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6:56:07

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1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至关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三大支撑条件而纳入总体工作布局。根据现行的人才评价标准和统计指标,干部实际上就是人才结构中的党政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机制创新,也就是要加强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创新。近年来,我省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在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管理部门中,已经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数量比较充足、结构相对合理、业务能力比较强的党政人才队伍。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和党政人才开发仍然有不协调的地方。一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党政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在14个市州和87个县区之间存在党政人才配置和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两州两市”的人才分布明显要比发展快的地区少;三是在一些地方存在人才的专业、特长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协调的问题;四是在人才的教育、培训、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方面的机制创新不够完善。针对我省在干部教育培训,即党政人才开发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和政策措施。

一、制定中长期党政人才发展规划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新型办学体制、创新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和改革教育培训内容为目标,制定我省的区域干部人才教育和培训规划,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争取到2020年,使我省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到党政人才队伍的85%,使我省党政人才队伍达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从严控制,保持适量增长的目的。制定好这个规划必须注意:一是规划要以中长期为主,注重长效发展;二是规划要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解决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客观瓶颈;三是规划要与国家教育培训规划紧密衔接,细化教育培训内容;四是规划要紧密结合甘肃实际,突出甘肃的地方特色和优势。

二、选准党政人才的发展重点

从我省发展需要出发,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重点应该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县区处级领导干部。县区干部是工作量最大、下连接乡镇、上对接市州的中间环节,县区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影响全省大局的关键。二是中青年干部。中青年干部是我省后备干部的主体,是甘肃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党政人才的骨干。三是党政人才相对比较薄弱领域,主要是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具体来说,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力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校在干部培养轮训方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好现有教学和科研力量。要分批分类地对以上三方面的干部进行连续性的培训提高。

三、创新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

在这方面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的原则,全面落实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二是优化整合部门和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对于教学力量相对较弱的基层党校等要向上级同类单位合并或者集中配置教育资源。三是要加快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努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四是要创造能够激发干部教育培训办学积极性的竞争择优机制,推行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推广委托培训方式。五是要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健全学习成果的反馈管理和教育培训信息跟踪管理制度。六是要加大干部异地交流、挂职锻炼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轮岗交流,鼓励中青年干部到基层工作锻炼。

四、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针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学用不对称、重复比较多、针对性比较差的实际情况,制定分类培训大纲,对不同类型的干部实施有一定差异的教学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实效;继续完善教学培训内容,要着力提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供需对接的培训内容机制,特别是课程设置、教材设计、专题安排、授课人员等要做新的调整,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单位和教学人员可以交错式开展工作;积极推广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办班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培训工作做活做到家。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2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能制造”的转型改造与升级。所谓“智能制造”(以下简称“智造”)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造”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改造、生产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步伐,传统企业生产活动正快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变,需要有大批同时具备并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与现代自动化、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如何应对“智造”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智造”需求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智力(能)技能训练的缺位以及职业综合能力普遍较低等问题,根据“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特点,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的生产活动是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合作共事,汇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研究者指出,“智造”时代的工业生产形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为基础的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既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要,又能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二是客户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广泛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与价值创造过程;三是智能生产与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集成,让整个价值链融为一体[2]。新的生产形式与要求,使对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知识方面,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

传统生产模式下,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固定且分工较细,如钳工,可分为装配钳工、修理钳工、模具钳工等工种,各工种都有各自既定的工作内容与任务。其中修理钳工主要负责机器设备的日常检修、清洗与更换或修复,知识要求也只限于本专业岗位领域,即具备机械元件与传动、机械加工、切削与测量常用工具使用、机械拆装与维护以及常用润滑油的种类与用途等与岗位工作及内容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设备的深入运用,企业需要的是既掌握且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技术,独立完成智能化目标和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在智能制造生产活动中,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与周期,即从新产品的设计到研发、投入生产,都被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所覆盖,技术技能人员已不再只是从事本职业岗位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劳动,而是需与智能机器进行日常互动与对话,即操控工业智能机器人、向机器人工作指令与下达工作任务以及机器的日常技术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内容与职责从简单、单一型工作向复杂、复合型工作转变,岗位角色不再仅仅是研发者、生产者或操作者,而是兼具管理者、决策者与问题解决者多层的身份,这就要求他们除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管理学、决策学、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方面,从单一的专门技能向多元的复合职业能力转变

