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业务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15:48:39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1

下面我分两个方面向大家汇报自己过去一年来在外贸这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收获和体会。

一、克服困难,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摸索,做到从内贸到外贸的成功跨越。

我不是外贸专业出身,最初转到外贸岗位时,以为自己有从事内贸业务的基础,外贸业务不会难到哪去,没想到工作一上手后,其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除了外语要过关,专业知识更是至关重要的。国际贸易实际上是由贸易洽谈、签约审证、备货订仓、制单结汇几个部分组成,而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我一上岗,就感受了不小的压力。知道要想胜任这项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但由于我们人手少,任务在身,不可能是先学习再上岗,只能是一手托书本,一手干工作。所以在06年中,我把大部份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强化外语、学习外贸专业知识上了。从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制定了雷打不动的学习计划,不管工作再忙、家务事再多、都必须抽出一些时间学习。在家里,经常是孩子睡下了,就是我最踏实的学习机会,时间长了,孩子问我:妈妈又上大学了?在工作中为了弄懂一个概念,我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工作中碰到难题,有经验的同志帮助解答了,我都会仔细记在本子上,班后再找时间细细消化,逐步提高。学以致用,让我增长了知识,练就了本领,提高了技能,在工作中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例如,外贸业务中的审证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如果有问题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就直接导致我们公司结汇的风险。所以用户往往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设法打球,我们收到的每一份信用证都会存在一些开证行或申请人提出的特殊要求,这其中就会隐藏着对我们的不利条款,这种情况碰到的多了,我们外贸组的几个人也就习惯了对信用证中自己拿不准的条款,都会提出来相互之间进行切磋,经验不够用了,就查找相关书籍寻找依据,请教银行也是家常便饭。年,我共经手处理了16份信用证,在自己的审证过程中发现有些条款不利于我们安全结汇,每一次我都会坚持要求外商修改,虽然要求外商改正信用证是一件特别麻烦的工作,有时

外商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会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很不客气地同我们发脾气,但为了公司利益,我都会在耐心的商谈之中,坚持不放弃原则。16份信用证中曾经有40多处都是在审证中发现于我公司结汇不利,我都坚持据理力争,直到信用证修改满足我们的要求为止,从而确保了资金正常回收。

外贸合同的履行是以单证的往来为基础的,专业人士通常称其为单据买卖。我们制作的单据和交单时间如果与信用要求存在不符点,就无法保证货款及时、全额的收回,单据的作用和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单据制作同样是我工作中,重点学习和把握的内容。起初因为业务生疏,总是越着急越抓不住重点,屡屡出错,当辛辛苦苦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一大堆单据,被银行挑出毛病退回来重做时,心里真不是滋味。记得有一次中板合同交单,由于外商要求将几个合同交叉发货,又在一个信用证下,分出多套单据议付,经过反复调整,离交单的时间只剩一天,这个时候我只能抱着所有单据,在银行与审单员一块过单,直到银行快关门了,单据才终于寄出去了。为了抢时间,银行工作人员陪着我饿了一天肚子。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积累和不断摸索,到下半年,制单工作对我已不是太大的难题了。年我共制单套,每一套都是数拾页的单据和数不清的数据,按时、如数收回货款余万美元。在制单中我体会到不仅需要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清醒的头脑,更需要是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

二、精心尽力做事,努力为公司多创效益 年月份以后,总公司出于业务分工的考虑,新钢联的出口业务只能在首钢以外的市场寻求发展,只能通过外采的方式组织出口资源。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这种冠以首钢头衔的公司来讲是很艰难的,因为外商知道你隶属于首钢,他就希望从你这儿拿到首钢的产品,规模大一点的钢铁企业都有外贸经营权力和能力,而我们拿不到稳定的出口资源,这对于我们都是不利因素。

可是新钢联公司的特点就是要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用自身的努力,开创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

在大家的帮助配合下,我从江阴西城钢厂采购欧标圆钢965吨,江苏溧阳扁钢厂采购美标扁钢吨,包钢采购欧标圆钢吨。分别出口到墨西哥和欧洲。加上上半年出口的首钢产中板吨,年,由我经办出口钢材合计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精心尽力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年月份,从包钢友谊轧钢厂采购吨圆钢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

印象。

当时我公司与包钢友谊轧钢厂签订了圆钢采购合同吨。因为要赶在国家退税调整之前发运,所以我们要求他一定要在月日前将全部圆钢运抵天津港,具备装船条件。

通过年的工作总结,我的确有很多感受和体会,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很幸运,虽然在外贸工作中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我有一个领导关心、同事支持、蓬勃向上的集体,有老同志的传帮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最突出的体会是:新钢联的外贸比起首钢国贸,比起其他专业外贸公司,的确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只 要大家共同努力,这个“难”字也会造就出能吃苦、敢打硬仗的外贸队伍,敢于战胜困难,就能创建出具有新钢联特点的外贸事业。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2

工作两个月后,针对公司老板提出的报价就是见光死,不能报价;我们有进出口权,什么都可以卖等问题,我们作出如下工作总结。以下是总结出利用互联网开拓业务几个关键问题:因互联网是在虚拟的空间上交谈与结识,关键问题是做到与客户互信互利,才会有生意做。必须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经营产品及价格定位:

a.公司的主营产品,如果公司以小规模发展速度,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务不雄厚情况下,公司必须经营销售专一产品,方会尽快见到效果。面向更多的产品经营,战线拉得太长,从前线业务到工厂搜索与售后跟进需一个完整体系与多位专业人士及专业知识来操控。

买家总会货比三家,买家远是专业的。作为贸易公司最主要的优势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如这点做不到,是无法赢得客户信赖的。

报价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它是企业与新客户沟通的切入口。要懂得本行业出口量和前景。本行业内各个企业报价的平均水平和报价趋势。及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在国内同类产品属于哪个水平面(高中低),自己的产品报价与市场行情差价,及如何以达到报价的正确性,让客户查到公司知道公司的主要经营产品及及产品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b.报价表

公司以一定的数量为基础,提供一份产品价格表(pricelist)。此报价表上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策略的一部分。因为它决定了公司业务开拓的切入口。价格的定位也就将客户进行了定位。不同的价格就会培养不同素质的客户群,也就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产品/服务策略,发展速度和未来。所以小小的一份报价表,看似简单,实则要经过仔细和认真的推敲。

报价应报得恰如其分,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好东西不能贱卖,普通的产品不要报高。因为客户往往会从你的报价来判断你的诚实性,并同时判断你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如果一个非常简单普通的产品你报一个远离市场的价位,甚至几天都报不出来,这说明你的诚实性不够,你根本不懂这一行,自然而然客人不会对你再理会。

摸清客户动机及诚意再报价,以免成为报价工具,浪费时间。外贸竞争异常急烈,以目前中国市场所见是供大于求,要想异军突起,特别注意服务和经常学习,避免出错。

二.公司(包括业务员)给客户的信心及信誉度如何?

