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7:26:22

高效节水范文篇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高效;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

(1)重建设、轻管理。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下的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意识到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因此,从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初,就开始投入相关的设备、设计,希望能够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上取得预期的效果。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作当中,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落实,仅仅是在建设上非常的重视,而后续的管理则缺失严重。第一,当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内容建设完毕后,管理方案非常的简单,都是按照机械化操作来完成的,并没有预料到突发情况的影响。第二,日常管理工作当中,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未做出详细的记录,很多内容都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即便是在维护当中,也无法较好的完成。(2)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本身而言,其虽然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而服务的,但是自身所受到的内部影响、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很容易在应用中,遭遇到较多的挑战。部分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表面上造就了宏大的场面,而实际上得到的成果并不显著。分析认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操作上,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体的服务范围、预期效果等,没有得到合理的设计,有些地方是效果过于突出,有些地方是范围过小,进而引发了很多的不良问题。其次,考虑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时间较长,所以在规划设计当中,会投入过多的资金来建设,而实际上的需求则并不需要那么多,这就造成了供需矛盾现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收益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运转,也产生了一定的损失。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

(1)加强设施管理。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运作,本身是一个框架,在框架的内部会融入相应的技术、设备、体系,保证工程的合理运行,创造出预期的效益和价值。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当中,必须不断的加强各类设施管理。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定期观察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各种线路及功能,是否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应及时针对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必要时进行革新、更换,为农田水利工程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较多的基础帮助。其次,在移动设施方面,一定要详细的记录各种使用情况。现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当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都配有相应数量的移动设施,这部分设施的移动频率较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移动,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是重点保护的对象。第三,终端设施方面,是总指挥、总操作的平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处理;但是,一定要在终端设施上进行阶段化的系统更新,为日常操作提供更多的帮助。(2)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水资源配置是一个细节工作部分,同时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对于现代化的工作而言,水资源已经开始不断的减少,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运作,在分配上应该按照“优化”的原则来完成。首先,必须要对水资源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分析,观察可用水资源的数量及具体范围。国家现在对水资源的保护是比较强的,有些地方禁止开采,应减少错误的利用和配置。其次,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情况,优化水资源的设计、配置,实现分质供水。通常情况下,地面水可以分两种方式使用,灌溉区域的地面水或可以采用阻拦蓄水的方法;灌溉区以外的地面水则可采用引水系统。第三,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生态环境的监测,以保证后续用水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最后,在分配水资源时不仅要保证每个用水单位的用水量,还要加强对用水总量的控制,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技术应用当中,水资源配置需要作为重点内容来对待,减少各种不足问题。

3总结

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展开讨论,现下的很多地方,都将农田水利工程做出了改善处理,在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时,能够遵循技术的优势来完成,采用联合的模式,将单一技术的劣势进行良好的避免。日后,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范围,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各方面的工作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融雪 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务局

高效节水范文篇2

传统的农业种植作物以春小麦、大麦和玉米为主,玉米的亩均耗水量最高。为实现节约灌溉,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必须对传统的种植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建立起现代化节水型种植体系,增加耗水量低、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种植的面积,在节水的同时,能够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目的。相关数据显示,从经济产出的角度分析,胡麻、油菜和土豆的水资源边际产值较高,大麦和玉米次之,而小麦和大蒜几乎为负值。换言之,种植小麦和大蒜,随着水资源投入增加,其产量和产值会减小,应加以控制其水资源投入量。今后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分配水资源,以胡麻、油菜、土豆为主。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要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收集全面详实的资料,结合实际勘察数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农户是节水的主体,但受土壤条件、渠系距离、水价、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不同农户在水资源利用上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有必要加强节水知识宣传,令所有农户都能树立起节水意识,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健全的制度能够调动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提高节水效率,比如建立起农户和灌溉区2套水权流转体系,合理分配水资源,对于农业灌溉剩余的水量,可以彼此间交易。特别是灌溉区,通过正当公平的交易,有利于实现区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法规和制度上要予以严格全面的规定,不得损害农户的原有水权,同时保证水资源有剩余,方能进行交易,否则管理机构极可能利用自身权力做出不正当行为。为了突出灌区管理机构的透明性,今后还应加大监督力度。每年管理机构必须向全体农户公开实际来水量、用水量等信息,让农户在种植中有整体把握。除了前面提到的推广旱作节水农业、转变粗放的用水模式,政府还应从政策上予以节水灌溉工程优惠和支持,增加资金投入。管水领导的任用应体现民主性,鼓励农户直接选举,并对选出的领导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很多地区都设置有用水者协会,一方面,协会内部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用水制度,并彻底落实,例如监督领导、避免农户偷懒、使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户利益挂钩,如此农户才有动力积极配合;另一方面,逐步将用水者协会和村委会分离,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由当地农户自发选举村委干部。

