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02:23:10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1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份工作总结。为了让您在写工作总结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贸公司销售工作总结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外贸公司销售工作总结模板1__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原材料成本增加,税率大调整,人民币不断升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贸在__年显得尤其艰难。忙忙碌碌的一年眼看又要过去了,又到了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了

一、回忆过去

1.对新销售区域的拓展。

以越南市场为重点开拓市场,培养了3个新客户,到__年底止,总计销售金额为28万美金。从__年1月起,一共9个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客户建立了商业合作关系。

2.注重品牌意识。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品牌力量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__年成功把三锋品牌产品销售到斯里兰卡,就目前来说,销售情况良好。

3.对老客户的优质服务。

重点为乌克兰客户__和意大利客户yy的跟踪和服务。__在__年销售金额总计为32万美金,面对__年欧洲对eu2标准的实施,历时6个月,25cc汽油锯问题现也得到了解决。

二、总结现在

1.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无论是公司的主打产品电链锯汽油锯还是小打小闹的冲钻角磨,质量投诉此起彼伏。这对销售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再者,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过长,就产生了老产品不成熟,新产品又不敢推荐的怪现象。

2.跟单工作的艰难。

按照公司以往的生产周期,一般为30-35天。以__年来衡量,远远超过这个周期。我们的推迟交货,直接影响到客户的销售计划,这对公司的信誉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每每到发货时,不是这种机器少一台就是那种机器少两台,不仅对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客户那边更是不好交代。

三、展望未来

海外市场的开拓没有终点,__年对于__年来说只是起点。在摸索和经历中慢慢成长,而新的一年每一项拓展工作都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市场是残酷的,__年必将是我更加兢兢业业工作的一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__年注定是狂风骤雨,那么请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坚信,在拓展海外市场上,我们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地销售我们的产品!

做这个轴承销售工作整整三个半月了。今天在这十月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时刻,对自己工作做个总结,回顾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做好以后的工作。

从七月十五号我进这个工厂,自己就显得有些急躁,电脑老是掉线,注册个网站要注册好几遍,不过这个时候自己是努力的,很想多注册一些免费平台,多个渠道找客户。期间自己也对轴承做了大概的了解工作,除了轴承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外,还包括轴承的分类和代号等。另外在上班之外的时间,自己也把公司的样本做了详细的一遍的学习,知道公司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范围,还把样本里面的英文自己也看了一遍,算是对自己在行业相关英语方面的学习吧。其中发现了一点错误,好在错误不大,当然也是常见的,或许我吹毛求疵了一些,还是觉得不够完美。我太追求完美了。这个时期,我觉得欠缺的还是系统的记忆和巩固吧。因为,之后,自己加的轴承群等,出现一些询价的,那些轴承型号很多很怪异,有时候自己记不住是哪一类的,有些知道是哪一类的又看不懂后面带的符号的意思。感觉自己知道的怎么还是那么少。

平台注册多了,就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平台不是会员不能产品信息。有些注册的时候,地区选择里面根本就没有中国。对于这一类不能用或者不好用的网站,就摒弃掉了,不再用了。而且,我发现这些网站也很烦人的,只要在他们网站上注册信息,就会收到广告电话。这个阶段,我选取了几个比较好用的网站。每天不至于很没有目的。这些网站有专门的国外贸易平台,也有我国的外贸平台,当然,都是免费会员。免费会员能看到的信息很少,不过,长期下来也积攒了一些,有给他们发邮件,但是都没有回音,石沉大海了。不过,想想也很正常,我们自己公司收到广告邮件也是不会回的。自己也在一些平台的里学习一些外贸知识。与其说学习,不如说是巩固知识。有时候自己也可以用学过的理论回答一些问题,帮助能帮助的人。这样做不但自己的知识可以和他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也可以赚取一些网络虚拟金钱,可以设置签名什么的,这样,以后走遍到处都会有公司的足迹了,是一种活的、会动的宣传吧。其中有段时间收到的询价还是较多的,不知道为什么都是下班以后,通常是在下午六点以后。要求报价的,我就说等到第二天经理来了,尽快给他报价。但是客户也会问一些专业性的东西,不回答吧,觉得不专业,回答吧,回答错了更不专业了。此时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报价不会,产品知识根本不知道要学些什么才是很使用的。急啊。

外贸公司销售工作总结模板2回首这一年的销售历程,我经历许多没有接触的事物和事情;见识了很多从未见识过新鲜;似乎从一开始,新年带来的一切都是新发展、新要求,摆在我的眼前,昂首只能选择前进。

总体观察,这一年对我取得长足进步;不论与客户的谈判,还是销售经验与新客户的接洽工作,都在不断进步中。

理想中我的品牌战略:首先,我司是专业生产汽车制动泵类配件,制动泵是我们的的一项,因此在制动泵方面,尽量使用自己的品牌;其次,一些大型经销商会坚持用他们自己的品牌结合我们的产品打入市场,但是我方仍应想方设法将__品牌进入产品中;再者,品牌的打响是靠稳定的'质量在市场的推广而建立的,就好比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认识的优质品牌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导,人们知道喝饮料首选什么、什么牌子,买运动鞋看的更多是什么牌子,手机要买那个牌子,电器产品还是这个牌子的质量更好些,就连买本土轿车都得先看看厂商的国际合作伙伴是日本的还是欧美的,由于那些的质量优越,人们就会潜意识的相互之间宣传;另外,我们公司如今外协采购外销的规模在逐渐增大,针对外协产品我们应该杜绝用自己的品牌而影响自己__品牌专业制造制动汽车配件的形象,我们考虑的是长远的战略眼光;最后,对企业的不断宣传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品牌的长远效益。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格局的深化稳定和产品技术含量的节节提升,如何有效拓展世界各地的市场份额应是我们的首要问题;如今我们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紧接着我们有在伊朗成立分公司的想法,其一切都是为了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对当地以及周边市场的有效管理;我们也不能忘记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推动,有效地管理好每个区域的客户与我们之间的友好和长期合作的关系炙手可热,我们要掌握产品优势的主动权去获取市场而非等客户来找我们!

1、东欧地区:目前俄罗斯市场仍是空白,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关税、运费等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进一步努力的降低产品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是进军俄国市场的首要问题;出现一点危机的市场是立陶宛,由于价格问题,我们在和一个大客户出货时候产生了分歧,若能在20__年顺利解决价格问题,销售份额将有保持或者提升;东欧市场较好的是波兰市场,目前虽然只有两个客户,但是20__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18万美元(卡玛斯外协为主);东欧市场另一福田是土耳其市场,虽然20__年跟我司贸易的客户不如以往那么多,但是市场前景较好,尤其是大客户的锁定以及小客户的推动,有望我司产品在该地区取得更大发展;

2、西欧地区:意大利和德国市场在20__年发展稳定,希望通过新厂房的规模和展会、拜访等品牌推广,赢取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份额;英国市场目前只有一个客户,但是由于助力器和硅油离合器水泵问题,今年贸易额不仅一般而且助力器的退货给我造成较大损失;此外经过20__年对西欧市场的了解,发现该市场要求质量高,价格要适中,在西班牙、法国新车较多,即使开发新产品,市场的持续能力也不高;基于此,我个人认为西欧地区市场策略,如何锁定关键大客户成了首要任务,比如说意大利的LPR,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达到他们的性能要求,就应当全力配合客户,从长远利益角度考虑,率先占领市场份额,然后推动价格的提升;

3、现行和客户的联系过程是:前期谈判工作(邮件交流、核对询价单和报价、价格的确认和所寄样品的确认、产品标识、付款方式的商定、订单的生产)下单前的待办工作(包装内盒、外箱唛头、内盒不干胶内容)生产中的联络(交货期的反馈、与生产部的协调工作)发货前的联络(船公司的联络与船期的安排、物流的管理)发货后的联络(货款的回笼问题、单据的邮寄或者银行交单)再次联络(新订单的谈判);

4、非洲片区:单分开南非市场,我们非洲市场仍不理想;目前销售区域仍是集中在埃及和突尼斯,建立贸易关系的有3家,20__年有销售来往的只有两家,其中一家埃及大客户因为付款方式无法达成一致而取消大约30万美元的订单;但是埃及另一客户的贸易额由去年的一万多美金增大到近7万美金;突尼斯客户的贸易额也由去年的六千多增到一万美金;随着我司产品在市场的布局成熟与质量的提高,坚信能在北非市场有更大份额;

5、南非片区:目前南非市场客户共计5家,由___公司负责管理销售区域,我司监督;目前主要区域在约翰内斯堡,然后在德班和开普敦各有一客户;现行主导销售产品是制动分泵;销售额由去年的不到8万美金,增加到今年的18万余美金;初步预计20__年销售额达到28万美金,并向30万发出挑战;

6、中东市场:20__年有贸易来往的中东客户(阿联酋、伊朗、以色列)共计11个客户;20__年公司产品销售额5万余美元,外协产品销售额12万余美元,在业绩上都高于去年的产值;随着伊朗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司起亚PRIDE总泵和分泵将以主打产品进入该市场,同时争取通过明年的展会或者拜访,扩充日本车系列产品在中东迪拜以及周边国家的市场份额;

7、客户样品:对于客户所寄和给的新样品,我认为我司应该首先对其进行筛选,不能是汽车配件的样品我们就接受,如果数量、市场、利润不是很理想,就立即放弃,过多精力的分散,其结果必定是得不偿失。

外贸公司销售工作总结模板3转眼间,我的__年外贸业务员生涯已经接近尾声,在新一年来临之际,回想自己一年__年外贸业务员多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有过喜悦,有过兴奋,有过苦恼,有过忧郁,有过怀疑,苦辣酸甜都经历了和在经历着,没有太多的感慨,没有太多的惊喜,多了一份镇定,从容的心态。

在这__年外贸业务即将结束,新的工作阶段就要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需要坐下来认真的思考一下,需要很好的进行总结和回顾。总结过去__年外贸业务员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阶段工作更好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__年一年来,我作为一名外贸业务员,一直负责外贸的单证及货款回收的工作。具体外贸工作如下:

一、跟货代联系订舱。

1、制作托书,托书上注明出运港,目的港,品名,件数,毛重。

2、索要进仓地址(送货通知)。

二、制作银行交单所需单证

1、根据合同制作商业发票和装箱单。

2、和货代确认提单。

3、到商检局做产地证。

4、根据信用证要求制作所需单证。

三、银行交单。

如果可以押汇,准备押汇合同,申请书,出口合同,待银行审核信用证无误后办理相应的押汇手续。

四、核销。

核销单使用和收回时一定要做好登记,以防丢失。要及时做单证收齐,检查是否有到期未收回的核销单和漏开的出口商业发票。

跟单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在工作中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持仔细,仔细,再仔细的的工作态度,因为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的每一个失误都会带来非常多的麻烦和损失,例如我们在确认产地证,提单的时候出现失误,就会给公司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我们在做跟单时出现数字上的错误,那么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

为更好的做好跟单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确认单证方面。

我们一定要了解到单证对客户的重要性,可能在我们看来一个不起眼的错误到了我们客户那里将是一个非常的麻烦,甚至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正常提货,所以也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如:确认提单时需注意:出运港,目的港,客人的名称地址,通知人,发货人,件数,毛重(不要显示成了净重。,体积,逐字核对。

提单确认好后,待货物报关放行,装船开航后。让货代寄提单。需要付款买单的,先让他们开具发票,传真过来,凭传真件付款,寄单。

2.在做箱单方面。

在我们得到产地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箱单,做好以后先放好,在给客户寄单证以前每天检查几遍,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免失误率。

3.对货款及单证,货物的跟踪。

我们每发走一批货,寄走一套单证都要及时的跟踪直到收到客户的货款,才算是完成了这一票的跟踪。

跟单是一份细致的工作,由不得半点马虎,一点点的差错可能就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一个新的销售跟单,我也曾犯过低级的错误,有些失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跟单的工作需要细心,还需要稳重,要做到这些:

一是要从基本功上多下工夫,对业务熟练掌握;

二是要主动培养自己严谨细致的习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先要做到平心静气,不急不躁;

三是要主动的与销售经理,与各个部门的同事沟通,做到不耻下问,不懂就问,有疑问就问;

四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跟单在一开始可能是一件新奇的工作,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是需要避免的,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都是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不断进步。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把跟单这份工作做好,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为更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外贸公司销售工作总结模板4我是__年初走上新钢联的外贸工作岗位的。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边学边干,亲身经历了新钢联外贸工作的艰辛、开拓、和进步。

与新钢联的其他业务相比,我们的外贸业务还显得很弱小,共有5个人。在__年中,我们完成了出口贸易44890吨。其中60%以上为从首钢之外的厂家采购后出口的。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我们付出的发奋是很大的,这个数字是__年的8倍,我们全年实现了外贸利润330多万元,不仅仅超额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同时也显示了新钢联的外贸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里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与成效,我们几个做外贸工作的同志都深深地体会到,我们是在新钢联公司领导的亲自关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是在各部门同事们的用心帮忙配合下进步的。受外贸组其他同志的委托,在那里我要代表他们感谢领导、感谢同事们。

下方我分两个方面向大家汇报自己过去一年来在外贸这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收获和体会。

