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4 13:01:38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1

2011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集团公司成功跨越千亿门槛,中环人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在集团历史上注定是一个里程碑,是值得纪念与庆祝的。伴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我个人的成长也略见成熟。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是集团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五大产业之一——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产业统计工作已然建立,虽说还有待完善,但已经步入正轨。近两年,集团公司系统集成产业每年均以不低于40%速度增长,今年销售收入可突破6亿元,是五大产业中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现阶段,第三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12年末占GDP比例为43%,相对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今年集团公司商业、服务业收入有望突破25亿元,是集团公司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做大做强主业,发展配套商业服务业前景乐观。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部门领导做好各项工作。为发展集团公司“5+3”产业,首先得全面了解集团公司产业现状,为此我协助赵部制定了以产品划分产业的集团公司产品目录和产品产值调查表,目前,调查表已经发放完毕并全部回收,初步汇总工作也已完成,由于年底工作较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工作还有待进行。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企业统计;意义;问题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运行中,提到企业管理,首先人们就会想到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等,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就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运行机制是否有效,对企业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而言,对于各项管理就如同摆设,华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就是指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在统计信息工作上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指数量性。它是通过数字来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是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看来,统计信息正在逐渐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都是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是指综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了国民经济各种行业、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宏观与微观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领域。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可以总结历史和探测未来。

(2)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为基础的,那么,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性。①从现状上看,一方面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反映企业的机构、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②再从动态观察,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③结构上,它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④从规模上看,它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等。

(3)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是由计划部门所负责的,而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或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到车间再到计划部门,最后再经计划部门汇总后呈现给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工作当中,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基建技改统计、人员工资统计以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但这种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有三个不利因素:①目前对企业收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分析,这就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②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和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所需要的统计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③企业各部门之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缩水。在当前的企业体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支持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以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工作。

2 统计工作的问题

企业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统计工作上,而且也是市场检测企业的主要科学依据,能够有准确、科学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企业统计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企业工作中,统计机构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统计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设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专职统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仅隶属一个科室,像生产科中设一个综合统计组。这种综合统计,事实上只不过是一种生产记录,对企业各方面如产品质量、技术进步、计量、能源、环保等的统计工作仍无专职统计人员负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平常对上级下达的专业统计报表不求质量,只是敷衍而已。

(2)统计方式不够健全。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需要不断充实统计内容和完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检索、传输作用,为企业科学、客观的经营决策提供适用的统计信息。而在实际中,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还只限于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进一步发展。

(3)企业统计不够科学化。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多样化,许多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填报。

(4)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根据调查,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了极少数大中型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大多数为兼职的企业统计人员,一般都是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就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有效内部统计资料,也未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等。

3 结 论

总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把企业的统计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1).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煤炭;统计工作;问题;思路

一、引言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没有详细的统计数字进行分析、总结、管理者就不会做出科学的决策、合理的计划,也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飞速的发展。因此,煤炭企业统计是对煤炭企业科学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做好统计工作不仅能对本公司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还可以对同行企业和知名大型煤矿企业搜集、取得统计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吸取好的经验和借鉴。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煤炭企业而言,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煤炭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一,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强。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在月低进行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统计员专职少且变动频繁。基层煤矿和其他单位的数字由调度提供而与统计无关,只用调度的数字来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依赖财务与会计的工作来核算盈亏、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统计岗位无足轻重。统计人员成了摆设。而且,一些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第二,现有统计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企业统计信息化开展不力,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统计数据采集、汇总、上报环节繁多,统计数据质量不高,造成统计工作中统计基本单位模糊、职责不清、漏报、重报现象。如果统计基础工作不牢,不重视基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面对企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仍然沿用以前的统计模式,统计所需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弱化甚至被取消,统计数据出之无源,查之无据,势必会引起企业的经营问题凸显频发。

