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十篇

时间:2023-03-21 10:26:43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要求

一、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新语词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高效课堂,又叫展示性课堂,又叫开放性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高效课堂的理念是追求学会、会学、乐学,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尽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

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舞台我表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是9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这些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三不讲”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讲三不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让教学内容更有“弹性”,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高效课堂的最重要教学原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谓“先学后教”,就是学生提前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思考或操作,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激情讨论、规范展示、精彩点评、大胆质疑,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在不同课堂以及对待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美国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的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

(三)我国近几年出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124”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我校的“六步骤”教学模式等等,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让人难以借鉴和学习。

高效课堂模式篇2

关键词:高效课堂;模式;善导;乐学;精练

高效课堂为高效性课堂或高效型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果或效率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完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更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在大力提倡高效课堂的前提下,一种新型的“15/20/10”高效课堂模式在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15/20/10”教学模式是将一节课的45分钟分成三个阶段:即15分钟温故,自学;20分钟展示交流,点拨提高;10分钟当堂反馈.应该说,这样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陋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目标的达成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有一种钻研的精神,最后教师要设计适当的练习用来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有个全面的巩固.

善导、乐学、精练是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下的三要素.如何将导、学、练有机结合,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使教师在学中导、练中导、学生在导中学、导中练.真正达到高效.

一、15分钟中的善导

多数中职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所以要求中职教师首先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状态,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导情、导知、导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1 导情.激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要使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教学热情与艺术,去感染学生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境界.例如,在学生已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后,讲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可以各准备一个同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和大米若干.用圆锥装满大米然后倒入圆柱,请一个学生来演示,然后得出它们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于是,学生由情感的好奇,转为情感思索,即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最终获得圆锥的体积公式.

2 导知.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必须注意旧知向新知的过渡引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构建知识网络,并把旧知识纳入新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例如,讲复数模公式时,先复习向量的模,再把复数用向量表示,从而通过旧知向量的模,推导新知复数的模.

3 导序.所谓导序,即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在需要一动机一目标引导下,产生最佳的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认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20分钟中的乐学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内因;教师是主导,是外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题、思题、解题.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能力转化.

1 学例题、思方法.例题是学习新知的引索,引导学生自学例题,提出富有启发性问题,从中领悟例题的内涵及思维方法,从而扫除思维障碍,达到接纳新知之目的.

2 学操作,思抽象.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必须创设操作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学具式演示,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清晰的表象,然后逐步有感知抽象概括出理知.例如,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定义.可让学生复习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然后把直角三角形放在直角坐标系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 学表达,思逻辑.语言表达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前提,也是思维直接表达形式.例如,信号弹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如果向天空连发3枪表示一个信号,那么共能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首先让学生读题,审题后,让学生口述:①已知条件是什么?②要求问题是什么?③分几种情况求出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这道题有二个条件,一是共三种颜色,二是发三枪,要求的问题是共多少种不同的信号?分三种颜色①一种颜色②两种颜色③三种颜色.最后把三种情况的结果相加得到最后的解.以上这一过程,实质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10分钟中的精练

精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练习,促进学生由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1 练旧知,育迁移能力.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决定了新知识是原有知识的引申发展,它与旧知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知生长点上,巧妙设计铺垫题,使在新知的连接点上,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实现迁移,启发学生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

2 练新知,育理解能力.练新知,目的在于知识反馈,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以便及时矫正.练习中,充分运用教材中做一做,让学生动口,动手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3 练类比,育应变能力.许多数学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必须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巧妙设计题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合理的类比推理,使学生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应用水平,增强应变能力.例如,学好排列、组合后,练习将9本相同的书分给3个人,各有几种分法?①甲1本,乙2本,丙6本.②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6本.③甲、乙、丙每人3本.通过练习,让学生分清排列与组合的关系.

