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工作通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3:49:34

保障工作通知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1

为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04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区,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努力开拓就业渠道,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认真执行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2万个,帮扶2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要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劳动者为重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2004年全市再就业培训1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万名。

二、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的要求,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将应参保对象依法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2004年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新增4万人。要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做到应收尽收。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5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步提高。

扎实推进失业保险工作,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力度,确保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万人,基金征缴5250万元。

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改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2004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5万人以上。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办法。

三、强化劳动用工管理,依法规范劳动关系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今年就业再就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保障方面的目标任务,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市、区),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平等就业。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万人;引导和帮助1.56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7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贯彻落实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帮扶政策,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就业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二、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工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从城镇为主向覆盖城乡转变、从城镇职工为主向城乡居民转变。

养老保险。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年新增企业参保人数5.5万人。同时,全面启动农民工“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确保在本市范围内转移畅通。稳步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无参保的城乡高龄老年人员生活补助制度等试点工作,努力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工作,推动落实保障资金,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接转通道。

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引导居民积极参保,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32万人,参保率达到60%以上。全面实施城镇居民两年一次的城镇参保居民健康体检。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抓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万人。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继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万人。研究制定关于失业保险促进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改革失业保险待遇计发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工伤生育保险。着力巩固并扩大工伤保险扩面成果,完善商贸住宿餐饮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8万人,实现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努力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全市参保总数达到21万人。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部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引领,做好外省来台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扩大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6500人,其中新技师1330人,再就业培训8000人,创业培训900人,职业技能鉴定5.5万人,跨省来台务工农民技能提升培训2.8万人。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3

为切实保障社会散居“三无对象”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镇三无人员和城乡孤儿普查发证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认定标准

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1)有区常住户口的城镇居民;(2)无法定抚养、赡养人,或者虽有法定抚养、赡养人,但法定抚养、赡养人无抚养、赡养能力的;(3)无劳动能力的;(4)无生活来源的(低保收入不计算在内)。

老年人原则上指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残疾人指持有二级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的残疾人。18周岁以下孤儿及18周岁以上仍在校就读的孤儿,依据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文件执行。

二、明确审批程序

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资格申请审批,履行以下程序:

(一)申请。由本人向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智力残疾等无法表达意愿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亲友等其他人员代为提出申请,并填写《区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申请表》,同时提供下列证明材料:(1)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本人近照1寸免冠照片3张。(2)有残疾、疾病的提供残疾证及二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原件及复印件3份。(3)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3份。其中住房属私有房产的,需出具房管部门发给的私有房屋产权证;属租住公有住房的,需出具房管部门发给的房屋使用证。(4)申请人拥有其它个人财产的,需出具财产清单(或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组成财产清理小组负责清查登记)。(5)申请人如有法定扶养、赡养或抚养义务人以外的非直系亲属,其非直系亲属需出具对申请人财产和赡养等事宜的处理意见书。(6)区民政局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

经社区居民委员会入户调查,并与申请当事人见面,经社区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公示;无异议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所在街道办事处审核。

下列人员不得申请:(1)将私有财产变卖并挥霍一空的;(2)各类服刑、劳动教养期内人员;(3)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从事影响社会稳定活动的;(4)参与盗窃、抢劫、破坏公共设施,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5)参与或组织各种形式、、、吸(贩)毒活动的;(6)拒绝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管理机关进行调查、核查的;(7)将私有财产赠予他人的(赠予市、区慈善总会除外)。

(二)审核。街道办事处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报区民政局审批。

(三)审批。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的,与申请人签订区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协议,申请人所在的社区、街道监证。协议签订后,发给《老年福利证》。因智力残疾等无法表达意愿的申请人,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亲友代签保障协议。

各街道、社区要分别建立“三无对象”档案(纸质和电子),并报区民政局备案。“三无对象”档案是“三无对象”身份的原始凭证,作为永久档案保存。

三、明确“三无对象”基本生活费标准

自年起,为全区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发放基本生活费。

(一)发放标准。经研究决定,我区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基本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同时建立基本生活费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二)资金发放。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按季度发放基本生活费。

(三)动态管理。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基本生活费发放实行动态管理,各街道要深入调查了解城区散居“三无对象”保障情况,及时上报区民政局,按程序和规定及时办理增发或停发手续。区民政局每年12月份将对城市“三无对象”进行审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收回《老年福利证》,终止保障:(1)有了法定抚养、赡养、扶养人且法定抚养、赡养、扶养人有抚养、赡养、扶养能力的;(2)重新获得生活来源的。

四、明确责任

(一)责任主体。区民政局主管全区的城市“三无对象”保障工作;各街道办事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散居城市“三无对象”,社区居民委员会对辖区内的限制或丧失行为能力的城市“三无对象”有监护义务。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4

