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社团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04:08:51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管理对象 完备集 描述 复杂性网络

对于管理主体、客体由哪些要素构成,至今尚无系统、权威的定义及描述形式。沃菲尔德教授认为,产生管理复杂性的独立要素由对象、认识、人(人类)三元构成(董伟,2009)。关于管理对象,有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吴秀莲,2006)、知识管理(张勤等,2009;张勤等,2007)、人自身的管理(齐善鸿等,2008)、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赵丽琴等,2010)、档案管理(中国机械教育协会,2006)、社会治安管理、土地及矿产管理、生态环境管理等等。李德昌(2010)从势科学的理论角度研究了管理基础的人的信息描述。沈超红(2009)用数理逻辑符号、概念模型描述了管理对象的因果、逻辑关系,当然,对管理对象的描述主要采取语言文字的描述形式,但是语言文字描述不是完备的。毛景立等(2011)认为,“人们的质量行为规范,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但是,合同总是不完备的”。本文分析管理对象的属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完备集。

管理对象的完备集

本文用集合的形式来描述管理对象,完备性也即完整性,可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关于管理对象完备集的元素。李德昌(2010)认为“管理理性信息人的完备性由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构成”;从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5个因素来描述管理对象。分析管理科学的所有学派、理论、技术可以发现,管理是围绕人为核心所展开,以人类的活动、行为为联系主线,涉及人类所有的存在方式及其相关的一切可感知、认知的事物、现象、人的言行、自然、时间及空间、经济社会、意识及其产物等。因此,本文把管理对象的完备集定义为:管理对象是人类所有存在方式所涉及的一切物、物的属性、意识及产物,人类所有存在方式涉及的一切活动、行为过程、时间、事件、空间、网络及信息,人类所有存在方式分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两种方式。

(一)人类存在的所有方式

人自身就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人具有生物属性,与其它动物一样表现出生、老、病、死,繁衍后代等生物属性;另一方面,人是群居动物,在一定的团体、集体、机构中存在,如家庭、单位、国家等。除了自然、社会属性以外,人类还可以存在吗?脱离了自然,人类连生命都不存在,更不用说其他的了,那社会方面呢?如果人不是存在于社会中,那人的个体之间是彼此孤立、单纯的生物,这等于说人类还未出现,处于原始人类的早期,而且即使是生物,大多数也是具有群体结构,如狼群、狮群、非洲野狗群等,它们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但是它们跟人类不一样,不能有意识地进行管理活动,它们的组织狩猎活动只是简单的生物本能。至今,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存在方式只有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种方式。

(二)与人类存在相关的所有物

包括天然物和人造物:天然物,即未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一切物,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矿物、山川、河流、海洋、大气等构成;人造物,则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一切物,由房屋、公共设施、商品、自制物品、科学技术仪器、试验制品、军事设备及实施等构成。

(三)物的属性

物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物理性质方面,如压力、速度、频率、波长、温度、热量、能量、硬度、导电性、磁场强度、时间、空间、物的三种形态(固、液、气)、微观结构、时间(主要表现在事件过程的不可逆)、空间(表现为几何形状、容积、地理位置及区域、宇宙等等)等等;化学性质方面,如微观结构、酸性、碱性、可溶性、可燃性、易爆性、电解性等等;生物性质方面,则表现为生命的繁衍、生长、掠食等行为,以及种群、食物链、生物圈等关系。

(四)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表现为与人相关的个体之间关系,个体与团体、集体、国家组织机构的关系,不同团体、集体、国家组织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个体人之间物的交换关系,个体人与团体、集体、国家之间物的交换关系,团体、集体、国家相互之间物的交换关系;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及其产物,如知识产权、商标、文学艺术理论、电视剧、电影、戏剧等相关的权利与义务。

(五)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原材料、能源、食物、居住和一切活动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类劳动、生活、学习、出行、娱乐等等人类的一切活动及行为,这些活动及行为涉及物、时间、空间、网络及信息。

(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体人在学习、生活、工作、经济活动、出行、娱乐过程中与个人、团体、集体、国家形成的组织、亲属、工作关系,团体、集体、国家之间或相互之间在学习、生活、工作、出行、娱乐、经济活动、外交等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言论、行为等。

管理对象完备集的描述

(一)管理对象完备集的构成要素

笔者发现,管理的核心是紧密围绕人展开,包括与人相关的自然、社会的所有一切,即物质、意识、文学及艺术的产物、人的言行、事件、时间、空间、网络信息,将人类与它们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动态的过程。对于人的描述而言,人具有自然、社会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空间(指陆、海、空)、网络及信息,人的实践过程表现为动作行为、时间,因此将人以6元组来描述。李德昌(2010)认为信息人生存于“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虚拟抽象”6维信息。

本文将管理对象的完备集以数学集合的形式描述出来,但是,以传统的元素的方式进行描述非常困难,因为管理对象既包含静态的,也包含动态的,而且管理对象呈现多维立体网状结构,因此,将其分割,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由于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

(二)管理对象完备集之人的存在方式

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人类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自然世界为人类生命延续提供物质,人类的自然存在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自然存在是人类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可感知的实体物,而且同时通过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可感知。社会存在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出行、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人、团体、单位、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它是建立在自然存在的基础上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应用,网络及信息系统涉及人类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军事等,并且涉及人类的自然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诸多方面。网络及信息系统不仅能模拟部分自然界及自然现象,如模拟制造、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而且还能模拟社会,如虚拟社区等,在一定条件下,虚拟物可以与实物之间转换,如网络游戏币的购买需要实际货币,网络商店、电子商务平台为虚拟的电子货币与实物之间的交换提供了平台,因此可称之为虚拟对象。虚拟对象不能独立存在,虽然它部分模拟了自然及社会,但必须以自然物为基础。

本文论述了人类存在的方式,接下来谈管理对象完备集的核心纽带—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体分为自然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活动以人为核心,以人的自然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联系主线,其过程涉及物、财、时间、空间、网络及信息等要素。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管理对象完备集的联系中枢,正好验证了有些学者的观点,即管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性、也具有社会科学性。

(三)管理对象完备集之复杂性网络结构

根据上述对于人的不同层次的分析,管理对象以人为核心形成与人所有相关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人的实践活动,这构成了管理对象复杂网络的基本单元;第二层次,个体人与单位或团体、个人与国家形成所有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以及个体人在其中的实践活动、言行等;单位、团体、国家彼此之间所有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的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这些构成了复杂性网络,该网络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延伸状态中。新的管理对象将不断涌现,其根源就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认知能力逐步提高、自然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管理客体和主体都在发展、演变,因此,管理对象就呈现出不断扩展、延伸的复杂网状结构。基于此,研究管理对象可从复杂性网络的角度展开研究,而且,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从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及技术角度研究管理复杂性。徐俊(2006)研究了管理复杂性的根源。本文以复杂性网络结构描述管理对象的关系,复杂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管理对象不断地发展、膨胀、延展的趋势。

刘翠兰(2010)研究了社会复杂系统中的多层次、整体性、开放性、反馈性、非线性、动态性。本文采用复杂性网络分析管理对象是否也能描述这些特性呢?本文对此进行逐一分析:多层性,人的构成分三个层次;整体性,该复杂网络不同的各子网就是一个整体;开放性,各子网内个体之间可以彼此关联,说明了该复杂网络是具有开放性的;反馈性,从个体之间具有回路的路径来看,该复杂网络描述的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具备反馈性的;非线性,网状结构图直观地证明了非线性;动态性,复杂网络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本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自然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联系中枢,研究了管理对象完备集。因为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非常复杂,既包含实体物、财、时间、空间、网络及信息,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及其产物、人的言行,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所有包括自然及社会的所有关系,因此,若采用传统的集合形式,该完备集则难以描述管理对象的完备性,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既然是完备的,那就要求穷尽人类的认知、感知能力,本文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穷举管理对象完备集的类型。当然,由于水平有限,文章可能存在值得商榷的观点,但是,对于目前管理科学理论林立的局面,人们对于管理对象及管理相关的理论及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胡恩华,刘洪.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

2.董伟.管理复杂性产生机理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3.吴秀莲.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演进的资本逻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4.张勤,徐绪松.知识管理研究范式的整合与发展: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理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

5.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6)

6.齐善鸿,王鉴忠,宋君卿.从组织管理到自我管理—主体性视角的管理范式演化趋向[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7.赵丽琴,陈宁,刘红.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安全管理复杂性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0(4)

8.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档案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正)[EB/OL].2005.10.07,http:///banshi/2005-10/07/content_74686.htm

10.李德昌.管理学基础研究的理性信息人假设与势科学理论[J].管理学报,2010,7(4)

11.沈超红.一种新的管理范式—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J].管理学报,2009,6(9)

12.毛景立,梁红,李惠成,吕日毅,马明昭.复杂产品系统订制中的和谐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

13.李德昌.势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中国管理的实践价值—理性信息人假设的完备性视角[J].管理学报,2010,7(11)

14.管理学[EB/OL].2012.5.15,http:///view/20674.htm.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2

论文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回顾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国内部分学者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以COSO2004年9月制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某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内部审计方法和程序对某集团风险管理八要素进行审计分析和评价,对风险管理理论如何在集团企业实践运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企业应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驾护航。

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如同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一样,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遇到不同的困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环境变得瞬息万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样就迫使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对付各种风险。

在市场经济中有许多失败的企业,他们的失败各有其因,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不重视风险管理,对风险的控制力非常弱。本文研究的问题是面对永远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企业如何运用内部审计的理论、方法、程序分析自身风险管理现状,找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对动态变化的风险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目标,使企业能够长期生存发展。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至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机构、团体、研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派别。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来源于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9月制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4年1月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

一、公司简介

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包括冷鲜肉、冷冻肉、以及以猪肉为主的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集团总部设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拥有多处冷鲜肉、冷冻肉生产基地及深加工肉制品生产基地。集团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其独有的技术方法,研制出一系列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产品。基于肉制品业务的经验,集团于1997年开展冷鲜肉和冷冻肉业务。2002、2003年,冷鲜肉、冷冻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中国大陆第二名、第三名。低温肉制品,自2002年至2004年,其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大型零售商销售首位。

二、公司风险管理要素审计评价程序及结论

尽管某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但其实质还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其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系统,公司风险管理处于“凭感觉进行风险管理”的阶段,只是由管理层根据调查分析、经验总结,识别、列出公司面临的四大类十三种主要风险,并制定了一些防范措施。公司审计部作为监督检查部门,每年至少两次从集团层面对风险管理进行整体评价,并在每季度对分、子公司执行例行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风险管理状况。以下试从集团公司层面,以《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以下简称COSO框架)中所列八要素为线索对公司风险管理进行分析、设计审计评价程序、提出审计评价结论。

