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9 17:09:10

高效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1

1四川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四川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最大,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产品的品质和规模。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结构、水利设施改造、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也直接影响农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我省农业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时要转变传统的方式,既要选用生态的产业链模式,也要注重采用生态的支撑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生态作为特色,让效益持续提高,就能率先实现农业的低碳和循环发展,抢占绿色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对于推动四川农业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

2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浙江经济高速发展,但以制造业和印染业为主的产业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在全面分析自身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现代农业的目标模式,打造生态浙江、美丽浙江,并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突破口。浙江从“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强省建设和形成社会共识的历程。四川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谓高效,就是要体现农业有更高的土地产出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比较效益,使农业成为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产业。所谓生态,就是要体现农业既能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又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并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谓高效生态农业就是以绿色产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兼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融合的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偏重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石油农业,也不同于偏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目标的自然生态农业:既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又符合了我省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丰富的特殊性。

3四川具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高效生态农业具有5个基本特点:一是以绿色健康消费需求为导向,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统—性;二是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理念为指导,体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三是以农业资源集约、精细、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体现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与生态化循环经济方式的有机耦合;四是以科技创新为农业增长的主动力,体现高产优质高效科技与绿色安全生态技术的有机结合;五是以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体现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生产主体与合作化、产业化、社会化的经营服务组织的有效连接。客观分析我省现状,具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十分独特的优势。3.1生态资源丰富。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条件。四川现有林地面积0.24亿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9%,森林覆盖率35.5%,高出全国平均近14%,全省森林、湿地储碳量高达26.63亿t。这既是重要的生态宝地,也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最佳区域。3.2区域特色明显。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空间。全省基本形成的大凉山、川藏高原、大巴山、川中丘陵、成都平原、金沙江流域等六大农业特色区域,为我省发展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3.3科技支撑有力。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保障。经过多年攻关,我省在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施肥、重金属污染控制、节水灌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有了较丰富的技术储备,可为我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4推进四川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2

(一)高效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宝应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扬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根据《宝应统计年鉴2015》显示,2015年宝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7元,比上年增加1261元,增长8.9%。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58.8%,农民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比25.4%,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占比15.8%。家庭经营净收入中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2199元,占比55.9%,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4.2%。近些年来,农业经营净收入所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说明宝应农业产业的发展尚未能够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因此还需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二)高效农业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高效农业有利于促进宝应农村经济发展,其对农业产业的促进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截止2014年,宝应县耕地面积为7.9万公顷[2],人均耕地面积为1.31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水平。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有利于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截止2015年底,宝应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2%,但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效农业不仅生产效益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三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高效农业能够提高对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减轻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的干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四是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解放农村劳动力。高效农业发展能够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谐发展,确保宝应农村经济有力发展。

二、宝应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效农业理解存在偏差,把握不准确。尽管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高效农业,但是真正做到高效的却不多。许多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看起来十分的现代,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农业,而是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法保证真正地高经济效益。这说明目前对于高效农业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把握不够准确。(二)耕地资源少,高效农业规模难以保证。宝应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少,随着宝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的供与需、占与补、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耕地面积的保护任务越来越严峻,将成为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宝应着力打造“235”十大农业园区,高效农业面积达50多万亩,园区综合生产效益显著,但是目前仍存在规模有限,竞争乏力,“特色不特、优势不优”等问题,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镇一业”、形成区域经济板块的要求和标准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三)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目前,宝应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普遍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各村农民的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另一方面,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导致留在农业上的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正在下降。先进的农业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需要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劳动力才能掌握,而宝应目前的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并不能达到要求。作为留在农业生产的老一辈劳动力,他们无法很好地理解高效农业确切含义,不能真正领会乡镇政府的政策内涵,无法很好实施乡镇政府所宣传的高效农业发展的知识。此外,宝应相对于周边城市处于人才洼地,不利于农业方面人才的吸引,许多人才去发达城市发展,导致从事农业领域方面的人才非常急缺。

三、宝应加快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扩大高效农业规模。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高效农业,能不能在发展竞赛中取胜,有赖于宝应相关部门的科学规划。应树立新观念,明确宝应高效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观念新、起点高、质量严、高标准、可实施的详细规划,推进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乡镇招商引资,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培植特色农业,在有条件的乡镇连片发展、规模经营。从全县的角度和长远的发展来看,应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循环生产体系,实现清洁生产,保证农产品安全和质量;充分衔接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协调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的发展,保有耕地面积,保证农业产业用地;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对自然风险的抵御能力。(二)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形式。立足每个乡镇的资源禀赋,发挥每个乡镇的优势,进行农业发展。大力推进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的形成。宝应全县农产品存在农产品数量众多、规模不一、分布相对零散的状况,因此应注重资源整合,做强优势和特色产品。目前,通过资源整合,已经形成一批有机稻米、大闸蟹、西瓜、荷藕、慈姑、水芹菜、核桃乌青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一批“一业带全镇、一品富全村”的专业镇村,创成江苏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3个、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1个。(三)注重人才引进,加快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宝应高效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要突破宝应人才洼地的局面,积极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鼓励和号召大学生回乡建设。在积极引进的同时还要注重留住人才,加大对人才的补助和支持,为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快向农民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是高效农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发展高效农业的过程中,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注重加强技术示范、指导、培训等,通过开讲座、网络传播、发放资料等多种宣传推广方式,宣传科学种植,合理利用资源,推进高效农业的推广普及。(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效农业发展。要向高效农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尤其是宝应这样人多地少、生态环境压力大、专业人才缺乏的县域要在高效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争取优势,只有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宝应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探索符合宝应本地资源禀赋的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内容和积极有效的技术推广方式,培育适于宝应当前设施条件栽培的优良作物品种,设计适于宝应各镇区生态条件的设施类型,构建适宜于宝应各镇区的设施栽培技术体系,加强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和产品开发,增强设施农业抗灾能力,确保宝应高效农业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五)创建优质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力。发展高效农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就得注重培育优质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力,可以说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是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有力证明。目前,宝应农业方面已经有很多品牌,例如大米、莲藕、慈姑等,但大多品牌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如若不能加以整合和自主创新,要把品牌做强做大就比较难。要发展好高效农业,就得把规模做大、产品做精、品牌做响,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高效农业发展进程中,需要多方位的支持。既要建立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又要建立农产品产业化所必需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只有各方面都努力做好,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才能促进宝应高效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吴滨兰 单位:中共宝应县委党

参考文献:

[1]张伟,李明建,钱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效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42-43.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3

一、基于对广北区情的深刻把握争取示范区省部共建核心区地位

1.基于对广北历史方位和地理方位的宏观研判。从广北的基础条件、土地性质和区位看,这一区域具有典型的城郊经济特征,适宜于全面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创建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适宜于打造“绿海花洲”式的中心城近郊环境和壮大市属经济的功能板块;适宜于建设一个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搞好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对于完善东营高效生态经济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对广北区域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区情把握。东营市委市政府将国营广北农场进行改制,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按市政府直属正县级单位管理,参照市属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职责界定,赋予县区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投资计划、建设项目实行计划单列。园区具有自主配置资源、快速构建新机制、整合利用资源的组织优势,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供了体制和机制的活力保障。园区土地成方连片,土地权属明确,国有土地面积占78%,一方面有利于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引进各类投资主体,选择多种投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按产业链条集中连片,发挥规模优势和效应。另外,介于园区各片区之间的土地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辐射地区乃至今后的土地后备资源,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二、核心区落户广北得益于一个好的发展规划

