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2:29:01

大众化

大众化范文篇1

关键词:民生问题;大众化理论;关系;以人为本;方式

一、民生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民生问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公民生活当中的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益上,并且包括广大公民的发展机遇[1]。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与公民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它不仅包括人民生活中基本的吃、穿、住、行,同样包含公民在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就医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它们都是与公民基本生活相关的非常实际、非常现实的问题,它们是与公民的利益最为贴近的问题。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坚持并持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走适合中国现代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指利用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生动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来诠释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达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深奥难懂转化为易学易懂的效果,从而被人民群众知晓、认同和广泛传播。让广大的公民以社会实践为理论武器,逐渐改变并提升为他们的社会价值倾向和思考方式。以公民的社会实践为主题地位来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实与实施,解决群众的“国民生存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思想当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民生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根本出发点

首先,根据党的十七大对民生问题的提出并进而引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研究,可知民生问题的提出才是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人民群众有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以及多元文化需求,而当中的利益问题是所有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中不可避免的。关注工人、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成为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着眼目标。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根据公民最基本的生活行为作为切入角度,参考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念,诠释了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本质。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大众化理论的出发点,同样也是大众化理论首先要关注并诠释的问题。其次,因为民生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仅仅靠理论宣传不能够真正地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下才能知晓民众的所需所求。因此,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民众进行社会实践,由此可知它也是社会实践的起点。由此可知它也是社会实践的起点。理论要具有说服力,仅仅依靠空洞的说教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人民群众是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检验者,以“得民心、顺民意”为理论建设目标。对于任何理论,人民群众都有各自的判断标准,若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这种理论自然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得到群众的拥护。因此,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关注民生,维护公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实际出发的现实研究起点。

(二)民生建设成果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本质就是社会实践,那么由此可知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众化理论,其根本本质同样应该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这种理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存在漏洞或是根据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某些方面是否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方式最终能否取得预期成效,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活水平,是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要实现的目标。”[3]也就是说实现中华繁荣富强,建立小康社会,都是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且以保障和改善广大公民的民生问题为己任。正因如此,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能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才能扎根于公民的心中,让公民接受、认可大众化理论,从而坚定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在传播大众化理论的过程中提升公民的幸福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始终如一地关注和重视广大公民的基本权益,才能让人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魅力与生命力,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接纳、认同并广泛地传播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成果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根本标准,最重要的一个标尺。

三、当代中国促进大众化理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式

在2013年6月18日起,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展了为期一年时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次实践的主题时刻围绕着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来进行的,着力解决广大公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活动深刻地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要,重视“生活世界”,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4]。

(一)要重视“生活世界”

相对于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而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科学体系构建固然重要,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科学理论,同样需要社会实践对其科学体系进行指导和完善。因此,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进程中,在强调“科学世界”理论体系构建的同时,同样要重视以公民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生活世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历史,他们是社会活动和实践主体,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曾说:“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可见,满足生活的需求是公民最根本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具有坚实的根基的实践,若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基础更坚实,则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关注和重视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关注和重视“民生世界”。现阶段,我国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群众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一些社会问题也会突显出来,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与百姓密不可分的民生热点问题亟待解决。百姓关注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活,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民众的诉求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扎根于人心。因此,想赢得公民对我党的信赖,就必须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让公民真正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想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就要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和重视。将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及百姓的幸福感作为首要工作。

(二)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极为丰富,它体现了我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变化,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强调理论系统科学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党的十八大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我国的基础建设脚步,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使我国公民在教育、就业和就医方面不会再出现无钱上学、无钱就医的现象。这些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必须要充满人文气息,具有人文关怀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整个理论都充满了人文的气息,这是该理论对其内在价值的追求。因此,根据马克思主意理论所创新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本质同样要体现人文关怀,否则这个理论的核心就不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了。且只有充满人文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能真正地引起民众的共鸣,才能真正地为民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有它的实践意义。第二,体现我党在建设中的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以人文本”理念和决心。因此,对于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仅仅表达出态度上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体现出共产党将要彻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三)体现人民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最开始是由民生问题所提出的,所以其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是民生问题。同时在研究的时候也应当体现公民的主体性[6]。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体现公民的主体性。第一,认真听取公民的呼声,尊重公民的愿望。民生问题都是涉及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最现实的生产生活状况,民众对此感受颇深,可以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问题,表达对民生的思考和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希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公民的意见,将人民大众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民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充分重视人民的主体性,才能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在民众间传播、推广,才能真正使民众了解并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来指导实践。第二,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持续发挥公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与传播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一方面可以运用网络媒体,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中,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想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能逐步被普通人民群众认知、了解、使用并应用于实践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理论宣传者说教、民众被动接受这种单向的传播方式是事倍功半的,必须让人民群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并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很多成果都是源于生活、但其本质又高于生活。因此,必须要坚持走公民路线,让公民成为参加和推动我国民生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民生问题始终是人类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只有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使马克思大众化理论真正地扎根于民众的内心。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能使大众化理论逐渐被人民群众所接纳,进而主动地学习和传播,并将大众化理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指导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让民众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地认同大众化理论,在接纳和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关注民生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当代社科视野,2008(6):50.

[2]时统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26.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2012(23):4-18.

[4]罗诗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取向[J].理论探索,2011(1):14-15.

[5]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J].求是,2010(13):58.

大众化范文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新高度,意味着广电系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把握新时代满足新期待,锤炼新作风展现新作为,“增强政治担当,强化阵地意识、把关意识,建好建强阵地,守好守住阵地”。①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发挥广电独特的传播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提供的主要方式,也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当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教育广大民众的重要媒介。新时代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把握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为阵地,改进和创新党对意识形态领导的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以重点工程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内容生产为落脚点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以薄弱环节为突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程,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②“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对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为契机,通过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接收便捷、渗透力强等特点,构成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格局中,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起到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凭借现代化大众传媒发达的传播功能,对整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文化引领与文化塑造的功能,是沟通其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的重要桥梁。在我国独特的社会制度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基本工具,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亦是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路径。一方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桥梁,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到文化生活之中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逐步走向大众,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中的实际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逐步深入。广播电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全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发挥广电特色和优势,使广播电视成为马克思主义优质传播、精准传播的有力工具。