这是网络开展客户最首要的因素,即你的公司实力如何,产品况争力怎样,公司服务怎样?信心和信誉是双向的。解决方法:第三方认证(如付费会员);网站及产品的丰富程度;业务员准确快捷的服务。(良好的与客沟通技巧)

客户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1)你是不是做这个产品多时了。

2)你对产品了解多少。

3)你这个人的人品如何。

4)当然价格是否有竞争力是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以上4点你就必须做大量的资料搜索,收集,比较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抓紧学习这类产品的专业知识。否则客户会对你不放心。只有你能把该类产品讲的很清楚,技术关键在那里,质量如何控制,价格的定位为什么是这样,原材料又是如何如何....。客户才会对你放心和信任。取得客户的信任--很重要啊!

客户关注的几个问题如沟通不好,决无下文。如产品的规格、技术参数、所达标准,价位,打算订购的数量,做什么品牌,该品牌在当地是否有影响力,和哪些企业有过生意往来,及做外贸时间长久等。

你的商贸语言及技巧如何(是否会产生误解或含糊不清,业务人员的素质如何)?

对客户的任何信息要及时响应并回复;对客户的回复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要尽可能全面、周到,但切不可啰嗦。邮件中语言尽显专业性与针对性,否则失去继续交谈的机会。

想客人落单,需先交朋友和交换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决大多数客户都有自己较稳定的供应商,要想做出订单,不能超之过急,超稳步跟进,功到自然成。

一般来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赢得客户:

1、做好质量营销。

2、树立客户至上服务意识。

3、强化与客户的沟通。

4、增加客户的经营价值。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通过改进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提高产品的总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服务和促销网络系统,减少客户购买产品的时间、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以降低货币和非货币成本。从而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双方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5、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3

以下是总结出利用互联网开拓业务几个关键问题:

因互联网是在虚拟的空间上交谈与结识,关键问题是做到与客户互信互利,才会有生意做。必须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经营产品及价格定位:

a. 公司的主营产品,如果公司以小规模发展速度,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务不雄厚情况下,公司必须经营销售专一产品,方会尽快见到效果。面向更多的产品经营,战线拉得太长,从前线业务到工厂搜索与售后跟进需一个完整体系与多位专业人士及专业知识来操控。

买家总会货比三家,买家远是专业的。 作为贸易公司最主要的优势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如这点做不到,是无法赢得客户信赖的。

报价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它是企业与新客户沟通的切入口。要懂得本行业出口量和前景。本行业内各个企业报价的平均水平和报价趋势。及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在国内同类产品属于哪个水平面(高中低),自己的产品报价与市场行情差价,及如何以达到报价的正确性,让客户查到公司知道公司的主要经营产品及及产品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b. 报价表

公司以一定的数量为基础,提供一份产品价格表(pricelist)。

此报价表上的数据是企业发展策略的一部分。因为它决定了公司业务开拓的切入口。 价格的定位也就将客户进行了定位。不同的价格就会培养不同素质的客户群,也就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产品/服务策略, 发展速度和未来。所以小小的一份报价表,看似简单,实则要经过仔细和认真的推敲。

报价应报得恰如其分,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好东西不能贱卖,普通的产品不要报高。因为客户往往会从你的报价来判断你的诚实性,并同时判断你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如果一个非常简单普通的产品你报一个远离市场的价位,甚至几天都报不出来,这说明你的诚实性不够,你根本不懂这一行,自然而然客人不会对你再理会。

摸清客户动机及诚意再报价,以免成为报价工具,浪费时间。

外贸竞争异常急烈,以目前中国市场所见是供大于求,要想异军突起,特别注意服务和经常学习,避免出错。

2.公司(包括业务员)给客户的信心及信誉度如何?

这是网络开展客户最首要的因素,即你的公司实力如何,产品况争力怎样,公司服务怎样?信心和信誉是双向的。

解决方法:第三方认证(如付费会员);网站及产品的丰富程度;业务员准确快捷的服务。(良好的与客沟通技巧)

客户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1)你是不是做这个产品多时了。

2)你对产品了解多少。

3)你这个人的人品如何。

4)当然价格是否有竞争力是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以上4点你就必须做大量的资料搜索,收集,比较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抓紧学习这类产品的专业知识。否则客户会对你不放心。只有你能把该类产品讲的很清楚,技术关键在那里,质量如何控制,价格的定位为什么是这样,原材料又是如何如何....。客户才会对你放心和信任。取得客户的信任--很重要啊!

客户关注的几个问题如沟通不好,决无下文。如产品的规格、技术参数、所达标准,价位,打算订购的数量,做什么品牌,该品牌在当地是否有影响力,和哪些企业有过生意往来,及做外贸时间长久等。

3. 你的商贸语言及技巧如何(是否会产生误解或含糊不清,业务人员的素质如何)?

对客户的任何信息要及时响应并回复;对客户的回复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要尽可能全面、周到,但切不可??隆S始?杏镅跃∠宰ㄒ敌杂胝攵孕裕?裨蚴?ゼ绦?惶傅幕?帷

4、想客人落单,需先交朋友和交换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决大多数客户都有自己较稳定的供应商,要想做出订单,不能超之过急,超稳步跟进,功到自然成。

一般来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赢得客户:

1、做好质量营销。

2、树立“客户至上”服务意识。

3、强化与客户的沟通。

4、增加客户的经营价值。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通过改进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提高产品的总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服务和促销网络系统,减少客户购买产品的时间、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以降低货币和非货币成本。从而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双方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5、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4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来到公司已经半年了,就快到过年的时候了。记得刚来的时候,由于经验的缺乏,是即兴奋又担心。最初是抱着学习和锻炼的态度来到这里的。半年下来,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在此,当然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慢慢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

