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9:18:30

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1

一、全市外经贸队伍的人才结构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公务员)。从学历上看,本科以上学历32人,占23.2%,大专学历76人,占55.1%,中专学历9人,占6.5%;从专业技术看,外贸专业人员15人,占10.9%,法律、经济管理,金融专业23人,占16.7%;人职称看,中级职称17人,占12.3%,初级职称23人,占16.7%。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中,年龄40岁以上有81人,占58.7%。

二、外经贸队伍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人才结构基本情况分析,我市外经贸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一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本系统虽然有技术职称人员40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没有,且具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大部分在职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学边干,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缺乏。二是外经贸复合型人员奇缺。根据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定位,我们不要求也不能得到一流的人才,但我们要求与之对应的人才专业结构必须同步。不要求具有“外语+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五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但必须有三重复合或二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人才,可我们奇缺。三是人员结构存在年龄和知识老化的倾向,以及技术和管理骨干队伍的综合平均素质不高。实质上反映了后备人才不足。上述原因不同程度影响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2

一、全市外经贸队伍的人才结构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公务员)。从学历上看,本科以上学历32人,占23.2%,大专学历76人,占55.1%,中专学历9人,占6.5%;从专业技术看,外贸专业人员15人,占10.9%,法律、经济管理,金融专业23人,占16.7%;人职称看,中级职称17人,占12.3%,初级职称23人,占16.7%。全市外经贸系统138人中,年龄40岁以上有81人,占58.7%。

二、外经贸队伍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人才结构基本情况分析,我市外经贸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一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本系统虽然有技术职称人员40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没有,且具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大部分在职人员都是半路出家,边学边干,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缺乏。二是外经贸复合型人员奇缺。根据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定位,我们不要求也不能得到一流的人才,但我们要求与之对应的人才专业结构必须同步。不要求具有“外语+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五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但必须有三重复合或二重复合的智力结构人才,可我们奇缺。三是人员结构存在年龄和知识老化的倾向,以及技术和管理骨干队伍的综合平均素质不高。实质上反映了后备人才不足。上述原因不同程度影响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3

关键词:测控专业;赛教融合;新工科;应用型本科

自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来,工程人才培养问题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新工科要求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注重理念引领、优化结构、创新模式、保证质量[1]。目前,我国大学主要分类有: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应用型大学、技术技能型大学等[2]。其中,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这些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转型路径,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地方企业及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3]。我校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依托学校科研团队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和教师科研项目等,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知识面广、善于思考、工程能力强的应用型测控技术人才。

1测控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向复合型应用型方向发展。企业及行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调查表明,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研究能力、思维逻辑、专业基础知识、工具使用能力等方面表示肯定,并认为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4]。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测控专业教学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上课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上课案例采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教材由于出版的时效性,存在与工程实际脱节问题。(2)实验条件限制。由于硬件不足,多名学生需要共用一套实验设备,造成同组之间只有个别学生能动手实践、多数学生只能旁观的现象,影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3)实验器材开源性不足。部分实验采用第三方提供的实验教学箱,实验硬件、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例程都由厂家提供。基于此,学生只能进行验证性实验。由于实验箱开源程度低,学生只能对照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连线、通电、观察实验结果,无法进行更深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实践能力难以提升。(4)实习经费有限、时间短。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工程实践需求。实践基地或企业考虑到安全性、技术保密性,提供给学生的大多为参观性的实习,实践效果不佳。(5)课程之间联系不足,知识点单一,难以系统地培养学生。(6)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程实践经验,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出题上脱离产业行业需求。综上,学生的动手实践无法得到保障,难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前测控专业的迫切需要。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融入教学的赛教融合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获得了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的广泛认可[5]。

2赛教融合平台及机制的探索与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体现了高等学校学科竞赛的质量,为检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赛教融合平台建设成为了当下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2.1学科竞赛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竞赛题目大部分选自实际工程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涵盖多个学科,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相比单一科目的课堂实验、课程实践更能结合实际工程需求。从参赛队伍组建、查阅文献、制作实物、调试、撰写科技报告、现场比赛或答辩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为例,其研究对象为智能汽车,面向对象为全国大学生,是具有探索性,创意性的工程实践活动。竞赛指导思想为“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要求大学生不仅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还必须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6]。