三、煤炭统计工作的创新思路与对策

第一,重视企业内部统计体系的建设。首先,应理顺统计体制。煤炭企业目前的组织结构已不是计划经济时期单一国有资本的结构体系,而是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多种管理形式并存的产权结构体系。因此,必须理顺现行的统计体制,真正反映企业改制和扩张的成果,做到不重、不漏、真实完整。其次,应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在现有统计指标体系中,实物数量指标和生产指标体系多,而质量指标和市场指标少,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欠缺,难以正确反映经营者的综合情况,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金流量等方面统计不够。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统计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及时和最全面的数据。通过企业产销存、材料消耗、财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能源及用水消耗指标形成相互呼应、相互制约的体系,实现从资源投入到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统计指标覆盖,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深刻地揭露和预警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第二,强化企业统计职能,提高统计水平。煤炭企业的统计职能机构或岗位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把上级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要对各部门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做好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整理上报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要撰写统计分析。要结合生产经营建设完成情况,广泛收集各类统计资料,综合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针对生产经营建设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信息时代。煤炭企业需要掌握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统计工作人员首先要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驾驭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企业也要积极推广应用局、矿联网直报和超级汇总制度,为统计信息的采集和报送提供便利条件,减少统计数据采集、汇总、上报环节,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逐步达到统计数据网上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统计信息规范化、数据报送网络化、信息自动化、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化。煤炭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与财务、调度、生产、劳资、经营、供应和各区队等各部门统计信息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每日、每月、每季度、半年、年及时地取得各类信息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为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上级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生产进度、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四、结束语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统计产值;财务决算报告;建筑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147-02

建筑施工企业的统计产值探究工作不仅能将企业的全部工作量以及现行的计算价格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分析,而且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产值收入进行更加有效的指导和规划,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工程项款的投资能够和收入形成正比。因此,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全面地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促使建筑经济更快更强发展。

1 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探究的原因分析

1.1 明确建筑企业总产值和建筑工程结算收入的关系

建筑企业的总产值是指建筑企业自行完成的按照工程进度计算的建筑安装生产总值,包含工程投资中结算过的部分和未计算的项目。建筑企业的总产值是指建筑施工单位或者附属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单位在自行完成后按照工程的进度计算建筑安装生产总值,主要包括在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项工程价值、设备安装价值、建筑物修理所消耗的价值、施工中所进行的加工制造定型、非标准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价值,即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房屋、非标准设备等总体的产值。

建筑工程的结算收入,是指建筑施工单位按照工程的分部分项自行完成的建筑产品总价值评估,已与施工方在报告期内办理结算手续的工程价款收入,向施工方收取的工程价款以外的其他各项施工款项。

因此建筑企业的总产值和建筑工程结算收入有较为明确的关系,在进一步的工程施工以及建设中才能将工程总产值投入和收入进行科学有效的总结,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有全面保障。

1.2 有助于工程结算和工程计算收入的区分

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都是工程结算中的主要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将该类相关的财务支出方式进行科目的累积并计算发生额的自然相等,同时也表明了该项工程建设的投入和业主所确认的工程价款结算的金额一致,同时有效地规避了风险。

实施工程的收入结算是为了保障工程施工中各项投资和付出具有相对科学的联系性,工程结算收入是在进行各方施工项目的投入后,最终收获的工程结算金额,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施工建设的直接经济收入。

1.3 完善主营营业收入和工程结算收入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是工程实施的结算,能够将施工建筑企业的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以及向发包方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的按照规定列作营业收入进行统一的结算。而营业收入是指施工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销售的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给企业所进行的销售、劳务以及让渡资产进行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所以业务收入又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整个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才能被明确。

2 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的主要方式

2.1 实施月结制度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结算制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工程按照季度或者工程期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往往会导致结算制度的不明确和各项工程款的交接延误。因此实施月结制度,就要求施工单位每月向企业的工程管理部门按照施工的实际进度估算本月的实际完成的施工产值,经过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施工以及报价单进行审核后给财务部门提供直接的报价材料,进而方便财务部门的工程结算。

月结算制度,能够避免我国建筑工程中信用不全面、建筑市场供求不平衡以及市场主体不规范的缺点,减少业主拖欠现款的情况;直接避免工程项目部出于各种利益发生的项目多报或者少报工作量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月结制度中,才能有效地改良施工企业的工程结账问题,并合理合法地给建筑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指导。

2.2 统一施工建设项目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

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计量计算以及统计产值,能够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以及主要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工程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统计时,全部交由监理公司进行审定,来确保工程计量计算的标准型,施工项目部应该按照项目的进度计算出已经按期完成的工程量。同时该方法还能够避免因税收比例不同而造成的时间性差异,减少应交税金入库困难以及资金缺口严重的情况。所以在施工项目部的实际工程量计算情况下,开展的计量和计算工作才能真正地将工程施工中的各项监理任务以及管理部门的审核的实际工程施工量进行上报,并且财务部门要以工程结算收入的确认标准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确保工程施工的营业收入、计量计算以及统计产值能够落实。