高效课堂模式篇3

1.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常说:“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教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这几位教师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说的话,学生说的话,可能遇到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等等都一一想到。特别是上新课前一晚发给学生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或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学生用导学案学习,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2.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学生方面的一个亮点是小组合作学习。从一年级起就把全班学生分成苦干组,每组六人,一般小组成员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固定不变,组与组之间的力量均衡,每组均有组名、口号。能讲、敢说的当组长,即X1,是最棒的,X6最弱。哪组做得好的,老师都有记录,给加分,甚至是物质奖励(多用于低年级)。为了小组的成绩,每个组都竞相互相学习,以求共同进步。低年级段,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课堂上多由老师给纸条,分配学习任务。到中高年级,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轮流当组长,达到我的课堂我作主。例如,学习一道应用题,哪个读题,哪个找已知条件,哪个找问题,展示时,谁讲解,谁板书,谁检查补充等,组长都能安排得具体明确。比如六(4)班黄老师上的《比的意义》,每组学生都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纲,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当堂掌握。到精彩展示环节时,确实很精彩。黄老师选其中一组展示,该组派三名组员上台,一人讲解,一人板书,一人协助、检查、补充。黄老师在一旁组织课堂纪律,必要时给他们一些提示,其他同学则聚焦聆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想象不出,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不禁感叹,是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一样精彩,数学课堂变得活力四射。

3.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他们的课堂教学。衡阳小学的课堂推行的是非常有时代特色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是这种理念最好的诠释。课堂上,通过学生一个个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的评价、补充及提问、解答,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还提高的各种能力,高效地达到了三维目标。在学生展示期间,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调控者课堂教学进行的节奏,偶尔指出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小错误,或对学生疏忽的角度进行适当补充。在听到的六节课中,让我惊叹于学生们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从容自信的课堂表现力,从而也深深体会到老师们在这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花了多少心血。我特别欣赏四年级莫老师上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这类题看起来容易教,但能像莫老师那样上得成功的并不多,让学生拿出前一晚各自写好的导学案,在小组里说说预习的情况,再让一个小组(6人),每人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这6人各提出问题给其他同学解答补充,他们就是一个个小老师,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通过对这几位教师课堂的展示,可以看出他们对教材内容研读的非常透彻,对教学环节处理独具匠心,设计精妙。老师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学生一个个的小组展示,让课堂精彩纷呈。

高效课堂模式篇4

一、“133生本课堂”认识探微

“133生本课堂”内涵。“133生本课堂”是在改变“鸠占鹊巢”、以教代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广泛参与交流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133生本课堂”突出一个课堂核心:目标问题;抓住三个流程环节:预习一展示一反馈;把握三个维度交流:三个环节由内向外的互动交流。(如图1所示)

“133生本课堂”鉴析。“133生本课堂”以“生本”为前提。教学设计上,立足学生,创设课堂活动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操作上,突出启发、引导、点拨,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高度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

“133生本课堂”不是简单形式或现象上的非此即彼,不是简单地改教师“下台”为学生“上台”,改同向坐为相向坐,改静听为言说,改先教为后学;而是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发展学生思维,突出学生的学,做到有意义地讲,有针对性地讲,培养学生读、说、演、写、算、思(思维)、操(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高效达成“三维目标”。

“133生本课堂”评价。从课堂理念上看,以生为本,民主开放,激发活力;从学习形式上看,自主合作,交流研讨,彰显磁力;从课堂氛围来看,探究体验,思维活跃,显现张力;从资源引用来看,典型精当,校本生本,紧扣主题;从课堂效果来看,生为主体,三维达成,真实有效。

二、“133生本课堂”实践探微

“133生本课堂”以教师启发、引导、点拨为关键,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根本,切实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追求“三维目标”的高效达成,让学生更精彩。

1 突出一个课堂核心:目标问题

对于目标问题,教师备课时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提出,也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提出。目标问题的设计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容。同时,要把握四个“度”:一是紧扣主题,把握目标的“达成度”;二是符合学生实际,把握学习的“梯度”;三是表述清楚,把握内容指向的“准度”;四是目标全面,把握合作探究的“效度”。

