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8-08 17:17:03

化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1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生物化学;知识点;辅助教学

微信是目前新兴的通信交流软件之一,通过微信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上传文件及网上支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方便灵活,在手机上可以进行浏览学习[1-2]。在教学中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生物化学知识点,并探讨该教学形式是否可行。

1资料和方法

1.1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利用课外时间,研究团队教师分批次约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共90人,通过约谈,明确了学生生物化学的学习需求,同时了解到约谈的所有学生均有智能手机,能够浏览网页,下载并使用微信软件。学校开通了校园无线WIFI,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生物化学知识点提供了保证。本校构建的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拥有生物化学知识点展示、师生互动等功能,要求学生关注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在课堂外学习其推送的知识点。1.2优化推送的知识点,加强师生互动功能的开发。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管理的教师先对所要上传的音频、视频、思维导图、章节练习题等进行整合完善、统一格式[3],并进行相关测试,以保证学生及时准确地接收到所推送的生物化学知识点。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留言功能,学生可根据对知识点的思考和理解提出问题,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管理的教师对学生的留言及时回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1.3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应用。针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方法宣教,让学生了解通过此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点的优势。该平台包含3个学习模块:音频模块、视频模块、文字解释模块,学生可以点击音频、视频链接进行学习;推送的生物化学知识点涵盖近五年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的相关生物化学内容;通过留言功能,学生可提出自己对本知识点的疑问、建议等,教师定期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1.4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调查及学习效果检测。1.4.1使用情况调查。春季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该平台的使用情况。选取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了该平台的观察组学生共180名,发放调查问卷共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内容有:(1)学生乐于接受的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形式:文字内容、图片、视频或音频;(2)学生乐于接受的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时间:3~5分钟、6~10分钟、10分钟以上;(3)学生对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课堂外辅助教学的满意度:可操作性强、满足了学习需求、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增加了师生互动机会。1.4.2学习效果检测。将采用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习的两个教学班设为观察组(180人);同时抽取未使用该微信公众平台的两个教学班设为对照组(180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期中和期末生物化学考试,采用相同的试卷,均由同一教师评分。

2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给予了肯定。大多数学生认为该平台操作简单,所提供的知识点能满足学习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课后师生间的互动,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具体见表1~2。2.2两组学生生物化学考试成绩比较。调查显示,观察组期中和期末生物化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2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在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上,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初中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仍旧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很多知识不能够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内容上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使得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比较

初中三年级所学的化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实验仪器的名称等.初中化学一般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教师经常让学生将实验现象或者结论记住.而高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学中那种浅显的记忆,而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由初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扩展.例如:对于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初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并记住实验的现象.而高中教师就会让学生在记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理解这个反应的意义,并会应用差量法进行定量计算.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较少,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而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这种方法不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对金属锂、钠等元素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阶段在记忆其物理性质的同时,要求会证明,在记忆化学性质的同时,要求会分析,并且要会从保存方法推断元素的性质.总之,初高中化学对知识点的要求不同,教师应准确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注重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教学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应熟悉初中化学所学的化学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初中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对旧有的知识能够有新的认识.找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然后加以引导,注意减少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以理解为主.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由历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可知这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加难点.为了减少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可先从初中所学的化合物知识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是以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在高中化学中,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就很容易判断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学中哪些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对初中化学知识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初中所学的化学往往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有些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总是假设在理想的条件下存在,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理想的条件.因此有些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往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纠结于前后学习的矛盾,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化学知识的讲解.努力指导学生在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从旧知识中延伸扩展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分着学的呢?当时学的时候怎么没有说不能单独存在呢?这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进行回顾,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因此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不同,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3.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授化学时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将抽象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学习蒸馏装置内放置沸石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师可以让学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浆的经验,增加对化学的感性理解.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知识时,由于初中阶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化抽象为形象,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原电池比喻成公交车,电子比喻成乘客,这样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车的常见现象,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工程基础

化学工程基础是高校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性,与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是在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的一门课程。相比于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些基础专业课程,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知识点难度大、计算公式繁多、计算量大并且不易理解。同时随着化学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理论知识点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化学工程基础的学习中引入思维导图,会极大地降低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高效。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TheMindMap)又称为脑图、心智地图,是一种表达人类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性和图形化的思维表达工具[1]。思维导图主要是将枯燥、单调的知识变成彩色的、一目了然的知识图,以直观而又形象的表达方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概括,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左右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

