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4:55:16

大众传媒论文

大众传媒论文篇1

论文摘要:近年来部分大众传媒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规范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应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却明显滞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觉,更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即是一个极为英明的战略。该战略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高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是高瞻远瞩的。

在推进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把握与规范大众传媒的作用,确立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对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对于文化教育与文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文化学家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指出:“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知识,学会利用前辈们积累的社会经验。掌握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在学前班、小学、中学、大学、企业、旅行、家庭中的交往)和自我教育(阅读、独自参观博物馆等等)的方式来实现。大众信息手段——广播、电视和报刊所起的作用也很大。”[1]生活中,大众传媒不仅成为了解信息传播文化的媒介,更成为文化教育与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经济的步伐,市场手段引入到大众传媒的改革中,“将市场经济引发的灵感发挥到更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建立传媒产业的理念,包括规模经济、传媒集团、市场细分、资本经营等。这些市场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和传媒改革的重要构成,而且,党和政府经过多年后置式的选择自上而下的创新实践、打击违规行为之后,也开始呈现基于这种市场导向的话语而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和态势”。[2]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独立承包、自负盈亏、经济效益等成为大众传媒转型中的一些关键词。大众传媒在过于注重大众传媒产品的商品性质的同时,却忽略了诸多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一味迎合市场过程中,从以往与工具,突然转到大众的娱乐工具。在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失重,构成了某些大众传媒从脱离现实的崇高,落入倾心市场的媚俗境地,以致于形成了某些大众传媒误导社会与大众的偏向。

以电视节目为主分析近年来某些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大约主要呈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市场经济左右下,大多数电视台减少了文化类节目,而增加了娱乐类节目,构成了新闻、电视剧、娱乐类节目为主的荧屏结构。据统计,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的综艺娱乐节目占据了全国77.1%的收视份额,湖南卫视占据了7.4%的收视份额,排名第二。湖南卫视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为目标,突出“快乐中国”的理念,其《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谁是英雄》、《超级女声》等节目如一阵“快乐旋风”刮遍全国,掀起了快乐、欢乐的热潮。但是在娱乐性节目中明显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在提出“娱乐至死”的口号中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在娱乐大众的口号中却常常呈现出“愚乐”大众的境况。重庆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勒令停播,就呈现出节目在过度娱乐化中,内容格调低下、曲目庸俗媚俗的状况。

第二,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左右下,大众传媒呈现出迎合市场迎合受众的趋向,缺乏在普及中提高的视野,却注重迎合世俗趣味,往往呈现出低俗化倾向。“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在躲避崇高中推崇轻松惬意,在漠视严肃中恣意调侃,从轻松滑向轻浮,从通俗堕入庸俗,从求新趋向猎奇。在某些电视真人秀竞技节目中,眼睛喷火、腿上切肉、滚钉板、吞毒虫等场景的实播,在充满猎奇性的节目中令人不忍观看,在感官刺激中产生视觉污染。甚至新闻报道也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故意渲染一些残暴凶杀案的细节,津津乐道于某些人间悲剧的色情与暴力,将人们痛苦的经历戏剧化、娱乐化,在不择手段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低俗化倾向。

第三,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为了迎合受众进而掌控市场,某些大众媒体揣摩受众追逐时尚的心态,将关于名人、明星的节目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文化娱乐新闻成为一些大众传媒的主打内容,窥探明星隐私、爆炒明星绯闻就成为某些大众传媒的制胜法宝,或捕风捉影、危言耸听,或道听途说、张冠李戴,或断章取义、别出心裁,或夸大其辞、哗众取宠,在满足受众的时尚心态、追星心理中,扩大市场的份额。充溢着个人性生活细节的木子美日记的窥视热潮,矫柔造作的芙蓉姐姐的粉墨登场,刘亦菲堕胎变性的恶意谣言,刘晓庆离婚假新闻传播等,连篇累牍的明星逸闻花絮构成了大众传媒的极端窥秘化倾向,使大众传媒成了飞短流长、打探隐私、传播绯闻、炮制奇谈怪论的孳生地。

第四,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社会的公信度,注重真实性应该是其基本行业准则。近年来,在道德失衡、有偿新闻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屡屡见诸新闻媒体。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訾北佳编造《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北京某报《〈艺术人生〉被令限期自救》的虚假消息,在无中生有中煞有介事,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2007年的“陕西野生华南虎”、2008年的“平江野生华南虎”事件,成为令人不齿的假新闻。这些由地方行政机构、投资商与大众传媒合谋的假新闻事件,导致一些经济利益市场效应的追求中呈现出虚假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声誉。

哈贝马斯指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机构组织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强了,进入公共交往的机会则面临着日趋加强的选择压力。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就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夺了公众性原则的中立特征。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了权力的竞技场,其意旨在于通过各种讨论主题和文集既赢得影响,也以尽可能隐秘的策略性意图控制各种交往渠道。”[3]在商业化的左右下,传媒改变了公众领域的结构与公众性的原则。虽然,如上所述大众传媒出现的这些偏向,仅仅为某些媒体的作为,我们并不因此否定大众传媒所具有的传播信息、文化教育、舆论监督与社会导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必须要充分关注与克服大众传媒出现的这些偏向。

大众传媒的负面性影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有学者认为大众传媒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引导受众又可能误导受众,既能整合社会也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既能教育人又可能造出一批庸人,既能娱乐人又可能毒害人的身心健康。[4]有学者指出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削弱大学生的辨别力和批判精神、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吹新潮时尚而抛弃节俭实惠、使大学生的社会观呈现出世俗性。[5]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因此,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中,必须注重引导大众传媒正确健康的舆论方向。

在倡导注重大众传媒的正确健康的导向中,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与艺术特性,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大众传媒进入消费时代后,大众传媒多元化发展无可厚非,不能简单否定传媒的娱乐性,但是必须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在弘扬主旋律中也不反对非主旋律的作品,在注重大众传媒的教育意义中,也不反对其消遣作用和娱乐作用,但是必须具有某种度的规范,尤其应该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的支助下,扩大与拓展文化作品的艺术深度,尤其注重文化娱乐性作品的艺术特性,反对与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而应强调作品的艺术品质。

其次,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哈贝马斯认为,“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6]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之公器有其独特的社会责任。早在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就制定了《报业规则》七条,规定了报业的责任、新闻自由、独立、诚信、公平、正直、庄重,明确反对和谴责报纸假借道德之理由,对于社会伤风败俗、如奸淫、掳掠之犯罪事实着意描写,迎合低级趣味,煽动低级感情的行为。在大众传媒中必须强调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不仅注意文化的普及,更强调文化的提高,反对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倾向。

再次,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强调具有时尚风格的传媒作品的精品层次,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在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中,必须不断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将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将政府审核与行业自查结合起来,在政府监督、行业规范、社会舆论三者的结合中,落实传媒的把关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传媒作品的档次,在注重传媒作品的时尚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文化层次,在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中,反对一味模仿拷贝的现象,注重具有创意的独创性作品的推出。在文化娱乐性节目的设计中,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反对一味猎奇猎艳,反对娱乐性作品的窥秘化倾向。

