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2:16:02

产权问题

产权问题范文篇1

关键词:小产权房;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流转

小产权房问题涉及我国的住房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然而目前关于小产权房的法律规定仍存在模糊地带,对小产权房交易的监管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果处理不好小产权房的相关问题,很可能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小产权房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小产权房的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探讨小产权房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法律问题,对小产权房相关法律问题提出对策。

一、小产权房概述

(一)小产权房的概念

小产权房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之中其实并没有小产权房这个定义。小产权房是相对于大产权房而言的,是一种不完全的产权房。小产权房通常建立在集体所有的农用地上,而不是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国有建设用地。因此,由于小产权房缺少法律上的支撑,没有办法取得房屋管理部门颁发的房屋产权证明,在流转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无法像普通商品房一样随意流转。此类房屋在土地利用上的不合法导致了房屋利用的不合法,因此称其为小产权房。综上所述,所谓的小产权房是指建设在非国有建设用地上,由于没有按照规定使用土地而没能取得国家房地产部门盖章的房屋产权证明,在商品房交易市场中受到转让限制的房屋。

(二)小产权房的产生和发展

小产权房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小产权房的建造和交易现象,但是小产权房产生的具体时间并无记载。小产权房产生之初并没有引起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原因是其最初的数量有限且交易现象并不普遍。大多数的小产权房购买者并没有将其当作第一居所来使用。然而目前来看,虽然小产权房交易存在风险,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且在全国的数量越来越多,其销售也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来,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小产权房交易进行规制并提醒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但小产权房购买者的数量仍只增不减,老百姓通过购买小产权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小产权房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产权房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产权房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按照小产权房的用途分,可以分为投资型小产权房、别墅型小产权房和普通住房型小产权房。投资型小产权房是指购买者为了实现资本的升值而购买的小产权房,购买者的目的不是自己居住,也不是满足精神上的享受需要。此类小产权房的数量较少,大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别墅型小产权房是指一些购买者为了实现精神上的享受而购买的,通常来说住房面积较大、附近自然风光较好。此类小产权房在现实中比较常见。普通型小产权房是指购买者为了满足自己一般的住房需要而购买的,通常来说是价格较低的小产权房。普通型小产权房在三类小产权房中数量最多、最常见,其购买者通常是一些中低收入的人群。其次,按照小产权房所占土地的性质分,可以分为建造在村民宅基地上的小产权房、建造在建设用地和可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上的小产权房以及建造在耕地上的小产权房。目前来看,建造在农村宅基地上的小产权房数量最多,建造在建设用地和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上的小产权房次之,建造在耕地上的最少。由于我国对不同类型土地的相关规定差异较大,因此,应当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小产权房,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更好解决小产权房中的纠纷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小产权房的特征

(一)小产权房是建造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的房屋

普通商品房通常建造在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国有建设用地上,而小产权房一般来说则是建造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小产权房是指在建设和开发房屋过程中,无偿占有和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房屋。

(二)小产权房缺少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由于小产权房没有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走合法的土地使用审批流程,所以开发商不能取得国家颁发的房屋权属证书。相对于普通商品房而言,小产权房没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也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证。虽然有一小部分小产权房可以取得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居)委员会颁发的房屋产权证,但它依然是一种不完全产权房或部分产权房。

(三)小产权房出售给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普通商品房对于售卖的对象并没有特殊的要求,既可以出售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内的人,也可以出售给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建造小产权房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需要,而是为了获得利益,因而小产权房一般会出售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四)小产权房的价格低廉、地域性明显、买受主体的特征性明显

因为小产权房占用的是集体所有的土地,所以不需要缴纳许多无关的费用,如不需要缴纳征地费用和土地出让金,也不需要缴纳有关税费,所以小产权房的价格十分低廉,这也是人们更愿意购买小产权房的原因之一。小产权房虽然是建造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但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土地都能建造小产权房,小产权房主要建造在城中村或者城市近郊的农村,因而小产权房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小产权房的购买者中虽然也有高收入甚至超高收入的人群,但其只占少数,大部分购买者是那些城市中的中低收入人群。这部分人群比中国农村大多数的农民要富足些,由于城市的普通商品房房价过高而选择购买价格低廉的小产权房。

三、小产权房形成的原因

(一)法律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流转的限制是小产权房形成的根源

小产权房之所以会广泛存在,其根源在于我国法律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流转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由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上述条文表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即一部分土地归国家所有,另一部分土地则归集体所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规定了“房地一体原则”,即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也必须转让土地使用权。城市的土地可以用来开发建设,农村的土地则被限制流转。我国由此形成了不平等的产权结构,进而导致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了消解这种不平等而建造并出售小产权房。

(二)经济利益的驱使是形成小产权房市场的经济原因

逐利是人的天性,小产权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产权房的建造和出售能给多方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如小产权房的购买者、出售者、开发商等。对于小产权房的购买者,也就是那些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城市中普通商品房的房价过于高昂,令他们难以负担,价格低廉的小产权房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会选择购买小产权房。对于小产权房的出售者而言,在自家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收益远没有建造房屋并出售产生的收益大,因而许多农民会选择在自家耕地上建造并出售房屋,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对于小产权房的开发商来说,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开发房屋,无需缴纳相关的税费,与普通商品房相比开发成本较低,且不需要大量烦琐复杂的审批手续,是一项划算的买卖。因此,许多开发商都投身于小产权房的开发与建造之中。

(三)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是小产权房形成的社会原因

除了制度和经济上的原因,小产权房市场形成的社会原因是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从城市来看,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我国虽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但在施行过程中产生了低效率、规定不准、执行不严等各种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同时,城市商品房的房价不断上涨也促使中低收入者转而购买具有巨大价格优势的小产权房。从农村来看,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十分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严重不平衡,没能对社会保障资金统一进行管理和规划,对社会保障资金缺少监管等。由于农村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土地对于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村保障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对农民来说,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并出售小产权房无疑更利于其获取收益,保障自己的利益。

四、小产权房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和小产权房有关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我国的《物权法》也规定,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物权实行平等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表明国家对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实行平等的保护。但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并没有具体或直接的规定,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没有直接的允许或者禁止的规定。虽然我国的中央政策对小产权房的性质做出了禁止性规定,但部分效力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等却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二)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

关于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较大争议,不同地方的法院对小产权房买卖纠纷的判决不同,甚至同一地方上、下级法院的判决也不同。有的地方法院在会议纪要中规定:关于农村私有房屋的买卖,只要双方自愿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买房支付了房款并实际占有、使用了该房屋,那么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即为有效,但应当补办相关手续。而有的地方法院会议纪要中规定的却是:一般来说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但在个别情况下合同有效。对此,我国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地的法院在审理小产权房案件时也只能参照和援引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

(三)小产权房买受人面临的法律风险

和普通商品房的买受人相比,小产权房的买受人在房屋交易中面临着更大的交易风险。首先,由于小产权房并没有取得国家房地产部门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明,小产权房买受人可能面临小产权房的所有权无法转移的法律风险。其次,小产权房购买者的交易安全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为小产权房的所有权并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所以在房屋交易中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转让、处分等。最后,小产权房买受人难以得到房屋拆迁后的补偿。如果开发建造小产权房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相冲突或者被确认为违法建筑,小产房将会被拆除。而房屋拆除后的补偿金则会发给集体土地原来的农民,而非小产权房的购买者。

五、解决小产权房中法律问题的对策

(一)逐步转型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应当改革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使其逐渐转型,构建一元土地制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应当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自由流转,使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具有同等的地位。其次,国家要大力支持农村土地的开发经营,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粮食安全。最后,赋予农民占有、使用、经营和转让土地的权利,使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决定所拥有土地的运作方式。

(二)分类处理不同类型的小产权房

我国小产权房的种类多样,类型复杂。对于不同类型的小产权房,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首先是在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小产权房,也就是在宅基地上建造的用来自己居住或者出售的房屋。此类小产权房的建造,只要符合我国的建设规划和相关法律规定,其建造行为并不违法。但是,我国的宅基地是对本村集体成员的一种社会保障,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没有出售给集体组织的成员,而是出售给集体组织以外的成员,这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将会导致小产权房流转合同的无效。在司法层面上应否认宅基地型小产权房流转的合法性。其次是根本性违法的小产权房,即违反国家土地和建设规划建造在耕地或基本农田上的小产权房。此类小产权房明显违反了我国的农用地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认定为违法建筑物并予以拆除。

(三)加强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和惩戒力度

小产权房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和职能不清也有关系。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知道小产权房建设和买卖的违法性。其次,要厘清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健全政府的监督管理机制,多个部门相互配合解决小产权房纠纷。最后,对违反法律法规建造和买卖小产权房的行为,要加大执法和惩戒力度,对小产权房违法买受者和开发商等实行严格的惩罚。结语近些年来,小产权房的数量越来越多,小产权房问题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小产权房问题涉及我国的土地制度,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关系着我国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但目前法律对小产权房的规定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产生了许多争议。笔者首先从小产权房的概念、分类和特征出发,对小产权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又着重分析了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限制、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最后针对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参考文献:

[1]史尚宽.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华彬.物权法原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3]金志丰,赵小风,严长清.“小产权房”的分类治理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4(02):85-89.

[4]张猛,阮东俊.国内“小产权房”问题浅析[J].四川建筑,2017,37(06):60-61+63.

[5]张琦.违法违规的小产权房不能合法化[J].今日中国论坛,2007(09):72-75.

[6]贺雪峰.小产权房、土地收益与城乡差距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05):56-62.

产权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网络环境刑法

当前,在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时大多依据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来进行,网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网络环境中保护知识产权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通过刑法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面临更多阻力。在司法与立法当中,我国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网络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网络环境中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涌现新问题,我国刑法立法速度与网络环境中保护知识产权需求明显不符,导致网络环境中的法律条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利用我国刑法有关条款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简介

(一)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已经进入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当中,并广泛引入了数字网络技术与大量科研成果,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利用我国刑法对其保护的问题。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保护知识产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已与时展不相适应,其没有设计关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因此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快立法步伐。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律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信息,并为信息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些变化没有引起原来信息使用者的注意,信息使用习惯并没有改变。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不同的信息载体,如果一味应用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明显不足,没有意识到当前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想保证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必须要基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修正,所以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原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目的相同。笔者重点研究的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认为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定义为:在网络环境中,权利人依然拥有使用、处理自己知识产权的权利。此定义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网络环境中的权利人依然享有原来的知识产权;第二,是充分借助网络环境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知识产权。(二)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概念的界定。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指的是利用我国刑法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防止知识产权在网络环境中遭到侵犯与破坏。世界各国也存在着大量知识产权侵犯现象,因此针对网络环境这种特殊介质制订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时,刑法是最为严厉的处罚措施,是最能引起犯罪人重视的法律条款。因此,通过我国刑法有关条款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内容。关于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当前大量专家学者对其争论不休,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其属于对网络知识产权的犯罪,有的学者则认为其指的是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犯罪,更有的学者认为其属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犯罪,虽然没有针对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统一意见,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均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达到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目的,对于犯罪后果较为严重的要利用我国刑法给予严厉惩罚。笔者认为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指的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犯罪。自大的范围来讲,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同时兼具工具犯与对象犯的特点,但应该以工具犯为主,指的是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利用网络开展的传统犯罪。虽然网络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犯罪范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与传统知识产权犯罪不同的特点。(四)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要特点。1.犯罪客体网络知识产权犯罪主要针对拥有合法权利的公民知识产权,其中包括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知识产权。2.犯罪客观表现网络知识产权犯罪自表面上看犯罪人没有得到权利人的同意,利用互联网技术非法得到其知识产权,并且为权利人造成了严重后果。知识产权是属于权利人的,只有在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享有,其他人没有使用此项知识产权的权利。3.犯罪主体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主体是人或单位,单位的主要内容指网络服务商与网络内容生产商,这一内容明显区别于传统侵犯知识产权罪。

