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工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7:40:16

保障工程论文

保障工程论文篇1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特点决定了工程的实施既需要高强度的技术活动,又要开展具有高度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管理工作,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技术活动为规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提供依据,管理则为各项技术活动满足目标需求、符合质量标准、规范数据接口、实现效益最大化等提供保证。因此,对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施管理,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战备完好性和降低全寿期费用的有效手段。综合分析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和工程管理理论[5,6],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内涵为:在可承受的寿命周期费用下,以实现舰船装备系统的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和持续作战能力,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使用要求为目的,规划、管理保障性设计,构建综合保障组织体系,建立并有效利用技术资料和标准法规体系、物资资源体系、核心技术体系等保障资源,对工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指挥、协调与控制活动。

2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特点

舰船装备是结构复杂、体系庞大、技术密集的武器装备,由此决定了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管理持续时间长,贯穿舰船装备全寿期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贯穿于舰船装备系统的全寿期。在舰船装备的论证、设计和建造阶段,规划、组织、监督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实现“高可靠、好保障”的目的,并同步开展其保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为舰船装备“两成两力”奠定坚实基础;在舰船装备列装之后,通过不断完善和运用其保障体系,采用科学决策方法,组织协调开展保障工作,以便尽快形成和长久地保持舰船装备的战斗力,并适时组织好改换装工作,使舰船装备在其寿命周期内始终保持理想的技术状态;在舰船装备退役报废时,组织全面整理分析保障信息,从而实现舰船装备的全寿命保障,并对其保障资源进行再设计和利用。

2.2管理对象多元化,涵盖舰船装备全系统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涉及的舰船装备种类繁多、新老舰型并存、国产与引进装备并存,舰载设备复杂,涵盖舰船装备全系统。由此,给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带来了其他工程管理领域难以遇到的复杂问题。一是管理对象的多元化,决定了组织体系的多样化。如对于国产装备,在国内有其设计、建造单位,技术资料齐全、备品备件充足,便于开展全寿期的综合保障工程,而对于引进装备,为避免其保障受制于人,必须依托国内力量组建技术责任单位体系,承担引进装备的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职责。二是装备系统的全覆盖,决定了管理须分类决策。舰船装备不同的子系统,其通用化程度、技术含量、使用频率和保障风险不同,须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和核心保障能力要求,对保障进行分类决策,从全寿命合同保障、军地联合保障和军内自主保障三种样式中选择其一。

2.3管理实施难度大,跨越作战空间全维度

海军作战空间的多维、宽广,决定了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实施难度大。未来海军作战将是近岸战场、近海战场和局部远海战场同时存在、互为依托的全方位作战。为了保障舰艇部队的作战行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必须具有能同时在多个方向展开、对多种类型装备遂行保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军舰艇部队实施大纵深、全方位作战的需要。一般来说,舰艇部队距离本土或海外基地越远,综合保障的线就越长,参战的舰船装备种类越复杂,综合保障的点也就越多,作战的海区越宽广,综合保障的面也就越宽,涉及的组织、领导、协调等管理工作也就越复杂。所有这些特点都给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实施带来了明显的制约和困难,增大了其计划、控制、协调和协同工作的复杂性,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

2.4管理综合程度高,涉及装备技术全领域

舰船装备是高技术集成体,其先进性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现代舰船装备的综合保障,也已不再局限于机械、化工、电子、核能等传统技术领域,其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大大扩展,它不仅包括对装备“硬件”的保障,还包括对装备“软件”的保障,其技术面已覆盖到了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隐身技术、光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制导技术和定向能技术等众多的新技术领域,并且这些技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综合一体。对这样综合性强、技术复合度高的工程实施管理,必须考虑不同领域技术的协调性和差异性,使得管理本身也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一是组织结构须满足综合性要求,减少层级,节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成本;二是数据接口须满足综合性要求,统一规范,满足各专业之间数据交流需要;三是决策方法需满足综合性要求,灵活多样,体现各专业不同的特点。

2.5管理环境压力大,面向平时战时全因素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并非真空中的管理,必须面对平时、战时所有内外环境因素,所承受压力之大是其他工程管理所难以想象的。平时,海洋气候湿润、空气盐雾大、腐蚀性强,舰船装备的自然磨损和腐蚀严重;海洋气象多变、台风频繁、涌浪不断,舰船装备极易损坏或发生装备事故;舰船装备空间狭小、人员密集、高温、高湿、高噪音的工作环境等内部条件,使得平时的维护、保养和修理环境十分恶劣。战时,大量高新技术武器的应用,使舰船装备遭受“硬”“软”两方面损伤,损伤机理更为复杂;作战强度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舰船装备的战损率也将大幅提高,维修保障的频度和强度急剧增大,如英阿马岛海战,真正交战不到40天,英军就战损舰船17艘,战损率为15%,阿军战损舰船11艘,战损率高达65%;现代战争已经很难清晰地界定前方和后方、作战区域和非作战区域,给保障系统自身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得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所面对的内外环境极为恶劣。

3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贯穿于舰船装备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3.1舰船装备全寿命保障顶层规划

规划、计划是各项工程管理的首要职能,它确定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与方向,为工程的组织、控制等活动提供依据。因此要实现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最优化,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规划。装备的全寿命保障规划,是指在装备论证、设计和建造阶段,按照装备全寿命保障的要求和工作内容,根据装备的特点和使命任务,以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以形成装备全系统、全寿命保障能力为目标,针对综合保障工程的全面细致顶层规划,其内容包括装备的基本情况、保障需求、保障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保障工作组织模式、保障条件建设、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与质量管理、装备的改换装、经费需求等各个方面,并对保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舰船装备的全寿命保障规划通常由海军装备指挥机关组织编制,或由其委托单位(如装备设计单位、装备建造单位或者装备保障总体技术责任单位)编制,并在经过评审、报批后正式实施,作为有关各方开展保障体系建设和装备保障工作的依据。科学、完善的装备全寿命保障规划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搞好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定装备全寿命保障规划的程序和方法,在舰船装备保障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及评估改进

舰船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保障性“五性”是与综合保障密切相关的系统设计特性,也有文献将“五性”归为广义保障性[6]。舰船装备“五性”设计解决的是装备“高可靠、好保障”的问题,在综合保障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五性”设计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舰船装备“五性”设计及其试验评估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确定需求、分解目标。在装备型号论证中,从任务需求出发,提出执行任务的能力要求,确定舰船装备“五性”设计目标,并将目标通过分解、分配、预计等系统分析工作,转换到较低的产品约定层次。

