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6:38:42

复合型范文篇1

一、全市外经贸队伍的人才结构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公务员)。从学历上看,本科以上学历32人,占23.2%,大专学历76人,占55.1%,中专学历9人,占6.5%;从专业技术看,外贸专业人员15人,占10.9%,法律、经济管理,金融专业23人,占16.7%;人职称看,中级职称17人,占12.3%,初级职称23人,占16.7%。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中,年龄40岁以上有81人,占58.7%。

二、外经贸队伍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人才结构基本情况分析,我市外经贸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一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本系统虽然有技术职称人员40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没有,且具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大部分在职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学边干,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缺乏。二是外经贸复合型人员奇缺。根据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定位,我们不要求也不能得到一流的人才,但我们要求与之对应的人才专业结构必须同步。不要求具有“外语+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五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但必须有三重复合或二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人才,可我们奇缺。三是人员结构存在年龄和知识老化的倾向,以及技术和管理骨干队伍的综合平均素质不高。实质上反映了后备人才不足。上述原因不同程度影响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复合型范文篇2

关键词:宪法违宪审查复合型

一、违宪审查的相关理论略述

现代意义的违宪市查制度直接渊源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由于该案件的出现正式创制了宪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真正有实效地保证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稳定笔者认为,普试性意义的违;审查制度是指:宪法规定,由享有违宪审查权的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某项立法或者足某种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而作出的审查和裁定制度。宪法从理论上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如果立法活动、政府的行政行为与宪注的规定,则会严重影响宪法发挥的作用,而且对宪法的权威性构成了伤害。因此,一个国家建立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是标榜池治的重中之重,是最高的纠错制度。

从全球来看,大致可以把违先审查制皮归纳为以下几种成型的模式:

(一)立法机关违宪审查制

这利模式是指由国家最高的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确立由最高立法机关行权的模式起源于英国的议会监督机制,具体的市查方式按照立法程序依次进行,在最高立法机关发现有法律、政府行政行为、法规和规章违反光法规定的时候,有权对其进行修改和废除。

(二)司法机关违宪审查制

这种模式就指由一般的普通法院按照司法程序来审查和裁定立法、行政行为、规章等是否违反宪法的内容。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杖最早起源于美国,直接导火线是1803年的午夜派队案的判决。美围的违宪审查制度对世界各国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专门机关违宪审查制

即由专门设立的机关来行使违宪审查权,世界常见的专门机关有究法法院和宪法委员会。这种模式产生于各个国家在学习美国司法机关违宪市体制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时而构造的一种制度,究其所达成的共识是所订的权力都应当受到监督。

二、我国违宪审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浅探

关于如何确立利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这一问题,一直是近十年来我国法学界埘论的焦点和热点。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制度模式的借鉴和选择,都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争议多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一)审查主体不清晰不明确

关于违宪审查的主体问题,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第十一项和第六十七条七、八项,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违宪审查权,同时还有这样的规定:同务院、地方各级人大也有权对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进行违法审查和违宪审查。看似对查主体进行了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行权主体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二)审查范围不清晰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棚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条内容是对违宪问题所做的具体的专门的规定。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中的局限性,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什么样的行为是违宪行为,对侵犯公民宪法基本权利而没有其他有效救济途径的行为能否提出审查,以及司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个人、政党、利益集团和公司的行为,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之争,选举争诉,国际条约等怎样适用违宪审查等问题都没仃明确的规定。

(三)缺乏违宪审查权的启动程序

熟知,行使某一项权力在仃行权主体的同时还需要具体的启动程序和操作程序作为指引才能合法合理地行使职权。我围立法法对这些基本法律的合光性判断标准没有规定,对行政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违宪审查的启动程序也未作出规定。一种权力的行使,既没有明确的行权主体也没有具体的行权程序,这种理论上的缺失必将导致实践中无法解决相关问题。

三、建立复合式违宪审查制度

从严格意义上米看我围没有违光审查制度,宪法的规定于事实中难以体现出违宪审查在我国的积极作用。然而违宪审查制度也是民主法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建立适合我闲的违宪审查制度就已经显得刻不容缓,在理论界也早已成为不争的识。人主张建立宪法法院专门审理违宪案什。