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不仅使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变得复杂,也使企业内各部门间也不再各自独立,实现了部门间的高度协作与融合。如同一个职业团队,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也由原来的垂直化向扁平化转型,这种柔性的生产组织方式使得人才的职责和能力由单一变得全面,综合要求也相对提高[4],对人才需求呈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征。传统的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岗位被工业机器人或“智能化”设备所取代,由此催生出一批新的与智能机器相关的职业岗位。新岗位不再是孤立的,员工所承担也不只是一个工作任务,而是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只仅限于本专业的技能,还需具备操控智能机器的技术、数据分析、与人沟通协作、协调、发现及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智造”时代,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用户个性化需求满足等是企业制胜的关键,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品质与声誉。然而,目前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突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缺失

高职教育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主体责任,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的基础。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在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方面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仍以传统专业为主,或从招生的角度来设置专业,较少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对专业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新增或改造,使现有专业设置与产业的智能改造升级发展不同步,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造成人才供需出现结构性失衡。

(二)人才定位的复合性不够

“智造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岗位工作内容的综合化程度提高,需要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将成为常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边界及分化明显,范围狭窄,只注重对学生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软(智力)技能、跨学科技术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重点培养掌握汽车修理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5]等,这种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显然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综合化、人才复合化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不足

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产业与技术进步等的关联性,较少根据产业经济发展与生产模式变革的需求而适时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引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讲授内容源于已出版的教材,而教材的建设期与出版期将导致所授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与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节奏不匹配。

(四)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仍停留在表面,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缺失深层次的内涵融合与合作。例如,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向职业院校选派骨干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等。职业院校也鲜少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选派优秀教师参与企业的新技术研发、新员工培训等,致使“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例如,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训练只能在条件及数量有限的校内实训(验)室进行,学生了解或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机会缺失。还有,当今科技进步速度快,老技术不断被新技术所替换,实训(验)机器设备的淘汰速度加快,而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无法及时更新或添置新的、先进的设备,进而使学生无法及时学习并掌握社会及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技术、新技能。

三、“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变革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智能”化转型改造进程中,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智造”时代的新需要、新需求,高职院校亟需全面改革并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动态

调整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造趋势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从2021年教育部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目录》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融合的改造思路。由此,职业院校应根据“智造”时代产业转型变革的需求,结合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职业等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设置采取撤销、新增或改造的方式进行调整,如依据产业智能改造升级的需求对部分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提升专业设置和定位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变革、职业岗位变迁的契合度与关联度。

(二)重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代经济及产业发展新态势、智能制造时代的人才需求特点,重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从之前的单一专门型技能人才定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转变。高职院校可以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将多学科知识与技术进行融合、交叉,构建专业集群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既精通所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又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跨学科的多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与迁移能力。

(三)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建立动态的教材建设体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推进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改变教材选用与建设方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与开发教材模式,根据产业转型变革以及技术进步发展等情况,适时更新调整教材内容,及时将企业生产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融入教材,增加教学内容与人才需求的关联度。第二,引入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职业院校应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引入企业真实岗位工作内容、生产任务与环境,采用项目式、角色扮演式、情景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第三,建立新业态下教师素养的提升机制。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对经济发展新业态的学习,及时了解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知识与技术技能变革的新动态,实施教师专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让教师及时接触并学习行业新知识与新技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

(四)强化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协同共育模式

企业及工作过程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转换[6],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是职业院校直接对接产业转型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革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一,职业院校应深入相关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与管理流程、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等,共同商讨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结构、明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准等,使专业及人才培养定位契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职业院校应聘请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实践实训,这样可将企业的最新技术、知识与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第三,职业院校应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模式,可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也可采取投资入股企业车间或工作室的建设项目,实现校企共建共享,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先进的实训场地,满足实践教学与技术技能训练的需求。综合上述,多元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改造的关键所在。由此,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兼顾学生硬技能与软实力的培养,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为“智能制造”目标的实现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2]韦康博.工业4.0时代的盈利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王芳,赵中宁,张良智,等.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的调研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18-22,27.

[4]周静.“工业4.0”战略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应对[J].教育与职业,2017(2):16-21.

