚服务产业。以开发建设南部新城和列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激发新城产业的集聚效应,推动服务业招商平台建设,促进高新区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创建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要重点打造以开晟母基金为龙头的科技金融投融资平台,以中国-东盟贸易中心为龙头的保税贸易平台,以丰田研发和龙创设计为龙头的汽车生产性服务业平台,以广和服务外包和网路神为龙头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丰田仓储、普洛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平台,以梦工厂为龙头的影视文化创意平台,通过做大做优招商平台,不断丰富产业门类,细化产业分工,为南部新城建设积蓄源动力。三是创新招商理念。要高度关注国际知名公司、重要客商客户群、招商中介公司,更加注重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多管齐下”的多元化立体招商体系,努力提升招商工作专业化水平。要通过政策激励,引导推动入区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市场、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主动出击,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联手合作,实现以商引商。要进一步加强对央企、国企及上市公司项目信息的捕捉及跟踪力度,力争今年有2-3家落户高新区。

2、立足项目建设,集约集聚强效益

要始终以项目为主线,不断提高项目的履约率、落地率、投产达产率、税收贡献率和社会回报率,切实增强高新区发展实力和效益。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坚持“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进度序时化”,建立倒逼机制,实行服务前移,主动对接,力促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确保总投资2亿美元的丰田汽车零部件二期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的三菱电机汽车部件二期项目、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吉丝特汽车安全部件、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博德先进仪器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华融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加快东洋饮料、三菱电机系列项目、忠明祥和精工、康迪泰克二期等一批总投资85.89亿元的结转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全部竣工投产。二是强化土地集约。要进一步加大现有土地资源调转引导力度,大力实施“腾笼换凤”,积极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灵活应用协调整合、过量回购、限期开工和逾期收回等方式,深挖潜力,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要继续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今年重点抓好30万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通过“借天生地”,实现由向地面要效益到向空间要效益转变。继续执行投资强度硬性约束指标,坚持项目好中选优、优中求精的原则,优先保障亩均投资强度超百万美元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看好的集约型优质项目用地。三是做优特色载体。要紧扣当前高新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优势,重点策划、启动、推进汽车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电子商务外包产业园、以梦工厂为核心的文化影视产业园和波司登服装服饰设计产业园等特色园载体建设。同时,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产业园建设,加快东南创投“母基金”推进速度,集中抓好当前在谈成熟的力鼎资本、综艺恒利和五执方略等项目,今年力争再引进10家以上创投基金公司。四是启动运作平台。要进一步创新昆承湖、大科园、东南资产、高新投资等公司运作模式,加快实体化步伐,逐步形成投、融、建、管一体化,借、用、还一条龙的投融资体制,打造有稳定主营业务收入、有充足现金流、有可观盈利能力的实体化公司,切实提升高新区资金运筹和保障能力。

3、立足科技引领,“以升促建”谋创新

要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聚焦特色产业,培育重点企业,形成创新集群,进一步深化“以升促建”工作,全力创建部级高新区和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是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力求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上有新突破,全年新认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市级外资研发机构3家,省、市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产品30个,组织完成研发项目备案企业25家,申请专利300件。借助大学科技园项目孵化功能优势,为产业发展构建“研发孵化—科技加速—产业化”的成长路线图,进一步规范完善大科园企业管理和考核办法,加快企业健康发展,优化大科园资源配置,激发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效应。规划一批主导产业的专业加速器,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业载体建设。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按照“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利益、有前途”的要求,以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计划,主动对接国家“”、省双创人才、姑苏人才和领军人才计划,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全年引进高层次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团队20个,成功申报市级领军型人才项目不少于15个、市级以上人才项目不少于6个,新引进博士(含正高职称)40名,硕士(含副高职称)150名。三是全面构建产业创新平台。进一步巩固“多校一园”共建模式,加大力度引进和打造与现有产业对接度高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扶持引进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与提供科技咨询及行业信息相关的、与金融及投资相关的三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同时,以引进以色列施拉特公司为契机,深度挖掘以色列先进的加速器管理经验和机制,搭建高效的高科技产业化平台,帮助本地企业加速发展和实现国外高新技术在本地的快速产业化,培育和发展总部经济,带动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