3建设和管理同时兼顾

重建设而轻管理是当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的一大缺陷,由于管理不当,维护保养工作做的不到位,很多设备都已陈旧,更换不及时,在运行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上基础设施产权模糊、内部部门权责不明等因素,阻碍了节水灌溉农业的顺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为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必须遵循“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管理原则。从工程项目立项,到建设施工,再到制度章程制定,以及技术培训和维护管理,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每完成一处工程,要进行试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不断完善建设管理工作。

4重视工程建设,轻视管理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由于农村地区生产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在工程投入使用期间缺乏常规的维护,致使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明显降低。当前农村地区对农田水利工程还没有确立管理责任,农民更不懂得具体的管理方法,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想要改善当前这一现象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农业人员的管理技术培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及农民增产增收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运行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明确的责任权限、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运作规范不够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等,严重影响工程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构建高效的运行机制,重视灌溉技术,充分有效发挥工程的作用与功效,以此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推动工程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高效节水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农业灌溉;节水措施;水资源

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水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在新形势下,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我国加强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希望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管理、技术、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存在严重的浪费行为,对此有必要加强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

1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的积极意义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过程中,农业处于基础地位,只有发展好农业,才能为我国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希望能够促进农业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能够大幅度地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长期以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在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构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既是实现农业增产丰收的重要举措,同时在生态问题解决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用水多来源于地下水、地面水和净化后的生活污水,水资源消耗量巨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

2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现状分析

2.1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常用的技术。2.1.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即是指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水量,结合作物根部土壤中现有的水分量,采用低压管道系统以及在相关毛管处安装灌水器,将水通过灌水器缓慢均匀的滴入到土壤中。这种技术更加有利于灌溉水量的控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具有灌注时间长、灌注周期短等特征,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行,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1]。2.1.2 渠道防渗漏技术。渠道防渗漏技术是农业灌溉中常用的技术类型,多见于土渠输水过程中,作用是防止因渗漏造成的水量损失。在渠道防渗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防渗漏材料,如塑料膜、沥青、混凝土等,常见的技术措施有土料施压、砖块衬砌、沥青护面等[2]。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渠系水利用系数,保障渠道输水安全。2.1.3 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采用水泵、管道等设备,将有压水流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因此也被称作喷洒灌溉。这种灌溉技术的优点在于均匀性强,可以是灌溉水全面覆盖所有的田地和农作物。除了可以使用水泵对灌溉用水进行增压外,还可以利用高水位水源的自然落差进行灌溉。2.2现阶段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阶段,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引发。2.2.1 我国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意识偏低,导致节水工作因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无法有效落实,节水设备的应用十分稀少,以至于灌溉水资源滥用情况得不到有效遏制。2.2.2 灌溉管理不到位。现如今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方面的管理存在严重缺陷,一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另一方面规范性较差,如未制定明确的节水标准,导致乱象丛生,随意操作,造成水资源浪费。2.2.3 农业水利工程自身的影响。受到资金方面的限制,我国很多地方的节水技术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同时一些节水设施长期搁置,得不到保养维护而渐渐荒废。

3提升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效果的有效措施

3.1结合实际做好统筹规划,提升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网络的应用效果。想要在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实现节水,必须紧密贴合实际情况,从技术层面切入,对各方面不稳定因素进行限制,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以科学的理论原则为指导,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实现对有关资源的全面整合管理,提升管理水平[3]。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各地区水利管理单位必须肩负起自身的职能,做好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方案的落实,结合当地的土壤特点和农作物情况选择最恰当的灌溉技术。同时引导农民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为技术改进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民方面,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灌溉节水和农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只有注重节水才能保障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水的充足,从而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实现产量的提升。只有具备这样的认识,才能顺利完成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民对种植结构进行改善,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节水措施。3.2提升广大农民的灌溉节水意识。现如今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浪费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农民群体的节水意识不足,对节水缺乏认知,这对节水措施的具体落实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对此,必须由我国各地区主管部门出手,积极在社会上进行宣传工作,通过技术下乡、印发宣传小册等方式,或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广大农民普及灌溉节水方面的知识技术,提升其对节水的重视,从而积极自主地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灌溉水的节约和高效利用。3.3构建完善的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为了保障节水设施的合理利用以及节水措施的落实,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灌溉节水体系,一方面,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管理力度。对于水资源浪费现象,一经发现,必须进行严厉的惩处,通过制度约束将节水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有效的监督促进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通过理念创新、机制改革等手段引导节水设施和措施的合理利用,为节水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的保障。3.4合理选择节水措施,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措施选择的合理性同样影响着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的效果,因为许多客观条件和因素都会对节水工作产生限制,因此有必要根据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种类对灌溉技术进行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协调,并加强生态效益。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水利工程的节水高效灌溉,所以引进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先前使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基本上都是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水资源的调配优化技术、节约用水管理技术以及生物和农艺的节约用水技术。而现如今建设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不但要使用先前使用的这些技术,还需要努力引进先进的灌溉用水工程新技术和新产品。另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还要努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如今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以生物技术为前提的调控灌溉技术以及以3S技术为基础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生物技术为前提的调控灌溉技术指的是通过对农作物的生理特点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农作物的某一阶段的生长过程中实行亏水生长政策,锻炼农作物的生长能力,进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灌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作为水资源消耗较大的领域,必须加强对节水的重视。这样既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降低灌溉成本。因此,针对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利.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1):138-139.