最后,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强调传媒人员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力中反对虚假化倾向。作为从事社会之公器工作的传媒人员,应具有独特的职业规范,尤其新闻工作者必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大众传媒中强调传媒的公信力,即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社会普遍认同。媒体的公信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其要义在于实事求是地传播新闻、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传媒人员必须具有行业自律精神,在社会的监督过程中加大对于虚假新闻的打击力度,建立大众传媒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加大假新闻的媒体问责制,在注重提高传媒的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有学者对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作了勾勒,认为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了制度均衡时期,建立了稳固的党的新闻体制;改革开放后,打破了这种均衡,形成了媒体主动开发财源的现象;传媒与广告共生时期,传媒从单一承担政治使命的宣传工具,转变为辅佐政权与营利的双重角色;传媒集团发展时期,在全球传媒进入与市场经济的威胁下,努力有效地将市场机制吸纳到国家控制的传媒产业中。[7]在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中,虽然传媒的形式与结构的方式有所变化,但是传媒的基本特性仍然没有变,作为国家舆论与社会公器的特性仍然是大众传媒的基本性质。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大众传媒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只有加强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才能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化产品中,引导文化市场与文化消费健康迅速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风气,为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发展留下诸多文化精品。

参考文献:

[1]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文化学.王亚民、宋祖敏、张静萱、王翠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3.

[2][7]潘忠党.有限创新与媒介变迁:改革中的中国新闻业.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9-10.

大众传媒论文篇2

当前,我们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众传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信息化的时代就是大众传媒的时代。而所谓大众传媒,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眼下的大众传媒像是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无远弗届的笼罩,影响甚至改变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这种影响有良性的一面,也有不良的一面,本文侧重于批判当前大众传媒中的低俗和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呼吁大众传媒努力承担起社会良知代言人的使命及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一、大众传媒必须以人为本

传媒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时代都存在着传媒,口口相传、报刊印刷、电子网络等都可归属于传媒。简单地回顾在传媒的发展史,可以归纳为口头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这种载体的变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演变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人体器官的延伸,而电子媒介更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因此,可以说,大众传媒不管其具体的载体是什么,怎么演变,其主体永远是人。人,是大众传媒的终极载体。

从大众传媒的发展史上看,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大众传媒,始终在为其新闻独立、言论自由作不懈斗争。然而,综观眼下大众传媒的现状,不禁让人思考以下的问题: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真的自由了吗?在争取到了一定的新闻自由同时,大众传媒发生了什么改变?此外,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丧失了什么?

如果说,早期的大众传媒面临的主要是来自政治的压力的话,那么,现在的大众传媒则不仅面临着来自政治的压力,更面临着来自经济――“市场”的压力。在双重的压力下,当前的大众传媒有不少纷纷堕落。

譬如,随手翻开一份报刊或登陆一个网站,就可以发现:耸人听闻的血色标题,虚张声势的猎奇内容或意味暧昧的色情图像等等,与渐渐失去受众关注的“硬新闻”相对的“软新闻”无所不用其极地以“3xing”新闻――即“星(明星)、腥(血腥)、性(绯闻)”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大众传媒已重病在身,其病症就是:奉行不正视、不批判现实的鸵鸟政策、泛滥的低俗恶俗新闻和媚俗的拜金主义等。其病源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压力。

其实,大众传媒的独立与自由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也有自己的不能承受之重。早在半个世纪前,美国历史学家布尔斯廷就有这样的担忧:“……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广播电视自由,同时意味着创造虚构事件的自由。敌对的政治家、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在虚构事件的战场上相互竞争,他们彼此之间比试谁能提供更加吸引眼球与更具‘曝光度’的故事以及对世界的描述。”当年这刺耳的声音一直震撼到今天,现在的许多大众传媒在取得自由的同时不也是以丧失媒体的品格为代价的吗?

二、大众传媒现状令人担忧

当今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媒体对于价值观念的传播可以说是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盛行消费主义观念的社会。消费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后现代社会以自由为旗帜,是个什么都可以解构消费的社会,但大众传媒作为价值观念的主要引导者和传播载体却不能丧失原则,理应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守护者。

令人遗憾的是,检视近年来的大众传媒,可以看到,最突出的是它们的低俗化甚至于恶俗化倾向。比较典型的有2007年3月底4月初对“追星痴女杨丽娟事件”、2008年初对“香港演艺界艳照门事件”、2008年7月中下旬对刘嘉玲梁朝伟结婚和11月中下旬对李嘉欣许晋亨结婚的报道,一时间,各种媒体趋之若鹜,毫无节制地加以热追恶炒,其八卦程度令人发指。此外,还有网络上爆炒的以各种恶俗、低下、色情手段成名的“红人”,如:芙蓉姐姐、木子美、二月丫头、国学辣妹等。这种种现象不禁让人发问:我们的大众媒体到底怎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品位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低俗了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媒体会借口说:大众媒体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要传播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和信息,老百姓喜欢了解明星的私生活啊。事实上,这种现状并非是由于媒体取悦于大众读者而造成的,而是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迎合甚至是培育低俗化市场的结果,就像是迈克尔・埃默里在他《美国新闻史》里写到的: “……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最适合报童大声叫卖的东西。”[1]通俗化不等于媚俗,人情不等于煽情。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虚张声势地煽情,捕风捉影地炮制绯闻,完全偏离了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这对于现代文化是非常危险的。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这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同时也往往带来了价值观念的丧失规范。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守望者应该是去塑造、引导社会良好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去误导、迎合低俗的价值观念,甚至去摧毁良好的价值观念。

希特勒曾有句名言:利用报纸宣传,可以使人民视地狱为天堂。鉴于大众传媒在社会里的重要地位,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要有严格的自律意识,必须牢记普利策于1904年发表在《北美评论》的《新闻学院》一文中的话:“……新闻工作是一项伟大并需要高度文化修养的职业……只有最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一味地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去迎合低俗的价值观带来的是大众传媒文化品格的丧失,最终一定会被受众所离弃。

三、大众传媒应担负文化责任

现代的大众传媒应当怎样自觉地担当起自己的文化责任呢?