4、立足新城开发,产城融合求品质

要立足全局,着眼未来,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建区向建城转型。一是深化规划,加速开发启动。高起点完善南部新城城市设计,在完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规划,着力推进地面交通、地下空间利用、雨污水系统等专题专项规划设计,通过全域规划、多规衔接,把南部新城建设成生态景观品质高端、城市形态功能完备、具有强烈都市经济特性的现代化综合商务区。用高水平规划控制建设、引领建设,年内启动土地一级开发整理、生态工程及重点项目地块的开发建设。二是推进项目,力促形象提升。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也是新城建设的基础。今年将继续加大对华顺软件园、同济科技园、广和电子商务外包园等在建项目的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好汽车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波司登服装设计产业园等待建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动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快建设集商贸流通、休闲娱乐、金融商务、科教文卫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加快发展以总部经济、交付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为主要经济主体的楼宇经济,加快集聚形成总部经济、结算经济、研发经济集群布局,以此倍增区域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三是优化生态,突显环境优势。要坚持“环境立区、品质高端”的原则,认真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使“绿色生态”成为南部新城最大的亮点和优势。要依托南部新城坐拥昆承湖景区的独特优势,充分做好水文章,融入水的元素,放大水的优势,打造高品位的水生态,设计低碳建筑、使用节能材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亲水滨河景观带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休闲视觉亮点。同时,加快推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集中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环境。

5、立足社会民生,服务管理上水平

要进一步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公共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启动建设昆承污水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文中心等民生工程,组建广电站和卫监中队,健全计生管理网络。今年,要重点做好世界联合学院分院、新东南小学、小康幼儿园开工建设前期准备,启用便民服务中心、金仓幼儿园、文化分馆。要立足区域大环境改善提升,持续深化小乱行业专项治理、无序经营整治疏导、违章搭建打压拆除等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推进生态化建设改造,加快创建部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步伐。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市场运行模式,提升服务内涵,加强区校合作,建立资源储备基地,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保覆盖率。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新进程,确保失地、失水人员待遇发放和动态管理落实到位。重视辖区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举办春秋两季大型招聘会,推动全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扎实开展困难群体救助。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和应急管理机制,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开展机械、建筑、职业危害等事故多发领域专项整治。要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政社互动试点和“五进社区”工作,加强技防体系建设,增设监控点206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10处和紧急求助报警对讲点25处,实现全区社会治安监控全覆盖。以小康村为试点,探索村社封闭式管理模式。要加强职工工资支付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要建立社情民意交流中心,完善“大防控、大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高新区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努力化解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伤害赔偿等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高新区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区第二次党代会和区委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机关作风;增强科学理财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团队意识,提高财政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塑造财政队伍新形象。

二、工作目标

创建高新区(*区)财政文化的目标就是通过财政文化建设激发全区财政干部树立远大理想,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加强工作责任心,全面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在全系统内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使全区财政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三、实施范围

区财政局,会计中心,镇、街道财政所、财政收付中心、个管办。

四、具体步骤

整个工作分为动员发动、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发动(2007年6月—7月)

1、成立创建高新区(*区)财政文化工作领导小组。

2、召开创建高新区(*区)财政文化动员大会。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07年7月—2008年4月)

1、组织集中学习。利用星期六局“学习日”,组织财政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做到学以增智、学以明志、学以成才。

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构建思想道德防线。以“六进六创建”和“6+1”廉政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探索和建立具有财政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3、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快乐学习、舒心工作、愉快生活”的氛围。

4、开展谈心交流,和谐人际关系。局领导之间、局领导与干部、职工,处长与处长、处长与科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派人士、群众进行谈心,开展思想交流、文化交流、工作交流。

5、召开研讨会,提升理论水平。邀请上级领导、专家、教授来局授课;在全区财政系统开展创建财政文化论文交流,结合本职工作,提出财政改革的新思路、新观点,为促进高新区(*区)发展、为财政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6、加强管理、科学理财。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依法办事。

7、开展献爱心捐款、慰问活动。对扶贫帮困对象进行探望、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8、树立崭新的财政窗口形象。在会计中心开展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部级“巾帼文明岗”活动,在全区财政干部中继续开展争创“优秀财政工作者”、“文明处室”、“文明财政所”活动,大力营造“人人争先进、岗位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三)第三阶段:总结考评(2008年5月—2008年6月)

总结一年来创建财政文化取得的成效,对创建财政文化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总结、提炼出常州高新区(*区)核心财政文化。

五、措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建立领导机构。建立创建常州高新区(*区)财政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施肇皕任组长,副局长刘金曙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局工会、共青团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高军任办公室主任。

(二)广泛发动,形成创建氛围。全区财政各级部门要积极动员、加强学习,把思想、目标和行动统一到创建工作上来。充分认识“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常州高新区(*区)财政文化是“长江文化”、高新区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财政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的产物,是财政工作者在财政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是财政事业发展的源动力。