一、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产业第一”的原则,以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及加快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

二、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和完善政府各职能部门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联动机制,公益性岗位开发责任部门按规定的要求向同级居民就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申报新增空缺公益性岗位和岗位人员置换计划,逐步形成公益性岗位开发申报、管理、配置、监督责任制度,使政府投资、政府特许经营及政府优惠政策产生的公益性岗位,成为我市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加大促进本地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力度,建立毕业生见习制度、毕业生就业培训资助制度、推荐就业资助制度、自主创业资助制度、选拔优秀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制度。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户籍高校毕业生。

四、认真落实并及时兑现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支持个体经济发展,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完善登记窗口的“绿色通道”,为失业人员申办个体私营企业免费提供登记注册业务指导。

五、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社区服务项目,组织开展社区各种便民家庭服务、婚丧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文体健身娱乐服务、婴幼儿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避孕节育服务、优生优育优教服务、心理咨询等项目,提高社区服务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街道和社区再就业基地,鼓励街道和社区组织失业人员就业。对街道和社区组织就业的经营场地给予积极支持。

六、加快信用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健康发展,积极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担保贷款经办机构要建立良好的跟踪管理服务机制,利用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网络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防范小额担保贷款风险。强化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管理效能,发挥基层平台在对借款申请人贷前资格审查、诚信度调查、贷后跟踪管理、还贷行为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七、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结合我市“基层基础年”,加快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失业登记、就业援助、跟踪服务等就业服务工作的属地化。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就地、就近开展就业服务,并对服务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5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体系,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要求,重点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政策,加大就业培训补贴受惠面。各地要着手设立开业(创业)指导服务项目,市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微利企业小额贷款办法,完善创业培训、信用社区与小额贷款联动机制。要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帮助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实现就业达到50%以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5万人,帮助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失业人员1.2万人,保持公益性岗位52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加快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重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继续开展品牌培训项目创建工作和实施青工进修培训计划,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开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活动。强化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主体职责,逐步建立起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行业(企业)职工培训网络和正常的培训运行机制。加大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力度,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培训对接”行动计划。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万人次。

二、完善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努力扩大参保面

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市区要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改进管理服务为重点,确保市辖各区城镇居民(不包括在校学生)参保率达到70%以上,市有关部门要共同做好在校学生的组织参保工作。各县(市)要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尽快组织实施。大力实施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市区和已实施的县(市)要加大推进力度,其他县(市)要于今年5月1日前实施;到今年底,在企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要比去年提高1倍以上。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建立制度的地区要从政策上和服务上引导农民主动参保,努力扩大覆盖范围;尚未建立制度的地区,要在今年内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法。未出台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地区要尽快制订制度并组织实施。同时,进一步推进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

要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应保人群的覆盖范围。各地、各部门要突出重点,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依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要加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率,加大基金清欠力度,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要落实并提高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三、强化劳动用工管理和维权维稳工作,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抓好《劳动合同法》及配套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全面推行劳动合同规范文本,清理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劳动合同签订、解除、终止等情况。积极探索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尤其是区域性、行业性的集体协商制度。依托三方机制大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及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活动,逐步建立以劳动关系双方自我协调为主体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推动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制订不同行业的工资增长指导意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推进我市三类企业人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的实质性启动,在重点工业乡镇和街道建立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全面推行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等分散作业地的记工卡制度。

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快完善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监察执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继续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向乡镇(街道)延伸。各地要积极推进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新模式,在街道(乡镇)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以建立企业内部调解机制、完善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和劳动仲裁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关系调处网络,加强乡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机构的建设。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今年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方面的实事项目,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08年全省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市,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平等就业。2008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5万人;引导和帮助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人。贯彻落实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帮扶政策,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就业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二、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工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从城镇为主向覆盖城乡转变、从城镇职工为主向城乡居民转变。

养老保险。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年新增企业参保人数60万人。同时,加快个人账户做实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参保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

医疗保险。大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年内全省实现全覆盖,新增参保人数150万人以上,参保总人数超过300万人。启动实施两年一次的城镇参保居民健康体检。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抓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万人,继续实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健康体检。

失业保险。继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新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0万人。研究制定关于失业保险促进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改革失业保险待遇计发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

工伤生育保险。继续加大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加快推进农民工数量较多的建筑施工等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商贸住宿餐饮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0万人。努力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新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0万人。