2 抓住三个流程环节:预习-展示-反馈

三环节的目标任务。预习,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并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施同桌或小组内的学习交流,达到目标问题的初步解决,为展示交流奠定基础。展示,围绕目标问题汇报预习成果,实施互动思维交流,注重碰撞与批判,发现学生新生成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强化启发点拨追问,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深化目标问题解决。反馈,是对预习、展示的学习效果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关注“学困群体”,强化新生成问题和重难点问题的再度预习、展示,准确把握学生的读、说、演、写、算、思(思维)、操(实践操作)等学情状况,突出目标问题解决的迁移运用、感悟提升和拓展归纳,及时矫正补救,回归目标问题的全面解决。

三环节的实施操作。三个环节的教与学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任务,因此,实施操作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预习阶段,一般首先是提出学习的目标问题,然后教师巡回指导、引导,注重抓两头、带中间,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独学、对学、群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问题尽量自学,形成目标问题解决的初级版。展示环节一般是由内向外的扩张,激发学习驱动力,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读理解,尤其要重视差异性、批判性思维的发现,教师采取“盯、观、跟”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盯”学习目标和任务;“观”学生学习状态和思维过程;“跟”学生对问题的表述,适时启发,跟进探究,评价鼓励,让课堂产生灵动的火花,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学习情趣,创制目标问题解决的升级版。反馈阶段特别注重捕捉展示交流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生成的新问题,突出知识的巩固、归纳、延伸、迁移,回归学习目标’达成测评,进一步提炼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目标问题解决的优化版。

三环节的适时链接。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是互通包容的循环整体,不是完全孤立的。预习中有小展示、小反馈;展示中有小预习、小反馈;反馈中有巩固测评展示,有生成新问题的小预习、小展示。三环节的适时链接,根据课堂的变化实施,在明确把握任务指向的基础上,做到内容定位精准、机会把握精当、节点安排精巧、方法运用精选、点拨启发精确;做到形式与内容、动态与静态、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突出“三个”维度目标的重点,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同时,预习、展示、反馈既可以是课堂环节,也可以成为独立的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情况而确定。因此,三环节是教学流程,不是每堂课必备的环节。

3 把握三个维度交流:三个环节由内向外的交流

“133生本课堂”三个维度的交流是预习、展示、反馈三环节中师生、生生互动的主要学习形式,也是教师把握学情的重要途径。预习交流是在同组内或同桌之间就学习目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兵教兵、兵带兵”为主的学习交流。展示交流是将同组内或同桌之间的学习感悟,向全体学生作预习成果的学习汇报交流。与预习交流有两点不同,一是面向全体同学;二是筛选问题,突出预习中重难点问题或新生成问题,不需将预习的问题面面俱到。反馈交流是根据测评过程发现的问题,开展拓展与补救性的学习,全面达成“三维”学习目标的学习交流,回归目标问题的全面深度解决。

三、“133生本课堂”价值探微

在实践新课程中,“133生本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减少盲目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实践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教师感到困惑。“133生本课堂”明确了突出一个课堂核心,抓住三个流程环节,把握三个维度交流,虽然有缺陷,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完善,但能让教师清楚地知道课堂突出什么、抓什么、把握什么,应遵循的基本规则,从而克服教师在课改实施中放任自流、漫无章法的弊端,减少了盲目性。

提高有效性。“133生本课堂”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明确了教与学的抓手,使教师教学行为的目标指向更加清晰,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具体。虽然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的品质、探究学习的思维,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中去,始终是教学的着力点。从新课改教与学的关系来看,只有学生自主地学、有效地学,才叫真正教得好。

高效课堂模式篇5

关键词:高效;主动;合作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真正实现任务的转变、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成为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师已进入更为理性的思考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经过努力,我们从七年级下学期的后半学期起试用高效课堂的模式上英语课,也尝试运用了导学案,这些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英语课上能够积极地讨论问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能力增强了。

