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述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4:17

化学综述论文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除草剂;使用方法;药害;补救措施

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的原则

新的除草剂必须进行生物测定,以便明确该除草剂的适用范围、除草对象、防除适期、用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用技术。在推广应用这些技术时,仍然要先进行试验,然后由点到面,逐渐推广使用。除草剂的使用剂量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质地、耕作状况等有直接关系,如40%莠去津,在东北地区的用量为3.00~3.75kg/hm2,而华中地区用量超过2.25kg/hm2时,对后茬小麦就有影响。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敏感性也不同。为了扩大除草剂使用范围,应扩大试验作物,同时要特别注意试验作物及该作物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反应,以便制定避免药害产生的安全措施。

2严格掌握除草剂使用方法

2.1合理选用除草剂

选用除草剂既要对防除对象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又要对应用的作物安全无害,还要考虑对邻近作物是否安全。例如:拉索、稳杀得、盖草能、拿扑净、草甘磷等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较敏感。因此,在选用除草剂品种时,要考虑作物的敏感性,切不可使用对作物敏感的除草剂[1]。

除草剂种类很多,每一种除草剂对不同杂草都有很强的选择性。因此,只有针对主要杂草选择适宜的除草剂,才能起到除草增产的目的。如:野燕麦、长芒棒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宜选用骠马、绿麦隆等茎叶处理剂,针对野燕麦还可选用野麦畏土壤处理;以荠菜、播娘蒿为主的麦田要选用二甲四氯、2,4-D丁酯等;以麦家翁、猪秧秧、荠菜、播娘蒿为主的麦田要选用巨星、拌地农等;以毛儿眼为主的要选用使它隆。切忌盲目使用秋作物(大豆、棉花等)除草剂。

2.2要称准剂量,配准浓度

一般除草剂活性较高,如巨星只用15g/hm2,稍增大剂量就会造成药害。因此,除草剂要求用药量准确,不管采用哪种施药方法,都应均匀喷洒,做到不重不漏,才能安全有效。

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不同,很多品种超过推荐使用剂量,不仅成本增加,还会对作物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如:56%二甲四氯钠盐超过1.5kg/hm2,72%的2,4-D丁酯乳油超过1050mL/hm2都会造成小麦旗叶畸形、抽穗困难;25%甲黄隆可湿粉性剂超过30g/hm2,就会抑制下茬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出苗。若使用量低于推荐用量,又起不到应有的除草效果。随着杂草叶龄的增加,要适当增加除草剂的用量,以提高除草效果。如:6.9%骠马乳剂除禾本科杂草,在杂草二至五叶期用750mL/hm2,而在杂草五叶期后要增加到900mL/hm2;用75%巨星干悬浮剂除阔叶杂草,在杂草二至五叶期用15g/hm2,而五叶期后要增加到18.75g/hm2。

2.3掌握好施药时期

在作物具有抗性时期内,选择对防除对象较适宜的阶段用药,也是避免产生药害的有效途径。如用二甲四氯防除麦田杂草时,宜选在分蘖后到拔节前进行,过早或过晚都易产生药害,温度过低也会影响二甲四氯药效的发挥。因此,越冬期不能施药[2]。

杂草在不同生长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正确选择除草剂使用时期是保证除草效果和避免小麦产生药害的关键。苗前除草剂主要是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在土表形成药膜或药土层,使杂草不能出土。如用来防除野燕麦的野麦畏,在播种前均匀喷施土表,后浅混土,使土表形成药土层,抑制野燕麦出土。若在野燕麦出土后施药,将没有防效。

茎叶处理剂主要是通过杂草叶片吸收后,破坏其生理、生化系统导致其死亡。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敏感叶龄为二至五叶期。因此,使用这类除草剂要在杂草二至五叶期施用除草效果最好。

某些除草剂在土壤内残留期较长,在使用时要考虑其对套作作物或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如巨星在土壤内残效期有60d左右,所以计划套种西瓜、花生等作物的,就先要考虑巨星的有效期,再作安排,否则将会影响作物出苗及生长。

2.4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

第一,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来研究施药的方法;第二,根据农药剂型确定相应的施药方法,如在大风天,不宜用喷雾方法施用广谱性除草剂,可用涂抹的方法,以防雾滴漂移引起药害。

2.5注意施药质量

药害的产生与施药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施药质量,首先要平整土地,这对芽前除草很重要,避免沟沟洼洼影响药物均匀分布而产生药害。配制农药时要搅拌均匀,对已产生分层或沉淀的农药不要使用,喷施时要恰当的选用喷幅,采用直走式平衡推进法,行走的速度要一致均匀,停止行走要关掉喷头,防止重喷或漏喷,避免药害产生。同时,气象条件对除草剂效果也能产生影响。杂草叶片对茎叶类除草剂的吸收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若温度高,则杂草死亡速度快且死亡率高。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力和风向。风速8~10m/s时喷除草剂,防除杂草效果降低1/2左右,而且雾滴有可能飘移到邻近的敏感作物或林木上,造成药害。

此外,土壤的墒情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土壤处理类除草剂的效果,墒情差效果就差。

3抓好施药后避害措施的落实

(1)彻底清洗喷雾器。如施用某除草剂之后不清洗喷雾器,又接着用来喷雾防治病虫害,如果巧遇对该除草剂敏感的作物,就会产生药害。因此,应彻底清洗喷雾器。清洗方法:塑料桶喷雾器可用5%碱液浸泡半天,再用清水冲洗2~3次[3]。

(2)妥善处理喷雾余液。施药完毕,余下的药液不可乱倒,以防产生药害。

(3)施药后降雨。应及时排水,切不可出现雨后积水现象,以免发生药害。

(4)严格保管未用完的除草剂。一般要求用多少购多少,如一次使用不完则应妥善保存并保证标签完好,且与其他农药分别放置,以防错用。使用时注意有效期。

4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

(1)施肥补救。对产生叶面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如小麦出现绿麦隆药害后,可追施人粪尿,根外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促使植株恢复生长[4]。

(2)灌排补救。对于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灌排可减轻药害程度。

(3)激素补救。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如2,4-D、二甲四氯、甲草胺、禾大状等发生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5参考文献

[1]武中庆.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53,157.

[2]金环宇,田平,张湘.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科学使用方法[J].种业导刊,2008(7):26-27.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2

因为当时期刊的品种还划分为:经济类、农业类、科技类、教育类、工程类、艺术类、文明类、环境类等,这些期刊的品种不同天然关于论文的投稿时的各项挑选也就不同了。关于没有经验的论文来说主张我们在挑选期刊时要注意论文的研讨方向,这样关于所挑选刊物来说比较符合相应的论文研讨。关于这个状况来说论文的投稿天然就会比较顺利了。

在没有经验的论文投稿时要注意论文的标准事项,比方:论文阶段之间的排版、论文字体大小、论文单位数字符号、论文中图表格局、擦考文献等这些细节上的要求事项。当然了有关论文标题的挑选和论文中资料信息的要求也是关系到你论文的投稿顺利的方面,所以主张我们不懂是就要多翻阅相关的往期论文和咨询有经验的人员,这样关于论文的投稿发表会顺利许多。

论文在期刊的挑选上要注意期刊的征收范围,期刊征收的时刻,期刊的投稿要求和关于费用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你论文的投稿发表。在这里为我们推荐本不错的期刊:《植物研讨》是以植物分类、基因工程、植被生态、数量遗传学等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载内容为新分类群、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学、植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等根底理论研讨方面具有立异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性论文,以及相应学科较重要范畴国内外最新研讨进展的综述论文。

论文在投稿时需求进行检测的有:论文几率是多少,论文标准格局的查询等,这些查询是最基本的查询也是关于论文经过初审几率较高的一些查询事项。而且关于论文中要保证论文的质量,论文资料信息与数据上的剖析证明等,这些资料是表现你论文研讨价值和出现立异力度的一个首要方面。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新工科

为积极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我国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着力培养实践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1-3]。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应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大力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的改革创新。物理化学是基于物理和化学两大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去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的特殊规律的学科[4]。物理化学课程是工科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后续学习更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工科类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因此,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应用工科专业人才,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1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在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高校工科类专业应着力于以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方式,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实现跨界整合的人才[6-8]。因此,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道德情操的培养[8]。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样也是高校工科类专业的思政育人主阵地。为培养思想过硬,德才兼备的新工科人才,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以相关的知识理论为载体,充分发掘课程中的相关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单组分三元相图的相关知识时,介绍水的三相点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黄子卿老先生精准测量的,并将黄子卿老先生的爱国事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9]。在上世纪30年代,为了建设祖国,黄子卿老先生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渥待遇,回到祖国不懈奋斗,体现了为祖国发展不计个人得失的家国情怀,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讲授卡诺循环时,可以引入科学家从提出卡诺定律到找出提高热机效率的根本途径,孜孜不倦的钻研了55年的故事[8],鼓励学生们要有理想信念,要有奋斗不息的精神。还有在讲授化学平衡的内容时,可以介绍发明了大规模合成氨技术的化学家哈伯的故事[6,10]。哈伯不仅是发明合成氨技术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是研制氯气、芥子气等毒气的战争魔鬼。通过他的故事,告诫学生务必要恪守科学伦理的底线,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及理想信念的新工科人才。

