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激励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7:20:50

产权激励

产权激励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法人治理;产权;委托;激励约束

国有医院引入法人治理以培育并完善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当前解决部分卫生体制弊病和医院管理低效等问题的关键举措。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医院制度,是解决国有医院委托问题的有效手段。

l国有医院委托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有别于古典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在古典企业制度中,所有权、支配权、经营管理权等往往集中于出资人一身,而现代企业制度则使上述权力适度分离,并由不同主体控制。因此,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一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做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委托一”问题。

1932年,经济学家爱德弗-伯利和加得纳-米思斯就对委托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他们认为,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利益背离,即委托人也就是股东的利益追求在于投资收益的增加,而人却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为人带来权力与地位和相应的控制权收益。所以,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减少委托问题的出现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实质就是产权激励一约束机制的设计。

国有医院是由国家政府代表全民行使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全民财产的庞大性、复杂性和分散性,决定其最高的控制经营机构必然会进一步寻找下一级人,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形成所有权。同时,所有权也作为委托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下,委托人具体经营管理医院,形成经营权。由此可见,国有医院与国有企业一样.同样存在着委托一关系,由于治理结构设计不合理,其委托一问题更为严重。

1.1国有医院的委托一链比较长.信息不对称更为突出

从国有医院的产权制度来看,国有医院的资产作为全体国民的资产而存在,但全体国民的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全体国民不可能都作为所有者来直接管理和经营资产,而是要通过多层委托一的方式来间接加以管理。首先是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即初始委托人)与国家各级政府之间存在委托关系;其次是各级政府与国有医院人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在这个委托链中,各级政府身兼“两职”.既是第一层委托关系中的人,又是第二层委托关系中的委托人,是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和医院人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同时在医院内部也存在层层委托的关系这样一来,国有院的委托链过长,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源自初始委托人的监督和激励的作用在逐级的委托链中不断弱化。事实也证明作为终极所有者的全体国民不可能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国有医院的委托一关系实质上是具有间接性、多层性和复杂性的。

1.2国有医院产权主体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导致“内部人控制”

首先,在委托人方面,从法理上讲,我国国有医院是全民所有的,即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全体国民。然而就是由于这种高度分散的所有人关系,在现实经济关系中无法履行委托人的真正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是缺位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部门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造成了国有资产主体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其次,产权要进行交易,除了拥有产权的所有权主体需明确之外,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经营权的主体也必须是明确的,而且这些“权”的主体必须具备行使其权能的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享受合法的利益。而在我国国有医院中,作为国有资产委托人的所有者,其主体是“虚置”和不明确的,不能有效履行作为委托人的权利和责任;作为国有资产人的医院人,也不能有效履行作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因此在国有医院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人和人,也不可能存在现实意义上的委托一关系。同时,由于委托人的虚置,对于人的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往往产生“内部人控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有医院不仅存在风险,而且由于其委托一链冗长,各个层次上的委托人都不是财产的终极所有者,没有剩余索取权,不享受其经济利益,因此缺乏对经营管理者监督控制的积极性,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损害国家及人民的利益,由此形成委托风险。委托人和人都存在道德风险。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几十年中,政府不断放权让利,然而医院改革仅仅停留在分配制度、价格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微观层面。事实证明,这样是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效率和质量的,因为这些并不能解决产权主体缺位的本质性问题,也无法解决由此带来的委托一问题。产权制度改革无疑是一种解决委托人层面的问题的较好的途径之一。法人治理则为人的激励与约束提供了制度保障。

2国有医院的产权激励——约束与法人治理的现实意义

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意见》中指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医疗机构分类改革,继续深化公立医院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出资人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国家卫生部在2004年卫生系统工作重点中也指出,要“积极探索医疗行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多种有效模式,研究推进公立医院建立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试点。”国有医院的产权激励一约束与法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国有医院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问题。确定参与医院治理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包括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捐赠人或举办方(投资人)、董事会、院长、员工、患者以及供应商等,建立健全规范的医院内外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是医院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只有这一步理顺后,其他各方利益参与者才会有公平参与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并逐步通过市场化的绩效评价达成真正的平衡和共赢,最终完成国有医院的使命和宗旨。

法人治理是一个复杂的体制体系,是在契约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机制,既充分调动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又对各种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即形成相互制衡,保证各种利益主体自身的应有利益与权力。

3完善国有医院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法人治理的功用在于分权与制衡,实现产权激励与约束的功能,但并不是为了制衡而制衡,其最为核心的目的在于保证国有医院的科学决策和绩效的提高,其制衡机制是为保证医院科学决策而设计的。因此,法人治理从本质上讲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为减少成本、达到医院价值最大化,而就医院控制权、人的激励与约束所达成的一整套权利、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从狭义上来看,指的是在组织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投资者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其主要对策包括规范设置国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医院人激励一约束机制、建设和完善审计监督机制、改善医院外部治理环境等。

3.1规范设置国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设置国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完善国有医院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重新设置国有医院组织结构,形成由董(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分别负责决策、监督和执行三权分离的内部治理结构。

董(理)事会拥有医院产权交易和院长聘任的决策权,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出,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负责医院重大经营决策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包括制定医院经营目标,重大方针及管理原则;聘任院长或主要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与奖惩对医院经营活动予以监控;协调医院与股东、管理部门与股东的关系;提出医院结余分配方案供股东大会审议等。董(理)事会实行集体决策原则,这有利于协调众多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避免个人决策造成失误。董(理)事长是作为董(理)事会这个集体代表的医院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使董(理)事会沦为变相的董(理)事长的个人决策机构。而且,除董(理)事长是指定的医院法定代表之外,还可由董(理)事会决定某个或几个其他董事作为医院的代表董事,对外签约具有法律效力,但不能由每个董事自行代表医院,而且代表董事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防止各行其是。董(理)事会的职权与责任是一种对称关系,若是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给医院造成很大损失,则必须承担相应的受托责任。监事会代表出资人、社会和医院职工的利益执行监督权,可在一定范围直接选举产生,由不同利益代表组成。监事长由监事会产生,既能监视决策,又能监督经营,保证政府、医院和社会目标的一致协调。监事会对医院经营管理活动实施过程监督,通过必要的调查,获取监督对象的充分信息,定期召开会议交流调查情况,保证监督职能的切实履行等手段对人损害医院及社会利益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制止。

在执行(经营)机构中,建立以院长为首的一元化领导系统、指挥系统、管理系统,实行严格的院长负责制,这是法人治理结构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增强医院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的重要组织保证。医院院长由董(理)事会选聘,直接向董(理)事会负责,负责执行医院董(理)事会的决策,行使日常行政管理职能,定期向董(理)事会汇报经营管理情况,接受董(理)事会的监督。医院内设有医疗事务委员会和行政、经营管理委员会等作为院长重要的咨询机构,分别由医学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董(理)事会与院长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一关系,即董(理)事会委托院长行使医院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权。院长接受董(理)事会的聘任与委托,在医院内部有管理权,在医院外部有诉讼方面和诉讼之外的商业权。