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互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保证。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自20世纪50年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践产生以来,我国便以广播电影电视为媒介,对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那些没有阅读能力或不具备阅读条件的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加强政权建设,使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重要阵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践为党在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近20年的发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官热民冷,学界热行业冷”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马克思主义要在纷繁复杂的多样化信息中脱颖而出,获得大众的接受、认可和拥护,必须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作为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应有所担当,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当下,中国广电事业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使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不断趋向大众化的要求,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有效引领作用,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广播电视覆盖面广、接收便捷、渗透力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传播载体。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相比,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兼具传播工具和内容服务的双重功能。③一方面,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过程,也是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途径。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公益性、便利性、可及性,以及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等优势,提高广播电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是以新闻资讯、生产生活信息、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基本节目为基本内容的,可以说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内容服务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科学的方式传播正确的理论,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方式和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大众所认识、接受、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关心大众,解决大众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和需求。仅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为例,多年来,广电部门依托“村村响”“户户通”“无线数字化覆盖”等惠民工程建设,不断缩小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城乡差距,体现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巩固和拓展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当前应在继续完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渠道和方式多样化,进一步延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范围。

三、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思路

大众化范文篇3

一、首要环节: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转化成物质力量,理论掌握群众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条件。马克思在这里已经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首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呢?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就是要使它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就是它所要抓住的根本。因为只有从人民群众实际利益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人民群众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兴趣,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大众化的必要。

本来,马克思主义就是为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创立的学说,就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理所当然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全世界人民的解放理论,理论的普遍性、一般性、世界性集中呈现的是抽象性特征,它并不能具体地、直接地为某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要做到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与本国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状况结合起来,形成适合本国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际上,这就是把本国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化,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但是,要使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使群众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唯有如此,党才能提出真正代表群众利益和要求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综上可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发生直接联系,双方都发生变化。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因为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由抽象变为具体,从一般到特殊;就人民群众而言,由于其利益被马克思主义化,由冷漠变得关注,从朦胧到觉醒。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这种互动,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实践基础上,调查研究是联系两者的桥梁。

二、关键环节: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实现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使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现掌握群众,也还是不能被群众掌握。一般地,要实现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二是着力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通俗化,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群众理论素质的提升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当前,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就成了实现群众掌握理论的着力点。

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不但是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需要,而且是马克思主义自身提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既然是为着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发展而创造的理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系统知识,它必然是人民群众能够掌握的朴实道理。列宁曾明确指出:“最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和朴实(转化)。”邓小平也说: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从马克思主义这种质的规定性出发,马克思主义应该和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文化传统相一致,应该是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简单明了、适合群众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是广大群众既可信又可爱的马克思主义。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搞得玄奥神秘、艰涩难懂、干瘪空洞、令人生畏的做法,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来,违反了马克思主义,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有用性的发挥。因此,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必须实现由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变,由空话连篇向言之有物转变,由高高在上向亲切无比转变,并把历史文化瑰宝与国际有用语汇和时代流行语汇相融合,从而使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只有这种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才愿意也才能接受。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只是为群众掌握理论创造必要条件。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自动走入千家万户,进入亿万群众的头脑。要实现群众掌握理论,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普及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说得好:“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所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还是普及化,都要本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尊重群众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引导和帮助群众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强迫他们去接受,取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实践证明,只有这样的通俗化和普及化,人民群众才会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因而也是富有成效地而不是流于形式地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地走入广大群众的心脑。

把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普及化,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需要坚持不懈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在宣传普及的过程中,注意以情感人。告诉我们,大众化就是宣传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否则,就是“小众化”。此外,以情感人要求采取民主的、说理的、推心置腹的、隐性的方式进行宣传,坚决杜绝命令的、说教的、群众运动的方式,尽量淡化官方的和意识形态的浓重色彩。二是在宣传普及过程中,注意结合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这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活动的内容要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来进行,不能空谈;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活动的方式要适应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比如,与城市群众不同,农民群众春耕秋收季节时间紧、劳动强度大,此时应尽量少宣传,急需要宣传的也只能在田间地头以“短平快”方式进行,细致入微的宣讲应在冬闲时进行。再比如,广大群众在婚丧嫁娶、重大节日时有聚集在一起的习惯,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适时进行宣传,这比平时专门把群众组织起来效果会更好。

综上可见,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实现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由深奥变为通俗,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人民群众由关注马克思主义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双向互动,是通过理论和宣传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实现的。

三、中心环节:使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马克思主义化”

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只是初步实现了大众“马克思主义化”,根本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因此它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并不是中心环节,更不是最后环节。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使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完全的大众“马克思主义化”,这才是更重要的中心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作用不仅仅在于认识和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由于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马克思主义要求群众运用它来指导实践就成为逻辑必然。认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通俗化和普及化,让广大群众关注、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让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功能和价值。所以,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掌握人民群众,是否真正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中,并不能完全确定。只有等到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于实践中,实践发生了预想的变化时,才能得到根本的确认。通俗化、普及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真正为群众所掌握,在上述的关键环节中,同样没有完全解决。引导和帮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怎样却是另一回事。这都需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经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完全实现大众“马克思主义化”。一方面,实践在检验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成效的同时,也加深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即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可以说,实践让人民群众真正感悟到了马克思主义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与贯彻,推进了它的社会传播,增强了它的征服力、感召力,实现了在理论的运用中普及理论。群众看中的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内容再好,再通俗,表现形式再美好,传播途径再多样,都不如实践具有说服力。由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超过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因此,第二环节中的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只是初步实现了大众“马克思主义化”,这一环节中的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才算完全实现了大众“马克思主义化”。

由于具体化、通俗化、普及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尚未得到实践的检验,由于人民群众尚不能完全掌握马克思主义,由于实际的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框实践。人民群众只有持这种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才能在正确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同时完全实现大众“马克思主义化”,并开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环节。

综上可见,使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同时完全实现大众“马克思主义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继续互动,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因人民群众的运用而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从掌握到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内化成他们的能力和素养。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得以互动变化的基础。

四、最后环节:使群众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有三:其一,让群众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提高、充实和完善自己;其二,让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改造和变革社会现实;其三,让群众检验、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马克思主义化”,又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否则,就会出现逻辑上的不自洽。