[2]陈斌,刘翔.基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规划设计思考[J].现代测绘,2011,34(5):60-61.

高效节水范文篇4

一、总体要求

紧紧抓住输水、配水、结构调整、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农作物需水规律,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配套田间节水设施,实行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突出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创新和普及,注重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连片种植,努力把我省灌区建设成全国节水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二、推广目标、实施区域和产业布局

(一)推广目标。从2012年开始,经过3年努力,逐步扩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面积和范围,最终实现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的目标。2012年推广面积达到700万亩,2013年推广面积达到900万亩,2014年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

按照我省种植结构现状及近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际,不同区域、不同技术模式应达到以下目标: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井灌区平均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亩增收150元,并积极探索河灌区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应用垄膜沟灌技术,灌区平均亩节水120立方米,沿(引)黄及东部灌区平均亩节水100立方米,项目区平均亩增收60元;应用垄作沟灌技术,平均亩节水60立方米,亩增收20元。通过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初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实施区域。从2012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实施区域由目前及主要灌区的20个县和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扩大到、沿(引)黄及东部3个区域的13个市州有效灌溉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43个县区、兰州5区、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

1.膜下滴灌。到2014年,膜下滴灌面积由目前的6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其中新增55.6万亩、沿(引)黄16.3万亩、东部21万亩、有关企业47.1万亩。新增140万亩膜下滴灌的种植结构是: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31万亩、葡萄20万亩、大枣12万亩、枸杞15万亩、制种玉米20万亩、瓜菜15万亩、棉花10万亩、其他作物17万亩。

2.垄膜沟灌。结合玉米、马铃薯、蔬菜、瓜类等作物种植规划,在所有项目县市区及有关企业农场实施。2014年推广面积由目前的424万亩增加到650万亩,其中352万亩,沿(引)黄140万亩,东部143万亩,有关企业农场15万亩。

3.垄作沟灌。结合啤酒大麦、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种植规划,2014年推广面积由目前的108万亩扩大到150万亩,其中100万亩,沿(引)黄18万亩,东部27万亩,有关企业农场5万亩。

(三)产业布局。11个县区重点发展马铃薯产业。

三、重点任务

(一)搞好渠系配套,建设高效快捷的输水通道。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意见》(甘发〔2011〕1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甘发〔2011〕2号)为契机,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继续抓好石羊河、敦煌党河等流域治理以及跨区域、跨流域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盐环定扬黄续建专用工程建设进度,抓紧做好引洮二期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重点小Ⅱ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引洮济合、引洮入潭、靖远双永、会宁北部等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加大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以干支渠道及建筑物配套改造为重点,努力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从根本上解决输水过程中水的损失问题。加快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完善灌溉末级渠系,加强田间斗、农、毛渠工程配套建设,形成田间灌溉工程网络。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田间蓄水工程建设,改善供水过程和时空分布,满足作物用水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配套作业机具的技术性能和区域适应性,加强农机手田间作业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机具田间作业质量。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科学配水机制。牢固树立科学配水、节约使用、以水定作物的理念,稳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将水权总量逐级分解,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对灌溉用水实行按量收费、定额配水、节约有奖、超用加价,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机制。合理核定基本水价,实行定额内执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分级收费的办法。积极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和水权交易市场,鼓励农民参与水权分配、水价管理和水量监督,鼓励用水协会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水权流转。政府可适时回购水权,用于生态建设或出售作为工业用水,让农民得到节水的实惠,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三)调整种植结构,构建节水型农作物生产体系。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推进。进一步发挥农艺节水潜力,改革种植制度,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高效节水耕作制度和农业种植结构,扩大低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逐步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积极推进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发展,扩大蔬菜、瓜类、葡萄等高水效作物种植规模,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效益。加快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步伐,大力示范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超时令的农产品,扩大高效集约型农业生产规模。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土地流转鼓励扶持措施,适当压缩高耗水粮食作物,引导农民发展高效节水经济作物,重点发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的膜下滴灌瓜菜、葡萄、大枣种植,发展日光温室瓜菜、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在已退耕的土地、沙漠绿洲边缘区和交界地带,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的枸杞、大枣和牧草种植面积,恢复生态植被。

