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课改十篇

时间:2023-04-10 16:41:38

高效课堂课改

高效课堂课改篇1

【关键词】新课改 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 课堂安排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境界的追求,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我个人认为,其表现为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课堂。学生在这种高效课堂下,学习过程是最重要的,成绩是伴随着学习过程而产生的附属品。学习过程扎实了,成绩自然也就高了。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

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造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拥有一节高效的课堂,课前需要精心准备的内容很多,不仅包括教师的备课,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准备,要想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也有所准备,指导学生的预习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二项式定理》一节课为例,具体阐释如下:

1.1 加强教师备课。

作为一名已经拥有七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我更侧重于教法的准备。

1.1.1 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探究出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因此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我采取的教法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来探究出新的内容,侧重点在于揭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融会贯通,并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整体上的驾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1.1.2 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些让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它。

1.2 指导学生预习。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上要学习到什么知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因此,预习环节对高效课堂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文已经说过,指导学生预习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让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因此,预习时,我先让学生复习 的展开式并通过它来探究两个问题:

(1)的展开式的各项 的次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此特点?

此问题的设置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便于学生参与到其中。问题2的设置与前面所学的组合相联系,既对组合的应用进行巩固,也为探求出新的知识作铺垫。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为主体,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规律。

(2)用组合的知识来探讨 的展开式的各项 在展开式中出现的次数(即展开式的各项的系数)

然后,再在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

(3) 的展开式是什么?

(4)依次类推,大家能否得到 的展开式?

(5) 的展开式有和特征?(提示:从展开式的项数;每项的次数;从前到后每项中 的次数等方面去探讨)

这五个问题的提出采取设疑的方式层层推进,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由特殊到一般,最终让学生发现规律,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当然,在完成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况是参差不齐的,这就需要学生深入学生当中,进行个别指导,切实夯实预习的实效性。

2.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2.1 为学生创设安全的情感氛围。

一节高效的课堂首先必须是轻松愉快的,是学生愿意上的,因此,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客观规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优良、平等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安全的情感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轻松地主动学习。具体表现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加强互动,多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让学生觉得自己只要说话,都会得到老师合理善意的指导,他就愿意发言了。

2.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在高效课堂培训时,陈力作报告时说过:“0到20分钟是高峰,20到30分钟是低谷,30到40分钟二次高峰”,所以,教师要有高超的导课艺术,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到课堂中,我个人认为,既然课前有充分的预习,利用预习成果来导课更能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节约时间,还是以《二项式定理》为例,在预习完成的基础上,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 的展开式有和特征?并做了提示:从展开式的项数;每项的次数;从前到后每项中 的次数等方面去探讨。

这个设问带有提示,目的是在学生已经探求出 的展开式后,让学生明确回答方向,进一步掌握二项式展开式的特征,使其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真正达到对知识整体上的驾驭。

老师进一步提出二项式系数和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的定义并对其说明

这样,学生便很快速的进入了课堂,节约了时间。

在学生理解了二项式定理之后,紧接着就应该是对其进行应用实战了,我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去完成, 先让学生自己看题,想思路,然后再小组讨论,提高效率,遵循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规律。最后,再进行课堂检测,整个课堂循序渐进,学生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时间得到了优化,使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掌握了知识点,初步构建出高效课堂。

2.3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教师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包含“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方面内容。

3.1 “教”的反思。

“教”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具体到每天的教学工作中,就是及时高效地完成教后记,学后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3.2 “学”的反思。

高效课堂课改篇2

一、教的高效

(一)课前准备。

1.深入理解教材意图,精心备课。

教材分析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只有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切实领会和掌握教材,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上课,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精心设计导学案和练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1)导学案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2)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活动,是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练习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定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中基本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练习难度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精心设计课前导入,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如此,如果课的引入部分是新颖的、有趣的,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住,集中精神听课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①开门见山,设计直奔主题的问题。

②带着目的,积极投入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今天的内容能解决生活中什么问题。学生知道这些目的后,便会端正学习态度,调节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

1.导学检查,查漏补缺。

检查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一是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检查落实学生自主预习情况,对目标的理解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重心;二是根据学生的留疑反馈进行精讲,重点突破。

