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招商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6 15:32:23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1

一、上半年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预计数)

1、全区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个,分别是:国润房地产、万里达汽车服务、祥发仪器、福泉娱乐、百联制衣。

2、合同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实际到位外资2535万美元,完成任务数的51.7%。

3、引进内资项目47个,实际到位内资(境内省外资金)8.5亿元人民币,占年计划的60.71%,同比增长15.2%。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招商氛围

一是成立两个小组。分别成立了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发展加工贸易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都由区委书记雷晓达担任顾问,区委副书记、区长周迎春担任组长。并要求各乡镇、街道、相关区直单位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抓好抓实各项工作。二是实行全面考核。实行“全力招商、全民招商、全年招商、全体招商”,

区委、区政府对18个乡镇、街道和湘南国际物流园、71个区直单位都安排了招商引资任务,并递交了责任状,要求所有目标管理责任单位都要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在4月15日前向区财政缴纳风险抵押金3000元,一年内完成引资任务的,所缴风险抵押金予以退还,并由财政部门发放与其风险抵押金等额的奖金;没有完成任务的,所缴风险抵押金上缴财政。三是出台奖励措施。出台了《××区招商引资奖励的暂行规定》,凡牵线搭桥、联系引进外来投资者来我区投资兴业的引资人(包括国内外企业、社团、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及经济组织和个人),均可享受本规定的奖励。引资人引进属于奖励范围的项目,享受由受益财政根据该项目的注册资金额度一次性补助洽谈费外,在项目建成投产纳税后,还由受益财政在项目生产经营性税收所得中给予一定奖励。通过多种措施,在全区大力营造了“言必谈招商、行必抓招商、责必究招商、功必论招商”的招商氛围。

(二)坚持先行先试,夯实各项基础,全面提升承接能力

一是大力建设标准厂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投资兴建标准厂房:对投资商在园区兴建标准厂房实行“零风险”管理,园区向投资商承诺标准厂房建成两年后,未能实现对外租赁的,园区按市场价格返租;对园区按规定程序向银行、社会融资建设标准厂房,由区财政担保,并给予两年贴息补助,同时,今年区财政专门安排了500万元引导资金组建了××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资1000万元成立了汇源担保公司,为标准厂房建设提供融资平台;对投资建设标准厂房的,除申报市级标准厂房建设补贴外,区里再给予一定的奖励。允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建设标准厂房。1-5月全区标准厂房建设已开工面积48000平方米,其中完工面积27200平方米,占年任务数的68%。所有标准厂房建设任务都将在9月底全部完工。二是积极完善物流体系。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湘南国际物流园建设规划;加快物流平台建设,大力协助广铁集团在××设立战略性货物装卸点,建成××陆路口岸,实现“铁海联运”;加快“××供港澳及出口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和“君鑫物流城”建设;积极跟踪落实国际快件、邮政快递、香港直通车等配套项目落户,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现代物流配套;积极跟踪万里集团等,力争引进第三方物流。三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加大了引进区外银行力度,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合作,帮助、支持产业转移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融资。今年区政府对中行、工行、农行、建行等四大银行的××支行及区信用联社实行一些激励措施,即对其发放贷款支持地方经济的,按照放贷额予以一定比例的奖励。4月中旬,区政府还组织召开了银企对接会,发改、商务、经济、旅游、农业等相关部门、中行、工行、农行、建行等四家银行××支行、区信用联社与区属36家重点企业进行了面对面座谈。会上,宇腾化工、金贵银业、湘晨高科、雄森时代房地产等12家企业与银行达成合作协议,签订贷款合同4.2亿元。四是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紧紧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策划包装了石墨加工、机械、电子仪表、商贸物流、旅游、教育、农业产业、工业制造、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招商项目,汇总编制完成了《××投资指南》。在上半年的东莞招商会、××招商会、珠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中,我区的《招商指南》成了各地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三)创新招商方式,搭建招商平台,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一是创新方式招商引资。大力促进招商方式创新,做到“四个依托”,实现“四个结合”。“四个依托”即:依托协会商会招商,引进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企业家招商,引进团队精英;依托园区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四个结合”即:实现政府招商与中介招商相结合;实现政策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实现日常招商与驻点招商相结合;实现节会招商与网络招商相结合。二是积极开展招商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了省、市招商活动。会、珠洽会我区分别有总投资约10亿元、一期投资4.5亿元的保和乡小埠古村和总投资5.8亿的广铁集团货物运输××战略物流基地项目作为省级签约项目,参加了现场项目签约仪式。××市东莞招商会上我区现场签约项目7个,合同引进资金9.8亿元,现场签约外资项目个数及项目总数在全市都最多,签约引进了仪表衡器制造、纸箱包装、氧化锌冶炼等项目。自主召开了××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会,现场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7.2亿元。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区直招商引资一类单位(发改局、经济局、旅游局、商务局、工商联)、五个重点招商引资乡镇(郴江镇、石盖塘镇、市郊乡、华塘镇、万华岩镇)和湘南国际物流园分别成立招商小分队赴珠三角地区开展招商活动,联系客商、洽谈项目,确保了各次招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按照1-5月市业务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区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际利用外资与“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差距较大,招商引资还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金融危机及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加深。当前,金融危机已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并进一步加深,投资外方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难以到位。由于企业经营困难,我区曾经的纳税大户外资企业海阔天空已注销,预计,今后提出类似请求的外资企业还有增加。2007年44号公告的出台,国家产业限制目录范围扩大,导致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放缓。

二是多年高位运行及缺乏战略投资项目支撑带来的制约大。近年来,××区招商引资工作一贯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任务基数高,但多年的高位运行不可避免地导致增长乏力,后劲不足。加之××近年引进的外资项目总投资都较小,缺乏向苏仙华润电力之类的战略投资项目支撑,而市里下达我区的招商任务每年都大幅度增长,致使利用外资面临非常形势的严峻。

三是区级职能不全且目标管理单位发展不平衡。区级职能不全国土、规划等主要职能都在市级,导致办理手续复杂,协调大。除列入市级重点考核的郴江、石盖塘、市郊、万华岩、华塘等乡镇本身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较丰富的资源,在招商活动中能够主动发挥招商主体的作用外,其余乡镇尤其是位置偏远的、资源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在招商引资工作上难有大的作为。此外,园区招商的主要载体作用没有充分显现,上半年引进的内外资项目中,以园区为主引进的项目所占比例不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招商意识,在深度解放思想上谋求新突破。全区上下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树立“无外不快、无外不强”的思想,树立“敢为天下先,敢用天下钱,敢招天下贤”的勇气和胆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解放思想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把优化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要素”,把推介××优势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名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抢机遇争进位,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招商,形成全区上下人人招商引资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推动园区招商,在把握发展关键点上谋求新突破。要突出重点抓园区,就是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骤实施”的要求,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构筑招商引资的“洼地”,通过打造园区比较优势,集聚各类资本投入。一是要坚持招商产业园区化。二是要坚持园区投入多元化。三是要坚持园区发展可持续化。一方面要引进那些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另一方面要引进关联度强、支撑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在招商中要注意引入无污染企业,使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在创新招商方式上谋求新突破。一是树立超前意识,增强对接意识,强化包装意识,具有接纳意识,立足长远意识。二是构建宽松的政策平台,构筑良好的法制环境,创建一流的安商环境,打造诚信政府,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招商人气氛围。三是做到依托资源优势招商,依托产业优势招商,依托重点项目优势招商,依托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招商,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特别是利用铁路、公路、公路口岸纷纷开工建设的机遇招商。四是搞好内资与外资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项目与市场相结合,引商与安商相结合。五是完善园区招商、以商引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电话招商、函件招商、节会招商、商招商等招商手段,不断巩固和扩大招商成果。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2