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工作后,发现一切都比在学校的时候正规化,每天要准时上下班,每天要对着电脑坐一整天,现在的业务员离不开电脑,起先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地状态也就调整过来了。首先,先总结一下我半年来的工作情况。这半年来我主要是做以下这些事,最主要的当然还是负责网络这一块。记得刚来时不懂得如何,经过这段时间的,慢慢地有了新的体会,知道如何提升自己公司产品的曝光率。当然也会每天及时地更新我们公司的产品信息,并不定期地将一些新的产品到网站上去,充实我们的产品信息。半年下来,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客户,但也会在一些免费网站上收到一些询盘,可见功夫并没有白费。因此以后还是会继续努力维护这些B2B网站。其次是对产品的了解。记得刚来时经常会下到生产车间了解设备,为此主管也为了让我们尽快对产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让我们每周了解一台设备,彼此之间互相交流。现在我对公司的主营产品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我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去了解更多的产品,特别是其他厂家的。除此之外,平常我也会处理一些询盘。主管会将一些在阿里巴巴网站收到的询盘分配给我处理。当然我也会及时处理,对信件及时作出回复,但大部份都杳无音信,可能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相同的事情。很多发出去的信件都得不到回复,即使部分报了价,但最终成交的可能性也微乎及微。即使是这样,也要对每份询盘做出及时回复以给客户留一个好印象。都说做业务员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大概就是体现在这里吧。半年下来,虽然还未接到单子,但总体而言对外(内)贸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客户询盘——报价——得到订单,签订合同——公司内部下单投料——生产部生产设备——发货——调试——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当然半年下来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就是公司整体制度比较混乱。我基本了解了公司的工作流程,也明白了公司的发展方向,这让我了解到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团结的力量是很大的。公司最主要的部门是销售部和生产部。这两个部门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倘若这两个部门脱节了,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我们知道只有销售部接到单子了,生产部才会有活做。而与此同时也只有生产部按时交出设备,才有可能带来下一次的合作。其实作为一家公司,首先经营的是人才,其次是诚信,然后就是产品。来到豪特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这半年里,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楼下的钳工换了一批又一批,包括仓管、技术人员都换过,人员流动频繁,可能是员工们都缺乏一种归属感。还有就拿新产品鞋套机来说,自从上了这个产品后波折不断,如不能按时交货,客户来了多次却看不到能正常运行的设备。都说成交并非是销售工作的结束,而是下次销售活动的开始。但我们的现状却是接一个单子就失去一个客户。说到底原因在于诚信,我们知道诚信是公司经营的理念,与其说经营产品,倒不如说是经营诚信,每个公司都是靠着诚信保持着自己已有的客户群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还有就是产品质量也至关重要。出去的设备只有具备高质量,客户才会信赖我们,所以今后在产品质量方面一定要把好关。

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我也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照顾及帮助,当然要特别感谢的是主管。记得刚来时真的是很多东西都不懂。都说新人是需要人带的,我可能算是幸运的一个,因为有经验丰富的主管带着。记得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不懂得如何收发传真,不懂得如何在B2B上信息,不懂得如何对一些询盘函做出正确的回复。这段时间在主管的悉心指导下真的学会了很多,除此之外平常大家也会教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是在学校里是学不到。当然以后的路还很长,要学的还很多,我会继续向大家好好地学习。

最后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能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希望公司所有的员工都能齐心协力,努力让我们公司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山西 外贸 金融危机 中长期对策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山西外贸的影响

(一)外贸规模同比跌幅加深,环比略有回升

从2008年9月份以来,全省进出口规模同比下降,到2009年3月已持续7个月下跌。2009年第1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为15.54亿美元,同比下降51.2%。下降的大头是出口,第1季度全省出口5.86亿美元,同比下降68.8%,影响全省进出口下跌40.5个百分点。从3月份的情况看,全省进出口总值为4.55亿美元,环比增长5.8%。

(二)各类进出口全面滑坡,外资企业降幅较小

从贸易方式看,2009年第1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1.75亿美元,同比下降80.2%;一般贸易进出口13.63亿美元,同比下降40.3%。从经营主体看,2009年第1季度国有企业进出口8.86亿美元,同比下降52.8%;民营企业进出口3.42亿美元,同比下降59.8%;集体企业进出口3 878万美元,同比下降53.1%;外资企业进出口2.86亿美元,同比下降23.4%。

(三)重点商品严重下挫,药品、车轴等出口增长

2009年第1季度,山西全省煤炭、焦炭、金属镁、不锈钢板材等4大产品出口1.42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的12.75亿美元减少11.3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减少额12.96亿美元的87.4%,拖累全省出口下跌60.1个百分点。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也由2008年同期的67.7%下降为24.2%。除4大产品外,其他产品1季度出口4.4亿美元,同比下降27.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37亿美元,同比下降18.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 274万美元,同比下降2.1%;药品出口2 571万美元,同比增长13.8%。晋西车轴、定襄法兰盘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64.0%和302.6%。

(四)主要市场贸易下滑,与德国、智利等国保持增长

山西主要进出口市场为亚洲和欧洲,2008年与亚洲、欧洲的双边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41.7%和17.3%。2009年第1季度,与亚洲的双边贸易下降51.2%,与欧洲下降60.4%,与拉美下降60%,与北美下降56.5%,与非洲下降35.9%,与大洋洲下降1.5%。从主要贸易伙伴看,与最大贸易伙伴欧盟下降58.4%,与美国、日本、韩国分别下降67.1%、70.1%和35.6%。但与智利、哈萨克斯坦、扎伊尔、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双边贸易保持了增长势头。

总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山西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和外贸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势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经济贸易下行的压力更大,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二、山西外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外贸发展看,进出口规模小,外贸顺差大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外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85年全面自营到2001年,进出口规模由3.40亿美元增加到19.41亿美元,年均增长11.5%,比全国年均增长低3.46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山西外贸发展加快。2008年进出口规模达到143.9亿美元(其中出口92.45亿美元,进口51.45亿美元),年均增长33.13%,比全国年均增长高7.19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但从外贸发展看,规模小,顺差大。2008年,山西进出口总额为143.9亿美元,仅占全国的0.56%,比山西省GDP占全国的比重低1.75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为14.2%,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2%,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4.3和23.8个百分点。进口作用发挥得不够,长期以来我省外贸顺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从贸易主体看,国有企业比重大,外资企业比重小

2008年山西进出口总额中,国有企业80.2亿美元,外资企业22.1亿美元,其他企业41.6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55.7%、15.4%和28.9%。国有企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7个百分点。

(三)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主导,加工贸易差距大

2008年山西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112.5亿美元,加工贸易29.9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78.2%和20.8%。一般贸易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加工贸易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3个百分点。

(四)从商品结构看,资源型产品多,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少

2008年,山西煤炭、焦炭、钢材、金属镁等4大产品出口67.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3%。机电产品进出口22.2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5.4%,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6.3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8和25.2个百分点。