[5]陈鹏,薛寒.“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使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7-83.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3

关键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案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新的市场生产结构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生产连接,通过这样的一个工业时代建设,对现代的技术生产条件,都形成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模式。而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严重影响了在新市场上的社会管理。为满足现代社会的金融管理成长模式,针对高素质、高级能、应用型的金融人才培养进行以下的培养方案设计。

一、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人才培养状态

从我国现阶段的招生模式来看,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有着广大的受众,其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各类型的不同院校中。但是也正因为不断的扩招,其学生的招收标准也进行下调,与此同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上,却并没有真地做到多面化教学。从而导致了在2010年以后的就业率极度下降问题。就现阶段毕业生就业能力来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就在于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滞后。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考察,这样缺乏了对实际环境的应用,导致在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出现重复,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反复的课程教学,与实际不符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2.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在理念上虽然满足了对信息的考察分析,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学生基数大,案例典型年代久远,与现实的社会金融信息联系比较远,从而无法真正做到信息的实时性。3.教学实践机会少。由于现阶段的教学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这些院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又过于庞大,从而导致了在工作实践上,缺乏认知,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工作中,无法及时进行积极的实践调整,这就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4.教学特色非主力。就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形式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办学特点并非是金融人才,而草草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程上的安排,都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的质量。导致大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半瓶水,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道如何应用。

二、新型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1.在知识技能的熟练操作问题方面。为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应当加强学生在学习中对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并与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培训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管理技能知识,并熟练的进行操作应用。做好对选修课程的体制改革,并完成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上的改良,通过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性知识的认知掌握,并通过对传统的金融形势认识,最终完成对技能上的全面掌握。2.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工作管理方面,就出现了不断的改革,因此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工作环境,就应当让其能够在多方面能力上全面发展。只有在实际的环境适应中存活,才能够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细节化的常态发展,并以此来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3.职业道德素质。不论在哪个行业,职业道德素质,都是对一个人才的最终评定标准。只有具备了职业上的道德素质,这个人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人才。否则在金利诱惑下而导致对社会的负责,从而引发大面积的金融事故,那么就很可能扰乱市场,扰乱社会生产秩序。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在职业道德的素养培训进行全面改革,并增加对工作态度的市场经济调研,通过全面化的设施发展,从而完成对业务内部的新形式建设,从而完成对金融行业内部的可持续建设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4.多实践。在进行人才的培养上,并非是为了教导一个应试教育的高分机器,因此在进行新的教学改革中,就应当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学习到对今后工作的技能操作,并模拟其中的场景,进行提前认识。实践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目标,从而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通过自我的评定完成跨学科的知识认知体系建设。

三、结束语

在进行现代的社会改革中,伴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扩张,在金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上,还欠缺着诸多的问题,为满足这一社会生产条件,就需要针对这一系列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贯彻,通过有机的社会生产结构体系标准,进行全面化的教育改革,实现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化培养。

作者:卫彦琦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郭福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J].浙江金融,2006

[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应用型金融人才研究院.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市场调研报告[J].浙江金融,2008

[3]张涛.培养技能型金融人才为黑龙江省"三农"服务[J].商业经济,2010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4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工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的应用型人才[2]。我国在2009年共有34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到2014年,发展至已有240余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药科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和独立学院等[3]。制药工程专业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当今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熏陶以及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教学只是为专业知识服务,教学过程中沿用以分科知识为基础的纯学术化的知识结构,过分强调专科化,致使许多科学的分支或者综合性问题无法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缺少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融入和对陈旧知识的更替,缺少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缺少与当前重大社会问题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缺少对各种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忽视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使专业知识越来越远离生活,忽视生产技术和应用知识,忽视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科学过程[4]。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兴趣,对所学到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素质提升受到阻碍。制药工程专业包含化学化工、药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且应用性强,采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科化,会导致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对孤立,不利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各学科分支学科的学习更是被忽视;此外,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专业知识远离生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难以认识到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STS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科学素养的更高要求,体现了现代科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理科专家,更要培育理解科学事实、方法、对象、对科学政策具备判断力的公民的教育思想[1]。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可使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对个人、社会以及全球发展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将STS教育理念引入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使制药工程学科与科学、技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倾向,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方法

2.1明确培养目标

制药工程专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学科范围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统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避免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忽视素质教育,要从单一的专业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应用能力的训练,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观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2.2调整课程体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不断发展变化。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工程类课程和药学类课程分布不合理、专业界限划分过于明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不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可引入STS教育理念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在课程体系调整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在基础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化学类、化工类和药学类课程的均衡分布;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注重通识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的开设;细化核心课程,突出其专业性和应用性;注意各个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连贯性。

2.3改进教学方式

实施STS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参与的程度[5]。根据STS教学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在常规教学内容中融入STS内容,紧密结合相应主题,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介绍制药工程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

