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4:46:05

高校大学生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1

通过实地调查及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三线城市大学生消费的特征:主流消费状况合理有序,但个别消费问题突出.

1.1主流消费状况合理有序

1.1.1消费水平基本合理

由调查可知,衡水学院大学生的月消费额集中在500~700元和900~1200元两档上,选择900~1200的学生数量最多,占28.6%;选择500~700的学生占26.8%;之后是选择700~900的学生,占23.6%;最后是500元以下和1200元以上的,各占约10%的比例.为判定消费水平状况,特与同类城市聊城高校在2011年的统计,以及不同类城市上海高校在2013年的统计进行对比.聊城高校学生的月消费水平集中在500~1000元区间,占比42.67%;上海高校学生的月消费水平集中在800~1200元区间,占比73.6%;而衡水学院统计结果显示有50.4%的学生月消费水平集中在500~900元区间,79%的学生月消费水平集中在500~1200元区间.从消费两极分布上看,聊城高校500元以下消费水平者占总体比重的43.8%,1000元以上者占13.52%;上海高校800元以下者占8.2%,1200元以上者占18.2%;而衡水学院500元以下者占10%,1200元以上者占10%.由此也可以看出,衡水学院消费水平略高于聊城高校,远低于上海高校.对比可知,三线城市大学生消费水平逐年递增,但仍远低于大中城市.当然,考虑到不同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区间不同,调查时间不同,因此得出消费水平基本合理的结论.

1.1.2消费结构较合理

据调查可知,衡水学院大多数学生月消费支出项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饮食、衣着、学习、日用品、通讯、娱乐.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活费用和学习消费,在生活费用中,饮食消费又是重中之重.本调查印证了这一结果.一般认为学生消费内容较多元,尤其是娱乐项目多种多样,但实际调查显示,衡水学院学生在娱乐上的支出相对较少,人际交往和恋爱支出也多以吃饭为主,较少选择外出娱乐.

1.1.3经济独立性较大中城市院校更强

由调查可知,衡水学院大学生收入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但勤工俭学也占很大比例,正在勤工俭学的学生能占到全部学生的24.4%,此外还有3.5%完全脱离了父母供给.据上海高校的统计,约有91.6%的学生全部费用来自于家庭,而衡水学院统计显示只有70%的学生全部依靠父母供给,很多学生选择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或助学贷款.衡水学院学生经济独立性相对较强.此外从26题“当您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的答案分布上也可看出,仅有5.4%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钱,大部分选择的是自己攒钱或者放弃购买,可见衡水学院学生保持经济独立的愿望也很强烈.

1.2个别消费问题突出

1.2.1不同生源地学生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导致两极分化

家庭所在地与家庭年收入有很大关系,不同生源地的月消费水平呈现明显差异,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月消费额最高,集中在900~1200左右;来自城镇的学生呈现“驼峰”分布,500~700档和700~900档都分布较多;而来自农村的学生月消费额多集中在500~700档.总体而言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月消费额呈现明显的反向分布,月消费额达到1200以上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声望的累积,越来越多的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涌入三线城市高校,这给学校的多数农村生源地的学生带来消费压力,影响城镇生源地的学生提高其消费水平,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很容易引起攀比现象和校园不和谐现象.

1.2.2低年级学生、音体美专业学生月消费水平偏高

大一、大二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大四学生,音体美专业学生的月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专业学生.据调查得知,大四学生最为节俭,多集中在500~700左右;大三学生多集中在700~900左右;大一、大二多集中在900~1200左右.专业分布上看,音体美的月消费水平集中在900~1200左右;居中的是文史类专业;理科类月消费水平最低,集中在500~700左右.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脱离了家长的束缚,在花费方面没有节制,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在经历兼职、找工作、实习后,大四学生的消费更加趋于理性.而音体美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需要更多高价值的辅助工具,如数码相机、乐器等,使得其月消费水平高于其它专业,调查数据显示,音体美专业在数码相机和自行车上的拥有数都远大于其他专业学生.

1.2.3学习消费盲目性很大

不少大学生不惜血本对考研、考证等学习项进行高额投资,在访问调查中有学生提到自己一学期在各种辅导班上的支出高达2300元.但是,调查数据却显示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与自身月消费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即无论学生家庭是否富裕,手里是否有结余,都会投入一定资金在自身发展的学习上.调查数据和访问结果均表明,学生在学习支出上具有从众心理,无论自己经济情况好坏,只要别人报了什么班,自己也要去报,非常盲目,根本不考虑自身需求.而且从家庭供给角度,一般学习上的支出,哪怕是额外支出家长也会全力支持,学生不考虑经济制约,更加重了这种消费的盲目性.

1.2.4理财意识薄弱,计划性消费较少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大学生每月用于自己支配的钱是有限的,这正是锻炼其个人理财能力和理财习惯的重要阶段,这是学生“财商”高低的重要考量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5%的学生一直有记账的习惯,这表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缺乏计划性,消费过于随意,缺乏理财观念.此外,从月收支平衡角度,也可以反映学生的消费计划性.由调查数据可知,衡水学院大学生中,有46.3%的人收支平衡,没有结余;而严重不够,借钱度日的人占到4.1%,即每个月能有结余的人仅占总数的38.7%,“月光族”占到总体比例的六成多,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消费无计划性.

1.2.5校外就餐现象普遍,饮食安全存在隐患

对学生就餐地点的调查结果显示,衡水学院学生中以学校食堂为主要就餐地点的仅占总数的47.8%,有两成多的学生根本不去学校食堂吃饭.有27.9%的学生倾向于购买校外快餐,这种就餐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城市面貌和交通,每到就餐时间校外快餐的餐车所在地都格外拥堵,严重影响交通.

2加强高校财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财商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高校是大学生学习财商知识的重要基地.本次实地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财商知识匮乏,加强高校财商教育刻不容缓.高校财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的理财素养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2.1开放思想,引导正确的消费观

当前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大学生无计划消费、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针对此现状,校方也积极开展各类“加强大学生节俭意识教育”的主题活动,可是许多大学生都普遍接受并认可了当前社会流行的一些如“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消费观念,使得校方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往往效果不佳.大学生本身思维活跃,易接受外来思想与文化,但往往在接受外来观念时又缺乏自我思考能力,人云亦云,导致攀比浪费的现象.对此,高校应一方面利用课堂、校内宣传等渠道开阔学生眼界,使其接触到更多更丰富全面的消费观(而不是一味打压),一方面在引入观念时以正确、合理的消费观为主导,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多方观念的争辩中思考,找到正确的消费观.

2.2停止说教,采取多渠道、灵活的教育方法

近年来,高校对学生的财商教育多停留在讲座、平面宣传、班会等形式,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应摆脱这种说教、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课堂、学生活动、各种社团组织等渠道,选择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内容与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大学生更欢迎游戏、互动活动等形式的教育,如真人大富翁游戏、财商桌游等,此外还可以举办如小品、辩论赛等学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并增长赚钱的能力.

2.3利用财经类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理财素养

综合类高校一般都有财经类专业,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引进财商教育的相关课程,举办全校公选课或专题讲座,或组织学生社团等,具体教学内容设置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理财观,以及理财、投资知识的普及和应用.使全校不仅财经专业的学生具有理财能力,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可提升其理财素养.访问调查显示,多数非财经专业学生不了解理财工具,从不关心财经信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灵活的财商教育,来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财缺陷问题.