2.3 按照会计准则落实建设合同的要求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对于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计量计算以及统计产值的重点落实,都需要在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会计制度的落实,对实际的工程施工进行全面而又具体的分类指导,因此整个工程造价才能从合同价款上确定施工预算造价、投标预算、实际的投资成本以及最终的利益造价等。

所以会计准则能够将合同进行固定造价和成本管理,并对合同的规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定位,因此整个工程施工在会计准则的指导下才能将施工中的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进行综合的评定和分析,确保施工建设企业的直接经济收益。同时建造合同又给施工企业的进一步施工进行了要求,确保工程的投资建设款更加具有针对性,所以在建造合同中遵照合同的规定才能将施工中累计发生的情况结合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展开工程款项的结算,明确工程施工中工程量清单的报价工程完工度。并且在合同的要求下施工才能将工程的施工量进行明确的监理和验收,确保工程施工无争议,同时也减少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投入,提高工程造价估算的准确性。

2.4 实施新的准则进行工程计量

在实施的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时,进行新准则的工程计量能够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开展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发包签证,能够根据施工企业工程施工以及提供的劳务、作业和具体的工程价款计算单进行发包单位的签证认定,确保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新准则是指根据合同造价成本的要求开展的对于工程施工和建设的营业收入、计量计算以及总产值的统计。

新的准则要求以企业当期完成的工程量加上工程清单进行本期收入的确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当期消耗的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与当期的收入配比进行有效的结合,便于最终的成本核算。同时收入的确认根据工程实际完成的情况并经由业主或者甲方进行签证认定,进行工程计量的计算,避免由于签证计量时间之后导致的签证计量金额出入较大的情况。另外还要做好对于成本核算中会计部门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并注重对于成本核算相关清单的收集、送报,确保应停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 落实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的意义

3.1 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直接经济收益

因为产值是建筑施工企业要考虑的直接经济收益之一,其代表建筑企业按照已经完成的工作量、现行工程价格计算的价格形势进行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项的分析,包括企业的经营收入、红利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是建筑企业实现工程投资总收益的基础保证,也是工程最终结算的基础。

3.2 促进建筑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

因为实施的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计算以及统计产值,能够从工程投资建设中制定目标成本、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费用确认,并且给各项的建造合同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因此整个建筑工程投资建设才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

4 结语

在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以及统计产值分析和探究中,逐渐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会计成本核算科目,并对整个的工程施工建设带来更加具体的工程投资款的清算指导,促使工程项目的建设更加具有科学合理性,全面地推动建筑企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言志.浅议营业税改增值税后施工企业管理细节的转变[J].交通财会,2012,(11).

[2] 豆云峰.施工企业已完工未结算的管理探析[J].交通财会,2013,(3).

[3] 蒋大山.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收入、计量结算与统计产值[J].交通财会,2013,(11).

[4] 中国建筑业协会.我国建筑劳务分包和劳务企业发展现状――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上)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5

1994年,在贯彻“抓大放小”改革方针,推行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国有民营等企业产权改制中,因企业的经营者对产权制度改革认识不足,出现了财会管理较乱的情况。少数企业法定代表人错误认为企业一切要“以我为中心”,无视内外监督,滥用企业自的现象严重。为了企业改制健康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现,泅洪县商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适时把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作刀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企业改制之中,制定了企业总帐会计统管统派改革方案,报经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县体改委同意后试行。

二、做法

1.大力宣传,形成共识。着力宣传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阐明实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是深化企业改革、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强化会计管理和监督力度的需要;是维护财经纪律、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是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它既是继续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治理会计工作环境,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又是解决管理失控、核算失真、信息失灵的有效方法。通过深入宣传,把统管统派总帐兔计与派受企业之间关系统一到依法理财的轨道上来。

2.成立组织,健全制度。县商业企业总帐会计统管统派试行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了以企业主管部门为主的商业企业总帐会计统管统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着管得住,行得通的原则。领导小组根据《会计法》与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对改制企业财会管理暂行规定》、《企业内部财会制度》及《统管统派总帐会计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确定统管统派的对象、内容、形式和措施;明确统管统派总帐会计的条件、程序、职责、权利、工资福利和奖惩等管理要求,逐步构成企业总帐会计管理的新机制。