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在上一节新课前,我就把本节课应掌握的重点短语和句型在导学案上列出来,布置预习任务,然后把这些内容放在预习题部分,让学生通过预习写出这些短语。早自习或课间我会抽时间检查每组小组长的导学案,课前让小组长对本组其他学生的预习各环节进行检查,并进行预习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把需要掌握的内容在头脑里过一遍,节约了上课的时间,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上课的时候,由于课前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教师要求预习,所以比较顺利,这说明预习生词和短语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学习惯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后面的检查课文内容预习任务的时候我感觉检查的形式比较单一,因为预习任务是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所以我只是点个别学生起来回答,检查面比较小,有时候就容易导致其他学生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开小差。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记得有一单元新课涉及新的语法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态并融入较真实的情境中,我课前找了一些学生在运动会、课外活动中的各种照片,把照片按照这节课的情境要求进行组合。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样子都很兴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会了这个语法的含义和运用。有时候我也会在一节课的中间,学生略感疲惫的时候在课堂上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回答问题,还有其他的一些讨论题、巩固练习等学习任务。

关于高效课堂,无论是对理论的学习,还是对实践的反思与总结我都处在起始阶段。通过不断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

1.导学案的设计内容偏多,教材内容总想面面俱到,所以经常出现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导学案的设计也没有明显的体现出问题探究的层次。

2.课堂上,学生在进行自学和讨论的时候,上课变成看课,看学生上课围在一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有的学生乱说。让学生都参与讨论学习是新理念的高效课堂。但在开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指导和有序的组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就会停留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达不到高效课堂应有的效果。

3.小组合作探究是非常有益的课堂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合作减少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的紧张和不安。

4.学生学习的展示方式始终以请个别学生讲解为主,形式比较单一。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思想。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选择让学生当课堂的“小老师”,从而锻炼学生的口才,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在平时的备课中,应整合教材,突出重点。导学案的设计最好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避免将知识习题化,将导学案试卷化。

2.在展示环节还应研究和改进展示方式,加强群组展示,加强组内展示,加强对话训练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切实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

3.课堂流程要清晰,每一流程都应有具体目标,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4.上课时教师的课堂指令要清楚、明了,这样才能使课堂有序,也有利于课堂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课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引导是关键。高效课堂必须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融入。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英语高效课堂的创建是一个不断生成和追求的过程。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只有科学地落实课改精神,不断地完善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才能更好地展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风采。

高效课堂模式篇6

我校集集体的智慧创办了“教学案”,它是一种融合教案和学案,集教、学、练三位一体,有助于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师生共用的课时教学实施方案。其基本环节包括“预习导学”、“学习研讨”、“训练巩固”、“拓展延伸”四个部分。对于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构建的“四环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特征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新课改的要求,遵循教学活动规律,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教学课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课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运用――总结反思”分为四个环节,并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学习目标,即“识记与理解”、“释疑与解难”、“整合与提升”、“发现与创新”,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益。集中展示了新洲区实验中学以“教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堂建立合作、激励、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下面我就谈谈“四环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羚羊木雕〉为例: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本内涵;2. 进一步学习并运用圈点勾画和批注的阅读方法,品味语言,分析人物;3. 联系实际,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正确处理家庭成员或朋友间的矛盾。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本内涵。难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正确处理家庭成员或朋友间的矛盾。教学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 安排学生在假期里感受家庭的琐屑,和父母交换一下对家庭中发生的小事的看法;2.课前预习课文,完成教学案“预习导学”部分,并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3.要求学生熟悉课文中的人物,鼓励自我推荐,作好分角色朗读的准备。

“设置问题,自主预习”是我校构建“四环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的首要条件。几年来,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这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形式化;一类是绝对化。为此,我校结合具体的学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做语文学习的主人。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以“预习、展示、反馈”作为新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对字、词、句的识记,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与理解。