在研究示范区区情、广泛征求专家及领导意见的基础上,东营市按照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农、林、牧业循环,一、二、三产融合,集农业高端产品生产与贸易、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与推广、城乡一体化发展于一体的总体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内在要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高端需求以及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链集成、产业链融合、服务链配套、利益链持续的原则,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立足高点定位、错位发展,提出了“一城、六园”的规划布局和“一个平台、六个特色产业、三个支撑体系”的主导产业体系,探索建立国内领先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城”即生态科技城;“六园”即:现代林业示范园、都市农业示范园、循环乳业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和生态产业园。“一个平台、六个特色产业、三个支撑体系”是指农业高端服务业平台,现代苗木花卉产业、有机蔬菜产业、循环乳业产业、高端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产品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六个特色产业以及投融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

三、广北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核心区的实践与探索

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是东营市实施行政管理创新的产物。实施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在国有农场基础上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企改革,更不是简单地再造一个行政区,同时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而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基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体制机制创新试验,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小板块、大辐射”原则,赋予老农场新使命,肩负起为全市乃至整个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担当“试验场”和“窗口”的历史任务。管委会班子到任以来,边谋划、边改革、边建设,把握“优先编制发展规划、优先完善基础设施、优先营造生态环境、优先搭建支撑平台、优先突破机构设置”五个优先的发展途径,率先做了五方面工作。

1.着眼于突破土地空间约束,推进土地经营机制改革。以土地经营机制转换作为农场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制定了以实行基本工资制度和提高社保水平为基础,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核心,以健全专业化服务为保障,统筹解决遗留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经营改革意见,在依法自愿基础上,采取职工内退、发放最低保障金等有偿置换的办法,买断农工分散承包经营权,扭转了25年来“包田到人,分散经营”的做法。通过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经营,将农工转变为产业工人,大幅度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优化了资源配置,为实施土地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创造了条件。

2.着眼于精简效能,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为尽快理顺体制,履行正常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责,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兼顾农场实际,扎实做好示范区机构综合设置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一是综合设置组织架构。本着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成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建设管理局“一办四局”,暂时保留三个分场,作为落实上级扶持政策、项目等的操作主体,彻底扭转了农场时期“小而全”的体制弊端。二是推进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建设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打破人员身份界限,新调入人员、考选进入人员与原农场管理人员在示范区内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待遇、竞聘上岗。三是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示范区管委会机关、生产经营性机构和服务性机构工作人员,实行全员竞聘制和岗位工资制,近两年参照全额事业单位工资标准,逐步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四是通过实行在职管理人员离岗休养制度、鼓励管理人员提前离岗休养、鼓励在职管理人员领办创办企业等系列政策,优化示范区管理人员结构。目前,管理人员离岗休养32人,其中提前离岗休养14人;面向广北农场管理人员公开考选机关工作人员24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人员10名;面向市直机关选调管理人员6名。

3.着眼于灵活高效,初步构建支撑示范区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联合推进机制。贯彻落实部省共建协议精神,建议市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把东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考核任务,明确年度计划目标和任务,协调科技、农业、发改、财政等各个部门的行政力量,细化任务分工,加强工作联动,集中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快建设东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二是政府引导机制。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运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示范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三是企业主体机制。示范区管委会设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为主体,负责示范区基础设施、产业运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等,承担示范区资本运作、融资开发、发展对外合作等职能,为园区建设及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提供机制支撑。四是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利益驱动原则,建立起以示范区国有土地承包经营为载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和以投资联盟、技术联盟、产业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园区产业互动机制。五是科技特派员机制。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提高专业化农民的数量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六是分配激励机制。建立责权利一致的激励分配机制和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建立收入与经济收益挂钩的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加强专利保护、股权奖励等,使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符合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贡献。

4.着眼夯实根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工程。协调市水利部门实施引、蓄、节、排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总库容240万方水库3座,地下渠、扬水站等设施,以及引黄河水进示范区灌溉系统。二是电力设施改造工程。投资8600万元实施供电设施、电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200万元建设10千伏供电线路18.7公里。三是道路改扩建工程。计划总投资2.5亿元,新建、改建道路220公里。目前已有30公里道路工程列入全市今年计划。四是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建设工程。计划投资9000万元,实施2.38万亩土地灌排模式转换工程,变渠道水利为节水节地型精细化“管道”水利,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建成高标准现代化农田。五是生态科技城建设工程。投资11.5亿元开工建设限价商品住宅2500套,配套建设公建用房、道路、绿化、供排水、供暖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全面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六是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研究院建设工程。投资2亿元,建设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研究院主楼,搭建人才项目科技要素聚集区。

5.着眼于龙头带动,高起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一是东营南郊林场一期建设项目。投资13848.1万元,建设面积达10282亩。二是大地循环乳业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5亿元,引进澳大利亚优质荷斯坦奶牛5000头,建成日处理鲜牛乳500吨的乳制品加工厂和有机牧草基地5000亩。三是高效能现代化温室及有机蔬菜产业化项目。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9亿元,利用3~5年建设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700万元,建设智能连栋温室6栋,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产品已上市。四是绿海花洲乐园项目。估算投资1.2亿元,占地800亩,建设集观赏、旅游、婚庆、度假、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绿海花洲主题生态乐园。五是智慧农场科技示范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建设覆盖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示范工程,建成全国首个智慧农场。六是部级棉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95万元,建设高标准部级棉花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

四、省部共建与多方合作共赢机制在示范区的实现形式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紧紧抓住“黄三角开发升为国家战略”历史机遇,强力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特色强村,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年,我镇将大力实施工程,即:新建大棚蔬菜生产基地1千亩,有机粮食种植1千亩,生态养殖基地1千亩,浅水藕和淡水养殖基地1千亩,新建蔬菜批发市场1处;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4个;新成立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3个;发展市级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社2个。

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一)主攻高效,力求“三个提升”

一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做好传统农业的提质扩面,粮食种植抓品质,在堤北生态园区内规划建设1000亩有机小麦,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生态养殖抓规模,建设1000亩生态养殖基地,力争形成以生猪、肉牛、奶牛、家禽为主的标准化畜牧产品生产基地。

二是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大棚蔬菜生产向精准化发展,蔬菜大棚内安装电脑、感应器、滴管管道等数控设备,进行工厂化、智能化种菜的尝试,发展精准农业;淡水养殖实现多样化,在新建的浅水藕池中混养泥鳅,扩大鲤鱼的养殖规模,促进淡水养殖产业的多元化;休闲农业逐步正规化,以2万亩高效生态园建设为载体,发展大棚蔬菜、无花果采摘等休闲农业,积极开发推介齐东古城、渡口、大桥等旅游项目,逐步形成集示范种植、生产加工、采摘观光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并加快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

三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扎实抓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更好地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服务;加大新优农产品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农作物丰产丰收。同时,积极搜索各类农业科技信息,通过我镇的“大喇叭工作平台”向所有种植户,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让农户及时有效与市场对接。