3.择优选拔,明确职责。领导小组以企业为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进行德、能、勤、绩的组织考核。坚持条件,公平选拔总帐会计。由企业主管单位行文统派上岗,赋予权力和义务。统派到企业的总帐会计受主管单位与企业的双重领导。至1995年1月,全县12户商业企业的总帐会计如期持证上岗。统管统派的总帐会计主要职责是对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派往的企业负责。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对违反法律、法规、有意隐瞒真实情况,甚至参与作弊的,依法从严处理。

4.加强管理,定期考核。主管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总帐会计例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探讨和解决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每季一次审计和一次考评,由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审计。通过内部审计之后,再对照“考核细则”,对总帐会计进行一季一次的工作初评,把考评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年终组织全面考核,实行“双百分”考评制,考核总分列为总帐会计年终评比和升、降、去、留的依据。

5.报酬福利,实行统管。按照“谁用人,谁拿钱”的原则,根据财政、劳动、人事等部门对总帐会计核定的工资标准以及领导小组核定的费用标准,向用人单位实行统筹,单独设户,专款专用,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实行浮动制,按每人月标准工资,先发80肠,浮动的20%工资则与考评、考核的业绩挂钩,以实得分多少发给。奖金则以企业制定的标准,按年终考核实得分进行奖励。总帐会计工资、津贴及费用必须足额统筹到位,确保会计队伍的稳定。

6.用培结合,建设队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县商业系统在试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之初,就把“用、培结合,建设队伍”单独列出条目,摆进“工作方案”里。领导小组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规定会计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一次的业务、技能培训。总帐会计既是学员,又是企业会计的业务技能培训辅导员。每次培训30课时,培训内容有会计法律法规,“两则”运用、基础理论、企业改制法规与政策、会计电算化等。培训形式多样化有一事一训,长会短训,业余培训,珠算竞赛,案例讲评等。形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化。

三、效果

1.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县商业企业试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之后,整顿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秩序,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与核算,1998年该县国有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2.58%,与1994年比较,全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48.89%。

2.企业会计监督得到加强。自试行总帐会计统管统派制后,全系统出现了领导更加重视,职工更加支持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更加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新局面。总帐会计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使企业内部各项会计制度得到落实,会计监督得到加强。较好地制止了“经理利润”、“厂长成本”。该系统1998年6月就清理潜亏875万余元,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真实和会计信息的准确,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好转。总帐会计统管统派制的试行促进了会计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会计职能也正由记帐型向管理型过渡。企业的成本意识,节耗意识增强。该县商业企业普遍重视非经营性费用的严格控制,1998年业务招待费一项就节约60万,同比下降53%。开支比例由原来的15%。降至2.4编。国有商业企业1998年与上年相比(按同口径计算)销售额增长17.9%,费用实支下降12.29%,费用水平下降2.69个百分点。全部企业经济效益扭亏为盈,减亏380%,全部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6个百分点,比1994年下降11.64%。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煤炭工业 统计分析 创新思路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保障和支持,工业生产、民生生活中对于能源的以来程度越来越高,能源产业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由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相结合的模式。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大、煤质好,我国拥有悠久的采煤和煤炭加工的历史,煤炭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正是由于煤炭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对于煤炭资源的行业实况必须进行检测和统计,通过统计针对性的技术参数,可以根据阶段性的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历史规律并预测煤炭行业的未来走向。同时通过对煤炭行业的企业经营实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取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业务分布,为下一阶段的行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经营对比,更加可以总结行业内的优秀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经验,取长补短;因此,煤炭企业的统计工作是一项收集历史数据、分析数据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和预测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煤炭行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企业经营统计工作在许多人心目中还仅仅是停留在企业经验销售额报表、绩效考核报表和企业会计数据报表等等一些列的经营数据报表之中,对于统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远远没有意识到。煤炭行业是一个能源行业,在我国属于垄断经营行业,半封闭化的经营环境削弱了行业内的竞争意识,缺乏竞价经营的销售压力,行业内往往在企业经营数据统计上只是对终端数据如销售总额、利润总额和绩效考核等等感兴趣,综合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对统计工作的认知。煤炭企业往往是大型国有企业,企业管理多为领导负责制。单向的管理机制使得企业统计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终端数据的统计上,责任领导关注的是煤炭企业在经营上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包括全年产煤量、售煤量和利润总额等,对于统计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统计工作的细分程度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统计工作后续处理结果对于经营活动的关键性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