2思维导图的特征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思维导图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高效的整理学习笔记、帮助学生听课和复习,将繁多的知识点和计算公式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图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将图表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整理归纳。例如:在化学工程基础单元操作的学习中,可以将流体流动、传热、吸收以及精馏等单元操作总结形成四个思维导图;也可以将吸收和精馏这两个质量传递的单元操作一起整理形成一个思维导图。同时在整理思维导图时可以用不同颜色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标记,突出课程的重难点。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点特征:①思维导图的中心是一章节的名称或者这章节的有关图片,比如化学工程基础中传热这单元操作的中心可以为“传热”或者热交换器的图片。②分支则从这一中心向四周发散,首先是各大主题,然后各大主题再次进行分支,次主题则在分支上表现出来,附在上一个的分支上。③分支也是有关键词或者图片表示[2]。

3思维导图在化学工程基础中的运用优势

思维导图在化学工程基础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知识点体现更形象化

化学工程基础理论课程在思维导图的体现不只是简单将各知识点呈现出来,应是将知识点与知识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呈现在图表中,在脑海中形成图表记忆,学生记忆会更加深刻和形象化,学生在复习时可以高效快速地找到课程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极大地节约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2能更好地体现好单个知识点与相关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化学工程基础的教学过程进度较快,课后学生难以快速地将前后知识点进行关联复习,从而难以形成较为整体的知识逻辑线,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出章节基本知识点,并在基本知识点的框架基础上进行拓展填充,在此过程中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便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3帮助构建知识体系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按照传递的形式分为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每一个单元操作和传递形式包含的知识点和计算公式都非常多,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知识点和公式的记忆会出现混淆。因此,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工程基础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4思维导图在化学工程基础中的运用

4.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传统的课前预习形式可用四个字概括:读、画、写、记,读是指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预读;画则是在书上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勾画;写则是在书上写相关笔记或者问题;记则是对书上内容进行初步记忆。传统预习方法在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预习中,会使学生觉得知识点内容多难度大,而且耗时长,久而久之,学生会放弃课前预习。思维导图的使用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前预习时,边预习边画思维导图,这样预习结束后,新的知识点框架会大体呈现出来,下节课学习的总的知识点是什么,具体的知识点和计算公式有哪些,学生一清二楚,还可以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做好标记,在上课着重听讲内容,提高上课效率。学生在听课结束后,再结合预习时所做的思维导图,对课前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修正,在该课程结束后,将每一章节的思维导图结合起来,则可以对整个教材归纳整理,方便期末复习。

4.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工程基础的课堂学习

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课前整理的思维导图和老师对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对课前做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正和补充,使思维导图上的知识点有重难点之分且更加全面。例如老师在讲解吸收这一章时,从亨利定律开始计算公式开始增加,讲到传质速率方程时会出现12个公式,而且公式间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换算,这12个公式形式相似,但是不同的字母符号其意义不同,单凭机械式的记忆很难掌握,这时,思维导图就发挥了作用,在课前粗略做一个思维导图,在上课讲解的过程中在思维导图上补充相关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公式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在课后,对亨利定律和传质速率方程进行归纳整理,将两节内容的计算公式整理在一起,方便理解记忆,这样在较短时间内便可以掌握本节的计算公式,且不易混淆。

4.3利用思维导图对化学工程基础进行课后复习

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很好地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在归纳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点和计算公式的复习过程,学生在复习思维导图时可以很快地找到学习化学工程基础的思路,并且对知识点和计算公式更容易记忆,且不易混淆,节约了学习时间,激发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5问题分析及展望

部分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为了节约时间,只是将每章每节的标题抄抄就行了,没有重难点之分;部分学生只是用了一种颜色的笔进行归纳总结,看上去千篇一律,时间久了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部分学生则是什么都抄,也是没有重难点之分,并且文字较多,没有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化学工程基础这门课程知识点多且零散,计算公式多,计算量偏大,上课时老师讲解的内容较多,没有预留时间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整理概括,课后部分学生没有花时间对知识进行总结,导致没有及时复习知识点,从而对课程内容掌握不够。思维导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一直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针对化学工程基础课程中繁琐、枯燥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课程体系,激发高校学生对于学习的强烈兴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4

