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1:01:26

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范文篇1

对“多元文化”这一术语的探寻,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经过社会的进步、时间的推演,到1960年以后,它作为一种思潮真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这一切起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的文化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而在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殖民者的统治文化与原著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二是在移民国家中不同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的文化共存。”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殖民者与当地人民间的文化共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皆可共存。因此,多元文化就是指,一定范围内几种不同文化观念共存的现象。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承担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建设要靠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来承担,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和祖国的未来。在被多元文化浸染的现代高校,德育拥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1.高校德育更加需要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对外开放以及外交频繁促使中国文化思潮受到西方思想的浸染,而高校作为接受最新思想的第一阵地,也是最早受到西方文化侵蚀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被淡化。这种现象并不只在学生中存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也有这样的观念。德育也是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意识形态的教育一定要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渗透到生活中去

当今高校的德育还大多停留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教育最终必将被取代,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各种手段,将高校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高层次思想的熏陶。

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学生不再单一接触旧时期的文化观念,对于党的理论,有的学生感觉麻木,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大学生没能真正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更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现实享乐主义的文化观侵蚀了他们的头脑。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德育首先要做到让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而这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将这些先进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管理工作中去。

3.高校思想政治应更注重主体性与民主性

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之一就是民主观念与主体观念的差异,受西方经济体制、政治文明的影响,促使当代大学生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主体性觉醒。所谓主体性,是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发人的主体性,在接受先进文化思想教育后创造更灿烂的文明,因此,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更注重主体性的体现,不能将其视为德育的阻碍。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调整

1.调整高校德育的载体与人力资源

首先,要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高校德育载体就是指那些能够承载高校德育活动进行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事物,这里所指的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物质的,也可以是无形物质的。”载体对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承载着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已有的传统德育载体进行扩充。当今社会高校德育的载体,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应将高校德育寓于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等之中,同时要与时俱进,调整高校德育机制以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

其次,要注重调整高校德育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高校德育人力资源队伍主要指的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双重特性,首先,他们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创新者,是高校德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他们也是被创新的对象,他们也在社会中,他们的思想也必然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被重新塑造或改变。

2.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

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必然要求高校德育中将其作为主体来对待,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将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德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塑造人格健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多元文化的冲击同样造就了现代学生的“平等观念”,因此也就要求新时代的德育要注重调整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发展主体间的交往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与教师间地位的平等;二是指教师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个体,彼此间的平等也有助于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人类的进步带来文化的多元发展,多元文化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亦是深远而巨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德育的特点,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道理,刘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6).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6).

[3]傅大友,吴继霞,陈晓强.高校德育创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64.

高校德育范文篇2

1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二、互联网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发情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高校德育范文篇3

[关键词]德育实践;军校合作;思政教育;依托平台

高校德育实践是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校园生活和社会,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我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这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服务地方、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过程。它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德育认知的必要补充,是检验和升华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方式。德育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由此可见,德育实践又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德育素质养成的最后直接环节。德育实践工作不到位,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德育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国外高校也很注重大学生德育实践,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就非常强调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是突出个体道德经验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符合他的经验主义教育观: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强调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2]美国德育学家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德育理论也认为,“道德实践能力是道德行为主体进行道德活动的前提,道德素质养成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提升道德的认知水平,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根据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要素和标准来开展德育实践工作,细致遵循德育实践内涵,有效设计德育实践形式,大力提升德育实践质量。

一、目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主要是通过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专业实习训练、德育实践课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的有组织性的德育实践和以各类大学生公益活动为主的自发性的德育实践。总的来说,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主流价值观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年龄层次结构的变化、互联网新媒体和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高校德育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影响着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性。(一)德育实践缺乏充足而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在高校当中,跟德育工作最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应的,该课程的教师相对来说具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但是,这些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的是包括德育认知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德育实践教学工作,而无暇参与其他的诸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训练、德育实践课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德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其他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甚至班主任带队指导和管理。虽然其他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乃至班主任也具备相应的德育工作能力,但是,德育毕竟是一个专门的学术和实践领域,需要更加专业的教师来指导,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况且,即便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部分人员对道德以及德育的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以至于无法对德育实践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有效的专业考核评价。(二)德育实践活动本身缺乏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和指导。正是由于没能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而稳定的专业德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高校德育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和指导,甚至不少所谓的德育实践活动根本就不具备德育功能与特点,只是纯粹的专业实践或者调研志愿服务等。而且很多高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虽然也有校团委或者相关学院统一组织,但是缺乏个体的深入具体设计与指导。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乃至学术活动确实也具有德育的附加功能。例如,美国高校就十分重视通过学术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美国高校的专业教育也具有德育和价值观倾向。然而,德育有它自身的专业性和特点,即便是诸如上述美国的这种渗透德育的学术活动,也是高校教师基于德育实践的视角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指导,才能做到学术活动与德育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术效果与德育效果相统一的目标。所以,德育实践不是简单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放任学生去自主实践。(三)德育实践过程缺乏实时规范的监督与管理。因为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的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与指导,因此缺乏对德育实践过程的实时规范的监督与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安全保障、分工落实、专业指导和过程评价等问题。实时规范的过程监督与管理对大学生在实践过程的德育动机和行为纠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做出准确的形成性评价。然而,目前而言,这些方面都有所欠缺。(四)德育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好的德育实践考核机制往往具备良好的导向、诊断和反馈功能,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就目前高校的德育实践考核机制而言,由于缺乏过程监督和管理,一般侧重的是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这可能导致学生轻视实践过程而只注重实践成果的整理,甚至可能出现学生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现象。另外,从评价内容而言,评价指标主要是对学生调研论文、活动总结、实践照片等方面考查,没能对学生在德育实践前后的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和指标进行测量和对比,有时候很难体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变化与提升,也就没有很好的反馈和持续改进。

