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08:30:54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1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在教学中,可将教师承担的部分教学任务,转由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承担。这能增加课堂信息量,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通过计算机及各种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或提出问题,并根据需要可作进一步提示等。从而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环境,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在不改变课程对学习要求的前提下,借助互联网,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并使学生以人机对话方式,充分地进行人机交互、双向沟通,有效地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对有些疑难问题,还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来检验学生针对相关的问题所设想的答案是否正确。于是,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2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教辅系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计算机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的使用特点,在信息管理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方法。

2.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点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策划和指导,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采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合理安排,设计包含相关知识点的案例,在设计案例时要先对课程结构及内容形象化,化解相关知识点的难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最好是设计出一些趣味性强、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并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如何学习、分析案例,鼓励他们找出特点、发现问题,诱发他们的创造潜能。通过学习一个个实际例子,引出相关的知识点,强调相应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其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智能和技能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播知识外,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授“网络信息处理”课程关于图像处理这一知识点时,我们针对同一张图片,先展示一张有污点的黑白图片,再展示处理过的已去除污点并上了色彩的图片,使学生对图像处理先有一定的了解,并要求学生在学完本知识点之后,能根据图片特点及具体需要进行相关处理。接着对处理过的图像文件进行分析、操作演示,使学生明白如何使用图像处理工具,处理相关的图像文件,进而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使用图像处理工具以及思考利用工具做些什么、怎么做的全过程。将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将已有的部分计算机知识拓宽、深化,以此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2.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课题任务,对学习资源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去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在完成课题任务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和探索创新,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而教师则是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例如,在“网络信息处理”课程中关于动态图像处理的教学,我们设计一个任务:让每个学生利用动态图像处理软件制作一个网络广告条幅,要求实现:(1)广告条幅具有创意性、创新特色;(2)动态图像内容能贴切地体现主题;(3)版面、布局要合理。在上述的广告条幅制作任务中,实际上整个任务被分解成了几个小的任务:素材的收集、条幅的版面构思和设计、动态图像的过渡及实现等等。在讲授动态图像处理工具的操作界面、工具使用和操作之后,向学生提出上面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并最终做出符合要求的广告条幅。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2

【摘要】以计算机辅助系统在世界发展中的历程为基础,并结合我国的具体现状,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进行电网规划管理,网络图管理,工作管理。提出一个在我国的电网规划中的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电网规划;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大众的生活也更加的的丰富多彩,伴随而来的是电量的大量消耗,但是我国目前的电网结构存在很大的不足,电源的基础力度不够,进一步阻碍我国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当下这种情形下,加快电网的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实现与我国社会进步的相统一,已经成为电力工作中最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2.计算机辅助与电网规划的发展

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在发达国家的将近40年的进步飞跃中,通过对城市建设规划意思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的使用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较为理性的分析对电网规划是一种相对科学的体现,直接使得计算机通过对定性分析的发展。得出结论只要我们的数据是能我们满意的,在使用计算机的辅助,就能得到客观的,具体的,系统的电网模型。到了七十年代,这种思想的到了巨大的转变,计算机得到的模型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计算机的使用渐渐趋向于规划和管理较为简单的任务,更多的是用在对数据的计算,记忆,表示的过程中。到了最近的九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中有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来达到规划的新意识。通过此种意识,更多是要求大家的加入,通过互相合作的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很快变成了发到国家城市建设中电网规划的重要话题。

 

经过对电网规划模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尺度电网规划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规划,电网规划的意识及使用直接影响了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发展。意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们能够轻松的意识到计算机对电网规划的作用,这不但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的方法,更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开展计算机辅助系统在我国电网规划中的研究,就应该具有规划导向的计算机辅助规划的意识,坚持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的电网规划理论,探究满足我国自己的电网规划中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可行思路。

 

3.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电网规划的应用

3.1 系统设计的主旨与内容

系统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组成一个包括电网规划管理和主网网络电子化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管理统一的管理系统。达到最终的各种资源的汇集和完全的共享,达到系统的使用进一步的灵活,执行力更高的目的。

 

根据我国的现状,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对电网规划的管理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方面,分别为电网规划,计算机网络图和日常管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即自主又有联系。

3.2 电网规划管理作用

电网的规划管理重点是对已知的电网的资源和记录及时的总结和判断,为今后的工作,需求做出计划。

3.2.1 数据库的组建

数据库的构成,应该囊括电力,电压,电流及电站等内容,和各个地区的经济计划方面的一系列数字。为达到资源的计划组织,可以对资源通过详细的判断或者有发展的图线直接的表示各个年份的数字,亦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格式对有关数据进行Excel的保存,方便日后的比对与考察。

 

我们的基本数据都是因为考察时间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计算机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管理,能够轻松对数据进行时间上的排序。另外,能够简单的利用时间的固定不同在数据库中得到信息,方便我们的资料分析。

 

3.2.2 工程建设项目表的组成

工程建设项目表重点为对工程的自最初的计划到最终的建设各个时期的监管,通过对工程的提议和规划的考察,和早期的每个时期的进展的记录,最终应用表格的方式表示,体现工程的统一性,方便对项目的管理和监察,我国现行的电网规划的办法,要对投资的工程考察,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的功用,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电力需求的判断,直接的体现工程可能带来的作用。

 

3.3 计算机网络图管理

电网规划的网络图管理重点是对每种图样资源进行生动化的判断和管理,主要包括2个部分,现状网络图和规划网络图。

电网规划的重点就是对电网分布的管理,通过对已有的电子地图的分析,和对输电GIS系统的对接。通过这个网络图能够清晰具体的看到一个地区的电网的地址,体现电站和电网的布局,而且包括详细的数据标准,通过选中的电站或者线路就能够显示相应的数据。而且包括了地区的数据,可以设定某个地区的电力和线路的数据进行一个统计,通过与调度表系统的合作,实时数据的比对,判断此地区现在电量能否满足需要。

 