2)建立指标、合同管理。将舰船装备系统“五性”设计目标转换为设计参数指标,经过评审后,形成不同层次产品、不同类型的“五性”技术规范,纳入合同有关文件之中。

3)组织实施、过程控制。设计单位将舰船装备“五性”技术规范中确定的设计特性要求,在舰船装备设计中予以实现,并进行过程控制,使装备设计得易于和便于保障,且对保障资源需求最少。

4)试验验证、实效评估。进行舰船装备系统“五性”的试验、评价,验证新研制装备是否达到“五性”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判明偏离预定要求的原因,确定纠正缺陷的方法。

5)信息反馈、改进提高。在舰船装备使用阶段,收集并分析关于舰船装备“五性”的数据资料,研究保障的效果,对舰船装备使用与保障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并将信息反馈至设计单位,以实现改进和提高。舰船装备系统的评估将向新一轮舰船装备研制提供信息反馈,并使以上五大步骤形成闭环,这就是“螺旋式上升”[7]在工程管理中的直接体现。

3.3“四位一体”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建设

舰船装备保障系统主要由资源要素和管理要素组成。资源要素是构成舰船装备保障系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包括物质资源体系、核心技术体系;而管理要素是使保障资源发挥应有功能的必要条件,包括组织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由此构成了“四位一体”的装备综合保障系统[1]。保障系统中的管理要素建设是综合保障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建立健全了管理各要素,才能对综合保障这一复杂工程展开有效管理。

3.3.1组织体系各保障资源要达到真正的有机组合的目标,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要实施管理就必须具备拥有规定职责和权限的机构,在这里可称为组织机构,然后把保障资源置于组织机构的指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之下,这就是保障资源的有机组合。目前,海军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组织体系包括行政指挥线和技术指挥线。行政指挥线由海军现有各层级装备机关构成,技术指挥线由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总技术责任单位、分技术责任单位、技术支撑单位和承修单位等组织构成。

3.3.2标准规范体系一般情况下,诸多的保障资源是置于多个机构的指挥、控制之下的,或同一类保障资源实施多层次管理,即分属于各级保障机构,因此还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各级、各类保障机构的协调与配合,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才能使保障系统高效运行,这就是保障资源管理的有机组合。此外,由于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复杂,涉及专业众多,所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接口,包括数据接口、工作接口、组织接口等几个方面,要做好接口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接口标准和规范,并将其落实到工程实施的每个环节,才能保证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3.4舰船装备综合保障信息管理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和海型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对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依赖越来越大,这要求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中高度重视装备保障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保障性信息的支持,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就不可能取得成效。舰船装备保障性信息包括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维修阶段的信息,数据量大且格式不一,要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其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注重系统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对整个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进行规划,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反复或者失误。

2)注重基础条件建设。为适应综合保障工程的需要,要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建设适用的网络,开发配套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研究信息处理、传输、应用方法等。

3)注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提高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要从系统的应用出发,在系统指标体系、文件格式、数据接口、分类编码、交换格式、名词术语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

4)注重常态化信息搜集。“搜”集与“收”集,虽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对信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主动的,是有目的性的,而后者是被动的,是盲目的。常态化的信息搜集工作是信息系统得以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

5)注重信息有效利用。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要建立信息有效利用机制,确保信息在规定范围内的、共享、传递、加工等。

6)注重信息安全管理。舰船装备保障信息包含大量军事秘密,必须切实加强信息安全管控,才能让信息系统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而非相反。

4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方法

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过程中,需将定量的方法(如系统工程的运筹学和数学分析法)与定性的方法(如经济学、管理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在规划、决策、流程等层面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8]。

4.1基于小子样的保障需求预测方法

当前,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思想正由传统的事后维修、定时维修思想向基于状态的维修思想发展。基于状态的维修,就必须准确掌握装备的技术状态,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优化确定包括维修时机、范围、工装、方法、人员、备品备件、技术资料等在内的保障需求,确保最优的维修质量,获得最佳的维修效益。美军已对其新研制的F-35战斗机实施基于状态的维修,据美军估计,维修人力可减少20%~40%,保障规模缩小50%,出动架次率提高25%,保障费用减少50%以上。由此可见,根据装备的技术状态预测保障需求,对于提高维修保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需求的预测,首先是对舰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一般而言,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是以装备当前的使用状态为起点,根据已知的结构特性、功能参数、服役条件及运行历史(包括运行记录和以往故障及修复的记录),对未来任务段内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报、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发生的时机和故障的性质、原因及部位,从而确定保障需求,合理地制定维修计划,实现及时有效的维修,保证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9]。从传统的预测原理出发,基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和神经网络的故障预测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来建立统计模型或训练神经网络。但对于舰船装备这样复杂的大系统而言,不太可能对其做成批的试验,也无法得到关于重要设备故障的大量数据,传统的预测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需要采用小子样预测方法(工程实践中,一般认为样本容量n小于30为小样本)。在小子样条件下,对装备技术状态的预测,通常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upportvectorma-chine,SVM)。SVM是基于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10],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综合考虑了样本误差和模型的复杂度,以及实际风险的两个决定因素,即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性与推广能力之间的矛盾。SVM应用于预测的两大优势在于:一是小样本学习;二是学习能力强。因此,SVM能够在小样本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中隐含的分类知识,对未来的故障信息进行状态预测,提高系统的整体预测性能。

4.2半结构化的决策方法

针对各种保障问题做出决策是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活动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它贯穿于保障工程的始终。决策问题的范围很广,对于能用明确的语言(数学的或逻辑学的、形式的或非形式的、定量的或定性的)给予说明或描述的决策问题,称为结构化决策;对于完全不能用明确的语言给予说明或描述的决策问题,称为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其特点是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局部可以结构化,而不能全部结构化[11]。在舰船装备保障过程中,既存在着可予以量化的部分,如修理设施数量、保障人员数量、技术资料数量等,也存在着诸多无法量化的部分,如人员能力素质、工厂修理水平、机关管理能力、突发故障类型、战时损伤程度等。同时在决策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引进装备在未形成国内保障能力之前,修理工装和备品备件的引进强烈依赖于国际形势;在大型舰船长达数十年的实际使用寿命中,某些舰载装备的生产线甚至整个工厂都有可能关闭,造成保障资源不足。由此可见,舰船装备保障所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典型的半结构化决策过程。对于舰船装备保障这一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采用得最多的是群决策方法,也就是专家会议法[11],即通过召开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参加的会议对决策方案的选择作出共同判断。专家会议可以使专家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启发思路,集思广益,产生“思维共振”,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富有成效的决策成果。因此,在时间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运用专家会议法进行决策活动。例如,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各个阶段均应形成多个方案并召开评审会,由机关、部队、研究院所、工厂等各单位专家形成评审组,由方案提出者各自陈述方案的特点,由评审专家从中筛选出合理的方案。为使得专家会议法作出的决策尽可能客观和科学,还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会议中将背景情况、相关信息真实地公布出来,使专家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决不能隐瞒任何影响决策的信息;二是选择的专家必须来源多元化,并具备作出决策所需的知识背景、能力素质和责任心;三是绝不可在会议上作诱导式发言。只有做到始终坚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偏不倚、科学决策,才能保证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