二、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高校德育实践而言,要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遵循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学科规律,利用相应的德育实践手段来开展德育实践教学和工作之外,也有很多值得依托的社会平台与资源。其中,军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平台。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这是新时代高校发展和军队改革开创共赢局面的重要尝试举措,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可行性。(一)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在军、校合作领域的贯彻实践,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党的报告中,共有三处提到了“军民融合”,旗帜鲜明地凸显了军民融合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阐明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构建了一个从思想理论到战略布局再到具体任务的完整体系,为在新时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军、校融合应该是军民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与方向。因此,加强军、校合作,依托军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途径。另一方面,上述两者也为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二)是新时代完善大学生征兵入伍机制的创新探索,具有实现军、校共赢的现实意义。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能够创新和拓展高校德育实践的途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高校德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军队向高学历、高素质和现代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军、校共赢,共同发展。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高校能为其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军事人才和兵源。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征兵入伍机制,鼓励和号召在校或者应届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就是为了提高军队整体的综合素养,提高军队战斗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但是,根据课题组的实践调研发现,大学生入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说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身体素质较差、纪律和责任意识需要提高、入伍动机功利化等等。不仅没能给军队带去新的气象,新的面貌,反而是加大了军队的培养成本。如果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德育实践,让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防军事教育和训练,提高大学生相应的国防军事意识和能力,有助于部分同学参军入伍之后迅速、良好地适应军队生活环境,为军队充实新鲜活力的血液,从而真正促进军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军队非常强调纪律和责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对高校来说,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最薄弱的地方。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充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三)符合现代学校制度和军队目标的本质共性,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所谓军队,就是执行特定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军队非常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军队也具有教育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防军事素养教育、军事体能训练以及道德教育等方式,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军事作战能力的优秀士兵和军事人才。而我们如果追溯现代学校制度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现代学校制度以及现代学校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它的目的也是为国家培养包括军事人才和忠诚的士兵在内的各类国家急需的人才。现代学校教育,即所谓的K-12教育体系,最早是由普鲁士人于18世纪中期开始建立实施的。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要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重要服从国王。[3]虽然现代学校制度的这个起源与目的一直以来遭受批判,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校制度正在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和文明的方向转变和演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学校制度通过某种有组织有纪律的乃至强制的方式来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的目的没有改变。虽然普鲁士人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主要侧重于基础义务教育,但是,在约半个世纪后19世纪初,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威廉•冯•洪堡就负责筹建了具有世界“现代大学之母”之称的柏林大学。由此看来,现代大学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以基础义务教育为主的现代学校制度。另外,国家教委年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都说明,高校德育工作和国防教育是互为补充的。国防教育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综上所述,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素质的国防军事人才,也是当今高校尤其是中国高校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反之,我们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是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双方都既是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也都具有现实的条件,允许开辟合作共赢的创新道路。

三、以军队为依托的高校大学德育实践模式与途径

随着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和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发展,借鉴军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乃至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的依托平台,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价值与意义。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将仅从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平台而非仅仅是借鉴其管理和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研究其实现的模式途径,以避免后者已有之滥觞。主要通过某种载体将军队和高校做到现实的联结与融合,尤其是通过资源共享共建的方式,真正实现军校融合,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实践的效果。(一)建立基于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军、校联合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国防教育是相对于社会国防教育而言的,属于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它指的是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的,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是社会国防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精神和国防技能为主的教育活动。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全面、知识复合、能力综合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4]为此,高校和军队应该在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联合制定军、校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并建立长效机制。开设并创新以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为主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对象必须覆盖全体学生。在人才培养内容或目标方面,尤其是要加强国防精神教育,主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防,树立保卫祖国意识,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主要内容包含: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尚武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国防道德及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等。在培养方式方面,军、校要重点在师资、教育资源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尤其是要基于大学生的身心规律和教育规律,充分挖掘国防军事教育当中的德育实践方式与价值,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避免一刀切和一把抓。(二)将国防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相结合,不断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以及国防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崇高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军事理论修养与技能并同时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德育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且现代科学也证明,一个人的道德与他的性格、人格与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包括德育实践,需要遵循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规律与规范,就德育工作的内容而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军事教育应该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将国防军事教育融入其中,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德育治理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国防军事教育中心,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政理论课程当中,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载体方面进行拓展与革新。一是建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军事国防教育为主要途径的的德育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借助军队的资源与力量,开展德育实践工作。(三)探索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营造良好的军、校融合氛围。中国军营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治为核心,以大众化为风格,以战争和生产建设为服务目标的文化。[5]探索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让地方部队进驻高校,参与学校基层管理、校园秩序维护和以及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将包括军营物质文化,军营制度文化,军营精神文化以及军营行为文化在内的优良的军营文化和军营作风带到高校,对高校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潜意识的影响与熏陶。当然,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要满足几个前提,一是军、校双方都要遵循和服从军队的保密制度,这是基于国家军事安全的需要。二是军队不主导、不干涉高校的政策制定和日常管理。地方军队进驻高校不意味着要将高校军事化,而只是借助军队的资源与力量,参与高校基层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安全保障和国防军事教育。三是制定健全的制度保障,明确军校合作的内容、形式与界限职责。就进驻部队的职责而言,一是参与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例如日常巡逻、重大活动秩序维护、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二是组织和参与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丰富大学生德育实践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精神。三是负责开展大学国防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实践训练等工作,承担相应的教学与管理任务,从而保证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发挥学校与地方军队深入合作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五是宣传国家大学生征兵入伍制度,同时,有意识地挑选和培养具有征兵入伍意愿的大学生,做好相关“预科”工作。尽管以上所阐述的驻校军队的职责各有任务侧重,但最终它对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综合性的影响力。当然,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必须还要考虑驻校部队的规模、对接管理以及相关考核工作等,确保驻校部队在不影响高校正常管理运行和军队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高校德育实践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四)探索建立高校师生进军营参观、学习和实践的常规和长效机制。借助军营文化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借鉴军队管理与教育模式,乃至采取地方军队驻校制度,固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是,让师生有机会走进军营,接近军队,为军事化的德育实践营造良好的军事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军训为例,由于考虑到军队的国防军事安全保密性和保证军队的正常工作,高校大学生军训基本上是邀请军队士兵进入校园开展军训工作。但是,由于军训的时长以及实际军训环境氛围,大多数大学生军训只是局限于军姿步伐和宿舍内务训练,很难接触到军事文化的深层次的内涵元素,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军事训练效果。如果能够针对大学生军训的需求,结合军队工作纪律,对大学生入军营进行军训进行专门有效的设计与组织管理,将大大提升军训的效果。由于大学生军训是每年都要开展的常规工作,因此,学校可以联合军队,在军队中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军事训练管理中心,开辟专门的设备场地,承接各个地方高校的军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军训强度,拓展军训内容,丰富军训形式,严肃军训纪律,从而提升军训效果。基于军事化或准军事化德育实践的需求,建议地方军区可以筛选部分军队单位,建立专门的高校大学生军营学习实践管理中心,负责高校与军队的相关合作事宜,将大学生培养纳入军队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既能够帮助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也能间接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士兵或士官等军事人才。(五)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和竞赛,营造具有军事文化氛围的德育实践校园文化氛围。在上述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将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和文化活动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借助军队的各项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军事体育活动和竞赛。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托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力求实效的自我教育活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以大学生征兵入伍、军事训练、与国防有关的节假日(建军节、建党节、国庆日)等时机为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当然,为了保证实效性,需要军队的直接参与组织或指导。依托军队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在以往借鉴和参考军队管理和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军队的直接参与性与操作性。这是实践与探索新时代军民融合理论,拓展高校德育实践的途径,同时也是军队探索服务地方机制的重要尝试。重在发挥军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直接参与性,有助于发挥军队的制度、文化、精神和行为方面的优势,培养政治合格,道德优良,专业突出的新时代优秀大学毕业生,为社会,乃至直接为军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18-07-20].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叶明娟.大学生德育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43-45.

