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核心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4:21:56

金融核心论文

金融核心论文篇1

一、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自身经营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和遵循的金融精神、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创新能力的总和,是金融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金融企业文化是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又是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金融企业素质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对金融企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金融企业文化是提高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执行力

一直以来多数金融企业较为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很多金融企业视思想道德建设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是金融文化深层次的一种表现,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有的从金融产品创新角度出发,有的从诚信文化角度出发等,这些固然都非常重要,但是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而且贯彻执行很不到位,流于形式。重视金融企业经营,轻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甚至于认为搞一些员工培训和文体活动就是金融企业文化。对塑造金融企业形象、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等深层次的领域重视不够;也没有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经营融为一体。

(二)价值观念定位不适应经济形势

有的地方金融机构价值观念定位比较准确,比如湖南省武冈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服务“三农”,注重效益,以人为本,诚实自信,争创一流。但是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业务主体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控股为主的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念明显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比如业务服务对象的重心始终放在大中城市的大中企业上,反而忽略了经济改革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影响经济危机后的经济复苏进程。大量金融机构设在城市,在广大农村设置较少的金融机构网点,而且像抽水泵一样源源不断地从农村金融市场抽取资金流往城市,使农村客户面临着非常大的融资难题,使非正规民间金融大行其道。

(三)道德规范问题较多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但是很多金融企业的内部人员存在利益驱动和,一些内部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如国内曾经有一些银行擅自挪用资金进入股票二级市场,一些基金公司经理自建“老鼠仓”,一些员工不遵守业务操作规范等。此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例如商业银行对外信息披露的数据多以财务信息为主,缺少对自身经营状况、经营质量、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程度等的披露,尤其是表外业务风险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更是少之又少。

(四)金融创新环境不理想

我国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战略意图不明显,缺乏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设计。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金融工程方面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没有认识到金融创新对金融企业的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各行各业均是如此。但是美国存在着与过度金融创新不相适应的金融监管,这就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中国的情况又是金融创新不够,创新的进程太慢,这就使得金融业务开展受到影响,大量资金云集到银行,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巨大压力。

三、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金融企业要全方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金融危机对各国众多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方位构建金融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重视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甚至把它当做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样的观点。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金融企业价值的重新准确定位,不断凝练自己的文化特色。要进行形象塑造,企业形象由多种因素构成,要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方面进行。要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全方位开展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二)重新定位作为金融服务型企业的价值观念

金融企业要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以诚信立行,以服务取胜,因此,金融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员工在价值观上与市场接轨,树立“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自觉为客户服务,树立起符合市场要求的质量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标准。目前融资支持的重心应该适当向民营以及中小企业转移,给效益好的民营及中小企业注入急需的资金,支持它们发展,解决更多人就业,以便使中国经济更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三)端正金融企业道德规范

金融企业道德规范建设要围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行风作风等内容进行,弘扬新的金融队伍风尚。重心是围绕“至诚服务”和“以人为本”进行。对客户开展“至诚服务”,要把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作为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金融员工行为管理的基本点,竭尽全力地为客户提品安全、业务高效、服务优质、办事便捷的金融服务。“以人为本”,是指金融企业在客户服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否则很难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也很难维护和壮大客户队伍,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具有核心竞争力了。

(四)营造良好的适合发展创新业务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环境

金融核心论文篇2

供应链金融源自于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经济系统的分工由企业内分工向企业间分工的演变过程中,伴随着供应链上企业资金管理而产生的。供应链所阐述的主要是企业间的分工,即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企业独立完成,不同企业之间乃至整个生产过程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来协调。供应链上的独立企业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其中的核心企业通过对“三流”,即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入库,中间环节的生产控制到最后的产品销售,将整个链条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分工使得有效分工理论由企业内部成员这一微观主体层面,上升到独立企业这一中观主体层面。这对于过去大而全的企业来说,可以集中资源致力于自身最具优势的领域,而将其余业务交由外部企业来承担;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承接大企业生产外包或全球化采购模式下的外包业务,同样可以做到“小而强大”,提高自身竞争力。然而目前不论是从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来看,上述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做得比较好的是供应链三个“流”中的前两个流,即信息流和货物或服务流,而表现不尽如人意、受关注最少的则是资金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管理在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中所发挥的作用。

实际上,供应链金融正是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木桶短板效应”而发展起来的。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胡跃飞、黄少卿(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管理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牟龄(2006)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了消除链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以银行围绕核心企业向供应链上各企业授信为核心的一种融资服务过程。供应链金融尤其适用于中小企业融资。因为,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的授信,正是对应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共建信誉来补足中小企业信用,实现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传统的对单一业务或企业授信融资,而是采用“1+N”融资模式,评估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活动的信用风险。其中的“1”代表的是供应链中的一家核心企业,“N”代表的则是供应链上,围绕一家核心企业的众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甚至最终用户。在“1+N”模式中,供应链上的众多中小企业建立在与核心大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之上的信誉共建机制,能够弥补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改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突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约束,解决中小企业信贷渠道受阻问题。其中,核心企业实际上起到的是对中小企业的反向担保、信用质量提升作用,当然一旦信誉共建机制破裂,核心企业就有责任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追偿对象,这样一来又化解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演化博弈模型

(一)理论基础 演化博弈论源于生物进化理论,其在分析社会习惯、规范、制度或体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自发形成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演化博弈的研究成果为群体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分析工具,为群体演化实施提供了合理的方法论,从而为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演化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演化博弈论假定,在有限理性的博弈双方重复博弈过程中,在有限理性引起的差错与偏差的干扰下,仍能够恢复的均衡策略是演化稳定策略均衡(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简称ESS)。该均衡是博弈双方动态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银行与中小企业演化博弈模型 具体如下:

(1)模型假设。对于中小企业有两种融资情况,一种是“游离”,即中小企业不参与到供应链融资模式中,不存在与其保持稳定而长期合作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供应链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给予的反向担保,因而在中小企业违约的情况下,银行无法从核心企业处获得补偿,独立于供应链之外的中小企业违约情况下也几乎没有额外损失;另一种是“不游离”,即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链融资模式中,与供应链上的核心大企业有着良好而持久的产供销合作,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融资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当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出现贷款违约情况,核心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同时核心企业将放弃与中小企业继续合作,以实现对中小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