4.3综合保障流程的迭代优化与再造

工程大多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因而对工程的管理更需要规范的流程作为保证。合理高效的流程对于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其固定流程,文献[12]给出了综合保障工程中的多个流程图。就宏观而言,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实施也须遵循流程,如图1所示。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活动主要包括舰船装备保障性要求确定、舰船装备保障性分析与设计、舰船装备保障系统设计、舰船装备保障系统的建立和维护、舰船装备使用保障和维修保障、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管理等活动。舰船装备综合保障过程是在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中。从大的循环来看,通过对装备保障活动(舰船装备使用保障、维修保障、保障性及保障系统的试验评价等)实践进行评价和总结,不断调整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分析输入,从而实现装备综合保障的优化;从小的循环来看,通过装备使用保障和维修保障实践,不断改进保障系统,实现保障系统的优化建设。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过程,与海军战略和科技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装备综合保障传统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3]: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运用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精度,扩大了业务范围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必然带来保障流程变更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新军事变革和海军战略转型使得舰船装备综合保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需要改进流程来适应这种变化。当现有流程不符合现代装备保障需求、无法满足保障目标时,就需要考虑保障流程再造问题。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流程再造应以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实时保障能力、精确保障能力、远海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梳理现有流程、分析存在问题、建立新的流程、对再造后的流程进行评估、组织实施为程序。

5结语

保障工程论文篇2

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建筑工程来说具备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其工程规模一般来说比起其他的一些工程都大,工程的时间也长,整个工程掌控起来就比较的麻烦,另外,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对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要求更为严格,容不得一丝的马虎,因此,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比较的困难,但是因为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特殊性,其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严格的保障,所以,做好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是极为关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要想做好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却并不容易,基于其规模大、耗时长的特点,能够影响到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进行控制的话就极不容易,很容易因为自身的一点疏忽造成整个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失败,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努力把质量保障工作做好。

二、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措施

做好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并不容易,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也必须从各方面入手综合把握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切实做好质量保障工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管理到合同,再到经济措施等三方面针对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

(1)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管理在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中都必不可少,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因为其规模大的特点更是应该加强管理工作,为质量保障工作打好基础,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细节做好管理工作:

1、方案的制定。

任何一个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方案制定工作,这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样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很多,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环境因素、技术措施、成本价格等都需要我们事先进行考虑,然后综合各个要素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建设方案,进而指导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

2、做好细化管理。

当前细化管理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所涉及,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把细化管理运用到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中来,正是因为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规模大,设计内容多,所以我们才难以进行整体的管理,而细化管理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细化管理把整个的工程细分为很多小的项目,然后再针对这些细节进行管理就容易多了,当然在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参考建设图纸,严格按照图纸规定的来进行管理和审核。

3、严格施工技术。

具体来说和施工质量联系最为密切的还是施工技术,因此,我们就必须确保在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准确性,再进一步就是说再选择施工团队时要确保该施工团队具备施工的能力,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施工,避免素质低下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另外,在具体的施工中我们也应该做好具体的监控工作。

4、保障施工设备。

设备也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施工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施工设备,这些施工设备的状态也决定了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我们也需要确保这些施工设备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确保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不仅仅包括其专业素质,其本身的素养对于整个工程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个高素质的施工人员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身的工作,而素质有待提高的施工人员则很可能因为松懈造成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2)做好相关合同的签订和保管。

合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施工中我们会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团队和合作方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无法解决都是因为没有相关合同作为依据,可见合同对于工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合同对于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施工前签订必要的质量保障合同,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和合同不相符的工程项目,就可以以合同为依据责令施工方进行整改,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在一些材料的选购和器械的租赁上也应该签订必要的合同来进行管理,这样不仅方便我们对于整个工程的掌控,还能够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器械的正常工作。

(3)经济手段的合理利用。

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土木工程和房建工程这样的大型工程来说更是离不开资金,并且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比如我们在材料的购买时如果没有资金的话就难以买到合格的材料,甚至可能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此外,对于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工人来说更是需要我们确保具备足够的资金来发放工资,一旦没有工资的话也就无法确保施工人员的顺利施工。

三、结语

保障工程论文篇3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the guarantee system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resource is very urgent, which need theory, institu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resource quality problems, top desig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sues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resources system. The integral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will build around the resource quality,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theory, system and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guarantee system.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Resourc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1 研究背景

建设工程档案是科技档案的主要构成,资源建设是其核心议题,保障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完整与安全是资源建设的基本目标。资源建设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性手段,即资源保障体系。笔者曾就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进行了前期探索[1]。根据已有研究,本文所关注的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指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和档案管理要求,由建设和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各参建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保障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完整和安全的综合管理体系。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十分紧迫。

第一,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2015年全国新开工施工项目48万余个,2016年为61万余个,随之而来的是建设工程档案的巨大增量,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问题凸显。

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面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多发、高发态势,维护建设工程档案的凭证价值尤为重要。

第三,由于近年来建设工程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事故频发,社会公众对工程质量普遍关切,随着国家住建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的实施,建设工程档案的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

第四,自21世?o初美国安然公司假账事件被披露和塞班斯法案颁布以来,发达国家对上市公司文件的法律监管日趋严格,虽然存在管理体制局限和国家意义上档案资源体系概念缺失的现象,但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仍备受重视,国内不少企业也建立了参照塞班斯法案的内控体系。

第五,根据笔者实际调查,目前工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归档范围不准确、原材和技术资料不真实、签章手续不规范、竣工图编制不准确、整理时未遵循文件资料的有机联系,传真件和伪蓝图归档等现象突出,系统解决建设工程档案的质量问题迫在眉睫。

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研究和相关实践应加强对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关注度。本文从研究现状、认知体系和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

2 研究现状

2.1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目前学界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专门研究较少,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中有一定涉及。

一是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研究方面。傅华认为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应加强理论建设,改善资源流向不合理、资源不完整等问题[3]。刘国能[4]论述了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及其优化的意义。安小米[5]、薛匡勇[6]、李宝玲[7]、曹航和杨智勇[8]等学者研究了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整合与共享的顶层设计、整合模式、协同创新机制等问题。

二是在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方面。近年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热度较高,如张美芳、王良城认为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管理安全、维护安全和开发利用安全[9]。张照余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须立足主动防御的理念,实施全面系统的防护策略[10]。