当前建立宪法法院的主张,主要的关注点是提议该宪法法院在在建立之后,它的地位是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们检察院所齐平的,共同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它与我同当下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生存与发展的空问也较充足,同时也顺应了世界违兜查制度发展的潮流。我认为,建立宪法法院确实是这个时代违光审查制度发展的方向,也应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最终的美好结局,但一步跨越困难不小。可以采取过度的方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围家,这是目前要进行一切任何改革的大前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我们所建立的违究审查制度必须体现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综合各方面来看,比较合适的选择则是结合全国人大和最高人民法院,让两者相互配合共同行使违宪审查权,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审查委员会,作为审查泼合宪性的专门机构,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进行指导工作,这样维护了违宪审查的权威性,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下设立违宪审查庭,对具体的违宪案件开庭进行公开审理和裁断。

复合型范文篇3

一、全市外经贸队伍的人才结构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公务员)。从学历上看,本科以上学历32人,占23.2%,大专学历76人,占55.1%,中专学历9人,占6.5%;从专业技术看,外贸专业人员15人,占10.9%,法律、经济管理,金融专业23人,占16.7%;人职称看,中级职称17人,占12.3%,初级职称23人,占16.7%。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中,年龄40岁以上有81人,占58.7%。

二、外经贸队伍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人才结构基本情况分析,我市外经贸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一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本系统虽然有技术职称人员40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没有,且具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大部分在职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学边干,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缺乏。二是外经贸复合型人员奇缺。根据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定位,我们不要求也不能得到一流的人才,但我们要求与之对应的人才专业结构必须同步。不要求具有“外语+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五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但必须有三重复合或二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人才,可我们奇缺。三是人员结构存在年龄和知识老化的倾向,以及技术和管理骨干队伍的综合平均素质不高。实质上反映了后备人才不足。上述原因不同程度影响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复合型范文篇4

关键词:测控专业;赛教融合;新工科;应用型本科

自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工程人才培养问题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新工科要求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注重理念引领、优化结构、创新模式、保证质量[1]。目前,我国大学主要分类有: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技能型大学等[2]。其中,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这些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转型路径,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地方企业及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3]。我校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学校科研团队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和教师科研项目等,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知识面广、善于思考、工程能力强的应用型测控技术人才。

1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向复合型应用型方向发展。企业及行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调查表明,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研究能力、思维逻辑、专业基础知识、工具使用能力等方面表示肯定,并认为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4]。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测控专业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上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上课案例采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教材由于出版的时效性,存在与工程实际脱节问题。(2)实验条件限制。由于硬件不足,多名学生需要共用一套实验设备,造成同组之间只有个别学生能动手实践、多数学生只能旁观的现象,影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3)实验器材开源性不足。部分实验采用第三方提供的实验教学箱,实验硬件、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例程都由厂家提供。基于此,学生只能进行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箱开源程度低,学生只能对照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连线、通电、观察实验结果,无法进行更深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实践能力难以提升。(4)实习经费有限、时间短。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工程实践需求。实践基地或企业考虑到安全性、技术保密性,提供给学生的大多为参观性的实习,实践效果不佳。(5)课程之间联系不足,知识点单一,难以系统地培养学生。(6)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程实践经验,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出题上脱离产业行业需求。综上,学生的动手实践无法得到保障,难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前测控专业的迫切需要。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融入教学的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获得了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的广泛认可[5]。

2赛教融合平台及机制的探索与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体现了高等学校学科竞赛的质量,为检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赛教融合平台建设成为了当下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2.1学科竞赛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竞赛题目大部分选自实际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涵盖多个学科,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相比单一科目的课堂实验、课程实践更能结合实际工程需求。从参赛队伍组建、查阅文献、制作实物、调试、撰写科技报告、现场比赛或答辩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为例,其研究对象为智能汽车,面向对象为全国大学生,是具有探索性,创意性的工程实践活动。竞赛指导思想为“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要求大学生不仅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还必须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6]。