(2)银行与游离状态下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首先考虑银行与“游离”状态下中小企业之间的2×2非合作重复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四、结论

从前文的银行群体与中小企业群体间动态博弈分析可以得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缺失所导致的信用供给不足背景下,要使银行与中小企业双方采取(贷款,守约)这种合作模式,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补充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补充机制能够消除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信贷融资渠道受阻等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债务资本融资缺口,在资本市场无法涉足的情况下,极大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约束限制。

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供应链融资模式是一种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补充机制。其中的关键要素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变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将专注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活动的评估,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过程中的各项交易成本,从根源上杜绝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质量;二是密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供应链组织运行的合作效应,提高中小企业“不游离”状态下从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中获得的收益水平,并将这种收益作为诱使中小企业采取“守约”策略的激励因素,通过这种收益诱捕机制,改变银行对中小企业策略选择动机的考量。本文的演化博弈分析进一步表明,银行与中小企业的策略选择更多的是基于对外部因素影响彼此收益考虑之后做出的选择。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及整个供应链利益关系的介入改变了“不游离”状态下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外部利益影响因素,驱使双方能够从不合作状态,转化为相互信任的合作状态,这在降低银行信用风险的同时,更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金融研究》2009第8期。

金融核心论文篇3

【摘要】本文基于金融集聚理论,从经济基础、人力资本、政府作用、信息化水平、投资等层面分析了金融集聚主要影响要素及其对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的影响,为功能区建设提供了相应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郑州;金融集聚;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要素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研究”(编号:2013CJJ039) 及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14-zd-064) 的资助。本文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规划项目“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及机制的研究——基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视角”(编号:12YJC790191) 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豆晓利,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

一、问题提出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加速,相比于其他产业,金融业表现出尤为显著的高度集聚现象,从世界范围内看,已经形成了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较为成熟的国际金融集聚区。在中国大陆,金融集聚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北京、上海已经成为代表性的金融中心,各地区也在打造服务于本区域的金融中心。国内外实践表明,金融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中坚力量,通过发挥其“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 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需要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同时更需要服务于本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样才能形成完善健全的金融层级体系。郑州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影响要素是什么,着力点在哪里?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早在2007年,郑州就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为郑州建设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多契机。除了郑州,中部其他省份也在竞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将金融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选,打造彰显本地特色的金融集聚区,如武汉的“光谷金融港”、“江汉区金融集聚区”,长沙的“芙蓉中路金融街”等。总体来看,郑州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大致处于中部省会城市中游水平,与武汉、长沙还有一定差距。

二、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要素

1.金融集聚产生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一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才能确保金融中心稳定的资金流动和金融交易需求。金融中心大都产生在经济中心,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保障,金融集聚的形成是经济中心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国际上看,伦敦金融业的发展依赖于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纽约金融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美国在二战以后的迅速崛起,东京的金融业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观察国内的金融中心,近几年上海、北京、深圳在国际上金融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其实也是依赖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因此,一定的经济规模是金融集聚产生的前提。

郑东新区是中部地区的投资中心、重要的区域保险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郑州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而郑东新区作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 又是郑州经济发展的核心。2012年,郑州GDP达5549.79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前十位。郑州现有的经济基础为金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人力资本对金融集聚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业属于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产业,人力资本是金融集聚产生和持续的核心要素。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只有不断培养并且留住金融专业人才,才能在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得以持续快速发展。

3.有效的政府作用为金融集聚提供重要支持。政府对于金融集聚的产生具有很强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划拨土地、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进而形成金融集聚效应。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是典型的由政府投资规划形成的,不同于市场形成的金融中心,政府对于功能区建设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中招商引资、人才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影响功能区建设的政策都有赖于政府的制定。因此,如何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是促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较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是金融集聚的重要条件。信息化发展状况是影响金融集聚的最重要因素,信息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金融集聚。信息畅通可以扩大金融机构的服务边界,使金融要素自发地向利润高的地区流动,最终形成金融集聚效应。信息畅通发挥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可以帮助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使金融集聚与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位于中部地区,相比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为滞后,更需要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为功能区建设服务。

5.自由的对外开放环境有助于金融集聚的产生。在现代经济中,不管是金融机构、金融资本,还是金融人才都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这些金融资源在选择落户地时,是否具有自由开放的对外环境是一个重要条件。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项目,自项目正式推动以来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成功吸引大量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因此,对于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来讲,自由的对外开放环境是影响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要素。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要素进行分析,认为金融集聚的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较好的经济规模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基础。但是,并不是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就一定能够成功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地方政府应避免盲目攀比建设和同质竞争,要发掘本地区优势与特色,真正发挥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作用。人力资本发展对于金融集聚的作用极为重要,建议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等地区,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在教育上下大功夫,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形成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此郑州在金融人才培养、政府人才引进等方面均需要下更大功夫。政府作用对于中国金融集聚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应保证地方政府拥有相对较好的财政能力,以支持本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否则有可能导致“金融资源财政化”的局面,成为金融发展的阻碍。同时,地方政府应保证财政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金融集聚离不开对外开放,这种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国外商投资的开放,也是对临近及其他外省份的开放。金融集聚的形成非常强调信息化水平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中心无疑都是信息化程度最为发达的地区,郑州应该尤为重视信息化水平建设,弥补其处于中部的区位不足。

参考文献

[1]刘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6).

[2]丁艺,李树,李林.中国金融集聚程度评价分析[J].软科学,2009,(6):9-13.

[3]庞贞燕,张明辉.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1):69-74.

[4]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的衡量体系和实证分析——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J].东岳论丛,2012,(2):51-53.

[5]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49-54.