实在地说,大众传媒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的同时并担负起对文化责任的规范与引导的确是件比较艰巨的任务,但由于大众传媒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大众传媒不能推卸的责任,是大众传媒的光荣任务。

文化从广义上来讲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总和。只是当前“文化”一词已被人滥用了,对这种“文化泛滥”的现象,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分析到:“我们看到,当代文化的概念已剧烈膨胀到了如此地步,我们显然共同分享了它的脆弱的、困扰的、物质的、身体的以及客观的人类生活,这种生活已被所谓文化主义(culturalism)的蠢举毫不留情地席卷到一旁了。确实,文化并不是伴随我们生活的东西,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我们为之而生活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已经变得过于自负和厚颜。我们在承认其重要性的同时,应该果断地把它送回它该去的地方。”[2]。大众传媒的文化责任就是必须兼有文化批判、文化建构、文化创新和文化服务责任。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分工的细化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工具理性”全面压倒“价值理性”的社会。压力的加大、人际的疏远、价值的失范使得在社会中的人时常萌生一种四顾茫然的生存的焦虑感,这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认同感。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很敏锐地觉察到这种现代人的焦虑感:“‘生活的意义’,需要通过道德重新来起作用。但道德自己是没法拿自己怎样的。而且个人也好、社会也好,太拿道德说事,也会被当作贫嘴、虚伪,我们于是就让媒体来帮我们提出或造成一些道德小烦恼,以便借此探讨生活的意义。‘一个话题如果是用道德术语来对待的,那就表示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是不肯这样做的’”。[3]“我们创造媒体,是为了将道德责任和日常生活的焦虑推诿给媒体,是实现‘体外循环’,这能大大减少我们的存在主义焦虑。而媒体在处理人的伦理或道德问题时则总是数码化的,也就是二进制的,不是这就是那。个人将道德情感、无意识里冲动着的欲望当作信息交给电视新闻或连续剧去处理,最后都有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像购物一样地打勾或签字就可以。”[4]在这两段话中,卢曼道出了在这种无可奈何的现实社会情境下,大众传媒对于价值观念塑造和引导的重要性。当前,中国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过程中,大众传媒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引导、塑造的作用举足轻重。■

注释

[1][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75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3]《大从传媒的现实》,尼古拉斯・卢曼,转引自陆兴华 《媒体、生态与各种新的社会交往――卢曼社会交往理论专题研究》,见思与文网站(省略/shll/001112.htm)

大众传媒论文篇3

二人转作为民间文化的历时性考察

民间自发的原初性。作为流行于东北三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二人转的形成追溯至今逾200年历史,至上世纪80年代,民间自发演出团体近80个,“取之于民”使二人转素有“农民戏”之称。它以农民自有的方式形成了对生活的娱乐化思考,满足过着相似生活、有着一致趣味的群体需求。二人转以“作者式文本”的方式呈现,创作者既创作出作品,又是作品的欣赏者,在接受的同时又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意义。二人转的精神内核正在于此。

二人转原初性的另一表现是,言语粗俗、插科打诨等构成了它的主要表意方式,并以满足人的原始欲望为主要动机。例如,二人转选段《皇亲梦》中:

“那潘小姐遇上色狼了,这可坏事啦。”

“没事,别看刘总管眼珠子焦绿,浑身充满了,可对潘小姐来说,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形不成恐惧。”

“为啥呀?”

“因为刘总管是太监呗!即使有作案心理,可是他没有作案工具。”

它是区域群体精神享乐的工具,这种文化气质注定是平庸、低俗而轻松的。

非商业化的传播方式。相对于大众文化的“非本真性”,民间文化表现出了独有的本真性。如同民歌、曲艺等民间文化样式,二人转也是群体表达自己情绪、希望和想象的手段。大车店、秧歌会、屯场等群体性娱乐地点构成了二人转主要表演场所。在“唱屯场”中,场院、炕头十几人围坐一堆,二人转登场表演。制造元素、追求利润尚未成为这种文化行为的主要意图。二人转的小众传播使其发展受到了在地性限制。

大众传媒对二人转的重塑:作为大众文化的消费娱乐意义

传媒关注:二人转突破在地性限制。在不同文化交织成的文化圈围中,当民间文化的传播环境从有机社会转为组织化社会时,它必将成为大众媒介的“新宠”,并按照大众文化的模式满足公众娱乐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化的沉默与崛起,区别在于其创造者是否借助大众媒介带动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1990年,赵本山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携小品《相亲》亮相春晚。大众媒介的关注使二人转突破了在地性限制,具备了公众集体创造的大众文化雏形。

可以看到,《相亲》及此后的赵氏小品,其表现方式皆脱胎于二人转样式:农村题材及人物角色+工整对仗的台词+杂技类绝活表演,中间用类似相声的段子相启承,二人转选择了以小品的方式被公众认知和接受。

传媒重塑:二人转的文化转型。市场经济作为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被确立后,大众文化的规模生产具备了合理性依据。赵氏小品应潮流展开的系列创作开始成为一种高度参与的文化形式。它契合了中国9亿农民的娱乐需求,亲和力、土根性使大众从文本中寻找与自我生活的关联,接受属于自我的意义与快乐,这为二人转的大众文化转型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受众基础。

作为当时小品唯一的传播媒介,电视带有明显的大众文化倾向,因此,它所呈现的内容充满了迎合大众的预谋炮制色彩。这使得赵氏小品在连续十几年的春晚中收视率居高不下,拥有了独特的大众文化话语权。

传媒营销:作为文化商品的批量复制。二人转在衍变为赵氏小品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受众从中找到了相似的演员、语言、道具。《刘老根》、《马大帅》,接二连三的续集,文化商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同的生产手段“被迅速而大量地拷贝,使得自身成为无穷无尽的复印件,从而成为批量制作、批量生产但又脍炙人口的艺术快餐”。

传媒显示出制造神话的巨大功能。巧合的是,电视剧成为传播二人转的主要形式;不同的是,电视剧已成为大众文化的典范,使二人转被不自觉地纳入意识形态范畴。

二人转“主动参与”大众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意义

在意识形态规范内,这股源于二人转的文化热潮使全体民众持续了近二十年的娱乐狂欢,同时,也实现了二人转从窄众传播向大众传播的转变。

如今,二人转已转战华北、华中、华东近半个中国。二人转被广为接受,关键在于二人转在不失母体、不失大俗的同时,被全方位地进行了创作整理:不被文化主流认可的元素已不复存在,演员除了在着装上保留二人转的原初态外,其表演主题、动作、道具都符合文化主流的框定。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二人转借鉴了大众文化模式,在既有意识形态指设内调整传播策略,靠近文化主流,在多元文化圈围内逐渐被认可。

思考民间文化在大众媒介环境下的未来发展之路

作为民间文化的典范,二人转的转型取得了成功,也为我国其他民间文化的未来之路提供了诸多启示。但这只是某种层面的借鉴,文化的特质性决定了各自文化发展之路的特殊未来。

大众媒介时代,同类文化之间,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之间,皆不可简单地被认为是“对立”抑或“合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交织状。民间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自身传播方式和在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文化策略,在保留民俗性的同时,积极地将自身纳入大的文化语境中,不是在寂静中陨落,而是在沉默中爆发。

参考文献:

1.孙逊:《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3.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4.孙爱军:《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维度》,大

大众传媒论文篇4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大众传媒;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199-02

一、大众传媒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效果,但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致了精神产品的世俗化倾向,市场变成一种诱惑。由于利益的驱动,一部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开始弱化,引导人们进入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区,这将会使精神文明建设陷入很大的困境。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空间的局限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每天大量的信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递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有可能将媒介现实误当作客观现实来认识,并以媒介提供的信息作为指导自己思维和行动的依据,所以大众传媒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社会责任不容小觑。大众传媒必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人们更好地发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大众传媒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展至今,大众传媒已经高度发达,成为了一股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期待。

