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7:23:29

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1

我局为进一步加强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地点设在人才交流中心,由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劲松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建立了由人事召集,劳动保障、发展改革、财政、经委、教育、商务、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会商、实施有关重大事项,协调部门联动。同时,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部的作用,共同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

二、积极动员,广泛调查

通过电视、网络、发放宣传资料等手段,进一步宣传高校毕业生创业对于促进就业的重大意义,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毕业生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找寻创业信息,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对回乡报到的高校毕业生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同时,积极与工商、就业等单位配合,进一步掌握目前已在自主创业和有意向创业人员情况。将掌握的的资料进行梳理,从中选出了条件成熟的10名高校毕业生。

三、多措并举,政策扶持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从今年起,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受资金数额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以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农村住宅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放宽了经营场所限制;二是强化财税支持。在省、达州市安排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我市也积极准备安排专门的创业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予以支持,现已按人均0.72万元补贴到了个人,共计7.2万元。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符合中央和省有关收费减免政策的,均可享受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销售额未达到现行政策规定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对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资金中采取贴息和补贴等方式给予创业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涉农项目,对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立项条件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扶持;三是强化金融扶持。对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可展期1次,展期不超过1年,对组织起来合伙创业的,贷款额度可放宽到10万元以内。

四、积极培训,强化服务

充分利用公共及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扩大创业教育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具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纳入教育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高校毕业生,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动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免费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和人才招聘服务,切实落实相关减免费用政策。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前6个月实行渐退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2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重大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战略举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疆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比重大,自治区各级党委的工作重心在农村,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近年来,自治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和创业,各地已选聘2443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他们施展才华、历练成长,为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好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区农村改革发展,迫切需要更多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的建设者,迫切需要一大批勤奋敬业、乐于奉献、扎根基层的农村人才。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的重大举措,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优化党政干部来源结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长远大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干部队伍的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民、工人中成长起来的干部越来越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干部队伍结构的根本性缺陷,产生官僚化和机关化危险,疏远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影响党执政的基础。农村是个大课堂,也是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对干部的培养和砥砺作用,让一大批掌握现代知识的年轻人在那里成长进步、脱颖而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成为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力量,有利于保证我们的干部队伍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保持党的政治本色。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坚持一线长才干出干部的用人导向的具体体现。注重在工农群众中培养锻炼干部,推动青年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现在从地方到中央的党政领导干部,许多都经过基层和生产一线的扎实磨练,从而担当起了改革和建设的重任。总书记强调:“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自治区党委始终坚持基层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用人导向,每年选派一大批年轻机关干部到基层进行2-3年的培养锻炼,注重从有基层工作经历、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经受过锻炼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各级领导干部,对于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的良好素质、改善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符合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磨砺成长

这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自治区拓宽选人视野,坚持好中选优,从2700余名报名应聘的高校毕业生中,择优确定了在座的282位同志。你们有理想、有抱负,自愿到农村摸爬滚打、贡献才华,各级党委对你们寄予厚望,广大农村各族基层干部群众对你们热切期盼,希望你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从校园到农村基层一线,风里来雨里去,肯定会比在城市工作遇到的困难更大,承受的辛苦更多,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很可能与过去心中勾划的蓝图不尽一致。但你们是有志向、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高校毕业生,要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的责任和抱负与改革发展稳定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的进退和荣辱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在倾心干事、激情创业的过程中挥洒青春和智慧,实现远大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同学们到村任职,在农村基层干部眼中你们是学生,在广大各族农民群众眼中你们是干部,当好学生就要好好学,当好干部就要好好干。在村任职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成为你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要把农村当故乡,把农民当亲人,一切为农民着想,贴心为农民服务,除去浮躁,沉下身子,在实践中提高发展经济、服务农民的本领,积累农村工作经验,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第二,要提高政治素质。新疆地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最前沿,村党支部处在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线。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坚持在维护稳定的实践中锻炼、考验和考察干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在新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在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不仅不能信仰宗教,不参加宗教活动,而且对非法宗教活动要敢管,并敢于同民族分裂分子和非法宗教活动作坚决斗争。这是新疆各级干部政治上坚强的特殊要求,也是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第一位的要求。同志们到村任职,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使自己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要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稳定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不折不扣地、创造性地全面实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做到对全村住户每个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政治表现、遵纪守法情况“四知”;对全村就业情况、重点人员、流动人口、贫困群体状况“四清”;对全村村情动态、宗教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四掌握”,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的工作。