金融核心论文篇4

英文名称:Credit Reference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心中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747X

国内刊号:41-1407/F

邮发代号:36-252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征信》(双月刊)1983年创刊。本刊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主办的金融、经济类期刊。长期以来,本刊立足金融,面向经济,注重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传导金融政策、探讨金融理论、考察金融生活、聚焦金融教育、善于抓取经济、金融业发展中热点和难点问题,重视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动向、新问题的研究的探索,是广大经济金融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进行理论探讨、政策研判、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助手。

主要栏目

金融核心论文篇5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核心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26-04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专业技能外, 还要具有较强的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外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等几种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定位与要素

(一)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成为一种趋势,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单纯学习金融某一分支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应在确立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业能力定位: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地方金融服务重点产业适应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金融部门一线操作、服务、营销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以及从事岗位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围绕“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本文以“职业素养”为基础,“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拓展”为顶点,构筑起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金字塔”层级。其中,“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和道德修养、沟通交流、心理素质、公文写作等“基本人文素质能力”。“职业技能”包括服务、管理、核算等“行业通用能力”,以及职业判断、操作、营销等“职业岗位特定能力”。“职业拓展”包括专业后续发展能力、合作创新、跨专业学习等“职业拓展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核心职业能力的“三层级”构成要素。

二、金融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缺乏职业教育理念,忽视“能力”为本。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缺乏职业能力教育理念。在制定学生培养目标时,由于缺乏对核心职业能力的明确定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将核心职业能力视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课程性质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学方式仍以“注入式”传统教学为主,或者过分依赖多媒体,照本宣科,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不能营造出好的课堂氛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效果差。

(二)理论脱离实践,忽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许多高职教师没有金融行业的实战经验,讲授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践,不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忽略了学生实践、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训课设计的业务基本都是简单的常规业务,与金融机构实际相差较大,难以起到实训效果,难以保证毕业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和人才培养质量,致使教学实践浮于形式,以至于部分学生毕业时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等均难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三)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达不到职业拓展能力要求。金融学科日新月异,其内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变化: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风险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崛起时,应具备金融工具创新能力等,相应地,学校应该增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或综合实践环节,以凸显其实用性、可操作性。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新的节奏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未能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达不到职业拓展能力的要求。

(四)人才培养不注重校企合作,能力培养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因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闭门造车”现象,难以与经济发展和行业变革有效结合。

三、校企合作共促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金融学科的不断发展,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不能再闭门造车,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大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市场对金融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保险业迅猛发展,人们对个人理财、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行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呈现规模扩大、业务综合能力要求高、人才需求逐渐理性等特征,这给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只有专注于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能够更加完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加速“教学做一体化”金融实训室的构建,规范金融模拟公司的管理,加强师生的职业感,使师生都置身于金融职场中完成教和学,即完成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才能培养出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优秀毕业生,才能解决当前高素质高技能金融人才极为短缺的情况,才能保证金融类专业学生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这也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校企之间存在着双赢的关系。为了顺应时展和需要,高职院校应致力于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校企合作,立足于金融机构完成相关市场调研、理财规划以及毕业顶岗实习等,使金融类专业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计划更完善,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考核评价更科学合理,最终有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吸纳学校提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来保证自身的发展和稳定,而学校需要借助企业达成就业率指标,二者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

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和金融机构双方都乐于促成的。财经类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及金融类专业的自身特色,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组建关于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委员会,向他们征询相关意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此同时,为了设置与时俱进的实训基地、实训教材、实践课程,专业课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金融机构和投资咨询公司的调研活动中去,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变化,并了解企业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要求和行业标准。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四、校企合作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金融类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应对传统的金融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深化校企合作为主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最终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决策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实训、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为支撑,符合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

(一)国家出台金融支持法规,确保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条件。主要从政府、行业组织、金融机构三方面着手。

1.政府方面。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调动职业院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条件。例如: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准予金融机构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行业组织。行业组织要履行好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制度。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

3.金融机构。鼓励金融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中央企业和金融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鼓励多种形式支持金融机构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捐助形式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在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创业就业和教学科研基金等资助项目。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金融机构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

(二)搭建专业建设决策框架,提升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质量。政府强化统筹协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确保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有效实施:一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借助其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二是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包含行业专家、企业名家、学院领导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举办校企合作论坛,破解校企合作“瓶颈”问题,探讨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师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有效途径。三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依据行业岗位职责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监控教学质量,力争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执教水平与行业岗位要求对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与行业人员从业要求对接。

(三)强化核心团队素质建设,增强职业能力培养实力。师资核心团队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制约着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在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应做好“派”、“送”、“带”、“引”、“聘”等工作。

“派”是从企业引进实力强、理论相对薄弱的行业专家和中青年教师,派遣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参与课题,提高业务能力。

“送”是有计划地将学院的师资送到行业公司挂职锻炼、实践躬行、调研、管理实训学生,深入行业一线,提升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教学,所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

“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实习、实训的培训。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由行业或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提高老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引”是指学院与当地人事主管部门建立绿色人才引进机制,从行业调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聘”是指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行家能手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聘请现场技术人员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双师型”教师的教育,为学院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思维注人行业最新理念。

(四)科学设置“两块七层”课程体系,实现核心职业能力“三层级”塑造。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校企合作,根据“核心职业能力”定位,学院与行业共同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财经类高职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核心职业能力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

在核心职业能力架构上,按“素质课程”和“职业课程”两大模块构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其中,“素质课程”课程包括国家素质课程、素质提升课程;“职业课程”包括行业通用能力基础课程、岗位特定能力核心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职业考证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在“职业素养”层级能力培养中,要穿插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案例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家素质课程”和经济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素质提升课程”,为综合平衡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在“职业技能”层级能力培养中,以“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为主。其中,“职业基础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金融营销实务、税收筹划等课程。“职业核心课程”主要包含商业银行柜台综合业务、银行会计、保险实务、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证券投资、金融营销实务、财务管理、个人理财等课程。

(五)变革传统金融教学模式,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为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

1.更新教学理念。金融类专业应形成“四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和“两个对接”(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丰富核心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2.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一是“课证融通”,在教学内容里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岗位后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二是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以业务操作流程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整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3.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课堂系统讲授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任务驱动,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灵活采用模拟教学法、项目小组工作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实训法、情景教学法、学生实训比赛法等组织教学,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这些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而学生自主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及决策等核心职业能力。

