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9:21:10

科技文献

科技文献范文篇1

A.10B,20C.30D.40

2.地球东西半球的实际分界线是()。

A.O度经线和180度经线B.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C.东经20度和西经160度D.西经30度和东经150度

3.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

A.二次能源B.一次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D.可再生能源

4.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A.91%B.93.7%C.98.6%D.99%

5.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6.人类社会第一项伟大的技术发明是()。

A.发明打制石器B.钻木取火

c.发明弓箭等远距离杀伤武器D.制作陶器

7.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B.哥白尼

C.伽利略D.牛顿

8.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张衡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铁B.氧C.氢D.铝

10.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

A.风沙的堆积作用B.风沙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D.冰川的刨蚀作用

11.第一艘汽船的发明者是美国人()。

A.杰克逊B.富尔顿C.爱迪生D.莱特兄弟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惟一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

13.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

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D.飞行线路的影响

14.“863”计划是一项()。

A.国防科技研究展发计划B.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C.载人航天研究计划D.农业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15.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是()。

A.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B.开发利用海洋动力资源

c.深海挖掘D.海水淡化

16.在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

A.工厂制度的建立B.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革新,

C.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D.机床的发明和应用

17.蒸汽机的发明者是()。

A.瓦特B.牛顿C.富尔顿D.史蒂芬孙

18.1814年,英国人()制造了第一辆火车机车。

A.瓦特B.牛顿c.富尔顿D.史蒂芬孙

19.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

A.数学B.天文学C.医学D.化学

20.最早创造数字的是()。

A.阿拉伯人B.希腊人C.印度人D.罗马人

1.D2.B3.A4.C5.A6.B7.B

科技文献范文篇2

关键词:图书馆;科技文献;美育

科技文献是科学发展史的见证物,是历代科技人员劳动的成果,是后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应用成果都含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科技文献的作用

1.1科技文献在科研选题中的基础作用。科技文献是科学发展史的见证物,是历代科技人员劳动的成果,是后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应用成果都含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一个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或团队从事科研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研选题。为全面了解这些信息,首先要进行调研,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只有掌握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文献,知己知彼,才能在选题中掌握主动,借鉴各家之长,避免重复和浪费。只有掌握了解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使选出的科研课题在投标中经得起专家的评审和答辩,提高中标率和入选率。查阅掌握科技文献是科研选题中最基础,最关键,最捷径的一环,是不可逾越的基础性工作。1.2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作用。科技文献是科技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知识宝库。科技文献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科技文献,研究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成果应用广泛。同时,各学科研究中的疑点,攻克的难点也在文献中进行了阐述。在科学研究进行中科研人员就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能力,研究方向,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分析,科学论证,启发自己的创新灵感。这些新的方向和内容研究价值更具有挑战性、原创性。由此可见,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中有着积极的引导创新作用。1.3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成果中的评价作用。科学研究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但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是科学研究发展中最基本的单元。它有明细的研究起止年限,具体的研究内容,详细的研究路线和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研究课题结束时要按照课题下达部门的要求,进行结题,专家评审。评审要求课题组提供研究报告、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详细的检索查新结论报告等。同行专家依据研究报告、测试结果、文献查新等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的评价意见。在研究成果评价结论中,同行专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近期有效的国内外检索查新,给出科学公正的评价结果。这种结题评价结果对课题今后的推广转化,成果申报奖励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文献对科技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4科技文献在知识产权中的保护作用。科技文献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科技文献与科学研究成果是一个完整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提交的科技文献包含着科研人员付出的艰辛、财力的投入、成果的形成、社会的认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利用科学已蔚然成风。科技文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价值。传播和利用这些有价值的科技文献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出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等为保护科技文献提供了法律保护。由此可见,科技文献在人类共享的基础上又有它自身的属性和特点,是知识产权的产物,必然得到法律的保护。1.5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人才交流及聚集作用。在查阅科技文献时经常发现,有影响的科技文献在同一学科、同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上,文献作者大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单位。人才的流动或聚集也往往围绕在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园区等。实践证明,哪里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创新团队、一流的产业群,哪里就成为科技文献溢出的源头。大量科技理论的创新,优秀科技成果的产出与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聚集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充分利用学术交流、学术年会、网络技术等相互交流,相识交友,科技文献的溢出效应促进了人才交流和聚集。1.6科技文献对人类培养科学精神的提升作用。当今时代是人才、知识、科技竞争的时代,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灵魂。培养公民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是整个科学活动之中最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技文献是科技工作者劳动智慧的成果,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性文献,是知识更新的重要来源,也是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效资源。科技文献不仅可以引导、帮助人们去认识和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去创造新的更有价值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科学家的求实科学态度,坚忍不拔毅力,团结合作和拼搏精神。1.7科技文献在学术争鸣中去伪存真的辨别作用。科学的发展与科技文献的增量是成正比的。围绕一些热点学科、热点领域、热点事件,同行科技工作者都密切关注,参与研究,争先在科技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观点,抢占知识产权制高点。这种科技竞争意识是积极的,应给予充分肯定和保护。但是,也有个别缺乏科技道德的人,为迎合人们的所需,制假造假,违背了科学精神。在大量的科技文献中如何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给文献利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而言,首先要看作者的知识基础、单位、刊登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核心期刊影响力大,内容质量高,参考寿命周期长。其次,要看的内容、提出的观点、研究方案及实验手段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再次,最关键的是看研究结果的重要性、真实性和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研究结果经不起实践检验,只能说明是一种想象、假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文献,对一些有学术争议的科技成果进行研究、交流、商榷,形成学术争鸣气氛,在商榷中去伪存真,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2高校图书馆开展科技文献服务的思路