(四)抓好技术推广,建设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深入实施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加快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着力构建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高效节水农业用水指标考核体系,把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奖惩办法,全面控制用水总量,落实节水责任,形成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技术干部包质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分解到市州、县市区的工作任务及时进行抽查和验收,全面掌握工作动态。要建立考核体系,按照配水定额,对控制用水情况进行逐级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二)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整合现有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流域综合治理及各级政府和企业项目资金,逐步形成国家支持、地方补助、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效节水农业投入机制。要支持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其中:膜下滴灌首部和主管建设由国家和省级财政解决,地上支管建设由市州、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解决,毛管建设由农民或企业自筹资金解决。要提高垄膜沟灌、垄作沟灌补助标准,其中:2012年垄膜沟灌每亩补贴15元、垄作沟灌每亩补贴10元,2013年至2014年补贴在2012年基础上适当提高。同时,争取将垄膜沟灌和垄作沟灌配套农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优先享受补贴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对节水工作成效显著、示范推广面积大的县市区和大户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各地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高效节水范文篇5

关键词:甘州区;高效节水灌溉;前景

张掖市甘州区处于河西走廊中部,水资源相对紧缺,呈现出明显的供需矛盾,缺少典型的灌溉农业区[1]。近些年,甘州区围绕实际情况,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作,主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新农村建设部署更加规范,将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基本目标,抓住黑河流域治理的契机,创新农业节水模式,稳步实施高效节水技术,坚持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全区高效节水农业稳定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甘州区在2013年底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2961.3hm2,示范推广温室及大田滴灌共计11273.2hm2,喷灌面积为666.7hm2,展示出相对理想的节水增产效益。

1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前景

1.1增产与增收的途径

甘州区属于甘肃省至关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在甘肃省及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甘州区玉米种植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主导产业,始终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主张将规模化种植作为重要方向,同时积极培育蔬菜、草畜等为主导的产业。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让节水灌溉技术运用至具体的实践中,逐步的优化农田灌溉条件,使得灌溉水利用率明显提升。依照甘州区现已现成的大田滴灌工程情况分析,其节肥率是50%,节水率45%~50%,节电40~50kW·h,增产达到18%~30%。可见,积极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让水利基础设施加以改善,强化土地的产出率,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的目标同步实现。

1.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

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林带防风固沙等因缺少水资源的支持,也呈现出举步维艰的情况,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因为传统灌溉方案导致水资源的基本利用率较低,田间本身的耗水量明显,所以地表生态植物因为水位下降而衰亡,大水漫灌又让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有所加快。积极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使甘州区农田灌溉合理的规避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经过科学的运用相关手段,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地下水维持着动态平衡,地表植物及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显著[3]。

1.3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甘州区节水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经历了多个环节,如政府引导、全面推进及巩固提升等,打造出以水权改革配置、结构调整节约及社会参与推动的稳定局面,全民节水意识明显加强。对于甘州区来说,合理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促使节水型社会的构建拥有了稳定条件,能够顺利的完成各项指标任务。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内容,需要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同时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更加稳定。

2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途径

2.1科学合理的规划

为确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趋向合理,应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甘州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应将所有的资料准备齐全,同时确保各项设备质量可靠,其对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来说属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基本资料包含着自然条件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等,应对实地展开调查,通过勘测、收集与分析,确保工程设计更具针对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阶段应将生态理念合理的引入,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和谐统一。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分析灌溉具体的实用功能外,还应全面分析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水平。

2.2逐步突破技术瓶颈

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应重视先进技术的合理使用,同时提升基本的研发投入力度,研制出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技术。当前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到的建设管理模式为“设计、施工总承包”,主要是通过甘州区管理处负责,交由项目实施单位重点负责编制相应的方案,强化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让先进技术能够有效的使用[4]。关注管网系统的设计,将其与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密切结合,经过创新、突破限制等多种途径,实现大范围的推广,明显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在科研机构及民间智库等广泛力量的共同支持下,让后期维护管理得以落实,促使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水平更加理想,推动节水建设的进程,满足相关工程需求。

2.3探索可靠的工程管理方案

为将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应探索适宜的管理模式,展示出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水平。当前“专业合作社+专管人员管理模式”“村组+专管人员管理模式”等多种形式的管理方案运用至具体实践中,考虑到节水灌溉工程的基本特点,可以在明确具体产权主体的基础上,让管理权限有效延伸,从而探索出更为合理的网格化管理方案。

2.4逐步优化工程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起可靠的管理制度体系,能使相关工作的开展获得有力的保障,对于提升工程设施的效益有着较大的帮助。应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使相关工作稳步的开展,确保设施的使用效率及年限有所延长。确定首部水泵过滤器的操作程序,构建起可靠地制度,健全相应的巡视方案,检查管网的基本运行状况,使得灌水工作可以正常推进。

2.5适时规范系统运行管理模式

区域农业布局以及农作物的种类等多种多样的因素,对于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均能产生重要的影响[5]。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除了要对系统设计展开全面的分析外,还应考虑多个因素间的关系。系统运行管理的阶段,必须要详细分析各个因素的变化趋势,规范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流程,确保节水灌溉系统稳定运行。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好规范管理的筹划,促使系统运行管理中的模式更加符合标准,发挥出节水灌溉的效力,对于甘州区农业的进步和农民的增收具有深刻影响。

3结语

经过合理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促使着甘州区的水利基础设施稳定改善,水资源利用率及土地产出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力明显增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顺利达成。通过具体的实践,使项目区农村生态环境得以维护,可以适当缓解农业对于水资源需求的基本压力,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起必要的农业示范区,促使区域发展战略及时实现,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经济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建飞.浅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高效节水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1(1):181-182.

