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10:39:01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1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写作课上,教师习惯于先讲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再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这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写作技巧,更不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写作课上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电影或视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利用影视作品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既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并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1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很难整堂课都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看学生是否有注意力分散现象。观察学生可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观察学生的情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情绪一定饱满、兴奋,此时学生会聚精会神地听课并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否则,说明教师的讲课方式有问题。二是观察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的思路是否和教师的讲解一致,能否对教师的提问立刻做出反应并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

2.2倾听学生的想法。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构建开放有活力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以及对教学的反馈,并对学生的反馈和疑问及时做出回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潜能。如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和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老师对于正确的回答要给予鼓励和认可,对不正确的回答也不能批评,要引导学生按正确的思路思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3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学习时,不但要学习语文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2.4创新教学模式。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印象。

三、结语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2

【关键词】教学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个比较长久的问题了,许多的教师和学校都在不停的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求能够得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面接受更多的知识。但是对于如何有效的去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这是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所造成的,语文学科与生活的练习紧密,课堂上面的理论比较的笼统,只是对于语文基本内容的一种概括,远远不如生活所接触到的知识丰富,因此对于课堂上如何有效的教学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文章便对于此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看法和分析,同时也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案。

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去接受更多的知识,教师大都会去在一节课中最大化的去讲课,讲授更多的知识,却没有去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学到的并不是很多。同时,教师应该转变过思想来,课堂上面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去主动积极的学习,将学生从要学转为想学。还有在课堂上面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语文是一门需要应用的学科,同实际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对于语文教学的同时也是教导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途径,学生思维的开发需要比较良好的问题情境作为铺垫。只是在课堂上面单纯的讲课并不能够使得学生达到情境的融入,加上课堂上面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少,因此,高效、轻松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无法构建起来。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起现代的课堂教学方式。想要去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教师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过来,把学生作为上课教学的主体,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在课堂上面讲授知识的量,而是要去针对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这里面包含着多个方面的目标:教学的目标多面化,教学的内容的多面化,教学的方法的多面化以及教学过程的多面化。同时还应该注重语文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对此产生兴趣,然后自然的去进行学习,这样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是比较显著的。

(2)备课工作需要精心完善。备课是上好课的必须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上课之前教师必学要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调整,对学生容易在哪些地方产生疑问,重难点进行有效的准备,怎么讲、如何讲都要进行思考,对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有对于所教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面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令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认真的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也是影响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那么在课堂上面接受知识的速度就会快很多,同时在预习的时候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并抓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工作。

(4)多元的化的去讲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那就会去不自觉的深入的去了解,去学习和探究有关语文的一切,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会百分百的集中注意力,努力的去接受知识。而想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在平常的教学中不能知识枯燥的叙述,还应该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比如:观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影、利用幻灯片教学、在讲述的同时播放实物对照等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才能够和教师进行学术上面的互动,共同的去学习和探究,提高课堂的质量。

(5)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分层异步教学的教学理念便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步。这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且可以使用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身上的教学方式。我们想要采取这种教学方式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上面的划分,当然这是在教师自己心目中的划分,并不需要学生知道,以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然后在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方法,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够使得课堂的质量能够稳步的继续拧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3

[关键词] 课堂小组讨论 教学效果 语文

美国教育学家B.S.布卢姆曾研究过不同教学方法所激起的学生思维过程,他指出在小组讨论期间,学生的思维比单纯教师用整节课教学要活跃,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十余年的职高教学中,深刻体会到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它可以调动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挖掘和发挥了每位学生的潜能。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组织课堂小组讨论的。

一、教师要设置好课堂小组讨论的内容和问题,组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来整节课堂小组讨论的。我自实施以来,一般都对学生进行分组,通常六人围成一小圈,班级三十几个人就可以分成五到六个组,这样团花簇锦似的分布在教室里。每当课前要求同学把六张桌搬成一块上课时,同学就知道这又是一节课堂小组讨论为主的语文课。一般地,那些朴实无华中心观点比较明确的文章往往会吸引学生,而且同学讨论起来也觉得有话可讲。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自学,充分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几个讨论题目在多媒体的屏幕上放出来:第一大题是指出课文里的特殊的文言现象,如一词多用的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第二大题是指出哪句话是文中作者的观点即心得所在,并联系自我实际进行讨论。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感受颇为深刻,各组同学都结合了自身的实际谈。在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我设置了三个大题目让学生讨论:托尔斯泰的坟墓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托尔期泰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用什么手法描写的?结果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讨论得头头是道。通过讨论,学生充分领会了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美和其崇高的人格美。