2011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统一部署,深入实施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鼓励扩大外贸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外资及外贸运行迎难而上、创新突破,各项任务指标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今年以来外经贸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2、传统产业占据我市出口创汇一定份额。我市化工、皮革、草编、水产品等一些传统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值近20%,仍是我市出口的有生力量。

3、招商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工业类项目不断增多。聚鼎、雄骅、爱邦等一批投资超百万美元的五金工业类项目,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部分项目现已建成投产。

4、开放领域继续拓宽,服务类项目有力推进。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捷馨苑大酒店项目外资已到位820万港币,现正在兴建之中,我市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5、引资意识大为增强,招商氛围初步形成。以项目为纲调动了全市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各单位把招商引资上项目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引资风气明显提升。

二、一年来外经贸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

1、领导重视,形成合力,促使外经贸工作上新台阶。从市领导到局领导高度重视、关注和支持全市外经贸发展,对全市重大外经贸活动、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及其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及时果断地进行协调并做出正确决策,特别是局领导能够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工作,提要求、定政策、抓招商、盯项目,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全市上下重视和支持开放型经济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发展外经贸的合力。

2、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外经贸发展环境。在服务全市经济大局和局机关效能建设中,我们严格落实机关干部职工岗位职责、办事程序、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评制、效能追究制等七项规章制度;对外提出五项服务承诺:职责范围内的事务,马上办结;材料和证件齐全的事务,当天办结;涉及职能部门的事务,协调疏通;受限于政策和法规的事务,合法变通;对已办事项不满意的事务,迅速纠正。在日常服务工作中,我们千方百计做好项目业主的前期咨询、企业名称核准、环保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和章程的审批、营业执照等一系列无偿、优质配套服务。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与客商加深了解,广交朋友,形成了“你助我发展,我助你发财”的共识,营造了“亲商、重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在项目跟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人员和经费不足的困难,安排专人积极跟进,加强联系,确保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4、加强扶持,优化结构,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多元化。我们抓住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流通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外贸这一领域,着力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一是对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天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冬枣业务进行指导,帮助其了解考察韩国市场的状况;二是协助企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和出口产品的通关工作,与企业勤沟通、多联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以稳定出口订单;三是积极为具备条件的企业申办自营进出口权。一年来,共为我市鸿承、大城、海骅制药厂等5家企业办理了进出口经营权,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新的出口增长点。

5、重视基础,积极推介,做好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为扎实做好我市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我们积极收集、筛选、包装、推介招商项目,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招商。一是围绕我市重点发展行业和重点招商项目组织编制了《××投资手册》,并借助专场招商会对我市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及相关优惠政策给予了大力推介。二是在《今日××》设专版介绍、推介我市的投资环境、重大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及涉外礼仪、谈判等相关知识;三是利用“××商务之窗”网站这个平台,加强与国家商务部、国家贸促会、省外经贸厅、省贸促会链接,建立招商引资联系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外经贸信息和国家、省、市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措施,为企业参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6、积极为企业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积极为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今年以来,我们向省商务厅、财政厅为全市5家企业上报争取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3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积极为企业争取“广交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展位。多年来,我市出口企业被排除在“广交会”及其他有影响展会的大门之外,严重制约了市内企业外向发展。今年我们通过多方争取,积极为我市中联、金海、宏利等5家企业申办广交会、东盟博览会参展展位5个,为企业展示自我、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1、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生产性项目少。

2、考察项目多,来访客商多,接洽项目多,但签约项目少,批办项目少。

3、实际到资存量有限,后劲不足。

4、外贸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将影响出口经营业务。

四、几点建议:

1、为形成良好的招商氛围,建议市委、市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同时继续在全市进一步营造招商引资舆论氛围,真正形成人人想招商、议招商、干招商的态势。

2、加强定期督导、调度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行全员、全力、全方位招商。

3、建立××籍在外工作人员联络网,以人情招商。在全市进一步登记××籍在外工作人员,做到不漏、不错,制作××籍在外人员登记册,老客户、老朋友登记册,并输入招商网,信息共享。利用项目洽谈会期间,适时适地召开同乡老友联谊会,联络感情,沟通信息。

4、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完善考核办法,明确明年招商引资任务,加大考核力度。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3

二、一年来外经贸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1、领导重视,形成合力,促使外经贸工作上新台阶。从市领导到局领导高度重视、关注和支持全市外经贸发展,对全市重大外经贸活动、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及其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及时果断地进行协调并做出正确决策,特别是局领导能够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工作,

提要求、定政策、抓招商、盯项目,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全市上下重视和支持开放型经济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发展外经贸的合力。2、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外经贸发展环境。在服务全市经济大局和局机关效能建设中,我们严格落实机关干部职工岗位职责、办事程序、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评制、效能追究制等七项规章制度;对外提出五项服务承诺:职责范围内的事务,马上办结;材料和证件齐全的事务,当天办结;涉及职能部门的事务,协调疏通;受限于政策和法规的事务,合法变通;对已办事项不满意的事务,迅速纠正。在日常服务工作中,我们千方百计做好项目业主的前期咨询、企业名称核准、环保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和章程的审批、营业执照等一系列无偿、优质配套服务。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与客商加深了解,广交朋友,形成了“你助我发展,我助你发财”的共识,营造了“亲商、重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在项目跟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人员和经费不足的困难,安排专人积极跟进,加强联系,确保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3、积极筹备,精心组织,搞好各项经贸洽谈活动。一年来,围绕“九大贸展”和“六大招商”活动,组织相关企业先后参加了德国科隆国际五金展、第97届春、秋季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境内外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其中,德国科隆国际五金展展出五金产品8大类110个产品,接待新老客户156家,签订供货合同290万欧元;广交会展出五金类50多个产品,接待了包括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新老客户270家,签订贸易合同180万美元,达成出口贸易意向15个,贸易额1000万美元。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8月份组织**镇、滕庄乡和部分企业参加了第十一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期间,自办了台商联谊暨项目推介晚会,接触了一批台商,推介了部分招商项目,进一步宣传了**。为配合20**年**冬枣节的宣传推介活动,我局抽调精干人员,认真做好在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冬枣节的各项筹备工作,从活动实施方案、邀请客人、会场布置等细节工作都做到了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收到了进一步宣传和推介**冬枣的良好效应。4、加强扶持,优化结构,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多元化。我们抓住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流通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

外贸这一领域,着力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一是对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天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冬枣业务进行指导,帮助其了解考察**市场的状况;二是协助企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和出口产品的通关工作,与企业勤沟通、多联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以稳定出口订单;三是积极为具备条件的企业申办自营进出口权。一年来,共为我市鸿承、大城、海骅制药厂等5家企业办理了进出口经营权,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新的出口增长点。5、重视基础,积极推介,做好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为扎实做好我市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我们积极收集、筛选、包装、推介招商项目,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招商。一是围绕我市重点发展行业和重点招商项目组织编制了《**投资手册》,并借助专场招商会对我市主导产业、重点产品及相关优惠政策给予了大力推介。二是在《今日**》设专版介绍、推介我市的投资环境、重大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及涉外礼仪、谈判等相关知识;三是利用“**商务之窗”网站这个平台,加强与国家商务部、国家贸促会、省外经贸厅、省贸促会链接,建立招商引资联系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外经贸信息和国家、省、市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措施,为企业参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创造有利条件。6、积极为企业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一是积极为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今年以来,我们向省商务厅、财政厅为全市5家企业上报争取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3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积极为企业争取“广交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展位。多年来,我市出口企业被排除在“广交会”及其他有影响展会的大门之外,严重制约了市内企业外向发展。今年我们通过多方争取,积极为我市中联、金海、宏利等5家企业申办广交会、东盟博览会参展展位5个,为企业展示自我、走出国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4