二、我国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弊端

当前,我国已经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建立了刑法制度,并且在此项制度的有力推行中极大保护了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最近几年,网络犯罪新形式不断涌现,网络犯罪方法日益多样,我国刑法立法速度与其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我国不能有效利用刑法条款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一)刑法与当前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保护需求不相适应。我国当前刑法关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保护范围较小,通常情况下只考虑到了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而没有兼顾如域名权等新的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当前我国刑法针对著作权的犯罪只关于目的犯进行了立法,而没有针对那些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虽然已经构成犯罪但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经济利益或商业利益的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做出明显规定,因此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犯罪人员起不到严厉的震慑作用,不能有效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二)不具备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法律。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保护问题专门制订一部刑法,关于保护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只零散地存在于一些刑法分则当中,如“侵犯知识产权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同时在《专利法》与《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中也只是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给予了不清晰的规定。总之,在我国当前推行的法律法规中还没有针对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一部完善的刑事立法。(三)不具备信息网络传播法律条款。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要想将有关网站作品的链接展示给他人,必须要经过权利人的允许,表明如果没有得到权利人的允许就私自向他人展现了链接则属于侵权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关于提供链接造成侵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二种:第一,直接将网站作品链接展示给他人;第二,在不通知权利人的情况下直接将网站作品链接给予他人。虽然上述二种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但第一种具有侵权的共性问题,而第二种则属于网站侵权。以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依据,认为第二种只属于网站自身侵权,而涉及不到他人,因此我国条例还需进一步指出网站自身提供链接的行为是否已经构成了侵权并达到犯罪的标准。(四)著作权法与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相互矛盾。我国在修改《著作权法》过程中,在界定作品借助网络进行传播时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新型定义重新界定了作品借助网络开展传播的权利。《著作权法》中关于发行权与复制权的规定与传统规定相同,再有,《著作权法》修改了附属刑法中的大量有关规定,如没有得到权利人允许就将其作品到网络当中,并造成了广泛传播的后果,这种行为应该与复制、发行的行为是相同的,可以依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将其视为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行为,必须要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的犯罪规定应该归为附属刑法内容当中,在对权利概念的范围扩大方面,《著作权法》与《刑法》出现了一定矛盾,而不能相互协调与连接。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策略

为了解决我国当前刑法在保护网络环境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应用下面这些方法:(一)正确开展司法解释,妥善运用法律条款。法律条款不得任意修改,但为了保证刑法适用于网络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有力打击网络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一定要针对当前法律条款增加新的内容,因此要求司法解释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必须要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再有,压缩打包是网络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文件传输方式,这样一份文件通常包括大量作品,因此必须要应用准确的法律专用名词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涉及到法律术语的问题,只有对此做出最为合理的解释才能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杜绝发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二)提高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做法。为了使我国刑法在保护网络环境知识产权时发挥更为有力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根据我国网络环境知识产权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保护制度。而且要重视开展网络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网络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我国刑法规定。因为网络的运行不受国家界限的影响,但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犯罪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允许存在的,因此不同国家之间也要协调管理权的问题。要想合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务必须就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交流,尽快实现知识产权犯罪信息共享,将保护网络环境知识产权落到实处。(三)加强刑法立法,对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严厉惩罚。我国当前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还没有建立专门刑法,笔者认为我国应该根据当前刑法立法基础,创新当前刑法中关于网络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有关条款,使刑法规定与时展相适应。也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将刑法立法与网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操作模式不但能够继续维持我国刑法权威性,而且也可以有效应对网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中出现的新型犯罪,防止出现网络环境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四、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知识产权犯罪不断涌现新形式,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但同时为我国刑法立法提供了有利机会。我国在利用刑法立法保护网络环境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弊端,但笔者认为经过我国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本文中提到的问题必将得到妥善解决,但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当前互联网已经进入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当中,网络环境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不断出现,但通过我国刑法立法必然会逐步消除这种行为,因此有关部门不能一味强调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不足,而应该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知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林孟.论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兼论网络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法制博览.2013(5).

[2]马成坤.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的刑事法保护问题研究.法制博览.2015(2).

产权问题范文篇3

产权式酒店作为新兴的投融资工具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制,目前只能接受我国传统房地产法律规范的规制,这成为其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障碍。出于对非法集资可能性的担忧,地方政府对于产权式酒店的发展都持谨慎态度。因而建立产权式酒店特殊制度的首要问题即在于规范开发商的行为,完善审批和监督制度。具体体现如下:在审批时,开发商的资金实力、信誉如何,开发房地产的经验都应作为关注的重点。同时,还应査明开发商对于产权式酒店未来的经营模式是否具备可行的计划,对产权式酒店的投资收益和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有无合理的预测等。另一方面,还应保证开发商对其承诺的投资回报是否有充足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或者已经采用其他方式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予以担保(如引入担保公司等)。

在开发过程中,对开发商的违规操作,如将商业性质的建设用地擅自变更为住宅性质的用地等应进行严格且充分的监督,同时对于集资诈骟也应进行深人的防备。当然,仅由政府对开发商进行单一监督还是远远不够的,应逐步建立起多元的监督模式。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投资者纳入监督的模式中,基于自身切身利益的考虑,这种监督的效力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由媒体主导的舆论监督也将产生重要作用。

(二)完善投资回报担保制度

开发商售房广告中宣称的高额回报率是影响投资者做出投资产权式酒店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尚不完善,出于对产权式酒店市场发展的考虑,应允许开发商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进行担保,但必须要求双方主体就此签订明确的担保协议。发生法律纠纷时,对于此担保关系可以适用我国担保法或其他有关担保的法律规定。第三方专业担保公司与投资者签订协议约定由第三方公司承担对髙额回报的,开发商应与第三方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实践中,开发商与酒店管理公司多存在关联性。当由于起初对投资回报过于乐观地估计,投资者所得收益无法达到约定的回报水平时,开发商即将所有责任推给几乎没有什么责任能力的酒店经营者,借以逃脱自己的法律责任。此时开发商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应利用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直接向开发商主张权利,由开发商对投资者承担其承诺回报与现实回报之间的利益差值。

(三)允许产权式酒店分割出售

在我国若将产权式酒店的建设用地定性为商业用地,将直接导致开发商无法将酒店分割出售,投资者不能进行登记进而取得单间客房的产权证书。因此为了能将酒店分割出售,开发商不得不通过违规操作将已获得的商业性质用地转换为住宅用地,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地讲,禁止开发商擅自分割销售原始批准设计为大空间的商业用房间,是产权式酒店在我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如果整间酒店有独立的产权证’但这一产权证不允许分割,那么单独的酒店客房即不能办出单间客房的产权证。由于没有进行登记,无法取得房产证,投资者实际上根本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允许开发商将产权式酒店分割销售,为购房者办理酒店单间所有权证奠定了基础。

进而单间所有权证的办理也直接解决了产权式酒店交易转让的问题。但仍有必要要求开发商与投资者之间签订“回购条款”,以解决如果产权式酒店经营状况不好,市场上不存在酒店的受让者,投资者无法退出经营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对建立退出制度的重要保障。因而,产权式酒店在我国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其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准确定性,同时允许幵发商将酒店分割销售。只要允许开发商将产权式酒店分割出售,承认投资者的产权,建设用地定性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上文提及的《海口市产权式酒店管理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商服用地、住宅用地、金融办公用地可兼容建设产权式酒店,用地性质和年限可以不变”,明确规定住宅用地可用于产权式酒店开发。同时其第3条规定产权式酒店可予以分割销售,第10条规定产权式酒店客房按套、间等房屋基本单元进行销(预)售,对产权式酒店分割销售问题做出肯定性规定。该办法第18条规定通过分割进行销售的客房按套内建筑面积分割登记,第19条规定客房产权人在办理客房产权登记后,可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对产权式酒店分割出售后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登记作出明确规定。上述规定对现有产权式酒店用地性质、分割出售以及产权登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规定,是对产权式酒店法律问题的有益突破。

(四)明确产权式酒店可以成为区分所有的客体

产权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问题

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作为重要交易对象份额逐年增加,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产品与服务比比皆是,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重要产品,在价值评估领域遭遇到了诸多问题,加强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价值评估方法与对策研究,对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与生存有重要价值。下面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价值评估问题做简要探究。

1.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特点、意义与原则

知识产权评估本身属于资产评估范畴,是对知识产权本身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做出正确判断,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典型表现,知识产权评估强调其未来可能带来的利益,因此评估看重产权本身的最具潜力的价值,而单单并非当前的使用效益,所以知识产权的评估本身要注意与其相联系的各种权利、利用方式的应用。国际知识产权评估本身具有针对性、估价性、时效性与参考咨询性。针对性主要是指其同资产评估一样围绕特定产权、特定目的开展评估活动,比如为企业股份制改革、上市收购、产权转移等提供服务。估价性是知识产权评估在特定交易条件下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与逻辑突出其在某段时间内的价值。时效性是指知识产权本身在保护期或者权力时效期之外价值受到影响。参考咨询性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结果只作为重要参考意见存在,而并非最终的决定性结果。国际知识产权评估有利于加强贸易双方对产权价值的正确认识,为产权司法保护提供切实依据;产权评估为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产权保护提供支持,可有效避免贵重资产流失;产权评估有助于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应用与实践;产权评估可为国际贸易投资与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意见;产权评估适应了国际贸易市场规范化发展需求,有助于加强产权保护,完善评估方法、促进市场交易规范化。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要遵循相应原则,以确保评估活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可用性。知识产权评估原则主要以替代性原则、变化性原则、预期收益原则、一致性原则为主,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价值评估活动才能够更加公平、合法,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与可用性,有助于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与管理。

2.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影响因素

国际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主要对象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为主,由于知识产权本身不同于其他市场资源的特殊性,在评估方面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较多,总体而言主要以经济成本、技术的生命周期、法律状态(法律保护状况、法制环境等)三大要素为主。经济成本代表了知识产权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成本,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影响,是做价值评估时必须纳入考量的关键要素、知识产权的技术生命周期代表着知识产权的使用期限与价值高低,比如商标权、专利权等这类对时间期限要求较高的知识产权,一旦超过期间产权本身价值将会发生极大变化,这是做价值评估时必须予以考虑的关键因素。法律状态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时所处环境的法律保护状态,这对于产权本身的法律效力与保护期限有直接影响,世界各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与条文有较大差异,直接决定了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价值评估的多元化,比如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状态就存在较大差异,在做国际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双方法制环境,以便提升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除了上述三大要素之外,国际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市场机制、评估主体因素、产权风险、价值规律等,评估主体本身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层次直接影响评估结果,参与评估者本身的心理状态对于结果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市场机制条件下对产权评估的方法与目的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结果有一定影响,另外评估过程与市场所承受的风险也会影响评估主体与价值评估结果。考虑到国际市场本身的特殊性,知识产权贸易在市场中作为特殊商品也受到市场波动、价值规律等制约与影响,尤其是决策、投资等经济活动中这种风险与影响力会被进一步扩大,对于评估结果的影响也表现为多元化倾向。

3.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利弊

当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主要以成本法、市场法与收益法为主,这三种方法各自拥有不同优势与局限性。成本法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一个全新的知识产权评估对象,以全部成本减去实体、功能性、经济性成就贬值获得评估价值,是一种重置成本评估法。市场法作为简单且直接的评估方法,是对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进行调查,估算评估对象的价格,对市场交易参照物价格较为重视,但是该评估结果本身需要一个公平、活跃且公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由此才能够保证市场上参考价格的可比性,提升最后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收益法也叫做收益折现法,主要对评估知识产权的剩余年限及未来收益利用适用的折现率进行评估。述三种方法各自具有不同优势,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成本法本身若成本资料不健全,且每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或者研究,产权成本价值则要进行单独核算,若缺乏这些相应资料,评估结果必然受影响,同时原始成本的无据可查也制约了成本法的应用。另外,像是商标权这种排他性较强的产权因为较难重置,所以利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与计量难度较大。市场法操作简单且适用范围广,验证性较佳,在反映资产价值水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其余市场本身联系过于密切,若是知识产权市场发育不完善则很难获得完整且可靠的产权资料,科学性、真实性必然受到影响,像商标权、核心技术等强烈的排他性质,也使得较难找到市场参照比价物,另外像是商业秘密或者知识产权交易对保密性要求较高,市场法需要公开必然会对交易产生影响。收益法在评估有形资产方面优势显著,知识产权评估除了一些依托于实体资产存在的产权之外,还有更多如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关于这些知识产权的预期收益在分割与量化方面难度较大,同时评估过程中由于要收集大量影响产权价格的参数资料才能够为未来收益评估提供支持,这无疑也增加了评估的难度。另外,知识产权本身的独占性也使得拥有方本身具有超额收益,导致使用价值背离评估价值,同时产权折现率的确定难度也较大,这些都影响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的开展。

4.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建议

国际贸易知识产权评估面临着诸多难题,对于我国而言,要积极完善自身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提升产权评估意识,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规范化管理提供支持。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已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也已有相应的准则,但是在实际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国家、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对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评估需求越来越迫切,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成为必然选择。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对外贸易的增多更使得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频频出现,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活动非常重要,它不仅涉及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也涉及到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大问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滥用、盗用案件、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以知识产权评估为基础。国内要加强知识产权研发催生更多专利服务市场发展,并建立完善的专利流程制度服务价值评估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企业要积极探索完整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转化体系,利用专利管理委员会、知识产权与品牌经营管理委员等做好决策,由法律和知识产权部具体进行职能管理,从营销、品牌传播、工程研究院、信息技术部、下属公司和控股公司等多个受益角色入手完善法律与知识产权评估服务。要积极研究并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渠道,如知识产权转让、融资、质押等,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增加授权率,以提升核心领域产权竞争能力。要做到有的放矢加强专利布局,通过建立庞大的知识产权数据库指导产权研发与市场评估,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更加从容的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市场的竞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价值评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评估方法本身也各有利弊,要在明晰不同方法利弊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我国当前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提升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与价值评估水平,为国际市场知识产权贸易中竞争实力的增强服务。

参考文献:

[1]姜雪来.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价值平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4).