高校德育范文篇4

2.考试作弊现象呈上升趋势。这是高校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最令高校管理者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

3.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大学生中流行各种各样的人情消费,如同乡会、同学生日会、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大学生的恋爱费用同样居高不下,他们互送礼物、周末舞会、出外旅游都要花掉不少的金钱。这些人际消费的蔓延,既增加了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大学生在追求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就会产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因此相互攀比就有了产生的土壤。

4.虚假包装越来越厉害。这种现象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中表现最为明显。他们一方面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吃亏,于是在应聘材料上造假,不计其数的“冒牌学生干部”应运而生。

5.拖欠贷款现象严重。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因而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举步维艰。

6.学术造假盛行。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只要你付钱就可以请别人帮你完成论文;东抄西凑的论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于是,大家的心态不平衡了。学术与金钱建立了牢固的关系。

二、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学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要低于扩招前,自信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认可度也有所下降,使得学生思想比较混乱,认为前途迷茫;再加之有些地方德育观念陈旧、德育体制僵化、德育过程形式主义严重,从而导致了这一领域的德育工作较被动,德育效果较差,难以适应新形势。

1.片面认识德育功能。德育既有社会功能又有个体功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但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与人二者之间人又是更根本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社会只不过是人的存在形式和人的本质的表现。个体的享用功能追求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道德性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只有使德育的自我享用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发挥,才得以使学生不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不把道德教育视为一种异己力量,而当作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此,道德教育才可能成为一种“愉快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有的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作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体的“管制”,忽视道德与个体的休戚相关,忽视德育特有的激发人向善、行善的审美功能,把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绝对地对立起来,从而导致了师生情感的对立。这种德育观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道德主体的转化。

2.把德育变成“理论化”,“两课”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德育的主渠道之一是通过“两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老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则带着抵触情绪听课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当然,当前“两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怎样和实际相结合,怎样能帮助同学们释疑解惑。其实,同学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惑,渴望在“两课”得到疏导,获得帮助,但在“两课”上却很难得到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德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并主要在实践中进行的教育活动。我们现行的德育忽视德育对象的主体参与、选择和内在情感需要,没有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没有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的预期目标。

3.德育过程简单化。德育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在当前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端:

(1)以管代导。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管理,只要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就可以使学生服服贴贴。这种高压式的德育,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容易形成双重人格的现象:在校服从一切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

(2)主客体颠倒。德育过程没有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方法、手段,而是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视德育为外在的东西而不愿接受。

(3)德育过程形式化明显。德育过程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完整体系,而是单纯地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完成之后,常以表面性的结果,如“效果显著”、“成绩很大”来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至于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到底是否发生了变化则少人问津。

4.德育理论研究滞后。对高校德育而言,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挑战,特别需要有理论研究的支持。只有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德育工作才会做得更主动、更有力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没有意识到德育需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并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德育理论研究队伍,对德育基础理论和德育工作方法创新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没有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育研究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到位。

三、当前高校德育建设的途径

如何根据德育的客观规律,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真正把德育作为发展人、完善人的外在条件,而不是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的绳索,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时代交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大学德育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德育环境的创造,以便更好地适应、利用良好的德育环境。首先,学校要真正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将德育工作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形成全体教职工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来做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其次,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内各种行为规范、制度和纪律建设,形成一个学术氛围浓郁、人际关系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再次,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德育只有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状况。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应在德育工作方法上体现以人为本。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彻底摒弃家长式的作风和绝对权威的意识,以民主的作风和疏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德育内容上也应体现以人为本,要摆脱德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化”倾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品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己任,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内在需要相结合,切实解决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通过校领导接待日、书记校长信箱、学生代表座谈、校园网、等手段,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认真加以解决。要认真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积极构建完善的助学体系,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应当成为师生起码的品德,又应该成为各高校的一种风气。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大学生应把“八荣八耻”作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过程,既是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载体。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和认识社会,直接接触群众,了解广大群众生活状况,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样,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自觉与政治思想理论结合到一块,对理论的认同度也会随之提高。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能积极推动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合格人才,这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仍较薄弱。要搞好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关键还在于建设好一支短小精干的包括德育专业任课教师在内的专职德育工作者队伍,努力提高其整体素质。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首先就是要抓好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他们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当前德育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所以必须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青年报,2004-10-21.

[2]冯文全.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李晗龙,高志刚,闫广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唐华生,叶怀凡.坚持以人为本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兼论当前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5).

高校德育范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1999)05-0084-03

高校德育评估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它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高校德育作出评述与估量。“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它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为依据;而“估量”则侧重于定量,以反映高校德育目标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即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德育评估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统一,是对高校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某种意义下的价值判断。本文就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及评估的分值问题等作些探讨。

一德育评估的客体问题

评估的客体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认为评估客体可以随便设定,这是严重的失误。

要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很有必要进行德育评估。实践证明: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评估得以实现,必须具备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即评估者,评估客体(被评估者),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依据),评估的程序和方法,评估结果及其表达和解释。在诸要素中,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及评估的程序和方法都是以特定的评估客体为前提的,因此评估客体的确定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评估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分别确定评估客体。第一层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高等学校的评估。主要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及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力量对高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评估。如浙江省教委、教育工委制定《浙江省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评估标准》,对各高等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进行评估。第二层面:学校对各设定集体的评估。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展开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各设定集体进行评估。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制定《班风、年级学生工作评估条例》,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情况、学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第三层面:各系(院、分院)对学生个体德育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使德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学生德育测评方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德育评估分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纵横交叉的目标连锁体系,从而实现高校德育总目标。

高校德育在第一层面、第三层面上的评估开展得比较顺利,成效也较为显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评估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有的院校放弃了在这一层面上的评估;有的院校评估客体设定“失当”,极大地阻碍了德育评估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做好德育评估工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力量,取得各方面支持、共识。系(院、分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必须吸收进入评估领导班子。

如果以系(院、分院)作为评估客体,系(院、分院)分管领导作为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置于“被评估者”的地位,这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二位一体”的矛盾、冲突是无法回避、解决的。因此,以系级单位作为评估客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能成立的,它违背了使评估得以有效进行的诸要素的独立性。

以年级、班级作为评估客体,克服了上述矛盾,评估客体的直接承担者是各年级(以系、专业为单位)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比较“超脱”地开展工作。作为系级学生工作负责人,一方面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德育评估,领导其所在各年级积极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各班级开展班风达标活动。另一方面,他又作为评估者,检查、督促全校的德育工作,特别关心其所在系(分院)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经常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作为众多评估客体的承担者——年级主任,既是德育目标的执行者,又是实施具体目标的领导者,他们经常处在“决策者”的地位,他们权衡、考虑如何有效地落实德育目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各评估客体的竞争性,还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管理干部,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建立以系(院、分院)为实体,以其年级为相对独立的学生工作格局,配足一定数量的年级主任并确定其工作职责,开展年级学生工作竞赛、班风竞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二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