2.2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

学科竞赛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科竞赛激励政策,比如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中,依照《成都工业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对于参与学科竞赛并获奖的学生可以认定相应的学分。我校测控专业以培养知识面广、善于思考、工程能力强的应用型测控技术人才为目标,探索学科竞赛与教学改革的融合,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我校测控专业在赛教融合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1)以专业学科社团建设为赛教融合载体。我校测控专业基于独特的学科优势,于2017年6月成立了智控协会,协会会员达300多人,其中大部分为测控专业学生,还有部分为自动化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学生。协会配有竞速和创意赛车多辆,各类单片机开发板若干,3D打印机、示波器、电子电工工具若干,以及各类常用芯片及电子材料等,为学生学习交流、学科竞赛、科研创新以及其他自主科研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研讨、硬件调试环境。依据学生兴趣特长,协会设置了机械组、电路组、程序组等学科小组,开展日常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提高人际交流、创新协作等各种能力。目前参加的主要竞赛有: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协会成立以来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赛教融合促进教学改革。科技竞赛作品制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为例,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涉及的专业课程有《文献检索》《单片机》《传感器》《电路图绘制》《C语言程序设计》等。随着竞赛作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控制器成了核心部件。基于此,在制定2018级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点考虑了开课顺序。如:将《单片机(控制器)》课程开课时间前移,设置在大二上期,让学生在大二开始就接触参加学科竞赛的核心知识,使学生提早了解学科竞赛。另外,专业建设中不断地总结参与学科竞赛所要求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完善了相应的课程大纲,在课程中融入了竞赛相关知识点。如把智能汽车比赛主控板设计作为案例融入《单片机》课程中;把智能车比赛的电源设计、电磁运算放大器设计等融入《测控电路》课程中;在《文献检索》课程设计时融入科技竞赛相关文献的检索与科技报告写作内容;在《机器视觉及应用》课程中融入智能汽车道路识别相关案例。另一方面,对科技竞赛加以拓展,丰富学生的科研训练。比如以智能车所用的微控制作为控制核心,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题目。在竞赛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协会还自主申请立项了学校青苗计划项目,撰写科技论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若干项。

2.3赛教融合持续发展实施措施

智控协会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竞赛队伍。第一层为协会成员,这一层人数最多。协会通过每年新生入校时的协会纳新、测控专业新生导论课引导、成员或教师推荐优秀高年级学生入会等方式,扩大协会规模。采用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对协会成员进行培训考核,推优进入第二层即备赛成员。第三层为有参赛经验的成员,这一层的成员通常作为技术指导员、竞赛培训员、协会管理员。第四层为指导教师层,这一层人数最少,作为协会的顶层设计人员,统筹协会各项事宜。协会人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保障了赛教融合持续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为了扩大受众范围,面对全校学生,在第二课堂学分中开设了“智能车设计”相关讲座,竞赛推广的同时也广纳贤才扩大竞赛队伍。

3赛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我校测控专业赛教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协会学科专业交叉不足;学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同时也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正面引导,部分学生认为竞赛获奖对升学激励效果不强,参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经费不足,加上目前芯片价格上涨,参赛成本上升,只能减少参赛队伍;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体制,指导教师多为兼职,指导持续性不强,系统性指导欠缺。以上问题削弱了竞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一方面,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机制,统筹规划资源和训练场地。另一方面,要发挥激励机制作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就目前来看,参赛获奖学生虽然不能为保送研究生加分,但是测控专业考研学生中有参赛获奖经历的学生在考研面试中更受导师青睐。其次,要发挥赛教融合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在资助学科竞赛作品相关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学科竞赛学分。将竞赛获奖作品作为相关课程设计内容,计入学分。指导教师指导作品竞赛获奖折算一定课时。以此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激情,调动其积极性。

4结语

提升测控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时代的需求。赛教融合,是对教学理论内容的补充,建立健全竞赛硬件条件也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持。本文总结了我校测控专业依托专业协会进行赛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赛教融合既保证了竞赛的持续性,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赛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潘懋元,王琪.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0(5):17-19.

[3]尹伦海,杨汇军,郑海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转型保障措施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6):68-70.

[4]祝磊,薛凌云,陈庆光,等.工程教育背景下基于项目驱动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69-170.