(2)缺乏规范的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渗透到煤炭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健全的统计管理机制和规范化的统计操作技术至关重要。当前的煤炭企业管理中,统计工作更像是财务部门的额外工作,仅仅是从财务数据中挑出一部分数据最为周期性的统计数据报表。缺乏专业的统计管理任务全程跟进煤炭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没有一手的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的关键性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二、煤炭企业统计工作创新管理

针对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体制创新、思路创新和细节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工作效率。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统计管理机制。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度集成且功能齐全的能源行业,行业涉及煤炭的开采、储存、运输、加工、再加工、销售和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相应功能的企业群,如何针对每一类煤炭企业的经营特点,有针对性的获得关键性的生产经营的统计数据,这需要在煤炭行业中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统计管理体制。首先是要明确该管理体制的目标任务,在企业的企业方针的生产经营预算中,要将统计工作放在与生产、销售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升整个企业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健全统计管理的管理团队,团员挑选重视业务熟练性、统计专业背景和责任心;最后是要将统计工作细化到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流程,通过跟踪、采集和数据录入的方式,获取最为精确的一手经营数据,建立统计资料的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的自动化管理办公功能,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提升统计分析技术手段。统计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极高的行业,首当其冲是要对煤炭行业的业务熟练,这需要统计工作人员具备相当的煤炭行业从业经验,并且能够识别出煤炭行业各个技术环节的经营数据;其次是要对经营数据进行审核和挑选,经营数据的总量往往是海量的,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只能挑选出具备代表性的数据,因此对于统计人员的数据甄别能力有一定的考验;再者,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统计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统计效率和精度,这要求在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提高经营信息的信息化进程,为统计工作提供便利;最后是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处理,这需要丰富的统计分析经验和数据处理技术手段,才能保证统计分析质量。

强化统计分析的数据监督。统计数据往往是煤炭企业经营活动的直观体现,因此,对于统计分析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从统计数据的收集、记录归档、数据分析、数据储存和分析报表的制定,都必须设立严格的操作规范,并通过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周期性的审查和抽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对于统计分析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周期性的统计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考核,通过量化绩效考核和良性的竞争淘汰机制,确保统计分析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水平。

三、总结

煤炭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支柱产业,对于煤炭行业的信息管理对于国家战略政策安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最为信息管理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煤炭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我国煤炭行业中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开始入手,探讨了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开拓煤炭统计工作的创新思路提供了新的建议。

参考文献: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7

一、评比范围及对象

承担国有资产统计任务的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省属企业、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及以上单位参加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和财务快报等工作的人员。

二、评比条件及要求

(一)参加评比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和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参评单位重视报表统计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制定报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及时沟通信息,全面落实各项报表任务。

2.严格工作规范,统一工作要求。参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及财务制度,严格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国资委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的报表编报范围、编报口径、编报要求编制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和财务快报,不存在信息严重失真及虚报、瞒报和有意漏报行为。上报的各类报表齐全、并按有关文件要求、格式和参数上报报表和数据软盘。

3.加强数据审核,保证报表质量。参评单位认真做好报表的填报、录入、汇总、上报及数据质量审核等工作,要求数据全面、完整、真实和准确。开展报表数据核查工作,纠正企业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4.按时汇总上报,确保工作进度。按照统一的时间和要求,从大局出发,按时完成报表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5.注重报表分析,体现自身特色。认真做好报表的分析工作,撰写分析报告,分析材料富有特色,能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负责国有资产统计的单位由于未按规定时间上报或上报的数据存在重大差错、遗漏等情况影响全省数据汇总、分析和上报的,取消先进单位评比资格。

(二)参加评比的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和要求:

1.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廉洁奉公;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及财务制度和省国资委下发的相关报表文件规定,无虚报、瞒报和有意漏报行为;

3.负责或从事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和财务快报等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4.在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中,严守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参加国有资产统计的工作人员由于个人工作态度消极怠慢,无故不按时上报报表或凭空捏造报表影响全省数据汇总、分析和上报的,取消先进个人评比资格。

三、评比内容及标准

(一)先进单位评比内容及标准

1.年度国有资产统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市级国资监管机构和省级有关部门主要评比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省属企业主要评比企业财务决算报表。评比内容包括年度国有资产统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组织落实工作、报表数据质量、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核查工作等四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具体评比标准见附件1。

2.企业财务快报。评比内容包括快报材料报送及时性、快报主要指标完整准确性、分析说明材料全面合理性等三个方面,总分为160分,每月快报工作为10分,每季度快报分析工作另加10分。具体评比标准见附件2。