在《论高校德育的目标管理》一文中,笔者曾就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情。《大纲》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大纲》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及其具体的规格要求,起到了“导航”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个“具体的规格要求”还是比较笼统的,抽象的。在具体的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把《大纲》内化为自己的德育要求,形成自己的德育目标,建构属于自己的、具体的、动态的德育目标体系。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定性地反映高校德育工作努力方向。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必须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上升到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值化的,同一德育目标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指标也可以反映几方面的德育目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明确德育目标与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是建构科学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

建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体现先进性与方向性,指标、权重、标准都应体现时代精神,它应该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评估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打上时代烙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目标本身是体现时代特色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应与德育目标一致,体现时代要求。

二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其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建立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切实可行的、广大师生都能接受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是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德育评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过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又是重要的前提。评估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的简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如果过于理想化势必造成操作困难;评估指标体系如果过于简单就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德育状况,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是德育评估指标体系要具有独立性。同一层次的指标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每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独特的含义,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每项指标的含义尽可能不重复,逻辑上必须是并列的,避免交叉或因果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要考虑因素的可行性。既简单易行,又抓住主要问题;既不能抽象、笼统地用简单空泛的“公式”硬套生动的具体的德育实践,又不能过于繁琐、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用琐碎、孤立、繁杂的“目标集合”来冲淡学校德育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经过反复筛选和提炼,形成完整而简练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三德育评估的分值问题

评估分值是评估客体德育状况的物化形式,是德育评估的量化体现,是“估”的结果。因此把德育评估的分值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德育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德育目标,建构德育评估体系X,各具体评估指标xi。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是具体到抽象的反复过程,我们建立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能是尽可能地反映德育目标,而不可能全部、完全反映德育目标。而德育的实践领域是极其生动和丰富的,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领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德育评估体系的非完全性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必将导致评估分值的不确定性。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只要评估项目xi,各项目xi的权重ai({图}ai=1),项目xi的评估等级(赋值给分法)这三个要素,只要其中有一个稍作调整,其评估的分值都将发生变化,这是评估体系本身所致。

造成评估分值不确定性的另一个原因是“评估过程”。在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前提下,根据评估条例,进行跟踪调查、信息搜集、总汇、数据处理。由于:(1)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信息收集的不完全。德育评估是在完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过程及其程序的复杂性,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信息丢失现象。(2)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评估者认识上的偏差及感情因素,在信息汇总,掌握处理等方面造成偏差,影响评估分值。

德育评估的分值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标志。实际上,分值不过是“估量”的结果,还需要对德育工作作出“评述”。在尚未建立德育评估体制时,我们对德育工作只进行简单的定性描述,缺乏的正是这种上升为定量的分析;而德育评估付诸实践以后,“矫枉过正”,如果反过来又忽略了定性评估,用公布分数、排名次等的方法,简单地处理“估”的结果,那就大大地违背了德育评估工作的初衷。德育评估也难以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激励强化作用、调节控制作用。“评述”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德育评估的分值进行解释,分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值符号,蕴含着一定的价值、意义;(2)对评估客体进行适当评价,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加强,指出长处、短处,优点、缺点;(3)对评估对象的变化(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高校德育范文篇6

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

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

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

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

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

透过以上对“适应社会”内涵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种流行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对此作出深刻反思。

其一是“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并要求学生予以行为外化,推行用考核规范识记和观察行为的办法来检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反映到德育内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为规范轻道德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为多年难改的积习。无论是打开教材,还是走进教室,充斥书本的规范堆积与弥漫课堂的规范灌输到处都昭示出规范教育的至上性与心理教育的可有可无。显然,高校这种“惟道德规范是育”的做法既是对“道德行为源于道德心理”这一德行发生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大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的机械规定,其不适应社会之处必然无法掩盖: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没有了对大学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维的关注,使得大学生基本上过着一种“你规划、我遵守”的只有服从没有分析和判断的“空心”型道德生活;另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疏忽了对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意念因素的重视,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通常是一种无积极道德意向参与和推动的勉强行为,而且当大学生面对诸如假公济私、权钱交易、坑蒙拐骗等丑陋的道德现象时,他还容易因道德需要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意志的动摇而随波逐流。

其二是“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众所周知,出于为社会培养大人、圣人、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德育目的,传统的德育在内容建构上总是超乎现实地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理想教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想化德育仍在一些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其通常表现就是无视大学生丰富多样和多层次的道德生活方式和目标,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唯一追求,高校德育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被定格为培养大学生崇高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社会理想的超级成人规划,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道德关注和追问则被遗憾地视为“小儿科问题”而不屑一谈。然而,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它以“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即道德不仅源于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实践服务,而且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既要体现其直面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现实需要以利于他们积极顺应社会,也要彰显它超越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理想性,使大学生在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能够合理同化社会。因而“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实质上是一种肢解道德本质、弱化德育功能的德育,其操作的结果必然要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社会症状。

其三是“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这是一种在当今高校最为常见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其特点是整个德育内容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律令的阐述都侧重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经济生活的适应。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在展示其社会适应性上只利于大学生在经济领域恰当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并不能帮助大学生在非经济领域赢得其生活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受经济机制的内在制约,经济道德只能在经济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生活,高校如果一味强调经济道德的价值取向,那么,仅以“经济人”身份去参与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就难免经常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同“家庭人”、“公共场所人”等社会人的价值选择相冲突的道德困境,并在对非经济领域道德现象的毫无准备中而一筹莫展,显得十足的道德无能。

三、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校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种种表现反复告诫我们:问题不在于德育是否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生活,而在于怎样积极影响他们的道德生活。鉴于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根源在于高校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道德的经济适应性与道德的社会适应性等关系上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那么,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就有赖于高校克服以上模式的肤浅与狭隘。如下由“八个一”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构建模式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1.树立一个课程学习目的──适应社会道德生活。这是为引导大学生自觉反思并优化其道德需要而安排的德育内容。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内心产生的对一定道德体系的倾向性。作为人的需要系统中一种高级形式,道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和充实着作为社会关系的人才有的独特本质。而且没有道德需要,个体不可能进一步产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而努力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动机和行为。因而阐述道德需要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进行“为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目的牵引等就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首要安排。