(二)立足生态,力求“三个转变”

一是坚持滩区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快向生态型农业转变。我镇紧靠,2万亩滩区受这一天然屏障保护,水土资源充沛无污染。农业生产上提倡使用有机肥、高效低残留农药,对病虫防治推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防治,降低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对生态养殖场要高标准规划基础设施,做好排泄物治理,实行生态化养殖。

二是立足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向绿色有机转变。严格按绿色有机要求进行生产、加工、销售,并积极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使农产品达到绿色安全标准。力争年1-2个绿色有机品牌得到认证。

三是力抓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农业向多功能转变。我镇的大棚蔬菜、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高,要进一步抓好产业链的上下延伸,使这些产业一方面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产业功能,使之成为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夯实基础,实现“三个加快”

一是加快土地流转。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前提条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推进成片、成组、成村土地向经营大户、高效农业示范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流转,政府对土地流转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

二是加快农业企业化建设。坚持以农业企业化为抓手,主攻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大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引进力度。积极寻求与大专院校和科技企业的技术合作,利用科技改造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

三是加快生态园综合功能区建设。加大投入建设综合功能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园的功能。

三、奖励扶持政策

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一)淡水养殖业

以堤北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中心,向周边地块辐射带动,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水面或浅水藕池。堤北每新发展50亩,奖励村2000元,奖励农户2000元;其他区域每新发展50亩,奖励村1000元,奖励农户1000元。

(二)种植业

1.冬暖蔬菜大棚。种植区不少于20个大棚,单棚种植面积不低于1亩。达到规划标准的,堤北每新建一个棚,补助2000元,奖励村200元;其他区域每新建一个棚,补助1000元,奖励村100元。

2.一般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每新发展50亩蔬菜连片种植,奖励村1000元。

3.有机林果种植。新发展林果连片种植100亩,在堤北的奖励村2000元,其他区域奖励村1000元。

4.有机粮食种植。新发展有机粮食连片种植500亩,在堤北的奖励村2000元,其他区域奖励村1000元。

(三)畜牧养殖业

达到以下建设标准,每新发展一个养殖小区(场),奖励村2000元,奖励养殖农户1000元。

1.肉、奶牛养殖小区(场)。新建肉、奶牛养殖小区(场),入区养殖农户达到3户以上,户均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存栏规模达到50头以上,选址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服务组织健全。

2.肉、蛋鸡养殖小区(场)。肉、蛋鸡养殖小区(场)。新建肉、蛋鸡养殖小区(场),入区养殖农户达到5户以上,小区内养殖棚舍5个以上,年底存栏肉鸡10000只或蛋鸡5000只以上;养殖场棚舍5个以上或养殖棚舍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存栏肉鸡10000只以上或蛋鸡5000只以上。

3.养猪小区(场)。新建养猪小区(场),选址科学,布局合理,达到环保要求,有封闭或半封闭式猪舍,入区养殖农户达到3户以上,户均存栏育肥猪100头以上;养殖场有封闭或半封闭式猪舍,存栏育肥猪达到200头以上。

(四)其他奖励

1.其他种植基地要求连片种植,鼓励实施进行绿色有机生产,奖励政策参考以上种植业标准。养殖小区(场)要求独立场区,设施齐全,达到建设标准,入住户数、户均存栏或存栏总量、奖励政策参考以上养殖业标准。

2.对获得国家绿色认证或创建新品牌的奖励2000元,对获得农业畜牧实用性专利的奖励2000元。

3.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被评为市县典型示范村的,奖励村干部1-3万元。

4.各责任区每新建一个种植或养殖小区,奖励500元,总支书记占60%,其他人员占40%。

5.对村的奖励主要奖励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其他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商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年是我镇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全镇上下要充分认识,切实加强宣传发动和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各责任区、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紧紧抓住开春这段产业结构调整的黄金期,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二)强化科技支撑。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形成农业科技支撑新体系。在结构调整中,要以基地建设为先导,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结构调整的顺利开展。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5

健康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塔城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由于农业是我区的用水大户,灌溉用水量占全区用水总量的98%,因此,开发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必须从农业节水入手,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虽然近十年来,我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受资金、水价、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田间高效节水工程规模小,管理方式落后,节水效益不高。目前,全区应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的农田面积为63.73万亩,仅占总灌溉面积的12.8%,灌溉用水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供给农业的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区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促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保障我区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

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基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和管理体系,通过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效益和效率,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全地区建立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农业种植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农业节水工程体系。实行水价改革,推行“新水新价”,以水价为杠杆,逐步杜绝农业用水的浪费现象,使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用水需

求。

近期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区计划投资3.0亿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节约水量0.5亿立方米,全区综合毛灌溉定额降低到310立方米/亩,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乌苏市、沙湾县及和布克赛尔县要以棉花、番茄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大力推广加压滴灌、常压滴灌技术;北四县(市)要以打瓜、番茄、红花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大力推广加压滴灌和膜

下软管灌技术。

远期目标:2011年~2020年,全区计划投资7.2亿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节约水量1.2亿立方米,全区综合毛灌溉定额降低到280立方米/亩。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农业,努力创建全国节水型农业示范地区,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水效益得到充分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环境更加

和谐。

各县(市)要依据地区上述的目标要求,制定与本县(市)

相适应的实施方案与政策措施,抓好落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效节水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并结合本县(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高效节水农业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从目前开始,要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纳入综合考核内容,严格进行考核管理。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在农业建设项目审批、投资等环节,优先考虑高效节水项目,把高效节水农业的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推动作用,建立促进高效节水农业的补偿和激励约束机制。2007年已安排农业高效节水专项资金60万元,2008年~2010年,地区将继续安排农业高效节水专项资金。各县(市)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以国家、自治区资金为引导,不断健全完善投入机制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通过“一事

一议”进行投工投劳,保证按时、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

(三)实施项目捆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整合效益。

各县(市)、各部门要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重点,将相关涉水、涉农方面的棉花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扶贫、以工代赈等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投入高效节水工程,充分发挥资金效

益和工程综合效益。

(四)实施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

加快农业灌溉定额审查工作,争取年内,通过价格杠杆,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强制性指标体系,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提高田间节