2.2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

学科竞赛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科竞赛激励政策,比如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中,依照《成都工业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对于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奖的学生可以认定相应的学分。我校测控专业以培养知识面广、善于思考、工程能力强的应用型测控技术人才为目标,探索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的融合,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我校测控专业在赛教融合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1)以专业学科社团建设为赛教融合载体。我校测控专业基于独特的学科优势,于2017年6月成立了智控协会,协会会员达300多人,其中大部分为测控专业学生,还有部分为自动化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学生。协会配有竞速和创意赛车多辆,各类单片机开发板若干,3D打印机、示波器、电子电工工具若干,以及各类常用芯片及电子材料等,为学生学习交流、学科竞赛、科研创新以及其他自主科研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研讨、硬件调试环境。依据学生兴趣特长,协会设置了机械组、电路组、程序组等学科小组,开展日常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提高人际交流、创新协作等各种能力。目前参加的主要竞赛有: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协会成立以来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赛教融合促进教学改革。科技竞赛作品制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为例,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涉及的专业课程有《文献检索》《单片机》《传感器》《电路图绘制》《C语言程序设计》等。随着竞赛作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控制器成了核心部件。基于此,在制定2018级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点考虑了开课顺序。如:将《单片机(控制器)》课程开课时间前移,设置在大二上期,让学生在大二开始就接触参加学科竞赛的核心知识,使学生提早了解学科竞赛。另外,专业建设中不断地总结参与学科竞赛所要求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完善了相应的课程大纲,在课程中融入了竞赛相关知识点。如把智能汽车比赛主控板设计作为案例融入《单片机》课程中;把智能车比赛的电源设计、电磁运算放大器设计等融入《测控电路》课程中;在《文献检索》课程设计时融入科技竞赛相关文献的检索与科技报告写作内容;在《机器视觉及应用》课程中融入智能汽车道路识别相关案例。另一方面,对科技竞赛加以拓展,丰富学生的科研训练。比如以智能车所用的微控制作为控制核心,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题目。在竞赛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协会还自主申请立项了学校青苗计划项目,撰写科技论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若干项。

2.3赛教融合持续发展实施措施

智控协会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竞赛队伍。第一层为协会成员,这一层人数最多。协会通过每年新生入校时的协会纳新、测控专业新生导论课引导、成员或教师推荐优秀高年级学生入会等方式,扩大协会规模。采用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对协会成员进行培训考核,推优进入第二层即备赛成员。第三层为有参赛经验的成员,这一层的成员通常作为技术指导员、竞赛培训员、协会管理员。第四层为指导教师层,这一层人数最少,作为协会的顶层设计人员,统筹协会各项事宜。协会人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保障了赛教融合持续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为了扩大受众范围,面对全校学生,在第二课堂学分中开设了“智能车设计”相关讲座,竞赛推广的同时也广纳贤才扩大竞赛队伍。

3赛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校测控专业赛教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协会学科专业交叉不足;学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同时也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正面引导,部分学生认为竞赛获奖对升学激励效果不强,参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经费不足,加上目前芯片价格上涨,参赛成本上升,只能减少参赛队伍;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制,指导教师多为兼职,指导持续性不强,系统性指导欠缺。以上问题削弱了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一方面,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机制,统筹规划资源和训练场地。另一方面,要发挥激励机制作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就目前来看,参赛获奖学生虽然不能为保送研究生加分,但是测控专业考研学生中有参赛获奖经历的学生在考研面试中更受导师青睐。其次,要发挥赛教融合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在资助学科竞赛作品相关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学科竞赛学分。将竞赛获奖作品作为相关课程设计内容,计入学分。指导教师指导作品竞赛获奖折算一定课时。以此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激情,调动其积极性。

4结语

提升测控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时代的需求。赛教融合,是对教学理论内容的补充,建立健全竞赛硬件条件也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持。本文总结了我校测控专业依托专业协会进行赛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赛教融合既保证了竞赛的持续性,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赛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潘懋元,王琪.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5):17-19.

[3]尹伦海,杨汇军,郑海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转型保障措施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6):68-70.

[4]祝磊,薛凌云,陈庆光,等.工程教育背景下基于项目驱动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69-170.

[5]杨洪涛,张新.慧鱼模型在机电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0):420,422.