2建立全方位教学改革体系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是前期所学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化学知识的升华,又是后期化工原理、制药原理、化工热力学、新能源科学与材料等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在工科类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因此,物理化学课程必须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体系,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2.1引入现代教学手段

现阶段雨课堂、慕课等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蓬勃发展。充分引入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相比传统PPT及板书的“线下”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11-12]。“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前可使用雨课堂设置相应的预习习题,学生在充分预习后进行答题,既有利于教师快速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授课效率,又能使学生依据自身答题情况,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采用雨课堂的形式,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随堂小测,快速收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以便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利用微课可视化、碎片化的特点[13],教师对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及表面化学等重要基础理论进行梳理,提炼,将其中的重点难点分别录制为10~15分钟时长的微课,方面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慕课资源及虚拟仿真技术,将物理化学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配合,虚实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专家授课,了解课程前沿,提高学习效果。

2.2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化学课程本身具有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的难点,且随着工科类教育改革的推进,物理化学作为基础类课程,面临理论课学时压缩的客观问题。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在传统的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PPT对知识点及相关经典例题进行授课。在学时数压缩的情况下,为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只能进行“教师主动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11,14-15]。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枯燥,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应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及教学大纲中对各知识点难易程度的要求,适当选择部分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14-18],在课前根据学习主动性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确保小组间的总体水平相近,既使小组内部能够相互辅导,又保证小组之间竞争公平。在新课开始前通过向各小组发放任务单,将新课应掌握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要求各小组自行选择一个知识点,在课前认真预习,收集资料,相互讨论,不断修正,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进行10~15分钟的授课,并在教师的指导点评后进行认真思考总结。教师在各小组完成授课后,及时进行点评,纠正学生授课中的错漏之处,加深对本次课程重难点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自顾自的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要充分指导对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把握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及时通过课堂提问、随堂小测、课后作业等方式,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进行认真分析反思,不断调整优化授课内容及方式,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3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科研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涉及的物理化学知识点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热情。例如:荷叶上滚动的液珠与表面现象相结合,洒盐防止路面结冰凝动与溶液的依数性相结合等,注意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在对工科类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加入工程实例的引入。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与经典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等相关的具体工程实例,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索,从而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19]。这一环节的引入,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又启蒙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了解实际生产研发过程,培养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工科类学生应具备的科研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将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验教学的知识点相合进行讲授,如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中,联系“蔗糖水解反应速率的研究”或“加速法测定药物有效期”实验,在热力学教学中,联系“二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统的沸点组成图的绘制”实验,在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中,联系“电导法测定溶液临界胶束浓度”实验等,将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进行综合讲解,同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引入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科技前沿,例如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电化学等的前沿研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3建立全流程教学考核体系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研讨模式;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本科生教育;教学方法

1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提高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综合,是对专业知识、写作能力、思维方式的一种综合性培养和锻炼,是对本科阶段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性考核。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湖南农业大学化学专业包括应用化学和材料两个专业。应用化学是化学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运用,是通过化学的手段解决各行业实际应用中碰到的确切问题;材料化学是化学化工与材料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用化学的手段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与应用。两个专业都属于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我校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能胜任相关工作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毕业设计这一专业实践环节,对于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困难

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当前的本科毕业设计存在较多问题。首先,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不端正,抄袭现象比较严重。毕业论文通常设置在第七、八学期,这个阶段学生多在外找工作或者复习考研,心思不在毕业论文上,只想着应付过关。另外,现在网络的迅速发展,获取资源的方式极其简便,也为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提供了便利。学生有时甚至直接复制别人的文章,或只进行轻微的语序调整或者词句改变,这样的毕业论文质量自然无法保证。其次,从教师层面来说,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师人均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数增多,因此,指导教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有限,常常指导不到位。目前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通常分为综述论文和实验论文两种形式。写综述的同学往往就找几篇参考文献拼凑在一起,根本无法达到写综述文章的要求。而实验论文基于实验条件和指导老师精力的限制,也未能进行充分的实验研究。最后,从社会层面来说,高校衡量办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是就业率。在目前高校普遍扩招的情况下,本科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对毕业论文状况无人问津,也未对毕业论文有所要求,导致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鉴于以上问题,近年来,教育界、学术界就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发展问题各抒己见,其论不一。甚至出现了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并非授予学位之必须”的废止派。然而,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特别针对化学这种理工科专业,在进行此类人才的培养时,高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毕业论文(设计)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独立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时也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化学专业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3研讨教学与本科毕业设计之关联

笔者自2013年入职湖南农业大学开始,每年均参与了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且每年指导的学生中均有一名获得了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荣誉。通过分析该类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各项表现,笔者发现本科毕业设计与研讨式教学模式具有密切的联系。研讨课程是一种以探究讨论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模式,其目的在于高效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目前已被广大高校接受和认可的一种优异的授课方式。研讨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围绕某项主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其表现形式和完成手段恰恰与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开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过程完美契合。纵观上述所提到的各项问题,其解决的根本核心还在于学生本身。如何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充分利用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大范围提高,其根本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无法获取面面俱到的细致型指导条件下,懂得自己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实验实践充分锻炼和优化实际操作技能,并最终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性技巧、知识和经验。

4研讨教学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作为材料化学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一线教师,利用自身课程优势,以本科毕业设计为中心,组织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践。

(1)以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相关老师的科研方向为基础,设计不同的科研主题,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小组。

(2)以上述步骤中设置的不同主题为依托,促使同学们进行文献查阅,通过相关主题的初步接触和了解,激发同学们进行发散性思考,进而自主设计出相关的研究课题,并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查阅设计相关实验方案。

(3)组织同学们进行模拟本科毕业设计的开题答辩,在此之前充分讲解和传授相关知识技巧,如PPT的制作基本知识、演讲的基本技巧等,组织相关科研方向的老师参与评审,并对各个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主题和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4)利用往届同学的研究成果与数据,将不同种类的原始数据分配给不同主题的同学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邀请相关科研方向的系内教师进行专业性讲解和指导,帮助同学们完成相关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5)再次组织同学们进行模拟本科毕业设计的毕业答辩,组织相关科研方向的老师参与评审,并对各个同学所归纳的实验结果及数据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

(6)综合各组获得的评价,选出表现突出的同学和团队予以奖励,并针对不同同学的具体表现,分析长处和短处,提出改善建议。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根据开展过程中的表现状况和突出问题,引发读者对研讨模式教学与本科毕业设计关联之思考。

(1)研讨模式教学可作为本科毕业设计之前期培训与实践。通过上述实践,笔者发现,研讨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成为本科毕业设计的前期培训过程,并通过有效的实践课程促进同学们对本科毕业设计相关技能的账务,有效缓解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提升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2)本科毕业设计可作为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开展并不顺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同学们对于文献的查阅感觉枯燥乏味,并没有足够的动力促使同学们主动进行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但是,以毕业设计为出发点,同学们出于自身需求,会表现出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科毕业设计将成为同学们课堂学习的新动力。

(3)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将为两项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新型模式。综合以上所述,可将研讨模式教学与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完美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探索两者结合开展的新型模式和偏重的内容,寻求高等农业院校中化学类专业本科同学的新型培养方式和方法,促进培养任务的高质量开展和完成。针对本科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将研讨教学模式与本科毕业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以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同学为实践对象,组织同学们以本科毕业设计为主题,进行研讨模式教学的改革实践,以及本科毕业设计开题与答辩环节的模拟实践。通过这两者的有机结合,笔者发现这两种本科培养内容和方式可以进行完美结合,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并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对于本科毕业设计的高质量完成,《文献检索》课程的高效率学习,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丽.开发组合式论文辅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7-69.