2.4有的放矢,重点关注处于两极的学生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认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的帮助由衷地怀着感恩的心理并真诚地回报的一种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高校大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当前高校中,很多“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人物,部分大学生出现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这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

1)认知方面,即大学生认同和知道自己从外界所得到的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经调查发现,有88.3%的大学生认为感恩是很重要的,并有79.8%的大学生有过感恩的经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恩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想要回报社会、回报自然、回报他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这种感恩意识的来源,大多数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而获得的。2)情感方面,即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感恩的行为。据了解,辽宁某高校内,总计5000余名学生,有4859人表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非常辛苦,对此表示感恩;有3726名学生表示老师对自己照顾有加,生活中嘘寒问暖,工作上经常指导,学习上一直帮助,对此也表示感恩。但仍然有极少数学生认为:父母生我就必须养我,在学校是教了学费的,老师就必须时刻帮助我。从以上数据当中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正确理解感恩、心存感恩,但仍然有少数学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环境的影响,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3)实践方面,对于感恩的实践做法,就是将这种感恩情怀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调查数据显示,有65.2%的大学生清楚的记得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有20.3%的同学仅知道父母出生的月和日,却记不清父母的属相;有78.8%的同学会在父母生日当天送去电话祝福或者小礼物;在对除接受父母以外的人的帮助时,也会适时地帮助别人,分享其他人的喜怒哀乐,偶尔还会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大学生的感恩积极性并不高,也就是说,没有进一步地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在思想上也没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90”后,而且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认为别人给予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尤其是来到了大学后,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和管教,更加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另外,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在提供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后果,他们有的人每天泡在网吧里,接收各种渠道的各种信息,这些都使他们淡漠了人际关系,远离了最积极主流的人群,从而忽略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在他们身上更谈不上感恩了。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做的不够,使孩子本身没有耳濡目染的熏陶,自然也不会感恩;二是父母甚至是整个家族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让孩子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别人给予他的,他都应该心安和理得地接受,并无一点儿感恩心态。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实中,国内高校普遍比较忽视,实施力度小,并流于形式,更没有在各大校园内掀起“学会感恩”的思潮。一是高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功利现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业上,在大学生的德育、人格教育等重要环节上,下的功夫比较小;二是理念落后,目标不明确;三是情感缺失,很多高校老师都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的好坏、技能大赛获得几等奖看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在类似此工作中得到老师的青睐,从而也失去了自信心,产生了负面的情绪。

三、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紧跟时代步伐,明确感恩的意义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特点,开展主题鲜明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就是:人民至上。他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高校大学生要知恩报恩,就应该真正地理解意味深长的话语,就应该化力量为行动、化不思进取为奋勇拼搏,在实践生活中做到感恩。

(二)杜绝形式主义,实施实践教育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一所高职院校的某个班级,辅导员每天早晨都会利用课前10分钟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时间一长,该班同学整体素质极大地上升,甚至有的家长给这位辅导员老师反馈信息中提到,以前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给父母端过洗脚水,在一次回家时,晚上亲自给父母轮流洗脚......家长感动异常,匆忙打电话报喜。

(三)整合资源,营造氛围,弘扬感恩美德。感恩教育,事实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培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重视自身建设,做好表率,做学生的引路人,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另外,也可在高校内定期举办与感恩有关的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等,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美德。

作者:张雪娟 单位: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利锐,朱世英.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朋辈教育;探索;实践

近年来,朋辈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校中被逐步接受和采纳,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形式。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走向成熟的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增强并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修正自我。在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学生基层党建、团体辅导活动等工作中融入朋辈教育,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优秀的朋辈榜样生活化、具体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乐于学习。朋辈教育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于高校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一、朋辈教育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目前,0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身处于物质条件优渥的时代,视野开阔、崇尚个性、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效果欠佳。有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更愿意向同学或者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在面对辅导员和班导师时,也追求关系平等的谈心谈话。朋辈教育的出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适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它的教育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突出了教育的主体性。“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2]。朋辈指导员来自学生群体,在政治素养、专业学习、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与榜样作用。当朋辈榜样群体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引导和成长发展指导时,学生的接受度更广,行动力更强,积极性更高。将朋辈教育充分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加以创新,将教育引导与率先垂范相结合,能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增强自我管理效能,实现助人者与受助者共同进步。

二、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朋辈教育主要分为朋辈心理帮扶和朋辈成长发展指导两个方面。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朋辈心理帮扶为基础,创新朋辈成长发展指导的新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完善朋辈教育指导体系,促使朋辈教育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一)朋辈心理帮扶

1.班级心理委员。高校学生大多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和活动,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委员是班委会的成员之一,负责班级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及时了解班内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心理委员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心理班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活动”调节同学情绪状态,每月向学校上报班级“心理晴雨表”,掌控学生心理动态。在遇到特殊事件时,心理委员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及早干预,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身边的学生干部,有亲和力并让人信赖,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

2.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师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教育中心选拔一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热情、有兴趣的学生,经过专业培训和督导后,向同龄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朋辈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为电话、网络及面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在情绪有波动时可能不愿意找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辅导员进行沟通。而朋辈咨询师与来访学生生长于同一个时代,有着相同的话语模式和相似的学习、生活背景,为来访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轻松、安全的咨询氛围。面对学生咨询的问题,朋辈心理咨询师更容易产生共情,继而根据培训和督导的专业知识对来访者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干预。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不断学习和思考,起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

3.校园心理社团组织。高校心理社团在校园中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心委会、心理协会、心理潜能开发协会等社团共同研究和学习。心理社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特色主题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灵加油站、趣味心运会、心演讲比赛、心理沙盘等进行朋辈心理互助,解决学生人际关系、恋爱情感、学业压力和工作技巧等多方面问题,同时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降低心理危机发生概率。这种由学生组成的心理社团组织了解学生需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朋辈成长发展指导

1.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指导。新生入学后对大学生活不适应是一种普遍现象。自己安排课业与生活替代了父母每日的接送和陪伴,获得新鲜感的同时也会存在迷茫和焦虑等情绪。相较于书本的描述与刻板的说教,学长、学姐对于新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同龄人,学长、学姐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从入学之初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安排课业学习和业余活动时间,如何选择学生组织和社团,如何处理寝室及班级同学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和指导。同时,这种无代沟和隔阂的关系也能够直观地发现新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有效干预,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成长发展指导。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专业性和学术性更强,经历了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他们视野更开阔,知识储备更充分,学习工作和处理问题的经验更丰富,具有榜样性和示范性的优势。经过个人申报和系统培训,充分整合学校资源,选拔优秀研究生结合所学专业和特点确立帮扶班级,作为本科生成长发展指导员进行朋辈教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托,从党团建设、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成长发展指导,激发本科生内在学习动力。

3.学生党员对普通学生的思想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理论宣讲和实际行动向普通学生传递正能量,进行思想引领。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打造“百年党史人人讲”等思想引领项目,传递正能量、讲好新故事,让学生党员通过微视频、音频和文字等方式讲述百年党史,弘扬红色精神,号召广大青年学子一同“学党史、守党心、修党性”。

4.各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示范效应。在各年级、班级中,会有在各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部级获奖者、“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获奖者、发表CSSCI等高水平论文者、创新创业先锋者等。这些学生的优异成绩得益于他们平时的付出与努力,是朋辈引领的突出体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普通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目标,结合自身优势请教各领域相关优秀学生代表,获取经验,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朋辈教育有效性的具体体现。