(一)内部环境

1.理论描述。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它影响组织中人员的风险意识,是企业风险管理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

2.审计评价程序。

(1)设计风险相关文化调查表对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进行调查;

(2)审查公司经营决策、管理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是否反映了公司的风险管理理念、诚信和道德价值观。

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的风险管理理念属于风险偏好型,提倡抓住机会,大胆开拓。但对风险管理理念没有一个书面的说明性的陈述,这些理念存在于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头脑中,通过收购决策、政策、行为准则、各种规章制度反映出来并加以强化。

(二)目标设定

1.理论描述。设定战略层次的目标,为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奠定了基础。每一个主体都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风险,确定目标是有效的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

2.审计评价程序。

(1)获取管理层对目标的书面陈述;

(2)通过访谈、询问,获取公司员工对公司目标的知晓、理解程度的信息;

(3)通过查阅管理层的述职报告,获取目标实现进展情况的信息。

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明确的书面陈述,公司员工对公司的目标知之甚少,经审计调查总结,目标如下:

战略目标:创中国第一肉食品品牌;

经营目标:顾客满意最大化,品牌价值最大化;

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符合《上市规则》要求;

合规目标:遵循国家、行业、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度。

(三)事项识别

1.理论描述。管理当局识别将会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如果存在的话,并确定它们是否代表机会,或者是否会对主体成功地实施战略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带来负面影响的事项代表风险,它要求管理当局予以评估和应对。

2.审计评价程序。

(1)查阅行业有关资料,询问、访谈高层、中层、一般职工,审查风险识别是否充分、全面;

(2)审查风险识别过程资料,判断是否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进行修正。

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管理层根据调查分析、经验总结,识别、列出公司面临的四大类(行业风险,业务风险,财务风险,合规风险)十三种主要风险:

(1)爆发动物疫情;

(2)突然而来的业务干扰;

(3)消费者口味及喜好的变化;

(4)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导致对人身的伤害;

(5)原材料价格波动;

(6)产品未能迎合市场需求;

(7)主要管理层的流失;

(8)其他实体误用、盗用本公司商号(商标);

(9)资金安全管理;

(10)资产安全管理;

(11)会计系统故障;

(12)违反《上市规则》;

(13)违反食品管理、环保法规有关法律规定。

经审计调查,公司管理层对风险识别较为充分,且计划每年分两次(期中和期末)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核查,若发现风险变化,即使进行调整,但未能严格实施。而对于机会,管理层没有进行专门识别。

(四)风险评估

1.理论描述。风险评估使主体能够考虑潜在事项影响目标实现的程度。管理当局从两个角度——可能性和影响——对事项进行评估,并且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审计评价程序。获取管理层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资料,评价其评估的合理准确性以及是否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修正。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管理层对识别出来的十三种风险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和过去的风险发生的记录进行了定性的评估,由于缺乏相关的人才、技术、资料,尚未对风险进行过定量分析。公司管理层计划每年分两次(期中和期末)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核查和平谷,若发现风险变化,及使进行调整修正,但未能严格实施。

(五)风险应对

1.理论描述。在评估了相关的风险之后,管理当局就要确定如何应对。应对包括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在考虑应对的过程中,管理当局评估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的效果,以及成本效益,选择能够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的应对。

2.审计评价程序。通过访谈、询问,了解管理层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及理由,评价其合理性。

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管理层对识别出来的重要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从风险应对的角度看多为预防性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没有采取购买保险等风险分担措施。

(六)控制活动

1.理论描述。控制活动是帮助确保管理当局的风险应对得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的发生贯穿于整个组织,遍及各个层级和各个职能机构。它们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活动,例如批准、授权、验证、调节、经营业绩评价、资产安全以及职责分离。

2.十三种风险审计评价程序。公司管理层针对识别出来的十三种风险,制定了防范措施,审计部门相应地制订了审计评价程序。

3.审计评价结论。经审计调查,公司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的控制活动要素较为重视,制定的风险防范措施较为全面、严密、可操作,大部分得到了严格有效执行,但也有部分单位未能严格执行风险防范措施。

(七)信息与沟通

1.理论描述。有关的信息以保证人们能履行其职责的形式和时机予以识别、获取和沟通。信息系统利用内部生成的数据和来自外部渠道的信息,以便为管理风险和作出与目标相关的知情的决策提供信息。有效的沟通会出现在组织中向下、平行和向上的流动。

2.审计评价程序。

(1)走访公司IT部和公司内部报刊编辑部,了解评价公司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转情况。

(2)访问公司网站,观察其运转情况;

(3)使用公司的局域网、内部电话网,阅读公司内部报刊,评价其运转情况和功效发挥情况。

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设立了IT部,建立了较为完备、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因特网、内部局域网、内部电话网、内部报刊等手段将信息以文字、声音、图片等形式进行传递,并制定各种级别的会议制度进行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但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信息生成及传递通道。

(八)监控

1.理论描述。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控——随时对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和运行进行评估。这些是通过持续的监控活动、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相结合来完成的。持续监控发生在管理活动的正常进程中。

2.审计评价程序。

(1)审查内部定期(每天、每周、每月)上报的管理报表(报告),评价风险管理日常监控职能发挥情况;

(2)审查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风险管理审计报告,评价其监控职能的发挥情况。

3.审计评价结论。公司管理层通过例行的控制活动、信息报告反馈系统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日常的监控;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所控制的所有单位、项目进行例行审计,报告中时常反映一些被审单位风险管理状况的信息,对风险管理的监控较为及时,但对公司总部层面的风险监控较为薄弱。

三、结语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基业长青,必须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全面地管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借鉴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论、方法、工具,结合本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对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风险管理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查找问题和不足,对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识别、评估、排序、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风险管理监控与检查、风险管理沟通与咨询等关键的风险管理流程采取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是解决风险管理问题的最佳实务。企业应当增强风险意识,逐步建立险管理系统,为企业保驾护航,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第一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创意;美术基础课程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加强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美好生活需要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人才供给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总量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结构不断改善。但是面对全球新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经济升级转型的新要求,在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如技术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导向不明确、培养模式和机制不健全、人才分布不均衡、研发能力和应用效益弱、企业参与度低等现象,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和文化企业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数据表明,中国创新能力在全球位列第二集团。除了高端领军人才和尖端研究人才不足之外,大量的能够在生产一线直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实用性创新型人才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尤其在抢抓当前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急需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接连出台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近期,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表示,我国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2018年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4]目前,从社会顶层设计到生产基层的实际需求,都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本土成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如包起帆、许振超式的人才,工人专家等成为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和壮大支柱性文化产业发展中就会发挥以一敌百的提效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对接文化产业需求,开展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和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践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不断加大,2017年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总量的4.14%。[5]辽宁省及大连市均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十三五”发展规划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商机,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有大量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开办了所属文化艺术、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的图文信息处理、影视动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以上专业均设置了培养造型和设计技能的美术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透视、速写、雕塑等。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美术基础课程还停留在使用传统工具,绘制石膏像等老式美术教学内容的阶段。由于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技术手段落后,学生基础薄弱和课时不足的限制而收效不大。为此,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设计了融合职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及工匠精神的美术基础课程体系,实施准公司制培养模式,在素描、色彩、雕塑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主要以素描课程改革为例进行阐述。在素描课程中,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目标之一,以融入专业特点的造型能力与融入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就业后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完全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定位。在这里,素描学习已不仅仅是训练造型技能的手段,而是培养职业综合素质的集合,是形象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数字工具、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相关美术基础课程也是如此,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一)组建文化创意专业群,共享创新教育资源

大连市制定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明确了大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重点领域。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契合区域文化产业人才需求,以影视动画、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主体组建了文化创意专业群,开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共享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优势资源,包括师资、课程、创新实践环境等。面向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意设计、传媒、广告、动漫等产业,集中培养文化产业创意行业所急需的高素质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细化至课程改革之中

高职教育要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要把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6]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及其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成果,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是驱动学生进行创新行为的动机和动力,表现为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并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例如,素描课程改革后,不再重复之前的机械描摹的状态,而是绘制主观的想象力,强调个性化,鼓励与众不同的思路,有选择性的课题等。开课之后学生即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创新创意能力是实践项目环节完成的保证,包括及时发现创新需求,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分析,能够以知识结构为支撑,为所发现的问题提供独特的答案等。例如,素描课程除了学习观察和绘制技巧之外,还要练习新的思维方法,学会查询资料以及吸收和再创新等技能。创新成果是创新性劳动实践的结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独特性的方法和产品等。素描课程改革后,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可公开展览与发表、延续为课题设计稿、应用于实际项目、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等。素描课程改革是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变化,而及时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核心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及其项目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了后续课程的衔接和学生创业就业技能的提升。

(三)开展社会调研,设置科学和动态调整的教学内容,突出创新素质培养

1.调研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才需求情况,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到企业调研,可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为了保证资料的全面性,需大量收集政策文件、形势预测、招聘信息等资料。如此,可从多个角度和范围分析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使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调研发现,企业与创造力相遇,创造出新价值,这就是创新。世界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使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变得愈发短暂。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确保源源不断的创新。[7]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最核心的资源,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迟早要被淘汰。企业需清楚自身需要怎样的人才,建议产业协会应定期与职业教育体系合作,及时与更新职业标准,以及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与培训标准。2.调研企业职业岗位及发展,促进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高职院校从人才需求调研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制定,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递进关系。课程教学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需要结合职业标准的特点来调整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目前文化产业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增长最快、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英国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者涵盖创意设计类岗位、技术类岗位、主管及所有人、创意经理。领导层关心利润情况,创意设计岗位负责设计产出原创性文化产品,创意经理是多方面的人,技术类岗位需要运用技术能力实现设计结果。[8]素描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将素描技能应用于造型设计,通过素描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未来可从事创意岗位、技术岗位工作,从事创造应用新设计或新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向创意经理及主管方向发展。创意岗位、技术岗位可细化为很多具体的职位,如影视动画专业职业范围包括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分镜头设计师、原画设计师、动画制作师、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师等。如场景设计师职位可描述为场景美术概念设计,根据策划文档绘制场景建筑设定稿,具有从构思到上色的完整设定能力。素描课程改革前与其职业标准对接的能力主要指美术基础功底及光影构图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等;素描课程改革后与其职业标准对接的能力主要指:想象力丰富;具备较强的创意能力;掌握PHOTOSHOP等软件,具备CG绘画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与调研前相比新增三点内容。当然这些能力会有重要程度的区分,还有部分能力会在其他课程中得到持续的培养。