2.注意“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讲授、提问、指导、评价。“三不讲”,过易的问题,过偏的问题,过难的问题不讲。

3.适当的激励机制。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而且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积极发言、认真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4.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5.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学的高效

(一)预习。

预习不只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同时,完成导学案,将疑难问题写出来交给组长。

(二)课堂学习要认真听,认真记,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抓住课堂45分钟。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三)巩固。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做作业,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师生互动的高效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相互帮助。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师生行为互动,合作交流,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及时引导、点拨。

四、手段运用的高效

多媒体课件有着形象直观,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化难为易;提高效率,节奏鲜明等特点,具有吸引力,它是介于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应该发挥其“桥”的作用。

(一)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使其主动调动各个感官参与学习,对课上所学的内容引起极大的兴趣和充分注意。

(二)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讲清教学重点,突破知识难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处理信息方便快捷的特点,精心选择好、设计好流程,合理解释和演示,活化这些现象,直观、形象地说明这些问题,教学的重点就很容易讲清,难点问题就很容易突破。

高效课堂课改篇3

一、突出理解高效课堂的“三个高效”

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但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达到“高效”的目标。笔者认为,高效课堂的“高”是衡量的尺度和标准,“效”是要达到的目标。“高效”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二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学会更多知识,培养多方面能力,取得高效益;三是指通过高效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整个教育过程发生质变,产生高效能。

二、突出明确高效课堂的“三个目标”

构建并实施高效课堂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学习,掌握技能;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因此,要达到以上三个目标,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以“少讲精讲,多动多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听、看、想、演、议、练”中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深入实施高效课堂的“三个过程”

(一)备课求实实在在

教师在平日的备课过程中,要深入钻研教材,透彻理解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做到备课认识到位,把握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所学内容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在本单元、本册教材及本学科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做到知识点和能力点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不能仅仅依赖教材,还要通过图书、网络等方式查找与本部分有关的课外材料,合理安排,融入课堂,使课本的知识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加形象生动。同时,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吃好吃饱”,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求活灵活现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味着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在“活”字上做文章,使教学内容活灵活现。首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辅助于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来实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方法更实用,更能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其次,要有活跃的教学状态。要充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最后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敢于质疑的情境,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质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变“学会”为“会学”。

(三)课后求总结反思

高效课堂课改篇4

关键词:高效 教学观念 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新时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今社会中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受到了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把新课标贯穿到实处。

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新课改实施之后,许多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在新课改下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进行课堂教学。即使有些教师想把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但是也仅仅局限于表面形式,不能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开展,从而在影响新课改实施进程的同时,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对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进行了探究。通过笔者的不断研究和改进,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下高效高中化学课堂构建的认识。

一、在教学观念上做好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改下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和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要想做好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工作,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有所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讲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在新课改下,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之后,要认真研究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只有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才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不断进行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

新课改中还倡导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这和传统课堂教学也有所不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最多的就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同时,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在课堂上获取成功的体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困生能够重树学习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在课前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才能够在进行教学时有所依据;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够在教学时应对自如。

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学生精心设计三维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知、情、意、行的相统一,做好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有机整合,实现所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也有所收获。

要做好教学设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完成设计任务。只有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优化教学资源,寻找新的切入点,使课堂教学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

三、做好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其中,从教学方法的改变入手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最好办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一定要发挥好化学实验的优势作用。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考试的压力,教师对化学实验不重视,在教学时仅仅按照考试大纲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没有发挥出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就要利用好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让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实验也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学生实验,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石佳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理化学习,2011,(07).