(一)虚假性

由于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一些传媒工作者自身素养的低下,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比如山西“封口费”事件的曝光,严重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原则,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媒体的公信力丧失殆尽,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在虚假新闻的背后,人们不仅看到了被歪曲的事实,而且感情遭到了欺骗,一切美好的情感,比如感恩、同情变得毫无价值,很可能会丧失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兴趣,使自己情感变得麻木,挫败发扬道德的积极性,迷失道德方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弄虚作假会使道德环境遭到极大损坏,如果互相效仿,道德将走向崩溃,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对于大众传媒本身而言,虚假报道会使它的舆论毫无受众亲和力,对社会失去影响力,总有一天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禁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无理索取高额报酬。”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娱乐性

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促使人们放松身心,解除心理疲劳,带来快乐的享受,但是一些传媒为了迎合一部分人追求刺激、猎奇、窥私等心理,想尽各种方法寻找娱乐材料,放大事实,捕风捉影,甚至胡编乱造,有些媒体热衷于追星和媚俗宣传,用大量的篇幅报道明星的八卦事件,并引起热烈的讨论,比如最近明星大S与汪小菲的闪电恋情被许多媒体追捧,宣传得沸沸扬扬,使明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困扰。如果大众传媒的娱乐消遣性盲目扩张开来,就会有走向低俗化的危险。前一段时间拜金女、富二代等嘉宾在相亲类节目中层出不穷,他们在语言上裸地相互攻击,理直气壮地表达拜金主义思想,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使相亲类节目的低俗倾向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众传媒过于强调娱乐性,缺少对事件的严肃性态度,对社会道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传媒主体的引导、控制功能慢慢丧失,人们在笑声中追逐着心理的,往往会忽略对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甚至随波逐流,成为媚俗的牺牲品。

(三)炒作性

市场经济中商业利益的巨大驱动,使一些大众传媒扮演起了炒作者的角色,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环节。号称“中国第一车模”的兽兽用三段不雅视频吸引大众的眼球,然后关于兽兽的自杀的传言铺天盖地,使大家误认为她是一位受害的弱女子,但是不久兽兽就高调复出,成为了网络游戏的代言人,知名度迅速上升,这显然是一个炒作骗局,类似的还有“天仙妹妹”一夜窜红了网络,一年多时间实现合同经济收益200多万元。这种炒作已经迅速被效仿,一些大众传媒不顾社会公益性,与企业商业利益直接挂钩,炒作各类话题,用审丑的方式获取吸引力,对社会大众进行了极大愚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实施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时下走红的网络事件和人物,网友已不再盲目相信,有网友甚至表示“几乎没有一件是真实的”,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正在不段蔓延。

三、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道德不断进步,大众传媒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发挥其社会功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一)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有价值的理念

大众传媒作为公众舆论的载体,就必须有一定的公众立场,表达一定的公众利益,传媒对新闻和信息要如实描述,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过程和新进展,做到真实可信,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在具体内容上,要精心选择事实,妥善处理信息,合理解释现象,防止各种猜疑和误解。要正确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使人们了解国情、民情,遵循各项方针和政策的指导。要注重宣扬好人好事,通过好人好事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互相学习和激励,形成一个相互提供道德服务的环境,对社会的丑恶现象要进行揭露、批评、谴责,使人们引以为戒。大众传媒要倡导主流价值观,抑制不健康的阅听倾向和低级趣味,把创新的力度、时代的高度、文化的厚度、思想的高度和价值的尺度结合起来,在改革创新上迈出新步伐,为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社会教育

大众传媒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的传播方式使其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各种知识的主渠道,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指导,它们充当着社会教师的角色。因此大众传媒承载着重大的教育责任,它们不应该把腐朽落后文化,比如封建迷信思想,伪科学传递给人们而引导人们走向误区,而应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容的筛选上要考虑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优秀文化的传递,引导人们的文化审美情趣不断走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全社会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知识不断丰富,整体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三)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和变化,出现了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社会矛盾多样化,例如资源不均、分配不公等等。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也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应当积极主动地通过舆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大众传媒要经常发挥社会调节作用,关注民生问题,如住房、医疗、教育、就业问题,特别要帮助弱势群体,关心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反映他们的呼声和愿望,促进社会团结互助,形成友爱的人际环境。大众传媒还要进行社会监督,对、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要进行抨击,弘扬公平正义,倡导民主法治,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总之,大众传媒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的功能来构建和谐文化,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新道德和新风尚。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夏安(1980― ),女,江苏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秋枫.歧途中的思考――大众传播媒介的自律和他律[J].暨南学报1997,(2).

[2]邱沛茎.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大众传媒论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网络媒体 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是指运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教育,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媒体已不再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成为真实反映社会思潮和公众诉求的场所;成为公众信息传递与意识形态碰撞的阵地。借助网络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是积极借助新媒体信息技术用生动的多媒体语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网络传播媒体在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网络媒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联系

一直以来,传播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中功勋卓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传播媒体的宣传推动。正是因为传播媒体的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回顾我国历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程,我国的传播媒体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媒体就充分利用自身宣传优势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初步介绍;时期,《时事新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传播媒体发表了大量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共建党时期,《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青年》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公开宣传及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公开论战。①很显然,传统传播媒体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传媒的功能也显现出强大的操控力,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快速地改变着人们接受新理论新知识的方式。据统计:“截至2012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网络媒体普及率较2011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38.3%;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②可以说,网络媒体传播的大众化趋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了新平台,网络媒体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向前发展,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对网络媒体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研究成为当今一个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大众生活事业的稳定。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是网络媒体阵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网络媒体这一崭新的平台。在当今信息泛滥、知识爆炸的生态环境下,谁掌握了媒体话语权,谁就掌握说话的主动权,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形式、新空间、新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网络媒体的传播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专业团队。当今时代,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被社会所接受,讲究团队分工协作,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培养一支拥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能够熟悉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宣传团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关键。这支专业团队中的人员,借助网络媒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日常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进行系统宣传,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又能够在民众中留下良好的口碑。例如,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开通网络工作电话跟民众进行网络聊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与宣传,并邀请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来到现场现身说法,使得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观点鲜明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又能够拉近民众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同时,专业团队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挖掘社会生活实际中民众自觉履行马克思理论精神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素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精心制作宣传短片在网络上进行播放,达到宣传的目的。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批制作精良的专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网站。当今时代,网络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往往依附于网络媒体。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团队必须依靠网络,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网站,在网站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音像制品、杂志、期刊等等进行合理地宣传,通过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地加以阐释,在民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不等同于普通网站,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网站的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网络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应该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优势,合力将网络媒体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管道、新平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快速、及时”是新闻传媒的显著特点。传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主要通过相关图书、期刊、报纸的出版发行、影视剧的播放来实现,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播的信息量小、速度慢、时效性差等缺点。传统的传播方式脱离人民群众需要,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对政策进行宣讲,使大众与理论建设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沟通与交流没有得到加强,导致民众主体意识没有被激发与调动起来,传播效果非常不理想。当前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特点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让民众能快速、详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成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时效性。目前,网络传媒通常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理念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网民进行同步播放,缩短了传播的时间又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方便了人们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理念。