(四)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之素描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从实际效果来看,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实效,从毕业生就业率,所取得的部级、省级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业绩等方面来看,均可表明:高职美术基础教育之素描课程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及其项目实践能力。这些业绩可奠定专业基础,开启创新思维,提升职业能力,对增强学生创新创意技能与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意义。素描课程改革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1.视素描为一切造型的基础,对课程提出基础性、创意性、实用性要求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素描,单色的素描有利于集中开展造型基本规律的研究,可将自然形态转换成画面秩序。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将文化创意定义为具有产生原创概念的能力,包括想象力在内,能够使用新的方式解释与表现世界,并用图形图像、文字及声音来表达原创内容。[8]就素描来说就是用单色图画加以表达,即能够利用素描技法表达原创设计。素描课程注重基础性,强调两种能力的获得:一是主动快速的造型能力,二是直觉敏锐的创意能力。强化设计的形象化;课程注重创意性,强化思维启发和给出路径,提倡个性发挥和因势利导,以增加学习主动性和作业个性化;课程注重实用性,侧重创意实践,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思考。素描教学对于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分镜头设计师等职业能力方面可提供想象力、造型技能、生物体结构、道具与环境、绘画风格、数字工具等支持。2.在素描课程总体设计方面,结合职业素质教育以一条主线贯穿教学实践职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及其岗位实践能力为重点,并以一条主线贯穿于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这条主线既通过形态的由表及里的观察,由简单到复杂的描绘,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变,由再现到创造的尝试。[9]利用这条主线来体现学习过程和思维转换、实践操作,随着学生能力的逐级递进,起到支撑其职业发展的作用。3.素描训练扬弃老式的绘制方式,提早融入专业训练内容在课程内容方面,将教学置于专业背景中,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扬弃老式的绘制方式,如长期写生等,提早融入专业训练内容。如尝试绘制角色与场景草图,偏重短期设计等,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与后续课程、专业发展、就业岗位的关系。教学主要内容包括构图、结构、光线、变形、创意。素描课题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包括角色素描、景物素描、模型素描、动物素描、设计素描等九个课题。4.采用数字化的形式绘制素描,极大地提升创意表现的需求在素描训练方式方面,采取数字化形式绘制课堂作业。数字科技所体现出的快捷更加有利于创意的产生。使用电脑、数位板等设备,不但能实现传统工具的笔触效果,还可以感受瞬息万变的图形、色调、构成等,极大地提升了创意表现的需求,可为后续课程奠定软件与造型基础。且没有抛弃手绘,要求使用传统工具绘制相同内容与数量的课外作业。5.注重思维启发和因材施教,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教学的直接指向是学生思维世界的开启,任何教学都要首先能够激发个体思维参与到特定教学情境所包容着的知识世界。[10]注重思维启发是因为学生普遍具有创新潜能,而不是少数人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在每个人身上显现。具有创新特征的人自觉参加创新活动,进而形成创新的个性风格。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将其归纳为八个行为特征:不肯雷同、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讲求理性、丰富的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可组织有这类人格特征的学生参与社团、工作室的活动,在课堂内外给予重点培养,因为一个拥有创新人格的人更易于成长为创新型人才。6.采用综合性的素描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形式采取平时表现、小组评价、作业(课堂、课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上机考试要求利用实训室的数字设备,即电脑与软件、数位板和压感笔,按照试卷(闭卷)的要求绘制素描,以上分别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如此可全程控制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成绩评定更为合理。7.定期举办全体学生素描作业展览、参与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定期举办全体学生素描作业展览,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为课程建设积累优秀资源;学生作品参加校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给予奖励;鼓励参与社会服务,可为学生积累实际经验。8.采用准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素描项目实训准公司制就是参照公司运营结构,改革专业内部结构,形成与产品制作流程相吻合的一系列工作坊链。如影视动画专业设置了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衍生产品等8个教学工作坊。专业主任当经理,教师当师傅,也聘请企业技师兼职,学生当员工。工作坊利用实训室的空间,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工作。工作任务包括外包项目、教学产品、训练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任务而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如角色设计工作坊的师傅由素描教师担任,主要功能是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制作、衍生产品前期设计等;承担的课程有素描、PHOTOSHOP、角色设计。学生在素描课程学习期间,就可以进入该工作坊进行相关项目实训。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4

依据县教体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庆假期工作安排的通知》,结合学校素质教育活动规划,萌山初中积极稳妥地安排了国庆小长假期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科学谋划,提前运作,重在落实,彰显特色。

为做好国庆节小长假期间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学校领导一班人依据学校、学生实际,精心筹备了活动内容,初一年级重点开展了以“幸福久久 孝情绵绵”为宗旨的重阳节社会实践活动,初二年级重点开展了以“齐欢畅迎国庆 共祝愿祖国好”为主题的国庆节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印发了两种社会实践暨征文大赛启示,配发了专用稿纸。政教处、团委共同主持召开了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会议,对本次活动的目地意义,办法举措进行了专题安排。

结合时令、节令特点,深入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萌山初中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显著特点。因10月2日是九九重阳节,在此期间开展尊老爱幼教育是传承中华美德的好时机;今年的10月是新中国成立66周年华诞,在此期间开展感怀祖国的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中国、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因此两种活动意义深远。

二、认真总结,适时表彰,引领方向,倡树榜样。

10月7日下午学生返校后,各班级将学生征文收交齐,转交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同时上交了各班级活动总结。浏览学生参与的活动,深知学生参与之积极,感受之深刻。初一年级学生有的认识到了“百善孝为先”的意义,感知到父母、祖辈为家庭付出的艰辛;有的展示了“感恩报恩”情操,描述了在健康欢乐的成长中难忘的亲人;有的结合户外活动,描绘了天高云淡,风清气正的美好景致;有的用一封信的形式,寄托了对在外务工的父母的感念;有的把参与的收获活动记录了下来,展示了父辈的艰辛,反映了秋天成熟的季节……初二年级学生有的用故事的形式,歌颂了伟大祖国的建设者,反映了社会新貌;有的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抒发了爱国爱家的情怀;各类征文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文风朴实生动,语言清新明快,读后令人感动。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5

什么是优秀简历?

优秀简历的标准仁者见仁,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优秀简历能抓住HR的眼球,让HR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停留在这份简历上。那么,什么内容是HR在最初的15秒内最想看的?

毫无疑问,那就是工作经验,对于应届生来说,就是实习经历和社团经历。简历中还要学会用“关键词、数字、结果”来描述经历,把实习和社团经历有血有肉地丰满起来。诸如在报社实习,你可以用一段话写出你在实习中发了多少稿,稿件的社会价值在哪里等。当你描述了这段实习经历之后,你简历的含金量将成倍增长。

HR是怎样筛选简历的?

曾在多家大型企业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曾文,在其《像找老公一样做招聘》一书中透露,简历的内容大体分为两部分,客观内容主要有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成绩四个方面;主观内容主要有应聘者对自己的描述。一般来说,面试考官的考察重点放在客观内容上,会仔细寻找与成就有关的内容。“在工作经历与个人成绩方面,描述要有条理,符合逻辑。如一份简历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时,列举了一些著名单位和一些高级岗位,而他所应聘的却是一个普通岗位……如果HR觉得简历中有虚假成分,一般会将应聘者淘汰掉。”

不应只拥有一份简历模板

有HR指出,企业需要你具备什么的素质,在你的简历中就应当体现出这些素质,并将对方不需要的删除在简历之外。“人岗匹配”原则提醒我们,进入职场不应该只拥有一份简历模板。

一般而言,外企只需要简单的个人信息即可。简历中最重要的项目,是应聘者过去的经历,能否说明其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并判断其个性特征是否符合企业文化,这要求应聘者用详细的文字或数字化的语言描述在实习中的具体工作及成果。

而国企较为看重的因素有专业课程和成绩、学术活动、研究生师从的导师、与申请职位相关度很强的实习经历、是否学生干部等。

教你几招:

1.不抄袭求职信。

把自己的优势、特点融入其中,撰写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求职信。

2.采用倒叙方法。

建议最好采用倒叙方式来写,直接从最接近的时间入手。

3.添加创造力。

可以用PPT、网页等个性化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等。

4.引用别人的评价。

适当引用别人对你的评价来写“自我评价”,既客观真实又能引起共鸣和注意。

5.不必附加证书。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t of management mechanisms aimed at the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ulture based on the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eory; through analysis for the route of information transmiting and feedback establishes the model, diagnoses for the harmony and finds out the key unharmonious element,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and makes up the limitation of the unsystemic investigation.The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eory applied to the harmonious mechanisms has been demonstrated validated by an empirical study.

关键词:和谐管理理论;建筑企业文化;和谐机制

Key words: harmonious management theory;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ulture;harmonious mechanisms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08-02

作者简介:姜珂(1985-),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李琼阳(1983-),男,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道桥设计。

0 引言

企业文化的和谐构建是建筑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国建筑企业文化管理尚处于起始阶段,最容易出现“理念”和“执行”两层皮的现象,因此具有高度一致性特点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亟待研究。自和谐管理理论提出以来,不断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得以广泛应用。其基于“高度不确定性”的研究背景以及主动设计优化的手段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由于目前国内外将和谐管理理论与建筑企业文化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因此,这个课题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深远的研究意义。

1 企业文化系统和谐管理的相关概念

和谐管理理论对系统和谐性的定义是:“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1]因此可以明确看出,和谐管理理论适用于建筑企业文化系统。

“和谐主题”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所需要面临的核心管理任务或问题,是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管理重点和工作重心[2]。将关键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总结为“理性设计与优化”和“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则的互动耦合,即“和则”与“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组织不同层级间相互作用的适应和演化的过程[3]。

2 建筑企业文化和谐管理过程的描述模型

2.1 建筑企业文化管理信息传播及反馈路径 建筑集团中项目部、子公司需求信息的反馈,是集团领导者依靠已有的管理经验感知,若存在易改变、不和谐的文化要素,则针对其通过围绕企业文化“和谐主题”的“和则”和“谐则”来实现到下一个阶段“和谐主题”的漂移。如图1所示。