3.2建立国有医院人激励一约束机制

建立国有医院人激励一约束机制的关键是解决责权利统一的问题,使得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为了形成有效的激励一约束机制,医院在产权制度上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必须保证权利转移与相应责任转移的对称性和同一性,在权利分离时能够受到相应的责任约束,也就是说医院人承担的风险与对医院的控制支配权相匹配。如果国有医院法人作为人在制度上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那么人便应当拥有对医院的有效控制和支配权;如果剩余风险责任主要由出资人也就是政府承担,那么出资人则需拥有对医院的控制支配权。在没有主体承担或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由谁承担剩余风险责任的条件下,即风险责任与对医院的控制支配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委托一机制难以形成,也就不可能产生完善的医院法人治理制度。一般来说,让渡控制权给人或人控制的董事会是具有合理性的,这有助于降低激励报酬的总成本。

激励与约束途径可以把医院绩效指标与医院管理者的考核、年度奖励、风险收入、持股经营、养老保险、风险抵押等相结合,加大对人的物质激励和约束力度。也可以试行年薪制,实行责任、风险和贡献相挂钩的薪酬制度,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此外,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激励手段还可以包括医院文化激励、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等。总之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3建设和完善审计监督机制

为增强经营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杜绝经营者负盈不负亏的行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对医院法人的选(竞)聘或任命对医院重大决策进行参与和控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对社会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审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对经营层与医院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相挂钩的管理考核办法,促使所有者、经营者、监督者均能到位。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制度,规范经营者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形成与运作,直接约束经营者的运营行为,对违法违纪者及时进行查处;对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严重亏损或资产大量流失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4改善医院外部治理环境

有效的法人治理不仅有赖于规范的医院内部治理结构,而且需要完善的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内部治理是解决出资人如何监督,控制管理层以使他们为股东的利益服务的控制程序和制度安排,外部治理则是指激励和约束人行为的以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外在制度安排。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说明,仅仅致力于内部治理机制的建立而忽视外部治理机制的培育和完善,改革则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产权激励范文篇2

HRBP员工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高层领导对HR三支柱模型的误解带来的HRBP员工实际工作受阻许多中小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的高层领导,由于缺乏对HR三支柱模型有机整体的认识,在企业中直接设立一个HRBP部门,让HRBP员工承担HRBP、HRCOE、HRSSC的全部职责;或者将原有的人力资源部门按工作职能划分为HRBP、HECOE、HRSSC三部门,让以往与业务部门有接触的HR人员担任HRBP员工的职位,并将此模式设置为HR三支柱模式建设的起点和终点,致使HRBP员工并不了解业务,加之组织中缺乏推动HR三支柱模型成功落地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技术保障、相关部门重视与支持等条件,使得HRBP员工在工作中屡屡受阻,极易打击HRBP员工的工作效能和工作积极性。缺乏业务部门的认同与支持业务部门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HRBP员工的终极服务部门,如果业务部门不信任、不配合HRBP员工的工作,则HRBP员工无法为业务部门创造价值,久而久之HRBP员工只能被业务部门认为是上级下派的“督查员”,两者的矛盾会逐渐浮现并恶化。王学莲于2018年对我国不同行业HRBP员工从业者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有48%的HRBP员工认为自己没有与业务部门建立亲密关系,31%的HRBP员工表示自己的日常工作没有得到业务部门的有效配合。这种现象具体表现分为三方面:第一,业务部门开展内部会议时,HRBP员工被排斥在外;第二,HRBP员工在业务部门执行新人力资源政策规定时,业务部门不配合HRBP员工的工作;第三,HRBP员工与业务部门就某些业务问题进行讨论时,若产生不同见解,业务部门怀疑HRBP员工对业务的掌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因此,业务部门对HRBP员工的不信任造成了HRBP员工难以真正开展工作。缺乏对HRBP员工针对性的培训在多数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中,HRBP员工是由传统HR员工直接转型,这就导致HRBP员工受原有工作思维的束缚,对业务的发展趋势和业务部门的需求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仅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出发进行工作,与组织业务活动脱节。经调查显示,68.5%的HRBP员工存在对企业业务学习的需求。但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培训没有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升级而进行完善,缺乏针对HRBP员工能力提升的培训计划。缺乏对职业生涯发展平台和服务的、有效打造在多数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中,HRBP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上仍采用旧有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和服务,缺乏对HRBP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和服务的转型升级和有效打造。具体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定制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没有结合HRBP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能力特征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服务;第二,缺乏全面性的职业发展服务,大部分企业仅提供职位晋升的发展规划服务,缺乏个人能力如创造力、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成长规划服务;第三,缺乏完善的个人展现平台和机会。这使得个人的职业发展愿景难以快速实现,无法有效激发HRBP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较低、工作动力较弱。

HRBP员工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中激励策略优化措施

产权激励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制度

一、对产权、产权制度与产权结构的认识

产权是指凭借对企业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处置,给所有者和占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产权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以表明产权主体对企业资产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广义的产权不仅包括所有权,而且还包括由所有权派生的权能,如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能。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清晰;二是产权结构合理化;三是产权具有可交易性和流动性;四是产权制度的设置必须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产权的基本特征是:(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产权主体由原来的单一主体分裂成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2)价值形态的资本运动和实物形态的资本运动分离。(3)经理阶层的形成。

企业产权结构是企业内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为协作生产而建立起来的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不同的产权结构就表现为不同的企业制度,就目前来看,产权结构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私人产权结构。企业主拥有全部产权,包括剩余索取权,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的权力以及经营决策权。(2)集体产权结构,即股份企业制度。这种产权结构不再具有单一持有者的私人性,表现为剩余索取权与监督其他要素的所有者的权力相分离。(3)社团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将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合二为一。社团制度的权力结构不再是等级制衡安排,而是靠外在的竞争力量和内在的合作利益结合在一起的联席格式。企业改革的实质是进行产权结构的选择,而公司制的集体产权结构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选择,也是改造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最佳选择。

二、激励与约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一)激励与约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由于制度的不成熟性和不规范性,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在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加以解决。(1)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国家,导致政府作为所有者直接介人企业经营与运作,既直接管理又不承担经济责任。这自然就失去了对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意义。(2)由于国有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那么企业领导人自然要由上级机关选任,并且他们的级别也是由行政部门确定的,他们的利益状况、地位的升迁都依赖于上级行政部门的安排。所以,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就偏离了经营者行为和市场行为。(3)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约束软化,导致激励与约束方面的偏差。一是在激励上存在着激励滞后、激励不到位、激励效应均分等问题;二是约束机制不健全,既缺少外部约束,又缺乏内部制衡,既影响效率的发挥,也为资产流失留下过大空间;三是激励与约束不对称,要么激励过重而约束不够,要么强调约束而忽视激励,甚至约束从实,激励从虚。实践证明,一个企业要搞好,至少需要3个基本的条件:(1)企业的体制与制度比较合理。(2)有一种或者几种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3)有一个优秀的经营者或经营者集体。在这3条当中,优秀的经营者和经营者集体往往又是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在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因此,要真正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除了要认真搞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以外,必须同时搞好企业经营者制度的创新,较快建立起一套现代企业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机制。

(二)产权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的前提与条件

1.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真正结合,就要使劳动者成为股东,财产所有要通过股权表现出来,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资者和利润分享者应是劳动者,实现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现代公有制必须恢复劳动者个人财产所有权,确立劳动者在经济上的主体地位。从价值形式看,财产属劳动者个人所有,从使用价值(实物)形式上看,则是社会化(公共)占有,两者的统一,即劳动者股份所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实现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必将过渡到从总体上看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具体地看等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因为劳动者可以普遍、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也就是说在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拥有和运用生产资料。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真正从理论上解释经营者和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财产激励形式存在的合理性。