第三,要加强“双语”学习。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工作的本领。我们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群众。如果汉族干部熟练掌握了少数民族语言,工作就会如鱼得水,与群众的感情就会迅速贴近;同样,如果少数民族干部能够熟练应用汉语言,就能够通过宣讲让群众及时准确地听到党的声音。如果语言不通,群众工作就无法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就难以全面、准确地传达贯彻下去,群众的呼声就难以及时反映上来,农村中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就难以挖掘出来,也无法带领和指导村民依靠科技致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也就难以实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自治区党委要求基层干部能够熟练运用“双语”开展工作,这次选聘也明确提出大学生村官“双语”水平不过关,将取消选聘资格。这次培训,你们虽然已进行了“双语”强化培训,但离“汉族干部能够用少数民族语言与群众直接交流;少数民族干部能够阅读通俗的汉文资料,具备较高的汉文字书写能力”的要求还有差距,只有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够真正熟练运用。通过在农村一线的锻炼,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志将来还要被招录到县、乡机关工作。自治区党委已明确提出,要把能否过“双语”关作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必备条件。因此,你们要充分利用在农村学习“双语”的良好环境,继续学习好语言,不断提高自身的“双语”水平。这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你们成长进步的前提和基础。

第四,要切实发挥作用。与过去比较,这些年新疆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内地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农村经济结构、农业产业化水平、扶贫开发、农民增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农村基层人才十分匮乏,同学们到村里任职,可以大有作为,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一要当好村“两委”班子的助理员。同志们都很年轻,缺乏农村基层经验,要虚心向村干部尤其是向老支书学习。但你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有热情,有朝气,有精力,有多方面的优势,你们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村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不同职务,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好村“两委”班子的参谋助手。二要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村干部与农民群众接触最多,党的声音要通过你们传递,各种政策要通过你们的工作贯彻落实,群众有事情也会找你们解决。因此,你们要首先学习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民族宗教、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抚、劳动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法规,做到什么政策都懂,并将这些政策准确地宣传、落实到群众中去,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三要当好农村实用技术的指导员。你们当中有不少同志学的是涉农专业,到农村后,要主动应用所学,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其他同志也要充分发挥青年人头脑灵活,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快的优势,尽快掌握农村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做好技术指导,努力干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四要当好群众和组织的联络员。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始终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重要的任务。你们工作在农村,吃住在农村,与村民距离近,一定要树立亲民爱民意识,倾听群众呼声,“多敲群众门”、“多走田间道”、“多问农家事”,及时掌握群众心理,及时了解并向组织反映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期盼,真心实意关心群众,做他们的贴心人,协助村“两委”班子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第五,要强化工作作风。你们这一批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有的家在城镇,有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在农村自己的家里生活,和到村里去工作,情况是不一样的。刚走出大学校门到村里任职,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从事的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生活和工作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培训结束后,你们中的大部分同志将分赴自治区8个部级贫困县中各方面条件较好的村去工作,但毕竟是部级贫困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在艰苦复杂环境里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要立志在农村干事创业,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适应环境的变化,努力做到“三不怕”。一要不怕苦。正是因为农村环境艰苦,才更需要你们去经受磨练,去改变面貌。只有把吃苦当作为农民群众服务的重要途径,作为磨炼意志、提高能力的大好机遇,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实现人生理想,体现自我价值。二要不怕难。村干部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处于维护稳定、调处矛盾、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对促进全区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你们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三要不怕累。农村工作往往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更不像大学生活那样有规律,有时还会处于矛盾的焦点。要沉得下、蹲得住、安下心,以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工作劲头,干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后,大量具体的管理服务、培训考核、关心帮带等工作任务,都落在了县乡两级党委身上。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第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跟踪管理服务。地州、县市党委组织部门要确定一名负责人牵头负责,联系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制度,制定行为准则,强化工作纪律,健全考核办法,建立业绩档案,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县市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或建立网络平台等形式,探索建立到村任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机制,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共同进步,并提供“热线电话”,随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乡镇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定期走访谈心,了解掌握每个人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增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的信念。村党支部书记要抓好落实,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帮带,多让他们参加一些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工作,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二,要充分信任和热情鼓励大学生放手工作、大胆创业。县市、乡镇党委要结合农村实际,帮助到村任职大学生主动与母校加强联系,争取有条件的高校与大学生服务地“结对子”,在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村党支部要多给他们压担子、分任务,让他们有事做,有用武之地。各地对他们的不足要多包容,遇到的困难要多帮助,取得的成绩要多肯定,使他们始终保持激情和活力。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3

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或动员社会培训机构,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执行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

二、切实保障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规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行为,督促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依法与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并全面履行劳动合同,根据企业工资制度和高校毕业生所在岗位合理确定其工资报酬。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常规检查,重点检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在招用高校毕业生过程中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支付工资报酬和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三、在开展青年职业见习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在近几年开展青年职业见习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有条件的城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确定一批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要优先组织已进行失业登记并有见习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见习期一般不超过1年。要将见习与就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安排见习指导老师,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落实好见习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补助,适当给予见习补贴,并免费提供必要的劳动保障事务和就业指导等服务。