高新区范文篇9

风险投资事业发展迅速早在1987年东湖高新区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尝试风险投资。到200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数十家风险投资机构,并成功投资运作了马应龙药业、武汉健民药业、火箭股份、三特索道等优秀企业成功上市。随着中部崛起和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先后建立了“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武汉普洛顿创投基金、农业创投基金,在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下,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投资市场己经形成总资本超过50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

风险投资环境逐渐成熟武汉是我国较早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研究的地区之一,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具有相当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集中了武大、华中科大等19所高等院校,56个部级科研院所,拥有如国家光纤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国家重点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良好的环境给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投资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全国已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与京、沪、深等地区的风险投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迫切需要建设具有特色的风险投资模式,来提升风险投资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从而提高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现有风险投资模式分析

风险投资募资模式风险资本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资本形态。在美国,私募基金往往由基金管理人出资一定比例,成为拥有绝对控制权的一般合伙人(GP)。私人股本基金公司的控制权在GP手里,他负责寻找投资机会并做投资决定。在我国的高新区,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PE)。而私募股权投资运作模式主要通过借道外资银行或以股东借款的形式进行投资来解决境外私募股权基金问题,此外信托代持股份、股权回购、收购控股内资投资公司的境内壳公司等也是常用的募资模式。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投资在募集资金方面,绝大部分采用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形式,信托制和其他占很少一部分。因此,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应该在保持有限合伙制和公司制形式的同时,逐步扩大信托制、股权回购、收购控股内资投资公司的境内壳公司等募资模式的比例,不断完善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投资募资模式和融资渠道。

风险投资组织模式目前风险投资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制、股份公司制、合伙制、金融机构附属和上市公司/集团附属等组织模式。风险资本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风险投资效率的高低。美国目前最主要的风险企业投资的组织模式为有限合伙制,日本的风险资本组织模式主要是金融机构附属。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的风险投资组织模式比例最高,股份公司制和合伙制也占有一定比例,相对而言,采取金融机构附属和上市公司/集团附属等组织模式的较少。所以,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必要尝试增加采取金融机构附属和上市公司/集团附属等组织模式的比例,丰富和完善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

风险投资管理模式由于国外风险投资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拥有大批风险投资和金融管理复合型人才群体,辅以政府的政策推动,逐步形成了优秀的风险投资管理模式。在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绝大部分依然是“政府主导”,主要采取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而从示范区风险投资的从业人员来看,具有科技技术、企业管理和金融资本运作背景并且有风险投资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与国内外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差距。因此,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应该发挥自身的区位和人才汇集优势,充分利用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管理公司等模式来实现风险投资管理模式的市场化运作,让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管理公司成为风险投资管理的主角,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管理机制。

风险投资退出模式顺畅的风险投资撤出渠道不仅有利于风险投资大幅度实现增值、进入良性循环,而且是吸引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风险资本能否成功退出。通常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有三种:首次公开发行(IPO)、并购(M&A)、破产清算。美国和日本的风险投资主要通过IPO和M&A来退出。而欧洲主要以出售给其他PE和交易出售为主的方式来退出。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则主要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上市交易也占有一定比例,通过清算等方式来退出的较少。在股权转让退出方式中,原股东回购和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则是主要方式,管理层收购、上市公司/企业收购所占比例较少。根据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现实条件和我国目前风险投资的大环境,对于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应以采取股东回购和转让给其他投资机构为主,并以境外创业板块股票市场上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境内的创业板上市和第三版上市为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而对于失败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政策性的风险补偿使投资者在损失最小情况下退出。

完善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风险投资发展模式的对策

以政府政策扶持为主导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美国、欧洲以及国内北京、上海、深圳风险投资的繁荣发展,都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对风险投资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不仅保障了风险投资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对风险投资活动起着助推作用。对于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风险投资而言,其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建设、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等还不完善,因而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需要大力培育风险投资支撑环境,增加对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设立相应的风险投资基金并进行支持,从而推动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风险投资业发展。

以金融体制为支撑良好的金融体系不仅能使风险资本更好的从市场上募集,而且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国内外风险投资发达的地区都拥有非常健全的金融体系,使得风险资本能有效筹集和变现。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应该大力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等六类金融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武汉金融港”集聚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不断完善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金融体制。