思维导图可通过电脑软件或手绘法进行设计绘制,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笔者建立学生应以手绘法构建思维导图.手绘思维导图方法如下:

(1)主题:主题一般在思维导图的中央部位,其由关键词及图像组成;

(2)次主题:次主题围绕主题展开,以分支形式向外扩散;

(3)分支:分支由图像或线条上的关键词组成;

(4)节点构造:节点构造由分支相互连接所构成.如:电化学教学中.电化学为主题,原电池与电解池为次主题,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类型及构造为分支,节点构造即为原电池充电、放电与电解池构建之间的关联.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点.其以中央图形为主要点,并向外周发散相关的关联点.关键词可构成思维导图的分支,并由分支形式展现出次体的话题.思维导图具有树状发散性特点.思维导图以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光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当对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才能理解化学教学的真谛,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才能牢记化学概念.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项概念多、复杂性较高的一门课程,既具有实质性,又具有抽象性,因此不少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理解并不透彻,导致在化学习题练习中常常出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下述教学:

1.进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涉及面也较广,因此在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小挫折.但在化学教材的编排中,其是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连接的,每个章节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内在知识点网络,梳理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氧化反应章节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离子反应及氧化反应的概念掌握的并不透彻,因此在习题练习中常常出错.而以思维导图对该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后,教师可以离子反应作为主题,以分解及氧化反应作为次主题,以各个反应的发生条件及步骤作为分支,帮助学生对于离子反应这一章节进行知识梳理,提高学生对于离子反应的理解程度.这一事例充分体现出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显示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

2.进行章节知识的预习思维导图除了具有帮助学生进行章节知识回顾的特点外,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预习.在学生能够自我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可教导学生如何以思维导图对化学知识进行预习.如对氯的化学性质进行预习时,学生可通过对书本知识上所讲解的氯气与碱液之间的反应进行掌握:Cl2+2NaOHNaCl+NaClO+H2O,来了解氯的化学性质的基本特点,能够对氯气所参与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一定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构建自己对于氯的理解的思维导图.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导图的完整性,并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与总结,发掘出其共有的特点与联系,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当满足上述特点后,思维导图便会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缜密性,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未学习的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的初步掌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出现“一说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况.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对某部分的化学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并且许多化学公式都能铭记于心.然而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在进行解答化学习题时,却经常性的出错.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责备,我们必须承认,化学学习的知识点较分散,考试中的涉及点也较广,因此,学生在解答化学习题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于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联系,寻找出新的解题思路.

四、结束语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同现实生活相结合至关重要,其是确保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增强高中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只有给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才能使高中生突破限制开辟学习新纪元。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只有对其进行优化,才能确保高中化学教学水平。以下为高中化学教学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对策。

一、现今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1.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在对高中化学进行教学时,因为诸多教师都照本宣科,待知识点讲述完以后就组织学生复习,导致教学形式具备较强的单一性,并未针对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训练,此种教学模式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化学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一直利用此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出现厌倦的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并且,在学生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高中化学教师未进行重点讲解,导致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毫无头绪。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比较注重教学任务,并未给予课堂反馈高度重视,一般都会让学生自行记忆,学生只依靠自身水平是无法将难题切实解决的,这便会导致课堂教学意义与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2.不注重结合生活元素。知识源于生活,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的身影,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时同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有些教师认为,应用生活实例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起不到根本作用,甚至还觉得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便导致教师只注重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范读讲解,导致学生拓展的机会减少,长期沉浸在教材之中,致使学生知识面变窄,不去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化学。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