2.4建立评价体系

STS教育理念体现了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不仅局限于获得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对社会生活中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认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过程、应用等方面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实施“全面考核”。评价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阶段,真实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通过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国际贸易人才的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当前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出现了错位现象。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距离企业所需人才的实践能力标准还差得较远,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进一步的研究。

一、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现象及原因初探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最大现状是该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脱节,从而使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实践及其他能力方面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便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现象。反思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出现的供需错位现象,说明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扶持力度不相称。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虽然目前国家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扶持及投入力度还不够。

第二,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设置中,理论课课时数所占的比重较高,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实践操作课程课时比重偏低。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值得考虑并落实的问题。

第三,企业对于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生的要求过高。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力求聘用“毕业即上岗”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且在用人过程中不注重人才的潜在能力发展及在职培训,而对于国家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原因之一。

第四,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学生可谓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规划。对于该行业人才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够明确,这就导致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不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培养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措施的建议

针对目前出现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现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一)政府应担当好统筹角色

首先.教育部门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有所突出。该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是实践型人才,应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为参考标准,同时又不能放弃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权重。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政府给每个学校拨款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就现在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会加大政府的负担,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学校集中区域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基地,其中可以包括: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及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等等,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体验和练习从商务谈判开始到整个贸易结束的整个过程。

第三,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最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政府可以多做进出口国有企业的工作,使其为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积极地贡献力量。

(二)学校应调整当前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加大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的同时注重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在我国高校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建议:

1.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善于主动开口讲英文。这是制约其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学校的口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的同时要给与学生心理上的辅导,使其顺利度过“开口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2.鼓励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计划。双语教学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先挑选几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双语教学的科目。

3.鼓励国际贸易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货运员、国家贸易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等。各种资格或技能证书的考试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以此促使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提倡辩论式授课法的应用,即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同学围绕国际贸易的现实案例,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国际贸易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创造能力。

5.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引进或培养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才是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基本保证。

6.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熟练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及企业应改变观念

首先,学生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外贸企业中实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主体意识,然后朝这个职业规划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素质人才;卓越人才;材料类;教学改革

习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81.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1]。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已经是一个教育大国。地方高校群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成功完成了“量”的扩张[2]。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完成“量”的扩张后,正积极进行“质”的升华,这时却巧遇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国际合作、竞争与矛盾呈现出新的趋势。中美的贸易摩擦,表明大国正在激烈逐鹿第四次工业革命[3]。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竞争可能具体表现为高新技术的竞争、经济贸易的竞争、军事实力的竞争等。然而,其本质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同时,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立根之基,也是大学续存之源[4]。面对时代的挑战,我国高校必须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加快培养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人才,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人才的制高点。2005年,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2018年10月,教育部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系列计划,其目的是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之惑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地方高校在完成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使命后,是否有能力、有担当去完成“质”的升华?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一方面,该校不是985、211学校,非一流学校,似乎无能力也无担当培养“一流拔尖人才”;另一方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四所电子大学之一,2018年,在全国2914所高等学校中[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排名位于第215名[6]。结合2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可以得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源在同龄人中排名为前3.55%(215÷2914×48.1%=3.55%)。这些数据表明,该校拥有学生中前5%的优秀资源,有责任为地方的发展和复兴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否勇于担当培养“一流拔尖人才”责任,已经成为很多地方高校内心的迷惑。时代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都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能培养出“一流拔尖人才”。2015年8月18日,我国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该部署让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大力建设一流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7]。

二、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培养人才的关键问题

在“一流拔尖人才”的培养中,培养具有材料类拔尖人才非常重要。材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多次成为人类发展划时代的标志。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材料发展的历史,材料科技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在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时,存在以下问题。1.材料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方式单一,国内外交流欠缺,缺少协同培养意识,这导致学生交流少、视野窄、创新能力差、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弱。2.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学习和创新需要较高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但传统科研、教学平台分离,学科优势不能反哺本科教育,这浪费了大量的先进资源,本科生难以使用各类仪器设备,动手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激情。3.材料学科交叉性强,发展快,传统教育受制于“大纲灌输”方式,传授的知识落后于时代,这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教育变成了“毕业应试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符。