二、课堂小组讨论要在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中进行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优美流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同时要创造和谐、动人的讨论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出一种生动的场景和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如在讲授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抒情诗时,采用多媒体用大屏幕展放有关诗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朗读,引起学生讨论欣赏的兴趣。然后提出讨论的问题“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事实证明在上这节课时,学生的思维空前的活跃,说到爱情这话题,学生本身就感到莫名的兴奋。组织六人小组同时讨论,发言时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意义。在教学中我利用音乐来配合讨论,创设情境,充分发挥音乐美感作用,通过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样于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因为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讨论题目时必须全组成员团结一心,群策群力,能力协作。在与他人的观点相冲突时,又学会客观评判事实,协调化解矛盾。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整体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三、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的基础上组织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

论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由教师出,也可由学生提出,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争论、谈自己对作者的观点的理解和评价。比如,让一二组讨论,你喜欢林黛玉还是贾探春?为什么?三四组讨论:王熙凤值得学习吗?为什么?第五六组讨论:在现今,你是娶林黛玉为妻还是娶薛宝钗为妻?各组书记员要记下同学们的观点理由,看谁理由多且有价值,课后整理成文章张贴墙报。又比如,老师设置论题“阿Q精神好不好”?通过同学举手确定正、反方组织课堂辩论,进行摄像录音,过后再播放出来,让同学自我欣赏。整个过程,教师不把自己当作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理解,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学生可以摸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了创新的火花,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四、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控

小组活动时,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充分运用表扬、警告、鼓励等手段监督、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小组活动顺利时,教师应适当地给予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进行干预和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评价时,一定要总结与反馈。教师挑选部分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小组进行汇报表演。有必要时,我还把学生的表演摄录下来。在回放给全班同学看时,教师加以点评,指出学生在讨论时的各个优缺点。尽量以表扬激励为主。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师事前做了精心准备,但有时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分组欠合理,造成各组间实力不均衡,学生积极性受到影响;还有,在小组汇报时,往往是口头表达好一些的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发言较少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总之,运用课堂小组讨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来自教改实践的报告.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魅力;效率

在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任务和重点是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归宿和成就感,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贯彻,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小学生全面的、多层次素质教育放在最突出位置,这就要作为教师在转变的过程中树立全方位的思维,积极组织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学习。在此,根据我从事小学语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浅谈一下就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概括如下几点:

一、积极塑造教师在学生中的个人魅力

教师在小学生心中应该是积极向上、素质高尚、具有个人魅力的形象,在教学中、学习中是指导老师,在生活中是人生的导师。

1.深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理念、方法是教师有效教学必备的素质

教师只有具备教学必备的素质,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以及去促进教学的进步。

2.慈爱之心永存在教师心中是教师应有的素质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好每一名学生,对于小学生的差异性,要拥有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去包容、去理解、去关心性格与品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积极鼓励他们。

3.适应社会的发展去实施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对教师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改变传统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转变教学思想和思维,根据时代要求去实施有效的教学。

4.对教育工作事业的极其热爱作为教师的天职

对于教学事业,要把其放在心中的位置,对教学积极奋斗,努力钻研,把其看成天职一样对待这个事业。

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问技巧;教学效率

《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 就是教师要轻轻点拨那些对问题理解能力极强的学生;重重提醒那些对所学知识接受很差的学生。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要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简单一些,要不就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问的问题要有区别,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和角度,还要会问多问,才能使语文课堂的提问更加有效。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充分准备问题的“提”

1.教师对课堂提问要提前知道

教师要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深思熟虑,将问题的各种不同的回答要做到心中有数,所有的情况要考虑全面,并针对不同的答案作出相应的应对办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思维活跃的、知识面广等等,像我们班上的李娜同学就是一位思维敏捷、敢说敢问的孩子,有时课堂上的提问会让她联想到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会反问老师,这种情况下,我一般是先对她回答问题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不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前提条件下,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做出答案。如果事先不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短时间内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

2.提问要分出层次

对于设计好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时要有针对性,哪个问题需要让哪些同学回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同,这样会更好的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情况和学生的表情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但这种方式不可一成不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不就难以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调动的起来。难以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问要讲究一定的艺术特色