3.其他工作。省国资委统计评价与分配处布置的临时统计任务。此项工作为加分因素,每完成一项任务加3分,最高加10分。

(二)先进个人评比内容及标准

先进个人评比内容主要为报表工作人员在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和企业财务决算报表、财务快报工作中的表现。具体评比标准见附件3。

四、奖项设置及评比办法

结合全省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奖项设置年度国有资产统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先进单位、企业财务快报先进单位和国有资产统计先进个人等三种奖项。

(一)年度国有资产统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先进单位。评比对象为各市国资监管机构、各省属企业、省级有关主管部门。由省国资委统计评价与分配处按照年度国有资产统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先进单位的评比条件和计分标准,对参加评比单位的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或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工作进行打分,依据打分结果,经综合平衡后评选出“年度国有资产统计(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先进单位”。

(二)企业财务快报先进单位。评比对象为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省属监管企业。由省国资委统计评价与分配处按照企业财务快报工作先进单位的评比条件和评比标准,对参评单位的财务快报工作的完成情况、填报质量和分析内容等进行打分,依据打分结果,经综合平衡后评选出“企业财务快报先进单位”。

(三)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先进个人。评比对象为各市国资监管机构、各省属企业、省级有关部门参加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和企业财务决算报表、财务快报工作的人员。先进个人评比采用各单位推荐和省国资委评定结合的办法产生,各市国资监管机构限推荐1名先进个人,省属企业限推荐1名先进个人,由省国资委根据先进个人评比条件和标准进行审核,按比例评定先进个人。省级有关部门先进个人由省国资委结合非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完成情况和先进个人的评比条件和标准综合平衡后评定先进个人。

五、其他事项

(一)全省国有资产统计报表评比工作由省国资委统计评价与分配处负责组织实施。负责考核、推荐工作的部门(企业)应于每年6月底前将先进个人推荐表报省国资委统计评价与分配处。先进单位由省国资委根据参评单位的工作绩效直接评定,先进个人采用单位推荐和省国资委评定相结合的办法产生。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总量减排;环境统计;二氧化硫

Abstract: Through compare with vertical kiln environment of an enterprise that area under one’s jurisdiction close down this result of calculation and total amount, sulfur dioxide of emission is it arrange sulfur dioxide new result that increment checks and calculates to reduce in counting, sketch the total amount and reduce and arrange the close relation coun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total amount is reduced and arranged ; the environment is counted ; sulfur dioxide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这项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相继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完成上级政府下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目标和减排任务,其中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污染减排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第50号《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立窑生产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而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关键,立窑水泥生产线被政策性关停。下面就关停水泥厂简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与环境统计之间的联系。

1环境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计算方法

1.1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以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的数据为例,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2008年环境统计报表中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

=水泥产量(t)×5 605÷10 000

=12.87×5 605÷10 000=72 136万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水泥产量(t)×2

=12.87×10 000×2=257 000 kg=257 t

1.2实际监测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2008年第一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 529 1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7.46 kg/h,第二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1 485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27 kg/h,两季度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3 388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865 kg/h,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工作时间为3 900 h。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23 388×3 900÷10 000=9 121。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6.865×3 900=26 774 kg=27 t。

1.3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七分册3111水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产品名称为水泥,原料名称为钙、硅铝铁质原料,工艺名称为立窑,规模等级为≥10万t ——水泥/年,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直排,全硫含量少于1的情况下,窑炉的工业废气量的排污系数为2 644 m3/t ——熟料,二氧化硫的排污系数为0.234 kg/t ——熟料,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环境统计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m3)=12.87×10 000×2644=34 028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12.87×10 000×0.234=34 028=30 116 kg=30 t。

对比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华辉水泥有限公司同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氧化硫结果较接近,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的要求,以上三种方法都属于“三废”排放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作为基层统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应遵循使用经环保局监测站认定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须再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偏大,应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调整,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验证。