三、促进高校朋辈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对策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补充,朋辈教育应该发挥显性引领和隐性引领的双重效能,努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位一体育人体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朋辈教育的制度规范,加强对朋辈指导员的技能培训,创新学生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模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显性引领和隐性引领相结合

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3]。在高校朋辈教育过程中,朋辈指导员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的直接指导与帮扶即为显性引领。以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学院开设“四说新语”栏目,下设“学子说”“党员说”“团员说”和“校友说”。通过在微信平台进行微视频展播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新的思想与真知,将经典元素与时代特色相融合,引领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这几类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群体通过录制主题视频和演讲,撰写学习工作经验文章,举办成长分享沙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显性引领。而朋辈指导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榜样效应则构成对学生的隐性引领。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工作的自主能动性,增加他们的心理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东北大学成立东北大学学习报国青年宣讲团,推选优秀学生代表深入团支部进行理论宣讲;定期进行“成长发展指导员”“心理委员”“自强之星”等荣誉评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展示。朋辈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认同,产生奋斗和拼搏的动力,进而践行、发扬榜样精神。在朋辈教育工作中,将显性引领与隐形引领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朋辈教育实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二)多位一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朋辈育人体系

在工作中,构建起多位一体的结构化育人体系是做好朋辈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以学生个体为“点”,落实班级心理委员和班级成长发展指导员的职责,在开展日常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班级每名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现实需求。当学生面对学业困难、心理发展适应性障碍、就业困难、沟通障碍等具体问题时,朋辈指导员可结合自己的培训内容和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精准化指导与帮扶。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学生所面对的成长需求也有所不同。以大三年级为例,有的学生面临紧张的考研复习,有的学生积极提高就业应聘能力,有的学生备考托福、雅思规划出国留学。这些拥有共同目标和追求的学生群体就是由“点”所构成的“线”。由“点”带“线”,运用宣传讲座、成长沙龙等形式,针对考研考公、专业科研、推免保研、出国留学、创新创业等共性问题邀请研究生或相关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说明和指导,充分发挥朋辈指导的有效资源,与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形成育人合力。面对学生的共性发展需求,可以通过主题学生大会、团体辅导等形式邀请相关朋辈榜样在入党启蒙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成长发展指导全“面”覆盖,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榜样指引,将朋辈教育深刻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规范选拔流程,加强培训考核

朋辈教育的优势在于学生愿意自主地接受引领和指导,愿意主动地向身边的同学学习。这对朋辈教育和指导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学校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的补充,朋辈教育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优中选优。首先,应确立各班级朋辈指导人员配比,按照专业和班级选拔合适的人员。然后从思想政治素养、专业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能力、人际关系水平等多方面予以考察,最终确定合适人选。在形成专业朋辈发展指导队伍后,给队伍确立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建立长期、系统化的人员培育体系和考核标准,适时对优秀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从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各个层面朋辈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制定有针对性和系统化的培训方案,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朋辈指导员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4]。在完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设置成员间讨论交流、总结汇报的环节,遇到困难共同解决,面对问题一起学习。为了更好地加强朋辈指导的专业性和可靠性,学校可依托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开设“校园心理学”“朋辈心理发展指导”“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等课程,增强指导员时间管理、沟通表达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建立心理、人际和学业多维互助支撑体系,利用专业课程提高朋辈指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大学生朋辈教育遵循高校学生成长规律,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才兼备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朋辈教育中,应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助人自助的主体意识,促进朋辈指导员与受助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转化。朋辈指导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专业学习辅导、心理困惑疏解、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在相同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环境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成果让受助者受到鼓舞与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实现自我提升。在进行朋辈教育的助人过程中,指导员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依赖,得到“自我实现”的心理体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指导员不断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规划,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和表达能力,努力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个助人的过程成为无形的动力,让朋辈指导员在学习、工作、心理等多方面实现成长和提升,在助人的同时实现自助。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共赢”。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4

1.1高校廉洁教育是班风、学风建设的需要。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干部则是主干,要想搞好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加强大学生学生干部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生干部是优秀的代表,在大学生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样,能在班风、学风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在大学生不廉洁不规范的情况出现时能第一时间预警,因此,培养一支精练的班干部队伍,努力调动其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管理、廉洁用权遵纪守法做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搞好班级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1.2高校廉洁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需要。廉洁教育可谓是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廉洁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从大学期间就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廉洁意识能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行为模式。所以说,廉洁教育必须在大学教育中不断加强,就如同提前接种“防腐疫苗”,使他们逐步养成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为今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能经受各种腐朽思想诱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2]

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2.1廉洁意识薄弱。大学生廉洁行为是处处存在的,学习上、生活中都存在廉洁的融入,例如,在学生干部竞选、考试等环节,都需要大学生自觉树立良好的廉洁意识,只有树立了意识,才能在做事、做人上按照制度规定来执行,才不会被利益所驱使,导致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2.2理想信念缺失。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要在各个岗位上建设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这都需要树立理想信念,坚信党的正确领导,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这样才能有走上正确的道路,才能为成长、成才奠定基础。2.3机制不健全。要搞好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必须要有制度机制做保障。要制定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制度体系,形成硬性规定,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考核等都要有相应的规定,只有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的统一教学要求,融入十全育人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性。

3推进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对策措施

3.1创新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廉洁教育。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教育引领作用,如飞梦廉洁社团,在大学生中引导廉洁教育新风尚,开展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廉洁教育活动,要根据特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一系列关于廉洁故事会,座谈会,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渐培育学生廉洁自律的素质。在学校相关部门或者指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把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同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相融合,如举办主题班会和书画展、组织辩论赛和演讲比赛、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活动。[2]不断拓宽廉洁教育渠道,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创新廉洁教育形式,增强廉洁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通过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和校报、校刊等媒体,宣传反腐倡廉的案例,正面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广大的大学生了解当前的时事政治,政策和法治知识,从而提升廉洁意识。3.2创新廉洁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是开展廉洁教育的有效平台。首先,要多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等优秀品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要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和团体广泛对接,充分利用社会廉政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如组织学生开展反腐廉洁社会调查,利用地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等,使其在活动中受到启示,达到教育的目的。再次,要引导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加强对社情民意的认知,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3创新廉洁教育与“课程思政”融通的新模式。廉洁教育要紧紧围绕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大学生心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内容紧跟时展步伐,要特别注重廉洁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通。[3]一是要注意分类施教、循序渐进,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高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二是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发和研究。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品德。要贯穿到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并延伸到“第二课堂"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4小结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提升在校大学生抵制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能力,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有推动作用。以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构建,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入脑入心,促进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潘可国.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N].马鞍山日报,2013-10-21(005).