2.1开展科技文献阅读推广服务。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能是以高校的教学科研为中心,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文献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科技文献阅读推广服务,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对科技文献进行分析和筛选,为学生推广有价值,有创新力的科技文献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有价值的科技文献,选出符合自身学科需求、促进学科进步的研究方向,这样的研究方向会让学生有期待、有向往,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2.2开展学科服务。图书馆建立学科服务团队,深入加强与各大院系的合作,为师生开展专题信息咨询、相关竞争情报、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用户进行信息主动推送,提供产业技术预见服务、技术评估服务、竞争对手情报跟踪等服务[2]。学科服务团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源,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科技创新。2.3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数据庞大,信息内容繁杂,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收集、辨别有用科技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课采取课上理论授课为主,课下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交检索报告进行实践活动。图书馆通过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让大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检索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查找到的这些文献资料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查找文献进行反复实验,去伪存真,以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术水平。2.4建设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共享空间服务。图书馆应建立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共享空间服务模式。图书馆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对各种类型科技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对用户检索的主题进行知识数据分析,并按照用户的关注领域、研究方向,及时推送符合用户需求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并对相关的主题进行知识关联、数据统计、情报分析,提供全方位的大数据知识服务[3]。同学们对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检索查找,通过图书馆共享空间进行相关学科文献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掀起骇浪;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真正显示个人才华。图书馆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空间服务,培养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互助合作精神,将科学精神与科学美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5举办竞赛活动。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图书馆通过举办科技文献检索大赛、毕业设计创作大赛等一系列具有科技创新意义的比赛,让学生们对科技文献检索及科技创新产生浓后的兴趣,从科技文献中学习新知识,从科技创新中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与团队合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6举办科技成果宣传展览。图书馆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宣传展览,以文字、图片、影音等多种形式,呈现科学技术成果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改善和进步。如举办航天工业科技展,通过展览,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的意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何为科学、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工作等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是以前人科技成果为基础,应充分利发掘、利用科技文献,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发现问题、潜心研究问题,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索精神。

3结语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带来了科技文献的快速积累和增长。图书馆在为学生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开展多途径的科技文献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初长洲.关于高校美育工作的思考[N].吉林日报,2020-07-(17).

[2]魏弘.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9,(36):213-214.

科技文献范文篇3

科技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对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少问题还未形成共识,而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因此,知识产权研究将是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浙江省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主要内容

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全省科研院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联合省内主要科研院所、信息机构,根据各自的地区特点、专业特点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建设特色数据库,合力建设全省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全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建立全省公共、高校、科研三大图书信息系统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根据浙江省科技经济的发展需要,按照统一协调、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所有成员馆信息系统互联,开展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和资源共建共享公共网上信息优势,为建设浙江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目前,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三大系统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三方的文献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浙江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三家根据各自的资源配置和网络建设情况,合作建设的浙江省联合知识导航网,于25年12月26日向广大读者正式开放。

2浙江省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要建立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必须以数字化为基础,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必然涉及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与为用户提供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同等重要。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

2.1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化技术是利用光电扫描技术把文字、数值、单色和彩色图形、静止和活动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输入计算机系统。关于信息资源数字化,国家版权局1999年发的第45号5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6中第二条将制作数据化制品规定为复制行为,最近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版权局共同起草的5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6也十分明确地将作品数字化定为复制权。这表明,对信息资源数字化属著作者的权利。因此,浙江省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法律规定尊重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争取知识产权拥有者主动授权,否则就会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2.2特色数据库自身的知识产权的问题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特色化的建设,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数据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由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牵头的全省重点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建设的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根据各院所的专业特色建设一批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制作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传播时则易被复制且隐蔽性强,如果开发者权益得不到合理保护,则会抑制特色数据库的生产。因此,利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3解决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构,完善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

任何一项工程,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健全的协调机构,都不可能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样需要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在实施严密组织时,应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组织部门,联系知识责任者与知识使用者之间、图书馆与出版界、传播媒体、其他网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使作者的著作权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免去了共建共享过程中各环节的困难和麻烦,同时有力地保护共建共享自身信息资源体系的知识产权。共建共享协调机构通过这种集体组织的形式去争取有关信息资源建设、传播和利用的授权,从而解决信息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同时以集体组织的形式及时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出现的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矛盾和争端。

3.2加强与出版界合作,以规避版权

随着版权保护措施的总体走强,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必须加强与出版界进行合作,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优先从有关出版社获得一些科技信息资源的使用权,或以酌量交版税、分级次交费等方式规避版权。这样出版社利用自己专业编辑的专业优势及经验进行优化选题,并利用授权上的优先和经济性为浙江省的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共建共享通过网络技术优势,通过数据、展示平台、信息数字化传输来对出版社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因此,加强与出版者的沟通,以适度合作的方式妥善解决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3.3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