2.2 建筑企业文化和谐管理过程描述模型 首先集团领导对建筑集团本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企业文化“和谐主题”进行辨识,随即就进入了新的主题演进漂移[2]阶段。在此过程中,由于学习型机制是建立在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并且强调各层级的能动性,所以企业文化和谐主题漂移过程中,建立全员学习型机制是支撑条件之一。由于不同层级对激励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文化激励过程中,要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创新激励,对管理人员的精神激励以及对农民工保障机制的建立。

建筑集团人员流动率大,造成企业文化系统中亚文化因素活跃,作为临时性组织的项目团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势的文化氛围难度更加大。文化惯性在新主题转变过程中的阻力作用更加明显。综上,建筑企业文化和谐管理过程描述模型图2所示。

3 建筑企业文化系统和谐管理机制实证研究

3.1 建筑企业文化系统的构建 将企业文化理论[4]联系建筑集团实际,构建出建筑企业文化系统如表1所示。

3.2 满意度打分 在从项目部到子公司再到集团总部等不同层次人员对企业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对系统要素相互之间的满意度打分 [5]。

3.3 构建企业文化系统的不和谐矩阵[6] 根据满意度打分,经分析计算后得到该建筑集团企业文化系统的不和谐矩阵如表2。

3.4 建筑企业文化系统各要素的不和谐度、受制约度[6](表3)。

3.5 建筑企业文化系统要素D-C分布图[6]的绘制 由企业文化系统各要素的不和谐度dDC和受制约度dCT建立D-C空间,如图3所示。取dDH=0.5,dCT=0.5。

3.6 和谐主题漂移的对策 由D-C空间分布图可知,ERP实施、组织结构建设、创新学习能力、员工激励是易控且比较和谐的;企业文化内外建设环境、企业价值观虽然难控但是是和谐的;企业形象建设是不和谐的,但是这个因素容易控制,集团应该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4 结束语

建筑企业文化系统作为一个不断随企业生命周期进行演进的、复杂的大系统,其能否和谐地运行,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其和谐性进行诊断,找出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和谐因素和关键问题所在,进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体现效率。然而,对系统总体和谐性进行分析远比对单个文化要素的和谐性分析要困难的多,本文是在和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对建筑企业文化和谐管理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建筑集团管理者提供了“行为路线”。实证结果表明,和谐管理理论应用于建筑企业文化系统的管理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琦,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核心:和谐主题的诠释[J].管理评论,2003,(09).

[3]和谐管理研究课题组.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J].管理学报,2005,(02).

[4]樊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7

(一)调查和分析方法

1.量表的设计。将实施和评价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各项指标分解,从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方面、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程度的描述上、学生参与社团的情况、在学生人文素质活动效能评价上、对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评价上、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上7个方面编制量表。

2.数据收集整理。本次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原则,2009年6月20日,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扬州及周边地区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388份,回收1385份,有效问卷1382份。

(二)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70%的学生对中外文史哲艺方面的常识了解尚可,但部分知识的熟知程度较差,反映了高校学生在人文基础知识方面相当欠缺。

2.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方面,经常阅读文艺书籍的学生并不多,只占31%,阅读量也不大,反映了思想认识和实际阅读行为相脱节,表现出“知易”“行难”的特点。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估和监督,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他律”程度不够。

3.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程度的描述上,90.2%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其中33.8%的学生认为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人文素质。

4.学生参与社团的情况,社团是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但经常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中以学生干部居多,只占被调查学生的35.2%,普通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还远远不够。说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实施的力度不够,配套措施跟不上。

5.在学生人文素质活动效能评价上,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各类文体活动及比赛、社团活动、讲座和选修课。

6.对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评价上,52.8%的学生认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当务之急;46.6%的管理部门及教师和81.4%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可以起到作用,其中31%的教师和2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所起的作用超过了80%。

7.在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上,71.9%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69.7%的用人单位和39.7%的学生工作人员认为最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是敬业精神,64.4%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专业知识占优势。只有8%的用人单位和6.9%的学生工作人员认为目前大学生的信用度普遍较高。

(三)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滞后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学生管理干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措施和活动满意度不高,67.2%的学生工作人员和82.3%的学生认为学院人文环境及活动需进一步改善。70%以上的学生工作人员认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言谈举止文明的程度均为一般,58.6%的学生工作人员认为学生人文方面的素质一般,给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高校在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方面至今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在实践上也没有总结出比较成功的运作模式。长期以来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教师讲课严重脱离社会实际,把人文素质教育当成纯理论式课程去讲,且“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是拼拼凑凑、支离破碎,这种不健全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缺陷。管理者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一致。主要表现:普遍存在科学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严重分裂的状况,各层次各阶段没有明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没有专门的师资或师资队伍不够健全;没有专门的教材、教学计划;经费紧张。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柔性的东西往往被忽视,正是应了那句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机制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保证机制

1.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规范化与常规化建设

常规化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较强的计划性,便于教育者充分准备,也便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既有利于经验的积累和问题的总结,也有利于减少协调不畅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目标明确,便于选择;对于学院而言,有利于将常规性的内容形成特色与传统。实现常规化,需要落实三项工作:一是规划和方案,减少工作的随机性与随意性;二是及时总结经验,始终以常规化的观念指导工作的具体落实;三是把成熟的项目制度化,因为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常规化需要在院、系、班三个级别的系统上建立。

2.成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组织和指挥

成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建立一套统一规划、组织和指挥的运作系统。主要职能是负责全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整合各方资源,实施素质拓展,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可以将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组织系统与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合二为一,也可以尝试与教育管理学分制度一起合三为一,组织系统的建立有了保障,也就解决了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依附性和从属性的问题。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人文师资队伍。学校应制定政策,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资助与人文素质相关专业的教师出外进修,攻读学位,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教师自身应加强敬业精神和表率作用,使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人文素养。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力军,重德和重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大学教师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绊脚石,应加强对教师人文素质水平的系统教育。要加强教风的建设,树立严谨治学的教风。以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为前提,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以激励学术研究为主导,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奖励教学先进,形成教学梯队为主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各种教师培训,以提升教师的素养。比如开设新上岗教师的岗前培训,为教师开设人文素质方面的讲座,组织讲课比赛,创办教师文艺团体等。为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使之尽快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化、从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化。要把好学生工作队伍的入口关,强化考核,加强培训,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工作队伍永葆生机与活力。

(4)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教材的开发建设。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可以组织和聘请专家编写有关人文素质教材,学校也可以自己制定必读书目,编写必要的导读教材,如《文学欣赏》、《美术欣赏》、《音乐欣赏》、《大学生文化修养讲座》等。教材建设要保证质量,注意教材的导向性。也可以采取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普及教育。

(5)加强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研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既要研究人文素质在改革教育思想、更新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对各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考核与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指导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

4.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关键在领导。实践证明,高校领导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和亲自操作,是这方面教育取得成绩的最重要的条件。有远见和负责精神的高校领导一定会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进而会使高校本身甚至使中国教育受益匪浅。

(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引起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工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重要日程。

(3)学校领导亲自抓。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不懈,真抓实干,注重实效。

(4)确保经费。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的场所,支持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购置图书资料,创造各种软硬件条件,保证各种人文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5)定期检查督促。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

1.定期开展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测评

人文素质水平测评含人文知识水平测试和人文素质水平测试。测试一般采用问卷形式,进行统计分析。时间应考虑在安排下一个学年教学和活动规划的前期开展,对象应包含全体学生。对新生的测试可以了解新生群体的人文素质现状,了解生源素质状况,对老生的测试可检验学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专业、分年级、分时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展开。测试的结果应作为制定新学年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的依据。对教师及员工人文素质水平测试以2-3年作为一个测试周期。

2.诚信评价机制

比如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建立的学生诚信档案。他们对学生的基本信用状况进行描述,分为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经济情况以及素质拓展情况四部分。其中学习情况主要是考试时有无作弊、实验有无抄袭或修改数据、平时作业有无抄袭等;生活情况既有“有无偷窃记录”等违法违纪记录,也有“早锻炼是否自己打卡”等生活作风记录;经济情况主要是学生贷款使用说明和是否按时还息的信用记录;素质拓展部分针对学生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的情况,比如报销“活动经费”是否真实等进行记录。为了保证客观公正,他们除了学生个人自评之外,还要经班委、团支部和学院的双重审核,尽可能使这份“诚信档案”更加客观真实。建立诚信档案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关键问题在于为每一名学生建立诚信档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系统与运行机制。可以将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组织系统与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合二为一,也可以尝试与教育管理学分制度一起合三为一,组织系统的建立有了保障,也就解决了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一个关键问题。

3.建立记录机制和约束机制,纳入学生管理

将学生参加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重要的考核资料进入档案,作为学生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等的内容,作为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考核条件。将个人的诚信记录与奖学金、评优选先、入党、向用人单位推荐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宜紧密联系,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8

袁惠东先生正是这样的人,他从事艺术工作三十载,1985年创办波希艺术培育中心,坚持以“推广艺术、启发潜能、培养高尚情操”为目标,数年来,他从色彩学、透视学、素描以及行笔气韵等美术基础着手,要求学生扎实练好基本功,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同时,他致力于将殿堂式艺术向社区推广,层面横跨音乐、美术甚至演艺。

多年来,袁惠东先生和太太陈丽珍女士携手并进,在艺术的殿堂中不断增添色彩,他们真正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在弘扬“波希”精髓的同时,将艺术之殿堂装饰得美轮美奂、精彩纷呈。

源于兴趣,笃力而行

袁惠东先生祖籍潮州,在香港出生。从小就对美术有种特别的情愫,也正是对美术这份深厚的兴趣,注定日后他与画笔、画板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从香港美专毕业后,袁惠东先生在多位具有共同艺术教育理念的朋友和艺术界前辈的支持与关怀下,成立了波希艺术培育中心。问及何以用“波希”命名,袁惠东先生笑着说:“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浦契尼曾创作了歌剧《波希米亚人》,讲述的是几位生活在贫穷线下而富有艺术抱负的年轻人奋斗的故事,取名灵感来源于此。”正是在一些对艺术有着共同兴趣和热爱的朋友支持下,并持续不断地推动艺术在香港的发展和交流,袁惠东先生伴随着波希艺术培育中心一路走来,也收获了很多。

如今,波希艺术培育中心成立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以“启发潜能、倡导艺术、培养高尚情操”为宗旨办学。“波希”属下设有波希儿童团、波希儿童合唱团、波希儿童武术队及波希儿童中乐团,同时设有音乐课程、美术课程、舞蹈课程、武术课程及语文课程,均由专业导师任教,适合儿童、少年,以至成人报读。而“波希”经常应各大机构之邀演出,更曾出访内地、国外多个城市进行交流。同时,为推动艺术发展,“波希”亦经常主办音乐会、交流会、书画展览、学术讲座及综合大汇演,更成立了波希展艺协会,不断推动香港文化与艺术发展。