2.掌握一个价值取舍方法──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辨善明恶。这是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安排的德育内容。行以知为基础。道德认知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善恶辨识尺度对道德范例进行价值分析,从中获取稳定而清晰的道德新知的过程。该过程既体现了个体于辨识道德范例中获得正确价值取向以化解其道德困惑和冲突的能力,也彰显了个体对道德新知的适应条件和范围予以理解的思维力量,因而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准备。针对很多大学生在“具有陌生性、间接性和变动性等性质的现代道德关系”[4]面前迷茫不已或是非难辨,所以,为帮助那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能够辨善明恶,使他们能够避免或减少道德迷糊和道德无能,就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只不过高校在传授道德认知内容时应明确地把道德范例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同时强调“三个代表”在辨认道德范例价值上的参考作用,并以从认知道德范例中获得能够恰当处理道德关系的价值取向为目的。

3.认识一个道德生活瓶颈──只有具备积极且深厚的道德情感才能自觉地扬善弃恶。道德实践活动不是理性因素的单一作用所致,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或好恶等方面的心理反映。道德情感的性质和表现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特定道德情境中其道德行为能否得到及时的催化与自觉的协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防范“知而不愿行”、“明知却故犯”或“行而不尽力”的重要心理保证。在这点上,高校有必要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向大学生阐释其对自然、他人、社会、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和幸福感,使道德情感在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催化和调控功能。

4.懂得一个道德实践常识──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履行好道德义务。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往往是知而难行或行无始终,其根本原因是他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缺乏排难抗惑的决心和毅力,即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鉴于此,科学分析道德意志这一道德心理因素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概括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特征,总结大学生锤炼道德意志的途径和方法等同样不应游离于德育内容体系之外。

5.解决一个现实道德问题──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从各国高校德育实践来看,无论怎样提倡崇高的道德理想,其基本着力点仍在于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因为是以其能够内化、践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对法律规范的坚守)为重要标志,故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从来就是高校德育的应有选择。高校不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对这些涉及公共场合、家庭和职业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予以详细解读,[5]使大学生能够借此操作而顺应社会基本要求。

6.关注一个时下道德热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意识的发展。这一内容主要是指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掌握和更新的道德法则、原则、理念和规范。它包括“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生活法则、“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6]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全球化生活理念[7],以及进取、尊知[8]、爱国[9]、合作[10]等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的发展中通过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与社会、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等关系,成为当前反对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积极同化时代者。

7.学会一个心理调适手段──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适。安排这一内容的原因就在于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社交、结友、恋爱和择业中普遍伴有心理失衡,而作为辅导大学生心理之主力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求新、自信、宽容、自制和务实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就既是辅助大学生克服消极性心理失衡的必要手段,也是牵引其自觉地化心理失衡为心理平衡之新起点的根本方略。

8.收获一个人生思考心得──人才不是人材。出于对大学生将“人才等同于人材”这一错误人生观的矫正,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醒智商较高的大学生: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可以做事,甚至是做“大事”的人,而人材则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乏良好的人际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一块可以做事、能做好事的有用之材。人材的行为不仅仅只具有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物化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在社会道德尤其是科技道德的自觉遵守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美化自我人生的目的价值。所以,时刻拥有一颗“努力学习、奉献社会”的公心,处处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理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正如德育不是万能的一样,上述德育内容的构建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也不是万能的。它所针对的更多的是那种不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操作,期待我们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增强德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使高校德育在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失它应有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本文所讲“德育”特指“道德教育”,而非指专业以外集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两课”内容在内的涵义广泛而模糊的德育。这样界定的目的是避免把德育内涵无限泛化后将专业教育同德育对立起来。

[2][3]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328,208.

[4]邓泽球.论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新发展[M].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3):262-268.

[5]夏伟东.解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伦理学研究,2002(1):11-12.

[6][8]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J].当代青年研究,2002(4):8-9.

[7]王大龙.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J].光明日报,1995-11-10.

[9]顾蓓熙.全球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3(3):55-56.

高校德育范文篇7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高校;德育

一、从“人”出发: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弱化,与高校德育实践中整体取向上存在的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性。有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60年来,高校德育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政治教育”,这种倾向“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1],影响了德育有效性。二是过分强调德育的功利性。有人指出,德育实效低下根源的内核即“功利主义德育观”[2]。长期以来,德育被视作“消防队”、“救火车”角色,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过分突出“学校德育的外在功能”,即“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3]。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还表现在,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求“效”心切,往往将德育的目标作为德育的起点,由此造成忽视学生思想、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单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4]三是过分强调德育的独立性。即德育的实施与高等学校其他的教育渠道、教育环节割裂开来,“强调德育自身功能多、其他教育的德育功能少”。而事实上,“德育与其他几育相比较,基独立性要弱得多,光靠德育自身而忽视其他几育的德育因素,就不可能收到好的德育效果。”[5]

二、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理念的基本价值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因此,德育尤其要重视情感因素。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都应当融入情感。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德育强调情感的作用,即强调德育中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强化、放大、动力、激励作用。情感不仅成为生命需要最重要的标志,而且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才有最基本的保证。高校德育一定要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要有人情味。

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实现德育的价值、定位、职能三统一。(1)是在德育的价值上,要实现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这是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追求。德育的社会价值一定包括了个体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个体价值。所谓个体价值,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尊重,自主、自立、自我发展。在利益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重视德育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都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陶冶情操,塑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这其实就是实现社会价值或个体价值的统一。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错位,重智轻德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按照这种片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概括为:有智商的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独创,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信仰,有目标没有希望,最后出现有青春没有热血的危险结果。(2)是在德育的定位上,要实现德育的政治定位和德育的教育定位的统一。德育的政治定位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的教育定位就是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灵魂,德育要为其他教育育提供动力、导向、保障作用。(3)是在德育的职能上,实现德育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当前更应当强调服务。一般来讲,学生思想问题有三类。一是属于是非不够清楚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思想教育;二是属于行为养成问题,主要靠以管理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三是属于具体利益、具体问题引起的思想情绪问题,主要靠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总之,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路径探讨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德育提出了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新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的主导,人文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底蕴,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国际人才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借鉴。这些新要求高校德育的路径探讨上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做人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

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本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有关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部分毕业生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而忽略了做人的根本,过分重视功利的东西,而忽略了情感和理想。用人单位一致提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办学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能力不足,责任可补。中国历史上强调做君子,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才是圣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对理想、信念、责任的升华。

奋斗精神教育主要指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追求。比如特困生的“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问题。资助特困生,不仅是资助几个钱,更重要的是弘扬一种刻苦学习、发愤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精神。苦难是一所学校,吃苦的经历是一笔取之不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物质贫困可以促使一个人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