[2]时会文.延庆区“两田一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56-57.

[3]阿不都外力·艾乃吐拉.吐鲁番高昌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工程设计———以艾丁湖镇琼库勒村为例[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9(6):105-108.

[4]顾占云,陆立国.红寺堡扬水灌区新庄集供水系统不同灌溉目标下的需水量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20(9):59-63.

高效节水范文篇6

一、高效节水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及目标任务。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为解决水源紧缺问题,镇从2006年起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2006年,在15大队新打一座机电井、铺设滴灌管道888亩;年,在13、14大队新打一座机电井、铺设滴灌管道960亩;2008年,在2、3、5、6、7、8、10、11、12、13、14、15大队等12个大队新打21座机电井、铺设滴灌管道15469亩。3年共建设滴灌泵房23座、铺设滴灌管道共17317亩。已建设泵房23座,其中:3、5、7、12、13、14、15大队等7个大队的8座泵房能正常使用,其余15座泵房不能正常使用,主要原因是:6大队3小队、6大队4小队、10大队2小队、12大队3小队、14大队6小队等5个滴灌系统田间地下滴灌管道在供水时地下管道破裂,不能正常灌溉;2、6、8、10、11、12、13大队等7个大队的10座滴灌泵房的过滤器因坏不能正常供水。能正常使用的田间滴灌设施共6033亩,其中2070亩滴灌田已播种小麦,其余3963亩滴灌田实施棉花摸下滴灌。

二、强化组织领导,组建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护“三支队伍”

(一)成立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镇党委、政府副职各位领导任副组长,农技站、水管站、农机站、财政所、农经站、林管站、兽医站、广播站和各行政村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高校节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经济发展办,办公室主任由艾尔肯·图尼亚孜兼任。具体负责全镇节水滴灌工程运行管理、滴灌肥落实、水电供应和设备维修、养护、存放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技术指导和落实。

(二)成立节水滴灌首部运行管护队。一是以首部为单位,由系统所在村(对)村委会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推选1名村干部、1名党员、2名村民代表,组建节水滴灌首部运行管护队。由节水滴灌首部运行管护队和村委会签订服务合同,明确村民与首部运行管理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由首部运行管护队和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研究确定。二是节水滴灌首部运行管护队实行有偿服务,按运行管理4个月,每人合计支付600元补贴。田间管理由农民自行负责。

(三)成立节水滴灌设备维修管护队。1、按我镇滴灌区成立节水滴灌设备维修管护总队,队长由阿不力米提·阿巴白克力同志担任,副队长由艾合坦木·买买提同志担任,成员由镇农技站和水管站技术人员抽调。镇节水滴灌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队的日常管理。节水滴灌设备维修管护总队的职责是加强农户节水技术培训,对节水滴灌系统机电、管网设备的检修、维修和管护进行巡回服务,及时排除运行故障,确保节水滴灌系统正常运行。2、以村为单位成立节水滴灌设备维修管护分队。一是队长由1名村干部,成员由技术娴熟的2—3名农民技术员抽调。二是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由村民“一事一议”收取材料费和材料费15%的服务费,该费用按首部控制亩面积均摊同水费一并收取。三是节水滴灌设备维修管护分队的职责是负责本村所有节水滴灌系统机电、管网设备的检修、维修和管护,及时排除运行故障,确保节水滴灌系统正常运行;协助节水滴灌设备维修管护总队做好节水滴灌系统机电、管网等设备的检修、维修和管护工作。当所遇问题自身无法解决时,要及时向镇节水滴灌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镇节水滴灌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尽快可能短的时间内安排维修管护总队人员赶赴现场,解决节水滴灌系统出现的问题;如问题无法解决,要及时向县节水滴灌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四)成立节水滴灌农艺技术服务队。一是以全镇为单位,以镇农技站人员和农机站人员为主要力量,成立节水滴灌农艺技术服务队。农艺技术服务队职责是及时开展棉花生育动态监测和节水滴灌农艺技术指导,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投入标准。

三、具体保障措施

(一)镇农技站、水管站要制定首部水肥药“三位一体”滴灌制度、轮灌制度、田间管理制度、水肥投入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并将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费用的收缴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管理。

(二)农户在滴灌运行中,发现大田跑、冒、滴、漏等问题,需要维修时,药及时向节水滴灌首部运行管护队和村委会反馈,由村委会向镇领导反馈,镇政府安排节水滴灌维修管护队及时维修、解决。