2.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度前提。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的特征,只有在这种制度条件下,才能够分散经营风险,这时才会有两权分离,经营者集团也才可能出现,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才真正提到日程上来。企业制度决定企业家的选择机制和激励方式。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独立的法人财产、外部审计监督、所有者之间的资本民主制。其核心是坚持权利、责任对称的“有限责任”原则。企业有了这样一种制度,才能够规范所有者和员工(包括经理)的行为,维护所有者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客观判断企业的盈亏,形成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和企业家选择机制。

3.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条件。从外部条件来看,一是产权清晰或所有者到位,这是要解决谁来带给经营者激励的问题;二是建立和健全经营者的人才市场或经理市场,这是要解决经营者的筛选和产生机制问题。通过市场的竞争和筛选,形成一个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三是企业经营者范围的界定,这是要解决激励的实施对象问题。现在关于企业经营者有不同的界定,有的认为只有企业法人代表才是经营者,有的认为在股份制企业中,应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也有人认为应当包括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副职在内,还有人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应尊重企业经营者、科技人才和生产者的劳动,允许按其能力大小进行分配。总之,实施激励和约束,必须对此有一个清楚的界定。从内部条件来看,一是要实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收益与风险相对应;二是要采取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三是要正确处理工薪内收人和工薪外收人的关系。

三、对重构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考

(一)如何强化所有权主体对行使占有权机构的制约

认识和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占有权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之一。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有企业,实际上出现了所有权主体的“空缺”,行使占有权的政府机构已代行,或将所有权包容于占有权之中。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困境的内在的、主要的原因,只有从解决所有权和占有权这个主要矛盾人手,才能全面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使其改革和发展纳入正常轨道。(1)从法律上明确国有企业的权利体系,界定其所有权对占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的支配地位,以及这些权利各自的责任及其相互关系。(2)确立所有权主体对占有权支配、监督的各种具体权利,建立相应的民主法制机制,进一步明确这些权利与所有权的关系,建立健全一系列必要的社会机制,保证这些权利的实施。(3)明确行使占有权的机构公职人员的职责,使其行为纳人法制轨道。(4)明确企业的经营权,聘用合格经营者,使其依法经营。

(二)现代企业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是解决激励问题

激励和约束主要是解决好激励方面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长期偏离激励的方向。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说,“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体制不存在激励,而在于社会主义体制内的许多激励被误导了”。按斯氏的说法,这一被误导激励主要表现在:

1.社会主义“平等”意识对有效激励结构的障碍。激励结构的基本方向在于报酬必须按照绩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样才能形成激励效果。这恰恰是从不平均的前提出发的。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平等,尽可能地缩小这种激励差别,以牺牲效率来换取所谓的“公平”。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对平等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阻碍了有效激励结构的建立。国有企业激励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是从约束机制的角度去克服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缺乏激励机制的约束,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其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产权激励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已进人转换企业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冲突,出现企业“成本”问题。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如何将二者的利益紧密起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一、现代企业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前提与条件

(一)现代企业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前提

1、科斯的产权理论。科斯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产权结构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其能否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外部性较大的激励,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私有产权却能产生更为有效的利用资源的激励。

2、魏茨曼的共享经济理论。1984年,美国经济学教授马丁·魏茨曼提出了共享经济理论。他认为共享经济制度,使工人的劳动收人由固定的基本T资和利润共享部分组成,能使工人收人与公司的经营效益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科斯的产权理论和魏茨曼的共享经济理论为企业产权激励约束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现代企业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条件

1、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的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非公有制经济被正式提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并在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得到了确认。2004年新的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个人产权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2、混合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混合经济是产权多元化和资本社会化的产物。产权多元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前提,它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创造并享有财富的主体权利,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资本社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个人产权清晰,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新型“社会资本”,使资本的所有者可以同时也是控制者(经营者)。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的确立和混合经济格局的形成,从法律和制度上保护了个人产权,也使产权激励约束机制有了制度保证。

二、产权激励机制

企业产权的确立,意味着产权主体利益和责任区间的界限明确化,使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内在化.由此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一般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年薪制

年薪制在西方国家实行了几十年,效果非常明显。由于企业经营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且企业经营者还需要承担企业经营风险。所以西方国家都实行了高额年薪。如美国大公司中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平均年薪为65万美元。年薪制一般将经营者的年收人分为基本收人和风险收人两部分。基本收人(含岗位津贴)以反映经营者人力资本静态价值为原则;风险收人(含风险抵押金和效益工资)由企业当年资产经营目标及经营效益指标确定。

(二)经营者持股与“期股期权”制度

经营者持股与“期股期权”制度是国外非常重要的股权激励形式。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运用经营者持股和“期股期权”来协调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使经营者收人与对企业的贡献结合起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者可通过以下形式享有企业股权:

1、企业岗位股和绩效股。企业可通过为连续任职多年的有突出贡献的经营者设立“岗位股”和奖励“绩效股”的形式,让经营者持有企业部分股份,有利于形成长远激励作用。

2、将企业经营者的人力资本折价人股。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才能、管理能力属于人力资本,对企业经营效益具有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其经营管理才能可折价人股。

3、股票期权。期股是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与企业原先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企业增值了的股票。期权是投资者赋予企业经营者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以目前的市场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而在将来有利可图的时候出售的权力。股票期权的最大作用是按企业发展成果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使经营者个人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长期化,较好地解决了长期激励的问题。

4,管理者收购(MBO)。MBO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它是在传统并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者收购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外部融资机构帮助收购其所服务的企业股权,从而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控股股东的转变,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二合一。管理者收购可以使国有企业解决产权不明晰和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

三、产权约束作用

企业产权约束机制的建立,可有效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促使他们竭尽全力维护企业和股东利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企业对经营者的约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约束

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特征是投资者、经营者等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通过公司和企业的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和管理执行机构(经理)、监督机构(监事会),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仅保证各责任主体权力的享有,又提供了不同所有者权益实现的制度保障。在这种三权分立的体制下,经营者的行为将受到来自决策方、监督方及最高权力方的制约,投资者对经营者日常的约束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得到体现。

(二)法律约束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从外部强制规范经营者的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了经营者所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约束经营者不得滥用职权,不得损害企业和股东利益,规定经营者违法时应受到的惩罚。

(三)市场约束

1、经营者人才市场约束。完善的经营者人才市场,可随时根据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来判断其人力资本价值。业绩不良的经营者不仅会失去现有工作,而且很难再被其他企业聘用。经营者人才市场的约束迫使其注重企业效益,努力为企业工作。

产权激励范文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放管服改革;知识产权

1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响应提出的“积极发展民营企业”的号召,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截至2017年,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数为1809.77万个,民营控股企业占比超过97.0%,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专利申请81.70万件,占全国专利申请的77.80%,发明专利申请32.06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的77.4%,有效发明专利93.40万件,占全国有效发明专利的75.8%,成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最大贡献者。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受益匪浅。例如科技部、全国工商联制定的《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等13项重点任务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规定。各级政府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精准推动和扶持民营企业良性、健康、蓬勃发展。不折不扣贯彻创新研发激励政策,服务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推出真金白银“硬举措”,对民营企业一律平等对待,将创新研发激励政策落实到每一户符合享受条件的民营企业当中。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积极研究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强化创新研发激励政策的宣传辅导力度,优化执法人员服务质量,打造高效便利“软环境”,开展实地调研与走访活动,了解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充分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新常态”。