3.4 日常管理的内容

日常的管理主要是对工作的管理,重点是通过对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各种资料进行合理的归类,保存和监察。日常的管理在我们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发展中看似是最简单的一部分,但是却是我们每天工作中都要面对,最需要,最有效的一种。这个管理可以依据不同的部门,进行分类,组建文件夹进行管理,让平时的任务更加的详细,具体,标准,亦可以通过对工作文件夹的共享的设置,讲数据上传到网络,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4.结语

文中通过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组建了一个囊括了电网规划整个过程的完整数据库,使得电网规划成果形象化,计划智能化,对电网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现代化的帮助。通过对这样一个完整详细的系统的组建,是电网规划的重点,通过这样的一种规划方式,可行性已经在许多地区组建了比较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此规划过程中的一些不定原因,我们系统的应该实时的改正,使用以建的数据库和相关软件,能够很好的达到我们的理性。可以说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平,李振,李隽.国外电网规划的侧重点比较和启示[M].电网检测与设计,2010(02).

[2]架峰.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和内杨——读《Nigel Taylor的1945年以来的城市规划理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7(06).

[3]肖川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9):1-4.

[4]黄映,李扬.考虑电网脆弱性的多日标电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3):36-41.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255-02

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贯穿于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是教学实践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以其操作性、实践性和验证性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从传统的单机操作变为网络平台为主的服务器和客户机模式,与此同时,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也面临着教学改革和发展。本文从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课程特点入手,阐述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特点

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①可以利用计算机平台很好的完成实验过程中老师安排的实验任务。②电子档形式的实验报告方便快捷。③可以通过计算机平台解答每个同学的疑问,并且相同问题只需解答一次,节省了较多的时间用于辅导其他同学。④实验老师较方便地对学生的实验作业和成绩进行批改和统计。⑤计算机管理人员通过程序保护学生单机数据,避免学生无意有意地破坏系统,影响实验正常进行。⑥老师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控制学生的操作,从而控制实验进度,确保实验任务顺利完成。

2 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实验教学系统,研究怎样才能通过远程监控一些仪表、仪器,从而为实验者提供不受地点和时间的使用设备[2];另一方面基于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研究怎样运用计算机程序及网络进行实验及仿真实验结果,同时怎样解决仪器少无法进行实验或危险系数高而无法进行实验等问题。

国外有关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以实验室为对象的教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范围,即其只能在实验课上使用,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无其他人员。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怎样能较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可以提供一个支持教学、便于设备管理及课程安排的辅助教学系统,从而最大化地利用实验室,并运用辅助教学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功能,最终,让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环节的辅助功能得到最大运用[3]。(2)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教学辅助系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完成实验教学,同时基于远程教学的虚拟技术,只需要将实验对象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或借助硬件来仿真实验,这种虚拟化的实验课由拥有相同网络环境的学生同时完成,该系统具有共享性、协同性和仿真性等特点,因此节省了实验资源。同时,在远程操作中学生的实验对象多是依靠三维技术实现的动画画面而非具体的实验器材,最终得到的实验报告也是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的,学生的计算机实验依靠一个远程网络虚拟教学辅助系统让学生如操作实际实验设备一般解决学生异地计算机操作和观察问题,并且最终得到的实验报告数据更为精确。(3)研究怎样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实验课进行大力支持的实验辅助教学系统。目前,我国WEB学习支持系统[4]和成人学习支持系统等网络课程都是通过实验学习系统自行完成的。根据对当前我国各种实验学习系统调查发现,实验辅助教学系统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并将支持帮助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实验辅助教学系统没有一个统一定论,但它至少能让学生完成无法独自完成的课程,同时尽量减少他们在完成实验课程时出现的失误,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改善对实验任务的理解能力,增强自身学习兴趣。

3 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使用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较差,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第一,无法管理上机作业。计算机上机作业的完成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以实物的形式提交,均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计算机实验中心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均有文件收发和收取的功能,但其安全性和可用性较差[5]。首先,教学功能差,多媒体文件收发和课表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不能详细反映出老师向学生发作业,学生向老师提交作业的关系。其次,安全性差,利用多媒体收发作业,收取到的作业仅能存在老师所用的机器中,但老师和学生用的机器都是公用的,如果课后老师未将保存的作业文件拷贝带走,则极可能遭到人为破坏。

第二,老师不能控制学生可运行的程序。利用计算机完成实验教学无法确保每个学生不做与课堂无关的动作,老师不能控制学生可运行的程序就不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最后严重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多媒体网络虽然具有控制学生机器的能力,但它提供的控制只是对整台机器的控制,不能控制某个可运行的程序,所以,在实验教学期间,老师不能避免学生做些与课堂无关的操作。

第三,即时交流功能较弱[6]。多媒体网络教室提供有交流功能,但其提供的功能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辅导、答疑和讨论等的需要。

第四,无课程考试的功能。老师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向每个同学分发试题,然后再收取学生的试题,但这种多媒体分发和收取可靠性及安全性较差,不能用于真正的考试。

第五,不能进行上机考勤。计算机实验中心采用门禁记录上机者的姓名及上机时间,但其主要用来计费,不能完整记录上机者上课课程、代课老师等教学信息,不利于教学管理。

第六,不能自动统计实验数据。针对实验中心的一些数据,如开放率和人机时数等,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缺少相应的统计系统,因此,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手工完成,不仅易出错,而且工作效率极低。

第七,计算机实验辅助系统没有考虑到跨平台操作的特性,这直接导致辅助系统只能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这样一来,很多实验课程没办法完成。

第八,没有很好地规划计算机实验辅助系统的通用性,目前使用的辅助系统多是面向特定的一门课程,而不能来完成其他实验课程,这就出现了实验室一台电脑安装多套辅助系统的现象,不仅不方便使用和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4 有关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的解决方案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的现状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提出改进方案,从系统原则入手,根据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环境最终确定系统的结构设计。

4.1 设计原则

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设计要本着系统性、教学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进行。