三、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有效实现地方高校材料类“一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为此,近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与实践。(一)通过通过“校际协同、校内互补、校企联合、国际合作作”四方协同教育,进行多元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交叉创新素养新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导致难以培养新时代急需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协同教育被认为是最能有效改变该弊端的教育方法[8-9]。利用多种学科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参与教育,实现科研和企业相互协同,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并具有交叉创新素养的“一流人才”。本文实践中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依托院士工作站、院士顾问团、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大师讲堂,构成广泛的校际协同资源;第二,利用校内9个学科的优质资源,多团队合作,开展线上线下指导,实现校内互补;第三,与金源稀土、风华高科等2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实习基地,进行校企联合;第四,通过聘请国际专家,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际专家做报告和讲课,举办大型的“诺奖院士进校园”活动,建立中德联合实验室,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上述协同教育,结合课堂授课、在线课程教学、国际专家讲学、讲座报告、会议交流、会议志愿者锻炼、企业实践、项目创新攻关等多元化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构建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育人平台构建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育人平台,实现学科引领反哺教学的开放育人新模式。现学科引领反哺教学的开放育人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创新意识通过学科引领,将学科优势转换为本科教学优势,这是培养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校在专业和学科平台建设上,利用工程认证、博士点建设和新专业的申请等契机,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平台的双功能化。在学科上,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认证,并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优势特色学科。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充分利用优势学科的引领优势,实现学科反哺教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通过报名和考核,每年选拔40名大一学生进入“英才创新计划实验班”教学;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了“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实训”平台,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让学生学会各类仪器的使用;三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实行“科教协同育人”教育,近三年批准科教协同项目106项;四是通过各类学术沙龙、学科竞赛、兴趣社团等,鼓励和实践了“本科生带薪顶岗实习”,多方位激励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三)构筑了构筑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面向产出出”的教育教学体系。传统教育受制于“大纲灌输”方式,学生是被动地学,其主要模式是强调具体学什么和怎么学。然而,社会考核学生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和“学生能否成功胜任岗位”。可见,教学改革必须采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在改革探索中,我们征求了用人单位的建议,收集了毕业生的反馈,组织了各年级在校学生的座谈,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进行了大幅修订。另外,实行“引进来、走出去”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使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这种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形式,体现了教育的先进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从前的“毕业应试”本科教育,转化为如今的“以产出为导向”的高素质创新型“一流人才”教育。

四、地方高校材料类学科教学主要经验和成果

通过4年多的实践,我们在探索与实践地方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培养高素质、宽视界、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一)以本科教育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四方协同,构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创新型人才的“149”模式模式。能源法律材料电子信息物理化学加工成型理论计算计算机国际合作校内互补校际协同校企联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图1“149”人才培养模式其中“1”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4”指通过四方协同(校际、校内、校企、国际)开展学科拓展教育;“9”指利用9个学科(材料、能源、化学、物理、电子信息、加工成型、计算机、理论计算和法律)的优质资源,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人才。近3年来,本科生获挑战杯、节能减排等比赛奖励360多项,获奖学生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获创新创业部级奖励23项,省部级51项;67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申请专利20项;获批科教协同育人项目106项,承担创新创业项目部级19项,区级37项;10余名本科生获海外访学交流项目资助。此外,我校在本科教学实验室进行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全国有73所高校的师生参赛,并对协同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近4年,我校承办了IUPAC国际国内热力学会议、石墨烯国际进展会议等10余次会议,所有本科生都可以免费参会学习,并提供志愿者实践交流机会。该类会议增加了学生与国内国际交流的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2018年10月,我校开展了“诺奖院士进校园”活动,本校有500名学生参加会议,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分别安排了150名学生来参会学习。上述成果充分肯定了多元化教育模式。(二)学科引领学科引领,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了开放融合的科教创新平台科教创新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利用地方大学优势学科的引领优势,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15年入选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2018年获批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并通过国际工程认证。利用这些优势平台,可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相关的探索和成果如下:第一,以本科生创新为中心,导师、研究生为主体,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导师”的双向指导模式,对本科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高效指导。第二,将工程认证学科、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小高地、工程中心、优势特色学科7大优势有机融合,转化为优质的本科教育与创新平台资源,开展本科生的创新教育与实践。第三,最后让学生做到:想创新,会动手,能实现。近年来,在校本科生67篇,申请专利20项,并获得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三)构筑了以构筑了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面向产出出”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效显著,获得17项教改项目、发表41篇教改论文、出版教材5部。实行“引进来、走出去”以保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以前沿的课程内容、先进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创新性思维。五、结语2014—2019年5年来关于地方高校如何培养材料类高素质人才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利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结合行业内大师、相关学科的专家、企业的骨干力量,地方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一流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有效利用“政策导向”和“产出导向”的推动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2020-01-15].