课堂提问一定要叙述清楚,表达明白,会大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教师语言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吐字清晰、干脆利落、语言规范等等。尽量不使用反问的提问句式,因为答案都包含在问题之中,不需要学生动脑,而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请同学们思考我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看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最好”、“请说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用这种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快速的进入问题的思索中去,最后做出正确率高的回答。

4.把握课堂提问的良好契机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握良好的时机,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使课堂提问更加科学,可以有助于把握提问的良好时机。如将提问分为:讲授新课前的复习巩固型、新知过渡型、讲授新知中的重点性、课堂结束型、临时发挥型、应用型等等。这样的分类提问,只要注意把握时机,一定会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把握有技巧的“问”

“提”是老师在备课时自己的想法设计是静态的,“问”那就是动态行为了,课堂上的“提”和“问”是师生互动的相互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课堂中的问能够真正体现出老师的提预设的怎样,有时教师提的好并不一定说明在课堂上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先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怎样的幼稚,多么的不切实际,都不要否定,挫伤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指名让学生回答,也可采用抢答的方式,展开竞赛,这样久而久之的训练,会逐步提高学生的灵活的思维敏捷性。

3. 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要用一定的语言文字清楚表达,好好利用我们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样一个意思的语句就有好多种说法,加上不同的语气去表达,效果也会不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要利用一定的说话口气和肢体语言的结合来达到一定的表达的效果。鼓励学生用一句完整的通顺流利的话回答问题。

4.注意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性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主要方式。有人把这种行为形象的比作“抛接球”的过程,在玩的时候,球不可能从同一个角度抛过来,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和方式去接住球。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也是如此,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出的答案能把意思说明白,说清楚就值得我们教师肯定。所以我们要在预设问题是要尽可能多的把所有情景考虑到,以便于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在课堂上的变数,是对老师本身的一种考验,如:思维是否敏捷、课堂的应变能力、专业技能等等。

总起来说,语文课堂提问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无处不在,时时刻刻显现出他的魅力所在,他的有效性体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的是否巧妙,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的主要方式,为学生的疑问解答搭建了一座桥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每节课上注意以上多谈到的提问的技巧,认真思考“多问几个问题”和“怎样提出问题”,真正实现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我们语文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促进学生有效发问[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3): 172.

[2] 王炎. 提问: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1): 203.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6

学法指导;拓展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63—01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和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1.紧盯教学内容。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节。因此,教师对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需要有的放矢,体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2.紧盯教学对象。教师的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使教学设计符合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这涉及到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把课堂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诱惑力,使学生充满兴趣。

我们小学教师接触的都是小孩子,课堂上有许多内容需要直观展示,作为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录音机、简笔画和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准备不充分,教师就会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有效的学法指导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亮点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和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四、针对性的拓展练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效减负;以学生为主体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师资设备,还是教师的职业技能,都得到了积极改善和提高。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升学率的提高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课堂上的表现许多都成了无用功,课堂互动出现冷场。小学语文课堂整体上出现了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严重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增效减负的含义分析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向课堂短暂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多管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配置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工作。增效其实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张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地、高效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会相应提升。减负主要是为学生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消化理论知识,在课外布置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类的题目,让学生尽可能地释放压力,在兴趣的支配下完成知识巩固,获得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步提升的效果。

三、增效减负的途径分析

1.丰富课堂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年纪,对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也十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方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注意力集中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知识的摄取,他们察觉到的学习负担也会缩小。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性格或者同学的性格自我推荐或者互相推荐进行表演角色的划分,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角色、内容的理解,愉快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2.创设个性、民主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发散,跳跃性较强,难以对一个事物保持长时间的关注。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观察学生,如果发现有学生想要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言。因为举手发言到允许发言的这段时间,学生可能思维受限难以表达自己的最初想法。教师不应该用应试教育的答案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全面否定学生的认知和想法。课堂上,教师要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共同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认知的蜕变,起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3.注重个体差异,展开分层教学

不同学生之间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是不科学的。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存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积累的学习过程,而不是通过短期努力就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不少学生虽然努力了,但是在短期内成绩很难取得进步,这时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受到打击,甚至萌生了弃学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分层教学,要将分层教学理论深入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25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主要是讲授教学大纲内容,完成大纲规定范围内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要留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和答疑,让学困生有时间梳理课堂教学内容,领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深入思考和答疑;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做一些课外拓展阅读或者是开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辩论会,让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总之,由于语言学习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增效减负,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23).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教学;高效课堂