[2]施卫娟.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2.

[3]冯汉桥.论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联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4]马玉珍,张国华.知识产权价值管理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4).

产权问题范文篇5

关键字: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产权产权清晰产权改革

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中,国有股权主体设计和创制的困难最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容易被理解为是操作上的问题。但这归根到底是由国有资产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及其产权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因此,产权改革仍然是国企改革中具有理论和实际价值的重要问题。

对产权问题的认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科学、正确地理解“产权清晰”的基本含义,二是如何认识产权问题与国企改革的关系。笔者的观点是,产权清晰就是在现代企业形态管理和经营国有资本的过程中,国有资本管理经营系统中各机构作为国有资本的产权主体(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必须同时是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及责任主体。而产权清晰对于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产权?从目前国内学者的诸多论述看,应当说这一概念使用的范畴相当宽泛,但凡提及财产或财产权利问题,特别是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所有制、所有权、经营权等问题时,总会出现对这一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内、在不同意义上的使用。单就法律角度而言,我国法学界对产权的认识就各不相同:如认为产权是所有权;产权是物权;产权是经营权;产权是有关财产的一切权利,包括所有权各项权能、现代经营权以及知识产权等〔1〕。

从西方产权经济学派对产权理论的研究来看,R.H.科斯的《社会交易费用问题》、H.登姆塞茨的《关于产权的理论》及A.A.阿尔钦的《产权:一个经典注释》等产权学派的代表作均对产权的定义及其功能作了概括和论证〔2〕(P.97、P.166)。由于财产运行制度本身的特点,产权学派的研究及其结果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而是深入到了法学领域〔3〕。如果以笔者的粗浅认识对产权经济学家的观点作一简单的综述,那么,产权是具有明确归属的财产在运用中形成的一系列权利,它可以按效益最优原则进行不同安排,而这种安排将影响处于其中的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产权是现代社会资源运用的规则。

进一步的问题是,何为产权清晰?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产权清晰是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提出的。实际上,这是将产权理论运用于企业制度分析的结果。按照产权经济学家的观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运转的前提是“交易人必须对所要交换的物品有明晰的和专一的可以自由转让的权利”〔4〕(P.5),而当企业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出现时,对资本的良好及高质量经营管理的动力,来源于经营者对财产的关切度,由于产权(权利)的界定和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5〕(前言P.4),因此经营者对财产的关切度又直接取决于资产产权的清晰度,即所谓权利的安排和界定的明确程度。既然问题已经细化到了对运用财产的主体的权利安排和界定,应当说,问题就已超出了经济学范畴而进入了法学研究的领域。因此,如果用法律语言来表达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产权是因财产的存在及利用而产生、并由法律认可和保护的不同主体对财产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产权体现了财产所有权人在有效利用其财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由法律调整的诸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据此,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财产的有效利用,都离不开法律对财产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认和调整。建立在深化国有资产产权改革基础之上的法律规范,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的基础和保障。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产权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都是高度统一的,产权的安排,即产权模式的选择及法律对各产权主体权利、义务、责任的规定,对主体的经济行为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这已经为私有财产运用的情形所证明。根据我国宪法及有关法律对国家所有权的规定〔6〕〔7〕〔8〕,考察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现状,所谓产权不清并不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体不明确,而是指国有资产在具体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即没有按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形成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责任的产权主体,或者是改革过程中虽形成了产权主体,有关法律也对其权、义、责作了规定,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产权主体在实际上是权利不明、责任不清,国有资产在实际上处于无人负责的状况,即所谓产权主体“缺位”。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权清晰就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现代企业形态管理和经营国有资本的过程中,国有资本管理经营系统中各机构作为国有资本的产权主体(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必须同时是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及责任主体。

二、行文至此,笔者认为应当指出法学界在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性质及其与国家所有权的关系问题讨论中所陷入的某些误区。自我国法律确立国有企业法人地位开始〔9〕,为了明确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关于国有企业法人对其所运用的财产是否享有所有权的争论就随之展开。在股份制试点初期中,由于对公有制的多种法律实现形式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人们对公司制度运用于国有企业而导致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转换为国家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存在不同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将使国家丧失对这部分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从而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于是在经济学界开始了股份制姓“社”姓“资”的讨论,而在法学界,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性质则成了热门话题。迄今为止,学者们并未就两权的性质达成共识。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却感觉到一种潜在倾向:即似乎如果在理论上不承认股权或公司法人权利具有所有权性质,公司中国有资产的产权就不明晰。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理由如下:

1.在公司形成及运转的过程中,投资者的所有权向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转换,不仅形成了公司制下特殊的产权关系,即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使公司法在对这种权利义务进行界定的过程中形成了股权与公司法人权利之间极其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不仅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公司制的前提或基础,也是公司法之所以对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做出这样或那样规定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将相互联系的一系列产权分开、定性的作法是值得切磋的。

2.投资者的所有权在公司中必然转换为股权与公司法人权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一转换首先是基于投资人作为所有权主体追求其财产更有效运用的意志,同时,这一转换的程度,即公司法对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具体规定及其发展变化自始至终要受到这种意志的制约。正是由于对投资效益的追求,所有权转交公司不仅以公司定期向投资者支付其收益的大部分为代价,同时还必须以保持投资者对公司活动的有效制约为条件,否则,投资者势必因其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放弃向公司投资的财产运用方式,所谓公司或公司法人权利就将无从谈起。其次,投资人所有权在公司中转换的结果,必然是股权与公司法人权利的相互独立与制衡〔10〕。再次,从公司法对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规定的具体内容上看,尽管学术界对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性质尚存不同看法,但仍可肯定,股权是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传统所有权转换而来、又与之不同的新的财产权利,其中股东对证券化股份的占有和处分权及共益权尤为突出地体现了股权中所包含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因素,标志着股权在总体上对传统所有权的超越;而对于公司法人权利而言,无论学者们如何认识或解释其中所包含的所有权属性,“一物一权”的大陆法系传统所有权观念从一开始就注定这种解释将陷入自相矛盾。因此除非对大陆法系传统所有权观念及学说进行变革,否则股权或公司法人权利皆不能被纳入大陆法系传统所有权的范畴。

3.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利逐渐向能够控制公司经营的大股东及经营管理阶层集中、公司越来越脱离股东走向独立的现象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从国内一些论著对国外资料的引证,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点〔11〕(第5章)。但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对各国公司立法的意义并不体现为在公司法中以文字形式确认公司法人享有所有权或股权是什么性质的权利,而主要表现为对上述现象所引起的股东与公司关系的变化进行调整,即补充和完善公司法,修正公司法对股东和公司(以董事会为代表的经营管理阶层)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具体规定,特别是补充大量的强制性规范。例如:对大股东表决权的限制,对经营管理阶层责任的强化,在特定情形下否认公司法律人格等。一句话,通过不断协调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使其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进而使公司作为财产运用的重要工具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在学术界对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性质存在不同的学说,但这并不影响公司产权的清晰综上,我们不妨从产权的角度将投资者所有权、股权及公司法人权利作为一项财产在运用中产生的一系列产权主体及产权关系看待;从公司法的角度将法律对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的具体规定理解为法律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那么,结论就是,在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来的公司中,国有资本产权清晰的关键不在于公司法中是否明确规定股权或公司法人权利的所有权性质,而在于法律对国有股权主体的规定是否明确、法律对国有股权主体以及公司的权利、义务、责任的规定是否明确。

三、在讨论了产权及产权明晰的基本含义之后,再进一步的问题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含义是什么?它在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勿容置疑,由于公司制运行受阻,国有企业及其改革也面临困境,人们对产权问题的讨论和产权改革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产生怀疑。“近几年来,每当人们提及产权制度改革还要深化时,就有人出来善意地提醒:产权的变革不是唯一的,关键还在于转换企业的行为机制”〔12〕。这里,人们显然注意到了,由于企业经营机制没有改变而带来的企业行为的不合理、企业经营效益低下、银行呆帐坏帐增加、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企业经营机制?这里首先要搞清,企业经营机制取决于哪些因素。应当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概括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对此作了明确回答。即总起来看,在以公司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形态的前提下,企业经营机制能否转换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要素。但是,由于我们在前文提到的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就必然地导致上述四个方面在逻辑顺序上的不同:

首先,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使只能通过国家机构(或其授权机构)的活动来体现和实现,因此造成了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多层次、不同性质的经济关系,这使国家在管理、经营国有资产中所形成的产权关系较之其他形式的产权关系更加复杂。

其次,国有资产产权的特点还在于其产权关系清晰在经济体制及法律制度上的困难。迄今为止的历史证明,社会为私有财产的占有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一个相对有效的体制及法制的空间,“交易人必须对所要交换的物品有明晰的和专一的可以自由转让的权利”〔4〕(P.5)已经体现为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但对国有资产则不然。由于所有权主体的特殊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行使方式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体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否定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是截然不同的,而在不同的产权关系下,各主体的行为机制(包括行为的方式、目标等)也完全不同。

上述两方面的理由,意味着“产权清晰”在决定企业经营机制能否改变的四个要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要做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首先必须选择产权关系模式,其次要明确产权主体,再次要明确各产权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对国有企业而言,这几个“明确”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公司制度本身,还涉及对旧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应当指出,在确定采用公司制的产权模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前提下,必须及时对旧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政府职能进行改革,否则,后者对前者的制约有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已经为我们所熟悉的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正在被抛弃;而另一方面,国家所有权主体进入市场,以现代公司的形式(资本经营的方式)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方式所要求的宏观及微观环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的建设仍处于探索之中。由于新的适应公司制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了微观放开搞活与国家宏观管理的矛盾、先进的公司制度与落后的企业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由此表现出国有资本“无人负责”、低效运营、乃至大量流失等,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这里关键仍在于认识产权清晰对产权主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作用,而其他的改革措施只有在此之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如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那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因此笔者认为,以公司为基本法律形态,建立健全与公司制相适应、并使之能正常运行的宏观经济体制环境,仍是当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而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拟制出合格的公司投资者(股东),解决包括股权主体在内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说,应当是如何围绕管理、运营和监督三个环节,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制。而从法律角度讲,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机制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它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制度适用的结果;同时,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必须建立在产权主体权利、义务、责任统一的基础之上。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国有投资主体(股权主体)的设计和创制、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中的个人责任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这一系列改革的同步进行,不仅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得以发挥其作用、最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谢次昌、王经修,关于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J],法学研究,1994(1);唐海滨。有关法人法权的几个有争论性的问题[J].中国法学,1994(4)。

〔2〕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第2条。

〔7〕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Z],第5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Z],第73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Z],第2条。

〔10〕徐晓松、康德琯,论公司法对国家股权的规范[J],现代法学,1992(16)。

产权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知识产权刑法保护

当下“知识产权”已经是一个代表人类社会一切创造性智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当知识发展成为一种科学技术,一种智慧的结晶,对物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产品的美誉产生制约性影响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知识产权对创造财富的至关重要作用。“知识将会改变世界的竞争地位和利益格局;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的创造权”的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倡导的新境界。人类社会开始重视知识的价值及其保护,最终导致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产生。知识产权制度的刑法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像一般财产权的刑法保护那样有更悠久的历史,它经历了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经济法律保护、行政法律保护,最后逐渐纳入刑法保护视野的发展过程。

一、主要国家刑法中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美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范围