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在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服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努力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特别是基层单位的用人信息,及时向高校毕业生。要积极与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探索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自助式网上就业服务,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对以从事自由职业、短期职业、个体经营等方式到基层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提供必要的劳动保障事务,并在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费和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

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社会保险服务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社会保险参保办法,切实搞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服务,方便其在劳动力市场流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按当地有关参保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社会保险申报登记、缴费等方面提供方便,及时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工作、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并参加了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其缴费年限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计发养老金。高校毕业生曾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原在机关事业单位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企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六、吸引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4

1.高校毕业生要先进行时市场调研高校毕业生进行市场调研,可以明确的认识到社会对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预期需要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供求关系并分析这种供求关系,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学历、经验来合理的选择用人单位进行应聘,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2.高校毕业生要进行市场细分高校毕业生在进行了市场调研之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把用人单位进行划分。这样可以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进行分析、探索市场机会,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3.高校毕业生要定位目标市场高校毕业生要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选定一定工作目标,要从自身条件入手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对等起来,搞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才能选择出最合适自己的工作。

二、高等学校毕业生应该合理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营销的策略是很重要的,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推销自己,从而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要懂得用人单位的需要,要对症下药,把自己变成单位需要的人才。高校毕业生要懂得去用人单位推销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充分的表露出来,使面试官可以充分的认识自己,恰当的安排自己的工作职位,这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的好处。这种形式的市场营销策略,可以大大的改善高等学校的就业问题。

三、为了适应市场高校和高校毕业生要

首先培养自身的能力高校毕业生要充分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合理的改善自身的条件,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胜任自己的职位,更好的为单位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高校学生在入学之后,要学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每个大学生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认真学习,熟练的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抽出时间选修一些就业类的课程。加大对就业技能和就业心理的培养;合理的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使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够对就业问题有一种合理的认识,从而可以很好的运用市场营销策略指导自己的就业工作。高等学校不能只把就业的问题归结到毕业生的身上,也要加大对学校政策的改变,使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就业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国外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因此,国内的高校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从而可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物质的投入仅仅是一个层面,还要加大人员的投入,要设置足够多的专职人员为学生讲解市场营销知识,专门从事给学生做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高校才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市场营销之路,才能为毕业生铺好就业路,才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四、总结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5

关键词:疫情;云就业;高校毕业生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高校春招形势低迷,特别是进入四月份,企业的招聘需求显著降低,招聘量减少。从北京高校统计数据来看,学生的签约进展相对放缓,毕业生整体就业节奏被打乱,研究生面试延期、公务员招录延期、毕业生实习取消等诸多不利因素使毕业生就业出现“空档期”[1]。教育部表示今年高校主要工作围绕毕业生就业展开。高校辅导员作为落实教育部各项就业政策的中间环节,也是感知学生就业情况的基层教师,在围绕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高效的“云就业”服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国家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并多次强调“高校用人单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对高校的毕业生进行就业帮助”,“要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尽早地就业”[2],新要求新指示也是辅导员在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依据。2020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3]进一步强化了今年毕业生工作的重要地位。总理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十二次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明确要求,要采取更大的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今年毕业生就业的问题[4]。作为高校辅导员,在了解新的就业政策、新的就业的渠道、新的就业的途径后,应及时把就业信息输送到学生中。

一、认清就业形势,坚定就业信心,为高校毕业生注入战必胜的“强心剂”

2020届毕业生总的就业基本形式受到四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余人,同比增加40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同比增长51万人,涨幅21%[5]。二是疫情加剧就业困难。疫情防控工作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生产受到限制,社会活动大面积延误,较低的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大学生求职的过程受到多重制约限制导致需求下滑,线下的招聘几乎全部暂停,导致企业和学生不能面对面沟通,实习实践也全部停摆。三是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加,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更加困难。据统计,截至三月底,企业招聘下降20%,中小微企业的招聘需求下降60%[6]。同时公务员的招录、考研的复试等压力均与往年相比延后,导致学生中出现慢就业的现象,截至四月底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7]。四是中美的战略博弈已经从贸易向多个领域蔓延,对于高校毕业生留学深造产生一定影响,严峻的形势也导致学生心态出现焦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辅导员需要转变传统就业工作模式,让学生做到两个理性的认知:认清大环境,找准小位置。对于慢就业、不就业的现象,以马上行动来缓解就业焦虑,先就业,再择业,推动学生积极就业。应该看到就业的本质是经济,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可控的。积极发挥作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困难,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理性分析,沉着应对,坚定稳住就业信心,把疫情带来的困难,转化成新的机遇。

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就业引导,为高校毕业生构筑无阻碍的“信息桥”