[2]王文贺.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平台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高效课堂课改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效率课堂

教学手段体现出的前卫性和新教学的理念有利于迅速提高对于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置身同样的教学模式和时间里能接受和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能力,从而掌握并加以运用。而这种教育模式是需要教师深思熟虑之后再结合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才能得到有效的成果,这里提出如下建议:

1 调查并把握学生基本的情况

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来说是整个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这也是教学模式最终的归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们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其中包括学生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1.1掌握学生自身储备的知识情况

在新课改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教学活动建立的基础是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所以说作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基础知识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分析,老师应当随意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如此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自我的基础知识和对教学接受的能力以及思考方式等。

1.2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

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会爆发出对学习数学有力的动力,才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调动其自身掌握的储备知识来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同时要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中创新,当然老师们在教学中也需要有创新的意识。

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感兴趣,便会导致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显得消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老师应非常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注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以及提高。

2 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

有效课堂教学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就能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如果学生能主动地探索学习并加以应用的话,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创新的权利,将他们放在课堂上最主体的地位,从而能凸显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导力。

2.1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便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和疑问,重点培养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老师们应设置一些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探究和思考答案。在学生心中,他们要以主人身份来学习,使其身心在学习中不被束缚,更乐观积极地去走完求知之路。

作为老师不要怕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质疑,老师们应积极对待学生对自身的挑战,这一点恰恰说明学生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此时正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来求知的好机会,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发言以及总结,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有利学习条件。

2.2让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改中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便是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式合作的方式。从而说明对于学生来说合作探究是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最佳时机。具体便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式能有效地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动合作的能力,这种方法无疑是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最佳方法。

从高校课堂这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课程改革,目前在实践阶段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课堂的管理又涉及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要想实现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去研究、去努力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实施后的课标已经要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会运用,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将数学与自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认识数学与社会与生活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姚兴文.探究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6):144

高效课堂课改篇6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数学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该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的教学观,应该把对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培养数学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观察者”、“帮助者”,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数学,允许每位同学用自己地方法和不同的速度去学习数学,使“导”在学、思、做、创等方面得到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广泛的互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提,凡是能由学生想的思路。教师不讲,凡是能由学生猜的结论,教师不给,凡是能由学生讲的例题,教师答,凡是能由学生说的表述,教师写。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想才能得到提升,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改变教学模式

现在的中学课堂教学的大致框架是:1、教学任务或目标的确立,以完成认识性目标为唯一目的,目标的设定是底层的,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或其他任务,或抽象,或附带,没有真正的地位;2、教学过程设计,其研究的重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掌握等,依然是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结构为重点的过程3、执行教案,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作答(希望他正确或错误),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一问一答,直接得出预定的答案为止。这个过程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这就是“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其教学观、学生观深深落下了应试教育的痕迹。

目前,我校在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针对创建优质高效课堂,提出并大力推广了“三导八环”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导”就是“导入、导学、导练”,”“八环”就是把课堂划分为八个环节,即::①创设情景,以情激趣;②出示目标,学有所依;③自主探究,展示自我;④合作交流,相互提升;⑤释疑解难,拓展延伸;⑥回顾小结,反思升华;⑦回扣目标,训练巩固;⑧作业分层,当堂达标。按照这一模式进行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分合有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思维方式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安排教学中的分合的时间和次数,保证一节课内既有统一讲授,答疑、点拨、小结。又要有分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要有分层的练习、评价和个别辅导,将全班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各自发展特点的学习环境。

(2)动静协调。要求教师授课中,一部分时间直接进行指导—--动,另一部分时间凭借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结-----静,还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助、互帮、互查、互评活动-----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根据学习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差异度,围绕教学主线,协调好“动”“静”对象和“动””静”时间,让每类学生都尽可能“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

(3)参与互动。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既要主动参与又要全面互动。一方面,通过揭示教学目标,设置思维坡度,适时点拨学生,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课堂上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互动的机会。

三、改变教学行为

数学课堂教学的很多问题,不仅来自教育理念,而且出在教学行为上。因此,我们应不断追求更加合理的教学行为。

首先,我们应学会教学反思,即反思自己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高效课堂课改篇7

(一)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自古以来,博学的最高境界即为“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在今天却恰恰相反,很少有这样的评价体系,人们对于天文地理知识普遍是忽视和陌生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把地理课当作“小课”,多半只是应付了事,毕业后,对于天文地理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感官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发现有很多人方向感极差,没有主观的立体的对空间的思维能力。而这正是由于地理知识方面的欠缺所导致的。因此,这种思维能力应从地理教学中得以培养和锻炼,教师通过高中地理的高效课堂的建立,注重地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因时因地制宜,将地理学科中专业的空间立体思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和理解这种思维形式,建立空间思维感官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和水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也应做出相应的提高,以满足教育发展和学生对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就是要更加强调教师的高效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效课堂的建立,促进了教师在教学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教学体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非常强的学科,如果高中地理教师不能科学合理地构造自己的教学体系,就不能将其更好地言传身教,学生在课堂上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授课前期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为地理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建立科学实践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的高效推进。