[2]王清远,唐毅谦,叶安胜,等.“区域应用、开放协同、校城融合”三位一体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4):42-45.

[3]大国汽车当谋百世:论燃料电池汽车和人工智能[EB/OL].(2018-04-26)[2019-12-16].

[4]杨亚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J].中国高等教育,2018(7):43-4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7-06-14)[2020-01-18].

[6]艾瑞深校友会网.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EB/OL].(2018-04-27)[2020-01-18].

[7]张金山,林文雄.地方农林院校优势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评论,2018(12):130-132.

[8]方萍.论拔尖人才的协同创新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73-74.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7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多数实验课都是两个小时。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实验,但往往是被动模仿,没有时间深入地去理解实验的原理,而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实验的理解、反应速度等都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原理难理解,用到的仪器设备较多,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如果实验室开放了,课前学生进实验室对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熟悉和了解,那么上课时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的重点上,思路明确效果就会好多了。这样学生成为了主体,自主进行学习,教师为主导。

从形式上来讲[2]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是指实验时间、实验教室、实验设备的开放。从深层次来讲,是指提供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和实验方案的空间。实验内容一般有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部分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内容,对于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做一些相关的、感兴趣的其它实验,课堂实验完成质量不好的同学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温故知新,既提高了实验技能,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2加强实验室开放,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跨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历史对现代化的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人才的培养应是全新的、高层次的。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发展物理科学的基本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的。而培养学生的能力[3],不仅表现在会用仪器设备、会做实验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面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社会形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在不断调整,实验课时仍然显得紧张,不够用。学生在课堂没有时间去做较多的实验,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要培养出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强实验室开放势在必行。

开放的实验室使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实验,另外要保证开放的效果和质量,实验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钻研的环境,又要做到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引导,妥善管理,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通过大量的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从而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自己进入社会增加了一份竞争力。

3加强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也贯穿着素质教育。因为人才的内涵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复合,而不仅仅是知识量的迭加,所以高等教育的重点由传授知识转入提高素质是历史的必然。实验室的开放保证了学生对研究性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4]。

设计性实验课题一般是由实验老师根据学生已用过的实验仪器综合自己掌握的实验测量方法来出题,也可学生自己立题,从实验准备到实验结束的全过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作必要的咨询和检查指导。遇到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因此设计性实验过程既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锤炼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手段。

综合性实验是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难度的提升,注重现代科技知识、技术的融入,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思考讨论,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既巩固了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了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具有优势。而实验室开放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长时间接受这方面培养和锻炼的场所。

实验室开放既不限制实验内容,也不限制实验次数,满足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它消除了传统实验教学让全班学生按规定的内容,在限定的时间内“齐步走”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收获。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优势,做好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特色办学的理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进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J].大学物理实验,2004,17(3):89-90.

[2]贺水燕.大学物理实验分层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探究[M].2006.

[3]史贵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变革历史及其启示[J].大学物理2001,20(2):28-30.

[4]杨水其.大学物理实验的研究性教学[J].创造教育,2002(4):24.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8

(一)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教学团队带头人不仅是本学科或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具备较强的学术造诣和较好的教学口碑,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同时带头人还应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熟知专业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知识,具有海外游学背景,充分了解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能有效指导团队成员进行学科专业领域内知识的国际比较研究,将国际学术前沿知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到团队教学与自我发展中来。

(二)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总体外语应用水平较高教学团队里老中青相结合能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外语应用水平和双语授课能力是教学团队能否承担国际化课程和双语课程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文献和掌握外文素材来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更需要有较好的外语授课能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应具备较好的外语应用水平,指导学生参与国际化的专业实习实践。

(三)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应更加注重协同团队中的成员都是有各自专长、研究领域不同的教师,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层次高低,都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要在民主自由的团队氛围基础上构建具有强大协同力的教学团队,更倡导兼容并包,鼓励学术争鸣,保护学术自由,促进团结协作,在团队内部协同的基础上碰撞出学术火花,促进教学革新。

(四)教学团队内部评价制度完善各高校在建设教学团队时,大多已制定了学校教学团队的遴选条件和验收条件等相关政策。除此之外,教学团队内部应设置关于教学工作量、课程教学质量、教研业绩、科研业绩、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对成员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团队的发展进行自我监控。

二、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导向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加强优秀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应从学校和团队内部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层面