1.结合生活实例,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在对高中化学学科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需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讲解,并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在讲述某一知识点时,化学教师可以引用一些生活实例,之后再让学生对这个生活实例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在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作用。比如,在教授高教版必修一《硫酸》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硫酸为什么会烧伤皮肤?硫酸由哪种离子组成?以此来引发学生深思。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硫酸所具备的特点,如硫酸碰触皮肤,会导致皮肤组织遭到破坏,这便说明了硫酸具有较强腐蚀性的特点,此外,硫酸碰触到干燥的棉花,会导致棉花变黑,这便能够充分表明硫酸的脱水性,通过此种互动的方式来讲解化学知识点,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记忆相关知识点,还能将所学的知识点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如所学的硫酸,当教室需要打扫卫生时,发现有难以去除的污渍,可以洒一些硫酸,但是此种方法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然容易出现意外。以往化学教学中,教师只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讲述给学生,虽然在短时间内学生都会有很深的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学生逐渐遗忘掉部分知识点,而教师利用结合实际的方式,不容易让学生忘掉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要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在互动中把生活元素引用到化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2.布设生活化习题。习题布设有助于引导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教师需注重习题强化知识的作用,对相关习题可以进行适当延伸,减少化学课堂教学的乏味感,利用新兴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增强学生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教授高中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这一课时,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等相关知识点,并学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化学教师可以针对所教的化学内容布设一些生活化习题,比如为什么在夏季将食物放到冰箱中有利于延长它的保质时间?铁生锈之后如何对其进行处理?为什么我们所买的食品中会有干燥剂?通过此种训练,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运用能力等,推动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知识点。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一门抽象型学科,若想提高化学教学水平,不单单要从抽象知识入手,还需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灵活演示,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利用到实际生活中。基于此,才能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为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芳.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54.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6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有效策略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的很多事物都在不断地进步,也包括人们非常重视的教育行业。在几千年的探索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开展着教育,通过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引领着进步。而随着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我国的教育事业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了课程的教学,给教学带来了创新体验。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的学习,就需要教师能够采用多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化,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对问题展开深度的探究。

一、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营造良好的化学教学氛围

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性质与构成的复合型的学科,在教学环节当中需要兼容众多的信息和内容。在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教师也需要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开展课堂内容的深度探究。从现有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不断地对相关知识展开深度学习,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通过视频和PPT的方式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营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知识点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首先,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的形式,通过PPT,向学生展示本节课主要讲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基础概念进行认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紧接着,教师需要加大教学的难度,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化学元素进行认知,把教材课本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从事化学教学的工作者需要努力地探索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众多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简单化,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给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示,留足更多思考的空间。在不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就可以对知识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对化学知识展开深层次的学习。

二、将信息技术与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本身就是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一门自然性的学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向学生能够展现化学原理,从而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对感兴趣的实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展现相关的信息内容。化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反映,生活当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也离不开生活,教师只有把化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在生活当中反映出更多的化学现象,才能够让学生保持认真求实的态度,对化学知识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力。例如,在讲解“氧气”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氧气可以与哪些化学物质反应?并让每一个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氧气与镁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2MgO,4Al+3O2====点燃2Al2O3,氧气与铁反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3Fe+2O2====点燃Fe3O4。紧接着,教师再把正确的答案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探究,把一个化学元素的发展历史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跟随信息技术的步伐,一起感受化学世界的色彩斑斓,从而能够把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多媒体开展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在20世纪70年代,在教育教学环节当中,电教化的信息技术融入了教学当中,如乌金新型技术已经延伸到了网络和多媒体等多个领域。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教师就需要研究与本学科和信息技术相符合的基本特性,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探究。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必要途径,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对复杂的化学实验进行了解,对于可操作的化学实验,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更好地开展动手实践,不断地提高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相融合,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例如,在讲解“化学实验室之旅”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内容,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对化学问题展开探究: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需要学生先排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随着视频中的步骤开始动手实验,看谁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化学实验任务。因此,在整个化学的授课环节当中,一些蕴含着化学原理的知识点,教师就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展开深度的探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知识输出变得更加直观和可信。

四、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多角度开展信息化探究

在化学课堂当中,教师需要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因材施教的化学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教师作为行为实施的引导者,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涉及信息技术和化学课程的空间之中,而处于青春时代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对于化学的学习也会采取认真的态度来进行探究,对于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给予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更好地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自主分析。例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生命之源——水》展开深入讲解时,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教师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罗列,让学生能够了解这些化学性质: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第二个层次,教师再加大教学难度,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溶液从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总体来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切实可行的,但教师不能够采用一刀切的KECHENGGAIGE教学模式,而是要通过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探究能力,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增强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分模块学习。