1.加强就业引导。要尽力地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进展,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数据。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建立精准台账,加强点对点的就业形势教育。对于综合竞争力稍差的毕业生,如不够自信、沟通表达能力较差、心态较焦虑等学生群体,要重点在提升学生的能力方面下功夫,可以通过线上谈心谈话、主题班团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就业心理的疏导。对于考研失利计划继续考研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于励志复习一年再考研的学生应予以支持和鼓励。对于借考研逃避就业的学生,应对其讲明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优势,一味逃避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其积极就业。对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尽快在录取意向中作出抉择,以释放被占用的就业资源。对于慢就业学生,督促其留意招聘网站、学校发出的招聘信息、线上招聘、线上面试、线上答题等机会,勇敢地去尝试,寻求就业机会。2.拓宽就业渠道。普及优惠政策,鼓励更多毕业生参与“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对有志愿投身国防建设、教育事业、科研事业的学生,鼓励其报名大学生征兵入伍,补充教师队伍,担任科研助理;鼓励更多的毕业生面向社区的需求进行创新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达到倍增效应;引导学生紧密关注高校就业网站和各社会招聘网站,建立就业信息群组,共享岗位信息,架起无阻碍的“信息桥”。引导本科生向第二学士学位发展,开展过渡性的学习,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为国家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3.挖掘新业态。疫情期间的工作模式发生剧烈变化,企业、单位不能再以传统聚集的方式工作,甚至停工停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在另一方面催生出新的工作模式和职业形态。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例如网约配送员、康复护理、互联网网购平台,高校辅导员要深刻理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对社会应急管理的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动态,抓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发展趋势,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三、优化网上服务,抓实困难帮扶,为高校毕业生铺就通罗马的“毕业路”

1.优化网络服务。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企业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受到很大的限制,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从之前的线上线下多举措并行到现在的单一线上模式,海量的信息缺乏精准定位。目前阶段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就业,优化线上的服务。高校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做好信息的筛选加工,做好信息的精准推送,把着力点放在促成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上来。注意问题导向,如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岗位等人和人等岗位等现象。通过24365等平台,以云端求职、云端面试等方式实现就业,推进网上签约。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全面撒网,重点捕捞,利用好各种网络招聘会的机会,围绕产业链形成上下游组合,探索组团式应聘。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对高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措施安排,结合毕业生专业定位行业特色,充分利用互联网公益直播课、精品慕课等,将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的实验课程推广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去。依托校友群体,对于求职意向迷茫的同学可以利用“学职平台”定位其就业需求。2.加强工作互动。从做好就业服务的工作角度,辅导员要加强与就业工作队伍、班主任老师、研究生导师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坚持守正创新,在保证就业辅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方面创新。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形成帮助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合力。依托“学信网”中的职业百科开展职业生涯咨询工作室。做好就业创业服务,特别关注教育部层面的24365平台上推出的就业信息。对于重点群体,如学业课程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多关注、常沟通,展开分类指导,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工作,给这些学生实际的帮助。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也是一项政治性任务,对于扶贫攻坚具有政治意义,辅导员要关注国家政策,参照校方指导,了解发展趋势,学习新兴业态,探索就业方向,将工作做实做细。3.防范就业风险。对于就业中的风险和隐患,辅导员应保持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提高防范意识。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复产复工、复商复试也在逐渐恢复。但高校毕业生并不能马上回到学校,所以作为辅导员要了解当前毕业生的思想状态、就业状态,想办法纾解焦虑的情绪,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争取把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提醒学生提早准备毕业离校事宜,将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妥善安置。这期间,一些困难和问题,可能会在网上越来越多地出现,辅导员应积极关注网络舆情,以大概率的思维应对小概率的事件,以确保整个就业工作的安全稳定。对于毕业班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疫情下的就业工作也是相互促进成长的过程,辅导员有责任为应届毕业大学生注入“强心剂”,构筑“信息桥”,铺就“毕业路”,特殊时期吹响战“疫”集结号,引领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的信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屈的鹏.大学生精准就业途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0):20-21.

[2]中国民族报.让学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国家民委直属各高校多措并举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2020-03-03)[2020-04-10].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EB/OL].(2020-02-15)[2020-04-10].

[4]人民网.采取更多市场化办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EB/OL].(2020-06-03)[2020-09-20].

[5]毛丽萍.湖北省政协教育界别委员建言破解疫情下就业难—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要“摸得着”[J].湖北政协,2020(6):14-15.