美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规定散见于商标、版权、专利和商业秘密等方面的专门法律。总体看来,侵犯知识产权属于“重罪"(felony),要处以巨额罚款和长期监禁。同时,刑事处罚的“门槛”很低,除了版权方面有一定的数量和金额标准外,一般只要存在主观故意和侵权事实,就可以判处刑罚。具体有以下犯罪:(1)贩卖假冒货物域服务方面的犯罪。凡是假冒或试图假冒商标的,都属于重罪,但假冒商标的数量和金额等,是量刑的考虑因素。2006年3月16日生效的《2006年打击假冒制成品法案》和《2005年保护美国货物及服务法案》又修改了《假冒商标法》,将其规定扩大到贩卖假冒标志的行为,将“贩卖”的范围扩大到进出口行为,并且加大了对假冒行为的处罚力度。(2)侵犯版权方面的犯罪。《数字千禧版权法》规定,如果被告人解密或者使用其他手段规避权利人对其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所设置的技术安全措施以获取该产品,戴者使用或销售用以解密戴规避用途的产品也构成犯罪。《禁止电子盗窃法》规定,在数字环境下未经权利人授权散发或者复制权利人享有版权的作品达到一定数额的,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都构成犯罪。(3)浸犯专利权方面的犯罪。根据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为他人所有却谎称自己的产品具有这种专利的,产品没有专利却谎称具有专利的,绒者谎称已经申请专利戴专利审查正在进行的,应处罚款。对于伪造专利证书域者故意传播假冒专利证书的行为,应处以10年以下监禁,或者5,000美元罚款,鱿者二者并罚。(4)盗窃商业秘密方面的犯罪。19%年《经济间谍法》规定,盗窃商业秘密的,应处以10年以下监禁,或者250,000美元罚款,或者二者并罚。该法还规定,如果是为外国政府盗窃商业秘密,处罚应当加重,即处以巧年以下监禁,或者500,000美元罚款,或者二者并罚。(5)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刑法规定。例如:对仿冒食品、药品和化牧品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刑事处罚。对于制造、销售、传播窃取电子信号设备的行为,对于贩卖规避版权保护措施技术的行为,或者提供错误的版权管理信息的行为,对于故意在物品上标记错误版权信息,或者故意销售这些物品,或者故意改变版权信息的行为,都处以相应的刑罚。

(二)日本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范围

2002年12月4日,日本制定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之后又由知识产权战略本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化知识产权刑事惩罚范围和力度:(1)侵犯著作权方面的犯罪:将原来最高3年刑期或罚款300万日元以下提高到最高5年刑期戴罚款500万日元就两者并用。(2)不正当竟争方面的犯罪:2005年2月,国会收到议案,将原来最高3年刑期或罚款300万日元以下提高到最高5年刑期或罚款500万日元或两者并用。(3)侵犯专利方面的犯罪:2005年3月,国会收到议案,侵犯育种者权利严重者可以用刑事犯罪论处。(4)海关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连年增加。2005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案件同比增加36.6%。按照权利分类,浸犯商标权9157件,占97.7%,其次著作权138件,占1.5%,专利56件,占0.6%。与上年同期相比,著作权是原来的1.8倍、商标权1.4倍。

(三)德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范围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德国刑法首先在版权即著作权的保护方面获得了重要意义。随后,德国立法者一方面通过加重对浸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处罚,另一方面逐步扩大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1990年7月1日生效的德国反盗版法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又统一作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修改:第一,提高了有关知识产权刑法中的最高法定刑。第二,明确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资格构成。第三,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未遂的刑事可罚性。第四,把浸犯知识产权罪划归为德国州法院的经济犯罪审判庭审理。

德国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的犯罪主要规定在德国的专利法、实用新型作品法、外观设计作品法、版权法和标记法中,具体包括以下犯罪:(1)侵犯专利权的犯罪。(2)侵犯智力成果的犯罪。在德国的智力成果主要通过外观设计作品法、微电子半导体产品图形保护法和版权法进行保护。(3)侵犯商标权的犯罪。1994年修改后的商标法更名为标记与标识保护法。该法主要规定了两个罪名:一是该法143条规定的“侵犯标记、标识罪”。二是该法144条规定的“违法使用地理性原产地说明罪”。(4)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1997年修改后的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三个罪名:一是该法第17条规定的“泄露业务或者经营秘密罪”。二是该法第18条规定的“使用样品罪”。三是该法第20条规定的“引诱和自愿泄密罪”。

二、我国刑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

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立法方式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我国主要在刑活典中集中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具体罪名,而在《民法通则》、《商标法》、《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民事和行政法律中设有刑事责任条款。这些条款中规定了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主要是通过刑法以外的法律进行调整,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历史始于1979年刑法,该法第127条规定了假冒商标罪。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在第3章设专节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罪”,系统保护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这4方面的知识产权,共有7个具体罪名,同时我国刑法第3章还设专节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有9个具体罪名。它们共同构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刑事法律体系。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相继参加了一些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我国为了履行所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义务,1992年9月、2000年8月两次修改了《专利法》;1993年2月、2001年10月两次修改了《商标法》;2001年10月修改了《著作权法》。对这些知识产权法律的修改完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快国内法与国际公约一体化的进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使我国刑法中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与已经修改的知识产权法律、与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相一致。如《专利法》对符合条件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均授予专利权,而刑法对假冒此三种专利权的犯罪也不作区分,统一规定为假冒专利罪并规定相同的法定刑是否合适,实际上,浸犯发明专利权和侵犯实用新型戴外观设计专利权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显然是不同的。在《商标法》中注册商标种类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需要细化为具体的罪名。再如《著作权法》在第47条规定了刑事责任条款,从8个方面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纳入刑法范畴,刑法又当如何与之衔接。著作权中“作品”范围问题以及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保护问题等等与刑法规定还不协调。因此,建议刑法修正案出台前,可以通过刑法立法或者扩大司法解释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态势变迁

今天,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然而,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正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犯罪手法日益专业化、隐蔽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组织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它像瘟疫一样正在吞噬着人类科学、经济贸易发展的成果。

(一)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犯罪的危害性

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牟取非法暴利是驱动犯罪发生的最大动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商品转让额也不断上升,平均每5年翻一番,GATT,研究报告中亦称世界贸易中有2%(即近800亿美元)属于假冒和仿制贸易,严重的浸权行为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行。据欧盟沽计,由于仿造与盗版,全世界每年减少20万个工作岗位。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犯罪仍然处于上升的态势,是世界上知识产权犯罪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受知识产权犯罪危害较大的国家。“十五”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浸犯知诊产权犯罪案件2040件,审结2011件,奖处罪犯2503人。知识产权犯罪主要集中在商标犯罪,占84.66%;其次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占9.46%0200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1121件,判处犯罪分子1934人;审结非法经营案件1903件,判处罪犯2648人,这两类犯罪判处的人数分别比2004年上升33.2%和26.04%,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据统计,自2000年至2005年,我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700余起,缉捕犯罪嫌疑人9300余人,涉案总价值近35亿元,集中摧毁了一批跨国、跨地区的犯罪网络。仅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已破获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以及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立案数、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分别上升30%、31%和11%.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世界在享受知识产权带给人类社会的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正在深受日益严重的假冒盗版犯罪之害。当前,国际社会乃至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假冒盗版犯罪活动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国际化和有组织化的趋势,不但严重浸犯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阻碍了技术进步、文化传播和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给各国执法机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挑战之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猖撅,犯罪的活动区域已经从实体空间向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空间”蔓延。特别是版权犯罪活动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光盘走私活动居高不下;计算机软件盗版行为越来越突出;网络环境下非法复制、套录、转载他人著作权的行为相当活跃,虚拟空间已经成了“盗版的天堂’。

挑战之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但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许多假冒产品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而且对技术进步、文化传播和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危害的重要问题。

挑战之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日益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集团化的趋势,跨国(境)、跨地区犯罪活动十分突出,与有组织犯罪存在越来越多的关联。犯罪手法、犯罪技能呈现高智能性和犯罪组织网络隐蔽性的特征。

产权问题范文篇7

积极、慎重采取诉前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措施

新修改的专利国际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专利权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国际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新修改的著作权国际法第四十九条、商标国际法的第五十八条都明确规定,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诉前向人民国际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新修改的著作权国际法第五十条和商标国际法第五十七条比专利国际法更进一步规定了诉前的证据保全。专利国际法通过司国际法解释也完善了证据保全的措施。为正确适用修改后专利国际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最高人民国际法院颁布了《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国际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对申请人资格、案件管辖、适用条件、担保、因错误申请而导致的损害赔偿等问题,均作了详细规定。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对著作权国际法和商标国际法也将作出类似具体解释。各级国际法院在具体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把握适用条件。凡符合条件的申请,要在48小时内作出书面裁定,立即执行,并及时通知被申请人;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驳回。对侵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在采取这一措施时,应当特别慎重。必须强调的是,在适用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时,要注意专利侵权行为与假冒、盗版等侵犯商标权、著作权行为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假冒、盗版的行为一般比较明显,易于辨别认定。而专利侵权行为常常不易判断,需要以专利技术与被控侵权产品所使用的技术进行对比。同时在侵权情节与行为人主观方面也有区别。在审判实践上就很难一律在48小时内作出执行某项措施的裁定。为了严肃、准确地实行这一措施,对在48小时内不能决定立即采取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时,可在48小时内传唤单方或双方当事人在确定的时间接受询问,然后再作出裁定。在对付盗版假冒等侵犯商标权、版权的案件中,就要更加强调迅速快捷,做到严格遵守国际法律规定的措施实行期间,不得拖延。对被申请人提出的有关复议申请,应当认真及时审查,不得延误。

关于当事人起诉和国际法院依国际法受理立案时,以及在以后的诉讼中,人民国际法院能否适用临时性停止侵犯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行为的措施问题,必须明确的是,有的同志认为过去我国国际法律对此没有规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今后,对于当事人在起诉时和以后的诉讼期间申请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可以适用《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国际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对申请停止其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可以依据《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国际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二条的规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先行作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的裁定,并予以执行,以依国际法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国际法权益。有新司国际法解释的依照新的规定执行。

人民国际法院无论采取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或者诉讼期间停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措施,都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同时进行证据保全,以防证据灭失或者被藏匿等。由于侵犯专利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案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人民国际法院在对侵犯专利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案件进行证据保全时,要注意保证有熟悉知识产权审判业务的审判人员参加,以确保能把证明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保全下来,为案件的顺利审理打下坚实的证据基础。

考虑到专利纠纷案件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于诉前责令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案件,应当依国际法一律由对专利纠纷案件享有管辖权的国际法院受理,著作权和商标权纠纷一般也由各地中级国际法院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国际法院受理,并且由具有较丰富的知识产权审判经验的审判人员办理,以保障各项知识产权国际法中的该项制度得以准确地贯彻实施。

正确确定举证责任

人民国际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应首先举证,然后由另一方当事人举证。在举证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举证责任的分担应当围绕着案件的诉讼请求展开,并正确掌握举证责任转移问题。当事人一方举证证明了自己的主张时,对方当事人对该项主张进行反驳提出了新的主张的,举证责任就应当转移到该方当事人。如该方当事人不能提出相应的证据证明,其反驳主张不能成立;该方当事人提出足以****前一事实的证据的,再转由原提出主张的当事人继续举证。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担和举证责任的转移等一系列的举证、认证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从事。要正确适用专利国际法等知识产权国际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过错推定”等原则,当事人提出他人侵犯其方国际法专利权的主张的,也要首先举证证明其享有专利权和被控侵权产品与使用专利方国际法生产的产品相同,然后才能将举证责任倒置于被告,由被告证明其生产的产品使用的是什么方国际法。

要注意对国际法律规定的出版者、发行者等的注意义务与过错推定原则的运用。根据著作权国际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国际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国际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国际法来源的,应当承担国际法律责任。著作权国际法明确规定了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发行者以及某些作品的出租者在经营中负有对其经营的复制品有合国际法授权以及应当从合国际法渠道获得负有注意义务。这也就是说,在权利人与前述民事主体发生著作权、邻接权纠纷,证明涉及争议的复制品的合国际法授权、合国际法来源获得的举证责任在涉嫌侵权的行为人。如果他们不能证明国际法律规定的证明事项、未尽到国际法律规定的注意义务,就应当承担国际法律责任。著作权国际法的该条规定所确立的过错推定原则,对著作权国际法的实施,对完善著作权纠纷民事诉讼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它将成为国际法官们手中的有力武器,高效率的追究那些未经合国际法授权或者从不正当渠道获得并经营侵权复制品行为人的国际法律责任。在商标国际法中也有类似规定,商品销售者对自己商品应当为合国际法取得和提供商品提供者情况负有注意义务,否则应当承担赔偿等国际法律责任。

在日益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经营活动的民事主体应当建立准确、完整的会计账册。对于那些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又拒不提供其记载因侵权所获利润情况的会计账册或者提供虚假会计账册的,人民国际法院除了可以查封其账册等资料,依国际法组织审计外,也可以综合全案的证据情况,推定原告的合理主张成立,不能使侵权行为人逃避应承担的民事国际法律责任。