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普及,因其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下载、打印等非法获取科技文献资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国已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5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6中权利的限制条款规定了12种情况允许公众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法律规定的方式,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正当的合法行为。因此,通过充分利用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可以解决浙江省部分科技文献信息采集和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对于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界限的,我们应该在立法上争得5著作权法6赋予法定许可。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使用其作品,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一种制度,也是著作权制度下的一种权利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5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已将法定许可延伸到了网络媒体,且确认了网站信息传播者的法律地位,赋予了其类似报刊社享有的法定许可权利。为了解决新的版权问题,在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中有必要更多的享受法定许可的权利。

科技文献范文篇4

一、科技期刊文献数字化管理基本流程

(一)收集

文献数据的收集,是科技期刊文献数字化管理的基本前提,主要是将期刊的某一类或某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档,制作好相应的表格文档,并由专人记录并保管。在进行科技期刊文献数据的收集时,必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遇到可疑数据时,应反复核实并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判别[3]。

(二)整理

将收集完毕的科技期刊文献进行归类整理,需要将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有效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无效的文献数据则要剔除,在对科技期刊文献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并要注意时效性的问题[3-4]。

(三)记录

科技期刊文献数据的记录,需要将前面收集整理的数据记录在专门的文档中,设定相关的统计表格,表格含有期刊文献的所有信息,然后将统计表格存储在计算机中,方便阅读或以后的共享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保护和必要的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4]。

(四)分析

科技期刊文献经整理记录之后形成关于文献数据的基础数据库,在文献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些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数据库中的文献信息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包括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分类结构分析、差异性分析、检验分析等;目前,数理统计一般都由分析软件完成,包括Excel、DPS、SPSS等。随着分析的进行,结果应以简洁、直观、明了的报表方式展现出来,方便查询和阅读[5]。

(五)管理

在科技期刊文献形成系统性整理和分析之后,即可实现对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①应明确指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②对突出问题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措施;③需要不断优化管理过程和方案,以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二、科技期刊文献数字化管理的途径

(一)建设数字化平台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主要有3个方向:①网络数字出版;②门户网站及投稿平台建设;③新型数字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6]。有调查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网络数字出版普及率较高,基本上都加入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或其他网络数据库。尽管如此,仍有很多科技期刊采用纸质或邮箱投稿,在期刊出版的数字化浪潮中,这已经远远落后于期刊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而且带来很多流程和管理上的麻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不少科技期刊加大了投稿平台或门户网站的建设,有自行开发也有依托于网络出版数据库的,如基于中国知网的稿件处理系统、勤云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等。网络数字化出版的加快促进了信息的快速分享,同时也出现了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一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也应运而生,这不仅避免了学术不端的发生,还提高了稿件处理的效率。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过程中,应发挥期刊的内容优势[7],加强新型数字媒体传播的创新,如将内容以网页、邮件、QQ、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订阅用户推送,还可以数字内容方式在百度文库、新浪爱问中进行共享[8-9]。在期刊数字化出版过程中,为了避免期刊文献共享的不便,各期刊应严格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对文献进行梳理,加强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基础和便利。

(二)提高文献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面对海量的信息,目前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已从距离上的障碍转变为选择上的障碍[10]。目前科技期刊由于学科或行业差异,办刊定位和宗旨、读者定位和服务不尽相同,所以,科技期刊信息的提供一要满足个性化订阅要求;二要尽可能扩大传播范围,增强科技期刊的体验感和实际利用,才能使文献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目前,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进展如火如荼,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科技期刊内容的制作、出版和传播都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如阅读方式更加多样,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多了很多,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版商或者内容制作商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使用多种的互联网工具,将内容、服务结合起来,以读者订阅服务为导向,利用博客、邮件、QQ和微信等平台推送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互动平台,与作者、专家、读者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在保证期刊内容质量的同时,强化编辑部与用户的联系,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基于此,期刊内容生产商可以和用户完善基于内容生产的“互联网+”关系,打造期刊的品牌和定位,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提倡信息数据的移动终端化

科技的进步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飞跃发展,数字化出版形式下的期刊内容传播呈现出多终端化的趋势,和传统纸质期刊相比,互联网模式下的期刊出版有个人订阅性强、传播快速多样、信息量大等优势,特别近几年来,移动终端的使用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使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化阅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期刊内容出版者应抓住这一时机,不断改善内容形态的包装和传播,通过多方位、跨平台的互动,制作知识性较好的数字化期刊内容产品,从而给读者带来愉悦的体验感[11]。

(四)发展期刊文献信息的大数据化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云计算的发展方兴未艾,在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我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信息的碎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科研工作者要从海量信息中搜寻到想要的信息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12]。因此在科技期刊发展上,大数据信息的建立尤为迫切,作者、读者、编辑的使用行为和习惯、查阅的相关信息、期刊的发行方式及传播范围都是建立大数据的基础,特别期刊文献的使用和内容关联度、作者和读者的延伸,都为期刊文献信息的大数据化提供了基础。如何将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来提高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效果?应挖掘网络中读者信息的数据,明确读者群的定位,以及确立数字期刊的盈利及其发行模式。运用数据思维收集、整理和分析读者数据规律,对期刊在网络上的传播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根据读者的需求从数据中提取对期刊选题策划有用的信息,提升科技期刊在网络上的影响力[7]。