[6]中国经济网.春节后三周小微企业招聘需求“回血”两成[EB/OL].(2020-02-27)[2020-09-20].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6

一、选聘计划数量

我省**年计划选聘562名,按相关比例分配到各设区市(见附件1)。根据毕业生定向报名应聘和志愿情况,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统筹调剂。

二、选聘对象和条件

本次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1978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选聘。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报名参加选聘的,免试直接进入体检和考察范围。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

(二)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四)身体健康。

参加省人事厅、团省委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选聘后,选聘对象此前的志愿服务终止。

三、选聘去向和任职

对选聘的大学生,由各设区市委组织部按照自愿、就近和回原籍的原则派遣至县(市、区),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落实到具体的任职村。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年以上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组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等职务。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和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四、时间安排和报考程序

全省选聘工作6月上旬启动,到9月上旬基本结束。

(一)网上免费自愿报名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登录**人事考试网()报名,选择填报一个志愿服务的设区市和自由选择一个考区参考,网上报名时间为**年6月13日9:00至6月17日17:00(具体报名办法见附件2)。报名时,考生应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凡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其考试或聘用资格。网上报名期间,各设区市委组织部对报考人员提交的报名表在24小时内进行网上资格审查,确认通过与否。

(二)笔试及面试

笔试时间:**年7月5日上午9:00-11:00。笔试科目为《大学生村干部基础知识》。笔试工作由省人事厅考试中心组织,各设区市人事局负责所辖区考务工作,考点在设区市所在地设置。参加考试时,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监考人员依据考生座次表(含考生照片及考生身份基本信息)、身份证、准考证,核验考生身份,实施监考。

笔试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党的基本知识、有关农村政策及公共基础知识。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笔试成绩于7月16日在**人事考试网公布,同时公布入闱面试人员名单。考生可凭身份证号查询。

笔试结束后,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根据情况划定合格分数线。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者,方可按笔试成绩排序进入面试。各设区市委组织部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5比例确定面试入闱人员名单。入闱人员中最后一名出现并列的,并列人员一同入闱。笔试合格人数不足面试人数的,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对选聘名额进行适当调剂。笔试与面试成绩按5:5的比例合成为考试总成绩。进入面试范围的高校毕业生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或学校证明)、《**年**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资格复审表》(见附件3)、党员证明信,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提供荣誉证书,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所在学校审核的报名推荐材料,往届毕业生须提供人事档案,已有工作单位的往届毕业生还须提供工作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由各设区市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复审,对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

面试结束后,由各设区市委组织部根据考试总成绩,按选聘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参加体检和考察对象。因体检、考察不合格出现的空缺,由各设区市委组织部审核后,按考生的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五、待遇保障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等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及服务工作主要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为2年。确定选聘对象后,县(市、区)委组织部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在村任职期间,按照略高于全省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津贴平均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由其所在乡镇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在村任职期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发放一次性安置费。工作、生活补贴和保险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2000元发放。

2、聘期工作表现良好、期满考核合格的,5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从2010年起至2014年,每年从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的职位中拿出30%—50%,定向招录在村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在县、乡公务员岗位表现突出的,可以调入市以上机关工作。

4、从2010年起,省、市组织选调生统一招考,原则上定向招录在村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

5、在村任职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自愿留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由县(市、区)人事局、编委办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接收手续,统一安置到乡镇基层事业单位。

6、被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包括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在职考生(含已实行人事、择业或在劳动部门办理了用工手续的)可连续计算工龄。

7、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不再续聘、进入市场就业的,有关部门应协助推荐就业。自主创业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享受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等有关政策。

聘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高校毕业生,不享受以上2—7项待遇和保障政策,不再继续聘任,另行自谋职业。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对这项工作,中央、省委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下发了专门文件。7月28日,省委组织部在长沙召开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就选聘生培训到岗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8月12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郭树人到邵阳市指导选聘生培训工作并作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稿已印发给大家,请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结合郴州实际,就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问题,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到村任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次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都是80后的年轻人,大家经过高校的教育培养,具备了较好的综合素质,加上这几天的集中培训,相信已经在各方面作好了到村任职的准备。心态很重要。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家既然选择到农村去工作,就必须深刻认识这一选择的重大意义和自己所肩负的重要使命,真正从思想上、心理上作好到农村去的准备,面对现实,调整心态,融入农村。

选择到农村工作,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广大农村正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巨大转变,迫切需要大批有理想、有知识、有专长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大家审时度势,避开就业需求趋于饱和的城市,选择到农村任职,积极投身于更需要大家的农村基层去工作,顺乎历史潮流,符合时代要求。这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后备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选择到农村工作,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式很多,选择到农村基层任职,在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是一条新的成长成才之路。从农村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和锻炼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当前的机关干部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农村基层经历、不大熟悉农村、不太了解群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水平,损害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从源头上优化党政干部队伍素质和结构,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是对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锻炼干部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融洽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选择到农村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富有创业激情,但普遍缺乏对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缺乏基层实践的艰苦锻炼,如果不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以后难以担当社会重任。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大熔炉。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去,到艰苦环境去,可以直接接触社会,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建立与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在献身基层、服务农村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将会成为大家受益终生的巨大财富。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生活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农村工作任务也是比较繁重的。大家一定要做好经受困难和挫折考验的准备,把战胜困难作为历练人生的机遇,把吃苦耐劳作为开启成功的钥匙,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以良好的心态、百倍的信心投身新农村建设。“初生牛犊不怕虎”,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工作中的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