水灌溉效率,促进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

(五)加强管理,落实工程管理主体,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6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大庆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现辖萨尔图、让胡路、龙凤、红岗、大同五个区,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四个县,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81.55万人,全市耕地面积46.8万公顷,草原68.9万公顷,水面26.9万公顷,湿地120万公顷。全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总的特点是:冬季寒冷有雪;春秋季风多。全年无霜期较短,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生长。近年来,大庆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模式。如建立了棚室经济、园区式现代农业模式、温泉特色农业、基地式或牧场式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等。2011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4万公顷,绿色特色和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33.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5.4%;全市粮食总产量达554.3万吨,同比增长9.6%;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1%,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20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40个;全市水田已基本实现规模化经营,旱田规模化经营占全市旱田耕地面积的17%;全市棚室发展到4.8万栋,设施农业实现收入25亿元;2012年,大庆市围绕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产业化、合作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的“八化”建设,制订了《大庆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考评标准》,为大庆实现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起到了高标准的前期示范带动效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发展范围较窄。现代农业作为产业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农业而发展农业,要与第二三产业形成对接。大庆基地式现代农业更多的仅限于某一作物的种植或养殖基地,而没有形成更宽广的上下游产业链接。2.郊区型现代农业供给不足。近年来,大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棚室经济,但对于中心城市供应还没有形成有效对接,在大型日常超市还没有形成充足的供应和独特的品牌,很多农产品还主要依靠外地运输。3.大庆现代农业产业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增值能力弱是全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与国际化接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既要增加产能产值还要积极开拓市场。大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立足于国际型都市发展战略,融合非农产业形成大农业体系。4.现代农业品牌竞争力较弱。大庆具有广袤的草场资源,畜牧业生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在这一主导产业下做文章,不仅满足现有市场的需要,还要进一步挖掘未来市场潜力,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有机产业等。5.大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环境承受力不强。大庆市现有耕地1080万亩,其中旱田974万亩,水田106万亩。全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2.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0.0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90立方米,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属干旱缺水型城市。而且,水资源缺乏一度是限制农业发展的瓶颈。

二、大庆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化路径

(一)产业集群概述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许多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看到各种产业集群。而且,产业集群发展超越了一般产业的范围,形成了特定的地理区域范围。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及制度成本,带来规模化、范围化的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非农产业,主要是基于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增长极、技术创新以及竞争优势等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在农业产业集群方面很多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包括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类型、运行机制、竞争优势等。

(二)大庆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众多相关企业或相关产业基础上的,并以这些企业或产业的集聚而产生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大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必须立足本区域特色,建立区域品牌,反过来区域品牌的集聚作为无形资产才能够持久广泛地吸引众多相关利益体,进一步使得区域内相关企业都受益。如何进行相关企业或产业的联合,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探索,一是纵向产业化发展型,一是横向相关产业联合发展型。纵向一体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轴,包括产前(现代农业的设施投入、技术科研、推广组织)—产中(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及示范园区)—产后(农产品加工增值、区域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及产品的流通)。通过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将农业生产形式集中或集聚,并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以此形成与现代农业投入部门的合作;当然,在此集聚过程中,要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如东方集团在大庆肇源县投资建设粮食物流中心和稻谷加工园项目和在高新区建设高端组织化谷物符合蛋白仿肉项目,以此为依托形成一个现代农业生产的产后重要环节,将带动相应的产前和产中环节,既有利于自身利益,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横向相关产业联合集群模式是基于地域品牌的多产品联合或嫁接,如园区式的产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基于主导型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是相似而不类似的企业形成一种合力,并辅以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园区,有配套的辅助企业集群,形成板块式的合作和协作。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搭乘区域中相关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体系,在建立相关特色品牌下开拓新的产品系列。

三、大庆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创新机制

(一)理念创新机制要从理念上一改传统农业的小农思想作风,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主体进行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要积极鼓励和培植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大户,以大带小,以强促弱,在整个集群化产业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施以高附加值的区域高效生态特色集群化发展战略。

(二)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将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转化应用于现代农业产业,特别是适用于区域特色化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保障资源高效率运作;还要加大对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转化能力,发挥集群内产业联动效应,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运用于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7

中国的垂直农业研究

首先,2003年,华南师范大学引进的中科院院士孙儒泳就曾向广东省政府打报告要求在广州市盖楼建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科研项目。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土地越来越少、人们的食物供应问题,尽管没有提出垂直农业这个概念,但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说中国在垂直农业方面的研究还要早于美国人(他们是2009年提出这个概念)。

第二,近10年来,广东农垦在甘蔗大面积种植园中已经成功引进了以色列滴灌技术[3],通过在大田中的探头感应,可以分析出什么地方需要水分。在控制室就可以对需要水分的地方实施滴灌。从理论方面分析,所谓垂直农业的概念,其实就是应用植物营养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精准农业”,就像美国亚桑纳大学环境控制农业中心的主任吉恩贾克梅里认为的那样:通过在室内种植植物,其环境可被前所未有地进行精确控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农垦在垂直农业中的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应用方面也是走在世界农业科学前列的。

第三,前几年,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在白云区钟落潭建立了广州金颖园农科旅游度假区,采用温室大棚技术,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各式农作物的根系,这种做法也是垂直农业应用的一种。这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4],比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投资3亿多建设的热带雨林、湿地等模拟环境,它们大多作为少年儿童课外实习基地,但由于电费、营养液等花费巨大,现在很多都支撑不下来,不再对外展示。最近,根据中国园林资料网2011年7月8日消息:山东首家实行全程智能化控制的立体垂直农业示范园日前开工建设。智能化立体垂直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农业生产,还可以对栽培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全程监控。虽然垂直农业节省了传统农场使用机械、农药、除草剂、化肥、运输和其他方面的成本,其中还包括作物减产的成本。但这些不能证明垂直农场在能源和金钱上具有竞争力。其实在城市核心建造高大复杂的建筑物,以及在高端基础设施和安全密闭负压通风设备的探测和维护等方面会耗费更大的能源和金钱。所以,目前“垂直农业”仍处于概念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应用模式,具体实施起来会遇到一些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水和能源这两个必要条件的来源问题。“垂直农业”需要有完善的城市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供应系统作为配套。

热带亚热带地区发展垂直农业的思考

“垂直农业”作为一种获取食物和有效利用废弃物的全新概念,对世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土地和水资源的紧张的今天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思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区域,因而土地资源非常珍贵。广东省的情况不用说了,土地资源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而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区,海南省的土地资源也将会紧张。随着东盟国际合作的开展,其他亚热带地区如广西云南也同样会出现土地高度紧张的问题。按照计算,同样面积的垂直农业耕作的产能是传统农业的16倍,(一年收成4次,密植2倍,每个耕作面是2层的架子,则4×2×2=16),也就是说如果是30层楼的垂直农业,一亩垂直农业所占的土地面积抵得上16×30=480亩传统农业耕地。这里还不算因为室内种植带来的增产效果,比如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ppm可以带来作物最佳生长。因此,从增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率来说,是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垂直农业的可能性的。

第二,相对中国其他地区(温寒地带),光温水条件相对优越。这样在建造和实施垂直农业的时候,耗费的能源应该会相对少一些。所以,在我们国家要引入垂直农业,我们认为应该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先行为好。

第三,垂直农业是个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要引入垂直农业,将不得不引入无土栽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项目。如上述所提及,在精准农业的应用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农垦、广东省农科院和广州市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研究室,甚至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构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或者取得了一些成果。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8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900km,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28%.滩涂面积24.6万hm2.沿海未利用的盐碱荒地93.3万hm2,土地后备资源颇丰.海岸带生物资源丰富,滨海湿地维管束植物有197种,湿地植被类型主要有灌丛、盐生草甸、盐生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4类;拥有海洋生物800多种,游泳动物渔业资源85种,较重要的鱼、虾、蟹、贝类等近40种,其中,滩涂贝类29种,可增养殖的15种[2].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海珍品的重要产区.海岸带盐卤、油气、贝壳砂等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m3,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约50亿t、560亿m3;拥有3条长56km,总地质储量达3.6亿t的世界罕见的贝壳砂矿带,也是世界上唯一每年增加10万t以上的新、老并存的贝壳堤.海岸带风能、地热资源丰富,潮汐能、波浪能、盐差能等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海岸带有多条河流入海,大量水沙入海对海岸塑造、陆架沉积作用及生态环境等具有深刻的影响.拥有马颊河、徒骇河、小清河、潍河等河口,港湾资源条件良好.拥有大小海岛89个,岛岸线长219km,占全省海岛岸线长的29.7%,海岛面积33.8km2,占全省海岛面积的24.9%[3].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防潮堤建设标准低,防潮能力弱,受风暴潮威胁较大,制约了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二是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强度大,岸线和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缺乏规划和科学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三是受纳上游地区大量污染物,致使滨海湿地和海洋受到污染,生态受损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受围垦、盐田、养殖等的生产活动影响,自然植被退化,景观破碎化,湿地面积减少和退化;五是自然灾害频发,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日益凸显.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2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选模式