据袁惠东先生介绍说:“在波希任教的很多老师不乏香港著名的艺术家和艺术界的前辈,在他们悉心地指导下,很多从波希走出去的学生都很优秀。”同时,波希总是将最基础的教授给学生,如今,不乏有些艺术机构为迎合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满足家长的需求,继而本末倒置地以一套纯为参加比赛的教学“方程式”,让学生很好地应付学校需要,得到相应的奖章,而袁惠东先生更看重基础教学,他认为,只有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才能更为扎实。如果一味采用“方程式”教学,虽然学生可能在比赛中获得奖项,但丢失了最基础的东西,可谓得不偿失。因而,波希很看重最基础的知识,在美术方面,要求学生从色彩学、透视学、素描以及行笔气韵等美术基础着手,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

近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袁惠东先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99年,波希主办了虎门悲欢音乐会,当时民族英雄林则徐之后裔前来参观并高度赞扬了演出的艺术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袁惠东先生视学生如子女,而教授小朋友也是他最开心的事。

“如今,香港实行全日制教学,我们艺术培育中心经营相对较难,因为学生只有星期六、星期天才有时间来学习艺术。”袁惠东先生说:“相对而言,家长更注重子女的书本教育,而学习艺术主要看家长的心态和孩子的兴趣,但学习艺术必须重视基础,打好坚实的基础很重要。”从袁惠东先生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中,我们仿佛看到他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希望在艺术培育上,从基本功练起,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绩和荣誉,毕竟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更为有利。

多年来,波希艺术培育中心交流频繁,袁惠东先生介绍道,前年去天津交流,去年去日本交流。可以看出,无论内地还是国外,均有波希艺术培育中心的身影,而袁惠东先生也乐于参与这些交流活动,他认为可以达到取长补短、优劣互补的效果,在不断的交流中也不断发展。

每年,波希艺术培育中心与各大社会团体及各个政府部门协办多项大型演艺活动,包括庆祝香港97回归、推广特区“基本法”、庆祝国庆、纪念抗战胜利等,而今年的7月1日,将会在湾仔举办香港回归演艺活动。不仅如此,波希艺术培育中心又联同香港十多个文化艺术团体,组成绿化香港同盟,为香港的环保和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徜徉在艺术殿堂多年的袁惠东先生将自己的兴趣当做了事业,并一直坚持,每当看到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他最为开心和愉悦的事,他将不断为心目中的艺术殿堂增添色彩,不断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加油呐喊,不断推动波希艺术培育中心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发展。

伉俪情深,携手并进

袁惠东先生的太太陈丽珍女士同样非常优秀,她是花腔女高音,和袁惠东先生一起创办了波希艺术培育中心,并任香港波希儿童合唱团艺术总监和指挥。而袁惠东先生和太太是同学,都对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源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两人在艺术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我的太太很敬业、很认真,很多大型活动都是她亲自指挥,对学生要求也非常严格。”袁惠东先生如是说。陈丽珍女士作为波希儿童合唱团艺术总监和指挥,经常带领儿童合唱团受邀演唱,并多次在多个重要的国际性活动中演出。而2005年,波希儿童合唱团为中国星火基金会筹款演唱,被音乐界誉为“具专业水平的业余合唱团”。不仅如此,合唱团曾为各大出版社、图书公司录制大量CD,并为香港电台电视教育部和多部电影录制主题曲及幕后代唱。

袁惠东先生热爱美术,太太陈丽珍女士热爱唱歌和指挥。两个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结缘,谱写了一曲优美的华章,而两人对艺术的情感一直没有改变,在艺术的道路上,两人携手同进,演绎着如画似诗般的动人篇章。

后 记

袁惠东先生还担任着多项社会职务,而且大都与艺术有关,他亦希望多一点参与社会服务,更好地在市民中推广和普及艺术教育。他也经常尽量抽时间投身社会服务之中,与很多朋友一起,发挥大家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对于未来,袁惠东先生没有过多的规划,因为他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好现在,只有做好现在,才能更好地展望将来。

一直以来,袁惠东先生致力于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和艺术交流,相信在他的努力下,波希艺术培育中心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9