二、勤奋工作,努力实践,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组织上选聘大家到村任职,就是要发挥大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发挥了作用,大家的选择才有价值。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正处在关键阶段,正是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大家要珍惜机会,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要转换角色,尽快融入农村社会。到农村工作,首先要把自己当作农民。农民最讲个实在。只有真正把自己当农民,把农民当亲人,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交朋友,才能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因此,大家到村后,要尽快了解村情、民情,熟悉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尽快实现从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换,融入到农村、农民中去,为在村开展工作奠定好的基础。要尊重当地风俗,正确区分科学与迷信,辩证地分析农民对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自觉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保持和发扬大学生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大家是有思想、有文化、有见识的村干部,既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但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农民。对于农村和农民群众的一些陋习,要注意态度、讲究方法,不需急于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要用自己良好的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农民群众接受了你,认可了你,你到村任职就成功了一大半。

2、要摆正位置,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大家到村以后,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员会主任助理职务,并兼任村团组织书记或副书记、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操作员等职务。“助理”职务作为大学生到村任职的特设岗位,严格来讲,选聘生还不属于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那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既充分尊重村干部,又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呢?关键要明确职责。“助理”,顾名思义就是参谋、助手,说直白一点就是要既出主意,又出力气。当然,根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规定,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作为一名选聘生,与其他村干部相比,有很多优势、潜力和特长,要调整好心态,准确定位,认真履行职责。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大家是组织上选聘到村任职的“专职村干部”,大家的工作、生活补贴有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保障,因此,大家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必须用在村里的工作上。当前,我市已有一部分村实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像机关一样上班、领工资。但大部分的村,干部都是利用空闲时间打理村务,主要精力还是在自己那份家业上。所以,选聘生应当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替当地村干部分忧,既要想大事,又要做小事,真正成为他们的好助手。

3、要虚心学习,自觉加强实践锻炼。农村是所大学校。大家到村任职,既是去工作,更是去学习、去锻炼。大家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从今天起又将跨进农村这所社会大学的校门。不管你在大学期间是多么的优秀,对于农村工作,你只是一个“小学生”。大家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大家到村任职,就是接受农民群众再教育,补上在农村生活和工作这一课,让大家在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了解国情、增进感情,成长为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因此,我们一定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认识农村,去实践农村工作。要多向农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热情淳朴、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多向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要多向书本学习,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规;多向实践学习,学习农村工作方法。通过农村的学习锻炼,不断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科学管理,热情服务,为选聘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今年是第一年。关于选聘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很多方面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对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组织部牵头会同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前考虑、统筹安排。为了加强对选聘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市委组织部研究起草了《郴州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待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后印发。选聘生到村工作后,县市区、乡镇、村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湖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加强管理和服务,为他们在农村干事创业、锻炼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1、要健全管理制度。要确定专门机构负责选聘生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这项工作,市委组织部具体明确由市委基层党建办负责,并设立了热线电话和公共邮箱。县市区委组织部相应地要确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设立热线电话,负责选聘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随时解决选聘生下村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女选聘生,县级妇联要重点联系和服务,并专门设立热线电话。选聘生的人事档案由县市区委组织部管理,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所在村;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县市区委组织部要与选聘生签订选聘合同,明确各自遵守的条文,明确聘任职务、服务地点、服务时间、职责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等事项。合同条款及式样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制定,各地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合同一经签订,双方要共同遵守,认真履行。要制定选聘生行为准则,强化纪律要求。要建立选聘生业绩档案,建立科学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办法,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选聘生履行年度工作目标的情况,将工作绩效作为享受各项政策待遇的重要依据。乡镇党委要帮助衔接安排好选聘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选聘生特别是女选聘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8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一年多来,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生活、干事创业的情况。刚才,5位大学生“村官”代表谈了体会和认识;**县**村、**县**镇两名同志以及**县的部长谈了对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的经验做法,大家讲得都很好。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辛勤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全市大学生“村官”表示亲切的慰问!下面,也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远意义,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这一决策的实施,总书记和、李源潮同志曾几十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高度重视选聘工作,市委许宁书记经常过问大学生“村官”工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要求加强正面引导,帮助解决困难,严格教育管理,关注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更加说明,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第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才能、有志向的人才。在座的各位“村官”,能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第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造就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的战略举措。农村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我们选聘大学生到村工作,帮助农村,发展农村,服务农村,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年轻的大学生了解基层,从参加工作起就建立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担当大任。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的许多精英都是当年的“下放知青”或“回乡知青”,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我们把大批高校毕业生推向农村第一线,在基层工作中展示改革创新的时代风貌,这对于你们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锻炼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大家认清意义,明确责任,担负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2008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至今已选聘了3批,今年选聘的800人已经全部到岗工作,全市在职大学生“村官”达到1327人。总的看,我们这项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是社会各界思想上形成了共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作用情况,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区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和考核,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关注、关爱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今年10月,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强选聘大学生管理,落实以争做“四员”为基础、鼓励创业为重点、优者重用为方向的管理机制。各县区真正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党政后备人才来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来使用,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为大学生“村官”落实工作生活补贴、一次性安置费以及各种保险等待遇,赤城县、康保县、张北县等12个县区克服财政困难,积极为选聘大学生落实事业编制,落实全额事业编制和乡镇事业编制人数达117人,占前两批选聘总数的22.2%。在基层,有的乡镇为大学生“村官”购置了床、被褥、炊具等生活必备品,有的村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较好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刚才,大家的发言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创业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帮扶,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厚爱。