一、主要工作

1、制定了较周密的工作计划。年初,市贸促会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同时,认真分析了200x年市贸促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理清了工作思路,把握了贸促会工作在200x年面临的整体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压力同在,只要方法正确,正视困难,敢下决心,善于捕捉机遇,就一定能把贸促会工作推向一个新层面。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全年的工作计划制定的更客观一些、更公正一些、更全面一些,把各项工作能量化的尽量量化,能用具体指标体现出来的决不用语言概括,能明快简洁的决不隐晦曲折,做什么事,谁来做,达到什么效果,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统盘考虑、整体运作。通过这样梳理工作、排查问题,使每个同志对全年工作基本上了然于胸,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工作计划中涉及到的每一事项都有人做,都尽力落到实处。

2、坚持不懈地搞好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将200x年作为招商引资年确定下来,充分说明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市贸促会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是配合外经贸局工作开展与其同步进行。今年以来,全市境内外较大的招商活动,贸促会都自始至终全程参与,采取主动上门、蹲点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种形式,尽全力主动开展工作。贸促会负责同志赴韩国,下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牵线搭桥,并组织了赴美安全考察。其他人员积极做好我市今年赴韩、美、欧、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市外经贸局统一安排,市贸促会又拿出一名副职配合外经贸局开展工作,主抓招商引资和全市内外资引进调度工作。半年来,已开展专项调度活动三次,编发《招商引资简报》22期,市贸促会主办或参与招商活动12次,吸引客商来菏考察洽谈78人次,达成合作意向或合同7个,目前有1个正式落地,有4个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总投资2.3亿元;境外招商活动取得较大进展,赴韩国招商活动促使3个项目取得较好效果。韩国梦想电子有限公司、JIS信息工程公司拟投资电子产品加工装配项目,已于今年4月来我市考察,投资意向已十分明确;日本日立产机公司与山东达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拟合作开发外晶合金变压器项目,日方两次前来考察,对达驰公司扩建项目正式认可;马来西亚清真牛肉加工项目取得较大进展,与成武华辰食品公司的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若双方合作顺利,该项目下半年即可投产。

3、同外经贸局密切配合,共同举办了200x年(春季)中国菏泽投资洽谈会。今年的牡丹花会,贸促会与外经贸局一起牵头承办了春季牡丹花会投资洽谈会的招商工作,按照同一方案的整体要求,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活动中,市贸促会都派出专人参加,确保了今年的春季投资洽谈会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4、会展业务大有进展。上半年共组织市内64家企业分别参加了国内外会展业务,取得显著成绩。其中利德尔食品公司参加省贸促会组织的日本千叶食品展,参展期间结识20余家新客户,直接签订定单150余万美元,后续定单80余万美元;曹县曹普工艺有限公司参加美国纽约日用消费博览会,一次接受定单总额超过去年全年。

5、出入认证工作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共签发产地证190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10份,增长率8.2%认证外贸单据20份,由省会代办证明书8份,由总会代办领事认证10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5份,增长率103%。在工作中一是认真执行“贸促会出证认证微机管理程序”,有效防止了发票号重复现象的发生;二是对原产地证的签发,认真管理,热情服务,严把质量关,提高签证质量;三是快证快办,急证急办,特事特办,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需求,四是坚持使用总会的代办领事认证管理系统,做到既快捷又方便;五是实行发票必须有一份产地证的原则,对无产地证的发票,耐心对企业讲明政策,做好工作,保证企业不受损失。

6、职能建设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发挥贸促会的各项职能,我们重点抓了对外宣传、法律服务、网络建设等项工作,提高了贸促会的履政能力,创新能力。6月底,在商会筹建工作初步完成后,我们有及时成立了法律调解服务中心,使贸促会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延伸。

二、主要做法

1、坚持把服务作为贸促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贸促会具有两大基本职能,一是对外交往,二是对外经贸。在国际上号称“民间外交部”、“经济参谋部”,不论如何称呼,它们所有工作基本性质都是一个,就是如何搞好服务。把工作定位到服务上,才能体现贸促会工作的性质,服务好才能体现贸促工作的闪光点,贸促工作的作为大小,就体现在服务水平上。因此,在上半年的全部工作中,贸促会始终明确“服务”这个主旋律,主动在各个层面上开展服务工作,积极向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倾听各级领导的指示,把领导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服务工作;与部门之间加强沟通,特别在出国考察方面经求部门意见,提供国外考察计划,主动替部门联系有关国家的考察业务,有重点地办理出国业务;加强与基层沟通。定期收集汇拢各县区、各企业的基本情况,及时在网站、资料相册、宣传卡、信息图片上进行推广宣传,扩大市内企业的影响面,提高知名度;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定期到省贸促会关汇报工作,让上级业务机关了解贸促会工作动向,便制定更完善的指导计划,为上级指定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2、辨证的看待“得失”,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市贸促会同外经贸局在业务上有相通性,在工作上有互补性,在人力资源上有统筹性,在对外服务开展上有相溶性。所以,市贸促会在市外经贸局工作关系摆布和工作处理上,始终把握一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唱一台戏,共唱一首歌,工作不分彼此,同甘苦,共患难,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班子之间,同志之间和睦相处,和谐与共,无论是人员调配,还是工作部署,无论是总体工作还是单项工作,在力量摆布上始终统一安排,统一使用,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开展。

3、自觉延伸工作职能,扩展服务范围,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工作,从今年3月份起,我们便把商会的成立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副会长专门抓筹备工作,在筹备过程中不单单把召开成立大会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把筹备的过程变为宣传贸促会过程,了解企业要求,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把筹备变为宣传、推介、沟通的过程,使更多的人了解商会是什么,成立后能干什么,企业和商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在商会成立过程中,市贸促会主要负责人亲自牵头,又成立了法律服务中心,使商会的职能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服务方式进一步改变,服务手段进一步丰富。

总之,市贸促会在上半年的工作开展中,以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尝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的力度有待于加强;招商引资谈的多,落实的少;有些工作心劲高,但工作手段少;会展和出国考察联系多,但成行率低;工作筹划多,落实措施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单位人手少,特别是国际复合型人才奇缺,单位工作条件落后,连确保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交通工具都没有,工作起来十分被动,再加上社会上有很多人不了解贸促会的工作性质,对贸促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偏见、歧视,这也客观上影响贸促工作的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通过对上半年工作的认真回顾、总结分析,认真查找了经验得失和不足,按照拾遗补缺,一切工作往前赶的基本要求,我会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招商引资实现突破。在集中抓好面上招商引资调度的同时,贸促会自身的招商引资更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2、集中力量抓好200x(秋)中国菏泽投资洽谈会。按照秋季投资洽谈会整体方案要求,贸促会将集中抓好招商引资和客商洽谈活动,工作早动手,早落实,确保洽谈活动圆满成功。

3、集中搞好各项服务活动。一是重点抓下半年各项展览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南非国际贸易博览会、尼日利亚中国贸易展览会、中东五大行业展、汉城国际建筑博览会、俄罗斯轻工纺织及设备博览会等展览活动。国内展览重点协助外经贸局搞好98届广交会招展、筹展及展会期间的管理工作,二是搞好法律服务;三是搞好出国考察服务。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5