五、采用生活化情境教学,发挥多媒体的运用价值

从现有的教学环境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信息技术在化学课程中的运用,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创新。如果教师对于教学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态度教学,板书也是比葫芦画瓢,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期待程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创设,带领学生进入不同的教学画面,给予学生更多不一样的教学体验,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奇妙之处,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上的创新。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历史性与自然性,如果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融入化学历史观念,使学生对于人类文明史产生兴趣,就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燃料》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元素更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观看燃料的相关化学元素,初步了解基础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氢气的用途和性质有哪些?让学生们联想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更好地把化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再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化学现象,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氢气可以用于充气球,冶炼金属,用作高能燃料,化工原料。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德育理念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德育理念可以把化学与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站在正确价值观的角度,让学生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知,对化学这门学科也有更多的感悟。

六、采用合作小组模式,对化学知识进行信息化分析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7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新工科

为积极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我国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着力培养实践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1-3]。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应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大力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的改革创新。物理化学是基于物理和化学两大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去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的特殊规律的学科[4]。物理化学课程是工科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后续学习更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工科类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因此,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应用工科专业人才,对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势在必行。

1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在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高校工科类专业应着力于以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方式,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实现跨界整合的人才[6-8]。因此,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道德情操的培养[8]。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样也是高校工科类专业的思政育人主阵地。为培养思想过硬,德才兼备的新工科人才,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要牢牢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以相关的知识理论为载体,充分发掘课程中的相关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单组分三元相图的相关知识时,介绍水的三相点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黄子卿老先生精准测量的,并将黄子卿老先生的爱国事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9]。在上世纪30年代,为了建设祖国,黄子卿老先生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渥待遇,回到祖国不懈奋斗,体现了为祖国发展不计个人得失的家国情怀,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讲授卡诺循环时,可以引入科学家从提出卡诺定律到找出提高热机效率的根本途径,孜孜不倦的钻研了55年的故事[8],鼓励学生们要有理想信念,要有奋斗不息的精神。还有在讲授化学平衡的内容时,可以介绍发明了大规模合成氨技术的化学家哈伯的故事[6,10]。哈伯不仅是发明合成氨技术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是研制氯气、芥子气等毒气的战争魔鬼。通过他的故事,告诫学生务必要恪守科学伦理的底线,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及理想信念的新工科人才。

2建立全方位教学改革体系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是前期所学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化学知识的升华,又是后期化工原理、制药原理、化工热力学、新能源科学与材料等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在工科类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因此,物理化学课程必须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体系,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2.1引入现代教学手段

现阶段雨课堂、慕课等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蓬勃发展。充分引入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相比传统PPT及板书的“线下”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11-12]。“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前可使用雨课堂设置相应的预习习题,学生在充分预习后进行答题,既有利于教师快速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授课效率,又能使学生依据自身答题情况,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讲,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采用雨课堂的形式,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对学生进行随堂小测,快速收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以便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利用微课可视化、碎片化的特点[13],教师对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及表面化学等重要基础理论进行梳理,提炼,将其中的重点难点分别录制为10~15分钟时长的微课,方面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慕课资源及虚拟仿真技术,将物理化学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配合,虚实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专家授课,了解课程前沿,提高学习效果。

2.2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化学课程本身具有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的难点,且随着工科类教育改革的推进,物理化学作为基础类课程,面临理论课学时压缩的客观问题。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现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在传统的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PPT对知识点及相关经典例题进行授课。在学时数压缩的情况下,为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只能进行“教师主动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11,14-15]。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枯燥,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应当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及教学大纲中对各知识点难易程度的要求,适当选择部分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14-18],在课前根据学习主动性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确保小组间的总体水平相近,既使小组内部能够相互辅导,又保证小组之间竞争公平。在新课开始前通过向各小组发放任务单,将新课应掌握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要求各小组自行选择一个知识点,在课前认真预习,收集资料,相互讨论,不断修正,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进行10~15分钟的授课,并在教师的指导点评后进行认真思考总结。教师在各小组完成授课后,及时进行点评,纠正学生授课中的错漏之处,加深对本次课程重难点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力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自顾自的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要充分指导对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把握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及时通过课堂提问、随堂小测、课后作业等方式,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进行认真分析反思,不断调整优化授课内容及方式,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3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科研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涉及的物理化学知识点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热情。例如:荷叶上滚动的液珠与表面现象相结合,洒盐防止路面结冰凝动与溶液的依数性相结合等,注意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在对工科类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加入工程实例的引入。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与经典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等相关的具体工程实例,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索,从而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19]。这一环节的引入,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又启蒙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了解实际生产研发过程,培养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工科类学生应具备的科研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将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验教学的知识点相合进行讲授,如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中,联系“蔗糖水解反应速率的研究”或“加速法测定药物有效期”实验,在热力学教学中,联系“二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统的沸点组成图的绘制”实验,在胶体与表面化学教学中,联系“电导法测定溶液临界胶束浓度”实验等,将理论教学的知识点与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进行综合讲解,同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引入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科技前沿,例如催化剂反应动力学、电化学等的前沿研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3建立全流程教学考核体系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8