2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制定了多项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优化了执法质量,加强了司法保障,尽管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受益匪浅,但还是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2.1民营企业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体系混乱。我国目前有关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主要以部门规章、政府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分布于多部文件中,导致民营企业在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信息的搜集和获取方面难度较大;大部分激励政策是由于特定时期出现了热门的问题后,立法机关盲目制定的临时性政策,仅适用于特定时期、特定条件、特定情况、特定人群,适用周期短,可操作性低,受益范围窄,重叠交叉政策多,政策更新换代快,企业无法及时跟进不断变化的激励政策;大部分激励政策为普惠性激励政策,所以,政策门槛普遍较高,符合条件的政策主体往往仅限于规模以上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往往由于政策的高门槛被拒之门外。2.2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目前我国针对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管理部门除知识产权局外,商标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机关以及科技局、文化局等其他部门也涉及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管理工作,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不同部门适用适用法律不统一,权利义务标准不一致;跨地区经营企业管控能力分散,分头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执法人员缺乏专业化管理、自身素质偏低、执法过程中缺乏对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2.3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机制不健全。自2014年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知识产权法院后,部分地区在法院内部建立了知识产权法庭,但是各地知识产权法庭配置不合理,难以与逐年增多的知识产权案件相适应;由于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对审判人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判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还要具备应对各种科技创新相关知识的能力,但是基层法院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法官自由裁量权大,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2.4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度不够。民营企业由于自身企业规模小,管理能力差的特点,缺乏专利的申请意识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侵权意识,自主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与规模以上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创新积极性不高,专利质量偏低,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比例偏低;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混乱,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通常采取的是领导管理模式、专制式的决策等,导致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管理方式落后。

3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3.1完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立法体系。一是将现行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进行整合并完善,细化对民营企业发展有利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撤销对民营企业发展不利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合并现行相互重叠的创新研发激励政策,充分解决现行政策散乱繁杂的局面;二是协调并解决相互冲突的激励政策,必须从现实出发,统一区域激励政策,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激励政策,建立正确的政策价值观,规范政策制定主体、执行主体以及政策相对人,引导政策主体正确适用政策,降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冲突和执行主体的主观性过强;三是建立长期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为主导的政策机制,目前,各级政府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临时性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为保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远性、持续性和稳步性,应当将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临时性激励优惠政策逐步确立为长期激励政策;四是制定颁布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创新研发激励政策的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加大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3.2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一是应当建立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外部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知识产权局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商标、科技、文化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多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执法,加强执法公正性,内部建立跨地区联合办案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地区、跨领域知识产权案件快速移交、共同协作、共同审查,保证民营企业快速维权,降低民营企业维权成本;二是建立知识产权执法专业化管理机制,明确执法主体,建立统一执法标准,明确涉案企业权利义务,杜绝执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三是建立知识产权执法人员终身责任追究制和领导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具体职责,明确每名执法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违法责任有处可查。3.3健全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机制。针对目前我国各地知识产权法庭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各省、市应当根据各地民营企业数量、申请专利数量、以往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等综合情况考虑分配知识产权法庭的数量、地点;其次,应当建立专门的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官队伍,随着知识产权的不断发展,审判人员应当及时适应知识产权案件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培养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法官,定期进行知识产权等专业培训及考核,不仅有利于保障审判的质量和公正性,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对执法机关的司法监督职能,从而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利。3.4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重视度。一是建立并完善民营企业创新研发宣传长效机制,不定期地开展创新研发宣传、走访、问卷调查,并由有关部门组建“民营企业创新研发宣传队”,建立市县两级宣传创新研发协调工作机制,聘请省内法律专家、高校法律教授深入各市、县、区开展巡回讲座,提高民营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增加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和侵权意识;二是鼓励企业内部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专门管理,相关单位定期组织对专业人权的培训,及时传达最新的创新研发政策,了解企业在创新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处,充分保证民营企业与行政机关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三是鼓励产学研联合,通过高校、研究机构人才支持和帮扶民营企业创新研发,增加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提高民营企业专利质量。

4结语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快速发展的国内形势,国家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创新研发环境,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虽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依然面临着创新研发激励政策体系混乱,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司法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民营企业创新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但是通过积极的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完善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8-5-30.

[2]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Z].2018-12-27.

产权激励范文篇6

产权激励制度相配套的措施,保障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顺利开展。综合问卷分析的结论,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和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现状可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有效运行需要在企业组织内部采取内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倡导人本主义文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供自由工作环境四个方面。(一)优化企业治理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人力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整个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关键。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在完善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重新构筑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第一,保证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应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治理,明确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共同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允许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人力资本承载者与高新技术企业长期利益联系在一起,激发其继续投资并长期留在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能调整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理顺他们之间的职能定位,通过一系列途径实现产权多元化、清晰化。第二,保证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管理参与权。通过健全董事会、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治理,可以重塑董事会和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制衡关系,保证人力资本收益与权能对等,明确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确保企业内部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的分立与制衡。通过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越权与权力滥用,减少企业的决策风险,为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二)倡导人本主义文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提倡人本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才、重视人力资本,使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对具有较高层次需要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产权实现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第一,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把“人本主义”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各项工作中,表现出对员工更多的尊重、关心和信任。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努力与员工沟通感情,力争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理解、支持的关系。多方面多角度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员工需求,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他们主动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意识,在良好的氛围中保证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有效运行。第二,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关键要突出以人为本,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和人力资本承载者之间相互和谐。将和谐最广泛地引导到建设过程中,并通过高新技术人力资本的言行和实践,在一系列具体细节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只有真正以人为本才能造就和谐的企业关系,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才能为落实以产权为基础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辅助力量。(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但也要看到,任何创造性的工作,其成功都离不开探索,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大力倡导创新行为,为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展开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企业剩余,与此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工作的失败。第一,鼓励创新。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创新不仅仅是狭义的研发创新,而是涉及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从生产系统的设计、到分销渠道和潜在市场的开辟各方面、全方位的创新。要大力通过突出高新技术企业人员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捕捉日常行为中涌现的创新点并加以大力弘扬和倡导,形成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宽容失败。允许失败,意味着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创造性劳动的认可,把创新性工作的风险转移到了企业。对创新失败客观和宽容的态度,能给予企业员工最大的空间和心理宽容,使他们敢于犯错、勇于犯错,从失败中学习,在已有的经验成果上实现突破超越。从而在新的领域中敢为人先,当开拓者和先行者,进而在世界高新技术的前沿阵地标新立异。只有宽容失败,才能从根本上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四)提供自由工作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素质高,行为的目的性、自主性强,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可能会在员工心中产生压抑感,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效应的发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自由的工作环境,增强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效果。第一,构建出色的工作场所。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人员,尤其是优秀杰出人才,非常重视个人私有的空间,喜欢独立自主的自由。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尽可能减少规章制度对员工的约束,给予员工更多的自由度。同时,积极采取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提供员工工作所需的资本、物质方面的支持,以及对人力资源的自由调用,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第二,实施灵活的工作方式。灵活的工作方式不仅能满足科技型员工工作自主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缓解员工心理上的紧迫感,保证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持续进行。在目标确定的条件下,允许员工自己制定弹性的工作计划、安排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方式,许可在一定程度内员工自主调整目标,不仅满足了高新技术行业的工作特点,还可以为企业节省办公场地、降低费用开支、减少非人力资本投入,进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参与企业剩余分配收益额度。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外部保障制度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全方位的展开,还需要外部保障机制的通力配合,确保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准确程度,保障收益分配的合理性。综合前面问卷分析结论,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特点和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现状,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外部保障机制包括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市场、健全人力资本产权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人力资本股权化金融市场三个方面。(一)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市场要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必须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产权市场,推动人力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组合,以期能够真正衡量和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第一,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本产权市场的宏观调控。在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产权市场的建设中,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高新技术人力资本的长期和中长期规划,发挥其宏观管理、法规指导、协调仲裁等职能,确保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供求动态平衡。同时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落实情况的监督,避免因市场失灵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双方利益造成不合理分割。第二,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市场化定价制度。鉴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本度量成本较高,可以把市场作为一种商品价值的度量机制,度量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一方面,在人力资本产权市场中,交易双方根据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谈判,根据双方谈判过程中力量对比达成一个均衡的价格。另一方面,相同存量的人力资本通过市场因素的调整显示出相同的价格,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使高新技术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产权市场自由流动。第三,构建人力资本产权市场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市场的中介机构,健全和丰富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产权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服务功能越健全,服务内容越丰富,则越有益于降低高新技术人力资本市场交易成本,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配置的效率。另外也不能忽视信息网络特别是信息流通渠道的建设,努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二)健全人力资本产权相关法律制度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的分配不是剩余收益全部的特征,会导致少部分人力资本所有者乱用企业剩余控制权,谋求非法收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一定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予以配合,而国家法律法规可以发挥这种监督和约束作用。第一,消除对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性约束。高新技术人力资本有强烈的自由流动的心理动机,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这种动机和愿望决定了高新技术人力资本不会长期在一个企业发展,它需要通过流动寻求最佳的落脚点,实现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因此,要打破城乡分割、区域分割,规范政府行为,废除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取消不同地区人力资本进入的一切行政性障碍,让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人力资本产权自由选择,让市场机制成为控制高新技术人力资本流动的基本手段。第二,建立严格保护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法律制度。修改现行法律,明确人力资本产权的地位,确定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尊重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人力资本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所有者拥有企业产权,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其产权的实现。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法》,在明确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本产权的同时,也明确规定其所有者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做到权、责、利相匹配。(三)规范人力资本股权化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高新技术企业融通物质资本的场所,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上,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股权化信息高度对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力资本所有者压力,使其不敢乱用剩余控制权追逐个人私利。第一,完善和健全证券市场。首先要大力完善证券市场,健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硬化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开披露信息制度,严厉打击幕后交易、杜绝内幕消息的散发渠道。也要看到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健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人之力能全部完成。营造完善、健全的证券市场,必须广泛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大力贯彻实施。也还要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对证券市场中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以法制建设增强资本市场价格信号传递功能。第二,建立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传统会计只重视物质资本等非人力资本核算、忽略人力资本核算的模式不能凸现人力资本在企业利润创造中的价值,无法为高新技术企业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收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协调提供客观、有说服力的科学根据,最终导致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无法推行。因此,要尽快展开对人力资本会计的应用,协调和配套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本这一重要生产要素数量化、价值化,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实施。