正确审理涉及高新技术等新类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在审理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时,要严格遵照著作权国际法保护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执行。在没有具体行政国际法规前审判中仍应严格执行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去年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国际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侵犯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要坚持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国际法院管辖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将实施被控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作为侵权行为地,只有在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时,才能将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认定为侵权行为地,不能随意扩大侵权行为地的范围。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和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应依据我国民国际法通则、著作权国际法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和司国际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涉及其网络服务的他人侵权行为,在其有过错又造成权利人实际损失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故意教唆、帮助他人利用其网络服务实施侵权活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民事国际法律责任。

关于审理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案件,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已经制定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国际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当前审理这类案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对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的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起诉到人民国际法院的,只要符合民事诉讼国际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人民国际法院应当依国际法予以受理。二是要正确适用相关的实体国际法律。对于被告恶意注册、使用与他人驰名商标或者其他注册商标、域名等相混淆的域名,依照有关国际法律规定构成侵权的,应当适用相应的国际法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人民国际法院可以根据民国际法通则第四条、反不正当竞争国际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出认定。人民国际法院认定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可以判令被告停止侵权、注销域名,或者根据原告的请求判令由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给权利人造成损害的,还可以判令被告赔偿损失。三是要注意对恶意的认定。一般来说,被告为了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以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故意注册、使用与权利人的注册商标等相同或者近似的域名,造成与权利人提供的商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者其他在线站点的,应当认定被告主观上具有恶意。

关于植物新品种案件的审理问题,目前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审判经验。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属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范畴,要根据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关于开展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依国际法予以受理。人民国际法院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时,要根据该解释的规定,正确确定案件的管辖地国际法院。由于授予植物新品种权都是经过实质审查的,权利稳定性较高,因此在侵权诉讼中,被告在答辩期间内向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该植物新品种权无效请求的,人民国际法院一般不中止诉讼。审理有关植物新品种的合同纠纷案件,应当适用合同国际法有关技术合同部分的相应规定。

贯彻全面赔偿原则,依国际法公平合理确定侵权损害赔偿数额

损害赔偿额计算问题,一直是审理侵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一个难点。当前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贯彻全面赔偿原则问题。所谓全面赔偿原则,是指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不论其在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也不论行为人是否受刑事、行政制裁,均应根据因其行为造成财产损失的多少和精神损害大小,来确定民事赔偿范围。贯彻全面赔偿原则的目的是在最大范围内尽可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利,使受害人的利益得以恢复或充分地得以满足。这一原则与TRIPS协议关于侵权人向权利人“支付足以弥补因侵犯知识产权而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的损害赔偿费”的规定是相一致的。人民国际法院在审理侵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时,要按照全面赔偿原则确定损害赔偿额,确保知识产权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到的所有损失能够赔足、赔够,在经济上不受损失。同时还要注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其他民事责任形式和民事制裁措施。对因证据问题影响确实存在的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的,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选择有利于受害人的其他计算方国际法确定赔偿数额。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注意不要适用尚无国际法律依据的“惩罚性赔偿”,承担高于TRIPS协议规定的国际义务。

二是要正确适用新修改的专利国际法第六十条规定的按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计算赔偿额的方国际法。对此,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国际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中规定的是为使用费的1至3倍,由人民国际法院根据侵权情节、专利的类别、专利许可使用费数额的大小、性质、使用范围、时间等因素予以确定。

一般来说,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数额(即使用费的1倍)仍然适用较多的专利侵权案件的情况。对故意侵权、侵权情节恶劣、多次侵权等情况,应当按照1倍以上3倍以下的使用费的标准计算赔偿额。对许可使用费本身显失公平的,不宜再按倍数计算,要特别注意防止有的当事人采用倒签合同等办国际法骗取高额赔偿。

三是国际法定赔偿问题。根据著作权国际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国际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国际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国际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商标国际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国际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著作权国际法和商标国际法针对作为知识财产的著作权、商标权的特殊属性,借鉴发达国家的做国际法、在总结司国际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国际法定赔偿制度:即在国际法律的条文中具体规定侵权损害的赔偿数额,赋予人民国际法院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国际法所得不能确定时,根据侵权情节,依国际法判决50万元以下的赔偿额。著作权国际法、商标国际法确立的损害赔偿制度丰富完善了我国民事损害赔偿制度,该项制度与其他著作权、商标权民事责任形式制度相互结合,必将对权利人合国际法权益的司国际法保护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注意的是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在《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国际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即对那些按国际法律规定的计算方国际法仍无国际法计算损害赔偿额,而权利人又确实因侵权受到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获利的,由人民国际法院根据侵权情节,在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50万元。当前要防止侵权人为了逃避应赔偿的数额,想方设国际法隐匿、销毁、转移证据,造成赔偿数额难以确定的局面出现,达到不实际赔偿的企图。人民国际法院应当精心审判慎重对待,不能让少数不国际法行为人的企图得逞。

四是权利人因调查、制止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费用是否计算在损害赔偿额之内的问题。人民国际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请求,依国际法将因调查、制止侵权支付的合理费用计算在损害赔偿数额范围之内,这是贯彻全面赔偿原则的重要体现。这在著作权国际法和商标国际法中都作了明确规定,最高人民国际法院在专利诉讼的司国际法解释中也确定了这一原则。

产权问题范文篇8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类案件中证据的提交、质证、认证工作在审判程序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尤其是知识产权案件的证据,由于这类案件标的具有不同于其他案件的特点,因此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对各类证据的提交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下面笔者针对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包括软件著作权)这三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原告应提交哪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谈一些看法。

一、关于原告提交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证据的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由于客体的不同,可以将民事案件分为若干类,而各类不同民事案件中的证据又与该类案件的自身特点紧密联系,因此,要正确把握各类案件中证据的使用方法不仅要了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普通意义上证据的特点,也要了解该证据是在哪一类案件中应用以及该类案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该类案件对证据的特殊要求。

与有形财产权的客体不同,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智力成果,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大多数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其中人身权主要指署名权、名誉权,而财产权主要体现在所有人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2.由特定机构依法律程序授权或确认。如经审查后专利局授予申请人专利权,商标局核准申请人申请注册的商标,以及人民法院依法确认的著作权等。3.独占性或排他性。大多数知识产权是由法律赋予的一种独占性权利,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否则将构成对权利人的侵害。4.地域性。知识产权是国内法,在一国获得的知识产权只有在该国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除本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任何国家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国际机构授予的知识产权。5.时间性。知识产权都有法定的保护期限,一旦保护期限届满,权利就将终止。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当事人在提交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证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一般情况下,无形的权利客体需以有形的载体体现出来,使法官能够了解该权利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如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案件中当事人须提交专利授权文本、商标注册证、原创作品文本或计算机软件的源程序等。

2.与上一原则相关联的是当事人就技术问题进行举证时应当尽量避免提交证人证言类证据。证人证言因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可变性较大,尤其在使用证人证言对技术性问题进行描述时,就难以达到准确、专业、全面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对这类问题进行认定时证人证言一般不宜采用,但双方当事人均予以认可的证人证言除外。与证人证言相比,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则具有内容明确、具体,证明对象与证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当事人双方在证据的真实性方面争议较少,易于认定和把握的特点。因此在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在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对被告实施侵权行为进行举证时应提交符合法律规定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以便于法庭将侵权物与权利保护范围进行对比。

同时,在使用上述证据时,应注意对一些新类型的特殊证据的认定问题。譬如,目前网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电子邮件是否可以作为证据提交法院的问题日渐突出。由于电子邮件没有改变以文字、图形记载表明案件事实的本质,仅是在载体上发生了变化,故仍属于书证的范畴。对电子邮件作为证据进行审查时应考虑到,电子邮件界面所反映的收发邮件的地址并不能完全真实地表明该邮件是否为该地址的真正注册人收发(尽管在技术上可以确认邮件确实是从该地址发出的),因此在对方当事人否认电子邮件证据真实性,并作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电子邮件不能单独地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而应当有其他直接或间接证据相互佐证,配合使用。

3.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当事人不仅需要提交自己享有何种权利的证据,还应提交该权利现处于何种状态即是否还在保护期内的证据。对于外国民事主体作为原告向中国法院要求保护其知识产权的,还应当提交其在中国可以获得该知识产权保护的证据。如专利权人须提交最近一次缴纳年费的收据,要求给与保护的注册商标如已经超过有效期的应说明该商标是否办理了续展手续等,以便法官据此确定权利受到保护的期间。

4.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原告在起诉时应当提交被告有侵犯其知识产权行为的直接证据,至少是间接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所谓直接证据,一般是指被控侵权的物证。所谓间接证据,是指原告在不能获取侵权的直接证据即被控侵权物的情况下,至少应当提交可以使法官认为被告确有侵权行为的间接证据。如在侵犯专利权案件中,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被控侵权产品时,可以将被告销售的与原告专利产品名称相同的被控侵权产品的发票或者买卖合同作为间接证据提交法庭,从而使法官能够据此判断出至少被告有实施侵权行为的可能。所谓“至少”主要是指其潜层含义而言,即原告在提交了上述间接证据之后,可以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申请,对侵权的直接证据予以保全。当然,如果最终判决认定被告不构成侵权,则应由原告承担因错误保全给被告造成的经济损失。但相反,如果原告在起诉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告有侵权行为,人民法院则必然不会毫无根据地进行证据保全,否则不仅会使保全错误的风险全部由人民法院承担,而且也违反了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关于“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举证的原告自然要面临败诉的结果。

5.在给付之诉中,原告应当提交有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由于在上述几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均不止一种,且在两种计算方法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应当由原告选择对其最有利的一种,并据此提交相应的证据。如专利权人可以提交其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而获得的实施许可费作为索赔的依据。在确实不能提交索赔依据的情况下,原告可以就提出该请求所考虑的主客观因素、参考的其他案例等作出说明。

由于在侵权案件中一般原告都提出一定数额的赔偿要求,因此由原告提交该数额的计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做法既可以促使原告或其人在起诉时了解有关法律规定,选择最有利于己的计算方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而不盲目提出诉讼请求,也可以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诉讼支出,如案件受理费和律师费等。

二、在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交哪些证据。

结合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实践和上述举证原则,笔者就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举证要求分别论述。

1.在侵犯专利权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交的证据主要有3类:

(1)权利证明。提交该证据的目的在于明确专利权的归属、权利状态、专利的有效期限,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主要包括:A、专利权证书,包括授权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该专利权如经历无效或撤销程序,且对专利文件进行了变更的,应当提交相应的行政审查决定。B、最近一次缴纳年费的收据。C、专利独占实施许可权人与专利权人作为共同原告一同提起侵权诉讼的,还应当提交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权人与专利独占实施许可权人一般情况下无须提交其专利产品。

(2)被告实施侵犯其专利权行为的证据。提交该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被告实施了侵犯原告专利权的行为,是判令被告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事实依据。

主要包括:A、被告生产的被控侵权产品,即侵权行为的直接证据。对该产品的取得方式和过程最好进行公证,并将侵权产品交由公证处封存备查。B、如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被控侵权产品,则可以先提供诸如被告在报刊上刊登的销售其产品的广告,与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等间接证据,再以其他方式获得侵权的直接证据。C、被控侵权产品的销售和使用者明知该产品是侵权产品而仍然进行销售和使用的证据。D、原告就被控侵权产品与原告专利权利要求书进行的对比,说明其技术特征如何落入了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从而构成对原告专利权的侵犯。

(3)赔偿损失的依据。提交该证据的目的在于以侵权事实为依据,以专利法及其相关法规规定的侵权法律责任承担为原则,说明原告提出赔偿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计算方法或考虑的主要因素,使法庭注意原告诉讼请求的合理性。

主要包括:A、依照1992年12月31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确立的三原则进行计算的方法和结果。B、原告认为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的其它因素。

2.在侵犯商标权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交的证据为3类:

(1)权利证明。提交该类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商标权的归属,受保护的是何种类型的商标,是否为驰名商标,从而确定该商标权的保护范围。

主要包括:A、商标注册证(如指定颜色的须提交商标注册证的原件)及续展手续。B、驰名商标认证书。

(2)被告实施侵犯其商标权行为的证据。提交该类证据的目的在于确认被告以何种形式侵犯原告的商标权,侵权行为发生的范围等。

主要包括:被告生产的被控侵权产品(同样最好经公证取得)及销售发票、买卖合同、视听资料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侵犯商标权案件中,由于商标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构成该商标的文字、图形,也包括文字的发音、字形、图形的含义等,故在原告不能获得被控侵权产品时,销售被控侵权产品的发票、合同也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使用。譬如原告是一家生产休闲食品的厂家,注册了“同享”文字商标,如果原告发现某同样生产休闲食品的厂家在其与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中,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称为“同享牌”或“同想牌”时,就可以以此合同为直接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而不必必须获得被告的侵权产品。