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德育和智育的关系问题,都要由人文社会科学来解决。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为了取得智慧,理工科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联姻,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合璧,促使人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而自卑则是人生的第一大敌。天生我辈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心理素质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对于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身体发育,都是一种基础性因素,都是一种物质基础。当代人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是,自高不能得志,自卑不能自拔。因自我否定和自我拒绝而失去生活愿望和信心,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出现轻生和自毁的行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行为放荡。据调查,高校20%的在校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主要是学习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障碍、青春期烦恼和升学就业中的困惑等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探讨道德教育的路径上更要强调道德的自我教育。这是由于:(1)开放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开放环境为每一个人既提供了发展的良好条件,也提出了应予防范的问题,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选择,对不利因素的防范、排除,再不能像过去时代那样依赖组织确定取舍,更不能用“围墙”加以隔离,只能依靠自己适应开放环境,把握开放环境,选择开放环境。而要适应、把握、选择开放环境,前提就是要把握好自己,不被复杂所迷,不为诱因所动。因此,自我教育是开放环境的一个前提性条件;(2)市场体制的自主性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决定社会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和水平,提高了这种自觉和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3)终身教育的客观性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学习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即由传统教育转变为现代教育,由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社会化终身教育,这种终身教育需要人们进行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和途径的灌输,才能在头脑中确立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除了坚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相互教育或启发,进行自我教育。灌输是外在的,效果总是不好。道德教育最后要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才会起到我们所期望的作用。这就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劳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2]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

高校德育范文篇8

[关键词]适应社会;反思;构建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面向社会”为宗旨的德育内容改革已经在高校全面启动。[1]在各种教改方案中,“德育须适应社会”的呼声不仅甚为强烈,而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综观热闹非凡的德育内容改革,许多改革成果是挂“适应社会”之名而露“不适应社会”之实,德育内容不能面向并引导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对“适应社会”的把握偏失,以及对现有德育内容安排缺少社会适应性的深刻反思恐怕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基于此,如何在“适应社会”的正确理解中构建出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使高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德性需求就不仅仅是一种热切的期待,更是一种急迫的追求。

一、“适应社会”的涵义

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

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

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

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

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

透过以上对“适应社会”内涵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种流行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对此作出深刻反思。

其一是“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并要求学生予以行为外化,推行用考核规范识记和观察行为的办法来检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反映到德育内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为规范轻道德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为多年难改的积习。无论是打开教材,还是走进教室,充斥书本的规范堆积与弥漫课堂的规范灌输到处都昭示出规范教育的至上性与心理教育的可有可无。显然,高校这种“惟道德规范是育”的做法既是对“道德行为源于道德心理”这一德行发生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大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的机械规定,其不适应社会之处必然无法掩盖: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没有了对大学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维的关注,使得大学生基本上过着一种“你规划、我遵守”的只有服从没有分析和判断的“空心”型道德生活;另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疏忽了对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意念因素的重视,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通常是一种无积极道德意向参与和推动的勉强行为,而且当大学生面对诸如假公济私、权钱交易、坑蒙拐骗等丑陋的道德现象时,他还容易因道德需要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意志的动摇而随波逐流。

其二是“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众所周知,出于为社会培养大人、圣人、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德育目的,传统的德育在内容建构上总是超乎现实地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理想教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想化德育仍在一些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其通常表现就是无视大学生丰富多样和多层次的道德生活方式和目标,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唯一追求,高校德育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被定格为培养大学生崇高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社会理想的超级成人规划,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道德关注和追问则被遗憾地视为“小儿科问题”而不屑一谈。然而,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它以“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即道德不仅源于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实践服务,而且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既要体现其直面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现实需要以利于他们积极顺应社会,也要彰显它超越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理想性,使大学生在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能够合理同化社会。因而“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实质上是一种肢解道德本质、弱化德育功能的德育,其操作的结果必然要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社会症状。

其三是“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这是一种在当今高校最为常见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其特点是整个德育内容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律令的阐述都侧重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经济生活的适应。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在展示其社会适应性上只利于大学生在经济领域恰当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并不能帮助大学生在非经济领域赢得其生活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受经济机制的内在制约,经济道德只能在经济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生活,高校如果一味强调经济道德的价值取向,那么,仅以“经济人”身份去参与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就难免经常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同“家庭人”、“公共场所人”等社会人的价值选择相冲突的道德困境,并在对非经济领域道德现象的毫无准备中而一筹莫展,显得十足的道德无能。

三、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校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种种表现反复告诫我们:问题不在于德育是否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生活,而在于怎样积极影响他们的道德生活。鉴于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根源在于高校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道德的经济适应性与道德的社会适应性等关系上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那么,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就有赖于高校克服以上模式的肤浅与狭隘。如下由“八个一”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构建模式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1.树立一个课程学习目的──适应社会道德生活。这是为引导大学生自觉反思并优化其道德需要而安排的德育内容。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内心产生的对一定道德体系的倾向性。作为人的需要系统中一种高级形式,道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和充实着作为社会关系的人才有的独特本质。而且没有道德需要,个体不可能进一步产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而努力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动机和行为。因而阐述道德需要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进行“为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目的牵引等就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首要安排。

2.掌握一个价值取舍方法──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辨善明恶。这是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安排的德育内容。行以知为基础。道德认知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善恶辨识尺度对道德范例进行价值分析,从中获取稳定而清晰的道德新知的过程。该过程既体现了个体于辨识道德范例中获得正确价值取向以化解其道德困惑和冲突的能力,也彰显了个体对道德新知的适应条件和范围予以理解的思维力量,因而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准备。针对很多大学生在“具有陌生性、间接性和变动性等性质的现代道德关系”[4]面前迷茫不已或是非难辨,所以,为帮助那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能够辨善明恶,使他们能够避免或减少道德迷糊和道德无能,就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只不过高校在传授道德认知内容时应明确地把道德范例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同时强调“三个代表”在辨认道德范例价值上的参考作用,并以从认知道德范例中获得能够恰当处理道德关系的价值取向为目的。

3.认识一个道德生活瓶颈──只有具备积极且深厚的道德情感才能自觉地扬善弃恶。道德实践活动不是理性因素的单一作用所致,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或好恶等方面的心理反映。道德情感的性质和表现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特定道德情境中其道德行为能否得到及时的催化与自觉的协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防范“知而不愿行”、“明知却故犯”或“行而不尽力”的重要心理保证。在这点上,高校有必要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向大学生阐释其对自然、他人、社会、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和幸福感,使道德情感在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催化和调控功能。

4.懂得一个道德实践常识──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履行好道德义务。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往往是知而难行或行无始终,其根本原因是他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缺乏排难抗惑的决心和毅力,即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鉴于此,科学分析道德意志这一道德心理因素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概括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特征,总结大学生锤炼道德意志的途径和方法等同样不应游离于德育内容体系之外。

5.解决一个现实道德问题──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从各国高校德育实践来看,无论怎样提倡崇高的道德理想,其基本着力点仍在于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因为是以其能够内化、践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对法律规范的坚守)为重要标志,故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从来就是高校德育的应有选择。高校不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对这些涉及公共场合、家庭和职业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予以详细解读,[5]使大学生能够借此操作而顺应社会基本要求。