4月26日,“广东省对外招商引资、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

4月28日,将于今年9月举行的面向世界500强和境外大型企业招商活动系列推广路演活动在广州拉开帷幕。

一系列紧凑的举动背后,是广东推动外经贸转型升级加快速度的决心。

自2008年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来,广东的外经贸发展一度遭遇寒冬,而在经历了恢复调整期之后,无论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还是对外招商引资的进一步扩大都势在必行。

2011年,在“十二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上,广东长入以来谋划的从外经贸大省转型升级为外经贸强省的战略,将加快其前进的速度。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东莞经验

5月2日下午3点,彭向辉匆匆赶回樟木头镇。

十分钟之后,这位现任来利眼镜制品(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将召集相关高层商讨进军内地市场的下一步动作。

“公司转型后,已经在温州成立了分公司,负责面向内地的产品销售;东莞这边,研发中心也快筹备完毕……”一个小时前,这位刚从温州飞深圳的班机上下来的法国人接到了《大经贸》记者的采访电话。中文不甚灵光的他将采访交由助理汪筱妹完成:“现在,来利的订单、生产部分仍交由厂长连木打理,彭经理则主要负责把握开拓内地市场的节奏和方向。”

汪筱妹提及的“公司转型”完成于2008年年底,而在那之前,来利眼镜制品一直以专注于眼镜配件加工的工厂形式存在――公司的前身是香港来利工业在大陆设立的加工工厂――和遍布东莞、所有承接了来料加工却名不见经传的工厂一群,昔日的来利设备简陋,通过香港母公司面向Comotec等世界知名的眼镜配件制造商接收订单,完成简单的焊接装配加工生产环节,从中获取利润。

十几年来维持不变的生存模式在土地、能源、人口和环境等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凸显出其瓶颈,而造成加工贸易订单锐减的金融海啸更让单靠海外订单存活的来利金属制品厂感到前路茫茫。

来利的遭遇其实并非个案。改革开放三十年,东莞乃至广东依靠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传统发展模式则随着金融危机引爆出其产业结构更深层次的问题――处于微笑曲线底端、利润越来越微薄的贴牌代工已经让企业的生存难以为继,而这更意味着以东莞为代表的广东诸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局。

2008年,金融危机裹挟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席卷而来,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大幕则随之拉开。

而东莞,作为以加工贸易实现经济起飞的先驱,则被寄予了更多厚望。

2008年6月,当加工贸易成为金融海啸的“重灾区”,东莞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市”。广东省委书记甚至多次就东莞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批示,希望东莞能够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要将原来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同步发展,规避市场风险;把原来的血汗型工厂升级为技术含量相对高级的加工贸易。”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在接受《大经贸》记者的采访中指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的。而如何转型、怎么升级则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探寻的答案。

“其实来料加工对于来利未来发展的制约显而易见,但转型升级需要解决的难题也不少。”亲历公司整个转型过程的汪筱妹这样表示,“且不说当时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被要求停产后才转型,就是设备补缴税款的数目也不小。公司的设备加起来有5000多万港币,转成‘三资’企业所需的补税金额太多了。”

来利遇到的难题事实上具备――定代表性,不管是停产还是补税等等,恰恰是东莞作为“试点市”获得来自上一级政府的更多的支持及优惠政策之外,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先试先行、寻路突围的。

2008年12月,樟木头镇政府派专人全程服务协助来利转型,在20天内让来利从原本注册资金仅为321万港币的加工工厂“就地不停产”成功转型为投资总额1亿港币、注册资本5500万港币的外商独资企业。在此之后,来利更开始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及配套模具、样板制造车间,策划在东莞本地建设研发中心的同时,更积极向北方市场拓展――对比此前销售环节完全由香港分公司运作控制,“现在的来利无疑有了更多的自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东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就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形态转变。

而更容易让人忽略的一个细节是,同年3月在东莞举行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现场办公会”上,东莞市政府一口气汇报了破解来料加工企业形态转变障碍的10种做法、已破解的3大难题、已建立的1大平台……

据统讹从2008年至今,东莞已有2378家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占来料加工企业总数的39.5%。

东莞的脱胎换骨无疑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振了士气。

对外招商引资:惠州样本

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

在支撑起珠三角三十多年辉煌的东部城市群中,还有一座惠州新城。

虽然起步相较深圳和东莞稍晚,但得益于特区速度和加工贸易模式的双重辐射,当深圳的发展速度、东莞的产业承载能力逐渐趋向饱和时,更多的世界级跨国企业将制造工厂移向了惠州这座以工业制造及外向型经济为发展路径,却未经大规模开发的城市。

而通过承载香港产业转移完成初步积累的惠州其严格意义上的崛起,源自由日韩跨国企业为先头部队的电子制造产业转移风潮――当TCL、德赛等一批民营企业仍处于成长期,日本的索尼、松下,韩国的三星、LG,乃至美国的通用、荷兰的飞利浦就已经开始在惠州大兴土木,建造他们的生产及研发基地一外缘型经济的强势注入成为了惠州经济发展中的传统优势,惠州由此在21世纪初期也就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惠州外经贸的发展在珠三角诸城的表现中的确可圈可点,这让当地外经贸局领导在不同场合的会议中都多次提及省里对惠州外经贸发展的肯定一广州、深圳、东莞之外,与惠州相比,珠三角城市群中无出其右者一言语中颇含自豪之意。

事实上,惠州的发展并不仅仅依靠外力作用。如前所述,在改革开放的风潮中,惠州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路径,门窗大开地向来自港澳台、美日韩的制造业转移招手,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了最初的经济起飞。

而眼前,这座城市正是在外力与内在共同作用的发酵下,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石化两大支柱产业和服装、制鞋、水泥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2+4”工业支柱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问,惠州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4.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67宗,先后引进惠菱化成MMA、普利司通合成橡胶、富士康等一批世界5D0强企业,

利用外资加快推动当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惠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积极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为惠州带来发展喜悦的同时,自然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当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传统优势逐渐丧失,当地产业结构所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凸显,而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区域竞争愈发激烈,招商引资所面临的现实也就显得更为严峻。

“现在招商工作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惠州市外经贸局外商投资促进科的相关负责人曾经这样向《大经贸》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难度大的关键并非在于招不到商,而是在于如何争取让产业辐射力度大、拥有后续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落地惠州。

让惠州头疼的问题其实也正是广东的苦恼。

广东省委书记在今年2月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对外招商引资前往东莞进行专项调研时就曾经鲜明地指出,目前,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区域竞争中,广东的招商引资工作总体相对薄弱,力度、水平及增长速度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有相当差距,甚至不如中西部地区。

没有投入,谈何产出?