[2]渠芳,连承波.讲授式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法在石油地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1(9):80-82.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教育;学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探索多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各类人才辈出、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把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增强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优势转变。这充分体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本质体现。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药学领域中的带头学科。药物化学是以化学为基础,结合生命科学的药学综合性交叉学科,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药物合成、新药开发、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同时,药物化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且覆盖面广、内容繁多、更新快,各知识点自成体系,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复杂不易识记。面对如此繁杂的内容,在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灌输式教学,将所有基础知识托盘而出;而学生对于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化学性质及合成步骤常常感到学习困难,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久的挫败感使学生失去学习药物化学的兴趣。这不仅影响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药学综合素质。因此,对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突出。作者通过几个学期的摸索与实践,现总结药物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1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药物化学涉及的内容是以化学为基础,融合了生命科学的药学知识。目前药物化学教材普遍注重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把理论性强的内容尽量化繁为简、由浅入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失去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为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从药物数据库中挖掘药物的发现史、药物最新研究前沿、药物的社会价值及药物的临床应用等信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抗疟药物的学习中,介绍屠呦呦等科学家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可以通过科学家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教育学生对待科学研究应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力。在讲解降血压药物时,介绍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的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最新证明,络活喜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成人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主要是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通过临床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进展,为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药师奠定基础。在抗生素药物的学习中,列举了近几年市面畅销药物的排行,以及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让学生了解药物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对与药物相关的科普知识感兴趣,通过生动的药物发现史、临床应用、最新的科学研究,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药物的性质由药物的化学结构所决定,同一类药物中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了药物所针对的靶向不同,给药方式也有差异。这部分知识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常常采用被动接受,疲于记忆,效果较差。例如在讲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根据β-内酰胺环合并其他杂换不同,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各种类型的抗生素结构类似,但用于临床的药物却很多。传统教学采用PPT和板书讲解,学生很难记忆理解。作者制作了Flash动画,对每一类骨架结构相同,改造不同的修饰基团得到不同特点的抗生素,并通过化学反应式清晰地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种方式既生动形象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新药设计与开发是药物化学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内容。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药物的设计思路和合成路线,作者着重引导学生思考药物的设计思路及合成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手段。带领学生从本质分析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受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再引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功能、全方位的逻辑判断功能和一目了然的图形显示功能,借助AutoDock、Sybyl、DiscoveryStudio等软件,从小分子数据库中筛选与靶酶或受体结合的新配体[4-6]。最后在引入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在教学实践中,作者对抗生素类药物开展了一次药物设计课程,将学生分成四组,借助Drugbank、Chembl、Scifinder等数据库分别根据抗生素杀菌作用的不同机制查找相应的作用靶点、药物合成方法、临床应用及目前研究前沿进行查找,再通过药物化学教研室所搭建的CADD,对查找的相关药物与靶点进行对接,直观地展示药物与靶点的作用情况。通过这次课程的开展,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思考药物的设计思路、合成路线和药物与靶点的作用机制。同时,学生也从中体验了科学家是如何对新药进行设计与研发的过程。探究科学家成功的原因,有益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学生创新的信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发新药可能的途径,开阔思路,活跃思想[7]。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得临床药物更新换代很快,因此,作者会从大数据中查找最新药物信息,在授课时及时补充每章节相应的内容。市面上部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会发现许多问题。例如,由于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使药物退出市场或者被结构修饰改造的新药物所代替。这些都不能在高校药物化学教材中得到及时的更新。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地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新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药学素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执业药师奠定基础。

2改变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学生在学科概念、学习方法、独立思考能力、学术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因此,作者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把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作为学生教育学术型转换的重点内容[8]。再布置下一个任务,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借助Scifinder、Drugbank和Pubmed等数据库查找前列腺素的不同合成路线,尝试阐述合成策略,在课堂上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析不同合成路线的优缺点,并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条兼并经济效益与绿色化学的最优合成策略。通过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理解药物的研究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会,大家相互分享自己的体会,从而更深入地学习药物化学的相关知识。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查找相关知识,论述和阐明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通过愉快的讨论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药物化学重点知识[9]。同时,加强对学科性质和课程体系、结构的介绍和选课指导服务也非常重要。

3调整考核方案,强化获取药物化学信息的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新药研发的进度,同时在研究已上市药物的新应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使得药物信息服务为临床用药及解决综合用药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名合格的执业药师必须对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有所认识,同时还要借助药物大数据收集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和比较,提高执业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对药物使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10]。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药学素质,在传统的笔试考核外,新增了学期论文作为考核内容。学期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药学知识和方法,借助现有数据库、药学信息网站等网络途径,收集相关文献,分析解决实践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在授课时,作者穿插讲授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借助医药化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怎样合理开发新药、进行药物评价等。课后布置论文,要求学生自行借助医药数据库和其他电子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相关药物的综述论文。通过撰写学期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从事科学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也是作为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综上所述,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能否运用掌握药学综合知识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教师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准,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思维、自由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寻找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地探索和创新。

作者:袁懿 欧阳勤 刘天渝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铁民,赵临襄,郭春.药物化学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究[J].药学教育,2005,31(4):1-3.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6

以编辑身份登录《湖北林业科技》网站主页,选择“统计分析”功能,在“稿件统计”下选择2015-2019年进行数据检索。

二、结果与分析

1.投稿总量分析。从本刊近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2015~2019年总收稿量为1140篇,退稿量286篇(占25.09%),录用量630篇(占比55.26%),送审量419篇(36.75%)。5年中主办单位投稿总量285篇,投稿至《湖北林业科技》总计144篇,占比50%,刚好二分之一。由图1可知:①从投稿数量来看,2015-2019年《湖北林业科技》在投稿前10名(5年投稿总量≥18篇)的单位中,投稿主力军第一梯队为主办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5年投稿比为10.41%-15.32%,总量为144篇;第二梯队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总量为57篇。第三梯队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7个单位。②从投稿量趋势来看,华中农业大学5年投稿比为(0.74%-3.38%);长江大学5年投稿比为(0-3.86%),浙江农林大学5年投稿比为(0.37%-1.45%),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5年投稿比为(0-2.35%),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5年投稿比为(0-2.35%)。投稿数量基本持平的单位为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5年投稿比为(1.18%-2.02%);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5年投稿比为(0-1.57%);投稿逐步下降的单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年投稿比为(2.75%-7.81%)和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5年投稿比为(0-4.37%)。2.稿件来源分析。(1)按照稿件来源来分:部级基金资助论文10%~22%,省级基金资助论文12%~44%,其他33%~77.5%。其他类文章波动幅度较大,文章类型差异较大。(2)按照作者来源来分:湖北省内作者占比72%~83%,省外作者17%~28%。省外一般稿件占比也同比上升。(3)从投稿单位来源来看,投稿主力依然为主办单位。其次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梯队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7个单位;从投稿量趋势来看,稳步上升的为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和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近5年高校投稿逐步上升,需要继续扩大宣传,争取吸收更优质的稿源;投稿略有下降的单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近5年逐步降低,需要加强同局直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稿件;从文章综合质量来看,主办单位以及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投稿中,项目基金资助文章、试验研究类文章占比略高。农林类高等院校各类项目支持多,文章质量相对高。这是今后本刊约稿的重点。除此之外,市级林科所有持续稳定的稿源,也是投稿主力,不容忽视。例如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三峡植物园管理处、河南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这也是今后稿件争取的重点和方向。3.稿件类型分析。(1)从稿件组成来看,本刊以自由投稿为主,其中第一部分为省内林业工程系列职称晋升投稿;第二部分为大专院校学生自由投稿;第三部分为推荐投稿;最后一部分为省外自由投稿。约稿占比甚微。这四部分稿件中,以省内林业工程系列职称晋升稿件为多;在大专院校学生自由投稿中,因为硕博士毕业对发表文章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一部分优质稿件难以挽留,比例也不高。还有一部分稿件为业务单位或熟人推荐稿件。需要继续加强局直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稿件。而在省外自由投稿中,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优质的省外稿件,首先被各大学学报录用,其次各省林业科技瓜分或争取,所以这部分收稿占比不高,质量并不理想。(2)按照文章类型来分:试验研究论文占比32.5%~44%,综述论文0~14%,实用技术论文11%~31%,工作研究及问题探讨21%~48%,其他4%~68%。自2017年期刊整体未分栏目以来,部分文章类型模糊,难界定。目前以优质稿源缺乏及稿件质量下降两大问题凸显。很难吸引有第一手试验数据的研究类和可读性、实操性强的科技文章。疫情期间,投稿数锐减。2020年1月23日~2020年4月13日,投稿数<15篇。在目前稿源和期刊质量均不高的情况下,筹措稿源措施虽多,诸如根据基金项目从高校博士、硕士组稿等措施却并不现实,第一是争取不到,第二对接不上。坐等稿件的局面愈演愈烈,面临的办刊环境十分严峻。

三、稿源拓展及质量提升措施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SummarizationofStudies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

inthe20thCentury

Abstract:RuralpopulationflowhasalwaysbeenakindofcommonsocialphenomenoninChinesesociet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theacademicresearchinthe20thcentury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inpreviousagesbefore1949andgivesalimitedpointofviewtofuturestudy.