把群众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是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对于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给予分析解决;对于群众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进行概括总结;对于群众实践中证明不合乎实际的地方,要做出修正完善。这是群众提出的要求,也是实践提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满足这样的要求,是尊重群众实践、关心群众利益的表现,有利于提高群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

把群众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提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不是亘古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永不僵化、永不停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原料、初级产品,是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活水。这样的源头活水,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也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永远是人民群众的理论。来自人民大众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把群众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尊重群众的实践创新,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保持其实践性;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保证其传承性;第三,及时准确地进行概括提升,使马克思主义不会滞后于现实需要,保持其时代性;第四,坚持不懈地对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整合,使其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并保持其系统性。实践性、传承性、时代性、普遍性和系统性归结为一点,就是科学性。

大众化范文篇4

[关键词]民法大众化本土化西方化

一、引言

民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法言法语、内在逻辑,确非普通民众所能完全理解和把握。然而,民法是发生于民众实践活动的需要并以大众化形态降生于世的,它是民众之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植根于民众的社会生活,来源于民众的社会实践,与民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诸法之中,与民众利益关系最紧密者,莫过于民法。因此,民法绝对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法学家、法律从业者的个人专利,而应是民众参与市民生活的行动指南和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只有实现民法的大众化,民法才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离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离开民众的社会实践,民法的研究与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和活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谓民法的大众化,如何让社会大众看得懂民法,能够从民法中直接了解自己的权利,增强其实用性,缩小与大众的距离,使民法真正走向民众,服务民众,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何谓民法的大众化

民法是以民众的社会活动为主要来源的,民法诞生于大众的需求,也应服务于大众的需求,即便是纯学术的民法研究,其眼光最终仍然应当投向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是民法的生命,是民法的起点与归宿。所谓民法的大众化,就是指中国的民法应该步入回归大众、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良性发展轨道,真正使民法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法的大众化进程必将更加迅速地向前推进,中国民法也将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民法的大众化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大众性

民法必须服务于民众,必须反映民众的现实要求,必须为民众的福祉服务,必须将民众在实践中成熟的做法定型化、法制化。这是民法大众化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民法大众化的关键取向。对此,广大的民法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头脑。那种脱离民众社会实践、孤芳自赏式、从书斋到书斋的民法学研究是不足取的,那些丧失学术良知、违背民众利益和意愿的民法学研究更是应该坚决抵制的。

(二)实践性

任何法都是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反映和定型化,民法也概莫能外。民众的伟大实践是民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民法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1].古罗马之所以能够产生“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即罗马法,就是应为罗马法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作了无比明确的规定。《法国民法典》之所以成为大陆法系第一部成文民法典且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其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同样,我国的民法如果不关注我国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创造,不认真研究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研究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推动民法理论与制度创新,更谈不上繁荣发展民法学,制定一部为世人所称道的民法典来。

民法学者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到民众的实践当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而不是从主观判断出发,不是闭门造车,不是从本本、教条出发。“一切有成就的学术大师,无不关注人民群众的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灵感和启发”[2].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和《乡土中国》(1948),无一不认为是社会学调查和理论的经典之作。相比之下,民法学界却没有出现一本这样脍炙人口的著作,这很值得民法学家的反思。

民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民众最关心的部门法。民众的实践是检验民法理论、学说、制度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民法学研究是否发现了真理,只有运用到民众的实践中去才能得以证明。在实践中不能为民众所接受的理论、学说和制度,不能对民众的实践起推动作用的理论、学说和制度,都不能称为是优秀的。除了民众的实践,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检验民法。

(三)本土性

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不同的是,包括民法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现象,尤其是研究本国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地域和社会,表现出来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基本上是相同的。而社会现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地域和社会的社会现象虽然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性,但更普遍的是其差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在这500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包括法文化)。尽管直至清末《大清民律草案》完成以前,中国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均颁布了大量的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民法的大众化必须关注中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异,研究本国的历史。这就意味着,民法学者应该正确对待本民族、本国家的民法文化,深入研究它、分析它,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民法研究中,搞是有害的,同样,照抄照搬其他文化的东西也是行不通的。事实上,不研究本国本民族的民法文化,就不能理解本民族进而也就不能理解本民族的实践活动,不能得出关于本民族实践的科学认识。更进一步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注重本民族本国家自己历史民法文化的研究,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失去与其他国家民法学对话的优势。

(四)普及性

民法的大众化,意味着民法学的研究成果和民法规范应当为民众所掌握、所利用,而不是停留在专家学者的脑子里,放在专家学者的书斋中,仅在专家学者之间交流,更不是停留在纸面上。民法研究成果和民法规范从书斋、纸面走向社会就是一个向大众普及民法知识的过程。目前,这种工作做得很不够,必须予以加强。

加强民法的普及工作,首先要求民法学者使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其成果,而不是故作高深,刻意创造新概念、新理论,语言晦涩,半文半白。[iii]优秀的民法学著作及其他成果都是深入浅出的。“深入”是对其内容的要求,通俗化绝对不等于庸俗化:“浅出”是对其形式的要求,力求鲜活生动,明快易懂,杜绝故弄玄虚的生造和晦涩。[4]其次,应当完善民法学成果的普及机制,充分利用大众媒体、专家论坛、公益讲座、成果交流会等形式,普及民法知识。鼓励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下讲台,以自己独到的学识和见解,在公众中弘扬民法精神,传播民法知识。这样做,把大学的课堂延伸到社会,把晦涩的民法知识普及到民众,使广大民众真正了解民法知识,可以让民众感受到高深的民法知识也可以做得如此平易近人。

(五)参与性

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包括民法学在内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体制化的科学,专家权威居于主导地位,普通民众很难参与其中,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被研究对象而存在的。这种体制化的知识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公众信任和认同危机的压力,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对于“公民科学”的呼吁,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对于“本土知识”的关注,都可以看作是对体制化知识生产模式的反思和修正。