教学过程(即课堂研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导语:一曲〈让爱住我家〉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和谐,可家有时也会有起伏的波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之路的家庭,看看一只羚羊木雕到底荡起了怎样的情感涟漪。

二、检查预习

1.扫清字音字形障碍。(指名学生在小黑板上演示);2.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涉及到的人物;3.分角色朗读1-16自然段,“我”和爸爸妈妈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明确:矛盾的焦点是“是否想万芳讨回羚羊木雕”。原因:父母心目中,只有羚羊木雕的贵重价值,没有女儿的感情世界,所以他们坚持要“我”向万芳讨回羚羊木雕。“我”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友情是无价的,是珍贵的所以“我”不同意向万芳讨回羚羊木雕。小结:文章在展示家庭矛盾冲突的同时,也通过各种人物的描写方法给我们展示不同的人物性格。请同学们结合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研读课文,感受形象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我”、“爸爸”、“妈妈”、“万芳”的语句,做圈点批注,进行揣摩、品味,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人物性格。示例: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形象。如,“万芳……”“没有……”“你能不能把羚羊木雕还我……”这几句话都没有讲完,把被逼无奈的“我”那种难于启齿向朋友反悔的心理刻画出来了,表现了“我”诚实守信的特点。

小结:正是因为人物性格特征的不同,才会导致他们在处理羚羊木雕事件上有着不同的态度,当同学们读到描写这些人物的语句时,在情感上已产生了共鸣,甚至想成为其中一员。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让我们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用一盒糖去换回羚羊木雕,也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办法,为什么“我”却不愿意呢?2. 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总结:一件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平凡的家庭小事,却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爱和无价的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中既有对子女的疼爱深情,又有因对事件的不当处理对孩子人格和友情造成的伤害。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却激起了一个如何尊重别人情感的大涟漪。所以,请大家在生活中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解与沟通,那么我们的周围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和谐!

高效课堂模式篇7

【关键词】 新课程;互动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数学课堂效率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2014】GBH1479

推进新课改以来,我们认识到课改的关键是要突破传统模式,以便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瞄准了这一关键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不同的教师在新课改方面,推进的力度不同.故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通过听课、说课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利用“同课异构”进行了认真的对比与反思,发现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集中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课改带来的问题,迫切需要创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模式,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课改关注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不知不觉地受困于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教师主讲和学生探究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了师生不能有机地磨合.出现了貌似课改、实则传统的模棱两可的陈旧的模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1)内容太多,时间太紧,师生没有时间互动探究;(2)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很差,学习态度不端正;(3)练习不积极,不主动,不认真,马马虎虎,无法实现练习的目标.这些问题都是很实际的问题,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真正瞄准学生这个主体,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创建了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始终关注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巧妙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要紧盯学生互动探究的环节,少讲,精炼,自我反思,将学生互动探究的权利彻底地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一个启发、诱导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三、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突破陈旧的数学模式

要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上下手.彻底地改变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形成以“问题导思,学与教有机结合,练为主线”的新的教学思路.从而形成“导思、沟通、解惑、练习”为基本环节的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思路为创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一心一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导思”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张皮”现象.学生、教师提问题,互动探究问题,教师点拨问题,学生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实现师生互动.在问题的解决中,自始至终学生的思维都在动,就实现了教学的意图.“学与教有机的结合”,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的核心.学与教有机结合,其实质是摆正了学生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的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练”达到目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一节课,只有学生的有效思维量上去了,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一)建立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惜“言”如金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严于律己,惜“言”如金.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实验要让学生做、结论要让学生下.学生已知的不重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的不讲、学生经过实验弄懂的不讲.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指挥、指导、帮助.讲就要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真正做到精讲.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手,我们的学生才有自主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较好的效果.