三是在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研究方面。何振、周伟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技术、法制、人才等内容[11]。吴慰慈、李富玲认为可从制约因素、体系定位、组织建设和资源建设,构建区域性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12]。霍国庆、李天琪和张晓东认为应从共性信息资源需求入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13]。

2.2 关于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研究。黄世?础⒗罾蚍治隽丝萍嘉南仔畔⒆试幢U咸逑到ㄉ柚械男畔⒖煽啃院椭?识产权问题,提出了技术和法律上的保障措施[14]。苏玲认为应加强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的内容质量和案卷质量,采取超前控制、归档控制和反馈控制等措施[15]。徐拥军、牛力认为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涉及法规遵从、标准化等内容[16]。张斌、徐拥军认为应在树立新科技档案观,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体系,理顺主体权责关系,建立纳入机制,建立档案验收和审计制度,明确所有权,推进管理标准化等方面提升科技档案管理质量[17]。

2.3 关于建设工程档案的相关研究。一是关于建设工程档案与工程质量关系的研究。周福霞、王磊认为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对象,档案管理应融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18]。郭蕊认为工程档案在质量控制、工程维修、改建扩建、违章建筑查处和项目审计稽查方面的价值会越发显著[19]。

二是关于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刘宏认为应从标准化建设方面提升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20]。王宝茹认为应对建设工程档案建立全过程控制机制[21]。赵蓉认为目前建设工程档案存在完整性、成套性差,技术资料不真实,签章手续不到位和竣工图编制不准确等问题,应加强宣传培训,健全体制,加强监理监督检查,准确编制竣工图,严把档案质量关[22]。杨妮认为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应减弱由于参建单位多,专业素质差异大以及建设周期长,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人员的连续性不够等原因造成的不利影响[23]。杨芳分析了建设工程档案质量控制措施从保证金到“两书一证”和行政执法的发展过程[24]。

三是关于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问题研究。廖玉玲认为云计算在工程档案管理中具有应用优势,可依托建设工程档案云,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建设工程档案全过程监管模式[25]。罗广国认为全面实施纸质档案电子化工作是保障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的方法之一[26]。张颜认为根据近年来政府相应标准规范,归档文件范围及其质量要求已经涉及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问题,建设工程档案有全面电子化的发展趋势[27]。

综上所述,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迫在眉睫,相关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需求迫切,理论研究明显不足。较之建设工程档案的巨大增量、重要意义和存在问题,学界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围绕资源体系的多数研究仍以管理类文档为主,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专门论述较为缺乏,近十年内建设工程档案领域的部级科研课题和博士论文数量很少,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亟待深入。

第二,规范标准缺失,制度研究亟待推进。面对建筑保证金制度取消、城建档案馆行政职能削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档案监管弱化和有关建设工程档案标准不协调等现象,在顶层设计上探索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管控协调的政策规范研究不足。

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滞后,信息化研究急需跟进。已有研究侧重于建设工程档案的整理、施工环节中工程资料的组织设计,对多参建主体、跨信息平台环境下建设工程文件形成和运动规律的探索相对滞后,未来应立足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背景,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建设的信息化问题。

3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认知体系

3.1 确立宏观认知。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存在于“社会需求―档案实践―档案产品”的宏观系统中[28],是建设工程领域社会需求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各种保障手段应积极响应保障建设工程档案资源质量的现实需求,把握建设工程文件形成规律与建设工程档案资源质量的内在关系,确立国家管控统筹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重要理念,明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各参建主体的权责关系和角色定位,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嵌入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融合技术、协同发展。宏观认知的核心是从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站位关切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建设的质量、顶层设计和信息化问题。

3.2 建立微观思路。根据“价值维度―形态维度―信息维度”的档案系统微观结构[29],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应由体现体系建设导向的价值维度、体现体系内档案属性要求的形态维度和体现体系内信息运动规律的信息维度构成,它们分别对应理论研究、档案质量研究以及制度和技术研究――这也正是基于目前研究现状的合理选择。

研究过程应以理论体系建设研究,回应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问题的实践关切;以资源质量研究,夯实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基础;以制度研究,明确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体制机制和业务规范;以技术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上的深入应用,加快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建设的信息化步伐。

4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研究的内容设计

4.1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理论研究。包括分析国家建设工程档案实践的现状与?势,总结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科技档案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新理念、新模式,分析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核心概念和逻辑线索,明确包括资源质量、管理制度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在内的保障体系基本内容等。研究目的是构建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理论体系。

4.2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质量问题研究。包括分析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的组织设计和文件形成背景,考察建设工程文件在各参建主体之间的流转,揭示建设工程文件的形成规律,分析影响档案完整与安全的要素及质量问题。研究目的是夯实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质量基础。

4.3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政策研究。包括分析当前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所涉及的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城建档案馆、综合档案馆以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管理中的角色,探索国家管控统筹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资源管控的主导权。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管控协调机制,发展动力机制和共建共享机制。研究目的是完成对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顶层设计的构想。

4.4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标准规范研究。包括梳理现有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分析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所颁布同类标准规范的差异及其成因,如关于立卷单位和编制单位的表述差异、保管期限的设定差异、归档工程文件的种类与数量差异等问题,根据合理的管控协调机制,明确标准规范制定的原则、方法及有关内容。研究目的是完善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程序与规则。

4.5 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信息化研究。包括分析基于建设产品和建设过程的信息模型和信息管理、虚拟建筑、可视化应用等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趋势,探索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方向和路径,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平台建设,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背景下的融合发展。研究目的是解决国家建设工程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在数字时代的实现形式。

5 结语

保障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4-0070-02

一、现行社会保障学科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社会保障学科的特色。社会保障在许多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它虽然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它也确有自己完整而严密的体系结构和特有规律,从而具备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现实基础。由于它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使它同其他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例如,社会保障和财政学虽然同属于研究分配经济关系的科学,但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不同的。

2.师资力量薄弱。由于社会保障的研究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所以在师资方面,专业教师力量薄弱。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局限,许多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变化,存在内容老化、课程雷同的现象。

3.课程学时安排上,专业课学时所占比重偏小。我国高校一般都采用学分制。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所占学分比重较大;在三、四年级时,学生选择方向和专业,专业课学分比重增加。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大, 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很多大学生忙于考研、考职业资格证以及找工作,四年级的第二学期要撰写毕业论文和实习等,加上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各高校间不均衡,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质量缩水。

二、优化社会保障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

1.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社会保障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整体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其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师资培养。师资培养工作,应该建立师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数量、知识领域或研究方向、主要课程,明确培养方式、时间安排。师资培养工作,还应有师资培养管理制度,尤其是激励制度,如鼓励教师“考研”或“考博”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制度等。对教师的培养方式应多种多样,不仅包括进修、访问等外部培养方式,还包括“以老带新”、公开课、新教师听课等内部培养方式,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团队建设。