第二,网络媒体传播的亲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革命的成功来自于人民。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只有依靠人民、贴近人民,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深入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理论决策者没有正视群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研究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今,理论决策者只有深入实践,在充分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转换网络思维,用通俗的网络语言文字,生动活泼的声音、图像、动画甚至影视作品,更好地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解答群众的疑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方法带来全新的变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激起民众学习的热情,提高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的觉悟。只有当人民群众接收、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才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三,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传媒的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网络传媒、网络舆论要坚持做好正面导向性的宣传工作,重视网络媒体传播的批判性,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净化网络空气的窗户,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网络道德建设,传播积极、进步的道德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媒体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一方净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为网络传播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积极健康的进步思想在网络媒体文化中的发展。在网络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民众社会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网络传播逐渐走“下里巴人”之路,而“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推崇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网络大众化的普及,网络不再是为传统精英、白领服务,日益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因此就出现了追求感性享受而轻视理性诉求、追求世俗化而反对精英化、追求现实反对精深的文化趋向。

面对网络世界去中心理论、去权威化思想以及当今网络文化“后现代”的人文倾向,如何对网络媒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确保网络媒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介的指导思想,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网络空间并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文化的“干净化”。

面对网络媒体中出现的色情、暴力、恐怖、剽窃、欺诈、诽谤、盗窃信息,颠覆国家政权、损害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的信息,破坏民族团结、宣扬的不良信息,广大民众应该自觉行动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坚决加以抵制和举报,用法律条例及时控制和制止,还网络媒体一个纯净的空间。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网络媒体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培养人民敏锐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品德修养,网络传媒空间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网络文化传播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党的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一直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最高统帅,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何跟上时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络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用丰富的理论教育形式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紧迫任务。”③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媒体向中国民众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彰显资本主义生活的优越性。妄图粉碎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瓦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事实证明,群众的眼镜是雪亮的。中国的网络传媒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懂得将网络媒体与中国国情相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传媒阵地,为中国人服务。中国的网络传媒不应该照搬资产阶级的思想,弘扬资产阶级理论,而是有的放矢,借助网络传媒的优势,建设成面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代载体,坚持在网络传媒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它关系到人民大众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确保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媒体中的形成。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了新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崭新平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但是,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与当前我国相对落后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碰撞,使社会发展形式变得严峻。

“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要求借助网络平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网络传媒,倡导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文化品格的和谐网络思想文化,完成网络传媒自身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历史使命。长期以来,网络媒体传播一直在寻求一种客观、公平的大众传播模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建立在不久将会成为可能。新型大众网络传媒以探索平等交流、合作对话、民主协商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平台,打破人与人之间交流传播的隔阂,倡导自由健康发展的新境界。

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鼓励“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大交流、大融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风尚。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王磊,王仕勇:“新闻传媒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②宗成峰:“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5期。

大众传媒论文篇6

关键词:新媒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08-02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同时也面对着更加多样的大众。如何理解新媒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如何把握并更好推进新媒体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思考的问题。

一、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深奥到通俗,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理论工作者和精英理解掌握到被广大民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从传播学的视角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一种传播活动。1948年,美国人拉斯韦尔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提出5W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传播过程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组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具备了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是在传播过程中起着控制、选择、加工、传导作用的人或者组织,在中国的传统媒体视界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是主要的传播者。传播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播媒介主要有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以及文化艺术活动和课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就是人民群众。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断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接受以它为指导的各项实践活动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体现。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将理论大众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增强理论大众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一开始就使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传播手段。除了人际传播,在当时使用最多的就是出版物的传播,书籍和报刊在当时是最有效率,最能体现工业化的传播媒介。在中国革命进程的每一个阶段,传播者都努力运用当时新的传播媒介来传播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不断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要求之后,如何使新媒介成为思想舆论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新媒介的发展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机遇

一般而言,新媒介指所有与传统媒介相比较,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有相当创新的媒介平台和机构。它们借助于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介运用新技术或与新媒介融合而产生发展出来的新媒介。

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实时传输技术。相比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首先是传播过程的双向性,这大大改善了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授双方的互动性,每个受众都可能是传播者。其次,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因为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条件,传播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加强。再次,新媒介技术打破了资源垄断。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给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一)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

新媒介技术所创造的无边界性,让信息自由流动,公众不仅可以获取政府门户网站的权威信息,还可以通过博客、微博、播客、微信、QQ、论坛、飞信等获取民间信息,这种集合了广播、电视、报纸优势的新媒介,能够综合运用文字、图画、视频等多种表现符号来传递信息,且能长期保存信息,便于受众及时查阅,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还能让受众边下载边看。当前,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借助新媒介的优势,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体系,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率

新媒介的传播效率主要表现在资料的传递速度和信息的搜集上。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让传播达到了以秒计算,甚至是与事件发生几乎同步的速度,其“直播”效应满足了人们对真实信息的迫切需求。

新媒介的复制、粘贴、超链接等技术优势,可以轻而易举地转载、群发信息。信息的蔓延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增加。新媒介的更新速度和查阅资料的快捷,使得公众更易于接受,如要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只需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几秒钟的时间就会显示海量的资料:有相关的专题报道,有专家解读和群众学习心得,还有中央宣讲团宣讲会议精神的视频。

(三)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质量

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介的单维、直线的传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双向互动”、“多点互动”的,它更形象,更生动,也就更具渗透力。新媒介的信息表现方式超出了单纯的文字、图片、视频的表现符号,打破了人们接受传统媒介信息的习惯,作为受众来讲,他所接受的信息不仅仅是点对面的信息,还有根据个人需要设置的点对点的信息,诸多点对点的信息里,受众可以直接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进行解读,而不必完全接受传者所发送的所有信息,受众可以选择自己的信息空白点,直接点击想要了解的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已经获知的信息,提供线索,发表意见。

新媒介技术可以实现传播互动,激发公众主动性,同时它赋予公众的话语平等权,使得公众的主动参与性被激发出来。运用这种双向互动模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信息和资料在不断的互动中传播、整理和优化,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又创造和提供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质量。

三、新媒介的发展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挑战

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大大拓展,信息传播急速发展,传播互动大大激发公众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困境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一)新媒介传播的互动性导致话语权的转变

新媒介的互动性造就了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话语权的重大变迁,话语权影响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在新媒介境况下,大众由倾听者变为对话者,由信息的接纳者变成了信息的者,大众能以各种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异议。党和政府在传统的媒介境况下拥有的话语权优势已经被削弱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民众的引导作用,这不但会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被弱化,更可能造成民众被误导的情况。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导性弱化

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大众是传播的受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众化的内容,新媒介传播的去中心化,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新媒介境况下的大众深受去中心化的理念的影响,张扬个性、拒绝权威、摒弃主导,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质疑。