[摘要]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是最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得益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推动。传播的民族志(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在此,阐释者试图理解的是某一文化或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传播方式。总体说来,民族志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包括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民族志研究方法未来有何转变,目前还没有一下定论,不过一部“好”的民族志应该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应该通过描写田野工作环境,解说日常生活的意义,关注微观过程来暗示人类学者“曾身历其境”;其次,它应该通过对异乡他族的文化和语言进行跨越界限的翻译,显示民族志作者的语言功底,并表现他对土著文化的意义和主体性的掌握;第三,它应该赋予文化以整体观的意义。[关键词]民族志文化人类学传播民族志研究方法Abstract:ethnographyisthemosttypicalexplanativeresearchmethod,anditwasbenefitedbythepromotionfromcultureanthropologyresearch.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isanewbranchofcommunicationevolvedfromcultureanthropologyandsociallinguisticstudy.Theauthortriedtounderstandthecommunicationmethodadaptedbyacertaincultureofgroupmembers.Generallyspeaking,althoughethnographyresearchmethodhasbeenfocusedbyscholarsfrom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tudy,itstilldidnothaveanychanges.Althoughthereisnotacleardefinition,butaniceethnographyshouldcontainfollowingcharacteristics:first,itshoulddescribethefieldworkingenvironment,explainthemeaningofdailylife,focusonmicroprocesstohintanthropologyresearcherthattheyhavebeentherebythemselves.Second,itshouldshowthelinguisticabilityofethnographywritersbytranslatingthelanguageandcultureofanothernationandexpressedhismeaningtonativecultureandhiscontrollingtothemainbody.Third,itshouldendowcultureameaningofintegration.Keywords:Ethnography,CultureAnthropology,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ResearchMethod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1]大概是最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方法。其中ethno意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2];而graphy是绘图、画像的意思,所以,Ethnography的意涵便是“人类画像”,并且是一种同一族群当中人们“方向或生活”画像。也就是说,民族志研究是在描述一个种族或一个团体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并解析其与文化中的人、事、时、地、物各因素之交互影响过程。研究者必须“长时间参与”或以“一对一的访谈”方式搜集数据。重视他们原本的真面目,叙述他们如何行动、如何交互作用、如何建构意义、如何加以诠释等问题。其目的在发现他们的信念、价值、观点和动机等,而且要从团体中的成员观点,来了解这些信念和价值如何发展和改变。Wolcott分析民族志而发现民族志中心要素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作者使用描述并具有高层次的细节;2.作者非正式的叙说故事,宛如一个说书者;3.作者探究角色的文化事件及团体中的行为;4.作者描述每一个人日常生活;5.全面的格式是描述的、分析的和解释的;6.文章包含问题。[3]要提醒的是,民族志研究重视结构的动态过程之整体分析,而非游离的个别事实,是一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间的互动性研究,研究者需要实地参与、观察、纪录、描述,这有助于了解社会过程的内容及形式,也与化约式的实证主义研究切入点不同。所以有学者认为,综合而言,民族志研究是一项产品,也是一个过程[4]。就产品而言,它是研究的产物,典型的以一本书长度呈现;就过程而言,它是在团体中长期的观察,经研究者日复一日地观察人们的生活或与团体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研究行为的意图和文化共享团体的互动关系。文化人类学催动的民族志研究谈到民族志时,我们必须谈文化人类学家们。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民族志研究方法才这样广受关注。在20世纪初,里弗斯(Rivers)对民族志的初步论述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他说:“强化的研究工作,必须对研究的规模有所限定,还必须使研究深化。其最典型的做法是让(人类学者)在某个社区或四至五百人的社群中生活一年以上,同时研究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所有方面。在此社区或社群中,研究者能够对当地的所有人有所认识,能够研究当地生活习俗具体的体察,能够用当地话来进行调查,而超越一般的印象。”[5]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BronislawKasparMalinovski,1884-1942)对民族志研究方法更具有示范性的作用。他在西太平洋中的一群平坦的珊瑚岛——“特洛布里安德”(Trobriand)进行了为期两年(1915-6,1917-8)的田野调查。马氏常问一些十分无聊的问题,比如“你们在栽种的时候是把种子的芽端向上还是向下掩埋?”或者,“你们放棺材时是把它竖放还是倒放?”马氏显然不只令当地人不安,而且还令住在当地的其它白种人(传教士和殖民地官员)不安。为什么他问这么多细节?更“无聊”的是,马先生还满热衷于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且常参与特洛布里安德人的生产和社会实践、观看当地的仪式,他常和当地人去打鱼、下田、参加巫术的表演。有时马先生还当场把看到的事件画成图表,展示它们的组织。[6]不过,也许此时,马氏对他的调查研究方法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如他写道:“我看土著的生活离我自己的生活很远,对我来说没什么意思,他们的生活好像狗的生活一样无聊。不过,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我想我在做的事是令人荣耀的……我对他们的生活和语言很了解,如果我能把这些东西‘记载’下来的话,就会拥有很有价值的材料。我必须用心实现我的雄心,必须把语言和记录的材料搜集、整理出来,找寻研究当地妇女生活、社会表象等等方面的方法……”[7]他在1922年出版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oftheWesternPacific)一书中,马氏归纳了民族志方法的三条原则,即:“首先,学者理所当然必须怀有科学的目标,明了现代民族志的价值与准则;其次,他应当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主要是指完全生活在土著人当中无须白人介入;最后,他得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搜索、处理和核实他的证据”[8]。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调查经验告诉我们,要达到民族志田野工作的目标,有三条路径:1.部落组织及其文化构成必须以翔实明确的大纲记录下来。这一大纲必须以具体的、统计性资料的方式提供。2.这一框架应以实际生活的不可测度方面以及行为来充实。这方面的资料必须通过精细的观察,以某种民族志日记的形式来收集,而这只有密切接触土著人的生活才有可能。3.应当提供对民族志陈述、特殊叙事、典型说法、风俗项目和巫术程式的汇集,作为语言材料集成和土著人精神的资料。[9]多娜尔·卡堡(DonalCarbaugh)和萨莉·海斯廷斯(SallyHastings)把民族志研究归纳为四个阶段:[10]第一个阶段是确立研究主题及其基本取向。在此,研究者要评估自己对于文化及其表现形式所做的假设。例如,从事传播的民族志研究的学者,首先要确定传播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并且值得进行人种志的研究,并且确定该项研究应该聚焦于传播当中哪些方面。比方说,他们会进一步假设衣服是意义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也是一种传播的形式。第二个阶段是确定所观察的行为的层次和种类。在上述的例子中,研究者应当确定衣服的穿着方式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下一步,研究者应对其所研究的具体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化。在此,应该在文化本身所处的特殊语境内对具体的行为进行读解。例如,当你发现许多青少年爱穿肥大的裤子,你就会把它理解为群体内从众和接受意识的一种符号。最后一个阶段,研究者回头再看看他所运用的整体性的理论框架,用具体的个案来检验它。例如,研究者可以得出结论,肥大的裤子提供了又一个例子,证明文化群体中的成员会用穿着来建立一种共同的联系。民族志作为研究方法的弹性民族志方法研究资料搜集的途径相当丰富。常用的方法有参与观察、无结构性的访问和文件分析等,文件包括会议纪录、课表、日记、书信等;其它可用照片、录音(影)带,以纪录参与者的语言、交谈、行动和姿态等。因此民族志方法的数据来源包括说、问、视、听、感觉方面的,以搜集一般被认为是“主观的”、“印象的”、“轶事记录”的数据。马凌诺斯基曾主张民族志的调查必须包容三大类的素材:第一类是有关制度(institutions)和风俗的整貌概观,他通过所谓的“具体证据的统计法”加以研究。研究这一类素材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系列的图表,用以使研究者更方便进入社会中与习俗有关的活动。这种图表包含两个内容,它一方面概述社会活动的元素,另一方面指明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图表的基础是当地人讲述的情况和人类学者的观察。第二类资料则是对观察到的社会行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马林诺夫斯基把后者称为“日常生活的非思索性素材”。它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类学者的民族志田野工作笔记,或者是人类学者对被研究者的实际行为与理想规范的比较观察。第二类是第一类资料的补充,因为第一类资料局限于对人们认识中的制度、风俗与活动。第三类素材是一系列的民族志说明,以及对被研究社区的人们的叙说风格、典型的口语表述、民俗、巫术模式等的说明。马氏把这一类东西当成对被研究的“土著”的思维方式的描述。马林诺夫斯基强调,这三方面素材的搜集,有助于证明文化对活动的影响和个人对规则的操纵,以及这两个不可分隔的方面在被研究者思维中的位置。[11]民族志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质化研究,具有质化研究的许多特征,如搜集数据以软件数据为主,详细地记述人、地、物或谈话的内容,而不以统计的程序来处理。研究的主题不是操作变项,或验证假设、回答问题,而是探讨问题在脉络中的复杂性。从研究对象本身的架构来了解行为,外在的因素是次要的,质的研究者多用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方法,先进入研究对象的世界,系统地纪录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然后加以分析,并以其它的数据如学校的记事、纪录、校刊、照片等来补充,因此研究方法上是相当有弹性的。[12]如威利斯(Willis)整整花费三年时间,完成《向劳工学习:劳动阶级青年如何得到劳动阶级工作》(LearningtoLabor:HowworkingClassKidsGetWorkingClassJobs,1977)一书,专门关注逃学的劳动阶级青年。威利斯集中焦点研究一群大约有十二个男孩子的团体,而且他们都“不喜欢念书”、出身自劳动阶级、彼此关系密切、在他们学校中具有叛逆的文化色彩。威利斯采取参与观察、小组讨论、非正式面谈、日记等研究方法,可以将研究主体当作一个团体,可以视为各自独立的个体。威利斯从他们再两年就要毕业时岔入,从整个在校最後一年的时间,再跟随他们进入社会工作的前六个月时间。他的一部份研究方法,就是和这些男孩一起进入他们的班级及工作场所;当男孩在校读书时,威利斯访谈他们的父母、中学老师、高中老师、就业辅导员;当男孩们进入社会工作时,他则访谈他们的领班、经理、管理员。另外,威利斯找到其它五组年轻人群体作为对照组,分别是从同个学校、其他学校、混合不同阶级和学术的群体选取出来。整个研究也对该城镇和当地情况进行详尽了解。《向劳工学习》除了告诉我们书中的研究主体之外,也分析他们学校中的训练和控制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系统,了解这些主体的建构过程。这种方式和陪某个家庭一起看电视,也许一同相处一个半小时,基本上是非常不同的操作方式。[13]传播的民族志研究传播的民族志(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是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中演化而来的传播学的一门新分支,在此,阐释者试图理解的是某一文化或群体成员所采用的传播方式。德尔·海默思(DellHymes)被誉为该学派的创始人[14],他认为传播民族志学包含了两大特征:其一,它让我们注意到需要新鲜的第一手资料,需要直接考察语言在情境背景中的使用,以揭示适合于语言活动的模式,这些模式在单独的对语法、对人格、对宗教、对亲属关系及其他类似物的研究中是无法被揭示的。其二,它必须把一个社区(community)作为语境(context),把传播习惯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这样,任何特定的传播渠道及符码(code)的使用都是作为社区成员所依赖的共享资源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的。为了进一步指导民族志传播学的实践,海默思还提出了一个SPEAKING框架,用来考察和分析一个语言社区所采用的语言模式。SPEAKING是由八个英语词汇的首字母组合而成,而这八个词是海默思归纳出来的调查研究者在从事民族志传播学研究中应该关注的八个方面。它们是:1、背景(S,setting),包括物质的和心理的;2、人物(P,people),指的是参与者;3、目的(E,ends);4、行动次序(A,actsequences);5、基调(K,key);6、工具(I,instrumentality),指传播渠道;7、规范(N,norms),包括行动规范和解释规范;8、类型(G,genre),指传播的种类。[15]盖瑞·菲利浦森(GerryPhilipsen)归纳了传播的民族志研究的四条假设。第一是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创造了共享的意义。他们所采用的符码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第二,任何一个文化群体内的传播者必须协调他们之间的行为。换言之,传播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秩序或者休系。第三,对单个的群体来说,意义和行为具有特殊性。换言之,它们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第四,不同群体的行为和符码模式各不相同。不仅如此,每个群体在理解特定符码和行为时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16]菲利浦森在对芝加哥南部一个叫做Teamsterville的工人阶级语言社区进行长期的考察后发现,那儿的人在进行说服他人的传播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最重要的传播手段——谈话——并不是在所有的场景或语言社区中都会起同等的作用,或者具备同等的价值。比如在该语言社区,普通成年男子相互之间多通过谈话来进行沟通、理解与说服,因为他们之间的地位相近。不过,对于那些地位低于他们的人,如妇女、孩子以及一些从贫困地区来的经济地位不如他们的人,他们则较少采用谈话方式来进行说服,相反,他们更多地是通过一些动作之类的非语言传播方式来传递信息或命令。而对于那些地位高于他们的人,如自己的上司或从一些富裕地区来的经济地位高的人,他们也同样很少直接通过谈话来进行说服,较多的是通过第三者来传递相关的说服信息。该研究说明,同样的传播实践在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群体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而这种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说明传播实践所具有的独特性。