三、科技期刊文献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要想实现科技期刊文献全面数字化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但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其一,国内期刊的结构分布问题。从数量上看,中国科技期刊占全国期刊总数的一半多,已成为世界上数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科技期刊大国,初步形成具有一定数量规模、涵盖学科齐全、基本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期刊体系[13],但是我国的科技期刊总体实力弱小、格局分散、管理多头,要实现数据化管理难以同步统一并得到一致协调共进。其二,我国政府对科技期刊的投入不足。期刊文献数字化的全面实现需要借助大量的资金以及技术人才。中国正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技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虽然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较大成就,从国民总投资来看,政府对中国科技期刊的投入与支持远远落后于中国科技的举国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2010年国家973计划经费达30亿元,为2005年的5倍;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达3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达103亿元,为2005年的4倍[7]。然而,迄今为止尚缺乏强有力的期刊发展基金,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等部委的有限支持尚难以资源共享。同时,由于科技出版的小众化、专业化,商业机构不愿介入,国家投入应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支柱[14]。基于我国科技期刊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存在不小问题的现状,科技期刊文献的数字化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一是实行科技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出版,期刊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基础,也是期刊文献信息全面共享的根基,这样才能使期刊文献的数据库得到较好的完善;二是严格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这需要出版单位的编辑认真学习吃透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标要求,扫平期刊文献信息共享的障碍。

四、期刊文献数据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突破传统的办刊思维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使得期刊文献实现数字化共享,使数字化的科技期刊承载先进科学技术而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是当今期刊文献的一大发展主题。首先,期刊界应认真研究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创新满足读者的需求和市场渠道,吸引更多的读者群,构建健康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生态链条。其次,政府亦应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增加对期刊的财政预算,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成果,建立和完善期刊文献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及推广与使用,让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数字化的管理下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作者:赖富饶 闵甜 古志平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降国新.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5-101.

[2]方雪琴.创意时代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变革与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1(3):166-169.

[3]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146-148.

[4]陈新黔.对科技期刊经营与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考[C]//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5]冉颖.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264-269.

[6]郭飞,薛婧媛,胡志平,等.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策略:数据融合与信息共享[J].编辑学报,2013(1):70-72.

[7]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2-238.

[8]刘学义.移动终端的杂志“客户端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5-129.

[9]畅榕,陈丹.数字出版公共平台的建构模式与运营机制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2(2):58-60.

[10]降国新.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5-101.

[11]李鹏.数字期刊的移动阅读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2):7-10.

[12]秦胜南.信息碎片化时代纸媒的竞争优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6):8-9.

科技文献范文篇5

构建水利水电科技文献资料数据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是当前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紧迫任务之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资料室收藏的科技文献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水利学科范围广、层次高、内容新,在同行业中,其完整性和权威性也是最高的。本文以中国水科院资料室收藏的科技文献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科分类和元数据结构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平台的整体架构。

2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学科分类体系

水利水电科技文献从技术角度分为技术报告、技术论文、技术译文等;从内容上分为成果报告、生产报告、评估报告等。科技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适合系统应用和用户检索的文献资源分类方法。学科分类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2]:①科学性:分类必须以科学的知识分类为基础,选择事物或概念(即分类对象)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②系统性: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加以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③可扩延性:分类的编码结构必须能适应同类编码对象不断扩充的需要,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或概念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④兼容性:与有关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协调一致。⑤唯一性:指任何专业名词、术语的定义必须严格保持概念的一致,对同一专业名称、术语必须是唯一的,且不能重复。⑥合理性:分类编码体系结构与数据分类体系相适应,能反映分类体系的层级、机理及相关联系的特性。⑦规范性:编码的结构、类型及编写的格式统一,以便于数据的检索和共享。我国现有与水利信息相关的分类编码标准有:《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则》(SL213-1998)、《水利系统政务信息编码规则与代码》(SL/T200-97)、《中国河流名称代码》(SL249-99)、《中国湖泊名称代码》(SL261-98)、《中国水库名称代码》(SL259-2000)、《中国水闸名称代码》(SL262-2000)、《中国蓄滞洪区代码》(SL263-200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水文数据GIS分类编码标准》(SL385-2007)等,这些标准的制定解决了许多基础信息重复整编、互不统一的局面。但是,由于这些标准大多仅仅针对的是某一项专题或调查制定的,并没有进行全局性考虑。因此,水利部为建立一个完善的水利信息分类体系,组织专家编制了《水利信息分类》标准,该标准对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分类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001年,水利部颁布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2008年进行了修订,其中将水利信息按专业划分为综合、水资源、水文水环境、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移民、水利信息化等,该分类方便了水利行业技术标准的管理和使用,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价值。然而,该分类仅是针对我国水利技术标准成果的管理这一特殊用途的一种分类体系,随着水利信息化发展,其分类层次和内容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层面上,我国于200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8),其中设有“水利工程”分类与代码[3],并把水利工程分为水利工程基础学科、水利工程测量、水工材料、水工结构、水力机械、水利工程施工、水处理、河流泥沙工程学、海洋工程、环境水利、水利管理、防洪工程、水利经济学等。但是,该分类方法过粗,未能充分体现水利行业有关的学科,因此也无法完全满足水利行业的数据管理的需要。关于水利水电科技文献的分类,原水利部信息研究所(现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编制有《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分类》,该分类包括四级:基本类目24个,二级类目301个,三级类目1514个,四级类目1079个,长期以来为水利系统各级科技文献收藏个管理部门沿用。但由于该分类编制年代较早,随着水利形势的发展以及水利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难以适应水利科技文献的分类需要。较为突出的如该分类法中一级类目中,缺少防洪抗旱、环境水利、城乡水利、水利信息化等内容,而近年来相关方面取得了相当多的科研成果。本文在调研以上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并在参考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第三版)(简称《科图法》)、《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简称《水百》)基础上,经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水百》编纂过程中,集中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众多水利系统的专家学者,是水利学科现状的权威体现。相对其他的分类体系,《水百》可以说基本做到了取长补短,既包括有水利水电建设所涉及的基础领域,如力学、化学、地质学等一般自然科学,涉及面较广,而且基本上较为全面反映了水利水电建设的最新形势和进展,如水利管理、水利经济、环境水利等均有单独的类项。本项目学科分类以《水百》为基础进行,将基本类目缩减为21类,二级类目211类,三级类目1508类[4],基本涵盖了水利水电学科的所有领域,见表1。因此,在目前水利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尚无现成可参考的学科门类条件下,以《水百》的条目分类为基础,适当进行调整,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