(三)在首部运行管理中,联系点负责领导干部、村委会要及时督促和组织村民滴灌棉所需的准用肥费用按时收缴,滴灌专用肥按时调运到自己所在的首部系统,确保增加棉花单产,并协调解决好首部的水电供应、技术服务、设备维修等工作。首部运行管理人员要根据村民滴灌专用肥,按户登记造册、张榜公示,规范管理。

高效节水范文篇7

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塔城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由于农业是我区的用水大户,灌溉用水量占全区用水总量的98%,因此,开发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必须从农业节水入手,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虽然近十年来,我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受资金、水价、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田间高效节水工程规模小,管理方式落后,节水效益不高。目前,全区应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的农田面积为63.73万亩,仅占总灌溉面积的12.8%,灌溉用水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供给农业的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区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促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保障我区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

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基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和管理体系,通过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效益和效率,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全地区建立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农业种植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农业节水工程体系。实行水价改革,推行“新水新价”,以水价为杠杆,逐步杜绝农业用水的浪费现象,使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用水需

求。

近期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区计划投资3.0亿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节约水量0.5亿立方米,全区综合毛灌溉定额降低到310立方米/亩,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乌苏市、沙湾县及和布克赛尔县要以棉花、番茄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大力推广加压滴灌、常压滴灌技术;北四县(市)要以打瓜、番茄、红花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大力推广加压滴灌和膜

下软管灌技术。

远期目标:2011年~2020年,全区计划投资7.2亿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节约水量1.2亿立方米,全区综合毛灌溉定额降低到280立方米/亩。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农业,努力创建全国节水型农业示范地区,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水效益得到充分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环境更加

和谐。

各县(市)要依据地区上述的目标要求,制定与本县(市)

相适应的实施方案与政策措施,抓好落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效节水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并结合本县(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高效节水农业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从目前开始,要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纳入综合考核内容,严格进行考核管理。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在农业建设项目审批、投资等环节,优先考虑高效节水项目,把高效节水农业的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推动作用,建立促进高效节水农业的补偿和激励约束机制。2007年已安排农业高效节水专项资金60万元,2008年~2010年,地区将继续安排农业高效节水专项资金。各县(市)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以国家、自治区资金为引导,不断健全完善投入机制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通过“一事

一议”进行投工投劳,保证按时、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

(三)实施项目捆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整合效益。

各县(市)、各部门要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重点,将相关涉水、涉农方面的棉花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扶贫、以工代赈等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投入高效节水工程,充分发挥资金效

益和工程综合效益。

(四)实施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

加快农业灌溉定额审查工作,争取年内,通过价格杠杆,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强制性指标体系,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提高田间节

水灌溉效率,促进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

(五)加强管理,落实工程管理主体,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高效节水范文篇8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

科学灌溉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前提,但目前国内有很多地区农业灌溉仍以大水漫灌为主,缺少科学规划,灌溉技术落后,存在明显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临泽县是甘肃省重要的粮食、蔬菜产区,农田灌溉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区域农业生产能力。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减少农业成本投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临泽县从2004年即开始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但受制于技术、资金等因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水平低、推广范围小,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管理非常必要。

1实施现状

1.1临泽县基本情况介绍

临泽县隶属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辖区面积2729km2。受气候因素影响,临泽县降水集中在7—9月,经常面临季节性干旱,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

1.2临泽县节水灌溉基本情况

自2004年开始,临泽县尝试采用渠道防渗等技术着手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由于当时技术水平较低、缺少维护资金、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目前部分节水灌溉工程已停用。从已有灌溉工程来看,临泽县有效灌溉面积0.36万hm2,实际灌溉面积3.72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0.13万hm2,灌溉水利用系数约0.27,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1]。同时,区域内耕地主要是碎片化的小畦农田,难以推广机械化大规模农业作业,也增加了灌溉管理的难度。整体而言,临泽县受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滞后,推广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出其高效、节水的优势。

1.3存在的问题

1.3.1相关设备、设施少,农民用水不规范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泽县修建了一定数量的农田水利工程,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条件薄弱,配套设备滞后。2)农民是实施灌溉的主体,但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灌溉前没有进行调查研究,既不懂得结合农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方式,也不会根据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需求合理设计灌溉量,最终不但无法增产增收,还可能因土壤中水分过多导致植物烂根死亡[2]。1.3.2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临泽县的种植方式还是以农民自行种植和管理为主,生产方式粗放,且不同农民理念不同,很难统一进行协调灌溉;农作物种植结构体现不了规模效益,达不到集约经营、机械耕种的要求,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1.3.3高效灌溉节水技术水平低1)20世纪70年代,节水灌溉技术被引入我国并逐渐推广,但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普及程度较低,很多地区依旧沿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法,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3-4]。2)临泽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投入农田水利的资金、技术较少,灌溉时主要依靠人力,导致技术指导人员不能准确掌握农田灌溉情况,也不能根据农田实际灌溉需求作出技术调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难以真正应用到实际中。1.3.4资金缺口大,工程效益低1)临泽县投入的资金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来源渠道单一,没有形成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水利投入机制,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也没有形成社会融资、农民集资的有效管理机制,解决不了水利工程资金困难的问题。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泽县部分农民对灌溉设备的养护漠不关心,导致灌溉设备老化失修,无法保证有效供水,难以正常发挥工程效益,水费收缴难度增加,工程运行经费短缺,灌溉效益衰减,水管单位经营困难[5]。