就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存在着教学形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而这些,主要就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缺乏应有的互动。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务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互动教学,切实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在师生、生生积极的互动中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课文《四季》为例,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互动教学,成就高效课堂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互动:确定教学任务

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即课前、课中、课后。而三个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同样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具体来说,课前主要是确定教学任务的过程,课中主要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课后主要是进行知识延伸的过程。无论就哪一个环节而言,教师都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及互动。

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积极进行互动,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也就是确实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的制订,以便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因而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目标的确立中,积极通过互动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我想学”或者“我要学”的主动学习,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如,教学《四季》一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积极讨论一些问题:你眼中的四季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四季中的哪个季节?为什么?你希望了解四季的哪些知识?这样,学生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仅对四季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就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通过这样的互动讨论,有效地为之后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学生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这样,高效课堂的构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上文说到,完整的课堂教学并非单指课文讲解的环节,而是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等教学任务的环节,而课中则主要是在学生明确了相关教学任务后,通过各种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因而在确定了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互动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互动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现代课堂所淘汰,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切实通过互动教学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如,确定了《四季》的教学任务后,为了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积极采用互动教学,充分借助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是师生间的互动:指导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或者一些词汇来概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然后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四季的认识。然后是生生间的互动:在之前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间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积极的互动中有效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从而高效地完成了相关的教学任务。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点,还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自身以后的发展。

三、课后互动:进行知识延伸

所谓学以致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非完成了相关教学任务就意味着完成了所有教学,在课前互动确立教学任务、课堂互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互动,进行知识的拓展及延伸,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完成相关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还要积极进行课后互动,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对相关知识进行课后的拓展延伸至关重要,这不仅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后,应继续加强互动教学,有效进行知识拓展延伸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如,完成了《四季》这一课文的学习,为了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地进行互动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围绕“我爱春(夏、秋、冬)季”这一主题进行口头表达,要求在此过程中充分点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特点,并说明自己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或者通过反思的方式讨论“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然后畅所欲言,尽情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感悟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充斥着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教师及学生之间、学生及学生之间大胆沟通,积极交流,有效地做到了教学上的互动,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如此,无论是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是学生的发展,都迎刃而解。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切实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互动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王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语文学刊,2012(11).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9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达到高效,就是要学生按照下发的“导学案”自学,相互讨论商量解决问题,或尽量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笔者认为高效的语文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讲得少就能够达到,也不能以教师讲解的时间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们之所以反对教师讲解的时间多,其实是在反对一种教学模式,即: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是“霸权主义”,师生之间毫无沟通交流可言。这样的课堂是封闭的,学生的主体性是根本得不到发挥的。那么高效课堂所要突破的,正是这种封闭的课堂。但是,突破封闭的课堂,抓住了教师的讲解时间,是否就抓住了重点呢?笔者不敢苟同。一节语文课的课堂封闭与否,应该透过现象,直达本质,即: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否有效、高效?这对于语文课堂而言,是重中之重。

从课程意义上讲,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和交融,看重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语文课堂不能简单强调教师讲解的时间,而淡化师生间的交流,弱化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其经验、感悟和体验是有限的,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课堂上教师巧妙的引导、恰到好处的点拨和权威性的评价还是“必须的”。因此,我们思想上必须挣脱羁绊,不需要讲时不讲,需少讲时精讲,该大讲时畅讲、理直气壮地讲。可以这样说,课堂上不敢讲,该讲时不讲与泛泛地讲,讲得过多,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误区二:学生分组团坐学习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高效课堂中最精髓的部分。因此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都将学生按六人或八人一组分成小组,团团围坐展开讨论,以求得到在新学习方式运用上的认可,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广大语文教师对新的学习方式的高度重视。但是部分教师由此也产生一些偏颇认识,认为把学生分了组就是合作探究,讨论越热闹就越高效,笔者在下面学校视导时,有少数语文教师甚至提出“是否不分组讨论、不采取团坐式就不是高效课堂”的疑问。