一、克服困难,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做到从内贸到外贸的成功跨越。

我不是外贸专业出身,最初转到外贸岗位时,以为自己有从事内贸业务的基础,外贸业务不会难到哪去,没想到工作一上手后,其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除了外语要过关,专业知识更是至关重要的。国际贸易实际上是由贸易洽谈、签约审证、备货订仓、制单结汇几个部分组成,而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我一上岗,就感受了不小的压力。知道要想胜任这项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但由于我们人手少,任务在身,不可能是先学习再上岗,只能是一手托书本,一手干工作。因此在__年中,我把大部份业余时刻都用在了强化外语、学习外贸专业知识上了。从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制定了雷打不动的学习计划,不管工作再忙、家务事再多、都务必抽出一些时刻学习。在家里,经常是孩子睡下了,就是我最踏实的学习机会,时刻长了,孩子问我:母亲又上大学了在工作中为了弄懂一个概念,我必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工作中碰到难题,有经验的同志帮忙解答了,我都会仔细记在本子上,班后再找时刻细细消化,逐步提高。学以致用,让我增长了知识,练就了本领,提高了技能,在工作中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例如,外贸业务中的审证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料,如果有问题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就直接导致我们公司结汇的风险。因此用户往往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设法打擦边球,我们收到的每一份信用证都会存在一些开证行或申请人提出的特殊要求,这其中就会隐藏着对我们的不利条款,这种状况碰到的多了,我们外贸组的几个人也就习惯了对信用证中自己拿不准的条款,都会提出来相互之间进行切磋,经验不够用了,就查找相关书籍寻找依据,请教银行也是家常便饭。__年,我共经手处理了16份信用证,在自己的审证过程中发现有些条款不利于我们安全结汇,每一次我都会坚持要求外商修改,虽然要求外商改正信用证是一件个性麻烦的工作,有时外商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会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很不客气地同我们发脾气,但为了公司利益,我都会在耐心的商谈之中,坚持不放下原则。16份信用证中以前有40多处都是在审证中发现于我公司结汇不利,我都坚持据理力争,直到信用证修改满足我们的要求为止,从而确保了资金正常回收。

外贸合同的履行是以单证的往来为基础的,专业人士通常称其为单据买卖。我们制作的单据和交单时刻如果与信用要求存在不符点,就无法保证货款及时、全额的收回,单据的作用和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单据制作同样是我工作中,重点学习和把握的资料。起初正因业务生疏,总是越着急越抓不住重点,屡屡出错,当辛辛苦苦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一大堆单据,被银行挑出毛病退回来重做时,心里真不是味道。记得有一次中板合同交单,由于外商要求将几个合同交叉发货,又在一个信用证下,分出多套单据议付,经过反复调整,离交单的时刻只剩一天,这个时候我只能抱着所有单据,在银行与审单员一块过单,直到银行快关门了,单据才最后寄出去了。为了抢时刻,银行工作人员陪着我饿了一天肚子。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积累和不断摸索,到下半年,制单工作对我已不是太大的难题了。__年我共制单45套,每一套都是数拾页的单据和数不清的数据,按时、如数收回货款760余万美元。在制单中我体会到不仅仅需要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清醒的头脑,更需要是对工作的高度职责心。

二、精心尽力做事,发奋为公司多创效益

__年4月份以后,总公司出于业务分工的思考,新钢联的出口业务只能在首钢以外的市场寻求发展,只能透过外采的方式组织出口资源。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这种冠以首钢头衔的公司来讲是很艰难的,正因外商知道你隶属于首钢,他就期望从你这儿拿到首钢的产品,规模大一点的钢铁企业都有外贸经营权力和潜质,而我们拿不到稳定的出口资源,这对于我们都是不利因素。

但是新钢联公司的特点就是要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用自身的发奋,开创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

在大家的帮忙配合下,我从江阴西城钢厂采购欧标圆钢965吨,江苏溧阳扁钢厂采购美标扁钢2447吨,包钢采购欧标圆钢2423吨。分别出口到墨西哥和欧洲。加上上半年出口的首钢产中板13308吨,__年,由我经办出口钢材合计19143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自己坚持不懈的发奋和精心尽力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__年10月份,从包钢友谊轧钢厂采购2423吨圆钢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时我公司与包钢友谊轧钢厂签订了圆钢采购合同2500吨。正因要赶在国家退税调整之前发运,因此我们要求他必须要在11月30日前将全部圆钢运抵天津港,具备装船条件。

正因此批圆钢是首次出口欧洲,因此在外包装、挂牌、材质证明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履约信誉很重要。尽管我们在与包钢的采购合同中作了明确的约定,包钢也紧赶慢赶,最后在12月4日将我们所需要的货物运到了天津港,但当货货时却发现了许多与合同规定不相符的小问题,如包装、刷色不规范等。接到货代的信息时已是周五的下班时刻,可如果不去现场验货就有可能出现问题,造成外商索赔,不及时处理,错过船期,就有可能造成退税损失。想到这些,我只能把孩子交给生病的婆婆照看,周六一早赶往天津港,与货代一齐按工厂的明细一一理货,对于出现的问题反复与工厂沟通、确认,最终得到了厂方的明白和支持,问题部分很快得到处理,保证了此批货物在12月14日前具备报关条件。

透过__年的工作总结,我的确有很多感受和体会,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很幸运,虽然在外贸工作中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我有一个领导关心、同事支持、蓬勃向上的群众,有老同志的传帮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最突出的体会是:新钢联的外贸比起首钢国贸,比起其他专业外贸公司,的确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发奋,这个“难”字也会造就出能吃苦、敢打硬仗的外贸队伍,敢于战胜困难,就能建立出具有新钢联特点的外贸事业。

__年是我公司外贸业务的攻坚年,我们要总结__年的经验,重点在产品开发上和市场拓展上下功夫,在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我公司外贸事业做大做强而发奋工作。

外贸公司销售工作总结模板5回首这一年的销售历程,我经历许多没有接触的事物和事情;见识了很多从未见识过新鲜;似乎从一开始,新年带来的一切都是新发展、新要求,摆在我的眼前,昂首只能选择前进。

总体观察,这一年对我取得长足进步;不论与客户的谈判,还是销售经验与新客户的接洽工作,都在不断进步中。

理想中我的品牌战略:首先,我司是专业生产汽车制动泵类配件,制动泵是我们的最强的一项,因此在制动泵方面,尽量使用自己的品牌;其次,一些大型经销商会坚持用他们自己的品牌结合我们的产品打入市场,但是我方仍应想方设法将__品牌进入产品中;再者,品牌的打响是靠稳定的质量在市场的推广而建立的,就好比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认识的优质品牌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导,人们知道喝饮料首选什么、什么牌子,买运动鞋看的更多是什么牌子,手机要买那个牌子,电器产品还是这个牌子的质量更好些,就连买本土轿车都得先看看厂商的国际合作伙伴是日本的还是欧美的,由于那些名牌的质量优越,人们就会潜意识的相互之间宣传;另外,我们公司如今外协采购外销的规模在逐渐增大,针对外协产品我们应该杜绝用自己的品牌而影响自己__品牌专业制造制动汽车配件的形象,我们考虑的是长远的战略眼光;最后,对企业的不断宣传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品牌的长远效益。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格局的深化稳定和产品技术含量的节节提升,如何有效拓展世界各地的市场份额应是我们的首要问题;如今我们在美国设立分公司,紧接着我们有在伊朗成立分公司的想法,其一切都是为了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对当地以及周边市场的有效管理;我们也不能忘记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推动,有效地管理好每个区域的客户与我们之间的友好和长期合作的关系炙手可热,我们要掌握产品优势的主动权去获取市场而非等客户来找我们!

1、东欧地区:目前俄罗斯市场仍是空白,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关税、运费等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进一步努力的降低产品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是进军俄国市场的首要问题;出现一点危机的.市场是立陶宛,由于价格问题,我们在和一个大客户出货时候产生了分歧,若能在20__年顺利解决价格问题,销售份额将有保持或者提升;东欧市场较好的是波兰市场,目前虽然只有两个客户,但是20__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18万美元(卡玛斯外协为主);东欧市场另一福田是土耳其市场,虽然20__年跟我司贸易的客户不如以往那么多,但是市场前景较好,尤其是大客户的锁定以及小客户的推动,有望我司产品在该地区取得更大发展;

2、西欧地区:意大利和德国市场在2012年发展稳定,希望通过新厂房的规模和展会、拜访等品牌推广,赢取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份额;英国市场目前只有一个客户,但是由于助力器和硅油离合器水泵问题,今年贸易额不仅一般而且助力器的退货给我造成较大损失;此外经过20__年对西欧市场的了解,发现该市场要求质量高,价格要适中,在西班牙、法国新车较多,即使开发新产品,市场的持续能力也不高;基于此,我个人认为西欧地区市场策略,如何锁定关键大客户成了首要任务,比如说意大利的LPR,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达到他们的性能要求,就应当全力配合客户,从长远利益角度考虑,率先占领市场份额,然后推动价格的提升;

3、现行和客户的联系过程是:前期谈判工作(邮件交流、核对询价单和报价、价格的确认和所寄样品的确认、产品标识、付款方式的商定、订单的生产)下单前的待办工作(包装内盒、外箱唛头、内盒不干胶内容)

生产中的联络(交货期的反馈、与生产部的协调工作) 发货前的联络(船公司的联络与船期的安排、物流的管理)发货后的联络(货款的回笼问题、单据的邮寄或者银行交单) 再次联络(新订单的谈判);

4、非洲片区:单分开南非市场,我们非洲市场仍不理想;目前销售区域仍是集中在埃及和突尼斯,建立贸易关系的有3家,20__年有销售来往的只有两家,其中一家埃及大客户因为付款方式无法达成一致而取消大约30万美元的订单;但是埃及另一客户的贸易额由去年的一万多美金增大到近7万美金;突尼斯客户的贸易额也由去年的六千多增到一万美金;随着我司产品在市场的布局成熟与质量的提高,坚信能在北非市场有更大份额;

5、南非片区:目前南非市场客户共计5家,由___公司负责管理销售区域,我司监督;目前主要区域在约翰内斯堡,然后在德班和开普敦各有一客户;现行主导销售产品是制动分泵;销售额由去年的不到8万美金,增加到今年的18万余美金;初步预计2013年销售额达到28万美金,并向30万发出挑战;

6、中东市场:20__年有贸易来往的中东客户(阿联酋、伊朗、以色列)共计11个客户;20__年公司产品销售额5万余美元,外协产品销售额12万余美元,在业绩上都高于去年的产值;随着伊朗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司起亚PRIDE总泵和分泵将以主打产品进入该市场,同时争取通过明年的展会或者拜访,扩充日本车系列产品在中东迪拜以及周边国家的市场份额;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2

一、坚持“三外并举”,全力开拓经营一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经贸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公司上下进一步树立主动出击、积极进取的观念,坚持“三外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全力开拓经贸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广开渠道,扩大新的创收门路

200x年,我们一方面利用出国洽谈、国内接待、信函往来等方式及时同客户沟通信息,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要求,妥善解决同国外客户在以往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巩固与xx国xx公司等一些老客户在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采取走访、联谊等方式,接待xx个新的外商团组,同近xx名外商进行了经贸洽谈,并主动加强同省、市各对外窗口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发展结识了一批新客户,多方开拓了信息渠道和合作渠道,为进一步开展对外经贸工作,扩大创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进一步开拓市场和项目,努力增加创汇一年来,我们通过市外经委、市总工会、市侨办等十几个单位以及目前在国外工作、学习的同志的联系、介绍,继续探索扩展国外市场,特别是加强了同美国、日本、阿联酋、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方扩展劳务业务及经贸业务的合作,在行业工种上除向海外继续增派厨师、面点师、服务员外,我们还同日本xx学校达成了外派美容、美发、建筑开修生的使用合作,组织我市饮食服务业管理人员赴日本、美国考察项目。全年共向海外增援劳务人员xx人,派出考察研修人员xx名,创汇xx万美元,比上年增加xx万美元,增长x%。

3、加强了海外投资设点工作为适应继续在xx国开拓市场的需要,年初我们投资xx万元与xx方客户合资合资建设了xx会社,并派驻专人作为商务人员,从而为继续扩展同xx国的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全年达成外贸业务xx万元,并达成了xx项新的劳务输出意向。

4、认真总结经验教育,继续扩展国内贸易

今年除重点抓好对去年各项贸易的收尾工作,及时处理遗留问题之外,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搞好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开展了粮油外贸供货业务,实现了销售收入xx万元,获利xx万元。

二,加强对全局外向型经济工作的指导

本年,公司在搞好自身实体经营的同时,还积极承担了饮食服务系统的对外招商、办理涉外手续及传递外经贸信息等项工作。先后为xx宾馆、xx饭店、xx学校等家企业联系招商引资事宜,并为xx宾馆等x家企业办理了出国考察、洽谈劳务输出业务的手续。并组织x家企业参加了“xx市xx联谊会”。由本公司参与指导、筹办的“中x合作xx餐饮有限公司”项目也于x月x日正式签约,由x方投资的xxxx万元也已经全部到位,预计明年年初即可运行营业。此外,我们还按主管局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xxxx-xxxx年引进外资扩展大中型饮食服务企业的规划》,为进一步发展饮食服务系统外身型经济提出了具体的构想和意向。

三、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xxxx年,我们在深化公司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中,本着“承包到部、责任到人”的总原则,进一步完成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与劳务部了以“包死原有项目,确保利润基数,开拓新上项目,创收净利分成,实行责任抵押,事故差错扣补”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合同,同贸易部签订了“包死基数,保证上缴,超额分成”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合同,同时与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公司与各部门、各部门与每一名职工的责、权、利的划分,有利地调动和激发了公司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财务制度,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管理。

xxxx年,在强化企业财务账目、资金、外币、现金管理的同时,起草通过了《财务部工作职责》、《出纳员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医药费报销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和理顺了财务管理体制。xxxx年,我们虽然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讲,仍存在着工作抓得不实、不细、不深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在思想观念转变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真正形成一切以市场为中心的观念,危机感不强,纪律松懈。