高中化学复习课为什么枯燥?一是没有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二是问题陈旧,多重复。常规复习课上老师多直接回顾化学方程式、物质性质、反应原理等,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也是通过“口授”的形式复习,自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繁重的记和背中花费很多精力,但效果不一定好,往往反映在考试中经常忘东忘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验证、实验分析等化学实践动手,可以提高学生复习化学的兴趣,掌握化学的重难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性。例如,在复习“CO2(或SO2)通入CaCl2(或BaCl2)溶液能不能产生沉淀?”时,由于该知识学生复习过一段时间总是容易忘记,为了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老师可以鼓励见解不同的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方案,然后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复习相关知识点,学生自己做实验,亲自动手使印象更加深刻,虽然过程可能花费比较多的课堂时间,但是复习课的目标却达到了,精彩度提高了,学生不会“死气沉沉”,胜于老师重复讲学生经常忘。又如HCO3-能与H+反应产生CO2,这个很多学生都是知道的,但对HCO3-与OH-反应的产物,由于惯性思维,总有学生老认为也会产生CO2,这个问题也可以采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实验一下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二、增加自主交流环节,提高复习课的快乐氛围

交流长智慧,这点用在化学复习课上更加贴切。交流是学生之间的一种化学思维交流活动,也是化学情感交流活动,同一班级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可以让学生保持轻松的情绪、愉悦的心态,有利于大家内心活动的展开,坦率而快乐。低效复习课的通病往往就是师生没有互动,没有交流,通常是教师准备得辛苦、讲得卖力,而学生无精打采,多凭意志力在维持学习。教师讲得高效并不等同于学生学习的高效,老师经常觉得自己讲清楚了、学生自己理解了就是高效的课堂,可能老师觉得“高效”了,对学生反而是“低效”。我们可以尝试在复习课通过老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嘴巴“动起来”“多说话”,自主交流化学的“疑难杂症”,交流化学知识点的延伸,交流做化学题的障碍点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大可大胆放开课堂,学会高度信任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有能力做得好的,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化学复习原来也可以这么轻松、快乐和激情。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学习小组的分组情况,在复习课中留有充裕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动嘴动口”说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切实解决问题并加深对旧知识点的巩固。例如:在“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分析”“电解硫酸铜溶液产物分析”等问题的交流中,每个小组交流后都得出相应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之间根据自己的交流体会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活动,最后达成对知识点的“共识”。采取交流式的教学可启发、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三、增加自主话题式讨论环节,提高复习课的新鲜感

复习课应该是一种多边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都有共同的话题,把讨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对知识脉络的归纳与梳理,不再像授新课一样一个个知识点详细解释和分析,如何整合这些看似比较零散的化学知识点?可以寻找一个话题,涉及多个化学知识和问题的,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互动,使学生在自主讨论中重温巩固相关知识点。例如:以“溶液中Fe3+和Fe2+的检验”为话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①Fe3+和Fe2+的检验方法有哪些?②这些方法的优劣如何评价?③Fe3+和Fe2+的检验涉及哪些化学反应?又有哪些化学是离子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④Fe3+和Fe2+的如何相互转化?⑤如何把Fe3+混有的Fe2+除去,如何操作、有何现象?⑥Fe3+和Fe2+的水解问题,如何配制铁盐和亚铁盐溶液?⑦Fe(OH)3胶体如何形成?以上这些问题涉及Fe3+和Fe2+的化学性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对离子反应和盐类水解反应的认识,对结晶过程中竞争性、有序性的认识等等。这样的话题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立足现在看未来的眼光。