以创新产业为载体国内外一流的创业园孵化了大批高新技术产业,高新产业的发展不仅营造良好的知识及创新氛围,吸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也会带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等高新区不断诞生的高新技术产业吸引着大量风险投资机构前来投资,二者的相互依赖不仅带来了创业园区产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风险投资的繁荣。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光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优势,因此,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使高新技术尽快产业化,以创新产业为载体,来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以人才汇聚为支柱风险投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投融资活动,专业知识水平和投资经验在风险投资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国内外高新区除了对专业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之外,还从其他地区引进人才,使之在风险投资领域占据人才高地。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充分利用武汉众多高校资源优势,加大对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育,大力引进许多高端科技留学人员和国际化人才来示范区发展,同时不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吸引和鼓励高素质人才从事风险投资行业,从而形成人才汇聚优势。

以中介服务为纽带风险中介服务环境是高新科技资源成果转化的重要依据,国内外高新区风险投资都加强了对风险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的建设。例如日本设立了资金支援财团,并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为中小型风险企业提供一些优惠贷款。上海市与苏浙两省合作成立了区域“上海风险投资服务联盟”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联盟”以及上海科技创业中心、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的风险中介服务机构体系。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能提高市场专业分工的运作效率,而且利用独特的信息渠道降低了创业风险投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就武汉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来讲,充分利用投资管理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来实现风险投资管理模式的市场运作化,让中介服务机构成为风险投资管理的主角,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管理机制,这将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

结束语

高新区范文篇10

高新区区划调整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两委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部级高新区为目标,牢固树立"科技兴区、创新强区、工业立区"的理念,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开拓进取,拼搏创业,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出彩"的预定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2010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生产总值58.4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财政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同比增长35%,在省科技厅、统计局公布的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高新区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税收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五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19个高新区第一位;技工贸总收入、批准入园项目数两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6.6%;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7%;部级创业孵化器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76.5%,增幅继续居全市第一。园区建设再掀新热潮。高标准规划了西部三大园区,全面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为承接更多项目夯实了平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高新区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高新区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大的方面看,国际金融危机孕育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大调整,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区的规划建设,拓宽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各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以科技引领和支撑转方式调结构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发展历来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去年为促进高新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作出了争创部级高新区的决策部署。这些都为高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新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科技兴工的主阵地,在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希望大家一定要科学判断形势,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准确把握发展规律,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以争创部级高新区为总目标,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高新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自主创新能力强是高新区的特色和优势。高新区要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抓住国家转方式、调结构,重视科技创新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在科技创新上迈出新步伐,全力打造全市乃至鲁南经济带的产业高地、创业高地和人才高地。要进一步抓好创新载体和科技平台建设,在完成孵化器三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模式建设各专业孵化器,争取年内形成15万平方米的规模;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和招商,实现最佳孵化成效。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建设,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平台建设,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依托专业园区和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化创新创业园。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部级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做好引资、引技、引才的文章,重点培植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力争突破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二)要围绕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势产业是一个地方的实力所在、支撑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加快培植和壮大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是高新区抓发展、上水平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在优势产业发展上,玉洪主任提出一手抓存量提升、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一手抓增量优化、大力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和规律,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对于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具有特色优势的传统产业,要坚持改造提升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一方面加大对新光集团、新华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加大技改投入,增强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产品要加快淘汰步伐,为重大投资项目和发展新兴产业腾出空间。要大力培植新兴产业,结合高新区实际,重点培植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医药、光电一体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尽快形成新兴产业战略高地。要围绕优势产业和产业链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当前,国际金融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资金宽裕,是扩大招商引资的大好时机。高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西部纯电动车工业园、光电工业园、商贸物流园、低碳工业园等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有效的工作机制,在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打造项目落地新平台,争取年内入园项目饱和度达到60%以上。围绕优势产业和产业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把重点项目牢牢抓在手上,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强协调和督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各种要素保障,促使尽快建成投产,形成在谈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格局,完成年内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的任务。

(三)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破解各种制约瓶颈。当前,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土地政策和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经济政策,这对高新区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和吃透上级新政策、新措施,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在争取政策、利用政策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加大资金支持等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为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扩大空间,努力破解发展制约瓶颈。要做好土地增减挂工作。把土地"增减挂"作为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重要措施,下大力气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最大限度发挥"增减挂"在促进城乡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珍惜和用好土地资源,做好节约挖潜、集约用地的文章,要加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力度,通过收回闲置土地、盘活存量、提高容积率等措施,腾出更多的建设用地用于项目建设,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国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资金供应会偏紧,政府投融资平台受限,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研究政策,积极应对。要定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搞好银政企对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过桥资金、担保联合体、风险补偿、绿色通道以及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等融资手段的作用,努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