民法的大众化要求必须调整现有的民法研究方式,鼓励民众对民法研究的参与,实现专家学者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民法专家学者要尊重民众的意见、智慧和经验性认识,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倾听广大民众的呼声,把民众看成是参与民法研究的主体之一,而不是纯粹的被研究的对象。保证民众的参与性,对于防止专家学者的偏见与错误,促进民法的研究和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民法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与“民法的大众化”相对应的是“民法的精英化”。民法的精英化意味着内行主导民法的教学、研究、传播工作,意味着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或者缺乏相应的法律阅历的人士将被排斥在外。实践证明,将普通民众排除在民法教学、研究、传播工作之外,是有害的。事实上,民法的大众化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民法大众化是民众的需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很有可能,到下世纪初叶,就经济规模来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可避免,这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总体上稳步提高。从生活质量上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5%左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5%左右。就城乡整体而言,人民群众已经初步进入小康型生活,单就城镇居民而言,已经开始进入宽裕型生活了。[vi]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也在思考如何使自己过得更有尊严,更加舒适。民法作为民众之法、市民社会之法,其有关物权、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收养等方面的规定,与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民法的大众化正是适应民众需要的必然趋势。

首先,民众需要全面发展,提升素质,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离不开民法的支持。随着物质需要的满足,民众其他方面的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就开始凸现出来。只有在这种需要的追求过程中,民众才能切身感受到其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民法是市民社会民众的权利宣言书。“无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所有制的社会的民法所保障的权利在性质上存在何种区别,各个社会的民法都坚持了一个最基本的共性:即民法以权利为核心,换言之,民法就是一部权利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视民法则权利观念勃兴,遍地民法则权利观念淡薄”。[7]民法中有关一般人格权和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具体人格权以及侵犯这些权利所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正是人有尊严的生活着的强有力的保障,也是民众谋求更为充实的精神世界的重要保证。

其次,民众要了解正在急剧变革的社会,需要民法的支持。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用日新月异形容我们这个社会一点不为过,无论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如此。民法是一个权利体系,当代是一个权利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型的财产权和人格权不断涌现:其一,财产权和人身权(主要是人格权)的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日益受到冲击,由于人格权的商品化,带来了人格权的价值体现和部分转让功能,这使原来财产权与人身权的界线模糊了;其二,大陆法系财产权的二元结构——物权和债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两者互为融合的情况,即“物权债权化”和“债权物权化”,产生了一些界于物权和债权之间的或集合型的权利;其三,无形财产的形式不断增多,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这已经超出了知识产权所能解决的范围。民法必须随着权利体系的变化而做出响应的调整。而民众要想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必须首先融入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变化以及由其决定的民法的变化。

最后,民众越来越关心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以谋求规避社会风险,降低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不确定性,同样离不开民法的支持。当民众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他们更为关心社会秩序与社会安全,更希望有明确、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化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险,例如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而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为民众创设了物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诸多保护权利的制度,也必然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实践的推进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增加更多的保护民众权利的制度。这些都为民众规避社会风险、增加社会交往的确定性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民法大众化是克服民法精英化弊端的需要

民法的精英化极有可能导致民法学家的贵族化,特别是当民法学家经常生活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时,有可能变得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并形成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法。托克维尔曾经说过:“在法学家的心灵深处,隐藏着贵族的部分兴趣和本性。他们和贵族一样,生性喜欢按部就班,由衷热爱规范。他们也和贵族一样,对群众的行为极为反感,对民治的政府心怀蔑视”[8].民法精英化的主要弊端在于:其一,他们往往看不起民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习惯于按照贵族化的标准而不是用常人的心态来衡量问题;其二,他们基本上不重视调查研究,不重视民众社会实践中的鲜活经验与有益做法,甚至不了解只有民众的实践才是民法的唯一源泉;其三,他们不愿走出书斋、研究所、学校,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所、学校、课堂上度过,基本没有实践工作经验(教学经验除外),其所获得的经验也绝大部分是别人的间接经验。[9]其四,他们不顾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刻意创造新的法律术语或照搬国外的法律术语。[10]而普通民众则恰恰相反,他们可以排除专业学者的职业潜意识的干扰,他们比专家学者更接近日常生活,更了解普通人的经历,因而往往能够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三)民法大众化是推动民法革命和民法制度创新的需要

“对法律做过特别研究的人,从工作中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喜欢讲究规范,对观念之间的有规律联系有一种本能的爱好。这一切,自然使他们特别反对革命精神和民主的轻率激情”[11].同时,法律人士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物质待遇,也使得他们自然倾向于维护现政权的权威,他们一般总是缺乏推动制度创新的动力。而普通民众则往往从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出发,从中提取一些实用的规则,当他发现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不相吻合时,他会断然抛弃前人的经验。所以,普通民众介入民法的教学、研究和传播,经常能给民法领域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推动民法革命和民法制度的创新。[12]事实上,诸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一批民法法规都是在普通民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离开民众的实践经验,任何法的制定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民法大众化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民法的大众化是满足民众需要、克服民法精英化弊端、推定民法革命和民法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民法学自身繁荣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创建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民法学的必然要求。实现民法的大众化,进而制定一部大众化的民法典,应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一)民法大众化与民法引导民众的关系

我们强调凸现民法的实践性、本土性、大众性、普及性和参与性,促进民法实现大众化,绝对不是说民法学者只应简单地迎合民众,尤其是迎合其低级趣味。事实上,民法服务民众与引导民众,对于现阶段的民法学教学、研究、传播工作同样重要。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掌握民法知识,运用民法知识的能力还很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社会分化日益明显,社会上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也日趋多元化,这种状况对于激发思想解放、激励民法理论与制度创新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造成思想混乱的潜在可能。对此,专业的民法学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判断,并基于此正确地引导民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引导民众绝不意味着强制灌输一家之言、一己之说,而是要从民众的立场出发,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以真正先进的民法文化和民法知识说服、教育民众。尤其要坚决反对与民众利益诉求相背离的各种宣传和误导,坚决反对用不负责任的、反动的东西误导民众。

(二)本土化与西方化的关系

就过去的一百多年来说,中国无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特别是前两个学科)都主要是从外国、特别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借用了大量的知识,甚至连这些学科划分本身也是进口的——尽管它现在已成为我们无法摆脱、也不想摆脱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13]然而,“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14]”因此,民法的大众化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本土化”与“西方化”之间的关系。