[2]迟唯意.开展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11-01(003).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基于就业的创业;高校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政府、社会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创业的条件或配套机制,比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平台”,创业之初几年免税,一次性创业补贴等。高校在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下,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启动基金,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和教育活动,组织种类繁多的创业大赛,给大学生创业创造各种条件。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依然很低,大量毕业生因创业失败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渐凸显。那么,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创业教育的导向出了问题?高校是否还需要开展创业教育?如果需要,那么开展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基于就业的创业”之内涵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流行词,高校中的创业培训及创业活动也十分活跃,一些高校还专门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与此同时,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介绍分析国外大学创业教育的成果大量涌现,其中一种主流的思想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近几年大学生创业的情况不容乐观,创业成功率更是屡创新低。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调查发现,近年来浙江省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为5%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和国际平均水平及欧美发达国家的该指标相差甚远,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平均水平为20%;国内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大部分“大创牌”企业夭折于初创期,熬不过3年[1]。其原因在于创业对创业者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综合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拥有的社会资源、市场经验等的要求都很高。而当今绝大多数大学生长期在学校中学习,既无必要的社会阅历和市场经验,也无基本的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源,他们即便在校期间接受了所谓系统的创业教育,充其量也只是形成了一些乌托邦式的创业憧憬和一些原则性的创业技能,自身并不具备创业的潜质和条件。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深入思考高校针对大学生应当开展什么样的创业教育。而开展什么样的创业教育,又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样的创业才是必要且可行的。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张宇贤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风险大,容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2]。由此,笔者提出,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创业应该是基于就业的创业,而不是直接去创业,更不是休学去创业。换言之,单纯地倡导、鼓励并培训大学生创业技能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大学生的就业经历和经验是其未来创业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基于就业的创业有两层含义:一是先就业,再创业;二是在就业中的创业。先就业,再创业,是指大学生先就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喜好,选择一定的职业岗位就业,在已有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几个月到一两年,乃至更长),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阅历、人脉资源,或者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发现了一些商机、条件或者市场开放的空间,进而自立门户,自主创业(比如开办工厂企业)。在就业中的创业,则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工厂或企事业单位中有了一份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勉努力、开拓进取,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们组成小微团队一起自主创新,不墨守成规,不怕失败,积极开辟新的业务,实现事业的成功。这其实就是“岗位创业”。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袁岳也认为,“大多数人适合的是岗位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做创始人。岗位创业,也适合暂时没有创业方向的人[3]。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则认为,海尔集团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让员工自己去发现市场目标和用户价值,然后自己成立一个小微团队,在海尔平台上通过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4]。相比较而言,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在事业平台上的创业成本相对更低,成功率更高,其核心在于“创新”二字。

二、“基于就业的创业”的适切性与现实性

基于就业的创业,相比较于直接创业,更切合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展实施,这样才是现实的、可行的。第一,基于就业的创业,比直接创业风险要小得多,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更为现实。创业是有条件的。基于就业的创业考虑到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和阅历,市场敏感性与创新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再加上大学生人脉资源少、经济基础差,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容易败下阵来。相反,如果他们不是一毕业就直接去创业,而是在有了一定积累(经验、资金、资源)之后再去寻找创业的机会,这样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鉴于此,倡导基于就业的创业,既是对大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没有基础、没有条件保障的大学生去创业,可能消耗的是家庭的经济资本,尤其是那些条件一般,不那么富裕甚至很贫穷的家庭,创业可能导致其父母承担创业失败的代价。众多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更适合先就业再创业,或者在就业中创业,因为有了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单位保障,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倾家荡产,波及家人。而直接创业,则适合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社会资本殷实的大学生,他们创业成功的几率更大,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能力更强。第二,随着当代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青年就业者(包括大学生)的需求大幅增加。有人可能认为,当代中国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毕业,他们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以便让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其实,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出现大量岗位空缺,需要大量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去填补。因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找工作难,而是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比较难”[5]。这几年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大学生慢就业”,即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读书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6]。这些大学生慢就业者中,有一部分是在给自己留出缓冲期,思考下一步人生发展方向,或者学习充电进行就业或创业准备,但是不可否认,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逃避就业,害怕进入社会。他们在大学里学习本就不怎么用功,荒废了很多学习时间,没学多少专业知识,也没参加多少社会历练、社会实践,毕业时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不足,没有一技之长,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欠缺,无法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所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就业能力、就业意识与就业愿望,并努力去身体力行,而非是否愿意去创业。鉴于此,高校首先要突出就业问题,倡导大学生就业优先,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就业,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的能力,然后再根据条件、寻找机会去创业。第三,当代中国社会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大学生创业的领域、部门非常有限[7]。在我们国家,国有企业盘踞在少数上游产业,并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地位;数量巨大的民营资本被限定在下游产业之中,当他们试图向上游进军的时候,经常遭到政策性的打击。垄断性行业不仅设置严格的规定来限制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进入,而且在自身遭遇危机时大肆侵入民营经济,或者将那些已经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收入囊中,或者直接将其驱逐出去。创业的根本前提是公平的市场竞争,个人可以在所有可以市场化的领域自由活动。但是目前中国许多本可以市场化的领域却被某些部门垄断,禁止个人进入。大学生要创业,几乎不可能在那些垄断性的经济领域中进行,只能在非公有制的民营经济领域进行。而后者所涉及的领域过分狭窄,加之创业所可能遭遇到的垄断企业的打压,都是创业者难以承受的,这都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因素。此外,由于我国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尚不成熟,即使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形成了概念,并通过大量的投入研发了产品,但对于市场的复杂性与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其成果很可能被他人直接抄袭。他人利用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和市场营销能力,低成本地做强做大,进而把大学生创业企业挤出市场。

三、高校在大学生“基于就业的创业”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依据上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大学毕业生的现实,今天的大学生创业内涵实际上已发生了变化,创业不是不需要,而是在就业后需要,在工作中需要。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作用及实现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改变。(一)就业指导基于就业的创业,就业是前提。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再教育学生如何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创业,获得事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其实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如何就业的知识、技能;一方面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如何就业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向学生介绍各种职业或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一些职业倾向或能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将自身能力倾向、气质类型与某种职业要求进行匹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职业理想或目标;创造一些社会实践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寒暑假或业余时间零距离接触企事业单位,了解岗位职业需求和特点;指导学生制作简历,引导学生如何参加用人单位的考试、面试等。然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对大学生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关注很少。这应该成为今后高校努力改进完善之处。这种就业指导,不是教学生去独立创办企业,更不是教学生单打独斗,而是让他们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志向,在工作中不懈怠、不满足、不安于现状,善于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教他们在个人所选择的企事业单位、部门中,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如何扮演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如何在部门、团队内部与他人合作,如何从困难失败中站起来,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致力于整个单位、部门的事业发展。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有两类主体:一类是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专门人员;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负责人。前者是高校的专职人员,主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岗位或工作。由于我国中小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得比较晚,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开展得也不系统,最后问题就积累到高等教育阶段。因而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难度也相应增加很多。后者是高校的兼职人员,主要负责向学生介绍当今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开拓进取,推动企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以往,我们理解的“创业”都是直接创业、独立创业,因此往往会邀请某些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来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如今,“基于就业的创业”要求高校拓展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邀请那些没有自主创业,但却是部门领导或高管的人才,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与大学生交流分享,如何在一个企业、部门里生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经济生长点、增长点,实现个人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职业倾向或性格、气质类型测试,将某些具有创业特质的学生甄别出来,同时将绝大多数不具备创业特质的学生也甄别出来,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进行合理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极少数有创业意向、创业特质的学生,如果想毕业后直接创业,可以自学有关创业的知识、技能,也可以选修大学内部专业学院的课程,比如商学院、管理学院的课程。(二)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基于就业的创业教育,适合绝大多数普通学生。而对大学生影响最多也最普遍的途径是专业教育或者专业学习,因此我们应考虑在大学生平时的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专业教育渗透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平时学习很多专业知识,接受专业教育。专业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不断反思、探索的智慧成果。专业教育的老师,在教授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时候,应教授学生学科学术探索的历史,让学生学习本领域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永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创新思维。很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需求。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目前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的情况,了解哪些领域是社会亟待发展的,哪些领域是可能突破创新的,进而将其作为自己未来就业、创业的方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或部门,实际上也对应着高校很多专业、学科。因此,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实际上也就认识、了解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他们越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就越能够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确定今后就业、创业的领域或方向。基于就业的创业教育,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他们掌握了某门专业学科知识和具有一定广度的通识知识,因此具有某些特殊的素质、能力。他们应该具有更强的理性,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应该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创业,应该是建基于专业知识、通识知识融通的基础上的,是更有技术、科技含量的创业。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具有更远大理想目标和前瞻眼光的人,他们应该不满足于眼前的功利,而具有家国情怀,承担有社会价值的创业、创新职责;应该能够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激发自身的力量,协调沟通,分工协作,完成组织的目标。在通识教育支撑下,高校专业教育渗透进行创业教育,目标将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对象将是所有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它绝不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也不是关于企业管理和运营、市场营销等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创办新企业的动员,而是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也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某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一技之长作为就业的资本。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大学的职责所在。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并不是教学生如何创业,而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算真正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其实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大学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能机械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而是要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不能简单地传递专业知识,而是要尽可能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生产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知识“活化”;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是简单地复述知识、再现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有批判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从而建立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关联、知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2010年5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一般的专业教育不教关于创业的知识或能力,也不用承担这一职责,而只需通过本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也是专业教育的目标之一。跟创业有直接关系的专业学院,比如商学院、管理学院,可以开放一些课程给其他专业有志于创业、想学习掌握市场规律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又保证了专业性、科学性。