二是教育管理制度日渐规范。2008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实施办法》、《关于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鼓励选聘大学生参与全民创业的意见》等5个文件,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四员”的要求,即发挥好“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的作用,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配套建立了联系走访、专题报告、岗位调整、自我管理等制度,实行目标管理,纳入选聘大学生年度考核,这一做法受到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的充分肯定。全市选聘工作基本形成了集选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于一体的制度体系,成为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有力保障。

三是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肩负组织上的殷切期望,怀着为基层服务的满腔热情,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有的带头上项目、做示范,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贡献了力量;有的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给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有的带头传播科技知识,推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有的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奥运国庆安保等急难险重岗位上经受了磨炼;有的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各项工作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有3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1名当选村委会主任,131名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2名大学生“村

官”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4名考上了市县公务员,6名考上了事业编制。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就我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专门作出批示,对我们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做法给予肯定,《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实践充分证明,当代大学生在基层是大有作为的。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把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

二、加强实践锻炼,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成长成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培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但归根到底,唱主角的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市委对大家寄予重托,农民群众对大家寄予厚望,大家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年多的“村官”经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1、越是身处基层,越要志存高远。与现代城市相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大学生因此不愿到农村去,认为到农村没有前途,浪费青春。但从农村实际来看,历史实践证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大学生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李源潮等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就是下放知青,当过“村官”,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也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作为大学生“村官”,就要理解党组织的期望,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抓住磨炼成长的机遇,志存高远、放眼未来,做一个既目光高远、胸怀宽广,又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的称职“村官”。

2、越是工作繁忙,越要加强学习。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家长期工作在“三农”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繁重而复杂,经济发展、邻里纠纷、社会治安、访贫问苦等工作,都需要大家去做,的的确确非常辛苦。工作越忙越是要加强学习,不能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佼佼者,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进步奠定根基。当前,我市农村正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希望大家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争当学习宣讲的理论宣传员、调研问计的民情收集员、沟通协调的工作联络员和带头实践的便民服务员,努力成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骨干力量。

3、越是贴近群众,越要增进感情。有感情才有责任,有责任才能增进感情。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法宝。要将党与群众血肉联系这根血脉绵延不断保持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们党的干部在基层中锻炼出来,在群众中成长起来。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大学生“村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零距离接触群众,没有深厚的感情是做不好群众工作的。大家要珍惜与群众朝夕相处的机会,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在日常交往中增进感情、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一步一步地成长成才。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才能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干部,才能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当好“接班人”。

4、越是天地广阔,越要提升能力。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巨大的舞台上,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呢?靠的是能力。大家要着力提高六种能力:一是要懂得农村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必须吃透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大学生“村官”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二是要懂得农民语言,增强交流思想的能力。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农民话语,多讲农民语言,这样同农民交流才能达到思想上贴近,感情上沟通,做起工作来就有成效。三是要懂得农业技术,增强示范引领的能力。要下功夫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懂得一技之长,带头创业发展,当好示范。四是要懂得依法办事,增强教育引导的能力。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引导农民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要懂得分清主次,增强统筹兼顾的能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六是要懂得公正处事,增强调处矛盾的能力。出现矛盾纠纷要高度重视,处理问题不偏不倚,不亲不疏,一碗水端平,这样群众才会信赖你、拥护你。

5、越是条件艰苦,越要信念坚定。农村生活清苦、工作艰苦,与大家理想中的生活肯定有一些差距。大家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距,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选择而无怨无悔。古语说的好,“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唯有坚韧不拔之志”。希望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莫,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到困难面前不后退,压力面前不动摇;一定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不浮不躁,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搞短期行为,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做长远打算,以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脚踏实地干工作,在为人民群众的真诚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虽然是农业大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农民收入仍然相对较低,致富门路较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家选择到农村工作,就是要在基层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希望大家越是面临艰苦生活、复杂环境,越要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越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越不能动摇理想信念。