(五)从市场结构看,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欧盟、美国仍是我省的主要市场,2008年进出口额分别为20亿美元和17.5亿美元。2008年,山西对美国、巴西、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古巴、加拿大、南非、荷兰等10大市场进出口额为93.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5%。

总之,我省外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我省经济基础差,企业竞争力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剧烈波动的形势下,极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严重冲击。

三、山西外贸应对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对策

(一)根据山西特点制定应对之策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提振企业信心、减缓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积极效果。当前和今后两年,外部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融资条件恶化、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等,将使我省外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为此,建议根据山西特点,既着眼当前、又考虑长远,制定短期的和中长期的应对之策。

从短期对策来说,应把稳定外需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稳定外贸,实现保市场、保份额的目标。建议我省尽快出台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以坚定的信心、创新的思路,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措施,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努力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从中长期对策来说,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和出口产业升级,是化解金融危机对外贸影响的根本途径。我省外贸之所以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山西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如不能尽快转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议尽快制定和出台山西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实施办法,为调整进出口结构和外贸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指导。从山西外贸存在的突出问题看,我省外贸进出口既需要加快量的扩张,更需要加快质的提高。从国家出台的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看,始终贯穿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的主线,重点促进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二)加快外贸结构调整,提高出口竞争力

应研究制定我省外贸结构调整发展规划,支持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把优势转移到质量和品牌上来;加大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大力培育机电、高新技术产业,既要扩大出口规模,更要提高技术含量,努力做大做强。

根据我省产业特点和区域比较优势,应规划一批基地建设项目,加快建设不锈钢深加工、汽车零部件、铁路运输机械、富士康加工制造、生物制药、玻璃器皿、法兰盘、农产品、服务外包等出口商品和服务外包基地,加强自主创新,发展山西品牌,努力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

提高对进口重要作用的认识,制定鼓励进口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我省短缺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产业装备和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实施“三外”联动,带动外贸发展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外资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和支持出口型企业发展,努力增加外资企业进出口的比重。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带动设备、原材料和劳务出口。在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组建贸易中心和商品分拨中心,扩大我省商品出口。稳步推进我省承办的毛里求斯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推动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开拓非洲市场。

(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鼓励和支持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加工贸易项目,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带动全省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根据我省产业特点,应围绕镁铝合金、精密铸造、机械加工、不锈钢深加工等产业,选择具备条件的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完善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物流体系、太原高新区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建设,在太钢不锈钢工业园新建保税物流中心。支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深圳富士康加工贸易项目向太原转移。加快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基础设施、通关、商检等公共服务和技术平台建设,吸引大型加工贸易企业来晋投资,努力扩大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重。

(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

稳定和巩固传统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主要展会,对境外重点展会给予摊位费补贴,努力扩大出口成交。发挥山西商务厅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推介宣传、政策咨询、经贸信息等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坚持贸易与投资、贸易与经济合作、贸易与援外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方式纵深开发欧、美、日和东南亚等主要市场,大力开拓拉美、非洲、中东、俄罗斯及东欧市场,努力使我省出口市场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合理布局。特别应关注我国区域合作进程,充分利用自贸区建设成果,引导企业调整营销策略,建设自贸区营销网络,改变我省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的格局。

同时,要积极推动内外贸融合,搭建国内流通营销网络,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内贸业务,鼓励内贸企业开展外贸业务。

(六)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加强部门沟通,建立涉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外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进出口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和重点企业的调查研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有效规避贸易风险。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贷、保险和担保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推进“大通关”进程,优化进出口业务的外部环境。全面清理出口环节各项收费,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商务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

总之,我省外贸发展既面临严重困难,又面临调整机遇。各级商务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尽快制定应对之策,认真组织落实国家和我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外贸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提供更加到位的支持和服务。各类外贸企业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苦练内功,推进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大营销力度,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努力为山西外贸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2009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2]美次贷危机影响系列评论1-3.商务部网站.2007-09-04.

[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版).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6

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日趋成熟,但是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其中外贸类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学方法死板,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照本宣科,讲授知识为主,课堂上教师高高在上,师生之间互动很少。第二,教学模式老化,不够灵活,授课枯燥无味,内容不更新,教案很多年都不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学生的学习与外贸企业工作岗位需求脱节,企业要求的能力目标学生达不到,职业资格证也没有,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企业用不上,还需要重新培训,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二、“三三三”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三三三”教?W模式指的是“三种岗位、三门课程、三个教学方式”,即开设三门课程,采用三个教学方式,对接三种岗位的教学模式。

(一)“三种岗位”

“三种岗位”即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

在外贸企业中,外贸业务员与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进出口贸易工作。其中外贸单证员主要负责商检、运输、保险、报关、结汇等环节的单证事务;外贸跟单员主要负责合同签订后对货物生产、检验、运输、保险、报关、结汇等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操作。可见,外贸单证员和外贸跟单员是外贸业务员的左膀右臂,共同协助外贸业务员做好履约工作。[1]

(二)“三门课程”

“三门课程”即《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课程,也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电商专业把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要求,从实践和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贸易适用的有关法律与惯例和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各种实际运作,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吸收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习惯做法,以便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本领;学会在进出口业务中,既能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又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贸易做法能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做到同国际接轨;研究如何协调国际货物买卖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平等互利、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达成交易,完成约定的进出口任务。

《外贸单证实务》是一门建立在国际贸易实务基础上着重研究国际贸易交易具体操作过程的一门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外贸单证实务》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与掌握进出口单证业务的基本知识,了解外贸单证工作的具体流程,熟练掌握合同订立、商品报关、报检、运输、保险办理、外贸单据缮制、相关证书办理,掌握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专业能力,并在课程的教授学习中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信息处理、与人沟通、数字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

《外贸跟单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处理外贸订单、转化生产订单、跟踪订单进程的能力以及在履行订单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贸跟单实务》采取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行动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做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任务中体会具体的跟单工作过程,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发展职业能力,培养成为符合企业外贸跟单岗位要求的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三)“三个教学方式”

“三个教学方式”即项目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课证融合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

三门课程均设计若干个教学项目,项目以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工作流程为主线。每个项目都以工作任务驱动,要求教师讲评、学生训练、项目考核,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模拟公司教学法

教师在实施“模拟公司”教学时,根据外贸公司的工作内容,将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成立若干个外贸模拟公司。公司成员由学生担任的总经理和外贸业务员组成,公司内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模拟公司成立后,确定公司的经营产品和服务范围,各公司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外贸业务活动。