系统性:系统设计要站在全局考虑,系统作业收发、上机考勤和程序监控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设计时不能仅关注其中某个方面,而应该将作业收发、上机考勤和程序监控结合起来,整体上把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

教学性: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正是根据老师教学需要、学生学习需要以及管理员的管理需要而设计实现的,其是为了更好辅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可扩展性: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能够解决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其适用性较强,但在系统设计架构时还是要考虑其扩展性,方便日后系统升级或功能扩充,这样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学[7]。

4.2 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按照实验教学的不同,将实验室分为多个功能不同的功能室,每个实验室都配备硬件相同的服务器,并且包括一台教师专用机。

(2)软件环境在实验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ActiveDirectory、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SP1、IIS、MSSQLServer2000以及NTFS文件系统[8]等,并且所有的用户机都安装Office2003和WindowsProfessionalXP+SP2软件,但不同功能的实验室安装的专业软件应有所区别,比如绘图实验室装AutoCAD、3dMax软件。

4.3 结构设计

系统构架: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基于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的思想,划分为学生机、教师机、应用服务器和管理机,采用服务器/客户机和三层混合体系结构,学生机和教师机属于客户端程序,主要面向学生和教师。管理及则面向管理员。逻辑上来看,应用服务器是服务器,其提供了教师机和学生机访问数据库的通道,实现了监控、通信和共享的功能,同时避免了客户端直接访问数据路,有效地提升了系统安全性及运行效率。

数据库设计:为了确保实验辅助教学过程中表达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关系,数据库应具有反应课表完整内容的功能。

5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在高校教育中比重的增大,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成为当前教育发展形势,陆续地,国内多数高校把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实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资源。同时,计算机实验课程不再局限于实验课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实验操作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将计算机理论移植到实验辅助教学系统上,方便了大家利用系统平台资源,在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其信息化平台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卓攀.实验室辅助教学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2(11):123.

[2]曹晶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及辅助教学系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2):125.

[3]董海芳.高校计算机实验辅助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设计[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10):80-81.

[4]刘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11

[5]李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45-147.

[6]徐红梅,侯龙清.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8,3(6):133.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4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计算机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必须选择。目前大部分的内部审计手段几乎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只能逐页看凭证报表,从中抄写数字、资料,经常出现顾此失彼。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展,内容的丰富,普遍存在审计资源不足,审计风险增大,审计判断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方式、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有这些对传统审计的线索、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只具有传统审查手段的审计人员无法揭露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也严重地制约了审计工作效率。而计算机审计的应用,则可以丰富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率。首先,运用计算机的查询、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改变手工逐笔分析、核对的做法,使审计思路更为清晰,容易发现审计线索,突出重点。其次,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为全面审计提供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社会经济各方面信息汇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与利用,为本单位的经济管理和监督服务提供更有利条件。

(二)更新观念,增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识。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审计技术和手段的深刻变革。但在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影响下,审计人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缺乏信心,认为没有必要采用计算机审计,大多数单位计算机只作为文字处理、编辑文件、查询和储存资料的工具。还有的单位以部门经费紧张为由,对计算机审计的投入较吝惜,几个人合用一台计算机。这些都阻碍和制约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单位领导要重视,把计算机辅助审计放到与规范经本论文出自济秩序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高度,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系统的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提高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水平。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

(一)利用电算化系统本身提供的功能进行审计。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完整的电算化系统一般都建立有查询、对账、统计、审查报表和财务分析等模块,可以利用这些模块提供的功能进行审计。如通过对报表和账簿数据的重新生成,快速准确地完成对会计资料完整性的测试;通过查询模块,对凭证、账簿、报表进行核对;通过设置条件、调用函数能快捷地完成统计抽样;通过设置条件可以抽出单笔金额超过经验预测数的较大金额、红字金额和经验判断有疑问的会计科目、会计事项等,方便确定审计重点;通过财务分析模块可以了解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在审计开始阶段,利用该模块可以对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性分析,制定审计方案;在审计过程中,通过该模块反映的指标和数据变化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其管理的薄弱环节,与相关指标间的不协调性;可以对应收账款、库存材料、资金动态及流向等会计事项进行全面分析。

(二)利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目前比较实用的审计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这些审计软件除了可以用于会计系统测试,还具有对会计数据审计的全套功能,如账簿凭证的浏览查询、辨别账簿的真伪、统计抽样、异常项目的筛选、日常会计资料的分析与计算,财务指标分析等功能。还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分析性复核、问卷调查统计等。通过审计软件还可以直接从电子账簿取数,并传送到工作底稿,免去部分取数、摘抄等大量繁琐的手工操作,减少审计人员整理调整会计事项和会计报表的繁琐环节。但是,审计软件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很少,因为一些金融企业和大型集团企业使用自行研发的软件,其他单位和部分的企业很多都还未应用。

(三)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进行审计。Excel是处理繁杂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有力工具,一些专项的违法舞弊审计,可以利用Excel来完成,这使获取证据既准确又完整。例如,一些专用票据的审计,审计人员要从几万张甚至更多不同时期、不同票值金额的票据中查找出违法的假票据和违规票据,通过利用计算机Excel中的组合排序、筛选、查找、数据分析等功能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正确无误地将资料输入计算机,才能正确快速的完成获取证据的任务。另外,还可以通过财务软件中的“导出”功能,将财务报表数据导出,保存到Excel,然后通过对Excel中财务报表项目进行横向、纵向综合观察和对比、以及比率分析,有助于确定重大或异常差异与经济效益评价。

(四)利用局域网,开展网络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在单位局域网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的网络资源,通过建立一个审计事务处理平台来实现网上审计。具体就是在局域网系统中,建立财务审计子系统,把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特殊权限进行网络连接。为内部审计部门建立一个终端,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户连入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开通会计核算管理、指标管理、账套管理、会计凭证与转账、历史数据、财务报表等功能模块中的查询功能。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终端设定的权限是只能查询不能修改。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要熟悉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技术。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审计人员必须要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熟悉和掌握几个主流财务软件的处理流程和容易作假的环节,这是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础。但目前绝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还较陌生或一知半解,不会操作财务软件,在单位信息化全面实施过程中未能发挥作用,更不能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因此,审计人员应尽快补上这一课。