2改善策略

2.1建立农田灌溉用水自主管理机制

1)相关部门做好用水监督,对灌区内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排除隐患,做好灌区设备投入和维护工作,监督灌溉用水合理使用,避免农田水利工程设备带病运行。2)农民是农田灌溉用水的使用主体,应发挥农民在管理水利设施、维护用水设备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供水协会、用水者协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建设,本着“谁受益、谁负责,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吸引农民参与管理,明确产权,依靠农民的力量做好灌溉设施管理、灌溉用水管理[6]。

2.2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

1)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时,相关部门应立足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分析制约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原因,考虑当地农业发展状态、农民利益等情况,统筹规划,整合各项资源,避免技术推广的局限性。2)水利部门在制订节水方案前,应调查区域地形地貌、农作物实际需水情况、适合的节水设施等,针对性地采用喷灌、渠道防渗等技术进行灌溉。3)做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工作,培养农民节水意识,引导农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农民群体的知识教育、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节水灌溉技术,为节水灌溉的推广和普及奠定良好的基础[7]。4)为促进节水灌溉设施的高效利用,应明确水利设施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在农田灌溉中,水利设施使用方、所有方易出现职权交叉进而引起纠纷的问题,必须以法律规范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和利益,使各部门积极参与管理,明确水源、供水、治污等职责,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民主监督、协商等方式解决全局性问题[8]。5)严格落实配水计划,根据当前河源来水、渠道引水情况,科学分析,合理配置水资源。各渠系、各村社严禁在灌溉高峰期随意改变配水计划、随意调配水量,防止用水矛盾激化和水事纠纷发生,确保现有水量合理配置。

2.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和应用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步行式灌溉、渠道防渗、喷灌及滴灌等,各灌区应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资金水平、维护能力等科学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9]。2.3.1步行式灌溉步行式灌溉指的是利用农用机械产生灌溉动力,实现移动灌溉的效果。步行式灌溉对设备要求不高,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强,在农田急需灌溉,而喷灌、滴灌技术难以迅速达到灌溉目标时,可采用步行式灌溉。同时,步行式灌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主要依赖组装形成的灌溉系统,投入资金较少,且可根据水源所在位置配合灌溉机完成作业,不必修建大量水渠工程,劳动力投入少,灌溉实效性较高。2.3.2渠道防渗渠道防渗技术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技术原理为减少渠道输水时的渗漏,节约灌溉水。目前,渠道防渗技术有两种实现途径:设置防渗层、改变原渠床渗透性。防渗层设计可选择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沥青、塑料薄膜等材料,其中塑料薄膜具有防渗效果好、资金投入少的优势;改变原渠床渗透性可采取压实土壤、抹光、淤淀等方法,以减少土壤空隙,降低土壤透水性。2.3.3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区,其原理为利用水泵或自然落差将水输送到种植区,利用喷头大面积喷洒种植作物,喷洒出的小水滴可均匀铺洒在种植范围内。喷灌技术的优势在于灌溉设备占用耕地面积小,灌溉均匀,几乎适用所有类型的种植作物,相比地面式灌溉可节水30%~50%;缺点是喷灌设备投资较高,喷出的水雾易受风力影响[10]。2.3.4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可利用动力设备、水净化设备、加压设备等将水流引入灌水器内,再通过筛网筛除水内浮游藻、砂砾、金属杂质,并通过一定压力将水滴灌到土壤中。滴灌技术能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杂草增长,减少农药使用;滴灌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使用中毛管、滴头会因杂质沉淀而堵塞,在大面积作物种植中的应用还有待研究。2.3.5间歇式灌溉间歇式灌溉的原理为通过向种植区域内的畦间歇性输送水分,产生连续供水效果,主要靠间歇阀来完成,一般为两组畦交替供水。间歇式灌溉主要的优势是:间歇式灌溉可比连续式灌溉节水22%以上,且灌溉更加均匀;可减少畦首和畦尾渗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肥料流失;间歇阀和自动控制装置投资不高,造价低,能提高经济效益。2.3.6雨水集蓄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是指通过工程措施收集自然降水并储存起来,在农田有灌溉需求时利用管道将集蓄的雨水输送到田地中。雨水集蓄利用不但能缓解农田灌溉问题,也能补充人畜饮水,适用于季节性缺水及干旱的地区。同时,雨水集蓄利用对设备设施的需求较少,投资要求低,可大范围推广使用。此外,雨水集蓄利用体系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农业增产、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2.4控制水资源价格