四、教育之外的体制机制保障: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根本之道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安全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高校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校园安全及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地方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学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安全事故频发,因此,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已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动准则(试行)》《高等教育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法律法规中,也明确指出了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无论是从法律法规层,还是从素质教育本质要求来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对地方高校来说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重管理,轻教育

当前地方高校几乎都把学生安全问题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方高校虽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但这种重管理轻教育的方式缺乏科学的长效机制,安全教育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形式单调,实效性不好

当前地方高校辅导员上安全教育课外,仍采用展板、黑板报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这些教育手段过于陈旧,无法吸引学生,导致安全教育收效甚微。

(三)教学内容枯燥冗长

当前地方高校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仍是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诈骗和交通安全等,内容重复枯燥,且占据了很大篇幅,教学效果不理想。一些高校所设置的安全教育内容偏理论,忽略了对学生安全防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培养不够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成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受感情、生活、学习等因素影响,其生活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差,易发生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件。

三、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各地方高校应把逃生、避难、自救等常识和实际演练作为教育内容。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安消防部门观看专业的安全演练等。地方高校安全教育还应当将人身与财产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范畴的内容纳入安全教育体系中,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地方高校应利用不同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切实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升自身安全防范意识。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高校还应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各种安全防范、法纪知识学习研讨会,为学生搭建自我教育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自身保护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并通过主题班会、实操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利用广播、橱窗、条幅、新媒体等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四)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齐抓共管。家长应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学校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实效性,完善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社会作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更要加强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相关机构机制

地方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学生安全工作相关机构制度。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职能部门(校办、学生处、保卫处后勤保障等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及寝室长组成的学生安全教育四级应对管理体系。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及学生安全管理预警机制等。总之,安全教育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发展,与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高校作为管理者,应该增强大学生的安全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交互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活动的协调性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完成,保证管理活动完成的效率。

数据是高校教学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高校得以发展的客观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应用,现高校的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深,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在长期的应用过程当中会记录并积累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规模较大,且类型多样,不仅可记录使用者的常规信息,而且可记录使用者的其他信息,包括心情、日志、图片等,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思想、性格与情感状态,使得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基本信息管理,还拓展至使用者的个性、现实生活状态的管理,管理范围明显拓宽,这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发展的下一个目标,其将逐步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一)改革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管理的行为实施,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理念,才能为高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想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理念。高校领导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对于高校教学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通过建立大数据教育决策支持模型,可对高校教学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从而发现教学与学、管理与评估之间的一般性规律,进而有目的地制定并执行教育决策,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各类教学管理理念的合理应用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分析和控制,并对教学管理数据进行全面总结,不仅为教学管理提供客观的结构化数据,而且展现了不同数据间的联系,使得高校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教学也因大数据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现代化教学是基于先进科技术水平而建立的,通过引进并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化教学才得以发展。大数据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之一,其对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可信度,帮助教学者与学习者科学、准确地判断教育过程与结果,为针对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也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有助于高校教育自群体教学转变为个体教学,从而实现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一直以来,各高校教学管理都在努力尝试使用各种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但事实表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难以找到有效的方式,但在大数据背景下,此教学则有了可能。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所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其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等,为教师后期针对性的教学组织活动提供客观依据。如此反复,就会形成一种可持续化的教学优势,在不断的分析与改善过程当中,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会不断增强,从而更好地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但在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教学活动可顺利实施,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当前,多数高校对于教学的管理仍采取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价的管理模式,而这个评价多数是基于学生成绩而实现的,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利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此,须对当前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善,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评估不仅是针对学生最终的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类数据,教师可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改善教学方式;通过系统所捕捉的学生的微观行为,教师可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并对自身教学是否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符进行反思,这样不断反思与改善,最终会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可从宏观向微观转变,对于群体的分析与观察也逐步转向个人,甚至对每个人的数据进行跟踪,在大数据时代里,高校教学管理可无比接近教师与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实现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五、结语

伴随时代的进步,高校教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下高校教学正面临着新的社会发展环境,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大数据在其他行业及领域的应用成果让人们看到了大数据所带来的数据效应,也相信大数据能给高校教学的管理带来变革之力,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宏观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水平。参考文献:

[1]黄仁刚.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14-115.

[2]姜晓艳.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6):52-53.

[3]王胜利,朱晓平.大数据驱动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7,4(33):279-281.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路径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廉洁素养培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007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是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包括,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1]2010年《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再次明确把青少年廉洁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培育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都是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引进的,俗称“缝进必考”,对学历、专业都作了硬性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走上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大学生将是国家工作人员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其中有些人还要成为国家的领导干部,他们自身的廉洁素养将影响整个国家的清正廉洁社会氛围,如果这些国家工作人员腐败了,就会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效应,势必会影响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二)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培育是打造清正廉洁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随着高校扩招,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大学生也将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体社会成员,此时,大学毕业生的廉洁素养会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清正廉洁、和谐有序会产生“势”的作用。大学毕业生的廉洁素养越高,越会促进社会环境产生良性循环,反之,则会产生恶性循环,从而加剧社会环境的腐败恶化。(三)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培育是关乎大学生本人人生道路顺利行进的大事。廉洁通常与勤劳、刻苦、踏实、努力相伴而生,廉洁素养高的人更愿意勤奋刻苦、脚踏实地的朝着目标迈进,即使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致使自己的目标不能实现,他们也不会气馁,他们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让下一代来继续完成自己未完成的目标。而腐败往往会与懒惰、贪婪、投机取巧为伴。倘若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不高,就会在考试、学生干部选拔、评优评先、“三金”的取得等方面动脑筋,侥幸实现目标以后会加剧自己的懒惰、贪婪和投机取巧的心理,形成不学无术、不劳而获的品行,并会把这种品行带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中,最终极有可能会因为贪腐而葬送自己的人生前途。此外,自身廉洁素养的高低,还有可能会影响下一代。