Keywords:the20thcentury;Chineseruralarea;populationflow

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诸如历次人口大迁移、中央政府屯垦戍边以及战争、灾害、人地比例关系失调引发的农民流徙等。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本文所综述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学者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代农村人口流动所做的探讨,时间上有交叉;其次,“农村人口流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引导、组织或强制推行的移民运动,又包括下层民众在社会或自然等外力压迫下,为维持生存而自发进行的流民活动,也包括探亲、访友、当兵等等情况。本文的综述主要包括流民和移民现象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有交叉,不作具体区分)。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政府频繁的移民实边、军事屯垦、招民垦荒导致经久不衰的人口迁移浪潮。近代中国因农村经济衰败也引发农民离村、“流民遍地”。对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也是多年来备受学者关注的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综观整个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缕述如次。

一、1949年以前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扫描

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自然也在探讨之列。学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离村问题;二是移民问题。

(一)农民离村问题

“离村”是当时学界惯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离村就是农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均在此列。离村情况相当复杂,如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做官等,但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农民离村几乎就是流民现象的代名词。

研究农民离村问题的专著不多,仅有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①,该书对农民离村的原因、流向、后果均有论析。相关研究如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②,都或多或少涉及农民离村问题。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现实问题,相关的论文较多,其他不计,仅以“离村”为题的论文就超过30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等③,这些论文对农民离村的时代背景、原因、规模、流向、社会影响、解决办法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资政”作用。

(二)移民问题

20世纪上半叶,海外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和国内移民(以东北、西北移民为主流)的移民运动仍在持续,波澜壮阔,相关的研究因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推动,硕果累累。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④,从移植、政策、史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相关论著还有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等⑤。国内移民方面,主要有钟悌之编辑的《东北移民问题》⑥,该书涉及东北移民的重大意义、东北移民的历史考察以及东北移民的实际问题等。至于与移民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粗略估计,有上百篇之多,主要有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张云波《民初之移民》等⑦。

①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

②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年;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年;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3年。

③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中国经济》第3卷第7期;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号、第22,23.24.号合刊;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第2卷9期。

④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

⑤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刷馆,1929年;刘继宜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

⑦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1期;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东方杂志》第22卷第6期:张云波:《民初之移民》,《建国月刊》第16卷第1期。

(三)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研究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自然引发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探讨,虽然专著不多(主要有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①),但论文为数可观,有宏观研究,如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等②,有历代农村流动人口的专论,这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如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等③。

总之,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国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激发学者对之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究,形成“现实研究”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学者的现实关怀,引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为史鉴,因而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就,为解放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①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②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朝华》第2卷第1、2期;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新亚细亚》第12卷第5期;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禹贡》第7卷第6、7期。

③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食货》第1卷第3期;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第2卷第7期;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

二、建国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整体研究鸟瞰

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史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五朵金花”,加上“左”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学、人口学成为禁区,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专著仅见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④,论文也只有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⑤等10来篇,平均每3年发表一篇文章,其中70年代还是空白。这种研究的“冷”态,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改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农村人口流动研究重新受到关注,加上社会学、人口学以及社会史“复兴”的强力推动和“民工潮”高潮迭起的现实呼唤,学界对历史上的流民、移民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取得骄人成绩。

(一)流民问题研究

专著方面:曹文柱《中国流民史》⑥,对流民产生的原因、特点、流民活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统治者治理流民的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陆德阳《流民史》⑦,对流民称谓、历代流民产生的成因、流民的流浪生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论文方面: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⑧,把古代流民产生的动因归纳为“生产萎缩型人口流动”、“生产过剩(或生产饱和)型人口流动”、“灾变型人口流动”和“结构变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

⑤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历史研究》1961年第6期;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1963年第2期。

⑥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⑧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迁型人口流动”四种类型;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①,对流民现象发生的机制、流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对流民在中西封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③,对封建社会流民起义原因、意义进行了考察。

(二)移民问题研究

整体研究的著作,当首推葛剑雄主编并由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侯杨方等著《中国移民史》④,该书共分六卷,约260万字,是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简明中国移民史》⑤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中国移民史》一书论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活动,对历次主要移民活动的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加以评论。第一卷是本书导论和大事年表,导论对中国移民史研究做了理论探讨,大事年表列出自公元前21世纪到1949年间可考的主要移民及相关事件。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的断代论述。各卷详细论述了各阶段主要移民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移民过程和移民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包括迁移形式、经由路线、移民数量估计、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移民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中国移民史》一书是迄今为止在移民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移民活动及规律。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⑥,主要对西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统治者为军屯而进行的人口迁移进行论述,指出这些人口迁移具有发展农业、巩固边防和强兵足食的作用。

在海外移民的整体研究中,以朱国宏所著《中国的海外移民》最有深度⑦,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对自先秦至民国各个阶段的中国海外移民情况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理论剖析,内容包括海外移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不同阶段海外移民的类型与特征,海外移民的规模、流向和分布,海外移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所带来的影响等。其他著作还有吴泽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郑民等的《海外赤子——华侨》、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蔡北华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等⑧。

移民史的区域性整体性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两书⑨,对历史时期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兴起原因、形态、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作了系统阐述。安介生《山西移民史》⑩,对山西移民史进行全面探讨,并从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与人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移民运动对山西历史的深远影响;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⑾,对黑龙江移民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①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

②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④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葛剑雄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

⑦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郑民等:《海外赤子——华侨》,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⑨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⑩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⑾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这一时期发表的移民史通论论文有数十篇: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①,根据主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流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潮、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潮以及近代治边多方向移民潮,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②,将中国古代移民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分别予以探讨;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③,将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种类型。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④,则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在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⑤,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各种类型及移民族群的特征进行探讨。其它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等⑥。

①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③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⑥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学术交流》1987年第5期;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1期;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1990年第4期;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9期;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上述之外,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李世平《四川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胡焕庸《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等①,均涉及到历史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①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胡焕庸:《中国人口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5年;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及《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0年代陆续出版。三、断代研究概况——以近代为例

断代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有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②,数百篇,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近代的研究概况。

有关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③,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和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效应、近代中国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为第一部以近代流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④,对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人数,与移出地、移人地社会经济关系作了系统概述,书后附有个案调查的口述资料,亦有参考价值;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⑤,是一部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潮的著作,对难民的来源、流向、政府与民间社团的难民救济活动等,都有详细论述。相关专著有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等⑥。相关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下从流民与移民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流民问题

从晚清到民国,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流民的生成不能不具有时代特色,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即揭示了近代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发生的关系⑦,但传统因素依然不能忽视。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等文⑧,均强调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大量农村人口被强制

②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自然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①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国农史》1999第2期。

④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河北大学学报》1997第2期。

⑤池子华:《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城市史研究》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北京日报》2000年1月17日。

⑥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⑧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日。

⑨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⑾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及离土率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离土是“经济压力和经济吸力”引发的,农民离土后主要去向为海外谋生、移垦边区、寄居都市、流离城乡之间;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①,对这一时期农民离村人数、去向、社会后果及离乡原因进行探讨;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②,对农民离村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移民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为缓和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其中东北移民举世瞩目。主要论文有: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③,认为近代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从1893年至1945年间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至4000万人,究其原因主要为大规模移民;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④,对1904—1911年间在清政府的东北土地开放政策的鼓励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荒地不断被开垦,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景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并指出1904年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垦务局移民、私人及团体组织移民、组织工人集体移民、军队屯垦边区、边哨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⑤,对“闯关东”的由来、规模及其正负效应进行全面探讨;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⑥,对1912—1931年间“闯关东”移民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迁移特征。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⑦,将20世纪20年代东北移民高峰的成因归纳为:一是人口压力、封建剥削、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艰难生存环境,使大批农民离开华北另谋生路;二是东北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是移民高峰的出现既是长期移民惯性运动的结果,也是针对外来侵略势力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东北移民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有: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赵凤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等⑧。

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之外,其他地区也有所涉及,如: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⑨,探讨了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林仁

①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②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④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民国档案》1999年第2期。

⑦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⑧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人口学刊》1987年第4期;赵风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人口学刊》1988年第1期;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见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⑨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①,对有清一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作了动态的考察,并探讨移民在台湾开发中的作用。

对移民实边与边疆开发的关系,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作了具体考述②;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③,都认为近代边疆移民筑起一道抵御外来人侵的坚实堡垒,对加强国防力量和民族团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移民的向心运动及移民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是学者感兴趣的论题。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揭示移民与人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逻辑关系④;樊卫国在《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中,探讨了上海经济兴起的移民因素⑤;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通过社会学调查,剖析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迁移动因及上海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⑥;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对同乡组织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⑦;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对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流向上海的难民潮进行分析,并将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分为三类:进行工商业活动、充当一般雇员、从事各类个体劳动自由职业⑧;任银睦的《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以青岛为个案,指出在清末民初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移民因素的影响力得到有力显示⑨。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代总体上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超出乡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尽管城市近代化成分不断扩大,但并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他在另文《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考察了自清初至前夕的近代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对其稳定性作了论述,认为清至民国中国乡村社会中两大阶级——地主和农民已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上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不断集中都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⑩。

①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④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⑤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⑥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⑦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⑧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⑨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⑩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上述之外,有关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论文还有: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人迁与土客融合》、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等①。

①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安徽史志通迅》1983年第1期;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1991第4期;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四、几点意见

自先秦至民国,既有政府强制移民,也有下层民众自发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迁移,两种人口流动共同汇成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上世纪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

首先是研究的不平衡性。对某一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关注较多,成果丰硕,而对另一时期则关注较少,如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成果稀少,几乎形成“断层”;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村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是顺理成章的,但对较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如“走西口”;对战乱、灾荒等非常时期人口流动研究较多,而对平时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对历代历次农村人口流动的驱动力、流向、影响等均有深究,而对流动的主体流民或移民本身则缺乏研究,如此等等。“不平衡性”的存在,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该有所侧重。