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部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引领,做好外省来浙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扩大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人,其中新技师2万人,再就业培训15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跨省务工农民技能提升培训3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60万人。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7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关于“继续做好*技术能手奖评选工作”的要求。根据《*技术能手奖评选表彰办法》,现决定开展第二届*技术能手奖评选工作,请地级以上市、省直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技术能手奖评选工作方案,积极做好*技术能手奖候选人的评选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地级以上市劳动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技术能手奖候选人评选、推荐工作,积极宣传、深入发动,重点是大中型企业的优秀人才。要成立评选机构,加强对*技术能手奖评选推荐工作的领导。

省成立*技术能手奖评审委员会,主任由刘友君厅长担任,副主任由郑朝阳副厅长担任,成员由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部分成员单位及候选人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占评审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评选对象

在*省企事业单位(含中央、部队驻粤企业,下同)生产岗位工作,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敬业爱岗、技术精湛,职业技能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绩突出,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师或高级技师,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省技术能手荣誉者。

第一届*技术能手奖获得者近3年成绩特别突出者可再次申报。

三、评选条件

在*省境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生产岗位工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技术能手奖。

(一)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传授技艺方面成绩突出,在全省甚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技师或高级技师;

(二)在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在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中有突出贡献,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的技师或高级技师;

(三)在本单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省技术能手获得者;

(四)在全国或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并在本单位贡献突出者;

(五)具有民间传统工艺绝技、绝活,热心传授技艺,社会公认的能工巧匠。

四、评选名额

第二届*技术能手奖评选名额在80名以内。

五、评选程序

评选*技术能手奖,坚持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候选人所在单位申报,地级市、省直主管部门(集团公司)评选推荐,省*技术能手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批准表彰的办法进行。具体程序:

(一)单位申报:“*技术能手奖”候选人由所在单位按隶属关系向所在地级以上市劳动保障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集团公司)申报。

(二)评选推荐:

1.地级以上市评选推荐。由地级以上市劳动保障局对本辖区申报人进行评选、公示后,按名次顺序排列并书面向省劳动保障厅推荐。

2.省直主管部门(集团公司)评选推荐。由省直主管部门对所辖单位(企业)候选人进行评选、公示后,按名次顺序排列并书面向省劳动保障厅推荐。

3.中央、部队驻粤单位评选推荐。由中央、部队驻粤的省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企业)候选人进行评选、公示后,按名次顺序排列并书面向省劳动保障厅推荐。

(三)省*技术能手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技术能手奖评审委员会对各地级市、省直主管部门(集团公司)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评审,并将评选出的*技术能手奖人员名单报省劳动保障厅。

(四)公示。经省*技术能手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名单由省劳动保障厅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期10天。

(五)批准表彰。经公示通过的*技术能手奖人员,由省政府予以表彰。

六、表彰奖励

对*技术能手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一)*技术能手奖获得者由省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二)*技术能手奖获得者所在单位可对本单位获奖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方式由所在单位自行决定,奖励资金的会计处理按现行财务规定执行。

七、具体要求

(一)申报*技术能手奖应提交以下材料:

1.地级以上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局)、省直厅(局)、省直属集团公司、中央、部队驻粤单位主管部门的推荐函并附上《*技术能手奖候选人推荐表》

2.《*技术能手奖申报表》。

3.每位候选人由申报单位提供10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

4.候选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奖励或荣誉证书以及成果证明材料。所有复印件统一用A4纸复印,并要求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相同”字样,同时,候选人所在单位加盖印章。

(二)事迹材料要求

事迹申报材料要求实事求是,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具体内容包括:

1.候选人为本企业(单位)、本行业和省、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具体事例;

2.候选人在国内同行业、领域中(地区、省内或国内三个层次)的影响和作用情况;

3.候选人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求用数字量化反映);

4.候选人曾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5.第一届*技术能手奖获得者再次申报,事迹必须是近3年所做出的业绩。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七部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实施《区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配合在年6月至11月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环保专项行动,镇以鲁汇水厂饮水安全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污染防治,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领导机构

成立镇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副镇长夏卫标任组长,镇经发办、监察室、安全办、司法科、用电管理所、工商所以及各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为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发办,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协调推进镇的环保专项行动。

二、总体目标

继续改善镇生态环境质量,要以整治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为突破口,严肃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坚决控制新污染源,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对鲁汇水厂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要坚决整改和取缔,关闭一批危及农民饮水安全的污染企业,绝不姑息迁就。解决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职责分工

镇经发办做好环保专项行动的牵头实施和协调组织工作,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建立信息交换和案件移交机制,发现应由其他部门处理的案件,及时移交相关部门。

镇监察室严肃查办环境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依纪追究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镇司法科加大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将环保法律法规纳入全镇普法内容。