二、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的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行为是否廉洁的意识薄弱当前高校大学生在学生干部选拔、评优评先、“三金”的评选过程当中,还存在请客送礼拉选票的现象,他们在目标实现后会为曾经投票的同学谋取某种“福利”。更重要的是,这些同学中一部分人认为他们的行为不涉及廉洁的范畴,仅仅是为了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所做的热身运动而已。(二)高校大学生对廉洁素养的培育认识存在偏差当前高校大学生很多同学认为廉洁素养的培育是党和国家干部的事,与自己关联不大,对媒体上时不时报道出来的贪腐案例感到习以为常,甚至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涉案金额巨大的巨贪在某种程度上还产生了羡慕、向往的思想倾向。

三、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的现状原因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理解的深度不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了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挖出并惩治了大量的腐败分子,并通过官方媒体及时向全社会进行了公布。与此同时,对大学生的廉政素养培育上没能进行及时、高效、高力度的培育,大量的腐败案例持续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难免不会对大学生产生一种“习以为常”的印象,尤其是一些涉案金额巨大的案件,也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大学生产生羡慕和向往的思想倾向。(二)社会氛围的影响社会生活中,人们还存在着人情大于法和规则的思维。习惯,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首选找关系、找熟人来解决,而不是寻求通过法、规则等其他正当的途径来解决,这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的形成和水平的提升。(三)高校对大学生的培育上步履缓慢。首先,在教育范围上不够全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了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高校在很多情况下只加强了对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廉政教育,无法普及到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其次,高校还没有廉政理论教材,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廉政理论课程。这对培育大学生的廉洁素养不利。(四)高校大学生对自身的廉洁素养培育认识不够深入。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有一些同学还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学生,手里无权无钱,不会产生贪腐的犯罪行为,无需进行廉洁教育。殊不知廉洁的素养岂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育出来的,又岂能是某一刹那之间的灵光闪现就可以铸就的。基于此种心理的主导作用,高校大学生更不会主动加强自我廉洁素养的培育。

四、高校大学生廉洁素养培育的路径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8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等学校;大学生;双创能力

不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满足我国发展需求。

一、大学生“双创”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实践能力与经验水平。通常情况下,就业能力包含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个人发展能力、专业理论知识等各方面[1]。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更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时展而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手段进行改革[2]。当前,毕业生的最大压力就是即将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而创新创业就能够不断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相关意识,让大学生能够为了自身发展,顺应时代进步,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精神,利用广泛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不断提高主观能动性与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素养等,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一)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往传统观念使大学生缺少创新、创业精神与相关意识,在对工作进行选择时,过于重视安稳,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普遍认为,只有国企、事业单位等才是大学生应该选择、争取的稳定工作,当就业时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实现这一目的,而更多的学生面临待业[3]。而创新、创业则是为了不断改变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传统观念,在实际就业时能够扩宽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在未来能够多一种职业选择,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被动的选择改变为主动创业,通过我国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投入,能够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二)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是需要大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大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来丰富自己,实现创新、创业[4]。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创新创业,学生应当不断地学习,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并将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另外,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前提下,应当有效掌握相关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知识,例如市场影响等。正因如此,高校大学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学好专业学科知识,最终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三)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应当先具备一定的“双创”精神,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内动力,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进取,不断开阔视野,脚踏实地的创业。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信心,勇于挑战的精神,具备社会当前所需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四)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实践。而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学生的自身能力、经验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5]。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创业过程中,从而实现创新目的。为了更好地将专业学科知识运用到“双创”实践中,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更应当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配合能力以及创新与职业能力。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不同的创新、创业活动,利用高校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与资源,不断探究自己能够胜任且合适的专业领域,从而找到自身所需并能够发展的方向,强化相关意识,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满足自我所需,有利于更好地树立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获取更多的肯定与尊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积累实践经验,在未来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提升优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作为基础进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相关意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各项能力与各项素质素养,使大学生能够勇于投身实践,敢于创造、不怕畏惧,尽可能地达到“双创”目标,从而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优秀型人才,促进我国各方面发展。(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人才培养机制与教育创新作为重点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思想、教育机制与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双创”为目标,不断改革高校的育人手段、管理机制、人事制度等。(三)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导者,高校应当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化实践,在二者相互融入、相互作用下,让大学生全方面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机会,使大学生能够不再被就业问题而困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四)推进实践实训教育。实践实训教育始终是高校大学生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也需要不断开展各种课堂外的相关活动,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创新思维与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能力。(五)提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目前,大学生所缺乏的就业能力是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缺少两者的有效融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知识进行探究、了解、掌握,勤奋努力,除此之外也需要将其灵活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将丰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积极参与高校所提供的社会实践与各种活动,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在学习中、实践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融入团队,与团队相互配合,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将“双创”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了实现“双创”教育的目标,高校应当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同时将此课程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实际方案中,进而提高学生创新与创业的双重能力[6]。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与学科教育相互结合,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整体素质。在高校大学生学科专业教育中,有效融入“双创”教育,使教育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另外,应当不断丰富、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核心,加强人格培养、人文知识与德育教育,以实现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主导者,在建设“双创”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以往多年的教学经验,先入为主地将创新性教学更好地展现出来,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更应当具备更加广泛的创业知识,不断深入研究、分析。正因如此,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师应当不断与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针对性的“双创”教育方案,使学生所学的专业更好地融入到创业教育中,加强教师主导者的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7]。通过指导教师不断指导学生“双创”实践过程,提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另外,高校创业课程教师应当积极联系不同的企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资源。高校也可以为学生们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到校指导或是作为创业导师,对学生们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制定创业目标。(三)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第一,丰富第一课堂,为了能够不断强化大学生批判性思维,需要设立高校基础课程,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第二,反哺第二课堂,为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利用学生社团,将自身的创业经历进行分享,在校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可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在学校实践教学内容中融入创新创业竞赛知识[8]。不断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从而打造出更加优秀的“新鲜血液”,推进“双创”活动的开展[9]。另外,可以在高校中创设以创新创业为基础的培训指导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教师与发展平台与空间,从而助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们实现梦想。第三,利用学生会的积极氛围,不断鼓励、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社团活动。第四,高校应当不断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9

我国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渐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德育培养模式,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修养的建设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速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现实状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要求改变现行的德育模式显得越加迫切。由于各类因素的相互挤压等现实困境阻碍了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进程。