[5]杨洪涛,张新.慧鱼模型在机电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0):420,422.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4

一、高职电子商务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1、电子商务学习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设置的课程都以传统课程的简单相加,不切合实际,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严重影响电子商务学生的就业困难,而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学科,而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够全面体现与反映这一学科的基本要求,开设有关多方面的课程如: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数学等也是博而不精,没有深入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窄而浅。

2、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仍然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良好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仍然是一个讨论的热门话题,而面对这样的模糊的概念面前,有的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也就模糊了,电子商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与商务应用型人才的相结合。电子商务人才既要掌握信息技术又商务的“复合型”而高职院校对此定位还不够全面,在培养“技术型商务型综合管理型”复合型人才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技术岗位面前如“产品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库分析师”高职院校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没有明确目标让学生成为这样技术型人才,而电子商务即使侧重于商务运营为中心,里面的东西太多了,围绕电子商务平台可进行销售渠道联系、贸易、克服、公关、采购、调研,商务拓展战略规划等等,因此学校在技术与商务面前定位在模糊而降低了所有涉及学科学习的深度和精度。

二、高职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把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核心,突出专业特色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与实用操作能力,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最基础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优先建设好技能课程和知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保证基础技能课教学的课时和质量,从社会的认知程度,专业状况,课程设置来培养“技术型商务型综合管理型”全面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2、学校教育转变,课程设置深入全面,务实电子商务的综合实力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融人的是“计算机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学院办学开设这些课程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业人才,而高职学院在开设这些课程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业对专门人才需要的预测决定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学院按照各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毕业后按专业方向“对口人生”高效运作的基本模式,学院以促进技术与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相结合办学模式,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5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用而生,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导致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有以下几点:

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交融

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有以下路径: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1.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

复合型人才的显著要求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首先要打破高中文理分科应付高考的体制。基本教育阶段文科与理科为了高考而突然分科,阻碍了学生继续探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热情,一心为了应付高考而放弃了某一学科的学习。表面上是集约了时间与精力,其后果造成了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据笔者观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时期中,小学阶段学生除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外,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是业已成功;初中段,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是业已成功;而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或兴趣爱好,有思辨的能力,又具有一定毅力,其发展的潜能不可低估。然而,强行的分科使学生的关注点马上变化,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减少。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同学尽管在大一、大二时间段不分具体的专业,但是文理科的局限性已造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我国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学生一旦选定专业,不能调换,二是专业设置与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有些专业已过时。所以可选择的路径是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四年,对学生的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二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三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学生的应用知识,同时还要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做法,学校专业的设置变得合理化,真正做到产、学、研一条龙。

3.加大教育投入

虽然近年来取消了义务教育的学费,其实教育的投入每年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不大。与此同时,人才才是未来经济的希望,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竞争中,复合型人才才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中产出最大的要素,所以要加大教育投入。

博物馆、科技馆、实验室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政府要不断提供资金和方案,提供种种方便和优惠,将此作为一种政府责任。法国教育部长雅克•朗认为,如果想使法国仍然保持创造性,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国家,就应该考虑人的整体的、协调的发展。音乐之于心算,戏剧之于阅读,造型艺术之于几何,不无裨益。科学、艺术教育唤醒敏感,催生创造力,它像是学生进入其他未知领域的“芝麻开门”的呼唤,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参考文献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6

一、明确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1)在培养目标中也明确规定:“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按照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既经过英语专业系统的语言学习和训练,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从事与专业或职业有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各高校应该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国情、省情和校情的基础上,明确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创新型人才。为了使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将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办出英语专业的特色。

高校本科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种类各有不同,根据市场需求不同,各类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侧重培养不同类型的英语人才。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将语言技能学习与高年级阶段进行不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范围。以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为例,各高校的培养目的和培养要求依所属高校类别不同,也略有不同。纵观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为目的,但各高校缺乏鲜明的特色,如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类型相类似,没有突出各高校的优势和不同。因此,各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培养特色人才而不是通才。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应该是在抓好语言基本功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突出英语主干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秦秀白等(1999)指出:“在探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中,我们必须坚持‘英语为本’的原则。……我们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复合,但归根到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所谓‘复合’,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应确立“知识+技能”的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为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建议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英语专业技能平台、英语专业知识平台,三者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构成必修课,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即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目的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同时,课程设置应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要求及本学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河北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港口优势,在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欣欣向荣。高校应结合河北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校要把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我们知道,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英语专业教学中目前存在着从事ESP教学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这类专业往往因缺少真正能用英文讲授具有专业深度的专业课程的合格师资而举步维艰,其教学与科研既不能进入相关专业的主流。又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7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我国人才如何接受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成为高等院校一项迫切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个(或二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即获得本科学位后,学习另一学科专业,获另一个本科学位。一般是为一些特殊工作需要开设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位专业。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凭和学位,如广西大学的“国际贸易3+2班”、“技术经济3+1班”等。二是本、硕联通。即通过三年或三年半本科学习,在本科第四年或本科最后一个学期跨学科修读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获学士学位后再用二年时间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取得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如一些学校的工商硕士的培养即是如此。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简言之,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有机交织的多种能力的人才,因此,摒弃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适应性、创造性”等本质属性,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1基础扎实。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基础性课程或课程的基础理论,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2知识面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现代化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社会上专业概念的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广泛的知识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要更新技术,要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训练,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研究。