产权激励范文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原因

一、产权、产权制度与企业发展

1、产权概念的界定

罗纳德H·科斯于1958—1959年间完成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被公认为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

科斯认为:“产权是对物品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施加的人为的或强制性限制而且是对这些使用进行选择时的排他性权利分配。”目前,学术界多采用菲吕博滕和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一文中的产权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本文采取的产权定义以国内学者袁庆明在《新制度经济学》(2005)一书中所做的概括为准:“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不是由个别权利构成的,而是一种权利束,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并统一呈现一种结构状态。”

2、产权制度与企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述评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即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而每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完善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郑兴山、唐元虎认为:合理的产权制度对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促进企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因素。其次,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资本实力以及对风险的态度,有助于树立当事人对企业稳定发展的信心。再次,产权制度还具有一定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可以有效协调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总之,合理的产权制度有助于加强对当事人的激励,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约束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及其产权制度的研究综述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古典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国内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几类。刘晓华认为民营企业在初创期,一般采取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古典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及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效率。鹿麟、王乃峰认为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约束的前提下,传统家族制度中的家长制权威以及家族成员间的高度认同感,都会降低民营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成本。

关于我国公司制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国内学者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叶晓华认为,部分民营企业改制后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对公司的根本意义和目的认识不足,改制只是为了赶潮流,企业实际运行中并没有切实按公司章程的要求去做,发挥作用的依然是那些旧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汤美芳认为,我国民营企业改制只是一种形式,其本身并没有按规范的法人公司运作,缺乏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权仍深受出资者个人财产权的干扰和控制,企业不可能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存在。

三、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

1、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的前提

民营企业初期的古典家族企业产权制度重点在于确定家族成员的各项权利和义务,至于企业与外界相关部门的产权关系则很少涉及,或者在当时并没有必要涉及。由于企业初期主要采取业主制或合伙制的组织形式,根本没有法人的存在,企业法人财产权也因此并没有引起重视。公司制改制,对民营企业而言,不应仅仅体现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上,更应该予以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内部的产权制度转变,即企业在运行中是否做到了法人财产权和出资者个人财产权的彻底分离,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公司产权制度,因为公司产权制度的完善,是民营企业改制能够获得最后成功的关键。公司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法人制度,即法人财产权的存在及其独立发挥作用,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个人财产权的严格分离,是确保法人财产权各项权利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个人财产权不干预企业经营的情况下,作为法人的企业才能切实运用法人财产进行一切经济活动。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有着特殊的成长历程,多数企业的创业者都已经习惯把企业的财产看作自己个人的财产,在日常经营中也很少区别两者,鉴于这种经营传统的影响,即使在民营企业改制以后,企业主对公司法人财产的认识仍然没有彻底的改变,出资者个人财产仍然与法人财产混在一起,没有清晰的界定。法人财产权在民营企业中实施的意义,关键就在于减少甚至杜绝出资者个人对企业经营的干预,保证企业可以按照公司制的规范化要求进行日常活动,而不用担心企业财产被个人财产侵占,使法人财产保持其完整性和永续性。公司产权制度对法人财产权还提供一种隐形的制度保护,因为,任何出资者个人是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处置法人财产的,在公司存续期间,法人财产是不允许被割裂或者抽调的。这不仅排除了企业经营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利于经营者和内部员工形成稳定的工作预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发展。

2、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各个产权主体参与收益分配的保障

为了激发每个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民营企业需要制定与企业发展相应的收益分配规则,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关键要看收益分配规则是否公平合理。然而,规则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企业产权制度密切相关的。

在民营企业中,产权制度是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创业积极性,促进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的一种基本制度,它通过收益分配机制确保了每个产权主体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为这种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只有各个产权主体的收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积极地去寻求市场机会,把其所拥有的要素投资到具有更高效率的用途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产权制度对民营企业各个产权主体的权利还提供着一种保护,即每个要素所有者的报酬都是取决于其所提供的要素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以刺激各个产权主体为了获取更多的报酬而在经济活动中供给更多的资源,同时不断提高资源的质量。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经济利益协调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经济关系和谐的前提要求人们提供的要素要与其获得的贡献相一致。因为,在有些利益不协调的地方,或由于产权边界不清晰而引起纷争,或产权主体的权利受到侵害等。企业内部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收益分配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产权主体的积极性,而产权制度则可以通过权利的界定来明确从事某项活动当事人的预期收益,使人们获得收益的多少首先取决于他们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确保要素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报酬,调节产权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协调企业内部关系。