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总体上说,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确硕果累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仍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如近代流民问题,宏观或整体研究较为深入,而分区分省研究则不够,移民问题也是如此;农村人口流动本身研究较多,而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多边关系亟待拓展,如人口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人口流动与生育文化、人口流动与国际关系等等;缺乏比较研究,纵向的或横向的,均无从谈起,丘本立《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推进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

再次,放开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就事论事,单纯从历史学或人口学或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无助于研究的深入。“新的综合”,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是当今学术研究的普遍趋势,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也应该放开视野,寻找新的结合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更新知识结构,引入管理学、社会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取得新的超越。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8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政府频繁的移民实边、军事屯垦、招民垦荒导致经久不衰的人口迁移浪潮。近代中国因农村经济衰败也引发农民离村、“流民遍地”。对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也是多年来备受学者关注的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综观整个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缕述如次。

一、1949年以前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扫描

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自然也在探讨之列。学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离村问题;二是移民问题。

(一)农民离村问题

“离村”是当时学界惯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离村就是农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均在此列。离村情况相当复杂,如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做官等,但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农民离村几乎就是流民现象的代名词。

研究农民离村问题的专著不多,仅有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①,该书对农民离村的原因、流向、后果均有论析。相关研究如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②,都或多或少涉及农民离村问题。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现实问题,相关的论文较多,其他不计,仅以“离村”为题的论文就超过30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等③,这些论文对农民离村的时代背景、原因、规模、流向、社会影响、解决办法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资政”作用。

(二)移民问题

20世纪上半叶,海外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和国内移民(以东北、西北移民为主流)的移民运动仍在持续,波澜壮阔,相关的研究因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推动,硕果累累。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④,从移植、政策、史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相关论著还有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等⑤。国内移民方面,主要有钟悌之编辑的《东北移民问题》⑥,该书涉及东北移民的重大意义、东北移民的历史考察以及东北移民的实际问题等。至于与移民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粗略估计,有上百篇之多,主要有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张云波《民初之移民》等⑦。

①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

②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年;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年;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3年。

③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中国经济》第3卷第7期;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号、第22,23.24.号合刊;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第2卷9期。

④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

⑤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刷馆,1929年;刘继宜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

⑦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1期;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东方杂志》第22卷第6期:张云波:《民初之移民》,《建国月刊》第16卷第1期。

(三)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研究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自然引发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探讨,虽然专著不多(主要有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①),但论文为数可观,有宏观研究,如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等②,有历代农村流动人口的专论,这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如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等③。

总之,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国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激发学者对之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究,形成“现实研究”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学者的现实关怀,引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为史鉴,因而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就,为解放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①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②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朝华》第2卷第1、2期;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新亚细亚》第12卷第5期;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禹贡》第7卷第6、7期。

③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食货》第1卷第3期;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第2卷第7期;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

二、建国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整体研究鸟瞰

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史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五朵金花”,加上“左”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学、人口学成为禁区,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专著仅见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④,论文也只有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⑤等10来篇,平均每3年发表一篇文章,其中70年代还是空白。这种研究的“冷”态,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改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农村人口流动研究重新受到关注,加上社会学、人口学以及社会史“复兴”的强力推动和“民工潮”高潮迭起的现实呼唤,学界对历史上的流民、移民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取得骄人成绩。

(一)流民问题研究

专著方面:曹文柱《中国流民史》⑥,对流民产生的原因、特点、流民活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统治者治理流民的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陆德阳《流民史》⑦,对流民称谓、历代流民产生的成因、流民的流浪生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论文方面: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⑧,把古代流民产生的动因归纳为“生产萎缩型人口流动”、“生产过剩(或生产饱和)型人口流动”、“灾变型人口流动”和“结构变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

⑤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历史研究》1961年第6期;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1963年第2期。

⑥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⑧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迁型人口流动”四种类型;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①,对流民现象发生的机制、流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对流民在中西封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③,对封建社会流民起义原因、意义进行了考察。

(二)移民问题研究

整体研究的著作,当首推葛剑雄主编并由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侯杨方等著《中国移民史》④,该书共分六卷,约260万字,是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简明中国移民史》⑤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中国移民史》一书论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活动,对历次主要移民活动的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加以评论。第一卷是本书导论和大事年表,导论对中国移民史研究做了理论探讨,大事年表列出自公元前21世纪到1949年间可考的主要移民及相关事件。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的断代论述。各卷详细论述了各阶段主要移民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移民过程和移民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包括迁移形式、经由路线、移民数量估计、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移民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中国移民史》一书是迄今为止在移民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移民活动及规律。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⑥,主要对西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统治者为军屯而进行的人口迁移进行论述,指出这些人口迁移具有发展农业、巩固边防和强兵足食的作用。

在海外移民的整体研究中,以朱国宏所著《中国的海外移民》最有深度⑦,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对自先秦至民国各个阶段的中国海外移民情况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理论剖析,内容包括海外移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不同阶段海外移民的类型与特征,海外移民的规模、流向和分布,海外移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所带来的影响等。其他著作还有吴泽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郑民等的《海外赤子华侨》、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蔡北华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等⑧。

移民史的区域性整体性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两书⑨,对历史时期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兴起原因、形态、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作了系统阐述。安介生《山西移民史》⑩,对山西移民史进行全面探讨,并从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与人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移民运动对山西历史的深远影响;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⑾,对黑龙江移民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①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

②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④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葛剑雄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

⑦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郑民等:《海外赤子华侨》,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⑨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⑩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⑾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这一时期发表的移民史通论论文有数十篇: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①,根据主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流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潮、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潮以及近代治边多方向移民潮,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②,将中国古代移民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分别予以探讨;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③,将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种类型。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④,则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在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⑤,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各种类型及移民族群的特征进行探讨。其它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等⑥。

①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③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⑥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学术交流》1987年第5期;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1期;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1990年第4期;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9期;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上述之外,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李世平《四川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胡焕庸《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等①,均涉及到历史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①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胡焕庸:《中国人口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5年;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及《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0年代陆续出版三、断代研究概况以近代为例

断代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有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②,数百篇,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近代的研究概况。

有关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③,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和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效应、近代中国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为第一部以近代流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④,对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人数,与移出地、移人地社会经济关系作了系统概述,书后附有个案调查的口述资料,亦有参考价值;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⑤,是一部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潮的著作,对难民的来源、流向、政府与民间社团的难民救济活动等,都有详细论述。相关专著有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等⑥。相关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下从流民与移民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流民问题

从晚清到民国,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流民的生成不能不具有时代特色,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即揭示了近代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发生的关系⑦,但传统因素依然不能忽视。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等文⑧,均强调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大量农村人口被强制

②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自然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①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国农史》1999第2期。

④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河北大学学报》1997第2期。

⑤池子华:《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城市史研究》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北京日报》2000年1月17日。

⑥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⑧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日。

⑨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⑾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及离土率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离土是“经济压力和经济吸力”引发的,农民离土后主要去向为海外谋生、移垦边区、寄居都市、流离城乡之间;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①,对这一时期农民离村人数、去向、社会后果及离乡原因进行探讨;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②,对农民离村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移民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为缓和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其中东北移民举世瞩目。主要论文有: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③,认为近代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从1893年至1945年间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至4000万人,究其原因主要为大规模移民;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④,对1904—1911年间在清政府的东北土地开放政策的鼓励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荒地不断被开垦,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景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并指出1904年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垦务局移民、私人及团体组织移民、组织工人集体移民、军队屯垦边区、边哨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⑤,对“闯关东”的由来、规模及其正负效应进行全面探讨;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⑥,对1912—1931年间“闯关东”移民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迁移特征。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⑦,将20世纪20年代东北移民高峰的成因归纳为:一是人口压力、封建剥削、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艰难生存环境,使大批农民离开华北另谋生路;二是东北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是移民高峰的出现既是长期移民惯性运动的结果,也是针对外来侵略势力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东北移民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有: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赵凤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等⑧。

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之外,其他地区也有所涉及,如: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⑨,探讨了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林仁

①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②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④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民国档案》1999年第2期。

⑦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⑧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人口学刊》1987年第4期;赵风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人口学刊》1988年第1期;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见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⑨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①,对有清一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作了动态的考察,并探讨移民在台湾开发中的作用。

对移民实边与边疆开发的关系,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作了具体考述②;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③,都认为近代边疆移民筑起一道抵御外来人侵的坚实堡垒,对加强国防力量和民族团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移民的向心运动及移民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是学者感兴趣的论题。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揭示移民与人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逻辑关系④;樊卫国在《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中,探讨了上海经济兴起的移民因素⑤;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通过社会学调查,剖析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迁移动因及上海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⑥;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对同乡组织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⑦;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对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流向上海的难民潮进行分析,并将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分为三类:进行工商业活动、充当一般雇员、从事各类个体劳动自由职业⑧;任银睦的《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以青岛为个案,指出在清末民初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移民因素的影响力得到有力显示⑨。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代总体上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超出乡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尽管城市近代化成分不断扩大,但并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他在另文《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考察了自清初至前夕的近代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对其稳定性作了论述,认为清至民国中国乡村社会中两大阶级地主和农民已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上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不断集中都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⑩。