3素质全面。即要使学生具备把自己的事业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崇尚“真、善、美”,勇于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思想道德;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底蕴的人文修养,具有自信、乐观、豁达、合群,不怕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4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知识经济在要求人才拥有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人才的科学创新精神。谁掌握了更多的创造性知识,谁就更有竞争力。所谓科学创新,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丰富科学知识的新体系,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所有这些构成了面向21世纪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现代人才品质与新人本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2]人才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3]武汉大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北日报.2001.7.6.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8

关键词:“1+X”;医学营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明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职业标准、先进产业元素进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职业教育的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目标逐渐从技能型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也从单纯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1]。本文通过“1+X”证书制度下医学营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对高校通过“1+X”证书制度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1医学营养专业人才供需现状

1.1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营养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专业就业也日趋多元化,涵盖了临床营养和公共营养领域的众多岗位,既有医院营养科的临床营养技师,也包括幼儿园、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机构的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配餐员、营养培训师、运动营养师、餐饮管理人员等。医学营养专业就业多元化趋势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笔者调查,2019年全国共有39所高职院校开办医学营养专业,实际招生学校34所。通过对其中16所院校的调研,结果显示,近三年每所高职院校专业招生人数分别为12~130人、31~125人、30~125人,平均招生人数分别为33人、66人、73人。可见目前高职医学营养专业的招生人数仍十分有限,院校间差异较大,国内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的需求。当前医学营养专业的开办院校和招生规模都远低于市场需求,迫切需要大量营养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需求并未完全贴合,人才培养未能完全与行业需求相符合的情况。具体可能有如下原因:(1)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没有从行业需求的角度深挖专业的目标定位,导致人才培养与需求未能完全契合;(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典型职业能力凝练不足,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学生只掌握了零散的知识点,缺乏对整体知识脉络的把握,在学习时往往易学难精,导致专业技能不突出,人才核心竞争力不足;(3)知识的传授未与行业的发展密切联系,甚至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相脱节,导致人才培养不能与行业需求相契合,学生自身也缺乏对行业发展的了解,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生就业对口率和专业稳定性不够,使得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一方面行业企业缺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契合度和适应性不够,人才培养规模未能有效扩大。“1+X”证书制度的实施,正好为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需求之间搭建了桥梁。在传统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养,根据职业需求进行典型任务分析,确定专业的主要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及培养要求。将“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专业学历教育相融合,通过职业证书考核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相贴合、学生培养与职业需要相一致,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相符合的矛盾,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新时期复合型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2.1复合型医学营养人才的主要职业能力要求

新时期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既包含传统的知识、技能等,也包含素质、专业认知、职业发展能力等。通过对专业和行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行业对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并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要求,由高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医学营养专业的主要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行业对医学营养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高职医学营养的主要职业能力包括营养宣教、营养干预、营养调查、食品卫生监督等专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科研能力、数字化学习和使用能力等基础应用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自我实现能力、经营能力、创业能力等素质拓展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以达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2.2复合型医学营养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

职业素养既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也包含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职业认同等隐性职业素养,由于招生、就业等压力,高校往往更注重显性职业素养,而容易忽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中也容易局限于单一课程门类中,采取“理论式”教育模式,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与当前时代特征、专业教育和学生思想特点的结合,致使隐性职业素养培育并未完全贯穿育人过程,从而造成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缺失[2]。在“1+X”证书制度下提升复合型人才的职业素养,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中渗透、融合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等元素,达到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同步提升的目的。将课程思政、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和实践中,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技能训练、课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时能发挥专业所长,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培养专业认知度、职业自豪感、工匠精神、服务意识等,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以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证书为例,首先根据职业技能要求确定典型的工作项目,进而确定工作任务,在每个工作任务中具化培养要求,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思政要求等,从而培养基本功扎实、技能过硬、素质优良、政治合格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3“1+X”证书制度下复合型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1+X”证书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使学历教育与岗位人才需求相契合,课证融通是目的,深入校企合作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3.1创新复合型医学营养人才培养模式