2.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就业信息联系制度。要遵循市场需求原则设置课程,就必须了解劳动力市场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动态,知道用人单位对于岗位的要求。而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将其应用于招聘成本分析,由于应聘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即普通人才驱逐优秀人才。所以,招聘者也需要获得应聘者的信息,以降低交易成本。可以看出,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有获得对方信息的动机,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可以建立信息联系机制,为学生进一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转变教学方法。在常规的教师讲授法基础上,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并有所创新。

三、优化社会保障学科的课程内容

1.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并可以为学生在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个性特点副修其他专业创造条件。根据教育部规定,设立思想道德修养、大学体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概论、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等11门公共基础理论课。这11门公共基础理论课应集中分布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四个学期安排,与其他专业一样使用同一教学平台。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考虑到各国社会保障的实践以及社会保障研究所涉及的联系密切的学科,社会保障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主要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参考这三类学科的主干课程,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程应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人口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保险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等12门课。这12门课程也应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

3.主干专业课程。本着突出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原则, 社会保障主干专业课程应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管理、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社会统计软件、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法、保险精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调查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11门课程。根据大学三年级分专业、选方向的实际,应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开设。

4.特色专业课程。为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可以开设专业软件课程,讲授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软件、劳动人事管理软件、劳动合同管理软件、社会保险统计软件、人力素质测评软件、档案管理软件等多种专业应用软件。特色专业课程应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进行。

5.建立规范化的社会调查制度。社会科学类专业应积极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经济、社会的实际问题,搜集专业素材,充实科研资料。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组织社会调查,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砺学生的毅力,发现专业领域内的新问题,启发科研思路。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假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社会调研。

6.社会保障模拟试验课程。通过开设社会保障模拟试验课程,可以检查学生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得心应手。社会保障模拟实验教学包括了社会保障管理的全部技能,即从个人社会保障登记建卡到数据整理分析,从日常社会保障核算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监管,涉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涉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项目,涉及军人优待、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等社会优抚项目。此外,还涉及集体福利和社会福利生产等社会福利项目,是对所学社会保障知识的综合检验和全面回顾。

参考文献:

[1]赵俊康,马培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2]万明国.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6).

[3]谭彦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4]齐银昌. 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保障工程论文篇5

[论文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地方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有125所,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培养该专业的人才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 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造成这种结果是地方院校对该专业设置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进而造成设置体系盲目仿照研究性大学的课程设置, 培养的人才与地方劳动社会保障事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大问题,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技能培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宗旨的要求。然而,目前,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较强,忽略了实用性的课程;必修课比重过大,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没有围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设计实用性、政策性强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足。

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共160学分。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 学分)五大模块组成。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开设的实践课,如,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是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实践课。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开设的,具体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校统一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有: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10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也是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全校统一开设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由学生自由选择,如影视欣赏、珠宝鉴定、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

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5个学分)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模块二(23 学分)除了毕业实习(3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外,是由各专业根据需要自己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4学分)、社会保障业务实习(2学分)、行政管理业务实习(1学分)、社会救济业务实习(1学分)、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2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己去调查。

从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实用性和政策性的课程较少,没有围绕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障改革中遇到的前沿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现在企业用工不太规范,劳动纠纷较多,可以开设劳动争议仲裁实验课等。另外,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三项学分比重达到了62.50%,而专业选修课较少,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更少,选修课的比重仅占13.75%,容易造成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 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交际能力, 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 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适应性比较差,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

(二)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首先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向着先进性方向发展的优质教材,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当前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有些盲目追求重点院校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内容枯燥,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前沿问题、业务操作过程的介绍很少,未能与基本技能、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可操作性的太少。同时,《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和《社会保险》课程教材的内容重复太多, 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课堂教学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在实践教学方面, 尽管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也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但由于客观原因,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另外,学校与当地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保障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也很少,实践教学没有与业务部门和企业接轨,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政策性较强的专业,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从该校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并不太乐观,主要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基础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导致了很多课程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老师在授课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不强。

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各院校应该适当改革原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各模块及各课程置顺序,应以专业主干课为轴心来确立, 即先确立专业主干课, 然后根据专业主干课的前后关联状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最后, 根据各专业的共性统一指定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完善教材体系

当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重复、理论性强、缺乏实践、逻辑性不够。以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该专业 21世纪教材为例, 其中的《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而且大部分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未能与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针对这种情况,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业务操作编写一些政策性、操作性强,能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沿问题的辅助教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辅助教材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如新医改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政策。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各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材建设都不太完善,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少,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践课程只有社会保障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有教材,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习都还没有教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完善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实习、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

课程实习是以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本课题应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险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实习教材。

模拟实训,通过建立校内劳动争议仲裁庭,举办劳动争议出现后劳动者权益的求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办理相关业务、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操作流程和政策法规。

保障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指出,评估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针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本科学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1]。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共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39个。民办高校增加"领导机制",共40个观测点。在对评估指标体系的解析中明确:"质量控制主要考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六个环节:一是培养目标的确定;二是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三是教学信息的收集;四是学校自我评估制度的建立;五是信息的反馈;六是调控。"学校的自评报告中要有对质量保障体系的专门阐述[2-3]。

1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容易存在的不足

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运行和完善等方面距离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容易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质量标准方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基本教学环节尚缺少较明确的可检测的质量标准,尚缺少部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标准;在自我评估方面,仍需要进行专项自我评估,包括院级教学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多媒体教学评估、培养方案评估、试卷评估、教研室评估、实验中心或实验室评估等等;在质量监督方面,虽然规定了各级听课制度,检查教师的教学日志、调停课率、学生的到课率、实验的开出率、考试的通过率等等,但仍需深化其层次,看实验的开出率,更应看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开了多少,效果如何。看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进度,还应看题目的大小、工作量的多少是否合适,有没有实验或社会调查等等[4-5]。

2新进本科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四个方面:政策制度保障、师资队伍保障、教学条件保障以及质量文化保障进行改革。

2.1政策制度保障

2.1.1建全面、详细的质量标准

根据机电与质量技术工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选取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制定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基本教学环节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标准。

2.1.2质量监控与评估方面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校院级的管理是三个关乎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对评教和评学比较重视,但学院作为基本教学单位,对教学质量关系重大,建议开展周期性的院级教学评估,同时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运行监控与评价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教研室等专项教学评估。

2.1.3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

健全本科教学工作激励与约束机制,使本科教学工作考核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对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从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及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对各学院(系)的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