所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组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组装配套技术,构成一个结构稳定、高效、生态与有序转化的现代农业系统格局.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概括地说,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乃至生产、生活习惯条件,具体决定采取怎样的模式,勾画什么样的蓝图.在充分认识、分析该区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9类模式,以供选择[4-10].

2.1暗管改碱模式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多为荒碱地,土壤含盐量高,开发利用难度大.采用暗管改碱工程技术,可实现土壤快速脱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民生工程,还可通过新增土地用于占补平衡,缓解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增加过快同严格保护耕地的矛盾,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该模式的工程技术要点是利用专业大型成套机械设备,在一定土壤深度埋置具有滤水、排盐功能的PVC管道,实现开沟、埋管、裹砂、覆土等施工过程一次完成,并通过灌溉淋洗,使含盐水渗入暗管排走,从而起到控制地下水位、土壤快速脱盐的作用.它与明沟排水的技术原理相同,都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将淋洗土壤而渗入地下的含盐水排走,用以大规模改良盐碱地和盐渍型中低产田.由于排碱暗管均埋于地下,并可设计为宽深布设或浅密布设等不同形式的地下管网,因此不占用耕地并且排碱效果突出、均匀,优于明沟排碱.有条件的可将灌水渠系也改为管道模式,再植入节水灌溉系统,完成排灌模式的全面转换,从而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暗管排碱模式改碱见效快,效果好,经济效益高.通过暗管布设控制地下水位,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自然降水和引黄灌溉淋洗土壤,可在1~2a内使盐渍土迅速脱盐,土壤含盐量可由10‰~30‰降为3‰~4‰.暗管排碱的另一项重大收益来源于节地.因为暗管布设本身不占用地上土地,原来的“农级”排水沟所占面积则成为新增耕地面积.如按农沟间距40m、深度1.5m,边坡1∶2计算,排水明沟占地大约是耕地面积的15%,在农沟布设间距较大的地块,沟道占地不低于10%.采用暗管排碱,再加上所改良的零星地、边角地和插花荒碱地,可新增土地面积15%以上.由于暗管排水的优越性,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等,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实现了农田明沟排水向管道排水的转变.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推广暗管排水系统.该模式非常适合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大面积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也适用于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

2.2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是指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6].2.2.1“间套轮”种植模式该模式是指在耕作制度上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换茬的模式.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发展有效的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技术,是进行高效生态种植的主要模式之一[4].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可选择的典型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有玉米与豆类间作、棉花与蔬菜间作、枣粮间作等,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小麦玉米蔬菜套作等.典型的轮作倒茬种植模式有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轮换的禾豆轮作,水稻与棉花等旱作轮换的水旱轮作,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的轮作.2.2.2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逐渐减少耕作,防止土埌结构破坏,并配合一定量的除草剂、高效低毒农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栽培模式.保护性耕作通过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分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目的,是一项把大田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技术,俗称“免耕法”或“免耕覆盖技术”.2.2.3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旱作节水农业是指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把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特征是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手段,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7].

2.3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

该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的生产模式.所谓接口技术是指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的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其中利用秸秆转化饲料技术、利用粪便发酵沼气和有机肥生产技术均属接口接术.比较适合的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主要有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6].2.3.1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一元结构或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三元结构发展,饲料饲草作物正式分化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为饲料业和养殖业奠定物质基础.②进行秸秆青贮、氨化和干堆发酵,开发秸秆饲料用于养殖业,主要是养牛业.③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生产.④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生产沼渣沼液,开发优质有机肥料,用于作物生产.主要有粮—猪(牛)—沼—肥、草地养鸡、种草养鹅等模式.2.3.2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是利用作物和林果之间在时空上利用资源的差异和互补关系,在林果株行距中间开阔地带种植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药材乃至瓜类,形成不同类型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也是立体种植的主要生产形式,一般能够获得较单一种植更高的综合效益.适合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主要有枣粮间作、杨粮间作、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等模式.2.3.3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在林地或果园内放养各种经济动物,放养的动物以野生取食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饲养,生产较集约化养殖更为优质、安全的多种畜禽产品,接近或达到有机食品标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比较适合采用的模式主要有林—鱼—鸭、林—牛(鸡)、果园—鸡(兔)等.

2.4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

该模式是以畜牧业为中心,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起来,形成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多种资源,防治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根据养殖动物生活环境不同,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可分为陆地畜禽养殖生态模式、水体畜禽养殖生态模式和水陆复合畜禽养殖生态模式三大类;根据规模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可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两种生产模式.2.4.1复合型生态养殖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畜禽动物养殖为主,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生产优质畜产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以猪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以禽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和以其他动物(兔、貂等)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7].2.4.2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大规模畜禽动物养殖为主,但缺少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场所,需要通过一系列生产技术措施和环境工程技术进行环境治理,最终生产优质畜产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牛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鸡(鸭)场生产模式等.