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群体是广大农民,具有较强公益性,但为了提高农民节约灌溉用水的积极性,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控制用水成本。在科学计算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基础上制订水价范围,既要体现水价的公益性,杜绝所有方随意制订供水成本的现象,从政策方面降低农民负担,又要保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有序运行,避免出现大量亏损,维持科学的水价区间[11]。

2.5加大资金投入

相关部门应向市级、省级政府申请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缓解县区财政压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配套资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主,社会投资、村集体和个人资金统筹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同时,集体、个人自筹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章程,确保资金筹集、使用的透明,严禁挪用、截留资金,并由水利、财政部门联合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3结语

高效节水范文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灌溉技术

1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类别

1.1滴灌技术。滴灌适用于干旱区域,这种技术管道将水输送到耕作田地,再通过小孔口将水直接输送至植物根部。从理论层面来说,这种技术简单易用,且非常有效,能够提高水的利用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灌溉孔口较小,孔口容易堵塞,导致这种技术没有得以普及。1.2喷灌技术。喷灌技术通过均匀喷灌来保证大面积的农作物都能够得到有效灌溉,这种技术能够通过机械化操作来实现,高效且稳定,因而普及应用于机械化耕作的农田。微喷技术则是结合了喷灌和滴灌的优点,既能够节水,又能够保证灌溉的有效性,因而广泛应用于大棚种植农作物的灌溉。1.3智能化渠灌。智能化渠灌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智能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全方位监控的渠道灌溉。这种灌溉技术能够在节水节能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灌溉质量。

2制约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节水规划。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以中、小型工程为主,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往往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导致建设过程中定位不明确,没有统筹周围环境和灌溉需求,更没有将节水灌溉纳入规划之中,导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等各种问题。2.2缺少统一的农业节水标准。我国节水标准的缺失导致水利工程在设计规划过程中缺乏指导依据和参考标准。只有取得相关的标准,才能依据标准进行精准的计算,结合计算结果来预测灌溉需求,从而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兼具节水和灌溉质量。2.3技术运用不到位。目前,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偏低,且技术运用的综合性不强,只考虑到单一环节的技术处理,没有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机配套情况,即没有考虑到当地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3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做好节水规划工作。节水是水利工程规划应该重视的重中之重,在建设之前,从节水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技术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耕作方式和适宜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3.2制定相关节水标准。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下,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在现有的灌溉技术基础上,制定出高效节水的灌溉标准,例如,各种农作物各自采用某种灌溉技术的标准流速、标准用水量等,并积极建设示范性的工程,一方面为标准的应用提供实践参考,另一方面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样逐步完善标准,并推进标准在各地的实施。3.3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水资源的日渐稀缺是当下所面临的现实,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迫在眉睫。然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仅依靠少数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我国相关部门要组织专业团队,推进节水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智能化技术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于先进且行之有效的技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推进普及与应用。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使得管理制度能够跟上当下建设的步伐。3.4增加投入力度,加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相对较少,这也是阻碍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我国要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增加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投入的增加可加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就能够逐渐应用和普及,灌溉设备也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4结语

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包含滴灌技术、喷灌技术、智能化渠灌等基础类别,当下一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也主要都是基于这几种灌溉技术而进行的改进和优化。缺乏节水规划、缺少统一的农业节水标准、技术运用不到位等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基于此,工程建设之前一定要做好节水规划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节水标准、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加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绍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究[J].农家参谋,2019,(03).

[2]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

高效节水范文篇10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发展现状

(1)节水灌溉项目规划不合理节水灌溉项目需要以农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将农作物习性、土壤含水量、季节气候、水质情况等因素考虑其中,从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节水灌溉计划。但当前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的规划中,还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如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规划时,没有具体考量与节水灌溉项目相关的全面信息,如缺少对土壤含水量、地质情况的勘察,或在节水灌溉设计中过于主观考量,忽视了客观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造成项目规划不合理。(2)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不到位行业曲线linkindustryDOI:10.3969/j.issn.1001-8972.2020.15.040可替代度影响力真实度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项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受工程项目落实,项目管理等因素影响,长期为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形成对项目的管理,易造成节水灌溉工程产生滞后性,不仅浪费了工程资源,且可能产生多种新的问题,如配套设施老化、资金运转不周等情况,对于节水灌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在项目建设与项目运行中,由于未有效管理,也可能造成多种问题产生,如设备维修与养护缺失、项目设计与节水灌溉规划主体缺失,都造成节水灌溉项目单一运转,难以起到较好的资源整合效果。(3)农田种植结构不合理节水灌溉项目受农田种植结构影响,在农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影响节水灌溉项目的良好落实。当前部分地区农田种植结构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对于适应农田水利工程缺少主动性,这就造成节水灌溉项目需不断调整,适应农田种植结构,不仅难以有效发挥增产与增效目的,还会造成节水灌溉水平上难以提升。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