广东作为外经贸大省,对外招商引资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争取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率先跑出已经迫在眉睫。

而惠州对于招商引资所面临的困境,事实上也逐渐找到了突围的方法。

不仅仅是着重于招商选资,围绕惠州的产业体系规划向世界500强招商,引进优质大项目。2010年4月,惠州近来一年一度的大型招商引资推介会再度顺利举行,推介会促成签约项目366宗,合同金额达1099.4亿,其中投资额超10亿的大项目34宗,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108宗,投资额占签约金额的69.5%――通过大型推介会,惠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尝到了甜头。

而惠州市长李汝求在今年“全省对外招商引资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的发言中则明确表示将围绕完成合同利用外资增长4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的目标,狠抓招商引资的平台建设,推进全民招商、市场化招商:在筹划大型招商推介活动之外,更将继续组织小分队“走出去”招商,并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三地的合作,形成招商引资的新局面。

事实上,在这次工作会议上,包括惠州在内的广东省21个地市负责人除了通过发言明确2011年的外经贸工作以外,均与由黄华华代表的省政府签下落实目标任务的“军令状”――对于抓紧广东“十二五”开局之年外经贸的转型升级,政府已经表现出了相当的执行力。

两天之后,广东省外经贸情况通报会暨世界500强招商活动的首场推介会在厂州举行。推介会上,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向受邀参加的各国驻穗总领馆、商会机构和跨国公司代表介绍了省政府与商务部拟于今年9月底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的“广东省与世界500强和境外大型企业合作交流会”,寄望邀请涉及六大主体产业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参与到广东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的推动中来,与广东共谋未来互利互赢的发展路径。

而对于广东招商引资路径的选择,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则建言:面向跨国企业招商引资就好比是找对象,广东有了自己的要求标准,但还要考虑清楚对象的要求和标准,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世界五百强在未来发展战略上的需求,充分满足它,招商引资有了针对性,才有成功率。

外经贸新方略:“招”式手笔

2011年1月17日,中新社在其网站上发出一则消息:经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决定,任命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招玉芳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免去李容根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

而随着李容根卸任,副省长的分管工作也出现微调――于2010年7月上任主管外经贸工作的刘昆接替李容根成为新一任分管公安、打私、民政等工作的副省长,而招玉芳则接棒刘昆,成为分管外经贸工作的新任副省长。

查阅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相关资料,不难发现,现任副省长的招玉芳出身经济学专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长达27年的过程中,―直服务于广东外经贸战线。

2007年,在担任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三年之后,招玉芳调任广东省国体资源厅厅长,四年之后,招玉芳以副省长的身份接棒刘昆,分管外经贸、口岸、旅游、对台等工作。

工作要求高、行事低调、雷厉风行是招玉芳在国土资源厅厅长任上竖起的招牌,而如果回顾招玉芳作为当时全国国土资源系统首位女厅长的过往,这位干练机警的国土厅长曾经凭借一股韧劲盘活广东“三旧”用地的经过倒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威水史”。

2007年4月,招玉芳到省国土资源厅走马上任,不久之后,她就摸清了广东的“家底”:全省土地面积不足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不足2%,却支撑着全国GDP的1/8、财政收入的7/1。

如何将土地“盘活”?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招玉芳向总理争取在广东试点节约集约用地,向旧城区、旧厂房、旧村庄“要地”的细节成为省里流传一时的佳话。

而历史与现实又如此相似。

此次重回外经贸领域,从年初就开始马不停蹄在东莞等地深入展开外经贸调研的快节奏也正符合于她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

在明26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对外招商引资、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招玉芳对于广东省外经贸的现状、未来发展侃侃而谈,背后是她作为一名“老外经贸”对广东外经贸工作长期的积累与思考。

虽然更多的媒体将此次招玉芳身份的变迁解读为“‘土地守护神’出任副省长”,但对于招玉芳来说,这更像是一次对广东外经贸熟门熟路的老将的回归。

事实上,在国土资源厅厅长任上敢于向总理争取土地试点的招玉芳,年初受命成为新任分管外经贸副省长后,已经开始了对广东外经贸展开转型升级大动作的多番谋划。

其中不能忽略的一个细节是,在26日上午会议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讲话当中,透露了此次省部共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背后的秘密:“今年年初,招玉芳同志调任省政府工作以后,提出和部委共建‘珠江三角洲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为2008年曾提出广东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推动部署更具体的工作……”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6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全力以赴抗雪救灾,做到了“外保供应、内保平安”。为保证我市生猪、蔬菜不断档、不脱销,我局要求全商务系统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地保供应、保安全,“要化险为夷,不要化大为小”。我市市场供应的生猪和蔬菜80%以上靠外调,而生猪和蔬菜具有鲜、活、不宜储存等特点,特别是暴雪使交通严重受阻以及冻坏菜、冻死猪损耗严重,因此,市场供应应急预案有效建立了与生猪、蔬菜批发大户信息联系机制,并对调进生猪和蔬菜予以补贴,每天夜里2点派员到隆门屠宰场和蔬菜批发市场现场审核发放。局属农贸市场免收固定摊位费、流动摊位费,及时关闭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小街和兴隆市场,并在回迁前一律停收摊位费。由于行动迅速,准备充分,我市雪灾和节日期间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主要副食品价格逐步回落,全系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自元月15日至2月5日,共调进蔬菜5300吨,调进生猪4043头,截止2月5日,全市库存柴油5500吨,库存汽油2800吨。

(二)切实承担市招商办日常事务,扎实推进全民大招商。抽调精干力量,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交办工作。调整充实了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修订了招商引资工作例会制度,承担了3次领导小组会议和11次招商办会议组织工作,出台了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印发了*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指导意见;分解下达了*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并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编印了新版《*投资指南》,制订了第一批招商引资限制、禁止类项目,举办了“全市招商引资培训班”,制订了“关于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的工作意见”,并组织了招商小分队授旗和业务培训活动,出台了“全市招商引荐项目归口主谈办法”,组织拟订了“*市招商引资跨县区企业(项目)税收分配办法”和“*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印发了《关于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年分片招商工作的通知》、《关于要求报送招商引资月度情况的通知》等工作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招商工作网络,全市上下想招商、议招商、设法招商、帮助招商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全民大招商从营造氛围、创新机制等基础工作迅速向扩大招商成果演进。

(三)坚持远近结合、多管齐下,增强商务为民工作措施。紧紧围绕商务为民宗旨,探索性地开展工作。投入10万元安装注水牛肉监控设施,基本实现了技防、人防和制度防相结合,有效杜绝了市场上的注水牛肉;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计划新建配送中心2个、日用消费品连锁农家店10—15家,进一步构筑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经市规划委员会原则通过;争取省级灾后市场建设资金30万元,并及时发放;组织部分零售商场、超市和酒店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示范街活动,维护流通环节消费安全,保障方便、放心消费;主动与中石化*分公司、中石油*销售分公司进行认真研究和协商,努力加大我市成品油供应量,并针对“三夏”农村市场柴油需求旺盛的实际,专门与市农委、市农机局、中石化*分公司、中石油*销售分公司研究协商,有效保障了全市农村市场柴油供应。此外,为改善城区菜市场“脏乱差”状况,联合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行政执法局制定了《*市菜市场建设(改造)与管理规范》,对菜市场的规划与建设要求、建筑与装修要求、配套工程设施、场内经营设施、市场公共服务及日常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规范;落实专人联系市隆门生猪屠宰场移交工作,保证了猪肉市场的稳定和安全供应;民生工程小街菜市场和东陵菜市场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小街菜市场改建项目已经启动。

(四)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提高重点经贸活动成果,集中精力承办了徽商大会、中部博览会、华交会、西洽会和春季广交会,并取得明显成果。徽商大会共签约内外资项目21个,其中外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14540万美元,合同外资6841万美元,内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59.48亿元,合同内资58.9亿元人民币。春季广交会争取9个摊位,11家参展企业累计成交2700万美元。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精心接洽了北京福建商会安徽商会、广东企业家代表团、宁波企业协会等投资考察团,加强同境外驻华商务机构的经常性联系。千方百计扩大商务主体。加强对新亚星焦化、爱格富集团等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跟踪联络,做好日常投资咨询、服务工作,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落实各类投资贸易促进政策。口岸功能有所改善,有色循环经济化工园码头对外轮开放工作有序推进,件杂货码头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口岸进出口货物运量增长1.5倍。1-5月份,新获外贸经营权企业13家,全市累计获权的内资企业增至150家,今年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98家,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6倍,外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朝山新材料公司获准境外投资,中都矿建公司获得总造价为1500万美元的赞比亚谦比西铜矿承包工程。