复合型范文篇5

一、高职电子商务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1、电子商务学习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设置的课程都以传统课程的简单相加,不切合实际,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严重影响电子商务学生的就业困难,而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学科,而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够全面体现与反映这一学科的基本要求,开设有关多方面的课程如: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数学等也是博而不精,没有深入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窄而浅。

2、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良好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仍然是一个讨论的热门话题,而面对这样的模糊的概念面前,有的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也就模糊了,电子商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与商务应用型人才的相结合。电子商务人才既要掌握信息技术又商务的“复合型”而高职院校对此定位还不够全面,在培养“技术型商务型综合管理型”复合型人才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技术岗位面前如“产品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库分析师”高职院校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没有明确目标让学生成为这样技术型人才,而电子商务即使侧重于商务运营为中心,里面的东西太多了,围绕电子商务平台可进行销售渠道联系、贸易、克服、公关、采购、调研,商务拓展战略规划等等,因此学校在技术与商务面前定位在模糊而降低了所有涉及学科学习的深度和精度。

二、高职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把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核心,突出专业特色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与实用操作能力,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最基础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优先建设好技能课程和知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保证基础技能课教学的课时和质量,从社会的认知程度,专业状况,课程设置来培养“技术型商务型综合管理型”全面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2、学校教育转变,课程设置深入全面,务实电子商务的综合实力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融人的是“计算机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学院办学开设这些课程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业人才,而高职学院在开设这些课程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业对专门人才需要的预测决定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学院按照各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毕业后按专业方向“对口人生”高效运作的基本模式,学院以促进技术与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相结合办学模式,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范文篇6

1地质灾害点概况

该地质灾害点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山区腹地,经现场调查,主要由浅层土质滑坡、崩塌隐患及滚石隐患组成。滑坡长约40m,宽约35m,厚度约3m,滑坡方量约3500m3,滑坡体前缘脱离坡面堆积在屋后及地势低洼处,滑坡体主要物质组成以块石、碎石为主,含少量的粘性土,块石粒径约20~100cm,后缘出现两条拉张裂缝,陡壁下错,滑坡在平面上呈半圆弧状。崩塌隐患位于坡脚出露岩质边坡,滚石隐患则来源于滑坡体及后缘散落在崩坡积堆积层的孤石(如图1)。按《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表3,滑坡防治工程分级为二级,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1.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属于构造剥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地貌,滑坡发生位置接近坡脚。滑坡区域地势总体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差最大32m,整体坡度约35°。滑坡范围海拔高程在168~186m,海拔高差18m。其西北侧坡脚基岩陡壁出露,高度8~13m。滑坡区内主要地层岩性为崩坡积堆积体(Q4dl+co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黄坑组上段凝灰岩(K1h2)。表层为块石(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552~701%),呈次棱角状,风化程度中等,充填物以粉质粘土为主,含量约25~45%,级配较差,均匀性较差,局部相变为碎石或含粘性土碎石;局部分布大粒径孤石,最大粒径达3~5m,中风化状,其根部普遍嵌入坡体内,部分脱离坡体堆积在坡面表层(如图2)。坡脚中风化基岩出露,节理与裂隙较发育,多呈高角度闭合裂隙。

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及其周边地下水类型为为第四系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碎石土孔隙中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上游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透水性好,富水性差。赋存于各风化岩层中的孔隙~裂隙型弱承压水,各风化层的风化孔隙裂隙较发育,尤其是破碎带,含水性、透水性大,水量大。滑坡区位于斜坡上,沿山体自南东向北西排泄,未测得稳定水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场地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地区经验,预计该场地范围内全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为200~300m。

1.3地质灾害的成因及稳定性评价

1.3.1滑坡的成因分析滑坡所处的斜坡区域汇水面积大,呈上下陡中部缓的形态,中部利于汇水,不利于排水;滑坡体为碎石土,透水性好,雨水快速进入坡体,滑坡前缘先发生滑动,使上部失去支撑而产生变形,滑面形成,滑体沿土岩交界面滑动,最终导致滑坡发生。同时,且碎石土层中个别块石粒径较大,在自重作用下向地势低洼处滑动,块石周边土体失稳,也促使了滑坡进一步发展。1.3.2崩塌隐患分析坡脚区域为碎块状~中风化岩出露,受多组节理切割,其中,L1具备柱状节理性质,呈规则或不规则柱状形态的原生张性破裂构造,受L4和L5切割为顺坡向楔形体,形成危岩(如图3)。根据滑坡区周边调查情况,周围道路沿线可见类似陡立垂直岩壁,L4和L5切割深度不大,不会形成深层滑动面,其切割形成的危岩块体体积普遍较小,但上方滑坡可能引发或加剧下方基岩沿裂隙面崩裂。图3赤平投影图1.3.3滚石隐患分析滑坡区域及后缘坡面有多处孤石堆积(粒径约10~35m,中风化状,局部大于5m)。此类粒径大小不一的风化球体受外界环境扰动易产生坡表移动,小的球体形成跳跃运动的落石,大的球体则形成翻滚运动的滚石,由于在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启动加速以及势能向动能的转化,其冲击破坏作用是惊人的[3]。孤石一旦发展成滚石,也可能成为下方滑坡的物源。