4.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开发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库时,要聘请业内专家与学院共同研究,针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优化各类教学素材:一是“岗位实训”教材。做到专业课程与产业(岗位)对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实训教辅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和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网络课程资源,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

以全真型业务环境与业务流程为背景建立全真的“模拟理财公司”,满足学生理财分析与投资咨询业务的实训教学任务;与校外金融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订单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实施课程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实现全真化教学,在金融职业素养、金融文化礼仪、业务流程操作、业务技能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5.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1)行业技能竞赛。校企共同制订基于行业标准的规划方案设计竞赛和基于真实产品销售的金融产品营销竞赛实施方案。如商务礼仪大赛、创业规划大赛、金融知识比赛、金融产品营销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考核学生核心职业能力。(2)职业规划、行业动态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3)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担任学生会、社团指导老师,借助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沟通协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力、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质。(4)社区宣传理财知识、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社会经验,培养自律自控、独立处理问题、沟通交流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核心职业能力。

(六)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比重,夯实职业核心能力基础。依托行业,构筑校内金融综合实训室、模拟理财公司和校外实训三大教学平台,打造良好的实训载体,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岗位业务模拟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在课程设置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紧密结合,总学时比掌握在2∶3左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从第2~4学期的专业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岗位能力认知实习、金融市场调研,到保险、银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职业岗位模拟演练、专业实习,还有第5~6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的实战演练,均做好统筹安排,使学生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方法,提升核心职业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技能比赛、报告评比等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

【参考文献】

[1]徐田强.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探微[J].职教通讯,2012(8)

[2]高丽红.校企合作构建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4(26)

[3]王伟.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经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3)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课题(201106LX806)

金融核心论文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考核方式

国际金融课程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活动,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我国与世界经济金融的融合不断加深,也迫切需要既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决定了有必要对该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一、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明确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进行该门课程双语教学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选择的指导思想。《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定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依此界定,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即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与外语(主要是指英语)进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对国际金融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探索,既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又不同于用母语进行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不能把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视为是专业外语的教学,也不能等同于母语教学的外语化;第二语言只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科目。因此,开展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掌握国际金融的理论和方法,达到专业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第二语言去获取最新的学科知识,把握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信息,掌握国际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情况,缩短与国际的差距。

二、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把双语教学的模式分为三种:一是浸入型(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完全采用非母语的第二外语进行教学。二是保持型(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各学科的教学。三是过渡型(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学生入校时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根据我国的情况,双语教学基本都属于保持型模式。根据双语教学中使用第二语言(外语)和母语的比例,我国国内的双语教学,又可分为全外型、混合型。全外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全部采用外语教学,包括教学资料和课堂讲授。混合型是指教材和讲义及板书采用外语,而讲授采用外语和中文的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开展双语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应该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校的师资、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专业设置等客观条件来选择。

三、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双语教材的选择,是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按照教育部对双语课程的定义,国际金融双语课程必须使用外文教材。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国际金融》双语教材。一般选择双语教材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原版教材,二是国内改编版的双语教材,三是自编双语教材。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原版教材的优点是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实用性强、更新速度快,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世界最前沿的国际金融理论,了解国际金融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阅读量大,能保证让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等。缺点是脱离我国实际,价格昂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国内出版社引进的影印版教材外文原版教材相比较而言价格更易于接受。国内改编版双语教材一种是节选原版教材的部分章节内容,在内容保持了原版教材的优缺点,但阅读量大大降低;一种是在保持了原版教材基本面貌的基础上,加入了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金融的实际问题,较好的结合了我国的实际。自编双语教材是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践编写的双语教材;优点是编写思路、难易度方面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联系实际紧密;缺点是受制于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容易出现"汉化英语""中国思维,外国翻译"。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教材也面临着这三种选择,无论是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教材,都应和教学目标相适应。如果选择原版教材,则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应以专题或案例的形式介绍我国对外金融政策和实践(如人民币汇率改革、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激增等)以弥补原版教材的不足。同时,教师应增叫教辅资料的建设。

四、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双语教学的核心环节。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一大难关是语言关,一方面对教师的听说水平和专业背景提出来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听说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每个学生来说,国际金融都是一个从未涉及的领域。即使是英语很好的学生,用双语来学习专业知识都有点吃力;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双语学习就更加困难。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实践、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交互式学习等。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五、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外语来学习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基于此,国际金融双语教学的考核,一方面要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核学生用外语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国际金融双语教学应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可按6:4的比例记入期末总评成绩。平时考核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及发言、案例分析报告、笔记等方面,在具体评分过程中,既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根据学生的态度和成绩来综合评分。期末考试应采用英文试题、英文答题的全英方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用外语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具体题型可以是简答、计算、单选,小型案例分析等与学生中等英语水平相匹配的形式。

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师生间充分的交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既懂外语,又能熟练应用国际金融知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慧红.对《国际金融》(双语课)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9,(10).

[2]陈晶,靳生,曹艺.基于国际化视角对国际金融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8).