1.分类构建教学团队,鼓励组建中外协作教学团队学校在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时,应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和学科专业特色以及专业课程建设发展思路,分类构建教学团队,尤其应鼓励中外协作,共建教学团队。如全英或双语课程,可以吸收部分海外经历丰富的年轻教师、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实操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基于课程的中外协作教学团队等,吸引国外知名大学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和教学中来,让国外教师远程为学生授课、答疑和交流等。

2.注重培养国际视野开阔的团队带头人学校应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创造机会,培养国际视野丰富的带头人,并鼓励其组建教学团队。应充分利用学校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合作的优势,重点鼓励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负责人及特色专业负责人等出国访学交流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吸收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学习国际学术前沿知识,拓宽带头人的国际化视野。

3.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机制学校应针对不同类型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团队在教学活动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编写、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青年教师培训、科研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应建立绩效考评奖励机制,由单纯的数量考核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由重个人业绩考核向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并重的考核机制转变;学校可以在教学工作酬金、带头人待遇、成员师资培训、职称评聘、“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团队成员,并注重创造条件,支持带头人以及团队成员出国访学或交流。

(二)团队内部

1.以建设国际化课程为目标,加强教学内容建设国际化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学团队成员应适当选用国外同领域的优秀原版教材,或指定外文原版教材和有关论著作为教学参考书目,以利于学生最及时、最真实地了解、掌握本学科国际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团队带头人可以带领团队成员主动设计双语教案、编写双语教材,将更适合本土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引入课堂,再结合国外原版论著为参考,在本土和境外双面知识的碰撞下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以各类出国访问项目为契机,鼓励团队成员出国学习教学团队内部应有计划地鼓励团队成员出国访问学习,在国外大学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专业前沿知识的洗礼,并提升自身的外语应用水平,同时建立起基于课程或专业的中外教师良性互动,将国外大学优秀教师的教法带入课堂,为以后的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3.以开展教学活动为基础,强化团队内部协同教学团队内部应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强化团队内部的协同创新。如采取观摩国外教师课堂、互相听课评议、集中备课等方式,革新教学模式,强化团队内部协同效应,互助成长。

4.以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为平台,提升团队研究能力团队的研究能力是延续团队生命力、彰显团队实力和成果的关键因素。教学团队内部应依靠老中青教师梯队,建立起老教师指导、中青年教师构思实践的研究改革梯队,以申报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以及学术研究项目为契机,提升团队研究能力,产出团队研究成果。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9

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到20*年底,全市共有学校(幼儿园)1241所(不含部省属学校、部队院校以及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85.3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6.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万人。近年来,*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有:

1、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干部联合公选、干部交流锻炼、“四五园丁工程”、“千名教育硕士工程”、教师校长境外培训、新教师“凡进必考”、农村教师“优岗计划”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建立健全起教育人才选拔、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使全市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专业素养、属性结构、工作状态不断改善,已基本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2、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大力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人才培育、积极优化人才激励措施等工作,倾力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队伍,*市坚持以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实践锻炼来培养教育管理人才、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反响。全市已有近千人通过“公选”、竞争上岗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公选”、竞争上岗的干部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3、教师人才高地基本形成。通过实施“四五园丁工程”,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目前教师学历达标的平均水平幼儿园为96.84(比“九五”末高2.3个百分点);小学98.8(比“九五”末高2.2个百分点);初中95.5(比“九五”末高4.3个百分点);高中91.3(比“九五”末高12个百分点)。全市目前还有1200多名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其数量超过全省其他城市的总和,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全市现有省级特级教师148人(在职81人),在职名校长、名教师113人。每年还选拔近百名教师赴境外进修深造,并已有114名教师取得国际英语教师任职资格。通过“十五”的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为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五”*教育人才建设目标任务

1、“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建一流教育,创教育名城”总体目标,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加快富民强市,推进“两个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到20*年,全面达到全面小康社会阶段的教育发展指标,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教育名城。

2、“十一五”*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一五”期间,*教育培养目标要努力凸显三大特征:一是具有“现代公民”的特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科学人文素养、现代文明行为的现代公民。二是具有“国际通用”的特征。注重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人才,为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知识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具有“一精多能”的特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让一大批学生成为基础宽厚、素质全面、精通一个领域、兼备多种才能、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资源。

3、“十一五”*教育倾力打造的三支教育人才队伍

——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领先全国。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20*年达到65,2010年达到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20*年达到60,2010年达到7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中教师,20*年达到10,2010年达到1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20*年达到40,2010年达到50以上。