①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④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⑤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⑥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⑦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⑧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⑨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⑩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上述之外,有关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论文还有: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人迁与土客融合》、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等①。

①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安徽史志通迅》1983年第1期;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1991第4期;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四、几点意见

自先秦至民国,既有政府强制移民,也有下层民众自发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迁移,两种人口流动共同汇成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上世纪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

首先是研究的不平衡性。对某一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关注较多,成果丰硕,而对另一时期则关注较少,如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成果稀少,几乎形成“断层”;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村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是顺理成章的,但对较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如“走西口”;对战乱、灾荒等非常时期人口流动研究较多,而对平时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对历代历次农村人口流动的驱动力、流向、影响等均有深究,而对流动的主体流民或移民本身则缺乏研究,如此等等。“不平衡性”的存在,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该有所侧重。

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总体上说,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确硕果累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仍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如近代流民问题,宏观或整体研究较为深入,而分区分省研究则不够,移民问题也是如此;农村人口流动本身研究较多,而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多边关系亟待拓展,如人口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人口流动与生育文化、人口流动与国际关系等等;缺乏比较研究,纵向的或横向的,均无从谈起,丘本立《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推进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实训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遵义师专”)化学系。作为一所具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和历史传承的师范类院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好评。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是遵义师专5个最老的系之一,自然也传承了老师专的优良传统。自2001年升本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在原有化学专业(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又分别于2008、2011、2018年成功申报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升本以来,遵义师范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赘述。作为遵义师范学院的一名老教师,亲眼目睹了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但也感到,我们在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背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难度逐年增大,专业已经显现出衰落的景象(在此不予讨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工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化学工学类专业在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作者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实践教学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部在新时期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1]。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经济又与当地的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学生要服务于地方,就必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简称“留、下、用”),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平台,也就是接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学生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除了先天因素外,在学校期间的相关训练是决定其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专业方向课程对应的实训课以及到相应的企业、行业进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作者讨论的实践教学,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程。化学化工学院有几十年化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经验,课程设置也相对稳定和合理。但对工学类专业,办学经验较少。如在刚开设应用化学专业时,其课程设置就是在原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增加了几门应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删去了几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实(验)践课程几乎是原样复制。这样就导致我们应用型工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专业特色,基础实验课仍然沿用化学专业老的课程体系: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在这一课程体系中,由于各门实验课是独立开设的,有些实验项目在不同的课程中出现了重复开设的现象,如玻工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中就重复开设,滴定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中也出现了重复。在当前学分和课时数都大为减少的情况下,就显得极不合理。其他兄弟院校大多已根据实验体系,按初级、中级、高级分层次安排教学,并已有相应的教材[2],因此我们的实验课程体系亟待优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我们开设的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的实验还很少,如微波合成法、超声波合成法、微波萃取、超声波提取等均未开设;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缺乏综合应用合成技术、成分分析、性能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手段的创新性实验,如树脂、涂料的合成、制备,性能测试,生产工艺、配方的优化等综合实验;也缺乏目前化学化工领域比较前沿的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实验。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专业在经历了办学初期的迷茫、困惑后,通过走出校门到省内外高校取经学习、到大型企业参观、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校座谈等形式,已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大的修订,但我们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离完善还有一定距离,如我们的课程设置中能有效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设计实验、综合实验还比较少;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具备而延期开设;部分实验因实验时间长、操作繁琐、有一定危险性等因素而没有开设。

2实习实训

对于一所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的院校来讲,如何培养师范生我们早已驾轻就熟,其中遵义师范学院独创的某些做法还是其他兄弟院校模仿的对象。在前些年的教师招考中,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取得的成绩常常令其他许多高校自愧不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校近年来毕业的工学类学生在就业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不对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准备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工学类毕业生不是不能当老师,但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讲,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3],如果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这是对我们培养质量的否定。造成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落后的就业观念,相当一部分学生受社会或家长的影响不愿到企业就业,二是贵州省整体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企业员工薪资不高,工作不是很稳定,有的还有一定危险性等。但我们认为,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还与学生接受的实习实训不规范,培训时间不足,培训不到位,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存在一定关系。2.1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化学工学类专业由于是新办专业,受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场地(老校区)匮乏等条件的限制,在设置实训课程时针对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不多;仿真实训项目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对工厂的实际工作状况缺乏了解,产生了不必要的心里迷茫和恐惧,导致学生不愿从事化工专业类的工作。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其他专业的一些拓展实训操作课程加入化学工学类专业中,表面上看丰富了课程设置,实则偏离了专业的核心本质。作者建议,在结合专业特点,服务地方经济,调查研究遵义市、贵州省化工企业之所需,广泛学习老本科院校和同层次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建设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训中心,包括培养工学类学生的金工实训室(新设置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更应建设)。有的实训室可与校内的工学院共建共享(如金工实训室)。实训课程比一般专业基础实验所需的经费更多,占用的场地更大,有时还存在使用率、费效比较低等问题,我们可与当地化工企业或其他兄弟院校共建共享来提升费效比,最好能争取建设区域(黔北、贵州省)实训中心,开展对外合作或服务。2.2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工学类专业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工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4]。都昌满详细分析了当前工学类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工学类院校学生在实习前、中、后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总结为“难”“散”“浮”“假”“偏”5个字。“难”是指学校找实习单位难,学生找实习岗位难;“散”是指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实习活动分散而混乱。“浮”是指学生实习难以深入企业生产等环节,实习效果差;“假”是指假实习;“偏”是指学生实习的目的和形式偏离了实习的真正目的和要求。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学生在实习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影响最大的是“偏”。我们的学生在实习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尤为突出,学生在工厂的实习仅仅充当了简单、重复的操作工的工作,实习学生情绪不稳定,实习期间想退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偏”也是“难”带来的副产物。作者曾参加了2016年9月在江苏镇江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校企合作研讨会”,同样的会议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召开过,这是时隔三十多年后举行的专门针对化工类学生实习的研讨会。与会人员除了各高校代表外,还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中石化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中石油锦州石化实训中心、奥克(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会上,代表们对化工院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一些好的作法,并给出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建议。奥克集团的主要领导,承诺支持各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到该集团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实习,并在收费上给予优惠。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分享了很好的办学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奥克集团董事长还从“国是”的高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过相关的呼吁。2015年12月,我校教务处、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有关领导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全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十周年总结及展望研讨会暨‘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交流会’”。会议是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中心建设、仿真实验室建设、工程实验中心建设的全国性交流年会,会议主要分享了上述实验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兄弟院校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可惜,后来没有再去参会。作者建议,与实习实训建设有关的会议学院要定期派人参加,并尽可能多地认识相关的专家和教师,以便于今后的联系。同时,参会者会后应写出参会总结并将参会情况和有关想法向学院领导汇报,为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工学类院校(包括化工类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实习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4]。我校(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出席会议时,应积极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或议案,大力呼吁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实践模式,同时国外同类别院校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5]。对于像我校这种基本没有“化工校友”的新化工院校,解决实习“难”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和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联合招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就业,作者在带队见习过程中,就有企业提出过该设想。同时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从企业的基层干起,经过数年的锻炼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层骨干。在前几年的毕业生中已有学生照此思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存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管是实习还是刚就业阶段,大部分都认为他们是“大学生”,应该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工作,而不愿到基层吃苦。因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转变就业观念是化工类院校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不能把实习工作认为是二级学院、教务处的工作,学校仅仅在签定相关合同时才出现。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我院的学生在选择做毕业论文还是做毕业设计时都不知如何选择,指导教师也存在许多困惑。结果一部分学生跟着有项目的老师做研究课题,大部分学生写的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基础教育教学综述论文,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能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师,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关的化工工程研究项目或化工设计经验,也没有企业的工程师愿意指导我们的学生,我们和企业的合作只是肤浅的表面合作。近些年来,我校也在进行转型发展,鼓励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到企业工作或开展联合研究,希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但实际效果不佳。问题在于学校没有相关的鼓励教师到企业工作或锻炼的配套措施,新进教师大部分是高学历的博士,他们不愿意改变原来的基础研究方向转而研究实际工程问题(经验也不够),学校也没有将企业工程师引进学校进行指导的措施。由于我们的教师没有下到企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只是肤浅的“理论”上了解,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认为我们教师只能“纸上谈兵”,我们学生的见习或实习是“有求于他”的单方面的“恳求”,由于没有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工程师也不愿意指导学生。作者建议,学校应出台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高层次教师到企业短期或不定期工作的政策措施,并真正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指导教学和实习实训,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校企联合招生。

4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高质量行业、企业、社会都能用得上的工科人才,除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那莉艳,张丽影,赵轶男,等.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77-78.

[2]吴泳.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4]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5-149.

化学综述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SummarizationofStudies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

inthe20thCentury

Abstract:RuralpopulationflowhasalwaysbeenakindofcommonsocialphenomenoninChinesesociet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theacademicresearchinthe20thcenturyonChineseruralpopulationflowinpreviousagesbefore1949andgivesalimitedpointofviewtofuturestudy.