2.5高效生态渔业模式

高效生态渔业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的合理结构,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5.1池塘混养模式池塘混养是将同类不同种或异类异种在人工构建的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具有互相依存、竞争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规则,确保生物多样性,符合水体的养殖容量,合理利用水城、饲料资源,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与数量,使养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协调生存,以获得最大的经济、质量效益.池塘混养模式可分为淡水混养和海水混养两种类型.(1)淡水混养模式.该模式包括常规鱼类多品种混养以及常规鱼类与名优特鱼类品种混养两种类型.常规鱼类指草、鲢、鳙、青、鲤、罗非鱼等大宗鱼类.主要利用草鱼为草食性、鲢(鳙)鱼为滤食性、青鱼与鲤鱼为吃食性、罗非鱼为杂食性的食性不同,草、鲢、鳙为上层、鲤鱼为中层、青鱼和罗非鱼为中下层的垂直分布不同,充分利用生物特性,合理搭配品种进行混养.(2)海水混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海水鱼虾混养、鱼蟹混养、鱼贝混养3种类型.①海水鱼虾混养.以中国对虾为主,同时放入少量的肉食性鱼类如鲈鱼,鲈鱼摄食体质较弱、行动缓慢的病虾,避免带病毒对虾死亡后释放病原于水体中的可能.②海水鱼蟹混养.通常由梭子蟹与鲈、鲷或对虾、青蟹与遮目鱼混养,梭子蟹为底栖动物,以动物饵料为食物,鲈、鲷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的作用,为梭子蟹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海水青蟹与遮目鱼混养,青蟹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生物.遮目鱼以植物食性为主,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等,遮目鱼对养殖青蟹不会构成威胁.③鱼贝混养.在缢蛏、泥蚶等贝类养殖池塘中放入少量的鲈、大黄鱼进行混养,由于鲈、大黄鱼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同时摄食体质较弱的贝类.肥水增加的浮游生物又被滤食性的贝类所利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2.5.2海湾鱼虾贝藻兼养模式根据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域生物净化和自然净化规律,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食性、栖息不同和生物共生时相互作用、依赖、竞争等的生态特点,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及数量,根据海流、流速合理布区,在同一海湾中同时进行鱼类、贝类、虾类、蟹类养殖的模式,使海域资源永续利用.2.5.3基塘渔业模式(1)果基鱼塘.塘基种的果品种类很多.塘泥使果树生长茂盛,结果多.果树下养鸡(鸭),鸡(鸭)在果树下食虫松土,排放大量粪便,经雨水冲刷流入鱼塘,既可肥塘,又可促进塘鱼生长.塘泥肥,有机质增多,上基后又促进果树生长.(2)花基鱼塘.塘基种的花品种多,可有盆栽和基面种植两种类型,需要塘泥培育,塘水浇淋,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发育.暴雨或用塘水淋花后,花基和一些残肥随流水回到鱼塘,增加了塘水的肥力,有利于塘鱼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3)基围渔业模式.基围养殖主要构造在潮间带滩涂上,为便于潮汐纳水,一般建成“下埂上网”的养殖池,开展新对虾属类品种的养殖.2.5.4以渔改碱模式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低洼盐碱地带,为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构成鱼—粮、鱼—草、鱼—鸭的种植—养殖结合的模式.修筑台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淡水压盐,一般在条状台田上连续种植水稻3a后,土埌的盐分明显降低,可再种棉花、蔬菜等,也可间种刺槐、紫穗槐、枣树等.在无引黄条件的台田,可利用夏季雨水压盐,种植田菁、芦笋、紫花苜蓿、沙打旺等,逐渐改良台田土埌.在改造台田盐碱土的情况下,塘内引入黄河水养鱼、种藕,池水养鸭.可利用台田作物或牧草打浆喂鱼,也可用发酵的鸡、鸭、畜粪喂鱼,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5.5渔牧综合模式根据生物的生长环境、动物的食性不同等特点,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使牧、渔、农成为互为利用的综合生态模式.(1)鱼与禽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禽混养”、“上禽下鱼”的养殖模式.“鱼禽混养”中的鱼类多为常规性鱼类,需求耐低氧、食性广、抗性强的种类,一般是草胡子鲶、罗非鱼、鲤、鲫、草鱼等.“上禽下鱼”中的禽,可是鸡或鸭等,往往需要在池塘上构建禽舍,养殖鱼类同“鱼禽混养”的鱼类.该模式利用禽粪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被养殖鱼类所利用.(2)鱼与畜综合养殖模式.养殖鱼类多为常规性鱼类,同“鱼禽混养”鱼类,畜可为牛、猪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属人、畜、禽、鱼共患,因此利用畜粪肥水之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3)牧、渔、农复合模式.该模式主要有“三元”复合模式和“多元”复合模式两类.“三元”复合主要包括“菜猪鱼”、“猪草鱼”、“草鸭鱼”、“鸡猪鱼”综合养殖模式;“多元”复合主要包括“鸡猪蛆鱼”、“鸡猪沼鱼”、“草猪蚓鱼”综合养殖模式.

2.6高效生态设施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代替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实现系统的高效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实现设施环境下的无害化生产,最终达到改善设施生态系统环境、减少连作病害和农药化肥残留、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目的[6].2.6.1设施清洁栽培模式通过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减少化肥用量70%~80%,使土壤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连作病害进一步减轻;通过以生物、物理防治为基础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模式的应用,可使农药用量减少60%~70%,蔬菜品质达到无公害标准的要求.同时,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配套应用,节水率可达70%.2.6.2设施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温室工程将蔬菜种植、畜禽(鱼)养殖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质能互补、良性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畜禽(鱼)在呼吸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CO2,为温室蔬菜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光合作用资源,同时白天蔬菜在同化过程中产业的氧气还可改善畜禽(鱼)的养殖环境.畜禽(鱼)与蔬菜之间互为利用,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生态链.该模式目前有两种主要形式:①温室“畜—菜”共生互补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利用畜禽呼吸释放出的CO2供给蔬菜作为气体肥料,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后作为蔬菜栽培的有机肥料,同时蔬菜在同化过程中产生的O2等有益气体供给畜禽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实现共生互补;②温室“鱼—菜”共生互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鱼的营养水体作为蔬菜的部分肥源,同时利用蔬菜的根系净化功能为鱼池水体进行清洁净化,互为利用.2.6.3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充分利用设施光温环境的优势,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将“果—菜”、“菇—菜”、“菜—菜”按照空间梯次分布的立体栽培模式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型立体生态栽培模式.该模式有3种主要形式,①温室“果—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利用温室果树的休眠期、未挂果期地面空间空闲阶段,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进行间作套种,形成立体生态栽培模式;②温室“菇—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通过在温室过道、行间空隙地带放置食用菌菌棒,进行“菇—菜”立体生态栽培,食用菌产生的CO2可作为蔬菜的气体肥源,温室高温高湿环境又有利于食用菌生长;③温室“菜—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利用藤式蔬菜与叶菜类蔬菜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立体栽培,夏天还可利用藤式蔬菜的遮阳作用为喜阴蔬菜作天然的遮阳网,互为利用[6].

2.7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6-8].2.7.1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主要以设施农业(连栋温室)、组配车间、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转基因品种繁育、航天育种、克隆动物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或技术示范,并通过生态模式加以合理联结,再配以具有独特观光价值的珍稀农作物、养殖动物、花卉、果品以及农业科普教育(如农业专家系统、多媒体演示)和产品销售等内容,形成以高科技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农业观光园.2.7.2精品生态农业公园通过生态关系将农业的不同产业、不同生产模式、不同生产品种或技术,建立具有观光功能的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一般包括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瓜类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精品生产展示、传统与现代农业工具展示、利用植物塑造多种动物造型、利用草坪和鱼塘以及盆花塑造各种观赏图案与造型,形成综合观光生态农业园区.2.7.3生态观光村专指已经产生明显社会影响的生态村,它不仅具有一般生态村的特点和功能,如村庄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村民普遍采用沼气、太阳能或秸秆气化,农户庭院进行生态经济建设与开发,村外种养加生产按生态农业产业化进行经营管理,而且由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具有较高的参观访问价值,具有较为稳定的客流,可以作为观光产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2.7.4生态农庄一般由企业利用特有的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承办会议等综合功能的经营性生态农庄,往往具备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狩猎、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

2.8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该模式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2.8.1果蔬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黄河三角洲冬枣、金丝小枣、鸭梨、香椿等特色农产品,从果蔬的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栽培、果蔬产品冷藏保鲜,到果蔬精深加工,直至高端果蔬精深加工产品的物流、营销形成一条龙,生产基地覆盖周边地区农户[9].2.8.2粮油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当地的特色粮油资源,从粮油作物品种选育、种苗培育到栽培,重点培育孵化优良种苗生产的龙头企业,提升种苗生产和栽培技术含量,提升粮油加工技术科技含量,培育粮油及粮油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技术加工企业,生产营养型食用油、营养麦片等精深加工产品,直至高端食品的物流、营销,建立标准化粮油作物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专业生产农户.2.8.3水产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黄河三角洲海水、淡水生物资源,建立海、淡水水产品选育、种苗孵化、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集成功能性水产品和保健品精深加工、休闲即食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保鲜冷冻为主的高端食品加工技术,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水产品一部分直接进入物流平台,高端精深加工水产食品通过营销物流进入消费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养殖、池塘养殖和高效生态水产养殖[9].2.8.4畜禽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当地的珍贵畜禽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从品种选育、胚胎培养、畜禽养殖,到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直至高端畜禽食品的物流、营销形成一条龙,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工厂化畜、禽高效生态养殖.