2.1.4教师教学工作考核

借鉴其他高等院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建议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设立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教学辅助岗、实践教师岗等多类岗位,对不同岗位制订不同的岗位职责。根据对教师采用分类管理的原则,从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两方面入手,对全校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科研为主岗、实践教师岗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分类考核。教学工作量上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授课(含备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担任本科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实习、社会实践、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编写、出版教材。在教学质量上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情况、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教学获奖情况和撰写、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等方面。

2.2师资队伍保障

2.2.1青年教师培养

教师教学发展及教学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加大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举办校级、学院级的以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的各类教学学术活动,如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学术讲座;示范观摩等。邀请专家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开展全方位个性辅导,从教学细节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教师教学发展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氛围。

2.2.2教学团队建设

加大教学团队建设的力度,共同制定并实施教学团队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教学条件建设等内容,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2.2.3改进教学督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和院系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在健全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中的作用,督导并重,建议增加针对性的听课和指导工作,多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和新引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针对师生中负面反映较多的教学开展了专项调查,采用到现场听课、检查课程教学大纲等,进一步改进。

2.3教学条件保障

2.3.1协同创新,整合实验室资源

对全校师生充分开放现有实验室并配套相应的实验室人员、岗位、制度、评价机制,实现师生网上预约实验,提高教师科研和学生创新能力;

2.3.2加大投入,建设校内仿真训练基地

2.3.3政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2.4质量文化保障

质量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从而产生对质量目标、质量观念、质量行为规范的认同感。培育和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文化,也是建立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浓厚氛围中,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会自觉做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首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定期研讨教学质量问题,注重教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通过引导、激励机制,传播质量信息、奖励质量成就、促进质量观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促使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自觉实践者。

3结束语

综上,新增本科院校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研究成果,借鉴老本科大学建设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是必须且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德江.从教学工作评估看教学质量保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3):34-36.

[2]詹亚力,史庆,郝杰.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2(1):78-81.

[3]陈颖.构建全方位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北京教育,2015(4):67-69.

[4]荣华伟,钱静珠.对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45-46.

保障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理论;制度建设;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9-0083-0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以外的重大社会建设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理论的研究与制度的建设存在着紧密的积极互动关系,形成了一条“问题(实践)——理论研究——制度建设——新问题(新的实践)——新理论研究——制度完善”的发展链条。可以说,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联合协作完成的我国重大社会工程,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及时总结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和做法,可为今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提供新鲜经验。

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互动的特点

(一)从互动的板块上看,较为集中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社会福利这三大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

社会保障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复杂的内部构成,发挥着稳定社会结构和促进良性运行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保障体系基本分解,面临着该体系的重新构架,而突出要解决的,就是建立适应市场条件下的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制度。这三大方面的研究与建设,恰恰是当时爆发出来的三大矛盾所决定的,即经济迅速增长与大规模贫困的矛盾;劳动力市场化与老年劳动者保护空白的矛盾;经济发展迅速与社会发展落后的矛盾。经过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关于市场条件下的社会保障理论从无到有,社会保障体系从残缺不全到初步构架完毕,在我国社会制度建设史上基本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工程。

(二)从互动的过程上看,分三个阶段:探索阶段(1980-1999)、初步完善阶段(1999-2006)、质量提升阶段(2006-目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9年末是理论探索和制度建立时期,这期间中央和地方的理论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各类保障制度进行大量探讨和摸索,并在各地进行改革试点。如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的尝试,1989年丹东等四个城市进行的医疗改革实验,1991年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尝试,1993年的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1994年医改的“两江实验”,等等,都为后来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打下了基础。从1997年至1999年,我国具有正式法规性的保障制度陆续建立起来。如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正式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8年国务院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的《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9月的国务院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各项保障法规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

1999年末至2006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理念,属于理论和制度初步完善时期。虽然至1999年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但是这些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着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保障体系不严密、管理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其运行机制,成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在这期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保障开始向农村扩展,养老、医疗保险由国营企业面向城市所有居民,农村开展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各类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2007年至现在属于制度提升时期。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物质财富上有了巨大积累,社会对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改革前期主要关注效率,忽视了社会和谐发展,导致社会问题较多。因此如何将经济成果转化为社会成果,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益处,成为客观要求。这个时期一方面对前期建立的各项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改革使保障制度升级换代。再有,是社会福利从过去残补型模式上升到适度普惠性模式,为全面的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上的支持。适度普惠性模式建立的重要标志,就是体现全民福利的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从互动的方式上看,分为:实践——理论;理论——实践两个互动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明显存在着两个不同阶段: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前期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期是理性设计与施工。因此,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上,也明显受这两个阶段的特点影响。改革前期,理论界和政界都面临着突如其来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容不得理论界细致的研究与思考,往往是边探索、实践,边研究相关问题,研究的内容紧紧围绕具体制度开展,还没有上升到价值观、学理依据的层面解释。后期,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紧迫的保障形势告一段落,理论界开始深入思考深层次的保障理论问题,基本概念严谨性、体系的科学性、制度的公平性、社会保障与核心价值观,等等带有学科高度的研究成果不断面世,推动了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建设的质量的提升和体系的换代。

保障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分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219-02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从教育部在学科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至今已有11年,一些财经类高校纷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发展到目前为止,现代意义上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在我国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加之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轻实践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培养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需求向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迫切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内学者刘苇江(2008)从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参与几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曾煜(2008)探讨了社会保障课程教学形式及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实训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如何实现课程设置与劳动社会保障行业核心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同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取并提高。围绕上述主题,本文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对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教学主要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混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概念,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先进性内容;教学手段保守落后等。

2.实践教学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不同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结构和要求不同,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验实训内容的覆盖面不同,对学生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各种需求,也不够科学和合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从考核的形式到内容,都不应该忽略实验实训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3.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后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重视理论教学或课堂教学的环节,轻视实践教学过程,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缺少科学的分类。

三、实践教学课程分类

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设置要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实践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实践课程分类主要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各类别独特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的独特性。

1.基本实践课程

基本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30%,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

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50%,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模拟操作或现实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性实践课程

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占课程教学课时的20%,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如学年实习、专业实习等,突出对学生创新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实践课程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对于基本试验课程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分析教学、讨论式教学、观摩性教学等。其中,案例分析教学精心挑选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即对课程的某一内容或观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的角色,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并辨论;观摩性教学即由教师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向学生播放媒体内容等,这些实践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重在模拟教学

1.加强模拟操作。包括:(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2)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习。包括: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

2.重在现实操作。现实操作教学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开展教学参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以丰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学习医疗保险时,组织学生教学参观医疗保险中心,请医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的工作职能及医保政策等,并参观该中心的工作现场。讲到农村保障时,组织参观郊区的社保局,了解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或者到城郊参观农村的农村保障、村民福利、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学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时,组织参观附近街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保所的工作职能、社会保险的现行政策及操作流程。学习国际劳务合作时,组织学生到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参观劳务输出的流程。