2总量减排中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的核算

作为一间结构减排的企业,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由基础性准备工作、数据核查验证工作、总量审核工作三部份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基层环保部门在完成了该企业的取缔关停文件、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出具的断电证明,关停照片等相关验证文件及用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后,环保部各督查中心根据上报的资料,抽查验证该企业关停和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将经审核认定后的核算结果及其主要参数的取值依据等上报国家环保部。根据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二氧化硫总量减排量的核算中规定结构调整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的核算原则中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环境统计排放量核算新增削减量,没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排污系数法核算新增削减量”。以本辖区的高要市华辉水泥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08年8月31日关闭,其2005年—2008年环境统计SO2排放量分别为512 t、327 t、377 t、257 t,4年的环境统计数据都是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2007年水泥产量为18.86万t,2008年水泥产量为12.87万t,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的公式(3-34)核算,2008年我市上报SO2减排量=(G上年-G当年)/G上年×E上年=(18.86-12.87)/18.86×377=120 t,国家环保部核查组核算减排量是以产排污系数计算,只认可减排39 t。

3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与环境统计的关系

各地“十一五”期间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排放基数按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确定,并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也就是说,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是密切相关的,环境统计数据库是核算的基础,作为最基层的总量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国家环保部对于关停立窑水泥企业新增削减量按产量排污系数法及企业环境统计排放量进行折算。在2008年所属地区结构减排的立窑企业中,有6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是重新以产排污系数来计算,4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认可了环境统计的数据,核查组的核算说明中一部分因环统异常,用产排污系数计算,一部分经过资料核查,予以确认。鉴于国家政策,被关停的水泥企业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又须面对生存和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政府方面要承受较大的税收损失,上级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市政府和企业以环境保护为重,下大决心关停了落后的水泥企业。对于减排企业的排污量,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的要求,不同的核查组有不同的核查结果,但基层的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的,但减排结果又以其他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地方关停了计划中的所有落后产能企业,最终还是无法完成减排任务。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能否统一用一个标准,比如直接用关停水泥的生产能力来核算该企业的减排量,这样都是在同一平台上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着力做好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计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任务要求,以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为核心,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基层统计队伍,切实保障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及时性,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区统计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总体目标

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强化基层统计机构建设,充实基层统计力量,规范企业统计行为,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化水平,以开展街道和“三上”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内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下同)、房地产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考核为抓手,促进全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迈上新台阶,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组织体系完善、队伍素质优良、统计行为规范、技术手段先进、保障条件完备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体系。确保区统计局在2013年底前在市局考核中达到考核验收标准(90分以上);70%以上的街道统计中心达到85分,“三上”企业统计星级单位认定率达到85%以上,“三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四星、五星单位占30%以上;在2014年底前,75%以上的街道统计中心达到85分,“三上”企业统计星级单位认定率达到90%以上,“三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四星、五星单位占35%以上;到2015年底,80%以上的街道统计中心达到85分,“三上”企业统计星级单位认定率达到95%以上,“三上”企业统计星级管理四星、五星单位占40%以上;并在全区树立一批统计规范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星级示范统计机构和示范企业。使全区基层统计工作达到统计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信息畅通、数据真实、工作高效,实现统计人员专职化、统计工作规范化、报表台账标准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调查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的目标。

三、实施范围

区统计局、各街道统计中心,“三上”企业、房地产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

四、考核内容和标准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和《县级统计局考核办法》、《省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市乡镇(街道)统计中心工作规范》执行,具体考核内容和标准见附表。

五、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期间,依据当年工作重点分阶段组织实施,发现问题边整边改,把边整边改贯穿建设年活动始终。区统计局每年组织对各街道统计中心进行考核验收,各街道负责组织对所属重点企业进行考核验收,区统计局对部分重点企业进行抽查验收,考核情况计入年终考核。

(一)2013年为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年:

第一阶段:2013年1月—3月为准备阶段

1、各街道起草制定并下发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理清工作思路,做好总体部署,并于3月5日前将本街道实施方案报区局综合科。

2、召开有关会议做好宣传动员,建立建设年活动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责任。

第二阶段:2013年4月—6月为摸底阶段

1、区统计局结合往年考核情况,对照国家、省、市制定的规范化建设标准,逐一进行对照检查。

2、各街道统计中心对所属重点企业做深入调研,进行详细分类,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2013年7月—12月为整改阶段

1、各街道统计中心要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并上报区统计局。

2、及时向主要或分管领导汇报有关情况,争取领导的支持,工作落实到位。

3、区街两级分别召开一次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交流街道、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经验。

4、区统计局对各街道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纳入年终考核。

(二)2014年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年:

1、各街道统计中心结合往年考核情况,针对基层基础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全面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对照规范化建设标准,逐项进行检查落实,整改到位。