1.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消极影响颠覆着新生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念性困境。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资本全球化的运作,虚拟市场的推广,一方面市场经济把人的物欲、满足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扩张了人们发展的空间,前所未有地解放和张扬了人的个性和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西方的消极价值观念也悄然进入我国高校,新生代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认识,腐蚀大学生纯净的心灵,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力量。一切生产至上,一切以财富作为价值的评价标准,这种强调个人利益之上的本位思想致使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和道德疏远等的错位;一切消费至上,极大地刺激着人们的物欲,社会奢靡之风盛行,这种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关系、新环境和新消费品味让人迷失,精神生活被商品化、市场化,人们目标方向错位、精神生活空虚、情绪浮躁,价值观趋向功利化,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物欲横流,恶念丛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恩格斯指出“人处于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而且这种空虚,对宇宙的永恒事实的不相信,会一直存在下去。”[1]在这种极端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了郁闷、烦躁、寂寞、空虚等消极情绪,生活失去了目标、根基,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低下,价值观迷失,而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功利化、工具化,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更多的致力于智力和知识教育,致使道德教育被放任自流,形成道德放任机制的事实。这种道德教育放任机制在我国各高校盛行的表现就是教师应付式教学,学生应付式学习,师生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学分,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导致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高,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2.新的德育理念层出不穷,传统德育断裂和新的德育缺失的社会性困境。当前我国进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交流的增加,西方道德理念和价值观不断渗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促使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另一方面,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逐渐演变为意识形态渗透和话语权的争夺,不断冲击占领着我国德育文化的领地,传统的德育并未能实现根本转型,现代文化德育理念却扑面而来,现代文化形态的德育尚未完全生成,后现代文化价值理念却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悄无声息地蔓延[2],主张从个体差异性、语言未定性、理论无限性、意义多重性来把握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后现代主义,从差异性、离散性和不可沟通价值性对现代的理性道德、伦理改造、价值规训、教育标准进行了挞伐。这种强调话语的异质性、价值的多元性、道德非本质性和非连续性德育理念,抑制了德育形态的差异性、道德伦理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相对性,弱化了我国社会的主流道德形态,导致我国德育文化陷入相对主义的纠结和挣扎中。[3]各种新的德育理念层出不穷,不断冲击我国社会的德育体系,致使我国的传统德育理念在现代化社会中断裂丧失,逐渐淡化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形态的继承与发展,导致传统社会安身立命甘于清贫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处在转型夹缝中的人们失去了传统伦理的参照,但又找不到新的伦理的依托,为人处事的是非标准缺失,给人的思想和价值带来了困惑,人们陷入了情绪焦虑、认同丧失、价值分裂的道德困境。这种价值理念致使我国高校德育地位受到冲击,无形中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同时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低,辨别能力弱,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张扬西方的思想,不断挑战着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进程。

3.片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德育价值观的认知性困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基础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以突出强调政治形态为核心,以一元化和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凸显来推进改革实现发展,直至今天人们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过渡强调政治性和理性的世俗精神,强调高扬集体主义却又贬抑了个人主义。在误解和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的同时,我国传统的文化根基,儒家思想被全盘否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传统的德育价值理念的丧失,信仰缺失,导致社会道德虚无茫然道德沦丧。相应地,出现在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结果就是传统的理想化德育中的伦理理想被政治理想所代替,形成了泛政治化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的模式过度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否认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普遍性、独立性,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带有强制性的色彩,个体缺少了主体性和自我性,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和发展。学生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认同和努力学习,但是内心却不认可甚至质疑。这种现象本质不一的现实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进程。

4.传统教学模式和高校德育自身的内部性困境。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培养模式长期保持在过去的传统培养模式中,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目标片面化,过度强调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忽视学生自身对社会的需求;德育内容陈旧化,抽象化;课堂教学采用单一的方式,雷同的德育课程的设置[4],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轻视内在动机和需求。这种教学实践注重大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培养,以课本解读和课堂教学来实现大学的德育活动,缺少实践性活动,忽视了大学生德育的真实感受和德育体验,导致大学生道德的认知和道德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德育实践活动失去了它的价值和生命力。这种课堂教学理论和社会实际脱节的德育教学模式弱化了德育的功能,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德育改革进程滞后。在现代工具性、理性和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整个教学环境“重科技、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公选课”,[5]同时进一步引发的学生信任度低、权威性差和说服力弱现象,高校德育改革面临重重困境与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高校大学生德育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目标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是结果和原因的辩证统一,是形式和内容关系的辩证统一,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理论源泉,高校大学生德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方式,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大学生德育的高度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建设的理论源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切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只是为了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6]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包括自然属性的发展,即人的最基本生存保障和满足,也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发展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都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是未特定化的①②,人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无限过程,无止境的发展,是在不断反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反观自己和对象性活动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既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立性、无限性、超越性和创造性在内的主体性发展,又包括人的民族性、规范性与开放性在内的社会化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人的社会化发展是人的外在发展,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协调发展。[9]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人的才能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0]以及个性的充分发挥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马克思说:“人类全部力量发展为目的本身”,[11]大学生德育活动的本质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大学生德育活动是属于人类精神性的活动,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终极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活动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调控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引导大学生对精神性生活的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12],实现大学生的个性解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以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在进行德育活动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

2.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手段和方式。所谓高校大学生德育,也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13]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是置于社会生产实践中,是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价值,关注的是人生的意义、思想的发展。德育活动的本性是超越,是对人现实的超越[14],所以高校德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不断超越当下的现实道德,使之成为一个道德上理想的、应然的自我,这种理想和现实、实然和应然的实践活动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着高校德育向至善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通过坚持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目标。通过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和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从工厂制度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力和体力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最佳手段和唯一方法,不仅能实现提高人的科学技术能力、人的素质修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发展人的个性目标,也能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发展。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砝码和准则则需要德育来衡量,德育教育就是要引领人过超越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功能。德育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提高了人的德育水平。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实现路径

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发展,培养21世纪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终极目标,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一种重大的难题。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应该坚持理论性、实践性、全面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将深化理论认识、转变教学模式和完善工作体系相结合起来,促进我国高校德育特殊化、现代化、国际化、规范化发展。

1.理论路径: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导,深化理论认识,更新高校德育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高校大学生德育是相互促进的,我们需要坚持阶段性目标和终极性目标相结合,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实现贯彻到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中,以阶段性目标推进个人目标的实现。深化理论的认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