(3)赔偿损失的依据。

主要包括:A、原告为宣传自己注册的商标支付的广告费用,以间接证明被告非法获利的程度。B、依照1985年11月6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侵犯商标专用权如何计算损失赔偿额和侵权期间问题的批复》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执行〈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确定的赔偿原则,进行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3.在侵犯著作权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交的证据主要有3类:

(1)权利证明。提交该类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著作权的归属、该作品是否已进入公有领域、该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权利的性质和范围等。

主要包括:A、著作权登记证书。尽管我国著作权法并不要求必须以著作权登记证书作为权利证明的依据,但提交著作权登记证书是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证明权利方式,在《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更是规定,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的登记是根据本条例提出软件权利纠纷行政处理或者诉讼的前提。B、原告主张权利的作品首次发表时,登载该作品的书证、视听资料等,如报刊杂志、录音、录像制品。C、原创作品的证明。如摄影作品的底片、计算机软件的源程序等。D、在侵犯专有出版权案件中,原告应提交专有出版权涉及作品的作者给予原告的授权。

(2)被告实施侵犯其著作权行为的证据。提交该类证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被告开始实施侵权行为的时间,侵权行为的方式,实施侵权行为所达到的程度,如侵权出版物的发行量、印刷次数等。

主要包括:A、被控侵权出版物,包括书籍、报刊、宣传画册、挂历。B、载有侵权作品的其他载体,如户外广告、向公众散发的印刷品、载有侵权作品的其他有形产品、商品说明书等。同时原告在提交上述证据时应当说明该侵权作品是以何种形式侵犯原告著作权的,如复制、抄袭、未经许可改编等。

(3)赔偿损失的依据。

产权问题范文篇9

摘要:损害赔偿归责原则诉讼时效

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为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新问题。理论界在此新问题上存在不同熟悉,并影响到了立法工作和司法实践,作者欲就此新问题发表浅见,以期能够澄清有关错误熟悉。

一、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知识产权同于物权,为支配权之一种,[1此为理论上不争之共识。支配权是权利人对特定客体在法律范围内排除他人干涉的任意支配。这种权利首先表现为对客体的支配,其次表现为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或有侵害的危险时,权利人对侵害人发生排除妨害请求权或防止妨害请求权,从而使权利回复到未受侵害或侵害危险的状态。知识产权和物权在权利性质上存在相同之处,在权利受侵害后的救济方法上也存在相同之处。民法理论中有关物权保护的理论可“准用”于知识产权保护,法典法系国家在其民法典中区分物权和债权,物权受侵害后发生物权请求权,同时又将侵权行为作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物权受侵害后又可能发生侵权损害赔偿之债。“按权利救济,大陆法系之民法,大抵系以‘排除妨害''''和''''损害赔偿''''为两大支桩”。[2两者虽都为请求权,但目的和内容并不相同,一为回复对物之支配——支配权效力的表现,一为填补因权利受侵害所生之损害,故不存在请求权竞合情形!并且两种请求权的发生条件、基础权利也完全不相同。针对物权对物之支配状态的侵害,民法上称之为妨害行为,[3以别于作为债之发生原因的侵权行为。对物权的妨害行为,不论妨害人有无过失均负排除妨害的义务,[4即物权请求权不以妨害人有过失为其发生条件。相反侵权法上的侵害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必须以过错为条件,“其前提条件永远是侵害行为须存在过错”,这划清了物权法上的权利保护和侵权法上的权利保护的界限。[5以上清楚地表明,民法对物权的保护分别采用物权法上的保护和侵权法上的保护两种保护。同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存在着“物权”法上的保护和侵权法上的保护。对妨害知识产权行为,权利人得请求排除,“此种请求权以加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为要件,不以故意或过失为必要”。[6国内有学者注重到了两种保护方法上的区别,在指出侵害知识产权纠纷存在“物权主张”和“债权主张”之后,又将两种请求权的原因,不作区分地统一以“侵权行为”代之,提出“最可取的似乎是对侵权第一步(未经许可复制,或作为直接传播的第一步,如表演等等)利用作品行为,对未经许可制作、使用等利用专利发明创造的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对其他行为,以及对一切间接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考虑''''过错责任''''的原则”,[7并认为区别“物上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过错条件的不同,“不仅没把新问题解决,反而让人越听越糊涂了”。[8我国未颁行民法典,未明确提出物权请求权概念,[9在《民法通则》第六章第四节中,将多种民事责任方式(实为请求权内容)不加区别地规定在一起,轻易使人混淆不同性质的请求权。区分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人格权上的请求权以及身份权上的请求权为民法基本理论。[10此种区分实和民法典的结构设计以及权利保护型诉讼方式密切相关。

已如前述,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在目的、内容(即效力)上均不相同,法律上不仅将其加以区别,并规定了不同的发生条件(在让和条件上也不同)。物权请求权不以过错为发生条件,实有其充分理由摘要:侵害物权,即妨害物权人对物之支配状态的圆满,无论为行为妨害抑或状态妨害,都是对权利合法状态的破坏,回复权利原来状态实乃法之目的和功能。假如法律放任这种状态,则权利不成其为权利。排除妨害并非赔偿损害,无分配损害意思在其中,故不存在损害分配是否合于正义的顾虑。因此无须考虑侵害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道义上的可非难性新问题,而应尽快结束不法行为以保护权利。是故排除妨害、防止妨害请求权不以过失为条件。物权请求权如此,同理,无体财产权请求权亦应如此。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效力范围如何?德国学者提出权利声称理论、结束妨害理论、妨害源泉理论、可再利用理论。[11我国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权利人可以请求没收、销毁侵权材料、工具、设备,似采妨害源泉理论(日本专利法、法国知识产权法典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需指出的是,我国法律(商标法第53条,专利法第57条)中规定摘要:权利人可请求有关行政机关责令侵害人停止侵权行为。管理机关可以没收侵害人非法所得,并对其处以罚款。此为对知识产权的公法上的保护(间接保护)为外国法所鲜见。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权利人享有私法上停止妨害请求权,尽管司法解释承认权利人的此种权利,但严格说来,司法解释欠缺法律根据。这不能不说立法有欠科学。有关在行使排除妨害请求权时所生费用如何负担?日本学者有不同见解。[12作者认为向侵害人为警告之费用系为权利人利益支出,应由权利人负担。警告后续所生费用因侵害人已具有恶意,后续费用可视为损害,由侵害人负赔偿之责。

侵害知识产权所生妨害排除请求权、妨害防止请求权不以过失为其构成要件,但侵害知识产权所生损害赔偿请求权则须以过失为其构成要件。大陆法国家将侵权行为视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在论及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时,其实是在论及侵权行为所生损害赔偿之债的构成要件。所称侵权行为其实是指侵权行为所生损害赔偿之债(损害赔偿之债除法定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外,尚有契约不履行法定赔偿之债及保证、保险契约约定损害赔偿之债)。国内民法教科书大都设侵权行为编,其实讨论的是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针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所生损害赔偿之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有学者不区分侵权法上的侵权行为和物权法上的妨害行为,统称之侵权行为,并指出侵害知识产权之侵权行为应一般地适用无过错责任,并提出理由如是[13摘要:1.知识产权具有区别于其他民事权利的特征,民法典中传统的一般权利保护规定适用于知识产权不尽适宜;原告要证实被告“有过错”很困难;为权利人着想过少,为侵权人着想过多,行为人无错情形下非法利用他人权利,造成他人损害,依不当得利请求赔偿损害于理不通,因为不构成侵权何来赔偿责任?(岂不知除侵权损害赔偿外尚有多种损害赔偿之债!——作者注)。2.外国法中已明确规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3.《知识产权协议》明白无误地规定了无过错责任。我认为上述理由并不能成立。

损害之发生时常有之,或系人类活动之结果,或因人以外因素所导致。损害发生后应由何人承担此一不利后果,法律的原则是“让损害停留在其发生之处”,即由权利受害人本人承担之。由他人承担损害,即受害人得向他人为填补损害之请求,须有相当的理由。也就是说向他人转移损害,要符合立法政策的价值取向。自十九世纪以来,过失责任成为各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王泽鉴先生认为其理由有三摘要:1.行为人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符合正义的要求;2.行为人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既保证了行为人的行动自由又促进行了为人之注重,可避免损害发生,维护社会平安;3.采过失责任是对行为人意志自由的肯定,是对个人尊严的尊重。[14基于上述理由,各国民法典在对一般侵权行为作规定时,都采过错责任原则,即以“过错”为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亦是如此。我国台湾地区民法规定一般侵权行为应具有要件有摘要:须有加害行为;行为须不法;须侵害他人权利;须有损害;须加害行为和损害有因果关系;须有责任能力;须有故意或过失。[15和过错责任原则相对应的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损害赔偿之债的发生不以“过错”之有无为其成立条件。在民法中规定,行为人对损害之发生,并无过失,但基于特定理由,应负损害赔偿责任者甚多,大致可区分为摘要:于法律例外容许使用他人物品所生损害赔偿责任和基于法定担保义务,尤其是因自己行为创造某种信赖而生损害赔偿责任。但这并非基于侵权行为所生损害赔偿责任。因侵权行为所生无过失赔偿责任者为危险责任。德国民法通过非凡立法,确立无过失之危险责任,形成侵权行为法上归责原则的“二元性”,并发展出摘要:高压设备责任类型、危险物设备责任类型、危险物占有责任类型。[16应注重的是,非凡立法和民典中的侵权行为法处于并列地位,得发生请求权竞合而非法条竞合,盖危险责任成立要件和赔偿范围(危险责任采限额赔偿原则)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日本汽车损害赔偿保障法也作了如是规定)。法国民法通过判例从民法第1384条发展出无生物责任法则,虽使用责任推定(非过失推定)名词,实则为无过失责任。理论上法国学者提出危险责任理论,后又提出担保责任理论。[17危险责任理论认为不需行为人存在过错即可课以责任的理由在于摘要:行为人所从事的危险活动为社会经济活动所必要,故不得以之作为违法性判定的客体,原则上不得主张侵害除去或侵害防止请求权。行为人为自己利益制造了危险源,且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该种危险,再者行为人还可通过保险制度分散损害赔偿,不致生行为人因承担损害而无力维持正常经营的危险。[18故由其承担损害合于正义,乃令其承担损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行为人未经许可非法使用知识产权,既不是法律所答应使用他人物品,也不是制造了某种信赖关系,更非因从事合法行为给他人带来危险,故不知侵害知识产权之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道理何在?不知知识产权有何非凡性而排除一般侵权行为法的适用。[19果如有学者所称摘要:侵害知识产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给权利人举证带来困难,为侵权人着想太多,为权利人着想太少,故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吗?试问摘要:一般侵权行为均要求受害人就加害人主观过错,存在不法行为、损害发生、加害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能否也以上述理由将之都改为适用过无错责任?且就算适用无过错责任,也仅无须证实加害人过错,但其他几项举证责任依然存在,可都将之视为为权利人着想太少,为侵权人着想太多吗?