(三)信息渗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

新媒介的超链接和超级存储量让新媒介承载着海量信息,这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带来便利,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被信息的海洋淹没,传播受众面对庞杂的资料无法选择。同时,新媒介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的自由性、高效性,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生和广泛传播寻找到了一张良好的温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置身于更加艰难的环境之中,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四、新媒介技术发展境况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确保中国共产党在新媒介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只有主动把握和用好新媒介,使之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平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加有效。当前的马克思传播体系必须将新媒介纳入其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传播能力,如在新媒体平台上多视角、全方位、个性化地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通过互联网、手机、户外新媒体宣传重大理论问题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找准理论传播的着力点,做到先声夺人,抢占思想引领的制高点。传播方式可以寻求权威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点,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和普及,改变传统媒体中单一、被动状态,运用在线视频、网上访谈、博客、网上论坛以及短信、动漫等多种表现形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创造了全方位地实施多媒体战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确保中国共产党在新媒介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二)在新媒介技术的境况下,要规避新媒介的负面影响必须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素质

要不断地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传播者应用新媒介技术的能力,保证传播者具备媒体融合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同时在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一定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能够针对受众进行解疑释惑,帮助受众关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能在庞杂的信息资源面前保持正确的立场。

(三)把关新媒介,做好传播媒介的“把关人”

传统传播媒介通过对大众进行“灌输”式的传播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介情境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这更需要把关新媒介。所以通过新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引导,还要避免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把关,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对信息资源优化处理,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切实保护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小华.论新媒体技术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创新[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大众传媒论文篇7

【关键词】网络传媒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核心所在。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大的动力。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和意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在京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应用,使用率达到90.6%。《报告》显示,信任和分享成为网民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表明在以它为代表的网络传媒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传媒的使用,将打破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统方式,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广阔的机会与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充分掌握和利用网络媒介,站稳阵地、积极探索、把握主动权与话语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质量与效果。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分析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环境因素分析。第一,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外部环境因素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国际社会主义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等。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仅仅是少数人的“马克思主义”,它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等严酷的外部环境下,使全国人民仍然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网络媒体时代,多元文化思潮侵入我国,资主主义文化暗潮涌动,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遇到了更大挑战,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更多的难题。

第二,内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环境因素是指我国内部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发展,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等。内部环境是影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除了要花大力量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以外,还要运用多种手段,让马克思主义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为迅速、便捷,也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快速前进。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分析。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主体,网络传媒时代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们会运用得当的方式与媒介,将适宜大众普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出去。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主要包括政府宣传部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的工作者等。网络媒体时代,推动马克主义大众化同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及时跟踪和信息,将国家出台的最新方针政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递给人民群众,同时监管网络的舆论动态,确保马克思主义精神正确清楚地传递出去。

第二,广大网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客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网络传媒而言,其传播客体就是广大网民。网民是指经常利用网络浏览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或从事其他方面活动的群众。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几乎每一个社会人都成为了网民,因此,网民的数量是巨大的,通过网络传媒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进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与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创造出很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构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容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党建等多个方面,与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网络传媒时代,我们更要通过便捷的传播媒介,将这些人们群众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重大的理论成果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网络传媒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传媒时代的来临,网络传媒凭借其快速、便捷、信息量巨大等特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众所周之,网络的发展自信息传输技术一开始就没有停下脚步,微博、博客、贴吧、BBS,五花八门的网络媒体层出不穷,使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致使网络媒体在传媒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也正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可以忽视网络传媒这个重要的媒介。

第五,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检验标准。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标准就是评价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熟悉与运用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挥实效,就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态度、行为选择、思维理念与认知模式发生改变,简言之,就是使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得到了提升。网络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一改传统的普及模式,通过多样媒体技术的得当运用,广大网民可以采用更为主动的方式接受,因此网民在不知不觉之时,就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考察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第一,网络传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传媒是媒体形式的一种,它也与其他媒体形式一样,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它可以集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一体,构建一个多媒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传播形式更为丰富多变,同时,网络媒体的传播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受众范围更广泛。正是由于网络媒体具有这些优势,网络传媒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传播阵地为了适应网络传媒时代的发展,都开设了网络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更鲜活的形式刊登到网络上,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

第二,网络传媒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任何执政党都会把握社会舆论发展,都会充分地运用宣传机构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传播出去。网络传媒是新兴的媒体形式,但是它的发展却超越了任何一类媒体,并迅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党的十召开之际,国内各大门户网站都开设了“十”专栏,对“十”的进程、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报道,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群体对“十”相关新闻信息的渴求。网络媒体更是在栏目设计与安排上下足了功夫,不仅版面样式丰富、内容报道翔实、设计科学合理,将“十”有关的信息源源不断的传送出去,让广大群众更了解党,更相信党,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更为夯实。

第三,媒介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媒介化是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是指当人们接触到任何一种类型的媒介,就可以马上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媒介化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易实现。如上所述,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向前推进,在未来的发展“媒介化”道路上,需要思考如何科学、合理、适宜运用传播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准确、更生动、更翔实地传递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从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更牢固,使社会主义建设更顺利,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第一,网络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西方文化思潮借助于网络媒体迅速涌入国内,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鼠标轻轻一点,人们便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西方一些产主义言论也会在西方网络媒体上时有出现,并通过网络传播传递到国内,一些政治信仰不坚定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到后,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高效、自由的网络传媒为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生和广泛传播寻找到了一张良好的温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置身于更加艰难的环境之中,提高了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障碍。①”第二,网络信息数量庞大,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网络上各类媒体信息漫天飞,普通网民难辨真假。不良的价值观念层出不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泛滥成灾,这些很多虚假的、炒作的、娱乐的信息吸引了受众的眼球,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信息的传播。

第二,网络传播主体与客体都存在问题。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匮乏,能够胜利网络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网络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无法圆满完成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的传播工作,更会被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网民识破,使大家对网络传播主体的质疑不断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党和政府主流网站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站维护和队伍建设,提升网站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素质和理论修养,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网站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主导引领作用。”②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客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同时接收到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后,其马克思主义素养是否得以进一步提升是检验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重要标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受众都具有不同特征,接收到同样的信息,反应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要将受众群体进行分类,再进行准确的定位,制定不同的宣传目标与策略,有序展开宣传传播工作。