2治理方案选择

2.1滑坡治理方案

王恭先总结了滑坡防治方案选择与优化经验,认为滑坡治理方案中应优先考虑地表及地下排水工程。当滑坡地下水发育时,应首先设置地下排水工程,降低滑坡地下水位和滑带土孔隙水压力,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支挡工程量[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也建议当滑坡体表层有积水湿地和泉水露头时,可将排水沟上端做成渗水盲沟,伸进湿地内,达到疏干湿地内上层滞水的目的[5]。地下排水盲沟可以有效拦截滑坡体后部深层地下水,是提高坡体稳定性的有效措施,适用于规模小、滑面浅的滑坡。本例中滑坡区域汇水面积大,滑坡坡体表层为崩坡积碎石土,勘察报告提供的渗透系数经验值为30m/d,属强透水层,滑面即土岩交界面。地表至滑面的深度有4~5m,开挖面积大,开挖过程的扰动可能会触发坡体孤石失稳,从而牵引起后部及上部坡体塌滑,施工安全控制方面难度大,因此造价经济、治理效果好的排水盲沟在此案例中不适用。根据本滑坡的特点,结合施工条件、施工难度及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滑坡区采用“削坡减载、支挡为主、挡排结合”的治理方案:上部滑坡按1:08~1:1的坡率卸载,滑坡中前部“固脚、束腰”布设微型桩及锚索框架,以仰斜孔群排地下水,排水沟排地表水(如图4、5)。在支挡措施的选择上,抗滑桩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或岩体,使边坡保持平衡或稳定[6],是滑坡治理常用的有效支挡手段,可单独设置,也可与其他治理工程配合使用[7]。结合本例的实际情况,滑坡位于斜坡上,若采用大型灌注桩成孔设备成孔,没有充分的施工空间,且成桩时的扰动可能诱发次级灾害;表层孤石含量多,且中风化基岩埋深较浅(5~7m),若采用人工挖孔成桩不仅成孔难度大,嵌固段长度也因成孔困难无法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综合以上分析,本滑坡治理工程采用两排桩径较小(桩径350mm,间距2m)的微型桩作抗滑结构,不仅成孔方便(小型钻机就能成孔),嵌固段长度也得以保证。中上部开挖坡面则采用锚索框架支护,分担滑坡下滑力。锚索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由三个单元锚索组成,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2束1524mm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3孔6ϕs1524mm),锚索长度为15m,水平间距为3m。排水系统方面,采用深层仰斜孔群排坡体地下水,排水孔深15m,上斜10°,间距3m;Ⅰ型排水沟(截面为600mm×500mm)位于滑坡后缘外5m,Ⅱ型排水沟(截面为400mm×400mm)位于平台。

2.2崩塌及滚石隐患治理方案

坡脚区域大部分为碎块状~中风化岩出露,受多组节理切割而形成危岩,存在崩塌隐患,如前所述,L4和L5切割深度不大,不会形成深层滑动面,因此采用SNS主动防护网对坡脚岩质边坡进行防护,在有效拦截坡面掉落松散岩体块的同时,也利于边坡基岩裂隙水的顺利排出,在造价上也相对经济。经实地调查,发现滑坡区域有7块体量较大的危石,目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暴雨、Ⅶ度地震烈度或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存在发生移动、滚动的可能。由于危石所处位置较高,崩落的冲击能量大,采用静态爆破解后清理,同时,清理坡面危石也有利于减少下部潜在滑坡的推力。

3监测

本治理工程布置了坡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坡顶地表水平位移和沉降以及锚索拉力和预应力损失监测等监测手段,建立了较完善的监测系统。滑坡施工期及竣工2年之内,坡体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值20mm,坡顶及平台地表沉降累计值18mm。各项监测数据均满足规范要求,边坡处于稳定状态,未见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4结论

(1)该地质灾害为一复合型地质灾害,包含滑坡、崩塌隐患及滚石隐患等多种地质灾害,它们可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单一的治理措施难以治理复合型地质灾害,因此设计方案的确定应结合施工条件、施工难度及经济性等条件综合考量,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3)本案例中针对滑坡、崩塌隐患及滚石隐患分别采用了支挡、主动防护及爆破分解的治理措施,结合排水系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其它复合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叶龙珍.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地质,2018(2):139.