2、队伍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同志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方面还不适应外经工作的需要。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3

一、广东外贸大包干改革的实施

历史上,广东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工商业比较发达,商业意识比较浓厚,对外联系广泛。然而,自1956年粤港实行边境封锁以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对发挥广东独特地理和人脉优势的限制越来越大,这使广东在中国外贸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20世纪70年代末期,广东外贸大约占全国外贸比重的10%,在全国排名第三,排名在辽宁省、上海市之后。在1958年的时候,广东与香港的出口总额不相上下,可是到了1978年,香港的出口总额已是广东的10余倍之多。②

改革开放前,以亚洲“四小龙”为主体的亚洲新兴工业体实现了经济腾飞,正进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与广东毗连的香港已经发展成国际大都市,正面临着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任务,这为广东的外贸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外部环境和机遇。此时,广东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可以利用香港的资金、信息、市场、管理,借助香港国际化功能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产业的大调整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香港急需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而广东正好成为香港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想之地。

在多番考察调研后,中共中央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在这个规定中,中央提出了在外贸体制方面的若干改革设想,这些设想重点突出了对地方和外贸生产企业的放权,过去由国家对外贸易实际上垄断的坚冰开始打破。

5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领工作组来广东调研。调研期间,谷牧两次主持召开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会议,多次谈到外贸改革的问题。一方面,他对广东外贸体制“先走一步”提出三个目标:一是要完成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并争取超额;二是要把这几年被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夺去的香港市场夺回来,三年不成五年也可以;三是要赶超港澳。另一方面,他还针对这三个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即“中央对广东实行大包干”。①

广东省委于1979年6月6日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明确建议:广东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的办法。外贸和外汇以1978年实绩为基数,从1980年开始,一定五年,外贸出口外汇增长与中央实行三七分成,中央占三,地方占七。同时,在中央统一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规划之下,广东有权安排和经营自己的对外贸易。7月15日,中央批转了广东的报告,并以中发〔1979〕50号文件的形式予以下发。自此,“外贸大包干” 的政策正式出台。

这一阶段,全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完善外贸管理、增加外汇收入、鼓励出口等五个方面,属于行政性分权的范围,广东外贸体制改革由于“外贸大包干”的特殊性和灵活性,广东在一些具体做法上又比全国性的改革要更进一步。

广东“外贸大包干”的具体实施时间为1981年至1983年,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下放计划权,由广东自订出口计划;下放经营权,除成品油、钨砂外,其余商品由广东自行对外成交出口,地方外汇进口由广东自主经营,在财务体制上变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为核定基数(换汇成本)、自负盈亏,核定出口收汇基数,超基数出口实行中央与广东三七分成;下放利用外资审批权,“三来一补”、合资经营项目,凡不涉及国家综合平衡的,由广东自行审批;允许广东在港澳设立外贸业务机构。使广东获得了在本省范围内统筹生产与外销、出口与进口以及发挥地方优势的自。围绕着如何用好这五种权限,广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

其一,下放外贸经营权。广东从中央获得外贸自主经营权之后,不仅将其下放到了省一级外贸公司,而且将其进一步下放到了各市(地)甚至各县(区)的外贸支公司。 改革开放以前,广东全省虽有12家省直属专业外贸公司,但这12家公司在经营上完全没有自,它们的生产只能按国家外贸总公司所定下的合同来进行。为了调动外贸企业的积极性,省委决定,在这12家之外,再设立若干家外贸公司,同时,赋予所有条件成熟的外贸企业以出口经营权。1980年9月,第一家工贸公司――广东省冶金进出口公司成立,此后几个月农机、船舶、建材等10家工贸公司相继成立。之后四五年之内,中央各部委又在广东成立了50多家工农贸易公司。广东也于1981年给予市县外贸经营权,并陆续建立了一些新的出口口岸和出口起运点。通过分权,地方外贸公司变成独立经营主体之后,它的灵活性和动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一大生力军。

其二,改革出口商品价格政策。国务院于1965年11月作出了关于出口商品定价的总原则,明确外贸公司收购出口商品的价格必须与内销价格相同,如果收购价格太高,外贸公司蒙受过大损失。一直到1979年这些规定几乎都没变过,这样的定价往往反映不了国际上变化莫测的市场行情,造成价格与市场脱节。从1967年到1977年,国家外贸公司给广东的出口生产单位所规定的收购价格近10年没有变动过。从1975年到1978年,虽然鱼塘面积和塘鱼生产都增加了,但出口量却大幅度下降。由于卖给出口公司的塘鱼价格没有吸引力,渔民宁可拿到自由市场去卖,或者留给自己吃。①广东在实行“大包干”政策后,外贸公司拿到了尚方宝剑,便在定价机制上“大做文章”,提高塘鱼的收购价,以缩小与出口香港价格的差距,一举突破了单一的定价机制,做到内外销一个价,优质优价。这一招马上奏效,塘鱼的收购和销售量很快恢复到“”前的水平。

其三,设立驻外窗口公司以加强对外经贸交流。改革开放以前,地方政府无权在海外设立驻外经济文化交流机构,地方与海外的联系在很多时候都要通过中央驻外机构来进行,无形之中便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此种局限日益对广东经济尤其是外贸 “先行一步”的大局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香港和澳门设立一批窗口公司,通过它们来加强与港澳工商界的往来,并及时沟通经贸信息,达到促进贸易互赢的目的。1980年6月在香港设立的粤海企业有限公司成立不到四年,营业额就达到了10亿港元,而它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广南行”更是成功获得了广东省企业对香港鲜活商品的总权,负责香港市场90%的塘鱼、88%的活鸡、打破了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在香港的全资公司“五丰行”的垄断经营。粤海所属的广东(香港)旅游有限公司在1983年先后首创出“个人赴香港游”“澳门游”。窗口公司“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四,探索利用外资新方式,下放外资审批权。1978年7月,国务院颁发《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这个文件成为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出生证。1978年下半年,东莞太平服装厂与香港信孚手袋制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太平手袋厂,珠海一家毛纺厂与澳门纺织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香洲毛纺厂形成了广东乃至中国最早的一批加工贸易企业。1978年12月,东莞成立了对外加工装配领导小组,下设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负责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宣传发动、招商洽谈、签约报批、指导管理,对推动东莞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东莞成为了开展加工贸易最为活跃的地方。

1979年9月,国务院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的办法》,正式确立了加工贸易的合法地位。省政府于1980年4月发出《关于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的通知》对加工贸易及时提供具体的政策依据,使加工贸易蓬勃兴起,成为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许多有影响力的西方学者认为,近30多年世界贸易增长的70%来源于垂直型的分工链②。在这个发展机遇中,广东成功地利用了加工贸易方式,使本地区的加工能力和比较优势进入了全球专业分工的价值链,从而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

1979年前后,广东在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进一步探索了中外合作经营的道路。广东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1979年5月1日批准成立的广州集装箱货物运输公司,以及后来影响全国的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等内地最早的五星级酒店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与港商进行合作经营谈判并动工开建的。更为重要的是,广东在探索利用外资方式的过程中,除了“破旧”以外,还特别强调“立新”,通过“立新”,及时将好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制定了一些规章条例,对违规现象进行整治。例如,早在1980年1月,广东便着手研究、起草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暂行条例》,而全国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直到1988年4月才由全国人大颁布。为了给各地引进外资创造条件,广东还大胆下放了外资审批权限。1981年11月,广东省政府下发《广东省利用外资审批权限和分工的规定》,将300万美元以下且不涉及全省综合平衡和生产性合作经营的中小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市和省属厅局,将50万美元以下的对外加工装配项目下放到县和县级市。1984年,广东再次下放利用外资审批权限。省政府下发《关于放宽利用外资、技改和地方自筹基建项目审批权限的若干规定》,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的审批权限,广州、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审批权限,其他市、县的审批权限都进一步放宽。在权限范围内自主安排,简化手续,讲求效益,调动了市县的积极性,利用外资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外贸大包干”从1980年前后开始,实施到1983年,三年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就宏观层面而言,它冲破了铁板一块的“垄断体制”,激发了地方和民间办外贸的活力,同时,也为今后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经验和制度基础。就微观层面而言,广东外贸出口在这三年取得了稳步增长,广东出口总值达到71.3亿美元,出口值不仅完成了9.97亿美元的包干基数,本省外汇留成22.7亿美元。

由于“外贸大包干”属于“先走一步”的局部改革,它的实行必然与当时还是“全国一盘棋”的旧体制产生诸多矛盾。在这些矛盾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国家汇率政策跟不上改革的步伐。

当时核定换汇成本基数包干,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当时定的是1:2.8,即1美元换2.8元人民币,这样固定汇率是不合理的,后来造成外贸出口越多,越包干,亏得越多。到1982年只有1:3.2的汇率,广东的外贸才不亏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了几毛钱,1982年7月和9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设有第一书记)、广东省副省长王全国两次带人到中央,找谷牧、找张劲夫、找总理谈。王全国甚至说“要是不解决,今年就过不去了。到9月才基本解决,将出口外汇包干基数由2.8调到2.9,但是外贸还是亏损”。①另外,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港元在1982年前后出现贬值,这也使得以港元为主要收汇货币的广东遭到额外亏损。中央停止了广东、福建的“大包干”,两省外贸又回到了国家统负盈亏的体制。

二、广东外贸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1984年,广东外贸重归统负盈亏的旧体制。回到旧体制后,广东在外贸改革方面的自由度虽有所减少,但是在“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这一总体方针保持不变的大环境下,广东的外贸体制改革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大了前行的力度。广东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就是在这一阶段,广东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显著的提升。1986年,广东进出口总额达68.1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3.6倍,进出口总额首次跃居全国首位,成为带动广东经济起飞的“引擎”,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1.5%,到1993年时达到了40%,创历史新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率先推行外贸出口制度。②1984年是“外贸大包干”结束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央给广东定了13亿美元的出口计划,相对于广东高达20多亿美元的出口规模,出口计划的大幅减少,导致大批工业产品不能出口,大量工厂面临生产不足的困境。为了弥补实施这一计划之后广东可能面临的大量产品滞销,省外经贸部门提出了“自营出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千方百计把出口搞上去”的工作思路。据原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徐德志回忆:当时只有一个办法,让更多的企业出口,一方面可以批准一些生产型企业自行出口;另一方面,没有出口资格的企业出口。这些私营企业的出动是由他们自由和外商谈妥出口贸易条件,然后再由我们国营外贸企业签订出口合同,这些出易有私营企业自担风险,国营外贸公司收取手续费。③变“收购制”为制,既扩大了出口货源,有利于实现工贸结合,实现工业企业和外贸企业的互补,为产品创造合适的出口环境,又促进了出口企业自负盈亏。广东在1984年不仅完成了20多亿美元的出口实绩,而且实现了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双盈利”。

其二,发展外贸出口基地。下放外贸经营权,打破国家垄断经营的外贸体制之后,广东结合自身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选择了一条“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坚决、认真贯彻‘贸工农’方针,走贸、工、农、技相结合的道路”。1985年省外经贸委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体系”①的战略,成为广东外经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以“出口创汇”为中心,广东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先后投资了数十亿元,创办出口生产体系的项目1445项,兴办轻工、水产、蔬菜、水果、建材、五金等出口基地4000多个。随着这些出口基地和出口生产项目的建立,各地逐渐形成了一批实行工贸、技贸、贸工农相结合的地方性外贸公司。到1985年,这些公司就达到720家。对于广东外贸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出口基地建好了,出口到哪些地方就值得深思了,广东已经不满足于港澳市场了。为此广东省创建了粤――港――远洋三点一线出口销售体系,“三点一线”即远洋来样,香港打样,省内生产。在三点一线中,远洋为最大目标市场,港澳为“跳板”,省内为生产出口基地,围绕三点一线体系,1987年广东新批准设立的海外企业43家,这些企业把“触角”逐步伸向美国、加拿大、原联邦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其三,促进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初期,加工贸易凭着其风险小、见效快、机动灵活的独特优势,很快便取得了迅猛发展,短短几年之间,就成为珠三角一带官方和民间利用外资、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这一时期,加工贸易从毗邻港澳的镇区向珠三角和经济特区迅速蔓延,产业从传统轻工业为主的简单加工装配,逐步扩展到零部件、机电产品的加工装配。形态上从来料加工发展到进料加工,进料加工意味着加工方对原料采购有了较大的商业选择机会,从而为国内配套生产提供了需求和拉动,是“进阶版”的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方式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比重逐年上升,来料加工方式比重逐步下降,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发展至1987年,广东全省对外加工装配企业达到1.4万多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约10亿美元,从业人员超过100万,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总值累计18亿美元,占全省外资企业出口总值31亿美元的58%,成为广东省留成外汇的主要来源。广东的加工贸易在这一时期开始奠定了广东外贸的半壁江山,也是广东经济的核心,成为广东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标志和主要特色,原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厅长梁伟发曾说:“没有加工贸易就没有广东的外向型经济”。②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过:广东应该捍卫加工贸易在外经贸中的地位,加工贸易,是一个城市外向度、一个地区参加全球经济的标志,这也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③