第三,网络传播模式有待进一步升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模式主要有“网站专栏报道”、“政务微博”、“热点问题在线互动”与“问卷调查”几种模式。与其他类型的信息相比,传播模式的类型不够丰富。网络传媒虽然可以方便快捷的将信息传递出去,却无法全面了解与收集有效的反馈信息。巨大的信息数据被传递到受众面前时,也会让受众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网络传媒应充分发挥它在传播渠道上的巨大优势,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重点需要在网络传播模式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和提高传播效率,充分运用微信、SNS等新型网络媒体形态,切实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利用互联网高人气与开放性,创新传播形式。互联网的盛行带来了“地球村”的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使信息得以及时、迅速的传播。它的这些优点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与接受,更激发着年轻人的兴趣与热情,因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媒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拥有较高的人气与开放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利用的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将学术化、理论化、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与网络技术的文字、动漫、音像、图片、虚拟视觉等结合,以贴近生活的亲近的形式让普通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认识与接受所宣传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的网络信息,扎根于广大人们群众网络生活之中,适应时展的脉搏,普及到群众之中,不断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能够真正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③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网络传媒的覆盖领域非常广泛,角角落落无处不有,理论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一点,根据这个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面积极拓展至更大的范围。例如在商业性及娱乐性的网站,应积极探索如何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要树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身影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府网站、教育文化类网站、学术研究类网站,也应该出现在与普通网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商业消费、休闲娱乐类网,这样才能从各个领域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大的引起民众对它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当然这是一项任务复杂艰巨的工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综合网络体系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需从各个方面下力气建设,“不光是要在主流网站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更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教育部门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以及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方式的新探索等等。”④

加强监管,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网络环境。网络传播的环境复杂,使得网络传媒如同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积极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信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别须注意和处理好的问题。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包括很多消极负面的观念,比如西方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等对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对社会信仰也会造成冲击。怎样在网络传媒时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舆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对违法违规查处,积极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

综上所述,积极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工具,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方式,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必然课题和使命。从学理分析及现实考察,对网络传媒时代背景下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张祖洲,徐彬:“网络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和机遇探究”,《中国报业》,2012年第2期,第45页。

②④刘海东,朱海,周嫱,梁宇彬:“互联网传媒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科教导刊》,2013年第3期,第192页。

大众传媒论文篇8

一、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困境

(一)传统媒体的下行压力

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的挤压下,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在极度地萎缩。这种危机不仅涵盖了纸质媒体,而且蔓延到包括电视和广播在内的整个传统媒体。报纸的零售、电视的开机率持续下滑,必然带来广告上的压力,增加了传统媒体在经济上“断炊”的风险。由于传统媒体的发展不景气,势必影响到新闻评论的发展。

最显性的影响就是传统媒体中大量的优秀员工跳槽到新媒体或从事其他行业。一些媒体中的评论人才在逐渐流出传统媒体,使得传统新闻评论的创作队伍受到了削弱。

(二)缺乏时效性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归根结底,新闻评论还处于新闻的范畴下,这就必然需要强调其时效性,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出媒体的声音和观点,表明立场和态度。

然而在媒介融合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时效性的要求。而新媒体则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的优势,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对于时效性的高要求,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和青睐。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进行编辑制作,特别是新闻评论,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分析过程,评论写作过程可能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就使得新闻评论的滞后性与受众的“翘首期盼”的答疑解惑形成时间上的矛盾。

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传统媒体的报道显得更为滞后。而这样的“舆论空窗期”,却成了各种谣言的井喷期。受众往往缺乏耐心,容易被一些别有用途的消息或评论所牵引,形成对于某事件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要想更正受众的错误观点,消除错误观点的影响,重新夺回舆论阵地,传统媒体往往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单线传播,缺乏互动性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也希望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是传统媒体的最大缺点就是单向传播,难以满足受众的表达欲望。虽然也有些报纸和电视开办了读者来信互动的渠道,但是当新媒体出现后,其原有的价值就被弱化了。网络平台上的微博、微信等形式,都为受众提供了极为便捷的互动场所,使得受众可以对某一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相比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互动来说,新媒体在对受众信息的处理与答复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加畅通且对等信息交流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完整的媒体体验,参与感更强。同时,新媒体平台也为受众之间搭建了互联沟通交流的渠道。

由此可见,传统媒体在与受众的互动环节上处于劣势。受众在品读某篇新闻评论或许会产生疑问甚至是异议,由于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的模式,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无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评论员,这就势必使得受众转向新媒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进一步消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价值。

(四)精英话语受质疑

自康梁时代的“文人论政”,到如今的新闻媒体的社会话语表达,社会话语权通常是掌握在传统媒体手中,在传播意见性信息方面具有无可挑战的权威性。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评论员,主要是精英阶层的“三高”意见领袖(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或是专家学者,或是领导阶层,这些人拥有更全面的知识储备、更科学的视角和看法,同时也掌握更多的某些方面的权威资料,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所表达的意见性信息,更多的属于精英文化。

而在Web2.0时代,随着论坛、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技术平台的出现,受众自我表达的渠道多样化和便捷化。新闻事件发生后,受众借助新的技术平台各抒己见,先于传统媒体发表意见性信息。同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以消极对待的方式“逆反”地去解读精英文化,例如“砖家”“叫兽”等变异词汇的流行,说明大众已不再对精英文化“言听计从”,而是有了自身的观点和意见。新闻评论的主体由职业评论员变为由精英代表和普通公众平等分享,从而构建新的公共话语空间。

二、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突围

(一)增强新闻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

信息社会的一大标志就是信息爆炸,同时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的问题也相应而生,它们分散、浪费人的注意力,很容易使人处于被动感知、消极接受的状态,导致受众迷失自我。新闻媒体在提供信息上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已丧失了其优势。

我们应看到,现在的信息社会已经不再缺乏信息,而更多的是缺乏判断力资源,也就是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①在这方面新闻评论就有着天然的优势,传统媒体应该依托新闻评论竭尽全力地为受众提供正确的观点,引导受众去判断、去分析,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形成更为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

在传统媒体发展中,很多人鼓吹“渠道为王”“经营为王”,但是无论怎么转型发展,在这两个方面都不足以与新媒体抗衡。传统媒体在做好信息报道的同时,应该做好新闻评论,生产非同质化的优质内容,掌握好社会话语权。传统媒体应该重新审视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传媒的重要武器,以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影响力。

(二)积极拥抱新媒体,形成评论矩阵

新媒体作为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在任何传统媒体的发展转型中都已无法回避。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应积极拥抱新媒体,在其中汲取养分,扩宽自己的发表渠道。

以《人民日报》为例,通过最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初见规模的评论矩阵,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中,通过“你好,明天”“微评论”等栏目发表短小精悍的微型评论,体现出微言大义、口语化表达、立场鲜明、善用修辞等特征,在坚持权威的基础上,尝试建构一个与民众“协商式对话”的范式,在字里行间强调公信力与责任意识。②同时,在微信平台上创建“人民日报评论”的公众号,在每天推送高质量的评论文章之外,通过“人民论坛”“人民时评”“评论版”“评论员文章”等栏目,既与《人民日报》的报纸版面的评论对接,又发挥平台优势,添加更接地气的评论栏目,鼓励民众参与对话。

(三)鼓励受众参与,汇聚群众智慧

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各种自媒体使得受众能够很便捷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受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更不可能有“皮下注射”的效果产生,受众表达信息的渴望使得受众寻求各种途径主动发出声音。同时,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使得民间存在很多极具利用价值的民间智库。这是新闻评论发展的后备力量,传统媒体应当主动为受众提供发表平台,鼓励受众积极参与评论,共同探讨新闻事件。