3、课证融合教学法

课程内容在设计时与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资格考试的内容相融合,在能力本位、项目驱动的前提下,也注重对业务、单证、跟单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每个项目的知识链接、习题自测等小版块与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资格考试内容对接。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7

一、外贸强省概述

“外贸强省”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综合性概念。何为“外贸强省”,目前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但“外贸大省”与“外贸强省”有明显的区别。外贸大省指进出口贸易额居国家前列,进出口商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省份。

对外贸大省的判定是基于重商主义理论的。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出口的越多,贸易顺差越大,获取的金银就越多,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越富裕。因此重商主义理论支持下的外贸大省的贸易主体多是一些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的一般供应商和主要供应商,生产方式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为主,过于重视量的衡量,因而对出口贸易依赖性较大,不利于一省贸易结构的优化,其评价指标一般局限于GDP、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等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的经济经常是融合在全球中的,对外贸强省的判定需要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and Henderson,1999)是指为生产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企业关系,这种关系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连接起来, 通过潜在市场使用者-发明与设计-再设计-生产-营销之间的联系与反馈构成全球生产的链接过程。全球生产的链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客体来完成的一般产品生产并出口到国外的流程。它存在于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从而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因而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就是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对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客体升级的过程。贸易主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并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升级。从贸易内容升级而言,它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加工贸易总量从量的粗放型增长向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二是加工贸易主体更多地融入高新技术产业网络;三是产品结构升级;四是通过贸易品质的改变促进其出口价格改善,即贸易方式升级。从贸易客体升级而言,对外贸易逐步实现贸易区域的合理分工和多元化,更大范围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 通过以上分析,外贸强省的指标体系可以从贸易规模、贸易主体、贸易市场、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环境六个方面来构建。

二、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困境

广东作为外贸大省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是广东离外贸强省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广东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主要还面临以下发展困境。

(一)广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近十年来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从2002年的2210.92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9133.34亿美元(如表1所示)。虽然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首位,但是其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2年的35.6%,降至2011年的25.1%,即由原来最高占全国的比重1/3下降为1/4。其增长幅度总体上也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就2011年来说,其增长率为16.4%,就比全国增幅低6.1个百分点。显然,广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不断下降。

(二)外资企业是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主体

近年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快速增长。通过整理后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在广东省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比重(如表2所示)。在出口方面,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省总出口中占63.9%,而2008年之后则有所下滑,到了2011年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3247.6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至61.1%,但是所占比重仍超过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之和。而国有企业则由2007年的15.4%下降至2011年的10.7%;在进口方面,近年来外资企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66.5%降至2011年的59%,但所占比重依然较大。而国有企业则由2007年占总进口的18.9%下降到2011年的12.3%。总的来说,广东省的外贸发展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对外贸易的主体。

(三)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外贸强省必须拥有以服务贸易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导的贸易结构。目前,广东省服务贸易增速较快,规模不断扩大,其进出口总额排位居全国第三。2006至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88.6亿美元增加到608.2亿美元,年均增长34.0%。到了2011年广东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8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5.16%。其中进口445.18亿美元,同比增长48.32%;出口439.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10%。但是2011年服务贸易在广东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只有9.7%左右,这与贸易强省所要求的指标(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应超过50%)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品贸易额为3632.2亿美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例达到39.8%,同比增长8.6%。显然广东省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幅比较大,但是占外贸总出口比例还是较低。

还有,进出口份额较大的机电产品在2011年进出口58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低于全省进出口增幅3.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265.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口的59.4%,增长10.3%,略高于江苏、上海和山东,比全国进口增幅低2.4个百分点;出口3597.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的67.6%,同比增长14%,低于全省出口增幅3.4个百分点,比全国出口增幅低3.5个百分点,并且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这些情况都说明广东省在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外贸结构,以提高外贸竞争力。

(四)对外贸易方式初级化

改革开放以来外经贸成为广东经济的生命线,然而,在出口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一直偏高。2005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都逐年增长,分别从2005年的1018.21亿美元和2922.08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3208.8亿美元和5077.5亿美元(如表3所示)。虽然在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为19.5%,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13.8%,但一般贸易额与加工贸易额的比例为0.63:1,一般贸易比重仍然较低,并且其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显然,这与外贸强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大于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情况截然不同,说明虽然广东省不断提高加工产品所含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但是仍以粗加工为主。

(五)贸易市场过于集中

据统计资料显示,一直以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市场大多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州。2011年广东省的外贸市场份额亚洲占65%左右,而北美和欧洲合占25%左右,但主要集中在6个国家或地区,他们分别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东盟、日本和韩国。2011年,广东省前三位出口贸易伙伴是: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前三位贸易伙伴出口额占广东全年出口总额的67.8%,同比增长13.1%。同年,广东省前三位进口贸易伙伴是:东盟、日本和韩国,其进口额占广东省全年进口总额的37%,同比增长11.3%。

显然,广东省对外贸易市场相对集中,尤其是出口市场前三位占到出口总额的60%以上,这无疑降低了贸易市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程度,增加了对个别贸易伙伴的依赖性,容易被他国(地区)牵制或受经济冲击的影响,不利于广东省外贸经济的发展。

(六)贸易环境急需改善

截至2011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现在,涉外经济摩擦加剧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也意味着广东这个中国外贸第一大省的对外贸易环境也进一步恶化。入世前,与广东省发生贸易摩擦的对手多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入世后,欧美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对广东省产品出口发起的调查呈现增加的趋势。2011年广东省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90起贸易摩擦案件,其中涉及机电、轻工、农产品、纺织品及电子行业,虾、家具、彩电、鞋等案件的个案金额都超过1亿元,涉案企业上百家。

在遭受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调查时,近年来开拓新兴市场卓有成效的国家和地区,也频繁对广东省发起贸易摩擦,如2011年7月墨西哥对阿莫西林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是拉美地区对广东省的首例双反调查。阿根廷和巴西也对广东省出口的瓷砖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三、加快广东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改善贸易规模的能力

广东省应该改变长期贸易顺差的局面,制定相应的适度增加进口的政策,重新审视进口和出口的作用。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第一,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放弃单方面利用国外资源或国内资源的出口政策和进口政策,要把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互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互动的整体。不仅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转移国内长线生产能力,合作开发本省需要的资源,深度开发国际市场,而且还要鼓励大型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创造并拥有自主的工业产权。第二,发展与贸易互补性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广东所需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如自然资源、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以改善广东省资源供给的态势,使得我省在国际资源市场上逐步趋于有利的地位。