其四,进一步向地市一级下放外贸经营权。“大包干”时期,中央给予广东的外贸经营权比较多,除成品油、钨砂和配额商品、计划控制商品以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行安排出口。随着“大包干”政策的结束,中央以加强管理、联合对外、协调成交为由把很多本已下放到广东、福建两省的商品出口经营权又收了回去。当时规定,有173种商品必须由外贸总公司来协调成交,另外规定100多种商品要向经贸部申领许可证。这样一来,广东省能够自己经营的商品就没有多少了。在积极向中央争取外贸经营权的同时,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向地市下放外贸经营权。组建一批地方性工贸结合的进出口公司,在有条件的市县全部设立外贸公司,省里规定,凡当地货源达到1000万美元或年自营出口达200万美元以上,又有运输条件,可以就地发运的地方,给予进出口经营权。全省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登场,从1979年的12家发展到1987年的900多家,使得全省的出口贸易大幅上升。此外,省里还对地方的外汇留成政策进行了改革,并在全国开创了外贸公司跨行业经营的先例。

其五,增设对外贸易口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原本不太发达的口岸通过能力,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发展的对外贸易形势了。在征得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以后,广东加强了对各类口岸的建设。从1978年开始,广东一方面对老口岸开展挖潜扩大的改造过程,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增设新口岸。到1978年底,广东共设置对外开放口岸9个,到1989年底,全省52个市、县都建立了对外开放口岸,其中一类口岸36个,占全国的1/4,二类口岸128个,占全国的3/5,广东也成为全国口岸最多的省份。

三、广东外贸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回到统负盈亏的旧体制后,广东外贸改革虽然继续前行,由于始终没有触及打破“大锅饭”这个核心问题,这种前行的速度和力度也就始终没有更大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与国外的经贸交往日益增多,再加上广东外贸自身的“量变”,不仅一些原有的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引发了不少新矛盾。由于中央对外汇控制过于严格,使得广东外贸无法大展拳脚,只能亦步亦趋,甚至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同时,由于经营上的“政企不分”和财政上的吃“大锅饭”,使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得不到平衡,一方面地方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又赚不到钱。各地外贸公司在经营时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盈亏问题,而是如何把东西低价卖出去,以完成国家制定的出口计划,拿到更多的补贴,至于赚不赚钱,那完全是国家考虑的事,最终形成了一个“生意做得越大,出口创汇越多,从国家拿的补偿越多”的悖论。因此,必须在体制上根本变革,彻底打破大锅饭。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中央对外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也提出了新的目标。1988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在全国省长会议上就外贸体制改革作了长篇讲话,要彻底打破“大锅饭”。自此,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步入以推行第一轮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整体推进阶段。广东外贸部门于1988年4月推出了“外贸体制改革承包方案”。这一方案,一方面核定了承包基数,解决了“包什么,包多少”的问题,另一方面认定了承包方式,确立了“条条承包,包到企业,条块保证”①的指导思想。1990年,全国性的第一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结束。在第一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期内,广东出口取得了飞速发展,年均增长达到了26.5%,1990年,全省外贸出口额更是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吃“大锅饭”的局面初步被改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央决定第二轮外贸承包从1991年开始,到1993年结束,主要目标是取消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加强承包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对出口商品上缴外汇实行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方式。使外贸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

在两轮外贸承包中,广东外贸改革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整条块关系。第一轮承包按照“条条承包,包到企业,条块保证”的指导思想,广东率先调整了“条”与“块”的关系,并将承包任务大部分包给省专业外贸公司,再由省公司把任务承包到市、县专业外贸支公司。另外,给省工(农)贸公司、外经贸公司和各市、县有出口权的公司(企业)也下达一部分承包任务。针对第一轮承包时期企业普遍存在的短视和内部吃“大锅饭”问题,第二轮承包继续调整条块关系,彻底打破“大锅饭”。 1993年,广东将外贸承包方式由“条条”为主改为让地市外贸企业在财务关系上与省公司脱钩,与当地财政挂钩。至1990年,广东外贸从以中央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地方管理为主。这一变化不仅淡化了外贸企业的行政色彩,而且消除了各地企业吃省财政“中锅饭”的心理,有利于提高它们在经营管理上的自主性。作为“条条”改“块块”的配套措施,广东还取消了供货计划,实现以销定产,加大了下放公司审批权和分散商品经营权的力度。

二是率先实行留成外汇有偿使用。实行外贸承包责任制后,广东有了自己独立支配的留成外汇。广东巧妙地将外汇使用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全国首创“留成外汇有偿使用”的办法。即实行“谁用汇谁付费”的原则,由用汇单位支付人民币,用于对出口企业的盈亏平衡,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灵活使用外汇额度,还可以将外汇巧妙转化为建设资金,以缓解基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时常务副省长杨德元说:把留成外汇的大头放在市县,这样就提高了市县创汇的积极性,使各地能自主地引进技术,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

出口。①

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外贸企业的内部改革。借着外贸承包指标层层落实的契机,广东外贸企业在全国率先推行了用工聘任制、总经理负责制和任职目标责任制,实现了工资收入与经济效益的挂钩。这些制度的实逐步建立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实施第二轮承包以后,国家对外贸取消了政府补贴。取消政府补贴,意味着外贸企业被彻底推向了市场。广东提出了“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抓手,从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的相应之策。一方面,省外贸主管部门出台了《广东省经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全省外经贸系统选择了56户进行试点,以点带面,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进出口业务经营权、外汇使用权、人事管理权,同时,促使外贸企业独立经营核算,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三个一点”(商品成本降低一点,出口卖价提高一点,费用水平降低一点)的措施,使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实现了出口市场的多样化。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4

在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20年来,财政实施的主要是减赋让利和奖励外贸企业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优惠政策。主要措施有:

(1)在利润分配政策上向外贸企业倾斜。为鼓励增加外贸出口货源,一是对外贸企业直属的38个加工企业实行了利润留成办法。经财政部批复同意,对外贸系统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所属的38个企业单位进行了利润留成试点,基数利润留成比例为17%,增长利润留成30%。二是对地县外贸企业实行了全额利润留成制度;三是对统一经营茶叶、畜产品的内销、调拨利润实行同地方财政分成的办法。为控制外贸企业亏损,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实行了减亏分成办法。

(2)在留利分配中支持外贸企业改善经营条件。国家财政对外贸企业实行多个单项留利政策及单项留利的工资奖励政策,如联合营投资收益分成、代销国外商品利润留成、加工装配收入留成、民贸地区利润留成等,此外对外贸企业来源外国船方的速遣费收入在照章缴纳营业税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后,可直接转入企业专用基金,50%用于业务发展、50%用于改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和增加职工奖励基金来源。为支持外贸企业抵御国际市场经营风险,同意外贸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外贸出口风险基金的制度等等。

(3)在财务管理中支持外贸扩大出口,对外贸出口实行形式多样的出口奖励制度。

实施了多种出口奖励金制度并在“七五”期间设立了沿海地区轻纺产品重点出口企业发展基金。从1986年起,国家对出口生产企业实行了出口供货奖励制度,即以1985年实际出口收汇为基数,基数内每实现出口创汇一美元,奖励人民币三分,超基数创汇奖励人民币一角。为便于执行,1987年改为不分基数内外,对每美元出口收汇一律奖励人民币五分,供货企业得到的出口奖励可直接进入企业专用基金按规定的比例计提企业发展和奖励基金。同时,国家还对外贸企业实行了出口收汇奖励制度,即从1987年起停止执行减亏分成办法,国家实行对外贸企业的出口收汇每一美元给予人民币二分和外汇额度一美分的奖励制度,对外贸企业提取的人民币出口奖励金,规定70%用于发展生产和开展业务,30%用于职工福利和奖励;对提取的奖励外汇额度,规定用于外贸企业自有加工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以进养出的原辅材料、包装物料、对外宣传推销等费用,也可用于按留成外汇调剂处理。1993年财会制度改革后,上述各项留利及奖励制度相应取消。

为切实解决沿海地区轻纺工业面临的困难, 进一步增强沿海地区轻纺产品出口企业活力,鼓励轻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开发新产品,国家决定拨付重点轻纺出口企业发展基金,即从1987年起以上年实际收汇为基数,每新增一美元,拨付重点出口企业发展基金四角人民币。专项用于重点出口企业发展深加工出口产品。该项基金,对出口纺织品适用于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北京、佛山等12个出口基地城市的出口企业及这些城市以外的纺织品重点出口企业。出口轻工业品适用于北京、天津、辽宁(包括沈阳、大连)、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包括青岛市)、广东(包括广州市、海南岛) 等9个省市出口企业及这些城市以外的150个重点出口企业。在该政策实施期间内,国家财政累计拨付该项资金12.7亿元。

实行了外贸企业的工效挂钩制度。财会制度改革后,对外贸企业出口收汇奖励金及有关出口供货奖励相应取消。新财会制度赋予了外贸企业更大理财自主权。由于汇率并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外贸企业自负盈亏能力增强,从1994年1月1日起,所有外贸企业一律纳入国家税制调节范围,依法缴纳所得税等各项税收。为继续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出口创汇,国家对全国外经贸企业试行了出口收汇美元含量工资分配办法,对非主营出口业务的外经贸企业试行了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挂钩分配的办法,这一办法虽有利于调动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收汇的积极性,但美元含量工资无异于销售收入工资,不利于外贸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因此,从1997年起,执行了新的工效挂钩办法。即按企业实现利税额实行与工资总额挂钩的办法。工效挂钩办法的实施对调动外贸企业积极扩大出口、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在外贸财务管理体制上支持配合外贸体制改革

在外贸财务管理体制上,财政积极支持和配合外贸体制改革,在积极推进外贸管理体制简政放权、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回顾20年来外贸体制的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1978年至1987年“简政放权”阶段。1978年,我国第一家工贸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由外贸部高度集中管理的外贸体制开始变化,外贸经营权开始向国家部门和各省逐步放开。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外贸总公司垄断全国外贸的局面被打破,省级外贸自主权和外贸公司数量显著增加。据外经贸部统计,从1979年下半年至1987年,全国共批准设立各类外贸公司2,200多家,比1979年增加了11倍多。

这一阶段,财政外贸财务管理主要是支持建立工贸公司和地方进出口公司,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办外贸的积极性。首先开始改变了外贸盈亏一直由当时的外贸部统一核算的体制,先后对中央各部门成立的50多个工贸公司中的20多个拨付了开办费和流动资金,同时,按照当时的财务管理办法每年统一核定出口额、出口成本和盈亏总额,按月办理盈亏缴拨,盈亏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对少数公司实行了核定出口成本、按企业上缴外汇数额开头进行结算以及实行盈亏包干等财务管理办法。对地方成立的进出口公司、工贸公司,以及部分军工口部(委)所属承担国家出口计划和上缴中央外汇的进出口公司,实行按核定的退税后每美元出口成本办理盈亏缴拨的办法。这此办法,对扩大出口收汇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各部门所属工贸公司出口额达46亿美元,各地外贸、工贸公司出口额达18亿美元,合计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394.37亿美元的16.22%。其次积极进行了中央外贸企业下放地方管理、推进各种形式工贸结合、为外贸企业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造条件等财务管理体制的探索。如1981-1983年将广东、福建两省外贸财务体制下放到地方;在其它地方成立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与生产企业建立出口联营的进出口公司,如山东青岛饮料进出口公司、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中国金山贸易联合公司等。

二是1988至1990年“三年承包”阶段。为改革外贸的利益分配机制,打破外贸统负盈亏吃国家“大锅饭”的财务体制,在1987年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进出口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工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和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第二,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所取得的外汇留成,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第三,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21种出口商品外,其他出口商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三年承包”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贸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调动了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在自主经营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促进了工贸结合。在这一期间,财政外贸管理体制实行的是核定“三项指标、两个挂钩”的体制,即核定出口额、出口成本和盈亏总额三指标,完成三项指标进行出口奖励和减亏增盈留用两挂钩。具体如下:

与出口奖励挂钩是国家对企业每出口1美元奖励2分人民币和1美分外汇额度,完成出口收汇可提取50%,完成出口成本、盈亏总额可分别提取30%和20%,即提取比例为“五、三、二”,同时为鼓励企业超额完成出口收汇,还规定在不突破出口成本和亏损总额的前提下,每超额完成1美元,可再提取1分人民币的奖励金。第二个挂钩是,超亏不补、减亏留用;增盈分成,减盈也按比例分担。留用资金主要用于“以丰补歉”和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

三是1991年至1993年外贸“转机”阶段。国家从1991年起,取消了财政对出口的补贴,在改革外汇留存分配办法,进一步实施外汇额度有偿使用的情况下,从建立自负盈亏机制入手,促使外贸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制,联合统一对外的轨道。这一期间,财政对外贸财务管理主要是实行了上缴相当于所得税33%的利润政策和定额利润包干政策,为外贸企业逐步向所得税制过渡打下了基础。同时,为增强外贸企业自负盈亏能力,国家采取了上缴中央外汇进行有偿补偿的政策。

四是1994年至今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国家一方面对外贸宏观环境进行了重大改革,使国家对外贸的管理由微观转向宏观;另一方面,加快了外贸经营权放开的步伐,初步形成了大经贸的格局。1994年国家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其中外汇体制改革对外贸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双重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了汇率的形成机制,保持了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建立了银行售汇制和实行了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了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实行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的可兑换。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外贸立法,加快了赋予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内贸流通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步伐。为外贸经营权最终从审批制转向依法登记制转变打下了基础。在财政外贸财务管理上,所有外贸企业实行了所得税制,同时结合企业财会制度改革,实行了统一规范的企业利润分配办法,并沿用致今。

总之,20年来国家财政所有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外贸出口创汇,保持国家外汇收支平衡以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建国至1978年底的近30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累计只有1,693.15亿美元,其中出口851.95亿美元,进口841.2亿美元。但从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27,592.35亿美元,是前30年的16.3倍,其中出口14,203.97亿美元,是前30年的16.7倍;进口13,388.38亿美元,是前30年的15.9倍。