[2]史国博,梁田,等.复合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方案分析[J].价值工程,2020(6):149.

[3]王浩,刘成禹,陈志波,等.闽东南花岗岩球状风化不良地质发育特征及其工程地质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4):566.

[4]王恭先.滑坡防治方案的选择与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10(25):3869.

[5]中国地质调查局.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6]简文彬,吴振祥.地质灾害及其防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复合型范文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复合型”教师;一专多能;培养途径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存在多种说法,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与解释,例如广泛接受的“双证说”“双能说”等。在本文中,“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主要采用“双能说”,即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从事某一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从事实践课教学的职业院校教师。“复合型”教师是结合了“双师型”教师与“复合型人才观”的优点衍生而来的,所谓“复合型”教师是指一专多能,即能从事专业教学或与该专业邻近科目的教学(包括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还能根据工作需要与要求快速适应其他课程教学,并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和社会沟通的人才。“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实践基础,与“复合型”教师的一专多能,具备两门学科以上的知识有所相似,但从内涵上分析,两者其实是有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双师型”教师通常在某一专业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强,既能教书育人,又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指导;而“复合型”教师除了具备双师型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外,还应一专多能,具备跨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并能善于与学生、同级、上级沟通。从二者的定义上看,“复合型”教师除了具备“双师型”教师深厚的理论基础与过硬的实践能力外,还需要具备比“双师型”教师更高的知识学习能力、职业素质与社会沟通交往能力。因此,“复合型”教师必定是“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不一定是“复合型”教师,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随着信息化时代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职业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已经不能满足职业院校的发展,为顺应时展趋势,培养一支理论知识广博、一专多能、知识学习迁移能力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一、“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当前对当前对“复合型”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不足当前对于培养“复合型”教师的理论来源较少,例如,在概念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些学者从学科角度方面界定,认为“复合型”教师是一专多能的人才;有些学者在当代素质教育的主流下,更加强调“复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笔者以“复合型”教师为关键字在知网上搜索的文献共112篇,其中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大部分文章倾向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大多是根据21世纪以来提出的“复合型”人才观并根据某一学科进行研究。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对于职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其中,研究职业院校“复合型”教师队伍的文献仅有9篇,在这9篇文章当中,又有4篇是介绍职业院校“复合型”外语教师的培养,与“复合型”教师一专多能的研究不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的缺失,会使得在实践层面上更加寸步难行,需要边实践边完善理论层面。除此以外,中国个别高校,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参考国外成功案例并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开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注重培养“双师型”人才,但对于多学科多专业的“复合型”教师的培养研究较少。而当前针对职业院校在职教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尚在摸索阶段,尚无可参考的具体范例。

(二)““复合型”教师队伍培养成本高在当前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复合型”教师不仅在入职前,需要投入充足经费学习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在入职后,还要与时俱进完善自身的多学科多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定期参加在岗培训与顶岗学习。相对于“双师型”教师专注于学习一个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可见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的投入要比培养“双师型”队伍成本高得多。