我们不妨查一查“合作”一词的解释: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可见合作与分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分组学习虽然是合作探究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但应该承认的是,分组并非合作的惟一手段。在教学比武活动中,笔者通过观课,很明显发现,有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不均衡,不少学生自行其事,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还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全是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同时,有些自制力低下的小组还会乱中取乐,甚至给课堂带来混乱,起到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时一定要合理分组,科学搭配组员。同时要因“课”制宜,因“材”制宜,因“生”制宜,不能搞形式主义,把分组讨论作为语文课堂的装饰与点缀。至于团坐式、并坐式等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不能把是否采用这种形式看作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主要标准。可以肯定地说,那种看似热闹,学生却没有多少收获的语文课堂绝对不是高效的。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打造真正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还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弄清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式。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而不能简单地以教师讲解的时间多少、学生是否分组学习作为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主要标准。

其次语文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明确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同时,学校语文教研组要组织语文教师认真扎实搞好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要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活动中来,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共同消除认识上的误区。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篇10

关键字:语文课堂教学 显性合作教学 应用

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功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显性合作教学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广大相关理论爱好者与教学一线教师提供借鉴。现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显性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做以下介绍:

一、在讨论中合作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讨论中合作是单纯的生生合作,主要是同桌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扩展到前后位四人之间的合作讨论,或者是师生合作,拘泥于问答式,这种传统的合作模式只能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能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服务。这种讨论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学生被动地参与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的这短短的几十分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我们所讲的在讨论中合作,主要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学习共同体,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目前在学校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提高小组之间团队意识,还可以弥补集体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差异问题,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思维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桌的摆放也不拘泥于传统的排排坐的形式,而是小组围坐在一起,将小组成员作为一个学习整体,一个学习共同体,任何一个人遇到困难都可以寻求小组帮助,大家一起攻克难题。在确立了学习共同体之后,要确定学习任务,比如阅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使小组成员有讨论的话题,并由一个可以协调小组讨论的组长带领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参与其中,当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与指导。最后,让学生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与质疑,促进全班进行讨论,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与知识面。

二、在体验中合作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凡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往往会更真实,记忆的会更牢固;凡是死记硬背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逐渐模糊,甚至逐渐忘却。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增加学生亲身经历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见的体验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在情境体验中合作

在情景体验中合作是我们所熟悉的体验式学习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文本信息,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在真实的情境中把握文本带来的深层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情节,让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和个人生活经验,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小组展示结束后,请全班同学讨论谁演绎的角色最为像课文中描述的,让学生在表演欲讨论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二)在朗读体验中合作

朗读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体验合作教学模式,容易进行,又不耗时,效果又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要达到熟练背诵的地步,要养成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通过文本带来的深层次内容,分角色朗读是朗读体验中经常会用到的朗读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来揣摩自己所代表的人物的内心情感,用符合人物身份与性格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朗读。小组练习好后,进行全班的成果展示,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三)在实践体验中合作

语文教学很难使我们联想到社会实践,但我们也经常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真切地体会。比如,学生很容易在街头巷尾学习到生字,了解文字的使用情况,教师经常会让学生抄写不认识的字,增加识字量;又如春节的时候,让学生走街串巷,抄写对联,感受春节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了春联文化。最后,不能忽视的环节是,让学生们进行全班汇报,将大家的成果汇总在一起,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学生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更能记得牢,理解得深。

三、在探究中合作

通常人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没有探究,这是错误的。探究过程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合作学习,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课堂教学的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取,以及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新问题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因此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度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推崇。

我们所讲的探究式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商定小组探究的话题,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话题进行分析,形成小组的成果,并向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并由其他各组进行补充和纠错,这个过程应该在成果汇报结束后,在这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需要记录汇报的内容,待结束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照常适用。面对高难度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更为有效,问题会变得容易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小组汇报和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供各种证据证明自己的探究是正确的,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解决教师一言堂的问题,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这几种合作形式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合作形式,实践证明也是最为有效的合作形式。通过论述可以发现,显性合作教学模式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而是通过小组汇报、班级点评等形式贯穿在一起,小组汇报与班级讨论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环节有助于丰富大家的知识面,加深大家的理解深度,当然教师也是合作学习中的一员,不能置身事外,要适时地给与一些指导。这几种合作形式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探讨不会停止,一切有助于教学效果提高的教学模式都是值得尝试的。

参考文献:

[1]谢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显性合作学习活动形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08).

[2](美)约翰逊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7).

[3]刘玉静,高艳编著.合作学习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