高素质人才范文篇10

通识教育是实施学分制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素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择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性都具有重要意义[1]。建筑材料工业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建筑材料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粮食”而不可或缺。但传统建筑材料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而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建筑材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开发和应用绿色建材技术,研究开发和使用具有节能、节土、利废、环保、对人类生存环境健康及安全等特点的绿色建材产品[2],而这正是“绿色建材”的研究内涵与宗旨。“绿色建材”课程从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建筑材料的现状,从原料的采用、产品的制造、使用和达到使用寿命后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的全程系统地介绍了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并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绿色建材的评估体系框架,为从事建材及建筑领域的科研、生产、设计及管理者提供一个通用的绿色建材评估工具。因而“绿色建材”课程在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高校作为通识教育课开设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长沙理工大学在2006年就开设了“绿色建材”这门通识教育课(人文与科学类素质教育选修课)。仅2017年该课程开设的3个教学班就有358名学生选课,选课饱满率达99.4%,选课的学生涉及该校培养的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全部学位、全部的17个学院的学生,其中纯工科学生为主,占52.5%,排在前几位的有管理学院的学生占26.5%、土木建筑学院的学生占17.3%、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专业8.7%。水利工程学院的学生占8.6%,学生选课情况也符合该课程开设的教学目的。

2“绿色建材”课程的教学设计

“绿色建材”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可从不同角度、按不同内容体系来组织,本课程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模式,按“共性-个性-共性”的认识规律建立新的体系,首先从总的要求(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及总的评价技术(绿色材料的研究和评价技术)来学习,然后分述每一大类建材(水泥和混凝土及其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玻璃、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材、建筑用金属材料、化学建材等)的绿色化及绿色度评价,最后讨论建材使用后的集合物—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及评价。传统的课程结构是串联式封闭结构,修改点是单向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在中间加一章或加一节、必需修改后续的全部编号。新设计的课程结构是枝状的开放结构,修改点是多向的,在篇末增新章不影响别篇章节的编号,当插入新的知识点时不打乱其他节编号,也可根据科技发展水平和国家标准更新增减相应的知识点,因此具有开放性。绿色建材是在包括九大类的普通建筑材料上发展起来的,每一大类有的有几十个、甚至上千个品种。从校园到校园的莘莘学子对这些建筑材料普遍缺乏感性认识,更不用说了解这些建筑材料的生产制备过程及工艺,在此情况下要引入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就相对难以理解,而且使整个学习过程显得枯燥无味,这确是学习绿色建材的一大障碍。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各类绿色建筑材料的实物产品搬到课堂,并让学生在屏幕上学习到各类建筑材料的制备工艺过程,作者自行研究制作的“绿色建材”课程教学辅助课件既内容丰富、启发思维、教育性好,又设置媒体多样、选材适度、整体和谐、艺术性好,并获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七届“大成杯”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三等奖。

3“绿色建材”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识教育是多科行性大学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特别强调“综合”,从课程设置目的出发,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并据此广泛阅读《绿色建材:评价•认证》、《绿色生态建筑材料》、《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等相关参考书及专业文献资料,并以“绿色建材评价体系构建[3]”为主线精心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把本学科的一些最新成果技术、纳入教学内容,既强调知识面的拓宽,又要做到重点突出,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和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着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提高,确保学生建立建筑材料绿色化的素养及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识教育课的学时较少、教学时间较短。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绿色建材课程的特点,积极推行教学方法改革,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思路、线索、方法的引导。摈弃那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和满堂灌的讲课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采用自制的“绿色建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有形象逼真的图像、动画,又有现场生产工艺的视频,甚至还有悦耳的音乐,部分景象可与电影、电视比美,也能让学生有效地思考和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节省书写、绘图时间,使课程的理论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易懂[4],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受到学生的欢迎。

4结语

通过努力,“绿色建材”课程的教学达成度好,学生在评教网页上留言:“学了这门课程,我们掌握了怎样评价材料的绿色度,如何选用绿色建材,受益匪浅。”“老师教学很有热情,工作心强!”“教学积极认真,能很好的启发思维,使我们能很好的学习和积累知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认真热情”、“老师讲课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教学资源丰富充实,教学态度严谨”。

参考文献

[1]江红霞.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公选课中的应用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3(11):147-149.

[2]钟莲云,张德成.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绿色建材[J].国外建材科技,2004(25):18-20.

[3]侯文虎,赵静.绿色建材评价体系构建概述[J].中国建材科技,2015(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