(1)核心路径:坚定政治素质培养和意识形态的导向,保证高校德育改革方向。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的导向,是保证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中不变质不错位的核心要求。德育活动本身是具有阶级性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6]德育活动作为统治阶级渗透意识形态的活动,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是为政治服务,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对人价值理念、理想信念引导的活动。而高校德育在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培养上起到关键的核心的作用,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政治导向不变,高校德育以培养政治化的理想个体为目标,突出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倡导列宁的灌输理论,向大学生宣传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既定的道德规则或价值立场,通过榜样示范,制造舆论氛围,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以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促进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提高③,坚定社会主义的立场,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认识路径:将马克思主义人学和我国传统仁学相结合,构建高校德育新理念。马克思主义中的德育价值理念本质上与我国传统德育理念是相一致,共生的④,我们需要通过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和我国传统的德育理念的关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是一切围绕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本质看成生成,这些思想即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原来已有的东西也即原有的文化意识形态指引着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以儒家德育资源为代表的传统德育在价值取向上以仁为本,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性的内在价值,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两者在生成和仁爱之间形成了共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我们需要从原来已有的传统文化中去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继承和沉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理念,以传统德育价值理念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德育理念是我们促进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校德育改革的认识性路径。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传统德育理念相结合,促进高校德育特殊化发展,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关键路径:扭转对个人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推进高校德育改革进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性,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人的本质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强调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占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所谓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利益包容于集体利益之中,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独立的基础上,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协调发展。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要求个人的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社会利益也要关注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价值不能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德育的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价值的取向上坚持义利兼顾,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高校大学生德育是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的,是服务于政治建设的,要坚持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人价值,关注学生德育情感,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才能更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4)必要路径:吸收西方德育精华、掌握高校德育规律,推进高校德育改革。当代我国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发展中,而后现代文化已经成为多元文化家族的一员,其力量正在通过思维范式的变革、文化意识的反省、道德观念的更新等途径或明或暗地释放出来,牵制着高校德育的改革。后现代文化反对道德的本质主义,倡导道德多元主义,反对道德的整体性,倡导道德的局部和边缘;后现代化主义突出道德的差异化、边缘化,反对单一整体化研究,注重道德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摒弃单一化、静态化思维;重视话语分析和叙事教学的研究,祛除单纯的逻辑分析与理性教学的行为习惯,[18]对于我们进行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有效利用西方文化,方能实现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改革。同时,西方价值理念的渗透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充分认识西方的价值理念的可取性和对大学生影响的规律性,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特殊规律是思想品德的社会规范性和外部影响的广泛性,思想矛盾转化的自觉性,各种心理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要求的同步性,以及德育过程的多端性,品德形成的实践性,品德发展的渐进性、反复性和阶段性,更强的社会性,更高的自觉性,即成性和可塑性的统一,理论升华和实践升华的统一。[19]社会价值理念的变迁,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的规律,要求我们将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的规律结合起来,实现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有效性。我们要坚持德育主体的自律性和客体的他律性相结合,以他律促进自律的有效性,以自律实现他律的实现性。实现高校德育有效性的核心路径、认识路径,关键路径,必要路径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高校德育改革进程。核心路径保障高校德育改革的方向,认识路径更新德育理念,关键路径转变高校德育的认识,必要路径是扩张高校德育的空间,只有四条路径的相互协调促进,才能有效推进高校德育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实践路径:将生活和德育相结合,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模式。高校德育归根结底是一门“人为”和“为人”的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建设发展的,高校德育的改革要坚持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将大学生生活和德育结合起来,将现实融入大学生德育培养中,促进高校德育生活化发展。把德育的过程还原为人的生活和实践当中,实现生活和德育、情感和需求的有机统一,实现个体思想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关注学生的知行合一,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把学生已有的认知走向实践,以现实发展推进理想目标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需要扭转传统德育理念中对人冷漠的价值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的指导,将其全面贯彻在高校德育的实现活动中。消除榜样教育的神话色彩,回归榜样原型的日常生活的基础,走出绝对理性主义为道德教育的抽象逻辑以及由理性主宰的种种不宽容和专制行为,高校大学生德育目标和教学的研究应实现这种变化,从道德的差异性、多元性、共生性上探讨道德教育的一系列现实问题,[20]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21世纪人才。改革德育教学的内容,丰富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内容。把握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权和有效性,通过增加生活德育、生态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升华。增加以网络为教学工具的大学生德育课程,运用现代的传播工具和通讯手段、视听技术,变革教学方式,综合采取演讲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方式[21]实现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坚持虚拟发展和现实发展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构建大学生发展的虚拟平台,利用和发展网络能产生巨大的舆论和宣传效应,打造一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网络平台,引领网络舆论潮流的发展趋势,可以更有效地服务学生[22]。同时加强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水平。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尊重个人差异性转变,坚持教学活动双主体互动。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榜样忽视了道德生活的真实性和主体差异性,实施男生女生差异性教学⑤,强调道德教育应在尊重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和道德价值选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道德意识,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统一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化德育的教学模式。

3.工作路径:以党建促德育,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完善德育的工作体系。坚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实践,通过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和批判的能力,提高明辨善恶是非能力。加强大学生党建促进德育工作完善,引导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是以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主要目的,对大学生德育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作用。构建大学生党组织,发展学生党员,对正处于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大学生思想素质阶段起到了引导、启发和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目标。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意识、坚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德育队伍,实现高校大学生德育规范与发展,是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是实现高校德育改革的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范文篇10

1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利于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1.1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依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是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导向;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对于教育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新形势下,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责任。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目的性和就业需求性越来越明显。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英语能力的侧重方面也会不同,例如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英语能力更多的要体现在医用英语的学习上,医学杂志的阅读、医学文摘的写作和日常医用英语的交流;而外贸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英语能力则体现在能不能看懂外贸合同、报关单和商业贸易相关的材料以及用英语进行相关内容的语言交流。目前很多学校(主要对高职院校进行的调查)直接沿用了国家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根据自己院校、自己专业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这就导致了教学目标比较概括,不能够更贴近专业、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忽略了语言工具性的一面。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2]。如果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不合理,就必然导致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传统的英语课程设置注重于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轻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注重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忽略了专业相关英语的学习。这就注定了这种英语课程设置不能够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为对工作有实用的英语,以应付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

1.2教学方法老旧不能及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各高校都面临着教学任务重、学生数量多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尽管大多数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只是用于播放PPT课件和视频,教学效果未能尽如人意;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非常陈旧,仍旧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极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翻转课堂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教师不能够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微课、慕课等方法进行授课。

1.3考核机制不合理大多数高校采用了过程性考核模式,也就是终结性考核加平时成绩,但是很多高校的过程性考核都比较简单,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够,只是期末成绩加上十分或者二十分的课堂分。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高校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评分标准,这就造成了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临时突击,知识掌握不牢固。②题型设计不合理,在期末考试当中,考试内容主要是针对词汇、语法的考核,基本上没有听说能力测试,这就导致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在词汇语法上,而忽视了听说技能的训练。③考核的内容脱离学生的专业,缺乏职业相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4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沉默,“教师独角戏”情况严重。在前期对216名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74.6%的同学在上课时会经常保持沉默,只有不到10%的同学能在英语课堂上积极的思考并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师授课方式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等很多原因,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1.5教材选用不恰当多数院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更多地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而忽略了工具性和职业性的要求[3]。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大多是关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等方面,教学的重点也主要是单词、语法的掌握和运用,未能突出职业和行业特点,与毕业后的工作就业联系不密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主动性。以上几个方面限制了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要想较快的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2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提升路径”既包括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与教学,又包括就业导向(市场需求)等环节,从源头即培养目标,中间环节即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市场需求即就业导向等方面来提升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4]。

2.1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协调好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应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征,既能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人文的东西,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1],两者都要兼顾。所以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就应该有两个层面的设计。一是以《课程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为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培养,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二是要以专业为背景,以岗位的需求为导向,确立专业化的教学目标[5]。各高校应以这两个教学目标为依托,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课程体系,采用通识英语教学+行业英语教学的模式。一般大学会开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可以在前两个学期开英语基础课,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在后两个学期,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作为培养目标,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社会实践提供强大的支撑。

2.2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和各种社交软件带来的便利和契机,采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角色,从以前的“独角演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支撑点,使英语学习成为个性化、不局限于课堂、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但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3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1]。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考核的结果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成绩来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考核方式多样化,摒弃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机制[6],采用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的方法,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逐渐扩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例,使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占到总成绩的30%~40%左右。其次,考核主体多元化,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学生本人,同组同学都应成为考核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同样可以给老师评价,对老师进行考核,形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再次,考核过程制度化,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的每项得分都要有记录,以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最后,考核内容合理化,考核内容既要兼顾英语基础知识,以完成教学的一般要求,又要兼顾所学专业,以满足职业、就业需求。

2.4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保障,教材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各个出版社推出了不同层次的、适合于不同学习群体的教材。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都是用于通识教育的教材,比如,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捷进英语》,外教社的《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方的文化、思想、日常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可以使用此类教材完成教学的一般要求;但是这些教材并没有特别突出行业特点和职业性,不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需求。仅仅使用这些教材是不够的,要在英语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引入职业性更强的专业英语教材,以满足学生以后的就业需求。总之,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到最后的考核机制的制定,这几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有各个环节都设置科学合理了,才能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郑国锋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建会.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

[3]娄惠茹.高职院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整合研究[D].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48-50.

[4]韩京松.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路径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