2.9生物修复与重建型模式

生态修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重建是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其修复方法亦不同.根据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现状,现推荐退化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退化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两种模式.2.9.1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有着广阔连片的草地,但不少天然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利用技术,实行封滩育草、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补播牧草和分区轮牧的方式修复、改良天然草场.通过人工引种苜蓿和飞机播种沙打旺,重建人工草场.进一步实行草场林网化,开展草粮轮作、草林间作、牧草更新,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2.9.2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由于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湿地水分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易受海潮侵袭,植物群落建群种少,群落结构简单,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加之不合理的湿地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该模式按照循环经济原理,采用芦苇补植、造纸废水灌溉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形成“芦苇修复或重建—芦苇造纸—造纸废水灌溉—芦苇处理造纸废水—盐碱类湿地生态修复—利用芦苇造纸”的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10].

3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3.1加强沿海防潮堤建设

防潮堤坝是关系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线,必须作为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新建和改造加固并重.新建和改造工程均按五十年一遇防风暴潮和防震标准设计建设,关键岸段堤坝按百年一遇标准建设.为防止防潮堤坝改变海陆交汇的生态环境,必须留足河流入海流路.要充分发挥防潮堤坝减灾、交通旅游、国防安全、生态建设、滩涂养殖、产业开发等综合功能.

3.2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

按照优先发展、强化保护的原则,明确岸线、滩涂、海湾、岛屿等空间资源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海洋与渔业保护区的保护,重点加大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部级自然保护区、套儿河口海域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马颊河文蛤部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尽快制定完善沿海地区生态保护规划,实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加强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发展浅海滩涂增养殖、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种植,加强贝壳砂的开发利用.加强海岸带综合治理,科学利用岸线资源,实施破损岸线和沿海滩涂治理修复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完善沿海生态防护林屏障,实施泥质海岸带防护林封育试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植被原生态,恢复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环境条件.

3.3防止海岸带开发的“同质化”和“人工化”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全面启动建设,实际上实现了区域内海岸带“发展规划”的全覆盖.随着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陆续实施,重化工项目向滨海集聚的趋势明显加快,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钢铁等产业遍地开花,海洋产业同构、布局趋同和低质化等问题明显.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做出规划,防止开发混乱无序、开发的“同质化”和海岸带的“人工化”.

3.4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提出的关于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部署,习在报告中充分描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与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目前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有限、生态污染、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等多种突出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对我国农业提出的重要实践命题。这就要求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深入探索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转化升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推进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目前,“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标准,“高效”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是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也是农业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方向。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重点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已具备多种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准确定位制约要素的关键点,是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高效生态农业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是集科技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及自然资源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遵循农业生态学理论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全面合理开发区域内各种农业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能够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关键意义。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主要目标是加快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培育农村新型生态文化,从而推进农业、农村的科学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指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要求,促进乡村经济、杜会、文化、生态等各个系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升,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内多数农村产业仅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客观上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侵扰,农业经济效益低且稳定差。现代农业生产因其对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的过度依赖,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质疑,并且农产品质量状态与市场价格关联度不高,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形成。而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这一系列问题。其关键在于高效生态农业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高品质、高效益转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要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体系的融合和发展,加快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产品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有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村活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高效生态农业要求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资源在农业农村分配,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使资源合理地流向乡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此外,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过程中,针对农民群体开展的生态观培养及生态综合知识的疏导,可提高农民的整体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有助于加快乡风文明建设,构建现代、文明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多年来,国内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缓解农业发展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高效生态农业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升农药、化肥的综合利用效率,减轻农业资源环境压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低污染、高效率、精准施肥技术,指导农民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有机-无机-微生物复合肥等新型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板结、土壤有毒性盐、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生物农药,并结合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产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农药残留。使用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和合理规划作物种植格局,分层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推广秸秆、尾菜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加大农村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技术推广,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极大的提高资源以及能源效率的利用,维持良好的农业产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宜居。

(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重要途径

人多地少与资源相对紧缺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农业规模集约经营。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特点导致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农业生态失衡,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导致农产品价格高,产品质量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在国际农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农业面临着严峻的危机。进口农产品的涌入使我国农产品价值被压低,农民增收的难度随之加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对区域农业生态资源的整合利用,使特色高效农业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可实现技术与资源的合理对接,搭建农、林、牧、渔协同发展的循环系统,实现不同产业链的规模集约经营和复合发展。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为农民增收提供无限可能,最终依靠乡村生态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目标。

二、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多年来在农业生态化发展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为在新时代中阿湛高效生态农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与此同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包括环境污染、技术发展水平受限等等。

(一)农业环境资源和环境污染制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以更加集约的方式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和优化资源配置从单位土地上获取更多的农业产出。针对资源有限,人口数量大的国情,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只有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目前国内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因此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潜力有限。土壤质量是农业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然而目前国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生长素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微生物减少,有些被严重破坏的土壤面临着永久休耕。截止2014年环境保护部统计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土地资源的污染状况严重不利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水是最短缺的农业重要资源之一,目前来看,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单位面积可利用水资源低的问题客观存在。水资源也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率提升的又一主要因素。

(二)生态农业技术滞后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受限

由于市场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技术结构过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而对生物技术的重视还不够,导致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化肥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秸秆还田保耕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还不成熟和完善,不能很好的解决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状况,不能充分利用生物能资源,难以达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此外,在农产品质量检测、防腐、包装、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人们对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需要,制约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三)资金及人力资源缺乏致生态农业发展缓慢

生态农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力基础。高效生态农业有着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特征,不少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刚起步,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但各级政府补贴的力度有限,使得不少高效生态农业项目难以全面开展。而就金融部门而言,针对生态农业贷款的发放金额也十分有限,部分抵押贷款还款期限过短,难以及时满足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资金需要。与此同时,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中青代劳动力与技术人才,但是目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者生产能力差,即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重返农村,其缺少传统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技术,难以满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四)农民积极性缺乏难以保障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农业的产出品包括农产品和生态服务等,在农产品生产中,高效生态农业需要精确控制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的使用,相应增加了人工成本,从而拉升总生产成本,但是目前农产品质量与市场价格关联度不高,农民很难获得相应的经济效应。高效生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明显,而农民可以从物质产品中获益,但却难从环境服务中获得补偿。对于高效生态农业,农民普遍认可和推崇,但投入较多、风险较大,经济性不明显,农民应用后无法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而降低生产意愿。