2.用全新的思路设计教案

要改变教与学的思路与模式,必须从备课下功夫,从备课开始转变思路.我们要求大家备课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出三部分内容:用问题或试题形式设计指导学生自学(自己复习)的内容;围绕重点,设计学生交流、教师释疑的内容;紧扣重点设计出当堂训练的题目.真正做到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3.改革作业方式

高效课堂模式篇8

【关键词】道德课堂;展示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22-0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它更加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性学习和群体的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己学习。

现在我们教育界一直在着力进行道德课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英语素质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都能得到发展。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的实践。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发展,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实施的道德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这方面的培养,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提高其学习能力方面使其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进行能力迁移和能力储备的目的。

该教学模式中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了传统课堂说教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跃热烈的课堂氛围中敢于提问、大胆发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倍感学习的乐趣,并且促其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那么道德课堂模式下,其中有个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在课堂上展示。使学生自己先自学,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查漏补缺,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如何提高英语课堂展示效率?课堂展示达到什么目的?

课堂展示的目的有:

第一、学会自学。

现在的道德课堂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首先,我们要考虑好展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备考课,把给学生预习任务、自学任务的导学案精心设计好,使学生直到从哪里入手,如何入手?从而知道,要学什么?慢慢学会学习要找突破口,慢慢对这一科入门,继而对学习不再畏惧,有自己的方法。

第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展示。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能够上台展示,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这就在培养他们的事情严密组织自己行动的能力。其次,在台上应该如何说,说什么,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培养他们的口才能力。再有,当他在台上展示的时候,别人会对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这就有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应对能力。完成每一次展示后,就要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

第三、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一节课学到了什么,怎么学的,每个学生都要自己心中有数,不能糊里糊涂,一节一节、一天一天,用导学案,尤其是课堂展示模式,使学生不论在台展示,还是在台下观察其他同学展示,对其内容都有了不论是字面上、还是语言上的效果,非常明了。

第四、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

从自己预习,到上台展示,再到台下学生的观察,大家都有了互动的效果,那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都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别的同学也是如此,大家共同努力,大家都会共同进步。

第五、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

学生课堂展示中,尤其是正在展示的,在他展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老师在讲课时,会遇到学生各种问题一样,我们老师需要备足课,那么他也要做这种努力。

课堂展示一定要目的明确,才能上好道德课堂,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下面我谈一下课堂展示这项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1、目标设置要明确。目标好比指南针,要去哪里,无论东南西北,有了指南针就不用担心迷路了。活动的开展也是这样,每个活动都有自己预期的目标,有的是以知识学习为主,有的是以技能训练为主;有的活动处在呈现新知的阶段,有的活动处在复习巩固的环节。无论设置什么活动,目标意识都是第一位的,要明确活动由谁来做(audience),在什么情境下(condition),通过什么样的行为(behavior),达成怎样的标准或规格(degree)。只有目标明确了,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才有可操作性,否则,活动就成了走过场,空有活动之形而无活动之实。

2、情境创设要合理。情境合理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

其一,活动应体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里的主体指学生,客体指活动内容。教师在设计、组织活动时,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英语基础、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态度情感,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尽可能使主客体协调一致。明显高于或低于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活动,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考虑活动内容与形式,寻找到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好不同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参与,乐于参与,从而使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二,活动应体现科学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活动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也就是说,活动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时适量;活动形式既要新颖有趣,又要避免华而不实。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指令交待要清楚。指令是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指示语,指令必须简短、清楚,适当配以演示。学生只有对自己所要参与的活动有了清楚的认识,了解了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和任务后才能成功地开展活动。如果指令表述不当,任务交代不清,就会给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带来很大的不便。指令的交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交代活动的方式。主要是活动以什么形式展开,是 individual work还是 pair work或者 group work?是全班活动还是半班的活动形式?这都需要在指令中交待清楚。

交代活动的操作步骤。主要指活动分几步来完成,每一步都做什么,怎么做。

交代活动的时间。每个活动需要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活动比较小,一分钟或者两分钟就能完成,有的活动需要的时间长点,比如阅读和写作活动,可能需要 5-8分钟才能完成。