本来“本土化”和“西方化”的争论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只不过近些年因酝酿和制定民法典而又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西方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法文化和传统,产生了很多深有影响的民法学家、民法学专著和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民法典。这些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百年来,我们也确实是在学习西方民法(也可以称为中国民法的近代化)。但是,学习的整个过程怎样的,效果又如何确值得我们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反思。法理、法史学者已经在进行这项工作且有较深入的研究,较多的学者认为继受西方先进的近现代法文化、法规则是时代的要求,但是植根于中国本土社会的法文化、法规则是基础。[15]

笔者完全赞同马老师的观点。实际上,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且正在崛起的中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一些东西的。[16]完全照抄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会水土不服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学习西方民法,与国际上接轨,侧重点应当是研究问题的方式、研究表达的规范以及不同知识背景、理论背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其他。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应当是属于本土的,应当是具有本土特色的,应当是本土资源。民法的本土资源应该包括中国传统的民法文化、民法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社会现实新创造的民法文化和具体民事制度。因此,我们研究民法、制定民法典应该把上述这些因素中的优胜之处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从民法的现代化出发,我们要找到“西方化”和“本土化”的一个结合点,中国传统的及现实中好的东西要保留,但对糟粕也要勇于剔除;西方的经验要借鉴,但也要有所取舍。非常明显,民法中有关基本原理和交易规则必须与国际接轨,而亲属、继承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应该有中国自己的特点。[17]

笔者认为我们对于民法本土资源的研究应着重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对中国民法史进行研究。尽管清末以前中国历史上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调整财产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还是比较发达的,尤其是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方面的规范值得研究;其二,要加强对历次民法典的起草背景、草案及有关知识的研究。这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从清末到建国之前,重点应放在目前还在我国台湾地区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典》的研究上。二是建国以后到现在,重点研究历次民法典的起草背景、草案及相关知识;其三,要加强对民情风俗和民间习惯的调查研究。事实上,民情风俗和民间习惯是一个国家民事立法的主要来源和基础。各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与本国民间习惯相协调。中国近代曾进行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民情风俗、民间习惯调查,一是清朝末年(1907~1910年),二是民国初年(1918~1921年),其目的都是为了制定民法典而进行的。为了制定一部大众化的民法典,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有关民情风俗、民间习惯的调查研究。[18]

(三)逻辑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民法的大众化与民法典的逻辑性、实用性是分不开的。事实上,民法典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严密的逻辑是必要的。但是,把逻辑性、体系性看成是民法典唯一的追求目标笔者是持反对态度的。“一项民事立法,实用性是第一位的,逻辑性是第二位的,当实用性与逻辑性发生矛盾时,逻辑性应当服从实用性。逻辑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规律,是一种认识客观真理的工具”[19].民法是调整民众社会关系的法,它来源于民众的生活,而且其本身就是生活,最富有生活的品格。因此,我们应该制定一部大众化的民法典,这部民法典应该反映民众的生活,指导民众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这部民法典应该要让民众和司法人员好学习、好掌握、好适用。那种把民法典制定得只有法学家才能看得懂的法是不足取的,更何况中国的法学家人数毕竟也太少,更多的是对民法学一知半解甚至连半解都没有的普通民众。

谈到民法典的实用性就不得不提侵权行为法是否应该独立成篇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利明教授是支持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篇的代表人物。笔者认为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篇既不合逻辑,也不具有实用性。首先,从逻辑性角度讲,有了权利才能涉及到侵犯权利的行为进而谈及侵权的法律责任问题,侵权行为紧跟各权利之后,更符合法律的逻辑性。其次,从实用性角度讲,侵权行为法独立成篇设置于各权利篇之后,人为地增加了民众和司法人员适用法律的困难,他们在关注侵权行为法的同时还不得不翻到民法典前面的各权利篇。笔者认为,对待侵权行为法的理想做法是:将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规定各权利篇中,如在人格权篇下设专章规定“侵犯人格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在物权篇下设专章规定“侵犯物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依此类推。这样做,既符合逻辑,一目了然,又有很强的适用性,便于民众和司法人员理解与掌握。

(四)学者的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

对众多的民法学者而言,追求学术自由,保障学术自由,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绝对值得提倡的。但是学者们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绝对是应该的,且不可图一时之快。“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20]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为学者,他应该对自己的动机、观点表达负责,更应该对这种观点造成的社会效果负责。否则就是片面的、错误的,至少是不严肃的。同志曾经指出:“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21].

优秀的民法学者应该把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既要自由思考,又要谨慎立说,高度关注学术行为的社会效果。这样的学者才是严肃认真的学者,才是有可能达到真知的学者,才是有可能达到知行统一的学者。单纯追求

五、结语

古语云:“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22].俗话也说:“真佛只说家常话”,把高深的民法理论或问题论述得既不失规范,又明白晓畅,乃是民法研究的至高境界,也是民法大众化的最高目标。数十年前的哲学家艾思奇先生以一本《大众哲学》将其“通俗化”,富于针对性,深入浅出,使抽象观念趣味化,把哲学从神秘玄妙的宫殿拉向了十字街头、日常生活,成为具有非凡战斗力的思想武器。我们当以此为榜样,抓大众感兴趣的法律话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使民法走出书斋、校园,真正实现民法的大众化,进而制定出一部大众化的民法典。这是历史赋予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我们期待着中国制定出一部大众化的民法典。

[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9页

[2]洪大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迈向人民大众的哲学社会科学》,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1日,第3版。

[3]目前,我国有一些民法学者在著述立说时模仿我国台湾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通篇之乎者也,这本也无可厚非。但笔者还是认为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妥,这种风气不可助长,它使本来浅显易懂的理论、学说艰深晦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要知道,中国大陆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推广简体汉字和普通话,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台湾地区仍然采用繁体汉字和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达方式。两个地区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我们接受的教育也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更何况,我国民说学者著书立说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陆的读者,而不是台湾地区的民众。

[4]余源培:《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载《文汇报》2004年月12日,第10版。

[5]参见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11页。

[6]前引[2],洪大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迈向人民大众的哲学社会科学》。

[7]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8][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版,第303~304页。