(二)推动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

广东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扭转外资企业主导广东出口贸易的不利形势,以推动国内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国有外贸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或集团化发展,完善资本运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使国有外贸企业成为扩大广东外贸出口的主力。同时,政府要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以鼓励、扶持、引导民营出口企业加速成长壮大,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三)积极实施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

广东的商品多半是出口到美国、欧盟、香港、东盟、日本和韩国,这样的贸易格局很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政策、金融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不利于抗击风险,一旦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或经济出现问题,就会使广东的外贸事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一方面,在继续重点、均衡开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市场的同时,有步骤、有选择地开拓新兴市场,使广东省的出口市场在全球形成合理、有层次的多元化格局,以分散风险,增强应变能力,适应广东省产业快速发展和外贸不断扩张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不同的贸易出口市场制定不同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使得新型的出口市场更具吸引力,以有效地降低外贸风险。

(四)优化外贸结构

从广东省对外贸易结构看,由于出口产品技术性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造成质量不高,致使广东省对外贸易结构总体层次和效益较低。为此,一方面,应该优化货物贸易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广东省应该大力提倡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实行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最终实现“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贸易”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广东既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服务业市场竞争环境,又要通过财税等扶持政策鼓励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优先发展,并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在促进服务贸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按照低碳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这些服务贸易行业的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档次和结构,规避低碳技术贸易壁垒。

(五)完善对外贸易方式

在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加工贸易为广东省外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失衡,加工贸易的比重明显过高,而且大部分是粗加工。所以,在贸易方式方面,一方面要合理协调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比重,大力促进一般贸易的发展。为此,广东省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扩大省内采购原材料和使用国产料件的份额,带动和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同时在与外商合资合作过程中要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和自主技术,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改变广东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小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广东应加快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由加工基地向生产制造基地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水平。

(六)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为此,政府首先应该改变过去较为单纯的“鼓励出口”政策,引导企业通过提高出口质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扩大出口,而不是以增加出口数量为手段,更不能以牺牲价格和利润为代价,这不仅浪费资源、能源,还会加剧贸易摩擦。其次,实施规范的出口管理制度。广东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省内出口企业出现低价竞销、出口结构单一、不注重品牌塑造、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坏习惯,鼓励外贸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加大研发和设计投入,促进省内外贸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第三,应大力培育并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往往独木难支。因而要在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前提和基础上,选择出口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以便在多、双边的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加强沟通,扩大影响,抱团应对贸易摩擦。第四,加强培养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有重点地培养一批精通WTO协议相关内容的,具有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改变广东省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及争端中的被动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使广东真正成为一个外贸强省。

参考文献:

[1]张守营.中国外经贸或将进入低速增长时代[N].中国经济导报,201-6-12(2).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8

一、发展务贸易急需更好的政策环境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未来几年服务贸易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目标是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力争提高服务贸易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1.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和政策选择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把发展服务业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为发展服务贸易创造了基础条件。

2.世界经济结构形成以服务经济为高端,以发展服务贸易为重点,以服务业加快转移重组为特点的新形势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制造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全球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国际投资更加倾向于服务业等因素,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以服务外包和承接服务外包为重点,将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稳定快速增长。

3.我国近几年服务贸易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机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2165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七位和第五位,其中出口超过意大利,进口超过法国和意大利。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为37%和42%。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各国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发展,出口增速正在赶超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

(二)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其中美、英、德三国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30%左右。很多发达国家制定了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立法机构、主管部门、中介机构有机协调。发达国家利用其服务贸易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双边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的国际规则,成为WTO新一轮谈判以及区域性经济合作谈判的主要议题。在发达国家,服务贸易越来越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服务贸易也处于世界服务贸易的高端,创造了较高的价值和附加值,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2.来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服务贸易整体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尤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些发展中国家承接服务外包与离岸服务贸易的能力迅速提高,使服务贸易的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和调整,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一个新特点。

在服务贸易全球自由化的大趋势和全新的开放环境下,我国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着层次低、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不足、服务贸易部门结构不平衡、市场和地区发展过于集中、统计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亟待完善等问题。这与发达国家和世界整体水平,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都有较大差距,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各方面的要素资源,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结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做法,分享发达国家发展服务贸易的经验,把发展服务贸易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并实施推动其加快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和产业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一)研究制定更高水平的全国和地方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过充分研究和讨论,2006年我国出台了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对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起到重要推动和引导作用。为了满足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迫切要求,需要尽早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保障。

我国必须以世界眼光和全球战略思维研究和制定规划,根据近几年服务贸易规模速度显著扩大的实际,确定快于“十一五”期间发展的目标。建议到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7000-8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使服务贸易出口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应提出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方向和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与此同时,组织各地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研究制订本地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服务贸易发展目标,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服务贸易能力,服务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先于全国和各地综合规划,力争在国家和地方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将服务贸易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工作任务。

(二)研究制定更加优化的发展服务贸易指导目录

目前的国家产业发展目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货物贸易上,应该根据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抓紧细化、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指导目录,明确行业发展重点及支持方向。要根据服务贸易所具有的特殊性,针对其离岸贸易的可贸易、跨度大、领域广、以创意和高技能、高知识的特点,分门别类地调整和完善服务贸易相关的产业政策,认真清理限制服务贸易产业分工、业务外包和承接服务外包等影响发展的不合理规定,逐步形成有利于发展服务贸易的产业政策体系。在国家“千百十”工程的基础上,具有发展基础和经验的地方,要立足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制订并细化本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指导目录,突出本地特色,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使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几个象印度班加罗尔那样的服务贸易基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在“腾笼换鸟”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中,应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重要战略。通过服务贸易产业指导,促进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提高我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运输、旅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水平,促进出口继续扩大。提高计算机信息服务、通信、保险、金融、文化创意、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咨询、广告等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力争到“十二五”末期服务贸易达到进出口平衡,改变我国长期处于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

(三)研究制定更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顺应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推动服务贸易多层次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就必须使服务贸易领域形成更加开放的格局。修改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业特别是服务贸易利用外资规模。吸引包括新建、并购、风险投资在内的多种服务业跨国投资,扩大在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商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规模,带动我国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业务量明显增加,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开拓能力大幅提升。提高已经建立的国际服务外包基地规模和水平,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培训中心,向我国大规模转移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注重提高层次和水平,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