(五)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落实全民大招商专题活动。及时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制订了《关于在全系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丰富活动形式,以“发展关键在领导、思想是否解放了”为主题,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了商务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座谈会,通过自己谈、大家评、集体议,进一步查摆了影响商务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措施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初步研究了整改方向。撰写了《万众一心,只争朝夕,以大招商推进大开放大发展》的评论员文章,出台了《全民大招商专题活动实施方案》,逐步落实“专题活动”各项工作措施。

(六)提高机关效能,加强全系统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加强全系统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人才强商”工程,提升服务中心商务窗口服务效能。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全系统抗震捐款60231元,农贸市场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支持本单位市党代表、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工作,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在推进内贸企业改制过程上兼顾各方利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稳定工作,完成了局属企业划转工作,妥善处理了外经贸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加强制度建设,机关办文、办事、办会和政务、人事等工作规范不断完善。全系统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文明创建、财务管理、经济统计、老干部工作等多项工作获先进单位称号。

二、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

(一)主要成效

截止目前,全市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47个,其中工业项目24个,农业项目3个,三产项目20个,超亿元项目9个,各县区、经济园区均有千万元以上项目落户,并形成一批涉及一、二、三产业的签约和在谈项目。市直各单位对招商引资工作精心部署,强化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市直79个引资责任单位跟踪联系招商项目129个,并有15个项目落户。

1-5月份,全市对外贸易实现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下同)33.2%,其中外贸出口8633万美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8亿元,增长23.5%,实际利用外资9257万美元,增长81.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524万美元,增长28.2%,外经完成营业额405万美元,增长150%。

预计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7亿元,增长22.6%,对外贸易18亿美元,增长22%,外经营业额600万美元,增长150%。

(二)存在主要问题

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数量仍然不多,商品结构不够优化,出口品牌产品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仍然过低;横向比较,利用外资在全省只居中等水平,尤其是大项目储备不足,在建在手大项目少;现代流通业态发育缓慢,流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口岸基础设施落后,外经合作只是起步;城区农贸市场服务设施落后;全市复合型商务人才比较缺乏等等。从工作的角度看,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作风也存在着欠缺和不足,关于开放兴市、商贸活市的宣传引导不够,社会合力加强,宏观指导能力有待加强。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

下半年,全市商务工作将坚持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找准商务工作定位,围绕“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推动大招商、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加快形成商务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好以下15项工作:

1、抓好重大外资项目督办。对重点投资促进项目继续实行跟踪督办,收集和跟踪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做好新亚星焦化、普莱克斯、高温特种漆包线、爱格富化工等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在外资项目落地、签订合同、接触洽谈三个环节上狠抓落实。

2、密切跟踪产业转移。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及县区、园区,加大对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等国际大型企业投资促进工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切入点,主动对接境外和东部地区铜加工、电子元器件、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特色化工、轻纺等智能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确保今年新增加工贸易企业10家以上,电解铜之外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超过20%。

3、办好重点投资促进活动。重点办好青铜文化博览会投洽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深圳高交会等专题投资促进活动。精心组织开展重点产业和国别“针对性招商”,围绕产业布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小分队开展招商对接活动。

4、推进外贸“千军万马”工程。按照“抓大育中扶小”的工作思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分行业确立30家企业全方位孵化服务。全年力争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0家以上。

5、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力争成为省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努力扩大园区的进出口业务,逐年扩大园区进出口额占全市进出口额的比重,对于进出口增幅或新增规模较大的园区,给予适当资金支持。

6、努力扩大进口。充分利用国家下调进口关税、进口贴息和优惠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力争全年机电产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30%以上。

7、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力争有色循环经济化工园码头对外轮开放一次性通过验收。坚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改善通关环境,开展文明口岸建设活动,协调做好口岸单位奥运安保工作,开展口岸开放15周年系列活动。

8、积极引导境外投资。结合工业强市战略和“千百亿工程”,大力开发境外资源,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过剩产能转移。

9、推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按照“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的工作步骤,增强和完善城市商业配套服务功能。将中心商业区、特色商业街区、社区商业和郊区城镇商业作为规划和实施重点,大力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合理调控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业态结构,推动城区“退二进三”。

10、培育商贸大企业、大市场。建立完善重点商贸物流企业联系制度,发挥优势企业龙头作用,确保今年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增幅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2—3个百分点。扩大流通业对外开放,着力引进一批知名商贸物流企业落户。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11、切实保障市场供应。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逐步改善直属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提高市场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完善典当、拍卖、旧货、租赁等特殊行业监管机制。完善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确实保障特殊时期菜油肉等重要商品供给。强化生猪屠宰、肉品和酒类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销售不合格肉品和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行为,保障居民消费安全。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运行分析制度,强化预测预警。

12、积极开展商务领域节能降耗。在商品包装、污染物排放、节水节电等方面,培育“节能降耗”样板企业。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消费引导政策,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13、推进“放心早餐”等两项民生工程。加强协调服务,扎实推进小街菜市场和东陵菜市场改造项目,力争小街菜市场改建项目年内基本完成。加强调研论证,推动“早餐工程”加快实施。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改革开放 招商引资 内地 变迁

非平衡发展:武汉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内地城市重心地位的跌落

武汉曾是晚清时期的洋务重镇,新中国建立后在内地城市中备受重视。“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项建在武汉;“三五”至“五五”计划期间,武汉的投资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武钢、武重、武锅等一批“武”字头国企奠定了冶金、机械、纺织工业和日用消费品工业在全国均具强势地位。即使在“六五”(1981-1985年)期间,武汉的经济增长率还能达到两位数,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地位毫不逊色。1984年,武汉的工业总产值还居于全国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尚有70多个国优名牌产品驰骋大江南北,在湖北乃至中部地区,享有内地投资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1984年中央批准武汉市实行计划单列,在享有省级权限的基础上,武汉市推出了“两通起飞”(交通和流通)的决策,旨在开启禁闭多年的城门。一个积淀着500年历史风尘的商品集散地“汉正街”曾经作为武汉商贸业的一张名片,一时轰动过全国。但1985似乎是个分界线,东北的沈阳、华东的南京、华南的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也在短短数年之内相继超过了武汉。广州挟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之势,取代了武汉曾经居全国“第四”的位次,武汉从此无缘“四强”。20世纪90年代初,武汉的经济地位急剧滑落,GDP位于全国第十几位,工业总产值下跌到第二十多位。

(二)经济发展起伏的原因反思

武汉经济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多种: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城市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经济迅速崛起,国家政策的倾斜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极化效应不断削弱武汉的投资地位,资金、技术、人才向要素配置效率较高的沿海地区流动,武汉自身经济发展滞后,民营经济程度低、产业低度化也拉大了与沿海城市的发展差距。

武汉经济地位跌落表现在商贸业的外向程度上:1985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9.56亿美元,而武汉仅80万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的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引进外资形成高潮,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0.08亿美元,而武汉仅3.7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3.36 %。2000年以后虽有增长,但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仅为它们的1/3或1/4。2000年,深圳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武汉的50倍,上海则是武汉的40倍;而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武汉只有10%左右,既不及深圳、上海、青岛等城市,也落后于全国43.8%的平均水平。 沿海城市发展对内地城市的超越,使武汉从中心走向了边缘。