(二)要充分考虑和规避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风险。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要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和财务软件,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然后,针对被审单位的计算机使用特点和财务软件,制定切合实际的相应方案,明确对哪方面采用计算机审计,以及计算机审计的重点,这样才有利于深入分析和发现问题,如果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风险就较大。此外,还应建立单位内部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并明确责任义务,职责权限,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使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化、规范化,以便降低审计风险。

(三)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结合。在应用基本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有针对性、

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如果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要把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才能进行相关的处理。此时,只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益大于其成本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应采用手工审计。尤其一些专项财政法纪审计,因违法舞弊的手段较为隐蔽,往往需要采取传统的手工审计去获取审计证据。所以,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辅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的工具,不论在任何时候,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被审计对象的非单一性,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工作经验仍是完成审计任务的重要因素。如果过分依赖计算机,不利于查错纠弊和发现严重的违规违法问题。目前的审计软件虽然有较强的查询和查账功能,但不能对隐蔽的会计舞弊事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仍需要依赖审计人员丰富的经验积累。

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建议

(一)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要因地制宜。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重要性及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时,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因计算机信息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那种超越当前实际需要的大投入不可取。尤其对大多数单位来说,资金并不宽裕,内审部门更应本着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为目的。在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时,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并充分考虑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合理地购置硬件和软件。本论文出自做到“不要最好,只要最合适”的,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已经建立局域网的单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审计事务处理平台,除了与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连接外,还可以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资源收集渠道和方式,充实、丰富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与上级主管单位和外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当地审计机关的信息资源共享。超级秘书网

(二)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培训。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必须要有一批掌握审计知识、财务知识和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审计人员。现实的情况是审计人员欠缺计算机知识,而计算机专业人员却不了解审计知识。因此,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使其基本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和步骤,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方法。鼓励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年轻审计人员学习SQL数据库知识,因为很多单位业务数据处理都是以信息系统平台操作,数据量庞大,只能使用计算机语言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如目前多个站点的财务软件均采用SQL数据库系统。审计人员掌握数据库知识后,应用SQL查询语言,可以方便地运用被审单位的数据库系统,利用SQL数据库自身的“导入与导出数据”功能,将被审单位的SQL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全部或按需要有选择地转存为其他格式文件和数据库以供选用,如:Excel、Access、FoxPro、Dbase等。此外,在内联网的条件,审计人员还要懂得计算机安全、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可见加强培训审计人员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已迫在眉睫。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教学方法;实验经济学;计算机辅助实验

一、引言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大多采用理论演绎与推导的课堂讲授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这种以理论课堂讲授教学为中心的培养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培养具有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时代要求。相反,采用经济学实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置身于模拟的经济环境中并要求其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做出决策,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感性认识和更好的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和推广必将成为今后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之一。

在运用经济学实验教学方式来进行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教师并不存在异议,但在经济学实验课的具体开设方式的选择上,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选择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方式;另一种是选择计算机辅助实验进行经济学教学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但在现有环境和背景下,我们认为,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能够更好的适应目前经济学实验教学的需求。

二、课堂实验与计算机辅助实验的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百年之前,但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开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自1956年以来,Vernon Smith和其同事一直在进行多方面内容丰富的课堂实验。从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Vernon Smith和Daniel Kahneman以来,实验经济学逐渐为经济学家所关注,事实上,实验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最为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方法论体系,这为经济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条件。相对于传统教学上利用经济数据建模方法或纯粹的理论演绎推导模式,经济学实验能够弥补学生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不足,增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更好的把握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分析方法。在课堂上开展经济学实验,改变了传统教学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认知模式,使学生参与到经济理论的分析与课堂谈论中,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经济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的经济实验室大多实现了计算机化,特别是大量实验软件的商业化,简化了实验的程序,大大降低了实验的边际成本,使经济学实验更加便捷和普及,而且,计算机化也使得对许多复杂的经济现象的研究成为可能。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Vernon Smith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立第一个电脑化的双向拍卖实验以来,越来越多的对经济学实验开始依赖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入、传递信息和保持记录。近年来,多个学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也通过装备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了从传统手工操作、沙盘模拟一跃跨入先进的计算机模拟、网络化管理的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环境。先进的技术使实验课程的内容、深度、广度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学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具备了编写运行于因特网上程序的技术,越来越多的课堂实验在因特网上实现,这又突破了许多在教室里使用扑克牌实施传统纸笔课堂实验的瓶颈。与此同时,实验经济学的最新研究也得益于计算技术的进步(Judd,2005),计算机工具成为是继数学工具之后,经济学家的另一个标准工具,这也正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现代经济学的教学在我国是个渐进的过程。随着高校教师对初级、中级和高级教程的日渐熟悉,教学过程日渐流畅,教学手段也日渐多样化。除了教科书,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具令课堂更加生动,使用数学工具令推理更加严谨,使用计算机编程令复杂的逻辑更加明晰,使用新闻案例令理论更加贴近生活,使用随堂小考和课后习题令课本知识及时得到运用巩固,这些教学手段也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上述手段虽然多样,但本质上都还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我国的实验经济学起步并不早,而关于经济学课堂实验方面的文献就更少了。教师已经有自发进行课堂实验的实践,但是缺乏系统的可供参考的文献,而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方面,我国的相关的理论文献和实践就更少了。

三、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实验,采用计算机及实验经济学软件和程序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精神的需要

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改变了经济学教学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用实验方法来验证经济理论,能够带来直观、快捷、高效的教学效果。在目前大多数的课程都通过课堂讲授的背景下,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计算机比较熟悉,通过开设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方式进行经济学教学的方式,能激励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丰富现有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的发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精神,提高其参与竞争的能力。