195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11.35亿美元,其中出口5.52亿美元,进口5.83亿美元;197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6.38

亿美元,其中出口97.45亿美元,进口108.93亿美元;199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239.3亿美元,其中出口1,837.6亿美元,进口1,401.7亿美元。20年来,我国年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发展,不仅大大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大大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幅,使我国在世界贸易的排名从20年前的32位跃升至1998年的第9位。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  组织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  绩效管理  企业文化

 

某鞋业贸易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年轻女性PU质地鞋类产品出口的贸易公司,主营业务是通过商和经销商向国外市场投放针对年轻女性的各种鞋类产品。缺乏雄厚生产能力.使公司成为为争取生存与发展,往往在与外方谈判中降低品牌诉求与供货价格,从事大量贴牌产品的低利润生产贸易模式。公司以欧洲特别是欧盟各成员国客户作为经营目标,不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了解和追随国外时尚鞋类产品的潮流趋势,采取批量出口贸易的经营模式,争取客户在女鞋销售方面的认同与支持。获得稳定增长的客户资源与市场份额。公司员工除必备的财务人员和处理日常内务的工勤人员外,主要由两种职业类型人员构成.一种是专门从事外贸接单的办公室业务人员,具备一定外贸英文听写水平和一定年限的从业经验;另一种是专门从事不同鞋款制作的版房技术人员.由从事鞋类型款设计与制作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师傅与负责一般技术人员组成。

经营者并不注重公司文化的构建。公司人员构成中8O%以上人员年龄在27岁以下,属于从业时间短、未有家庭负担约束的就业人群。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使公司强调经营者的绝对权威.不鼓励权力下放。家长式的员工管理模式使员工在公司工作中必须事事以经营者的明确肯定作为商业行为的依据。员工在公司中被看作是承担并完成任务的载体,并不强化个人贡献对公司的影响。企业文化更多可以以“来去自由、松散乏味”概括。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忠诚度往往不能经受住其他公司更高薪酬的考验

作为一家主要市场在欧洲的女鞋产品贸易公司.其产品必须紧贴市场变化趋势,在迎合顾客需求方面,中国的企业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女鞋式样不能适应西方女性的审美标准,所以公司采取与同行相同的手法,通过在国外参展考察期间有意识拍摄鞋款样式.聘请技术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模仿设计、生产乃至贸易销售。该公司的总体技术水平比纯粹从事一般鞋业产品的生产型企业高.但所使用的PU质材,又使其比从事皮质面料的鞋类贸易企业技术标准低。

针对欧美市场的女鞋贸易公司,目前都面临机遇与挑战的长期并存与不断发展的经营格局,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对于目标定位于确立品牌地位的企业而言,往往意味着挑战多于机遇。过度竞争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本克服难于实现跨越性发展的种种难题。目前,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所产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骨牌效应,日益加强的贸易保护主义,同业为争夺市场不计后果的降低同类产品供货价格,以及这两年来欧洲市场进口过量鞋类产品造成积压,的确使公司发展受到各种层次的困扰利用五项因素分析法采取人力资源策略迈克尔·波特的五项因素是一个考察人力资源系统是否适用的分析框架。这五项因素分别是:(1)社会、政治、法律及经济环境:(2)组织战略;(3)劳动力;(4)企业文化;(5)生产技术和工作管理。就公司的发展而言,可从五项因素分析,适当调整人力资源策略。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一、外部环境

该鞋业贸易公司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制约。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批新兴企业所共同遭遇的普遍问题。这些企业由一些有丰富从业经验及客户资源的从业人员从原企业离职后所创立。管理经验不足,不能从家庭式工作模式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质的转变,是束缚其在短期内迅速发展的致命弱点.企业必须根据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为着力点,想方设法作出改变,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二、战略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6

一、组建食品贸易(集团)公司的必要性

组建食品贸易(集团)公司是特区财贸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中央领导同志曾指示特区要“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要“跳出现行体制之外”,为全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探索道路。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特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就副食品系统而言:改革了经营体制,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内外贸一体化;改革了流通渠道,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开放式的流通体制;实行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改单一经营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这几方面改革,带来了副食品市场繁荣、品种增多、价格稳定的大好局面,使副食品行业较快地发展了起来,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外向型、产销结合和内外一体的新型企业规模。但改革还仅仅是初步的,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全面和不深入的地方。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城市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而现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为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只有通过全面地深入地改革,经济体制的弊端才能得到进一步消除,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组建食品贸易(集团)公司是副食品系统全面、探入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特区的进一步开放,特区经济外向型特征更加明显,竞争对手更加多,既有国内对手又有国外对手。一方面特区产供销环节已逐步进入国际轨道运行,企业只有靠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与外抗争;另方面国外一些大财团和国内中央部属经济单位涌进特区,参与特区的经济活动势必使竞争更加激烈。这就客观上要求在现行经营体制上有一个新的转变,而食品贸易(集团)公司的组建将有利于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自、独立经营,有活力的实体;有利于集中分散资金办大事业,开展大型开发性工作,向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形成拳头,增强竞争的实力,打进香港市场和国际市场。所以组建食品贸易(集团)公司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食品贸易(集团)公司的构成层次

组建食品贸易(集团)公司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贸易(集团)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而存在,必须有其科学的组织和领导层次。联系副食品行业的特点和贸(集团)公司的性质、任务及作用,初步确定食品贸易(集团)公司主要由如下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贸易(集团)公司。它的特征是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进取性,主要任务:(一)搞大型开发性工作(如食品加工区、辐射中心等大型项目的开发)。(二)搞大型综合性经营。贸易(集团)公司应该有这样的若干个商场大厦,经营国内的士特产品和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三)贸易(集团)公司担负建立经济信息、建立商品经济体系、培训和科研的职责,设置信息、培训和科研机构,走“科研生产结合的道路。”同时对属下专业公司负有服务、协调、指导及支持其业务发展的责任。贸易(集团)公司本部拟设“两室七部三中心”,“两室七部”即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总务部、人事保卫部、经营部、贸易部、进出口部、联营企业部和基地发展部;“三中心”即员工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和科研中心。贸易(集团)公司设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办公室由若干名经理助理组成,包括有法律助理、业务助理、财务助理、文字助理和行政助理悼;经理助理的职责是协助总经理处理分管范围的日常事务,受总经理的委托,行使总经理职权。党委办公室职权范围包括政工、纪检、工、青、妇、档案保密等,设两名书记助理协助书记工作。总务部包括行政管理、基建、汽车、总务后勤等;经营部包括一计划、财务、物价以及检查督促下属专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贸易部和进出口部是经营业务机关,主要搞大宗商品贸易和进出口贸易;联营企业部、基地发展部分别负责联营企业的引进、管理和基地发展的规划以及落实。各部、室、中心,根据业务需要可设若干个科,分别具体负责有关工作。

第二层次:专业公司。贸易(集团)公司属下的各专业公司(属处级扁制)实行以专亚经营为主,重点抓好批发和中小型的食品加工、生产(厂场)。各专业公司组成若干个批发贸易中心,搞好批发业务,以发挥国营商业在一市场的主导作用。各专业公司的主业搞好了,贸易(集团)公司的专业性也就突出起来了。

第三层次:各专业公司属下的门店、商场。主妥负责商品零售,是经营的最小单位。由于副食品系统的门店多数是在3。人以内,年利润12万元以下,符合国家规定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故实行“国家所有,集体承包,照章交费,自负盈亏,三五年不变”,从而调动小企业的积极性。贸易(集团)公司不部、各专业公司以及属下的门店、商场这三层次组成一个大系统。贸易(集团)公司是决策层,指挥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专业公司负责经营,按职能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原则上“一级指挥一级”,一切问题通过一条联系渠道去解决。上层对下可以越级调查研究,但不能跨级直接指挥;下面对上只接受一个头领一导,可以越级告发、提建议;各职能部门对专业公司有建议、说明、解释、指导、劝告等权力,但不能行使指挥命令权。做到分工严密,职责分清,同时密切的协作,使高层管理摆脱行政事务,成为强有力的决策机构;使专业公司发挥经营管理的主动性。

三、集资办法。组建贸易(集团)公司

的资金筹集除银行贷款和开展外引内联外,主要采取如下两种办法:

1、新公司以发动各单位投资入股,组成股份公司。选择个别典型企业或一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发动私人投资,先系统内后系统外,然后扩展开去,发行股票,搞国际集资。

2、老公司以固定资产折价作股。股份到期计还本自、(年息15厘),按股分红,盈亏按股权分担。

四、贸易(集团)公司与专业公司的关系

贸易(集团)公司和专业公司同样承担市场供应及服务、提高社会效果的责任。他们的关系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遵循两条原则:(一)“对下逐级承包,对上一个口子纳税”。在经济上体现为贸易(集团)公司直接向市财政纳税,专业公司不再直接交纳税而向贸易(集团)公司承包。(二)“对下大胆放权,对上适当集中”。体现为贸易(集团)公司只保留最必要、最重要的权力(包括确定经营方针、计划指标、资金安排和重大经营决策等),继续下放权力给专业公司,专业公司享有内部机构设置权、人员定编使用权,资金使用权、商品购销汉,物价浮动权和有限度的进出口权等。专业公司经理对贸易(集团)公司负责,对企业经挤效益和员工报酬负责。

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为搞好食品贸易(集团)公司的组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注意解决几个间题,关键是扩大贸易(集团)公司的自。

(一)要有人权,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1、贸易(集团)公司成立董事局,实行董事局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局正副主席由市委任命,总经理实行委任或招聘制;总经理以下的各专业公司、各部室和各中心的经理由总经理提名,由董事局聘请或任命。

2、干部的调入、招聘,由市委定出条件,下达指标,检查督促,具体由企业自行办理。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7

一、业务流程分析及变化

(一)业务流程分析

在贸易公司的参与作为下,服装产品批量出口海外的主要流程为:贸易公司接收海外客户的服装订单,选择国内合适的工厂转嫁下单,经项目流程的运作,包括款式设计确认、样品成衣审核、商务签单、收付款及交付货运等,完成全部的项目运作。以项目管理的角度,业务流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等样确认。客户向贸易公司提出大概的服装款式需求,这个需求有时为文档形式(1ib装结构图,尺寸表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有时以一个实际的样品做为参照,要求基于此款基础上仿制或改制做出对等样。贸易商会安排内部的打样人员制作样衣,对于没有打样问的贸易商,会直接找自己的合作工厂安排款式样品的试制,并将样衣最后交付给客户手中,同时给出此单的一个意向报价。一般样衣的制作数量2—3件左右,客户、贸易公司、工厂各留一件用于评估和款式细节讨论沟通。此阶段客户主要考察款式设计能力。若客户不满意样衣,会要求再制作一次样衣以确认;或取消此次基于此款的意向合作;若满意样衣,则会与贸易商商讨确认正式款式并讨论商务条款。当然,若报价离客户期望差距过大也会导致跑单。

第二阶段:产前样确认及订单确认。此阶段一方面,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要基于对样衣的审核评估,达成对批量交付的成衣的规格定义,并以此做为对生产样衣的评估依据;同时客户也会基于贸易公司的初步报价就商务条款不断沟通并在此阶段达成比较一致的约定,包括订单的数量、价格、交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内容。另一方面,贸易公司与工厂之间也在同步进行类似的工作:生产样衣的定义、制作交付和评估;价格的商榷及最终生产订单的约定和初步下达。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贸易公司会在交期允许的条件下及时更换工厂。此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评估工厂批量生产时成衣是否与需求一致及商务条款是否能达成一致。该阶段的结束以客户与贸易公司就生产样衣正式确认、封样,以及客户给贸易公司签订正式的订单为结束标志。若任意一个条件无法满足均不能结束。如果是因为样衣无法确认,贸易公司通常会迅速安排重新打样,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果是因为商务问题贸易公司会一直就商务细节条款持续谈判直到拿到正式订单并完成对工厂的下单为止,否则会取消订单,终止项目。

第三阶段:生产成品,订单交付。此阶段为执行完成正式合作的阶段。其目的就是完成订单,如期交货、收款。通常以贸易公司完成与客户方的生产样衣确认,并获得客户的正式订单为开始。贸易公司同时会向合作工厂签订正式的订单,跟踪督促生产进度,并协调相关货代安排运输(国际物流向客户交货),直到客户收货付款为止。

上述三个阶段定义,基于顺利和无意外发生的情况。在经营实践中,最后的催收付款经常问隔比较长,有时也可另定义为一个阶段。此外,难免会有延期、拒收、索赔等事情发生,出现这类情况时,需要业务、质量、财务、甚至法律方面的人手参加,重新定义项目目标。

(二)实践中的几种变化业务流程在每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各个公司在各经营要素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合作工厂资源构成、客户关系及渠道、经营产品种类、自身能力等。一个相对稳定经营的公司,其业务流程必然是基于该公司的经营要素现状,在严谨和效率两个方面取得较好平衡后的结果。所以,上述流程只是一个大致的基本流程。在实践中,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1.在对等样确认阶段,若贸易公司预先准备若干款式的样衣,请客户选择,即变客户开发产品为基于公司已有款式选择或变化来定义产品。这种情况下,流程就不是客户首先发起寻求样品了,而是业务人员定期请买家到公司看款,选中后可直接开始进人第二阶段的合作。