3、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健全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激励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永恒话题,只要有生产活动就必然存在激励问题,源于产权关系而产生的激励作用,使产权成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企业激励机制的设立实质上是出资人通过设置一个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监控经营者行为,促使经营者把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采用的主要激励机制是传统的薪酬制度,这种机制重在评价事后结果进而对员工提供一种激励,而忽视了对员工的事前激励,因此不能有效地发挥员工主动性,企业难免遭受一定的效率损失。

产权制度在健全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权制度为经济活动确立了竞争规则,这些明确的竞争规则明确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组合,消除了产权主体行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民营企业内部产权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各个产权主体提供了有效信息,稳定了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其次,产权制度可以起到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民营企业中,产权主体得到的激励刺激无非来源于经济活动成本的降低。既然产权制度明确了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肯定与维护了产权主体的利益,降低了产权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那么就为其行为提供了一种内在动力,增加了其获得的收益,自然实现了对产权主体的激励。

四、产权制度是民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与稀缺资源之间的一种关系,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社会都必然出现人与人之间为分享现有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为了减少由于冲突所带来的各种资源浪费,合理产权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尤其重要。民营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经营中难免要面临资源的选择,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率,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我国民营企业完善公司产权制度的一大目标。

民营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是指资源从低效领域向高效领域的流动过程,实质上代表着各种资源的所有者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把资源配置到预期收益最大领域的过程。只有公司产权制度完善,才能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的作用。因为,公司产权制度为民营企业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企业内部产权主体只有在责、权、利统一的情况下,才会积极地寻求市场机会,争取把资源运用到更高效率的用途上,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明确,有助于减少产权交易中的各种矛盾,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权的高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民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员工完成的,因此,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将直接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率。完善的产权制度既可以让员工拥有一种公平感,又可以稳定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而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员工的这种不断创新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五、产权制度是提高民营企业信用的关键

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易秩序规范的信用经济。产权是信用和秩序的基础,产权制度是企业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的依据。因为市场交换的实质是市场主体之间的产权交换,企业为追求产权,就必须诚实履行信用并遵守市场秩序。有了产权,企业才有履行信用的能力;有了产权,企业不守信用或违背市场秩序就会被剥夺产权,甚至造成企业无法继续经营最终可能导致破产,这就形成了企业履行信用和遵守秩序的压力。可见,产权制度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规范企业成员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交换行为(产权交换),树立良好的信用度,并打击失信者,力求从信用的根源处着手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重塑信用,减少民营企业间出现的各种失信行为,降低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道德成本支付,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虽然,造成我国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因素很多,如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的问题、社会经济体制的问题、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的问题等。但是,完善的产权制度才是建立良好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产权归属清晰可以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明确界定交易的预期收益,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使交易双方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会向其他经济主体推卸责任,这样就使交易双方有了守信履约的压力。只有完善公司产权制度,鼓励民营企业重塑信誉、诚信经营,才是提高经营效率的根本。

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意义重大,只有认清此举的原因,从企业实际出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产权制度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民营企业的新腾飞。

【参考文献】

[1]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

[2]科斯、诺思、阿尔奇安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3]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郑兴山、唐元虎:产权制度和企业绩效[J].经济体制改革,2001(1).

[5]刘晓华:论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3(S1).

[6]鹿麟、王乃峰: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2).

[7]叶晓华:“建制”如何带来“转机”——析有限责任公司“穿新鞋走老路”[J].上海企业,1995(5).

产权激励范文篇8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权国企管理激励机制

“人”与“物”是构成企业良性运作的基本要素,但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意识淡薄,产权制度失衡,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见物不见人”,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与改革国企管理的新视角,对实现国企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引入

1.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特征

产权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产权按存在形态不同可以划分为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无形产权中人力资本产权是最重要的一种。由于人相对于物的特性,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有一定困难,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这“四权”为人力资本产权研究的核心。所有权是指人力资本的最终归属;使用权是指使用人力资本的权力,即让人才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劳动生产物品和劳务;支配权是指安排、配置人力资本的权力,其目的达到人力资本的最佳配置。人力资本所有者既可以拥有全部“四权”,也可以通过产权交易,转让某些权力。

人力资本产权与其他产权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它们都具有排他性、可交易性和收益性,其独特性表现在:第一,人力资本所有权与其载体的不可分性。尽管人力资本所有权与其载体的不可分性仍然存在争论,但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来看,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过去的学习、经历、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即使外部投资巨大,没有个人的体力、精力、时间等的综合积累也无法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第二,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不完整性。在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中,其产权中的相关权力只是部分转让,如在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中,保留所有权、经营权,而转让使用权和支配权。一旦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发现有不利于自身的信息,便会公开或隐蔽地关闭部分或全部的权力,这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本的使用量;第三,人力资本所有者收益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重要区别在于其主观能动性,因此,人力资本的价值难以确定。同时,人力资本的价值受社会制度、经济发展、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经验的增加、技能的熟练等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可能增值,也可能贬值。由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难以确定。

2.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价值

理论上看,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弥补了产权研究的空缺。长期以来,产权的研究集中在对物质资本产权的研究上,对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产权来研究却相对忽视,从而导致在产权理论研究中出现“物”重“人”轻的不平衡现象。人力资本产权研究使产权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趋于和谐,理论构架更加完整与牢固。从实践上看,人力资本产权研究的产生符合了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企业改变过去认识与对待人力资本的方式,有效促进人力资本的产权交易与潜能发挥,对企业效绩的提升起到了实质性的导向作用。同时,人力资本产权还促进了社会与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对国企管理改革的启示

1.树立“人本”的管理思想

人力资本产权将传统企业关注的焦点从“物”移到“人”,重视人在企业中潜能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并从产权的角度将人力资本产权化,尊重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因此,人力资本产权要求在国有企业的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应当树立“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情感管理;文化管理”,人在企业的效绩中起关键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本的潜力与价值,尊重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避免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和自贬。

2.建立明晰的国企人力资本产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对于人力资本产权,同样存在产权明晰的问题。而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动力衰微,企业人力资本形成存在逆向选择、难以为继的危机;人力资本的激励、约束与管理机制效率底下,职工的利益和地位得不到明显体现。因此,要提高企业效益,必须明确人力资本的产权,体现责任重大的高层经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职工的权力与地位,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对其产生约束,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效绩。