(二)弥补教学资源不足,改善传统课堂实验教学的需要

在目前教学课堂和班级人数普遍较多的情形下,通过传统的课堂实验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势必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实验中来,从而影响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而通过计算机辅助实验进行教学,可以使每个同学都能亲自参与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使被试者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需要

与传统课堂实验需要大量表格和文本材料相比,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可节约实验使用的纸制文本表格等耗材,真正实现无纸化实验,同时,还可节省填表及实验进行中的公共信息公布等时间,使实验过程能在可控的时间内完成,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此外,相对于传统课堂实验,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够记录更多的实验信息和资料,清晰的展现受试者决策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受试者描写实验总结,有利于相同的实验结果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班级间的对照分析。

(四)增强实验可信度的需要

在传统课堂实验的过程中,主持实验的教师常常会不自觉地给予被试者暗示,使被试者产生误解,严重影响被试者的决策,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使实验达不到预期目的;同时,由于经济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学科专业等为单位进行,同学之间相互熟悉,会使经济实验假设条件出现偏误从而干扰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够将实验信息尽量做到无偏化,保持实验初始条件的一致性,降低干扰变量造成的模糊性,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度。

四、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方式,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的确有利于经济学实验教学与科研,但在目前条件下,我们能否由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方式成功转化为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呢?依据以下几点理由,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首先,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立为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提供了硬件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化经济学实验迅速普及,我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也陆续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和相应的专业研究机构,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辅助教学工作,为深化实验经济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继组建了更有实验经济学特色的专门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南开大学泽尔滕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Smith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等,数量众多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设立为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平台,有效的促进了实验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其次,实验经济学软件的开发应用与推广提供了软件基础。与传统的课堂实验方式相比,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需要专用的实验经济学软件和程序作为支撑,由于软件开发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庞大的费用,所以软件的可得性成为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能否实行的一个关键因素。所幸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专用的实验经济学软件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如阿灵顿・威廉的PLATO双向拍卖软件、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实证研究中心的Z-TREE软件等,这些软件的应用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增强,有力的支持了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的实施。

再次,高水平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准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源。由于实验教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加重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开始投身于实验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来,这些无论是在经济理论的理解还是在计算机应用及实验经济学软件程序的编写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人才的引入,为实施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它提供了快速和准确的信息获得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验者和被实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方式就毫无可取之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学实验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星.发展中的实验经济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葛新权,王国成.实验经济学引论:原理・方法・应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段鹏飞.论经济学的课堂实验教学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74~77

[4]张元鹏.经济学的实验研究及其在我国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经济科学.2004(2):116~126

[5]刘伟.浅议经济学实验在在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职工大学学报.2008(4):104~105

[6]董志勇.实验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软件 网络技术 工程设计 运用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我国工程设计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新型的工程设计将融合计算机辅助软件、网络技术进行了有效融合,从而改变了设计环境、设计方法及设计管理等,实现工程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工程设计模式,对促进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在工程设计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与网络技术的意义

1.1 实现了工程设计的集成化

从目前工程设计来看,计算机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因为单机操作造成的诸多问题,实现了工程设计的集成化。在工程设计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网络技术可以改变文件的储存方式,有利于工作人员加强对图纸的管理,实现了工程设计部门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从而缩短了工程设计的时间,极大的提高的设计的效率。计算机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形成了集成化的设计系统,集成化的设计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自身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在接到设计项目时,利用该集成系统就可以制定出工程项目设计的阶段,并合理的安排出设计人员。在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对设计人员进项全面的监控和调整,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参与设计成本。

1.2 改变了工程设计的硬环境

在工程设计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网络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变设计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共享软件”、“共享重要设备”以及“设计文档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软件,因为自身的来源以及安装环境的差异,都可能造成一些突况。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所有软件的统一安装。在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文件就是工程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本,这也是企业进行施工、管理以及验收工作的重要根据。传统的文件归档的主要方式是保存在软盘上是不符合保密的规定,很有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但是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方便设计人员对各种资源的调用,这样设计的质量和格式都能够得到保障。通过网络技术建立的“工程图纸管理系统”可以成功的解决工程图纸的存放、浏览以及编辑工作。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可以成功的创造出工程设计的异地协同的环境。

1.3 改变了设计的方法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一些辅助软件也被开发出了更多的功能。例如CAD,传统的CAD仅仅是一个绘图的工具。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AD将会被用于创新设计和设计方法等诸多领域,从而提高了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在工程设计中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可以进一步的拓宽设计人员的视野,增强设计者的记忆。例如:通过CAD技术的可以不断扩展设计者的求解范围,在无形之中培养了设计人员创造性的思维,实现了对人的思维模式的模拟,通过网络技术帮助设计者组织和管理设计信息,实现对人的控制力的模拟;通过可视化和虚拟实现技术,使大量数据模型或计算数据变成人们易于理解的图形,实现人的想象力的模拟。

2 如何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规范工程管理体制,为网络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规范建筑管理的体制,主要有一些途径:一是要加强工程的设计管理,从而确定建设的工期。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确定合理的工程设计和工期,要杜绝因为设计变更的频繁对工程设计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二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在对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的同时,要对工程项目设计的进度进行监理,保证设计进度的控制和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相协调。

2.2 加强设计人才的培养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的运用离不开人才,没有相关人才进行操作,各种网络技术的运用也将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所以在工程设计中,企业不能忽略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工作。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网络计划技术编制以及管理流程,要统一画法、专业术语以及各种类型的网络模型,从而方便推广和运用。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途径培养设计方面的人才,企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编写出设计方面的实用性的教材,例如开展培训班或者是交流会等等,从而加强对工程设计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

2.3 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和网络技术对设计进行管理

工程设计的管理是一门系统性的、耗时长的工程,整个管理过程会涉及到时间、资金、成本、材料以及质量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加强对实际系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设计管理的主要控制包括对时间进度的安排、成本费用的控制以及质量管理等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人员的轻松管理,这样一来经营人员可以无时空、地域、手段限制地了解企业内可从事的业务、当前人力资源状况、计划平衡等与项目洽谈有关的内容;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可以在网上安排总体计划,下达阶段计划、设计要则,可随时监控设计进度。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工程的质量是人们永恒不变的话题。这主要是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然而设计作为整个工程的重要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从事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时刻将工程的设计的质量放在心上,在设计过程中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及网络技术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整个工程设计的质量。因此在业余时间,工程设计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剑,徐倩.数字建筑应用软件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