要加快实施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推动以商业存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发展。为发展开放型、走出去的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环境,研究采取具体措施,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和服务贸易出口服务。一是积极发展境外服务贸易集群或合作区。鼓励发展贸易采购分销、物流航运、研发设计、远洋运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咨询、人力资源、留学居住、休闲旅游等境外服务,形成几个境外中资服务企业集群或服务贸易合作区。二是有序促进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密切跟踪国际市场需求动态,鼓励中医药、中餐、汉语教育、文化、体育、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企业和专业人才“走出去”提供服务,扩大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厨师、农技、建筑、制造、空乘、海运、医护、农林牧渔等领域人员外派规模。三是加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贸易在国外提供服务的能力。顺应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稳步扩大信息产业、教育、生物、环保、计算机、电信、金融保险、法律、现代流通、旅游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出口。增设境外经营网点和分支机构,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以及营销网络,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四是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设立机构。以优势服务业和大型企业为依托,鼓励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到境外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电子信息、旅游、教育、文化传媒和中介服务。五是国家各部门应尽快形成支持保障服务,提供各方面帮助。纳入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并尽快简化出入境手续。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国内有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为我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服务贸易竞争提供金融支持,对软件、流程外包等服务贸易等出口开辟进出境通关“绿色通道”。

(四)研究制定更为有力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政策

着眼于全面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就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和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政策,象当年支持货物加工贸易一样支持服务贸易。

1.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应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和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借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采取适用于服务贸易的税收鼓励政策。按照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支持服务贸易企业进行服务产品的研发,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所得税抵扣优惠。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所得税、营业税政策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扩大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咨询、技术推广、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鼓励类生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在服务贸易领域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试点,促进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出口,对吸收就业多、不占用资源和无污染排放的服务贸易企业,应按照其吸收就业人员数量和创造服务贸易的贡献给予补贴或所得税优惠。对国家鼓励发展的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内的投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进口自用设备及其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实行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土地政策

根据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城市规划和调控土地规划计划时,应对发展服务贸易留有充分的空间,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服务贸易发展用地,特别是保障部级服务贸易承接基地的用地。各地区制订城市总体规划也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中心城市应逐步实行土地上的产业替代,迁出或关闭市区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贸易。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9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此次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总结2011年商务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研究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

 

一、2011年全国商务工作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我国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各项业务总体较快发展、结构优化,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达到18万亿元,增长17%左右;外贸总体增长较快,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3.6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贸易顺差继续收窄,预计在1600亿美元左右;利用外资质量稳步提升,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1038亿美元,增长13.2%;对外投资合作扎实推进,前11个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00亿美元,增长5.2%。

 

(一)力保市场平稳。发挥了稳定物价的作用

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首要任务,把保障市场供应和降低流通成本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信息引导、储备调节、产销衔接、进出口调剂以及加强监管等手段,平抑市场波动。利用商务预报系统市场信息三十多万条。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投放储备商品。适当增加一些紧缺商品进口。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效率,减少环节,降低成本,促进物价稳定。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积极推进,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加快,农超对接、南菜北运和肉莱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稳步实施。北京、河北、福建、广西和山西等地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初显成效。国务院设立了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有效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妥善处理重大复杂案件,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

 

(二)立足搞活流通,推动了城乡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

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扎实推进,带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城市便利店、中小超市、早餐和家政等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发展商圈融资,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发展循环消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加快。启动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企业试点,网络购物快速发展。开展清理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专项行动,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安排商务信用建设试点,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强化肉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各地商务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

 

(三)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了对外贸易稳定平衡发展

保持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稳定,增强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支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外贸较快发展。建设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船舶汽车出口基地,构建贸易促进、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建设珠三角示范区,开展苏州、东莞转型升级试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明显加快。举办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加大进口促进力度,举办进口商品展,推动进口便利化。完善大宗商品进口谈判机制,进口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3.1%降至2%左右。落实文化、技术、中医药、会展、货代等领域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

 

(四)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了利用外资质量提高

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完善配套政策,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将一批中西部省级开发区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中西部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提升。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启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创建中外合作生态产业园区。建立了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审查。

 

(五)强化战略布局,加快了对外投资合作步伐

更新16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指南,115个国家投资产业指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16个合作区协议入区企业267家。支持企业建立或并购境外营销网络,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对外投资加速发展。启动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和个人境外投资试点。完善《对外承包工程条例》配套措施,与英国、希腊等五国签署双边基础设施合作协定,推进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安全权益保护体系,健全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及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做好利比亚、日本等国中方人员撤离和资产保全工作,妥善处理多起境外安全突发事件。

 

(六)坚持互利共赢,深化了多边双边经贸合作

配合高层互访及系列峰会,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积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功举办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发展中欧绿色经济、中俄经济特区合作,初步建立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自贸区战略稳步推进,签署了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第二批承诺议定书,联合日本提出“10+3”和“10+6”自贸区倡议,中韩达成启动自贸谈判共识,中日韩完成自贸区联合研究。顺利通过世贸组织最后一次对华过渡性审议,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加大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早期收获计划逐步落实,后续协议商谈有序推进。援外体制机制建设和质量管理加强。中非合作论坛八项新举措等陆续落实,对外提供多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了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权益。

 

商务部在全年工作中着力开展了一些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包括以规划编制为抓手,谋划商务长远发展;筹办纪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活动,推动对外开放;组织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保护创新积极性。

 

二、2012年全国商务系统九项重点工作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缓慢复苏,但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形势严峻复杂。从国内看,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进一步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总体上看,2012年的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商务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坚定工作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各项商务工作做得更好。

 

外贸业务工作总结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县“十一五”商务工作情况及“十二五”商务工作的设想向各位领导作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十一五”商务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东工业西边贸、南农北电中城镇、实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抢抓机遇,促进我县商务工作的全面发展,内贸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内贸

以建立市场监测队伍和机制为抓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城乡消费,推动流通体系的完善,加强成品油、生猪定点屠宰、酒类流通企业的管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80万元,比增加19413万元,增长167%;20__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842万元,同比增长21.05%,完成年计划目标6.46亿元的44.65%。

(二)对外贸易

加快口岸调整转型步伐,口岸转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外贸经济得到恢复性增长,现汇贸易进程稳步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替展”项目顺利实施,境内外关系进一步理顺,对外贸易队伍越来越大,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先后入驻片马,给外贸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现片马口岸注册的外贸企业32户;片马口岸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156万元,比的14700万元增加6456万元,增长43.92%;税费总额完成1445万元,比的226万元,增加1219万元,增长539.38%;20__年上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884万元,同比增长39%;上缴税费939万元,同比增长108%。