Keywords:the20thcentury;Chineseruralarea;populationflow

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诸如历次人口大迁移、中央政府屯垦戍边以及战争、灾害、人地比例关系失调引发的农民流徙等。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之前,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本文所综述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学者对1949年以前中国历代农村人口流动所做的探讨,时间上有交叉;其次,“农村人口流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引导、组织或强制推行的移民运动,又包括下层民众在社会或自然等外力压迫下,为维持生存而自发进行的流民活动,也包括探亲、访友、当兵等等情况。本文的综述主要包括流民和移民现象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有交叉,不作具体区分)。

农村人口流动一直是中国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政府频繁的移民实边、军事屯垦、招民垦荒导致经久不衰的人口迁移浪潮。近代中国因农村经济衰败也引发农民离村、“流民遍地”。对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进行研究,也是多年来备受学者关注的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综观整个20世纪的研究状况,可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缕述如次。

一、1949年以前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扫描

1949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自然也在探讨之列。学者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离村问题;二是移民问题。

(一)农民离村问题

“离村”是当时学界惯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离村就是农民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均在此列。离村情况相当复杂,如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做官等,但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农民离村几乎就是流民现象的代名词。

研究农民离村问题的专著不多,仅有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①,该书对农民离村的原因、流向、后果均有论析。相关研究如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等②,都或多或少涉及农民离村问题。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现实问题,相关的论文较多,其他不计,仅以“离村”为题的论文就超过30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等③,这些论文对农民离村的时代背景、原因、规模、流向、社会影响、解决办法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资政”作用。

(二)移民问题

20世纪上半叶,海外移民(以东南亚为主)和国内移民(以东北、西北移民为主流)的移民运动仍在持续,波澜壮阔,相关的研究因现实的需要而得到推动,硕果累累。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④,从移植、政策、史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相关论著还有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李长傅《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等⑤。国内移民方面,主要有钟悌之编辑的《东北移民问题》⑥,该书涉及东北移民的重大意义、东北移民的历史考察以及东北移民的实际问题等。至于与移民相关的论文,数量较多,粗略估计,有上百篇之多,主要有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张云波《民初之移民》等⑦。

————————————————

①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

②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年;黑山、徐正学:《农村问题——中国农村崩溃原因的研究》,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年;柯象峰:《中国贫穷问题》,正中书局,1935年;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分析》,商务印书馆,1935年;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3年。

③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张觉人;《农民离村原因的研究》,《中国经济》第3卷第7期;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15号、第22,23.24.号合刊;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第2卷9期。

④陈特里:《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

⑤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刷馆,1929年;刘继宜等:《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国殖民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⑥钟悌之:《东北移民问题》,上海日本研究社,1931年。

⑦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第1卷第1期;彭家元:《中国边地之现况与移民》,《东方杂志》第22卷第6期:张云波:《民初之移民》,《建国月刊》第16卷第1期。

(三)农村人口流动的历史研究

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自然引发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探讨,虽然专著不多(主要有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①),但论文为数可观,有宏观研究,如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等②,有历代农村流动人口的专论,这方面的文章有近百篇之多,如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等③。

总之,20世纪前半个世纪,内忧外患,中国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农村人口流动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现实问题,这种特殊的国情激发学者对之进行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究,形成“现实研究”的鲜明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学者的现实关怀,引发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以为史鉴,因而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也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就,为解放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①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开明书店。1948年。

②殷淑慧:《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朝华》第2卷第1、2期;李斐然:《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新亚细亚》第12卷第5期;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禹贡》第7卷第6、7期。

③陈啸江:《三国时代的人口移动》,《食货》第1卷第3期;谭其骧:《晋永嘉丧乱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黄谷仙:《唐代人口的流转》,《食货》第2卷第7期;刘选民:《清代东北三省移民与开垦》,《史学年报》第2卷第5期。

二、建国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整体研究鸟瞰

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国内史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于“五朵金花”,加上“左”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随之而来的“无产阶级”,社会学、人口学成为禁区,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专著仅见有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④,论文也只有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⑤等10来篇,平均每3年发表一篇文章,其中70年代还是空白。这种研究的“冷”态,直到80年代后才得以改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农村人口流动研究重新受到关注,加上社会学、人口学以及社会史“复兴”的强力推动和“民工潮”高潮迭起的现实呼唤,学界对历史上的流民、移民现象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取得骄人成绩。

(一)流民问题研究

专著方面:曹文柱《中国流民史》⑥,对流民产生的原因、特点、流民活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统治者治理流民的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陆德阳《流民史》⑦,对流民称谓、历代流民产生的成因、流民的流浪生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论文方面: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⑧,把古代流民产生的动因归纳为“生产萎缩型人口流动”、“生产过剩(或生产饱和)型人口流动”、“灾变型人口流动”和“结构变

——————————

④李剑农:《魏晋南北朝民户大流徙》,武汉大学编译委员会,1951年。

⑤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唐长孺:《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历史研究》1961年第6期;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入云南考》,《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1963年第2期。

⑥曹文柱:《中国流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⑦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⑧王家范:《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5期。

迁型人口流动”四种类型;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①,对流民现象发生的机制、流民的社会行为及其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剖析;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②,对流民在中西封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③,对封建社会流民起义原因、意义进行了考察。

(二)移民问题研究

整体研究的著作,当首推葛剑雄主编并由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侯杨方等著《中国移民史》④,该书共分六卷,约260万字,是在其早期研究成果《简明中国移民史》⑤的基础上的拓展与延伸。《中国移民史》一书论述了自先秦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活动,对历次主要移民活动的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加以评论。第一卷是本书导论和大事年表,导论对中国移民史研究做了理论探讨,大事年表列出自公元前21世纪到1949年间可考的主要移民及相关事件。第二卷至第六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的断代论述。各卷详细论述了各阶段主要移民活动的自然和社会背景、移民过程和移民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包括迁移形式、经由路线、移民数量估计、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移民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中国移民史》一书是迄今为止在移民史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移民活动及规律。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⑥,主要对西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统治者为军屯而进行的人口迁移进行论述,指出这些人口迁移具有发展农业、巩固边防和强兵足食的作用。

在海外移民的整体研究中,以朱国宏所著《中国的海外移民》最有深度⑦,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对自先秦至民国各个阶段的中国海外移民情况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理论剖析,内容包括海外移民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不同阶段海外移民的类型与特征,海外移民的规模、流向和分布,海外移民对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所带来的影响等。其他著作还有吴泽主编的《华侨史研究论集》、郑民等的《海外赤子——华侨》、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蔡北华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等⑧。

移民史的区域性整体性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两书⑨,对历史时期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兴起原因、形态、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作了系统阐述。安介生《山西移民史》⑩,对山西移民史进行全面探讨,并从民族融合、文化变迁与人口发展的角度,阐明了移民运动对山西历史的深远影响;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⑾,对黑龙江移民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

①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历史教学》1999年第2期、《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流民”现象纵议》,《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

②熊家利:《流民问题与中西封建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③钱宗范;《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④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葛剑雄主编:《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⑥田方、陈一筠:《中国移民史略》,知识出版社,1986年。

⑦朱国宏:《中国的海外移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郑民等:《海外赤子——华侨》,人民出版社,1985年;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蔡北华主编:《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⑨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冷东:《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

⑩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⑾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这一时期发表的移民史通论论文有数十篇: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①,根据主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流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潮、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潮以及近代治边多方向移民潮,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②,将中国古代移民分为自发的无序移民和国家政权组织的移民分别予以探讨;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③,将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分为政治迁移、军事性迁移和经济性迁移三种类型。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④,则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将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在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⑤,对中国海外移民的各种类型及移民族群的特征进行探讨。其它涉及这方面的论文有: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等⑥。

————————————

①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丁鼎、王明华:《中国古代移民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③张少云:《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类型述评》,《云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李传永、李恬:《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

⑤陈秀蓉:《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⑥解书森、陈冰:《青海古代移民考》,《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石方:《黑龙江地区人口迁移史概述》,《学术交流》1987年第5期;史继忠:《贵州汉族移民考》,《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1期;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暨南学报》1990年第4期;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1990年第9期;杨东文:《海南历史开发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许怀林:《中国人口迁徙与江西的客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张跃东:《历史上陕甘宁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王跃生:《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4期;张冠梓:《试论古代人口南迁浪潮与中国文明的整合》,《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俞祖华、季翠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上述之外,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李世平《四川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胡焕庸《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等①,均涉及到历史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

①胡焕庸:《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胡焕庸:《中国人口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罗桂环、舒俭民编著:《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李兴盛:《东北流人史》、《中国流人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995年;王国杰:《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衡眉主编:《移民史论集》,齐鲁书社,1998年;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以及《中国人口》丛书各省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0年代陆续出版。

三、断代研究概况——以近代为例

断代研究成果丰硕,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有牛建强的《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张国雄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②,数百篇,因篇幅所限,这里仅介绍近代的研究概况。