[9]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的民商法学者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对社会了解不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在这里,笔者认为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关于地役权的规定不妥当。首先,地役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是指因通行、取水、排水等需要,通过签订合同,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如果仔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地役权与我国民法历来使用的邻地利用权无异。舍邻地利用权不用而规定地役权完全不顾我国的民法传统,根本不符合现实需要,且地役权一词比较晦涩容易引起民众的误解。实际上,即使是受过专业法律教育的人,如果没有学过物权法,也有可能不知地役权为何物。其次,人役权是与地役权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为特定人的利益而使用他人之物的权利,而在我国《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的居住权是罗马法上人役权的一种。既然人役权是与地役权是相对应的概念,那么只规定地役权而用居住权来替代人役权也不符合逻辑。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物权法》草案应该用邻地利用权来取代地役权。

[11]前引[8],《论美国的民主》,第303页。

[12]民法不过是以法律形式表现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结果,而非前提。并非有了某种法律的制度安排,才有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现实情况是,某部法律刚颁行不久,民众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行为就突破了法律的规定,甚至是做出了违反该法律规定的行为。对此,笔者建议我国的立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城乡进行调查,不能脱离现实想当然地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千万不要低估普通民众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大多数情况下,普通民众要比我们聪明。

[1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VI页。

[14]前引13,《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第289页。

[15]参见马俊驹:《漫谈民法走势和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载/china/intolaws/lawpoint/22/2003-1/22717.shtm/2005-10-21.

[16]事实上,英国的文化博大而不精深,德国的文化精深而不博大,只有中国的文化才称得上是博大而精深。对此,笔者深信不疑。

[17]前引[15],《漫谈民法走势和我国民法典的制定》。

[18]目前,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对我国的民情风俗和民事习惯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些成果,如李建华、许中缘:《论民事习惯与我国民法典》,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2~29页;徐国栋:《认真地反思民间习惯与民法典的关系》,载/dbbs/printpage.asp?BoardID=24

[19]前引[15],《漫谈民法走势和我国民法典的制定》。

[20]《太平广记》(卷一异人二)。

大众化范文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在革命战争年代,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作为推动中国革命第一位的政治工作,并亲自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宣传讲解。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同志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广大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著作——《大众哲学》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大力推动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

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呼唤通俗化、形象化。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大众化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

提升党的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①这一新部署,要求高校不仅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深入研究如何让大学生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应发挥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大格局”。

一、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将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原则性问题出发,服从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保持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第一,规范课程内容体系。要注重小学、中学到大学三个阶段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中,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第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和认同的重要教学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和完善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外红色教育基地、“三下乡”和红色主题文艺汇演等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感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乐趣和意义的同时,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进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坚定对它的信仰。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运用微信和微博等微载体,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结合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微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官微”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相关人物故事,也可以结合新时代信息传播特色,通过微视频大赛等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式。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

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认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个人去观察世界时对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相互交织在一起。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相符时,他们就会改变其意识形态观点。”②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多变、多样思想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效果。为此,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第一,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好”与“快”的关系,避免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大力惩治腐败,对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廉洁奉公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现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第二,美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会把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注入到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使其积淀为深层的心理基础。这种不自觉的心理表象将有效地引导、规范、激励受教育者的行为,以其独特的育人方式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隐性课程功能。”③高校要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整合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学扩展到课外,覆盖到平时。开展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和学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氛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者和接班人。第三,优化课堂微环境。课堂环境包含“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并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的、社会的及心理因素的总和。”④课堂微环境的优化不仅要控制好课堂上课人数,提高师生匹配率,而且要在教学方式上,更多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平等对话型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第一,要严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机制。按照坚持正确方向、师德高尚、业务熟练的原则规范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理论水平高,富有学识魅力的教师,其授课才有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专业教学技能,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是高校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的现实需求。辅导员、学校各级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提升上具有优势。辅导员在与大学生的交往中,更多地了解大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被大学生们视为朋友,会向其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这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各级领导在大学生心目中往往属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神秘人物,有一定的距离感。但如果学校各级领导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与大学生们面对面地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用他们的人生阅历和体会引导学生,则不仅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更能有效地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第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渠道不够畅通、效果仍不够理想的问题。为此,需建立健全统筹规划、保障有力的培训体系,加大时间投入和经费投入,扩大师资培训覆盖面,通过骨干研修、国外研修等多种途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确保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时俱进。

四、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外力量

大众化范文篇7

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显著增强,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之中,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深刻而复杂,再加上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缺乏深入了解,因而在大学校园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这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所以,高校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大学生进一步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二、从调查研究入手,准确把握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思想特点

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高校要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一工作的对象,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此,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走向实践、走向青年去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不同对象的思想特点,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满足高校不同大学生群体对象的需求,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众化范文篇8

【正文】

一、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

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与发展,代表了当今现代化民主国家的一个方向,也是未来现代化民主法制社会的价值趋向。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它追求的是公平的、大众化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它看重的是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积极作用。因此,相对于大众化的政治意识的勃兴,所谓的精英主流政治意识则只能属于过去了。所谓大众政治意识,就是一种以大众为主体对象,以公平政治参与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化传媒手段、经营和生产方式的现代文化意识。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普及性的大众政治意识并未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政治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我国主要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渐渐兴起的。

我国目前在强调法治立国后,法的权威逐渐上升,中国权威政治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集中体现就是要使法的权威上升到第一位。只有这样,中国的权威政治结构才能与现代民主制政体的权威结构相一致。可以说,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而大众化政治意识或公民政治社会的兴盛正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环节。

二、大众化政治意识凸显的正负效应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市场化进程的推动,我国的意识形态本身的内涵和状况却已经发生了不可阻挡的种种变化或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又不能不影响到政治结构本身。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利益追求已经成为社会上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力。这就使得过去那种泛化政治意识形态逐渐退出了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并渐渐地被民主化的大众政治意识所取代,从而也使社会开始产生了个人生活的空间并不断向不同的领域扩展。同时个人稳私和人的主体性开始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而原先意义上组织、单位和集体对个人控制的范围和程度也慢慢减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学术研究中的思想自由度不断拓展。它同样也使得泛化政治意识对社会公共领域的控制大为减弱,尤其是经济的决策和经济的运行现在已很少受到泛化政治意识的干扰。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化政治意识的兴起和过去泛化政治意识的淡化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负面效应,那就是今天我们随处可见的社会道德领域的混乱、无序以及社会生活规范的无政府状态。这是因为,在原来泛化政治意识高强控制下,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都是依赖强化政治意识的渗透来维系,从而保证了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克己循规。但是随着这种泛化政治意识的淡化,意识形态对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方面的控制与约束也随之弱化,从而产生了这种负面效应。