镇安全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查安全隐患。

用电管理所严格按照政府决定,积极配合、参与环保专项行动,坚决对违法排污企业采取限电、停电措施。

工商所对已经依法决定关闭的违法排污企业,要及时吊销其营业执照。

四、整治进程

㈠动员部署及调查摸底阶段(7月)

1、镇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和工作部署,落实相关职责,明确工作要求,将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领导小组名单报送区政府,同时抄送区环保局。

2、对镇内环境违法现象,尤其对威胁饮用水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工业园区内的环境违法问题、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等现象进行全面调查、梳理。

3、列出重点污染单位名单,包括:⑴鲁汇水厂取水口上下1000米内单位;⑵饮用水源地取水河道沿岸化工企业;⑶黄沿岸违规的码头、堆场、畜禽养殖场、网箱养殖等情况;⑷工业园区、勤劳都市工业园区、漕河泾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漕河泾开发区高科技园区、东方私营经济城内的违法排污企业;⑸建筑工地夜间施工、餐饮、扬尘、工艺废气污染单位。

㈡集中检查和综合整治阶段(8月~10月)

1、督促各单位自查,要求各单位的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

2、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企业,要求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并督促落实。

3、对直接导致饮用水源地水质超标的违法排污企业,必须停产整治。

4、督促工业园区内企业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截污纳管工作。

5、对于2003年到2005年1月前已经审批同意立项(或试生产批复已有三个月以上),至今未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手续的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未同步建设的项目;严重超标排放以及长期无法通过验收引起“厂群矛盾”的工业类建设;擅自投入建设或擅自生产的企业,依法责令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对未按规定申请环保验收,长期以试生产名义违法排污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6、对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予以限期治理,治理期间限产限排,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关闭。

7、镇环保部门对重点企业和饮用水源地的违法排污单位定期检查,做好迎接区环保抽查的准备。

㈢镇环保专项行动总结阶段(11月)

在此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环保专项行动总结阶段,认真总结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积累行动中的经验。经过对镇区域内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系统梳理和整治,在整治工作结束后,加强后续监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9

为完善本市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形成城镇老年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完善本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通知如下:

一、《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本市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的通知》(〕81号)规定的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调整为年满65周岁,在本市居住、生活满30年,现为本市城镇户籍且已满15年,未享受基本养老、医疗以及征地养老待遇的老年居民(以下称为“城镇老年居民”)。

二、年满70周岁的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为每人每月500元;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的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为每人每月400元。

三、城镇老年居民死亡后,可以享受丧葬补助待遇。丧葬补助待遇标准和申领手续按照《关于本市城镇高龄纳保老人死亡后计发丧葬补助待遇的通知》(沪劳保养发〔〕50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申领手续和审核程序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本市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的通知》(〔〕81号)和《关于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本市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沪劳保养发〔2〕3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城镇老年居民原享受各类待遇(含遗属补助)低于本通知规定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高于本通知规定的,高出部分仍由原渠道补足。

六、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发放资金结算。

1、发放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所需资金,由市、区县两级财政按1:1比例分担。

2、发放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所需资金,由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提供数据资料,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统一向市财政局申请结算。区县财政应负担部分,由市财政先予垫付,在下一年度通过市与区县的财力结算返还市财政。

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于每年10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并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审核并纳入下一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报经市人大审批后执行。

4、市财政局根据批准的年度城镇老年居民养老待遇支出预算及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的用款申请报告,每半年预拨一次资金到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专项资金专户。当年实际发放数与预算数有差异的,在下一年度清算。

保障工作通知范文篇10

为认真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于2012年月起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年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开展年度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对象

县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集体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民营企业,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中央、省、宜昌市驻五峰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

二、年检内容

主要检查用人单位年1月至12月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劳动保障政策的情况。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制定和执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招聘(使用)劳动者情况;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情况;工资支付和执行工时制度情况;技术工种持证上岗情况、女职工及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等。

三、年检时间

2012年月20日至2012年5月25日。

四、年检方式

(一)申报年检。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送审表》的内容如实自查并逐项填写,备齐相关资料后报送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审查。

(二)重点抽查。对用人单位填报不实的,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将其作为重点抽查对象,同时到用人单位逐项进行审查。

五、年检资料

用人单位接受劳动保障年检,需如实提供以下资料:

(一)《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送审表》;

(二)《社会保险登记证》复印件;

(三)法人登记证或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四)全体员工花名册和签订劳动合同情况;

(五)全年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情况;

(六)从事技术工种(岗位)人员持《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管理规章制度;

(八)其他应报送或应说明的情况。

六、年检说明

请各用人单位见本《通知》后,到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领取或下载《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送审表》。用人单位在年检中如有疑问,可与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联系。(年检资料报送: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联系人:,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