(二)以兴趣教学方式为主导,建立科学的教学导入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而学生的自主性的原动力来自于他们对于学科的兴趣。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如果对学科产生兴趣,便会在这方面提高非常快,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长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从形、声、文等各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并运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加以疏导,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助力学生做到心身具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延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探讨研究精神,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提问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结合,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从提问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灵的吸引力,以达到理想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逐步掌握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用之于实践。这种提问式教学,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地理高效课堂的进一步实现。

(四)建立完善的师生评价系统教学改进过程是一个学生与教师共同推进参与的过程,只有师生的共同参与努力才能实践教学与学习的共同的进步。制定完善的师生评价机制,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在实践当中必然会出现盲点和不足,而这些教师自身是无法知晓的,他们往往通过学生的反馈评价才能够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存在的瑕疵,才能知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真正需求。相应地,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引导,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建立完善的师生评测系统,可以推进实师生之间的有益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和完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健康推进。

高效课堂课改篇8

一. 启发引导,合作互助

课改,教师角色转变是关键,要给教师重新定位。我们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重点内容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在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表达,及时反馈与调控,提高点拨讲解的针对性和练的有效性。每节课的课时分配基本控制为“10+35",即教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问要达到35分钟左右。如何实现?我校将每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组成4-8人学习小组,形成生生互动平台。小组合作是“人人参与,机会均等”,问题自主解决,知识自主感悟,方法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互助。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极大挑战,是一种互动性的学习。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讲堂变学堂,被动变主动,低效变高效,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这种“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其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品质上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二. 自主探究,提高效能

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我们不要求教师的讲解要多么精彩,而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广度、形式、时间和效果,关注是否激发、开发、诱导、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在学生学习的合作性上,要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整堂课有着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在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化为学生的内源性动力,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使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蕴含着学生自主、自觉、自愿的学习,学习效率的提高自然在情理之中。

三. 精炼总结,反思归纳

实践证明,适时的总结、反思、沉淀是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提倡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对教师,我们提倡“三反思”,即教学前反思、教学实践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分析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得与失,甄别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进程的差异,进而使教学反思成为实施行动研究、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针对教学反思,实质上早在2004年,我校就已搭建了良好的载体,即学科备课小组,确定每周中有一天第1-2节课分别为各备课组活动时间,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交流、分工协作、共享资源、专业引领、合作研讨、评课说课、反思提升等提供了平台,基本形成了一种研究氛围和反思文化。

四 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高效课堂课改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媒体技术激趣教学生活教学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改变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挑战也是机遇,逐步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争取学习化学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是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之一,也是促使化学教学改革适应新课改和时展步调的重要因素所在。化学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化学教学方式和手段,依据教学实际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教学手段和形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以下几点将对如何使得高中化学课堂变得高效作出比较良好的说明。