[2]潘梅青.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的结合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3]汪懋华.弘扬科学精神,推进工程设计创新[J].实用工程技术,2010.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计算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08-02

眼下,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于中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其他形式的教学,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无可替代。但如果将计算机的辅助作用真正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加强学习与研究,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出发,探索和研究新的方法、方式、模式和策略,以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达到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几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发挥计算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研究中学语文教材入手,从学习和借鉴新的教学方法入手,全过程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特别是辅助于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树立了正确的动机,培养了良好的兴趣,其阅读教学成绩逐年提高,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1 鼓励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探索,科学交流

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新发现。同时,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新知识、新理论,从而尝试到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和释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交流,一方面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取长补短,整体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交流扩大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相互讨论、交流,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促进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激发思维,不时迸发创造火花,从而为阅读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能力保障。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每学习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都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和形成的书面稿件,经过修改后,有的发表,有的推荐到有关部门参加评选。交流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艺术,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课的阅读讨论,大都借助于计算机组织开展。教师通过计算机再现阅读讨论的内容,并对讨论内容的基本要求与思路,通过计算机再现给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计算机的统一指令下,发表见解与阅读体会,效果很好。

比如,现在外来务工子女相对增多,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日趋变少,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时,有的学生还相互不认识,当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遇到问题时,困难重重。为此,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学习交流,效果很好。

在学生中建立必要的QQ群,是目前中学网络教育特别是班级管理、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渠道。QQ群的建立,一方面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网络、接触网络、运用网络,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交流的区域与范围,促进中学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重要的是QQ群的建立,为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特别是对阅读体会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建立QQ群时,要求学生及时更新自己的阅读日志,通过日志的更新,对某一阅读素材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并进行标注。同时,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经常光顾学生的空间,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和日志进行指导与掌握,以便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阅读日志既是一种写作的训练,更是学生思想的反映。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语文教师的安排去阅读,没有按计划去思考,没有按指令去阅读与分析,其日志就不符合要求,这正是教师指导、检查学生阅读的重要方法。

2 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提高

建构主义指出:意义构建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同时建构出富有个性化色彩和创见性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阅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多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多指定素材让学生阅读,多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阅读,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比如将与学生阅读有关的网站用明白纸的形式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指导,认真上网阅读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还特定地将阅读的内容下载到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桌面上,让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人手一个阅读平台,进行不相互讨论、相互影响、相互争论的阅读。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发挥出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落到实处。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纸质阅读将越来越少,电子阅读也就是计算机辅助阅读必将全面实现。而且随着电子阅读器材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计算机阅读教学的研究既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在下载学生阅读素材时确立以下原则:

一是要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对应,前后响应,特别是要突出教材中的主体内容,或者与主体内容相关的知识;

二是阅读素材的选择不宜太多,如果太多,学生就会疲于应付,不去用心精读;

三是寓娱乐于阅读之中,寓活动于阅读之中,寓新知识的学习于阅读之中;

四是强化阅读的效率和功能,注重调动学生阅读的动机。

3 做好计算机辅助下的阅读教学改革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计算机技术与人们思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基本普及,特别是在城市和较以达的地区。因此,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技术,进行自我阅读,就成了目前中学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一是要加强学校网络教室建设,实施开放式网络教室新模式。学校网络教室是学校网络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主体。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面对教学实际的同时,加强对网络教室的监管与指导,帮助计算机人员建设语文学习园地。语文学习园地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阅读为主体,辐射相近学科的知识联系。

二要对中学生的上机做出科学指导,帮助中学生学会分辨是非,接触新鲜的、特色鲜明的、知识含量高的、品质优秀的网络作品。定期开展上机学习教育,同时加强对上机的过程性指导,严禁贪迷于网络,做到文明上机学习。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Web;通用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站点自动生成

Abstract: Based on common Web-assisted teaching system using automatic generation technology Web site to help non-professional teachers fast computer generated personalized teaching Web site to complete the use of Internet-aided instruction. Each teacher can registe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can generate its own dynamic teaching Web site, without having to build a Web site have any expertise. System-leve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generated in the Web site of teachers can be easily configured Web platform structure and layout,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students set up an online exchange, set up on-line test, and other operations.

Key words: Web;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teaching aids; site automatically

1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尤其是Web技术的普及,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言,构建自己的Web教学站点辅助正常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较普遍的事实,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辅助教学平台,并方便的进行维护和更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毕竟“术业有专攻”。因此,开发一套适合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基于Web的通用辅助教学系统就尤其显得重要。

本系统的设计,以通用性为出发点,能使任何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可以很方便、快速地建立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辅助平台,而不需要掌握任何专业的构建Web站点的知识,仅仅掌握办公软件、Web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即可;同时教师还可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模块,很方便的更新及维护自己的教学平台。

2 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通用辅助教学系统的主要用户有:教师(主要是非计算机专业类教师)、学生和系统管理员。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简捷、快速的生成具备课件展示、在线考试、习题自测、多人讨论等功能的个人化的教学站点;学生可以登录某教师的教学站点,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或参加在线考试、参与多人讨论等;管理员通过管理和维护通用辅助教学系统,达到保证其稳定运行的目的。

通用辅助教学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3.1 管理员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模板配置”、“系统管理/维护”等子模块。