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下,借助职业等级证书考核(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老年慢病膳食调理、食品检验管理等),积极推进试点院校与行业企业、培训评价机构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评价组织的制度、培训过程与考核内容,明确“1+X”证书制度试点的设站标准,包括教学设施、仪器设备、教材内容、培训场地、考核标准等各方面的要求,将“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整合,实现学历证书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积分互换互通[3],真正做到课证融通,形成多元化的复合型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考核相融合,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对基础模块、核心技能模块、应用提升模块等实施层次化教学。在每个教学模块中实施项目任务化教学,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学情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的方法、手段,将学习目标分为“基本操作”“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创新思维”等不同要求,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坚持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多元化培养职业能力。根据医学营养的专业能力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膳食指导、营养配餐等职业技能,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强化慢病人群营养指导、不同生理人群(老年、孕产妇、儿童等)营养指导、运动人群营养指导、营养保健选用指导、膳食营养管理等能力。同时,在专业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融入职业背景、职业道德、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运用先进手段和技术,充分开发、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校企合作开发第二课堂,扩大实训范围,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鼓励学生参加“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考核,提高专业技能,以拓宽知识技能和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

3.2建立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教师通过参加“X”证书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直接提升自身“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水平与能力。其次,高职院校通过鼓励试点专业教师与“X”证书相关评价组织合作,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和熟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并直接参与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制定工作中,进而提升“双师”素质。同时,通过“1+X”证书制度相关激励政策的实施,将教师个人发展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结合起来,有效激发教师队伍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真正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动向的了解,避免教学和行业一线脱节,使教学和行业发展紧密联系,也可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提升提供便利,促进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3.3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实际完成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完成度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败。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开展项目任务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1+X”证书制度下,将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分项目纳入教学内容中,更有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线上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工作任务的背景和拟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小组协作等方式完成解决问题、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教学活动完成后,通过课外实践和拓展学习,提升教学效果。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建设校企合作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建服务型校内实训基地,根据培训评价组织的实训考核要求,按照实际需要购置数量充足、技术前沿的实训设备,对现有实训环境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实验文化内涵建设,创建仿真实训环境,充分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职业情境,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高质量实训基地,为课证融通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创建应有的实训教学环境[4]。教学中与企业一线连线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校企还应合作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和开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项目。学生通过深入行业企业一线,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现状、行业的发展,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通过学生课程实践、岗位实习、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考证等不同层次的实践锻炼,能有效培养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3.5构建复合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依据专业教学与“X”证书相融合的原则,构建德能并重、动态化、规范化、全过程、多元化的“1+X”证书制度下复合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德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德技并修,在考核评价中将“德”放在首位,做到德能并重[5]。人才培养需要与行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相适应,人才评价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也应随着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而实时动态调整,使人才的培养与时俱进。人才考核评价应严格规范,保证评价指标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价的标准结合高校学历教育的教学标准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标及综合考核指标,从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分阶段、分层次、全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学习发展能力测评,考核的节点应从以往重期末考核改为期初、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利用教学云平台和拓展考核场所,将线上教学任务完成度、课堂学习表现、课后实践的参与度纳入考核范围,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测评,评价方式应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而使评价全过程与人才培养相适应。教学评价的主体应从传统的教师评价为主改为教师、行业专家、教学平台、学生多个主体评价,线上线下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

4“1+X”证书制度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做出的重要部署,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6]。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需求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用课证融通理念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有效促进“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将学历证书与“X”证书互为补充、互认互通,缓解我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4]。“1+X”证书制度在我国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经过大量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部分院校和教师对“1+X”证书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主观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X”项目的实施流于表面,未能达到课证融通、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明确“1+X”证书制度的任务、等级规范。第二,一些“X”证书项目本身的含金量和行业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第三,由于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产出比不高,因而缺乏积极性,还需要加强一些政策引导,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途径,吸引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1+X”证书项目的相关政策、激励措施,配备相关的人员和机构。我国“1+X”证书制度实施时间尚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形成一套较成熟的实践路径、评价体系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职业稳定性,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艳,郑孝怡,王琳,等.“1+X”证书制度下的成果导向专业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9):65-67.