有关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有几部著作值得一提:池子华的《中国近代流民》③,采用整体性研究与区域性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流民现象发生的原因、流民的空间和职业流向、流民对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效应、近代中国如何解决流民问题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为第一部以近代流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④,对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人数,与移出地、移人地社会经济关系作了系统概述,书后附有个案调查的口述资料,亦有参考价值;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⑤,是一部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难民潮的著作,对难民的来源、流向、政府与民间社团的难民救济活动等,都有详细论述。相关专著有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等⑥。相关论文有上百篇之多,以下从流民与移民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流民问题

从晚清到民国,为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流民的生成不能不具有时代特色,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即揭示了近代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发生的关系⑦,但传统因素依然不能忽视。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等文⑧,均强调了人口压迫生产力,大量农村人口被强制

————————————————————

②牛建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杨国桢等:《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③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④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⑤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⑥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⑦池子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流民现象的发生》,《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流民:从传统到近代》,载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⑧何清涟:《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破产和人口压力的关系》,《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汪润元:《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人口对生产力的压迫》,《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行龙:《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田彤:《清代人口危机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的病变》,《江汉论坛》2000年12期。

脱离物质生产资料沦为流民的事实;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①,考察了近代山西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②,认为河北流民的成因主要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严重的人口压力与阶级分化、频仍的自然灾害、战乱及匪患;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③,以淮北地区为例,探讨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激励”。

流民流向,不外乎从农村到农村的横向流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向心流动。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④,认为流民流人农村劳动力市场,强化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他的《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文化学的独特视角为切人点,对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进行深层次探究,揭示出土客冲突的文化意蕴;另篇文章《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则对流民“向心”运动的轨迹、动机、特征及所从事的职业等进行了深入探究;而其《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⑤,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索“民工潮”的历史渊源以及向心运动中的女性流民,引起学界的关注;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⑥,认为流民构成我国产业后备军的主体,由于流民浪潮在劳动力市场上沉淀下大量的失业、待业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调;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⑦,对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流民的影响多元复杂,如何进行调节与控制,值得探究。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⑧,考察了农村工业化取向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实际效用,认为这条路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走通,但却为当代中国乡镇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⑨,就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慈善救济机关、个人及社会团体对河北流民问题采取的多项整治措施进行论述。

与流民问题相关的是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⑩,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分布的考察,指出农民离村的普遍性,并就离村现象的特点、原因、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离村的特点是农民主要流向城市,但这种流人却与城市工商业凋敝同时发生,因而逃亡色彩浓,其原因则有农业危机加深、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的战乱及频繁的灾荒,农民离村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给近代城市带来社会问题;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⑾,以1927—1937年为中心,对近代农民离土情况

————————————————

①徐松荣:《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人口变动》,《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②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池子华:《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国农史》1999第2期。

④池子华:《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河北大学学报》1997第2期。

⑤池子华:《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近代中国流民向城市的“向心”流动》,《城市史研究》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打工妹”的历史考察》,《光明日报》1999年7月9日;《近代历史上的“打工妹”》,《北京日报》2000年1月17日。

⑥陈映芳:《旧中国移民流及其与劳动市场之关系》,《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王印焕:《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民离村的流向及其社会影响》,载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⑧池子华:《二三十年代农村工业化取向述论》,《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日。

⑨王印焕:《1928—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的整治及其得失》,《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⑾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及离土率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离土是“经济压力和经济吸力”引发的,农民离土后主要去向为海外谋生、移垦边区、寄居都市、流离城乡之间;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①,对这一时期农民离村人数、去向、社会后果及离乡原因进行探讨;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②,对农民离村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移民问题

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边疆地区危机四伏。为缓和边疆危机和内地人口压力,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相继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其中东北移民举世瞩目。主要论文有: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③,认为近代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从1893年至1945年间增加了6倍,由600万人增至4000万人,究其原因主要为大规模移民;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④,对1904—1911年间在清政府的东北土地开放政策的鼓励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荒地不断被开垦,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景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并指出1904年移民的方式主要有垦务局移民、私人及团体组织移民、组织工人集体移民、军队屯垦边区、边哨移民和自发移民等;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⑤,对“闯关东”的由来、规模及其正负效应进行全面探讨;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⑥,对1912—1931年间“闯关东”移民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状况进行考察,并分析其迁移特征。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⑦,将20世纪20年代东北移民高峰的成因归纳为:一是人口压力、封建剥削、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艰难生存环境,使大批农民离开华北另谋生路;二是东北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三是移民高峰的出现既是长期移民惯性运动的结果,也是针对外来侵略势力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东北移民进行探讨的文章还有: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赵凤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等⑧。

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之外,其他地区也有所涉及,如: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⑨,探讨了内蒙古移民实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林仁

——————————————————

①张书廷:《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②彭南生:《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王晓峰:《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4期。

④许淑明:《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清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⑥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民国档案》1999年第2期。

⑦王润福:《二十年代东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⑧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人口研究》1985年第6期;石方:《清朝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及其社会意义》,《人口学刊》1987年第4期;赵风彩:《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浅析》,《人口学刊》1988年第1期;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吴晓松:《东北移民垦殖与近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2期;梁玉多:《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浪潮与经济开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马平安、楚双志:《移民与新型关东文化——关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一点看法》,《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张洪祥:《近代华北农民“闯关东”的历史功绩》,见江沛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⑨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田志和:《论清末东部蒙族地区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①,对有清一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作了动态的考察,并探讨移民在台湾开发中的作用。

对移民实边与边疆开发的关系,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作了具体考述②;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③,都认为近代边疆移民筑起一道抵御外来人侵的坚实堡垒,对加强国防力量和民族团结,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新的行政建置的设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移民的向心运动及移民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是学者感兴趣的论题。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揭示移民与人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逻辑关系④;樊卫国在《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中,探讨了上海经济兴起的移民因素⑤;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通过社会学调查,剖析解放前上海居民的来源、迁移动因及上海移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⑥;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对同乡组织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⑦;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对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流向上海的难民潮进行分析,并将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分为三类:进行工商业活动、充当一般雇员、从事各类个体劳动自由职业⑧;任银睦的《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以青岛为个案,指出在清末民初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移民因素的影响力得到有力显示⑨。

尽管近代农村人口流动现象十分普遍,而且流人城市者不绝如缕,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人口的城乡结构呢?姜涛在《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中认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近代总体上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超出乡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尽管城市近代化成分不断扩大,但并没有真正动摇传统的人口城乡结构。他在另文《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考察了自清初至前夕的近代乡村人口的阶级结构,对其稳定性作了论述,认为清至民国中国乡村社会中两大阶级——地主和农民已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上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增长、土地的不断集中都不是引发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⑩。

————————————

①林仁川、王蒲华:《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②华立:《十八世纪中国的人口流动与边疆开发》,《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③梁玉多:《谈我国近代移民对巩固边疆的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张根福:《试论近代移民对巩固中国边疆的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④行龙:《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⑤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⑥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⑦宋钻友:《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3期。

⑧陈文斌:《太平天国时期来沪移民的谋生方式》,《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⑨任银睦:《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⑩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上述之外,有关这一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论文还有: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人迁与土客融合》、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等①。

————————————

①刘永濂:《我国近代江南地区的移民活动》,《安徽史志通迅》1983年第1期;宫玉松:《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刘正刚:《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路线之考察》,《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年第2期;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人口与经济》1991第4期;樊卫国:《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4期;葛剑雄:《移民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发展》,《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4期;董龙凯:《光绪年间黄河变迁与山东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行龙:《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四、几点意见

自先秦至民国,既有政府强制移民,也有下层民众自发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迁移,两种人口流动共同汇成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上世纪相关研究获得长足进展,成果丰硕,但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

首先是研究的不平衡性。对某一历史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研究关注较多,成果丰硕,而对另一时期则关注较少,如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成果稀少,几乎形成“断层”;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村人口大流动举世瞩目,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是顺理成章的,但对较小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如“走西口”;对战乱、灾荒等非常时期人口流动研究较多,而对平时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对历代历次农村人口流动的驱动力、流向、影响等均有深究,而对流动的主体流民或移民本身则缺乏研究,如此等等。“不平衡性”的存在,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该有所侧重。

其次,研究领域有待拓宽。从总体上说,经过一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的确硕果累累,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仍有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如近代流民问题,宏观或整体研究较为深入,而分区分省研究则不够,移民问题也是如此;农村人口流动本身研究较多,而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多边关系亟待拓展,如人口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人口流动与生育文化、人口流动与国际关系等等;缺乏比较研究,纵向的或横向的,均无从谈起,丘本立《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推进这一领域向纵深发展。

再次,放开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的领域,就事论事,单纯从历史学或人口学或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无助于研究的深入。“新的综合”,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是当今学术研究的普遍趋势,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也应该放开视野,寻找新的结合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更新知识结构,引入管理学、社会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取得新的超越。

总之,中国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前景广阔。期待在新世纪里有更多的成果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