(1)“教师信息管理”子模块,包括审核教师注册信息,管理和维护教师基本信息。

(2)“站点模板配置”子模块,管理构成辅助教学站点的各种模板,包括:网站版式模板、题库管理模板、在线考试及考评模板、学生信息管理模板。

(3)“系统管理与维护”子模块,使系统管理员方便地管理和维护通用辅助教学系统。

3.2 教师管理模块

教师管理模块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1)“教师注册/登录”子模块,教师向服务器请求注册/登录,并经由“信息认证单元”处理通过后,则由“站点生成单元”从“系统模板库”中提取各种模板信息,从而自动产生该教师的个性化辅助教学站点的基本框架。

信息认证单元:教师根据系统管理员发放的帐户进行注册,信息认证单元将注册信息与教师信息数据库中设定的信息匹配,匹配成功后发送消息给“站点生成单元”,将工作转交给该单元处理。

站点生成单元:该模块完成建立数据库,自动生成网站代码功能。教师注册通过认证后进入该模块的主页,该主页是供教师选择自己网站组成部分的页面,主要是网站的版式选择,要建立的试题库个数及名称,是否设置讨论区等,也可以默认设置(没有试题库)。这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NET技术实现。

系统模板库:包括系统自己提供的十几种网页页面版式和页面关系信息,题库框架(空题库),在线考试管理模块(完整的),学生信息库框架,论坛信息库。教师申请将从这里得到自己网站的雏形,之后,按照页面提示填充必要的信息资料。

(2)“站点版式管理”子模块,通用辅助教学系统提供了多种站点样式模板供用户选择,教师可通过“版式选择单元”来选择自己喜爱的站点版式,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利用“版式编辑单元”定制站点版式风格。

(3)“课程资料管理”子模块,教师既可以利用“在线编辑单元”,在线编辑相关课程的基本信息,也可离线制作CAI课件,然后通过“资料传输单元”将其上传至辅助教学站点的虚拟目录下,其中支持PPT、DOC、PDF、HTML等常用文档的上传。

(4)“在线考试管理”子模块,教师可以利用“题库管理单元”管理试题库,利用“自动抽题单元”,教师可设置题目类型、数目及难度系数等参数,由系统自动随机生成试卷及相应的标准答案。学生答题完毕则“在线评分单元”自动评测出考生成绩。利用“考务管理单元”教师可安排考试时长、考务信息、记录考试过程中违纪情况等。最后通过“成绩分析单元”教师可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5)“学生信息管理”子模块,教师可利用“注册审核单元”审核学生的注册信息,利用“信息管理单元”来管理已注册学生的基本信息。

(6)“讨论区管理”子模块,教师可利用“帖子管理单元”和“账号管理单元”来处理总论坛中自己版面中的帖子及学生账号。

3.3 学生访问模块

学生访问模块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

(1)“学生注册/登录”子模块,学生申请注册,经“信息认证单元”审核其信息后,可登录到教师的辅助教学站点。

(2)然后,通过子模块“课程信息访问”、“题目自测访问”、“在线考试访问”及“讨论区访问”,学生可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基本信息、CAI教学课件等内容,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自测,还可以还可参加教师组织的在线考试,最后可在论坛中同教师或其它同学讨论问题。

4 结束语

基于Web的通用辅助教学系统是一个高效、实用的网站自动生成系统,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了一种构建个性化教学辅助平台的快速、简便的方法,从而为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教学辅助问题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Tom Myers,Alexander Nakhimovsky,Professional Java XML Programming with Servlers and JSP,WroxPress ,2001

2 王国荣 Active.Server.Pages&数据库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3 谢欣,王韬 .一种支持动态网站生成的模型与系统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9

    1.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1绪论课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物理实验绪论课内容包括:误差理论、实验数据处理、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和基本调整技术。该绪论课内容繁多,学时较少,用传统的粉笔、黑板难以表达得形象、具体。而利用计算机辅助绪论课教学,老师可通过制作的绪论课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以文字、图表、图片、动画、声音等集成的方式向学生清晰展示课堂内容,使学生不再觉得抽象和单调。利用计算机辅助绪论课教学,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因而老师还可以增加诸如物理学史、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物理实验等小专题的介绍,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授课质量显著提高。

    1.2计算机辅助实验

  计算机辅助实验是指在实验中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比如,在光学综合实验中,传统的实验方法只是定地在屏幕上观察光的单缝、双缝、光栅衍射的图像,无法得到光强分布。而利用CCD作为接收器件,用计算机实时采集、处理干涉及衍射光强分布的实验数据,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出光强的分布,使实验更加直观具体,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其它如氢原子光谱、验证相对论动量一动能关系等实验,也是实现计算机辅助实验的范例。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计算机及相关器件对传统实验进行改造,也是实现计算机辅助实验的重要途径。

1.3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

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是在计算机中进行的实验,它是利用计算机对实验对象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以求得对实物原型系统规律性认识的一种实验方法。如色散的研究、光的多普勒效应等,都可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来实现。在实验教学中,可选择适当难度的系统或模型作为研究实例,让学生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确立模型求解的初值、边值条件和求解方法,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数值求解,达到掌握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基本方法的目的。

1.4多媒体演示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的演示,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可以演示仪器的操作、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等,还可以在实验演示之前和之后,以多媒体交互的方式充分展示实验的背景资料、实验原理、仪器分析、测量方法、数据处理、问题分析、实验报告等内容。特别地,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实验室不具备实验的条件,多媒体演示实验则可以弥补仪器设备的不足。

1.5多媒体虚拟实验

多媒体虚拟实验的实现要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简单地说,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的立体信息传播技术。它以高性能计算机为内核和驱动,结合传感器技术、光电子技术,并利用人们认知心理等组合创建出虚拟环境系统,人们可以沉浸于其中,并与之交互作用。仿真性、交互性、人工性和沉浸性是虚拟现实的主要特征。

虚拟实验技术追求的是要创造一种虚拟的“真实性”,因此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多媒体虚拟实验不再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多媒体虚拟实验运用逼真的声像技术反映实验对象及其过程,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分析实验过程的数量关系,最后用直观的形式将实验结果展现出来,如偏振光研究的多媒体虚拟实验。