金融核心论文篇7

摘要:针对近年来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以及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的争论。传统的金融机构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指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管理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个性化工具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新时期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功能;风险管理;新视角

引言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在所有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海外和殖民地信托”在英国诞生以来,投资基金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更为猛烈,并对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形成持续压力。新世纪以来,美国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更是超过了长期处于金融系统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由此引发了商业银行是否会消失,转而由投资基金所替代的广泛争论。

一、对传统理论的简要梳理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或者说功能究竟何在,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有以下三种理论:

(一)“资产转换”功能说

“资产转换”功能是由格利和肖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和储蓄—投资过程》以及托宾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货币创造者的商业银行》中提出并作出论述的。他们认为各种金融中介都是为财富拥有者提供资金组合,并通过竞争获得自身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各种金融中介在开展金融业务时,都必须尽可能满足储蓄者与投资者的偏好,这种竞争的方式或满足的方式就是进行资产转换。不同的资产转换方式造就了各种金融中介之间存在的差别,银行主要是通过满足支付要求而提供负债。

(二)“降低交易成本”功能说

1976年乔治·本斯顿和小柯利福德·斯密斯在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中提出交易成本应为金融中介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金融产品的制造取决于其未来销售价格能否弥补该产品生产时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够制造适应上述特殊要求的金融产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势:其一,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其二,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其三,减少搜寻信息的成本。交易成本与金融产品种类、消费者偏好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将使成本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调整产品,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将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信息处理”功能说

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分析金融机构存在和功能的视角产生了很大影响。1977年勒兰与佩勒的论文《信息不对称、金融结构与金融中介》分析了事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认为借款人如何能够获得信贷,依赖于作为信号的企业内部投资信息非常困难。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搜集信息的人组成专门的金融中介,以使贷款的资产组合和投资充分吸收这些信息。戴蒙德在1984年发表的经典论文《金融中介与监督》中分析了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只有借款人能够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才会使金融合同对具体借款人活动适用的约束降低。

二、对传统商业银行功能理论的重新认识

(一)对信用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中介功能是指促进资金融通的功能,即促使货币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资金融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大类。由于金融风险的投机性、市场主体风险偏好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性、金融风险的可单独交易性,以及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上升超过信息成本的下降,市场主体对金融机构管理金融风险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二)对支付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支付中介功能是指银行客户进行现金收付或存款划转的功能。虽然支付中介功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它本身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收入只占极小比例。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存款账户服务费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虽然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中,但其绝对水平仍然只有4%左右(Fed,2000)。支付中介本身仍然是银行的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银行提供支付中介服务是因为它能使银行增加存款,并从存贷款利差中获得收入。

(三)对信用创造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其存款和贷款业务,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的功能。实际上,信用创造只是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的一种客观结果,而不是其主动追求的一种目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也只是其管理金融风险这一核心功能从而寻求利润过程中的的一种附属功能。

(四)对金融服务功能的再认识

金融服务功能是商业银行提供除存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功能。大部分金融服务业务,如收付、基金销售、保险销售、基金托管等等,与支付中介业务一样,不是单独的盈利中心。是银行利用其在存贷款等风险管理业务中形成的已有优势,投入少量的变动成本所增设的盈利业务。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银行提供这类服务的需求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三、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点——与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框架

(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个性化工具

1.与投资基金相比,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突出特征是它所使用的工具——贷款是个性化的。严格说,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所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依据、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还是其提款安排和偿还安排,都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这种非标准化的特征使得贷款这种工具适合于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企业和消费者。然而,有价证券的标准化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证券的标准化存在巨额固定成本,且必须要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可,这使得证券融资只适用于大企业的巨额融资项目和成熟产品的融资。

2.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作用。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非标准化贷款转化成为标准化证券的过程。在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以非标准化方式管理风险的全部工作。银行所需要的只是资金以及相应的风险。这实际上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银行提供的是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资金本身只是银行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提供资金本身并不是银行服务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内化器”的制度设计

1.从对风险的吸收方式来看。投资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首先,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2.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的合宜性上看,商业银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和基金经理与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核心是激励机制问题。只有在委托人能够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向人支付固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在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将人的收益与其努力程度完全挂钩,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不透明的贷款。所以,风险内部化是银行与其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委托安排。

3.因为没有考虑风险处理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功能的业务,都没有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例如,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银行已经通过调查、审查、设计等方式管理过风险的贷款,不再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仍然运用资产规模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标准,必然会低估商业银行应该有的地位。也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功能弱化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通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个性化方式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以贷款方式管理风险的能力。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通过对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有交叉与融合发展趋势的结论(何德旭,2004;曾康林,2002)。对研究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在发展投资基金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做到二者兼顾。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仍将把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康霖.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J].财贸经济,2002,(7).

[3]何德旭.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9).

金融核心论文篇8

作者简介:潘英丽,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人力资源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特殊方式的分析入手,探讨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并通过跨国制造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差异分析,系统阐述金融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作用;最后给出几点分析结论。

关键词:人力资源;金融发展;核心作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14-04

一、金融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

1、金融业的发展以市场信用为基础,而市场信用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主体的职业操守成为市场信用的思想文化基础。

就以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的借贷业务而言,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信的一方(即债权人)对于受信一方(即债务人)的偿债意愿和能力的信任为前提条件的。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取决于银行对其债务人信用状况的把握,以及由此决定的其自身的信用状况。此外,无论是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投资银行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公司之间、基金受益人与各类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管理公司之间、投资顾问与投资咨询服务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委托关系。委托问题核心在于相关人对合约实施的承诺是否可信任。金融交易合约的有效实施,证明此前承诺的可信任性,这种信任的不断积累构成各类金融机构的声誉,而后者是其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金融机构的信誉则是通过其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体现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操守是金融机构信誉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2、金融交易大都是涉及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跨时期交易,未来不确定性是其本质特征,在不稳定的复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决策是金融交易及金融机构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金融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幅度增长。国际汇率制度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资本账户的开放、石油美元的巨大积累以及在全球范围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规模急剧增长,现代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引入又使这种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幅度上升。于是全球范围内汇率、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长。对日常的经营活动而言,不仅金融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面对不确定复杂环境下的决策问题,而且众多面向市场的业务人员也天天面临极为复杂的决策问题。金融交易成功与否取决于交易者的综合素质与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这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驾驭市场的经验与能力。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加剧,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外,城市生活费用和生活质量的差异也对金融机构能否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产生影响。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更需要门类齐全的、数量充足的、能适应环境莫测变化的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金融人才。因为优秀人才相对充裕的供应已经成为吸引跨国金融机构落户的最重要因素,而跨国金融机构在本地的集群发展才赋予了这一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3、金融领域的高新技术以金融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为载体,拥有了优秀人力,就拥有了领先的金融技术。