[17]哈默斯利和阿特金森认为,民族志研究“只是一种社会研究的方法——尽管是一种不平常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广泛的信息资源。民族志学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参与人们的生活,他们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情,倾听人们说了些什么,并且提出问题,实际上,他们是在收集一切可以收集到的数据来解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18]采用传播的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学者们往往得花上一年甚至是数载的时间,追踪一个选定的观察群体,同他们一起生活。例如,和他们一起看电视,讨论节目内容,讨论他们看电视的方式,以及电视在家庭中的作用等等。研究者将以尽可以在不干扰甚至尽可以不让对方觉察的情况下,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言一行。这些采访的记录副本是以后进行分析的原始数据,并往往在公布的研究成果中会附带摘录。霍格特的《文化的用途》就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早期的民族志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民族志的研究将目光聚集于电视受众,成为一种典型的受众研究。布伦斯登(CharlotteBrunsdon)和莫利(DavidMorley)在1978年在早期对英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举国上下》(Nationwide)的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性。[19]1975年至1979年,莫利完成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举国上下”的电视观众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受众对电视讯息特定的诠释和其社会阶级或阶层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依据霍尔的观点,莫利通过“举国上下”的电视观众研究试图证明:意义产生的过程,有赖于电视讯息和观众的社会结构。莫利把研究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为了勾画出主导性阅读的“首选”意义是如何受提供者所使用的编码、习俗以及节目中的声音、图像的影响,在夏洛特·布伦斯登的协助下,他根据霍尔的编译模型,对抽样的文本进行了分析。第二,一旦确定了喜欢阅读的文本,他就向被试验者播放这些录像带,并让他们对观看的节目进行讨论,这两个部分的目的是为了证实阅读的变化有它的社会基础。通过研究,莫利发现,多数电视观众对“举国上下”电视节目的解读证实了霍尔模式的假设,即阶级立场决定解读。比如文科大学生和师范院校学生组,其解码处于“支配立场”和“协商立场”之间,而店员组则为“对立立场”。但是也有一些观众组的解读无法用霍尔模式解释,例如黑人继续教育群体和工会管事都使用了对抗性的思维方式,认为“举国上下”节目对工人阶级持有偏见。黑人学生非常内向,认为节目与他们关心的事情不相干;而工会管事则积极地评论,以工人阶级激进的眼光看待该节目。同样,在那些采取支配性方式的观众中,也有很大差异。如中产阶级的银行经理组与工人阶级的学徒组,他们的解码立场都处于“支配立场”,这种完全一致性的解码立场出人意料之外。莫利对此的解释是:受众的解码立场虽然由社会和阶级背景的结构性因素决定,但这种决定不是直截了当的。莫利认为银行经理组之所以采用“支配立场”来解读是与他们的保守主义的政治立场正好和“举国上下”电视话语的保守立场不谋而合;而学徒组也采用了“支配立场”进行解读,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毫无批判、全盘接受的“民粹主义”思维的支配。美国学者柯克·约翰逊的博士论文《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约翰逊在印度进行了两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一个离那个小镇较近,另一个相对遥远),他采用了适合田野情况和本主题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他深入地洞察乡村的生活。他的研究探讨的是印度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电视在不断变化的景观中所起的作用。它探究了村民们的生活并研究了电视对他们的抱负、理想、亲情和传统的影响。它试图了解电视在这些乡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由于重视的是真实人物的生活和他们的意见而不是一连串的数字和资料,村庄是在它们与电视的正在演变的关系以及电视在社会变迁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的语境下加以描述的。[20]1982年《人类学年鉴》发表马尔库思(GeorgeMarcus)和库什曼(DickCushman)名为“民族志作为文本”的文章,他们运用文学批评对故事的梗概(plot)、观点(pointofview)、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内容(content)和风格(style)的划分和分析法,对民族志的写作法进行全面的研究。他们作为一种现实主义的作品的民族志,具有如下九个方面的特点:1.叙述结构。传统民族志(现实主义民族志)中最典型的叙述结构的特点是“全观性”(totality),其写法是:先把文化或社会作横切面的切割,然后用功能关系的理论把它们联系起来。2.民族志作者在文本中的角色。为求客观,早期的民族志作者常不用第一人称来讲述,他们不说“我看见某人做了某事”,而是说“某人作了某事”。这种做法产生两种互相矛盾的效果:一方面作者让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使读者不知到在田野作业中人类学者的知识与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之间的关系。3.被研究者的共性。因为以前的人类学者十分关心把社会—文化当成整体的研究对象,所以研究者个人的性格和特色总是被压制或消除,好像他们只有集体的特同特点或民族性(nationalcharacter)。这一做法旨在彰显科学性和现实性,但也减少了民族志的可信度。4.田野作业经验的构成。为求研究成果权威性,现实主义民族志一开始就重视对田野作业的条件和经验作出交代。有时,为了使人觉得民族志很反映现实,人类学者故意说自己的研究有局限性等等或这在前言、后记、脚注中提及作者如何经历某事等等,他们大部分还喜欢制作一些图表、照片、地图,以便表现他们“去过调查地点”。不过,由于他们偏向把他们的作品看成“科学论述”,因此在书中田野工作者的经历所占的篇幅极少。5.日常生活情景。现实主义民族志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情景十分重视,他们常花很大篇幅去描写某个事件。这种做法间接地表现人类学者与他们的被研究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它也是人类学者把自己的概念贯穿到描述中的途径。6.当地人的观念的表述。写游记的作家在描述文化的时候,会较直接地把自己的观感写出来。相比之下,人类学者不愿意说他们写的是自己的看法,而总是说某看法是被调查社区的人的想法。在马林诺夫斯基时代此做法的表现是主张当地人的观念即为功能的观念的看法。后来,弗思(RaymonFirth)十分强调“让当地人讲话”。到列维—斯特劳斯那里,“当地人的观点”成为他的思维结构论的一部分。7.具体素材的推知法。虽然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是在时空上十分局限的社会中展开的,但是人类学者总是强调把具体的事例推向具有理论意义的结论,对具体事例的描述停留在它们所能代表某种“典型性”(typicality)上,而并不进入所研究的具体事例的细节。这种做法不仅使作者从现实中分离出来,而且还使被研究的社区游离到理论的相关性之外,使民族志成为与作者和社区无关的论述。8.术语的润饰。在处理学术术语与描述的关系时,传统民族志作者用一些特别的术语来表现他们是“专家”以及与一般的作家的差异,同时又试图避免采用太多术语而使他们的描述显得不现实。因此,他们不得不在术语和描述之间找寻平衡点,但有时常常力不从心。9.被研究者的概念和言论的注解。民族志作者对被研究者所用的方言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有的甚至并不掌握足够的词汇。在民族志中,作者往往避而不谈自己的语言能力。他们在文本中对被研究者用的概念加以注释,以体现自己的作品的“现实性”,但他们闭口不提自己对被研究者的语言掌握程度,这使人怀疑他们的解释是否符合实际。[21]与对现实主义民族志的重新思考同时,人类学界出现一股对民族志作出新实验的潮流。正如马尔库思和库什曼所言,这一潮流的基本特点有三:一是把人类学者和他们的田野作业的经历当作民族志实验的焦点和阐述的中心;二是对文本组织的有意识的组织和艺术性的讲究;三是把研究者当成文化的“翻译者”,对文化事象进行阐释。换言之,民族志实验不仅是关心人类学者的“自白”,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对自身所处的文化场合和文化碰撞进行阐述。这种有意识的文化反映,以吉尔茨的解释人类学(interpretiveanthropology)为先导,并主要采用三种表述形式:(1)传达异文化的经验:个人、自我与情感;(2)叙说世界历史的政治经济过程:大体系里的可知社区;(3)人类学回归于文化批评。[22]“实验民族志”这一概念的出现,为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认识论的本体提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那就是,人类学的描述(即民族志)到底是有关“真理”的探讨还是一种文学或“故事”的讲述?实验民族志作者和评论者认为,不仅民族志的描述的对象受制度的制约,民族志的写作本身也受各种社会—文化力量的影响。用实验民族志的提倡者克利福德(JamesClifford)的话说:“民族志的写作至少受如下六个方面的决定:(1)从场合上讲,民族志是社会场景的产物并创造社会意义;(2)从修辞角度看,民族志使用表述的惯例并为表述的惯例所利用;(3)从文体发生学看,民族志一般与小说和旅行记有差异;(4)从政治上讲,(民族志作者的)表述文化事实的权威是不平等分配的,而且不时受到反驳;(5)从历史的角度看,上述的惯例和制约因素是不断变化的。”[23]克利福德认为,由于民族志的创作受上述惯例的影响,因此它只是一种“部分真理”(partialtruth),或甚至是一种民族志故事(ethnographicfictions)。可以认为,实验民族志的产生的基础就是对民族志的“部分真理”的认识。实验民族志作者因为看到民族志受社会氛围的制约颇深,所以主张人类学者在进行社会—文化描述中主动地反映社会氛围,并主动地利用民族志表现人类学者对意识形态的批评和对文本艺术和诗学的讲究。传统的社会人类学者到远方去实施田野作业,为的是在那里寻找有关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科学理解,而实验民族志作家却偏重视从远方文化中寻求本文化所缺少的文化形式;前者把非西方文化当成人类文化的基本形态(elementaryforms)加以研究,而后者则把它们当成西方文化的替代形态加以尊重;前者是一种分析(analysis),而后者重在“文化展示”(culturaldisplay)。因此,有人在民族志和实验民族志之间划一条分界线,把前者当成追求“科学”的人类学,把后者看成追求“艺术”的人类学。[24]总体说来,民族志研究方法虽然已经受到包括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这一研究方法尚无法解决长期以来十分困扰的人类学者的问题,[25]那就是:其一,我们到底有没有办法全部真实地反映社会—文化现实和真相?研究者集各种角色于一身,这种专业素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具备的,而且研究者如何去除偏见和预设,摒除前概念、事先了解,以客观来解释主观的经验和感受,都有待继续研究。其二,反映了真实的现象以后又可以作什么?能不能建立一种具有通识性的理论体系?民族志重在观察自然的情境,浸润其中,忙于描述和分类,捕捉情境的立即性和瞬间性,容易忽视过去和未来的因素,而且偏于“小宇宙世界”的分析,昧于研究结果的脉络,陷于非历史和非结构的弊端。民族志研究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工作,研究者集观察者、访谈者、记录者、分析者的角色于一身,个人就是全部的研究工具,缺少团体的共同评价,研究结果多属地方化的个案研究,使用自己的参照架构,偶尔研究共同的研究主题,也大部分是内省的,这些特质都阻碍了理论的建立。民族志研究方法未来有何转变,目前还没有一下定论,不过一部“好”的民族志应该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应该通过描写田野工作环境,解说日常生活的意义,关注微观过程来暗示人类学者“曾身历其境”;其次,它应该通过对异乡他族的文化和语言进行跨越界限的翻译,显示民族志作者的语言功底,并表现他对土著文化的意义和主体性的掌握;第三,它应该赋予文化以整体观的意义。[26]注释:[1]Ethnography国内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民族志学”、“民族志方法”、“田野志”、“人种志方法论”或者“民俗学方法论”。[2]陈向明著:《社会科学质的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2年版,第33页。[3]Wolcott,F.(1997)EthnographyResearchinEducation.R.M.Jaeger(Ed)ComplementaryMethodforResearchinEducation.Washington,DC:AERApp.328.[4]Wolcott,F.(1997)EthnographyResearchinEducation.R.M.Jaeger(Ed)ComplementaryMethodforResearchinEducation.Washington,DC:AERApp.328.[5]H.Rivers,“ReportonanthropologicalresearchoursideAmerica”,ThePresentConditionandFutureNeedsoftheScienceofAnthropology,Washington,(1913)P6.[6]王铭铭文: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125-139页。[7]BronislowMalinowski,ADiaryintheStrictSenseoftheTerm,London(1967)pp.158-159.[8][英]马凌诺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9][英]马凌诺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10]转引自[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228页。[11]参见[英]马凌诺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之引论部分。[12]rec.htps.tp.edu.tw/edumaker/3%AA%C0%B7|/91.03.20%ABU%A5%C1%BBx1.doc王碧晖文:俗民志研究。[13][澳]GraemeTurner著:《英国文化研究导论》,唐维敏译,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14]1964年,在《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Anthropologist)的一期特刊上,海默思指出,当时已存在的诸如“民族志语言学”(ethnolinguistics)及“社会语言学”(socioliguistics)等名称已经无法表达这一新领域的全部内涵,于是提出了“传播民族志学”这一新名称。[15]转引自常燕荣、蔡骐论文:民族志方法与传播研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第2期。[16][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17]蔡骐、常燕荣文: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的理论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3期。[18]转引自[英]戴维·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19]D.Morley,The“Nationwide”Audience,London:BritishFilmInstitute,1980,p.111[20][美]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21]GeorgeMarcusandDickCushman,“Ethnographiesastexts”,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1982.11:25-69,第30-7页。转引自王铭铭: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132-133页。[22]参见乔治·E·马尔库思,米开尔·M·J·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5章。[23]JamesClifford,“Introduction:Partialtruths”,JamesCliffordandGeorgeMarcueds.,WritingCulture,California,1986,p.6.[24]参见:RobertAunger,“Onethnography:Storytellingorscience”,CurrentAnthropology,Vol.36,No.1,1995。[25]王铭铭文: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138页。[26]乔治·E·马尔库思,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7页。