6、越是备受关注,越要注重形象。当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农民群众对大家更是敬仰有加、寄予厚望。越是受关注,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骄傲自大。今年全市17000名大学毕业生,目前还有7000多人没有就业,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大家的岗位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从过去的情况看,有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跳板,抱有“过渡”心理,扎根农村的思想不牢固;有的只关注“村官”待遇,不履行“村官”责任;有些大学生“村官”好高骛远,急功近利,遇到挫折和失败便灰心丧志。希望大家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坚守岗位,服从领导,严守纪律。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多听、多问、多思考,要多和“两委”干部商量。要多献创新发展之策,多做开拓进取之事,走出一条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的路子。

三、健全机制,强化服务,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明年我市还将选聘800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将会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战略眼光,总结经验,加强领导,着力健全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形成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工作局面,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一是组织要更加得力。县区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职能,督促财政部门及时划转中央、省、市财政补贴资金,落实好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要协调劳动人事部门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政策优惠、工龄认定以及户口档案关系的保留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及时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要指导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优势,积极搭建青年创业平台,同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选聘工作。按照市委决定要求,明年我市还将选聘8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了统一管理,明年各县区不能自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二是服务要更加周全。中央和省委已经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津贴标准,各县区要抓紧研究、测算,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今年,全市选聘的800名大学生“村官”已全部到岗工作,目前还没有落实公务员待遇的要协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的标准,抓紧时间,简化程序,迅速落实,落实情况要作为年终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和跟踪培养制度,依托各县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认真抓好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今年,市里经过积极争取,专门为大学生“村官”开办了“农业推广硕士班”,各县区要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报名参加,力争在聘期内使大学生“村官”的学历层次得到普遍提升。要建立结对帮带制度,乡村干部要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及时掌握他们思想工作状况,支持和引导他们发挥作用。当前,要把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服务的重点,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三是管理要更加规范。对大学生“村官”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严格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管理办法,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市委组织部负责宏观指导,县区委组织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乡镇党委具体实施。要按照“四员”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让他们有事可干、有章可循、有责可究。要完善考核办法,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对优秀的党员大学生“村官”,可以培养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优秀的,可以作为农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进行重点培养;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9

一、实施范围及组织领导

1、本办法适用于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本县的事业单位。

2、县委组织部门、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共同负责高校毕业生引进和储备管理工作。

二、对象及数量

3、引进和储备的重点对象是我县相关专业紧缺、急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二本一以上优秀毕业生,身体健康,且年龄在28周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可放宽到30周岁)以下。

4、引进的数量根据当年编制空缺情况及实际需要确定。

三、程序及方式

5、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需要引进或储备高校毕业生的,每年年初向主管部门申报计划,有编制空缺的申报引进计划,没有编制空缺但因单位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三年内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工作急需可申报储备计划,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委组织、编制部门及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县委组织部门、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各单位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统一制定全县的人才引进、储备计划。

6、引进、储备高校毕业生,由县委组织部门、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一般在每年5至7月进行。教育、卫生系统引进高校毕业生可由主管部门按照核准的计划组织实施,报县委组织部门、县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7、引进、储备高校毕业生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规定,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管理及待遇

8、对引进、储备的高校毕业生按事业单位相关人事政策规定进行管理,由用人单位或县人才交流中心为其办理人事手续,县人才交流中心免收储备对象在储备期间的人事服务费。

9、对有编制空缺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由用人单位按规定程序为其办理入编报批手续,签订聘用合同,建立人事关系。

10、对因满编或超编不能直接办理进编手续的,可采取储备管理的办法,其编制、人事关系先进入县人才交流中心,由县人才交流中心与其签订聘用合同,按照县委组织部门、县政府人事部门研究批准的方案安排到相关用人单位工作。

11、人才储备期为3年,在储备期内,储备对象参加用人单位年度考核,享受单位同类人员的同等待遇。其工资、保险由县财政负担,相关手续由县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其他福利由用人单位承担。

高校毕业生范文篇10

报名地点:中共**委组织部

二、报名对象及条件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本科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大学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大学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也可选聘。选聘的基本条件是:(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2)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学习成绩良好。(3)往届在择业期内的未就业大学生须持有择业证。(4)身体健康。

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我省实施的“三支一扶”项目人员,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基本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对于各地此前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通过组织考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

三、待遇和保障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高校毕业生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2、在村任职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在村任职满3年、经考核合格,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政策规定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申请由国家代为偿还。

4、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从2010年开始,在选调生选拔中留出一定名额,定向招录招聘到村任职大学生。

5、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6、报考研究生的,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在村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的,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内,直接纳入乡镇事业单位干部管理范围。

8、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9、到艰苦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

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助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中央财政补贴按人均每年1.5万元的标准拨付,不足部分由我省财政负担。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