3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结构

元数据是定义和描述数据的数据,是一种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确保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被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自动识别、分析、提取和分析归纳的一整套编码体系[5]。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用来描述水利水电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其目的在于方便用户发现资源、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而且对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定位,并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使用和长期保存。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建立在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两个基础之上,不仅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的内容特征,而且更要描述数字化信息的基本属性,使得数字化信息得以被有效传播、交流和利用。同时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为文献数字化信息资源建立一种机器可理解的框架,帮助计算机系统以及其它网络通信设备获得并理解文献数字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系统特征、内容特征、权利特征等方面。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开发并付诸使用的元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最早普遍使用的元数据MARC机读目录;二是描述博物馆藏品与档案特藏的元数据EAD编码文档;三是描述和管理大量网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包括都柏林考DC、因特网内容挑选平台PICS、因特网馆藏WC等元数据);四是其他形式的元数据(包括频道定义格式CDF、教育管理系统IMS、全球信息定位服务GILS等元数据)。水利水电科技文献信息与其他类信息相比,在其载体和类型上没有太大差别,只在具体内容上差别较大。因此,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体系的建立应遵循通用、易兼容、可扩展的原则。在对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标准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DC元数据标准简单易懂,既便于专业用户的扩展,又适合普通用户使用,它是由世界各国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并经过图书馆界、档案界、计算机界的专家以及Z39.50和通用标记语言标准(SGM)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不断地修正。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数字图书馆工程都是以DC元数据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水利水电科技文献选用DC标准作为基本元数据标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裁剪,确定了每一个元素的描述方式、基本定义和填充规范,对每个元素都给予了相应的解释。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体系包括20个类别,60多个元素,主要元素如表2所示。通过表2描述的元数据,管理人员和用户可以有效地管理、鉴别、了解和使用其中的信息资源。这些元数据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一是描述水利水电科技文献资源对象的内容;二是识别资源日期、类型、格式等数据元素;三是定位资源的位置,以利于网络环境中水利信息对象的发现和检索;四是检索,成为用户查找电子资源的重要依据。为方便水利水电科技文献元数据的共享,参考当前异构系统数据交换技术,我们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6-8](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来对元数据进行描述。XML是继HTML之后的又一种Web标记语言,专用于基于Internet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设计,它已成为互联网上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和标准[9]。用XML来描述元数据,具有清晰的结构、语法和内容,并能被计算机更高效地处理。XML还具有易于编辑、便于管理、适于存档、容易查询等诸多优点[10],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了描述元数据的最佳选择。

4数字化查询平台架构

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完成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以元数据为数据资源的描述方式,构建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平台。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平台具有以下功能:①科技文献的数字化保存、分类管理;②科技文献资料的查询、浏览;③科技文献的汇交、;④科技文献的统计结果输出功能;⑤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相关的权限管理、使用管理、统计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字化查询平台根据水利水电科技文献数据的特点,数据进行加工保存入数据库中后,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存储,并定义数据的词汇表,方便用户查询检索。最终,系统通过web的方式,将文献数据资源在Internet上,并提供数据检索、文献下载以及数据统计等功能,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5结语

科技文献范文篇6

一、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取《学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30期刊载文章的相关文献计量指标,主要包括载文量、作者情况、基金论文情况及文章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等。具体操作如下:笔者首先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页面“文献来源”条目中录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发表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检索规定时间内《学报》发表的全部文章,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进行统计时,笔者将征稿启事、征订启事、声明、消息、英文缩略词表等非学术研究篇章数据剔除,并与《学报》纸质刊进行逐一核对。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载文量情况