三、大众化政治意识的内涵

大众化政治意识作为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社会政治现象中的一个特殊方面。它构成政治系统的基础和环境,同时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意识是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由于“各个国家多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依据来把握政治意识的含义,赋予其特殊的内容,因此政治意识的含义具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一是政治心理意识。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心理意识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非系统的自我反映形式,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倾向。”

二是政治信息意识。被誉为宇宙三大要素之一的信息,在当今人类社会,它与物质和能源一起构成了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大众政治信息是“政治决策的基础,是沟通政治部门的纽带和政治协调、监督与控制的依据”。

三是政治舆论意识。大众政治舆论是舆论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是制约人的行为的无形工具。当代中国的大众政治舆论是政治民主化的动力和先导。

四是政治道德意识。大众政治道德是“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道德,是社会化的公众道德观在政治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当社会公众用自己的道德观来分析评价一定的政治现象,并依据大众政治道德的原则与规范来调整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时,就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就出现了政治道德”。

五是政治信仰意识。“信仰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的始终,并随着文明史的演进不断变化”。

大众化范文篇9

关键词:大数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是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当今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基本运行模式及特点,分析大数据技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执行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时代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1]。5年12月16日,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提道:“‘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实现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在这种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必然会面临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交汇与融合,能否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树立大数据意识,将会成为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重要课题。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

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指引。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将科学的理论武器普及至人民群众,有利于坚定人民理想信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次,有利于推动理论创新发展,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大众传播,有利于将先进的理论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相结合,促进其创新、巩固与发展。在新时代网络环境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人民群众接触信息、互动交流的渠道大大拓宽,关心时政的意愿也明显增强。将马克思主义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互联网传播,有利于增强传播效率,推动它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最后,有利于抵制错误思想潮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把控。如今,多种舆论思潮都开始借助互联网散播,一些错误思潮为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我们要积极利用新型媒体技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推广“四史”宣传教育,塑造人民正确三观,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1.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容易分散网民注意力

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呈井喷式爆炸发展;海量的信息资源容易分散网民注意力,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中大众传播的时效性和传播力度。互联网为网民接收信息拓宽了渠道,为网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互联网也极大地促进了其他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道路。在当今社会,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时间上侵蚀。网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要受众,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由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便利,各种网络主体都开始使用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这些充满趣味性的内容易于吸引网民注意力,使网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间有所降低。第二,空间上挤压。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蓬勃发展。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各网络服务平台更乐于将易于引起人们注意力、变现为盈利成果的信息放置在网络空间首页,自媒体也乐于“蹭热度”,的内容多为娱乐性信息,使网络平台提供给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空间有所减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力度有所降低。

2.网络“信息茧房”狭隘化网民思维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在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信息茧房”会狭隘化网民受众思想,对网民群体间正常沟通与交流造成干扰,阻碍工作进展。大数据网络环境下,为了减轻网络用户每天面对海量数据时的信息压力,提升用户的信息体验,各大信息提供商和数据平台纷纷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各网络平台根据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不同的网民受众进行数据推送。针对不同网民群体推送的数据内容,多为网民平时感兴趣的或是其周围社交人群感兴趣的信息。长此以往,接受网络信息的网民群体,接受的数据信息会逐渐单一化、类型化;网民在网络平台互动的对象也会逐步同质化、相近化;造成的后果之一便是大量网民群体可能会被数据算法安排至一个个“信息茧房”里,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与“志同道合”的其他群体联系日益密切,以至于对某些事情形成根深蒂固的看法,与其他“茧房”的网民群体意见分歧日益加大。在“信息茧房”背景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可能存在信息无法推送给某些受众群体、信息在不同群体间产生较大接受程度差异,以及不同群体接收信息后产生的思想对立等问题。

3.“碎片化”网络传播方式影响网民信息接受效果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传播逐步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特征,即网络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呈非系统性、分散性特点;网民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大量信息,却难以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了解的内容很容易忘记。“碎片化”的网络传播方式可能会对我们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带有浅显性、片面性等特点,造成不利影响。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必定要适应新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形式。当今,大数据技术的投入和运用是各网络数据平台主要特征之一,在技术的支持下,各数据平台提供的信息内容多呈碎片化、非系统化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乐于接受短小精致的信息内容。这种网络信息传播状态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流网络社交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承载传播的信息内容多呈碎片化,有一定的时间、容量等限制,不利于我们系统全面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二是网络社交的网民,会逐步适应快节奏的信息接收方式,在面对较为庞大或耗时较长的信息时,可能会表现出消极的接收状态;三是一些自媒体会利用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散播曲解社会主义思想或消极错误的社会思潮,对网民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造成干扰。“碎片化”网络传播方式给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带来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注意。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

1.整合马克思主义资源

“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3]。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大量数据层出不穷,使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富有生命力,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数据资源的发掘和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提供后续支持。挖掘和整合马克思主义网络数据资源,首先,应考虑马克思主义数据库的建设。合理的数据库有利于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文献参考信息、数据支撑和方法借鉴,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快马克思主义数据库建设至关重要。在建设马克思主义领域数据库方面,国家应加大资金和人力支持,对已有数据库进行补充和完善,对数据库文献缺乏、容量有限等不足之处及时给予修整完善;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加大对数据库平台的运用,从中获取理论支撑和知识来源。积极树立各宣传单位的合作意识,加强各宣传单位和主流网络媒体的交流互动,争取做到数据资源共享、传播方法互鉴,推动各单位在互联网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利用宣传素材推广宣传内容,扩大网络传播影响力,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马克思主义数据资源。

2.加强网络信息交流互动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环境下,各网络平台基于数据算法运营的相关数据信息会逐步分板块、分类别地对不同网民群体进行推送,导致不同网民群体接受的信息内容有所差别,造成“信息茧房”效应。“信息茧房”不利于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破除“信息茧房”效应是我们在互联网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一环。破除“信息茧房”,重要的是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加大网络社交群体交流的范围和程度。首先,在国家层面,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和完善政策法规,推动各网络数据平台修改完善网络数据信息的输送渠道,在数据推送上打破“唯算法论”,扩大信息流动范围,加大和拓宽不同网民群体的信息接收来源及网络社交渠道。其次,宣传工作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扩展创作内容的传播范围;同时,应丰富马克思主义相关领域作品创作形式,可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以动漫、歌曲、短视频等形式创作并传播,全方位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最后,是个体用户方面,网民群体不仅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我们应积极挖掘各网络平台中爱好马克思主义的自媒体用户,对其培养、鼓励,推动先进群众自发传播马克思主义,扩大用户交流范围。