3.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机制

产权激励范文篇9

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界定

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界定的意义在于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进行交易,达到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通过对农业科技资源的产权界定不仅可以为农业科技资源的共享和流动营造良好环境,而且可以为完善农业科技资源的法律政策、制度措施等提供基础和保障。通过对农业科技资源的产权界定,可以明确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主体和客体,便于政府进行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制定出明确目的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农业科技资源法律法规,使农业科技方面的政策法规得以真正落实,维护农业科技资源管理上的公共利益。由于受历史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视农业技术为公共产品,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申请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够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大,导致可以真正用来交易且产权明晰的农业技术并不够多,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数量和规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所谓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界定是指: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所有权和与所有权相关的物权的归属以及已经存在的现实关系予以承认、巩固和保护,实质上是把各种不同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主体的客体范围及其权利边界进行较为严格地划分。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是指农业科技活动中所涉及的农业科技人力、财力、物力及信息和组织制度等要素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的统称。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界定的含义有3层:明晰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主体;明晰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客体;明确与农业科技资源相关的利益分享规则。对农业科技资源产权进行界定是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制度建立的出发点,如果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得不到明确的界定,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就很难保证有效公平,农业科技资源主体的利益就会遭到侵犯,更进一步地讲,要使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成为可交易、可转让的产权,其边界就必须是清晰的,因为边界的清晰是保证农业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由于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具有广泛意义的公有性和一定程度的公共性,相对于工业技术产权的界定来说,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界定就更加复杂。既然明确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安排对于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是有效的呢?也就是说有效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特征是什么呢?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排他性;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可转让性;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有效保护。为了保证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制度,即指由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关系与产权规则相结合而成的能够对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关系进行有效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制度能够降低农业经济活动科技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制度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外部性内部化。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只有当内在化的所得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产权的发展才有利于使外部性内部化。现实世界是非完全竞争的,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外部性问题。所以,也可以认为,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农业科技活动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将外部性进行内部化。(2)激励与约束功能。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会影响和激励农业科技资源拥有者的行为,这是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如果科技资源相关主体的利益通过明确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得到一定的肯定和适度保护,那么相关主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就有了保证,因此,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激励功能就通过利益机制这个环节得以实现。与此相反,如果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不够明晰,利益关系比较模糊,则势必导致相关主体失去动力,失去农业科技资源交流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农业科技运行效率的低下。由此可见,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激励功能是很巨大的,而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激励又取决于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明晰,如果农业科技资源的产权越明晰,那么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激励功能就越强;反之激励功能就越弱。约束是与激励相辅相成的一种反面的激励。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约束功能表现为产权的责任约束,即在界定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时,不仅要明确相关主体的利益,更应明确当事人的责任,使相关主体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获悉侵权或越权的后果或所要付出的代价。(3)资源配置功能。合适的产权安排,是生产资源得以有效使用和优化配置的先决条件。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促进农业科技运行高效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安排对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而农业科技资源产权能够增进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动力源泉则在于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激励功能。产权是财产及其相应的权利,它与利润动机结合在一起给人们提供了行动动机。完善和规范明确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及其合理的界定是农业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由于产权悖论的存在,农业科技资源的产权界定总是不完备的。实践证明,各国的发展离不开产权制度的有效运转,然而产权制度不是万能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需要一系列环节的协调作用,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即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安排不合理,将会导致整个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机制的失灵,其结果就是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失效,农业科技运行效率低下,相应地社会运行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影响,可以用图1作概括。

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分解

产权分解是相对于产权的完全占有而言的[11]。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分解在通过风险和收益的重新配置而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与农业科技资源有关的权利和责任界定的复杂性。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分解的含义包括主体结构、客体结构和权利结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主体是指农业科技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归属者,主要包括国家、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等。科技资源产权的客体是指各类形式的科技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科技成果。根据农业科技资源的构成要素可以将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客体结构分解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产权、农业科技物力资源产权、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产权、农业科技资本产权和农业科技成果产权等。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权利结构是指作为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主体对之实施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基本权利的总称,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结构逐渐优化也是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可分割性。农业科技资源产权是由许多产权组成的一个活动框架,可以拆分。其原因在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权主体以资源的不同形态来控制资源,这就使得原本合一的产权发生分离,从而使之散落在不同的产权主体手中,这就形成了同一资源上的特定产权而构成的一个产权束。因此,虽然对农业科技资源本身进行产权分割存在一定的难度,可是在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层次上的分离,却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农业科技资源某些公共产权属性,使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变得更加容易流动和交换,增强农业科技资源产权交易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详细的农业科技资源产权分解体系见图2。四、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优化经济效率是现代产权理论研究的核心,而研究产权配置与经济效率关系的最基本理论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论证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法定产权制度不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任何产权分配状况都会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为此,应注重农业科技资源产权的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构建相对完整的产权。要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利益分配与保障的均衡,需要借助市场机制的配置功能,市场机制利益配置功能的发挥,则必须建立在产权界定明晰的基础上。因为共享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与保障的前提是市场主体对其交换的资源享有产权,只有在完善产权的基础上,市场机制才可能促使资源拥有者和使用者产生高效利用资源的意愿。这种意愿需通过建立特定的个人对特定资源的排他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来实现。产权越完整,则个人有效利用资源的意愿会更强烈,所获得的收益也会更多。产权的模糊及残缺会影响所有者对他所投入的使用的预期,也会影响资产对所有者及其他人的价值,以及作为其结果的交易形成,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完整产权是指资产拥有者对其资产有排他的使用权、收益的独享权以及自由的转让权;而产权残缺是指对一种物品、资产或资源的控制权与收益权相分离的现象。产权残缺的实质是产权受到残损而不完整的情况。残缺的产权制度下,有收益权而无控制权的人不会考虑资源损耗的代价而去拼命地追求利益;有控制权而无收益权的人也不会认真地去改进控制方法提高效益,这样的结果就是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产权制度具有的引导人们经济行为、保证资源最优配置的性质与功能就要受到扼杀。因此,需要构建完整的产权体系。(2)建立农业科技产权的补偿机制。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即大部分农业科技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容易出现“免费搭车”和知识产权保护难等问题。农业科研虽然回报率很高,但是迄今还找不到一种制度安排,可以把这个部门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目前企业参与农业研究,也仅限于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部分。农业科技的这种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各国政府在农业技术的输出、输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国家设立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国家补偿机制,资助优秀发明创新申请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使农业技术创新有足够发展动力,真正可持续发展。对那些公益性强、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技术”,应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资助或补贴并向农民无偿地提供,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顺利推进;而对那些具有排他性、容易界定产权的“私人技术”,则可以借助市场机制,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而我国技术市场不发达,交易成本高阻碍了农业技术产权的流动。我国农业技术市场起步较晚,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产权估价系统和农业技术信息网络系统等中介组织,使农业技术产权得不到科学准确的技术经济估价,致使用户找不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找不到实施者,导致农业技术产权流动不畅,技术效率低,因此要积极培育农业技术市场。(3)进行农业科技产权的适度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是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对自己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其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主要包括植物品种权、农业专利权和农业科学成果及公共技术产权等方面。受产业特征的影响,农业知识产权除具有排他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知识产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易扩散性、权利主体的难以控制性、产权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完善司法保护中的各项制度,强化权利人自我救济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增强执法力度,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农业人力资本产权的保护主要应该对农业科技人员所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条件的转化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农业科技信息产权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开放共享,当然注意舆情导向,对于正面的科学的农业科技信息要及时积极传播,以惠及农业经济的发展;而针对片面的农业科技信息要及时进行澄清,消除负面影响以免误导农民。针对农业科技物力资源产权尤其是农业科技设备、农业科研试验场地等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新的《科技进步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补偿实现共享,从而提高农业科技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作者:杨传喜张俊飚徐顽强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产权激励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产权界定

产权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合理的产权安排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产权激励功能。新制度经济学将产权结构作为分析组织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产权界定和合理的产权关系能极大地提高组织效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由于农民投入资产的多样性和组织的特殊性,产权安排无疑是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制度对合作组织自身的经营发展和成员利益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特征

一般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涉及:(1)所有权,如所有权的建立、成员权利的限制、所有权的流动等;(2)剩余索取权,如获得组织收益的正当性、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的归属权等。国际合作社联盟制定的合作社原则基本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特征:第一,自愿和成员资格开放。合作社是一种自愿组织,对所有能够使用其服务和愿意接受成员责任的人开放,没有性别、社会地位、种族、政治和宗教歧视。第二,成员经济参与。社员向合作社提供等额资本金,并实行民主控制。资本金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公共财产,社员只取得有限资本金补偿。盈余中至少一部分不可分割,用作合作社发展需要的储备金,其余可按社员与合作社交易份额分配,或用于支持社员批准的其他活动。