2016—2020年,《学报》共发表学术论文594篇、总页码为3019页,年均载文118.8篇、年均载文页码为603.8页,期均载文19.8篇、期均页码为100.6页(见表1)。载文量是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信息量大小及其学术贡献[2]。相关研究认为,篇均页码能够反映每篇文章的信息量,其值越大提示刊载文章的信息量越大[3-4]。为了吸收更多优秀的学术论文,增加单篇论文的学术信息量,在维持篇均页码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学报》降低了载文量。

(二)作者情况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创作者,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立稳定并可持续发展的作者团队、探索和扩大新的作者群体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内容[5]。探寻论文的作者数量有助于我们发现作者对科学研究的追踪趋势及其科研创作能力,同时,科研论文所需作者的数量也间接反映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6]。1.作者合作度与合著率作者合作度是指在某统计时段内,期刊所的平均作者数[7]。合著率是指期刊发表的合著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6]。科技期刊的学术论文一般为针对某一专业领域方向进行的相关科学研究的报道,其往往需要多名研究者相互合作完成相关实验等,故作者合作度与合著率是衡量科研合作程度的最直观量化指标[8]。2016—2020年《学报》载文作者合作度、合著率情况见表2。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16—2020年《学报》载文594篇,作者总人数为2978人次,作者合作度为5.01人/篇。整体而言,2016—2020年《学报》发表文章均以合著为主,合著率均在95%以上,其中5人及以上合著完成的文章占比均超过50%,作者合作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作者来源分布情况《学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依托,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其作者主要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包括大学本部、附属医院及附属科研机构)。2016—2020年《学报》载文作者来源分布情况见表3。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2016—2020年《学报》载文作者仍主要来源于上海的科研或临床机构,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学报》作者的主要来源机构。近5年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占《学报》总发文量的67.2%。此外,在2016—2020年《学报》的载文中,上海作者(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占比呈上升趋势,这与2019年和2020年《学报》编辑部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多个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有关。

(三)基金论文情况

基金课题项目均需要经过较严格的专家评审,即其研究课题的创新性、科学性及研究背景、技术手段、研究团队人才构成、研究可行性等均要通过较为严格的审核,其可靠性具有一定的保障[9]。2016—2020年《学报》载文基金资助情况见表4。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2016—2020年《学报》的基金论文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6年的86.8%上升至2020年的99.0%。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等)资助论文比从2016年的29.5%上升至2020年的52.0%。可见,2016—2020年《学报》载文量虽有所减少,但基金资助论文特别是部级项目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及占比均有明显的上升,即刊发论文的学术质量有所上升。

(四)载文被引与下载情况

1.载文整体被引与下载情况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可以客观地评价期刊论文的质量及其学术影响力,反映科技期刊被使用和受关注的程度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2016—2020年《学报》载文被引与下载情况见表5。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2016—2020年《学报》被引论文共计516篇,占全部比为86.9%,总被引频次为3455次,总下载频次为167827次;2016—2019年《学报》被引论文篇数占当年刊发论文总篇数的比例均超过85%,而2020年被引论文篇数占当年刊发论文总篇数的比例仅为53.4%,究其原因,主要与时间相关。相关研究表明,时间越久,被引用的概率越大,论文被引用的峰值时间通常在其发表后的5年左右[10]。故2016—2020年《学报》的被引频次呈逐年递减趋势。在通常情况下,刊发文章的被下载频次越多,则该文章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2016—2019年《学报》论文的被下载频次基本稳定,均在30000次左右。而在2020年,由于病毒肺炎在国内的流行,《学报》紧密追踪科研热点,第一时间对肺炎疫情相关研究进行了报道,故刊发文章下载频次猛增。2.被引与下载排名前10位文章分析笔者通过对2016—2020年《学报》被引与下载排名前10位文章的题目、类型、被引或下载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2016—2020年《学报》被引排名前10位文章中有2篇为病毒肺炎相关研究文章,其他文章则以综述或述评文章为主;《学报》下载排名前10位的文章中有3篇为病毒肺炎相关研究文章,其他均为综述或述评文章。此结果指出,科技期刊论文选题必须抓住专业领域内当下的研究热点,如2020年初对肺炎疫情的相关研究报道,同时注重时效性,即越早,影响力越大。而质量高、选题角度佳的中药药理研究或某些中医擅长治疗疾病的辨证治疗与分析方面的综述或述评也是《学报》提高影响力的主要组稿方向。此外,在临床研究方面,中医导引锻炼、推拿手法等非药物疗法为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具有较好的学术效应,科技期刊还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涉及该领域的高质量临床研究的报道。

科技文献范文篇7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资料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发现,他们订阅的当日《邯郸日报》被开天窗。

峰峰矿区冀南商城订阅的24份《邯郸日报》,3月26日这期也全被开天窗,多数商城职工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说,过去从未发生过此类现象。报纸因何被剪、剪下什么内容,事先没人通知,事后也没人对他们做出解释。据当日送报发行员称,剪报是矿区宣传部让发行站做的至于剪掉什么内容不清楚。据了解,峰峰矿区教委、贸易局等单位订阅的《邯郸日报》也遭此厄运。