6.关注一个时下道德热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意识的发展。这一内容主要是指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掌握和更新的道德法则、原则、理念和规范。它包括“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生活法则、“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6]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全球化生活理念[7],以及进取、尊知[8]、爱国[9]、合作[10]等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的发展中通过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与社会、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等关系,成为当前反对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积极同化时代者。

7.学会一个心理调适手段──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适。安排这一内容的原因就在于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社交、结友、恋爱和择业中普遍伴有心理失衡,而作为辅导大学生心理之主力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求新、自信、宽容、自制和务实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就既是辅助大学生克服消极性心理失衡的必要手段,也是牵引其自觉地化心理失衡为心理平衡之新起点的根本方略。

8.收获一个人生思考心得──人才不是人材。出于对大学生将“人才等同于人材”这一错误人生观的矫正,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醒智商较高的大学生: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可以做事,甚至是做“大事”的人,而人材则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乏良好的人际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一块可以做事、能做好事的有用之材。人材的行为不仅仅只具有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物化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在社会道德尤其是科技道德的自觉遵守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美化自我人生的目的价值。所以,时刻拥有一颗“努力学习、奉献社会”的公心,处处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理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正如德育不是万能的一样,上述德育内容的构建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也不是万能的。它所针对的更多的是那种不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操作,期待我们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增强德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使高校德育在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失它应有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本文所讲“德育”特指“道德教育”,而非指专业以外集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两课”内容在内的涵义广泛而模糊的德育。这样界定的目的是避免把德育内涵无限泛化后将专业教育同德育对立起来。

[2][3]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328,208.

[4]邓泽球.论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新发展[M].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3):262-268.

[5]夏伟东.解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伦理学研究,2002(1):11-12.

[6][8]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J].当代青年研究,2002(4):8-9.

[7]王大龙.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J].光明日报,1995-11-10.

高校德育范文篇9

[关键词]德育隐性课程比较

一、隐形课程的涵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因为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在隐性课程上的特点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转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等这样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社会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美国高校隐性课程教育形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

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高校德育范文篇10

[关键词]诚;高校德育;思想道德修养;传统文化

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高校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但在时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改革并完善高校德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就势在必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此语警示着我们对传统文化保持一种创造性的认识。中国自古有德治的传统,道德在社会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德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一条可取之道。而在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诚”沟通着“天之道”与“人之道”,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它注重从“人”的本位出发,对个人自身品德修为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对我们现今高校德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诚”文化与高校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培育人、教化人的效用,在大学生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来开展教育工作。作为儒家文化重要概念的“诚”,是大学生品德修为过程中必须秉承的,因此,对我们高校德育教育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关于“诚”所谓“诚”,在《说文解字》和《尔雅》里的释义都是“诚,信也”;《中庸》中“诚”的概念有“诚者天之道”“诚者自成也”等说法,朱熹解释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说“诚在道,为实有之理,在人为实然之心”等。可见,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它不仅可以解释为诚实守信、真实不虚假,亦可看作天道的属性,甚至是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等意思,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而无论是何种释义,我们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诚”的高尚境界,及其启示我们的一种宝贵精神。“诚”的这种宝贵精神,在儒家文化中是“修身”的关键。儒家经典《大学》里就指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由此可见,修身的前提在正心,而正心的前提在诚意。所以,从儒家文化的视域来审视自身品格的修养,其关键在于“诚”。“诚”作为传统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其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本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其精神文化内涵也更易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自觉。因此,用传统“诚”文化来指导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无疑为我们高校德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二)“高校德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立德是高校育人的根本,它回应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宋朝司马光就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精辟论断,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行。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来推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同时也会通过思政课、文化课等课程教育,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起到一定道德规范与教育的效用,但德育中的本位,即“大学生”这一主体,并没有充分得以体现。因此,在道德实践陷入困境时,学生们鲜少反思自我,缺乏自我的责任意识。这不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与培育,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很大挑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们观照自我,则需从强调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着手。在纪念100周年时,教诲新时代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就是对大学生自主进行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大学生的品德修为,是学生个体通过自身修炼达到的某种境界,是个人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它应该是在自主进行崇高目标选定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中的不断锤炼与奋斗养成的。而传统文化中的“诚”,作为“天之道”的属性,是一种崇高的存在;又有“自成”即自我完成的意思,是一种不断完善的过程表现。这种集境界与方法为一体的内涵属性,使“诚”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这一主体存在,在德育课堂上引导大学生思考、讨论,并依“诚”的精神理念激发学生内在道德种子,让大学生将“诚”文化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诚”文化缺失下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困境

现今,很多大学生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体会并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层智慧。这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缺乏厚重文化底蕴的支撑,带来一些学生品德素养中的问题。而“诚”文化的缺失,使我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在缺乏一股向善向上的动力,外在缺乏行动的自觉。(一)“诚”文化缺失下高校德育的现状。在高校德育中,由于未能将“诚”文化精神真正引入德育教育,我们所指导大学生进行的品德修养成效常不尽人意。它从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形成了以下现状:首先,在思想方面,信仰是指引大学生前行的明灯,是学生们积极进取的动力。《说文解字》里说“信,诚也”,“信”被视为“诚”。而“仰”是脸向上,有敬慕之义。因此,“信仰”一词指的是信奉敬仰。在大学生道德修养上,“信仰”指的是对崇高道德的追求。反观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能较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表征良好。但我们不能忽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较为模糊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处在三观的塑造期,同时经受着中国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市场经济冲击等考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丢失自身道德操守;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部分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价值取向上更趋功利化,有时会枉顾社会道德而追求名利。其次,“诚”从心理方面来看有真心、诚意的意思,而要做到真心诚意,首先要在追求人性的理想时,观照自己内心最深层的良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过程中,如果不对照理想人性做自我检查,缺乏对自己真实内心的审视,只依据外在评判条件践行道德,做表面功夫,那离修养目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道德修养中做表面功夫,是一种浮躁心态的反映,浮躁心态容易使学生在品德修养中受外在利益的诱惑。如在志愿者活动中,很多大学生会根据活动是否加分,是否有助于评奖评优等,来确定是否参加。此外,在思想道德修养上做表面功夫,也会使学生在道德践行中存有侥幸心理。例如,学生们参加考试前签署了考试承诺书,证明自己会诚实守信,而在考试中仍会试图带小抄,他们侥幸地认为,万一没被发现,自己在他人眼中还是如承诺书上所证明的是诚实的。另外,在实践方面,大学生因对“诚”的信仰不够坚定,容易忽视自我内在修养的提升,使品德修为打折扣。例如,中国儒家文化对人格修养提出的一个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警醒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学会关爱他人。这也是一个人身上具有美德的一种体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虽表现出较高的关爱他人的意愿,但行为处事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或是因为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蛮横暴躁、无理指责他人,或是由于自身的自私心理而不尊重他人的意愿与选择……都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这些在实际行动中不能坚定奉行“诚”,不能自觉对自身的局限加以克制,不能努力超越性格中的弱点的行为,无疑影响了自身品德的塑造,给高校德育带来很大的挑战。(二)“诚”文化缺失下高校德育的困境。“诚”文化精神对于个人的品德修为来说,是内心对道德信念的一份坚守与外在行动对道德品行的一次次执着。而在缺乏“诚”的引导下,大学生很难真正保有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与行为方式,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因此,他们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往往表现出如下的困境:第一,青年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方面存在脱节。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即知易行难。大学生在认识事物的道理方面比较容易,而能否做到则是另一回事了。比如在诚信方面,学生们都认可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这个观念,他们也知道通过作弊的行为取得成绩是不对的,但还是会有学生明知故犯。甚至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也会犯错。这不正是因为他们偏向于智能的成绩,而内心未能真正领悟并认可“诚”之精神,忽视自身内在素质修养导致的吗?第二,自我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大面积缺失。在现今网络媒介发达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言论表达、信息获取、社交沟通、娱乐生活等活动范围也更趋开放性和自由化。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少,在很多法律管制的真空地带,他们可以任性地在网络空间窥探他人隐私、不实讯息,甚至通过网络平台抹黑谩骂他人,宣泄自身不良情绪……大学生们在享受网络媒体带来的便利与自由时,忽视了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意识,导致对自身行为管理的懈怠。而这种懈怠也使他们不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诱惑。在此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意志不断地被消解,道德底线不断地被突破,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低,道德也逐渐被异化。