保障工程论文篇9

关键词:模糊理论;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策略

机械设备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科技环境下,我国的各种机械设备在线检测技术虽然进步很大,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故障问题和缺陷,许多高科技的技术和模式有待提高,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科技方面的经验,对设备常见的故障来源、故障症状等问题进行合理和高效的分析和判断,加入模糊理论的研究过程,充分计算并探究出诊断思路。

1 了解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概念,加强模糊理论的应用和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节能减排、提高家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话题。因此,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科技人员一定要了解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概念,加强模糊理论的应用和研究,通过实质的实验训练,把专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加强开发的实质性和可靠性,加强对设备机械电路以及家用电器的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故障诊断,保证检修工作的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行。在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注重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在检查器械时可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关键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检查,做到有秩序的进行工作,提高检查质量,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关键部位的检查更新,更不会造成技术上的失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操控的技术宣传和管理经验的教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检查时不能偷工减料,要本分负责,一旦检查出任何器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和提案,让高技术的专业人才进行器械和设备的更换和维修,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机械设备故障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频谱分析诊断法;第二,状态模型辨识诊断法;第三,随机模型参数估计诊断法;第四,灰色模型关联分析诊断法;第五,统计诊断法;第六,模糊诊断法;第七,专家系统诊断法;第八,人工神经网络。在新时代的机械设备研究体制理念的要求下,相关科技人T要努力让机械设备故障问题变得更实际化,让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生活化。对于模糊理论,我们主要探讨第六种诊断方法,即模糊诊断法。它是由于模糊性引起的机械设备故障分析过程中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和关系,导致许多模糊统计诊断矩阵失控,科学家不能通过逻辑性的思维进行判断和评判,而基于模糊理论的诊断方法,能通过Bayes、E.Shortliffe、Buchanan的确定性理论等著名理论,对机械设备进行一系列的诊断和分析,加强机械设备故障的分析和运用模式,展开研究和开发。

2 解析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作用,完善模糊理论的结构和模式

众所周知,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工作高效运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而任何运行机制都离不开严谨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从事模糊理论科技人员和进行机械设备勘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理念,从细节入手,加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运行机制和工作效率。在设备检查工作运行的过程中,总负责人要多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人才,注重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系统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形成优良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操控的技术宣传和管理经验的教学,工作人员要注重一些方法和流程策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不断丰富在线监测技术和状态维修的工作方法,注重检修工作和设备使用安全计划,才能保证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的在线监测技术和状态维修工作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进行。

机械设备监测行业是一个拥有传统科技和悠远历史的技术行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家户户所用的电器,生产、传输、以及供给都离不开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的在线监测工作和机制。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相关技术者一定要保证电器设备的管理和检修,不断优化在线监测技术和状态维修的模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要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操控的技术宣传和管理经验的教学,让所有员工都大致了解内部的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系统的运行结构和在线监测技术管理模式,提高安全意识和设备管理能力,综合提高和发展。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过程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应对紧急情况,在遇到危险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临危不乱”,融入模糊理念技术的理念和开发内容,保证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检修,注重电器设备故障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高度集中思想,找到有效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制定解决措施,完善运行机制,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探究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优化模糊理论的措施和开发

3.1 充分调动模糊理论的技术手段――构造多元化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体系

在实际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分析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专家应当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有效的结合当代的科技力量,充分调动模糊理论的技术手段,构造多元化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体系发挥出设备的优势和潜力,注重检修工作和设备使用方法技巧,加强对机械设备技术的开发和故障诊断,保证检修工作的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行,不断改善和优化设备开发公司的工作制度和监测技术模式,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传统的机械设备故障分析效率低下,以及拖动设备、生产率、故障分析效率、制动效能过低,许多监测设备存在设备陈旧、机器破碎等问题和现象,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管理,工业系统和生产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计划和管理发挥不了真实的作用。因此管理者和工作者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和缺陷,并向上级汇报情况,以便更新和完善监测设备,保证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的高效率进行。由于机械设备控制系统比较复杂,运行和检测起来存在许多机理,因此设备检查工作也比较繁琐和困难,检查工作人员要不断训练自己良好的记忆力,反复思考,对于流程层、间隔层、管理层、站空层等运行传感器要时常进行设备的管理和检查,感应出设备的使用状态,方便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检修,必要的时候做好检查笔记,对检查过的电气器械设备做好记录,比如存在什么问题,模糊理论下还存在什么缺陷,需要什么改进的地方等,都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以方便向科技人员报告检查结果,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

另一方面,总负责人要多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人才,注重机械设备故障分析机构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形成优良的团队合作意识,为石化、气化、化工、煤炭、工用建材等不同机械设备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保障服务,加大设备监测力度。模糊理论下的机械设备诊断的高效运行需要全体内部工作人员协调一致,加强管理,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理念,做到科学管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注重电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理念,从细节入手,加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和诊断技术,提高运行机制和工作效率,让企业故障分析控制系统正确和高效的运行,有质量的发展。管理故障分析监测设备的工作人员要有合理的工作意识,以日常检查和维护更新机械设备为主要工作任务,把所有设备检查作为核心内容,加强防范,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办法解决,切实可行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故障分析的工作能正常运行以及设备系统的完善性,加大模糊理论的利用成果。

3.2 有效加入模糊理论的科技模式――加强科技化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过程

机械设备故障探究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注重远程诊断中心技术,因为诊断中心是整个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线监测和维修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数据的服务器、数据传播管理层、Web服务器等设备相结合,在整个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要有合理的工作意识,以日常检查和维护更新设备为主要工作任务,把企业的设备检查作为核心内容,加强防范,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办法解决,切实可行的提高工作效率。检测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当代的最新科技力量,注重检修工作和设备使用安全计划,有效融合模糊理论的运行规律,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和状态维修工作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进行。在工作时,技术人员要按照流程图严密的进行设备故障分析,在进行故障分析时不仅要掌握工作流程,还要不断完善设备工作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保证故障分析等高新技术的运行模式,优化在线监测技术方法,强化机械设备维修进程,最终将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的相关数据严密的展现出来。

在模糊理论下对机械设备进行工作时,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监测设备的使用状态,以防出现工作漏洞,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做好企业整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和运行方案,以便工作人员各行其职,在浏览相关Web网站时,可以结合Active X技术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采集,对设备进行远程的调控和管理,并深入分析,保证设备状态、分析工具、知识库都能高效运作。而且,机械设备的状态维修组要注重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状态监测、实地考察、远程诊断等工作程序的有序执行,工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当代设备故障分析的现存问题,有效规划工作问题的管理方案,掌握原则性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途径,对总部收集到的可靠数据和有效信息都要进行核对和检查,并且对相应设备电流、电压、传输介质的耗损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处理,避免出现工作漏洞。