那么,3月26日《邯郸日报》被剪掉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记者先后两次赴邯郸调查此事。记者找到一份当日完整的报纸,经过对照发现,该期报上第二版整版刊登了“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简要事迹”和评选选票,被剪掉的内容正是选票部分。记者发现,在22位“优秀公仆”候选人中,峰峰矿区某单位领导位列其中。峰峰矿区宣传部文卫科负责《邯郸日报》本地发行站工作,据该科科长张秀生称,3月份《邯郸日报》在矿区发行36叩份左右,3月25日矿区宣传部通知发行站,将区直机关订阅的《邯郸日报》选票部分剪掉,一共剪报500份左右。

峰峰矿区宣传部负责人解释,剪掉部分选票是宣传部研究决定的,事前曾通知报纸投递员在分发报纸时向订户说明情况,可能由于工作不力,造成一些群众误解。这位负责人说,宣传部保留选票主要为了集中投票,提高评选回票率,但不影响宣传优秀公仆先进事迹。

事实上,峰峰矿区部分群众对宣传部截留选票的举动十分反感。冀南商城一位负责人说:“公仆选票登在报上,就是让群众去评,事先剪掉选票起什么作用。”一些群众反映,在没有通知订户的情况下,随意裁剪报纸是对订户合法权益的侵害。

公仆选票被截留事件已经引起邯郸市有关部门关注。4月12日,记者再次赴邯了解处理情况。据了解,“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是由邯郸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纪委三家组织评选的,评选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邯郸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为了提高评选效率,基层宣传部截留选票是不妥当的,他们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在近日拿出处理意见。该负责人说,邯郸市已经搞了两次公仆评选活动,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在《邯郸日报》公示候选人事迹和刊登选票,就是为了体现评选的公正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邯郸市纪委宣传教育室负责人说,选票代表民意,基层发生截留选票是评选活动中的偏差,并不是组织者的初衷。邯郸市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每两年一次,每次10名公仆当选,他们都是邯郸市公务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评选活动弘扬正气,增强广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思想,截留选票行为给公仆评选活动抹黑,纪检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截留选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摘自《北京青年报》)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

-----------------------------------------------------------

-----------------------------------------------------------

2.以邯郸市委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宇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

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30分)

-------------------------------------------------------------

-------------------------------------------------------------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

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

------------------------------------------------------------

------------------------------------------------------------

四、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发现,他们订阅的3月26日的《邯郸日报》被开天窗,报上被剪掉的内容是“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的选票部分。据报道,剪掉部分选票是当地宣传部研究决定的。但这一行动引起了群众的晋遍反感。

2.答案提示

(1)截留选票是不妥当的,要立即停止,并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2)责令当地宣传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将被剪掉的报纸进行回收,重新把完整的报纸送达订户手中,并进行说明和道歉。

科技文献范文篇8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永

2.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词人是()。

A.温庭筠B.韦庄C.李煜D.柳永

3.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A.王实甫B.关汉卿C.白朴D.马致远

4.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创始者是()。

A.屈原B.李白C.王维D.陶渊明

5.唐代诗人孟浩然是()。

A.“韩、孟”诗振的代表人物B.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c.新乐府诗派的代表人物D.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6.“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

7.以下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的是()。

A,《三国志》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

8.创作于清代的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c.《红楼梦》D.《西游记}

9.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

A.侯方域B.蒲松龄C.曹雪芹D.顾炎武

10.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沈雁冰B.闻一多C.郭沫若D.郁达夫

11.下列作家中早期作品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是()。

A.茅盾B.C.金C.老舍D.冰心

12.艾青的成名作是()。

A.《北方》B.《向太阳》

c.《归来的歌》D.《大堰河——我的保姆》

13.《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

A.殷夫B.老舍C.沈从文D.萧军

14.有居民20万户,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的国际性大都市是()。

A.唐都长安B.宋都东京C;宋都临安D.元大都

15.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6.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A.清末预备立宪的骗局B.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刺激

C.保路运动D.彭楚藩、刘复基、杨洪盛等被捕就义

17.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B.龚自珍C.林则徐D.李鸿章

18.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的“重本抑末”的政策是()。

A.加强中央政府,削弱地方势力的政策

B.强化皇权,削减宰相和百官权力的政策

C.重视农业,轻视和限制商业、手工业的政策

D。强调以儒家学说为本位,压制和排斥其他学说的政策

19.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是()。

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B.C.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本加紧侵略中国D.北洋军阀政府卖国

20.袁世凯为了得到帝国主义国家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于1915年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

A.善后大借款B.西院借款

C.二十一条D.日华战争协议记录

21.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

A.B.陈独秀C.胡适D.鲁迅

22。北宋的都城为()。

A.东京B.大都C.汴梁D.上京

23。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租界的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俄国

24.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同盟会D.日知会

25.中共“一大”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A.B.李达C.陈独秀D.

26.广东革命政府东征讨伐的对象为()。

A.孙传芳B.吴佩孚.C.陈炯明D.