交代反馈的要求。活动需要学生以什么形式来反馈,是口头反馈还是书面反馈,是小组派代表反馈,还是各组各成员都承担一定的反馈任务,这些都要在指令里交待清楚。

为确保学生明白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可适当抽查提问。步骤较多的活动,实施起来比较复杂,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可适当提问学生“Are you clear?”如果学生不太明白,这时补充指令还为时不晚,如果活动进行到一半,再停下来去补充指令,无疑会影响活动的完成。

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指令完后,也可留点时间让学生提问,哪里不明白,再解说一遍,这样也可避免活动进行中去补充指令。

4、时间安排要合宜。时间合宜指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则先完成活动的学生处于等待的消极状态,过短则活动只是流于形式,也不利于活动的完成。活动时间的长短往往由活动的内容所决定。合理的时间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5、组织方式要得当。组织方式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式一般有四种:全班、小组、同伴和个人。组织方式的选择应视活动的内容而定,有的内容适合小组活动,但有的内容适合个人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的组织还要注意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避免你动他不动、或动而无效的情形。

高效课堂模式篇9

民勤县第四中学在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学习名校高效课堂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探究出一条适合中学生的“先报后评再布置”的小会议模式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自教育部推行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全国各省积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相继在全国出现了影响较大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山东昌乐二中的“271”,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十大模式。四中化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工作,热情高涨。在学校课改办公室和化学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从师资培训、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课堂模式、教学评价等环节,深入开展化学教育教学研究。从社会需求推进课改,根据学科特点寻找学科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先从全国模式寻找经验,用实践验证最佳模式,以图提升课堂效率。探究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学习名校高效课堂模式,选择较为适合学生的模式进行实验

我们先后学习、研究并实践了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等模式,名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在本校并没有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从本地生源及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才导致我们实验的失败。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总结,从课改办公室的领导到一线化学教师都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应从我们学生实际出发,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寻找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模式,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二、分析学生特点,寻找与名校模式不适合的原因

从学校整体看,虽然民勤四中是武威市重点中学,但一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学校的生源一直处于全县生源的中下水平。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学习目标不明确,责任心不强,再加上行为习惯养成较差,不能很好的遵守课堂纪律,习惯以前传统的全程讲授模式,因而不能适应新的课改模式。布置的预习完不成,遇到问题不思考,讨论问题不发言,所以不论是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还是江苏灌南新知的“自学·交流”模式,经过试验都没能取得好的结果。经过分析我们得知:1、我们的学生基础弱,自学能力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有待于我们根据学生基础现状来制定学习内容。2、学生自信心不足,不敢或不愿讨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老师搭建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平台。3、知识来源单一,学习缺乏兴趣。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渠道的获得知识。

三、根据分析探索出适合学生的“先报后评再布置”的小会议模式

“先报后评再布置”的小会议模式,是指我们把每堂化学课都当作一个小会议进行。一般会议的主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汇报过去做了些什么工作。二是评价所做工作成绩好坏和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指明以后工作的重点及布置以后做些什么工作。我们的课堂也模仿这种会议模式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通过提问方式反馈每个小组自学任务完成情况。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准确点评,既让学生知道自学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又能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遗留的问题。3、布置课后自学任务让学生知道课后再学什么内容。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就是以导学案的方式给学生布置自学的任务,指明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分组汇报学习任务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营造了小组间的竞争学习的氛围。通过对学生的汇报评价,当面解决和补充了一些学生不能解决或有遗漏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表扬一些优秀小组和部分表现突出的同学,提升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每个学生渴望伟大的理想得以实现,使整个班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通过以导学案的方式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给学生指明学习重点和方向,使学生在课后知道学些什么,增强课后学习的目标性,避免了以往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来不及思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按照导学案在课后用足够的时间自学下堂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新模式的实践对比