(三)缺少有效的鼓励机制当前中国教师的岗位待遇较低,职教教师社会地位相对于普教教师较低,在部分职业学校常出现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现象,这是职业院校的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能者多劳”这一观点,这个观点放到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应结合现实反观这个问题,当前不少职校青年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主动承担多门不属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的科目教学任务,拓宽多学科知识面,积极向“复合型”教师靠拢转变。但职业院校对于青年教师的主动学习与转型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往往看作是“能者多劳”或是给年轻人多实践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得青年职校教师缺乏转型动力,加之职业倦怠与幸福感缺失等因素,不利于在职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型。因此,制定与实施有效的鼓励机制,是促使在职教师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在岗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影响在岗双师型教师数量与质量影响“复合型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对于当前职业院校的在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培养途径,完善在岗教师的知识理论体系,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逐步由双师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靠拢,从而扩充职业院校内“复合型”教师的人数比例。就目前情况来说,中国“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数在职业院校中所占比例仍旧较低,从教质量也难以评估保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为紧跟国家政策步伐,通过发展自治区职业教育从而带动区内经济发展,自治区教育厅根据本地区的职教发展情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制定并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在该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17年,全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0%,到2020年,达到70%。”[1]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16年起,陆续对不同地区各类中职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认定,认定标准主要满足“双证说”的要求,即在中职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兼职文化课的专业教师,具备从事职业教育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与专业技术服务(任职资格证),满足一定在职任教年限,可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近两年认定情况如表1(其中2016年共开展了三批认定)。

截止到2017年,参加广西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总人数为8281人,通过认定的教师人数为4563人,总通过比例为55.1%。获得“双师型”教师认定的人数占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参与认定人员)总数的比例虽超过一半,但是还未达到文件标准,而且初级“双师型”教师认定的门槛要求较低,这也直接反映了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业院校所占的人数比例与质量较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偏低,会影响到“复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院校在职教师转型依托于“双师型”教师的提升与发展,职业院校在引进“双师型”人才与培养在职青年教师方面应加大力度,除追求“双师型”人才的数量外,还应注重教师的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质量。此外,当前“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门槛较低,只要达到一定任教年限与获取相关从业资格证即可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但仅仅有这些条件,还是难以满足“双师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的要求。“复合型”教师要求在职老师一专多能,对于人文学科知识与社会学科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因此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质量还有待提高[2]。

二、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当前有不少在职教师满足于现状,一旦达到所任单位学位要求后,就一劳永逸,忽略继续学习和在岗提升,这也是当前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适用于每一位教师。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知识的更新也空前快速,作为一名“复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涵养,是紧跟时展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3]。入职前学习应多加强理论知识层面能力,除精通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人文学科知识与社会学科知识,掌握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学科知识。入职后应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定期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顺应潮流发展。

(二)加强在职教师的在岗学习与顶岗学习为培养“复合型”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转型,在职教师应每学期参加各种培训,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技能知识为辅,培训类型主要为学历进修与非学历进修,通过定期培训来提升在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完善理论知识体系[4]。除了外出培训学习以外,在岗教师也可在校通过转岗学习或换岗学习,通过课堂直接授课,从而习得该专业科目的知识与能力,拓宽自身多学科知识层面。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在职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间,下企业进行顶岗学习,通过在企业第一线动手操作,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完善补缺。教师通过顶岗学习,可以了解到当前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而了解到专业生产与发展现状趋势,及时反馈给学校,便利学校跟上市场步伐,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5]。再者,教师通过下企业顶岗学习或者挂职,在教学时应用到在企业所学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直接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与流程。此外,教师通过顶岗学习,可以给企业带去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科技成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职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双方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发展[6]。

(三)推行辅导教师制所谓辅导教师制,是指让在校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刚入职或者入职不久需要学习的教师进行指导帮助,辅导教师可以亲自示范自身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让新入职教师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并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新入职教师更快地去适应职业院校环境并形成自身教学特色。辅导教师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共享资源,对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提供指导,为新入职教师指出教学中的错误并纠正,帮助新教师更快地融入新环境。辅导教师制在国外是一种正规的教师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新入职教师的兴趣与从教乐趣,激发新教师的从教动力,促进其专业成长[7]。通过辅导教师的传帮带,青年教师可以从不同专业的教师身上获取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拓宽自身的学科知识领域,习得不同类型的授课技能,逐渐向“复合型”人才的一专多能靠拢。辅导教师制在中国是一种传统的教师传帮带行为,目前还没有一种明确的条文规定将它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当中。但辅导教师制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能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环境并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将自身在学校当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在职教师多年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8]。

(四)建立有利于建立有利于“复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有效机制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本校特色与发展方向,明确“复合型”教师队伍的标准与要求,制定好“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拓宽教师引入渠道。积极引导教师沟通协调发展,紧跟国家顶层设计策略与步伐,密切联系当地政府,积极争取到当地政府、企业与社会机构的扶持帮助,以建立学校实习、实训基地。