多媒体演示实验是一种“定性”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而多媒体虚拟实验则可以说是一种“定量”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多媒体虚拟实验是一种高度仿真的计算机模拟实验。飞行训练模拟器就是一个最好的应用。

2.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物理实验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对实验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信息、学生实验成绩等信息的管理。依靠开发的软件系统,利用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

2.1实验设备管理

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需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状况、数量、价格、存放地点及实验设备的资产总值,及时记录仪器借出、归还、增添、淘汰等情况。实验设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就可以随机查询各项统计工作,准确无误地完成上报任务;并且能方便、全面地把握各仪器设备的配置状况,为制定仪器设备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分配设备费和材料费提供依据。

2.2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

    实验室工作人员范围是指编制在实验室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等。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主要是对该类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著作情况,获奖情况等,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把上述情况的准确数据输入计算机,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对数据的各种管理功能。2.3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信息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主,另外还可包括学生实验课表现以及借用或损坏实验室仪器的情况等。2.4学生实验成绩管理老师对学生的各个实验成绩进行及时的评定并输入计算机,期末进行成绩统计并上报教务部门。

计算机辅助管理论文篇10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内外进行广泛的电力改革,实施私有化和资产重组,将“市场”理念引入电力行业大大提高了电力行业的运行效率[1]。电力市场分为电能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电力市场是解决负荷需求或电力需求的主要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是次要市场,是保证电能安全、优质输送而提供的额外物品。尽管辅助服务地位不及电能市场,即电力市场不提供这种物品,电能市场理论上仍可运作,但电能质量(频率、电压)、供电可靠性(停电)、恢复供电时间得不到保障,因此辅助服务市场是电能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其运行好坏直接影响电能市场的良好运作。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始于 2006 年,以国家电监会制定的《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随后国内六个区域依照该办法针对本区域制定并实施《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在辅助服务运行期间,某区域发电企业提出了关于改进辅助服务市场的不少建议,其中大部分建议是关于辅助服务的计算和定价:

(1)辅助服务费用分摊。辅助服务的卖着是发电企业,而最后大部分辅助服务的费用又要由发电企业支付,定义发电企业既是买者又是卖者是否合理。

(2)辅助服务补偿价格。一是有些辅助服务价格定得太低或太高,如调峰服务太低、无功服务太高;二是统一定价不合理,不同的机组成本不同,应该为这些机组指定不同的价格。

(3)辅助服务提供量计算。一是方法不合理,如计算 AGC 辅助服务,如果上次AGC 速度不合格而本次又没有收到新的 AGC 指令,那么本次 AGC 计算的结果是被罚或有负的服务提供量,而实际应该按 0 计算的;二是计算过程不透明,发电厂只能从调度部门得到一个月最终的辅助服务提供量与被罚量,无法知悉一天、一个时段、一条指令的服务提供情况。

(4)其他问题。如辅助服务软件界面更新不同步,数据采集器延时严重,缺少答疑与帮助平台等。因此,研究电力辅助服务的计量与定价能为促进我国辅助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建议,能为电能市场更好运作提供保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辅助服务的研究有很多方面,如辅助服务定义、获取方式、辅助服务结算、定价、交易组织、方式、流程等。

(1)辅助服务定义:不同国家的辅助服务市场中辅助服务的类别不尽一致,甚至在同一国家中仍可能由于电网结构、电源与负荷特性等的差异性而形成多个区域市场。文献[1]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美、亚洲及非洲等国家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辅助服务定义和分类做了概要性说明,具体见表 1-1;文献[2-5]总结和比较了北美、世界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的理论和实践情况,将辅助服务法分为 AGC(频率)服务、调相(无功电压)服务、备用(热备用、冷备用、替代备用,或者 5min、10min、30min 备用等)服务、黑启动服务等;文献[6-7]以不投油稳燃极限和最大降负荷速率作为代表性标识,提出了基于凸包重心法的有偿调峰与无偿调峰划分方法和判断准则代替传统的固定划分方法。

(2)服务计量算法:文献[8]统计了云南电网枯水期发电厂参与 AGC 辅助服务市场的运行数据,提出用 “AGC 容量调用率”的指标对 AGC 容量计算公式中的关键系数进行修正;文献[9]讨论了有关水电机组的调峰服务成本、内涵、调峰服务与其成本输出的关系、国内水电机组的成本重点考虑方向、成本损失等,给出了国内水电机组在调峰服务实用补偿的测算方法;文献[10]分析了 AGC、备用辅助服务的设备成本、机会成本 、发电效率损失成本、运行成本等,将辅助服务的计算定义为以上 4 者之和;文献[11-16]介绍了国内六大区域、各类辅助服务补偿计算的详细过程、公式和说明。

........

第二章 辅助服务计量与定价简介

2.1 辅助服务需要交易

交易,物品的价值方能得到承认和证明。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先来看 1 度电的价值如何体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生产者认为是一度电的燃料成本,比如说是0.2 千克,消费者则认为是这度电带给自己的好处,如烧开 10 千克水、照明 2 小时或电动车跑 100 公里等,具体如表 2-1。

上表可知不同的生产者和用户对 1 度电的价值看法不一致,但交易可以让他们达成一致。交易的观点用物品的价格代表物品的价值,默认情况下认为价格和价值表达同一概念。生产者认为 1 度电的价值不低于 0.2 元,照明用户则认为其价值不高于 1.6 元,就是说这一度电的价价格在 0.2 至 1.6 元,比如 0.8 元时,生产者愿意卖电而消费者也愿意买电,一旦这次买卖完成,可认为这度电的价值是 0.8 元,而不是 0.2 元或 1.6 元。交易决定物品的价值有两个特点:(1)物品价值是由交易双方共同协商给出的,只有双方都认为有利可图时这种物品的交易才能完成,低于 0.2 元的电价或高于 1 元的电价,生产者或烧水用户有一方显然会否认;(2)物品的价值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物品在不同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甚至同一买者和卖者不同时间达成价值的空间也不一样。案列分析—某区域发电企业对我国辅助服务提出的建议。

.........