(三)招商引资

全县上下形成了大招商大发展的共识,思想进一步解放,利用外资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昆交会、珠洽会等大型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大招商引资面,建立好以商招商的各种平台,推进项目的签约和实施。“十一五”期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累计达41个,项目总投资达444365万元。签约并正在实施的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244167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3532万元,比的27554万元,增加35978万元,增长230%;20__年上半年实际到位资金35200万元,同比增长5.6%,完成年计划的58.6%。

二、商务工作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云南定为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去年总书记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指出,将云南建成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而片马口岸作为滇西北地区唯一对外开放口岸,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必将迎来外贸发展和通道建设的高峰期。

2、中国与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片马口岸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口岸进出口必将有一个大的推动。

3、全国经济转暖回升,消费需求不断增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将快速增长。

4、云南加大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每年拿出2.元2亿资金建设口岸,这给口岸基础建设项目的争取有了保证。

(二)不利因素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深远,经济增长中不确定因素增加,市场不稳定,对内、对外贸易投资风险大。

2、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出口难度大、价格低,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农民经济纯收入增加慢,消费增长难度大。

4、口岸基础设施差,建设任务重。

5、招商引资前期工作滞后,成熟项目少,投入不足,做项目人才缺乏,处在无米下锅的状态。

三、“十二五”县对外经贸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扩大开放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以解放思想为基本前提,以优化环境作为关键举措,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有效途径,以提升口岸发展,加快口岸转型为重要载体,以深化改革为必要保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在扩大开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主要目标

根据我县东工业西边贸易、南农北电中城镇,构建三带经济的战略目标,把片马口岸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外经贸发展的水平,增强我县外经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一是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保持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外贸发展高于全国外贸平均增长速度,增强外贸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建立对外经贸新体制。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不断深化外经贸改革,建立起统一稳定、公正透明、规范高效的对外经贸管理体制和促进体系;四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初步形成货物、技术、服务、资金、人才双向流动的新格局。

具体目标是:

1.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44740.91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2%。

2.与缅甸经济技术合作实现较快发展。到2015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协议投资额3亿元。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

4、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

5、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四、“十二五”商务工作重点

(一)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贯彻落实“东工业西边贸、南农

北电中城镇、实现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决策,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泛珠三角经济区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以中国昆明商品交易会为平台,以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为先导,加强统筹和协调,不断扩大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1.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1)、充分发挥中国昆明商品交易会作为国际贸易新平台的作用,通过商品展销、经贸洽谈、论坛交流等多种形式,加深和东盟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资金和技术、商品和服务的双向流动,使昆交会成为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2)、进一步完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信息通讯等方面的对接和贯通,口岸软硬件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为货物进出口和人员往来提供快速、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3)、加快发展贸易物流业。依托片马口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贸易物流及相关设施的发展,高起点地规划和建设一批辐射境内外的国际物流中心、物流网点,简化跨境交通规章和手续、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贸易交易成本。

2.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总体框架下,坚持“睦邻友好,扩大交往;

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项目合作为突破口,以交通、旅游、贸易、农业、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等为重点合作领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3、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进程,建立口岸通关便利化机制。实施“大通关”工程,建立健全“监管有效、高效运作、一口对外、方便进出”的口岸通关机制,构筑统一信息平台,提高通关效率,口岸建立“单一窗口”服务的集中办公模式,力争实行“一站式”检查作业方式。

4、加强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着重建设好查验货场建设、国门、联检楼周边环境整治、联检楼配套后勤设施、俄嘎通道联检检验房、片马口岸通信网络设施及片密公路,争取把片马口岸提升为国家一级口岸。

(二)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坚持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和经营主体结构,加快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增强外贸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积极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对外贸易的有效形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促进贸易方式的调整优化。

(1)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逐渐消化和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带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珠宝、贵金属及制品、木材深加工及根雕工艺品等的加工贸易,增强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利用外资与加工贸易发展良性互动。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招商,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配套协作型”加工贸易龙头项目,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程度,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促进加工贸易由低层次加工向深层次加工转移。优化加工贸易发展软环境。简化加工贸易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实现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边境贸易的有效形式,改变过去以单一木材贸易为主的模式,以贸易带动投资,大力发展边境加工贸易。“十二五”期间,在片马口岸设立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为一体的跨国加工贸易区,大力培育口岸支柱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配套的组装业,将小型“通道经济”转化为具有本地特色的口岸经济。

(3)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努力营造公开、公平、透明的边境贸易经营环境,提高边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多方筹集资金,加强边贸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片马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能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

(4)、进一步优化外经贸经营主体结构。继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赋予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培育和发展大型外经贸龙头企业,引进外向型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壮大外经贸经营队伍。一是继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利用国家对进出口经营权门槛降低的机遇,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私营企业开展外经贸业务,加快形成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外经贸经营格局。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鼓励外资投资生态开发型和出口创汇型农业,引导外资发展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丰富出口货源,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

(三)健全外经贸法规体系

1.做好涉外经济法规的清理、修改和制定工作。进一步做好涉外经济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对不适应当前外经贸发展要求和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文件予以废止、修订,同时,根据片马口岸的实际情况加强立法调研工作,适时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推进涉外经济的立法进程。

2.建立健全外贸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一是从建立矿产品损害预警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地方快速、高效的进出口预警系统,积极防范和化解贸易风险,维护本地产业和经济安全;二是建立贸易壁垒的保护体系,加强对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帮助外贸企业采取合法的应对措施规避有关国家的贸易壁垒。

3.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 识,重视和加大对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商标保护工作,鼓励有较大出口市场和出口潜力的技术成果在国外申请专利。

4.加强涉外经济的管理执法和监督检查。加强政府对涉外经济的调控和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外经济法规体系,强化涉外法规的执行,加大对涉外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涉外经济活动的引导,使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建立外经贸促进体系

1.择优扶强,培育外向型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

2.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商务信息化服务水平。把商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落实人员和资金,建立和完善以提供外经贸商情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和经济环境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动商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强对商会、行业协会的指导和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4.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把建设高素质外经贸人才队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实施“人才强贸”工程,加快精通外语、熟悉业务、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的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努力营造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五)完善内贸流通体系

1、抓住我省加大乡村流通市场建设的机遇,抓好市场建设项目的立项和申报工作,力争一年改扩建一个乡村市场。

2、以万村千乡建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农家店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工作,力争村村有超市。

3、加强市场流通监测队伍建设,全面掌握整个市场的动态发展。

(六)加强招商工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