三、“诚”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现实路径

《中庸•第二十三章》有“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指出唯有达到极致之“诚”方能化育万物这一理念。“诚”的这一强大效能,为我们高校德育的困境提供了解决路径。“诚”文化不仅可以为高校学生树立道德的风向标与终极意义,发挥道德主体作用,使德育从他律走向自律,形成一股坚忍不拔的道德意志力,而且可以促进德育的知行合一,使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一)依“诚”文化建构自身理想人格。大学生的德育,本质就是要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而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有指引方向的“灯塔”。这个“灯塔”可以引导人朝着永不可企及的目标不断前进,使人不断完善自我以靠近那个最高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就充当着指引道德人格发展的灯塔作用。在儒家文化中,“诚”被视为“天之道”,即天的本质属性,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它就是一种至高至善的精神与人格的存在。正如北宋周敦颐在《通书》中阐释的,“诚者,圣人之本”。而作为人要达到圣人的境界,需要“诚之”。《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与“天之道”的“诚”不同的是,“人之道”在于“诚之”,即人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去通往合乎“诚”的境界。如果说,天道之“诚”是一种无法企及的最终理想状态,那么人道的“诚之”则是一个不断朝理想状态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它启示我们青年大学生将“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按其本质建构起自身至高至善的理想人格,并不断朝理想人格努力奋斗。因此,依“诚”文化建构起的理想人格,使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了风向标的指引,使大学生终身道德观念的树立有了动力源泉。而当这种理想人格被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时,它便成为一种“信仰”,决定着人格发展的走向。正如曾将“信仰”形象称作“总开关”那样,也说明了信仰在整个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缺失、精神迷茫,那么所谓的道德教育也将无从谈起。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的塑造与宣传不可或缺。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依“诚”文化精神唤醒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以此拧紧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这一“总开关”,让他们时刻以至高的“天之道”为理念激励自己,以不断追求圣人的境界鞭策自己,从而规范他们在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中的判断与选择。(二)在“诚”文化精神引导下的反求诸己。道德修养需要有道德理想的支撑,而道德理想的实现也离不开个人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坚持。思想道德修养重视主体精神,强调个体对自身的完善。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肯定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形成中的自觉性、主动性。道德自律,不受外物约束,也不受情感支配,是一种遵从自己内心对道德追求的意志存在。这种道德自律能力使人在道德实践中能反躬自省,变被动的服从为主动的践履。而这也正是传统“诚”文化的精神价值所在。《中庸》有“诚者,自成也”的说法,认为“诚”就是自我完善。它启示我们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中,要从自身出发,在不足之处用自己的意志力加以克服,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道德实践,使自己的品德日臻完善;而不应该被自己的情绪、喜好或外在的奖惩所左右,影响道德的行为。这种不假外物、反求诸己的道德要求,与我们传统文化对圣人的期待如出一辙。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孔子也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代思想家们认为,要端正品行或具有崇高德行的君子,在事情做不成功的时候,都是从自身寻求原因。他们通过不断的解剖自己、认识自己,并进行自我的教育来达到“诚”。所以,反求诸己,是作为儒家立身处世中心思想的“诚”文化,传递给我们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只有真心诚意地将外部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时,才可能真正地对自己产生约束的作用。(三)以“诚”文化规范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顾名思义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大学生品德修为中,既需要有道德认知,也需要有道德实践,只有将“知”“行”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诚”的境界。而传统的“诚”文化也在“知”“行”两个向度上给予我们启发。《大学》中有“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指出要达到修身的基础“意诚”,先要求真知。而要认识事物的真理,朱熹告诉我们“惟诚时,方有这物事”,在努力求知时,我们只有不断抛开个人的偏见与狭隘错误的认知,才能让本真的道理得到解蔽而呈现出来。如此,我们才能对事物达到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理解。在此,“诚”是一种德性,也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桥梁,它既是目的,又启示我们做事的方法。因此,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我们首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尚品德,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不是机械地给大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如此之后,我们需进一步指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曾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不论是何种认识理论,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实践,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亦是如此。真知需要通过行为来表现,而“诚”告诉我们人应该真诚地行其所志,自觉地践行道德,如此才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真君子。德育教育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将道德认知外化于道德行为,比如通过志愿者服务、服务基层等活动,向他人传递自己内在的那份爱心与善意。此外,《大学》也说“致知在格物”,一切真知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对事物的研究认识的基础上,都是通过实践对事物不断解蔽之后获得的。这说明真知固然指导了实践,但也来源于实践。由此可知,“知”与“行”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因此,在品德修为中,大学生应将“诚”的文化精神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以“知”来引导行,从“行”中获得真知,并持之以恒地践行道德行为,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诚”,是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精神指南。从“诚”文化视域出发,我们审视了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弊端,也启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新理念与新路径。“诚”作为“天之道”为大学生人格理想树立了目标、明确了方向,也为“人之道”,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途径与方法。在这过程中,“诚”文化的精神价值得以展开,大学生依据其精神理念成己成物,从而推进自身品德素质渐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33:31.

[2]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周敦颐.周子通书[M].徐洪兴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77.

[6](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