有学者以外国法上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已采过错责任为据,作为我国立法应采无过错责任的理由。这种依据并不确切,德国《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都规定,侵权人有过失时负损害赔偿责任,法国《知识产权法典》规定,侵权人仅在知情故犯时承担责任,日本《专利法》规定,权利人因侵权人故意或过失侵害权利时可请求损害赔偿。同时各国法律又都规定对侵害行为,不需行为人有过失,权利人均得请求停止侵害。已如前述,对妨害行为的排除请求不同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不涉及损害分配,基于保护权利不论妨害人有无过失,当然得请求停止。各国的规定,明确表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以过错为其构成条件,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台湾地区法律也采用过错责任。王泽鉴先生在其著作中也指出摘要:“(针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的成立,均以故意或过失为要件,采过失责任主义”。[20由此可知,某些学者所持外国法规定侵害知识产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的论据有欠准确。某些学者以《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第2款为根据,指出国际条约规定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且适用双重赔偿责任。[21需要指出的是,该协议第45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第2款规定成员国(非条约本身)可以(并非必须)采用无过错责任。且其内容解释为返还不当得利似更合乎道理。行为人无过错而非法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构成侵权,其间利益变动有违正义时,自有不当得利发生。对此种非法使用所生不当结果,并非法律不予救济,而是严格区别请求权基础。在行为人有过错的情况下,可发生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竟合。两种请求权成立条件、举证责任、诉讼时效均不尽相同。同时,两种请求权均具有请求力、保持力、强制执行力。在均获得执行名义后,均可以合法强制执行,只是由于目的的相同,一执行名义执行后,他执行名义再予以执行,又将发生新的不当得利。依不当得利制度调整有关知识产权非法利用所生利益关系,在司法解释中已有规定。并非依此不足以保护权利人。

综上所述,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应区分妨害行为——妨害排除请求权发生的原因,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的原因,侵权行为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来自于法院的判定,权利人仅需提供判定的事实根据——这就是当事人举证责任。外国法规定,知识产权人应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宣示权利,有此宣示者,法官即可认定行为人行为非出于不知,权利人提交权利宣示证据,亦完成对行为人有过错的举证。此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受某些学者熟悉的影响,我国在修订有关法律时,由过错责任转向采用无过错责任。在确定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时,“明知”、“应知”、“不知道”等字样被去除,不再区分“知”或“不知”,只是规定“能证实产品来源合法”、“指明产品提供者”,可不承担赔偿责任。“证实产品来源合法”、“指明产品提供者”包含着证实自己无过错的意思在内,但仍不能以此认为我国现行法律系采过错责任主义之过错推定原则,“证实产品来源合法”、“指明产品提供者”和“证实自己无过失”两者含义并不相当,立法并未以后者取代前者。在证实自己无过失但不能证实产品来源合法、不能指明产品提供者的情形下,依现行法,无过失行为人仍须负赔偿责任。是故我国立法系采无过失主义。“证实产品来源合法”,“指明产品提供者”仅为无过错责任的例外免责条件(构成要件中不能具备的要件)。现行法打破了侵权行为法理论,于法制建设不利而应予以纠正。

二、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1.损害赔偿原则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存在着两种对立熟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坚持补偿性赔偿原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应坚持对故意侵犯知识产权,侵权情节严重的侵权人实施惩罚性赔偿,因为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隐蔽性强、获利丰厚,不实行惩罚性赔偿不利于保护权利人,不足以有效扼制侵权行为的蔓延。[22作者认为,侵权损害赔偿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被害人的损害获得实质、完整、迅速的填补,非在于惩罚,损害赔偿基本上不考虑加害人的动机、目的,其赔偿数额原则上不因加害人故意或过失的轻重而有不同。[23受害人于损害外获得额外的利益,于损害赔偿的目的不合。尽管有学者提出了侵权行为法兼具报复加害行为或抑制加害行为的机能的理论。[24但并非只有在“超额赔偿”情形下才能抑制加害行为。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立于平等地位,相互间并无惩罚对方的权利。虽然民法也承认社团对社员的惩罚、惩罚性违约金、消费者受侵害获得加倍赔偿等“私人罚”,但毋宁说这系来自对方的同意或系立法对一方损害的预判。国外立法规定了侵害知识产权损害法定赔偿额,并答应法官依情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应解释为这是法律在指导法官如何去确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害。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判定是否和事实本身相符,难以知晓,法律指导法官宁高勿低解释证据、判定“损害事实”(加害人得提出反证),并非要求法官于实际损害数额以上判决赔偿数额。[25并非旨在使受害人获得对其实际并不存在的损害的赔偿。我国有关立法在规定损害赔偿新问题上,以著作权法规定的最为科学,最能体现损害赔偿的目的。著作权法规定赔偿权利人实际损失,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可以按照侵权人违法所得予以赔偿(将违法所得推定为实际损失),专利法、商标法则以实际损失或者违法所得定其赔偿,相关司法解释赋予权利人以选择权。专利法、商标法的规定不如著作权法科学,对此最好加以修正。针对扼制侵权行为而言,我国立法规定有行政处罚、民事司法制裁以及刑事处罚。倘上述办法尚不足以扼制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似也未必能取得人们预期之功效。综上,作者赞同损害赔偿坚持补偿性赔偿原则。

2.损害赔偿范围

损害为权利因某一事实所蒙受的不利益。损害可分为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著作人格权受侵害得发生非财产损害。损害存在和否,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采差额说,[26即损害前后,财产价值之差额。又,损害包括所受损害(积极损害)和所失利益(消极损害)。我国台湾地区民法规定,依通常情形或依已定之计划、设备或其他非凡情事,可得预期利益,视为所失利益。依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尚需考虑损益相抵、过失相抵以及债务人生计。在确定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范围时,亦应考虑所失利益以及损益相抵等情形。我国在修订有关立法时,明确将“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开支”计入损害范围。律师强制主义国家将律师费用计入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27非强制主义国家将律师费用视为损害,认为律师费用的支出和侵权行为间存在因果关系,应由加害人支付,[28我国台湾地区实务上也持此种见解。[29我国立法将律师费用视为“合理开支”计入损害范围,有其道理。

3.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

有关司法解释对损害赔偿数额之计算方法作了大体相同的规定。需指出的是,在能够依权利人所减少的销售量乘以单位产品利润计算出权利人实际损害的情况下,就不应再利用侵权人销售量乘以单位侵权产品利润来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此方法计算出的数额是侵权所得数额,可能明显低于实际损失数额)。仅在实际损失依前种方法无法计算时,才得依侵害人违法所得计算方法来推定权利人的损失(这实为将侵害人违法所得推定为权利人损失,故不能和前一方法选择适用)。侵害人违法所得计算方法实系不当得利之所得计算方法。依不当得利规定请求返还不当得利时,当利得大于损害时,以损害为限,当损害大于利得时,以利得为限。

三、侵害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新问题

诉讼时效之适用范围各国立法规定不尽相同,诉讼时效的效力各国立法规定也存在差异。我国立法大体和德国立法体例接近。我国立法规定诉讼时效届满,请求权之基础权利并不丧失,但丧失请求国家强制力实现私法权利的效力。和德国法所不同者,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届满,人民法院应驳回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援用而非依当事人主张而援用,似未采抗辩权发生主义。

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可能导致发生两种请求权。一种为妨害防止、排除请求权,此种请求权的基础权利为知识产权本身这一支配性权利,此种请求权同于物权请求权。另一种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其基础权利为损害赔偿权。两者应如何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下面分别介绍。

1.妨害防止、排除请求权应适用之诉讼时效制度

侵害知识产权所生妨害防止、排除请求权同于物权请求权。对于物权请求权日本理论界通说认为不适用消灭时效,[30我国也有学者主张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31,我国已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也坚持同样的立场。德国学者则认为物权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32,我国台湾地区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认为,非依已登记不动产物权所生物权请求权有诉讼时效的适用。[33诉讼时效制度的根本目的正如郑玉波先生所言,在于维护已形成之新秩序,“此即时效制度存在之第一理由也”。[34作者认为保护权利固为重要,维护安宁秩序则为法的更高价值目标,不尊重既成之新秩序,将引起连锁反应,势必扰乱社会,并且权利人知道权利受侵害而不为权利主张,亦无保护之必要。是故,对物权请求权无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道理。依同理,侵害知识产权所生妨害排除、防止请求权也应适用诉讼时效。反对者并未指出侵害知识产权所生妨害排除、防止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而是认为侵害知识产权是对不作为义务的违反,每次侵害即每次作为都会产生新的请求权,连续的侵害行为导致请求权不断地产生,因而时效也将随之延伸[35.按照这种逻辑来理解,已经结束的侵害行为自不再存在排除请求权,而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当然立即发生新的请求权,而且此种请求权连续不间断地发生,因而只要主张权利时侵害行为还在发生自然不可能有时效的完成,所以永远也不会有请求权时效届满情况的成立,实际上也就是妨害排除、防止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现行司法解释正是基于这样的见解作出的。作者认为,上述反对者之见解,违反了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而长时间不为主张(依老实信用,假如权利人有理由相信侵害人很快会停止侵害或仅在较小规模上进行,而此后情况非如权利人估计者,非属权利人不行使权利情况,权利人知道真实情形后,应以重新发生新的侵害行为另行计算时效),其权利已失去保护价值,法律应保护新秩序而不应再保护旧秩序。再者,反对者将连续的侵害权利行为主观地将其无限切割为无数个独立侵害行为,这和生活观念不符(依此见解,继续性合同也将有无数个债权)。同时这在诉讼理论上也解释不通,依此见解就连续侵害行为提起侵权损害赔偿,岂不是无数个诉的合并。作者认为侵害知识产权妨害排除、防止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的起算自应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计算,“同一”侵害行为(以行为人、行为人目的、行为的规模以及不间断性等因素判定),无论持续时间长短,均应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行为发生之日计算诉讼时效,时效届满,权利人的权利自然丧失国家强制力的保护。但是,假如非“同一”侵害行为,例如侵害同一权利人的不同权利(如分别为出版和表演,但制造并销售或使用系同一行为)、侵害规模和地域范围的变化、停止侵害后又为同样的侵害、侵害营业活动非概括性的转移等,自然应当分别以知道或应当知道各个侵害行为发生之日分别计算各请求权时效。最后,需指出的是,为保护人格利益,侵害人格权行为所生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已为通识,但因此所生损害赔偿请求仍有诉讼时效的适用),因此侵害著作人格权者,其妨害排除、防止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2.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的适用

损害赔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这一点并无争议。诉讼时效如何起算,德国法律以请求权成立时起算,[36我国台湾地区民法规定请求权得以行使时起算,我国法律规定,以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损害赔偿请求权以“损害”存在为其成立要件,所以行使权利不仅要知道有侵权行为还应当知道确有损害发生。“至赔偿之数额,自应视其实际所受损害之程度以定其标准,如实际确定已受有损害,而其数额不能为确切之证实者,法院自可依其调查所得斟酌情形为之判定”。[37假如损害在加害行为结束后仍继续发生而权利人不能预见者,权利人就已知损害的赔偿请求权之时效自知道该损害时起算,而未知道损害部分的赔偿请求权自以后知道时起算(38)。现行司法解释的见解为摘要:假如侵权行为仍在继续,针对该行为的损害赔偿请求仍然保护,只是自起诉时向前推算两年内的损害赔偿请求给予保护。此项见解和其有关妨害排除、防止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见解不无关系,司法解释不区分妨害排除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的不同,认为基于同一侵权行为,停止侵害请求权不因时效届满而拒绝给予保护,那么赔偿请求权自然也无不给予保护的理由,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至起诉时不论期间长短一概给予保护,似乎完全否认时效制度的存在。于是将损害赔偿请求权主观切割,自起诉之日向前推算两年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无论距离自知道侵权之日时间长短一概给予保护,司法解释破坏了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否定了诉讼时效制度之目的,应予纠正。

四、损害知识产权诉讼的当事人资格新问题

知识产权表现为权利人对权利客体的排他的支配,但并不必须表现为权利人对权利的单独用益。通常情况下,权利人会通过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等方式许可他人使用权利,在此种情况下,假如有侵害权利的行为发生,何人得为主动当事人提起诉讼,也就是说何人和加害人间发生法律上利害关系。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权利人、独占被许可人、权利人不起诉时的排他被许可人、经授权的普通被许可人均可以提起诉讼。法国知识产权法典规定,权利人有权起诉,其他被许可人在催告后权利人仍不起诉者,皆可提起诉讼,日本专利法规定,权利人和独占被许可人可以提起诉讼,我国台湾地区法律规定,权利人可以起诉,独占被许可人在合同无相反约定情况下也可以起诉。可否为主动当事人,应以和加害人间是否存在法律上利害关系为判定标准。权利人权利为排他支配性权利,任何人都负有不作为义务,违反义务即侵害权利,权利人当然有救济的权利。而被许可人仅依许可合同取得债权,债权能否成为侵害客体存有争议,即使承认债权可为侵害客体者,也认为加害人须有加害债权的故意方构成对债权的侵害。(39)在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中难谓加害人有此故意。那么被许可人和加害人是否存在法律上之利害关系呢?加害人向市场提供同类替代产品,致使被许可人的潜在市场受到影响,受有事实上之利益损害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否有法律上之权利受侵害呢?依日本法律和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均已认独占被许可人使用权具对世性,加害人行为当然构成对其侵害,我国著作权法即规定了图书出版人享有对世性的专有出版权。商标法、专利法对此新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法律对此应明确规定,为司法解释提供法律根据。至于排他被许可人、普通被许可人依合同取得的权利不具有对世性,不和加害人发生直接的法律上利害关系。司法解释规定,经权利人明确授权后,被许可人可以提起诉讼。授权含义不清,给人以授予权的错觉。依债法理论,债务人因不可归责事由致使给付不能时,免除给付义务,如取得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请求权者,债权人得向债务人请求让和其损害赔偿请求权,或交付其所受领之赔偿物。许可人因加害人行为致使合同义务给付不能,即保证被许可人在约定条件下使用权利之义务给付不能,被许可人在从许可人处取得对加害人损害赔偿请求权后,和加害人形成法律上利害关系,方得提起诉讼。或者由许可人行使权利获得赔偿后,就被许可人所受损害向其交付。依此解释,被许可人取得主动当事人资格在理论上方算合乎逻辑。