素描社团活动总结篇10

关键词: 南朝 《乐府诗集》 吴声歌曲 江南文化

《乐府诗集》收录南朝乐府四百多首,以“清商曲辞”类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其中吴声歌曲存于卷四十四至四十七中,《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成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1]吴歌的产生地是六朝都城建业及周围一带的江南地区,因这一带被称为吴地,所以其民歌就称为“吴歌”。吴歌共有326首,占据了南朝乐府的大部分篇幅。

吴歌以江南地区的自然风貌、生活场景和风俗人情为主要创作对象,风格清丽淳朴、婉转缠绵,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以往学者多关注南北朝民歌的异同、民歌中的女性意识、吴歌的歌谣特征等问题,对江南文化的关注不够,兹立足于吴歌的创作背景,由江南民俗风情和生活场景写起,总体观照吴歌体现出的文化生活,并揭示其中的社会因素。

一、江南生活之景

历代文学作品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很多,至南北朝,出现了以描绘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民歌,即吴声歌曲,吴歌运用吴音、作于吴地,反映出南朝时最广阔的江南生活面貌。

(一)采桑绿水边

吴歌中出现大量描写蚕桑的词语,例如采叶、春蚕、养蚕、络丝、怀丝等,足以表明桑蚕业的盛行程度。

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社会里,蚕桑作为女子必须承担的一项家庭劳作,它并不比男子的耕种容易轻松。“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子夜四时歌・夏歌》十七)、“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子夜四时歌・夏歌》其七)等诗句直写女子的辛苦,女子入春就开始工作,直到桑叶落尽、夏天到来,蚕务才算真正完成,然而当桑蚕工作好不容易完成了,她们仍然要为了生计紧接着完成其他工作,人民生活实属不易。

其他如“闻欢大养蚕,定得几许丝”(《华山畿》其二)、“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子夜四时歌・春歌》其八)运用双关手法以蚕丝谐音喻爱情相思等,都是蚕桑业在江南盛行的例证。

(二)万户捣衣声

古代女性不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她们的热情和才华很大程度上都寄托在女红上,女红是她们智慧、勤劳的象征,因此在桑蚕业发达的江南一带尤为受重视。

古代的织布技术并不能与现代相比,有的诗歌反映了织布难的问题,如《懊侬歌》第一首:“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女子为了缝制衣裳,十指都被针扎破了。《古今乐录》记载此为晋石崇绿珠所作。石崇、绿珠为高官富贵人家,织布尚且艰难如此,寻常百姓家更是比之不及。古代女性常常在秋天为丈夫做衣服,这其中蕴含妻子对丈夫深深的爱意与关怀,例如《子夜四时歌・秋歌》其一:“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和《子夜四时歌・秋歌》十六:“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女子为了让丈夫有衣服御寒,连夜赶制衣服,要不是夫妻和睦恩爱,妻子又怎么会愿意为丈夫夙兴夜寐、靡室劳矣?

(三)江南可采莲

由于江南独特的水乡环境,采莲等水上劳动十分普遍,是江南传统的劳作之一。子夜歌有一些诗描写了采莲生活的明丽场景,如《子夜四时歌・夏歌》其八:“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开篇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她踏着月光下水采芙蓉,通过对她生活的侧面描写,一副慵懒俏皮的小儿女情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有一些表达了追求爱情的愉悦心情,如《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这便多了几分闲愁,少女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当她乘着木舟在湖中采莲时,心思依然离不开心上人,三三两两的情思飘散在莲子间,显得动人而可爱。

吴歌采莲诸曲广泛地体现江南女子的温柔可爱,她们的娇媚多情正与湖水、荷花、木舟、莲子等优美的意象相辅相成,表现出江南女子不同于北方坚毅勇武之风的窈窕明丽之美。

二、江南情感之貌

中国古代女性受封建礼教束缚,少有人身、感情的自由,历代士大夫文学对爱情主题也少有提及。然而,民歌作为流行于民间、反映人民生活的俗文学,必然对婚恋生活有所反映,吴歌在内容上同样离不开感情生活,即所谓“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一)相悦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见如故、两情相悦,这样的感情总是最令人欢喜,吴歌对此有不少表现,如《子夜歌》十九:“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恋爱中的女子总是处处都为对方着想,情人愁容满面时,她不禁烦恼,情人喜笑颜开时,她随之欢喜,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或嗔或喜的少女形象。又如《子夜歌》三十一:“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描绘了男女二人晚间嬉笑的场景,清新明朗的氛围正与两人和谐美好的感情交相辉映,一人谱曲一人吟唱,意境高远,竟不似寻常百姓之乐,而有书香之家赌书之意,表达了情人间的琴瑟和谐之情。

(二)情变

感情向来因捉摸不定而具吸引力,欢爱的时候变化莫测会给人以新鲜感,但是当心上人变心,美好就变成了苦涩。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变心的总是男子那一方,而造成广大妇女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既有封建礼教对女子的禁锢与束缚,又有女子对爱情婚姻的坚定和忠贞。吴歌对这些被抛弃的妇女多有描写:《子夜歌》十八:“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懊侬歌》其六:“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欢负情人,郎今果成诈。”两首诗女主人公的遭遇恰如《诗经・氓》中的女子,夫妻之间起先总是言笑晏晏,情至深处信誓旦旦,但最后即使女子并无过错,男子还是二三其德,另觅新人了。

(三)反抗

吴歌多处表现了人民反抗意识的复苏,因时代局限,女子常常只能以死向封建礼教提出挑战,但这既是对旧道德的控诉,又是对美好情感的坚决追求。

诗歌中多有反抗意识的内容:“未敢便相许,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华山畿》其五)、“懊恼不堪止,上床解要绳,自经屏风里”(《华山畿》其六)。将两首诗连读可视作一首简短的叙事诗。诗歌以女子口吻自述,又如与情人对话。女子无意间得知了家长对她和男子感情的反对态度,在“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下,她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用自杀捍卫了自己的感情。

尽管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她们的背叛仍旧不能彻底改变悲剧的命运,但她们发出了女性抗争的呼声,充满了进步色彩。

三、江南社会之风

吴歌产生于南朝,受到南朝社会环境的影响,显示着南朝独特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南朝社会的各个侧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江南一带是吴歌的发源地,且又是南朝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地区,因此吴歌表现最多的便是江南地区的社会百态。

(一)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吴歌的影响重大。吴歌作为民歌,本身描绘的内容应该是相当广泛而丰富的,但是在它采集、流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当下多情歌、少美刺的诗歌面貌。

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构,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只不过汉代统治者是为了“观风俗,知薄厚”,“而南朝统治者采集民歌则完全是为了满足其纵情声色的需要”[2]。宋齐间,汉魏清商雅乐的曲辞已陈旧,统治者便以自己的好尚采集南方民间的新声歌曲,吴歌由此兴起。至梁陈,统治者们已不满足于采集民间恋歌,转而进行创作,著名的如梁武帝所作《子夜四时歌》,简文帝所作《乌栖曲》、《采莲曲》等。又如《桃叶歌》、《团扇郎》等皆为统治贵族所作,如《团扇郎》其一:“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团扇郎》其六:“白练薄不著,趣欲著锦衣。异色都言好,清白为谁施。”南朝士大夫喜爱手执白团扇,并将诗词名句书写于其上,多借此作为爱情的媒介。这两首诗中出现的“七宝画团扇”、“白练”、“锦衣”一般不会出现在寻常百姓家,而且歌辞文雅,实为上流社会所作。此类拟作便杂然吴歌之中。

自魏朝以来,九品中正制大行于世,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统治阶级“征歌逐舞,弄月吟风……世代簪缨、锦衣玉食,本不知世间有疾苦事也”[3]。他们对反映社会弊政陋习、讽刺统治阶级腐朽、描写人民生活艰苦等一类诗歌一律不感兴趣,这便使得吴歌无论是从采集还是拟作而言,大都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大量恋歌是以流传。

(二)经济环境

吴歌的兴起与发展,与江南地区充裕的经济条件有直接的关系。

南朝虽朝代更迭频繁,但每一王朝统治时期有时局安定的时候,因各个王朝对经济进行了大开发,南方人口大量增加,且吴歌产生于京畿地区,经济发达更盛于四方,“在这样繁华的大城市里,民间歌谣繁盛是很自然的事;歌辞也必然多城市生活的反映”[4],许多商旅诗便是明证:“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还有二千在”(《懊侬歌》其三)、“长樯铁鹿子,布帆阿那起。诧侬安在间,一去三千里”(《懊侬歌》其八)。地名“江陵”、“扬州”,船只的“长樯”、“布帆”和行驶路程,无一不显示着与经商活动的种种联系。也有描绘商人出海场景的诗歌如《欢闻变歌》其六:“驶风何曜曜,帆上牛渚矶。帆作子张,船如侣马驰。”详细地描写了商人的所见所感,两个比喻生动活泼,使读者如临其境。商人在城市间的互通有无中促进了城市贸易活动,加快了城市的商业化发展,诗歌从正面体现出了商业活动的繁荣。

(三)文化环境

文化氛围对文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南朝乃一声色社会,崇好女乐……而民歌风情小调,本与女乐相近”[5],因此吴歌本身极为上层社会喜好。而且,南朝政局黑暗,人君忌才好杀,文士们对时政世务尚且不论,更不用说对吴歌这类言情绮靡乐府有所非难和制裁了。

魏晋好法术,兴玄学,东晋佛教复盛,至南朝思想混杂,而儒教则渐趋式微。没有了传统儒家的礼法约束,南朝风气较之以往不可谓不开放自由。吴歌有一些情诗写的直白大胆,如《子夜歌》十七:“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又如《子夜歌》二十四:“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罗裳易飘r,小开骂春风。”两首诗语言朴实自然,直抒对恋情、恋人的呼唤,表白大胆直率,足以见得南朝社会的开明与自由,对男女恋情的接受与包容。

当是时,城市居民正处于“桃花绿水之间,春风秋月之下”,度其爱恋生活,发为情词艳曲,自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任情而动,恣意而行”的浪漫民歌便在此种风气之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了南朝一代的代表性文学。

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虽值乱世,但南朝政权偏安江南尚得一息安宁,南方地区因此得到长足发展,吴歌便在这种情形之下流行起来。吴歌不同于馆阁文人的歌功颂德、迎合统治者的诗作,它是活泼清新的,是来自于民间的诗歌,它继承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全面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是人民生活、情感的最真实反映。郑振铎先生说:“(吴歌)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性灵摇荡’……富于家庭趣味。”[6]诚然,吴歌朴实自然、清新明丽,正是因为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真实而简单的叙述,才使读者体验到江南人民的生活百态、江南人家的生活趣味。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639.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

[3][5]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04,200.

[4]杨生枝.乐府诗史[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