2.同样,对于对等样衣的制作,完成方法也有两种:自己打样报价,或转合作工厂打样自己报价。前者利于了解样衣制作具体的单件消耗量和工艺,利于准确估价控制成本,及自由的选厂,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后者利于节省自己的内部人力资源。

3.有的贸易公司在其合作工厂在批量制作成衣时,生产所需面料不是由工厂方面自行采购的,而是由贸易公司采购后供应工厂的。贸易公司在拿到客户的正式订单后,会启动生产用面料的采购并协调供应合作工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几个因素:一是海外客户指定的进口面料,工厂没有能力采购;或贸易商有便宜的渠道和货源,自行采购可以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或贸易商为控制成衣质量而为;有时也有工厂因经营资金不足而采取完全代工的形式。

4.批量成品的检验工作,对于设置了QC人员的贸易公司来说,会派出自己的QC人员到工厂去做成品检验。而有的公司,会将交付检验外包给第三方检测公司,由检测公司判定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质量要求。

二、组织架构建设及变化发展

(一)基本参考架构从上面的流程描述中,可以看到一点:无论是客户与贸易公司之间,还是贸易公司与国内工厂之间,工作交流通常都包含两个方面,即样衣制作检验方面的技术类和商榷具体交易条款的商务类。所以技术类和商务类人员构成了贸易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对于有设计能力的贸易公司来说,其组织架构大致可分四块(部门):业务部门、技术质量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综合平台部门。其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大致如下:

业务部:负责公司所有业务的完整业务流程,包括与客户、工厂间的商务合同,交期价格的总协调,物流协调,协同财务进行催放款操作等。一般来说,将一次订单为一个最小业务项目。在业务部的人员配置中,一个业务员会负责一个项目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的所有的对外商务和对内的工作进度协调,确认,保证从意向、订单开始,能按计划交付并回收所有货款。业务经理负责所有项目的总体关键节点的监控,并分配给业务员合理的项目。一般一个业务员同时做好几个项目。分配的原则基于工作量饱满,同时项目效率尽可能高。基于一家客户的多个单子,一般被安排同一个业务员负责,或者按产品类别如毛衣,夹克等同一工厂的若干项目由一个业务员负责。

技术质量部:负责样衣的技术质量检验包括样衣的适体度,尺寸规格,工艺及安全环保等环节的把关。在实践中,服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其规格,工艺也会相应的调整,所以样衣往往也要反复制作多次,对等样和产前样均是如此。尤其是产前样,要经过QA的检验确认后,才敢放行让工厂量产。另外,对工厂的量产出货,贸易公司也会安QC人员到工厂验货,或委托第三方的检测行负责验货。设计部:负责产品的款式设计,设计依据一方面是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可自己依据市场趋势和相关资源自主设。一般来说每一个设计师都要加入一个项目的团队,根据户的下单习惯和款式风格,在其每季下单之前预先设计,样,准备。设计主管负责设计师的人力资源与项目间的调,技术培训,共同设计要素资源的掌握与分配等。行政人事财务IT系统等:这些是一个公司的基本配支撑部门。

(二)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上述的组织架构示意,已经体现了矩阵式架构的基本概。即以业务部为龙头,横向跨部门组织面向一个个具体业的业务团队,完成一个个项目。

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是僵死的,是会随着外部条件、身发展程度和方向等而变化的。即便是同样结构的企业,于发展机会的不同,各个部分的成长程度不同,也会导致织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职能部门的减,一类是因某一单一业务的业务量成长远超过其他业务时而剥离成为单独的部门。具体到对于服装贸易公司来说,这些可能的差异化有以下几种可能:无设计部门:常见于初创的小贸易公司,因业务量不稳定,或经营的产品类别尚不稳定,或因合作的国内工厂本身有设计实力的。同时有QA和QC部门:在贸易公司中,QA和Qc的工作差别在于QA负责产前的技术质量确认,Qc负责量产中和出货时的质量检验。有的贸易公司因业务量大种类多,所以QC的工作量较大,配置人员较多,因而将质量部分为QA和QC两个部门。

三、基本盈利方式分析

(一)进出价差

这是贸易公司的最基本的盈利方式。大概贸易公司一年做的单子总数乘以平均进出价差,基本上就是其年度经营毛利了(未计运营成本的)。目前在中国大陆从事服装贸易的公司,其产品的进出价差大概在1O%——15%之问,少数可达到2O%。一般高端品牌服装的价差会大一些,低端的则反之。

(二)帐期差

不少已经有一定运营时间和稳定的营业额的贸易公司,会在对内和对外的收付款的时间上做一些差异。例如,接到客户订单时,会收取10%~20%的预付款,而转单下给国内工厂的时候,往往没有预付款。工厂完成交货并经贸易公司转客户后,客户给贸易公司的货款一般是收货即付或一个月后。而贸易公司对国内工厂,则经常是交货后1—3个月才付款。比如,一个20人左右的贸易公司,每月的营业额如果有200万元,按帐期差2个月计算,则每个月会多出400万元在贸易公司的帐户上。这些钱对贸易公司的运营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做一些短期的进出口项目盈利,甚至直接进行短期的金融类投资获利。

四、发展之道

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不断的发展,是每个公司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在经营中的服装贸易公司也是如此,从实践中总结,可关注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业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多拉单子,是简便的思路,通过加强营销能力,多配销售人员跑客户,多参加相关展会等来提升业务量。这个方法常见于初创的贸易公司,对于已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配置达到一定的均衡关系,简单地多拉单子,必然意味着其他职能部门要以齐步走的方式同步增长,而在实践操作上则不容易,因此不以此为主要的发展方法。

(二)加大差价加大差价,一方面是尽量寻找有信誉的能出高价的客户;一方面是尽量将工厂的出货价格压低或以保障给单量的长期协议方式、或代购面料、持续寻找新的可低价供货者工。目前服装的国际贸易市场,已经非常开放和充分竞争,贸易公司之间、工厂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大多比较透明,加大差价的方法给贸易公司所带来的利润增加已经非常有限。

(三)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服装是非常感性的消费产品,一个好款式一旦推出,可能立刻激发市场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但仿制产品的推出也很快,同时产品过时也很快。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依靠客户定样启动项目的贸易方式其产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自然偏慢。有些贸易公司在竞争中初步站稳后,即开始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使自己的公司更直接地感受市场的脉搏,及时推出适合市场口味的款式,大大增加获订单的概率。另外,服装款式常有周期性的重复变化的特点,贸易公司保留曾经做过订单的款式样衣尤其是为知名品牌代工的样衣,及其相关制作资料(图档、供应商、料单、价格交期等信息),当有再流行趋势时或风格和新客户类似时,也能吸引客户及时下单。产品开发做得好的公司,会定时邀请客户来看款,或向客户推荐面料,一方面获得原本没有的订单,同时也大大维护了客户对自己的依赖和忠诚度。投入的是研发,降低的是公司的营销成本。

(四)提高业务流程运作效率现代制造业,拼的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更需要厂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供货能力。有一定规模的贸易公司,更会在业务流程运作效率上下功夫,缩短订单交付的时间,加快投资回报周期。一年多做一个回合,年度的利润率就多一个回合的利润率。要提高运作效率,必须持续优化内部以及与上下游的业务流程,而一个好的IT系统是业务流程的强大支持。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分工产业链价值链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6-0007-07

加工贸易是一种基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水平分工与交换方式。“二战”后,随着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全球化生产网络体系不断加强,传统上多国相对独立的部门间分工贸易,日益被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分工和贸易方式替代。特别是随着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部门内、产品内、公司内贸易日益扩大,制造业全球布局与外包不断拓展,加工贸易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分工的产物,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推动了战后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与空前繁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了战后加工贸易大发展的格局。同时,继日本之后,亚洲“四小龙”、“四小虎”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布局的拓展延伸,相继加入加工贸易大发展行列,走上了新型工业化之路,助推了经济顺利起飞。随后,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转轨经济体加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升级。

一、战后国际贸易方式演变中的加工贸易

作为一种国际分工与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转型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二战”前虽然经济全球化也曾掀起高潮,但国际分工与贸易基本上是以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主导,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这个时期,参与国际贸易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主要体现在不同产品上,如制造业产品与农产品、矿产品,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基本上在独立的民族国家内部完成,而且很多时候是由单个企业而不是由企业集群完成的,产品在出口时基本上不含进口成分,部门间、产品间分工与贸易成为绝对主导。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即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获取比较利益,调剂余缺。

1 基于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加工贸易。“二战”后,国际经济治理三大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传统的以独立民族国家和单个企业自主生产与贸易为主的方式,逐步被部门内、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所取代,加工贸易应运而生。这时的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同一部门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上,不同国家共同参与同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制造业产品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出口产品中含有愈来愈多的进口成分,而按照关贸总协定规则,出口商品中有进口的成分可以享受报税待遇,这就是加工贸易产生的源头。所以加工贸易基于一种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战后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战略,都是基于这种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同一个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承担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市场营销等环节,而发展中经济体则承担其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发挥某些资源的优势。

2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产业内贸易学说”,认为贸易结构不仅受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影响,还会受产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各国基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而实行专业化生产也必然产生国际贸易。加工贸易就是基于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上下游环节分工的贸易,是一种水平型分工与贸易的方式。产业内贸易理论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水平分工的需要而获得快速发展,并成为国际分工主导的大潮流,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全球化红利、实现外贸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3 公司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二战”后,跨国公司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理论应运而生,公司内贸易则成为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形成了其产业链、价值链在全球范围的优化布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进行分工生产,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形成了交集,公司内贸易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方式,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加工贸易特质,也显示出未来国际贸易越来越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基本特征。

4 产业集群理论与加工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日益融合,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开始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考察贸易的原因,美国教授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反映了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形成高度融合互动产业群体的新形势,也体现了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全面延伸的新现实,此后产业集群理论成为国际产业与贸易理论的新热点。传统的单个企业制造与贸易方式完全退隐,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集群分工合作体系成为国际竞争与贸易的主流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技术管理外溢效应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的制高点,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战略与政策的重要因素。而全球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也成为新形势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标志。

5 动态竞争优势理论与加工贸易。在许多新兴经济体取得成功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仅仅依赖静态的比较优势而陷入跟随式发展陷阱,技术和创新能力滞后,经济失去持续增长的动能,因此经济学家在继承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竞争优势理论。其逻辑结论是,随着经济起飞,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比较优势在不同阶段是动态的。克鲁格曼还指出,资源禀赋并不是决定比较优势的唯一要素,边干边学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比较优势。同时,比较优势也不一定会转化为竞争优势,这需要一定的制度政策条件,只有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比较利益。因此,要避免跟随式发展陷阱,发展中国家必须着力培育动态竞争优势,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而加工贸易总体上仍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不能仅满足于获得贸易活动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而是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支持和配合本国动态竞争优势的建立。而且为了控制风险与成本,培育规模经济竞争和产业集群新的优势,也需要加快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进程,实现加工贸易及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

1 美国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位置,还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早在1930年代,美国就开始实施海外装配计划,规定美国进口利用美国零部件和原材料在海外加工装配产品时可获得相应的关税优惠,这实际上是一种出料加工方式。战后,美国很长时间是国际制造业产品第一出口大国,时至今日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美国制造业成为部门内、产品内、公司内贸易的先锋,因此也是加工贸易的先导,拉动了全球加工贸易的大发展。美国1980年代的零售业革命进一步助推了加工贸易,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店为了降低进货成本,建立了面向全球的海外供应商体系,成为加工贸易的重要采购方。

2 美欧跨国公司成为战后全球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如前所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受益者。战后世界贸易空前繁荣,其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速的2~3倍,名副其实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而更重要的是世界贸易方式的巨大变化,即由传统的民族国家自主发展向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发展转变,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和企业集群式发展交集的加工贸易成为主导方式,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和支配者。从全球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到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到一次又一次跨国投资与产业转移的高潮,到全球制造业外包与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到90年代国际生产网络体系进一步向全世界渗透并掀起全球化新高潮,这里面都有美欧跨国公司的身影,而且总体由他们主导。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形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据统计,1983~1993年间,美国公司向国外子公司用于加工贸易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从34%升至44%,进口比重从33%升至约50%;同期,外国跨国公司对其美国子公司进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分别从83%、55%升至86%和64%。据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1/2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商品贸易构成;美国母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占美进出口额的近40%。

3 美欧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各有不同。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其法律规定自由贸易区或外贸加工区是加工贸易的主体。从另一方面看,美国的制成品贸易也都是广义的加工贸易,因为美国不实施增值税制度而且关税率很低,美制成品出口中或多或少都含有进口料件成分,只不过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保税政策,企业也无多大好处和兴趣。而欧盟的做法与美国完全不同,不针对专门区域,而实行非常开放的办法,不仅所有区域和企业进口料件加工产品出口时可以享受免除关税和增值税的待遇,或者实行先征后退,而且还规定了出料加工、串料加工、临时进出境等灵活待遇,为双向加工贸易提供了最宽松的环境。

4 美国的外贸加工区监管模式。美国加工贸易的组织形式是外贸加工区,外贸加工区是作为公共设施经营的,每个港区可设立一个外贸加工区。美国外贸加工区法案允许在进境港内或毗邻区建立特别的封闭区,并当作美国海关关税以外区域看待,外贸加工区就属于这种区域。为确保关税与贸易法的统一性,美国海关监督地位重要,外贸加工区经营者必须偿付海关监督管理活动的费用。企业可利用外贸加工区延付关税,避开外国原产标记规定,获较低税率或免税,规避许可证限额,以及避免双重征税。美国在国家层面设有外贸加工区委员会,主席由商务部长担任,成员有财政部长和陆军参谋长等。