[2]董娟娟,方遒,郑美琴.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中职业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包装,2021,41(12):77-80.

[3]郭炬.“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0(3):86-90.

[4]王姗姗.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课证融通的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7):148-150.

[5]刘力,申宁宁.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69-74.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9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实表明,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胜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族院校特殊的教育水平和特色发展的人才需求,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的“万金油”现象;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没有特色课程和能力培养;专业实习困难,没有固定实习基地等。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定位趋同,缺乏特色当前,我国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与国家教育部表述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雷同。由于各民族院校均把教育部确定的培养目标作为定位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统一,培养方案趋于一致,看不出不同院校间在培养定位上的差异性,也看不出不同区域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定位上的差异。

(二)忽视工商管理专业在高教系统中的定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要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明确的定位,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然而,当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常常存在与国内其他重点高校角色混同的问题。由于其他重点高校在人才、教学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拥有民族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民族院校盲目照搬国内重点高校的培养模式,势必失去自身的特色,更不可能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陷入被动和盲从。

(三)人才培养中体现不出“民族”特色许多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漠视本地区、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地方性的本义。这种盲目发展、盲目培养必然会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不仅造成了工商人才培养中奇特的“供”“求”,也会造成因需而生难以就业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从而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陷入“生源差”→“培养质量不高”→“就业难”→“生源差”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培养忽视当前的形势背景当前,民族院校面临着:(1)学科建设内涵不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强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强劲的矛盾;(2)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3)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与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高的矛盾;(4)民族院校地处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信息闭塞、品牌弱势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的矛盾等。由于上述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使得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难以与其他同专业的重点院校争风而处于不利地位。

三、民族院校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事实上,在企业没有不涉及技术的纯管理,管理和技术常常是一对共生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技术知识或语言知识。过去那种培养纯管理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在人才招聘现场,我们已能深深感受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和招聘。复合型人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于一身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方面能力且在某方面能出类拔萃。在知识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其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具有交融性。复合型人才兼有的多学科知识并非无关联的松散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互补性、交融性,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新知识体系有助于复合型人才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并成为其综合能力提升的始点,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事实上,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能力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是综合能力强。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虽然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但绝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取长补短而在多种能力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超越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极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定势来思考各种管理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当前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管理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仅依靠过去的习惯和思维定势显然难以解决,必须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创造性思考才能解决,而这显然有赖于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在社会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和市。虽然民族地区的面积有69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3.69亿,但其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17%,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我党和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要发展,企业须振兴。而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又是地区企业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国内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才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必将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在全国的700所本科院校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学校就有356所之多,约占高校总数的5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在这些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无论是师资条件、生源还是其他办学条件都难以和东、中部其他院校相比,缺乏竞争力。民族院校要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之路,培养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唯有如此才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之道。

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定位

要确定合理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为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管理方法众多且各有千秋,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在应用各种管理方法时必须根据管理的情景来选用管理方法;二是管理理论多,适用面广。对于各理论,除理解和记忆外,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适宜场合加以灵活运用;三是所学内容难以立竿见影。学生难以马上体会到学习的效果,往往是在今后较长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用处。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我们认为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教学的定位应该是:

首先,要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切不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要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相同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为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做到以学科知识教育为基础来构建学生的综台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也为其构建有竞争力的实践能力奠定能力基础;