四、增加自主性检测环节,保持对已学知识的热度

高考目前仍为纸笔考试,如果学生不能在复习课中巩固相关知识点,是不利于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单靠老师命题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复习课的效果,又变成了学生被动做练习,“麻木应试”的怪圈中。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学生自主检测知识点的环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任务,组内协作搜索或改编化学题目,形成检测卷,但题目数量不宜太多,3~5题为宜。然后各小组相互交换检测卷进行做题检测,完成后进行组内评价和分析,找出知识内容的易错点和障碍点,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很多老师也知道学生如果“盲目刷题”还不如精做题,少而精。学生能自主筛选或改进化学题目并进行自主检测,不仅能保持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热度,也能跳出“题海”,变“被动”做题为“主动”钻题,效果不错。

五、增加自主性知识问答环节,提高复习课的趣味性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有些知识点比较“零散”,经常是化学“特例”不在“规律”里面,这些内容即使多次巩固复习,学生除了“背”和“记”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且也容易遗忘。如果在化学复习课中把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汇总,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这些内容设计成知识问答题,在复习课上开展知识“抢答”,老师则提供相关的奖品,整个过程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准备和实施。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上复习课的兴奋度,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和巩固,同时能提高化学复习课的趣味性。

作者:林文斌 单位: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参考文献:

[1]保志明.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讲者,一堂45分钟的课堂中,占有很大的时间比例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教师从备课开始已经把所有的问题都设想好,在课堂中按照已经备好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接受知识点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老师的逻辑进行思考,并没有从自身需要的问题解决,以致于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并且容易忘记知识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但是翻转课堂却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从一开始提出问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探析了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现状,翻转课堂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具体的模式,还有最终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1教学课程现状

动物生物化学是各类院校中医学专业和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对于连接其他门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动物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对于今后社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联系,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一门学科。在21世纪,国家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新的教学模式的引进和创新[1]。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但是在新的模式下,需要理论和实践共同参与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能力得到更多的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忽视了学生思考,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是由教师进行教学,由教师进行备课及讲解,完成一系列的操作,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进课堂中接受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随着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也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社会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这个时候,翻转课堂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引进到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对于动物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自行准备PPT等课件然后上台演讲,教师作为辅助引导学生不要走错误的方向,及时提醒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能力训练有很大的提高,也让学生产生了很强的自信心[2]。

2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授知识,学生按照老师教授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为主,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较低,对于动物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参与度越来越低,传统的教学模式展现出很多的弊端出来。翻转课堂又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将传统中教师教授学生模式进行反转,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知识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人物,而教师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在这种新的模式中,学生可以在课下对于新的知识进行备课,把重要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逻辑罗列出来,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成PPT,在课堂中分享给大家。备课的过程也是对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

3翻转课堂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的时代,教师的责任和以往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教师已经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这么简单的一个角色,更多的还是教授学生如何在新的时代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纷繁混乱的社会生活中的角色[3]。在进行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通过课前备课环节,课堂讲解环节,课后评价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3.1课前备课环节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课上先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备课并且划分小组。把动物生物化学分成几大模块,比如代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这两个模块按照分好的小组进行讲解。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抽签的方式,这样相对来讲公平公正一点。学生在讲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详细的阅读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东西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学生还可以从网站中,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学生在整理完相关的资料之后,需要把资料中重要的知识点与课本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每个人的观点或者侧重点都不一样,需要大家讨论并且共同制作一个PPT文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集体参与的意识,也提高了学生们参与度。在制作好PPT之后,需要学生们提前想好由什么话题引入到课程学习中,别的组的同学会提问什么样的问题,做好前期的准备。教师可以在学生们准备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建议,指导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完成课件准备。3.2课堂讲解环节在课堂讲解的环节中,教学可以留给学生们。20分钟的讲解时间,10分钟的提问时间,还有最后十五分钟的教师补充知识时间。在20分钟的讲解中,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身优势,可以通过一个段子引入一个知识点,也可以通过一个视频引入知识点,在演讲的过程中,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的讲解,这些对于学生们的训练都是非常必要的,不光让学生们能力得到提高,也让同学们的自信心得到提高。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把刚刚没有讲清楚的知识点可以再重复讲解一下,通过提问与解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于知识点都有很深的记忆。在最后的1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前面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让知识体系更加完善。3.3课后评价环节在参与的两个小组中可以互相打分数,从内容整理方面,态度方面,课堂效果展示方面最终得到一个综合的分数作为最后的成绩。通过这样的方式打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却不仅仅分数,而是从内到外得到很大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可以真正地锻炼自己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学校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进入社会与企业时,可以更加快速地融入进去,并且可以更加大方自然的分享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得到了更大的收获。