5 欧盟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特点。欧盟加工贸易监管的最大特点是,由海关依法进行以便利多数企业、控制负面风险为目的的常规监管,并不作为全面意义上的产业或贸易政策,也不会限时调整。欧盟的管理模式分为保税与退税两种体制。保税方式是指允许一些非欧盟成员的货物在进境时暂不缴纳关税和国内其他税款,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进口时可以确定其加工后的产品在欧盟以外进行销售的料件;退税方式主要是指允许货物在进口时保留在加工后复出口退还已征税款,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进口时无法明确其加工后产品是否销往关境之外的料件。欧盟对深加工结转登记进行变通管理,允许进境加工许可证持有人在保持加工记录的情况下,由下一个环节的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保税加工的产品在补交关税及滞纳金后,可以转为正式进口,进入内部市场流通。此外,政策还允许串料出口以及异地进出境等。

三、日本和韩国的加工贸易

日本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升级得益于其贸易立国战略到技术立国战略的转变。“二战”后,日本外汇严重短缺,资源匮乏,其政府将加工贸易政策与国内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各个不同时期选定有发展前途的出口产业加以扶持保护,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同发展,使日本迅速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80年代以后,随着日元迅速升值,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战略,在加工贸易中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加工贸易产业逐渐转移到国外,日本经济结构得以转型升级。同时,外贸政策也随之调整,一改过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放开发展出料委托加工进口。

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情形与日本非常相似。由于国内资源匮乏,外汇短缺,韩国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扶持政策相结合,生产加工在国际上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产品。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纷纷崛起,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丧失,开始推进本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采取金融财税等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自主研发,提升自主品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并选择汽车、钢铁、船舶以及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逐渐走到了价值链的顶端。

四、香港、台湾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一)香港以“前店后厂”模式实现加工贸易和产业同步转型升级

1 转型历程。香港从100多年前的小渔村发展为目前世界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对外贸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外贸依存度达到300%。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本身没有也无需一套加工贸易概念和政策设计,但由于本地缺乏原材料,实际上本港制造品出口绝大部分是进口料件加工再出口,而日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转口贸易更大部分是典型的加工贸易。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加工贸易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起步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向内地转移期,和随后的“前店后厂”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期,香港的经济结构也由此发生了战略性变化。

2 发展本地加工装配业,打造亚洲制造中心。香港加工贸易的快速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韩战引起禁运,香港的转口生意一度中断,促成香港工业在六七十年代的崛起,制成品加工贸易因此兴起。从60年代开始,香港利用当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利用外部资金和原材料,大力发展本地加工装配制造业。到70年代,制造业已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1978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7.8%,1980年制造业占GDP的份额22.4%。

3 80年代香港产业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型加工贸易合作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劳动力和商务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向内地转型,以“三来一补”为起步方式,形成了“前店后厂”型合作模式,通过设在内地的子公司或“三来一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制造业务,母公司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交其加工装配成成品,然后再由母公司向全世界市场销售。从早期的“三来一补”到后来的合资建厂,香港加工装配制造业纷纷内迁,截至2000年6月,港商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612.94亿美元,分别占内地吸引外资总额的53.6%和49.7%。到90年代末,制造业绝大部分已转移完毕。

4 “前店”功能升级助推产业和经济转型。港商“前店”早期只是从事简单的转口和国际销售,主要属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务类型。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和规模链条不断扩大,香港母公司除了担当贸易商角色外,还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管理、物流供应链、商务管理咨询培训、金融和专业服务等,生产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系列化发展,孕育出众多的新兴业态、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香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也成功完成了从制造中心向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的转变。到1996年,香港制造业占GDP比重已降到6.7%。

5 香港顺利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随着制造业内迁和“前店”功能拓展,香港较快实现了向服务经济转型,198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0%,1990年升至75%,2000年开始超过90%,目前已占93%以上。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业一直保持在50%左右。香港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进程与其对内地的加工贸易密切相关:从20世纪50—60年代以制造业为主体,到70-80年代香港制造业向珠三角迁移,到90年代进入香港生产业与珠三角内地制造业密切融合互动期,到进入新世纪香港生产业成长为独立的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产业群,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并使香港成为了世界上生产业最发达的城市。

进入新世纪,香港服务业进一步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向外包市场。在服务业发展升级中,香港已经成为一个发达的服务外包市场,本地化服务外包非常普遍,使本地企业可以分离非核心业务获得低成本更专业的服务。同时,由于本地市场趋于饱和,营商成本高涨,香港也大力拓展国际服务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由于香港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较强,香港离岸服务外包既有接包也有发包,而且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香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模式。

(二)台湾以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推动经济持续成功转型

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僵局被打破,台商掀起了几次到大陆投资的高潮,台湾对内地和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直接配合了其产业升级的进程,其加工贸易形态也相应出现了“由进到出”的转变,由过去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出口导向工业,向对外转移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环节、发展“出料加工”转变。到90年代中后期,台湾岛内的电子产业特别是电脑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这属于台湾的新兴高端产业,实际上是与本岛发展同步的产业转移。两岸加工贸易呈现出随着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而升级的态势,从低端轻纺制成品向高科技产业不断递进,两岸产业合作以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为主导,成为继香港之后助推内地加工贸易发展与升级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对台湾经济的国际化新转型进程发挥了助推作用。

总之,台湾经济和产业升级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同时又进一步面临向知识密集型生产和服务升级的新挑战,并遭遇人才不足、研发不足、运营成本上升等制约。正如台基电董事长张忠谋所指出的,台湾经济面对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的重大转型,再跨一步就可以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台湾要实现新的经济转型,必须整合两岸优势,利用大陆广大腹地、巨大市场和人才优势,加强加工贸易深度产业链价值链的合作,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组优化各自的整体产业链,重塑核心竞争力,而两岸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仍是主渠道。

台湾在产业重大转型前期曾经制定了有形的加工贸易政策,既有针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工厂、仓库等封闭区域的,也有针对广泛的开放区域的。但是随着台湾市场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原先针对进料加工复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法律上依然存在,而在实际运作中已失去功效,因为台湾不设增值税而关税税率很低,海关服务很便利,企业已很少有人去申报关税减免优惠。台湾加工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式微,作为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方式已成为常态,只不过其具体形式和侧重点会随着产业升级而不断变迁。

1 台湾是以加工贸易型工业为主实现开放式产业升级的典型。以纺织品、食品、电子、电器、塑料、皮革、橡胶以及其他杂项制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工业,一直是台湾工业发展的主导,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1990年,台湾出口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高达43.1%。台湾以发展加工贸易型工业为主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一是台湾自然资源不足,不拥有形成规模的自然资源,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料。二是台湾劳动力资源丰富(70年代以前),且素质较高,可发挥这一人力资源优势来发展工业。三是台湾属于海岛型经济,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进口,可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工业,即发展那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工业。

因此,台湾选择了既可摆脱资源桎梏,又不受内部市场限制,通过进口原料、零部件,在岛内加工组装,再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来实现工业化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工业形态。这种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工业又可分为进口原料加工型工业(如纺织、服装、炼油、石化等工业)、零部件组装型工业(以电子工业为主)、替代进口型工业(主要是钢铁工业)和内部原料加工型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四种。直到今天,台湾工业发展可以说仍然以这种加工贸易型工业形态为主,尤以出口导向的进口原料加工型工业和进口零部件组装型工业为主。

2 20世纪60~7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战前,单一的农业经济构成了台湾经济的基本特色,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工业几乎是空白状态。1953—1960年的第一次“进口替代”,优先发展了纺织、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1961~1972年,台湾为了摆脱岛内市场狭小的局限,转而实现了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的出口导向政策,并致力于大力发展电子、电器、塑料、金属制品等耐用消费品出口装配产业;1973~1981年,在继续发展消费品出口工业的同时,台湾开始实行重化工业战略,选择“人造纤维、塑胶一石化”及“金属制品、机械一钢铁”两大系列产业为代表,实行从下游到上游逐步推进的逆向工业化路径,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钢铁、造船、石化、核电、电信及交通等重化工业部门。

通过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大的产业升级,台湾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52年,台湾工业生产净额、出口额、固定资本投资额及就业人数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为17.9%、7.8%、30.0%和9.3%,到1980年这些比重分别上升到44.7%、90.8%、46.9%和42.4%。1963年工业生产净额超过农业,1966年工业品出口额开始超过农业,到1973年工业就业人数也超过农业,1986年工业生产净额占全部生产净额的比重更达到47.64%的最高点。

3 80~90年代,加工贸易产业链向高科技产业为主导转型。为了应对贸易摩擦全面升级,市场开放外部压力加大的新形势,台湾于1984年提出了推进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三化”计划。“三化”的基本点可以用16个字加以概括,即“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分散贸易,健全法规”。自由化与国际化、制度化三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核心是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产业发展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其它自由化五个方面。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1991年台湾通过并颁布了6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转型。总体目标是,重建经济社会秩序,谋求全面平衡发展,解决社会秩序和经济失衡问题。6年建设计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突出位置,规定了十大重点新兴产业:通讯工业、资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

经过6年建设计划和90年代的发展,台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新机遇,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台湾出口中占据了主导位置。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调查,1996年台湾有15项产品产量居于全球第一,其中资讯产品有9项。除了传统的螺丝、自行车、缝纫机、聚酯纤维、ABS树酯、主机板、监视器、影像扫描仪之外,近年又增加了网络卡、数据机、电脑键盘、绘图卡、电源供应器与电子玻璃纤维布等7项,加上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产品,共有30余项。

4 进入新世纪,台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从1998年至2003年,台湾经济经历了数年的停滞,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停滞,专利件数反而创下新高,仅次于美、德、日,居世界第四位。高科技产业生产总值占制造产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35.3%升至2004年的5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已升至46%。

在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台湾消费升级,带动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了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从1995年到2006年,台湾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3.9%上升至74%,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1990年的45%升至2005年的58.2%。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领域,是台湾经济结构的最大转变。

5 作为政策性的加工贸易已经式微,但作为内容和产业链价值链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常态。台湾把握全球产业分工大调整的机遇,不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最初的代工到后来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和服务型经济的形成,台湾的加工贸易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提升,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留在岛内,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高效的政府服务、便捷的通关、优惠的税收体系以及现代物流和金融的集聚。加工贸易本质得到保存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台湾、香港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的启示

台湾、香港加工贸易伴随其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升级全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动态变迁和转型过程,其路径对后起国家和地区有普适价值,值得我们总结和吸取。

1 从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核心在于内容。尽管在起步阶段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对台湾、香港产业发展与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其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乃至技术创新都提供了便利化渠道,但是加工贸易作为一种贸易合作方式总体上只是辅助和形式,而不是主体和内容,主体和内容是其背后的产业。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进程决定了加工贸易的具体形式、结构,而不是相反。台湾、香港在产业不断转型的长期过程中,加工贸易制度政策安排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2 加工贸易自身结构、形式、功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些动态变化,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企业主体的瞬时调整,政府难以取代。港、台加工贸易主体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由“进料”向“出料”、由制造外包向服务外包等不断发生的一些动态变化与调整,主要都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基本上是自发的转型过程。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9