在现代金融业中,高新技术更多地体现为降低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组合需求为特征的技巧或技艺,它以具有深厚人力资本含量的专业人才为载体。无论是面对行业内竞争的金融机构,还是面对全球竞争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优秀人才,也就拥有了领先的金融技术;反之,优秀人才的流失也意味着技术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丧失。然而,从一个国家的社会角度看,人才的流动具有先进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效应,具有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因此对政府而言,需要研究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如何化大力气引进国外的优秀金融人才,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二是如何设立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既激励金融机构内部的人才培育,又促进人才在不同金融机构和不同金融领域的合理流动。

4、现代服务企业的业务发展或市场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所拥有的客户关系以及更广义的社会关系。

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人际关系历来是企业拓展业务和市场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例如投资银行获取IPO项目,商业银行获得大额存款客户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以往积累的社会关系,或者需要他们去建立新的业务关系。事实上,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强了人际关系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拥有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拥有并能不断营造良好客户关系或人际关系的人才,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最稀缺的人才。

5、人才强国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强盛的客观趋势,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

在全球化环境中,国家的竞争以人才竞争为基础,以人才和跨国企业高度集群发展的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为载体。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竞争战略中的核心战略。

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本卷入全球金融的竞技场。在这复杂的全球金融竞争中,部分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金融危机,部分金融机构在危机中陷入破产。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资本,凭借其人才与技术优势,迅速壮大起来。因此,无论是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还是宏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和调控,有相关制度和政策支撑的人才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和金融机构在全球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已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二、金融人力资源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的微观与宏观佐证

金融人才在金融业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找到佐证。

1、微观佐证:金融机构与制造业成本结构差异体现出金融人力资源的特殊重要性。

我们首先从跨国企业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比较中可看出人力资源对金融业的特殊重要性。

从美国跨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年度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其2004-2006年工资总额是其经营成本的68-71%,净利润的175-212%(表1列出各跨国金融机构与制造商2006年的数据)。美国其他投资银行的成本结构也大致相同。高盛也曾对公司内部资源按重要性排序,人力资源被排在第一位。其资源的重要性依次为:人力资源、公司声誉、现金、可交易证券、办公场所与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我们在表1中也列出部分跨国企业的数据。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比,跨国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占经营成本的比重要低得多。就工资占经营成本的比例来言,证券行业最高,商业银行次之,制造业最低。

表1:跨国金融机构与跨国企业工资占经营费用和利润的比例

资料来源:金融机构年度财务报告,及Reuter。注:前3家为投资银行,后5家为商业银行,最后7家为制造企业。

按照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市场定价规律,工资和利润的相对水平是由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或两者对产出的贡献决定的。反映了劳动力及其所承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在表1的8家金融机构中,2006年工资占净利润的比例在0.84-2.13之间。表内除了较为异常的戴姆勒-克莱斯勒之外的6家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占利润比例则在45.7%-217%之间。表1中8家金融机构工资占利润比例的算术平均值是1.5,而7家制造企业中扣除异常的克莱斯勒后所得到的平均数是1.43,也就是在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中,工资总额大都相当于净利润的1.4-1.5倍。两类行业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就资源稀缺性与重要性而言,人力资源对产出的贡献是资本的1.5倍。换言之,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只相当于人力资源的2/3。

表2列出了中国部分上市和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工资占经营成本和利润的比例。表2所列的10家上市金融机构(6家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工资占经营成本比例的算术平均值已达0.414,超过了表1所列8家跨国金融机构的工资占经营成本算术平均比例0.3745。相比较,表中注册地为上海的五家未上市证券公司其工资占经营成本的算术平均比例为0.254,仅相当于上市金融机构工资占比的61%。由此可见,上市金融机构由于股份制改革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等因素,在工资标准的确定方面已引入市场机制和国际参照系,工资水平的调整已经较充分地反映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但是由于国内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流动性偏低,特别是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人员流出十分不易,因此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偏低,从而使工资占比在较短时期内即超过了国际水平。相比较,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地方国资背景,使它们在用人制度和工资标准的确定方面仍受到较多的行政管制和公务员工资系列作为参照系所产生的限制。

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工资占利润的比例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较低。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人力资源的生产率特别高。这里有中国金融业的垄断性质和2006年股票市场出现牛市行情等特殊原因。我们发现政府税收不论在金融机构还是制造业企业占利润的比例都相当高。如果将直接税与间接税相加,其占利润的比例通常会在100%-150%之间。 由于中国金融业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所在行业仍属政府特许经营产业,具有垄断性质,其利润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垄断利润或特许权价值。政府通过税收将其取走,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从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角度看,目前劳动(包括人力资本)收入占比过低、资本利润及政府税收占比过高是极不合理的。因为对一国产出和国民福利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而言,最重要的、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相比较,我国储蓄率不断升高,流动性严重过剩,资本总量上并不稀缺,其社会边际生产率也必定是递减的。但是由于人才、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已导致利润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在政治民主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可支配资源和税收占比的增长,也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福利的相应增长。考虑到人才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确定环境中的特殊重要性,降低税率并按人力资本含量扩大高效劳动的收入占比,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为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表2 2006年国内部分上市与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工资占比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与未上市证券公司内部网上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

2、宏观佐证:人力资源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竞争力因素

伦敦市政厅2005年11月公布了一份题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地位》的研究报告,将优秀人才放到了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最为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之首位。该项研究以对国际金融界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级管理者和监管者的网上调查为基础进行的,其目的是评估伦敦、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对排名。报告根据被调查者的评分,排列出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详见表3)。由于被调查者都是全球范围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顶尖人才,他们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其权威性是无须赘述的。金融人才在这个按重要性排列的次序中名列第一。可见,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表3 对金融中心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

资料来源:Z. Yen Limited,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Corporation of London, November, 2005

三、简要的结论

金融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层面看,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则比人力资源的数量重要的多。但是,人力资源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且越是高层次人才,其拥有的流动性就越大;因此从全球视角看的国家和地区、从全国视角看的城市或区域,或从微观层面看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人才的集聚才是人力资源开发更具核心意义的内容。因此无论是国家之间,金融城市之间,或是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竞争的实质是金融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用人制度优越性的竞争。创建人尽其才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是金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