3.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做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极其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工作能否在互联网有效展开。培养具备大数据意识和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时,可以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培养其大数据互联网意识和相关技术素养,使其在今后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工作时,更好地将宣传内容借助新型媒体广泛传播,加大作品传播力度;二是对现有的部分媒体工作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理论灌输,提高其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培养一批已具备新闻传播思想和技术的人员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工作;三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参与者工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时不能单纯依赖主流宣传部门,同时注重多元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广泛寻找和挖掘网络中爱好、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自媒体用户,予以鼓励、培养,推动他们在互联网中自发地制作马克思主义相关作品并传播,加大马克思主义在网民中的普及力度。

四、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环境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应适应时代变化,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方法,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新时代》热词编写组.新时代热词[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8:.

大众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差异化特殊性

一、党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这段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土地革命、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这些大事件,它们都体现了党用马克思主义去引导、教育农民群众的经验。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彭湃等人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协会、通过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把马克思主义贴近农民生活实际进行宣传。土地革命时期,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加的系统化,创立师范院校、结合农民群众思想上的特殊性采取标语、口号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调动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到改革开放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面临着经济落后、农民思想封建保守的现状。中国共产党为了激发农民投身于社会建设中的热情。思想上,党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当中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思想观念破除农村落后、腐朽、封建迷信思想。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建立互助小组、合作社,用集体主义思想去代替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走集体致富的道路。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民的职业构成多样化、思想观念混合化、国际形势复杂化,要求党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进程更迫切,形式更多样。这时党首先培养一批有力的基层队伍近距离的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让农民群体始终与党的领导保持一致。最后结合农民群众从事职业实践的特殊性,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农民的生产相结合,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新时期农民群体差异化对马克思的主要影响

1.农民群体中思想差异化的现象存在

由于生产方式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受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宗教思想在农村长期存在,农民群体思想存在多元化的现象。当时对农民群体的宣传方式主要是单一的基层党组织的上传下达,对农民群体的思想观念的宣传内容比较整齐划一。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民逐渐进入市民的角色,城市生活的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促使了农民群体的思想产生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群体年龄层次思想状况的不同。50年代-60年代的农民,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思想价值观念相对传统,带有一定的保守性。70年代-80年代的农民主要适应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而且经历过改革开放后思想逐渐开化,思念观念主要呈现一定的混合性。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义务教育的普遍施行,农民阶层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思想上表现为新的状态。因此,整个农民阶层思想上出现了旧、混、新的分化趋势。

2.利益诉求逐渐分化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化,我们暂且把农民这个群体分为三代群体。第一代农民大约是在50-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农民的文化成都较低,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农村的农业生产上,农业劳动技能熟练、收入比较低下、思想价值观念上比较单一,因此他们的利益诉求比较低,主要希望通过从事体力劳动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开支就行。第二代农民主要集中在70-80年代出生,这一代农民家庭结构主要是核心家庭。由于传统农业所得收入逐渐减少,他们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家庭开支,这一代农民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住房问题和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三代的农民主要集中出生在90后,由于受目前婚恋习俗的影响,他们的父母会在城镇地区买房居住,生活方式逐步城镇化,由于缺乏从事农业劳动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利益诉求偏高,主要希望从事技能轻巧的工作,渴望能够自主创业,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政治权益上的保障,有一定的学习专门技能的渴望。

3.从事的职业实践的不同

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去“化”农民群体这个大众,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这个群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要想在农民群体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必须要结合农民群众职业实践。从事不同职业实践的群体对同一理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由于职业实践主体性的差异所造成的。所谓的职业实践主体性的差异化主要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职业选择变多影响人们的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理论选择。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生产实践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生产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全部社会的基础,因此只有结合农民群体从事的农林渔副牧业生产活动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马克思主义内容、教育手段、宣传方法、技巧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果。

三、推进农民群体马克思大众化路径选择

1.以解决实际需求为立足点

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农民从事的职业多集中在劳动、技术等就业环境较差的岗位,收入偏低、缺乏社会保障,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等,精神生活比较缺乏。因此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层面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大众娱乐方式,在农村、或者城镇中农民工群体集中居住地定期举行汇演、开展新科技农业技能大赛,同时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贯穿其中,增强农民群体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愉悦性,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相应的经济、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中始终保卫农民群体的利益。从宏观方面角度出发把农民群众基本利益通过制度的方式确定下来。同时在社会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通过让农民群体能够真正享有改革的成果从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由衷的信仰。

2.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通俗化、宣传科学化

由于农民群体自身思想上比较保守、封建、滞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坚持在内容、宣传手段上要贴近农民群体生活实际,要通俗化。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要根据农民群众日常的生活实践方式进行宣传。在内容上,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农民生产活动的成功案例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破除错误的经验主义。在宣传上,利用基层党员干部的纽带作用,要求基层干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理论、方针通过结合党的故事、人物故事对农民群众进行讲解,激发群众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宣传方式上利用现在的大众传播媒介,设置红色革命网站、宣传栏张贴、公共基础设施出现标语等方式,让马克思主义在农民群体中做到入口入心。

3.力求建立农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倒逼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长期的被农民群体所掌握、运用必须要激发农民群众学习它的积极性,从思想上主动地去学习它。这就要求在农民群体之间去建立一种倒逼机制。所谓的倒逼机制区别于过去“我教你学”的形式,而是一种“敏而好学”的状态。要形成这种机制必须从几个方面出发: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必须实现内容上与农民群体相契合,通过科学性的指导解决这个群体实际的需求;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在农民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以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最后作为农民群众自身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力求能够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再运用到具体的实践生活中。

作者:胡琴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OL/EB][2009-9-26]新华网.

[2]李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1).

[3]吴欣.乡村治理中党的领导问题[J].理论与改革,2012(5).

[4]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N].陕西日报,2011-9-30.

[5]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9.

[6],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1470.

[7],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