3.3 全面了解模糊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实质化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来源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设备机械故障分析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注重设备管理和故障监测技术的实施理念,完善设备使用方法,并按照严格的标准对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和完善,将数据制作成相对应的表格、图像等,以便诊断工作能有效和长期的进行。机械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和状态维修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VPN等高新技术的工作结构对诸多电器设备进行监测,以保证工作正常和可靠的运行,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应对紧急情况,再遇到危险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临危不乱,高度集中思想,找到有效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制定解决措施,完善运行机制,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设备管理者要不断强化电气设备的更新技术,保证故障分析运行机制,在检查各种器械和设施工作质量的过程中,要认真负责,耐心细心,不放过和疏漏任何一个细小的细节,因为模糊理论强调,一旦错过一个小步骤,都有可能造成整体性的失误,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所以引导者要加强人员的调控机制,合理分工和调配,让每个人都认真负责,各任其职。此外,在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设备故障诊断时,可以分析好机组的运行控制系统,加强对于设备的控制了解。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等编程软件对机械设备的诊断过程加密和维护,提高企业的安全度和可靠度。

此外,机械设备研究管理企业要知道,系统的节能科技是我国各大商家共同关注和建立的节约型企业,人们的生活水平、科技产品的创造、循环经济的发展等都离不开模糊理论下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监测技术和状态维修工作,设备管理操控人员需要具备高要求的科学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做好管理和调控工作,有效的对设备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机制和工作内容,保证运行机制能顺畅且高效。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及时记录工作信息,留下数据,以便机械设备监测技术能顺利进行。设备故障分析企业的领导者要知道,想要构建高效性模糊理论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系统,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团结性。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处事是非常重要的,能影响人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避免错误信息,找到有效的方法,而人的行为意识和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引导者要团结内部工作人员,经常组织心理教育活动,加强内部人员的工作心理沟通和交流,对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工作的运行流程和设备工作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教育,组织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做好双重保障,万无一失,做好笔记,方便备份和传输,并及r查阅和浏览,对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才能构造多元化,科技化,实质化的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监测运行系统,全面发展,高效运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就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诸多工业生产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生活化的机械设备故障分析内容,有效的结合当代的科技力量,融入模糊理论的研究特点,不断适应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技巧和优缺点,做一些实质性的分析和探究,加强工业的开发和实施力度,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的故障管理和分析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若天.基于模糊诊断的电机轴承故障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15(9):26-39.

[2]田丽娜.浅谈桥梁结构可靠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3):78-89.

[3]夏雪刚.大型机械设备故障的优化挖掘监测模型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6(1):85-92.

[4]高景新.浅析水泥机械设备故障和诊断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56-62.

[5]李仲录.机械设备故障的诊断及维修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59-62.

[6]王汉功.基于神经网络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J].振动工程学报,2014(12):89-95.

[7]杨光.机械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及预测维修系统的研究[J].科技之友,2013(38):196.

保障工程论文篇10

【关键词】军队;特色;企业文化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从侧面提升企业的业务量和解决企业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在现今的发展中,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工作,同时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与一般类型的企业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其中加入了军队保障的特色元素,使得企业文化更加的完善,对于员工而言,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准则和执行的标准。本文就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一定的讨论。

一、把握正确方向,体现时代要求,以先进文化引导

(一)把握正确方向

在建立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方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的企业都非常看好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但在建立的时候常常走了偏路。对于企业而言,作出任何一项决定的时候,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具体实施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外部的大环境,还是内部的影响因素,都大量充斥于员工之中。因此,在建立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方向。目前的方向是要建立积极的市场竞争秩序,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恢复供求平衡,稳定市场的良性发展,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二)体现时代要求,以先进文化引导

作为军队保障性企业,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就要把握正确方向,体现时代要求,坚决抵制腐朽、颓废、庸俗和愚昧的落后文化,立足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公正平等的文化氛围。由此可见,当时代不断进步的时候,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也要随之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较大的发展,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以先进的文化为引导,能够让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现今的情况而言,文化已经与商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牢记历史使命,强化肩负责任,以忠诚文化教育

(一)牢记历史使命,强化肩负责任

现阶段的众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数都是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没有考虑到社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面对经济方面的诱惑以及地位、权利的诱导,很多时候,企业都不自觉的走向了下坡路,完全忘记了历史使命,而且毫无保留的抛弃了肩负的责任。在新时期的发展下,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让广大的企业牢记历史使命,兴国安邦,让中国发展案成为富强、民主的国家。另一方面,要让每一个企业都意识到“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现阶段的社会虽然以经济发展为主,但肩上的责任并没有丝毫的减轻,反而需要进行一定的强化,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扛起更多的责任,这样才能让企业的发展走向一个更好的明天。

(二)以忠诚文化教育

在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当中,忠诚文化教育是其核心,同时也是重点培养的方面。在忠诚文化教育当中,本文认为,需要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固服务保障之“本”;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铸爱国强军之“魂”;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鼓敢打必胜之“气”;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提追求卓越之“神”。

三、明确发展愿景,提升保障能力,以目标文化激励

(一)明确发展愿景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既是一个硬性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一个感性能够调节的工作环节。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建立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发展愿景,这与企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发展愿景就是企业的目标,而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要与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对员工的工作和部门的业绩起到较大的积极影响,同时在将来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错误的发生。在明确发展愿景的时候,既不能主观的以经济愿景为主,也不能不顾企业的效益,单纯的“为社会服务”,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让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伴随企业成长的一种动力,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取得突破,使愿景越来越清晰,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成功。

(二)提升保障能力,以目标文化激励

对于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来说,保障能力是最重要的核心元素。企业的发展需要很多的保障措施,在企业文化方面也需要一定的保障。现阶段的物质元素以及现实元素大量充斥着员工的思想和工作,因此很可能发生消极怠工以及多重矛盾、冲突不断的现象。对于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而言,就是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保障能力,同时以目标文化来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军队保障性企业必须紧紧围绕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这两个中心任务,着力构建以人为本,以铸造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以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形象识别体系为内容的、开放的企业文化体系。

总结

本文对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多数的企业还需要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工作,让更多的员工受到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之后不断的克服自身的一些问题,让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通过军队保障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付晓刚.论军工职教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队文化的融合[J].中国民,2009(12).

[2]刘华.试论军队思想建设与企业文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2).

[3]张亮.浅论借鉴我国军队文化优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