招商引资:武汉发展的突破口

(一)“两通起飞”战略的启动

“两通起飞”战略启动时曾遭到不少人质疑,其实施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82年武汉汉正街兴起,武汉商业发展迅猛。经过几年的发展,汉正街一跃成为延伸10多个社区、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小商品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革命。1991年,全国评出的百家最大零售商场中,武汉独占7家,雄踞全国之首。1992年,我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武汉商贸业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随后,中商、汉商、中百相继上市,一个城市拥有几家上市商业公司,当时全国绝无仅有。

汉正街市场兴起之初,位于浙江中部山区的义乌市场,其销售额仅相当于汉正街的45%,到20世纪90年代初,义乌和绍兴柯桥市场的销售额均已超过汉正街。2002年,汉正街的销售额竟只有义乌市场的37%,蜕变为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汉正街的变迁代表武汉小商品市场的萎缩。

而在另一领域,外资零售商业异军突起。从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的永安百货租用老武汉商场的一层楼经营百货开始,到1998年11月家乐福成为首家进军武汉的外资超市,武汉商贸业抓住了机会。我国加入WTO后,武汉商贸业敢于与“狼”共舞,2005年,武汉市外资商业企业达到15家,营业门店109个,实现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同时武汉市商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零售企业在市外开店78个,餐饮企业在市外开店59个。部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外经济进一步融合。2007年,武汉市外资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较2000年(12.15亿元)增长了8倍,5倍于同期武汉市GDP增幅。特别是2006、2007两年,外资商业的增长均在30亿元左右。目前外资商业在武汉具有规模品牌优势的连锁超市发展迅速,现代经营业态和模式促进了武汉消费迅速扩大,一个本土商贸业“越来越洋”、外资商贸业“越来越土”的融合局面已经形成。外资商贸业在市场份额、业态创新、贸易扩张、技术升级、促进增长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史发展证实,“两通起飞”战略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的局面,拓宽了各种流通渠道,调整了全市产业结构,使武汉逐步成为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其核心意义是冲破旧体制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它折射出武汉在商贸业发展的真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单纯内向型发展模式是走不通的,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商贸业开放,是获得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的重要途径。

(二)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相互促进

武汉招商引资战略的成功还表现在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上。武汉首先瞄准了法国对武汉直接投资的最大项目:汽车生产。1992年创立的神龙公司促进了法资一系列配套零部件企业在武汉落户,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目前法国在武汉创办合资企业共30余家,总投资22亿美元。其中武汉开发区有法资企业17家,投资总额21.04亿美元,双方的合作逐渐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商业、信息、金融以及IT产业。此外,法国三大银行中的巴黎银行和兴业银行都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而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也已在武汉开设了第5家分店。武汉成为法国在华投资占1/3的城市。

招商引资对武汉市经济增长做出的另一贡献是“武汉中国光谷”的诞生。它作为我国著名的光电子产业聚集区之一,具有“引资”与“引智”的示范效应。2001年吸收外资占武汉市引资总额的81%。到2007年武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从1995年的59150万美元增加到22.8亿美元,投资项目数和金额呈跨越式增长。“十五”期间武汉实际吸收外资80.3亿美元,分别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利用外资总和的43.6%和47.2%,利用外资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序第9,在中部省会城市中荣居榜首。2007年,武汉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4个,其中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项目14个,过亿美元大项目5个,招商引资为武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引进外资有效带动和培养了内资

武汉市2007年实施内资项目362项,实际到位内资249.2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省内投资97.08亿元,成为武汉最大的内资来源。 除外资和中央投资外,2007年15个省市投资武汉逾亿元,其中7个超过10亿元。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分别为50.18亿元、19.11亿元、15.03亿元、14.63亿元、13.8亿元、12.98亿元,列第2至第7名。港澳台客商2007年直接(转道)投资的内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5.32亿元,同比增长13.6倍。

武汉扩大招商引资的过程也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十五”期间,武汉市商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市场资源结构得以重构,促进了商业企业战略性调整和企业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加快拓展步伐,销售增长迅猛,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经营活力更加显现,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商业流通新格局。在当前形势下,它在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动武汉城市圈经济共同发展方面,起到了功能性作用。

我国内地经济地位变迁的启示

(一)招商引资促进了内地商贸体制的变革

改革开放之前,因为传统经济体制不允许非公有经济的微观基础存在,西方商业跨国公司不可能在中国落户,是改革开放使我国内地市场突破了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找到了商业经济制度演进的路径。招商引资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对象,以市场发展作导向,这与我国改革取向及塑造市场微观主体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武汉商贸业对外开放,既吸纳国际商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又鼓励商业企业走出国门,加速融入国际市场,是内地商贸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二)招商引资改变了内地商贸业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开放之前,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占统治地位,制约了企业活力的发挥,使其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武汉商贸业发展的历程证明,虽然外资整体上进入内地较晚,但最终打破了内地单一的国有投资格局,招商引资使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生产设备、土地、信息等,均需通过国内外的市场取得,改变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式、劳动者就业方式及收入分配方式,从而对传统商业经济体系的瓦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缓解了内地发展资金短缺,填补了产品空白或提升了产品档次,也对内地商业投资主体和组织制度创新起着推动作用。

(三)招商引资推进了内地各类市场发育

武汉是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招商引资催生了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加快了内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除首届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和第三届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外,机博会、国际汽车展、农博会、光博会、华中车展、食博会、美博会等展会,成了武汉招商引资的桥梁和名片,既为武汉不断带来新的投资和合作机遇,又推动了武汉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武汉2006年底成为第二批被国家认定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7年武汉服务外包业总产值已突破125亿元,现代服务业步伐加快。 可见内地招商引资不仅引导优势企业、优势项目以及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聚合效应,还可促进将内地投融资制度改革进入快车道。

(四)招商引资唤醒了内地商贸业新的价值取向

武汉市政府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提出,“不管东西南北风,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并正在形成新的招商模式:招商主体以政府为主向企业招商、中介招商、专业机构招商为主转变;政策优惠招商向环境优化招商转变;一般招商向专业招商和重点招商转变。这说明,以招商引资为特点的开放与发展的途径不仅推进了内地包括商贸制度在内的微观经济制度、市场组织和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内地人的封闭观念和内陆意识,使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被普遍接受和倡导,并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这是内地商贸业发展的有效经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8

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按照实现“两个率先”的总要求,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向长江三角洲加快转移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趋利避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1、利用外资再创佳绩。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1家,新批注册外资22.52亿美元,到帐外资12亿美元。

2、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进出口额100亿美元,内资企业外贸发展迅速,实现进出口1.7亿美元。

3、外经合作创出新高。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5527万美元,完成对外营业额6184万美元,外派人数508人次。

(二)外向型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招商领域有效拓展。新批注册外资中,台湾项目13.77亿美元,占56%;欧美项目2.92亿美元,日韩项目1.74亿美元,分别增长130%和98%。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6个,3000万美元以上42个,累计分别达到758个和261个;新增超亿美元项目4个,累计达到27个。

2、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增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项目260家,注册外资9.02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44%和37%。一批研发型、物流型、服务型项目先后落户昆山,有效地提升了产业层次。

3、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全年实现出口73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98%;新增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外贸企业100家,累计达到156家,其中65家已正常运营,全市逐渐形成了以外商投资企业为“龙头”、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为新增长点的外贸新格局。

4、外经合作取得突破。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经商务部批准,取得对外合作经营资格,可经营承包境外建材行业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推动全市外经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园区开发全面推进。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各项工程开工量达30亿元,实际完成工程量20亿元。新批注册外资8.38亿美元,占全市的34%;出口加工区初步实现全天候通关,进出口总额达到55.5亿美元,增长166%。吴淞江工业园、昆山高科技工业园、京阪科技工业园、国际商务中心、昆山软件园、中科昆山高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临沪产业带启动规划,进一步拓展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2、乡镇招商成果显著。各镇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工业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载力和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有7个镇新增注册外资突破1亿美元。