为此选取同一个化学实验在相同的平行班进行了实践对比。我们选择金属钠的性质实验,一个班用传统的讲授法,先讲后操作。另一个班采用新模式,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最后自己完成实验报告。课后多渠道自学和小组讨论汇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先报后评再布置”的小会议模式进行反馈。对比发现采用新模式的班级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对课堂充满了兴趣,轻松而愉悦的掌握了金属钠的物性,化性及用途,而且还提出并解决了:1、钠为什么不能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铜。2、钠着火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等问题。而且后者学生报告完成的比较好,不仅给出了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还提出了很多疑问,表现出对化学实验浓厚的兴趣。

五、学生问卷调查和进行考试测评

按上述两种模式,由四名老师分别在各自的两个平行班进行实践对比教学。一学期后对实践新模式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新模式非常肯定,感觉在新模式下学习比较充实,知道学些什么,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分组学习可以帮助别人,又可得到别人的帮助,课后可以查阅书籍又可以上网查询,有时还可以在实验室进行验证。每完成一次自学任务自己就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每给小组争回一次荣誉,就像打了一个胜仗,每提出一个众人不解的问题,就像发现了新的大陆,每给别人解决一个问题,又像给社会做了一次贡献。新的模式给了学生新的生命,是他们人生的新起点,让他们找回了学习化学的乐趣,找回了人生的希望。这就是学生给我们反馈出的“先报后评再布置”的小会议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感受。

随后我们又根据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统一命题,统一测评后发现,同样的知识用不同的教法结果却大不相同,采用新模式的学生,不论取加权平均还是算术平均,成绩都远远高于传统模式的学生,尤其是差生明显减少。

高效课堂模式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教育方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体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价值。目前新课改之后有些课程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1高中生物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1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的思维进行知识理解,被动接受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更无法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进行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氛围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1.2只重视考试成绩:其次在我国教学中,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方式,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采用题海战术,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分数上,这样板书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会使老师感到疲惫。1.3学生实践能力差:我国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从来也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重点按照成绩来展示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课的课节非常少,老师也不重视实验课,因此相对于实践活动,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这样最终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

2.1导学教学模式: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可以采用导学教学模式,构建“5+课间+40”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将课堂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5”表示在上节课结束前的五分钟对学生进行下节课的学习要点提示,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上课学习内容预习、及时准备上课材料。了解学习目标,“课间”主要是指两节课之间的时间,主要是预习课时间和课外时间,在这课间时间,学生要根据导学要求和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学习和查找,或者是根据上课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些过程中老师起到督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预习和准备工作;“40”就是指上课期间的前四十分钟,这个阶段是体现生物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阶段,老师主要是将课堂的这四十分钟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习交流阶段,老师要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采用合作探究法和小组学习法,使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比如说在进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相关内容的学习时,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核酸”,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同时能够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了解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在课堂的后10分钟内,老师要将提前准备好的结构检测表发给学生,这样能够及时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节课教学内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2实验课增加: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除了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外,实验课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因为学校不重视实验课,导致培养的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要十分重视实验课,增加实验课的课节,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在实验课中,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将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比如说在进行“植物细胞”的实验学习中,首先老师要为学生提前准备洋葱,分析不同阶段洋葱的表现以及细胞的构成,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进行细胞学习,掌握植物细胞的知识。

2.3采用讲评课教学模式: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讲评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客观评价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在应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要指出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出现重复错误,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在进行错误归纳和汇总的过程中提醒自己注意这些问题,比如说课堂上进行习题练习时学生出现的错误,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错题抄录,并将自己做出的答案写在上面,下面标注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形成错题集,学生经常进行翻阅,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因为何种因素造成错误进行回顾,进而避免此类错误重复出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的、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会生物实验,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所以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才能展现,自主进行学习,并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蕾.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5.

[2]沈宗琦.试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科教导刊(下旬),2015.

[3]谷飞.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