27.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

A.李唐战争B.蒋桂战争C.蒋冯战争D.中原大战

28.遵议会议召开于()。

A.长征之前B.长征开始时C.长征途中D.长征结束后

29.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莫泊桑B.屠格涅夫C.左拉D.欧·亨利

30.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A.莫泊桑B.杰克·伦敦C.屠格涅夫D.欧·亨利

1.B2.A3.A4.D5.D6.B7.A

8.C9.C10.All.D12.D13.C14.B

15.C16.C17.C18.B19.B20.C21.B

科技文献范文篇9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2参考文献的格式

(1)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报纸类:[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论文集:[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学位论文:[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6)研究报告:[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科技文献范文篇10

一、*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成效

*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自20*年12月开通运行以来,以公益性和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全区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快捷、高效、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初步满足了各类用户对科技文献信息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在*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平台推广初显成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截至20*年10月底,*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达9.23万人次,平台累计访问量比7月底增长了7000人次,全文文献累计下载42.5万页;提供联机公共目录查询7.68万次;开展原文传递服务8429篇;技术标准文献原文推送147篇;提供科技经济信息78.6万条,在全国、全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目前,*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已成为各情报所提供高效科技服务的重要载体,对于全面提升情报所科技服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自平台开通运行以来,区情报所、各市情报所借助*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丰富的资源,为许多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科技查新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政府科技立项咨询服务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尤其在各市的科技立项咨询服务中发挥了科技情报“耳目、尖兵、参谋”作用,促使不少项目得到了立项支持,以高效的服务争取到各级领导对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二)统一检索系统升级及门户网站改版喜获成功

改版后的文献平台门户网站,汇聚了各项服务功能,除了为用户提供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一站式”的统一服务窗口外,还新增了代查代借、原文推送、信息定制等个性化的服务功能,突出了人性化,操作性更强,实现了网上资源需求与网下资源提供的互动。改版后的网站一经向社会推出,为*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用户们一致反映,改版后的网站比以前更好,页面设计更加简洁,栏目设置更加合理,服务功能更加齐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三)加强领导,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区情报所、各市情报所高度重视平台的建设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情报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网络部、文献馆、检索查新部等部门直接抓,切实加强对*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平台建设协议书,明确了责任和分工,初步形成“区情报所—市情报所—县区科技管理与服务部门”的项目联动机制。已在全区14个地级市以及南宁、桂林、柳州、北海4个高新区建立了区域服务节点,各节点与*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网络平台链接,进行网络协同管理和服务。目前,各市节点服务大厅的建设施工及装修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进一步完善了平台的硬件设施,相应配备了电脑、网络服务器等办公设备,预计到明年初各市节点服务大厅建设将全部完工。

(四)平台的培训与推广工作扎实有效

区情报所、各市情报所,根据各地用户的实际,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分别深入到各市企业、高新区,积极开展文献服务平台培训,突出重点,注重效果,不断扩大培训面,大力发展文献平台会员。自八月份来,先后在南宁市、北海市、桂林市举办了6场文献平台应用培训班,共培训1000人次左右。通过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和灵活的培训方法,使培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使用户较好地掌握了平台的操作技能,扩大了*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的社会知名度和幅射面,推动了*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普及应用。

(五)科技文献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信息资源是文献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科技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推进,科技文献资源得到丰富和充实,目前整个资源体系拥有科技文献超过6000万篇,全文超过2200万篇,通过物理整合和逻辑整合方式可提供服务的数据库及相关信息资源已超过50个。外文科技文献方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南宁服务站得到进一步整合,可提供1万多种外文期刊文摘检索,可满足国内外文需求的60%以上。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各市情报所根据平台节点建设合作协议,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和需求,正着手建立产业专题文献和特色文献资源,例如:北海市海洋资源特色数据库,崇左市锰业数据库、钦州临海工业企业数据库、桂林市医药企业数据库、柳州汽车配件数据库等。

二、存在问题

(一)、平台的软硬件系统亟待改造

平台网络速度仍然较慢,登录*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延时太长,网络运行环境需进一步优化。资源体系也不够完善,专业信息收录不够丰富,企业所需的相关行业网站信息缺乏。部分市、县科技情报所在科技文献资源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和队伍建设显得比较落后。

(二)、平台运行管理模式需进一步完善

因平台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基础较单薄,建设、运行、管理体制仍不够完善。如平台建设过程中目标考核操作性不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尚不健全,平台运行管理模式需进一步完善,后台客户服务工作还有待加强,文献的资源代查代借和原文传递不够及时等这些问题,各市情报所和用户反映较大。

(三)、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总的来说,社会各界对*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够,理解不深,文献平台在*的知名度有待提高。文献平台的使用培训还有待加强,许多用户对*科技文献与服务平台统一检索系统使用还不够熟练。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可持续的财政投入机制

*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作为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初创阶段,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尚不充分、企业创新主体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条件下,政府有必要保持连续和稳定的支持,加大财政支持*科技文献与服务平台的力度,保障足够的平台建设费用。

(二)加强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保障建设

政策法规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保障,制度先行是*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健康发展的根本。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平台共享机制,带动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研究建立品牌战略机制、会员制服务机制、有偿服务与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持续发展营利机制,建立健全平台的服务体系。

(三)建立平台运行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

采取激励制度先行,逐步完善平台运行服务绩效考核制度,把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作为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规范平台的信息汇交工作,为各市节点服务进行评估提供量化依据,定期组织用户进行优秀节点服务的评比活动,对服务优秀的节点进行奖励。通过制定科学的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形成内部自律与社会监督相互促进的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