然而,合作社的产权结构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质疑。由于合作社原则的规定和特殊的所有权形式,形成了合作社独特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其一,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权被限定在合作社合约框架下的惠顾者群体中,剩余索取权不能开放地交易。以人合为基础组建的合作社要谋求发展和完成社会功能必须形成积累,积累来源于销售利润,但积累一般不能分割,以后加入的成员可免费享有积累带来的效益,社员离开合作社不能带走这部分积累,除非合作社破产。其二,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组织没有独立的所有权,只有大致相同份额的货币价值求赎权。由于成员资格被严格的限制在惠顾者中,社员加入和退出要经过合作社的审批,实际上所有涉及个人股份的决定都是由合作社做出的,而合作社不供分配的公积金在性质上是共有的,服从于集体决策。

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形成了合作社的共有产权,共有产权是一种未清晰界定的产权,这种未清晰界定的产权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一方面,诱致组织内部成员对合作社过度使用。哈丁的“公用地悲剧”分析了共有财产有被过度使用的倾向,直至个人使用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对合作社过度使用表现为与合作社的过度交易和过度使用合作社提供的免费服务,合作社成员在合作社提供较优价格、市场行情较差和使用服务的净收益大于零时存在过度使用的可能。另一方面,外部人存在获取组织内部共有财产的可能性。由于合作社实行开放的社员资格制度,意味着新社员可与老社员享有同样的投资和惠顾权,新加入的社员在不需要支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可以同等的机会获得合作社资源,这种机制激发了外部人攫取动机,导致人们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持观望态度,而在合作社经营较好、积累增加时加入合作社。可见,这种未清晰界定的共有产权减弱了社员的投资激励。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特征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关系表现为:进入自愿,退出自由;社员认购股份,投资入股;资本报酬和按交易额返还利润并举;股份不可转让或交易;有一定的公共积累。专业协会在产权安排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它并不要求会员入股,只需缴纳少量会费便可成为会员,协会一般只开展技术服务、信息和营销服务,没有利润供分配和积累。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和自身实力的增强,专业协会有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演变的趋势。

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分析,体现以下特征:(1)产权主体多元化。合作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企业等组建的,一部分是由种养大户发起成立的,这些领办者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控制者及剩余索取者,一般农户只是合作社的使用者,他们是合作社中的弱势群体,对组织发展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激励。这种组织成员的多样性和非对等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组织成员的异质性,对利益的耦合认同程度较低。组织的民办性质被扭曲,原始股本的权益受到实际的侵犯。(2)政府资助。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大部分都得到过政府资金的扶持。政府扶持资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一般属不可分配资本,被归于积累基金,这部分资金在产权上尚不明确。由于政府的无偿资助,导致合作社的投机倾向,这部分资金在使用和分配上缺乏有效监督,资金使用效率不能有效提高。(3)公共积累。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建立在共有资产基础上的,共有资产中必然包括一部分积累资金。公共积累的产生基础是社员们的惠顾,提成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如前所述,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形成了合作社的共有产权,共有产权是一种未清晰界定的产权,理论上讲应该归为社员集体所有,但实际上社员确实感受不到所有者的权益,集体所有目前还是混沌的状态。

三、立法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问题

我国于2006年10月31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界定了合作社的法人产权和个人产权。关于法人产权的界定,规定合作社对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补助形成的和社会捐赠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承担与其资产相应的责任。关于个人产权的界定:第一,合作社为其成员设立成员账户,用以记载成员出资、公积金份额和交易量(额);第二,合作社成员以自己在合作社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合作社承担责任;第三,可分配盈余首先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第四,成员退出时,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

法律对合作社成员财产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农民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清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人产权和法人产权,对公共积累的个人量化克服了传统合作社产权模糊的弊端。

然而,立法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产权界定仍然模糊

首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投资主体涉及供销社、农资公司、龙头企业等,企业法人投资占主体地位,农户投入股金有限,由于投资主体特别是国有投资主体无法实现人格化的产权,致使产权界定仍不十分清晰。其次,产权模糊表现在对个人产权的界定上。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在创立初期没有将产权明确到个人,这种模糊的原始产权在组织发展壮大后进一步强化,致使个人产权难以清晰界定。

(二)产权安排缺乏激励

法律规定合作社的公积金制度为:不设定法定公积金制度,是否提取由合作社自己决定;公积金量化到个人账户;成员退社时可带走相应账户内的公积金[7]。这种规定不利于合作社稳定发展和形成有效的投资机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是资金短缺,在农民普遍经济实力匮乏的前提下,合作组织的公共积累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法律规定的公积金制度将使合作社的资金基础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合作社成员具有的分配盈余的倾向和退社时带走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产权安排,使合作组织缺乏投资激励和稳定发展的基础,容易导致“有利就合、无利就散、遇险就垮”的现象。

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建设

产权建设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竞争优势和较高绩效的制度基础,它的保障功能、配置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是合作社成员确立市场主体地位,作为“理性人”进行高效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从经营组织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明晰个人产权机制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该具有明确的产权机制,主要是个人产权明晰。基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合作组织成员应当通过缴纳股金以取得社员资格,不管涉及到多少个投资者,不论是资金入股,还是以实物、劳务、技术入股,合作组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为其成员建立账户等明晰产权。这样还可以明晰合作组织与相关组织的产权边界,尤其是与所依托单位的产权关系,避免对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增量资产不能准确分割,形成纠纷。清晰的个人产权能够使组织成员真正享有组织的决策权、剩余索取权和对组织净资产的处置权,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组织成员的利益不受侵犯,发挥对组织成员的激励作用。

(二)界定公共积累产权

传统合作社的公共积累的模糊产权具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但对合作社公共积累的产权界定,应当从界定产权的成本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来讲,在合作社发展的初期,合作组织公共积累的数额较少,将这些积累明确到每个成员的成本较高,而建立排他性产权阻止其他农民入社所带来的收益可能不抵合作组织吸收新成员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合作社花费资源创立的使合作社股权可转让的手段给社员带来的股权增值也可能得不偿失。也就是说,当界定产权的成本高于其所带来的收益时,合作社公共积累的模糊产权是一种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

当合作社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对公共积累的产权界定能够带来净收益时,产生了界定这部分资产产权的必要性。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将每年形成的公共积累量化给社员,以此明确公共积累形成的收益归属。基于这种公共积累产权激励功能的弱化,在合作社成员退出时,可以带走缴纳的出资额,公共积累部分即使得以量化,也不能分配,但可以采取继承或内部转让等办法。这种产权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融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发展。公务员之家

综上所述,总体看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界定是参与方权衡产权界定成本收益后的均衡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个人产权界定基本清晰,法人产权也逐渐向明确化方向发展,但对由公共积累和政府资助资金形成的共有资产产权界定尚不明确,其原因可能是:第一,我国农民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自身积累机制不健全,合作社积累量少,产生的收益不多,界定产权会得不偿失。第二,由于界定产权的技术限制,导致产权界定的成本过高。第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依托相关组织或单位建立的,在实际运行中被依托者成为合作社的主要控制者,小股东或合作社其他成员对其影响力微弱,产权模糊的共有资产实际操控在这些大股东手中,从而造成对产权进行明确界定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振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4(3).

[2]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6).

[3]陆学艺.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J],湘潭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