再次,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灵魂。当今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变幻莫测,由此导致企业的许多管理问题可谓是日新月异,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管理者用智慧创造性地去解决,否则,企业将永远深陷“问题”的泥潭。没有创新,企业就只能是跟随者,难以成为领跑者。因此,新时代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最后,要立足地方,体现“民族”底色。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要立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如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南宁市,毗邻东南亚国家,办学宗旨是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结合的道路。基于此,广西民族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就应深挖“三性”特色,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实施“3+1”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东盟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五、民族院校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应有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学理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目标来选择手段和方法。因此,民族院校在实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必须首先理性地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结构、可复合的专业状况等,而且还要考虑民族地区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产业结构现状及趋势、企业结构、区域分布状况及趋势等因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不可随大流或好高骛远。如此制定的人才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培养指导作用;否则,就只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种摆设,毫无用处。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遵行的往往是“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尽管也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分,但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且设置的基础课知识面狭窄,仅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且缺少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和理工科课程。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局限于本专业学科之内,而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把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相结合,要为扩充学生的其他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基础。显然,过去的课程体系不利于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所谓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就是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结合起来,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三者兼顾、齐头并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也切忌在课时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否则,也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三)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实践环节能使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难题而深刻认识到构建复合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从而最终成为符合目的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实践环节能加快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的速度,也能加快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速度。为此,学校应该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通过实行“3+1”或“3+0.5+0.5”的模式进行教育合作,以提升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四)建设一支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一致的师资队伍众所周知,师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定会给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师,如果不懂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就难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精心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考试制度等,都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要看重提高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同样是关键;在基本素质方面,除了在政治上有较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此外,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队伍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更应注重能力和实绩,还要看是否掌握了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教育艺术。

(五)营造一种氛围,在制度上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良好的氛围可以说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动力。当社会形成一种对复合型人才普遍认可的氛围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会更顺利。在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以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慢慢步上正轨,相关的制度也应跟上,如此才能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从而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范文篇10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1复合型外语人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自2000年《大纲》提出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笔者通过对知网进行搜索发现,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这些文章的的主要观点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总量不够,高学历、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缺口较大。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有一些高等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陆续开设新闻、经贸等方面的专业课程,这可以说是我国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初次尝试,事实上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历经三十多年的实验和探讨已经慢慢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格局;②我国在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文知识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强调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较为熟练地、系统地掌握一至两门专业知识,尤其是现代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经贸、涉外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③英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无固定方法、套路、模式和一成不变的规律。它应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不同的高校应该结合不同的地方特色而制定出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1]。我国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多年来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没有精确地瞄准市场需求的方向,外语人才与市场岗位需求严重失调、甚至完全脱节;②培养方式过于封闭。大多数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完全胜任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要求,许多人迫于工作需要,不得已又要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这种重复性断裂式学习模式导致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高耗低效”、处境尴尬。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就业市场压力的日渐增大和市场承载力的逐步饱和,社会对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为我国外语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充分匹配和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③专业设置过于狭隘,教学方式、手段落后、老套,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专业知识单一;④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的外语教学管理及评估体系过分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英语还是不会说,也听不懂。为此许多教育专家发出了外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的呼吁,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而且这种培养模式注定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多种知识融合和各种技术的集成[2]。

2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体系。每一个要素能否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发挥出它的最佳作用,已成为实现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建立具有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所在。(1)强化课程设置,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必须认真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立““开放式、多样化、突出学习者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体系(蔡芸,2001:66-68),这是实施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证。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各门课程的结构状态有很多特性如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等。首先外语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的层次性是指学生所学的英语课程在整个大学四年中无论是课程量的多少还是课程的难易程度应该是呈阶梯状,层层递进,步步上升。这样对于学生而言就有一个从高中到大学对于教学内容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到了大学高年级所学知识也有一个不断优化、升华的过程。其次是所开设课程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外语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中所学课程应该从整体性的观念出发,无论是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的各项技能,还是英语知识与其它知识的融汇、贯通都应该有全局的观念,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既与既定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也会让学生无法适从。最后谈到课程设置的开放性。所谓开放是指只要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任何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去自由选修,不能跟以往那样课程的开设限定了专业、年级和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好自己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拓宽自己在其它方面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综合素质,促使自己在各个方面获得均衡发展,全面发展。(2)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外语类专业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因此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应该顺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外语类专业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超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以不同职业方向为特征构建课程体系,以大量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外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的特点是学生实习管理混乱,事前缺乏对实习场地的周密考察、实习场地往往是临时改造而成;实习场地容纳量与实习学生人数不相符,实习时间不足,环节单一。这些问题都导致学生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学到实用的本领和能力。因此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有用的外语人才,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各学校采用各种方法,运用多种途径,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创新性较强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实习场地,切实加强外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例如可以通过校企结合、定岗实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各种职业方向的外语专业人才。外语教师也应该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对学生学业的考察、考核和评估也应该把课堂表现,考试结果以及学生实习表现充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在实习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来、主动探索、求实和创新。

3结论

综上,本文在分析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和研究现状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强化课程建设,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外语教师综合素质。

作者:杨柳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