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加深校企合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将项目带进企业,企业将技术带入课堂,两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保持教师队伍结构平衡稳定,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机制,提升在职教师转型内驱力,提高从教幸福感;通过有效管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9]。

复合型范文篇8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用而生,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导致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有以下几点:

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交融

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有以下路径: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1.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

复合型人才的显著要求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首先要打破高中文理分科应付高考的体制。基本教育阶段文科与理科为了高考而突然分科,阻碍了学生继续探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热情,一心为了应付高考而放弃了某一学科的学习。表面上是集约了时间与精力,其后果造成了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据笔者观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时期中,小学阶段学生除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外,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是业已成功;初中段,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是业已成功;而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或兴趣爱好,有思辨的能力,又具有一定毅力,其发展的潜能不可低估。然而,强行的分科使学生的关注点马上变化,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减少。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同学尽管在大一、大二时间段不分具体的专业,但是文理科的局限性已造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我国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学生一旦选定专业,不能调换,二是专业设置与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有些专业已过时。所以可选择的路径是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四年,对学生的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二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三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学生的应用知识,同时还要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做法,学校专业的设置变得合理化,真正做到产、学、研一条龙。

3.加大教育投入

虽然近年来取消了义务教育的学费,其实教育的投入每年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不大。与此同时,人才才是未来经济的希望,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竞争中,复合型人才才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中产出最大的要素,所以要加大教育投入。

博物馆、科技馆、实验室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政府要不断提供资金和方案,提供种种方便和优惠,将此作为一种政府责任。法国教育部长雅克•朗认为,如果想使法国仍然保持创造性,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就应该考虑人的整体的、协调的发展。音乐之于心算,戏剧之于阅读,造型艺术之于几何,不无裨益。科学、艺术教育唤醒敏感,催生创造力,它像是学生进入其他未知领域的“芝麻开门”的呼唤,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参考文献

复合型范文篇9

一、明确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1)在培养目标中也明确规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按照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既经过英语专业系统的语言学习和训练,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从事与专业或职业有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各高校应该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国情、省情和校情的基础上,明确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创新型人才。为了使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将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办出英语专业的特色。

高校本科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种类各有不同,根据市场需求不同,各类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侧重培养不同类型的英语人才。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将语言技能学习与高年级阶段进行不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范围。以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为例,各高校的培养目的和培养要求依所属高校类别不同,也略有不同。纵观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为目的,但各高校缺乏鲜明的特色,如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类型相类似,没有突出各高校的优势和不同。因此,各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培养特色人才而不是通才。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应该是在抓好语言基本功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突出英语主干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秦秀白等(1999)指出:“在探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中,我们必须坚持‘英语为本’的原则。……我们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复合,但归根到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所谓‘复合’,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应确立“知识+技能”的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为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建议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英语专业技能平台、英语专业知识平台,三者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构成必修课,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即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目的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同时,课程设置应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要求及本学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河北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港口优势,在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欣欣向荣。高校应结合河北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校要把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我们知道,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英语专业教学中目前存在着从事ESP教学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这类专业往往因缺少真正能用英文讲授具有专业深度的专业课程的合格师资而举步维艰,其教学与科研既不能进入相关专业的主流。又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复合型范文篇10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我国人才如何接受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成为高等院校一项迫切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个(或二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即获得本科学位后,学习另一学科专业,获另一个本科学位。一般是为一些特殊工作需要开设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位专业。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凭和学位,如广西大学的“国际贸易3+2班”、“技术经济3+1班”等。二是本、硕联通。即通过三年或三年半本科学习,在本科第四年或本科最后一个学期跨学科修读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获学士学位后再用二年时间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取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如一些学校的工商硕士的培养即是如此。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简言之,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有机交织的多种能力的人才,因此,摒弃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适应性、创造性”等本质属性,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1基础扎实。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2知识面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现代化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社会上专业概念的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广泛的知识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要更新技术,要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训练,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研究。

3素质全面。即要使学生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崇尚“真、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4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知识经济在要求人才拥有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人才的科学创新精神。谁掌握了更多的创造性知识,谁就更有竞争力。所谓科学创新,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丰富科学知识的新体系,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所有这些构成了面向21世纪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2]人才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3]武汉大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北日报.2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