一、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独有魅力。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事实,并且取得了一系列较为满意的教学成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独有魅力,是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的必经之路,也是促使化学这门课程与时代接轨的有力链接。具体来说,首先,高中化学中的物质构成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利用模型、投影片以及挂图等媒体展示属于比较常规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充分开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发掘化学这门课程的奥秘,比如电子云、极性分子以及有机化学中的各类分子等内容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微粒分子扩大为宏观图像,变静为动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所学概念和知识的本质,从而各个突破教学难点;其次,在我们的各种化学实验中,有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应当尽可能地少做,为了弥补这一欠缺,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制成多媒体课件,比如浓硫酸的稀释等实验,引导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去发现其中的原理,并积极地在课堂中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再者,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不是彻底否认传统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化学教学情况的实际需求,把握好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合理度,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充分结合激趣教学法。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艰涩和枯燥,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不仅困难甚至无从入手,教师在转变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在化学课堂中结合激趣教学法,能够获得不可替代的重要效果。详细一点来讲,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方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关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紫色随即褪色,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种现象体现的究竟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还是漂白性,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教师选出学生代表进行实验的验证,将刚才褪色的试管内液体加热,红色没有重现,说明不是漂白性。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在小组讨论中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有,高中生对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而他们的这种好奇心恰恰是发现化学奥秘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要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适当地穿插一些化学趣味故事以及化学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要积极地拓展化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和感悟化学的世界,丰富自己的见识和视野。总而言之,激趣教学法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若能使用得当,将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 探究生活教学法的活力。在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高中化学教师要具备引导自我和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世界的教学能力,并且延展生活教学法的范围,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增强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一,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课堂,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设置出满足不同学生兴趣需求的课堂模式,以学促教,并且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使得学生以主人翁的地位去探索所学化学知识的内涵,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第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化学的踪影,要抓住各种学习化学的机会,比如有一张关于苯酚软膏药品的说明书,让学生在认真阅读和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找出这样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苯酚温度较低、放置久了就会变红,不能同碱性药品混用等,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的疑问,然后在师生共同探讨之下总结出“苯酚具有酸性、易被氧化”的知识点,也为以后其他知识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模式;第三,生活教学法要以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为主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以课外作业的形式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化学课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答案并且在课堂中展示,这样一种学习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普及的力度不断加强,要求新课改的每一环节都要适应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通过探索和实践发掘最有效的形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亦是如此,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提升化学教学水平,为社会的进步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1.万鹏、丁雪峰《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高效课堂课改篇10

一、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而且这种渴望会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变得更加深层”。“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赏识学生、师生心灵相通,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形成良性的互动,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条件。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说、敢做并予以适时给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面带微笑,学生答对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多说“ Good!”, “Right”, ““You are clever”;当学生回答错了,就用“Don’t worry ,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next time .” “Don’t be nervous.”或者“It doesn’t matter , work harder” “Don’t lose heart.”等,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克服紧张的学习心理、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才感到轻松愉快、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其思维、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成绩。

二、营造学习氛围,强化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但在我国,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相对缺乏语言环境,没有良好的学习的条件,再加上课后大多没有机会运用。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存在记住难,忘得快,费时多收获低等现象。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甚至有的同学一开始就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怎样强化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布鲁纳曾说 “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的“饥饿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将单调枯燥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游戏、儿歌等调节课堂气氛;抓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将故事性较强的课文编成短剧进行角色表演,使学生在编排表演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在授课中适时布置音乐背景,会形成轻松的氛围,在歌曲中学习生词、句型和课文。学习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了解其节日: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等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百度或谷歌等网站查阅有关西方节日的具体信息。学生通过这种自主的学习形式,既能对西方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又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实践证明,愉悦的课堂,欢快的教学气氛,不仅能防止学生听课疲劳,又能是学生得到了艺术享受。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够调节思维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重视词汇教学,强化词汇积累,为学习好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是最明显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没有词汇的积累,就不可能推进英语学习。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困难,究其原因是记单词难。解决这一难题,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是在学生中广泛宣讲记忆词汇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或者说词汇是语言的生命。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二是努力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即自读——跟读——纠错——记忆。帮助学生设法摸清英语构词规律。如在教“成功地”一词时,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扩展形式:suc+cess=success(n。)——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这样的分析无疑方便了学生记忆。三是适时归纳,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比如我们可把与“看”相关的词汇归结为look,watch,gaze,glance,glare,stare,glimpse等。通过定期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词汇体系。四是重视词汇体现出的中英语言差异。如a blue movie。再以“dog”为例,中英两种文化对于该字的理解大相径庭。中文说“人”为狗是轻蔑、看不起,有侮辱之意。但英语国家确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主人忠实可靠,甚至出现了狗继承主人大笔遗产这种令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怪事。通过恰当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一方面将知识化解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和提高领悟英语及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有呈现、展开、深化、巩固的过程,又为学生记住、记牢知识提供捷径,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词汇的兴趣。

四、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