4应注意的问题

4.1内容的选取。在翻转课堂新的模式教学下,内容选取方面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水平进行选取,不能选择太脱离生活的内容,一定要选取和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内容,最好是可以从生活中能联系到内容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完成课件的过程中也相对容易,效果会更好。教师还可以从很多的知识点中挑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引起学生们话题的内容让学生们进行讲解,这样就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将兴趣爱好融入到学习中,更有趣的学习。4.2丰富教学手段。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采用板书的形式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在一些特殊的课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户外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可以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更加灵活,对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4.3改变评价机制。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采用多元综合的评价机制更有利于学生们的成长。根据学生们不同阶段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展示,还有平常的签到等,最终得到一个综合的成绩,对于学生们来说会更加的公平公正,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

5翻转课堂应用效果

首先,学生们对于翻转课堂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排斥,许多学生也是因为这个翻转课堂更加有兴趣的参与到课堂中,因为学生们可以通过看视频、进行户外采风、看书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变得枯燥无趣。反而让学生们不管在课下还是课上都有认真积极的看书,无形之中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量,也巩固了知识[4]。在课前准备的环节,课堂讲解环节,课后评价环节都让学生们一次次的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这比传统教学中课下复习要有效率的多。其次,翻转课堂这个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符合现展的趋势,让学生们从传统沉闷无趣的课堂中走出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真正做到了从生活中学习,翻转课堂也让任课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素养才能制作生动、形象、有教育意义、有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最后,翻转课堂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们更有兴趣去学习这门略抽象的学科,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大的乐趣,也让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抱有更加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学习。

6结语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也越来密切,高校的教育中也会引入越来越多新的技术。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将翻转课堂引入进去,让同学们从单调乏味的课堂中走出来,进入到多姿多彩丰富的教学中;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不思考问题转变成主动思考问题等。通过一定的教学实验,学生们对于翻转课堂新模式表达出了认可的态度,对于课堂有了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们自主完成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提高自己本身的专业素养并且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翻转课堂运用到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翻转课堂这个新模式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也符合市场的发展,这些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实际的教育意义。新的教学模式带给教师和学生新的挑战和新的机会,在新的模式下不断地提高专业能力素养和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项目教学法渗透翻转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知识文库,2019(24):223.

[2]李雪莲,季建莉.“翻转课堂”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4):179-181.

[3]刘松.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39-40.

化学知识点范文篇10

一、农村化学课堂开展微课的作用

微课更能用直观的图片、视频显现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有兴趣,让教师更轻松。

1.微课可以使农村化学课堂更加高效

初中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化学,化学教师在教授一项新内容时,都希望能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所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都是以演示实验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入课程,但是在农村化学课堂上,由于课堂人数多,实验器材少,全班学生很难都看到演示实验,但是如果将微课运用到课堂上,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片和视频,可以使学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的欲望和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2.微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看到,也有的学生没有听明白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微课可以使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实验过程清晰可见,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

3.微课可以使教师感到轻松

初中化学教师教授的都是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希望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很容易明白,但是对于复杂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上演示,需要教师给学生讲实验流程等,这时候教师需要将复杂的流程图画到黑板上,既费时又需要学生精神的高度集中。但是通过微课,教师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观看,讲到重要的地方还可以暂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提高了解题效率,使教师更轻松。

二、农村化学课堂中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农村课堂中有极大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微课可以提高农村初中化学的课堂效率。

1.微课应该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

微课由于时间短,讲述的知识点也很单一,但是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因此,农村化学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微课放在早自习或晚自习的时候,对于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可以反复播放,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微课的使用对于课堂也是一个补充,简短的几分钟是对知识点的总结,学生通过微课可以查漏补缺,发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点。

2.微课应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微课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也可以是参考其他地方的资料得来的,通过微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自己制作的微课,教师通过反复观看和聆听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改进这些地方,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对于从其他地方参考来的资料,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讲解方法,模仿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成长,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3.微课应该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