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已经使社会以及政府认识到重视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探索并创立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途径。

(一)完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的良好机制,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保障。首先应针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进行科学的制度顶层设计。以财政政策和管理调控政策为基础,发挥市场的调控功能,“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长足发展”。政府在高效生态农业的投资、信贷、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例如政府增加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实施农业税减免,加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食品保障型等高效生态农业的财政补贴;划定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对水土流失严重及生态功能退化的区域要集中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草原退牧、生态公益林等农业环境补偿标准,建立健全区域生态农业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充分激发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完善高效生态农业相配套的人才培养,积极构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支撑体系。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及农村实用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在广大农村的快速转化。

(二)建立健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在充分发掘与继承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基础上,积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型材料和先进装备,建立健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重点内容包括:(1)建立健全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包括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和利用技术体系,沙地、盐碱生态改良技术体系;建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修复和利用技术体系。(2)建立健全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包括秸秆、尾菜和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体系,地膜回收技术体系,堆肥发酵技术体系。(3)建立健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包括建立虫鼠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等节肥技术体系,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健全新型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体系。(4)建立健全抗逆、高产、高品质的作物种质资源以及优良渔、畜牧品种研发、示范和推广技术体系。(5)建立健全“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农业生产监测和防控系统,以最大程度避免气象、灾害以及有害生物的破坏风险。(6)建立农产品防腐、包装、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追踪检测体系,农业智能装备研发技术体系。(7)建立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体系。

(三)建立健全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系统

我国地域辽阔,地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迥异,决定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区域,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发展适合区域特点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及其配套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和农产品质量。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水,肥,气,热条件,合理规划作物种植搭配、优化种植结构,构建高效生态种植体系;利用资源在时空上的互补性,建立生产集约化的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体系。按生态规律,保持各种动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的合理结构,构建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的高效生态畜牧业和高效生态渔业生态体系。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建立良性循环无害化生产高效生态设施农业生态体系。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建立集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一体的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体系。以技术+市场+农户+公司的经营运作模式,建立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体系。因地制宜的建立综合开发型高效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和示范区,统筹解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构建适合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的规模经营体系。

四、总结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时代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建立健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先进技术体系以及高效生产系统,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发展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重价值。从而加快乡村经济、杜会、文化、生态等各个系统的全面优化升级,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骆世明.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1-7.

[2]刘朋虎,黄颖,赵雅静等.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7,33(8):105-110.

[3]王宝义.中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2016(3):42-46.

高效农业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效设施农业;城郊;发展

近年来,**市新浦区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沿海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势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步伐,使现代高效农业成为拉动新浦区农业快速增长的新动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新浦区高效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

(1)取得了“三个提高”。一是高效农田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产值4.5万元/hm2以上的中高效田块达1.0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4%;其中产值7.5万元/hm2以上的高效农田占15%;产值15万元/hm2以上的特高效农田占5.3%。二是设施农业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1253.3hm2,占耕地面积的6.3%。三是规模养殖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家禽饲养量350万只,奶牛存栏580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较2008年提高7个百分点。

(2)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设施农业规模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建成万亩连片高效农业基地1个,千亩连片23个。新建市级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5个,草舍西红柿、馨源花卉和蔬菜、希望花卉、云盛出口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680hm2,其中新建千亩以上日光温室栽培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600hm2,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为历年之最。二是农业项目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在建农业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6570万元,已完成投资5584万元。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已全部建成。三是品牌效应有了新的突破。全区涉农商标达15个,无公害农产品3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建立了1.53万hm2无公害生产基地,制定了25个地方标准和产品操作规程。“云盛”牌番茄获江苏名牌产品和**市知名商标。四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现有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野仙云雾茶、馨源鲜切花、云盛果蔬等一批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五是高效农业特色村、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已培育建成高效农业特色村12个,示范基地23个。乡镇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82hm2。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较小,农业园区建设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土地流转步伐不快,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农民不愿“流”、部分干部不敢“流”、发展水平局限不易“流”等制约因素。三是优势资源缺乏整合,品牌带动效应微弱。新浦区的农产品远没有东海大米、赣榆泥鳅那样远近闻名。野仙云雾茶、草舍西红柿等品牌仅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带动效应微弱。四是乡镇之间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上还存在不平衡。

三、发展对策

(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三大高效农业区。一是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浦南、岗埠片区以包青路为轴线,规划建设面积6666.7hm2,发展鲜切花、生态富硒米、高效水产、设施蔬菜四大产业园,形成一区四园格局,2010年新发展鲜切花133.3hm2、设施西红柿333.3hm2、生态富硒米666.7hm2、高效水产养殖133.3hm2,确保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后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高标准建设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以云台片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的花果山外向型农业园为核心,建设4000hm2出口创汇农业园区,新增水生蔬菜266.7hm2、水生花卉66.7hm2,建设施蔬菜66.7hm2,新扩洋葱、甘蓝等创汇蔬菜333.3hm2,建成万亩浅水藕基地、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成为全市最大的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三是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生态园区。充分利用云台山山场资源,新建茶园266.7hm2、新植果园266.7hm2,建成万亩云雾茶基地、万亩鲜杂果基地,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加快建设樱桃谷采摘园、花果山云雾茶文化园、城隍庙生态休闲农业园。建立园区管理机构,成立园区管委会和园区投融资主体。

(2)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农业农村六项工程。一是农业园区工程。除了申报创建省级三大园区以外,每个乡镇新建一个66.7hm2以上的高效农业园,每个村结合“一村一品”特色村创建,新建或扩建百亩以上的特色农业示范园或养殖小区,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培育10户种养大户。二是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10年要新增设施农业666.7hm2,各类农业政策性资金将重点扶持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项目。三是精品茶果工程。云雾茶每年新扩266.7hm2,截至2012年全区云雾茶面积要达到1333.3hm2以上。2010年沿山新建千亩连片的樱桃、葡萄、冬枣等特色鲜杂果园2个以上。打造出深具影响力的采摘休闲园,推进农业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四是花卉苗木工程。迅速扩大鲜切花种植规模,每年新增133.3hm2,到2012年鲜切花面积要达到1000hm2,加快花卉交易市场建设,将新浦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鲜切花生产基地和花卉物流集散地。为满足城乡绿化需要,每年新建苗圃133.3hm2。五是规模养殖工程。大力发展规模畜禽养殖、规模水产养殖,保障城市肉品的供给。生猪规模养殖15万头以上,家禽育雏饲养量1000万羽以上,高效水产养殖发展到1333.3hm2。六是农民康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个市级康居示范村建设任务。每年重点建设5个康居示范村,将新村庄建设与村庄土地复垦、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相结合,盘活土地存量,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和农村二、三产业。

(3)改善发展环境,健全三大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科普宣传直接到田、科技服务直接到人的农技服务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每个村至少有1名农技员。加快引进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二是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法人集中,实现集约化生产。每年流转土地面积666.7hm2。三是建立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制定新浦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原产地农产品的地方标准。新创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3个。

参考文献:

[1]黄真国,黄秀敏.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1999(7):16-17.

[2]何洁,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