注释摘要:

[1参见黄立摘要:《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史尚宽摘要:《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卡尔·拉伦茨著摘要:《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6页;迪特尔·梅迪库茨著摘要:《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2谢在全摘要:《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3有学者认为物权责任中的侵害不称侵权是玩文字游戏,参见郑成思摘要:《民法、民诉法和知识产权探究》,载《民商法探究》2003年第4期。

[4王泽鉴摘要:《民法物权〈通则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谢在全摘要:《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

[5鲍尔·施蒂尔纳摘要:《德国物权法》(上),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曼弗雷德·沃尔夫摘要:《物权法》,吴越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6王泽鉴摘要:《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7郑成思摘要:《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273页。

[8前引3,郑成思书。

[9在已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中规定了物权请求权。

[10参见王泽鉴摘要:《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前引1,迪特尔·梅迪库茨书,第61页。

[11前引5,曼弗雷德·沃尔夫书,第158页。

[12田山明辉著摘要:《物权法》,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13前引7,郑成思书,第255-271页。

[14前引6,王泽鉴书,第13页。

[15王泽鉴摘要:《民法学说和判例探究》(第五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16邱聪智摘要:《民法探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17前引[16,邱聪智书,第129-187页。

[18前引6,王泽鉴书,第16页。

[19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在论及侵权行为所侵害权利时均包括“聪明财产权”。

[20前引6,王泽鉴书,第172页。

[21前引7,郑成思书,第271页。

[22参见戴建志、陈旭主编摘要:《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探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23前引6,王泽鉴书,第7-8页。

[24参见于敏摘要:《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9页。

[25我国台湾地区规定侵权行为如属故意,法院得酌定损害额以上之赔偿,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有认为侵害知识产权应处惩罚性损害赔偿者,参见曾隆兴摘要:《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26参见曾世雄摘要:《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7参见狄特·克罗林庚著摘要:《德国民事诉讼法律和实务》,刘汉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8中村英郎著摘要:《新民事诉讼法讲议》,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29前引6,王泽鉴书,第219页。

[30前引[12,田山明辉书,第18页。

[31马俊驹、余延满著摘要:《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物权法草案也持同样立场。

[32前引1,卡尔·拉伦茨书,第334页;曼弗雷德·沃尔夫摘要:《物权法》,吴越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33前引4,王泽鉴书,第178页;前引4,谢在全书,第143页;前引1,史尚宽书,第631页。

[34郑玉波摘要:《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页。

[35郑成思摘要:《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36最近的修改参见朱岩编译摘要:《德国新债法条文及官方解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7前引6,王泽鉴书,第183页。

产权问题范文篇10

关键词:网络技术版权商标专利域名

知识产权和诽谤之争是网络争议案件的主要方面,各国法院所受理的网络争议中,知识产权案件特别是网络商标争议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网络技术手段的革新和世界范围内对网络技术手段应用程度的不断深人,书籍报刊、电影电视、音乐美术、软件程序等享有版权保护的作品,日益以电子数据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有偿或无偿地得以传播。被用以拓展市场业务范围,产品或服务信息广告、表明产品性能和经营者商誉的商标,在网络技术背景下更获得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与此相应,为便于网络使用者登录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域名体系,在商标制度之外,亦体现出某种类似于商标的便于人们识记的性能或特殊利益。而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使用特定字眼或名称所注册域名的存在,有可能引起其他网络使用者的误解或误导消费者,同时也可能导致某实体或相关商标持有人,因他人抢先注册的原因,而无法以其自身名称或其所持有商标为核心字眼注册域名,并使其不合理地蒙受损失。

一、版权和邻接权

版权和相关权利涵盖人类创造性财富的广泛领域,依该领域最富影响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规定,各种形式的创造性写作、计算机程序、数据库、音乐影像作品、绘画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所有文字和艺术作品,都受版权保护规则的调整;邻接权则包括任何将原始文字、艺术作品推向公众从而进一步创造的价值,这包括表演权、录音录像制作权和广播组织权等。电子数据技术可将所有此类素材数字化,并通过互动性的网络技术手段加以发表、传播、复制和储存。在当今信息技术条件下,互联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复制平台,人们在不损毫原作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在数量上不受限制地复制版权和邻接权作品,并可瞬间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播。

版权和邻接权作品被加以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的事实,在国际国内层面给各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首先是对因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型知识产权作品形态及利用方式该如何加以定性,某种特殊的数字化作品利用方式是否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无论在理论上抑或是在实践中都可能还是个未知数。从现行国际国内知识产权法律规则加以考察,版权人或邻接权持有人享有某种授权他人使用的控制权或获取某种报酬的权利,这其中自然关涉复制、制作和以一定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而当电子技术手段使享有知识产权的作品得以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和被加以复制时,所谓的复制或公之于众等此种基本行为,该如何加以定性则难免令人质疑,是否每一次对相关作品的复制、浏览、传输等利用行为均属版权保护法律调整之列?依《伯尔尼公约》之规定,任何方式或形式的复制均属公约调整之列。由此,对数字化的版权作品的利用均属公约保护之列,然而电脑内存对相关作品的短暂缓存,能否成其为版权保护法律制度下的复制,在国际国内法律层面仍不无疑问。

此外,近年来在网络版权和邻接权领域所产生的一些系列重要问题,亦引起了网络使用者、国际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充分关注。诸如电子背景下版权保护的范围、网络服务商的责任、电子背景下表演者的权利、数字电影电视与电台制作发行人的权利、在线版权信息链接重置与下载、数据库及数据信息来源者的权利保护、一定系统范围内成员共享音乐与影视作品、电子背景下的授权使用与电子版权管理等,凡此种种因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版权及邻接权保护问题,在给电子商务注人新的生命力的同时,也给理论研究及国际国内立法与司法实践部门带来迫在眉睫的冲击与挑战。

二、商标与其他标志

商标在商务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商标是消费者赖以选择商品,以及将产品制造者与流通市场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商标持有人排他性地使用商标的权利,一方面可以维护产品制造者与产品销售者的商誉,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防止消费者为他们所不期望的其他厂商所误导。特别是随着网络经济如潮般的发展,网络公司为确立其认知程度和良好信誉并确保其竞争力,热衷于维护其自身信誉和标记。在涉网交易中,消费者大多情况下都没有机会在获取商品或服务之前,面对面地与销售者进行交流并查验商品或服务,其决定接受商品或服务的原因往往并不来源于在线交易经验,相反更多地取决于对相关标记或品牌的认可。

有关网络商标的保护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存在某种一般共识,即对网络商标权益的法律保护范围,既不比现实世界中商标权的保护程度高,也不比现实世界中商标权的保护程度低。尽管网络商标权益之争自然地具有跨国界的属性,但是国际国内商标保护法律规则,依其一般属性都是在地域性基础上被予以适用的。在电子技术背景下,各国至少在目前阶段仍将固守属地主权观念,而不会顺应互联网等电子技术的发展而确立超国界的商标权保护规则。问题是相同或类似商标标识在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内的不同商品或服务领域,可以存在多个商标权利持有人,在人们并不习惯顾及地域范围或难以确定相关信息来源地域范围而接受商品或服务,或推广市场业务范围的网络技术背景下,以地域主权观念为基础的商标权益法律保护规则,必然受到质疑或产生域外效力。

全球范围内为数甚巨的包含商标或其他标识的域名,都并非商标持有人所注册,或由他人获准授权注册。此种域名的存在,因其所发挥的类似于商标的效能,在给商标持有人带来不正当竞争从而使其遭致损失的同时,也误导或欺骗了广大的消费者。域名抢注已越来越引起商标持有人和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部门的极大关注。商标持有人的商标除了在域名注册中被他人不当使用外,某些网络信息提供者或电子商务参与者,为吸引方便访客登录其网站,在其网页信息中包含他人所持有商标或标记、在搜索关键词中使用他人商标或标识、在他人网页中插人弹出窗口诱使访客点击或直接在此类窗口的显要位置使用他人的商标或标识、在他人网页或商标权标识项下利用软件技术设置网络浏览陷阱迫使访客浏览网页而难以自主选择、通过链接或重置使访客误认为自己登录并浏览了商标持有人的网页并获取了该网页所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信息,凡此种种因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给商标权及其相关权益维护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都极易引发新型的商标权益争议。由此,不可避免地使受案法院在电子技术背景下,面临着如何有效确定管辖权和适用法律,及如何确保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新型国际私法问题的时代考验。

三、域名

尽管在互联网领域并不存在为整个网络负责的一般组织,或金融或运行管理机构,但是为确保互联网的正常运行,依互联网的层级规范体系,必须存在某种能够担负起一定管理职能的特殊类型的管理部门。其中IP地址由四组数字组成,通过该组数字可确保计算机使用者发送并获取网络数据,同时反映其现实地理位置之所在。因为该种数字识记与使用的不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种与IP地址相对应但便于识记的域名体系应运而生。

与商标注册要求注册者使用或意欲使用所注册商标不同,域名的注册奉行谁先来谁先接受服务的规则,域名注册人在注册域名时并无使用域名的要求。因为域名所担负的代表IP地址的功能,在同一顶级域名下,两个实体不能使用相同的域名,不过不同实体可以在不同的顶级域名下以相同字眼注册域名。三级或四级甚至某些情形下的次级域的字眼,都可能是注册者所选择的,当其所选择的字眼与他人的名称、商标或其他标识相同或相似,使商标持有人难以以其所持有商标注册域名或容易迷惑误导他人时,则往往引发争议。此外,不同领域或不同国家的相同标识或字眼的商标持有人,就其所持有商标或其他标识正当地注册域名时,也可能引发争议。

域名体系给网络参与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表明其网络身份或标识的途径,但是其所担负的功能并非仅限于简单地表明其网络地理位置,而是可以给网络参与者提供一种便于识记或能产生某种商业或其他价值的颇佳存在位置。由此,以简洁的、大众化的、有特色的或有某种知名度的字眼或标识注册域名,便往往成其为当事人的首选。而用他人某种有一定影响的称谓或他人所持有商标注册域名,似乎较易达到注册者所预期的效果。问题是如此一来,其称谓被他人注册为域名的实体或相应商标持有人自己,反倒不能以相应字眼注册域名,由此便面临着或甘愿自身权益遭受损失,或掏腰包出高价购买他人所注册相关域名,或通过争议解决途径寻求救济以摆脱困境的选择。

近年来,商标持有人往往因他人注册与其商标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容易引起混淆的域名,而使自己面临着难以行使商标权利而遭受损害的风险,域名抢注已构成对商标持有人相应权利的严重威胁。所谓域名抢注,指的是某人出于恶意而精心地以侵犯他人商标或称谓的方式注册域名,这与前述不同商标持有人合法地竞相注册域名而引起的域名争议不同,恶意抢注者创建某网站并非因其对相关特殊商品、服务或名称等具有某种正当利益。

为解决商标持有人与其他精心地出于恶意注册域名的域名抢注者之间的冲突,确立有效的争议解决程序。UDRP争端解决政策要求所有顶级域名的持有者,在向ICANN(域名和数字分配网络公司)申请注册域名时,都必须遵守UDRP争端解决程序,从而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域名争端解决的国际机制。UDRP仅仅是试图反映现存法律的一种政策,其本身并非法律,由此那种认为各国现行法除了在证明相应争议商标权或服务标识的有效性之外,便与争议解决并不相干的观点颇值商榷。由此,即使UDRP争端解决程序在国际范围内广为接受,诸如此类下述一些颇为棘手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域名争议的有效解决,即一国法院对涉及受某内国法律保护的商标权的域名争议是否享有管辖权?在国际国内域名争议解决程序中败诉的域名持有人,是否处于如同在其他通常商业争议解决程序中败诉一样的处境?如果内国法院对某域名争议享有管辖权,是否即意味着该法院可就域名注册机构行使管辖权而发出撤销注册的命令?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对域名侵权案件判决的域外承认与执行有何影响?

四、专利

专利保护体系在确保技术革新与发展的同时,授予专利持有人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阻止他人以商业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独占性权利。此外,与此种独占权相协调,专利持有人有义务向公众披露专利信息资料。向公众披露专利技术信息的强制性义务,使他人有机会获取丰富的专利技术信息,从而在为技术转让提供方便的同时,亦有助于推进技术革新与发明。在电子技术背景下,除了网络技术的发展需以某种专利技术的披露与应用为条件外,网络本身亦为专利技术披露与革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以各种软硬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条件。然而,新型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也给传统专利保护体系带来冲击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