政府在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方面,需要从两方面促进金融人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人力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一是可通过户籍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与放权管制,促进金融人力资源的流动;并通过政府公共的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人才信息交流网络的建设,提高金融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并促进金融人才市场的形成。二是加快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的股份制、股权激励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进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从健全金融人才市场的微观主体层面促进人才市场定价机制和调节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中译本

金融核心论文篇9

【关键词】市场导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稳定对一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7年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国家还没有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然而,美国经济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金融体系运行在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仍健康运行。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金融体系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市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而是融入了全球金融市场中,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已于2006年就全面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国外金融机构已陆续落户中国,成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强大竞争对手,对中国金融稳定带来较大考验。金融错配和低效率除了制约经济的发展,还会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除了顶层设计缺陷,由高校人才培养不到位所造成的金融人才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健康高效的金融体系需要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加社会服务能力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具体要求。中国高校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的必由之路。

一、迅猛发展的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

虽然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但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停滞,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69.66万亿美元,而同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总额将近700万亿美元,中国也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股指期货。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亟需大量金融人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对金融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素质。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

新的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是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金融产品的创新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理论也获得较快发展,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支撑全球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如布莱克和斯科尔斯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B-S期权定价模型,芝加哥交易所迅速将该模型应用于该期权交易所,时至今日,该模型及它的一些变形已被全球大多数金融机构广泛应用。金融基础理论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全面了解金融法规、金融机构运作流程、金融产品的设计方法及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等基础理论知识。

(二)较强的学习能力

大学专业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而在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更多的是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无法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而获取。虽然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会定期不定期给员工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但毕竟时间非常有限,更多的新的理论知识需要金融从业人员自己去利用工作之余获取,现达的网络为其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机会[]。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强烈的创新意识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众多金融机构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超过了实体经济,使金融市场成为这些国家主要经济增长点。2012年7月,中央提出2020年中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因为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创新也是金融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但这些金融产品多是借鉴模仿国外已有产品,如股指期货,然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金融机构不但要守住国内市场,还要走出去,在国内外两块阵地上和国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因此,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将是赢得将来市场份额的必由之路。

(四)敏锐的洞察能力

一个经济体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金融又是经济体的核心,金融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财务和金融等领域的知识,正确判断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准确评估金融市场和自己所从事业的金融风险,确保收益的最大化和损失的最小化。

(五)坚韧不拔的意志

由于金融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所以金融系统必须是高效的,金融从业人员不得不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作为重要金融业务之一的投资银行业务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从业人员首先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选择好的项目,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和同业去竞争获取项目,项目签订协议后需要经历漫长而繁琐的上市业务辅导,最后还要经过层层报批争取辅导企业上市,这个过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人可以随时要求基金公司赎回股份,回报率成为基金正常运营的唯一指标,面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如何甄选和配置绩优证券以保证较高的回报率同时降低风险都使基金经理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育理念不先进,培养目标模糊

金融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非常强,除了极少数研究型人才搞基础性研究,绝大多数金融人才都是为机构服务,因此,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显得非常重要。从目前看,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教育理念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非常小、培养计划严重脱离市场需求等方面[1]。专科生和本科生作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国内高校开的课程过多,注重了宽口径,但专业技能训练不够;研究生培养方面,基础过程开设过多,对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是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不系统,部分内容陈旧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面向市场设计课程内容是毕业生快速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工作岗位并创造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除了极少数知名的高校外,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差异很小,高校内部课程体系设置普通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以本科教学为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现融资、财务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学科都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课程,但不事先规划而同时开设这些课程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因为各个课程自成体系,课程之间重复和交叉的内容较多,若专业负责人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设置授课时间和授课量,必然会使部分内容衔接不住,部分内容又重复,降低学生听课的效率。课程内容方面,多数教材都是根据前几年,甚至十多年前的文献资料编写的,与当前市场脱节,导致毕业生知识体系陈旧,无法快速完成角色转换。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方法手段传统

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保证教学效果。我国自2000以来大规模扩招,绝大多数高校师资力量不够,导致大班授课成为主流,然而大班授课必然会使教师沿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非常差。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人才社会需求旺盛,许多高校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纷纷开设金融专业,结果教师自身素质难以保证,教学多是照本宣科,更不用说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四)考核体系不科学,考核内容单一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程度的重要手段。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只有极少数的高校进行了大胆改革,采用了灵活的考核方式,其它高校则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的问题。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有些学校虽然也采用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的办法,但平时成绩的依据主要是考勤,失去了平时成绩存在的意义。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进行突击,不对的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便不会举一反三,扼杀了创新能力。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管理者为了简化管理,不提倡教师考核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工作量大,也不愿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科学的考核体系进行考核。

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快速发展的金融业和短缺的金融人才是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但培养出数量众多,素质不高毕业生反而浪费社会资源并制约金融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就是指挥棒,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一)建立先进教育理念,强调市场导向功能