3、组织初评和检查验收。区统计局做好初评,并提出具体考评意见,迎接市统计局考核验收。

4、适时组织总结和交流。区统计局根据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组织街道统计中心进行总结交流,把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5、在区组织总结交流的基础上,推广街道、社区、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经验。

(三)2015年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年:

1、重点推进。对两年尚未达标单位要加大力度,实施整改,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完成。

2、检查验收。全面做好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检查验收和市局复查迎检工作。

3、总结表彰。全面总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区统计局将对在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街道统计中心和企业标兵单位颁发证书,表彰奖励。

六、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街道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全力推进“三个提高”的重要抓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区统计局成立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检查、监督、验收和总结表彰工作。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科,牵头组织协调各科室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落实责任、推进工作。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经济核算指标 企业生产 生产统计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59-02

一、煤炭企业生产统计的范围

1.生产的统计范围。生产是企业经济运行的首要阶段,通过生产,一方面形成新的产品,另一方面创造出价值。如果没有生产,就不会有商品流通,也不会有收入分配。生产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获取企业经济效益。对一定时期的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及其使用进行统计。说明经济过程中生产了什么,生产了多少,创造了多少价值,说明新增价值是如何分配的等等。

2.生产就是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过程。煤炭企业统计中的生产是市场化生产,即产品要通过市场交易提供给生产者以外的其他单位使用,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煤炭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形产品,通过市场交易从一个单位转移给另一个单位,其生产和交换是可以分离的,生产和使用也是可以分离的,不仅在时间上可以分离,在空间上也是可以分离的。并且有两个明显的特性:第一,可以储存;第二,可以运输。

3.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可将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它常常在生产过程中充当原材料。例如,洗煤厂的入洗原煤等。最终产品指的是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例如,原煤经过选洗的中煤、精煤、副产品等。

二、煤炭企业生产统计的要点

1.首先制定统计表。统计表的主要优点是:能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系统化,能清晰地表达统计资料的内容,且简明易懂,节省篇幅,便于对表中资料进行对比,并易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统计表的结构。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统计数据所组成。统计表的种类。按用途可分为调查表、生产统计的要点、整理表、分析表。

3.煤炭企业经济技术指标体系。通过统计调查收集到大量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汇总,计算,就得到反映煤炭企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一般为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总量指标:是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绝对数,也称绝对指标。如企业的精煤总产量、企业职工人数等。

4.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生产经营总量。如企业3月份的精煤产量,职工工资总额,精煤销售量,投资总额等都是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数据进行连续登记并累计加总得到的。

时点指标:表明事物总体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状态。如企业的原煤库存量,生产车间的设备台数,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时点指标。

5.为了充分体现企业经济运行质量,适合本企业生产管理需要,煤炭企业的指标体系还包括以下统计指标:精煤产量,精煤回收率,稳定率,高低灰份,硫份,水份,核算精煤仓灰,介质消耗、磁铁粉的消耗量,硫分,高低灰分等等。指标体系能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主要业务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统计指标以定期报表的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以报表的主要指标为企业领导提供分析对象,分析增长或降低的原因,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指标体系全面真实地、系统地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化,因此生产统计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其描述,判断,控制,管理和预测等特点,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煤炭企业的发展对统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1.统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统计工作者要熟悉本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业务知识及其有关生产指标的技术知识,要熟悉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仅对工作有责任心,而且要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观念,增加新知识。统计的数据要符合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和时效性的原则。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还要灵活运用,如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标准差,方差)的运用等等。对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原始记录,统计调查表,台账进行归口管理,定期向主管领导报送统计信息资料,要具有准确性,及时性,便于决策者和管理者正确客观地把握形势。

2.坚持统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统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懂得如何联系企业实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多学习新技能,多增长新知识,深刻领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统计工作提升水平,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3.对基层生产统计工作者的要求。生产车间统计工作者作为企业统计工作的第一线,能快速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供的原始数据是保证统计质量的关键一环。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要从源头上进行把关,以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始记录是统计核算的基础,统计工作者对基层生产指标要有详细的记录。生产车间统计员,每天要做详细的记录,要以数据,文字形势记录生产经营过程,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的,做好每月的旬报,月报和台账报表。这些不仅要准确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且能够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增长或降低的原因,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四、结束语

生产统计能够起到指导生产,监督生产,促进生产的作用,生产指标要以统计核算为基础,以提高数据质量为目的,以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各级领导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还能就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变化,适应新形式,促进企业发展,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我厂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军.统计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徐占波.统计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