二、外经贸工作主要做法

回顾总结全市外经贸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四个“抓”:

1、迎接挑战,突出重点抓招商。一是招商引资任务早明确、措施早落实。二是积极做好赴香港和南方、日韩招商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全力以赴组织开展金秋经贸招商活动。四是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的审批质量和成功率。五是积极发挥市政府驻南方办事处的作用,为全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2、诚信优质,一心一意抓服务。一是抓好30家重点在建外商投资企业督查工作。二是抓好100家重点投产三资企业、20家出口大户的跟踪服务。三是抓好外商投诉的协调处理工作。四是抓好审批手续简化工作。五是抓好外语中心建设。六是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9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__年我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利用内外资的水平,重点推进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促使我区外经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截止1-12月份,全区按验资口径实际到资累计完成9788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8.07%;新批合同外资累计完成18438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86.24%;截至11月份全区外贸出口完成33596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81.81%,比增13.66%。具体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招商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我区不断加强新闻报道和舆论宣传工作,针对性地向海内外客商发放了《台江区招商手册》和dvd光盘等宣传资料1000多份,大力宣传我区经济建设的成就、投资环境和促进企业总部以及服务贸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扩大对外影响的力度和广度。重点推出沿江滨大道占地952亩的“金融街”,“台西科技园”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情况,以及红星苑、桂园怡景、阳光房地产等地块,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家参与我区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商住楼建设,不断夯实和完善我区各商贸圈及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商贸规模和档次,吸引跨国商贸集团和国内企业总部入驻台江,提高了我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2、精心组织安排,搞好各项经贸洽谈活动。今年我区5.18签约项目16项,总投资16660万美元,协议外资13323万美元。目前为止,已批项目6项,占签约数的38%、实际审批合同外资3467万美元、占利用外资数27%。我区9.8投洽会签约14项,总投资20280万美元,协议外资15453万美元。目前为止,已批项目3项,占签约数21%、实际审批合同外资4322万美元、占利用外资28%。

3、进一步加强了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加强“窗口”管理,积极开展了对外优质服务活动,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对引进项目继续实行“一条龙”服务、全程跟踪、无偿代办等热情服务;区领导带领外经贸局等相关部门,深入三资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调研活动;主动加强与外商联系,积极为项目排忧解难。

4、加强外经贸队伍建设,提高“窗口”服务质量,结合全区绩效考评工作,进一步端正机关工作作风,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全面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有效地认真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坚持政务、局务公开制度,通过窗口服务不断提高外经贸领导和干部业务知识水平。

二、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密切关注外经贸政策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趋利避害,采取更加开放、大胆的举措吸引外资,力争实际到资(验资口径)9200万美元,合同外资1亿美元,进出口比增10%。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性,扩大外资投资领域。认真筛选招商项目,不断健全和充实项目库,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大整合招商资源力度,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闲置楼宇和现存的有限土地资源,对全区可供招商的厂房、楼宇、商场等采取动态跟踪落实、资源共享政策。

2、借助我区旧屋区改造和“金融街”建设等招商项目,进一步加强与外商的联系沟通,加大力度抓好新项目的跟踪推进、力促5.18、9.8签约项目的升级转化、落地工作,同时认真落实审批和已批项目的到资并验资工作。

3、认真组织抓好5.18、9.8等各种招商活动,进一步促进我区外经贸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招商、推介会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根据项目线索,有计划、针对性的组织小分队出访,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境内外招商活动,努力洽谈、签约一批新项目。

4、继续主动与海关、外经贸等部门对接,发动各街道进行摸底造册,跟踪企业发展动态,发现和培育新的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增长点。

商贸招商工作总结篇10

为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社区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社区招商队伍建设,实现街道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促进我街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如下意见。

一、考核对象

各社区的招商经理及招商人员。

二、考核原则

(一)按实考核:根据党工委、办事处下达的各社区招商引资工作全年目标任务,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招商工作情况和工作实效,对考核对象实施百分考核。

(二)公开公正:具体考评工作由街道经贸办(招商办)负责,年终报经街道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公开考核得分和奖励情况。

(三)突出重点:突出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

三、考核内容

实施百分考核,分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两部分。

(一)工作考核:总分20分。主要考核社区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的招商计划安排和计划实施情况、项目信息捕捉情况和邀请项目客商来街道、社区考察情况。

1、各社区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每季有详细的招商计划和招商的目标。达到上述要求得5分。

2、项目信息:每个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要建立招商信息库,每人每月获取的项目信息不少于3条,全年不少于30条。完成得5分,不完成按比例扣分。

3、项目客商来街道或社区考察:全年至少有60%的信息项目涉及的客商即36个项目客商来街道和社区考察洽谈。完成目标得10分,不完成同比例扣分。

(二)绩效考核:总分80分。主要考核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项目落户情况。考核依据为目标任务,完成目标得80分(见附表)。

四、考核办法

(一)设立社区招商风险金和街道招商引资奖励基金

各社区上缴招商风险金10万元。当年社区未完成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招商风险金同比扣减,社区在次年年初补足。

街道按社区上缴招商风险金总额的50%匹配,设立街道招商引资奖励基金,用于社区招商经理、招商人员的奖励。

(二)考核与收入挂钩

各社区招商经理、招商人员年终社区核定的全年报酬的30%部分,作为招商工作考核报酬,与招商考核挂钩。招商工作考核报酬依照街道经贸办(招商办)根据本意见对招商经理、招商人员的年终考核得分由社区发放。

1、各社区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考核得分90分及以上的,且本社区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招商工作考核报酬由社区全额发放。

2、各社区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考核得分85-89分的,招商工作考核报酬扣减20%发放;考核得分80-84分的,招商工作考核报酬扣减50%发放;考核得分80分(不含80分)以下的,招商工作考核报酬扣减100%。

3、当年超额完成社区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超目标引进年税收产出30-50万元、51-10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企业的,每引进一家分别加分5分、10分、15分,由街道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对考核得分超出100分部分进行嘉奖。奖励办法如下: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30-50万元的,每分奖励3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51-100万元的,每分奖励4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101-300万元的,每分奖励5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301-500万元的,每分奖励6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501-800万元的,每分奖励8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801-1000万元的,每分奖励10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1000万元以上的,每分奖励2000元;引进企业年税收产出2000万元以上的,奖励由街道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商定。

(三)年终统一考核

年终由街道经贸办(招商办)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工作履职情况等,对社区招商经理、招商人员实施考核。考核结果报街道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发送各社区党组织书记。街道经贸办(招商办)会同纪工委,对社区招商经理、招商人员的招商工作考核报酬分配情况进行督察。

信息确认:各社区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每月填具《社区招商人员项目信息统计表》,报街道经贸办(招商办)备案确认;引进项目落户时间以企业完成税务登记为准;当年企业税收产出,以财政入库为准。

五、建立招商工作制度

(一)制定每季招商计划。各社区的招商经理和招商人员要积极收集招商信息,每季制定招商计划,明确招商目标客户和重点项目进度。

(二)建立招商工作例会。每月街道经贸办(招商办)牵头召开社区招商工作例会,通报各社区项目招商进展、目标完成情况,对接各社区项目信息,分析排查存在问题,对重点项目进行协调,并加强招商人员的业务培训。

(三)强化招商工作通报制。由街道《经贸月报》每月通报社区招商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