【论文摘要】 我国国产产品复进口数额迅速增长。国产产品的复进口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重大影响,引起了相关各方的关注。国产产品复进口的大量产生,根本在于我国现行贸易政策、税收政策、管理政策的不完善。因此,应该从宏观上对现行政策予以修改,使其更能够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 国产产品复进口 加工贸易 深加工结转 贸易政策 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从我国大陆地区(不包括台湾省,及港、澳地区)进口货物的金额已经高达734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进口贸易国(地区),高于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学术上对这种现象定义为国产产品复进口。国产产品复进口是指在中国生产制造,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中国的货物,在未进行加工改变货物状态的情况下,因某些原因需要重新中转复运进境。 大量国产产品复进口“虚高”了我国的贸易数额,造成国家无法对贸易情况做出真实分析,给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带来了困难。目前,国产产品复进口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 一、国产产品复进口情况 1.国产产品复进口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个制造业产业群的加速形成,我国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工厂”,在我国境内加工、装配和制造的产品日渐增多。复进口的国产产品品种和数量也日渐繁多。国产产品复进口的速度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自1999年以来,国产产品复进口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同比增长,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同期国内进口的总体增长速度,在总进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据海关统计,1997年国产产品复进口金额为29.24亿美元,只占全年进出口总额的0.90%;而在2006年,国产产品复进口金额已经迅速增长至733.56亿美元,是1997年的25倍,占全年进出口总额的4.17%(见下表)。 资料来源:历年海关统计年鉴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产产品复进口原因呈现多元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产产品复进口全部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和企业间产生经济纠纷而被退货;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有来自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布局考量的原因,但更多的国产产品复进口是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的。 2.国产产品复进口基本特征分析 (1)复进口产品来源地、流向地高度集中 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来源地主要是香港地区。据资料显示,1995年~2005年间,国产产品自香港进口的金额高达1578.5亿美元,平均每年进口额占同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总额的96.6%。与此相对应的是,复进口产品的流向地则主要是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该地区是我国两大制造业中心之一,并且毗邻香港。 但是,近几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一部分的复进口产品从珠三角地区流向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复进口总值占全国复进口总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5.7%上升至2005年的20.9%。 (2)复进口产品的贸易方式、产品类别高度集中 加工贸易是推动国产产品复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工贸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复进口的主要贸易方式。1995年~1999年,加工贸易方式平均每年进口额占同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总值的91.6%,2000年~2005年为79.7%。 与之相对应的是,复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产品类别,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原料、纸制品和塑料制品等。以机电产品为例,据海关统计,2005年在机械工业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的271.38亿美元中,国产产品复进口为64.24亿美元,占进口料件总值的23.6%。进一步的资料显示,2006年在广东口岸和天津口岸,分别有高达98%和67%以上的进口数码相机属于国产产品复进口。与此同时,2006年我国复进口半导体芯片87.4亿块,进口金额高达85亿美元。 (3)复进口企业性质集中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遍地开花”。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从事加工生产活动,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以机械工业为例,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429.99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加工贸易出口的83. 2%。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多数的地位,也决定其在国产产品复进口中的主体地位。2005年1月~9月,外商投资企业国产产品复进口额为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占同期国产产品复进口总值的72.7%。 二、国产产品复进口快速增长的成因分析 国内专门研究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文献资源很少,更多的学者是在对加工贸易价值链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国产产品复进口作为其中一各分支进行研究。隆国强等(2003),对322家加工贸易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是企业复进口的主要原因。王慧珍(2006)从出口退税政策、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进口关税税率、深加工结转管理手续、地方政府出口实绩、跨国公司运作方式以及企业销售渠道和交易成本等七个方面,对复进口快速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 本文以为,国产产品复进口快速增长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深加工结转手续复杂因素的影响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的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深加工结转是提高我国工业制造业配套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延长我国加工贸易产值链的重要措施,是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主要方式。按规定,转出企业视为出口,转入企业视为开展新的加工贸易业务。但是,由于目前深加工结转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我国企业的国内采购带来负面影响。 保税深加工结转主要是手册对手册之间的结转。按规定,办理深加工结转的转出企业,凭《结转申请表》、《登记手册》、购销合同或协议等,向所在地海关保税部门提出申请,转入企业凭《转出申请表》、购销合同等到转入地海关保税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海关批准后,转出、转入企业可以办理结转报关。转入地海关在接受转出企业出口报关、转入企业进口报关时,将上述单证与转出地海关传输的数据和关封进行核对。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手册对手册的深加工结转方式,比较适用于产品来源单一,零部件简单的情况,但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多渠道采购复杂零部件的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欠缺必要的灵活性。当企业从几家甚至几十家国内零部件供应商采购保税材料时,转入企业的一本手册难以应对转出企业的几十本手册,即使是使用分册也难以满足对接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所有手册的产品数量、价格、供货速度、有效期等都要协调一致,其中一家企业的手册内容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手册的执行;由于企业在办理其它业务时也要用到手册,因此企业在用手册处理其它生产事宜时,深加工结转就要暂停。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深加工结转的手续复杂,不利于企业在讯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迅速作出反应,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多数加工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国产产品复进口满足原材料的购买需求。 2.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税收政策不同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对国内贸易的支持则很少。我国的贸易管理一直以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区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税收政策。国内贸易要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对外贸易则实行出口退税。原材料、零部件、初级形态制成品及半制成品的国内生产企业通过出口可以获得出口退税,而将产品在国内销售给下游企业时,则要补缴增值税。然而,我国为了发展加工贸易,对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一直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优惠之下,上游制造企业一般倾向于先把货物出口,获得出口退税;然后下游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同一批货物,获得税收优惠减免。货物“一出一进”间,上、下游企业都获得了国家的税收优惠。因此,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热衷国产产品复进口也不足为奇了。 3.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因素的影响 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经营活动是由采购、生产、营销等部门共同完成的。但是许多生产型跨国公司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公司内部的生产部门与公司其他部门相对独立、分散,生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完全由公司总部统一指挥。目前,众多跨国公司将其生产部门设立在我国国内,而与生产部门相配套的采购、营销部门则设立在我国境外。我国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只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上的一个环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制成品都要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体系进行境内外的配送。 根据跨国投资的“内部化”理论,跨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与资本收益率。跨 国公司的一体化经营的主要表现是内部交易行为。跨国公司通过行政力量,在跨国公司集团内部以转移价格的方式进行内部交易,以达到转移利润、降低经营风险、赢得竞争优势、规避东道国关税和税收政策的目的。跨国公司大量内部交易的发生,进一步增加了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数额。 跨国公司国产产品复进口活动还受到我国一直以来的对外商投资项目的政策性优惠影响。根据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国务院令第346号]第十条的规定,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视为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产品出口销售额占其产品销售总额70%以上的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视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根据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调整部分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146号]规定,新批准的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项下进口设备,一律照章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自项目投产之日起,企业的产品直接出口情况经核查情况属实,每年返还已纳税额的20%,5年内全部返还。此外,按照我国目前政策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进入获利年度之前,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即使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受到上述政策优惠的驱动,跨国公司利用上述的内部交易行为,一方面将部分利润转移到香港或其他地区,另一方面通过大量出口达到出口额占企业产品产值70%的标准。 4.地方政府行政压力对企业的影响 在以GDP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前提下,出口业绩成为地方政府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出口额大小,关系到企业能够在政府中获得政策优惠、税收优惠,外贸配额、外贸经营权审批等种种经营优惠的多少。因此,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出口任务或追求出口业绩,不得不将一部分可以从国内采购的产品采取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方式购买。 此外,地方政府面临的出口退税压力也使其存在干预企业经营的可能。在2011年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新政策以前,出口退税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额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享,而退税额则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造成中央财政压力巨大,欠税严重。为了更好地解决出口退税的欠税问题,加快出口退税的时间,在2003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明确规定退税额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地方政府将承担出口退税额基数的25%。假设存在A、B两家分处于两地的生产企业。下游B企业通过购买上游A企业产品进行生产。那么,A企业所在地政府获得了A企业缴纳的全部增值税。而当B企业将制成品出口时,B企业的地方政府则需要退还出口退税额基数部分的25%的税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B企业的出口退税额基数部分,不仅包括其购买A企业产品的成本,还包括A企业支付的增值税部分。也就是说,存在着B企业所在地政府向A企业所在地政府进行隐性转移支付。面对这种情况,B企业所在地政府为了减轻出口退税负担压力,对本地区的出口企业施加行政压力,或将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制成品不享受出口退税,或是干预其采购方式,要求将从国内的采购改为国产产品复进口的方式。 三、对策建议 我国国产产品复进口的高速增长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国产产品复进口既浪费了国家税收资源,徒增企业物流成本,也扭曲了中国的外贸数据,企业大量的价格和出入境操控,令国家无法对进出口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因此,他们建议直接取消国产产品复进口的加工贸易保税优惠,对国产复进口的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和环节税,以此堵住政策漏洞。但是,有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加工贸易在我国仍用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一味的“堵”,只会影响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没有好处;而国产产品复进口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国目前深加工结转政策制定不合理,深加工结转的管理手段满足不了当今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认为解决国产产品复进口现象应该从完善、提高加工贸易政策、管理能力入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简化深加工结转手续,实施转厂监管新模式,建立以“一次审批、分别报关、自动结转、重点核查”为主的深加工结转模式 该模式在2002年6月起在广东海关首先同一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是结转 计划的审批手续,由双方海关两次审批改为只由转入地海关一次审批;二是结转报关手续的办理,由双方企业同时到转入地海关办理改为分别在主管海关办理;三是电子数据的传输,由合同备案数据传输改为报关单数据传输;四是结转的审核,由人工审核为主改为计算机自动审核为主,五是完善结转的风险管理,加强对货物的实际监管。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更加方便、灵活,简化了深加工结转手续,降低了办理深加工结转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国产产品复进口的增长。 2.实行“区港联动”,进一步发挥、挖掘原有的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的职能 目前,我国国内的8个沿海港口城市已经获批成为“区港联动”政策的试点。在原有保税区的基础上,比照出口加工区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国内货物进入园区即视为出口,给予退税;园区内货物出园区进入关境内即视为进口,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利用园区进行深加工结转,一方面可以获得之前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还可以省却将货物运往关境外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对政府来说,企业利用园区进行深加工结转,可以将企业利润尽可能多地留在园区之内,扩大财政收入,减少税收流失。 3.积极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加大国内采购力度 对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都给予完全退税。建立国内中间品信息交易平台,便利国内零部件供应商与加工贸易生产商的信息交流。

外贸公司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美国国际贸易 垂直分工 中间品 跨国子公司销售

    一位理性的全球趋势观察家会认为以下陈述似乎是相当合理的:中间品贸易作为总贸易额的一部分正在增长,部分原因是全球外购显着增长1;作为总出口额的一部分,加工品出口正在减少,服务出口正在增长,因为作为gdp的一部分,加工品产量正在减少,服务产量正在增长;由于贸易壁垒一直在减弱,出口作为服务国外市场的手段与跨国子公司销售相比,正变的越来越重要。

    我们发现在数据中并没有体现出这看似合理的,或者甚至是传统的常识。事实上,作为总贸易额的一部分,美国(或其它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间品贸易并没有增长。而且,加工品出口继续显着增长,服务出口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最后,出口与跨国子公司销售以非常相似的比例在增长。

    进而,我们可以很自然的认为传统的常识是错误的。我们发现根据“垂直分工”的增长更容易理解这些数据——商品在多个国家分阶段生产,每个国家负责商品生产程序的某些阶段,然后将处在生产程序中的商品出口到下一个国家。这个现象自然而然地成为全球化及美国贸易近来趋势的主要特征。

    一、垂直分工

    要清晰的认识美国的国际贸易,我们首先要精确地定义垂直分工。

    在垂直分工下,国家被有顺序地连接起来生产商品,每个国家专门用于商品生产程序的个别阶段。我们着重于这种顺序连接的一个特性:一个国家为了生产商品而进口的中间品,或者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的处于生产程序中的商品。

    为了进一步明确垂直分工的概念,hummels, ishii和yi提出了垂直分工发生的三个前提条件:

    1.商品的生产有着多样的、有顺序的阶段。

    2.两个或更多国家在商品的生产程序中提供增加值。

    3.至少一个国家必须在商品生产中有进口投入,所得的某些产出必须出口。

    二、 美国贸易中间品

    中间品的定义并不惟一,因为这些商品是根据它们的用途或功能来定义的,而不是固有的性质。例如,面粉和轮胎,是这类商品的经典教材,根据它们的用途,它们既可以是中间品,也可以是最终产品。

    中间品进口的子集——那些进口的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中间品,作为贸易的一部分在过去的30年里一直在增长。小一些的经济体,如丹麦和荷兰,垂直分工的水平趋向于更高,而更大一些或更独立的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趋向于更小的份额。

    三、 美国加工品出口与美国服务出口

    美国的加工品出口,从1970年50%增长到2000年的59%,其中大部分的增长是在近十年发生。而美国的服务出口,从1970年开始基本没有变化。最近的15年的数据表明,美国的总出口服务和总进口服务份额没有增长,仍在28%和17%左右,这说明加工品继续在美国贸易中显着增长,而服务却没有明显的趋势。

    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一组相关数据:美国总gdp的加工品产业份额从1970年的24%稳定地减少到2000年的14.5%。同期美国gdp的服务份额从1970年的44%增加到2000年的54%, 与加工品减少的幅度相同。

    为什么加工品出口显着的增加,而加工品gdp在减少?关键的原因在于垂直分工以及垂直分工贸易如何在官方统计中进行估量。上面的数据表明加工品(及其它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估量,这就掩盖了服务贸易在显着增长的事实。

    四、 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与美国出口

    一家美国公司有两种方式服务国际市场。它既可以出口,也可以“跨国”:通过建立国外

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然后在当地销售。跨国公司理论指出有很多潜在力量影响着公司的决策,包括规模经济的程度;运输费用的大小;关税税率及其它的贸易成本;国家之间具备的生产要素差距,以及产品技术中生产要素影响强度的不同等。

    美国的海外销售被分成四类:商品出口、服务出口、国外子公司的商品销售以及国外子公司的服务销售。从1986年和2002年的海外销售总额可以看出,出口分别占了美国海外总销售的30%和28%,并且在这15年期间,出口和跨国子公司销售以近乎相同的年增长率不断增长。

    对比商品出口和服务出口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海外销售比服务的海外销售大几倍。以2002年为例,商品海外销售是服务海外销售的四倍多。然而,这个比例随着在时间慢慢降低。近年来,国外子公司的服务销售在四个类别中增长的最快,在1986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10.7%。

    跨国公司理论强调规模经济之间“接近集中”交易,一方面,要求所有的生产在一个地方,另一方面,生产地点与每个市场都接近,这个理论暗示着如果贸易壁垒削弱,出口应该比国外子公司更加受到追捧。然而事实却是在出口和进口壁垒降低的情况下,美国跨国子公司销售几乎与出口以相同的速度增长。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出口中日益增加的显着部分并没有直接进入到外国市场,而是转而进入到跨国公司的外国子公司中,在商品进入市场之前参与进一步的生产。为了进一步的加工,美国跨国公司出口越来越多的商品到国外。在这一过程中垂直分工的本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造就了出口和国外子公司销售之间的互补关系。而且,垂直分工的趋势意味着互补关系将继续存在。

    五、 总结

    本文通过考察中间品贸易、服务和加工品出口贸易以及美国跨国子公司销售中的美国贸易趋势,分析了关于美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全球化的一些事实。最终我们指出了垂直分工在解释这些事实中起到的作用:

    (一)作为总进口的一部分,中间品在过去的30年里没有显示出上升的趋势,而垂直分工的中间品却显示出上升的趋势。

    (二)作为总出口的一部分,美国加工品出口一直在增长,但其作为总gdp的一部分却在减少。原因在于垂直分工使服务出口在官方数据上与加工品出口相比估计值过低。当把两组数据按相同的原则修正后,我们发现服务出口在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