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2006年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来自外部的竞争和风险使中国金融人才问题凸现。打破常规,解放思路,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金融人才培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发达国家的金融学教育理念也非常先进,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由于中外金融学教育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并不能照搬这些国家的经验,只能借鉴先进经验并建立适合自已的教育理念。针对当前金融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在金融学人才培养理念应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和前瞻性,并重视市场导向功能。与时俱进是指应根据金融业发展及金融学教育发展的动态及时更新观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重构课程系统并更新课程内容;开放性是指开门办学,与社会取得更多联系,让产学研三者结合起来,学用相长;国际性是指具有国际视野,将中国金融市场视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设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前瞻性是指对金融业及金融学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使金融人才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是指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培养层次、数量和质量,以期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是否合理,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金融业需要每个层次的人才,而不同层次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也不同[2]。以银行为例,前台工作人员主要进行日常业务工作,需要更多具体业务操作技能,强调执行能力,本专科层次毕业生就能胜任;而后台工作人员主要进行业务战略规划、业务管理和产品设计等工作,需要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研究生更为合适。针对不同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锻炼不同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具体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专业负责人统筹规划,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信息量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安排授课时间及课时量,保证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有自我学习能力,教师所指定的教材学生可以花较短的时间就能自习,若教师完全按教材组织课堂内容就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金融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最基础的金融理论,大部分金融理论都源于实践,若教师在授课时能够引入案例,介绍理论的应用范围及价值,并引导学生解析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件,最好能够留出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或专题分析,必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每门课程至少安排两个教师同时开课,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教师的考核与选课学生的多少挂钩,这种倒逼机制也会促使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部分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在于学生的努力,课程考核会督促学生学习,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原有把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手段会促使学生应试学习,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遏制创新性思考,因此,高校应在金融人才培养考核环节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还要学会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金融学考核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减少基础理论考试在考核中所占比例,加大理论应用环节所占比重,除了正常的期末考试,教师应设计课堂讨论、课后案例情景分析及金融业务操作方案设计等内容,将前沿理论和当前热点问题融入到考核体系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大专业实践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开放办学,让学生走出去,到相关机构去进行专业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业务技能,实现高校到工作单位的无缝链接。高校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和政府决策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用人单位也可以利用实习机会发现具有潜力的且可塑性强的金融人才,提前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期这些人才留在本单位,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建和,武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改革与金融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6):153-155.

金融核心论文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功能;风险管理;新视角

引言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是金融机构的主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在所有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1868年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海外和殖民地信托”在英国诞生以来,投资基金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势头更为猛烈,并对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形成持续压力。新世纪以来,美国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更是超过了长期处于金融系统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由此引发了商业银行是否会消失,转而由投资基金所替代的广泛争论。

一、对传统理论的简要梳理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或者说功能究竟何在,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有以下三种理论:

(一)“资产转换”功能说

“资产转换”功能是由格利和肖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和储蓄—投资过程》以及托宾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作为货币创造者的商业银行》中提出并作出论述的。他们认为各种金融中介都是为财富拥有者提供资金组合,并通过竞争获得自身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各种金融中介在开展金融业务时,都必须尽可能满足储蓄者与投资者的偏好,这种竞争的方式或满足的方式就是进行资产转换。不同的资产转换方式造就了各种金融中介之间存在的差别,银行主要是通过满足支付要求而提供负债。

(二)“降低交易成本”功能说

1976年乔治·本斯顿和小柯利福德·斯密斯在发表的论文《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中提出交易成本应为金融中介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金融产品的制造取决于其未来销售价格能否弥补该产品生产时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够制造适应上述特殊要求的金融产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势:其一,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其二,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其三,减少搜寻信息的成本。交易成本与金融产品种类、消费者偏好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将使成本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调整产品,因此,降低交易成本将是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信息处理”功能说

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分析金融机构存在和功能的视角产生了很大影响。1977年勒兰与佩勒的论文《信息不对称、金融结构与金融中介》分析了事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认为借款人如何能够获得信贷,依赖于作为信号的企业内部投资信息非常困难。解决的办法就是将搜集信息的人组成专门的金融中介,以使贷款的资产组合和投资充分吸收这些信息。戴蒙德在1984年发表的经典论文《金融中介与监督》中分析了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只有借款人能够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才会使金融合同对具体借款人活动适用的约束降低。

二、对传统商业银行功能理论的重新认识

(一)对信用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中介功能是指促进资金融通的功能,即促使货币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资金融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大类。由于金融风险的投机性、市场主体风险偏好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性、金融风险的可单独交易性,以及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上升超过信息成本的下降,市场主体对金融机构管理金融风险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二)对支付中介功能的再认识

支付中介功能是指银行客户进行现金收付或存款划转的功能。虽然支付中介功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它本身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收入只占极小比例。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存款账户服务费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虽然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中,但其绝对水平仍然只有4%左右(Fed,2000)。支付中介本身仍然是银行的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银行提供支付中介服务是因为它能使银行增加存款,并从存贷款利差中获得收入。

(三)对信用创造功能的再认识

信用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其存款和贷款业务,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的功能。实际上,信用创造只是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的一种客观结果,而不是其主动追求的一种目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也只是其管理金融风险这一核心功能从而寻求利润过程中的的一种附属功能。

(四)对金融服务功能的再认识

金融服务功能是商业银行提供除存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的功能。大部分金融服务业务,如收付、基金销售、保险销售、基金托管等等,与支付中介业务一样,不是单独的盈利中心。是银行利用其在存贷款等风险管理业务中形成的已有优势,投入少量的变动成本所增设的盈利业务。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银行提供这类服务的需求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

三、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点——与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框架

(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个性化工具

1.与投资基金相比,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突出特征是它所使用的工具——贷款是个性化的。严格说,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所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依据、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还是其提款安排和偿还安排,都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这种非标准化的特征使得贷款这种工具适合于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企业和消费者。然而,有价证券的标准化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证券的标准化存在巨额固定成本,且必须要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可,这使得证券融资只适用于大企业的巨额融资项目和成熟产品的融资。

2.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作用。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非标准化贷款转化成为标准化证券的过程。在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以非标准化方式管理风险的全部工作。银行所需要的只是资金以及相应的风险。这实际上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银行提供的是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资金本身只是银行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提供资金本身并不是银行服务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内化器”的制度设计

1.从对风险的吸收方式来看。投资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首先,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2.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的合宜性上看,商业银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和基金经理与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核心是激励机制问题。只有在委托人能够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向人支付固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在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将人的收益与其努力程度完全挂钩,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不透明的贷款。所以,风险内部化是银行与其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委托安排。

3.因为没有考虑风险处理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功能的业务,都没有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例如,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银行已经通过调查、审查、设计等方式管理过风险的贷款,不再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仍然运用资产规模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标准,必然会低估商业银行应该有的地位。也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功能弱化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通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个性化方式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以贷款方式管理风险的能力。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通过对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有交叉与融合发展趋势的结论(何德旭,2004;曾康林,2002)。对研究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在发展投资基金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做到二者兼顾。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仍将把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康霖.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J].财贸经济,2002,(7).

[3]何德旭.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