例如,《新京报》评论部出品的微信公众号“沸腾”通过“超级实习生”这一活动,吸引在校大学生参与新闻评论的创作中来,每天都能收到几十篇的新闻评论稿件,编辑们通过筛选择优在其公众号“沸腾”中发表,优中之优的作品还会发表到《新京报》的纸质报纸上。同时,择优录用优秀者到《新京报》评论部进行实习。

这一活动带来良好的社会反响,不仅为广大学生受众提供发表平台,更多是给他们带来了激励,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创作的激情。对于《新京报》而言,不仅获得大量优秀文章,增强其评论的深度和广度,更为其评论部发现和挖掘人才,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四)打造有影响力的知名评论员

在媒介融合时代,“粉丝经济”的强大力量已经毋庸置疑。传统媒体不仅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也要打造知名评论员。知名评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评论文笔,为传统媒体带来忠实的受众群体。因而,要鼓励传统媒体评论员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与受众开展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

在打造知名评论员方面,凤凰卫视可谓是独具特色,成功打造出了“风云名嘴”阮次山、“理性文人”邱震海、“针锋相对”何亮亮、“大话先生”马鼎盛、“港式书生”梁文道、“财经大亨”石齐平等一大批广受好评的知名评论员。他们的存在,使得凤凰卫视的各档新闻评论节目都拥有相对不错的收视率,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像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中国青年报的曹林等属于此类。

大众传媒论文篇9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价值观;关系研究

由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持续推断和证明了大众传播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由最初被称为“皮下注射论”以及“魔弹论”,逐渐成为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还包括一些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到它的重大影响力下所做出的各种效果分析总结。然而,不管是大众传媒对人类有绝对影响力,还是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始终与各种传播媒介共存,让人类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现今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大众传播媒介简单地说就是传媒,它是职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是在1920年前后出现了广播电台后才产生的名词,指在传播途径上用于复制和传播信息和符号的机械与传播组织之间的传播渠道,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二、青少年群体受大众传媒影响状况

根据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媒介形式,可以将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分成三个群体,即报纸广播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网络媒体受众。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通常是最大的接触群体,因此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方方面面,婚姻观念是其中一个方面。大众传媒所倡导和报道的时尚婚恋观和时尚婚恋行为,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并运用于实践中去。若在划分中,再细化到年龄中的话,50年代到70年代往往是报纸媒体受众,而80年代到90年代通常是电视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一般都是网络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使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成了接触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深。有关实验表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媒介中带有暴力特点的节目对儿童产生攻击是否有影响这一课题开展了接近十年的调查研究,800多名接受试验者都是年龄位于8、9岁的儿童。结果发现,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跟那些不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比较而言,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攻击性更强。此调查还显示,9岁男孩喜爱暴力电视节目的程度跟他19岁年龄时候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各种高科技传媒产品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影响愈来愈强,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扩大规模还是内容更时髦,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能力,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受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大众传媒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怎样合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1)政府应加强诱导和管理监督,促进价值观的教育。政府应该在整个社会群体达成广泛的认识,除了学校教育方面之外,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有关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社会教育,既有责任也应该有义务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价值观教育不能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没有任何单一机构可以独立担负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所以,务必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相互协同,克服彼此之间的冲突,避免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降低学校价值观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用状态。

(2)大众传媒需要得到完善,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社会给予大众传媒的职责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有功不可没的影响。所以,大众传媒的消极信息内容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大众传媒不但要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开心,而且不能丢掉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加强提倡行业自我约束,提升文化品位,展现出人文关怀。

(3)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策略。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别,至今还没发现其他事物可以完全替代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功能,父母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策略如下:在家庭中打造良好积极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要加强关心和培养,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的建设,父母自己也要持续充电,加强媒体知识的学习。

(4)加强对青少年的传媒素养教育。传媒的素养教育或者媒介教育,就是指对受众群体传授有关广播、电视、电影或者是报刊、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特性、制作技术及其产品的美学欣赏和社会学评析等方面的知识,它的目的是加强大家对大众传媒信息的分辨过滤能力、承受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情合理地使用大众传媒。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们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很多积极的帮助,才能培养每个人的判断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能力。

五、小结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正确反映,清楚它的巨大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舆论引导生活,形成意识和行为,进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许欢科.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136.

[2]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2009.

大众传媒论文篇10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价值观;关系研究

由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持续推断和证明了大众传播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由最初被称为“皮下注射论”以及“魔弹论”,逐渐成为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还包括一些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到它的重大影响力下所做出的各种效果分析总结。然而,不管是大众传媒对人类有绝对影响力,还是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始终与各种传播媒介共存,让人类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现今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大众传播媒介简单地说就是传媒,它是职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是在1920年前后出现了广播电台后才产生的名词,指在传播途径上用于复制和传播信息和符号的机械与传播组织之间的传播渠道,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二、青少年群体受大众传媒影响状况

根据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媒介形式,可以将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分成三个群体,即报纸广播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网络媒体受众。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通常是最大的接触群体,因此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方方面面,婚姻观念是其中一个方面。大众传媒所倡导和报道的时尚婚恋观和时尚婚恋行为,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并运用于实践中去。若在划分中,再细化到年龄中的话,50年代到70年代往往是报纸媒体受众,而80年代到90年代通常是电视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一般都是网络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使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成了接触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深。有关实验表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媒介中带有暴力特点的节目对儿童产生攻击是否有影响这一课题开展了接近十年的调查研究,800多名接受试验者都是年龄位于8、9岁的儿童。结果发现,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跟那些不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比较而言,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攻击性更强。此调查还显示,9岁男孩喜爱暴力电视节目的程度跟他19岁年龄时候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各种高科技传媒产品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影响愈来愈强,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扩大规模还是内容更时髦,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能力,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受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大众传媒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怎样合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1)政府应加强诱导和管理监督,促进价值观的教育。政府应该在整个社会群体达成广泛的认识,除了学校教育方面之外,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有关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社会教育,既有责任也应该有义务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价值观教育不能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没有任何单一机构可以独立担负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所以,务必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相互协同,克服彼此之间的冲突,避免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降低学校价值观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用状态。

(2)大众传媒需要得到完善,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社会给予大众传媒的职责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有功不可没的影响。所以,大众传媒的消极信息内容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大众传媒不但要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开心,而且不能丢掉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加强提倡行业自我约束,提升文化品位,展现出人文关怀。

(3)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策略。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别,至今还没发现其他事物可以完全替代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功能,父母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策略如下:在家庭中打造良好积极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要加强关心和培养,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的建设,父母自己也要持续充电,加强媒体知识的学习。

(4)加强对青少年的传媒素养教育。传媒的素养教育或者媒介教育,就是指对受众群体传授有关广播、电视、电影或者是报刊、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特性、制作技术及其产品的美学欣赏和社会学评析等方面的知识,它的目的是加强大家对大众传媒信息的分辨过滤能力、承受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情合理地使用大众传媒。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们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很多积极的帮助,才能培养每个人的判断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能力。

五、小结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正确反映,清楚它的巨大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舆论引导生活,形成意识和行为,进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许欢科.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136.

[2]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